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专题四: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考点精析】 考点一:等压线与常见的天气系统

(图)优化 19 页

综合上图,可以归纳如下判读规律:

1、读数值: 根据等压线上的数值和递变规律可判读出图中任意一点的气压值大小和范围以及 高、低气压中

心。

如图中丙点的气压值为 1005hPa v P 丙v 1010hPa , A 、D 两地为高压中心, B 、C 两地为低

压中心。

2、定风向(近地面) :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结合地

转偏向力,判定出风向偏转情况: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角为 向所示。

3、 比风力: 等压线密(疏) 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大 (小)

风力大(小) ,如图中甲地风力大于乙地。

4、 析天气:

3)锋面系统:

冷锋:雨区主要分布在锋后,如图中④地多为阴雨天气,③地多为晴朗天气。 暖锋:雨区分布在锋前,如图中①地多为阴雨天气,②地多为晴朗天气。 考点二:锋面类型的判断

1 、侧面图判读法

在锋面天气侧视图中,根据以下几点来判断:

(1 )冷气团移动方向。 冷锋的冷气团移动箭头直指锋面, 而暖锋冷气团移动箭头在锋面 附近形成一个迂回环流;

(2)雨线倾斜方向。 冷锋附近近地面的风从冷气团吹向暖气团, 雨线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而暖锋附近近地面的风从暖气团吹向冷气团,雨线向暖气团一侧倾斜;

(3) 雨区的位置。冷锋雨区在锋面附近、锋后,但主要在锋后(冷气团一侧) ;而暖锋

雨区主要在锋前(冷气团一侧) ;

(4) 锋面坡度。冷锋锋面坡度比暖锋锋面坡度陡。

2、 平面图判断法 在等压线(锋面气旋)图中,根据锋的符号。冷锋用线条加三角形(黑)表示,三角

加在暖气团(锋前)一侧,三角凸出的方向为冷锋的运动方向;暖锋用线条加半圆(黑)表 示,半圆标在冷气团(锋前)一侧,半圆凸出的方向为暖锋的运动方向。

3、 天气特征判断法

(1 )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 升高。而暖锋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2)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变化。 冷锋过境时, 常出现大风、 阴天、 降水、 降温的天气, 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过境 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30。?45。,如甲地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小)

1 )低压系统

中心气流上升 2)高压系统 中心气流下沉

多为阴雨天气,如图中 多为晴朗天气,如图中

B 、

C 两地多为阴雨天气。 A 、

D 两地多为晴朗天气。

考点三:锋面气旋

图)优化19 页

1、锋面气旋的形成在中高纬地区,一般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气旋的水平气流时向中心辐合。在槽线,两侧冷暖气流易相遇形成锋面。而反气旋的气流呈辐散状,在脊线两侧气流不可能相遇,故不能形成锋面。

2、锋面气旋的结构(以北半球为例)锋面气旋是一个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旋涡,中心气压很低,自中心向前方伸出一条暖锋,向后方伸出一条冷锋,冷锋前、暖锋后是暖空气,冷锋后、暖锋前是冷空气。从垂直方向看,气旋低层有气流辐合,气旋中心有上升气流,气旋高层是气流辐散区。

3、锋面气旋的天气一般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造成暴雨、大风天气。一个成熟的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是:气旋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气旋中部(两锋之间)是暖气团控制的晴暖天气。

4、锋面气旋的移动方向

(1)锋面的移动:北半球的水平气流应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锋面也将随水平气流向逆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气旋的水平气流应呈顺时针方向旋转,锋面也将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2)气旋的运动:因为锋面气旋更多见于温带地区,所以主要处在西风带,因此气旋生成后,在西风影响下,移动模式是自西向东。

考点四:主要天气系统引起的常见灾害性天气

表)三维40 页

34. (21分)图12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 )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10分)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11 分)

34.【答案】(1)西南

编北S压低右低压中心竽压线密集厲压梯度人

(2)沙尘暴

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

【命题立意】运用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考查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答地理现象的能力。

考点定位:等转自http://www.dljs. net 压线判读自然灾害的分类及成因

【解题思路】(1)描述等压线的分布特征应从气压中心的分布、数值的递变规律、等压线的疏密关系上角度分别说明。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2)沙尘暴形

成条件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沙、尘物质源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另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背景;地面冷锋的形成与发展等。

2010年全国(新课标)

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

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1?3题。

1 ?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 太平洋B ?印度洋

C.大西洋D .北冰洋

2 .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 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 .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3. 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 气旋缓慢过境B .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D ?暖锋缓慢过境

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区域定位能力。

根据经纬度可知图示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内部,从等高线的分布状况可以看出图示地区南北两侧皆有高山,而其西侧有明显的山口存在,又因其地处中纬度地区,因而可以推出盛行西风从大西洋上带来的湿润气流可以从山口地带深入,从而给本区域带来一定量的降水。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图文材料的分析判断能力。材料显示2010 年5月初该地天气晴朗,气温骤升,洪灾严重,天气晴朗反而形成洪灾,说明此洪水应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由此可以推断出在此之前的整个冬季,该地的冷锋活动强于往年,降雪量明显比往年要多,故选D。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010 年5 月该区域的天气

特点为晴、升温,在各选项所涉及的天气系统中,受反气旋控制时(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辐散,在其影响下)天气晴朗,而气旋、冷锋和暖锋过境时一般都会形成阴雨天气。

答案:C

(2010 全国天津)

12.(32 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广西于2009 年8 月至2010 年4 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图2。

(3)据图2 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列举两项影响广西旱情分

布的自然原因。

解析:

第(3)问主要结合时事热点考查我国自然灾害中的旱灾。

(3)旱情自西向东逐渐减轻降水量东多西少(降水量分布不均);西部坡度大(西部地势高),地表水难以保存;西部地表土层较薄,难以保持水分;西部有石灰岩分布,易造成地表水渗漏。(答出任意两项即可)

2010 年全国卷2

右图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浅到深依次是云层、

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完成1?3题。

1.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A. 副极地低压带

B. 西风带

C. 副热带高压带

D. 东北信风带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图像信息提取与判读能力。我国沙尘暴的发生地主要在西北地区,该地区常年受西风控制,故选B。

答案:B

2. 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 反气旋、冷锋B .反气旋、暖锋

C.气旋、冷锋D .气旋、暖锋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图中的遥感图像为气旋,3月控制我国西北地区的天气系统为冷锋。

答案:C

3. 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

A.中心区,沙尘扬升B .边缘区,沙尘扩散

C.中心区,沙尘沉降D .边缘区,沙尘沉降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北半

球气旋为逆时针辐合,气旋中心为上升气流,故选A。

答案:A

(2010 江苏)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184天。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臵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据右图,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 6月和10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 7月和8 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 9月和10 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系统,意在考查考生对影响天气变化的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力。根据图中锋面的移动规律可知,5?6月上海主要受暖锋影响,而9?10月会受冷锋影响;7?8 月,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移到东北、华北时,上海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

答案:C

2010 年3、4 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21?22题。

21. 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

A. 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B. 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C. 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D. 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南发生旱灾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旱灾即水的供给量远小于需求量,西南地区虽位于湿润地区,但由于2010年3、4月份的降

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即水的供给量减少;而同期气温偏高,蒸发量大,即水分的损失较大,从而导致了旱灾。答案:BD

22. 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 )

A. 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B. 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C. 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D. 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解析:本题考查了新疆地区洪水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新疆阿勒泰位于我国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该地的洪水不太可能是降水过多造成的;结合中国地理知识可知,该地的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因此这里的洪水最可能是由积雪融化引发的,可以通过疏浚河道、修堤筑坝等措施加以应对。

答案:CD

2010 年全国(北京)

7. 下图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由08时到20时,图中(

)

A. 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 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 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通过作风向图可知①地吹西北风, 由于等压线变密, 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大, 所以风力增强; ②地 08 时位于低压槽, 可能多阴雨; 从图中可以看出 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通过对比两幅图可以看出,低压左侧的冷锋移动速度快于右侧 暖锋 (冷锋移动速度通常快于暖锋 ) 。 答案: C

2009 年全国(天津)

读某日 08 时地面天气图(图 6)和文字信息,回答 10-11 题。

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

10. 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

【命题意图】: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分析、应用。

【关联考点】 :常见的天气系统

【解题思路】:从图中分析,a 、b 区域目前正受到冷锋系统的控制, a 在锋后,受冷气团控制 气压高气温低; b 在锋前, 气压低气温高, 二者风力相当; 同时冷锋雨区分布在锋前、 锋后, 故:降水状况、云量相当。

【答案】: 10.B 【区分度】:中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 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 可给所经过地区带来大风、 暴雨天气。

11. 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 A.形成原因B.形成源地 C. 移动路径 D. 移动快慢

【命题意图】 :信息提取、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实际问题是本题的意图所在。 【关联考点】 :西北太平洋海域的台风运动路径。

【解题思路】 :发源于西北太平洋上的台风具有向西、西北、北运动的趋势。 【答案】: 10.B 11.C 【区分度】:低

2009 年全国卷 2

图2中。H 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 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

此完成6?8题。

6. H 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 A. 800 米 B.1500 米 C. 1800 米 D.2100 米

【解析】该题目考察考生的基本学科素养 ------- 等高线的判读。 H 的海拔高度在 2000---2200 米之间, 甲聚落的海拔高度在 400—600 之间,两地高差在 1400---1800 之间,故选 1500 米, 也可借助计算公式: (8-1)200

7. 上午10时,H 地气温为12C ,甲聚落气温为 17C 。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A.15 C B.18 C

a f

b 天气的空间变化。 a f b 天气实际状况的是

C.21 C

D.24 C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的分析、计算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对气温垂直变化与分布的理解。两地气温相差5 度,根据气温的垂直变化的规律,上午10 时两地应相差9 度左右,即甲地应为21 度左右,显然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地势差异,下午15 时的H 地气温与10 时时相差不大,而甲地在获取了做够的太阳辐射后的

15时,其气温要比上午时的21度偏高,故可确定D选项。

【区分度】:高

8. 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

A. 晴天转阴雨

B. 大风有浮尘

C. 晴暖有微风

D. 阵风间暴雨【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天气、天气系统的掌握与理解,第二天,高压系统已经不在控制该区域,故可甄别四个选项(当然,这其中需要分析及简单计算该天气系统的移动)。

季风气候气象灾害教案

第二章季风气候、气象灾害教案 主备教师:参与教师: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特点以及季风带来的利弊。 2.通过读冬夏季风图、各地气候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从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3.知道台风、寒潮、梅雨、沙尘暴等特殊天气的概念、发生的时间、多发地区、天气特点、造成的影响、预防 教学重点: 1.我国季风气候的基本规律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及不利影响 2.台风、寒潮、梅雨、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发生时的天气特点以及造成的危害 教学难点: 1.锋面雨的形成 2.正确认识各种特殊天气的影响,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 教具及设备:地球仪 【设问导读】 一、季风气候显著: 阅读课本39-42回答问题 1.(1)什么是季风?冬夏季风风向怎样?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2、季风的形成 (1)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冬夏季风的转换规律。 (2)提问冬夏季高压与低压分布形成的原因,让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加深知识掌握的牢固性。 (3)思考: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1)请在图中指出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结合示图:想一想,什么是季风区?(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4、季风气候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1)结合示图回顾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由四个城市的降水分布分析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夏季。 (3)思考: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的原因? 5、季风气候的影响 通过对季风气候的利弊分析,让学生树立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并加以总结。 6、我国的大陆性气候特征 通过原因变现分析,掌握其特征,并通过图片具体感知其景观及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加深学生对非季风区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二、气象灾害 1.提出问题:什么是自然灾害? 必须同时满足哪两个条件? 2.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形成和危害) 3.读图分析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并分析这些集中分布区的成因。 4.总结我国自然灾害主要特点 5.“祸不单行”说说台风、洪水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什么自然灾害? 【自学检测】 一、填空题。 1.我国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 2.科学家是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 3.青藏高原地区是(高原)气候。 4.我国的“雨极”是(火烧寮)。 5.大兴安岭的北段及其两侧地区属于(温寒)带。 6.我国气候主要特征之一是(季风)气候显著。 7.雨带的进退时常会导致(旱涝)灾害。 二、选择题。 1.以下关于我国气候描述错误的是(D) A.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明显 C.季风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D.西北地区为高原气候 2.以下哪项不是我国的特殊天气(C) A.寒潮 B.台风 C.冰雹 D.沙尘暴

幼儿安全教育特殊天气和自然灾害教案5篇

幼儿安全教育特殊天气和自然灾害教案5篇 点击查看更多: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大全 《雪停了》中班安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在下雪天要注意的安全常识。 2、在成人的鼓励下,愿意尝试解决下雪天遇到的小困难。 二、活动准备 1、恐龙玩具一个、动画故事《小恐龙的一天》 2、收集人们在雪天活动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那,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小恐龙也很喜欢冬天,尤其是喜欢下雪的天气,但是,下雪却给它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麻烦,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讲述故事《小恐龙的一天》,使幼儿了解在雪天活动时,可能出现的不安全事项。 提问:1、森林里下雪了,小恐龙感觉非常非常冷,怎样让它暖和起来呢? 2、恐龙宝宝在玩打雪仗的游戏,发生了什么事情? 3、恐龙又到冰面上玩,接着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4、小恐龙做的对不对?那么你们在下雪天是怎样做的呢?引导幼儿结合自己,谈谈自己在下雪天会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方法。

(三)出示“人们在雪天活动”的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 1、打雪仗时,往同伴的头上、脸上扔。 2、独自到冰面上玩,追逐打闹。 3、下雪后,在马路上奔跑。 4、玩雪后,直接将手放进热水里泡。 5、下暴雪后,在大树下、广告牌下面玩耍。 6、不戴帽子、手套,外出玩耍。 小结:下雪天,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但是也要注意安全。下雪天出去玩,要注意穿上防寒https://www.doczj.com/doc/777270173.html,保暖的衣服,戴上手套、帽子、围巾,以免冻伤。小朋友不能独自到冰面上玩,以免发生危险。打雪仗时,不要往别人的脸上、头上扔,以免打伤。玩玩雪后,一定要搓搓手,不能将手直接放进热水里。 (四)教师示范讲解冻伤、摔伤后怎么办。 1、冬天,手冻伤了怎么办? 在寒冷的冬季外出活动,常常冻得手脚发僵。手脚冻僵了,千万不要在炉火上烤或者在热水中浸泡,那样会形成冻疮甚至溃烂。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呢? (1)、回到温暖的环境中去,使冻僵部位的温度慢慢回升。 (2)、如果在野外,应当设法用大衣等将手脚包裹起来。 (3)、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搓,通过摩擦增加温度,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正常。 2、雪天滑倒,怎么办? 不小心滑倒,我们不要用手腕着地,用手掌着地,那样容易会把手腕扭伤。如果摔得严重时,要赶紧拨打急救电话,住院治疗。

第五章 天气系统与天气

第五章天气系统与天气 第一节气团和锋 第二节温带气旋与反气旋 第三节热带气旋与台风 第四节副热带高压与青藏高压 第五节高空天气系统与其它天气系统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其它天气系统的性质、结构、形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与规律,着重讨论它们的天气特征。 【名词解释】 1.气团: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湿度和大气静力稳定度)在水平分布上比较均匀的大范 围空气团。 2.锋(锋面、锋线):冷、暖空气团相交绥的地带;把锋区看成一个几何面,称为锋面; 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 3.暖锋:暖气团前沿的锋。 4.冷锋:冷气团前缘的锋。 5.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实力相当或有时冷气团占主导地位,有时暖气团又占主导地位,锋 面很少移动或处于来回摆动状态的锋。 6.锢囚锋:当冷锋赶上暖锋,两锋之间暖空气被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冷锋后冷气团与暖 锋前的冷气团相接触形成的锋。 7.大气长波:波长较长,波幅较大,移动较慢,维持时间较长的波动。 8.阻塞高压:温压场比较对称的深厚的暖性高压。 9.切断低压:温压场比较对称的冷性气压系统。 10.极涡:极地高空冷性大型涡旋系统,是极区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 11.高空槽:活动在对流层中层西风带上的短波槽。 12.切变线:风向或风速分布的不连续线,是发生在850hPa或700hPa等压面上的天气系统。 13.低涡(冷涡):出现在中纬度中层大气中的一种强度较弱,范围较小的冷性低压。 14.气旋: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的水平空气涡旋,又称低压。 15.反气旋: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的水平空气涡旋,又称高压。 16.寒潮: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 17.副热带高压:在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经常维持着沿纬圈分布的高压带。 18.青藏高压:暖季出现在亚洲大陆男不亲臧高原上空对流层顶部的大型暖性高压系统。 19.热带辐合带:南北半球信风气流汇合形成的狭窄气流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 20.东风波:副高南侧(北半球)深厚东风气流受扰动而产生的波动。 21.云团:从卫星云图上发现,热带地区存在着大量深厚的由对流云组成的直径在100到 1000千米范围内的云区。 22.热带气旋: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有暖心结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 23.热带风暴: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17.2到32.6m/s(风力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 24.台风(飓风):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32.6m/s(风力8-11级)的热带气旋。 25.雷暴:由旺盛积雨云所引起的伴有闪电,雷鸣和强阵雨的局地风暴。 26.飑线:带状雷暴群所构成的风向,风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 27.龙卷风:龙卷伸展到地面时引起的强烈旋风。

《特殊天气》教学设计概要

《多特殊天气和多旱涝灾害》教学设计 醴陵市泗汾中学陈莉萍 一、教学内容: 湘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三和第四小节。“多特殊天气”主要学习内容是了解我国主要的四种特殊天气: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的概念、发生的时间、多发地区、天气特点、造成的危害以及预防。而“多旱涝灾害”主要学习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干旱和洪涝所造成的危害,以及面临灾害时态度。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气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培养学生防御自然灾害的意识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设计思路: 对于这一节的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等,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学生能够识记这一课的基本内容,但是这一过程完全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在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指出,这种师本教育只会使学生缺乏独立的学习活动,失去学习的兴趣。生本教育提倡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提倡先学后教。在新课标中还提倡“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 因此,我的主要设计思想是: 上课前,教师先利用网络平台“天空教室”做好准备。在“天空教室”中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网站、资料和图片,方便学生进行资料搜集。并设有聊天区,便于学生查询资料和相互讨论。之所以采取这种做法,也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减少学生在网上查阅资料时,受到无用信息的干扰。课堂在网络教室进行,学生每人一机;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主线,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 教学方法:(1)探究学习法:联系所学知识和运用网络资源进行问题思考、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2)自主学习法:利用网络资源、教材资源,独立地进行学习。(3)问题讨论法:运用网络教室的各种交流手段对学习主题展开讨论。(4)协作学习法:通过网络教室中师生、生生协同交流、讨论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各种特殊天气特点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并了解有关防御措施,同时知道旱涝是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能力目标:通过对相关网络资料的收集、阅读、整理、结合对自然界的观察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学会与人合作、逻 辑推理和科学解决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利用信息创设情景——提出学习课题——分配任务—— 自主搜集、整理资料,网上讨论——作品交流——概括总

第三章 天气系统及天气特征

第一节气团和锋 气团的定义、形成、源地及变性: 1.定义 在广大空间里存在着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主要指温度、湿度和稳定度等)相对均匀的大块空气,称为气团。它的水平范围从几百到几千千米,垂直范围从几千米到十几千米。在同一气团内,气象要素(如温度)的变化相对比较小。水平温度梯度一般小于1~2℃/100 km。 2.气团的形成 气团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1)具备大范围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如辽阔的海洋、无垠的沙漠、冰雪复盖的大陆和极区等都可成为气团形成的源地。 (2)具备使大范围空气能较长时间停留在均匀的下垫面上的环流条件,以使空气能有充分时间与下垫面进行热量和水汽等交换,取得与下垫面相近的物理特性。 3.气团的变性 气团形成的地区,称为气团源地。气团在源地形成后,随着环流条件的变化,气团的属性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气团原有物理属性发生改变的过程称为气团变性。气团的变性过程通过湍流、大范围垂直运动和蒸发、凝结、辐射等物理过程来实现。变性的快慢和变性程度的大小,取决于所流经地区下垫面性质与气团源地下垫面性质差异的大小,离开源地时间的长短以及空气运动状态的变化等。 气团的地理分类:根据气团形成源地的地理位置,对气团进行分类,称为气团的地理分类。按这种分类方法,将气团分成冰洋气团、极地气团、热带气团、赤道气团四大类。由于源地地表性质不同,又将每种气团(赤道气团除外)分为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这样,总共分为七种气团。 1.冰洋大陆气团(Arctic continental air mass) 大致位于65°以上的极地大陆。天气特点是温度极低、气压高、湿度小、气层稳定。 2.冰洋海洋气团(Arctic maritime air mass) 大致位于65°以上的极地海洋。天气特点与冰洋大陆气团相近。但夏季可以从海洋获得一定的热量和水汽。 3.极地大陆气团(Polar continental air mass) 大致位于40°~70°纬度带的大陆。低温、干燥、天气晴朗,气团低层有逆温现象,空气层结稳定。 4.极地海洋气团(Polar maritime air mass) 大致位于40°~70°纬度带的海洋。冬夏气团性质有显著不同。冬季低层接触洋面,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常伴随多云,有时产生降水;夏季与极地大陆气团性质差不多,对我国影响不大。 5.热带海洋气团(Tropical continental air mass) 大致位于10°~40°纬度带的海洋。天气特征是温度高,湿度大,低层湿热不稳定,中层常有逆温,高层干燥。 6.热带大陆气团(Tropical maritime air mass) 大致位于10°~40°纬度带的大陆。天气特征是炎热、干燥、晴朗少云,低层不稳定。

的气象灾害练习题及答案

的气象灾害练习题及答案 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

《中国的气象灾害》同步测试 读下图,完成1~4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干旱的特点是() A.分布范围的广泛性 B.干旱只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C.只对植物造成影响 D.干旱只在春季才发生 2.下列措施对预防干旱具有长远意义的是() A.人工降雨B.选择耐旱作物C.开展农田水利建设D.改善干旱地区农业生态环境 3.下列与干旱不属于同一类型灾害的是() A.暴雨B.寒潮 C.泥石流D.台风 4.图中因墒情不足而未能适时播种的农作物可能是() A.冬小麦B.春小麦 C.大豆D.油菜 5.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A.秋季和春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 D.初冬和秋末 6.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7.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台风是() A.形成于温带海区的气旋 B.形成于亚热带海区的反气旋 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海区的气旋 D.形成于热带海区的反气旋 8.下列天气过程中属于暖性反气旋控制下的有() A.寒潮 B.台风 C.梅雨 D.伏旱 9.上海某年8月8日最高气温比8月9日最高气温高出7℃,其原因可能是( ) 日有寒潮到达

日受台风影响 日有一高压系统控制上海日梅雨季节开始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 () A.台风、洪涝 B.寒潮、沙尘暴 C.沙尘暴、台风D.干旱、洪涝 11.甲地受该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 A.地形为盆地 B.受盛行西风影响小 C.距离海洋较远D.纬度较低 读某类影响我国农业的自然灾害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13题。 06 12.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旱涝灾害 B.霜冻灾害 C.寒潮 D.台风灾害 13.图中等值线分布主要受() ①纬度影响②洋流影响③海陆位置影响④锋面影响⑤受地形影响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 D.②④

高考地理考点13常见天气系统含解析

考点13 常见天气系统 考点热度 ★★★★☆ 一、锋与天气 1.气团与锋 (1)锋面结构示意图 (2)天气特征 ①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②气团? ??? ?暖气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气团: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2.锋与天气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特征比较 气旋(低压系统)反气旋(高压系统)气压分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气流 与风向 向中心辐合向四周辐散 气流形成 (北半球) 风向逆时针流向中心顺时针流向四周 北半球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东部:偏北风西部: 偏南风 南半球顺时针流向中心逆时针流向四周东部:偏北风 西部:偏南风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 垂直气流与天气气流 形成 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天气 状况 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 我国天气典型实例夏秋之交我国东南 沿海的台风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图文拓展] 1.冷、暖气团的形成条件 冷气团的温度比经过地区的温度低,多形成于较高纬度地区。因此在锋面系统中,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为冷气团,反之为暖气团。 2.冷暖气团相对于锋面的位置 冷气团温度低,密度较大,位于锋面的下方;暖气团温度高,密度较小,位于锋面的上方。3.高低气压中心是形成气旋和反气旋的原始动力。 地球表面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驱动下,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才形成气旋或反气旋。 4.低压槽区域常存在锋面的原因 低压槽区域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交汇的区域,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从而形成锋面,暖气团上升易形成降水。 考向一冷锋、暖锋与天气 冷、暖锋的判断方法

的气象灾害练习题及答案

的气象灾害练习题及答 案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中国的气象灾害》同步测试 读下图,完成1~4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干旱的特点是() A.分布范围的广泛性 B.干旱只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C.只对植物造成影响 D.干旱只在春季才发生 2.下列措施对预防干旱具有长远意义的是() A.人工降雨B.选择耐旱作物C.开展农田水利建设D.改善干旱地区农业生态环境 3.下列与干旱不属于同一类型灾害的是() A.暴雨B.寒潮 C.泥石流D.台风 4.图中因墒情不足而未能适时播种的农作物可能是() A.冬小麦B.春小麦 C.大豆D.油菜 5.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A.秋季和春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 D.初冬和秋末 6.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7.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台风是() A.形成于温带海区的气旋 B.形成于亚热带海区的反气旋 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海区的气旋 D.形成于热带海区的反气旋 8.下列天气过程中属于暖性反气旋控制下的有() A.寒潮 B.台风 C.梅雨 D.伏旱 9.上海某年8月8日最高气温比8月9日最高气温高出7℃,其原因可能是( ) 日有寒潮到达

日受台风影响 日有一高压系统控制上海日梅雨季节开始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 () A.台风、洪涝 B.寒潮、沙尘暴 C.沙尘暴、台风D.干旱、洪涝 11.甲地受该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 A.地形为盆地 B.受盛行西风影响小 C.距离海洋较远D.纬度较低 读某类影响我国农业的自然灾害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13题。 06 12.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旱涝灾害 B.霜冻灾害 C.寒潮 D.台风灾害 13.图中等值线分布主要受() ①纬度影响②洋流影响③海陆位置影响④锋面影响⑤受地形影响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 D.②④

初中地理_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和水旱灾害》教学设计 (教师引导)总的讲,我国气候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方面。如水旱灾害、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例如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大洪水给任命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带来数千亿元的损失。而华北地区则出现了持续干旱的天气。 (板书)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 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害。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最大的气候灾害。现在我们来看报998年常见流域抗洪抢险的录像。 (投影片)1998年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洪水造成了哪些损失,军民是如何抗洪的?你特别感动的事情是什么?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思考洪水形成的气候原因、人为原因?对长江洪涝灾害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议?你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下面我么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上面的问题一起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发表意见,然后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现在给大家10分钟讨论。 六个代表发言之后,由全班一起进行评议。 (教师归纳)(1)气候原因是夏季东南季风势力的强弱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那等条件的影响。(2)人为原因是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中游的围湖造田等。 (3)使人感动的是1998年全体军民团结誓死保卫常见大堤的感人事迹。 (4)常见上游应植树造林,中游应退耕还湖、疏通河道。 (板书)一、水旱灾害 原因和危害 措施 (过渡)可见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较多的国家,除了水旱灾害以外,我国还受哪些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呢? 我们来阅读课本第59页,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寒潮警报。思考以下问题: 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你亲身经历过寒潮天气吗?有什么样的体会? 观察课本第60页“侵入我国的汉朝路径图”,你能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吗?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思考从那里来的是冷干的? 从图中观察,汉朝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冷空气到达时,当地的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从图中观察,我国有那些地区不易受汉朝的侵袭,你能说出为什么吗?(参照中国地形图)为了保护农田,我们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 (学生活动)小组经过讨论,互相启发,加深了学生对寒潮的了解。通过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使各种不同的意见碰撞,使意见趋向一致。 (教师小结)同学们发表了很多的见解,通过小组学习、代表发言的形式使意见统一起来,可以概括为: 寒潮造成范围广大的地区大幅度降温的强冷空气。一般出现在每年秋末至初春之间,它来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侵入我国以后数日之内就可以从北向南横扫全国.我国的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的大部分、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区都受其影响,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通常北方的降温幅度大于南方、平原上的风力大于山区.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小。云贵高原对势力减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势特别高而寒潮不易侵入。农村地区在寒潮到来前,可用烟熏、灌水、塑

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习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气压分布图判断其气流状况及天气特点; 2、能读懂简易的天气图,推测近期的天气变化趋势,并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9月3日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看过阅兵仪式的同学们,还记得那些精彩镜头吗? 【PPT投影】展示阅兵仪式的照片:英姿飒爽的三军仪仗队、激动得流着泪的抗战老兵、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空军方阵。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阅兵仪式上那道最美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呢?事实上,如此美丽的天空,来之不易。为了确保阅兵的顺利进行,从8月20日起,北京地区正式启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全市上下共同联动,积极协调周边省市协同减排,全力保障阅兵纪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天天优良,空气质量保障情况甚至超越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当然,如果没有老天爷帮忙,谁也不能保证当天一定是好天气。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担心过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专家9月2日的分析预测吧! 我们之前已经对气候有所了解了,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范围大,时间长,一般

变化不大。但是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那么,专家们凭什么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发现文中在讲到晴的时候,提到了当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东移的槽脊”。 【讲授】引出“槽、脊、高压、低压”的定义 教师引导:其实槽和脊是天气系统的名称。 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锋面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而所谓天气预报就是对各种天气系统的预报,通过对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产生、移动和消亡的变化来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高压与低压”、“槽和脊”,并归纳在这些天气系统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的气压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学习到了“高压”和“低压”,“高压”即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低压”刚好相反。由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由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教师引导: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可先找到高压脊,画与之相垂直的一条线,请同学们说说其与等压线相交的点上分别对应的数值,对比后发现,脊线上的气压值高于两侧。所以脊线本质是气压比两侧都高的点集合。 【活动】探究一高压与低压的大气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北京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1)标出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的名称 教师引导:下面让我们来看看9月3日那天,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图上北京附近正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着?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2.3《常见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 1、本节教材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锋与天气,主要是阐述气团锋面的概念及分类,各类型锋面天气变化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学生活动是以<水浒传>“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由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第二部分是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主要阐述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概念,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状况。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气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而是以活动题形式让学生根据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特点去推断其天气状况,教材后还附有台风寒潮两个天气案例资料。 2、“标准”不作要求的气旋反气旋概念在教材中出现了,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确低压高压与气旋反气旋实际是对同一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3降水的形成知识是学习本节的基础,虽然初中地理有学过,但考虑到学生遗忘情况,有必要再复习一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从锋面天气图判读锋面类型,运用锋面天气图分析锋面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点。(2)能从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上判读高气压、低气压系统,并对其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做出推断。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天气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教师演示引导下,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等学习活动,建立了空间概念,提高了绘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

【教学重点】 1、理解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征。 2、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 1、判断锋面类型。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的旋转方向。 多媒体。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展示龙卷风和寒潮带来的灾害图片,这些气象灾害是怎么形成的呢? 【讲授新课】 【易错提醒】天气就是气候 天气与气候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天气是指某一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而气候是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联系:气象要素的各种统计量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 (板书)气团 提问:(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44面,阅读书本第二段,回答问题) 气团是什么?按其物理性质如何划分? 【教师讲解】在综合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解气团的概念。 【教师说明】日常生活中降水一般发生在冷暖气团交汇处。 降水为何发生在冷暖气团的交汇处,而不单纯发生在冷气团和暖气团控制的一侧?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专题四: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考点精析】 考点一:等压线与常见的天气系统 (图)优化19页 综合上图,可以归纳如下判读规律: 1、读数值:根据等压线上的数值和递变规律可判读出图中任意一点的气压值大小和范围以及高、低气压中心。 如图中丙点的气压值为1005hPa<P丙<1010hPa,A、D两地为高压中心,B、C两地为低压中心。 2、定风向(近地面):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结合地转偏向力,判定出风向偏转情况: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角为30。~45。,如甲地风向所示。 3、比风力:等压线密(疏)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 风力大(小),如图中甲地风力大于乙地。 4、析天气: (1)低压系统中心气流上升多为阴雨天气,如图中B、C两地多为阴雨天气。(2)高压系统中心气流下沉多为晴朗天气,如图中A、D两地多为晴朗天气。(3)锋面系统: 冷锋:雨区主要分布在锋后,如图中④地多为阴雨天气,③地多为晴朗天气。 暖锋:雨区分布在锋前,如图中①地多为阴雨天气,②地多为晴朗天气。 考点二:锋面类型的判断 1、侧面图判读法 在锋面天气侧视图中,根据以下几点来判断: (1)冷气团移动方向。冷锋的冷气团移动箭头直指锋面,而暖锋冷气团移动箭头在锋面附近形成一个迂回环流; (2)雨线倾斜方向。冷锋附近近地面的风从冷气团吹向暖气团,雨线向冷气团一侧倾斜;而暖锋附近近地面的风从暖气团吹向冷气团,雨线向暖气团一侧倾斜; (3)雨区的位置。冷锋雨区在锋面附近、锋后,但主要在锋后(冷气团一侧);而暖锋雨区主要在锋前(冷气团一侧); (4)锋面坡度。冷锋锋面坡度比暖锋锋面坡度陡。 2、平面图判断法 在等压线(锋面气旋)图中,根据锋的符号。冷锋用线条加三角形(黑)表示,三角形加在暖气团(锋前)一侧,三角凸出的方向为冷锋的运动方向;暖锋用线条加半圆(黑)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锋前)一侧,半圆凸出的方向为暖锋的运动方向。 3、天气特征判断法 (1)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而暖锋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2)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变化。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

高一地理上学期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第四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锋面系统、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系统的特点 [能力目标] 1、学会阅读和绘制锋面示意图。 2、能利用简易天气图判断低压系统。高压系统及其影响下的天气。 3、学以致用,会做简单的天气实况分析及趋势和预报。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个案分析地理规律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2、通过分析天气变化,使学生懂得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能分析简易天气图。 三、教学难点 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投影片,课件。 五、教学方法 1、采用媒体的动画演示,增强认图、辨图的能力。 2、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课前观看电视《天气预报》节目。 3、师生合作,对比分析锋面与天气变化,对比气旋与反气旋气流及天气状况。 4、学以致用,能够分析简单的天气预报图,最好能模仿天气预报员,分析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六、教学思路 常见的天气系统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内容,高考中也经常涉及。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动画演示,尽量使抽象的内容具体表现出来,形象的、生动的、直观的内容更能让学生接受。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我国的一些自然灾害与这些天气系统有关系。现在我国国家气象局每隔3个小时就能发布一张天气图。我国气象工作者根据一张张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天气图,就能对全国、亚洲以

至整个世界的天气作出预报。这些天气系统引起的灾害是可以预测和监测,从而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甚至避免。每天的天气预报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知识终身有用,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思维的精神。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我们每天都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所以全国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几次天气预报。 过渡:世界各地在不同时间出现的各种天气变化都是天气系统作用的结果。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面系统、气旋(低压)系统和反气旋(高压)系统,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锋面系统、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系统。 点击:(一)锋面系统 1、锋面结构与特点 点击:演示“锋面示意图” 气团: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均一的大团空气。 锋面:锋面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形成的交界面。 锋面的水平范围可由数百千米到数千千米。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做锋线。锋面与锋线统称为锋。 ②结构与特点: 点击:动画演示:冷锋暖锋的形成 思考:为什么暖气团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 (暖气团暖而轻、密度小,冷气团冷而重、密度大,因而暖气团在上,冷气团在下。) 思维:1、冷锋、暖锋降水的区域有何不同?(锋前、锋后) 2、图中城市甲、乙、丙与A、B、C分别位于锋面过境的前、时、后的 什么位置?其天气状况如何?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因为锋面两侧的冷气团与暖气团在温度、湿度、气压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归纳: 从气温、气压、天气状况等方面分析某城市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 锋面类型冷暖气团 运动特点 暖气团上 升状况 雨区位置 天气特征 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

初二上册季风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检测卷

初二上册季风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多气象 灾害检测卷 初二上册季风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检测卷(带解析湘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 1.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却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诗中提及的春风和长风分别是指影响玉门关地区 ( ) A.夏季的东南风冬季的西北风 B.夏季的东北风冬季的西南风 . 冬季的西北风夏季的东北风 D.冬季的西南风夏季的东南风 2.我们把受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 ) A.季风 B.夏季风.冬季风D.西风 3.读“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可知图中界线大致与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 A.800 B.400.200D.50 4.阅读表格,说明我国气候具有哪个方面的特征( )

城市纬度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 齐齐哈尔47°23′N-19.2℃22.8℃42.0℃ 巴黎48°58′N3.5℃18.4℃14.9℃ A.复杂多样 B.季风特征显著 .大陆性明显D.海洋性明显 5.天气预报中说近期将有寒潮到,你将做的准备是( ) A.多穿御寒的衣服 B.带好防雨用具 .带好雨伞预防冰雹D.减少御寒的衣服 6.我国基本不受寒潮侵袭的地方是( ) A. 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江淮地区D.雅鲁藏布江谷地 7.我国的洪涝灾害多发生在( ) A.东部季风区 B.西部非季风区 .西北内陆区D.青藏高原区 8.有关我国旱涝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旱灾与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无关 B.西北地区旱情严重,东部季风区不会出现旱灾 .旱涝灾害只发生在夏秋季节 D.洪涝灾害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 二、综合题 9.读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秋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季风气候显著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教案

第二课时季风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 1.知道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2.知道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和划分依据,了解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给我们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3.了解寒潮、台风侵袭我国的路径,影响的地区及其危害。 4.了解我国水旱灾害比较频繁的原因及其危害。 5.了解沙尘暴的特点和危害。 重点 1.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2.我国多旱涝灾害的原因。 难点 我国季风气候的大陆性特征。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气候复杂多样,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气候的特征之二·季风气候显著。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见《探究在线》学生用书“预习导学”。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季风气候显著 回忆:降水的两个分布规律是什么?都和什么有关?(季风气候) 1.季风气候显著 思考:中国东部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什么?(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使得冬夏两季吹完全相反的风,形成季风气候)讨论: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从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来讨论) 有利:夏季普遍高温,形成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我国广大的南方和北方都能够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不利:夏季风的强弱反常,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同时冬季风也反常时,会导致热量条件的不稳定,从而带来夏季低温,冬春季寒潮,常常使生产生活遭受损害。 承转:中国东部和海洋相临,但是西部、北部以及南部却和广大陆地接壤,拥有广阔的内陆,这里的气候又会具有什么特征呢?

指导阅读P41材料“中国是世界上同纬度冬季最冷的国家”,总结: 一月份,齐齐哈尔比同纬度的巴黎气温低20多度,冬季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国家; 七月份,齐齐哈尔比巴黎气温高将近3度,夏季要更热些,因此我国的气温年较差要比同纬度的地方更大些,属于大陆性气候。 2.大陆性特征明显 讲解:齐齐哈尔仍然位于距海较近的东部季风区,大陆性特征就已经显示出来了,说明中国的季风气候带有大陆性特征,越往西北这个特征就越明显。 承转:我们知道,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的一般规律就可以总结出气候的特点,但是天气毕竟是多变的,有些特殊的天气是无法用气候的规律去概括的。这也是中国气候的另一大特色——多特殊天气。 (二)多特殊天气 中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沙尘暴、梅雨等。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P42内容,提出问题: (1)什么是寒潮?其特征是什么? (2)寒潮所经过地区会出现什么天气? 学生:阅读课文,整理答案。 指导学生读图2-33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提出问题: (1)寒潮与冬季风有什么关系? (2)寒潮的发源地在什么地方? (3)我国哪些地方受寒潮影响较小?为什么? 学生:读图分析,完成问题。 交流:(1)寒潮是来势凶猛、降温幅度大、范围广的冬季风。 (2)我国南方地区因纬度较低,加之受东西向山脉的阻挡,受寒潮影响小;另外,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基本不受寒潮影响。 多媒体播放寒潮资料,提出问题:寒潮带来什么危害?如何应对?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交流:针对寒潮,应加强预警机制,提前预报,做好防范。 承转:除了寒潮以外,我国还有哪些特殊天气?(梅雨、台风、沙尘暴) 教师点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有关梅雨、台风、沙尘暴的资料。 (1)了解什么是梅雨、台风、沙尘暴?各在什么时间,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2)如何防御这些特殊天气带来的危害? 学生:阅读资料,完成问题。 交流:(1)略 (2)针对梅雨应加强预报,修建水利设施;关于台风的防御主要是加强监测和预报;沙尘暴近年来有

2.2.3-季风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达标检测(湘教版八年级上)

训练·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却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诗中提及的春风和长风分别是指影响玉门关地区 ( ) A.夏季的东南风冬季的西北风 B.夏季的东北风冬季的西南风 C.冬季的西北风夏季的东北风 D.冬季的西南风夏季的东南风 2.我们把受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 ) A.季风 B.夏季风 C.冬季风 D.西风 3.读“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示意图,可知图中界线大致和mm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

A.800 B.400 C.200 D.50 4.阅读表格,说明我国气候具有哪个方面的特征( ) 城市纬度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齐齐哈尔47°23′N -19.2℃22.8℃42.0℃巴黎48°58′N 3.5℃18.4℃14.9℃A.复杂多样 B.季风特征显著 C.大陆性明显 D.海洋性明显 5.天气预报中说近期将有寒潮到来,你将做的准备是( ) A.多穿御寒的衣服 B.带好防雨用具 C.带好雨伞预防冰雹 D.减少御寒的衣服 6.我国基本不受寒潮侵袭的地方是( )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江淮地区 D.雅鲁藏布江谷地 7.我国的洪涝灾害多发生在( ) A.东部季风区 B.西部非季风区 C.西北内陆区 D.青藏高原区 8.有关我国旱涝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旱灾和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无关 B.西北地区旱情严重,东部季风区不会出现旱灾 C.旱涝灾害只发生在夏秋季节 D.洪涝灾害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 二、综合题

9.读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画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和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2)图中我国境内,阴影区域年降水量多在毫米以下。 (3)季风区内(不含青藏高原)有种温度带,有种干湿地区。 (4)在下表中填写有关我国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内容。 我国气候的优缺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复杂多样①_______________ 优点 许多对热量要求高的农作物在 ②____________ 我国都能生长 缺点③____________ 易发生旱涝灾害 【回归生活】 10.(2012·龙岩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沙尘暴天气是我国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强大的风力,裹带着大量

天气系统与天气特征

天气系统与天气特征 一、天气特征描述要点:冷热,阴晴,雨雪,风等 二、常见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1.气团: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温度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按性质分类: 按形成源地分类: 对天气影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特征往往是。 例:华北平原秋高气爽原因: 2.锋面:概念:冷暖两种气团在运动过程中相遇,形成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叫锋面。 对天气影响:锋面两侧都有明显差别,天气会发生的变化,比如等。分类及天气: (1)冷锋(画出示意图,描述天气特征) (2)暖锋(画出示意图,描述天气特征) (3)准静止锋:(描述天气特征) 小结1:如何区别冷锋与暖锋? 主要在于锋的剖面图(示意图),除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区别: ①锋线符号: ②冷气团位置和移动方向: ③雨区位置: ④锋面的坡度与降雨强度: 小结2:我国常见的锋面天气实例:一场秋雨一声寒,一声春雨一场暖,清明时节雨纷纷,华北地区夏季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我国主要的锋面类别以什么锋为主? 小结3:我国常见的准静止锋 A:江淮准静止锋 B:昆明准静止锋 C:天山昆明准静止锋

(2)影响我国天气常见的几种气旋与反气旋: 4.高压脊与低压槽对天气的影响 重点分析:锋面气旋 三、四种常见降水类型: 四、我国雨带的移动与旱涝灾害 ①锋面雨带移动规律(东南季风主导)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珠江流域汛期) 夏初(6月中旬---7月上旬),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7月上旬,雨带开始出现西移 7月中旬--8月,进入西南地区西伸北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 9月,夏季风南退,北方雨季结束,锋面雨带退回到长江以南 另外,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归纳: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②锋面雨带的移动原因(动力) 副热带高压(脊)的移动引起的夏季风的移动 ③我国的旱涝灾害: 分而规律: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 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 造成北旱南涝. 根本原因:副热带高压与夏季风的强弱和 进退规律异常,造成我国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异常和年际变化异常 巩固练习: 下图中实线为锋线,正在向a地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5~6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