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竹类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竹类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竹丛枝病

竹丛枝病又称雀巢病、扫帚病。

寄主

有淡竹、箬竹、刺竹、刚竹、哺鸡竹、苦竹、短穗竹。病竹生长衰弱,发笋减少,重病株逐渐枯死,在发病严生的竹林中,常造成整个竹林衰败。

症状

发病初期,少数竹枝发病。病枝春天不断延伸多节

细弱的蔓枝。每年4~6月间,病枝顶端鞘内产生白色米

粒状物,大小为5~8X3毫米。有时在9~10月间,新生

长出来的病枝梢端的叶鞘内,也产生白色米粒状物。病

株先从少数竹枝发病,数年内逐步发展到全部竹枝。

病原

病原子核Balansiatake(Miyake)Hara.竹丛枝瘤痤菌属子襄菌亚门、核菌壳目。病菌于病枝梢端由菌丝和寄主组织共同形成白无能粒状假子座。

发生规律

推测可能是接触传染。病害的发生是由个别竹枝发展至其它竹枝,由点扩展至片。有时从多年生的竹鞭上长出矮小而细弱的嫩竹。本病在老竹林及管理不良,生长细弱的生林容易发病。4年生以上的竹子,或日照强的的地方的竹子,均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定期樵园,压土施肥,促进新竹生长。

2、及早砍除病株,逐年反复进行,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3、建造新竹林时,不能在病区挖取母竹。

毛竹枯梢病

分布及危害

毛竹枯梢病在浙江、江西和福建省发生,为害当年新竹,发病后轻者枝梢枯死,重者整株死亡。

病原

病菌为核菌纲球壳菌目间痤壳科喙球菌属的竹喙球菌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 Zhang

症状

感病后先在主捎或枝条的节叉处出现舌状或梭

形病斑,初为淡褐色后变成紫褐色。当病斑包围枝或

干一圈时,其上部叶片变黄,纵卷直到枯死脱落。在

林间因病害危害的程度不一,竹子可出现枯梢、枯枝

和全株枯死三种类型。剖开病竹,可见病斑内壁变为

褐色,并长有白色絮状菌丝体。翌年春,枯梢或枯枝

节处出现不规则的小突起,后不规则开裂,从裂口处

伸出1至数根毛状物,即病原菌有性世代子囊壳的喙。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借水、风雨传播或人为传播。在发病区,凡遇7~8月份高温、干燥的年份,此病易流行。

防治方法

①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在冬末春初毛竹出笋前,结合常规的砍竹、钩梢两项生产措施,彻底清除竹林内的死竹及病枝、病梢,以减少病害的侵染源;

②加强检疫,禁止带病母竹和竹材外运,防止病害扩散;

③病害流行的年份,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在新竹发枝放叶期喷洒,隔10~15d连续喷2~3次。

竹水枯病

分布与危害

水枯病发生在浙江、福建等地区,为害毛竹、刚竹、淡竹,受害竹林常成片枯死

症状

水枯病开始时,竹梢有部分叶子卷缩,变为枯黄至淡

红,最后成灰白色脱落。小校逐渐枯死,并向下部小校扩

展,致使全株枯死。夏季枯死的竹子,节间有水,色黄而

气臭。在2~3m高的节间贮水量最多,近地面节间则较少。

秋季枯死的竹子,节间贮水少,或没贮水,有灰褐色斑点。

发生规律

浙江在2~3月份开始发病,福建全年都有发生,但以5~8月,尤以大小暑期间枯死最多。病株先是零星分散的,后逐渐蔓延扩展成片枯死。病竹从开始发病到整株枯死。一般

在向阳坡,竹林稀疏、土壤干燥的地方发病多。在荫郁的山窝、竹林茂密、湿度大的地方发病较轻。砍伐不合理和不抚育管理,使竹林生活力逐渐下降,减弱了抗病能力。

防治方法

应加强抚育管理和合理砍伐。发病后要及时在病区(病竹)四周(距枯死竹梢远)开沟隔离,以防其继续蔓延扩展。

毛竹烂脚病

危害

主要危害当年出土的毛竹嫩竹

发布症状

新竹基部的小病斑迅速连合成大块状斑。当病斑包围了竹秆一圈时,病竹便枯死。轻度发病则竹秆基部留下伤疤,易风折。

病原

毛竹烂脚病的病原菌有2种:一种是尖孢镰抱(Fusaium oxysporum),另一种是茁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

发生规律

在江苏发生在5月初,当竹笋约1.5m左右,笋津开始解脱,如遇降雨,在离地第3~4节处发病。雨水与发病的关系十分密切。

防治方法

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从展叶时起每隔15天连续喷2~3次。

竹秆锈病

竹秆锈病又称竹褥病。已发现为害淡竹、刚竹、哺鸡竹、箭竹及刺竹等竹种。毛竹上尚未发现。

发生特点

病菌以不成熟的冬孢子或以菌丝体在竹秆黄斑中越冬。菌丝体又可在活组织中存活多年,每年表现黄斑,井产生冬孢子和夏孢子。靠夏孢子随风传播,使病害蔓延扩展。竹林中新老竹子均可当年发病。病害在生长过密、湿度大、不通风、经营管理不善的竹林里容易发生。

病原

病原为真菌,皮下硬层锈菌(Stereostratum cor-ticioides),真菌担子菌亚门、冬孢纲、锈菌目中的竹毡锈菌(PucciniaCortocopodes Berk. et Br.)。夏孢子近圆形至卵形,边缘具小刺状突起,淡黄褐色至近无色,单细胞,;冬孢子亚球形至广椭圆形,两端圆,双细胞,淡黄色至无色,横隔处稍有缢缩,表面平滑,柄细长,淡色至无色。

症状

以2~3年生竹秆上最明显,主要发生在基部、下部和中部,

严重发病区可蔓延至小枝;4~5月竹秆产生黄褐色至暗褐色粉质

状突起,椭圆形至条形,是夏孢子堆,脱落后,病斑呈黑褐色;8

月在老病斑外侧出现黄斑;9~10月至翌年2~3月产生不易脱落

的橙黄色毡状物,不断增多,呈椭圆形、长条形至不规则形,是冬

孢子堆,遇雨水后吸水膨胀,反卷脱落;4~5月脱落后,又产生

黄褐色粉状物(病菌的夏孢子堆)脱落后受害部位为黑褐色病斑,

以后在病斑周围又可产生冬孢子堆,病斑逐年扩大,绕竹秆一周后,

病部以上竹秆枯死。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但对竹子无侵染能力。

夏孢子堆1年只产生1代,必须在冬孢子堆下形成,如果在早春

期间人为的刮除孢子堆,则当年就不能形成夏孢子堆。该病由夏孢

子于每年5~6月借助气流传播侵染健康的竹子,潜伏期可长达

7~19个月地势低洼、湿度大的竹园发病较严重。

病菌的苗丝体为多年生的,在寄主体内长期存恬,逐年发展,每年产生夏孢子侵染新竹。由于新竹上产生的冬孢子堆在大小或数量上均比老病竹上产生的冬孢子堆要小且少,加上潜育期长,发病部位又近基部,不易觉察,故过去误认为新竹是不受侵染的。

发病规律

病菌在竹秆上只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以茵丝在竹秆上存活多年;夏孢子只侵染当年新竹,传染期从4月中、下旬开始,传染盛期是5月至6月中旬,此时为新竹出枝展叶期,侵入后潜育期长达7~19个月;因新竹的症状出现晚,病斑小,易被忽视,2~3年生竹秆症状明显。凡地势低、湿度大的竹林发病重。竹种间抗病性差异大,淡竹、紫竹、白哺鸡竹等易感病,碧玉间黄金竹抗病性较强,刚竹、桂竹等不发病。

防治方法

园艺防治

按景点要求和环境条件选用抗病竹种;地势高、排水好,杂草少等环境能明显地降低危害程度。结合常规砍竹砍除病竹,及早砍除病竹,烧除病部,以免病菌继续传播危害.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保持合理的竹林结构,密度不宜过大,以增强竹子的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

3月中旬前,结合砍除病竹和刮除冬孢子堆,涂抹煤焦油和煤油,或柴油混合液,每年

涂抹1次,连续涂抹3年。发生重的竹林可用药剂防治。由于竹秆表面蜡质层较厚,用三唑酮等药剂防治基本无效。该病病菌可在寄主体内存活多年,可于每年5月(产生夏孢子)、10月(产生冬孢子)前,用氨基苯磺酸喷洒,7天一次,连续3次。5—6月份,用粉锈宁250~500倍液或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洒病竹,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3次。也可以在6~10月间,用0.5~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洒。或100~150倍的敌锈钠。

(3)每隔10天左右,用25%可湿性粉500倍液,50%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射2~3次。

(4)对于留养在竹林内的轻病株,可在3月上中旬刮除病部的冬孢子堆及周围的竹青,疗效较好。

(5)2月份,用煤油或清漆涂于冬孢子堆上,可防止夏袍子堆的产生。

(6)加强检疫,防止病株引入。

竹煤污病

分布与危害

该病在我国各竹区的多种竹子上均有分布。感病竹株在竹叶表面的小枝上覆盖着1层烟煤状粉末,影响竹子的光合作用和呼吸功能,从而使竹子生长衰弱,严重时可造成叶脱落,小枝枯死,导致竹林衰败。该病主要危害刚竹、毛竹、雷竹、高节竹,哺鸡竹等,丛生竹也极易感染此病。

症状

煤炱目的真菌系植物枝、叶表面的腐生菌,以介壳

虫、蚜虫、粉虱等昆虫的分泌物为营养来源,有时也能

利用植物本身的分泌物。它在叶片表面形成一片墨褐色

的、表面粗糙的、厚薄不均匀的菌苔,严重时整个叶片

的小枝被菌苔覆盖,以致影响竹子的光合作用。菌台在

缺乏营养或环境不适的条件下,收缩干裂,可自行从叶

面剥离。小枝上的症状与叶片上的症状相似。小煤炱目

的真菌是植物叶片上的专性寄生菌,菌丝表生、黑色,以吸器伸入寄主的表皮细胞内吸取养分,故在叶片表面通常呈黑色圆形霉点,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或相互连接成一片,覆盖在叶上表面。

病原

竹煤污病是由煤炱目和小煤炱目的多种真菌危害引起的。这两个目的真菌都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但它们之间的寄生性不同。

发生规律

病菌借风雨和昆虫传播,常在春秋两季发病。竹煤污病的发生常与竹林管理不善、竹林密度过大、竹子生长细弱以及蚜虫、介壳虫的为害有密切关系。

防治方法

①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及时砍伐竹株,保持合理的竹林密度,使竹林通风透光,竹子生长强壮,可减轻发病。

②该病由蚧虫、蚜虫诱发引起,因此,应及时防治虫害。

竹黑痣病

分布与危害

黑痣病又称为叶疹病,在产竹区普遍发生。竹子被害后生长衰退,病叶易枯萎脱落,出笋减少。

症状

发病初期,感病叶面产生苍白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病斑渐变为橙黄至赤色。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疹状隆起、有光泽的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子座。其外围有明显的橙黄色的变色圈。病斑可互相联合成不规则形。最后病叶局部或全部变褐枯死。

病原

病原为多种黑痣菌(Phyllachora spp.),隶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真苗。

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子座在病叶中越冬。翌年4-5月子实体成熟,释放子囊孢子,子囊孢于借风雨传播进行危害。病竹发病从近地面的叶片开始,然后逐渐往上蔓延。

防治方法

①减少侵染来源:在早春之际,收集病枝、叶,集中销毁。

②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松土、施肥,以促进竹子生长,增强抗病力。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或50%托布津500-8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喷1-2次。

毛竹黑粉病

发病重的竹林影响发笋。笋被害而枯死。病害主要发生在

新枝梢上,偶有侵害较老的茎,也能为害笋。4~5月间竹子新

枝生长期,被害嫩枝顶端稍肥大,外部包着的叶鞘带淡紫色,

以后随着新枝梢的伸长,叶鞘开裂,露出黑粉。发病部(黑粉)

逐渐向下延伸,有的使整个新枝受害枯死。被害枝常形成丛枝

(但没有丛枝病形成的丛枝明显)。每年发病1次。弱笋也易

病菌通过孢子随风传播。在经营管理不善的过密竹林中容易发生,尤其在生长细弱的竹

加强竹林的经营管理,适当砍伐,以促使竹林生长旺盛,可减少发病机会。如竹林内出现少数竹株发病时,应及时砍除病竹(最好在黑粉飞散前),并把有黑粉的小枝烧毁,以免蔓延。

竹笋夜蛾

鳞翅目,夜蛾科。分布在中国的河南、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区。危害毛竹、淡竹、刚竹、红竹、桂竹、哺鸡竹、石竹、慈竹、苦竹、紫竹、油竹等竹类及禾本科、莎草科杂草。以幼虫蛀食竹笋,受害笋形成虫退笋,不能成竹。少数成竹者也断头

危害对象:毛竹、淡竹、刚竹、红竹、桂竹、哺鸡竹、石竹、慈竹、苦竹、紫竹、油竹等竹类及禾本科、莎草科杂草。

危害征状:幼虫蛀食竹笋,受害笋形成虫退笋,不能成竹。少数成竹者也断头折梢,虫

(1)成虫:体长14~25毫米,翅展32~50毫米,体、翅棕褐色,前翅基部及顶角处各有一倒三角形深褐色大斑,内横线、外横线和亚外缘线隐约可见,后翅黄褐色。

(2)卵:近球形,长约0,8毫米,淡黄白色。

(3)幼虫:体长30~45毫米,头部橙红色。体紫褐色、背线细,白色,亚背线较宽,白色,但在腹部第二节前半段短缺。

(4)蛹:长15~26毫米,赤褐色,臀棘4根。

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禾本科杂草枯叶的边缘卷皱中越冬;翌年2月底开始孵化,此时竹笋尚未出土幼虫即钻入禾本科、莎草科杂草心叶中危害,引致枯心、白穗征状。幼虫在草心中蜕皮2~3次,不再生长,至4月上、中旬竹笋出土,幼虫即由杂草转而蛀入笋中危害,先由笋尖小叶中蛀人,取食后再蜕一次皮,爬出小叶,转入咬破笋箨蛀入笋内危害,如遇小竹笋箨较薄,可直接蛀人笋内。幼虫在笋内蛀食18~25天老熟,笋小时可转笋危害;至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爬出笋,钻人疏松的土层中结薄茧化蛹,蛹期20~30天;成虫 6月上、中旬羽化,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当天或隔天交尾产卵,每雌产卵在380余粒;卵产于禾本科杂草下部枯叶边缘、叶卷内,即以卵越冬。故竹林杂草有无和多寡直接影响此虫的发

(1)人工防治:受害笋清晨尖端无露珠,无光泽,俗称“退笋”,可及早挖除,消灭笋内幼虫。

(2)园艺防治:翻耕除草,消灭草上越冬的虫卵,是防治此虫的关键。

(3)物理防治:黑光灯诱杀成虫。

(4)药剂防治:在3月中、下旬出笋前对竹林下和周边的杂草上喷洒20%杀灭菊酯乳油l000~2000倍液等农药,7~10天喷1次,共需喷2~3次,以消灭草上的幼虫。

竹笋泉蝇

分布与危害

竹笋泉蝇(PegomyiaphyllostachysFan)又叫毛笋泉蝇、笋实蝇、笋蛆,属双翅目花蝇科,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省区,可以为害毛竹、淡竹、刚竹、桂竹、旱竹、石竹、苦竹等竹类。

以幼虫蛀食竹笋,使内部腐烂,造成退笋。

形态特征

成虫体暗灰色,长约5~7mm,额带黑色,复眼紫褐色,单眼3个,橙黄色,胸部背面有3条深色纵纹,翅透明,翅脉淡黄色,中、后足黄褐色,中、后足腿节及节胫节橙黄色,基节及跗节灰褐色。体两侧纵带呈断续状,并各着生有一列粗刺毛,每列5根,腹末尖削,产卵管针状,黑褐色。

卵长圆筒形,长1.5毫米,乳白色,有光泽,

排列呈块状。

幼虫蛆状,长9毫米,黄白色,前端细末端粗,

末端呈截形,头部不明显,口器呈黑色钩状,一龄幼

虫乳白色,尾部有两个黑点,二龄幼虫淡黄色,尾端

逐渐变为黑色,老熟幼虫尾部变黑。围蛹,深褐色或

黑色,近纺锤形,长约7毫米。

生活习性

竹笋泉蝇每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蛹于次年出笋前15~20天羽化为成虫飞出,当笋出土3~5cm时,成虫即产卵于笋择内壁,笋外不易发现,每笋内可产卵10~300粒,卵经过2――4天孵化,孵化率为66%,初孵幼虫群集于卵壳周围,取食笋肉表皮,呈不规则的细线虫道,笋在外观上表现不出症状。二龄幼虫潜入笋肉取食,经过3――4天危害,笋褪色法黄,笋尖不吐水,高停止生长,笋肉开始腐烂。经过10天左右,笋变成锯屑烂糊状,笋箨干枯,全为退笋。幼虫期15――20天。老熟幼虫于5月中旬出笋,脱出入地,或随短笋一同落地,在笋周围25厘米周围内入土,入土深度1――6厘米。经2――4天化蛹,蛹外包被一个很薄的土室,以蛹越冬。

种群分布

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省区。

如何形成

竹笋泉蝇在竹林卫生状况差的林分发生较重,郁闭度大的发生重,林内比林缘发生重,老竹林比新栽竹林发生重,地势平缓、山脚比陡坡、山顶发生重。

防治办法

(1)加强竹林管理。

科学肥水,及时中耕松土,合理砍伐,保持适当密度,提高植株抗性;注意林区卫生,及早挖除虫退笋,杀死幼虫。

(2)保护与利用天敌。

竹笋泉蝇的天敌种类众多,大约15种,其中蛹期的寄生蜂寄生率可达44.8%,卵期有红蜘蛛、蚂蚁、瓢虫、露尾甲等能捕食大量卵块。

(3)诱杀成虫。

用糖醋或鱼肠、死蚯蚓、鲜竹笋等为饵料,用捕蝇笼诱捕。在产卵前期及后期以鱼肠等腥臭物诱效果最佳,产卵盛期则鲜笋内诱杀成虫的效果十分显著。试验表明在饵料中加入少量农药,并不影响引诱力。

(4)药剂防治。

①大面积的用材竹林用90%敌百虫或20%杀灭菊酯2000倍液喷射,出笋前喷1次,出笋后每星期喷1次,连喷2-3次,能起到杀虫保笋的良好效果。

②郁闭度大的竹林,在成虫出现期间,施放烟剂,每hm用量15kg,杀虫率达90%以上。

竹笋绒茎蝇

双翅目,茎蝇科。分布于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可以为害毛竹、红壳竹、篓竹等。幼虫钻蛀笋根,使竹根短截,中间蛀空而成退笋。

加强竹林管理

及时中耕松土,科学肥水,合理砍伐,保持适当密度,提高植株抗性,减少为害;竹

笋出土后,在笋根四周加盖泥土,阻止成虫产卵;注意竹林卫生,发现有笋根被钻蛀为害时,及时挖除,集中处理。

药剂防治

在成虫羽化高峰时,用80%敌敌畏乳油稀释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杀。

竹象鼻虫

竹象鼻虫属鞘翅目象鼻虫科,分布于竹产区,是竹类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食竹笋,使笋枯死,还会蛀食1米多高的嫩竹,使其生长不良,节间缩短,拦腰折断,造成顶端小枝丛生以及嫩竹纵裂成沟等畸形现象,结果使嫩竹腐败。

形态特征

竹象鼻虫有竹大象甲、一字竹象甲和小竹

象甲三种。竹大象甲成虫体长21—23毫米,

体宽8.3—15毫米,雄性较小;体呈梭形,红

棕色有光泽,触角及口吻均为黑色;前胸后缘

中央有一大黑斑,肩部各有一个黑斑,鞘翅上

各有点刻成纵横9条;卵椭圆形,长3毫米,

光滑无色透明;幼虫乳黄色,长20—45毫米,

头棕色,体胖多皱纹,有淡灰色背线一条;蛹

白色;长约30毫米。竹一字象甲成虫体长为

竹大竹象甲的1/2左右,前胸背板有一字形黑斑,鞘翅各有两个黑斑,卵长与大象甲相同,蛹长为大竹象甲的1/2左右。小竹象甲体长为大竹象甲的1/3左右。前胸背板有一字形黑斑,小背板黑色,鞘翅各有5个黑斑,卵长为大象甲的1/2左右,蛹长为大竹象甲的1/3左右。生活习性

竹大象甲一年一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次年6—7月新笋长强后,成虫出土在竹笋上取食、交尾和产卵。卵多产于笋梢部,产卵前成虫在笋梢咬孔,将卵产入其中,每孔产卵1—2粒,孔口湿或有纤维状突出物,卵经3—7天孵化。幼虫期15—19天。老熟幼虫在被害部位咬孔落地,然后钻入土内深8—10厘米深处筑土室化蛹,成虫羽化后在土中越冬。从卵至成虫历时为1个月。每年5—10月均可为害,尤其以7—8月最盛。成虫出土后,多在8—10时飞翔活动,成虫有假死性。一字竹象甲和小竹象甲成虫在5—6月出土,白天活动,以笋补充营养,将笋啄成许多小洞,头部向下啄产卵孔,然后产卵;卵3—5天孵化,幼虫在笋内蛀食,经20天左右,幼虫老熟咬破笋壳入土做茧经15天左右化蛹,蛹期15天,羽化后的成虫在土茧中越冬。成虫善于飞行,大多在天热时出现,雨后有时也在黄昏出现。

种群分布

生态环境:栖竽竹林中。成虫5月底出现,6-8月日子盛,在土室内越冬。

种群分布:分布于陕西、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防治方法

竹笋套罩

用竹丝等材料做成圆锥形罩,自5月上旬开始,将刚出土的竹笋套上罩,可以防治成虫产卵为害。

捕杀成虫

结合冬垦杀死土中的成虫。成虫出土后,中午隐藏在阴凉的竹叶底下,可捕捉杀死。药剂防治

成虫产卵期用90%敌百虫500倍液或50%滴滴畏1000倍液,喷洒笋尖,每7天喷1次即可。用40%乐果乳剂3—6倍液,在成虫产卵后5天内涂刷虫孔(成虫产卵后1天,虫孔新鲜,青而湿;2天灰白带青;3天灰黑色而干燥;4天只露少量纤维;5天不见纤维,只见虫屎),防效显著。

黄脊竹蝗

黄脊竹蝗俗称竹蝗、蝗虫。主要危害毛竹,其次危害刚竹、水竹等。竹蝗大发生时,可将竹叶全部吃光,竹林如同火烧,竹子当年枯死,第二年毛竹林很少出笋,竹林逐渐衰败,被害毛竹枯死,竹腔内积水,纤维腐败,竹子无使用价值。

个体特征

成虫

体以绿、黄为主,额顶突出使额面成三角

形,由额顶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黄色纵纹,愈

向后愈宽。触角丝状,复眼卵圆形,深黑色。

后足腿节黄绿色,中部有排列整齐“人”字形的

褐色沟纹;胫节蓝黑色,有刺两排。

长椭圆形,上端稍尖,中间稍弯曲。长径6-8mm,棕黄色,有巢状网纹。卵囊圆筒形,长18-30mm,土褐色。

若虫

蝗的若虫叫跳蝻,共5龄。5龄蝻体翠绿色,前胸背板后缘覆盖后胸大部分。

若虫称跳蝻,体形似成虫,但无翅,共5龄:一龄体长约10毫米,浅黄色,头顶突出如三角形,触角尖端淡黄色,前胸背板后缘不向后突出;二龄体长11~15毫米,黄色,前胸背板后缘如一龄若虫,前后翅芽向后突出较为明显;三龄蝻前胸背板后缘略向体后延伸。

翅芽显而易见,前翅芽呈狭长片状。四~五龄蝻前胸背板后缘显著向后延伸,将后胸大部分盖住。三~五龄体长分别为16、22和26毫米,体色均为黑黄色,接近羽化为成虫时翠绿色。

寄主植物

毛竹、淡竹、刚竹等,也危害水稻、玉米等。

发生特点

我国产竹区的主要害虫,常大面积危害。每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越冬卵于5月初开始孵化,5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6月底孵化完毕。

产卵地识别

竹蝗多产卵于危害程度轻微、杂草稀疏、土质松紧适度坐北向南的竹山山腰或山窝斜坡上。林间可根据如下特征确定集中产卵地及产卵范围:

(1)一般在竹梢叶片被害严重的山地有红头芫菁(一种取食竹蝗卵的昆虫)的地方有卵存在;

(2)地面小竹、杂草被害严重的地方可能有卵块存在;

(3)产卵场所常常有竹蝗的头壳,前胸背板,翅膀和后足等尸体遗骸存在;

(4)卵块上端有一胶质硬化圆形而中凹的黑色卵盖。

为害症状

大发生时,将竹叶吃尽,如同火烧一般,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后2~3年内不发新笋,被害竹的竹秆内往往积水,不能利用。

防治方法

1、人工挖卵.竹蝗产卵集中,可于11月份发动群众至产卵多的地点挖卵块。

2、跳蝗出土10d内,于早上露水未干前用敌百虫粉喷撒,每公顷用药20~30kg;或用闹羊花1kg加水200kg煮、沸,当药液呈红褐色时取出过滤成母液,再将母液稀释成500倍液喷射。

3、在跳蝗上竹时,对密度较大的竹林,用3%敌百虫粉20~30kg喷撒;或在露水干后用50%马拉硫磷800~1000倍液喷雾;也可用杀虫净油剂进行超低容量喷雾;也可以进行烟雾剂防治。

4、释放白僵菌,使初生的跳蝗感染白僵菌而死亡。

5、诱杀。用100kg尿中加入2~3kg 5%敌百虫粉拌匀,再用稻草浸透,在竹林中放数堆诱杀,效果较好。

竹织叶野螟

为鳞翅目,螟蛾科。分布于中国的山东、河南以南各省;日本、缅甸、印度尼西亚。为害刚竹属各竹种及青皮竹等。幼虫吐丝卷当年新竹竹叶取食,严重为害时,竹叶被吃光,影响竹鞭生长及下年度出笋,甚至使大面积竹子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9-13毫米,翅展22-26毫米,

黄或黄褐色。端线与外端线合并成1条深

褐色宽带,另有3条深褐色横线,外线下

半段内倾与中线相接。

扁椭圆形,长0.84毫米,蜡黄色。卵

块呈鱼鳞状排列。

幼虫

16-25毫米,橙黄色,体上各毛片褐

色或黑色。

长11-14毫米,橙色,臀棘8根。茧椭圆形,长14-16毫米,为丝土粘结,灰褐色,内壁光滑,灰白色。

生活习性

广州1年4代;浙江有1代、2代、3代、4代,少数2年1代,以第1代为害重,均以老熟幼虫在土茧中越冬。4月下旬化蛹,5月中旬出现成虫。成虫晚上羽化,当晚迁飞到栎(栗)林取食花蜜,经5-7天交尾,雌虫再次迁飞到当年新竹梢头叶背产卵。每雌产卵92-149粒,分4-8块产下。成虫趋光强,1盏40黑光灯最多每晚可诱蛾7万余只。6月上旬卵孵化,初孵幼虫吐丝卷叶,取食竹叶上表皮,每叶苞有虫2-25条。2龄幼虫转苞为害,每苞有虫1-3条。5龄后幼虫每天或隔天需换苞取食,每次换苞,幼虫就向竹中、下部或邻竹转移1次,严重为害时,全林竹时均被吃光。7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化蛹产生第2代。第2代幼虫于8月中、下旬入土结茧,部分幼虫与第1代茧中另一部分幼虫化蛹产生第3代,每表代幼虫均有部分滞育越冬。

防治方法

1、加强抚摸育,大年竹山秋冬挖山,可击毙幼虫或土茧,供蜘蛛、蚂蚁捕食。

2、成虫期灯光诱蛾。

3、卵期释放赤眼蜂,每亩8万头。

4、幼虫初期,用40%氧化乐果、85%乙先甲胺磷进行竹腔注射,每株1-1.5毫升。

竹斑蛾

属于鳞翅目斑蛾科。别名竹小斑蛾。异名Balateae funeralisButler。分布在北京、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寄主为紫竹、吊丝箪竹、粉箪竹、箪竹、唐竹、大眼竹、毛竹、刚竹、淡竹、茶秆竹、青皮竹等。为害特点

小幼虫啃食竹叶叶肉,使竹呈白色膜状枯斑,长造成全叶白枯,三龄后食全叶,严重时可将竹叶食尽,影响生长到出笋,也破坏竹材质量,连续遭害的竹林,甚至导致成片枯死。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9~11毫米,翅展20~23毫米。体

呈黑色,有光泽。雌蛾触角丝状,雄蛾触角羽状。翅黑

褐色,后翅中部和基半部半透明。

(2)卵:椭圆形,长约0.7毫米,乳白色,有光泽。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4~20毫米,淡黄色,老

熟时砖红色。各体节横列4个毛瘤,瘤上长有成束黑短

毛和白色长毛。

(4)蛹:长10~12毫米,初期淡黄色,后转黄褐色

至灰黑色,腹部各节前半段有黄色刺状突起。

(5)茧:长12~15毫米,瓜子形,黄褐色,茧上和

周围白粉。

发生规律

浙江、湖南一年发生3代,广东一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竹箨内壁、石块下和枯竹筒内结茧越冬;翌年4月底到5月巾旬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成虫白天活动,多在竹林上空、林缘和道路边飞翔,并取食金樱子、野茉莉、细叶女贞等花蜜,补充营养。交尾,产卵也均在白天,尤以下午3~6时最盛。每雌产卵200-450粒,卵单层块产于1米以下的小竹嫩叶或大竹下部叶背面。各代幼虫危害期分别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8月上旬至9月中旬;9月底至l1月初。幼龄幼虫群集危害,常在叶背头向一方整齐并排,啃食叶肉,形成不规则白膜或全叶呈白膜状。三龄后分散食全叶,会吐丝下垂,日夜均取食,老熟后下竹结茧化蛹。5月份干旱会导致此虫大发生;一般在向阳、干燥、路边丛生竹上发生严重。竹斑蛾天敌有三种姬蜂、两种寄生蝇和瓢虫、蜘蛛等。

防治方法

(1)结合园艺管理摘除卵块,及捕杀初孵幼虫。

(2)在竹林地多保留一些灌木和植被,增大郁蔽度。

(3)幼虫期喷洒100亿/g孢子的青虫菌5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2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6000倍液、2.5%功夫乳油1500倍液、5%抑太保乳油3000倍液。

竹镂舟蛾

鳞翅目,舟蛾科。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广西等地,为害毛竹、刚竹、淡竹等竹类。幼虫取食竹叶,严重时将叶食光,使竹枯死,影响出笋和竹材质量。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2-23mm,翅展35-54mm。雌成虫体翅黄白色,

前翅近前缘与基角处深黄色,前翅翅尖突出,近菜刀形。

翅中有黑点1个。底色与斑纹个体差异较大。后翅黄白色

至近白色,缘毛黄白色。雄虫体黄褐色,前翅锈黄色,内、

外线隐约可见,翅中有1黑点,后翅茶褐色。

扁圆球形,长径1.2-1.3mm,初产时淡红色,散产或成块。

幼虫

长52-70mm,体翠绿色,背线灰黑色,气门线宽,上

为黄色,下为粉白色。

长18-25mm,红褐色,臀棘8根。

发生规律

1年3-4代。以老熟幼虫在地面浅土、落叶中作茧越冬或以4-5代幼虫于竹上越冬。翌年3月底至4月中旬化蛹。各代幼虫为害期分别为5月上旬到6月下旬、6月下旬至8月中旬、8月下旬到10月中旬、10月上旬到翌年1月下旬。世代重叠。成虫在傍晚至清晨羽化,白天静伏,傍晚活动,具趋光性。卵产于竹叶上,成块状,每块十数粒至百数粒。每雌平均产卵136--340粒。1龄幼虫食卵壳,2龄幼虫开始取食竹叶,一生可食竹叶数十片,末龄幼虫食量最大。老熟后在表土层中作茧化蛹。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加强竹林抚育,合理砍伐,保持竹林适宜密度,可抑制大发生;注意竹林卫生,清除落地叶片及小枝,人工摘除虫茧,减少虫源。

物理防治

该虫趋光性强,在成虫发生期,装置黑光灯诱杀。

化学防治

大发生时可放敌敌畏插管烟剂,唯有中毒幼虫落地后,有恢复后再次上竹取食;击竹时幼虫会落地,可在地面喷药,用50%辛硫磷、80%敌敌畏乳油150c倍液。

生物防治

保护与利用天敌,如卵期释放赤眼蜂,每亩7万头。

刚竹毒蛾

为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危害毛竹、慈竹、白夹竹、寿竹等。

形态特征

成虫

雌成虫体长13 mm,翅展约36 mm。体灰白

色,复眼黑色,下唇区黄色或黄白色,触角栉齿状,

灰黑色。胫板和刚毛簇淡黄色。前翅淡黄色,前缘

基半部边缘黑褐色,横脉纹为一黄褐色斑,翅后缘

接近中央有一橙红色斑,缘毛浅黄色。后翅淡白色,

半透明。雄蛾与雌蛾相似,但体色较深,翅展约32

mm。触角羽毛状。前翅浅黄色,前缘基部边缘黄

褐色,内缘近中央有一橙黄色斑,后翅淡黄色,后

缘色较深,前后翅反面淡黄色。足浅黄色,后足胫节有1对距。

鼓形,边缘略隆,中间略凹。白色,具光泽。直径约1 mm,高约0.9 mm。

幼虫

初孵幼虫长2~3 mm,灰黑色,老熟幼虫体长20~22

mm,淡黄色。具长短不一的毛,呈丛状或刷状。前胸背面

两侧各有1束向前伸得灰黑色丛状长毛,1~4节腹部背面

中央有4簇桔黄色刷状毛,第8腹节背面中央有一簇橘黄

色刷状毛,腹部末节背面有1束向后伸得灰黑色丛状长毛。

体长9-14mm,黄棕或红棕色,体各节被黄白色毛,臀棘上有小钩30余根,共成1束。

长椭圆形,长15 mm,丝质薄,灰白色,附有毒毛。

生物学特征

刚竹毒蛾一年发生3代,以卵或1~2龄幼虫在叶背过冬。幼虫7龄,偶见6龄,少数8龄。1~3龄幼虫食叶量极少,仅占总食叶量的3.21%。最后二龄的食叶量占总食叶量的80%。1~3龄幼虫有吐丝下垂随风飘荡的习性,可借此转移到其它竹株取食,4~7龄幼虫善爬动,有假死现象,遇惊动既卷曲虫,弹跳坠地,稍缓又沿竹杆爬上竹冠。成、幼虫都具有趋关性。

刚竹毒蛾危害状

各代幼虫平均历期,第一代35.4 d;第二代34.7 d;越冬代以卵越冬的幼虫平均历期78.2d;以幼虫越冬的幼虫平均历期144.5 d。各虫期世代交替。幼虫脱皮前有1~2 d不食不动。老熟幼虫近结茧前,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吐丝结茧,经27~95 h,平均42.6 h的预蛹期后化蛹。刚竹毒蛾绝多数结茧于竹叶背面,少数在竹叶和竹杆上。

首先发生于阴坡,下坡及山洼处,大爆发后蔓延扩展到阳坡和山脊。在海拔200~800 m 地区的毛竹林均可发生刚竹毒蛾危害。虫口大幅度的增加而发生竹林危害,是由于气候适宜,连续二代虫口积累来的结果。

防治方法

1、利用竹林耐害力强,林间天敌种类丰富,自然寄生率高的特点,大力保护自然界天敌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把虫口密度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用药前应进行天敌调查,若寄生率在30%以上,应避免使用农药,可采取局部施药方式,在发生源地施药。

2、使用白僵菌粉炮,每亩2~3个,虫口可下降60%~70%。且有反感染。虫口量太大时可多施放一次。

3、在成虫羽化期利用成虫趋光性,点灯诱杀。

4、利用1605烟剂、666烟剂或敌马烟剂。每亩2包熏杀,防治效果达80%左右

5、大面积发生时,可利用80%敌敌畏,或20%杀灭菊酯100倍液,或2.5 菊酯500倍液超低容量喷雾。

6、虫害发生时,可用竹腔注射法防治,也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具体作法是:用80%敌敌畏、50%甲胺磷,10倍液混合注入竹杆基部2~4节的中上部每株2.5~3毫升。这种方

法既能杀死害虫,又能对害虫的天敌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7、营林措施:林地的抚育尤为重要,每年的冬春锄草,翻土一次以破坏害虫的越冬卵和蛹,可达到消灭竹林害虫的目的。此种方法对控制竹蝗灾害的发生有特效。

8、化学农药容易杀死天敌,又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对人、畜有极大的危害,故不提倡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