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版)

2016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版)

2016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版)
2016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版)

如何读懂诗歌

古诗鉴赏,其基础是要读懂诗歌。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读懂诗歌是关键。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意思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读懂一首古诗,应该由表及里,综合把握。

一、抓语言,读懂诗句

考生读不懂诗歌,很大程度上是读不懂诗歌的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古典诗歌凝练含蓄,言简意丰,往往对语言作出变形处理,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1.变“性”——改变词性。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

何逊的“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常健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2.变序——改变词序句序。

(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4)定语的位置。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古人写诗改变词序语序,既是诗歌语言新奇的需要,又是声律的要求和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更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如2012年湖北卷“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中“藏”“透”和 2014湖北卷“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3.省略。

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产生了省略现象,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如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中国古典诗词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全用名词意象组合在一起,写出了两人友谊的深厚。其他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更是如此。

因此要读懂诗歌的表层含义,我们可以像文言文翻译一样运用以下方法:

实词推断--- 字形推断、知识迁移、联系上下文

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如《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新,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例(2012年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 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答案:使用了对比(映衬)手法。(1分)如上下句之间的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鲜明对比,表现出景物色彩的鲜丽。(2分)或:使用渲染手法。(1分)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朱樱和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与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2分)

或:使用了名词排列(意象并列)的组句手法。(1分)如上句由朱樱、青豆、酒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下句由绿草、白鹅、村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使人产生一种画面感。(2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一晴生意繁”的意思是:雨过天晴,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2分)

“一晴生意繁”体现在:①初夏成熟的樱桃鲜红,豆子青青,绿草茵茵,白鹅成群;②雨过天晴,江河水满,船只轻快地行使,微风吹拂,袖影飘动;③村庄门户紧闭的人家寂然无声,而里面蚕事正忙呢。(回答1点1分,2点2分。)

[即时应用]1 (2014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怨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 ①杪: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二、抓暗示,捕捉信息

1、读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或揭示内容,如《春日忆李白》《别董大》;或展示思路,如《望月怀远》;或流露情感,如《春夜喜雨》《西宫春怨》;或显示诗歌题材,暗示诗歌内容。如《鹧鸪天·送人》《在狱咏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标题往往给我们留下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是我们读懂诗歌的重要向导。另外,古人还有一个写作习惯,通常在诗的开头一两句就破题、点题。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标题,了解开头的内容。

以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2014广西卷)为例。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即时应用]2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知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如陶渊明的诗表现田园生活的安适,对官场的厌弃,常采

用白描手法,语言清新自然。杜甫的诗则忧国忧民,厚重沉郁。生活在南宋的诗人词人,陆游、辛弃疾等,则有着共同的心中块垒,那就是因山河破碎而带来的忧国的激愤,因志存恢复而不得产生的报国无门之憾。例(2013年新课标I)鹊桥仙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解析】陆游杰出的爱国诗人,生活在北宋后期至南宋前期,江山支离破碎,百姓苦难深重,诗歌的内容也极为丰富,其中最重要的是爱国主题的日常生活和情景的吟咏,回荡着爱国忧民的激情,在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同时,往往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

【参考答案】: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即时应用]3、(2014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

(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

3.读注释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第②问:“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解析:注释中提供的信息,对回答第②问有很强的提示作用。

答案: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表出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即时应用]4 (2014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②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1】

杜甫

韦曲【1】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2】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2】禁:消瘦。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②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4、读题干

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试卷中的题干表述形式往往是“阅读下面一首×(朝代)诗,然后回答问题”,朝代的不同,国力的差别,往往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乃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暗示着诗歌的内容范围。

三、抓内容(写了什么)

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读懂正文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这一环节是以平时的积累和素养为基础的,不过,方法上还是有几点很关键:

1、理对象——景、物、人、事、情

诗歌一般都离不开“景”“物”、“人”、“事(典故)”“情”等要素,其中“景、物、人、事”是表象,“情”是诗的内核。我们要做的就是,仔细阅读全诗,对文字信息进行检索分类,梳理诗中出现的景物意象、人物、事件,辨析它们与情的联系,揣摩推导出诗的主旨。

例(08江苏卷)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解析:这里的景是:空荡荡的台、千古自流的江水、落日下的山峦、青天、长江水、水中白鹭洲。这里的事件是:诗人游凤凰古台、看到吴宫上演的今昔变化、感受晋代衣冠成冢。不难看出,前者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依旧,后者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经历由盛到衰的变化往事。有变的,有不变的,人世沧桑巨变,自然景物亘古永恒,古今对比,推导出诗人在抒发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参考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即时应用]5、(2013 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2、悟关键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钱钟书用“闪电战”来形容古诗鉴赏。而其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这样绝对是读不懂、读不透的。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

[即时应用]6 (2013年湖北卷)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3.析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趣。“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古诗意象丰富,无论是自然届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鸟啼蝉鸣、柳絮榆荚、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鹧鸪杜鹃、山水烟花雪月风。还是生活中的羌笛、羌管、凭栏、折柳、床前明月,都被古代诗人赋予特定的情感内涵。了解这些常见意象代表的含义,能够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歌。如折柳代表送别,凭栏代表吊古怀远、羌笛羌管代表边人思乡等。

例、(2009年湖北卷)临江仙[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⑵《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解析】(2)①“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借“夕阳红”表现自己了的自信、憧憬,有一种大器晚成的欣慰在里边。

②沧海桑田,历史演变。《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中的“夕阳红”,它象征的就是历史不断的更替变化。

【答案】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

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即时应用]7.( 2013年湖南卷)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 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4. 明典故

诗词中往往引用一些典故,用典的好处是能以少数文字表达比较丰富的含义,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例、(2013年 江西卷)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②“余既”三句《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

【参考答案】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四、抓技法(怎样写的?)

1、结构章法

诗????? 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近体诗??????

????绝句:前两句写景 次 ,后两 句抒情 第四句最重要 律诗:前四句写景 次 ,后 四句抒情 主 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词????? 上片 阕 ??????????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写景 次 下片 阕 :抒情 主

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①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乐情,哀景哀情。

②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起承转合”是古人写诗填词所遵循的结构章法。“起”即开篇,“承”是对“起”句的承接、拓展,“转”是诗意的跳宕转折,“合”是收束全诗。从“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入手,读懂思路层次、大体内容,协助解答某类试题。

例(2011年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第(3)问: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解析:首联从赞美李白诗才超群“起”,颔联指出其清新俊逸的风格为“承”。颈联为转,开始由赞李白的诗才诗风转为写对李白的思念:从空间阻隔写两人天各一方。尾联是“合”,渴望相见,对酌、切磋诗艺。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明白了该诗的起承转合,自然很容易做“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题目了。

参考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2、表达技巧。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修辞格:对偶、排比、反复、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互文、叠词。

表达技巧:赋、比、兴,渲染与烘托,对比与衬托,联想与想象,象征与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化抽象为具体,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寓情于景等。炼字也常常作为鉴赏的考查点。

在一首诗中,“表达技巧”的使用显得最丰富、最灵活;对于一首诗的理解,“表达技巧”常常最关键、最重要;高考中,“表达技巧”的考查“设点”最多、“考频”最高。考生如果对这些表达技巧不熟悉、不了解,就会出现答题障碍,不能真正读懂一首诗,更谈不到上升到理论层面去鉴赏了。例·(2011湖北)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城望湖楼晚景

刘敞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答案:①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②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即时应用]8 (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读懂这首诗歌的全程剖析:

(1)读题目:

(2)读注解

(3)试着翻译全诗:

(5)悟关键

(4)读题干

(6)析意象

(7)综合以上各点,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

如何读懂诗歌参考答案

[即时应用]1

解析:(1)本题通过概括诗歌画面考查赏析诗歌意境。对场景画面的描述要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补充想象,抓住春江、愁云、扁舟、残照、沙鸥这些意象,描述画面。

【参考答案】主人公伫立江边目送朋友离去(1分),一叶扁舟渐行渐远(扁舟越过林杪,船帆比沙鸥还小)(1分),直到看不见(仍久久不愿离去)(1分)。意思答对即可。

(2)(4分)夕阳还有一竿高,离天黑尚早。这时主人公后悔不应该让朋友这么早离去,转而埋怨催朋友离去的人。(3分)这句词进一步抒发了主人公对朋友难舍难分的深厚情谊。(1分)

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即时应用]2

【解读】此为干谒诗。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含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指点。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

[即时应用]3

(1)【答案】《论语》

【解析】舞雩,出自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答案】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即时应用]4

①(3分)C

②(4分)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即时应用]5

解析:考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这首诗题为“竹轩诗兴”,写竹轩景物和诗人兴致,必须梳理提炼出每联的写作对象和内容:前两联写竹轩环境(柴门、狭径、梢影、叶声),颔联重写诗人活动(倦卧、闲吟),尾联的梅和诗中的竹、雪等意象也暗示出诗人的志趣。

参考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2分:答全得2分,少1关键词扣1分)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4分:答全得4分,2条3分,1条2分。)

[即时应用]6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结合小注中的提示,抓住体现诗人感情的关键语句:“记得”句写相聚忆旧的喜悦。“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写宦海浮沉的无奈;还有“离愁难尽”,

我们大体可推测,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事实上,抓住了关键情感语句,差不多读懂了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

[即时应用]7

【解析】这首词,只有词牌、没有题目,没有提供注解、对作者了解甚少,谈不上知人论世,也没有明显的表情达意的关键词,那现在能做的就是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来揣摩情感。从“钓船”“柴扉”“白鸥”“鳜鱼”可以看出诗人正过着隐居生活,且自得其乐。

【参考答案】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4分)

[即时应用]8

读懂这首诗歌的全程剖析:

(1)从题目的“送”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可以推断它可能具备送别诗的几种情感。从“山人”二字可以看出诗人要送别的友人是一位“隐士”也可略见诗人的人生志向。

(2)对于作者,平时没有都少理解,且注解没有介绍,虽能看出是宋朝,但对理解诗歌内容暂时看不出作用。

(3)注解对词语的解释,能让我们更加轻松读懂诗歌的最后一句话。

(4)试着翻译全诗:春风吹来了,染绿了树林,孩子们看着柴门(①应该是何遁山人的暂居之处)。远方山谷传来杜鹃的鸣叫,那声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触痛了山南蜀客(②根据题目,应该是何遁山人,而不是诗人自己)似箭归心。(③根据一般送别诗的“套路”,以下四句应该是诗人设想友人回家之后的生活)你到家的时候应该遇到家乡的燕子,你跨下马儿浣洗沾满灰尘的征衣。从此以后每天独自面临溪水,应该可以认为你已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了一切世俗活动。

注: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三处需要进一步的推断。见上面的翻译。

(5)命题人题干中“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的提问也明显暗示最后四句是想象友人到家后的生活。

(6)在初步翻译,理解了大体意思之后,进一步寻找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在这里我们可以抓住最后两句,可以推测出作者在写友人归家后悠闲生活的同时,也表达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虽有“客”字出现,但综合整首诗来看,并不是表达羁旅思乡之愁。

(7)然后再看看所写的景和意象,从这里的“绿树”“燕子”的描写,可以看出整首诗并不是笼罩在离别的哀伤之中。同样这首诗中,虽有杜鹃出现,但是它只是触发何遁山人归乡的一个媒介,并不能说明整首诗都有一种思乡之情。。

(8)综合以上各点,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在美好的春日,诗人送别友人归乡,并通过想象友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参考答案】

(1)【要点】“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答题要点】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016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

2016高考诗歌鉴赏题 (全国卷)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8.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9.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8.答:第一问: 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 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间一气呵成。 9.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8.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9.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人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敢,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2016-高考全国卷语文诗歌鉴赏汇编

2016-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诗歌鉴赏汇编 2017全国卷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2017全国卷Ⅱ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2017全国卷Ⅲ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方法技巧(含练习) 一、诗歌炼字常见题型 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3、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4、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二、诗歌炼字的概念 何为炼字? 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三、炼字的类型 炼哪些字呢? 1、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6、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7、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总结:动词: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 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数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有趣味。

颜色词:增强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叠词:增强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 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有身临其境之感。 注意:有些拟声词本身也属于叠词 四、答题技巧概括 1、解释该词的含义或者指出这个字的修辞手法(拟人、双关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明作用:或渲染气氛(烘托意境)或表达情感或心情等 五、经典例子分析 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登幽州台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 (1)诗人缅怀追念,联想到过去现在都看不见赏识人才的明君,进而联系到自己的遭遇,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孤独悲凉的情感。。 (2)示例一:“悠悠”意指辽阔遥远,营造了苍茫辽远的意境,反衬(衬托)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的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示例二:用登临幽州台所见的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衬托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的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叠词的使用,意境更显苍茫,增强了反衬效果。 2.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小题。 题齐安城楼 杜牧 呜轧①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②.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③. 【注】①呜轧(yà):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③汀:水中的小洲。

(完整版)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只需一字,尽得风流)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中的炼字方面的考查; 2.通过讲解和练习,归纳积累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 精选习题,归纳总结,掌握运用。 课前作业: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问: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前,我们先来看几句诗。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求得一字稳,耐得半宵寒。——顾文炜《苦吟》 大家看看这些句子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什么信息?(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古人特别在意诗歌语句的锤炼,对个别词特别在意。)大家说得都没错。古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既然讲到炼字,何为炼字?我们来看下投影。 【PPT】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炼字可以使“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 二、寻 了解了炼字的概念之后,现在我们来看一些诗句,请大家找出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字。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木兰花》宋祁)动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形容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数量词

2016诗歌鉴赏复习笔记整理

2016诗歌鉴赏复习笔记整理 一、考纲陈述: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象、法)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情) 二、积累常见术语: (一)常见意象固定含义 (二)常见意境(氛围)术语 (三)常见表达技巧 (四)常见的概括语言特色词语 (五)常见的题材和感情 (六)古诗内容理解“一看到就想到” 具体内容: (一)常见意象固定含义(略) (二)常见意境(氛围)特点术语: 1.开阔之景:雄浑、壮丽、高远、辽阔、苍茫 2.乐景:清新、明丽、恬静(恬淡、幽静、宁静、静谧)、闲适(和谐、祥和)、生机勃勃(生机盎然) 3.哀景:凄凉、冷清、孤寂、幽僻、萧瑟、肃杀 (三)常见表达技巧: 1. 抒情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乐景衬哀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2. 描写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烘托、正侧结合,虚实、动静、视听;动作、神态、细节 3.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 4. 篇章结构:铺垫照应、承上启下、画龙点睛、以景结情、卒章显志 常考写景手法: 1. 多种感官相结合(视听嗅味触)、动静(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虚实(虚实结合、化虚为实) 2.渲染、烘托 3.对比衬托、多种色彩相互映衬(对比) 4.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借代) 手法表述程式 (1)这首诗采用了技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2)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

(3)起到了的效果。写出了(形象)的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思想、感情。 手法表述示例: (1)拟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以人的情态,(把人格化或让客观景物染上了主观色彩)形象生动写出了的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思想感情。(2)比喻:运用比喻手法,将喻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思想感情。 (3)动静结合。——写动,——写静。全诗动静结合,收到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反映了——的心态。 (4)虚实结合。实写——;虚写——。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以虚衬实),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体现了——的情怀。 (5)借景抒情:运用借景抒情手法。通过描写——(什么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创设了——的意境(渲染了环境的——),表达了——思想感情。 (四)常见的概括语言特色词语: 1.清新明快、朴素自然、明白晓畅(平淡质朴,浅显直率、简洁活泼、明白如话、通俗化、口语化) 2.华丽绚烂(辞藻华美、形象生动)、含蓄委婉 3.沉郁顿挫(慷慨悲壮)、豪迈雄奇 (五)根据题材(内容)的不同,了解诗歌主旨: ⑴咏史怀古: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 ⑵托物言志(喻理):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⑶边塞征战: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感叹报国无门;或山河沦丧的痛苦;或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常有关山、大漠、羌笛、琵琶、胡笳等边塞特有之意象) ⑷羁旅思乡: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思念亲友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⑸送别留念:依依惜别,情深意长,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 ⑹田园山水: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 ⑺即事感怀:或抒发壮志凌云、施展报负的豪情;或悲叹年华早逝、壮志难酬;

诗歌鉴赏之炼字1

第四课时赏析字词表达效果 学习目标 1、能复述做诗歌鉴赏炼字题的常用方法 2、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中考查语言方面有关炼字题型的提问方式,归纳出相应地答题模式 3、学会用归纳出的答题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学会用归纳出的答题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准确而规范表述该字在营造意境、突出主旨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真题再现 1、(06年江苏)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 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2、(12年四川)子规P110 二、方法归纳 1、选准关键词(诗眼) (1)炼动词:具象动词的提炼,能化美为媚,化动为静,灵动飘逸。如果蕴涵了拟人手法,应把手法和效果揭示出来。 分析陶潜“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的妙处。 评析:“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一个“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 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描写的艺术特色。 评析: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破、来、弄” 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

1、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一)学生版2016版解读

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语文学案(6) 诗歌鉴赏复习专题(一) 编写:王玉审阅:王高春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鉴赏评价D级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前导案】 一、诗歌赏读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①,日长如小年②。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③。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释】 ①太古:远古。②小年:形容时间长,近似一年。③簟:diàn 竹席。便:适宜。 唐庚 (1071-1121),北宋文学家,字子西,丹棱(今四川眉州西)人。绍圣进士。宋徽宗时,张商英荐其才,除提举京畿常平。张商英罢相后,他也被贬至惠州。遇赦后,为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他的诗风豪放,时人称为“小东坡”。著有《眉山唐先生文集》。 他和苏轼算得小同乡,也贬斥在惠州多年,身世有点相像,而且很佩服苏轼。可是他们两人讲起创作经验来,一个是欢天喜地,一个是愁眉苦脸。苏轼说:“某生平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唐庚的话恰好相反:“诗最难事也!吾……作诗甚苦,悲吟累日,然后成篇……明日取读,瑕疵百出,辄复悲吟累日,返复改正……复数日取出读之,病复出,凡如此数四”。唐庚还有句名言:“诗律伤严似寡恩”,若用朱熹的生动的话来引申,就是:“看文字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不恕他,用法深刻,都没人情”。因此,他在当时可能是最简练、最紧凑的诗人,虽然也搬弄典故,还不算厉害,只是炼字炼句常有弄巧成拙的地方。 【赏析】全诗描绘了山上一片寂静,静得好象太古时候一般,没有半点声音和人烟;日子清闲得令人觉得漫长,漫长得如同在过小年。深山中,悄静无人,人清闲得有些偏懒,

最新诗歌鉴赏之炼字

诗歌鉴赏之炼字 1 2 炼字类设置问题形式: 3 1、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4 2、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达效果 5 3、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6 4、某诗的诗眼是什么 5、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7 8 思考过程:分析由大到小,答题由小到大。 9 第一步,弄清全诗的思想内容,即先明确这首诗的内容,是批评/揭露/歌颂/表达某种情趣? 10 11 第二步,看该字所处的诗句在这首诗中有什么作用,是写景?叙事?还是抒情/议12 论? 13 第三步,(该字所起的作用必然与该句和全诗的思想内容一致,)看该字对写景/叙14 事/抒情有什么具体作用。 15 答题步骤: 16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 17 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象(描景象) 18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19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或塑造了怎样的形象(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①结构字20 所在的句有何功能起承转合②主旨) 21

讲练结合 22 23 24 饮酒陶渊明 25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6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7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8 29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0 提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的表达效果 思考步骤: 31 32 ①渊明诗《饮酒》表现的是陶氏归隐后的清闲恬静的田园生活情趣。 ②句是描写的是陶氏归隐后的闲适生活的一个典型片断,作用是叙事。 33 34 ③“见”字肯定也为表达这种闲适情趣服务的,再用替换法加以比较,如改为“望” 35 或“看”等,这样答案就明朗了。 答案: 36 37 ①“见”意为看见,该表现了一种不经意的感觉。 38 ②“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 39 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就是庐山,他家乡的庐山,一下就扑进了他40 的眼帘。 41 ③“见”的动作没有任何刻意,不着痕迹的突出体现了作者的闲适恬静的生

2016年高考语文卷古诗鉴赏题及答案汇编

2016年高考语文卷古诗鉴赏题及答案汇编 (2016年高考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参考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冦,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2016年高考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chí: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8. 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 诗人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奇,作为画马的铺垫,然后写曹霸画的马神奇雄峻,好像从宫门腾跃而出的飞龙,一切凡马在此马前都显得相形失色。曹霸作画前先巧妙运思,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一气呵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本题为两问,第一问是“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在诗中找出描写马的特征的词语即可。第二问“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考查人物形象,到诗中找出作画的准备,及作画时的状态。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 诗人先说众画工对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都都描摹过,但各各不同,无一肖似逼真;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铺垫;再用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可谓层层铺垫。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这

2016-2017北京各区高三二模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6-2017北京各区高三二模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东城二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9题。 千年调① 辛弃疾 开山径得石壁,因名曰苍壁。事出望外,意天之所赐邪,喜而赋。 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吾使丰隆②前导,叫开阊阖③。周游上下,径入寥天一。览玄圃,万斛泉,千丈石。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壁④。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余马怀,仆夫悲,下恍惚⑤。 注释:①本词约创作于庆元六年。其时辛弃疾因遭谏官攻击,被罢去职,隐居于江西铅山。②丰隆:古代神话中得雷神。③阊阖:指传说中西边得天门。④此句化用《史记?赵世家》中赵简子梦游天国之典。天帝赏赐赵简子,日后赵简子接连攻城掠地,成为晋国实权派。⑤末三句借用《离骚》“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句意。 16.下列对本词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 ...得一项就是(3分) A.“左手把青霓”与“霓为衣兮风为马”两句中得“霓”都就是“彩虹”得意思。 B.“径入寥天一”中“径”一词写出了词人纵横驰骋,遨游天界上下得自由。 C.“赐汝苍壁”意为“我要将苍壁赐予您”,就是词人模仿天帝口吻设想得语言。 D.“嶙峋突兀”意为“气势雄伟得石壁突然出现”,给词人带来了意外与惊喜。 17.本词运用了借助古事,委婉地抒发情感得手法,使作品意蕴丰富,表达凝练。下列诗句没有 ..运用这一手法得一项就是(3分) A.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C.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苏轼《初到黄州》)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8.①辛弃疾词作描绘出瑰丽神奇得仙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营造出了 (仙 境名称)这一仙境,并借助诗词曲画等方式暗示了 (姓名)、 (姓名)等

2016年度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集体备课资料(实用全面)

钟祥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集体备课 诗歌鉴赏复习指要 主讲人:周琴(2015年12月) 【考纲要求】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本考点总体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同时做出两点具体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D,属于“鉴赏评价”范畴。 1.从诗歌的体裁来看:以律诗和绝句为主,其次是词。 2.从诗歌的朝代来看:选材侧重于唐宋诗词,偶有古体诗及元曲。 3.从命题角度看:“情感、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中的考查重点。其中,对“形象”的考查集中在意象和意境上,对“语言”的考查集中在诗眼和炼字上,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常见表达技巧上。 4.从题量看:仍以两个小题为主,分值固定为11分。 【考点解读】 1、诗歌作品的形象 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三种。 2、诗歌作品的语言 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等。 3、表达技巧

指诗人驾驭语言、表现思想、反映生活、创设意境、塑造形象的巧妙技能。它主要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 4、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是诗人运用诗化的语言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政治倾向等。本考点还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人生哲理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等。 【考情分析】 2016年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有以下几个趋势: 1.考查内容: 从选材上看,主要取材于宋词、宋诗和唐诗中名家的作品,非名家也有入选;兼顾元明清时代的诗歌。

语不惊人死不休——诗歌鉴赏之炼字__课堂实录

语不惊人死不休——诗歌鉴赏之“炼字” 【课堂实录简案】 开场白:【1分钟内完成】诗圣杜甫有句名言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大家知道这句话是在讲什么吗?——炼字。对。出色的诗人,都讲究炼字。唐人贾岛曾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诗人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既然,锤词炼字这么艰辛,那么诗人为何还要苦苦推敲呢? 对了,有时关键处一个字的好坏,决定着诗歌成就的高低。寻常一字,尽显风流啊。 一、规范答题步骤【连开场白,控制在8分钟以内】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诗歌,还原古人的风流,体会古人的得意。 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前预习”中的四句名句,在句中找出你认为最具表现力的字词。 ……(此处请3位同学来说,每位两句,第三位补充) 同学们,观察下这些字词在词性上都有怎样的特点呀? 对了,它们都是动词、形容词、副词和数量词。古人,常在这些字词上下足功夫,动词形容词数量词都是实词具有实在意义,用得好能够准确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特征;副词呢,是虚词,虽然没有实在意义,但却能突出所表现对象的在程度、范围上的特点。 大家一下子就找到用得最好的字,说明同学们都很有审美的眼光。那么,下面,我们从刚才四句诗句中挑几个你最有感觉的字,来欣赏下,看看你是否是诗人的知音? ……(此处请2位同学) 不错,同学们,语感挺好。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刚才答题的两位同学都从哪几个方面来表述了他对这个字的表现力的赏析。请大家归纳一下。 得出:内容、情感、手法、特殊效果

二、提示体会表现力的方法:还原、比较【20分钟】 嗯,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努力,我们找到了分析炼字题的一般答题角度。那么,下面我们 活学活用,来鉴赏下面两首诗歌。 (一)《木兰花》 首先,请大家缓慢自读《木兰花》三遍,进入诗歌的情境,还原当时真实的场景,看看在这首诗人在做什么,看到了什么,心中有哪些感触?城东春日,泛舟湖面,微波清漾,远望绿杨如烟,近观红杏似火。知己对酒,美人轻笑,诗人纵情欢娱,从早春微寒的清晨到夕阳斜照的向晚。爱春、惜春、游春之情渐次体现,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请2位同学来说说“从诗中读出了哪些感情?”第二位补充:爱春-惜春-纵情欢娱时光) 好,在我们还原当时场景,立足文本把握诗人情感之后,现在再来鉴赏下“红杏枝头春 意闹”中,“闹”字的表现力。注意答题规范,角度全面。 (请2位同学上黑板,写答案。肯定其闪光点。拟人、化静为动、杏花怒放、生机盎 然、爱春。)——抛出问题:同学们刚才的答案很规范,那么是否刚才的两位同学就已经把 闹字的丰富的表现力赏析尽了呢? (1)“闹”除了刚才两位同学所说的,还有哪些表现力呢? 好,大家可能一时打不开思路?没关系,那老师今天就给大家提供两个打开思路的方法: 还原法、比较法。 首先,我们先还原诗人宋祁当时所见的真实场景,远处绿杨如烟,近旁“红杏艳丽”, 这是怎样的红杏呢?是“一枝红杏出墙来”吗?(不是),是“花团锦簇”。 接下来,我们引进相近字进行比较:“艳”?(能同样写出色泽,却写不出繁华簇拥之 感)“斗”?(能同样写出绽放之烈“如百花斗艳”,却少了一层声觉联想,少了喧闹的蜂蝶, 也就少了整个春天的盎然生气。)——【此环节较难:可先分组讨论,A组比较“艳”;B 组比较“斗”——控制在3分钟】 总结:闹字:色泽之艳、花簇之多、绽放之烈、蜂蝶之闹、春意之勃。 效果:拟人、联想、通感……形象生动【到此,控制在10分钟之内】

2016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

(2016年高考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塑汉江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鱼,比喻一无危啻国家的乜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16年高考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丹青引赠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 先帝夭马玉花腿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來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将军霸:即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懿: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chi:宫殿前

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8.如何理解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 9?为了突出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耍分析。(6分) (2016年高考全国卷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宴奉诏作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乂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诗歌鉴赏详细版

诗歌鉴赏详细版

————————————————————————————————作者: ————————————————————————————————日期: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分) 【答案】 (1)“望”字更好,承上启下,照应标题中的“登”,同时引起下文所见之景。(答“空”

字说明理由也可给分) (2)借景抒情,借幽静之景抒发闲适之情,动静结合,前句动静、后句静景,构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映衬,落日、鸟和人相互映衬,表达现实之情。 (3)“闲”既是环境的的“宁静”之境,又是一种“闲适”之情,“人外”应是“世外”之意,“闲”勾勒出“小台”的“宁静”景物特征,有表达了诗人远离世间的喧嚣的“闲适”之情。 【赏析】王维山水诗歌的特点,是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事流露出闲居生活中的闲适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肃,或幽寂冷清,表现一种对现实的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这首诗表现的就是恬淡闲适之情。 诗人起句便写端居室中,显得宁静安闲,不与世间接触。端居室中,并不封闭,他眼望室外,遥望远山苍云,与云山自然结合,变现一种恬淡适意的情怀。这诗句的艺术张力较强,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读着这样的诗句,

一些读者也会感到诗人的心事浩茫,寄托遥远,表现一种强压纷繁的思绪。 颔联使用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除了对仗工整外,还采用了对面敷彩表现法,本为鸟在落日时飞上飞下,被诗人表现为“落日”在“鸟边”落下;本为人在秋原上心闲意静,诗人却说秋原在人心之外显得安闲。 颈联表面上写自己只能看到遥远的山林,而不见自己的屋檐,实际上表达的是心胸宽阔,视野博大,寄情山水,早忘记了身边的琐琐屑屑,忘记了人世间的纷纷攘攘,达到与自然冥合的境界。 尾联回到人世,但不是世俗的人世,而是仙风道骨的境界,乘着明月,等着友人,门无须关,窗不必闭,一切适意,一切自然,何等闲适!整首诗突出一个“闲”字。写出了三层“闲”的境界。一为景闲,山林自在,鸟儿悠闲,秋原无扰。二为心闲,诗人在道友裴迪的亭台上,遥望远山,赏飞鸟落日,与山林相伴,一派安闲之境,一坏安闲之意。三为境闲,诗歌营造了一个安闲诗境,境界安闲,人心安闲,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与友相谐,远离人世

2016年高考语文卷古诗鉴赏题及答案汇编

2016年高考语文卷古诗鉴赏题及答案汇编2016年高考语文卷古诗鉴赏题及答案汇编荷锄而咏 (2016年高考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注】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参考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冦,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自比任公子,觉得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2016年高考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闾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赤墀ch:宫殿前的红色台阶。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斯须:一会儿。 8. 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 诗人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奇,作为画马的铺垫,然后写曹霸画的马神奇雄峻,好像从宫门腾跃而出的飞龙,一切凡马在此马前都显得相形失色。曹霸作画前先巧妙运思,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一气呵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本题为两问,第一问是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在诗中找出描写马的特征的词语即可。第二问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考查人物形象,到诗中找出作画的准备,及作画时的状态。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 诗人先说众画工对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都都描摹过,但各各不同,无一肖似逼真;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铺垫;再用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可谓层层铺垫。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表达技巧,但题中已经指出是铺垫,所以难度就降低很多,学生只要能够读懂诗歌,正确理解诗歌内容就能够写出答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之炼字》教学设计 【课前导入】知识情况反馈,引入课题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释】①西楼,即诗中的朱楼,它依山面海。②钩珠箔,把帘子挂起。【问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1)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2)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打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 在改卷过程中,很多同学错误的分析了本诗的情感。总结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写出了诗人一生坎坷,抒发了诗人年华易逝的苦闷。 2、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的感情。 3、诗人独自漂泊在外的孤独、落寞、心酸之情。 4、表达了诗人漂泊他乡的思乡之情。 5、讽刺当朝统治者政治腐败,表达了自己的苦闷之情。 【诗歌鉴赏要求】 (1)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掌握诗歌鉴赏中炼字类试题答题步骤。 2、通过规范设置问题并拟定参考答案,进一步强化高考诗歌鉴赏炼字题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炼字?(2分钟)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换句话说,炼字就是鉴赏一首诗中用的最生动、最传神、最精彩的那个字,我们看一下大屏幕中的诗句,你来找一找,看哪些字用得好? 1、红杏枝头春意闹 2、云破月来花弄影 3、一片孤城万仞山 4、人生几度新凉 5、羌笛何须怨杨柳 找出关键字,并说说他好在哪里? 二、牛刀小试:(5分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4——2016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讲评

2004——2016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讲评

2004-2015江苏省十二年高考诗歌鉴赏题评讲 【2004高考】 【诗歌原作】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诗意解说】 去年驻金河今年来守玉门关,天天只有马鞭和大刀与我作伴。白雪还在昭君墓地,我走过万里黄河又绕过了黑山。 【试题答案】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案】诗中有金河、黄河、青冢、玉关、黑山等边塞名地,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 2

【2005高 考】 【诗歌原作】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诗意解说】 傍晚时分,诗人独坐室内,突然,一阵微风吹来惊动了他,于是诗人临窗冥想,盼望故人来到。他谛听着微风悄悄吹开院门,轻轻吹动竹丛,行动自如,环境熟悉,好像真的是故人来了。微风掠过竹丛,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地滴落下来,沾湿了久无人迹的石阶下蔓生的青苔。风啊,什么时候能掀帘进屋来,为我拂掉琴上的尘埃呢? 【试题答案】 3

4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词意解说】 去年的今天自己还曾回到家里, 共庆妻子的生日,今年的今天却在天涯与之相望。整个春天思乡之情萦绕在心头,一天都没有断过,两颊衰鬓已经有些花白。 山水相连 ,无边无际,水里倒影着晚霞,残阳映照着树林,乌鸦纷纷归巢。什么时候啊可以回家耕作田园,完工后晚上与儿女团聚,一起细细品茶。 【试题答案】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5

2016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

2016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

(2016年高考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16年高考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 水仙子?舟中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4分) (2016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1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野望 (唐)杜甫

北京市2016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高三一模汇编之2016诗歌鉴赏 海淀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却说沧州牢城营里管营首告:(甲)杀死差拨、陆虞候、富安等三人,放火延烧大军草料场。州尹大惊,随即押了公文帖,仰缉捕人员…… 且说(甲)与柴大官人别后,上路行了十数日,时遇暮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紧起,又见纷纷扬扬,下着满天大雪。行不到二十余里,只见满地如银。昔金完颜亮有篇词,名《百字令》,单题着大雪,壮那胸中之气: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珍珠索。____。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沾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13.下列填人《百字令》(又名“念奴娇”)横线处的诗句,与整首词最相合的一项是(3分) A.战罢玉龙三百万,残鳞败甲满天飞 B.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14.按要求完成(1)(2)题。(10分) (1)上面文字出自我国古代文学名著____,作者借《百字令》一词的场景描写烘托了小说中(甲)____这一人物形象。这一手法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也以赤壁“____,____,卷起千堆雪”的壮阔景象,烘托周瑜“____,谈笑间,____”的英雄形象。(7分) (2)上面文字以《百字令》烘托出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 15.下面《世说新语》选段中谢朗、谢道韫的语句与上文的《百字令》都描写了“白雪纷纷”的景象,请从二谢语句中任选其一,与《百字令》中任一写雪的诗句进行比较赏析。(6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①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②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注释】①胡儿:指谢朗。②兄女:指谢道韫。 16.下列诗句以“雪”为吟咏对象的一项是(3分) A.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孥。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B.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唐·陆畅) C.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五代·李煜) D.沙头十日春,当日谁手种。风飘香未改,雪压枝自重。(宋·黄庭坚) 13.(3分)B 14.(10分)(1)(7分)《水浒传》或《忠义水浒传》(2分,名著1分,书名号1分)林冲(1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4分) (书写正确、规范、美观,笔画不清按错别字扣分。每空1分,写错字、别字或漏字不给分) (3分)诗歌借助壮阔的雪景以及征夫的威猛形象,衬托出林冲激愤满怀、豪气冲天、英勇无畏(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意思对即可) (6分)要点:(1)明确比较赏析点(2分),(2)分析描写雪景诗句的特点(2分)(3)分析诗句表达思想、情感的效果(2分)。 16.(3分)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