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环流》教学设计.doc

《大气环流》教学设计.doc

《大气环流》教学设计.doc
《大气环流》教学设计.doc

《大气环流》教学设计

一、新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重点介绍了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完本章第一节“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后,对大气运动在不同的

空间和不同的作用力下产生运动具备一定的分析和探讨能力。但由于本节难度较大,

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课本内容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遵循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本节课程标准的要求,老师通过演示三圈环流动画,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掌握三圈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⑵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单圈环流引入到三圈环流,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之间联系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及其分布和移动规律。

2.难点:三圈环流形成过程。

六、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否证式”教学法,读图绘图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日本大地震引发核电站爆炸,导致放射

课堂导入性核物质弥漫到大气中,两三周以后美

国首次发现放射性元素碘–131。设疑:

放射性元素是怎样到达美国的呢?

聆听并思考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

回顾

“热力环播放“热力环流”动画知识回顾

为学习“大气环流”

做铺垫

流”

阅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提炼重点

1. 什么是大气环流?

概括阐述要点信息的能力

2. 大气环流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是均匀的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什么?

1. 小组讨论

【回答】高低纬受热不均

2. 两位同学先后

活动探究1. 标出赤道与极地大气运动方向箭

头,并比较赤道与极地近地面和高空气

压高低。

在板图上标“大气

运动方向箭头”和

“气压高低”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

能力

2. 想一想赤道与极地的热力环流能不

3. 分析“单圈环流”

能维持?为什么?不能维持的原因

动画演示

演示“单圈环流”动画学生整体感知

动画直观形象,便

于学生理解

播放“地球大气层”视频,思考以下问

拓展延伸题:

1. 地球整个大气层是否都参与大气环

流运动?

观看并思考

理解大气环流的位

2. 那一层?为什么?

假设地球不自转所形成的“单圈环流”

实际上不存在,那么我们只假设地表均

从“单圈环流”过

渡到“三圈环流”

过渡

匀,考虑地球自转和高低纬受热不均,

学生疑惑大气又将怎样运动?

阅读理解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4 文字,并结合图

2.10 理解

阅读、理解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能力

合作交流1. 大气运动形成几圈环流?

2. 近地面形成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

3. 气压带的名称、位置和风带的方向?

小组讨论

初步了解“三圈环

流”的形成过程

动画演示演示“三圈环流”形成过程,老师层

层设疑,将教材内容激活并转化成一系

列问题。

学生互动回答

通过问题激活学生

思维,深刻理解“三

圈环流”形成过程

1. 学生讨论并绘图

巩固要求学生绘制“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突出过程和方法的

2. 两位同学先后在

训练布图”,指导学生画图。板图上标气压带名称培养

和风向

总结归纳打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

边问边填图。

学生识记强化记忆1. 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

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的成因各属于那

一类?

2.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1. 小组讨论

2. 分析成因

3. 总结规律

合作点评学生观点,提探究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拓展延伸

播放“行星风系地球大气”视频学生观看

了解信风带对人类

活动的影响

1. 要求学生阅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

阅读概括动,并观察图 2.11

2.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是不是固定不

阅读并回答

培养学生提炼重点

信息的能力

动的呢?

动画演示播放“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动画

1. 气压带和风带随谁一起移动?

2. 对北半球来说,移动规律是什么?

观察并总结

运用动画演示,突

破难点

小结1. 在理想状况下,形成“单圈环流”

2. 在较理想状况下,形成“三圈环流”

学生互动补充

重视知识整理归纳

过程

布置作业制作三圈环流模型学生聆听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

维能力

八、自我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特点是在循序渐进的原则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本节课的教学亮点是:⑴课堂生动活泼,集趣味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

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素养。⑵强调学生“探究式”学习,教材上的重点、难点通过设疑

探究来完成,而不是不让学生思考就直接给结论。⑶讲练结合,循序渐进。本节课的

教学缺点是课容量大,对于考点训练由于时间关系只能点到为止,在以后的教学中巩固提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