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总汇含全部答案版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总汇含全部答案版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总汇含全部答案版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总汇含全部答案版

第一章总论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B )

A. 比重不同

B. 分配系数不同

C. 分离系数不同

D. 萃取常数不同

E. 介电常数不同

2.原理为氢键吸附的色谱是( C )

A. 离子交换色谱

B. 凝胶滤过色谱

C. 聚酰胺色谱

D. 硅胶色谱

E. 氧化铝色谱

3.分馏法分离适用于( D )

A. 极性大成分

B. 极性小成分

C. 升华性成分

D. 挥发性成分

E. 内脂类成分

4.聚酰胺薄层色谱,下列展开剂中展开能力最强的是(D )

A. 30%乙醇

B. 无水乙醇

C. 70%乙醇

D. 丙酮

E. 水

5.可将天然药物水提液中的亲水性成分萃取出来的溶剂是( D )

A. 乙醚

B. 醋酸乙脂

C. 丙酮

D. 正丁醇

E. 乙醇

6.红外光谱的单位是( A )

A. cm-1

B. nm

C. m/z

D. mm

E. δ

7.在水液中不能被乙醇沉淀的是( E )

A. 蛋白质

B. 多肽

C. 多糖

D. 酶

E. 鞣质

8.下列各组溶剂,按极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B )

A. 水>丙酮>甲醇

B. 乙醇>醋酸乙脂>乙醚

C. 乙醇>甲醇>醋酸乙脂

D. 丙酮>乙醇>甲醇

E. 苯>乙醚>甲醇

9. 与判断化合物纯度无关的是( C )

A. 熔点的测定

B.观察结晶的晶形

C. 闻气味

D. 测定旋光度

E. 选两种以上色谱条件进行检测

10. 不属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 D )

A. 氯仿

B. 苯

C. 正丁醇

D. 丙酮

E. 乙醚

11. 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选用( C )

A. 回流提取法

B. 煎煮法

C. 渗漉法

D. 连续回流法

E. 蒸馏法

12. 红外光谱的缩写符号是( B )

A. UV

B. IR

C. MS

D. NMR

E. HI-MS

13. 下列类型基团极性最大的是( E )

A. 醛基

B. 酮基

C. 酯基

D. 甲氧基

E. 醇羟基

14.采用溶剂极性递增的方法进行活性成分提取,下列溶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B)

A.C6H6、CHCl3、Me2CO、AcOEt、EtOH、H2O

B.C6H6、CHCl3、AcOEt 、Me2CO、EtOH、H2O

C.H2O、AcOEt、EtOH、Me2CO、CHCl3、C6H6

D.CHCl3、AcOEt、C6H6、Me2CO、EtOH、H2O

E.H2O、AcOEt、Me2CO、EtOH、C6H6、CHCl3

15.一般情况下,认为是无效成分或杂质的是(B )

A. 生物碱

B. 叶绿素

C. 鞣质

D. 黄酮

E. 皂苷

16.影响提取效率最主要因素是(B)

A.药材粉碎度

B. 温度

C. 时间

D. 细胞内外浓度差

E. 药材干湿度

17.采用液-液萃取法分离化合物的原则是(B)

A. 两相溶剂互溶

B. 两相溶剂互不溶

C.两相溶剂极性相同

D. 两相溶剂极性不同

E. 两相溶剂亲脂性有差异

18.硅胶吸附柱色谱常用的洗脱方式是(B)

A.洗脱剂无变化B.极性梯度洗脱C.碱性梯度洗脱D.酸性梯度洗脱E.洗脱剂的极性由大到小变化19.结构式测定一般不用下列哪种方法( C )

A.紫外光谱B.红外光谱C.可见光谱D.核磁共振光谱E.质谱

20.用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化合物结构不能给出的信息是(A )

A.碳的数目B.氢的数目C.氢的位置D.氢的化学位移E.氢的偶合常数21.乙醇不能提取出的成分类型是(D )

A.生物碱B.苷C.苷元D.多糖E.鞣质

22.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是(B)

A.离子交换色谱B.凝胶过滤色谱C.聚酰胺色谱D.硅胶色谱E.氧化铝色谱23.可用于确定分子量的波谱是( C )

A.氢谱B.紫外光谱C.质谱D.红外光谱E.碳谱

二、名词解释

1. pH梯度萃取法

2. 有效成分

3.盐析法

4. 有效部位

5.渗漉法

三、填空题

1.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主要依据分配系数差异、溶解度差异、酸碱度差异、分子量差异、极性差异等,根据上述差异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等。

2.溶剂提取法中溶剂的选择主要依据,,。三方面来考虑。

3.对于大分子化合物如多肽、蛋白质、多糖等常用色谱进行分离,除去中药水提取液中的无机盐小分子杂质,宜采用方法。

4.常用的沉淀法有、和等。

5.天然药物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的有关,溶剂可分为、和三种。

6.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有:,和。

7.化合物的极性常以介电常数表示。其一般规律是:介电常数大,极性强;

介电常数小,极性小。

8.溶剂提取法提取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操作方法有:、、、和

等。

9.两相溶剂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互不混溶的溶剂中的差异来达到分离的;化合物的差异越,分离效果越。

10.乙醇沉淀法加入的乙醇含量达 80 以上时,可使、、和等物质从溶液中析出。

11.铅盐沉淀法常选用的沉淀试剂是和;前者可沉淀,后者可沉淀。

12.吸附色谱法常选用的吸附剂有、、和等。

13.聚酰胺吸附色谱法的原理为,适用于分离、、和等化合物。

1.两相溶剂萃取法,沉淀法,pH梯度萃取法,凝胶色谱法,硅胶色谱法或氧化铝色谱法。

2.溶剂的极性,被分离成分的性质,共存的其它成分的性质。

3. 凝胶,透析法。

4. 试剂沉淀法,酸碱沉淀法,铅盐沉淀法。

5.极性,水,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

6. 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

7.介电常数,介电常数大,极性强,介电常数小,极性弱。

8. 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

9. 分配系数,分配系数,大,好。

10.80%以上;淀粉、蛋白质、粘液质、树胶

11.中性醋酸铅,碱式醋酸铅,酸性成分及邻二酚羟基的酚酸,中性成分及部分弱碱性成分

12.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硅藻土等。

13.氢键吸附,酚类,羧酸类,醌类。

四、问答题

1.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有几种?采用这些方法提取的依据是什么?

2.常用溶剂的亲水性或亲脂性的强弱顺序如何排列?哪些与水混溶?哪些与水不混溶?

3.溶剂分几类?溶剂极性与ε值关系?

4.溶剂提取的方法有哪些?它们都适合哪些溶剂的提取?

5.两相溶剂萃取法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溶剂?

6.萃取操作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7.萃取操作中若已发生乳化,应如何处理?

1. 答:①溶剂提取法:利用溶剂把天然药物中所需要的成分溶解出来,而对其它成分不溶解或少溶解。②水蒸气蒸馏法:利用某些化学成分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性质。③升华法:利用某些化合物具有升华的性质。

2. 答: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丙酮>乙醇>甲醇>水

与水互不相溶与水相混溶

3. 答:溶剂分为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或亲水性溶剂和亲脂性溶剂两大类。常用介电常数(ε)表示物质的极性。一般ε值大,极性强,在水中溶解度大,为亲水性溶剂,如乙醇;ε值小,极性弱,在水中溶解度小或不溶,为亲脂性溶剂,如苯。

4. 答:①浸渍法:水或稀醇为溶剂。②渗漉法:稀乙醇或水为溶剂。③煎煮法:水为溶剂。④回流提取法:用有机溶剂提取。⑤连续回流提取法:用有机溶剂提取。

5. 答: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实际工作中,在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是亲脂的多选用亲脂性有机溶剂如苯、氯仿、乙醚等进行液‐液萃取;若有效成分是偏于亲水性的则改用弱亲脂性溶剂如乙酸乙酯、正丁醇等,也可采用氯仿或乙醚加适量乙醇或甲醇的混合剂。

6. 答:①水提取液的浓度最好在相对密度1.1~1.2之间。②溶剂与水提取液应保持一定量比例。第一次用量为水提取液1/2~1/3, 以后用量为水提取液1/4~1/6.③一般萃取3~4次即可。④用氯仿萃取,应避免乳化。可采用旋转混合,改用氯仿;乙醚混合溶剂等。若已形成乳化,应采取破乳措施。

7. 答:轻度乳化可用一金属丝在乳层中搅动。将乳化层抽滤。将乳化层加热或冷冻。分出乳化层更换新的溶剂。加入食盐以饱和水溶液或滴入数滴戊醇增加其表面张力,使乳化层破坏。

第三章苯丙素类化合物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鉴别香豆素首选的显色反应为()

A.三氯化铁反应

B. Gibb’s反应

C. Emerson反应

D.异羟酸肟铁反应

E.三氯化铝反应

2.游离香豆素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

A. 甲氧基

B. 亚甲二氧基

C. 内酯环

D. 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

E. 酮基

3.香豆素的基本母核为()

A. 苯骈α-吡喃酮

B. 对羟基桂皮酸

C. 反式邻羟基桂皮酸

D. 顺式邻羟基桂皮酸

E. 苯骈γ-吡喃酮

4.下列香豆素在紫外光下荧光最显著的是()

A.6-羟基香豆素

B. 8-二羟基香豆素

C.7-羟基香豆素

D.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

E. 呋喃香豆素

5.Labat反应的作用基团是()

A. 亚甲二氧基

B. 内酯环

C. 芳环

D. 酚羟基

E. 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

6.游离香豆素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

A. 甲氧基

B. 亚甲二氧基

C. 内酯环

D. 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

E. 酮基

7.下列化合物属于香豆素的是()

A. 七叶内酯

B. 连翘苷

C. 厚朴酚

D. 五味子素

E. 牛蒡子苷

8.Gibb′s反应的试剂为()

A. 没食子酸硫酸试剂

B.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

C. 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

D.三氯化铁—铁氰化钾

E.醋酐—浓硫酸

9.7-羟基香豆素在紫外灯下的荧光颜色为()

A.红色

B.黄色

C.蓝色

D.绿色

E.褐色

10.香豆素的1HNMR中化学位移3.8~4.0处出现单峰,说明结构中含有()

A.羟基

B.甲基

C.甲氧基

D.羟甲基

E.醛基

11.香豆素与浓度高的碱长时间加热生成的产物是()

A.脱水化合物

B.顺式邻羟基桂皮酸

C.反式邻羟基桂皮酸

D.脱羧基产物

E.醌式结构

12.补骨脂中所含香豆素属于()

A. 简单香豆素

B. 呋喃香豆素

C. 吡喃香豆素

D. 异香豆素

E. 4-苯基香豆素

13.有挥发性的香豆素的结构特点是()

A.游离简单香豆素

B.游离呋喃香豆素类

C.游离吡喃香豆素

D.香豆素的盐类

E.香豆素的苷类

14.香豆素及其苷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的条件为()

A.在酸性条件下

B.在碱性条件下

C.先碱后酸

D.先酸后碱

E.在中性条件下

15.下列成分存在的中药为(B )

333

H 3H 3H 3H 3

16.下列结构的母核属于( D )

O

O

OR OCH 3H 3CO

H 3CO

17.中药补骨脂中的补骨脂内脂具有( )

A . 抗菌作用

B . 光敏作用

C . 解痉利胆作用

D . 抗维生素样作用

E . 镇咳作用 18.香豆素结构中第6位的位置正确的是( )

O

O

A

E

D C B

19.下列成分的名称为( )

OH

OH

20.能与Gibb ′s 试剂反应的成分是( E ) O

O

H O 葡萄糖

O O

O

H O H O

O

O O H

A B C

O

O

H O C H 3 O

O

H O

D E 四、鉴别题

1.用化学方法鉴别6,7-二羟基香豆素和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

2. O

O

O

H O H 与 O

O HO

HO

A .连翘 B.五味子 C. 牛蒡子 D.叶下珠 E. 细辛

A .简单木脂素 B.单环氧木脂素 C. 环木脂内酯 D.双环氧木脂素 E. 环木脂素

A .是第6位 B. 是第6位 C. 是第6位 D. 是第6位 E. 是第6位

A .连翘酚 B.五味子素 C. 牛蒡子苷 D.厚朴酚 E. 和厚朴酚

A B

3.O

O

HO

HO

O

O HO

O

O HO

葡萄糖O

A B C 五、问答题

1.简述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香豆素类成分的基本原理,并说明提取分离时应注意的问题。 2.写出异羟肟酸铁反应的试剂、反应式、反应结果以及在鉴别结构中的用途。

3.民间草药窝儿七中含有抗癌成分鬼臼毒素、脱氧鬼臼毒素、脱氢鬼臼毒素等,试设计提取其总木脂素的流程,若用硅胶色谱法分离,分析三者的R f 值大小顺序。

O

O

OCH 3

OCH 3

H 3CO

O

O

R

O

O OCH 3

OCH 3

H 3CO O

OH

鬼臼毒素 R=OH 脱氢鬼臼毒素 脱氧鬼臼毒素 R=H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冷5%的Na 2CO 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 )

O

OH

OH

O

O

H OH

O

O

OH

A. B. C.

O

OH

OH

O

CH 3

OH

D. E.

2.在羟基蒽醌的红外光谱中,有1个羰基峰的化合物是( )

A. 大黄素

B. 大黄酚

C. 大黄素甲醚

D. 茜草素

E. 羟基茜草素 3.下列游离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弱的是( )

O OH OH

O OH OH

O

O OH

OH

A .

B .

C .

O

OH

OH

O

CH 2OH

OH

OH

D .

E .

4. 1-OH 蒽醌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峰的特征是( )

A . 1675cm -1处有一强峰

B . 1675~1647cm -1和1637~1621cm -1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24~28cm -1

C . 1678~1661cm -1和1626~1616cm -1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40~57cm -1

D . 在1675cm -1和1625cm -1处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60cm -1

E . 在1580cm -1处为一个吸收峰

5.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 )

A . 苯醌类

B . 萘醌类

C . 菲醌类

D . 蒽醌类

E . 二蒽醌类

6.总游离蒽醌的醚溶液,用冷5%Na 2CO 3水溶液萃取可得到( )

A .带1个α- 羟基蒽醌

B .有1个β-羟基蒽醌

C .有2个α- 羟基蒽醌

D .1,8二羟基蒽醌

E .含有醇羟基蒽醌 7.芦荟苷按苷元结构应属于( )

O

glu

H

HO

OH

CH 2OH

A .二蒽酚

B .蒽酮

C .大黄素型

D .茜草素型

E .氧化蒽醌

8.中草药水煎液有显著泻下作用,可能含有

A.香豆素

B.蒽醌苷

C.黄酮苷

D.皂苷

E.强心苷 9.中药紫草中醌类成分属于( )

A . 苯醌类

B . 萘醌类

C . 菲醌类

D . 蒽醌类

E . 二蒽醌类 10.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 )

A .一个苯环的β-位

B .苯环的β-位

C .在两个苯环的α或β位

D .一个苯环的α或β位

E .在醌环上 11.番泻苷A 属于

A .大黄素型蒽醌衍生物

B .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

C .二蒽酮衍生物

D .二蒽醌衍生物

E .蒽酮衍生物 12.下列化合物泻下作用最强的是

A .大黄素

B .大黄素葡萄糖苷

C .番泻苷A

D .大黄素龙胆双糖苷

E .大黄酸葡萄糖苷 13.下列蒽醌有升华性的是

A .大黄酚葡萄糖苷

B .大黄酚

C .番泻苷A

D .大黄素龙胆双糖苷

E .芦荟苷 14.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

A .2,7-二羟基蒽醌

B .1,8- 二羟基蒽醌

C .1,2 - 二羟基蒽醌

D .1,6-二羟基蒽醌

E .1,4-二羟基蒽醌

15.羟基蒽醌对Mg(Ac)2呈蓝~蓝紫色的是( ) A .1,8-二羟基蒽醌 B .1,4-二羟基 蒽醌 C .1,2-二羟基蒽醌 D .1,6,8-三羟基蒽醌 E .1,5-二羟基蒽醌 16.专用于鉴别苯醌和萘醌的反应是( )

A .菲格尔反应

B .无色亚甲蓝试验

C .活性次甲基反应

D .醋酸镁反应

E .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

17.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冷的5% Na 2CO 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 )

O

O

OH

OH

O O H OH O

O OH OH O

O OH OH

O

O OH

A. B. C. D. E. 18.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5%NaHCO 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

O

O

H OH

COOH

O O OH

OH

O

O OH

A .

B .

C . O

OH

OH

O

CH 3

OH

D .

E .

19.能与碱液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的是( )

A . 羟基蒽酮类

B . 蒽酮类

C . 羟基蒽醌类

D . 二蒽酮类

E . 羟基蒽酚类

20.下列蒽醌用硅胶薄层色谱分离,用苯-醋酸乙酯(3︰1)展开后,R f 值最大的为( A )

A

B

C

D

E

O OH

OH

O

O

H OH

O

COOH

O

H O

O

H OH

O

H O

O

OH

OH

21.能与碱液反应生成红色的化合物是( )

A .黄芩素

B .香豆素

C .强心苷

D .皂苷

E .大黄素

22.在蒽醌衍生物UV 光谱中,当262~295nm 吸收峰的log ε大于4.1时,示成分可能为( ) A . 大黄酚 B . 大黄素 C . 番泻苷 D . 大黄素甲醚 E . 芦荟苷

23.茜草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 )

A . 两个苯环的β-位

B . 两个苯环的-α位

C .在两个苯环的α或β位

D . 一个苯环的α或β位

E . 在醌环上

24.某成分做显色反应,结果为:溶于Na 2CO 3溶液显红色.与醋酸镁反应显橙红色.与α-萘酚-浓硫酸反应不产生紫色环,在NaHCO 3中不溶解。此成分为

O

OH

OH

CH 3

O

OH

OH

OH

O

OH

OH

O

glc

A .

B .

C .

O

OH

O

glc O

OH

OH

OH

D .

E .

25.番泻苷A 中2个蒽酮母核的连接位置为( )

A .C 1-C 1

B .

C 4-C 4 C . C 6-C 6

D . C 7-C 7

E . C 10-C 10 四、鉴别题

1. O OH

OH 与

O

OH

O

O-glu O

A B C

2.

O OH

OH

O

C

H3

O

H

OH

A B

3.

O OH

OH

O OH

OH O

OH

O

O OH

O-glu

O

O

O-glu a b c d e

五、问答题

1.醌类化合物分哪几种类型,写出基本母核,各举一例。

2.蒽醌类化合物分哪几类,举例说明。

3.为什么β-OH蒽醌比α-OH蒽醌的酸性大。

4.比较下列蒽醌的酸性强弱,并利用酸性的差异分离他们,写出流程。

A. 1,4,7-三羟基蒽醌

B. 1,5-二OH-3-COOH蒽醌

C. 1,8-二OH蒽醌

D. 1-CH3蒽醌

5.用显色反应区别下列各组成分:

(1)大黄素与大黄素-8-葡萄糖苷

(2)番泻苷A与大黄素苷

(3)蒽醌与苯醌

六、设计提取分离流程

1.某中药主要含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三种成分的氧苷试完成下列问题。(1)如何鉴定药材中含有该类成分?

(2)试设计从该中药中提取、分离三种苷元的流程

2.某中药中含有下列成分,试提取并分离出其中的蒽醌类成分

(1)(2)(3)

O OH

COOH

OH O OH

OH

O

H

O OH

(4)树胶(5)蛋白质(6)淀粉(7)氨基酸

3.中药虎杖中含有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素-8-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D-葡萄糖苷、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葡萄糖苷等成分,试设计从虎杖中提取分离游离蒽醌的流程。

CH CH

O

H

OH

OR

R=H 白藜芦醇

R=葡萄糖基白藜芦醇苷

4.中药萱草根中含有大黄酸、大黄酚、决明蒽醌、决明蒽醌甲醚、β-谷甾醇等成分,试设计提取分离流程。

O

OH OCH3

OH

CH3

O

OH OCH3

OCH3

CH3

决明蒽醌决明蒽醌甲醚

表7-11 决明子中的蒽醌成分化合物R1 R2 R3

R2 R3R1

CH3

OH

OCH3

O姜决明子素-OH -H -H

决明素-OH -OCH3-OCH3

甲基钝叶决明素-OCH3-OCH3-OCH3

橙黄决明素-OH -OCH3-OH

七、解析结构

(一)某蒽醌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在1626cm-1、1674cm-1两处出现吸收峰,此化合物应属于下列哪种?并简要分析说明。

O O OH

OH

CH3

O

O

OH

CH3

OH

HO

O

O

OH

OH A B C

(二)天然药物黄花中得到一蒽醌化合物:为黄色结晶,mp.243~244℃,分子式为C16H12O6(M+300)。溶于5%氢氧化钠水溶液呈深红色,不溶于水,可溶于5%碳酸钠水溶液。与α-萘酚-浓硫酸不发生反应。主要光谱峰特征为:IR:3320cm-11655cm-11634cm-1

1HNMR:δppm:3.76(3H,单峰)、4.55(2H,单峰)、7.22(1H,双峰,J=8Hz)、7.75(1H,双峰,J=8 Hz)、7.61(1H,多重峰)、7.8(1H,单峰)

试写出化学反应或光谱数据的归属,并确定结构。

1.5%氢氧化钠水溶液呈深红色:示有

2.α-萘酚-浓硫酸阴性:示有

3.可溶于5%碳酸钠水溶液:示有,

4.醋酸镁反应呈橙红色:示有

5.IR:1655cm-11634cm-1:示有

6.1HNMR,3.76(3H,单峰):示有

7.在4.55(2H,单峰)示有

8.1HNMR7.22(1H,双峰,J=8Hz)、7.75(1H,双峰,J=8Hz)、7.61(1H,多重峰),另一个7.8(1H,单峰):示有个芳氢

9.该化合物结构式是:。

O

OH

OH

OCH3

CH2OH

O

OH OCH3

OCH3

CH3

O

O

C

H3

O

H

OH

OH

A B C

(三)天然药物黄花中得到一蒽醌化合物:为黄色结晶,mp 243~244℃,分子式为C 16H 12O 6(M +300)。溶于5%氢氧化钠水溶液呈深红色,不溶于水,可溶于5%碳酸钠水溶液。与醋酸镁反应呈橙红色,与α-萘酚-浓硫酸不发生反应。主要光谱峰特征为:

IR :3320cm -1 1655cm -1 1634cm -1

1HNMR :δppm :3.76(3H ,单峰)、4.55(2H ,单峰)、7.22(1H ,双峰,J=8H Z )、7.75(1H ,双峰,J=8H Z )、7.61(1H ,多重峰)、7.8(1H ,单峰) 试分析其结构式。

(四)从某中药中提取分离出一橙色针状结晶,mp.195~196℃,,分子式为C 15H 10O 4,与2%NaOH 溶液反应呈红色,与0.5%醋酸镁试液反应呈樱红色。光谱数据如下:

UVλmax nm (logε):432(4.08),356(4.07),279(4.01),258(4.33),225(4.37) IR

KBr

max cm -1

:3100,1675,1621

1H-NMR (CDCl 3)δ: 2.47(3H ,brs )

试写出化学反应或光谱数据的归属,并确定该化合物结构

O

OH

OCH 3

O

O

H OH

CH 3

O

O

OH

OH

CH 3

A B C

1.化学反应:

化合物与碱反应变红: ,醋酸镁反应成红色: , 2.紫外光谱:

225nm 峰: ,

279nm 峰,logε值4.01<4.1: , 432nm 峰: , 3.IR 光谱:

3100cm -1: ;1675cm -1: ; 1621 cm -1: 。 4.1H-NMR (CDCl 3)δ: 2.47(3H ,brs ): 。 综上所述,该化合物的结构为 。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构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 )

A. 6C-6C-6C

B. 3C-6C-3C

C. 6C-3C

D. 6C-3C-6C

E. 6C-3C-3C

2.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

A. 具有色原酮

B. 具有色原酮和助色团

C. 具有2-苯基色原酮

D. 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团

E.结构中具有邻二酚羟基

3.引入哪类基团可使黄酮类化合物脂溶性增加()

A. -OCH3

B. -CH2OH

C. -OH

D. 邻二羟基

E. 单糖

4.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加深,与助色团取代位置与数目有关,尤其在()位置上。

A. 6,7位引入助色团

B. 7,4/-位引入助色团

C. 3/,4/位引入助色团

D. 5-位引入羟基

E. 引入甲基

5.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含有()

A. 糖

B. 羰基

C. 酚羟基

D. 氧原子

E. 双键

6.下列黄酮中酸性最强的是()

A. 3-OH黄酮

B. 5-OH黄酮

C. 5,7-二OH黄酮

D. 7,4/-二OH黄酮

E. 3/,4/-二OH黄酮

7.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性最大的是()

A. 异黄酮

B. 黄酮

C. 二氢黄酮

D. 查耳酮

E. 花色素

8.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最小的是()

A. 黄酮

B. 二氢黄酮

C. 黄酮苷

D. 异黄酮

E. 花色素

9.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强弱的顺序为()

(1)5,7-二OH黄酮(2)7,4/-二OH黄酮(3)6,4/-二OH黄酮

A.(1)>(2)>(3)

B.(2)>(3)>(1)

C.(3)>(2)>(1)

D.(2)>(1)>(3)

E.(1)>(3)>(2)

10.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

A. 6-OH黄酮

B. 5-OH黄酮

C. 7-OH黄酮

D. 4/-OH黄酮

E.7-4/-二OH黄酮

11.某中药提取液只加盐酸不加镁粉,即产生红色的是()

A. 黄酮

B. 黄酮醇

C. 二氢黄酮

D. 异黄酮

E. 花色素

12.可用于区别3-OH黄酮和5-OH黄酮的反应试剂是()

A. 盐酸-镁粉试剂

B. NaBH4试剂

C.α-萘酚-浓硫酸试剂

D. 锆-枸橼酸试剂 E .三氯化铝试剂

13.四氢硼钠试剂反应用于鉴别()

A. 黄酮醇

B. 二氢黄酮

C. 异黄酮

D. 查耳酮

E. 花色素

14.不能发生盐酸-镁粉反应的是()

A .黄酮 B. 黄酮醇 C. 二氢黄酮

D. 二氢黄酮醇

E. 异黄酮

15.具有旋光性的游离黄酮类型是()

A. 黄酮

B. 黄酮醇

C. 异黄酮

D. 查耳酮

E. 二氢黄酮

16.既有黄酮,又有木脂素结构的成分是()

A. 槲皮素

B.大豆素

C. 橙皮苷

D.水飞蓟素

E.黄芩素

17.黄酮苷的提取,除了采用碱提取酸沉淀法外,还可采用()

A. 冷水浸取法

B. 乙醇回流法

C. 乙醚提取法

D. 酸水提取法

E.石油醚冷浸法

18.用碱溶解酸沉淀法提取芸香苷,用石灰乳调pH应调至()

A. pH6~7

B. pH7~8 C .pH8~9

D. pH9~10

E. pH10以上

19.黄芩苷是()

A. 黄酮

B. 黄酮醇

C. 二氢黄酮

D. 查耳酮

E. 异黄酮

20.槲皮素是()

A. 黄酮

B. 黄酮醇

C. 二氢黄酮

D. 查耳酮

E. 异黄酮

21.为保护黄酮母核中的邻二-酚羟基,提取时可加入()

A. 石灰乳

B. 硼砂

C. 氢氧化钠

D. 盐酸

E. 氨水

22.芸香糖是由()组成的双糖

A. 两分子鼠李糖

B. 两分子葡萄糖

C. 一分子半乳糖,一分子葡萄糖

D.一分子鼠李糖 , 一分子果糖

E. 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鼠李糖

23.查耳酮与()互为异构体

A. 黄酮

B. 黄酮醇

C. 二氢黄酮

D. 异黄酮

E. 黄烷醇

24.可区别黄芩素与槲皮素的反应是()

A. 盐酸-镁粉反应

B. 锆-枸橼酸反应

C.四氢硼钠(钾)反应

D. 三氯化铝反应

E. 以上都不是

25. 盐酸-镁粉反应鉴别黄酮类化合物,下列哪项错误()

A. 黄酮显橙红色至紫红色

B. 黄酮醇显紫红色

C. 查耳酮显红色

D. 异黄酮多为负反应

E. 黄酮苷类与黄酮类基本相同

26. 硅胶吸附TLC,以苯-甲酸甲酯-甲酸(5︰4︰1)为展开剂,下列化合物R f值最大的是()

A .山奈素

B .槲皮素

C .山奈素-3-O-葡萄糖苷

D .山奈素-3-O-芸香糖苷

E .山奈素-3-O-鼠李糖苷 27.1H-NMR 中,推断黄酮类化合物类型主要是依据( )

A .

B 环H-3′的特征 B .

C 环质子的特征 C .A 环H-5的特征

D .A 环H-7的特征

E .B 环H-2′和H-6′的特征

28.黄酮苷类化合物不能采用的提取方法是( )

A .酸提碱沉

B .碱提酸沉

C .沸水提取

D .乙醇提取

E .甲醇提取

29.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中,先显黄色,加入枸橼酸后颜色显著减退的是( )

A .5-OH 黄酮

B .黄酮醇

C .7-OH 黄酮

D .4′-OH 黄酮醇

E .7,4′-二OH 黄酮

30. 聚酰胺色谱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以醇(由低到高浓度)洗脱,最先流出色谱柱的是( ) A .山奈素 B .槲皮素 C .芦丁 D .杨梅素 E .芹菜素

四、鉴别题

1.

与 (A) (B)

2. 与

(A) (B)

(A) (B)

4.

O

O

OH

HO

OH

O

O

OH

HO

OH

O

O

HO OH OH

O

glc rha

A B C

五、分析比较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1.以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洗脱先后顺序

O

O

OH

O

H OH

OH

O

OH

O

H OH

OH

OH

O

OH

O

H OH

OH

C

H 3CH 3

A B C

理由:

2.下列化合物水溶性强→弱顺序: > >

O

O

OH

O

H OH

O

O

OH

O

H OH

OH

C

H 3CH 3

O

+

OH

OH

OH

OH

O

H

A B C 理由:

3.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50%乙醇液洗脱先→后顺序: > >

O

OH

O

H OH

OH

OH

O

O

HO O

glc

OH OH

O

OH

OH

O

H O H O

C 6H 11O 5

A B C

理由:

4.用乙醇为溶剂提取金钱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浓缩后,经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以20%、50%、70%、90%的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指出用上述方法分离四种化合物的洗脱 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O

O

OH

OH

HO

OH

OH

O

O

OH

HO

OH OH

O

O

HO

OH

OH O

OH

glc

槲皮素 山奈酚 槲皮素-3-O-葡萄糖苷

洗脱先后顺序: > > 理由:

5.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O O OH

HO

OH

OH

O

O

OH

OH

HO

OH

O葡萄糖甙

O

O

OH

HO

OH

OH

A B C

洗脱先后顺序:>>

理由:

六、问答题

1.试述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及结构的分类依据,常见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类型可分为哪几类?

2.试述黄酮(醇)多显黄色,而二氢黄酮(醇)不显色的原因。

3.试述黄酮(醇)难溶于水的原因。

4.试述二氢黄酮.异黄酮.花色素水溶液性比黄酮大的原因。

5.如何检识药材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6. 简述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原理。

7.根据下列流程,指出划线部分的作用,并回答相关问题

槐花粗粉

pH值30分钟,

水提取液药渣

滤液沉淀

热水或乙醇重结晶

芸香苷结晶

(1)流程中采用的提取方法与依据是什么?

(2)提取液中加入0.4%硼砂水的目的?

(3)以石灰乳调pH8~9的目的?如果pH>12以上会造成什么结果?

(4)酸化时加盐酸为什么控制pH在4-5?如果pH<2以上会造成什么结果?

(5)以热水或乙醇重结晶的依据?提取芸香苷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8.写出“碱提取酸沉淀”提取芸香苷的流程

第六章萜类与挥发油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单萜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为()

A.10个 B.15个 C.5个

D.20个 E.25个

2.挥发油中的萜类化合物主要是( )

A .二萜类

B .二倍半萜类

C .单萜和倍半萜类

D .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

E .挥发性生物碱 3.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 )

A .游离的萜类化合物

B .与糖结合成苷的萜类化合物

C .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D .皂苷类化合物

E .单糖类化合物

4.可(或易)溶于水及乙醇,难(或不)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 )

A .游离的单萜类化合物

B .游离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C .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D .游离的二萜类化合物

E .大分子脂肪族化合物

5.通常以树脂、苦味质、植物醇等为存在形式的萜类化合物为( )

A .单萜

B .二萜

C .倍半萜

D .二倍半萜

E .三萜

6.即能溶解游离的萜类化合物,又能溶解萜苷类化合物的溶剂是( )

A .乙醇

B .水

C .氯仿

D .苯

E .石油醚 7.非含氧的开链萜烯分子符合下列哪项通式( )

A .(C 8H 5)n

B .(

C 5H 8)n C .(5C8H)n

D .(C 5H 5)n

E .(C 8H 8)n

8.二萜类化合物具有( )

A .两个异戊二烯单元

B .三个异戊二烯单元

C .有四个异戊二烯单元

D .五个异戊二烯单元

E .六个异戊二烯单元

9. 属于( )

A .开链单萜

B .单环单萜

C .双环单萜

D .双环倍半萜

E .异戊二烯 10.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合物是( )

A .具有双键、羰基的化合物

B .具有醇羟基的化合物

C .具有醚键的化合物

D .具有酯键的化合物

E .具有酚羟基的化合物

11.组成挥发油的芳香族化合物大多属于( )

A .苯丙素衍生物

B .桂皮酸类化合物

C .水杨酸类化合物

D .色原酮类化合物

E .丁香酚

12.挥发油如果具有颜色,往往是由于油中存在( )

A .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B .薁类化合物或色素

C .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

D .苯丙素类化合物

CH 3

C H 3CH 3

E.双环单萜类化合物

13.组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

A.脂肪族化合物B.芳香族化合物

C.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D.某些含硫和含氮的化合物

E.三萜类化合物

14.组成挥发油的芳香族化合物大多具有()

A.6C—3C的基本碳架B.异戊二烯的基本单元

C.内酯结构D.色原酮的基本母核

E.6C—3C—6C的基本碳架

15.鉴别挥发油时,一般先测的物理常数为()

A.相对密度B.旋光度C.折光率

D.比重E.沸点

16.区别油脂和挥发油,一般可采用()

A.升华试验B.挥发性试验C.泡沫试验

D.溶血试验E.沉淀反应

17.在含氧单萜中,沸点随功能基极性不同而增大的顺序应为()

A.醚<酮<醛<醇<羧酸 B.酮<醚<醛<醇<羧酸

C.醛<醚<酮<醇<羧酸 D.羧酸<醚<酮<醛<醇

E.醇<羧酸<醚<醛<酮

18.溶剂提取法提取挥发油,一般使用的溶剂为()

A.乙醇B.石油醚C.醋酸乙酯

D.酸性水溶液E.碱性水溶液

19.如果挥发油中既含有萜烯类,又含有萜的含氧衍生物,在用薄层色谱展开时,常常采用()A.上行展开B.下行展开C.径向展开

D.单向二次展开E.单向多次展开

20.水蒸汽蒸馏法能用于下列除哪项化合物以外的的提取()

A.挥发油B.挥发性生物碱

C.小分子游离香豆素D.小分子游离苯醌类

E.生物碱的盐

21.利用亚硫酸氢钠加成反应分离挥发油中羰基类化合物,要求的反应条件是()A.低温长时间振摇B.低温短时间振摇

C.高温短时间振摇D.低温下振摇,与时间无关

E.短时间振摇,与温度无关

22.在硝酸银薄层色谱中,影响化合物与银离子形成л-络合物稳定性的因素不包括()A.双键的数目B.双键的位置

C.双键的顺反异构D.双键的有无

E.含氧官能团的种类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与答案

第一章 一、指出下列各物质得成分类别 1、纤维素多聚糖类 2、酶蛋白质类 3、淀粉多聚糖类 4、维生素C 酸类(抗坏血酸) 5、乳香萜类 6、五倍子酸类(没食子酸) 7、没药挥发油 8、肉桂油挥发油 9、苏藿香挥发油 10、蓖麻油油脂 11、阿拉伯胶植物多糖,树胶 12、明胶植物多糖,树胶 13、西黄芪胶植物多糖,树胶 14、棕榈蜡油脂 15、芦荟醌类 16、弹性橡胶植物多糖,树胶 17、松脂油脂 18、花生油油脂 19、安息香植物多糖,树脂 20、柠檬酸酸类 21、阿魏酸苯丙酸类 22、虫白蜡油脂 23、叶绿素植物色素(脂溶性色素) 24、天花粉蛋白蛋白质 二、解释下列概念 1、天然药物化学:就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天然产物中生物活性物质得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其生物活性物质得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生理活性、药物开发等方面得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 2、反相层析:根据流动相与固定相相对极性不同,液相色谱分为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得情况,称为反相色谱。 3、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有效成分即具有生物活性且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得化学成分,无效成分即没有生物活性与不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得化学成分。 4、双向展开:将试样点在方形得纸或薄层板得一角,熔剂沿纸或薄层板得一个方向展开,然后再沿垂直方向作第二次展开。两次展开可采用不同得溶剂系统,使复杂混合物得到较好得分离。 5、单体、有效部位:单体,即化合物,指具有一定分子量,分子式,理化常数与确定得化学结构式得物质。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得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 6、 R f值:R f value 写做R f值(比移值)。主要就是纸上层析法得用词。溶剂从原点渗透到距离a(一般在20—30厘米时测定)得时候,如果位于原点得物质从原点向前移动到b,那么b/a得值(0、0—1、0)就就是这种物质得Rf值。 7、硅胶G、硅胶H、硅胶GF254:硅胶可分为硅胶H(不含黏合剂)、硅胶G(含黏合剂)与硅胶HF(含荧光物质)。6eaZ0wK 8、相似相溶原理:相似相溶原理中“相似”就是指溶质与溶剂在结构上相似,“相溶”

IATF内审员试题及答案

I A T F内审员试题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部门: ____姓名: 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03=30分) :2016适用于( E )组织的现场。 A.生产件 B.服务件 C.售后市场零件 D.配件 +b+d +b+c+d :2016允许删减( D )。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B.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顾客和供方的财产 D.以上都不对 TS16949:2009认证证书的失效日期是( C ) 年10月1日年12月31日年09月14日年09月14日 4.过程方法采用( F )管理过程和整个体系。 A.持续改进循环 C.系统管理方法 D.基于风险的思维 +b+c+d +d 5.内部审核员应当了解( D )。 A.汽车行业的过程方法审核 B.适用的顾客特殊要求和IATF16949适用的要求 +b+c 6.组织应明确的社会责任有( D )。 A.反贿赂方针 B.员工行为准则 C.道德准则 +b+c 文件应保存的时间是( C )。 A.三年 B.当年加一个日历年 C.产品的有效期加一个日历年 D.按认证机构的要求 8.可疑产品包括( D ) : A.没有标识的产品; B. 标识不明的产品; C. 用偏离校准状态的仪器检验的产品; +b+c 9.公司生产的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有( D ) : A.返工/返修; B. 拒收和报废; C.让步和降级改作它用; +b+c 10.产品的控制计划的类型包括( E ): A.样件 B.返工 C.量产 D.试产 +c+d 二.判断题. (对. 错. 10 x 3=30分) 1. ( ) 组织应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满足预期结果。 2. ( ) 内部审核须依据年度审核计划安排,对于有早晚班的公司审核可以只审核一个班次来代替。 3.( ) 公司定期的设备保养计划就是设备预见性的维护计划。 4.()关键设备就是指公司的贵重设备,并要进行现场标识与识别其易损配件进行管制。 5.()对公司没有设计责任的产品,可不进行可行性评审。 6.()为解决质量问题,质量人员都有权停止生产。 7.()IATF16949中的“应”表示要求,而“宜”表示建议。 8.()组织没有产品设计责任时,删减条款是可以的。 9.()当过程能力不足且不稳定时实施持续改进。 10.()从顾客指定的供货来源采购产品,其质量责任在于顾客。 三简答题:( 35=15分) 1.请说明哪几个方面需要实施“多方论证” 答:项目管理、供方选择、开发和确定特殊特性、工厂设施和设备的策划、制造可行性。

天然药物化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乙醇不能提取出的成分类型是………………………………………………………( D )A.生物碱 B.苷 C.苷元 D.多糖 E.鞣质 2.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是…………………………………………………………( B ) A.离子交换色谱 B.凝胶过滤色谱 C.聚酰胺色谱 D.硅胶色谱 E.氧化铝色谱 6.红外光谱的单位是……………………………………………………………………( A )A. cm-1 B. nm C. m/z D. mm E. δ 7.在水液中不能被乙醇沉淀的是…………………………………………………………( E )A. 蛋白质 B. 多肽 C. 多糖 D. 酶 E. 鞣质 8.下列各组溶剂,按极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B )A. 水>丙酮>甲醇 B. 乙醇>醋酸乙脂>乙醚 C. 乙醇>甲醇>醋酸乙脂 D. 丙酮>乙醇>甲醇 E. 苯>乙醚>甲醇 9. 与判断化合物纯度无关的是…………………………………………………( C ) A. 熔点的测定 B. 观察结晶的晶形 C. 闻气味 D. 测定旋光度 E. 选两种以上色谱条件进行检测 10. 不属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 D ) A. 氯仿 B. 苯 C. 正丁醇 D. 丙酮 E. 乙醚 11. 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选用………………………………( C ) A. 回流提取法 B. 煎煮法 C. 渗漉法 D. 连续回流法 E. 蒸馏法 12. 红外光谱的缩写符号是……………………………………………………( B ) A. UV B. IR C. MS D. NMR E. HI-MS 13. 下列类型基团极性最大的是………………………………………………( E ) A. 醛基 B. 酮基 C. 酯基 D. 甲氧基 E. 醇羟基 14.采用溶剂极性递增的方法进行活性成分提取,下列溶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B )A.C6H6、CHCl3、Me2CO、AcOEt、EtOH、H2O B.C6H6、CHCl3、AcOEt 、Me2CO、EtOH、H2O C.H2O、AcOEt、EtOH、Me2CO、CHCl3、C6H6 D.CHCl3、AcOEt、C6H6、Me2CO、EtOH、H2O E.H2O、AcOEt、Me2CO、EtOH、 C6H6、CHCl3 15.一般情况下,认为是无效成分或杂质的是…………………………………( B ) A. 生物碱 B. 叶绿素 C. 鞣质 D. 黄酮 E. 皂苷 16.影响提取效率最主要因素是………………………………………………( B ) A. 药材粉碎度 B. 温度 C. 时间 D. 细胞内外浓度差 E. 药材干湿度 17.采用液-液萃取法分离化合物的原则是……………………………………………( B )A. 两相溶剂互溶 B. 两相溶剂互不溶 C.两相溶剂极性相同 D. 两相溶剂极性不同 E. 两相溶剂亲脂性有差异 18.硅胶吸附柱色谱常用的洗脱方式是……………………………………………( B )A.洗脱剂无变化 B.极性梯度洗脱 C.碱性梯度洗脱 D.酸性梯度洗脱 E.洗脱剂的极性由大到小变化 二、多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1、CE 2、ACD 3、BDE 4、ABCDE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与答案

第一章 一、指出下列各物质的成分类别 1、纤维素多聚糖类 2、酶蛋白质类 3、淀粉多聚糖类 4、维生素C 酸类(抗坏血酸) 5、乳香萜类 6、五倍子酸类(没食子酸) 7、没药挥发油 8、肉桂油挥发油 9、苏藿香挥发油10、蓖麻油油脂11、阿拉伯胶植物多糖,树胶12、明胶植物多糖,树胶 13、西黄芪胶植物多糖,树胶14、棕榈蜡油脂15、芦荟醌类16、弹性橡胶植物多糖,树胶 17、松脂油脂18、花生油油脂19、安息香植物多糖,树脂20、柠檬酸酸类 21、阿魏酸苯丙酸类22、虫白蜡油脂23、叶绿素植物色素(脂溶性色素)24、天花粉蛋白蛋白质 二、解释下列概念 1、天然药物化学:就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天然产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其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生理活性、药物开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 2、反相层析:根据流动相与固定相相对极性不同,液相色谱分为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情况,称为反相色谱。 3、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有效成分即具有生物活性且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无效成分即没有生物活性与不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4、双向展开:将试样点在方形的纸或薄层板的一角,熔剂沿纸或薄层板的一个方向展开,然后再沿垂直方向作第二次展开。两次展开可采用不同的溶剂系统,使复杂混合物得到较好的分离。 5、单体、有效部位:单体,即化合物,指具有一定分子量,分子式,理化常数与确定的化学结构式的物质。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 6、R f值:R f value 写做R f值(比移值)。主要就是纸上层析法的用词。溶剂从原点渗透到距离a(一般在20—30厘米时测定)的时候,如果位于原点的物质从原点向前移动到b,那么b/a的值(0、0—1、0)就就是这种物质的Rf 、硅胶GF254 8、相似相溶原理:相似相溶原理中“相似”就是指溶质与溶剂在结构上相似,“相溶”就是指溶质与溶剂彼此互溶。

内审员考试试题 含答案

内审员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质量 " 定义中的 " 特性 " 指的是 (A 。 A. 固有的 B. 赋予的 C. 潜在的 D ,明示的 2. 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为 (。 A. 关键质量特性 B. 重要质量特性 C. 次要质量特性 D. 一般质量特性 3. 方针目 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 (。 A. 行为科学 B. 泰罗制 C. 系统理论 D.A+C 4. 方针目标横向展开应用的主要方法是 (。 A. 系统图 B. 矩阵图 C. 亲和图 D. 因果图 5. 认为应 " 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 " 的质量管理原则的质量专家是 (。 A. 朱兰 B. 戴明 C. 石川馨 D. 克劳斯比 6、危险源辨识的含意是( A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 B 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C 确定 危险源的性质 D A+C E A+B 7.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A. 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 B. 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 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的特性 D. 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8. 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要求是不断变 化的,这反映了质量的 (。

A. 广泛性 B. 时效性 C. 相对性 D. 主观性 9、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A 在提交标书或接受合同或订单之前应被完成 B 应只有营销部处理 C 应在定单或合同接受后处理 D 不包括非书面定单评审 10、以下哪种情况正确描述了特殊工序:( A 工序必须由外面专家确定 B 工序的结果不能被随后的检验或试验所确定, 加工缺陷仅在使用后才能暴露 出来 C 工序的结果只能由特殊的时刻和试验设备标准验证。 D 工序只能随着新的技术革新出现加工测试 11.WTO/TBT协议给予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是 ( 。 A. 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B. 保护本国的国家安全 C. 保证各企业参与平等竞争的条件和环境 D. 保证各成员之间不引起竞争 12. 下列环节哪一个不是质量管理培训实施的基本环节 (。 A. 识别培训的需要 B. 编制培训管理文件 C. 提供培训 D. 评价培训有效性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3(含答案)

天然药物化学模拟试题(三) 一、选择题BACDC ACCDA BCBAB 1、下列溶剂中能与水混溶的是()A、乙醚 B、正丁醇 C、丙酮 D、苯 2、聚酰胺色谱柱对下列哪类化合物吸附特强,几乎不可逆() A、黄酮 B、二萜 C、鞣质 D、糖类 3、下列苷键中最难酸水解的是() A、五碳糖苷 B、甲基五碳糖苷 C、七碳糖苷 D、六碳醛糖苷 4、凝胶过滤的洗脱顺序是() A、极性小的先出柱 B、极性大的先出柱 C、分子量小的先出柱 D、分子量大的先出柱 5、将苷的全甲基化衍生物进行甲醇解,分析所得产物可以判断() A、苷键的构型 B、糖与糖之间的连接顺序 C、糖与糖之间的连接位置 D、苷的结构 6、从水溶液中萃取游离的亲脂性生物碱的最常用溶剂是() A、氯仿 B、甲醇 C、乙酸乙酯 D、石油醚 7、可用于鉴别糖类或苷类存在的反应是() A、Gibbs反应 B、三氯化铁反应 C、Molish反应 D、Borntrager反应 8、可区别黄酮和二氢黄酮的反应是() A、盐酸-镁粉反应 B、锆-柠檬酸反应 C、硼氢化钠反应 D、1%三氯化铝溶液 9、具有抗老年性痴呆活性的天然产物是() A、水飞蓟素 B、穿心莲内酯 C、长春碱 D、石杉碱甲 10、二倍半萜结构母核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A、25个 B、20个 C、28个 D、23个 11、下列化合物中能使Kedde试剂产生阳性反应的为() A、黄酮苷 B、洋地黄毒苷 C、香豆素苷 D、生物碱 12、环烯醚萜类的结构特点是() A、具有C 6-C 3 -C 6 的结构 B、具有半缩醛和环戊烷 C、具有不饱和内酯环 D、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结构 13、皂苷可与甾醇形成分子复合物,对甾醇的结构要求是() A、具有3α-羟基 B、具有3β-羟基 C、具有3β-O-糖 D、具有3β-乙酰基 14、挥发油中的芳香化合物多为() A、苯甲醚 B、苯甲酸 C、苯丙素 D、苯丙酸 15、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萜类化合物是()

天然药物化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乙醇不能提取出的成分类型就是………………………………………………………( D ) A.生物碱 B.苷 C.苷元 D.多糖 E.鞣质 2.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就是…………………………………………………………( B ) A.离子交换色谱 B.凝胶过滤色谱 C.聚酰胺色谱 D.硅胶色谱 E.氧化铝色谱 6.红外光谱的单位就是……………………………………………………………………( A ) A、cm-1 B、nm C、m/z D、mm E、δ 7.在水液中不能被乙醇沉淀的就是…………………………………………………………( E ) A、蛋白质 B、多肽 C、多糖 D、酶 E、鞣质 8.下列各组溶剂,按极性大小排列,正确的就是……………………………………………( B ) A、水>丙酮>甲醇 B、乙醇>醋酸乙脂>乙醚 C、乙醇>甲醇>醋酸乙脂 D、丙酮>乙醇>甲醇 E、苯>乙醚>甲醇 9、与判断化合物纯度无关的就是…………………………………………………( C ) A、熔点的测定 B、观察结晶的晶形 C、闻气味 D、测定旋光度 E、选两种以上色谱条件进行检测 10、不属亲脂性有机溶剂的就是……………………………………………………( D ) A、氯仿 B、苯 C、正丁醇 D、丙酮 E、乙醚 11、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对热不安定的成分宜选用………………………………( C ) A、回流提取法 B、煎煮法 C、渗漉法 D、持续回流法 E、蒸馏法 12、红外光谱的缩写符号就是……………………………………………………( B ) A、UV B、IR C、MS D、NMR E、HI-MS

天然药物化学试卷A卷

XXXX学校2013—2014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天然药物化学》试卷A 系别:专业:学号:姓名: 1、 O OH OH OH HO O OH 2、 O OH CH3 HO HO 3、 O HO glcO 4、HO O N HO CH3 5、6、 N OCO CH3 CH CH2OH 7、 O O O O O8、 COOH HO9、 O N OCH3 OCH3 OH 10、 OH 二、最佳选择题(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30×1.5分)。 ) 11、() 16、() 21、() 26() 2、() 7、() 12、() 17、() 22、() 27() 3、() 8、() 13、() 18、() 23、() 28() 4、() 9、() 14、() 19、() 24、() 29() 5、() 10、() 15、() 20、() 25、() 30() 1. 甲型和乙型强心苷结构主要区别点是() A. C5-H的构型 B. 甾体母核稠合方式 C. C10位取代基不同 D. C17位取代基不同 E. C13位取代基不同 2.分离碱性强弱不同的混合生物碱可用() A.简单萃取 B.分馏 C.PH梯度萃取 D.酸溶碱沉 E.碱溶酸沉 3.利用分子筛作用进行化合物分离的色谱是() A.硅胶色谱 B.离子交换色谱 C.凝胶过滤色谱 D.纸色谱 E.大孔树脂色谱 4.鞣质与下列物质中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A.生物碱 B.金属盐 C.石灰水 D.蛋白质 E.铁氰化钾氨溶液 5.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主要提取出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类型是() A.蜡 B.挥发油 C.氨基酸 D.苷类 E.生物碱盐 6. 在水溶液中不能被乙醇沉淀的是() A.蛋白质 B.多肽 C.多糖 D.酶 E.鞣质 7.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多用于提取( )类化合物。 A. 蛋白质 B. 氨基酸 C. 多糖 D. 挥发油 E.鞣质 8. 被称为人体必需脂肪酸的是() A.α-亚麻酸 B.油酸 C.棕榈酸 D.硬脂酸 E.棕榈油酸 9.可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的波谱技术是() A.IR谱 B.UV谱 C.MS D.1H-NMR E.13C-NMR 一、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式并指出其所属结构类型(10分)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1) 一、指出下列各物质的成分类别(每题1分,共10分) 1、纤维素 2、酶 3、淀粉 4、桔霉素 5、咖啡酸 6、芦丁 7、紫杉醇8、齐墩果酸 9、乌头碱10、单糖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天然药物化学 2、异戊二烯法则 3、单体 4、有效成分 5、HR-MS 6、液滴逆流分配法 7、UV 8、盐析 9、透析 10、萃取法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的划“X”每题1分,共10分)()1.13C-NMR全氢去偶谱中,化合物分子中有几个碳就出现几个峰。()2.多羟基化合物与硼酸络合后,原来中性的可以变成酸性,因此可进行酸碱中和滴定。 ()3.D-甘露糖苷,可以用1H-NMR中偶合常数的大小确定苷键构型。()4.反相柱层析分离皂苷,以甲醇—水为洗脱剂时,甲醇的比例增大,洗脱能力增强。 ()5.蒽醌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中均有两个羰基吸收峰。 ()6.挥发油系指能被水蒸气蒸馏出来,具有香味液体的总称。 ()7.卓酚酮类成分的特点是属中性物、无酸碱性、不能与金属离子络合,多有毒性。 ()8.判断一个化合物的纯度,一般可采用检查有无均匀一致的晶形,有无明确、尖锐的熔点及选择一种适当的展开系统,在TLC或PC上样品呈现单一斑点时,即可确认为单一化合物。 ()9.有少数生物碱如麻黄碱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不反应。()10.三萜皂苷与甾醇形成的分子复合物不及甾体皂苷稳定。 四.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 分) 1.糖的端基碳原子的化学位移一般为()。 A δppm<50 B δppm60~90 C δppm90~110 D δppm120~160 E δppm>160 2.紫外灯下常呈蓝色荧光的化合物是()。A黄酮苷B酚性生物碱C萜类 D 7-羟基香豆素 3.除去水提取液中的碱性成分和无机离子常用()。 A沉淀法B透析法C水蒸气蒸馏法D离子交换树脂法 4.中药的水提液中有效成分是亲水性物质,应选用的萃取溶剂是()。A丙酮B乙醇C正丁醇D氯仿 5.黄酮类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黄酮。A 3-OH B 5-OH C 6-OH D 7-OH 6.植物体内形成萜类成分的真正前体是(),它是由乙酸经甲戊二羟酸而生成的。 A.三磷酸腺苷 B.焦磷酸香叶酯 C.焦磷酸异戊烯酯 D.焦磷酸金合欢酯 7.将穿心莲内酯制备成衍生物,是为了提高疗效同时也解决了()。 A.增加在油中的溶解度 B.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 C.增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D.增加在乙醚中的溶解度 8.在萜类化合物结构为饱和内酯环中,随着内酯环碳原子数的减少,环的张力增大,IR光谱中吸收波长()。A.向高波数移动 B.向低波数移动 C.不发生改变 D.增加吸收强度 9.挥发油的()往往是是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 A.色泽 B.气味 C.比重 D.酸价和酯价10.区别甾体皂苷元C25位构型,可根据IR光谱中的()作为依据。 A.A带>B带 B.B带>C带 C.C带>D带 D.D带>A带 五、指出下列化合物结构类型的一、二级分类:(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O O H H OMe GlcO OMe MeO O O O OH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2(含答案)

天然药物化学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C/D/D/D/B, C/B/A/C/B, BADBD 1、下列溶剂中能与水分层,极性最大的是() A、乙醇 B、正丁醇 C、氯仿 D、苯 2、硅胶分离混合物的原理是() A、物理吸附 B、分子筛原理 C、氢键吸附 D、化学吸附 3、下列苷键中最难酸水解的是() A、N-苷 B、O-苷 C、S-苷 D、C-苷 4、糖淀粉约占淀粉总量的17-34%,是()连接的D-葡聚糖。 A、β1→4 B、α1→4 C、α1→6 D、β1→6 5、将苷的全甲基化衍生物进行甲醇解,分析所得产物可以判断() A、苷键的构型 B、糖与糖之间的连接顺序 C、糖与糖之间的连接位置 D、苷的结构 6、强心苷元的C-17侧链为() A、异戊二烯 B、戊酸 C、五元或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D、含氧杂环 7、大黄素型的蒽醌类化合物,多呈黄色,其羟基分布情况为() A、一侧苯环上 B、两侧苯环上 C、分布在1,4位 D、分布在1,2位 8、可区别黄酮和二氢黄酮的反应是() A、盐酸-镁粉反应 B、锆-柠檬酸反应 C、硼氢化钠反应 D、1%三氯化铝溶液 9、从中药材中提取挥发油的主要方法是() A、升华法 B、煎煮法 C、水蒸气蒸馏法 D、水提醇沉法 10、二萜结构母核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A、25个 B、20个 C、15个 D、32个 11、下列化合物中能使Kedde试剂产生阳性反应的为() A、黄酮苷 B、洋地黄毒苷 C、香豆素苷 D、生物碱 12、生物碱与沉淀试剂发生反应的溶液一般为() A、酸性水溶液 B、碱性水溶液 C、中性水溶液 D、酸性醇溶液 13、常用于从水中提取或分离纯化水溶性生物碱的试剂是() A、碘化秘钾试剂 B、硅钨酸试剂 C、苦味酸试剂 D、雷氏铵盐试剂 14、下列那项性质可用于区别挥发油和脂肪油() A、折光率 B、挥发性 C、比重小于水 D、与水不混溶 15、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萜类化合物是() A、山道年 B、青蒿素 C、银杏内酯 D、紫杉醇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考试A卷

12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基础》期末考试A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题1分。) 1. 下列各组溶剂,按极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 水>丙酮>甲醇 B. 乙醇>醋酸乙脂>乙醚 C. 乙醇>甲醇>醋酸乙脂 D. 丙酮>乙醇>甲醇 2. 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 A. 比重不同 B. 分配系数不同 C. 分离系数不同 D. 萃取常数不同 3.化合物进行硅胶吸附薄层色谱时的结果是() A. 极性大的Rf值大 B. 极性小的Rf值大 C.熔点低的Rf值大 D. 熔点高的Rf值大 4.聚酰胺薄层色谱在下列展开剂中展开能力最弱的是() A. 30%乙醇 B. 无水乙醇 C. 丙酮 D. 水 5.常见的供电子基是() A. 烷基 B. 羰基 C. 双键 D. 苯基 6.下列哪类生物碱结构是水溶性的() A.伯胺生物碱 B. 叔胺生物碱 C. 仲胺生物碱 D. 季胺生物碱 7.大多数生物碱具有()。 A.甜味 B.苦味 C.辛辣味 D.酸味 E.(B、C)8. 下列化合物,属于异喹啉衍生物类的是()。 A.N B.N C.N H D.N CH3 E. N N 9.生物碱结构最显著的特征是() A.含有N原子 B . 含有O原子 C . 含有S原子 D.含有苯环 E.含有共轭体系 10.生物碱沉淀反应常用的介质是() A.酸性水溶液 B.碱性水溶液 C.中性水溶液 D.乙醚溶液 E.三氯甲烷溶液 11.糖类最确切的概念是() A. 多羟基醛 B. 多羟基醛酮 C. 碳水化合物 D. 多羟基醛(或酮)及其缩聚物12. 最难水解的苷是() A. S-苷 B. N-苷 C. C-苷 D. O-苷 13. 欲获取次生甙的最佳水解方法是()。 A.酸水解 B.碱水解 C.酶水解 D.加硫酸铵盐析 E.加热水解 14. 下列黄酮类酸性最强的是() A. 5,7-OH黄酮 B. 3,4′-OH黄酮 C. 3,5-二-OH黄酮 D. 7,4′-二-OH黄酮 15. 具邻位酚羟基的黄酮用碱水提取时,保护邻位酚羟基的方法是 () A. 加四氢硼钠还原 B. 加醋酸铅沉淀 C. 加硼酸配合 D. 加三氯甲烷萃取 16.四氢硼钠反应用于鉴别() A.异黄酮 B.黄酮、黄酮醇 C.花色素 D.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17.下列化合物属于蒽醌成分的是() A. 苦杏仁苷 B. 小檗碱 C. 大黄酸 D. 粉防己甲素 18.蒽醌苷类化合物一般不溶于() A. 苯 B. 乙醇 C. 碱水 D. 水 19.蒽酮类化合物的专属性试剂是() A. 对亚硝基二甲苯胺 B. 0.5%醋酸镁 C.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D. 两相溶剂极性不同 20.下列蒽醌类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 A.1,3-二-OH蒽醌 B.2,6-二-OH蒽醌 C.2-COOH蒽醌 D.1,8-二-OH蒽醌 21.下列化合物属于香豆素的是() A. 槲皮素 B. 七叶内酯 C. 大黄酸 D. 小檗碱 22. Emerson试剂为() A.三氯化铁 B.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 C.氢氧化钠 D.醋酐-浓硫酸 23.香豆素苷不溶于下列何种溶剂() A. 热乙醇 B. 甲醇 C. 氯仿 D. 水 24.中药水煎液有显著强心作用,应含有( ) A.蒽醌苷 B.香豆素 C.皂苷 D.强心苷 25.向某强心苷固体样品中加呫吨氢醇试剂,水浴3分钟,能显红色, 说明分子中有( ) A.α-D-葡萄糖 B.β-D-葡萄糖 C.6-去氧糖 D.2,6-去氧糖 26.甲型强心苷和乙型强心苷结构的主要区别是() A. A/B环稠合方式不同 B. B/C环稠合方式不同 C. C3位取代基不同 D. C17位取代基不同 27. I型强心甙、甙元和糖的连接方式为()。 A.甙元C3—O—(2,6-去氧糖)X—(D-葡萄糖)y, B.甙元C3—O—(6-去氧糖)X—(α-OH糖) C.甙元 C3—O—(α-OH糖)X—(2,6-二去氧糖) D.甙元C3—O—(α-OH糖)X—(6—去氧糖) E.甙元C3—O—(α-OH糖)X 28.根据皂苷元的结构,皂苷可分为() A.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两大类 B.四环三萜皂苷和五环三萜皂苷两大类 C.皂苷和皂苷元两大类 D.甾体皂苷、三萜皂苷、酸性皂苷和中性皂苷四大类 29. 属于皂苷的化合物是() A. 苦杏仁苷 B. 毛花洋地黄苷丙 C. 甘草酸 D. 天麻苷 30. 下列具有溶血作用的成分是()。 A.黄酮甙 B.香豆素甙 C.强心甙 D.皂甙 E.蒽醌甙 31. 组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 A.苯酚 B.苯甲醛 C.苯丙素 D.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32.具有抗疟作用的成分是() A.穿心莲内酯 B.丁香酚 C.青蒿素 D.薄荷醇 33. 挥发油采用何法处理后可得到“脑”()。 A.蒸馏法 B.冷藏法 C.加热法 D.盐析法 E.升华法 34. 区别挥发油和油脂最常用的物理方法是()。 A.香草醛-浓硫酸反应 B.皂化反应 C.油斑反应 D.异羟肟酸铁反应 E.三氧化铁-冰醋酸反应 35. 挥发油重要的物理常数,也是质控首选项目为()。 A.颜色 B.比重 C.沸点 D.折光率 E.比旋度 36.检查氨基酸最常用的试剂是() A.氨水 B.吲哚醌试剂 C.茚三酮试剂 D.磷钼酸试剂 E.双缩脲 37.鞣制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久置,可以产生 A.没食子酸 B.儿茶素 C.鞣红 D.糖类 E.多元醇 38.高效液相色谱的缩写符号是() A.UV B.MS C.IR D.TLC E.HPLC 39.下面哪个反应能区别检识3-OH和5-OH黄酮类化合物() A.四氢硼钠反应 B. 锆盐-枸橼酸反应 C.醋酸镁反应 D. 铅盐反应 40. 银杏叶中含有的特征成分类型为() A.黄酮 B.二氢黄酮醇 C.异黄酮 D.双黄酮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 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 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 1.影响提取的因素有()。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1(含答案)

天然药物化学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B/B/A/D/D, A/C/D/B/A, B/D/A/C/B, 1、下列溶剂中,不能用于与水进行萃取的是() A、乙醚 B、正丁醇 C、乙腈 D、苯 2、下列化合物中,含有不饱和内酯环的是() A、黄酮 B、强心苷 C、甾体皂苷元 D、糖类 3、二倍半萜结构母核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A、25个 B、20个 C、28个 D、23个 4、凝胶过滤的洗脱顺序是() A、极性小的先出柱 B、极性大的先出柱 C、分子量小的先出柱 D、分子量大的先出柱 5、生物碱的沉淀反应中,常有一些化学成分干扰,常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发生沉淀反应的成分是 ()A、粘液质、果胶B、单糖、氨基酸 C 、树胶、无机盐D、蛋白质、鞣质 6、从水溶液中萃取游离的亲脂性生物碱的最常用溶剂是() A、氯仿 B、甲醇 C、乙酸乙酯 D、石油醚 7、下列化合物由甲戊二羟酸途径生成的是() A、鬼臼毒素 B、水飞蓟素 C、甘草酸 D、肝素 8、下列哪项不是甾体皂苷的性质() A、溶血性 B、表面活性 C、挥发性 D、与胆甾烷发生沉淀 9、具有抗老年性痴呆活性的天然产物是() A、水飞蓟素 B、穿心莲内酯 C、长春碱 D、石杉碱甲 10、最容易酸水解的是苷类是() A、α-羟基糖苷 B、α-氨基糖苷 C、6-去氧糖苷 D、2,6-二去氧糖苷 11、糖和苷之联结位置的获知有() A、乙酰解 B、酸水解 C、碱水解 D、全甲基化后醇解 12、环烯醚萜类的结构特点是() A、具有C 6-C 3 -C 6 的结构 B、具有半缩醛和环戊烷 C、具有不饱和内酯环 D、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结构 13、区别甲型强心苷和乙型强心苷的依据是() A、甾体母核的取代情况 B、甾体母核的氧化情况 C、侧链内酯环的差别 D、苷元与糖连接位置的差别 14、下列哪一项不是挥发油中的组成成分() A、小分子萜类 B、高级脂肪酸或酯 C、苯丙素衍生物 D、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 15、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化合物是() A、五味子素 B、长春碱 C、银杏内酯 D、青蒿素

天然药物化学基础试卷B

第1页 (共8页) 第2页 (共8页) 密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试地点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 卷) 课程 天然药物化学基础 适用班级17药剂1班、17药剂2班 份数 102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命题人:林文城 1、根据不同性质的化学成分,请用连线选择与其相适应的色谱分离方法。 1、采用液-液萃取法分离化合物的原则是( ) A 、两相溶剂互溶 B 、两相溶剂互不溶 C 、两相溶剂极性相同 D 、两相溶剂极性不同 E 、两相溶剂亲脂性有差异 2、极性最小的溶剂是( ) A 、丙酮 B 、乙醇 C 、乙酸乙酯 D 、水 E 、正丁醇 3、可作为提取方法的是( ) A 、色谱法 B 、结晶法 C 、两相溶剂萃取法 D 、水蒸气蒸馏法 E 、盐析法 3、下列溶剂能与水互溶的是( ) A 、乙醚 B 、氯仿 C 、苯 D 、石油醚 E 、甲醇 4、萃取分离法通常选用的两相溶剂是( ) A 、水-亲脂性有机溶剂 B 、两相能混溶的溶剂 C 、水-亲水性有机溶剂 D 、乙酸乙酯-石油醚 E 、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 5、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 A 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 B 、化学药物的药理作用 C 、生物药物的药理作用 D 、天然药物的功效 E 、化学药物中的化学成分 6、下列方法不能用于除去鞣质的是( ) A 、热处理冷藏法 B 、聚酰胺吸附法 C 、明胶沉淀法 D 、乙醇沉淀法 E 、铅盐沉淀法 7、下列哪项不是有机酸的性质( ) A 、具有酸性 B 、可与碱反应生成盐 C 、其铅盐易溶于水 D 、能被醋酸铅沉淀 E 、可溶于碳酸氢钠溶液 一、连线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二、选择题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全国内审员考试试题全集(含答案)

内审员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质量"定义中的"特性"指的是( A )。 A.固有的 B.赋予的 C.潜在的D,明示的 2.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为( B )。 A.关键质量特性 B.重要质量特性 C.次要质量特性 D.一般质量特性 3.方针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 D )。 A.行为科学 B.泰罗制 C.系统理论 D.A+C 4.方针目标横向展开应用的主要方法是( B )。 A.系统图 B.矩阵图 C.亲和图 D.因果图 5.认为应"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的质量管理原则的质量专家是( B )。 A.朱兰 B.戴明 C.石川馨 D.克劳斯比 6、危险源辨识的含意是( E ) A)识别危险源的存在B)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C)确定危险源的性质D)A+C E)A+B 7.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 B.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的特性 D.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8.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这反映了质量的( B )。 A.广泛性 B.时效性 C.相对性 D.主观性 9、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A ) A在提交标书或接受合同或订单之前应被完成 B应只有营销部处理 C应在定单或合同接受后处理 D不包括非书面定单评审 10、以下哪种情况正确描述了特殊工序:( B ) A工序必须由外面专家确定

B工序的结果不能被随后的检验或试验所确定,加工缺陷仅在使用后才能暴露出来 C工序的结果只能由特殊的时刻和试验设备标准验证。 D工序只能随着新的技术革新出现加工测试 11.WTO/TBT协议给予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是( C)。 A.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B.保护本国的国家安全 C.保证各企业参与平等竞争的条件和环境 D.保证各成员之间不引起竞争 12.下列环节哪一个不是质量管理培训实施的基本环节( B )。 A.识别培训的需要 B.编制培训管理文件 C.提供培训 D.评价培训有效性 13.顾客需求调查费应计人( B )。 A.鉴定成本 B.预防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14.内审和外审的纠正措施费应计人( C )。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15.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提出的"质量管理三部曲"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 C )。 A.质量保证 B.质量检验 C.质量改进 D.质量监督 16.认为"引起效率低下和不良质量的原因主要在公司的管理系统而不在员工"的质量专家是( A)。 A.戴明 B.朱兰 C.石川馨 D.克劳斯比 17.质量信息传递大体由( A)组成。 A.信源-信道一信宿 B.信源-信道-反馈 C.信源-信道-新信源 D.信源-信道-信源 18.质量信息系统的作业层的特点之一是(D)。 A.不可预见性 B.阶段性 C.概要性 D.可预见性 19、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时发现有以下何种事实,可判不符合4.4.7要素。( E ) A)消防通道被阻塞B)操作工未按规定穿戴工作衣帽 C)急救用的药品过期D)A+B E)A+C 1.A 2.B 3.D 4.B 5.B 6. E 7.B 8.B 9. A 10. B 11.C 12.B 13.B 14.C 15.C 16.A 17.A 18.D19. E 二、填空题 1、ISO9001:2009和ISO14001:2004标准分别由(ISO/TC 176技术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的。

天然药物化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1.乙醇不能提取出的成分类型是………………………………………………………( D )A.生物碱B.苷C.苷元D.多糖E.鞣质 2.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是…………………………………………………………( B )A.离子交换色谱B.凝胶过滤色谱C.聚酰胺色谱D.硅胶色谱E.氧化铝色谱 6.红外光谱的单位是……………………………………………………………………( A )A. cm-1 B. nm C. m/z D. mm E. δ 7.在水液中不能被乙醇沉淀的是………………………………………………………… ( E ) A. 蛋白质 B. 多肽 C. 多糖 D. 酶 E. 鞣质 8.下列各组溶剂,按极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B ) A. 水>丙酮>甲醇 B. 乙醇>醋酸乙脂>乙醚 C. 乙醇>甲醇>醋酸乙脂 D. 丙酮>乙醇>甲醇 E. 苯>乙醚>甲醇 9. 与判断化合物纯度无关的是…………………………………………………( C ) A. 熔点的测定 B. 观察结晶的晶形 C. 闻气味 D. 测定旋光度 E. 选两种以上色谱条件进行检测 10. 不属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 D ) A. 氯仿 B. 苯 C. 正丁醇 D. 丙酮 E. 乙醚 11. 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选用………………………………( C ) A. 回流提取法 B. 煎煮法 C. 渗漉法 D. 连续回流法 E. 蒸馏法 12. 红外光谱的缩写符号是……………………………………………………( B ) A. UV B. IR C. MS D. NMR E. HI-MS 13. 下列类型基团极性最大的是………………………………………………( E ) A. 醛基 B. 酮基 C. 酯基 D. 甲氧基 E. 醇羟基 14.采用溶剂极性递增的方法进行活性成分提取,下列溶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B ) A.C6H6、CHCl3、Me2CO、AcOEt、EtOH、H2O B.C6H6、CHCl3、AcOEt 、Me2CO、EtOH、H2O C.H2O、AcOEt、EtOH、Me2CO、CHCl3、C6H6 D.CHCl3、AcOEt、C6H6、Me2CO、EtOH、H2O E.H2O、AcOEt、Me2CO、EtOH、C6H6、CHCl3 15.一般情况下,认为是无效成分或杂质的是…………………………………( B ) A. 生物碱 B. 叶绿素 C. 鞣质 D. 黄酮 E. 皂苷 16.影响提取效率最主要因素是………………………………………………( B ) A. 药材粉碎度 B. 温度 C. 时间 D. 细胞内外浓度差 E. 药材干湿度17.采用液-液萃取法分离化合物的原则是……………………………………………( B )A. 两相溶剂互溶 B. 两相溶剂互不溶 C.两相溶剂极性相同 D. 两相溶剂极性不同 E. 两相溶剂亲脂性有差异 18.硅胶吸附柱色谱常用的洗脱方式是……………………………………………( B )A.洗脱剂无变化B.极性梯度洗脱C.碱性梯度洗脱 D.酸性梯度洗脱E.洗脱剂的极性由大到小变化

天然药物化学试卷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化学 试卷 中药学、中药资源专业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 分 核分人: 得分 评卷人 一、 根据以下各化合物的结构式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入题后的空格中) O O-glc-rha OH OH O H OH O O O OCH 3O O O O O O A B C D O Glc-O N H 3CO H 3CO OCH 3 OCH 3OH E F G O O OH Glc-O O O OH OH O O glc glc glc glc 1216 H I J 第1页(共10页) A 属于 结构类型,该化合物的英文名为 。 O H H 3611O 5 CH OH

B属于结构类型,该化合物的吡喃环就是由环合而成。 C属于结构类型,该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 D属于结构类型,含该类化合物的中药放置久了后会变。 E属于结构类型,该化合物的C-25为构型。 F属于结构类型,该化合物的颜色为。 G属于结构类型,该化合物的结构骨架就是由两个构成。H属于结构类型,与同一大类的乙型结构比较,其紫外最大吸收波长。 I属于结构类型,该化合物的IR光谱会出现个羰基吸收信号。 J属于结构类型,该化合物存在于有名中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从五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 1、第一题所列化合物中,可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的化合物组为。 ① ABC ② BFJ ③AFI ④ GIH ⑤ HIJ 2、第一题所列化合物中,能溶于碱水的化合物组为。 ① ABCD ② BFHJ ③ CDFG ④ ABFI ⑤ GHIJ 3、第一题所列化合物中,在200-400 nm 范围内没有UV 吸收的化合物组为。 ① CDF ② EJ ③ ABC ④ HIJ ⑤ EFG 4、天然产物中,不同的糖与苷元所形成的苷中,不能用酶水解的苷就是。 ①α-葡萄糖苷②β-葡萄糖苷③氨基糖苷④羟基糖苷⑤ 2、6-二去氧 糖苷 5、可以区别还原糖与苷的鉴别反应就是。 ① Molish反应②菲林试剂反应③ Baljet 反应④碘化铋钾试剂反应⑤双缩 脲反应 6、经甲戊二羟酸途径生物合成而来的化学成分就是。 ①蒽醌类②香豆素类③黄酮类④萜类⑤生物碱类 7、鉴别甾体皂苷与甲型强心苷的显色反应为。 ①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② Kedde反应 , ③ Molish反应 , 第2页(共10页) ④ 1%明胶试剂 , ⑤三氯化铁反应 8、采用PC法鉴定苷中的糖时,通常的做法就是。 ①将苷用稀硫酸水解,过滤,滤液浓缩后点样 ②将苷用稀硫酸水解,过滤,滤液用Na2C03中与后点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