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性问题(新版)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性问题(新版)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性问题(新版)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性问题(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性问题(新版)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性问题(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摘要]:未来二十年,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处于规模空前的发展期,制定科学合理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战略,正确引导其健康有序地发展,意义非常重大。作者有幸参加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之“大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战略”的编写,通过对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从政策、行业、技术等层面初步提出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发展战略,供大家探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战略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轨道交通建设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涉及建筑业、制造业及管理的所有领域,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不仅可推动我国建筑业、制造业的发展,更可带动城市的发展。以新的战略发展观探讨今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在技术层面上,可提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技术水平,完成本行业的技术跨越,促进产业发展;在宏观经济方面,更

可引导城市布局的合理发展,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但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症结有:规划体系不健全;系统标准不统一;建设周期长,造价高;装备技术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交通设施运营管理缺乏系统整合,管理手段落后;交通安全保障系统不健全等。健康有序地发展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促进技术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本文即通过我国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分析,得出技术发展趋势及技术发展特点,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技术发展目标,并制定出相应的技术策略。

1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1.1建设现状

综观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史,从1965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到目前全国多个城市多条线的同步建设,风雨四十年,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长春、大连六城市10条线,线路总长共计约318公里,除北京地铁一号线和环线近40公里外,其余都是九十年代后修建的。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态势更为迅猛,全国4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已有30多个城市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

的前期工作,在建线路有8个城市,17条线,线路总长约360公里,共需总投资近1100亿元,运营初期所需车辆就达1582辆。而近期报批的几个城市的建设规划,更是报出了惊人的数字。

分析这些城市的特点,可以看出,我国2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是我国今后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重点。大致有四种情况:第一种,具有建设和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的经验,进一步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城市内形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在城市中发挥骨架作用;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第二种,具有建成一条线或正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开始进行第二条城市轨道交通的前期工作,尽快形成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走廊的作用,如:深圳、南京、武汉、长春、大连等城市;

第三种,比较多的城市正在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前期工作,例如:杭州、成都、沈阳、西安、哈尔滨、苏州、青岛、鞍山等城市;

第四种,在经济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塘地区,正在酝酿建设城市间的轨道交通建设的前期工作,广州至佛山,广州至珠海的轨道交通已开始启动。

初步预测到2010年,将要建设1500公里,需要投资5400多亿元,初步估算新建线路运营初期所需车辆就达6800辆。这样大的需求,是

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健康有序地发展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促进技术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1.2技术水平

我国地铁与轨道交通的发展虽然只有38年的历史,与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历史相比较,设计、施工的许多方面并不落后,如明挖法、盖挖法、沉埋法、盾构法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跨度暗挖法和平顶直墙暗挖法我国属国际领先水平。但在综合交通规划与设计及一些关键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尚有较大差距。

城市轨道交通的机械施工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地铁用的盾构机目前多靠进口。发达国家的暗挖有了新的进展,其中有大跨度的预制块法、预切槽法、微气压法等,在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已有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用的设备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研制更新,尤其是通信及信号控制系统仍有差距。建设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存在差距,系统集成能力不强,缺乏具有对工程项目管理、设计咨询、施工、运行管理全过程管理的国际型工程公司。

运营管理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人工较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较低,国外先进国家每公里地铁管理人员在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细则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细则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 4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 5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报告内容和要求 6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格式和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需提供资料 前言 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工作,做好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科学评价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生产的条件和能力,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建设与运行,制订本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预评价是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后,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线路选择、技术路线、社会环境的安全评价,查找本工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补充完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安全对策措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初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本质安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合法、自主地开展安全预评价。 本标准遵循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实施指南》的编写规则。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地铁有限公司、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钟茂华、徐一平、何理、史聪灵、黎忠文、许巧祥、邓云峰、韩利、肖中平、涂旭炜、裘丽强、符泰然、石杰红。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预评价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本标准未被引用的相关标准应视之有效。 GB50157-2003 地铁设计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AQ8001-2007 安全评价通则 AQ8002-2007 安全预评价导则 3 术语1 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 城市轨道交通是在不同型式轨道上运行着大、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当代城市中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要点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要点 近年来,各大城市都加大地铁建设以解决日益紧张的交通压力。随着地铁网络化运营,客流的急剧增加,地铁运营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地铁运营的根本任务就是将旅客安全及时地运送到目的地。地铁运营的目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地铁运营必须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与运营安全有关的因素可以划分为四类:人、机器、环境及管理。以管理作为控制、协调手段,协调人、机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反馈作用将系统状态的信息反馈给管理系统,从而改进安全管理方法,最终得到更为安全的系统。 运营的安全管理是指管理者按照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对运输系统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危险控制的一切活动。该定义包括五个方面的含义: 1. 运营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消灭和减少运营事故及其损失。 2. 运营安全管理的主体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 3. 运营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人(基层作业人员)、财(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等)、物(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等)、信息(安全信息)等。

4. 运营安全管理的方式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5. 运营安全管理的本质是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使各种矛盾向有利于运营安全方面转化。 安全系统管理的基本内容可包括:总体管理、重点管理及事后管理 一、总体安全管理 在运营管理工作中,一切服务于安全生产的各管理部门,为确保运输安全所做的工作都应纳入总体安全管理的范畴。 包括:安全组织、安全法规、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信息、安全资金等。 运营安全总体管理 1.安全组织管理 是安全管理的实施主体,负责安全的组织领导、协调平衡、监督检查工作,使安全管理体制有效地正常运转,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 2.安全法规管理 任务是严格遵循国家有关轨道运营安全的法律、法规等条文规定,对各种运输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进行研究、制定、修改、完善、贯彻和落实,使运营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管理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管理 专业:行政管理学 类型:在线 姓名:李磊 指导老师:唐贤兴

论文摘要 社区是城市的基础,是城市社会管理最基本的单元,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和载体,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工作量大,协调任务重,不是单个部门能够牵头推动的,也不是单靠办事处、社区能够完成的。抓好社区建设,事关全区发展全局,事关全区发展长远。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市民生活、提升文明程度、发扬基层民主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城市化的发展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社区建设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前提基础,社区各项工作都要融入到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中。在抓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牢记“便民、利民、惠民”这个宗旨,积极为群众提供快捷、周到、完善、满意的服务。近几年来,我区按照市委书记对我区社区建设提出“打造精品社区,争创全国一流水平”的要求,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提出要瞄准全国先进,打造精品社区,深入推进我区和谐社区建设,我区积极筹备,在社区建设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管理这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与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相比较,我区的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管理仍然存在很多不相适应。如何能够更好的推进我区的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管理,成为我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就我区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管理工作做了全面的剖析。 关键词:城市化;社区建设;社区管理

目录 一、社区建设状况与城市化进程还不相适应 (1) (一)现有的城区管理体制和功能难以承接 (1) (二)人口管理和维护稳定的工作难以到位 (2) (三)行政化的社区运行模式难以落实 (2) (四)现在的社区服务水平难以满足 (2) 二、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呼唤社区建设的突破和飞跃 (3) (一)社区建设的内容转向系统化 (3) (二)社区管理与服务对象转向属地化 (4) (三)社区管理行为转向民主化、互动化 (4) (四)社区经济发展运作转向市场化 (4) 三、加强社区建设要全力构造新型城市社区 (5) (一)转变观念,树立大社区意识 (5) (二)改革管理体制,构建新的社区建设组织体系 (5) (三)强化居民自治,建立较为完善的居民参与机制 (5) (四)探索财力体制,建立社区组织财力来源新途径 (6) (五)发展社区服务,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 (7) (六)完善管理办法,建立一支灵活高效的社区干部队伍 (7) 总结 (7) 结束语及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摘要:安全风险分析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安全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从预先危险性分析入手对轨道交通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并联系实际,提供了几种典型的风险分析评价方法。其研究成果对今后轨道交通项目的风险分析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方法 abstract: the safety risk analysis is the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oper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guarantee. based on the related risk management theory, from the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of rail transit projects of the risk analysis, and with practice, provide several typical risk analysis evaluation metho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rail transit projects for future risk analysis evaluation i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keywords: urban rail traffic safety evaluation the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evalua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s78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对于缓解交通压力,节约资源能源,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进入2012年,各大城市纷纷开始轨道交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应急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应急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应急预案 2016年9月2日

目录 一总则 (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总体规划 (3) 3.1 编制目标 (3) 3.2 安全事故处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4) 3.2.1 组织机构 (4) 3.2.2 实施机构 (5) 3.2.3 职责分工 (6) 3.3 应急响应 (7) 3.3.1 应急响应流程 (7) 3.3.2 应急响应分类 (8) 3.4 应急响应注意事项 (9) 3.5 应急过程的信息发布管理 (9) 3.6 后期处理 (10) 3.7 保证措施 (11) 3.8 应急培训和演练 (12) 3.8.1 应急演练的频率 (12) 3.8.2 演练内容 (12) 3.9 紧急呼叫电话号码 (12) 四风险评估 (12) 4.1 风险评估概述 (12) 4.2 风险评估依据 (13) 4.3 评估结果 (13) 五施工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15) 5.1 基坑开挖时地下连续墙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5) 5.1.1 存在的风险分析 (15)

5.1.2 地下连续墙墙面及接缝发生渗漏处理措施 (15) 5.1.3 在地连墙接缝可能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 (19) 5.2 基坑底部施工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20) 5.2.1 基底存在的风险 (20) 5.2.2 发生基底突涌时的应对措施 (20) 5.3 周边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在施工中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23) 5.3.1 周边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在施工中的风险 (23) 5.3.2 风险应对措施 (23) 六应急抢修材料设备 (25)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维护乘客和运营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及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基本原则】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安全可靠、便捷舒适、统筹协作的原则。 第四条【管理职责】交通运输部负责指导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 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城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运营安全前期防控 第五条【规划衔接】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

规划应当征求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意见。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综合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运营安全保障等因素,对线网架构、换乘枢纽规划、线路建设时序、线网综合应急指挥系统等提出意见。 第六条【安全专篇】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中应当编制运营安全专篇。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应当征求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意见。 第七条【配套设施】在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时,应当统筹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消防、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无障碍交通需要,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规划设计相关设施。相关设施的布局、规模等应当与需求相适应,并与车站统一规划、同期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第八条【设施设备选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车辆、信号、自动售检票等设施设备选型应当统筹考虑与线网中其他线路设施设备的相互兼容和统一,以降低安全风险,确保运营可靠,提高运营效率效益。 第九条【运营单位条件】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二)具有健全的行车管理、客运管理、设施设备管理、

车站管理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车站管理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分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134-21 车站管理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分 析(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网越来越复杂,轨道交通在现代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交通网的复杂化直接引发了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是我国各大城市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交通拥堵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会阻碍城市的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车站管理工作在城市道路交通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地铁运行安全有重要影响,车站部门应结合地铁实际运行状况强化车站管理工作,为缓解我国交通拥堵提供动力保障。 关键词:车站管理;地铁运营;安全;类型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取得了迅猛发展,各大城市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不断扩大轨道交通范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普通道路交通系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速度快、运量大、能耗低以及乘坐舒适等方面,是现代社会“绿色交通”形式的首选。轨道交通系统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地铁以地下运营为主,实际施工非常困难,一旦发生运营事故将会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因此,加强车站管理,促进地铁运营安全是现代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点内容。运营安全是提高地铁运行效率的重要保障,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该建立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系统,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 一、地铁运营事故的主要类型 (一)火灾 火灾是常见的地铁运行事故之一,在实际发展过

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危机管理体系的模式及策略

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危机管理体系的模式及策略

————————————————————————————————作者:————————————————————————————————日期:

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危机管理的模式及策略-企业管 理论文 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危机管理的模式及策略 舒小兰雷菊华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重庆402160) 摘要:在城市化高速进程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危机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危机的发生,通过对危机的管理、控制和化解,同时借鉴和吸收国外成熟的城市危机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水平,本文浅析了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危机管理的模式及策略。 关键词:城市化;危机管理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5(2015)04-0232-01 收稿日期:2015-01-20 作者简介:舒小兰(1984-)四川泸州人,管理学硕士,讲师,从事公共行政管理策略研究。雷菊华(1980-)湖南武冈人,电子工程学士,讲师。 一、控制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 过快的城市化速度,将带来城市公共安全很多方面的问题。城市化的进程必须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否则就会埋下安全隐患。中国社会已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也是一个“高风险的社会”的到来。城市越大,风险越大,很多安全问题的爆发使城市政府无能为力,措手不及。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控制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有序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_何理

第5卷 第6期 2009年12月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Jour nal of Sa fety Science and Techno l o gy V o.l 5No .6 Dec .2009 文章编号:1673-193X (2009)-06-0128-05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 何 理1,2 ,钟茂华2 ,史聪灵2 ,石杰红 1,2 (1.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2.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 摘 要:现阶段我国已进入城市轨道工程建设高峰期,安全事故频发。为预防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其安全评价工作逐步受到重视。笔者依据现行安全评价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预评价、试运营前安全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及运营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及评价重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评价体系。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X 913.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safety evaluation syste m of urban rail transit H E Li 1,2 ,ZHONG M ao -hua 2 ,SH I Cong -li n g 2 ,S H I Jie -hong 1,2 (1.U n i versity of Sc i ence and T echno logy Be iji ng,B eiji ng 100083,China)(2.Ch i na A cade m y of Safe t y Sc i ence and T echnology ,Beiji ng 100029,Ch i na) Abst ract :A t presen,t the peak peri o d for constructi o n of ur ban rail transit has co m e i n to be i n g in Ch i n a ,and the safety i n 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 f various safety i n ciden ts in urban ra il transi,t the safety eva l u ation w ork is e m phasized g raduall y .Based on the require m ent of ex isting safety evaluation standar ds and co m b i n i n g w ith the persona l practice work ,the m ain contents and evaluati o n e m phasis o f sa fety assess m en t prior to star,t sa fety assess m ent prior to tria l operation ,safety assess m ent upon co m pleti o n and safety assess m ent i n opera -ti o n for urban ra il transit w ere analyzed ,and the safety eva l u ation syste m of ur ban ra il transit was put for w ar d .K ey w ords :urban ra il transi;t sa fety evaluati o n;syste m 收稿日期:2009-10-12 作者简介:何理,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0674079、 50704027、70833006)资助 1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大客流运输任务,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其社会影响力、政治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十分巨大。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但由于工程施工及运营安全管理 工作涉及面广,各种情况交织复杂,各种事故还时有 发生。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必要建立一套较完整的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评价体系,以便对轨道交通工程各阶段的安全程度进行综合性评价,客观地反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安全运营。 2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现状 211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内地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

深圳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 地铁是我国起步较晚的地铁建设项目之一。在国早期地铁建设经验的总结参考之下,其在设备设施建设、人才管理建设等方面都处于我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自通车至今为止,无重大运营事故发生。为了确保今后安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对地铁安全运营评价体系研究的工作不容忽视。 本文在参考我国地铁安全评价工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地铁的具体情况,从硬件、软件以及结果三大方面着手确立了设施、管理、故障三大指标,通过对地铁各子系统的组成和职能分析确立了分别对应三大指标的具体衡量指标,并将具体指标细化,从而搭建起四层级结构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造,以及计算判断矩阵,量化指标,得到安全指标体系中不同层级指标的权重排序。 根据量化结果,得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权重排序为管理、故障、设施,其中管理、故障权重值明显高于设施的权重值;在二级指标中对应于一级指标进行排序,处于第一位的分别为车站客运设施、人员安全素养、突发事故。最终由结果分析确定了地铁安全工作的重点——应急响应系统的完善,并给出了从人子系统、软件子系统、硬件子系统三个方面完善应急响应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地铁安全评价;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应急响应 Abstract Shenzhen subway is one of the latest subway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our country. With the summary and the refer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bout the domestic subway at earlier stage, the constructions about the equipment, facility, as well as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have reached the advanced level in our country and even around the world. From coming into use, there has not

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城中村改造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江南大学网络学院毕业论文 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加强 城中村改造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指导老师:贺慰 作者:濮军锁 二O一一年一月

摘要:本文就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中村与现代化发展制约问题展开详细论述,首先提出了城中村的概念和本质特征,分析了城中村产生的多方面原因。并从实现城市物质形态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和社会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改善城市环境和社会治安、盘活城市资产,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使城市资产升值等多个方面就改造城中村的意义进行了详细论述,文章结合目前一些地方城中村改造的做法和经验,着重提出应从村民市民化、组织城市化、经济公司化、房屋建筑城市化、社会结构和管理现代化五个方面进行改造,使城中村更好地融入到城市整体中去,以实现城中村彻底地城市化。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管理 正文: 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城中村问题也日益凸显。在繁华的都市里,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边,不时地兀立着一个个布局凌乱、拥挤不堪的建筑群落,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外观,也影响了城市管理。城中村里环境脏乱、市政设施不配套、治安混乱,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隐患和城市问题,构成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严重障碍。有人说它是“毒瘤”,有人形容它是定时炸弹,也有人认为它是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最后的港湾和堡垒。 一、城中村的产生 城中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事物?它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城中村是城市规划区内未完全向城市转型的原农村社区,是在急剧的城市化过程中,原农村居住区域(包括土地、房屋等要素)、人员和社会关系等就地保留下来,没有有机参与新的城市经济分工和产业布局,仍然以土地及土地附着物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初级关系(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而不是以次级关系(业缘关系和契约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社区。 城中村不仅是一种房屋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形态。城中村存在的根源是城市化没有瓦解原农村社区的居住结构和社会结构。只要原居住结构和社会结构没有瓦解,城中村就仍然可能是城中村。目前,对城中村的概念,还存在种种不一致的认识。有的认为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中原农村区域形成的杂乱无序的建筑群落;有的认为城中村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区内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体制的农村社区;有的认为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村庄,等等。这些概念都只是从一个角度揭示城中村的特征,没有全面地揭示城中村作为一种居住形态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也导致了城中村改造实践上的片面性。 城中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制度角度讲,土地集体所有制、宅基地政策是形成城中村的重要制度条件,土地集体所有和宅基地政策,把村民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基于土地的利益共同体,难以分化瓦解,这与土地私有国家形成了显著区别。从社会角度讲,中国农村宗族和地缘观念很强,安土重迁,这种居住观念构成了城中村存续的社会心理条件;同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增殖,外来人口急增,使得私房出租成为一个利益丰厚的产业,这是城中村得以发展的社会条件。从政府方面讲,主要是:①认识不足,缺乏及时的规划和调控。政府对城中村的发生、发展后果估计不足,没有及时拿出有效的规划、改造措施,最后积重难返。②重新安置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巨大。迅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原农村居民主动迎接城市化,并最大限度利用城市化形成的级差地租,使得安置的成本十分高昂,政府一时无力负担,于是采取回避态度,任其发展。③无法解决农民城市化的善后问题,如重新安排就业,解决其社会保障和生活来源等。 但是,城中村也并不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如果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采取了及时和适当的政策措施,城中村的产生也是可以避免的,比如上海浦东、海南洋浦等一些地方,在城市化进程中采取了一次性征地、统一安置等办法,就成功地避免了一些城中村的产生。 二、城中村改造的意义和必要性 城中村的存在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要提高城市化质量,提升城市素质,必须进行城中村改造。 (一)这是实现城市物质形态现代化的需要。从城市规划来讲,城中村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物质形态空间规划的科学性、阶段性、层次性和整体性,特别是在总体规划完成以后进入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地块的城市设计时尤其明显。另外,这些地区功能定位的模糊、土地使用性质的混乱、建筑物布局的随意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1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若干因素分析 1.1城市轨道交通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中旅客运输的主要载体,其安全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但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这里拟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重点分析容易引发的几方面安全问题。 (1)列车开行密度大,导致列车相撞等运行事故的发生机率增大。 (2)车站及列车内旅客密度大,旅客流通量大容易形成安全问题 旅客车内人身安全问题。列车内过度拥挤,导致旅客容易与列车车体等接触过多容易引发烫伤、触电等问题。旅客人数过多导致上下车过程中非常拥挤,容易发生旅客被踩伤及挤伤的问题。旅客密度大导致车内空气流通差,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生理功能较弱的旅客发生窒息等生理问题,同时也引发传染病在人群中的扩散。旅客密度大直接导致治安问题的出现。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列车内借拥挤的环境实施偷盗的现象较为严重。大量的旅客容易成为恐怖份子袭击的目标。自杀问题越来越严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根据心理学分析自杀者往往喜欢选择人员较多的地点进行自杀,近年来城市轨道内自杀事件频繁发生。 (3)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特别的地理位置及封闭性的特点容易产生安全问题 地铁顶棚及轻轨高架桥比一般运输形式的基础设施更容易受到破坏,并直接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更容易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恶劣天气对城市轨道交通影响较为严重,如发生大雨、大雪、大风等恶劣天气状况将产生地铁排水问题,轻轨防风、防滑、排水等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封闭性的特点加上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也会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 1.2 从人、车辆、线路以及法律等方面分析轨道交通安全问题 (1)人的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要以人为本,轨道安全管理也要以人为本。应充分考虑乘客的因素,保障广大乘客的安全。由于乘客的素质对轨道交通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很多事故都是由于乘客没有遵守乘车规则造成的,所以应加强对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的教育,减少由于乘客拥挤造成对轨道交通安全的威胁。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疏忽引发事故的比例也较大,而且后果严重。几乎每一起重大事故都与工作人员的失职有关系。因此对工作人员进行法制教育、技术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 (2)车辆因素 车厢虽然使用的是耐燃材料,但在燃烧后会散发大量的有毒气体。因此车辆所使用的阻燃材料是否合格、安全装置是否充足有效,对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车辆是否符合运行要求、车辆技术状况好与坏,会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 (3)线路因素 轨道交通是一个封闭式的交通系统,线路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事故的产生与线路情况有一定的关系。如地面轨道交通平面交叉口的密度较大、区间隧道内的照明条件差、缺少信号标志等都会影响交通安全。 (4)法律因素 在我国现有的轨道交通政策法规中,对安全管理虽有原则的、定性的要求,但缺少具体的管理条文及定量的衡量标准,也缺少有关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政策。 2 加强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和手段 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城市的快速交通工具,安全状况是其管理水平和各种质量的综合反映。“安全第一”是乘客的根本需求和首要标准。轨道交通的安全包括消防安全、行车安全、综合治理安全等诸多方面。除了一些突发性事故外,大多数安全事故都是有前兆的。为了更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必须从以下各方面着手来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试题及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试题使用教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试题范围:全册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版次:第2版 一、单项选择题 1、()是指在生产活动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客观存在的可能对系统造成损失的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 A.安全 B.危险 C. 隐患 D.事故 2、严抓隐患整改,按照“五个落实”,即任务落实、人员落实、()、质量落实、时间落实,按期整改完成。 A.设备落实 B.经费落实 C.数量落实 D.环境落实 3、行车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部分。 A.核心 B.重要 C.主要 D.次要 4、线路改道时,不得连续松开()以上轨枕螺旋。 根根 C. 3根根 5、城市轨道交通()在发生火灾、事故或恐怖活动的情况下,是进行应急处理、抢险救灾和反恐的主要手段。 A.消防系统 B.供电系统 C.环控系统 D.通信系统 6、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的法人代表每月至少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会议。 A.两次 B. 一次 C.三次 D.四次 7、()是应急活动的最基本原则。 A.分级响应 B.属地为主 C.统一指挥 D.公众动员 8、安全生产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 A.国家政府规章 B. 机构规章 C.经济规章 D.地方政府规章 9、地铁运营系统基础安全评价总分是(),表示可接受。

~95 ~90 C.80~95 ~85 10、()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装备之一,是行车的基础。它的作用是引导机车车辆运行,直接承受由车轮传来的载荷,并把它传给路基。 A.线路 B.钢轨 C.轨枕 D.道岔 二、多项选择题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着名的戴明管理思想,即“戴明模式”或称为PDCA模型为基础。一个组织的活动可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来实现,通过此类方式可有效改善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 A.计划 B.行动 C.控制 D.检查 E.改进 2、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的预警由高到低可分为红色、()、蓝色四个级别。 A.绿色 B. 橙色 C.紫色 D. 黄色 E.黑色 3、城市轨道交通排水系统包括()。 A. 水龙头 B. 废水系统 C. 污水系统 D.雨水系统 E. 防灾报警 4、目前应急管理体系、机构设置,主要有()。 A.层级型 B.联动型 C.专职型 D.综合型 E.简单型 5、下列()属于运营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 A.定期对土建工程进行维护、检查,并及时维修更新 B.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检查 C.检查和维修记录应当保存至土建工程使用期限到期 D.确保运营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E.在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内,设置报警、灭火、逃生、紧急疏散等器材和设备 6、安全生产检查的方式主要有:()。 A.经常性安全检查 B.不定期安全检查 C.专业性安全检查 D.群众性安全检查 E.定期安全检查

深圳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深圳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体 系研究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摘要 深圳地铁是我国起步较晚的地铁建设项目之一。在国内早期地铁建设经验的总结参考之下,其在设备设施建设、人才管理建设等方面都处于我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自通车至今为止,无重大运营事故发生。为了确保今后安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对深圳地铁安全运营评价体系研究的工作不容忽视。 本文在参考我国地铁安全评价工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地铁的具体情况,从硬件、软件以及结果三大方面着手确立了设施、管理、故障三大指标,通过对地铁各子系统的组成和职能分析确立了分别对应三大指标的具体衡量指标,并将具体指标细化,从而搭建起四层级结构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造,以及计算判断矩阵,量化指标,得到安全指标体系中不同层级指标的权重排序。 根据量化结果,得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权重排序为管理、故障、设施,其中管理、故障权重值明显高于设施的权重值;在二级指标中对应于一级指标进行排序,处于第一位的分别为车站客运设施、人员安全素养、突发事故。最终由结果分析确定了地铁安全工作的重点——应急响应系统的完善,并给出了从人子系统、软件子系统、硬件子系统三个方面完善应急响应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地铁安全评价;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应急响应 Abstract Shenzhen subway is one of the latest subway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our country. With the summary and the refer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bout the domestic subway at earlier stage, the constructions about the equipment, facility, as well as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have reached the advanced level in our country and even around the world. From coming into use, there has not happened any significant operation accid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afety task in future, the research to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henzhen subway safety operation is inspected.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afety evaluation about domestic subway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al situation of Shenzhen subway, this paper sets three

城中村中消防问题调研报告

城中村中消防问题调研报告 ——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 摘要:“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这里聚集着大量村民、流动人口众多,这种特殊的社会状态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其存在一系列问题以及隐患,严重影响当地村民以及常住人口的生存状况,经济发展。其中,城中村的消防问题尤为突出,频繁发生的火灾事故已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消防安全呼声不断。本次调研将以调查问卷和采访相关人士的方法,深入城中村当地,主要从当地建筑情况,建筑物用途,消防硬件设施,消防通道以及当地人员的消防意识进行了解,调查问题的成因,调查队员深入城中村当地环境调查消防设备分布,并利用所得数据客观分析问题,一部分得出是建筑物过度密集,电线线路复杂错乱,人员消防意识淡薄等是消防问题的根源,另一部分得出城中村消防安全设备足够完善,定期作消防宣传,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城中村火灾发生次数逐渐减少。在本调研的最后更向相关部门提出适当的建议,从健全消防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对当地人民进行宣传教育工作,适当在城中村里加强消防和保险的合作,并定期进行消防隐患排查工作和落实消防整改措施等,务求使得严峻的形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改善当地人民生存生活环境。 关键词:广州城中村消防安全建议

一、导言 (一)研究意义 从狭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说,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 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从社会安全、消防方面来看,城中村的发展严得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影响城市的进一步腾飞。而消防安全作为整个国家社会公共安全防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城中村”火灾是广州市当前火灾的主要类型,频频发生的“城中村”火灾伤亡事故,表明广州市“城中村”消防安全整治刻不容缓,据统计,广州市“城中村”共有130多个,村内居住人口约120万人,建筑密集拥挤,消防设施缺乏,消防隐患严重,抗御火灾整体能力薄弱,2008年广州市发生火灾1211起,其中发生在城中村内各类场所火灾451起,城中村发生的火灾数量占全市已发火灾总量的40%以上。接连不断的“城中村”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也严重影响安全和稳定。为此,我们小组决定对城中村的消防方面进行调研,从实际情况入手,找出火灾频发的原因,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让人们在更安全、和谐的环境生活。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在本次调研初期,小组成员先进行相关文献搜索,了解以往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相关资讯,再次确定本次调研的重点,使得我们的调研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减少做相同的工作,尽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出更深层次的结论; 2.观察法 本小组成员到广州市海珠区进行实地考察,明确当地的地理位置、留意当地建筑的使用情况,通道楼宽等设置、消防设备、消防通道情况、村内电线设置布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减少调研所得结果的主观性; 3.问卷法 本小组在上冲村各个路段向路人和店铺店员派发调查问卷并回收分析。派发问卷时注意调查对象尽量覆盖各种职业范围和各个年龄层段,而且尽量引渡填写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应急预案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应急预案 2016年9月2日

目录 一总则 (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总体规划 (3) 3、1 编制目标 (3) 3、2 安全事故处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4) 3、2、1 组织机构 (4) 3、2、2 实施机构 (5) 3、2、3 职责分工 (6) 3、3 应急响应 (7) 3、3、1 应急响应流程 (7) 3、3、2 应急响应分类 (7) 3、4 应急响应注意事项 (8) 3、5 应急过程的信息发布管理 (9) 3、6 后期处理 (9) 3、7 保证措施 (10) 3、8 应急培训与演练 (11) 3、8、1 应急演练的频率 (11) 3、8、2 演练内容 (11) 3、9 紧急呼叫电话号码 (12) 四风险评估 (12) 4、1 风险评估概述 (12) 4、2 风险评估依据 (12) 4、3 评估结果 (12) 五施工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14) 5、1 基坑开挖时地下连续墙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4) 5、1、1 存在的风险分析 (14)

5、1、2 地下连续墙墙面及接缝发生渗漏处理措施 (15) 5、1、3 在地连墙接缝可能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 (17) 5、2 基坑底部施工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8) 5、2、1 基底存在的风险 (18) 5、2、2 发生基底突涌时的应对措施 (18) 5、3 周边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在施工中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21) 5、3、1 周边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在施工中的风险 (21) 5、3、2 风险应对措施 (21) 六应急抢修材料设备 (2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试题及答案

城 市轨道交通 运营安全》试 题 出版 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指在生产活动中, 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 识和技术力量的 限制,或者由于 认 识上的局限,而客观存在的可能对系 统造成损失 的不安全行为或 不安全状态。 A. 安全 B.危险 C.隐患 D.事 故 2、 严抓隐患整改,按照“五个落实 ”,即任务落实、人员落实 、 ( )、质量落实、时间 落实,按期整改完成。 A.设备落实 B.经费落实 C.数量落实 D.环境落实 3、 行车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 )部分。 A.核心 B.重要 C.主要 D.次要 4、线路改道时,不得连续松开( )以上轨枕螺旋。 A.5 根 B.4 根 C.3 根 D.2 根 5、 城市轨道交通( )在发生火灾、事故或恐怖活动的情况下, 是进行应急处理 、抢险救灾和反恐的主要手段。 A.消防系统 B.供电系统 C.环控系统 D.通信系统 6、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的法人代表每月至少召开( )消防安 全工作会议。 7、( )是应急活动的最基本 原则。 A.分级响应 B.属地为主 C.统一指挥 D.公众动员 8、安全生产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 )。 A.85 ?95 B.8 0 ?90 C.8 0 ?95 D.75 ?85 使用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试题范围:全册 版次:第2版 A.两次 B. 一次 C.三次 D.四次 A.国家政府规章 B.机构规章 C.经济规章 D.地方政府规章 9、地铁运营系统基础安全评价总分是( ),表示可接受。

10、()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装备之一,是行车的基础。 它的作用是引导机车车辆运行,直接承受由车轮传来的载荷,并把它传给路基。 A.线路 B.钢轨 C.轨枕 D.道岔 二、多项选择题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著名的戴明管理思想,即“戴明模式” 或称为PDCA 模型为基础。一个组织的活动可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来实现,通过此类方式可有效改善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 A.计划 B.行动 C.控制 D.检查 E.改进 2、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的预警由高到低可分为红色、()、蓝色四个级别。 A.绿色 B.橙色 C.紫色 D.黄色 E.黑色 3、城市轨道交通排水系统包括()。 A. 水龙头 B. 废水系统 C. 污水系统 D .雨水系统 E. 防灾报警 4、目前应急管理体系、机构设置,主要有()。 A.层级型 B.联动型 C.专职型 D.综合型 E.简单型 5、下列()属于运营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 A.定期对土建工程进行维护、检查,并及时维修更新 B.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检查 C.检查和维修记录应当保存至土建工程使用期限到期 D.确保运营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E.在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内,设置报警、灭火、逃生、紧急疏散等器材和设备 6、安全生产检查的方式主要有:()。 A.经常性安全检查 B.不定期安全检查 C.专业性安全检查 D.群众性安全检查 E.定期安全检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