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高考历史最可能考的50道题 (中国现代史)

2013年高考历史最可能考的50道题 (中国现代史)

2013年高考历史最可能考的50道题 (中国现代史)
2013年高考历史最可能考的50道题 (中国现代史)

2013年高考历史最可能考的50道题

(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1.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说:“无论哪个国家,当它强盛的时候,一定是边疆安全的时候。因为国家的强盛,必须先把边疆

做成金城汤池,使敌国外患无由侵入,然后中枢权威才能巩固,整个国家的安全才有了保障。”下列举措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辽朝的“蕃汉分治”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答案】D

【解析】考察对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解。边疆的安全与中枢权威的巩固相互联系。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就是稳定边疆,以巩固中央的权威。A、B、C明显不符。

2.1959年建成的人民大会堂,是新中国成长的见证,它既是人民参政议政、处理内政外交事务的殿堂,又是一座历史丰碑。人民大会堂见证的历史有()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答案】D

【解析】A项1949年,B项1954年,C项1956年底,D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3.某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从材料可知,毛泽东希望保留政协,但它已不再是权力机关。这说明政协的职能发生重大变化,由国家权力机关演变成政治协商机构,该情景出现在1954年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后。故选C。

4.“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①新中国成立后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①三大战役胜利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三大宪法(文件)的背景、内容和历史地位,根据所学进行回答即可。

5.以下是在2011年春,广东某村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的宣传标语:“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平竞争,接受群众监督!”“直接选举村委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珍惜民主权利,投好庄严一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加快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

②村委会实行的是间接选举

③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④乡村基层选举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的参政热情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考查的是对新时期中国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解。根据所学村委会的选举是直接选举方式。故②错误。6.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主政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关于三部文献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图6 图7 图8

A.图6颁布于1912年

B.图7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

C.图8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都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宪法。《共同纲领》是1949年中国人民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颁布的,故选B。

7.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

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中共对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法的变化。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反映出毛泽东由建国初50年代的武力解放已经在开始探索采取和平方式统一台湾。

8.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台海关系。注意时间1987年,故选A。其他三项时间不吻合。

9.“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重要共识是()

A.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B.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旅游投资

【答案】C

【解析】“九二共识”指1992年11月大陆的海协会与台湾的海基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10.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基本法》中所蕴含的原则有()

①一国两制②港人治港③高度自治④社会主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一国两制的有关特点,根据所学,①②③项正确,第④项社会主义说法错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

11.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接受台湾《中国时报》专访时说:“光是一个徐蚌会战都是上百万人的伤亡,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对马英九的说法,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马英九认为徐州会战的牺牲实在是不值得

B.马英九反对解放战争

C.马英九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

D.马英九认为历史的悲剧将再次上演

【答案】C

【解析】首先需要注意徐蚌会战是国民党政府对淮海战役的称法。分析材料可以看到马英九反对国共两党类似淮海战役的战争,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和方法解决问题。联系各选项,本题选C项,ABD三项说法错误明显。

12.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汪辜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

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C.“汪辜会谈”受到海峡两岸的一致欢迎

D.“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台海关系。“九二会谈”主要是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与三通的实现无直接关系,排除A。一国两制两岸至今未达成共识,排除B。“汪辜会谈”遭到了台湾台独势力的反对,排除C。故选D。

13.1990年4月4日,全国人大七届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其背景是A.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B.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C.两岸实现大三通D.澳门回归祖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香港回归、一国两制相关知识点,可从落实各项重大事件的时间来判断。A项——1984年;B项——1997年;C项——2008年;D项——1999年,据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背景选A项。

14.《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评论的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不结盟运动D.“上海五国机制”

【答案】B

【解析】考查亚非国际会议。从“……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即可知此时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殖反霸,选择B项。

15.“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①体现了只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一边倒”方针,不符合题干“克服……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的表现。

16.外交部副部长王稼祥提出外交上的“三和一少”,就是要对帝国主义和气一点,对反动派(印度尼赫鲁)和气一点,对修正主义(苏联)和气一点,对亚非拉人民斗争的援助少一点,当时被作为修正主义外交路线被批判。这件事会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A.20世纪50年代初期B.20世纪60年代初期

C.20世纪70年代初期D.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根据题干“修正主义(苏联)和气一点”分,此时中苏关系恶化,处于20世纪60年代。

17.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上海合作组织会徽1979年邓小平访美

A.睦邻友好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求同存异D.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答案】C

【解析】考察队新中国外交的理解。A不符合图二;B两幅图都不能体现;D符合图一,不符合图二;C二者都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故选C。

18.“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

C.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外交。材料言语明显具有意识形态分歧,故A、B、C正确。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双方共同要求,并不是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故选D。

19.“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D

【解析】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抓住题干中得“邻居”这个词语,即在地里位置上和中国相近或者相邻的国家。A选项中的美国不符合此概念,B选项错在“发起”这个词,APEC组织不是中国发起成立的,是后来1991年加入进去的;C选项中得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绝大部分国家不是中国的邻国。故选D项。上合组织成员国是中亚四国和俄罗斯,在地里位置上都符合题干要求。

20.邓小平在中美建交谈判时说:“要实现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我们的观点已经很明确,那就是美国与台湾断交、废约、撤军。”这表明

A.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B.美国愿意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

C.中美双方迫切希望建立外交关系D.在台湾问题上中国采取了灵活的方式

【答案】A

【解析】考查中美关系的核心。材料反映邓小平以及中国人民的观点是美国与台湾断交、废约、撤军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前提,选择A项。

21.下列言论中,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有关的是①(美国外交家基辛格认为)“如果说历史能够给人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不可能没有均衡而取得和平,也不可能没有克制而实现正义”②(美国总统尼克松1969年认为)“在军事防务方面……将越来越多地由亚洲国家自己来处理” ③(1969年中国军方讨论国际形势时提出)“东和孙权北拒曹操”④(1972年中共中央转发的毛泽东指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重大。美国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中美两国积极寻求关系的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分析各选项①②③项符合题意,第④项是在1972年12月,与题意无关。

22.(一位美国总统说)对这个问题,我想很有限地谈谈。因为我们不应该认为已经发生了比实际发生的更多的事情。我们所做的就是把门打开──把旅行的门打开,把贸易的门打开。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的与世隔绝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下列与美国希望中美关系正常化无关的是

A.美国出现经济萧条B.美国已陷入越南战争泥潭难以自拔

C.尼克松竞选丑闻败露D.美国在与苏联争霸过程中处于被动

【答案】C

【解析】考察中美关系正常化ABC属于中美正常化出现的背景。

23.某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图8),该生试图揭示的是

图8

A.中德关系趋势B.中美关系趋势C.中苏关系趋势D.中日关系趋势

【答案】B

【解析】美国参入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因此中美关系不断恶化;抗日战争期间,美国援助中国抗战,两国关系友好;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关系不断恶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关系缓缓。

24.右图所示为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一个场景。出现此场景

的原因包括

①美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

②美国陷入侵越战争泥潭

③美遏制中国的政策失败

④中苏关系的恶化跨越太平洋的碰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尼克松访华。根据所学,尼克松访华时,美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排除①,故选C。

25.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在于这次会议

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C.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

D.使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外交新局面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和对材料的理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次会议使菲律宾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敌对转为友好。这种情况与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恰好相符。第一次亚非会议上,很多亚非国家对中国持有敌意,周恩来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

2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的沃土中。以下不是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的是A.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B.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D.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摄伏谩以取容

【答案】D

【解析】“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大意是:依靠武力假借仁义的,可以称霸,称霸必有大国为基础;依靠道德施行仁义的,可以称王,称王不必有大国做基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大意是: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意是:君子与人相处,不盲目附和,小人与人相处喜欢盲目附和。“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摄伏谩以取容”大意是:皇上喜欢用重刑、杀戮显示威严,官员们都怕获罪,都想保持住禄位,所以没有人敢真正竭诚尽忠。皇上听不到自己的过错,因而一天更比一天骄横。臣子们担心害怕,专事欺骗,屈从讨好。据此本题选D项。

27.对于下图支持中国票数持续增长情况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51

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

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美苏对中国的战略“扶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50—70年代外交关系发展概况。根据所学,A项是新中国成立初提出的外交方针;B项1955年万隆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这些因素都推动中国在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时的票数持续增长。D项说法错误,60年代初开始中苏关系恶化,1972年中美关系才开始正常化。

28.图4和图5所反映的外交事件的相同点在于。

图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图5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B.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D.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的理解。图4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由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更是由于美国阻止中国解放台湾,我国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自身安全与苏联结盟对付美国;到了21世纪,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我国与苏联前加盟共和国和中国接壤的国家为了趋于稳定与发展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致力于共同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这说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都是根据自身的国家安全与主权而做出外交政策的调整。

③中国经济总体上还很落后④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考查中美关系及中美贸易的发展。从表中的时间跨度可知①②正确,从数据对比可知③正确,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表中则反映不出,选择A项。

30.下图是1954年河北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照片。下列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B.国家对私有制经济的改造取得根本性胜利

C.当时个人崇拜已经非常突出D.国家对工商业改造的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理解。据图片中“公私合营”可以判断是对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形式,故选D项。

31.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答案】B

【解析】据三幅图中“公私合营”“农业合作化”体现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开始于1958年,此时已经完成了一五计划建立了完整的工业化体系。

32.下图是我国某一“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在该“五年计划”时期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是对50-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认识。题眼在于观察材料反映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一阶段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业两头好中间差,重工业和农业相反,符合十年探索时期的的经济发展状况,故属于二五计划。故答案为B。

33.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B.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C.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答案】B

【解析】关键信息: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本题须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来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依据阶段特征,可知五十年代早期和七十年代后半期后国家政府在经济的调控作用,对经济发展的推;须认清中国是计划经济。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34.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1957、1962、1970、1980)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949~1957年,新中国的成立促使我国粮食人均产量逐年提高

B.1957~1962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有所下降,原因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以及三年自然灾害的发生

C.1962~1970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说明“文革”对农业发展没有影响

D.1970~1980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原因是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发展脉络的掌握。1962——1970年因“左”的思想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受到影响的,如人民公社化运动,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35.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合作化是指农村合作化运动,农村集体生产,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是指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之后,家庭经营,自负盈亏。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信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无关;D项表述与题干主旨不符。

36.有研究人员作了《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右图显示了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它说明()

A.安徽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源地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常适合国情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遭受严重的挫折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调整完善

【答案】D

【解析】A、B项不能从题干中分析出,从图中“对农村发展有不利影响”的占13%而“总体来看是好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占58%说明需要不断完善,说明D项正确,但不能说明C项。

37.中央电视台报道了这样一个案例:张晓曦是个女孩,其父亲因为她是个女孩,在她读完小学后就让其辍学回家务农。

张晓曦渴望读书学习,她最后将父亲告上法庭,并最终胜诉,其父被迫同意让她继续上学。法官的判决主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A.《义务教育法》B.《宪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教育发展纲要》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青少年必须接受9年义务教育。故选A。

38.“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

②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③邓稼先是在“双百”方针的感召中回国的

④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答案】:D

【解析】:①可以从“不生产尼龙袜子”反映出来。②可以从“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反映出来。③不正确,不符合史实。④不正确,这一事实发生在1964年,而此时邓稼先刚回国。

39.2010年1月11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奖项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这则材料最主要说明()

A.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一项重要国策

B.应该坚持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C.知识和科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D.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尊重知识和人才

【答案】:D

【解析】:“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体现了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故D项是最主要的体现。

A.航天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唯一中心

B.航天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非常激烈

C.中国在世界航天技术领域处于前沿水平

D.掌握宇宙航天技术的国家只有美苏中三国

【答案】:B

【解析】:A项不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性成就还有计算机、生物遗传工程、太阳能技术等。B项符合表格中的成就类型。C项主要错在“前沿水平”的叙述上,从材料看当时中国的航天技术落后于美苏两国。D项的叙述不正确,当今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掌握了宇宙航天技术。

二、非选择题:

41.(15分)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1)结合所学,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对政府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的。(6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2)以下图片是历史的见证。参照示例,在图2和图3中任选一幅,配写解说词。(4分)

陕甘宁边区政府礼堂旧址1945年8月毛泽东到达重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示例图1: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组建抗日民主政府,团结了社会各阶层,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材料三: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

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

1979年,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2010年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

(3)依据材料说出,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3分)纵观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2分)

【解析】(1)问加强对地方的领导。确立联邦制。中央政府内部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代议制主权在民。

(2)问图2在全面内战爆发前,中共赴重庆谈判,努力争取民主和平。图3在新中国诞生前夕,中共要求民主党派参加北平新政协会议,筹备建立新中国。

(3)问1953年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1979年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选举名额向农村倾斜。总体上说明中国民主的进步和完善。

答案:(1)确立联邦制原则,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即中央政府),保留各州一定自主权;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6分)

(2)图2:抗战胜利后,毛泽东等代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签订了有利于和平,民主,团结的《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建国方针。(4分)图3:解放战争胜利之际,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筹建新中国的问题,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4分)

(3)变化: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变为无记名投票;代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比例由偏向大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3分)轨迹:形式日趋完善;以法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2.(12分)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五权宪法”的表现形式是五权分立,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五权分立”。“五权宪法”是以“人民有权,政府有能”的权能分开说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从权能分开说的内涵看。是把国家的大权一分为二。一个是“政权”,一个是“治权”。政权即为“权”,是“管理政府”的力量,这个“权”由人民来掌握;“治权”即为能,是政府自身的力量,这个“能”应当是有能的人组成的政府掌握。孙中山认为,只有这样将“权与能”分开,才可以做到“人民有权,政府有能”。又根据革命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国措施,保证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分阶段、按步骤进行。

材料二民国(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材料三: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这五年时间里,人民民主政权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并得到巩固。从1949年起国家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工作,到1952年,我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五权宪法”的思想特点及性质。(4分)

(2)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定1954年宪法的有利条件及历史作用。(5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五权宪法”的思想特点及性质,性质一问较容易,凡是资产阶级制定的宪法,性质必定是资产阶级宪法。思想特点可从材料一归纳出来。第2问回答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可从材料二来回答,材料中可归纳出经济立法涉及领域较为广泛,根据最后的“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可以概括出将西方有关法规与本国实际结合这一特点。反映资产阶级要求这一特点需要引起注意,容易忽视。第3问考查了1954年宪法的背景等知识点和历史作用,可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即可。

(1)特点:国家大权分为五种形式;权能分开;分阶段完成。(3分)性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1分)

(2)经济立法涉及领域较为广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将西方有关法规与本国实际相结合。(3分)

(3)客观环境: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建设,为人民行使制宪权提供坚实的政治和法律基础;我国经济恢复,国营经济迅速发展并处于国民经济的领导地位;制定《共同纲领》为制宪积累了经验。(3分)历史作用:保障了社会主义建设。(2分)

43.(3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希波战争期间,雅典的民主制不断深化。公元前461年,通过法案剥夺了贵族会议的参政职能,使得雅典的3个民主机构——公民大会,500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独立担负起管理国家的责任;公元前457年开始,第3等级的公民也有权担任执政官。公元前443年伯利克里开始担任首席将军,进一步完善民主制。

——选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这次议会改革(注:1832年议会改革),取消了56个衰败选邑,议席得到重新分配。这场改革为城市工商业阶层与农村富裕农民规定了10英镑财产资格选举权,使选民人数增加。不过新增加的选民绝大多数为中等阶级,而曾经与中等阶级并肩战斗的工人阶级几乎一无所获。尽管如此,中等阶级加入政权,大大削弱了贵族的政治基础,它标志着英国迈出了走向民主政治的第一步。

——选自齐世荣、钱乘旦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上卷)

材料三江泽民在党十四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是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我们应当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以巩固和发展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保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选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不断深化的表现并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时为民主发展所作的贡献。(10分)

(2)根据材料二对1832年议会改革进行评价。(10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我们是采取哪些措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6分)(4)根据上述材料你对民主发展有什么认识。(4分)

【解析】本题考查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第(1)问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考查,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结要点即可。第(2)问评价注意根据材料信息反映出内容从积极作用和存在局限两个方面归结。第(3)问是对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措施的考查,根据所学从制度建设、法治建设两个方面归结。第(4)问认识从民主制度的不断发展、民主范围、阶级属性等方面归结。

答案:(1)剥夺贵族会议的参政职能,扩大民主机构独立管理国家的责任;伯利克里进一步完善民主制。(4分)贡献:所有成年男性工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向公职人员和参政者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6分)

(2)积极方面:通过和平改革使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分享了国家政权;使有财产资格的人有了选举权,增加了选民的人数;削弱了贵族的统治基础,使英国不断走向民主化。(5分)

消极方面:1832年改革只是使有财产资格的人分享国家政权和享有选举权,对于工人阶级不能享有,体现改革为资产阶级服务,民主是一定阶级的民主,是有产者的民主。(5分)

(3)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如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依法治国方针提出等。(6分)

(4)民主在改革中不断发展;享有民主的主体在不断扩大;民主是有阶级性的。(4分)

44.(30分)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成果。古往今来,一部部法律文献搭建起人类政治文明前进的阶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总统和内阁,司法权属于法院,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拥有选举被选举、请愿、诉讼等权利……资产阶级的财产所有权、经营权受到临时政府保护。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三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四法兰西共和之路

图16

(1)依据材料一概括《钦定宪法大纲》的特点和主要目的。请简要分析其积极作用。(9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哪些变化?请分析上述变化产生的原因。(9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4年宪法的意义。(6分)

(4)法兰西共和之路呈现怎样的特点?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民主宪政的认识。(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归纳;第二问,结合材料中“1908年”这是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形势回答;第三问,从该部宪法所处的封建制度与代议制之间的过渡回答积极意义。第(2)问,第一小问,从两则材料中政治权力方面表现出的主权归属,公民权力变化分析;第二小问,结合1912年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等的变化回答。第(3)问,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可以言之有理的回答。第(4)问,第一小问,根据图中曲线的欺负现象归纳。第二小问,可以言之有理答之有据的回答。

答案:(1)特点:①带有封建性;②君权强大,议院立法权和监督权非常有限;③臣民的自由权利只是点缀。(3分)主要目的:缓解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维护清王朝统治。(2分)

积极作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从形式上确认了君主立宪制;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民主化、法制化进程。(4分)

(2)变化: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从臣民到公民,从人治到法治。(3分)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中华民国的成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6分)

(3)①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③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6分)

(4)特点:艰难曲折。(或一波三折)(2分)

认识:①民主宪政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②民主宪政的模式必须立足国情(4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45.(28分)政治文明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高原适于畜牧,行族长政治,不能形成巩固的国家,无文明可言;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

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注:非洲为高原之地,亚洲为高原、

平原交错之地,欧洲为高原、平原、海滨三者调和适均之地。)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材料二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1)概括材料一中粱启超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及古代中国专制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评析这一观点。(9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9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并谈谈你对政治民主建设的认识。(10分)

【解析】此题旨在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理解。第一问考查学生概括历史观点和史论结合归纳、分析史学观点的能力。此问是开放性试题:首先亮明基本观点:第一种观点: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程度和文明类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文明程度和类型具有多样性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理环境不起决定作用。结合史实从政治环境、经济基础、思想文化等方面回答。

第二种观点: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程度和文明类型。这种观点正确。结合东西方古代地理环境对各自政治文明影响加以评析。第二问考察的是对英国近代民主政治完善过程及其影响的理解。首先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法律建设成果和政治制度建设加以展开说明;其次影响可以从自身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影响人类进程加以归纳即可。第三问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果的借鉴西方合理成分的表现和认识:首先借鉴可以从制度沿革:基本组织方式、政党制度、政府管理形式等方面加以比较:认识可以从国情出发、借鉴创新加以概括。

答案:观点一: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程度和文明类型。(2分)

评析: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文明程度和文明类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理环境不起决定作用。(2分)地理环境对政治文明有一定的影响,希腊是海洋国家,海滨交通便利,工商业经济繁荣,向往自由的思想有助于民主政治的产生;而中国是大陆国家,幅员辽阔,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客观上要求专制集权制度与之相适应。(5分,学生从东西方各自的政治环境、经济基础、思想文化等方面回答也可酌情给分。)

观点二: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程度和文明类型。(2分)

评析:这一观点是正确的。(1分)结合古希腊、古代中国地理环境对各自政治文明影响作答。(6分)(任答其中一种,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制度:议会制度(代议制)、内阁制度、政党制度等。(3分)

影响:保证了英国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文明建设影响深远。(6分)

答案:中国政治民主建设借鉴了英国代议制、内阁制、政党制度的一些合理因素。如: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均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国家政府机关向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实行政党制度等。(6分)

认识:应大胆地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但不可照搬西方政治模式,一个国家选择何种民主制度是由本国国情决定的。(4分,言之有理即可)

46.(2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洋务外交时代:弱国有外交”:变局观取代夷夏观,海防外交取代塞防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外需和戎,内需变法”成为救国之策。……中国既蒙受了刻骨铭心的国耻,外交上也实现了重大转型。

——袁南生《从鞠躬到握手:中国千年外交的历史轨迹》材料二经历了两国关系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之后,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和中国在苏联解体后都成熟起来了,双方都很现实,在普遍使用的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上建立起“君子之交”。

——李凤林《中苏关系的历史与中俄关系的未来》材料三

注:前苏联多次动用否决权,以至于1957—1985年间担任苏联外长的格罗米柯得了个“不先生(Mr.No)”的美称。美国共投过83次反对票,其中59次都是“单兵作战”。

——《新京报》回答问题:

(1)分析中国由夷务外交向洋务外交转变的主要原因,晚清时期,有哪些事件体现了其“外需和戎,内需变法”的?(10分)

(2)简述1950年代中苏关系“大起大落”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6分)

(3)苏联“Mr.No”的称号和美国59次“单兵作战”分别反映怎样的国际关系或现象?概述进入21世纪后,中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所做的外交努力。(8分)

(4)通过上述问题探究,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

【解析】第1问外交转变的原因,根据所学可从统治危机;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洋务运动兴起等因素回答。“外需和戎,内需变法”一问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外需和戎”指接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不平等条约等,“内需变法”指清政府在晚期“自我救赎”的政治活动。第2问中苏关系“大起大落”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可回答建国初中苏友好同盟关系建

中国现代史习题

中国现代史习题 1.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2.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a.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胜利 3.美国上将克拉克在签字时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这里所说的“没有取得胜利”的战争发生在() a.朝鲜战场上 b.越南战场上 c.科索沃战场上 d.伊拉克战场上 4.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是建国后对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要调整。其意义有() ①废除的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曾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说:“解放前我们只能制造一些轻工日用品,装备制造业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每一个前进步伐,当时都让人们激动自豪。”他所说的这几个“第一”出现在() a.一战时期 b.一五期间 c.文革期间 d.改革开放时期

6.某历史展览厅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中华民族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里所说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的实现是通过下列哪一运动完成的() a.五四运动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改革开放 7.“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自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这幅对联说的是() a.邓稼先 b.黄继光 c.王进喜 d.焦裕禄 8.2004年,人民网评选出中共党史上的80句口号。下列口号反应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特征的是()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以阶级斗争为纲” 9.邓小平评价某会议说:“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该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10.“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所述中国农村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推行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进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1.“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的这一席话主要强调了()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大纲版)精校版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大纲版)精校版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适用省区:广西) 12.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13.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 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 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 帝在此强调的是 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 14.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 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 A.增加赋税 B.澄清吏治 C.培养人才 D.充实边防 15.《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

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这反映了 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 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16.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A.缓和土地兼并B.促成社会分化 C.强化社会控制D.发展商品经济 17.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 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 18.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

扬州大学中国现代史试卷

扬州大学试题纸 (2004-2005年第二学期) 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03班(年)级课程中国现代史(上)(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新潮》 2、三二O事件 3、济南惨案 4、“工农武装割据” 5、“四行二局”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中原大战的影响。 2、简述人权派的政治主张。 3、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国民革命失败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如何?请谈谈你的观点。 2、试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各种政治力量的作用。 参考答案(A卷) 一、名词解释: 1、1919年1月,(1分)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得到胡适、李大钊、陈独秀支持。(2分)高举“伦理革命”、“文学革命”旗帜,提倡个性解放,婚姻自由,响应白话文运动。(2分)五四后,积极作用日益减弱。(1分) 2、蒋介石制造的旨在打击共产党、扩大反动势力、篡夺革命领导权的事件。(2分)1926年3月20日,蒋以中山舰出行为借口,诬蔑共产党阴谋暴动,占领海军局,逮捕共产党员,包围苏联顾问住宅,(3分)实现了部分篡权阴谋。(1分) 3、1928年5月3日,北伐奉张的蒋军在济南遭到日军之阻挠。(2分)日军奸淫掳掠,屠杀中国军民5000余人,南京政府外交人员也遭杀害。(2分)由于中国人民强烈反对,日军始于次年撤出济南。(2分) 4、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概括。(1分)其基本内容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2分)武装斗争是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1分)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和基础,(1分)根据地是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1分) 5、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建立的金融机构。(1分)即中、中、交、农“四行”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从事垄断信托、保险等金融业务)。(4分)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世纪代至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历史 含解析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错误!错误! 2.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错误! (2)时间:1953—1957年。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错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错误!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5)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错误!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 错误!错误! (3)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错误!公有制。 (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探索与失误 1.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2)时间:1956年。 (4)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错误!成功探索。 2.探索失误

(3)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一大二公”,脱离实际,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农村生产力的破坏。 (4)危害: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1966年,中国爆发了“错误!文化大革命”,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错误!经济领域。 2.表现错误! [图解历史]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间关系

[问题探究1] “一五”计划完成后,中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吗? 提示:没有。“一五”计划完成后,中国只是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工业化并未实现。 [图解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问题探究2] 1960年农村“八字”方针从根源上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吗? 提示:否。1960年纠正农村“左”倾错误时的“调整”主要是调整农、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政治和认识根源上的失误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 [问题探究3] 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系统纠正“文革”“左”的错误。 互动探究史料研读 主题1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一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二“一五”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中国近代史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在括号内)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C ) A、魏源 B、龚自珍 C、林则徐 D、李鸿章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 )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反教会斗争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C )。 A.维护封建经济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 )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 )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7、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B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D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0、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 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 ABCDE )

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课中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主要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知识巩固题。答:第4页两段(分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 第二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一.第8页课中题。答:1.对中国来说,唇亡齿寒,侵略者的战火蔓延到中国大地上,新生的人民政权将受到严重威胁,中国人民有可能重新回到屈辱和痛苦的昨天。2.对国际社会主义力量来说,朝鲜如果被颠覆,社会主义力量将受到严重损伤。 二.第10页课中题。答:1.过去清政府等反动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不敢面对强敌;中共领导下的人民政权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毫不妥协,敢于斗争。2.旧中国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弱,而中国人民志愿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 ●三.畅想天地题。答:1.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2.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3.不畏艰苦、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4.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敢于胜利的精神。 第三课《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一.第13页课中题。答:1.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有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土地改革中,依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分别地进行,可减少阻力,从而确保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2.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的土地占有情况、封建剥削状况都不一样,因而土地改革要有步骤、有分别地进行。3.新解放区各地的农民对土地改革的认识、态度、要求等也不一样,这同样要求在土地改革时,要有步骤、有分别地进行。4.新老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情况不一样。 ▲二.温故知新题。答:1. 第13页第二段。2.顺利完成原因:①国家政权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②党中央好人民政府在土地改革中正确决策。③《土改法》提出的目标明确,政策科学,符合中国当时的国情。④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工作深入细致,方法得当。⑤土改符合广大农民的要求,得到广大农民的大力支持。 ●三.畅想天地题。答:第1问答案略。●2.重要性:①土地是农业社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源。 ②对土地的占有、开发,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③国家和政府对土地的管理是否得当,既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也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社会的安定、国家和政权的巩固。④土地问题的解决,事关国家工业的发展(因为农民的解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商品市场。 第五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一.第21页课中题。答:1.优先发展重工业,力求农、轻、重、商协调发展。2.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二.第23页课中题。答:1.中国:近代史上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现代史上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及后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几部宪法。2.世界:《汉谟拉比法典》、《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法国《1791年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等等。 ▲三.畅想天地题。答:1.中共的正确领导,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决策。2.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胜利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一五”计划的实施和顺利完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三大改造的完成,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4.工人阶级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5.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的努力。6.各行各业大力支持工业建设。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8.广大群众立志快速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的热情和创造力。9.苏联的大力援助。 第六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第28页课中题。答:1.看法:大跃进运动是在1958年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毛泽东和党的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而发动的。它试图迅速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赶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它不顾国情国力,违背经济规律,造成了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极大破坏和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同时,引起了浮夸风和生产的瞎指挥风,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2.教训: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实事求是,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 ★二.畅想天地题。答:1.不能。2.因为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公社的平均主义和共产风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破坏。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中国现代史检测试题含解析

中国现代史检测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解析:C 《共同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八二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两者性质并不完全一致,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依法治国”,故B项错误;题干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说明“八二宪法”有利于保证改革的稳定进行,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2.在世界上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97个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宣誓台前,领誓人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在国徽下庄严宣读誓词。全国人大规定这一制度体现了( ) A.人民主权 B.依法治国 C.以史为鉴 D.从严治党 解析:B 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宪法宣誓,表明了宪法的根本大法的地位,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故答案为B项。 3.20世纪60年代中期,蒋介石曾责问日本右翼元老石井道:“日本豢养‘台独’,还允许他们成立临时政府,不是欺人太甚嘛!”之后,他指示台湾当局相关负责人和媒体发表谈话或刊发文章,揭露和谴责日本政府及其右翼政客支持“台独”、制造“两个中国”之行径。这表明蒋介石( ) A.倾向与中国共产党和解 B.希望台湾与大陆统一 C.承认新中国地位 D.坚持一个中国论 解析:D 材料中无法看出蒋介石倾向与中国共产党和解,故A项错误;其反对“台独”并不意味着其希望台湾与大陆统一,故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看出其承认新中国的地位,故C项错误;蒋介石反对“台独”和“两个中国”都是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反映,故D项正确。 4.(2017·云南昆明质检)江涌在《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剧变》中指出,中国“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突出表现为“走向开放,迈进国际大家庭”。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推行务实外交理念 B.积极建构区域组织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福建卷)解析1

2013·福建卷 13.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号称80万屯兵江北,周瑜率兵数万布防江南,大战(参见下图)一触即发。时值隆冬季节,北风呼啸。周瑜忧心忡忡,孔明密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里“东风”指() A.自西北吹向东南的风 B.自东南吹向西北的风 C.刘备统领的孙刘联军 D.增援的船只及燃烧品 13.B[解析] 本题以赤壁之战为切入点,考查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208年隆冬时节,孙刘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对峙,长江两岸北风呼啸。孙刘联军在长江南,曹军在长江北。故孙刘联军攻曹必由南向北进攻,因此火攻之“东风”只能是从东南吹向西北的风。 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14.A[解析] 本题以《春秋繁露》的新材料为切入点,考查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内涵。《春秋繁露》是董仲舒改造儒学的经典著作,核心内容是意在要求富不可骄、贫不至于忧生存。与“强制去富”“劫富”无关,故排除B、D项;材料内容从两方面阐释,不仅仅是济贫问题,故排除C项。

1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人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长矛)之工,二年…… 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15.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内容为唐代手工业的发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不得别入诸色”体现了限制工种调整,故排除含①的选项。“工巧业作之子弟”“传家技”体现了官营、世袭的特点,故排除含④的选项。 16.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受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16.D[解析] 本题考查重农思想和儒学的发展,考查考生准确解读、运用材料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朱熹的历史地位,以及朱熹撰文的原意。朱熹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材料虽出自《漳州劝农文》,但内容“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都是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循规蹈矩。四个选项中,既体现重视理学,又体现重视生活细节的选项,只有D项。 1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17.C[解析] 本题以外国传教士的角度考查科举制的弊端,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知识点归类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知识点归类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4题)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考查点】分封制 2.(2013年广东高考12题)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答案】B 【考查点】宗法制 3.(2013年浙江高考14题)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D 【考查点】宗法制 4.(2013年北京高考12题)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 B.秦 C.汉 D.唐 【答案】B 【考查点】秦统一中国 5.(2013年浙江高考15题)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

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 【答案】A 【考查点】秦统一中国 6.(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3题)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 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 【答案】C 【考查点】汉初政治制度 7.(2013年江苏高考3题)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答案】A 【考查点】三省六部制 8.(2013年福建高考17题)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答案】C 【考查点】科举制

中国现代史基础知识题

中国现代史基础知识练习题 姓名: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地点)举行,会议通过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领导的的国家,具有的作用。 2.规定新中国的名称始于《》。 3.中国现代史开始的标志是,开始于年。 4.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标志是;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5.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是年。 2.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1.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采取的措施有: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 2.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跨过鸭绿江的这支部队是,总司令是,中国参战的目的是。 4.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于年,结束于年,结束的标志是签订《》,结果是胜利。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英雄代表人物,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用胸膛堵塞敌人机枪,壮烈牺牲的是,宁肯让烈火烧死也始终严守纪律,不暴露目标的是。 5.土地改革运动开始于年,于年基本完成,颁布的文件是 《》,主要适用于(地区)。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我国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完成时期。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即逐步实现国家的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和的社会主义改造。 2.我国开始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开始于年。党和政府为发展国民经济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以发展为主,这期间为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是。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独立的体系,为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年制定,它的制定取代了《》,是我国第一部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 5. 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包括、和。开始于年,于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些进行了。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于年建立。 4-6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1.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两次失误分别是和。 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方针。 3.“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是农业中的和工业中的。 4.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如,“铁人”,“两弹元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我们应当学习他们热 1

2013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题,每题3 分,共计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 符合题目要求。 1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 ~ 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 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65 件,其中农具占58 件,包括 、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 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2.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右 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 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 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 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 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3.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爷,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 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冶这里所谓“违制冶的论 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4.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 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 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 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 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 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5.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 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了 A. 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 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 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 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6. 1909 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 ‘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7.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 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 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考历史选择题专练中国现代史

中考历史选择题专练《中国现代史》 班级:姓名: 1.在开国大典上,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展开联想,判断“54”“28”的深刻含义源于下列哪两个历史事件()A.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B.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D.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 2.图2和图3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经历过的两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 件,这两件历史事件之间历经了() A.20年 B.28年 C.38年 D.60年 3.在中国人民革命过程中,以和平方式解放的地方有() ①南京②北平③西藏④上海 A. 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4.右表反映了当时中国()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 D.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5.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是() ①黄继光②焦裕禄③邱少云④杨靖宇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6.下面的表格反映了建国以后农村的变化历程,其中所有制仍然是私有制的是() 7.温家宝总理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哪两个事件有关()A.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二大 B.54年宪法的颁布中共十四大 C.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三大 D.54年宪法的颁布中共十五大

8.“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D.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 9.随着港台歌曲传入的逐渐增多,大陆与港澳台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根据下列有关港澳台的三幅图片,为它们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A.统一大业最终完成 B.百年耻辱最终洗刷 C.一国两制全部实现 D.一国两制方针指引 10.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 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呈现 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回眸中共走过的90年足迹,有一些城市永载史册,我们选择南昌、遵义、深圳的理由分别是() ①中共成立之地②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③人民军队的创建之地④指明长征的正确航向,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①③②B.②③④ C.③④② D.①②④ 12.照片,能记载历史的瞬间;照片,能记录成长的足迹……下面两幅照片,成功记录了共和国成长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一事件是()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承办亚太 经合组织会议 13.右图是根据苏州市某县上报的水稻亩产量数据制作的柱 形图,其中1958年的亩产量远远高于其它年份。对此,你 的正确判断是() A.水稻生产实现大丰收

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详细版)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1956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 3月七届二中全会 9月新政协《共同纲领》 10月2日中苏建交 *国民经济恢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950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与17国建交 1950-1953 抗美援朝 1953 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化三改”一五计划(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三大改造 1954 第一届人大(①宪法②三大制度确立) 日内瓦会议 1955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十年探索时期 1956 9月八大(提出主要矛盾)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双百方针” 1958 八大二次会议 三面红旗(大、人、总) 1960 八字方针、农村纠左 1964 原子弹&中近程导弹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6-1976 文革时期 1966 文革开始(对法治践踏) 国民经济受到影响 取消高考 1970 东方红一号

1971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3 南优二号杂交水稻 1976 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1976-1978 两年徘徊 1977 2月两个“凡是” 恢复高考 1978-今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978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健全法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 中美建交 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和平方式统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一国两制” 1980 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第一批经济特区 1982 “十六字方针” 修宪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形成 1983 中国第一台计算机“银河一号” 1984 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1985 开辟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6 《义务教育法》 1987 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1988 开放海南为经济特区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

近代史纲要课后题总结 综述 ....... ..风云变幻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基本特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科学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①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 ②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③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 10.《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 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12.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A.中书省B.内阁 C.军机处D.礼部图5 13.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 14.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 15.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 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中国古代史历史选择题精选100题(附答案)_12165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一:古代经济和政治 一、选择题(每题3分,46小题,共138分) 1、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这些变法运动是( c ) A、周王室为了巩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地位 B、奴隶主贵族巩固统治的尝试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 D、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 2、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b)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腐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3、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和中期实行两税法的相同实质是(d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手段 B、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C、对农民剥削程度的降低 D、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17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而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造成这种不同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 B、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 C、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 D、所面临的国际环境 5、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B、诸侯林立、战乱频繁,导致社会经济停滞不前 C、兼并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D、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领域的反映 6、下列关于3世纪到6世纪晚期我国历史发展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B、士族势力成为特权阶层 C、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 D、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7、明朝“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直接反映了( c ) A、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商品经济发展 D、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低 8、下列城市属于唐朝后期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是( c ) A、长安 B、宣州 C、扬州 D、益州 9、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 d ) A、内阁和军机处职权渐重 B、内阁和六部职权加强 C、皇帝任人唯亲 D、专制皇权加强 10、科举制度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 c ) A、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 B、发展教育和文化的需要 C、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动 D、庶族地主掌握政权的需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