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为本词条添加义项名

本标准适用于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本标准的技术内容包括整车的主要技术性能要求、整车安全要求、整车装配要求、整车外观要求、整车道路行驶要求和说明书的要求.

10

本词条无基本信息模块, 欢迎各位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目录

1相关规定

2范围

3定义

4产品分类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相关规定范围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1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Elect ricbicycles - Generaltechnicalrequirements)

(国家标准GB17761-1999)。

2前言

本标准适用于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本标准的技术内容包括整车的主要技术性能要求、整车安全要求、整车装配要求、整车外观要求、

整车道路行驶要求和说明书的要求.

本标准技术要求中的5.1.1最高车速、5.2.1制动性能、5.2.2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为强制性条

款;其余各技术要求均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中国轻工总会发布的原轻工行业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作废。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自行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自行车集团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阮志诚、姜晓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7761一1999

3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自行车。

4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

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自行车安全要求

自行车装配要求

自行车检测设备和器具技术条件

自行车电镀技术条件

自行车油漆技术条件

自行车命名和型号编制方法

自行车车架

自行车铝合金件阳极氧化技术条件

自行车反射器

5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电动自行车electricbicycle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

6产品分类

4.1 分类原则及代号

电动自行车按电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传动方式分为:

轴传动,代号为z;

链传动,代号为L.

皮带传动,代号为P;

摩擦传动,代号为M;

其他传动,代号为Qo

4.2 型号编制方法

电动自行车的型号编制方法应按第5章的规定,并冠以TD,

电动自行车的型式、车轮直径和代号见表1,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一05一28批准1999-10一01实施

GB 1 77 6 1- 1 99 9

表1

$%'AalAMAt'7AB10华半二}升4OP5 4QR05 电动自行车的型号表示示例:

车轮直径为560m m、女式车架、轴传动、工厂设计顺序号为15的电动自行车,其型号应为:

TDL15Z型

T D L 1 5 Z

丁叮工—一一轴传动} } 1一--一--一---工厂设计顺序号} ‘ 女式车架、车轮直径为560mm电动自行车

4.3 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

电动自行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的设置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除本标准中已有规定的项目以外,其余的项目,由生产厂自行选定。

7技术要求

5.1 整车主要技术性能要求

5.1.1 最高车速

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0k m/h.

5.1.2 整车质量(重量)

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重量)应不大于40k g,

5.1.3 脚踏行驶能力

电动自行车必须具有良好的脚踏骑行功能,30m in的脚踏行驶距离应不小于7k m,

5.1.4 续行里程

电动自行车一次充电后的续行里程应不小于25k m,

5.1.5 最大骑行噪声

电动自行车以最高车速作电动匀速骑行时(电助动的以15k m/h-18k m/h速度电助动骑行)的噪声应不大于62 dB(A)。

5.1.6 百公里电耗

电动自行车以电动骑行(电助动的以电助动骑行),100k m的电能消耗应不大于1.2 k W h ,

5.1.7 电动机功率

电动自行车的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不大于240W ,

5.2 整车安全要求

5.2.1 制动性能

电动自以最高车速电动骑行时(电助动的以20k m/h的车速电助动骑行),其干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4 m,湿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15 m,

5.2.2 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

5.2.2.1 车架/前叉组合件冲击强度

GB 1 7 76 1一 1 99 9

a)重物落下:按G B 3 5 65 - 19 93 中7.1的规定,

b)组合件落下:按G B 35 65 - 19 93中7.2的规定.

5.2 .2 .2 车架/前叉组合件振动强度按中5. 4. 2的男、女车架的规定.

5.2 .3 车把

5.2 .3 .1 把立管安全线按GB 3 56 5- 19 93 中

6. 2的规定。

5.2 -3 .2 把立管力矩按G B3 56 5- 1 99 3中

6. 5的规定。

5.2 .3 .3 把立管静负荷按GB 3 56 5- 19 93 中

6. 5的规定。

5.2 -3 .4 把横管和把立管的力矩按G B3 56 5- 1 99 3 中

6. 5的规定。

5.2 .3 .5 把立管和前叉立管的力矩按GB 3 565 - 19 93 中

6. 5的规定。

5.2 .4 车轮

5.2 .4 .1 车轮静负荷按GB 3 565 - 19 93 中9. 3的规定.

5.2 .4 .2 车轮夹紧力按GB 3 565 - 19 93 中9. 4的规定。

5.2 .4 .3 轮胎宽度电动自行车车轮的轮胎宽度应不大于54m m.

5.2 .5 脚蹬间隙

a)地面距离:按G B 3 5 65 - 19 93 中11-2.1的规定,

b)足趾间隙:按G B 3 5 65 - 19 93 中11-2.2的规定。

5.2 .6 鞍座

5.2 .6 .1 鞍管安全线按GB 3 565 - 19 93 中12 .2 的规定。

5.2 .6 .2 鞍座调节夹紧强度按GB 3 565 - 19 93 中12 .3 的规定。

5.2 .7 反射器和鸣号装置

电动自行车应装有前灯或前反射器、后反射器、侧反射器和脚蹬反射器,还应装有鸣号装置.反射器的光学要求按Q B 2中5.3的规定.

5.2 .8 电器部件

5.2 .8 .1 电器装置

电动自行车的电器系统应安装到位,极性正确,系统的电线装置应符合GB3 565-1993中15-1.2的要求,电器配线应与电流量相适应,以确保电动骑行时的安全、可靠.

5.2 -8 .2 绝缘性能

电动自行车应对其电器系统采取防雨措施。系统的所有接线均不应裸露。电动自行车的车体和电器部件的外壳均不应带电,其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2M fg,

5.2 -8 .3 蓄电池密封性

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在正常安装位置条件下,充放电时不应有渗漏现象。

5.2-8 . 4 蓄电池的标称电压

GB 1776 1- 1999

一一一一一-----------

蓄电池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48V ,

5.2.8.5 制动断电装置

电动自行车应装有制动断电装置,在制动时应能自动切断电源。

5.2-8.6 欠压、过流保护功能

电动自行车的控制器应具有欠压、过流保护功能和短路保险装置.在电动骑行时调速应稳定、可靠.

5.3 整车装配要求

5.3.1 总体要求

a)电动自行车应按其型号要求组装,不得错装和漏装;

b) 电动自行车各紧固件应紧固到位,各转动部件应运转灵活;

c)各对称部件应与车架中心面左、右对称,不得有明显的偏斜;

d) 变速装置和制动系统应装配正确,操纵灵活,

e) 电动自行车的不动件不允许与运动部件相碰擦.

5.3.2 轮辆径向、端面圆跳动量按GB /T 3566-1993中13.1的规定.

5.3.3 前、后轮惘与前叉、车架平、立叉两边间隙的相对偏差按GB /T 3566-1993中15.1的规定.

5.3.4 前、后轮中心面相对偏差按G B/ T 3566-1993中15.2的规定。

5.4 整车外观要求

a) 电动自行车各外露零、部件的表面应清洁,无污渍、锈蚀,商标、贴花应完整、清晰,位置应正确;

b)各电镀外露件按QB/T 1217-1991中5.1.1镀铬一类件和镀锌一类件的规定;

c)各油漆外露件按QB/T 1218-1991中3.1.1油漆一类件的规定,

d)各铝合金外露件按QB/T 2184-1995中4.1外观一类件的规定;

e) 电动自行车各塑料件的表面应色泽均匀,无明显的飞边、划伤、裂纹和凹陷。

5.5 整车道路行驶要求

电动自行车须经100k m道路骑行试验,试验过程中不应发生整车各零部件的断裂和电器控制系统各部件的损坏或失效,试验后不应丧失其电动骑行功能。

5.6 说明书的要求

每辆电动自行车必须附有说明书,并应有下列内容:

a) 在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电动自行车的性能之前,不要使用电动自行车;不要借给不会操纵电动自行车的人骑行;

b) 对把横管、把立管、鞍座、鞍管和车轮的紧固件应推荐旋紧力矩,应注意把立管和鞍管的安全线;

c)润滑—润滑部位、润滑周期及推荐润滑用油;

d) 正确的链条张紧度和调整方法。

e) 车闸的调整和对闸皮调换的建议,注意雨、雪天骑行应增加制动的距离,

f) 电动机、控制器、蓄电池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

9)充电器的正确、安全使用方法;

h)本标准附录A(标准的附录)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其他事项是否需要包括在内,由生产厂自行决定。

8试验方法

本章所用的检测设备和器具应符合GB/T 12742的有关规定。电器装置的检测用仪表,其精度等级应不低于0.5级;测功计的精度应不低于10a;直流电源的波纹系数应不大于5 0a;声级计精度GB 1 77 61 - 19 99为士1 dB,

6.1 整车主要技术性能试验

6.1.1 最高车速试验(电助动的不进行本试验)

6.1.1.1 试验条件

a)骑行者质量(重量):75k g,不足75k g者应加配重至75k g。

b) 试验环境:温度为一5℃一30'C;风速不大于3m /s,试验时应避免雨、雪天气;

c)试验路面:平坦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

6.1.1.2 试验步骤

a) 在试验跑道上设置100m 的测试区间,两端应有足够长的辅助骑行区.

b)电动自行车在电动骑行到测试区间之前,应完成全部加速过程,达到其最高车速,并以此速度通过测试区间,

c)用秒表测定电动自行车往返通过测试区间的时间;

d) 按式(1)计算最高车速:

v = 72 0 /t “ ·· ·· ”“ ·” ·· ·” ·” · ··· ·“ ”· ·· “· (1)

式中:v—最高车速,km/h i

t—往返通过测试区间的时间,。。

e)该项试验应连续往返电动骑行两次,取其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6.1.2 整车质量(重量)测定将整车(含蓄电池)放在磅秤上称其质量(重量)。

6.1.3 脚踏行驶能力试验

6.1.3。1 试验条件脚踏行驶能力的试验条件见6.1.1.1条.

6.1.3.2 试验步骤

在试验道路上,设置一测试区间,以人力作往返骑行共7k m,用秒表记录其时间。

6.1.4 续行里程试验

6.1.4.1 试验条件续行里程的试验条件见6.1.1.1条。当试验结果发生争议时,可在环境温度为((25士5)℃条件下,进行仲裁试验.

6.1.4.2 试验步骤按制造厂的说明书对蓄电池充足电,以最高车速电动骑行(电助动的以电助动骑行)到欠压保护装置作出反应为止,记录其骑行里程。

6.1.5 最大骑行噪声试验

6.1.5.1 试验条件最大骑行噪声的试验条件见6.1.1.1条,此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试验场地应空旷,离侧试中心约50m 半径的范围内不应有大的反射物.测试区的本底噪声应不大于55 dB(A)。

6.15.2 试验步骤

a) 试验场地的布置(如图1所示);

GB 1 77 61 - 19 99跑侧三一道图 1 噪声试验场地的布置

b) 声级计采用“A”计权网络、快挡进行测量,声级计放置的离地高度为1.2 m ;

c)电动自行车应以最高车速匀速电动骑行(电助动的以15k m/h-18k m/h的速度电助动骑行)通过测试区,读取声级计的最大读数,并算出左、右两侧声级计的读数平均值;

d)以同样的方法测算返回的两侧声级计的读数平均值。

以往返骑行的两个平均值的较大者,作为电动自行车的最大骑行噪声。

6.1.6 百公里电耗试验

a) 在完成6.1.4续行里程的试验之后,按制造厂的说明书,对蓄电池充足电,并记录下电网上功率表的耗电度数;

b) 按式(2)换算百公里电耗:

百公里电耗一100 X T't 察蝉........................? ?(:)AL l} dT L一续行里程数

6.1.7 电动机功率试验

a) 电动机的功率应在测功仪上进行测试;

b)将电动机接上额定直流电压,加载到其额定转矩,在测功仪上读得其额定连续功率。

6.2 整车安全要求试验

6.2.1 制动性能试验按GB 3 565-1993第22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6.2.2 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试验

6.2.2.1 车架/前叉组合件冲击强度试验按GB 3 565-1993中25.1和25.2的规定进行试验.

6.2-2.2 车架/前叉组合件振动强度试验

a)按Q B1 880-1993中6.4.2的规定进行试验;

b) 电动机和蓄电池安装在车架上的电动自行车,应包含这两个部件进行试验。如影响试验的正常进行,可在相应部位加配重.

6.2.3 车把试验

6.2.3.1 把立管安全线试验目测检查和用直尺测量。

6.2-3.2 把立管力矩试验按GB 3 565-1993中24-1.1的规定进行试验.

GB 1 7 76 1一 1 99 9

-~~~~~~~~~~~~~~~

6.2-3.3 把立管静负荷试验按GB 3 565-1993中24-1.2的规定进行试验.

6.2-3.4 把横管和把立管的力矩试验按GB 3 565-1993中24.2的规定进行试验.

6.2.3.5 把立管和前叉立管的力矩试验按GB 3 565-1993中24.3的规定进行试验。

6.2.4 车轮试验

6.2.4.1 车轮静负荷试验按GB 3 565-1993第26章的规定进行试验。

6.2.4.2 车轮夹紧力试验

按GB 3 565-1993中9.4的规定进行试验。

6.2.4.3 轮胎宽度测量用专用卡尺进行测量。

6.2.5 脚蹬间隙测量按GB 3 565-1993中11.2的规定进行测量。

6.2.6 鞍座试验

6.2.6.1 鞍管安全线测量目测检查和用直尺测量。

6.2-6.2 鞍座调节夹紧强度试验按GB 3 565-1993第28章的规定进行试验。

6.2.了反射器和鸣号装置的检测目测检查。反射器按QB 2191-1995中6.1的规定进行光学试验。

6.2.8 电器部件试验

6.2.8.1 电器系统检测目测检查电器系统是否安装到位,接线的极性是否正确,电线安装是否与运动部件或锐边相碰擦;并用手拉力计测试线路连接的牢固性.

6.2-8.2 绝缘性能测量绝缘性能用250V 兆欧表进行检测,检测部件为车架、车把和蓄电池、电动机外壳。

6.2.8.3 蓄电池密封性检查目测检查.

6.2-8.4 蓄电池标称电压测量蓄电池充足电后,静放2h,用直流电压表测量其标称电压,测量值允许比5.2.8.4的规定值标升1500。

6.2-8.5 制动断电装置试验(电助动的不进行本试验)

在蓄电池和电动机回路上串接一直流电流表,将动力电路接通,让电动机驱动,然后握闸,观察电流表是否断流。

6.2.8.6 欠压、过流保护功能试验

a)按制造厂的说明书,将电动机接上其额定电压,然后逐渐降低电压,到说明书标明的欠压状态,观察其欠压保护装置是否动作,

b) 在蓄电池和电动机回路上串接一直流电流表,接通电路,当电流增大到说明书标明的过流状态,观察电流表是否断流或限流。

6.3 整车装配要求检验

6.3.1 总体要求检验

GB 1 77 6 1一 1 99 9采用手感和目测法检验。

6.3.2 轮惘径向、端面圆跳动量测量按GB /T 3566-1993第23章的规定进行测量。

6.3.3 前、后轮辆和前叉、车架平、立叉两边间隙的相对偏差测量按GB /T 3566-199 3第26章的规定进行测量。

6.3.4 前、后轮中心面相对偏差测量按GB /T 3566-1993第27章的规定进行测量。

6.4 整车外观要求检验采用手感和目测法检验。

6.5 整车道路行驶试验

6.5.1 试验条件

a)试验道路:平整的沥青路、混凝土路、砂石路。

b)骑行者质量(重量):75k g,不足75k g者加配重至75k g,

6.5.2 试验步骤

a)试验前应对被试电动自行车进行检查和调整,使各部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调整过程中,允许进行不大于3 km的检查行驶,以确保调整妥善;

b) 试验时在保证行驶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以较高车速行驶,最低车速应不低于15k m/h,电动骑行过程中不允许滑行;

c)在100k m道路行驶里程中,应进行10k m的脚踏骑行。

6.6 说明书的要求检查查阅生产厂的说明书。

9检验规则

7.1 电动自行车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包括周期检验、鉴定检验).

7.2 电动自行车须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方能出厂。

7.3 检验周期和样本

7.3.1 出厂检验按批进行逐辆检验。

7.3.2 周期检验

a) 年产万辆以上者,每季度抽检一次,

b)年产万辆以下者,每半年抽检一次;

c)样本数量:四辆整车。

7.3.3 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只有在新产品鉴定时进行。样本数量:四辆整车。

7.4 检验项目和数量

7.4.1 出厂检验、周期检验和鉴定检验项目见表2,GB 1 77 61 - 19 99

表2 〖BHDFG4,FK4,K14,K9,K4。2,KF〗

项目

分类检验

项目

本标准条款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出厂

检验周期

检验鉴定

检验

否决项目

〖BHDG1*2,K14ZQ,K4*2。2,K4。2,KF〗

最高车速5.1.16.1.1×√√

制动性能5.2.16.2.1×√√

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5.2.26.2.2×√√

重要项目

〖BHDG1*2,K14ZQ,K4*2。2,K4。2,KF〗

整车重量5.1.26.1.2×√√

脚踏行驶能力5.1.36.1.3×√√

续行里程5.1.46.1.4×√√

最大骑行噪声5.1.56.1.5×√√

电动机功率5.1.76.1.7×√√

把立管力矩5.2.3.26.2.3.2×√√

把立管静负荷5.2.3.36.2.3.3×√√

把横管和把立管的力矩 5.2.3.46.2.3.4×√√

把立管和前叉立管的力矩 5.2.3.56.2.3.5×√√

车轮静负荷5.2.4.16.2.4.1×√√

车轮夹紧力5.2.4.26.2.4.2×√√

脚蹬间隙5.2.56.2.5×√√

鞍座调节夹紧强度5.2.6.26.2.6.2×√√

绝缘性能5.2.8.26.2.8.2×√√

蓄电池的标称电压 5.2.8.46.2.8.4×√√

制动断电装置5.2.8.56.2.8.5×√√

欠压、过流保护功能5.2.8.66.2.8.6×√√

整车道路行驶要求 5.56.5×△√

一般项目

〖BHDG1*2,K14ZQ,K4*2。2,K4。2,KF〗

百公里电耗5.1.66.1.6×√√

把立管安全线5.2.3.16.2.3.1×√√

轮胎宽度5.2.4.36.2.4.3×√√

鞍管安全线5.2.6.16.2.6.1×√√

反射器和鸣号装置 5.2.76.2.7×√√

电器装置5.2.8.16.2.8.1×√√

蓄电池密封性5.2.8.36.2.8.3×√√

总体要求5.3.16.3.1×√√

轮辋径向、端面圆跳动量 5.3.26.3.2×√√

前、后轮辋与前叉、车架平、立叉两边间隙的相对偏差 5.3.36.3.3×√√

前、后轮中心面相对偏差 5.3.46.3.4×√√

整车外观要求5.46.4×√√

说明书的要求5.66.6×√√

注:√为必须检查的项目;△为按需要进行检查的项目;×为不需要进行检查的项目。

7.5.1 项目分类

本检验规则将所有的项目分为:否决项目、重要项目和一般项目三类,具体划分见表2,

电动自行车全球市场发展状况

电动自行车全球市场发展状况 日本--电动自行车全球市场发展状况(1) 国外发展电动自行车较早的要数日本以及德国等欧洲国家,近几年美国发展也较快。国外的电动自行车主要的作用是轻松代步及休闲健身工具,可在大型的停车场、超市和旅游区里使用。总体来说,电动自行车在全球的潜在市场很大,并呈扩大趋势。 下面我们为大家依次介绍一下这些国家电动自行车使用的情况,第一篇是我们的紧邻-日本。 日本——轻型电动车的发源地 日本是电动自行车发展最早的国家,生产和市场都具备相当规模。自雅马哈于1993年最先研制、1994年4月1日正式推出世界首辆电动自行车以来,日本电动自行车市场急剧扩大。根据日本自行车协会统计,1994年电动自行车销售尚不足5万辆,1998年制造商达到20家,发货量为21.6万辆。 日本电动自行车市场主要由当地供货商供货,进口成车数量不多。当地主要制造商是雅马哈、本田、NATIONAL BICYCLE INDUSTRIAL、铃木等。和一般自行车一样,日本电动自行车的进口实行零税率,只有5%的消费税。 爬坡省力、不用驾照等优点是消费者购买电动自行车的主要动机。迄今为止,中高龄妇女是日本电动自行车最大的消费群。随着未来日本全面进入高龄化社会和减少汽车废气排放的呼声的加强,可以预见,日本电动自行车的需求量将持续扩大。 日本制造商一直朝低价化、轻量化、乘骑方便等方向发展,并注重针对不同购买群的车型及配件进行专门设计。目前各品牌几乎都有专用充电器配置,并生产价位在10万日圆以下的车款。一般24寸车款重量在28公斤以内。 美国--电动自行车全球市场发展状况(2)

美国——正处于轻型电动电动车发展的初期阶段 美国电动自行车专家估计,1999年美国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约6.5万辆,虽然规模尚小,但较上年增幅达到400%。 2000年,销售超过12万辆,紧迫欧盟市场。 美国电动自行车销售渠道主要分大零售商和独立专门店,大零售商的总销售占全 美零售市场的绝大部分,主要以价格为取向,全力集中于单价低的少年市场,价 位从69美元到169美元;电动自行车独立专门店以销售高品质的车种见长,并较能符合个别需要,品牌售价从200美元到数千美元,平均单价在300美元左右。 据全美自行车经销商协会所做的统计显示,全美所销售的自行车中,若以辆为单位,约有72%通过大零售商卖出,24%是通过专门店销售,4%是通过运动用品店、仓库或邮购的方式销售。虽然专门店仅占全美自行车销售量的24%,但以零售金额比较,专门店的销售额几乎占全部零售金额的一半。此外,专门店也控制绝大 部分的零件和售后服务市场。 在美国,45岁以上年龄层是主要消费对象。另外,美国警察也是电动自行车消费的主要群体。由于美国政府提倡节省费用,鼓励少用汽车,未来将有更多人转向 使用电动自行车。特别是在短途旅行和通勤方面,逐步取代汽车和摩托车的使用。 欧洲——是轻型电动车市场最为成熟的市场(国家) 欧洲电动自行车市场发展最为成熟。每年的销量就可达300万-400万辆。最大市场是德国、荷兰,以下依次是比利时、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欧洲目前约有64家电动自行车供应商,产品售价在990欧元-1647欧元(含电池价),供应的电动自行车约有三分之二属于日本雅马哈、三洋或松下辅助动力系统(PAS 系统)。

关于电动车充电器应该知道的几大知识

关于电动车充电器应该知道的几大知识 一、电动车充电器简介: 电动车充电器是指专门为电动自行车的电瓶配置的一个充电设备!充电器的分类:用有、无工频变压器区分,可分为两大类。常用的开关电源式充电器又分半桥式和单激式两大类,单激类又分为正激式和反激式两类。 二、如何选择电动车充电器: 对于电动车充电问题,目前最使电动车用户感到头痛的几大问题为:“续航里程明显缩短”“充电时易起火爆炸”“充电器故障率居高不下”等。 高标科技建议消费者在选购电动车充电器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品牌名气大、口碑好、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市场上不少劣质的充电器非常容易产生过充、欠充、失水、硫化等现象,对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非常大的隐患。这些产品在功能设计上实在欠缺太多,选择那些大品牌的充电器产品的理由是,这些高品质的产品都设计了很多充电保护功能,比如:正负脉冲充电技术、智能定时保护功能、温度自动补偿功能、电网瞬间冲击保护、超强防潮防腐蚀性、限压充电预防失水、过流防护电池极化、过载保护杜绝故障、矩形脉冲延长寿命、横流充电续航更久等,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充电的安全与效率。

消费者在购买了大品牌的充电器后依然不能放松警惕,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对电动车充电器进行检查,并且也要市场注意检查电动车电池,很多时候电池的老化问题也会给人车带来安全问题。使用过程中把握好电动车电池充电的时间,养成良好的充电习惯。 三、电动车充电器工作原理: 220v交流电经T0双向滤波抑制干扰,D1整流为脉动直流,再经C11滤波形成稳定的300V左右的直流电。U1 为TL3842脉宽调制集成电路。其5脚为电源负极,7脚为电源正极,6脚为脉冲输出直接驱动场效应管Q1(K1358) 3脚为最大电流限制,调整R25(2.5欧姆)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的最大电流。 2脚为电压反馈,可以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压。4脚外接振荡电阻R1,和振荡电容C1。T1为高频脉冲变压器,其作用有三个: 第一是把高压脉冲降压为低压脉冲。 第二是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以防触电。 第三是为uc3842提供工作电源。D4为高频整流管(16A60V)C10为低压滤波电容,D5为12V稳压二极管, U3(TL431)为精密基准电压源,配合U2(光耦合器4N35) 起到自动调节充电器电压的作用。调整w2(微调电阻)可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D10是电源指示灯。D6为充电指示灯。 R27是电流取样电阻(0.1欧姆,5w)改变W1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转浮充的拐点电流 (200-300 mA)通电开始时,C11上有300v左右电压。此电压一路经T1加载到Q1。 第二路经R5,C8,C3, 达到U1的第7脚。强迫U1启动。U1的6脚输出方波脉冲,Q1工作,电流经R25到地。同时T1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压,经D3,R12给U1提供可靠电源。T1输出线圈的电压经D4,C10整流滤波得到稳定的电压。此电压一路经D7(D7起到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给电池充电。 第二路经R14,D5,C9, 为LM358(双运算放大器,1脚为电源地,8脚为电源正)及其外围电路提供12V工作电源。D9为LM358提供基准电压,经R26,R4分压达到LM358的第二脚和第5脚。正常充电时,R27上端有0.15-0.18V左右电压,此电压经R17加到LM358第三脚,从1脚送出高电压。此电压一路经R18,

国家标准GB17761.doc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GB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2011-06-14 10:31:43来源: 作者: 【大中小】评论:0条 前言 本标准适用于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本标准的技术内容包括整车的主要技术性能要求、整车安全要求、整车装配要求、整车外观要求、整车道路行驶要求和说明书的要求. 本标准技术要求中的5.1.1最高车速、5.2.1制动性能、5.2.2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为强制性条款;其余各技术要求均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中国轻工总会发布的原轻工行业标准QB2 302-1997《电动自行车安全通用 技术条件》作废。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自行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自行车集团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阮志诚、姜晓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7 76 1一 1 99 9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El ect ri cb ic yc les - G en er alt echnicalr equirement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自行车。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 5 65 -1993 自行车安全要求 GB /T 3 566-1993 自行车装配要求 GB /T 1 2742-1991 自行车检测设备和器具技术条件 QB /T 1 217-1991 自行车电镀技术条件 QB /T 1 218-1991 自行车油漆技术条件 QB 1 7 14 -1993 自行车命名和型号编制方法 QB 1 8 80 -1993 自行车车架 QB /T 2 184-1995 自行车铝合金件阳极氧化技术条件 QB 2 191 -1995 自行车反射器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电动自行车electricb icycle 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 4 产品分类 4.1 分类原则及代号 电动自行车按电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传动方式分为: 轴传动,代号为z; 链传动,代号为L.

电动车基本知识讲解

电动车基本知识讲解 第一章电动车基本知识 一、电动自行车的定义 它是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 二、电动车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1、充电器,它是给电池补充电能的装置,一般分二阶段和三阶段充电模式两种. 2、电池,主要采用铅酸电池组合,另外镍氢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也在一些轻便折叠电动车上开始使用了. 3、控制器,它是控制电机转速的部件,也是电动车电气系统的核心,具有欠压、限流、过流保护功能. 4、转把、闸把、助力传感器,这些部件都是控制器的信号输入部件,转把信号是电动车速度的控制信号,闸把信号是电动车刹车时,闸把内部电子电路输出给控制器的一个电信号,控制器接收到这个信号,就会切断对电机的供电,从而实现刹车断电功能,助力传感器是当电动车处于助力状态时,检测骑行脚蹬力矩式脚蹬速度信号的装置。控制器根据助力传感器信号的大小,分配给电机不同的电驱动功率,以达到人力与电力自动匹配,共同驱动电动车的旋转。 5、电机,电机是将电池电能转换成机械能,驱动电动车轮旋转的部件。电动车上使用的常见的有:有刷有齿、有刷无齿、无刷无齿、无刷有齿、侧挂电机。 6、灯具、仪表,灯具、仪表部分的提供照明并指示电动车状态的部件组合。仪表一般提供电池电压显示,智能型仪表还能显示整车个电器部件的故障情况。 三、电动车的型号编制 TD L 10 Z 第一部分:TD—表示特种自行车类的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的型号全部以TD冠名。第二部分:L—表示电动自行车的型式和车轮直径 轮径型式 28英寸 26英寸 24英寸 22英寸 20英寸 18英寸 16英寸 男式 A E G K M O Q 女式 B F H L N P R 第三部分:10 —工厂设计序号。 第四部分:Z---表示电机与驱动轮之间的传动方式代号,Z为轴传动,L为链传动,P 为皮带传动,M为摩擦传动,Q为其他传动。 四、什么是短路 短路是指在电路中,本来不直接相连的线路或元器件由于某种原因(线路碰头或元器件烧坏)导致电路的电阻变的非常小。 五、什么是伏特 电压的单位,符号是V,一千伏特称为1KV 六、安时是什么意思 它是安培乘以小时的意思,英文代号Ah,是电池电能容量的单位,电动车常用电池为12安时容量,它的高低直接影响电动车续行里程的长短,电池经多次使用或不正常使用后其容量下降,就是指这一数值。 七、安培是什么意思

低速电动汽车通用技术条件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Q/3700SDL 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企业标准 Q/3700SDL 0001—2011

前言 本标准遵循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给出的编制规则,同时,根据山东省低速电动汽车产品(主要出口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具体情况而编制。 本标准有效期三年,到期复审。 本标准由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泰汽电动车辆有限公司、山东哲人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比德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英克莱机车制造有限公司、潍坊威能环保电源有限公司、淄博得普达电机有限公司、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学勤、车胜新、林连华、张海波、马仿烈、刘俊、于波、李廷洪、张亚利、王福杰、马建平、郭金娜。

低速电动汽车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速电动汽车的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入库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二、三级城市行驶的低速电动汽车(以下简称“电动汽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95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589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4094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4599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 GB4660 汽车前雾灯配光性能 GB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1554 汽车后雾灯配光性能 GB11567.1 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 GB11567.2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 GB/T12540 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测定方法 GB12676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GB/T12678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 GB14167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 GB15082 汽车用车速表 GB15083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5084 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 GB15235 汽车倒车灯配光性能 GB15742 机动车用喇叭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16735 道路车辆 车辆识别代号(VIN) GB17509 汽车和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 GB18099 汽车和挂车侧标志灯配光性能 GB18332.1 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 GB18333.1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GB/T18384.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GB/T18384.2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保护 GB/T18384.3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GB/T18385 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

《山东省汽车行业标准(小型电动车)》

《山东省汽车行业标准(小型电动车)》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编写规则,参考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标准“低速纯电动汽车通用技术条件”、“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和山东省小型电动车具体情况而编制。 本标准有效期三年,到期应予复评。 本标准由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山东汽车工程学会、山东省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时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泰汽车电动车辆有限公司、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梅拉德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昊宇车辆有限公司、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英克莱机车制造有限公司、德州富路车业有限公司、山东奥特姆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锦程华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山东威能环保电源有限公司、淄博得普达电机有限公司、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淄博休普电机电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学勤、车胜新、孙廷军、林连华、李娜、张海波、张翼、舒欣、齐长军、马玉林、李廷洪、熊俊威、王福杰、马建平、刘德宝、姜维辉、吕宏、郭金娜。 小型电动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型电动车(以下简称“电动车”)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号和技术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使用说明书、入库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二、三线城市及以下区域内行驶的电动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新要求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新要求 作者:刘坤 来源:《电动自行车》 2018年第2期 近年来,轻便、快捷的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增加,由其引发的交通 事故、火灾等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着重介绍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报批稿(以下简称“新国标”)中提到的对电动自行车在最高车速、整车重量和外形方面的新要求。 1.提高了最高车速和整车重量指标 与此前的标准相比,新国标适当提高了两项指标,其中一项是把最高车速由20 km/h调整为25 km/h,把含电池 在内的整车重量由40 kg调整为55 kg。 为什么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增加了5 km,上限是25km/h?《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工作组组长、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大纪解释:“这也是考虑了一些群众出行的要求,出行的范围可能越来越远,要求 办事的效率越来越高了,在考虑安全性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了一些放宽,也借鉴了欧盟现在是25 km/h,日本现在是 24 km/h。” 同时,新标准也在确保广大消费者基本出行需求的前提下,促进了道路交通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利益最大化。从使 用方便角度上讲,很多消费者希望电动车性能越来越好,但是电动自行车只是交通参与者的一部分,要综合考虑各方 利益,追求出行效率和交通安全的最大化。和旧标准比,新标在整车重量方面进行适当放宽,也是兼顾到消费者出行 范围扩大的需求。 2.强化了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功能 新国标中强化了电动自行车的脚踏骑行功能,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即必须有脚踏板。 对此,陈大纪解释说:“电动自行车必须具有脚踏骑行功能,从根本上是为了与电动轻便摩托车等其他机动车产品相区别,这也是电动自行车能够纳入非机动车管理的必要前提。脚踏骑行功能不是新增的,电动自行车说到底还是自行车,自行车要求具备有人力骑行的功能,必须要有脚踏功能。” 事实上,这一标准的根本意义,在于明确了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是非机动车,而不是电动轻便摩托车。因为电 动轻便摩托车属于机动车,要在机动车道内行驶,驾驶人要取得驾驶资格,车辆要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行驶 证和号牌,并投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后方可上路行驶。但当前超标的电动自行车享受了电动轻便摩托车的速度、载 重等便利,却没有提供上述相应的安全保障。 新国标设置了最高车速、整车重量、电动机功率、电池电压、外形尺寸、防火阻燃等关键指标,将全面提升电动 自行车的安全性能。 (稿件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季晨宸)

2017年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情况深度图文分析

2017年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情 况深度图文分析 (2017.07.05) 电动自行车为重要的民生交通工具,用于居民日常代步和休闲娱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电动自行车因其低碳、经济、节能和便捷而深受欢迎。 电动自行车是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一般由电气系统、操纵系统、装饰件部分、车体件部分、随车附件组成。电气系统主要包括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换器、闪光器、灯具、喇叭、电缆线等组成;操纵系统由调速把、制动把、制动拉线、制动器、五大开关等组成;装饰件部分主要包括车身覆盖件和后尾箱等;车体件部分主要包括车架、前叉、车把、后平叉、后衣架、鞍座、中轴、后减震等专用件和其它如飞轮、链条、调链器等通用标准部件;随车附件由充电器、保险杠、后视镜等组成。电动自行车的核心部件为车架、蓄电池、电机、控制器、充电器。

一、电动自行车的构成: 1、车架 车架是构成电动自行车的主体部分,是整车其他零部件的安装连接主体,并承受所有载荷,其关系到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电机 电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电动自行车车轮旋转的部件。电机的种类,按其电流形式,可分为交流电机、直流电机等,按结构形态可划分为盘式电机、毂式电机等,按照磁场生成方式可划分为开关磁阻电机、稀土永磁电机等。现阶段在电动自行车上最为普遍使用的电机主要是稀土永磁无刷无齿轮毂式直流电机、稀土永磁无刷有齿轮毂式直流电机,以及少量的其他类型电机。 3、蓄电池 蓄电池是提供电动自行车电能的随车储能装置,电动自行车车用电池主要分为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4、控制器

电动车基本知识讲解1

电动车基本知识讲解 银河汽车网 2008-11-23 阅读:3755次 【字体:大中小】 第一章电动车基本知识 一、电动自行车的定义 它是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 种自行车. 二、电动车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1、充电器,它是给电池补充电能的装置,一般分二阶段和三阶段充电模式两种. 2、电池,主要采用铅酸电池组合,另外镍氢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也在一些轻便折叠电动车上开始使用了. 3、控制器,它是控制电机转速的部件,也是电动车电气系统的核心,具有欠压、限流、过流保护功能. 4、转把、闸把、助力传感器,这些部件都是控制器的信号输入部件,转把信号是电动车速度的控制信号,闸把信号是电动车刹车时,闸把内部电子电路输出给控制器的一个电信号,控制器接收到这个信号,就会切断对电机的供电,从而实现刹车断电功能,助力

电压的单位,符号是V,一千伏特称为1KV 六、安时是什么意思 它是安培乘以小时的意思,英文代号Ah,是电池电能容量的单位,电动车常用电池为12安时容量,它的高低直接影响电动车续行里程的长短,电池经多次使用或不正常使用后其容量下降,就是指这一数值。 七、安培是什么意思 电流的单位,符号是A 八、欧姆是什么意思 电阻的单位,符号是Ω 九、集成电路是什么意思 为完成某些特定的电路功能,将很多的电子元器件高度集中起来,并用特定的形式进行组装起来的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的型号不同,其功能也不一样,多采用集成电路,有利于减小体积,提高可*性,英文简称IC 十、电动车的基本性能 电动车的基本性能目前尚未见到完整的统一规定,但电动车应当和必须具备以下性能: 1、车速,电动自行车的车速20㎞/h(国家规定) 2、载重,车体自身及其配件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总载重量不少于75㎏。 3、加速性能,电池电量充足,在平直的道路上,电动自行车起步至最高车速20㎞/h,最大行车距离不超过8米。 4、爬坡能力,电动车爬坡能力不少于7度。 5、充一次电行驶能力不少于25㎞。 6、电机寿命,无刷电机不少于30万㎞,有刷电机不少于6万㎞。 7、电池寿命,在完全充放电的情况下,铅酸电池使用时间不少于300次。 8、无极变速。 9、控制器和充电器应该的智能型的,控制器面板有电池剩余电量和速度显示,还应当具有基本的保护功能,如欠压保护,过流保护,刹车断电等。 十一、如何区分电机的类型?有刷和无刷。 想区分电机的类型,必须查看电机轴端的引出线路,用手捏摸电机轴端引出套管中有

的驾驶电动车安全须知

驾驶电动车安全须知 ★电动车驾驶人安全行车规范 在通过交通繁华路段时,要提前降低车速,做到“礼让三先,文明行车”。 行车时,要注意观察前方路况、行人和车辆动态,正确操纵电动车,沉着驾驶。 控制行车速度,不要开快车。因为电动车制动的稳定性、有效性均不如汽车,且开快车,既不易于发现前方路况,也不易于被对方发现,甚至还容易使驾驶人疲劳。 不要强行超车,超车前应观察四方车辆动态,打开转向灯。超车后须在不妨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在打开转向灯,靠右行驶;否则,易发生交通事故。 根据路况、天气、车辆的技术性能及驾驶员经验等确定安全的纵向车距。 不要酒后驾车,驾驶人身体状况不良好时,也不宜驾驶;否则,会因神志不清,反应迟钝,判断不准确,引起操作失误而出现事故。 平时要做好车辆的保养及维修工作。 ★电动车驾驶人安全驾车“十不开” 1、道路宽直,视线良好,不盲目加速,不开英雄车。 2、前车占道、行人横过公路要礼貌让人,不开野蛮车。 3、视线不清、路况不明,首先要减速,探明情况,不开冒险车。 4、路况良好、技术熟练,不开麻痹大意车。 5、繁华路段,交叉路口、人多车多,应礼让三先,不开抢道车。 6、城镇、厂矿、学校门前、文体活场所附近,情况复杂,须小心谨慎,不开大意车。 7、亲朋乘车、电话干扰,车外热闹,不开精神分散车。 8、身体疲劳、休息不足、精力不足,不开疲劳车。 9、车身有故障,检查排除,不开病态车。 10、事急天晚,须急躁沉着冷静,不开急躁车。 ★安全第一行车必看 1、安全来自谨慎,事故出在麻痹。

2、喇叭不是命令,刹车不是保险。 3、出车看气候;行车看风向;鸣号看反应;行人看动态。 4、司机责任重、常敲警钟,生命财产,在我手中。 5、安全行车学问深,警钟长鸣是根本。 6、车行如箭,情况万变,笑谑攀谈,祸在瞬间。 7、宁可有理让无理,不可无理对有理。 8、手撑雨伞视线差,身穿雨衣听力差,细心观察防意外,群众安全放心上。 9、马达一响,集中思想,车轮一动,想到群众。 10、转弯不忘三件事:减速、鸣号、靠右行。 11、车过铁路、交叉路口时,要一慢、二看、三通过。 12、知险不成险,险在不知险,行车一条线,情况千万变。 13、雨天驾驶九分险,把握十分方安全。 14、安全行车,礼让在先。 15、道路宽敞当作狭路开,县乡公路当作市区开,偏僻地段当作闹市开,熟路当作生路开。 16、十次肇事九次快,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17、不管事情多紧急,安全始终数第一。 18、车辆带病行驶最糟糕,造成事故损失不得了。 19、胸中有路谱,开车行自由。 ★驾驶电动车自我保护十原则 1、选择质量上乘、适合自己驾驶的电动车,是保证安全行车的第一步。劣质、不合格、超标的电动车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不要购买。 2、驾驶电动车前应接受系统的培训,努力提高驾驶技能。 3、行车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各个机件灵活、有效。 4、驾驶电动车时最好穿颜色鲜艳的服装,晚间驾车宜穿反光材料制作的衣服;佩戴合格的安全头盔,以防发生事故对驾驶人造成伤害。

电动自行车使用说明书

执行标准:GB17761-1999 电动自行车使用说明书 (能源介质:铅酸)

尊敬的用户朋友,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为确保电动自行车性能优良、稳定,请您在使用前详细阅读说明书后再使用本产品。 本手册中提供的有关日常形式和保养知识,可便于您更熟悉本车的操控,任何不当操作,都有可能损坏您的爱车。 由于产品在技术上不断改进更新,可能未现实物与说明书稍有不同的情况,请以实物为准。 本手册中标有号内容,请认真阅读和遵守。 1用户注意事项…………………………… 2电动自行车结构示意图………………… 3电动车主要技术参数……………………….. 4产品特性介绍………………………………. 5电池充电说明………………………………. 6骑行注意事项………………………………… 7维修保养说明………………………………… 8常见保养说明………………………………….. 9重要提示与忠告……………………………………. 10保修卡……………………………….. 11售后服务承诺…………………………………

敬请用户注意 1、骑行前,请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认真检查各零部件是否完好,以确保您骑行安全,如发现问题请及时与经销商联系。 2、请遵守城市交通法规,不准带人;雨雪天及路滑地段应减慢速度,刹车时应增加制动距离,以确保安全。 3、本车不怕雨、雪天气,但不能涉水,当水位淹至后轮电机轮毂时,将造成整车内部线路的短路并损坏电器,务请注意! 4、本车所用电池为安全电源,但电池盒的两个金属触点不能用湿手同时触摸,更不能与金属同时接触,否则将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而引发事故。务请注意! 5、请勿自行拆卸分解零部件,如需更换,请向本公司电动自行车总代理处购买标准零件。 6、为了他人的安全,请不要将您的电动自行车借给不会操作的人骑行,从而也使您的爱车免受不必要得损坏。 给用户的知心话 感谢您睿智的选择,使本电动车大家族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员。

电动车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Electric bicycles—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GB17761—1999 前言 本标准适用于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车轮,能实现人为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本标准的技术内容包括整车的主要技术性能要求、整车安全要求、整车装配要求、整车外观要求、整车道路行驶要求和说明书的要求。 本标准技术要求中的5.1.1最高车速、5.2.1制动性能、5.2.2车架/前叉组合强度为强制性条款;其余各技术要求均为推荐条款。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中国轻工总会发布的原轻工业标准QB/2302—1997《电动自行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作废。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自行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自行车集团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阮志诚、姜晓云。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电动自行车。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据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3565—1993自行车安全要求 GB/T3566—1993自行车装配要求 GB/T12742—1991自行车检测设备和器具技术条件 QB/T1217—1991自行车电镀技术条件 QB/T1218—1991自行车油漆技术条件 QB/T1714—1993自行车命名和型号编制方法

QB/T1880—1993自行车车架 QB/T2184—1995自行车铝合金件阳极氧化技术条件 QB/T2191—1995自行车反射器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电动自行车electric bicycle 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功能的特种自行车。4、产品分类 4.1分类原则及代号 电动自行车按电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传动方式分为: 轴传动,代号为Z; 链传动,代号为L; 皮带传动,代号为P;摩擦传动,代号为M; 其他传动,代号为Q。 4.2型号编制方法 电动自行车的型号编制方法应按QB/1717—1993第5章的规定,并冠以TD。 电动自行车的型式、车轮直径和代号见表1。 车轮直径系列mm 代号型式 710 660 610 560 510 455 405 男式 A E G K M O Q 女式 B F H L N P R 电动自行车的型号表示示例: 车轮直径为560mm、女式车架、轴传动、工厂设计顺序号为15的电动自行车,其型号应为:TDL5Z TD'-电动自行车 L'-女式车架、车轮直径为56 mm 15'-工厂设计顺序号 Z'-轴传动 4.3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

电动车安全使用注意事项(新版)

电动车安全使用注意事项(新 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35

电动车安全使用注意事项(新版) 一、电池安装注意事项。 1、安装电池前,应先检查电池盒内有无硬物或电池盒是否平整。 2、安装电池时,电池线应分开排列,不能交叉重叠挤压,电池线承载全车大电流,运行时会发热,电池线受挤压后,外皮易磨损,降低绝缘性能,造成短路,发生燃烧。 3、接电池线时,必须加装弹簧垫,同时拧紧螺丝,确保电池端子处无松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打火,高温烧坏电池线,发生短路燃烧。 4、接好电池后,盖上胶垫,放入电池压线时,用手分开电池线,使之不能交叉重叠,同时拧紧螺丝。 注意不能用纸板、泡沫等易燃物品代替胶垫,或作为填充物放入电池盒内。

5、装电池时,若松开了座桶内的空气开关连接线,在装好电池后,空气开关的两根连接线一定要接好,不能松动,以免打火烧车。 6、装好电池后,装座桶时,应盖好座桶内盖,桶内不能放置金属物具,以免金属物具掉入电池内,与电池正负极相碰,引起短路烧车。 7、不能私自加装单只电池(48V加1只电池变成60V)等。电池电压升高后,转换器,控制器,防盗器等内部元件无法承受高压,会烧坏元件产生短路,引发燃烧。加装单只电池;电池极易倒置,充电时易漏液损伤电池格,电池短路发热,引发电池起火。 8、电池严重失水,充电时电池会发热鼓包,高温烧坏电池线,引起短路燃烧。 9、不要使用低成本的劣质电池,劣质电池为了降低成本,没有磨毛刺,毛刺刺穿隔板,短路发热,引起电池自然。 二、电动车充电注意事项。 1、充电时,充电器会产生热量,同样电池也会产生热量,应选择良好的通风环境,通风条件太差,可能会由于过热引发短路燃烧。

世界电动车发展现状

世界电动车发展现状 一、产能分析 电动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达到零排放的机动车。由于环保的要求,加之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电动车进入了发展高-潮。电动汽车作为绿色交通工具,将在21世纪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顺应当前国际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将电动汽车作为中国进入21世纪汽 车工业的切人点,不仅是实现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抉择,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目前我国电动车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概念车车身设计构想书及界面设计,电池方面正在组织开发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锌空气电池、燃料电池,有望取得突破。电动汽车的标准体系已经编制完成,同时建立了有关电动 汽车的数据库。电动汽车项目的国际合作正在按计划进行。 二、市场需求状况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电动汽车热,世界各汽车工业强国从资金和政策上积极支 持电动汽车的研制工作。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巨大。就国内而言,未来潜在的市场很诱人。2017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已宣布,将投入20亿元左右确保奥运会期间接送运动员所使用的汽车,奥运场地使用的特种车辆和部分公交车辆采用电动汽车,使北京成为中国使用电动汽车的示范城市。杭州已决定投入一些电动公交车试运行;2017年的上海世博会同样会 有上千辆电动汽车投入运行。 三、主要产品分析 目前电动汽车分为三种: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ev)正向小型化和专用化方向发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成为跨国汽车集团联 合攻关相互竞争的焦点。从经济角度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为当前市场推崇的原因有:(1)在石油资源没有枯竭以前,汽车发展仍将主要以燃油汽车为主,但其总量不会增加,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将主要依赖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未来10年汽车 的发展的主要方向。据比较乐观的估计,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将在2017年实现商品化。(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可以实现单用发动机难以达到的下一代超低油耗汽车的目标。(3)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成熟、成为主流方向的技术方案将在未来10年内形成,燃料 电池电动汽车将在2017年实现商品化。 电动汽车的成本构成及影响电动汽车推广因素的分析 电动汽车目前成本仍高居不下,究其原因是:电动汽车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样车和试运行阶段,根本无批量可言,这是与流水线生产燃油汽车所不能比拟的。同时目前各式电动 汽车能示范运行的,都是在原燃油汽车的底盘、车厢之基础上改装而成的,即将发动机、 油箱等系统全数拆下,然后装上电动机,电池等相关配套设备就形成电动汽车,而混合动 力是在原然油系统基础上加装一套电池、电气驱动系统,形成了油、电混合驱动系统。那

电动自行车新标准命悬重量

电摩标准引发“乱局”电动自行车新标准何时出台? CBN记者马晓华发自北京 即将执行的电动摩托车国家标准(《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等),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而关注的核心就是两个数字:重量40公斤和时速20公里,它们直接成了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两个行业的“分界线”。但问题是,现存的电动自行车标准还无法给超标的电动自行车一个明确的身份:到底是属于电动自行车,还是属于电动摩托车?。 正是由于这样的问题,导致刚刚刚刚出台的电动摩托车国家标准备受争议。正如一位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的人士(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国家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黄晓东)这样对CBN记者表示,“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标准中,时速将不变,车架长度提高了,将变长。但重量问题,目前还在争议中。” 40公斤成电动自行车命门点 “电动自行车的标准现在已在修订,迟迟没有出台,是因为存在很大的争议,争议的核心就是它的重量问题。是超过40公斤还是低于40公斤,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负责全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汽油机助力自行车等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国家标准委员会、上海市自行车研究所陈直青)对CBN如此表示。 据了解,电动自行车技术标准十年未作修订,已经严重滞后,依照相关规定,此类标准五年应当就做出相应的修订,以适应行业的发展,但是至今还迟迟没有出台。原因之一就是国家相关部门之间的意见还未达成一致。正如上述国家标准委员会的人士透露,“在电动自行车的否决项中,车速、制动距离和车架长度,重量和其他项目都属于重要项或者一般项。目前关于重量的争议中,国家质检总局没有异议,但是有关的交通管理部门要求低于40公斤。” 在国标计划中,被列为强制性标准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原定于2006年上半年第一批予以修订,但至今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而依据《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的相关要求,电动自行车的重量不超过40公斤,宽度不超过220毫米,最高时速不高于20公里。但现实情况是,市场上的很多电动自行车往往是超标的。 但在电动自行车的生产企业看来,之所以敢于“超标”,是因为《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消费者使用的需要”。正如绿源董事长倪捷对CBN接着表示,“我们从2002年就是呼吁标准的修订,因为市场的需求、技术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程,电动自行车的标准必须要变,但是至今仍没有出台。” 按照倪捷的说法,如果车子最高时速不超过20公里,就意味着消费者在使用时,只能以十几公里的时速行驶,这样的行使速度根本满足不了一般使用者的要求。同时,电动自行车的重量主要来自于电池的重量,如果将重量限制在40公斤以内,意味着电池的重量有了限制,重量在40公斤以内的车辆配备的电池,只能够跑20公里的,这也就意味着很多使用者开车去上班,跑了20公里到了单位后可能就得充电,给使用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 因此,有一种来自企业界普遍的声音是,电动自行车自身重量的增加主要是电池重量的增加,电池重量的增加则是骑行里程加大的需要。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在膨胀,源于电动自行车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但是这些需求在得到满足的同时,“超标”的“帽子”也正在扣在

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常识

编号:AQ-CS-09118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常识 Common sense of safe use of electric bicycle

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常识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 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1、电源首选锂电瓶[电容量大、自耗少、污染小],其次铅酸干电瓶[密封性好、不易漏电解液],要防止电解液泄漏造成的污染、腐蚀和伤害。 2、有一些电动车电源电压达到甚至高于36伏特,超过安全电压阈值,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所以要格外小心。 3、经常检查电路插接点,防止接触不牢,引起接、触点打火、发热;避免线路老化、磨损而造成打铁短路、串电事故的发生。 4、充电时电瓶会跑出可燃性气体,所以充电一定不要在储藏室、地下室等狭窄、密封的环境中进行,防止产生爆炸性混合气体。 5、如果质量低劣或长时间使用,充电器的温度往往很高,容易引发火灾,所以在夜间睡眠时间充电时不可掉以轻心。 6、在起步、爬坡时应该脚蹬助行,防止启动电流过大、机件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引起电机线圈、线路、电瓶和调速器的过热损毁,

甚至酿成灾害。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的历程和面临的挑战.

背景材料: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的历程和面临的挑战 二十一世纪,可谓是一个“时代呼唤绿色环保”的时代,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各国纷纷提倡低碳经济,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不但要求节约能源,更注重起居住环境和生态环保,发展新能源产业,鼓励电动车发展,业已成为全球政府对未来交通工具的共同取向。我国是一个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全国汽车已有2500万辆而且每年仍在巨量增长,燃油和尾气的大量排放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无疑,发展环保、低能耗,能够提供良好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电动车,符合了绿色环保革命时代的发展要求。 追溯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史,第一次出现是在美国专利局文件登记的是1895年12月31日,一个专利名称“电动自行车”,美国专利号NO.552.271,发明人叫OGDEN BOLTON申请的专利。而此前十年,是英国发明家斯塔利的伟大发明,他将原始的自行车发展成为更有效率、更安全的“现代自行车”,再一个就是德国发明家戴姆勒的发明,他将燃油动力安装与两轮系统中,拉开了石油进入交通领域的序幕。电动车的最早探索比燃油机车晚了十年,但却被石油光芒掩盖了100年。期间,虽有一些产业实践,但都未成气候。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电动自行车事业,延续了百年前技术先驱对电动自行车的光荣梦想,在中国这片古老文明的大地上,开创了一个电动自行车文明史上的发展篇章。 从1995年清华大学研制的第一台轻型电动车问世,到现在林林总总的电动车系列产品,过去的十五年中,中国电动自行车事业从无到有,再发展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轻型电动车产业。短短十数载,已经成就了让全球仰慕的电动车产业规模,国人应当自豪! 电动车自行车行业的发展,业内普遍认为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初级阶段、初级生产规模化阶段、超速发展阶段。电动自行车的初级阶段也被称作是电动自行车的早期实验性生产阶段,时间大概是1995年到1999年。这个阶段主要是对电动自行车的四大件,电机、电池、充电器和控制器的关键技术摸索研究。初阶生产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