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评电视纪录片《幼儿园》

评电视纪录片《幼儿园》

评电视纪录片《幼儿园》
评电视纪录片《幼儿园》

论电视纪录片《幼儿园》的探索视角及其独特品质

我们用系统的眼光回顾张以庆的电视纪录片,不难发现,从《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到《幼儿园》,张以庆的作品始终围绕着人的问题——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生存现状,人的心理世界,人的成长轨迹等等——通过个体的、独特的人,透视人的共性、人性的根本与社会的本质。而与讲述残疾人舟舟的故事和记录驯养员与熊猫的日常生活所不同的是,《幼儿园》选择人们最为熟悉的学龄前儿童为记录对象,通过对幼儿生活状态的跟踪拍摄,渗入张以庆对个体生命历程、生命本质意义以及人的社会化模式的深层思考。《幼儿园》中体现出的强烈的自我与存在的社会问题和忧患意识,凸显了传播媒介的社会批判功能。

一、《幼儿园》从一个新维度透视我国幼儿园生活的特定情境与本质内涵

2004年6月第十届上海电视节,张以庆导演的电视纪录片《幼儿园》获得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这是此次获奖的7部纪录片中惟一的一部中国作品。之后,《幼儿园》于2004年9月获第2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作品奖,12月在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获大奖。

《幼儿园》选择武汉市一所寄宿制幼儿园,用了14个月的时间分别对幼儿园里一个大班、中班和小班进行跟踪观察、拍摄。这部纪录片,既不是讲述幼儿故事,也没有选择欢快的六一儿童节以及慈爱的老师带领小朋友做游戏讲故事等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画面。它避开长久以来定型于人们心中的幼儿园模式,以一种独特的思路和视角,选取阶段性的幼儿集体生活图景,从一个崭新的维度透视我国幼儿园生活的特定情境与本质内涵。

张以庆说,他拍摄《幼儿园》,最明白的就是知道:“…不拍什么?比…拍什么?更重要,我知道我不拍什么。”①张以庆不愿意轻而易举地落入常人思维的窠臼,简单而表面化地重复记录某种生活现象。事实上,早在张以庆的成名作《红地毯上的日记》中,就已经显露出他别具一格的创作思路。《红地毯上的日记》原本准备拍摄世界跳水冠军伏明霞,但张以庆在苦苦追寻了3年之后,改弦更张,决定拍摄一群永远成不了冠军的为艺术体操而献身的女孩子们的故事。

对于幼儿园,张以庆认为:多元的童年不应当仅仅用“美好”一词笼统取代。“说童年是美好的,它其实是一个概念,是人们认为的,是成年人认为童年就是美好的。”②远离童年时代的成年人,因为现实的种种困境,常常容易用疲惫的心境去回忆品味童年。于是,童年就在成年人的理想幻化中,成为令人怀念的天真纯洁的象征,成为远离叹息的无法追回的世外桃源。在这种成年心态下所建构的幼儿园,永远有灿烂阳光的普照,永远充满着欢歌笑语。而张以庆则对这种模式化的设定表示质疑,因此他试图从孩子们的角度还原。于是,他选择站在一个特定的、微观的观察角度,真实地记录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单纯的、幼稚的、多样的以及具有攻击性、叛逆性、挫败感甚至是成人化的种种行为,在生活现象的审视中传达自己对具有虚幻色彩的单一性童年生活阐释的颠覆与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人所感知到的图像并不是照相复制品。一个人对别人和别人对自己的视觉图像(和记忆表象)并不总是和机械照相的影像相一致。即使不考虑各种情绪的影响(夸张、同情和反感等),那么视觉形成的范畴如相似、富有特征等都具有一种选择,具有一种…忽略了什么?的内容。” ③《幼儿园》所“感知到的图像”显然不是现实生活的“照相复制品”,它的拍摄记录有着导演的主观意识的介入。或者说,张以庆是在用一种主观化视角审视并记录着孩子们的生活状态。值得重视的是,恰恰从这一视角拍摄的蕴涵着多义性的个性化事实,以一种本质的力量,展示了孩子们本真的现实生活。而且,这种近距离的观察拍摄,对受众

产生了强烈的内在吸引力,并促使人们由镜头转向对现实问题的深层思索。

假如,我们能够接受格里尔逊关于“纪录片是对真实的创造性的诠释。”④这一创作理念的话,那么,张以庆的电视纪录片正是对这一理念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张以庆的《幼儿园》不仅仅是变换了一个观察视角和记录方式,他变换的是探究儿童生活状态与内在心理相互交叉渗透关系的一种诠释方法。《幼儿园》对生活表象的潜在内涵的开掘,反映出张以庆与众不同的记录风格与传媒职业追求。

二、《幼儿园》蕴涵的问题意识凸显现代传媒的社会批判功能

《幼儿园》里拍摄的高阳、马玉兰、贾哲毅、陈志鹏等孩子,是作为行为个体予以记录的,但这些孩子们不可避免地成为当代幼儿群体化行为的形象代表:高阳表面上具有攻击性行为背后的脆弱心理,马玉兰个性化行为方式屡受指责的尴尬迷惘,陈志鹏等待母亲时被冷落状态下的孤独与焦躁,孩子们穿衣服系鞋带摞椅子屡屡失败时沉重的挫败感……在人类社会,个体与社会群体之间从来都呈现一种无法剥离的辩证关系,而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无一不具有鲜明的社会群体性印记。或者说,孩子们的行为就是人的某种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在特定环境中的真实再现。因此,《幼儿园》拍摄的孩子们,既是独立的个体,又具有社会普遍性;孩子们身上既具有个性化特征,又包含着群体化内质。这种丰富多元的内涵,致使每个孩子的出现都传递出极强的多元的社会现实意义。

在长达69分钟的《幼儿园》里,我们几乎看不到孩子们的父母以及孩子们与社会的联络,他们的活动集中在幼儿园内。但是从每一个孩子的身上,我们能够明确地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无处不在的巨大的潜在力量。这种力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着孩子们的社会认知,促成孩子们的人格模式。“中国的文化品质里面蕴含了太过强烈的乐观主义与理性崇拜情绪,而这种情绪的危险性就在于当我们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时,它极有可能会将我们引诱进得意忘形抑或自不量力的尴尬处境。”⑤为了避开惯性思维对童年世界盲目乐观的界定,张以庆用他隐含着深刻的忧患意识的镜头,剥离了成年人赋予童年生活的粉饰与雕琢,并力求循着孩子们独特的行为方式抵达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人类的成长过程漫长而艰辛。在我们生命运动的每一个阶段,每个人都会遇到种种困惑和难题。有时候,这种阶段性的看上去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暂时的意识迷茫和行为失误,常常会使当事人产生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因此,在生活中,这样的难题并不仅仅属于某一个体。个案对于人类整体从来都具有本质意义。“我承认幼儿园是一个载体,任何一部记录片的选题必须要有承载能力,我特别注重选题天然流露出来的承载能力。本来想用…幼儿园?的单纯来对比今天我们社会的一些问题,后来发现它跟成人社会是重合的,是完全重合的,它不用折射,它就是……”

⑥张以庆选择幼儿园大、中、小三个班的孩子,构成中国新一代学前期儿童成长的一个剪影,以幼儿个体透视人类共有的生命特性,勾勒人与自然法则、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灵轨迹。这种个体与群体、特性与共性、现实与背景交融的当下儿童生活及其心理、思维发展变化的拍摄记录,令《幼儿园》具有一定的文献性价值。《幼儿园》运用现代传媒手段,以唯美的视觉冲击所揭示出的人的潜在自我与现实存在无法回避的矛盾冲突,凸显了现代传媒的社会批判功能。三、张以庆敏感的个性特征成就了其作品无可替代的独特品质

直觉思维,是在经验基础上借助于对现实的敏感把握,以直接介入的方式抵达事物本质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它属于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的原创力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一直以来,张以庆对他的电视纪录片所拍摄的内容都具有一

种直觉的把握。凭借直觉,张以庆的选题常常出人意料,其作品具有一种难以复制的独特性,他所选择的镜头也常常因此而具有一种哲理意味甚或是寓言性内涵。可以说,张以庆独特的性格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他的电视纪录片的独特品质。

一个人性格特征与思维方式,其优势与缺陷同在:长于理性能够给人以内在逻辑性和思维的深度,但它有时很容易限制人的原创力;感性认识容易流于无序和肤浅,但擅长者常常能够以最简洁的方式抽象出事物最本质的意义,并通过直觉,淋漓尽致地挥发出一种天然亲和力,自然而然地张扬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气度。张以庆坦诚自己是一个“通过直觉就能够直接达到本质的人”。“我觉得感性的东西也是可以直达本质的。虽然我们也可以靠哲学的东西,靠逻辑推理的东西进入本质,但应该有不同的道路,就是凭着直觉直接进入,这个没问题。《幼儿园》是直观的,是影像的全景,它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来观察、来认识。通常,我们对于孩子连认知都不够,就先有判断了……我就是那么冷静地去等待,不管我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至少它应该是有参考价值的。”⑦就张以庆的系列电视纪录片而论,他的敏锐、直觉,绝不是对生活表象的浅层次的理解,而是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与内在体验基础上的发现,是在选题与拍摄过程中追寻思索的顿悟,更是对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必然联系的一种直截了当的整体把握。因此,张以庆的电视纪录片总能给人一种别开生面的视觉冲击,总能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敏感内向的张以庆是一个内心燃烧着激情而以冷静面对现实的职业电视人。他认为自己很适合拍电视纪录片:“凡是做纪录片的人,他不是特爱说话。我不是说纪录片人都是很内向的,他肯定是充满欲望的,就是表达的欲望,他只是找到的语言不一样,是用影像语言这种特殊形式来完成的,所以相对来说,他需要能够比较单纯,比较孤独一点。”“做纪录片就是一种态度,就是一种精神。”⑧这种态度和精神对张以庆而言,就是不媚俗,不追风,不冲动,从容不迫地选择,执著冷静地拍摄。其作品中的现实批判内涵由此而产生。张以庆有着平民化的个人成长经历,也因此而关注生活在平凡中的平凡的人。他从这些平凡人的身上发现,认知,记录。无论出现什么波折,他都一如既往。“最让我佩服、感动的是张以庆要拍什么东西时,轻易不动手,他且琢磨着,别人弄8、9个月,他要弄几十个月才会让片子慢慢成型。他不太在意社会的时尚理念,不太考虑是不是有那么多人的喝彩,他要顽强地表达自己各方面的感受……我看到的张以庆,或闭上眼睛想象的张以庆,总是皱着眉头的。他总有一种社会的使命感,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生命被捆绑,疙瘩特别多,他要一个一个地去解开,很费劲!不管别人怎么看他、说他,他总是皱着眉头,后背流着汗……”⑨内向、忧郁、淡定的性格使张以庆超越功利,而他对电视纪录片的真诚与执着则塑造了他具有责任感使命感的职业传媒人形象。

《幼儿园》的简介这样写道:“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张以庆说,与自己年青时很喜欢旅游相比,现在的他很少远行。“但是我后来发现,我们有一个特别一致的地方,他们在外面世界走了很远,我走到人内心很深很远……其实本质是一样的。”⑩张以庆一直在用电视纪录片这个特定的方式记录并审视着这个世界,一直在用镜头进行着对人的内在世界、生命本质的深层探索。而我们,透过张以庆

的电视纪录片,获得对人性本质内涵以及对自身的感悟与审视。

天使与魔鬼

——评纪录片《幼儿园》

也许人天生都有两面——天使与魔鬼,我们通过文明的教化压制了自身魔鬼的“恶”,这种教化包含多方面的共同作用:教育,道德,法律……每个方面都不可或缺,共同塑造了一个人从幼年到成年的成长轨迹。孩子们还有很多机会和时间去学习美好的品质和情感,只是我们千万不要让“恶”在心中扎下根!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

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这是张以庆写在纪录片《幼儿园》前面的一句话!

这是一部足以颠覆我们对“儿童”的看法的纪录片,在这部片子里,孩子不再是美好的、单纯的,甚至称不上可爱!我们曾经称孩子们为“天使”,但是这个“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却似乎有着魔鬼的潜质……当然,这个幼儿园绝不特殊,它是最普通的一个,它里面的孩子,也都是最最普通的。

在一开始,导演就安排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哭喊场面。这是小班全托入学的第一天,孩子们使劲哭,不停哭,一个孩子哭,还会引起连锁反应。这哭,在我们看来不值得心疼,反而心烦。是声嘶力竭地从心里掏出来的声音,有着故意的成分!第一顿饭,吃的一塌糊涂,孩子们浑身都是饭菜。而这还不算什么,随后,孩子们就表现了出乎寻常的成熟和暴力。一个小男孩手里拿着汤勺,诡异而世故地说:“你爸爸是警察,你爸爸是公安局!?”而在一堂课上,两个小男孩发生了争执,其中一个“娴熟”地抬手打了另一个孩子一个耳光——那么自然果断!这样的场面很常见,随后一个孩子狠命地向另一个孩子咬去,咬了一大片青!

以后的情节,不断地挑战着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传统观念,他们精明、虚伪、缺乏耐心、暴力、世故。洗澡时,一个小男孩捏一个小女孩的屁股。活动时,一个小男孩打了另一个男孩的脸,鼻子里的血流了下来,而被打的孩子似乎也不值得同情,他更像一个投机者,多管闲事,阿谀奉承——就是这个孩子,鼓动其他人排挤一个小女孩。可他在后面却天真地唱:“你伸小指头呀,我伸小指头呀,拉拉钩,我们又是好朋友呀,我们又是好朋友啊!!”非常卖力,非常“乖”!

片子里有很多让人发笑的情节和场面,那是孩子们的丑态和滑稽。但是我们不能笑得心安理得,因为我们时时想到导演写在前面的话。孩子成为这样,究竟是人自身“恶”的本性使然,还是大人们不良的影响呢?这个由成年人主导的社会是残酷的,有着种种不美好。孩子有着超强的模仿和学习能力,他们很快从外界学到了一些东西,但是却缺乏判断力。他们也许还不会区分好坏,就变坏了……没有人能逃脱责任,因为他们共同构成了这个社会,并影响了社会风气的形成。除了这种直接的形象,也许还有一种,就是对孩子或多或少的忽视。当父母为了事业和工作而无暇顾及孩子,他们就为孩子的不健康成长买下了隐患。那个叫陈志鹏的小孩子,性情暴躁,脾气古怪。导演说,每个周末,他的父母总是最晚来接他,于是他烦躁地哭!导演用镜头渲染了他等待中的幼小身影的孤独,也许这种漫长的等待,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一生的阴影!导演选用“全托”班来记录,孩子们一周只能见一次家长……可想而知,他们不能得到足够的关爱。

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失职了……比如教育:一个男孩打人,老师训斥:“不

许乱打人,乱打人是什么是神经病这是!”我很惊讶“神经病”这个词从幼儿园老师的嘴里说出来。老师们教会孩子如何听话,老师喊:“请你们像我这样做。”孩子们喊:“我就像你这样做。”老师用钢琴声来指挥孩子们起立、坐下,教他们唱歌跳舞。我们注重形式上的东西,却忽略了心理的教育。老师没有教他们如何明辨是非,如何与人为善,如何关爱他人,这些美好的品质就这样被表面的整齐划一挤到了次要位置。幼儿园里有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心算、日语、主持人……家长们急功近利地把孩子往里面送,望子成龙。可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忽略了“修身”,孩子终将是个庸人。

究竟是什么,使孩子们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成熟?究竟是什么,使孩子们有了种种“恶”的表现?导演只是向我们做了一种展示,如何诠释,也许每个人见解不同。我们也没必要那么悲观,这部片子也仅仅是提供了一种视角,谁也不能否认孩子心中有着美好的一面。我们能做的,是多为他们着想,不仅从物质上,还有精神上……

纪录片《幼儿园》的艺术表现手法

2004年6月,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之“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幼儿园》以一种纪实的形式,表达了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既充满童趣又具有社会内涵,是一部寓意式的纪录片。

在《幼儿园》中,张以庆立足于客观纪录的“生活碎片”,大胆采用了一系列艺术表现手法,使作品最终臻于完美。某种程度上说,《幼儿园》的成功,就是电视综合艺术手法充分调动、巧妙运用的成功。下面试从几个方面加以探讨:1. 拍摄--从“不拍什么”拍起

在《幼儿园》中,张以庆在经历了最初的茫然无措之后,确立了该片的拍摄原则:就是“不拍什么”比“拍什么”重要--我知道我不拍什么。他的所谓“不拍什么”,即舍弃“概念性的东西”:不拍上课,不拍老师,不拍家长,不拍室外实景,甚至不拍“六·一”……总之,大家熟悉的概念性的东西一概不拍。

张以庆说:一天一天在幼儿园那么待着,于是有一些东西我们就可以确定了,就是要从看似常态的生活中,捕捉那些意想不到的、非常态的、生动的东西,捕捉那些异样的、瞬间流露出来的东西。

直觉与感性主导的张以庆,即便面对原生态的纪录,依然是一副叛逆者的姿态。这种面临着将幼儿园边缘化表现的风险取舍,着实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超强的审视能力。惟其如此,才能出奇制胜。而这,也正是张以庆的理念追求和看家本领。不拍什么,既是张以庆处心积虑的选择,也是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判断。在这方面,他的个性特质及另类思维方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张以庆的眼里,什么样的东西才是感性的呢?首先,他采取了平视的手法,以孩子们的视野来看待幼儿园。这样,自然就要剔除成人眼中的概念化的元素,并进而筛选出鲜活的、极富感染力的符号。在这里,张以庆将对拍摄内容的取舍变成了一门艺术。

幼儿园里每天司空见惯的上课、学习、游戏等等早已被大家所熟知的内容,无论多少台摄像机,都只能拍出同一种意思。因此,在张以庆的眼里,这些都成了了无生气的画面。老师和家长,本身就是一系列概念的代表者或制造者,也很难构成幼儿园原生态的东西,因此也只能放弃。至于室外的场景,在孩子们的眼中,只是一个懵懂的印象,当然可以人为地忽略……如此一来,张以庆的幼儿园顿时就清静了、干净了、纯粹了。相形之下,那些意想不到的、非常态的、生动

的东西,那些异样的、瞬间流露出来的东西就自然地进入了张以庆的视野。而这些,也正是幼儿园小居民们的生活写真:其实孩子们面临着好多好多的问题,比如衣服总也穿不好,鞋带系了个死结,摞不上板凳……说张以庆独具慧眼也好,匠心独运也罢,反正正是这一艺术化的构思设计,使《幼儿园》一着得手,全盘皆活。

2.外景--虚化处理的艺术价值

在《幼儿园》中,外景几乎都是虚化的拍摄、剪辑效果--操场上热闹的活动、大门口人们晃动的身影,乃至哗啦啦的下雨情景……都被刻意虚化。看到《幼儿园》中诗化般的外景,人们在叫绝的同时,也不禁掠过一丝隐忧:假如张以庆不能突发灵感,没有采用此种艺术处理方式,将会给整个节目带来怎样的损失啊?不过,非常庆幸,张以庆及时发现了它,并成功地运用了它。

在电视节目创作过程中,镜头虚化(虚焦)这一艺术表现手法也经常被采用。但在纪录片这样重大而特定的题材中,将外景几乎全部使用虚焦处理,光靠灵感或者胆识是不够的,更主要的还得看是否能更好地为主题思想服务。

除此之外,虚焦画面的巧妙运用,从传播效果上看,还别有一番意蕴:

其一,外景之虚,更映衬了幼儿园生活的环境之实,使孩子这一主体元素越发突出。

其二,外景之虚,更加烘托出孩子们的思想、行为之实,使他们真实的另一面得以张显并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其三,外景之虚,更加切合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感觉之实,是他们眼中朦胧而又真实的世界。因此,经过这样一种艺术手法的处理,可以让孩子们形成一个相对透明的空间,并不受干扰地演绎他们的故事。

当然,虚化的外景,也让张以庆找到了一个仿佛空灵般的圣殿,并顺利地捕捉到了一连串灵动的符号,最终将其变成了一串串成功的果实。

3.对话--黑白影像的思想深度

在《幼儿园》里,从练习数学心算的孩子熊经纬,到后来与家庭、生活、理想、情感及至国际国内时事政治等项内容相关的一系列对话,这些画面均采用了黑白艺术处理。

在色彩斑斓的幼儿园,在五彩缤纷的儿童内心世界,为什么要用黑白色调处理孩子心算及展示思想灵魂的场景,让儿童的心灵深处如此地不明朗,甚或灰暗?这确实是颇耐人寻味的话题。

撇开结构样式的说法,张以庆没有过多地谈及黑白手法究竟“负载着”哪些“非常多义的、丰富的、多功能的内涵”。

诚然,从一部近70分钟的大片来说,如果不充分考虑片子的结构形式,张以庆5000分钟的幼儿园“碎片”是很难粘贴在一块的。因此,没有前面心算数学题的的介入,后面的对话就显得唐突和刻意主观。同样,如果没有前面常态性的心算学习场面出现,就不会衬托出后面对话的精彩。这种结构样式,不仅体现了《幼儿园》别具一格的结构美学,更巧妙地避开了故事化纪录片的情节高潮--因为《幼儿园》是无故事化的纪录片。

除了结构的需要之外,黑白影调这种“妙手偶得”,其实还有更精彩的意蕴--它能够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在影像作品里,运用黑白艺术手法处理的作品是最具视觉冲击效果的。如作为“希望工程”形象代表的“大眼睛姑娘”,就是《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采用黑白照片刊发出来并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经典范例。

同样道理,《幼儿园》中黑白色调的表现手法,将孩子们成人般的思想表达出来之后,在人们审视的目光中,他们俨然已经是一个个小小的思想者了。而且,这种深沉的、成熟的思想表达,是与人们想象中、概念中天真无邪、纯洁浪漫的孩子大相径庭的,由不得不发人深省。此外,这种深邃的蕴涵,从另一个侧面也折射出成年人的童年岁月,由此又反衬出时代的变迁烙在一代人身上深深的印记。而这,才是纪录片纪录时代、关注人文的真实精神体现和深刻含义所在。4.解说--画面语言代替“上帝之声”

通篇不用解说词,是《幼儿园》新的创作特点。相对于较早前大量使用解说词的《舟舟的世界》和只用了千把字解说的《英和白》,《幼儿园》在纪录片长期以来多遭病诟的解说词方面,算是来了一次“彻底革命”--全部采用画面语言。

纪录片解说词,作为记录过程中的必要交代和有机补充,往往在节目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而恰到好处的旁白,更是被称作“上帝的声音”。但这一传统的电视艺术创作手法,却因为被质疑记录不真实,或创作者容易导入过多的主观意识而屡屡受到指责。在《幼儿园》中,向来以“主观表现”见长的张以庆,偏偏这次要彻底地客观一回,全部用表达能力强、内涵极其丰富的画面语言来展示所要承载的一切。

5.《茉莉花》--生命的咏叹与升华

以北方曲调的《茉莉花》作为片子的主题音乐,并且在节目中前后出现了五次,是《幼儿园》又一处成功的妙笔。

由于《幼儿园》所揭示的是一个内涵丰富、主题思想深刻的领域--人们熟知而又陌生的幼儿世界,因此,随着片子的逐步展开,观众的认知与情绪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着的感觉与不同阶段渲染主题的《茉莉花》旋律交织在一起,便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共鸣。

起初,人们听到《茉莉花》音乐响起时,可能是一种轻松的、快意的、欣赏的心境,看到的也会是孩子们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场景。但随着孩子们幼儿园真实生活画卷的一幕幕揭开,《茉莉花》的旋律便有了变味的感觉,人们的心情也开始复杂起来。到后来,尤其是孩子们的对话部分完成之后,幼小孩子思想的深刻、性格的成熟,使人始料不及,更使人思绪沉重。最后再来感受《茉莉花》,音乐的氛围顿时变得压抑而凝重,甚至可以听出里面一个个幼小生命的深沉诉说,仿佛前面学心算的孩子熊经纬独自冥思苦想的孤苦状,以及第三次心算卡壳那样让人心里发涩。天籁般的童声,传导出人之初的无奈与现实;天使般的孩子,原来承受着太多的时代与社会特性;茉莉花的芬芳,却夹杂着淡淡的愁绪与忧伤。但是,这就是《幼儿园》,这就是生命的最初交响--我们在审视的同时,我们在反问是谁让这些孩子失去了可贵的童真、童年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接受她,并试着努力地去做些什么。

6.故事--在“碎片”中合成与完美

讲故事是一般纪录片最基本的功能,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是创作者所追求的理想效果。但是,在《幼儿园》中,我们却看不到明显的故事,也没有完整的情节,有的只是“生活的碎片”。这种无故事、无情节、甚至无主题的“三无”片,要想仅仅用蒙太奇的手法将其组接到一块,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片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的确,张以庆并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尤其惧怕故事情节中复杂的逻辑关系,况且一所普通的幼儿园,其故事又从何讲起呢。

在这里,张以庆靠着他敏锐的感悟能力,靠着上述一系列“空中芭蕾”般的高超技巧,成功地又走了一回钢丝。不过,综观全片,除了一些精致的元素恰到好

处的运用,使片子结构匀称、画面精美、段落层次分明、思想意境深刻之外,《幼儿园》还是呈现出一个多元的、丰满的故事架构。

纪录片《话说长江》与《幼儿园》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80年代在这一时期,我国走上了与国外合作拍摄的道路,制作了一系列反映我国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大型纪录片开始确立起“记录过程”和“纪实”的理念《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峰。

20世纪80年代处以电视化手段表现中国的文化和血脉之根成为一股创作思潮。以江河为叙述载体进行文化溯源,文化寻根和文化反思纪录片的出现,形成了中国纪录片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话说长江》最大的亮点就是“音配画”的专题片创作方式,陈铎、虹云解说造就了它一个世俗时代的理想主义情怀一种超越经典的冲动。

25集的《话说长江》是中国和日本合拍的一部描写长江和长江两岸人民生活的一部记录片,是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影像记录。在长江之歌的旋律中领略长江这条中华民族母亲河两岸的历史、风光、人物和传奇。话说形式,以空间概念来搭配和结构作品,按照长江的流向自西向东的展现沿途的风土人情。线索明晰、内容集中、立意单纯,充满激情和富有想象力的解说,纪录片出现了系列化。该片于1983年8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开始面向中国观众播放,引起了中国观众的强烈反响。主题曲《长江之歌》也因为该片的播放而广泛传唱。该片在1983年度全国电视专栏节目评选中获特别奖。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篇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6篇篇一: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 《幼儿园》是一部记录片,反映的是幼儿在园里真实的情况,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得当。 记录片中,有幼儿哭闹——吃饭——午睡——户外活动——洗澡——上课——晚休——离园等镜头,都有教师参与。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离园”和“洗澡”的镜头。 离园时,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第一个来接自己。影片中记录了一个幼儿从开始放学到最后自己一直是一个人默默的等待着,手里拿着自己的小书包做在阳台上可怜巴巴的望着自己的父母可能来的方向。然而,老师却一直没有出现在镜头之中。我认为,在放学后应该用一些非集体性质的小游戏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如:玩搭积木——插塑等,让幼儿感觉不到等待自己的父母是那么的无聊,看到别的小朋友走了会那么失望和伤心。这样玩自己的能很好的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从中得到乐趣。

其次,是给幼儿洗澡的镜头。一保育员坐在淋浴一旁的凳子上,幼儿在一边排着队等着自己被“虐待”.依我看,在着里我们可以放一些小玩具(防水),浴室环境也可以稍微装饰一下,可以让幼儿自己坐稳了洗澡,在玩乐中洗,静静地一个或两个小朋友一起相互帮助,洗完后让老师检查,看谁洗的最干净,最符合老师的要求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洗澡,而且还可以得到乐趣等体验。 我认为对于幼儿而言最重要的是教他们怎样保护好自己。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身上负着的不仅只是教育儿童,还好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从实际出发,把努力落到实处,让每一个幼儿都学会自我保护,关爱他人。 清楚地记得,影片最后打出了这样的一行字:“毕业第二周,袁老师产下一男孩,三年之后,她的孩子也会上幼儿园……”仔细品味一下这段文字,不禁陷入沉思。这充分说明了,一名幼儿教师对幼儿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这一代一代的人的深远影响。 时代在变,人在变,环境也要改变。我们教育下一代的方法也要不断改变,不断吸取新鲜血液。要结合社会的需要,幼儿自身的需要,把工作做到实处,不要只打个“花架子”!要有真学识,才能把下一代教育的更好!所

(新)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6篇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精选6篇 篇一:幼儿园纪录片观后感 《幼儿园》是一部记录片,反映的是幼儿在园里真实的情况,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得当。 记录片中,有幼儿哭闹——吃饭——午睡——户外活动——洗澡——上课——晚休——离园等镜头,都有教师参与。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离园”和“洗澡”的镜头。 离园时,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第一个来接自己。影片中记录了一个幼儿从开始放学到最后自己一直是一个人默默的等待着,手里拿着自己的小书包做在阳台上可怜巴巴的望着自己的父母可能来的方向。然而,老师却一直没有出现在镜头之中。我认为,在放学后应该用一些非集体性质的小游戏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如:玩搭积木——插塑等,让幼儿感觉不到等待自己的父母是那么的无聊,看到别的小朋友走了会那么失望和伤心。这样玩自己的能很好的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从中得到乐趣。

其次,是给幼儿洗澡的镜头。一保育员坐在淋浴一旁的凳子上,幼儿在一边排着队等着自己被“虐待”.依我看,在着里我们可以放一些小玩具(防水),浴室环境也可以稍微装饰一下,可以让幼儿自己坐稳了洗澡,在玩乐中洗,静静地一个或两个小朋友一起相互帮助,洗完后让老师检查,看谁洗的最干净,最符合老师的要求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洗澡,而且还可以得到乐趣等体验。 我认为对于幼儿而言最重要的是教他们怎样保护好自己。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身上负着的不仅只是教育儿童,还好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从实际出发,把努力落到实处,让每一个幼儿都学会自我保护,关爱他人。 清楚地记得,影片最后打出了这样的一行字:“毕业第二周,袁老师产下一男孩,三年之后,她的孩子也会上幼儿园……”仔细品味一下这段文字,不禁陷入沉思。这充分说明了,一名幼儿教师对幼儿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这一代一代的人的深远影响。

纪录片幼儿园分析

纪录片幼儿园分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视听天地】纪录片《幼儿园》的艺术表现手法国际评审委员会对纪录片《幼儿园》评语选摘: 2004年6月,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之“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幼儿园》以一种纪实的形式,表达了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既充满童趣又具有社会内涵,是一部寓意式的纪录片。 2004年12月,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这部影片非常完美地展现了童年生活本身,在这一方面这部片超越了其他所有纪录片的主题。片中展现了许多精彩时刻,比如警觉、亲密、天真,但同时也有天真的丧失。这部片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的价值观的折射,同时也提醒我们作为成年人的责任。本片风格纯朴自然,全世界的每一位观众都能产生共鸣。 2004年,当张以庆的新作《幼儿园》连续捧得第十一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唯一“纪录片大奖”的时候,张导这个纪录片领域的“领跑者”和“颠覆者”,自然又一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人物。有关他和他作品的研究也大量涌现。在见仁见智的文章中,不乏精到中肯的褒奖,也不乏诘难质疑的“商榷”。 在《幼儿园》中,张以庆立足于客观纪录的“生活碎片”,大胆采用了一系列艺术表现手法,使作品最终臻于完美。某种程度上说,《幼儿园》的成功,就是电视综合艺术手法充分调动、巧妙运用的成功。下面试从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1. 拍摄--从“不拍什么”拍起 在《幼儿园》中,张以庆在经历了最初的茫然无措之后,确立了该片的拍摄原则:就是“不拍什么”比“拍什么”重要--我知道我不拍什么。他的所谓“不拍什么”,即舍弃“概念性的东西”:不拍上课,不拍老师,不拍家长,不拍室外实景,甚至不拍“六·一”……总之,大家熟悉的概念性的东西一概不拍。 张以庆说:一天一天在幼儿园那么待着,于是有一些东西我们就可以确定了,就是要从看似常态的生活中,捕捉那些意想不到的、非常态的、生动的东西,捕捉那些异样的、瞬间流露出来的东西。 直觉与感性主导的张以庆,即便面对原生态的纪录,依然是一副叛逆者的姿态。这种面临着将幼儿园边缘化表现的风险取舍,着实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超强的审视能力。惟其如此,才能出奇制胜。而这,也正是张以庆的理念追求和看家本领。不拍什么,既是张以庆处心积虑的选择,也是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判断。在这方面,他的个性特质及另类思维方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张以庆的眼里,什么样的东西才是感性的呢?首先,他采取了平视的手法,以孩子们的视野来看待幼儿园。这样,自然就要剔除成人眼中的概念化的元素,并进而筛选出鲜活的、极富感染力的符号。在这里,张以庆将对拍摄内容的取舍变成了一门艺术。 幼儿园里每天司空见惯的上课、学习、游戏等等早已被大家所熟知的内容,无论多少台摄像机,都只能拍出同一种意思。因此,在张以庆的眼里,这些都成了了无生气的画面。老师和家长,本身就是一系列概念的代表者或制造者,也很难构成幼儿园原生态的东西,因此也只能放弃。至于室外的场景,在孩子们的眼中,只是一个懵懂的印象,当然可以人为地忽略……如此一来,张以庆的幼儿园顿时就清静了、干净了、纯粹了。相形之

纪录片《幼儿园》与《小人国》对比分析影评

纪录片影评 把孩子想要的童年还给他们 ——《幼儿园》与《小人国》 对比浅析

把孩子们想要的童年还给他们 ——《幼儿园》与《小人国》的关注重心对比浅析现如今大学都快要毕业的我,还能想起许多小时候上幼儿园时的事情,在我的印象中,幼儿园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好的回忆,生性害羞腼腆不擅与人交流,似乎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显露无疑,融不到大家的圈子中去,不仅不被关心,还会被老师称为性格孤僻。幼儿园几乎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教育阶段,在我感觉,那从来就是一个粗暴地将我们从父母身边剥离并且在我们的心灵烙上阴影的地方。 每一个初进幼儿园的孩子,似乎都如纪录片《幼儿园》开头所展现的那样——孩子们用力的扯着家长的衣服声嘶力竭地哭泣着。这也就意味着另一种生活即将开始,世界不再是你一个人的,要自己学会独立的生存。这本身或许意味着成长,但是在那些复杂的人际交往当中,有着无形的攀比和隐含的暴力,这种攀比和暴力,有事来自于孩子们中间,有时也来自于不负责任的老师。《幼儿园》的导演张以庆并不是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故事,而是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冷静地记录着孩子们每一个生活片段。我们无法预料到在孩子们的生活当中出现的那么多伤害,或许我们也曾经是故事的主角,也体会过其中的百般滋味,但现在,我们忘了。 之前看过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幼儿园》后,心中满满的忧郁,孩子的天性被磨灭,这是幼儿园教育带来的,这不由引起人们对中国教育制度的反思。在幼儿园里,会哭的孩子更能得到老师的关心,孩子们发生矛盾时,老师也只是凭自己的主观想法来判断谁对谁错。其

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一个极爱欺负人的小男孩,先去欺负别的孩子,然后被打伤,而打人的孩子是一个不怎么讨人欢心的孩子,老师处理时,不问缘由,就给打伤人的孩子定下了“罪”。如此的处理是否会让从小就没有是非观呢?从而从幼儿园就开始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这如何不让人忧心当下的教育制度呢? 在这部纪录片中,幼儿园更像一个牢笼。从一些具体的镜头便可得知,当孩子们参加户外活动是,摄像机啊是透过铁丝网拍摄的,镜头里,孩子们被铁丝网束缚着,与外界隔绝。更有,孩子趴在窗前,透过玻璃观察着外界的世界,这都表现了外界对孩子们的吸引与幼儿园的束缚。而孩子们对幼儿园又是什么态度的呢?片首,孩子们初来幼儿园,始终哭闹着要回家,要离开幼儿园......这些行为无不在透露着孩子的天性对幼儿园是排斥的。 可是当我看过张同道导演的同题材纪录片《小人国》后,我似乎又不那么觉得了。在《小人国》中,老师的介入更多了。该片着重记录了三个小主人公的故事,早晨小女孩辰辰来到幼儿园后都不进屋,只是在门口静静地等待一个叫南德的小男孩。等来南德后的两人总是一起过家家,不参与别人的活动。有时辰辰要等很久,身边就会出现老师陪伴的身影。五岁的小男孩池亦洋是幼儿园的孩子王,个头最大、力气也最大,他总是指挥领导其他的小朋友,他的行为有时会让老师挠头,可是老师是有耐心的,事实的结果也充分证明了老师的耐心是有回报的。一个两岁的小男孩锡坤是个调皮宝宝,他总是将小朋友的鞋子扔进比他还要高的垃圾箱里,还认真地盖好盖子才离开。还穿着

纪录片《幼儿园》片段分析

纪录片《幼儿园》片段分析 纪录片《幼儿园》获得了第十届国际电视节目白玉兰奖之“人文纪录片最佳创意奖”广州纪录片大会唯一“纪录片”大奖对于这部纪录片,片子开头的字幕是比较震撼的,黑色的背景,画面中仅有一句话“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同时也表明了此片带有些许沉重。随后便是通过大全景别与中景别的结合。其中,大全景主要是幼儿园外的景象,交代了一定的环境和一些信息,随后切换至幼儿园内的中景,有一定的视觉冲击。过后又是几个孩子们的中景,表现出当时孩子们的心情和对新环境的恐慌。幼儿园是每个孩童接受外界的第一个地方,对他们来说自己离开父母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和事是一个挑战。这个片段中多次出现幼儿园的室外景物,都是通过将画面虚化的方式来表达。这种外景虚化的艺术表现手法,给观众造成一种陌生的朦胧感,再一次唤起人们对真实 世界的重新审视。将室外老师带领孩子们在玩耍的画面虚化,这与孩子们在教室的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导演淡入淡出的手法不仅可以组接画面还有舒缓过渡的作用。它连接了情节段落的发展,给观众一种看几个小短片的感觉,更轻松更容易融入影片中关于片中的色调,提到小孩子,人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想到这样的词语:天真无邪、纯真浪漫、活泼可爱。但本片中却以黑白色调来衬托孩子的语言,将他们的思想成人般的表现出来。比如

当问到“收了钱以后是交给领导还是自己拿回家呢?”,孩子答到:“交给领导一点,都分一点”,又问:“如果你不分,自己拿回家行不行”,孩子的回答是“不分,那不行,那我的领导没钱怎么办?”这些语在他们奶声奶气的口中说出不得不发人深省。另外,以黑色为背景也反衬出了社会的一些阴暗面。在条叙事线索采访的拍摄中,导演采用了黑白影像的影调方式来表达一种思 想深度,从练习数学心算的孩子熊经纬,到后来与家庭、生活、理想、情感及至国际国内时事政治等项内容相关的一系列对话,这 些画面均采用了黑白艺术处理。 先看记者提问的问题: “你个子真是很高,你为什么会长这么高呢?” “你喜欢中国足球吗?” “金钱、权利和快乐,你会选择哪一个?” 孩子们的回答: “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的帮助下长这么高的。” “亚洲别的国家足球都在进步,只有中国还那么差。土耳其这个国家很怪,大部分在亚洲,小部分在欧洲,他却为欧洲踢球,也许是因为亚洲足球太差了。”

如何写纪录片的观后感范文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一) 看了历史纪录片《圆明园》,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圆明园的建筑的确是威严,壮观的。如此宏大,优美的建筑群令我想到了法国的凡尔赛宫以及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东宫。百年前的帝王们的宫殿都是如此的华丽,如此的奢侈,如此的令人感叹。 然而凡尔赛,东宫都还在,供各国慕名前来的游人赏玩。而今天的圆明园呢?一片废墟而已。空空的杂草地上将近一米高的野草随着微风晃动的,后面的白玉砖基无力地诉说着一世的辉煌。 我陷入了深思。帝王们修建了庞大的宫殿,目的是炫耀他们或文才或武略的不可一世。大清王朝一统中华,巩固藩属国建立了东亚不可一世的霸权,也起了圆明园。当年起楼玩乐的人们很快地不再了,而这些建筑倒是目睹了“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的一切。我不禁愕然:历史到底是在叹息,还是在偷笑王朝统治者们的妄自尊大? 我经常想象,如果我是当年劫掠圆明园的军人,我会怎么想?一个几乎不可理解的国度的最高宫殿……也罢!可能我们不应该苛求那些军人去理解这古老而优美文化的意义——他们只是些英国和法国的普通士兵罢了。他们当然没有吟诗作画的闲情逸致,更没有中国文化对帝王权威的顶礼膜拜。他们看到的,只是之前被清政府背信弃义残忍杀害的本国外交官和士兵,只是圆明园中数不尽的可能意味着自己几年工资的无数珍宝。英帝国的士兵或许希望能拿到些好东西回去卖个好价钱,来弥补生计…… 这是多么巨大的误会,这是多么巨大的玩笑。 中国人的一个宏伟建筑被外国的“洋鬼子”们一把火烧掉了。 多少中国人真心热爱的国家的象征?但是当时的中国人又是在以什么样的心态在爱着这个国家?外国人所拍的古老黑白照片里,北京的豪华宫殿总是可怜兮兮地被街头的穷人抢占的风头,这是为什么?这个国家有它如此不可思议的伟大之处,而为什么大家看到的和想看的,却仅是这几千亩好地却连一颗庄稼也没有种的,由破坏性消费所建成的地方? 这就是圆明园,万园之园,它的被外国人所毁无疑是一出可怜的悲剧。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二) 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幼儿园》的片头出现这样一句话: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正是我们自己。为整部纪录片奠定了情感基调。随后的时间里,就讲述了这群孩子从刚入园吵闹着要回家,到慢慢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最后毕业离开幼儿园的成长过程。镜头里每一个孩子都有着那样鲜活的面孔,那样清澈见底尚未被尘世污浊的眼睛,每一个动作都是最真实的反应,每一句话都在表达最纯真的内心。这样的他们怎么能不让人心灵感到震撼? 《幼儿园》这部纪录片从内容上来看的确让人感动,而作为一部获奖的影片,它的拍摄手段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这部片子里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解说词,仅仅凭借几段音乐去过度连接大量散乱的画面,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拍摄者对观众感情的干扰和误导,让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理解作品

幼儿园 纪录片

其实影片的主题多是在采访纪实时体现出来。有这样一段采访:孩子说交警可以收很多钱,记者问孩子收到的钱给不给领导,孩子天真地回答“当然要给,要不领导没钱”,体现了孩子的天真,也折射了社会贪污现象的严重。记者还问孩子关于爱的问题,孩子都似乎不理解这个词,当记者问道孩子有没有爱的人时,孩子却说没有,这不但是孩子身上人性的冷漠,也反映了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不信任,从而产生的一道道难以打破的厚重的隔膜。当被问起“钱、旅游、快乐”三个词选择一个时,孩子不假思索的就回答了“快乐”,孩子是真诚的、质朴的,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只是简单的快乐就好。当被问起9.11事件时,孩子充满着同情,这是孩子善良的本性的体现。足球赛时中国的表现并不好,但孩子激动的喊着“中国加油”时,让我们的爱国热情顿时更加强烈起来。影片对上课有一个全面的记录,一直重复的训练这简单的动作,是希望孩子们进入社会后也要有秩序的做事,同时也隐隐的突出了现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对孩子的束缚 《幼儿园》是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独立制片人张以庆的新作。该片是从2001年5月开始筹拍的,经过3、4个月的观察、试镜、选择拍摄对象等,于同年9月开拍,14个月后完成前期拍摄工作;“非典”之后的2003年9月,创作开始进入后期剪辑制作阶段。2004年3月修改并完成。他在简介中这样写道:“在中国在武汉在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我们纪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该片以整齐的字幕“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开场,继而以入院的人群为背景打出淡蓝色片名“幼儿园”。全片沿着入院到毕业的主线拉开,以小班、中班、大班依次轮流展现,并在中间插入节幼儿园个别“特殊”小朋友的专访片段,使用黄褐色色调。 片子的开始是小班(全托)入托第一天,也是孩子们幼儿园生涯的开始,片中突出表现了孩子们迷茫和害怕而无助的眼神,对家长的恋恋不舍,大声的哭泣,叫着妈妈。此时突然插入黄褐色调的幼儿园心算班优等生熊经纬的心算问答。转回小班,一个孩子疯狂地哭泣着找妈妈,一个被拖入幼儿园班的大门,依然吵嚷着。此时,《茉莉花》的音乐响起,画片除掉了同期声,以孩子们流泪和伤心迷茫的眼神镜头串联起来。到了第一顿饭的时间,孩子们仍然思念着家,自理能力不足除了许多小状况,还有信心十足的认为吃完就能回家了的。接下来便是第一个午觉,小班的孩子们总是充满了各种第一次,孩子们依然哭着喊着,不肯安睡,很久之后终于睡下。下午,孩子们依然边吃吵着要回家。此时,再次插入了心算生的片段。 镜头再转回来时,已经变成了中班的孩子们,这里的孩子已经不哭喊了,很开心的跟着老师做游戏,秩序井然,也有很疲惫的孩子的身影。游戏结束后,插入了对一位戴眼镜小男孩的有趣采访。镜头转回中班,是休息时间,老师在帮被蚊子咬的很惨的小朋友擦花露水,另一边,两个孩子就被弄坏的玩具展开了可爱的交涉,最终无果。继而插入了可怜的(个人

纪录片《幼儿园》镜头分析

特写镜头来表现小孩子们形态各异的睡姿,有的手拉手,有的不停的在动。通过这些特写镜头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非常的安静、温馨的气氛。 看不见的真实—虚化 本片的外景镜头皆以虚化。孩子们的纯真烂漫,与窗外赤裸裸的世界,有着一种鲜明强烈的对比。教师窗外的大树,笔直的挺立在操场,画面中模糊的树干与树叶,透露着绿意,被曝光的现实,被虚化的外景,在创造一定意境的同时,也映衬了幼儿园生活的环境之实,使孩子这一主体元素越发突出,越发醒目,更加烘托出孩子们的思想行为的真实。契合了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感觉之实,却又是他们眼中朦胧真实的世界,通过虚化的处理,为“幼儿园”形成了一个相对透明的空间,并不受干扰的演绎他们的故事。更为影片深刻沉重的主体思想,起到了对比,渲染的作用。 运动的真实—镜头 空间镜头的运用,结合摇,拉镜头等手法,采用近,中景的景别。成功的将幼儿园内的房间,给人的压抑感和户外给人的释放感表现出来。到了午睡的时间,孩子们熟睡在床上,镜头从左至右的摇摄,从下往上的拉摄,在展现房间内部环境结构真实的同时,阴暗的光线与孩子们可爱,无邪的脸庞,更让人们充分的感觉到幼儿园真的如同牢笼,绑住了孩子们的天性和自由。而纵览全影片,全片的镜头节奏较缓慢,这对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创造的节奏风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体现孩子们的心里特征,也采用了大量采用的“特写镜头”。熟睡中伸展的小手,与同伴吵架后哭闹的眼睛,清澈却又不失童真,展现出了孩子们活泼,可爱,率真的一面。 2.外景--虚化处理的艺术价值 在《幼儿园》中,外景几乎都是虚化的拍摄、剪辑效果--操场上热闹的活动、大门口人们晃动的身影,乃至哗啦啦的下雨情景……都被刻意虚化。看到《幼儿园》中诗化般的外景,人们在叫绝的同时,也不禁掠过一丝隐忧:假如张以庆不能突发灵感,没有采用此种艺术处理方式,将会给整个节目带来怎样的损失啊?不过,非常庆幸,张以庆及时发现了它,并成功地运用了它。 在电视节目创作过程中,镜头虚化(虚焦)这一艺术表现手法也经常被采用。但在纪录片这样重大而特定的题材中,将外景几乎全部使用虚焦处理,光靠灵感或者胆识是不够的,更主要的还得看是否能更好地为主题思想服务。 除此之外,虚焦画面的巧妙运用,从传播效果上看,还别有一番意蕴: 其一,外景之虚,更映衬了幼儿园生活的环境之实,使孩子这一主体元素越发突出。其二,外景之虚,更加烘托出孩子们的思想、行为之实,使他们真实的另一面得以张显并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其三,外景之虚,更加切合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感觉之实,是他们眼中朦胧而又真实的世界。因此,经过这样一种艺术手法的处理,可以让孩子们形成一个相对透明的空间,并不受干扰地演绎他们的故事。 当然,虚化的外景,也让张以庆找到了一个仿佛空灵般的圣殿,并顺利地捕捉到了一连串灵动的符号,最终将其变成了一串串成功的果实。 因为小朋友们在镜头前能够表现得如此真实和自然,说明在拍摄之前张以庆等人必然做了大量的努力,因为任何一个小朋友对摄像机和摄像师这种“新鲜事物”肯定存在着好奇和陌生,要让他们消除在好奇和陌生的情境下表现出的不利于拍摄的因素,方法只有去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在他们的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这对于任何一个摄制组来说是一件及其不易的事。 终上所述,《幼儿园》称得上是一部成功的纪录片,它既完美地诠释了幼儿园儿童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

1 精选文档 纪录片《幼儿园》的观后感 《幼儿园》是张以庆执导的一部纪录片,获得第十一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人文纪录片创意奖”、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唯一的纪 录片大奖。通过记录一所幼儿园中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 在14个月里的生活,为我们真实展现了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点滴, 从一堆堆生活的碎片中,以微观的角度审视世界,诠释了“人之初, 性本善”的天真无邪。 本片通篇没有一句解说词,没有连续的情节,是一个毫无故事 化的纪录片,但也正是这种别具一格的表现方式,只是用孩子们日常、偶然、本能的表情和动作,向我们诠释了孩子对这个世界初步 认识的懵懂不安,也带我们回忆了孩童时不加修饰的天真美好。但 孩子们逐渐深刻的思想、成熟的性格,也令人始料不及、思绪沉重,小小生命的深沉诉说,又展现了世界让人不得不接受的另一面。 片中的对白朴实而富有情感。影片的第一个场景,便是孩子们 第一次进幼儿园与家长分开。对一个新环境的陌生不安,家长和老 师强制性的动作,令孩子们用他们的方式表达此刻心中的惶恐,不 停的哭喊声让人听了揪心、同情。一句“老师别抢我”和“把老师当妈妈”以及下文不断出现的一句“我要回家”,简单真实的几句话,其实 反映了孩子们对父母强烈的依赖感。从出生到现在,他们的视线里 总是出现的两个身影,令他们觉得放心习惯,孩子更是在不知不觉 中对家长形成了坚不可摧的信任,但这种心理的平衡感在家长骤然 离开时被打破。孩子的心,总是简单而平静,成年人心中的喜怒哀 乐在他们那会被放大千倍万倍,对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天地,心中被 放大的不安令他们本能的抗拒。也许,这种抗拒也是人们心中最初 的纯善对这个现实冰冷的社会一种无声息的反抗吧。 本片的拍摄技巧拿捏得当,在拍摄外景时,运用了大量的景深——操场上的玩耍场景,淅淅沥沥下着雨的场景,新年将到大雪纷 扬的场景.....刻意的虚化,突出了孩子们真实的一面,同时也表现了 页1

赏析纪录片《幼儿园》

纪录片《幼儿园》赏析 纪录片《幼儿园》由湖北电视台出品,导演张以庆在20XX年筹备拍摄。在拍摄之前,张以庆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在幼儿园进行观察,9月份开始正式拍摄。之后用了14个月的时间拍摄了近5000多分钟的影像。20XX年9月该片进入后期剪辑阶段,20XX年3月修正完成,于是将进70分钟的精华部分展现在观众面前。 该片以武汉的一所寄宿制幼儿园为背景,记录了幼儿园中小班、中班、大班14个月的生活状态。导演张以庆打破了传统纪录片拍摄的界限,将小朋友们的生活碎片完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片中并没有儿童类题材影片中经常出现的上课、过节、游戏的情节,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影像。在看完该片之后观众不可避免地审视片中的孩子,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幼儿园》的成功也带来了许多荣誉,如20XX年获第十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电视纪录片最佳创意奖;20XX年中国横店杯纪录片大奖金奖;20XX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大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大奖、最佳编导、最佳摄像单项奖;中国电视彩虹二等奖。 《幼儿园》以一种纪实的形式, 表达了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 既充满童趣又具有社会内涵, 是一部寓意式的纪录片。20XX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的评委们认为,这部影片非常完美地展现了童年生活本身,在这一方面这部片子超越了其他所有纪录片的主题。片中展现了许多精彩时刻,比知警觉、亲密、天真,但同时也有天真的丧失。影片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的价值观的折射,同时也提醒我们作为成年人的责任。 正如圣埃克苏佩里说过:“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纪录片《幼儿园》则以写实的手法呈现了真实的童年。诚如片头所说:“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记录片吸引观众的两个主要因素是:1、提示的现实生活与观众经验中的现实相距甚远,对观众产生触动,并促使观众去思考其间的差距。2、通过片子所展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以及可以感受到的作者的责任感,会引发观众去思考或触动他们的良知。《幼儿园》无疑具备了这两个基本条件。接下来进行具体分析: 一、采用外景虚化的表现手法。 张以庆在接受采访时说:“很注重片子要有好的构图、好的影调、好的光效、好的色彩”,我想这是他选择着重拍摄室内画面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还是要起对比的作用。在《幼儿园》中,窗外哗哗下雨的场景、操场上热闹的活动、大门口穿流的人群等外景都被虚化,这种创新的表现手法为《幼儿园》的成功奠定的基础,也与幼儿园内真实的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1、这种表现手法使幼儿园的生活环境更加真实;2、这种表现手法也烘托出孩子们的思想、行为之实,使画面更加生动真实;3、外虚内实,也是孩子们内心生活的真实写照,外面虚幻的环境让孩子们感到好奇,所以才会有站在窗边向外看风景的孩子们。 二、穿插黑白影像的对话增加了思想深度。 提到孩子,人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想到这样的词语:天真无邪、纯真浪漫、活泼可爱。但片中却以黑白色调来衬托孩子的语言,将他们的思想成人般的表现出来。在人们审视的目光中,他们俨然已经是一个小小的思想者了。而且这种深沉的色调也与人们观念中孩子的概念截然不同,让人深思。比如当问到“收了钱以后是交给领导还是自己拿回家呢?”,孩子答到:“交给领导分一点,都分一点”,又问:“如果你不分,自己拿回家行不行”,孩子的回答是“不分,那不行,那我的领导没钱怎么办?”这些语在他们奶声奶气的口中说出不得不发人深省。另外,以黑色为背景也反衬出了社会的一些阴暗面。

《幼儿园》纪录片欣赏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纪录片《幼儿园》欣赏 二.故事简介 导演张以庆在这部中影片纪录了一所在武汉的寄宿制幼儿园里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 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 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 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 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 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三.感受 每个人都上过幼儿园,但是它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好的回忆。在我的印象中,那从来就是粗暴地将孩子从父母身边剥离并且把他们的心灵烙上痛苦印记的地方。世界不再是你一个人的,这本身也许意味着成长,但是在那些复杂的人际交往当中,有着无形的攀比和隐含的暴力。这种攀比和暴力,有时来自于孩子们之间,有时也来自于不负责任的老师。我曾经认为,一个孩子即使不上幼儿园,对于他的人生也并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但是由于成人习惯或者被迫着把注意力完全投入工作当中,就有了幼儿园开头小班全托的孩子们扯着家长的衣服哭泣的一幕。 第一次知道《幼儿园》,是在《新闻晨报》上。应该说报纸的介绍和自己看纪录片的感觉还是不太一样。原来张以庆并不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是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冷静地记录着每一个片断。生活当中有很多伤害我们都无法预料,尤其当你不是故事的主角,就更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百般滋味。 镜头里面的孩子拽着大人的衣角看着别的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声嘶力竭,似懂非懂的脸上写满了莫名的表情,也许下一个轮到的就是自己。他们即将离开父母的怀抱,从周一到周五,吃自己并不喜欢的饭菜,和自己并不喜欢的人同处一室,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被完全打破,然后被老师们以同样的规则要求着,用同样的方式管理着。那个叫做马玉兰的孩子,显然是顽皮的,但是顽皮并不是过错,她在幼儿园遭到老师的不断指责,只是因为她妨碍了教师对于群体的管理,在一个注重个性的社会里面,孩子的棱角就是这样被不断地打磨,直到泯然众人。而那些半夜里面睡得正香却被教师一个一个从温暖的梦乡里面强行拖出来小便的孩子们,这个时候一定会想念自己无忧无虑的家庭生活。这一切都会在群体活动时发泄出来,一个男孩子三下五除二地把饭菜吃了下去,嘴里嘟囔着:“吃完回家。”而另外一个女孩子却还在那里寄希望于教师像妈妈一样温存,不停地向他们发出求救的信号:“老师,泼了。”所谓泼了的东西,就是她的饭菜,顺着花裙子的领口,一直淌到大腿上面,她的身后是无数孩子嘈杂的嬉闹声,没有一个老师注意到她。 在幼儿园里面究竟充斥着些什么东西?我们在片子里面看到的是无数的打闹、耍无赖,有的时候成人以为那也许不过是小孩子们常有的交往方式,但是乖巧懂事的往往被娇生惯养的孩子打到鼻腔流血,随性豁达的常常被不依不饶的孩子纠缠到耳鸣。所谓的友爱,恐怕只能是一种假象。张以庆经常在片子当中出现一个孩子独处的场景,教室外面阳光明媚,但是在那绿色油墙的教室里面却有一种冰冷的孤独。很多孩子都是以一种个人的方式存在着,尽管很多时候他们常常会给人一种群体活动的错觉。午睡结束之后,会有一个孩子慢慢地穿着衣服,或者是系着鞋带,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有意无意的

纪录片幼儿园分析

【视听天地】纪录片《幼儿园》的艺术表现手法国际评审委员会对纪录片《幼儿园》评语选摘: 2004年6月,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之“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幼儿园》以一种纪实的形式,表达了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既充满童趣又具有社会内涵,是一部寓意式的纪录片。 2004年12月,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这部影片非常完美地展现了童年生活本身,在这一方面这部片超越了其他所有纪录片的主题。片中展现了许多精彩时刻,比如警觉、亲密、天真,但同时也有天真的丧失。这部片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的价值观的折射,同时也提醒我们作为成年人的责任。本片风格纯朴自然,全世界的每一位观众都能产生共鸣。 2004年,当张以庆的新作《幼儿园》连续捧得第十一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唯一“纪录片大奖”的时候,张导这个纪录片领域的“领跑者”和“颠覆者”,自然又一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人物。有关他和他作品的研究也大量涌现。在见仁见智的文章中,不乏精到中肯的褒奖,也不乏诘难质疑的“商榷”。 在《幼儿园》中,张以庆立足于客观纪录的“生活碎片”,大胆采用了一系列艺术表现手法,使作品最终臻于完美。某种程度上说,《幼儿园》的成功,就是电视综合艺术手法充分调动、巧妙运用的成功。下面试从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1. 拍摄--从“不拍什么”拍起 在《幼儿园》中,张以庆在经历了最初的茫然无措之后,确立了该片的拍摄原则:就是“不拍什么”比“拍什么”重要--我知道我不拍什么。他的所谓“不拍什么”,即舍弃“概念性的东西”:不拍上课,不拍老师,不拍家长,不拍室外实景,甚至不拍“六·一”……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本文是关于观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一) 映入观众眼帘的,便是这句勾起了我许多回忆的话语,“这也许是我们的孩子,也许是我们自己”,确实,我从他们身上看见了诸多我童年时的影子。纪录片《幼儿园》记录了一批孩子从刚进学的第一天到幼儿园毕业的这段时期间的最为真实的表现,它将这个影片分小班、中班、大班三个部分交替穿插播放,这样不同年龄的孩子的表现和差异就可以显而易见了。 这部纪录片的一大特色,便是在本真条件下对小朋友的提问。镜头中我们甚至找不到采访者的相貌,有的只有她的声音,这样就把画面完完全全地留给了孩子们。采访者对小朋友提出一个问题,好比编者闻道“你知道我爱你是什么意思吗?”镜头真是地记录了孩子的第一反应和回答,我们才得以看见各种充满了童真的答案,有个小朋友不假思索的就答道“就是我抱你”。看到这儿的我们笑倒了一大片—— 我想给观众留下深刻映像的,肯定是老师说起无数次的这句话“马玉兰你又害人啦!”重复的次数足够多了,就达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让观众在影片放结束了还可以想起这句耳熟能详的话语,还能想起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最令我动容的一幕场景,平日里专门爱欺负别的小朋友的一个男

孩,打人与被人打是他的家常便饭且构成了他幼儿园生活的主要内容,就这样一个十足的小恶霸,在周末家长来接孩子回家的时候,一个人寂寞地坐在传达室里,东张西望,焦急地等着最后前来的妈妈,坐立不安的神情活生生的勾勒出了一个爱打架的坏孩子实质是缺少亲人的关爱,是想引起大人对他更多的关心。 《幼儿园》的另一大特色便是它的背景音乐了,《茉莉花》的旋律在影片播放过程中不时地响起,这样一来打破了纪录片播放的连贯的节奏,让它有起有伏,有紧凑有舒缓。另一来背景音乐的奏起,也给观众留有了可以思考的空间,而不是一味的只在看纪录片,或许不思考的话,纪录片看完了,除了看的时候的几声哈哈大笑,留下的也什么都没有。 纪录片中记录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其实也真实的折射了一个家庭,折射了一个社会。一组最为明显的体现了家庭教育差距的对比就是,一个是班级里的小霸王,揍人、动辄就把同学打到出血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在看到同学受人欺负后主动把自己碗里最好吃的肉夹到了他的碗里的小女孩的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的对比,不正是折射出了这两个家庭在家庭教育中的不同与差距吗! 从现在而言,这部纪录片它拍的正是我们自己,从长远意义而言,它所起到的教化的作用,让我们意识到,教育好下一代的重要,不要让你们的孩子变成影片中的小霸王,只有自己先以身作则,因为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二)

纪录片赏析---幼儿园观感

《纪录片赏析》期末作业 作业名称:追忆&惘然?! ——《幼儿园》观感 姓名:xxx 学号:2009xxxxxxxxx 班级:09丁颖班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指导教师: 得分:

追忆&惘然?! ——《幼儿园》观感 xxx 生命科学学院 09丁颖班 幼儿园,在人们心目中总是美好的,那里是一片净土,那里都是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儿童,那里充满了笑声,洋溢着快乐,荡漾着幸福,那里远离烦恼,没有忧虑,没有人性丑恶。在成人记忆中那里总是美好的,因为成人远离了童年时代,因为现实的种种困境,常常容易用疲惫的心境去回忆品味童年,于是童年就在成年人的理想幻化中,成为令人怀念的天真纯洁的象征,成为远离叹息的无法追回的世外桃源。在这种成年心态下所建构的幼儿园,永远有灿烂阳光的普照,永远充满着欢歌笑语。在观看《幼儿园》这部纪录片以前,我的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也是如此美好的一幅画面,里面孩子们自由嬉戏,欢声笑语,说着孩子天真的话,乖乖做着符合孩子身份的事,笼罩在一片无忧无虑的欢快气氛之中。然而从一开始观看时起,就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心中似乎没有那么轻松,有一种沉重的感觉,因为张以庆一开篇便亮出了他的“视角”:“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让我感觉到这绝对不仅仅是描述幼儿园小朋友幸福的生活那么简单。他似乎想通过《幼儿园》来反映我们成人跟幼儿园小孩的某种关系。在看的过程中,很多意想不到画面都让我们不由自主地笑了,看完之后,深深地回味一下,我发现那笑并不是因为“乐”而笑,更多的是因为“可笑”而笑。坦白地说第一次看之后,脑海里是一团乱糟糟的画面,想不清楚这片到底要表现什么,其深层意义是什么。课后自己再看了一遍,并查阅了一些关于这部纪录片的资料,总算对这部纪录片为什么与众不同有了些许了解,下面谈一下我了解其特有表现手法和独特视角后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看到的关于孩子们的画面跟我预想的画面相差很远,简直是令人出乎意料的。从幼儿园的角度考虑,我起先认为片中关于孩子的画面肯定会是关于小孩如何唱歌跳舞,如何嬉戏玩乐,如何在老师地耐心教导下乖乖地学习。然而记录片中的画面都不是这些方面的,它没有这些看似快乐的画面,里面展现的是更实际的、自然的却异乎寻常的画面。认真一想,其实我希望看到的画面都是外

纪录片《幼儿园》评析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纪录片《幼儿园》评析 纪录片《幼儿园》获得了第十届国际电视节目白玉兰奖之“人文纪录片最佳创意奖”,广州纪录片大会唯一“纪录片”大奖。它到底成功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试做分析。 片子开头的字幕:“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同时也表明了此片带有些许沉重。 关于片中的真实性以前的纪录片大多数都只是表现孩子的天真、浪漫,而《幼儿园》在反映孩子的童心时,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小的社会,一个人性的暗淡,童真的沦丧的社会。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看看那些本不该出现在小孩子身上的东西,不得不让人感概,让人叹息,更让人们对未来社会有了更多的担忧。导演以纪实的手法向人们真实地展现了孩子的另一面世界,在一双双近乎透彻的明眸下,我们透过镜头看到的是出人意料的成熟,带给我们的震撼的同时,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 导演在内容上进行了很好的选题,选择了现实生活中的画面,选择了画面中的细节,选择了细节中的动人之处。像吃饭、洗澡、睡觉、孩子的饭泼的到处都是,他们没有自己动手而是大声的喊老师。孩子睡觉时的脸庞,蹬开被子时的姿势,这些让我们感到有一种柔软的东西在内心深处慢慢铺开,为之动容,仿佛看到了自己小的时候,那个曾经有过的童年。拍摄时同样选取了孩子打仗的场面,透过孩子我们看到了成年人,带着一种嘲讽的笑。这些内容很好的反映了主题,相信这也是这部纪录片能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关于片中的色调,提到小孩子,人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想到这样的词语:天真无邪、纯真浪漫、活泼可爱。但本片中却以黑白色调来衬托孩子的语言,将他们的思想成人般的表现出来。比如当问到“收了钱以后是交给领导还是自己拿回家呢?”,孩子答到:“交给领导一点,都分一点”,又问:“如果你不分,自己拿回家行不行”,孩子的回答是“不分,那不行,那我的领导没钱怎么办?”这些语在他们奶声奶气的口中说出不得不发人深省。另外,以黑色为背景也反衬出了社会的一些阴暗面。 关于片中的镜头运用。为体现孩子的心理特征,该片采用了许多特写镜头,盼望父母早点来接的期待的眼神,打架时的怒气未消的脸,睡觉时自然伸展的小手等,都让人看着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疼爱。这都是画面和镜头的成功运用所营造的良好效果。在晚上睡觉时用了很多特写镜头来表现小孩子们形态各异的睡姿,有的手拉手,有的不停在动。通过这些特写镜头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非常的安静、温馨的气氛。 关于情节编排上,本片的情节编排是以时间为主轴,情节的变化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从小班入学直到大班毕业整个过程也很自然。展现小班、中班、大班的不同场景,并在每个过渡阶段都加入了茉莉花的背景音乐,舒缓而且优美,过渡时加入了慢动作的特技,更加美化了画面,充满了情感。

《小人国》观后感

《小人国》观后感 《小人国》这部纪录片记录了在巴学园中,一群性格迥异的孩子们是如何上幼儿园,玩耍,学习;以及老师是如何对待这些性格不同的孩子的。每当发生一些令我们手足无措的情况时,巴学园的老师总能用自己的方式巧妙的化解。这很值得我去思考,使我受益匪浅。 这部纪录片当中有好几个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人物。首先是每天早晨在巴学园门口等待南德的辰辰,每天辰辰都会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等待南德。虽然辰辰是一个比较沉默寡言的儿童,很少与老师交流,但是她与南德之间的关系,使她获得了真正的同伴交往。儿童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需要由自己引起并且维持,而且同伴给予的反应远比家长和老师要来的模糊和缺乏指导性。因此,儿童从与同伴的交往中,更能学习亲社会性的行为。相比起亲子关系,同伴交往更加平等并且要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境,对孩子的亲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老师对于辰辰的尊重顺应了孩子的天性和发展,并且做出了许多支持辰辰的行为,例如陪辰辰一起等待,在南德到达幼儿园以后,也帮助促进辰辰和南德之间的交流。教导辰辰和南德之间的社会交往行为。 第二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池亦扬,这个孩子很顽劣,喜欢欺负人,搞点小破坏。这是孩子同伴交往中带有攻击性的行为。虽然池亦扬常常欺负别人,老师经常对他进行教导,但并未因此而放弃他,也不会非常严厉的指责他。仍然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并且在池亦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告诉被池亦扬欺负的小朋友池亦扬身上的闪光点,努力让池亦扬融入进小朋友之中。 第三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锡坤,这个孩子非常具有探索精神。他经常把自己和别人的东西扔进垃圾桶里来度量垃圾桶的深度。这种行为在不了解情况的人眼里可能非常匪夷所思。但是老师在这当中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作用,她细心地了解了情况,并且鼓励锡坤的这种行为,让他在巴学园当中尽情的探索。 最后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老师在当中起的作用,她对这些孩子们非常耐心,而且因材施教。在孩子们之间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位老师非常明白这些孩子们具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因此他们对于相同事物也会做出不同的具体反映。老师在当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使孩子们能够更好的相互交流和互相模仿。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更广泛的交流讨论和协商的机会,让他们一起探索,发现事物的新方面。丰富对于生活的认知,发展自身解决问题的原因。 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儿童,让我们明白,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发展,促进儿童同伴之间的交往,这样孩子们才会茁壮成长。

观看幼儿园《小人国》观后感

观看幼儿园《小人国》观后感 园里又一次组织老师们看了《小人国》,以前自己也看过,加上这次已经是第三次了,每次看完后,心里都有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记得第一次看是还是上学的时候,那时的我只是带着一种好奇的心情,感觉很好玩;第二次看是在去年的秋天,一次周三的教研会上,园长组织全园的老师们,坐在教室里观看,那时的我又是带着一种回顾去观看,看完后在会上各自进行探讨与讨论;而这次,是总结了前两次的观看后,带着思考去看,同时也去想。 在这个“小人国”里,有太多以前的回忆,不免想起自己小的时候,在这部纪录片里的幼儿园,很像小时候自己上的幼儿园,有很多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尽情的和同伴之间进行交流与探索,虽然没有像当今的幼儿园有那么多高级的玩具,有那么多的精美的图书,可是我们还是有一个属于自己幸福的童年。 在这部纪录片中,受我关注的是老师的教育方法。纪录片中的老师对孩子耐心、尊重,对孩子们的爱无微不至,无论是霸道的池亦洋,还是对听话的孩子都是一视同仁。她教会了我们如何尊重孩子,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说话时要心平气和,对孩子也要说“请你”怎么样等。如:每天辰辰都早早的在门口等南德,老师并没有干涉,强行把辰辰带进教室,而问她的意见,尊重她的选择。每个小孩都被视为与大人一样平等看待,老师们理解孩子的行为自有其道理,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保护并引导着孩子的天性,留给孩子反思的时间认识自己的错误,将之看成一个小社会,遵循社会的相关规则。

看完这部纪录片后,让我们停一下忙碌的脚步,静下心来去慢慢品味我们身边那个纯真的儿童生活世界!当你用心蹲下来,走进去,你会发现,这个小人国里有很多被你忽略甚至常常易受大人权威所扼杀的孩子们自己的道理!我们的教育过程应该是个相互互动的过程,是个对话的过程,让孩子有自由、有空间、有尊严、有自信,这样去学习、去生活,那么孩子们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的感觉。 冷静 2012.4.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