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明夫演讲录《市值时代与产业整合》

王明夫演讲录《市值时代与产业整合》

王明夫演讲录《市值时代与产业整合》
王明夫演讲录《市值时代与产业整合》

王明夫演讲录

《市值时代与产业整合》

文/和君咨询

这是王明夫在国务院国资委的“中外名家”讲坛上的演讲整理稿,演讲时间是2007年冬。据主办方称,王明夫的这场演讲是“中外名家”开坛以来100多讲中人气最旺、现场气氛最热烈的场次之一。时过境迁,演讲中提及的很多具体事件和案例已经昨是今非、如消散的云烟,但这场演讲提示的历史方向感和大战略视野,至今读来依然不可忽视。

国务院国资委中外名家系列讲座之

王明夫:市值时代与产业整合

主持人刘国芳:今天的演讲嘉宾是王明夫博士。在我的印象里,王明夫博士在中国有两个开创性贡献:一个是他在1995--1998年任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的时候,带领他的团队开创了中国证券分析的先河。另外一个是,他这几年领导的和君咨询,成为了中国本土的第一号咨询公司,在麦肯锡、BCG 等外资咨询公司的竞争下,和君标志性地树起了本土管理咨询业的旗帜。

今天的点评专家是清华大学的朱武祥教授。

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王明夫先生演讲。

王明夫:很高兴、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在今天这个场合跟同志们汇报和沟通一些看法。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是“市值时代与产业整合”,内容基本上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话说产业整合,第二,话说市值时代,第三,再来说说市值时代与产业整合之间的关系。我理解,把产业整合和市值时代这二个话题说清楚了,后面的一个话题也就自然清楚了。

好,现在我们来切入正题。

第一个话题:话说产业整合

对此,我从三个方面来展开:1、远望一段北美产业史;2、近观一个中国产业;3、我们关于中国产业的几个基本判断。

1、远望一段北美产业史

大概在一战结束以前的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即大约1880—1920年这段时间,我称之为“北美产业的摩根时代”。这个说法,好像在中国是我率先提出来的。我用这个说法来描述我们对那一段产业史的一种解读,早些年GOOGLE 或百度“王明夫”,好像最多的网上信息,都是关于我谈论摩根时代或寻找中国摩根的。

那个产业时代,最重要的背景是二个。第一个背景是,铁路、通讯及动力发展,为统一大市场和大产业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如果没有电报电话等通讯技术的出现,那么我们并不知道“当地”之外有没有市场,人口怎么样,市场有多大?如果没有铁路和动力,那么外地的原材料运不来,生产的东西运不出去。所以,在没有铁路、动力和通讯的年代,企业只能地产地销,取当地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只能在当地市场卖。小地方只能是小市场,市场规模不足,就不可能支撑起大企业的形成。有了铁路和通讯、动力以后,就开始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市场规模足够了,才能形成大产业。那个时代,这些技术开始发明创造出来并得到迅速的应用,从而导致了大的市场规模可以成型了,由此大产业也就应运而生,比如说:钢铁产业、石油产业、化工产业、烟草产业、铁路产业(那时候还没有物流概念)等等。举例来说,冶金行业,以前只能是小产业,比如由一个个铁匠铺构成,后来是大产业,比如钢铁业,由一个个上规模的钢铁厂甚至是钢铁集团构成。

第二个背景是,产业结构呈现出小散乱弱的格局。因为市场规模很诱人,产业前景很看好,结果,大量的商人一齐涌入那些新兴大产业,从钢铁到化工到石油到金属到汽车,各行各业大家都来搞,雨后春笋一样地冒出成批的厂商,低水平、低起点重复建设,厂商林立。只要是低水平、低起点重复建设,那么就一定会出现厂商林立、恶性竞争的局面,结果就是大家都打价格战,打到市场秩序混乱,往往导致全行业亏损或者是微利,产业整体失效。行业内的厂商生存维艰,一筹莫展。这是100多年前美国摩根时代的产业特点。描述那个时代产业特点的语汇,用来描述当前时代的中国产业状况,也是适用的。比如说,重复建设、厂商林立、恶性竞争、价格战不息、市场秩序混乱等等。

在这种情形下,厂商大面积亏损或微利,直接危及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比如说当时的美国钢铁业,俨然是全民上钢铁的态势,钢铁厂遍地开花,一千多家的钢铁厂一哄而上,钢铁业的恶性竞争和市场分割很厉害,导致钢铁厂商普遍规

模不经济,前景堪忧。在这种背景下,给钢铁业放款的银行受到了威胁,金融资本如何奋起自救呢?老牌银行家JP摩根率先出来主张美国产业大重组,他成功地主导了美国钢铁产业的大整合。他首先收购掉行业龙头卡耐基钢铁,然后一口气吞并掉将近800家钢铁厂,合并成一家钢铁公司,即大名鼎鼎的美国钢铁。此间有一个产业史上的著名典故,起初,卡耐基不愿意配合JP摩根的重组计划,不愿意把卡耐基钢铁厂卖给JP摩根,几经谈判未果,最后JP摩根把进出卡耐基钢铁厂的那条铁路买断了,然后威胁说,如果卡耐基钢铁厂不配合,则拆铁路。无奈之下,卡耐基钢铁厂卖给了JP摩根,然后JP摩根以行业龙头为旗帜、以金融信贷为杠杆,驱动了产业史上一场波澜壮阔的美国钢铁产业大整合,造就了著名的美国钢铁公司。由JP摩根重组而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在那个时候资产就达到15亿美元。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家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巨型公司,一举控制了美国钢铁的70%产量。美国钢铁成为当时华尔街的最重要蓝筹股。

这场整合意味着什么呢?整个美国的绝大部分钢铁市场供养一家钢铁公司,即美国钢铁,规模经济凸显,单位成本下降,利润上升,足够的盈利确保研发投入,作为行业市场的主要拥有者也愿意对产业的长远前景负责任。由此,美国钢铁领导着整个钢铁产业进入秩序状态,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别忘了,那个时代,钢铁产业是一个新兴的甚至是前卫的产业,就像是今天的互联网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一样。

跟JP摩根同时代的其他英雄人物们是谁呢,他们又在干什么呢?他们都在干着类似的事情,或者说,那个时代的真正英雄,都在做着产业整合的事情。洛克菲勒,在石油行业,推动40多家石油公司组建石油托拉斯,形成了著名的美孚石油。杜兰特牵头组织了200多家汽车厂商大合并,最后形成了通用汽车,一举改写了美国汽车业厂商林立、恶性竞争的状况,最后形成了通用与福特两分天下的格局,共同维持着美国汽车工业的秩序。

就这样,一个个时代英雄,在一个个产业领域里推动重组和整合,最后形成了一股波澜壮阔的产业重组浪潮。这一轮产业重组浪潮几乎波及到所有的工业部门,金属原料、石油、金属加工、汽车等行业尤烈。

这轮产业整合浪潮的最大结果是二个:

第一,产业过度竞争的格局被彻底改变,规模经济性得以实现。规模经济突显的一个典型案例是洛克菲勒组建美孚石油前后的生产成本变化:在1880年,具有每日1500-2000桶生产能力的工厂的平均成本约每加仑2.5美分。美孚石油通过将产量集中于少数工厂,到1885年,上面规模的炼油厂可保持每日

5000-6000桶的产量,它的平均成本降为每加仑1.5美分。

第二个结果是:美国100家最大的公司总规模扩大了34倍,控制了全国的40%以上的工业资本。标准石油控制了当时美国石油工业的3/4,美国烟草公司控制了美国除雪茄外的50%——90%的市场;通用汽车与福特汽车两分天下;美国钢铁占了70%钢铁产量。许多传奇般的公司开始崭露头角,如杜邦公司,通用电气GE,标准石油公司(石油七姊妹的前身),美国钢铁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等等。就是通过这一轮产业重组,美国铁路、美国石油、美国化工、美国钢铁、美国烟草、美国汽车、美国金属等重化工业形成,造就了美国现代大工业异军突起,彻底拉开了跟欧洲工业的竞争力落差。从此,美国甩开欧洲独步青云,短短的100左右时间,稳居世界头号强国位置,雄霸全球。欧洲到现在也没有再起来过,不知道你们对欧洲什么感觉,我感觉欧洲再也起不来了,不可能了。欧洲,在我的概念里面,它是步履蹒跚、沉重迟缓的老人,已经不可能梅开二度、再度青春了。工业文明的老祖宗欧洲,从什么时候开始走向衰落呢?就从这段历史开始,或者说,就从美国的第一次产业整合浪潮开始。

正是针对美国的这段历史,产业史上有了那个著名的说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但,是JP摩根重组了新大陆”。

对此,我们似应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产业强国!或者说,只有产业强,才可能国强。而产业强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主题和内涵。对当年的北美摩根时代来说,产业强国就表现为是产业整合强国。这一点,我认为,完全适用于当前时代的中国。

2、近观一个中国产业

远望了一段北美产业史后,我们来近观一个中国产业。我今天选来跟大家分

享的近观产业是中国的铝工业。目前我们国家处在重化工业的阶段,这个经济阶段的大国崛起,需要中国铝工业的崛起。否则的话,铝工业不发达,中国的飞机、汽车、船舶、建筑、房地产、电力、机械、交通、航天等各行各业都会受到制约,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需求或市场背景。换句话说,大国经济的崛起需要中国铝工业的崛起。市场有这个需要,国家有这个需要。

那么,与市场和国家的这个需要相对应,中国的铝工业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呢?中国铝工业的原来布局,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缩影,按条块分割的方式分配资源,依照“条条块块”的方式来上项目,而不是依照技术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来进行产业布局。于是,中国铝工业长期以来呈现出“小、散、乱、弱”的总体格局,厂商林立,又散又乱,厂商规模不经济、资源浪费很严重、能耗和环境成本居高不下,谁也没有足够的体量和盈利去支持开创性和领导性的技术研发,最后的结果是,中国铝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无从谈起,无论从技术工艺上还是从成本经济性和资源利用效率上。如果一时半会儿好,那往往是市场周期造成的。周期进入景气了,鸡犬升天,铝矿铝厂都挣钱。看一个产业是否强大,不能说产业内的厂商都盈利就表明我们国家的这个产业很强大。这好比炒股,牛市来了,大家炒股都挣钱了,不能由此推断大家都是优秀的投资者。有的人很有意思,投入了50万,挣了100万,然后就立下宏愿要做“巴菲特”,以为自己可以成为巴菲特。这个推理很搞笑。所以,不能因为某一个产业周期的景气来了,厂商大多盈利好,就认为我们国家的这个产业也很强大。

与中国铝工业的“小、散、乱、弱”相对照,国际铝工业是什么状况呢?国际铝工业总体上是依照市场竞争的规律来逐步演变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地走向产业集中,而且整合正在加速,俄罗斯的三大铝业集团Rusal、Sual和Glencore International进一步合并成立俄铝联合公司(UCRusal),一跃成为世界最大铝业公司。美铝对加铝提出全面收购,BHP、力拓、海德鲁和印度铝业也活跃其中。全球铝行业将大踏步进入寡头竞争时代。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铝厂商倘若不能跻身全球的铝寡头行列,那么在WTO时代,中国的铝工业将难逃中国感光材料行业的命运。

中国感光材料行业的命运,是关心民族工业命运的人必须记取的一个镜照。1980年代日本富士胶卷进中国,借中国市场的增长而迅速崛起。1990年代,美

国柯达进入中国,看到中国市场很好,但已经落后日本富士,于是下决心要在中国市场上赶超富士。结果,柯达是什么动作呢?它一次性地把中国的感光材料行业收购光了,包括上海海鸥照相机等著名国产厂商都卖给了柯达,那时候仅剩的乐凯胶卷,若干年后最终也被柯达收购。至此,中国的民族感光材料行业消失,全部让位给了外资。中国没有民族的感光材料行业没准无所谓,不照相不会死人的。但是,中国没有强大的民族铝工业恐怕不行,没有高精尖的铝工业技术恐怕不行。如果没有的话,我们的嫦娥会因为某种铝材料的不过关而飞不上天,最好的军舰可能因为某种铝材料的不过关而造不出来。对此,有一个观点或者说是立场,很值得重视,那就是:中国现在很牛,人们挺富裕,亿万富翁很多,但是中国再富裕,也不可能由富翁们凑起钱来去开发东海或南海石油。开发东海或南海石油不光要靠钱,还需要靠强大的中国海军,而强大的中国海军,要靠强大的钢铁工业、造船工业、电子工业、航天通信工业,当然也包括强大的铝工业。只有强大的这些产业,才能装备起强大的中国海军,然后才能去开发东海或南海石油,而不是我们有钱就可以开发东海南海石油。我们想开发东海,日本人就来抵制,我们想开发南海,菲律宾越南人就来找茬,美国人就从中起哄。或许感光材料也很重要,我是外行我不懂,但仅就老百姓照相而言,中国没有感光材料就算了,不照相死不了人,但是没有铝工业,中国可就不行。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铝工业格局注定是小散乱弱的,且不说技术装备和成本经济性,单就体量上来说,我们国家的铝厂商很难抗衡国际同业巨无霸。一个非常铁硬的事实摆在面前,假如中国铝工业没有一个争气的人跻身到全球的铝寡头行列,那么在WTO时代,中国的铝工业将怎样逃脱中国感光材料行业的命运呢?

在此形势下,中国的任何一个铝业厂商,都必须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志存高远,什么叫做战略选择?在我看来,唯一称得上是“志存高远”的战略选择,那就是义无反顾地走产业整合之路!这个战略步骤是显然清晰的:

第一步,完成国内的产能集中,形成产能上的规模经济;

第二步,向上游占领铝矿资源,向下游延伸铝加工,完成铝产业价值链的

整合和一体化打通;

第三步,成为中国铝工业的实力和利益代言人,走向全球:联合强者,吞并弱者,占领资源,整合能力(比如技术、工艺、产品等),最终成为有产业话语权的全球铝业寡头。

我们和君咨询是做战略咨询的,我们每天都在观察商业世界究竟发生什么,背后的动机和原理是什么。我们观察到,中铝集团这些年来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战略路线走的:

第一,完成行业集中:中铝集团在全国范围内整合铝企业,仅2006年一年就并购了8家铝企业,2007年陆续吸收合并上市公司鲁铝、兰铝、包铝。八年前我给中石化提出的战略重组思路也是这样的,但是那时候中石化不理我们,这两年中石化最终还是这样走了。当然,说点题外话的话,尽快整合的战略是对的,但在操作策略上,中铝集团对鲁铝、兰铝和包铝的吸收合并策略是下策,在我看来,中铝集团的具体操作,反映出他们的财技还不够老练,对资本市场的利用还不够充分。

第二,不断整合和完善“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推进“采矿—冶炼—加工”一体化。

第三,往上游垄断性占领铝土资源:截至2006年底,中铝控制的铝土矿资源量为6.3亿吨,占国内全部已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

第四,开始走向世界:比如说去年在澳洲就有很大的手笔,以集技术、实施和投资的综合能力在寡头云集的国际竞标中胜出,总投资约30亿澳元,占领澳洲奥鲁昆铝土矿项目开发,计划在昆士兰州东海岸建成年产210万吨的氧化铝厂及1000万吨铝土矿山和相关设施。

通过这些年产业整合战略的持续实施,中铝集团在世界铝工业中崛起很快:现旗下拥有20—30家企业,1000万吨的氧化铝生产能力,300万吨的电解铝生产能力,约占国内产能的43%和25%,原铝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的氧化铝生产商,第四大原铝生产商,第六大电解铝生产商。中铝

集团目前资产超过了1500亿,销售收入超过了900亿,税前利润超过200亿。在国资委管辖的一百多家央企中,特别是在资产规模在1000个亿以上的大企业中,中铝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长率一直排列第一。

至此,中铝一方面是行业利益的代言人,另一方面则是产业格局的洗牌者。既坐享资源垄断带来的巨额利润,又肩负维护行业发展的责任。从长远看,中铝集团应该发展成为能够代表和维护国家利益的世界铝业巨头。

当然,针对中铝这种战略,我们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行业价值链整合和产业集中度上的垄断,对中铝这样的“垄断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行业景气高峰的时候,垄断将给垄断企业带来财源滚滚、盆满钵满;而当景气衰退、经济萧条的时候,垄断带给垄断企业的将可能是亏损累累、甚至灭顶之灾。这几年中国经济的重化工业突飞猛进、景气高涨,中铝集团显得很强势、发展速度很惊人。花无百日红,宏观经济和产业演进总是呈周期性特点的,目前的景气高涨周期总归会结束,当下一个景气收缩或衰退周期到来的时候,中铝就可能陷入困难。换句话说,不要因为一度的财源滚滚就觉得这个企业好得不得了,也不要因为周期性亏损就认为这个企业完蛋了。月有阴晴圆缺,对中铝这样的周期性行业来说,尤其这样。

3、和君咨询关于中国产业的几个基本判断

上面我们远望了一段北美产业史,近观了一个中国产业,接下来说说我们关于中国产业的几个基本判断。

首先,放在全球化竞争的视野看,“小、散、乱、弱”是中国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中国产业处在“类摩根时代”,时代呼唤中国摩根。这是我从十几年前的1996年开始就不断重复的一个观点。中国需要富裕,需要暴发,需要有越来越多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但我们这个时代真正呼唤产生的应该是“中国的摩根”,是一批真正的产业家。不是谁富了谁就是英雄。谁能象JP摩根重组新大陆一样重组中国的产业,整合“小、散、乱、弱”,谁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真正需要的产业英雄!

其次,结构失效是计划经济留给我们的坚硬遗产,这是由计划经济的资源配

置方式造成的。在我们国家,“资源配置”是一个文绉绉的术语,通俗的说法就是“上项目”。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怎样上项目?不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技术经济特性来上项目,而是按照战备要求和“条条块块”的方式来布局。结果,从单个厂商到行业的整体结构,都不符合市场经济和技术经济的效率标准。我经常问一个问题,大家想想看,如果中国经济存在失效现象的话,究竟是结构失效还是运营失效,哪个失效更致命?这个问题被提出来的刹那,答案就已经显现了。中国经济的失效问题,首先是结构失效的问题,其次才是运营失效的问题。看待中国经济,有一个既成事实不能忽略,即:计划经济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坚硬的遗产,那就是结构失效。这既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出发基础,也是我们展开活动的约束条件。我们不能忽略它、无视它、绕过它,我们只能面对它、解决它。结构失效怎么解决?只有两条路:第一,通过有效的增量投放来稀释失效存量的比重;第二,通过重组来推动失效的存量资源走向有效的新结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

第一,从宏观上说,产业重组和结构优化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命题,是提升产业的总体效率水平和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二,从中观上说,产业整合是产业升级的前提或曰产业升级的题中之义,中国产业只有在推动整合的过程中才能谈得上升级换代。

第三,从微观上说,对一个志存高远的中国企业来说,它的首选战略应该是产业整合战略,其次才是产品创新战略。当然在实际过程中,产业整合和产品创新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未必能分清时间过程上的先后。我这里讲的先后不是时间过程上的先后,而是逻辑序列上的先后。

现在想起来,德隆这样的公司挺了不起的,它先知先觉地认识到了产业整合的大趋势和大商机,而且勇于去做、去探索,以民营的力量试图履行国家的使命。结果犯了大忌,结局充满了悲情色彩。小民不担天命啊!但是德隆以产业整合为主题的战略思想,德隆所做的产业整合布局和魄力,今天看来都还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看看德隆所做的西北水泥产业的整合,以湘火炬为旗舰的汽车产业链整合,以屯河为旗舰的新疆红色产业(番茄酱产业)整合,真是漂亮。懂行的人,看了以后都垂涎三尺。浙江万向、山东潍柴都对湘火炬的汽车产业链垂涎三

尺,竞相争购。最后潍柴集团成功收购湘火炬,然后一举实现了异军突起的跨越式发展。中粮集团、新中基等抢着想要新疆屯河,看中的也是它对红色产业的整合效应。德隆出事了,失败了,有人就把出事的原因归结为产业整合,说败就败在产业整合上,把产业整合当作错误来批判,来嘲笑。这种人很没意思,在认识上是浅薄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这样的归因只会模糊认识,误导政策。功过说不清楚,但,是非还是搞得明白的。有时候,成功的狗熊也是狗熊,失败的英雄也是英雄。拿破仑在滑铁卢输了,谁都知道;但谁在滑铁卢赢了拿破仑呢?没人知道。几百年过去了,今天的滑铁卢,一切名胜古迹都与拿破仑有关,而与那个赢的人无关。有人说,迄今为止,统治滑铁卢的依然还是拿破仑。英雄就是英雄,拿破仑输了也是英雄。因为拿破仑战败就否认他的历史贡献和军事能力的人,永远都不可能对人、对事和对历史提出有价值的看法。德隆的唐万新,是了不起的人物。他是有勇有谋、高瞻远瞩、敢作敢为的产业整合实干家。我们的社会,不能对这样的人才一棍子打死了事。千金易得、一才难求啊。

再次,对中国产业来说,跨国整合产业能力与产业资源迫在眉睫。先说两个跨国整合产业能力的事。大家知道德国的机床是全球最棒的,技术一流,品质过硬。但是因为市场和成本的原因,德国机床厂商普遍景气不佳,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中国。而中国的机床工业迫切需要德国机床工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如何整合过来,是一个很迫切的事情。最近听说,有一个德国机床家族企业,主人已年迈退休,为了给后续事业找到一个好归宿,主动找到他们熟悉的我们无锡的一家机床家族企业,提出两家公司重组合并,由中方主持后续经营。又比如中国的家电工业,产能已是全球最大了,但是我们没有家电工业的核心技术,结果是,我们只能成为世界工厂,有产量没利润。如果指望海尔、TCL、长虹、格力去研发出超越日本和欧美的核心技术,可能需要再给我们20年30年的时间,也未必能看到希望。那怎么办?索尼有核心技术,但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处境很艰难,市值萎缩得很厉害。如果我们收购索尼,把它纳入中国家电工业体系之中,让索尼的技术和品牌与中国的制造能力、成本优势和靠近市场的优势链接起来,中国家电工业的核心技术就可望一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索尼的命运或许也会因此而产生转机、焕发生机。这是跨国整合产业能力的例子,从机床到家电。其他工业,情况也相仿。整合别人,而且还跨国,当然难度大,但难度大,并不意味着它就不迫切。当初造原子弹,那种条件下,你说我们难度大不大?因为迫切,管它难

不难,我们还是造出来了。至于跨国整合产业资源的迫切性,道理就不必多说了,通过这两年的发展和问题倒逼,已经成为了国人的共识。非洲资源多,我们要去;澳洲铁矿多,我们也要去;中东、俄罗斯和委内瑞拉有石油,我们要搞好关系。中国的大国经济崛起,需要整个地球的资源来供养。想想看,我们中国普通老百姓要过上美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国内的经济体量必须是美国GDP的5--6倍以上,哪来的资源供养足以支撑如此巨大的经济体量运转呢?如果我们不搞科学发展观,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恐怕两个地球也很难支撑起中国加印度的崛起。所以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是没有退路、没有选择的,已经迫在眉睫。

最后,政府职能转变和金融体制滞后已经成为中国产业结构重组的关键瓶颈,推动政府改革和金融改革是关键。我经常讲,中国什么东西改革落后点可以先放一放,金融体制再不深化改革可是天理难容了。中国的金融体制的效率缺失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它成为了阻碍结构重组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也严重地妨碍了中国产业对世界产业能力和产业资源的整合。这个话题很沉重,很复杂,不是今天的话题,就不展开了。

以上是我们和君咨询关于中国产业的几个基本判断,对还是不对,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关于产业整合的话题,就讲到这里。最后,我们来对什么是产业整合作一个通俗的定义。我们是为企业做咨询的,十几年打拼下来慢慢地形成了一个清晰的概念,对从事实务工作的中国企业家来说,有意义的产业整合定义应该是这样的:横向合并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提高行业集中度,产出规模经济;纵向打通产业价值链,提高产业链效率,形成价值链竞争力;最后,从纵横两个方向努力,最终实现产业集中和产业集约化发展,实现产业效益最优化。

第二个话题:话说市值时代

因为这两年的股市大牛市,市值的话题很热闹。人们开始关注市值、讨论市值、研究市值。有一个专业机构最近发布了《2007中国十大市值新闻》,我们先一起来看看,预热一下讨论市值话题的语境。这十大市值新闻是这样的:

一,A股市场总市值突破了30万亿,成为全球第四大市值市场。

二,我国证券化率突破150%,达到成熟市场水平。

三,中石油市值全球第一,全球十大市值公司中国居半。

四,工行市值超越花旗,中国企业摘取全球五大行业市值桂冠。

五,苏宁张近东拥有市值281亿,成为个人市值财富第一人。

六,首个引入市值考核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核准。

七,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百佳榜首次发布。

八,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互发10亿美元可转换证券进行换股,首开跨国市值并购先河。

九,国有股权市值增值12.04万亿,创历史最高水平。

十,中小板流通市值首超2000亿,三年增长40倍。

紧接着,这个机构发布了2008年市值十大预测,我就不一一说了,其中有几条很值得注意:1、创业板的开设和更多中小板企业的上市,拥有亿元市值财富的个人将超过300人。2、市值将从意识觉醒走向大胆实践,换股并购、资产注入、增发等将空前高涨。3、A股市场市值超过万亿元的上市公司家数有望达到两位数,千亿级别的上市公司家数将超过50家。

关于市值,你有没有“感觉”?这个专业机构关于市值的感觉很不错,他们懂得,观察和讨论市值,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一定要观察到一定要强调到的,什么是可以忽略的或不值一提的。虽然他们的预测不一定对,有的在我看来显然会被证明是错的,但他们的总体感觉很好,方向感很好。什么叫感觉?比如有人说某某房地产项目一上来就100万平米,我们这些不搞房地产的人,就没感觉,100万平米意味着什么呢,算大项目还是小项目,意味着实力强还是弱,我们一概不知道,因为没感觉。又比如说宝钢在湛江建新厂,据说起点就是2000万吨钢的规模,这意味着什么呢,咱们不熟悉钢铁的人,没感觉,不知道2000万吨

钢的含义。对医药分家,做药的、做医院的人都很敏感,很知道那意味着啥,有的感到大难临头,有的感到商机涌流,但我们外行人就很没感觉,木木的,听个热闹。我想说什么呢?“感觉”这个东西很重要,有时候比分析、比数据、比逻辑还重要。

关于市值,我想强调的第一点就是,你必须有“感觉”!我们正在走向市值时代,“市值”会越来越成为决定资源配置、产业兴衰、竞争成败、财富增减的关键力量,它对经济、对商业、对企业的意义,就象GDP、CPI、信贷、价格、汇率、土地供应、市场份额、成本、技术等等因素一样重要,在有的情景下甚至更重要。但是,目前阶段,我们很多企业家、金融官员、政策制定者,对市值的事还没感觉,没有基本的概念和意识,这就是问题,是经营思维和政策水平落后的根源和表现。我可以肯定地说,到目前还对市值没感觉的企业家和经济官员,已经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挨谁的打?挨市场的打!说严重点,最终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总之,市值很重要,有时候甚至变得性命攸关。这是我关于市值话题要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中国公司的市值增长,就象是神话,增长速度之快、体量之大,真是匪夷所思。就那么短短的二年左右时间,好像是换了个世界。二年多前,大概在2005年早期,我在观察万科,那时候万科市值好象还不到100亿元人民币,初步估算30几亿元就可以控股万科了。我对一个拥有亚洲最大土地储备的企业集团老总说,与万科联手,形成从产权到经营的全面结盟,现在投入30亿元,过几年没准就变成60亿元、100亿元了。万科,这么好一家公司,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和标杆企业,二年前,居然就是这么一个“小企业”。现在呢,2007年高峰时候万科市值达到了2000多亿元,要取得同样比例的第一大股东持股地位,当初仅要30亿元的,现在需要600亿元了。这是从投资方面说。从经营方面说,二年多前的万科,融资、买地、上项目,讨论的是几千万、几个亿顶多也就十几个亿的事,那时候我们还觉得万科手笔很大、有实力。现在的万科,讨论的事情,动不动就是几十亿甚至是上百亿元,今天我们感觉万科嘛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而事实上,二年前万科真的不是这样的、也没法是这样的。

这就好像一场对话,突然之间,整个语境都变了,接着就是所有话语系统和对话主题跟着变,原来语境下的对话已经变得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在新语境下

怎样识别新主题、找到新定位。类似万科这样的决策语境变化,因为这两年的市值爆炸,在很多企业身上都能看到。对此,大家知道我是什么感觉吗?那真是恍若隔世!

就这两年,中国好像突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大国崛起的感觉扑面而来。中石油市值全球第一,全球十大市值公司中国居半;工行市值超越花旗,中国企业摘取全球五大行业市值桂冠;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互发10亿美元可转换证券进行换股,此事如果成功,后续走向就意味着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将成为中信证券下属子公司······这些事情,退回3年2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那时候谁要是敢说这样的事情,在别人眼中,他不是大忽悠就是疯癫子。哎,就三二年的事,都变成事实了。以前我们都把世界500强当神看,GE、沃尔玛、花旗、壳牌石油、摩托罗拉、通用汽车的经营规模和市值规模,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的高远,谈论它们总是带着谈论神话一样的心情。如今,咱们自己的公司市值都超过他们了,全球十大中国居半,本土券商都有可能把华尔街大牌投行纳为下属子公司了。一时半会还真回不过神来。与此同时发生的现象是,中国的个人财富量级正在走向世界级,以前听某某某挣了几千万,觉得他怎么挣那么多钱呀?这两年,身边不断地冒出挣几个亿、几十个亿的人,从股市到地产到煤矿到有色金属到物流到太阳能到家电连锁,好像各行各业到处都在冒出大富豪。黄光裕搞国美家电,搞成了首富。他弟弟搞地产,一夜之间就把一个ST小公司搞成了五六百亿市值的公司,个人身价象变魔方一样扶摇直上。去年,中国人寿估值超过了友邦保险,工行超过花旗,中信证券市值据说也可能超过摩根士丹利,有人就据此惊呼中国公司严重泡沫化,说这没道理。我说泡沫化没准存在,但一看见中国公司超过美国公司就觉得没道理,持这样思维方式的人,才没道理呢,凭什么工行就不能超过花旗、中石油就不能超过埃克森呢?没准哪天中国的银行还把花旗这样的国际银行变成下属子公司呢。2007年5月份,我在对外经贸大学演讲,我就说未来没准哪天美林大摩等等还会变成中信证券下属子公司呢。变化就是这么快、这么大,让你恍若隔世!

市值时代,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拿一个老题目来说明道理。2001年华尔街高峰期,微软市值超过6000亿美元,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是我给学生讲课的时候经常要讨论的题目。让大家随便说,七嘴八舌地议,微软市值6000亿美元意

味着什么。每次讨论,大家都会说,那意味着比尔·盖茨的身价超过600亿美元,巴菲特加李嘉诚加谁谁谁都不如比尔·盖茨,盖茨当之无愧是世界首富。我说这样看问题不像是专业讨论,倒像是在大排档闲聊呢。我来说六千亿美金市值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全球投资者或曰股民在一个美国企业身上堆了6000亿美金的巨额资本,而那个年代,6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GDP的将近2/3。全球资本对美国企业这样的流向和堆积,导致了微软这样的美国企业,在竞争和发展中,拥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或优势,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难以匹敌,那就是它从来不缺钱,投研发、挖人才、搞并购、做品牌、打市场、占领资源、打击对手,它有的是钱,需要钱的时候总是很容易从金融市场上融到钱。结果是它的技术总能领先,人才总是不缺,市场推广和收购兼并总是财大气粗、手笔很大,竞争对手望尘莫及、甘拜下风。久而久之,微软就形成了不可撼动的垄断地位,技术垄断、市场垄断、人才垄断、用户垄断。垄断地位带来垄断利润,丰厚的利润回报华尔街,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向微软,进一步强化微软的市值优势和资本优势。

市值优势如何转变为对产业竞争和经营优势的支持,这其间的转换机理和逻辑,值得去深刻厘清和用心体会。一个公司的市值很大,股价高企,它收购其他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整合资源和能力,用股票支付对价就会优势很明显。微软在全球范围内象雷达一样搜寻能促进自己技术领先的科技企业,然后就一个一个地把它们收购了,将它们纳入微软体系,巩固微软的技术垄断地位。典型的情景往往是这样的:X公司,被微软看中了,微软去收购它。微软给出有吸引力的价格,让X公司的股东挡不住价格的诱惑,于是双方达成了并购协议,谈好了收购价格,假如说1亿美元。问题是:微软怎样支付这1亿美元收购价款?通常是,微软比照华尔街上的股票价格定向支付相当于1亿美元市值的微软股票给卖方。卖方拿到1亿美元市值的微软股票后变成了微软的股东,如果愿意长期持股,就继续持有微软股票伴随微软公司一路成长。如果需要现金,那末就到华尔街去把股票卖了,套现1亿美元现金。全球股民一夜之间就会把你卖出的股票接走。据说,微软经常会提醒你最好别卖,因为微软15年的成长历史证明,任何时候卖微软股票都是错误的。有兴趣的同志可以打开微软上市之后截至2001年的十几年股价K线看,确实是这样,一路上涨,维持了持续15年的长期上升趋势。所以,你拿到了微软股票,最好别卖,而是跟随公司的成长获得长期升值。如果你要卖微软股票,全球投资者会迅速接走。就在这个意义上,关于微软的企业成

长模式,有二句俏皮话:一是说,微软15年的高速成长,是比尔·盖茨请客、全球股民埋单的结果;二是说,在微软高速成长的过程中,微软的证券是比美金现钞都更硬的硬通货。言下之意是,微软发行的股票、可转债以及各种金融工具等很受欢迎,支付能力很强。

这一点很牛!琢磨中间的机理,意味深长。象微软这样公司,购买人才、技术、公司、资源和市场份额,可以不用货币支付,而是可以直接向卖方定向发行证券,用自己的证券去支付。换句话说,在资本市场上拥有公信力和市值强势的公司,几乎象是中央银行一样拥有了自己的“发钞权”,它通过发行自己的证券来完成各种商业支付,而且越重大的商业交易,这种方式的支付越被接受。大家想想看,在企业的各种竞争优势中,自己拥有发钞权是一种何等重要的竞争优势啊!尤其是在并购扩张和资源整合的战略实施中,这种竞争优势几乎是压倒性的。研究世界500强的成长史,我们发现,很多大企业的成长过程都频繁地运用了这样一种成长逻辑。甚至可以说,几乎很少世界500强公司不运用这种成长逻辑。

至于说因为股价高企、市值强大,导致上市公司可以从资本市场上迅速融资,全面启动各种金融信用,构筑起强大的资金实力,然后凭借强大的资本实力投研发、做营销、上规模、打品牌、争夺人才、整合资源、打击对手等,最终确立起产业竞争和经营上的优势,这中间的道理就不必展开细说。

总之,市值优势往往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有时候甚至是关键因素和核心因素。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比如美国、欧洲、香港等,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表现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更致命的较量,往往是在资本市场上决出胜负的。市值小、估值低、股价跌,引发的往往是融资能力的萎缩、资金成本的上升、企业信誉的下降、信用评级的降低等等现象,极不利于企业经营的正常开展。而市值达、股市高、股价涨,则往往意味着融资能力的增强、资金成本的奖代、企业信誉的上升、信用评级的提高、并购扩张能力的强大等等,对企业的产业竞争优势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同一个行业不同公司之间竞争,市值弱势的公司每每沦为市值强势公司的吞并对象。拥有了资本强势,就意味着在竞争中拥有了制空权。

说到这里,我提请大家来思考一个问题:苹果微软英特尔CISCO这些高科技

公司的成长与华尔街股市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因果关系。教科书上的基本说法是这样的:因为有了苹果微软CISCO这些高科技公司的高速成长,它们的股票上涨造成了股市上的财富效应,赚钱效应拉动更多的资金流入华尔街股市,由此造就了华尔街股市的繁荣。我倒认为,更真实的逻辑是这样的: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全球的财富拥有者都把美国当作是最好的财富安全港、资本自由港和逐利的乐园,于是在全球化浪潮下全球富裕资本源源不断地涌向了美国的金融市场,造成了华尔街市场的繁荣。华尔街金融市场的繁荣支持了美国企业源源不断的资金供给,使得美国企业得以凭借强大的资本优势进行研发投入以实现技术创新,启动买方信贷(比如消费信贷)以扩大市场需求,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吞并对手、整合资源,实现全球扩张、占领全球市场、造就世界级的规模。我们需要看到这中间“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关系。一方面是华尔街金融市场的繁荣造就了美国公司的成长与强大,另一方面是美国公司的成长与强大吸引力全球投资者的资金流向了华尔街,由此造就了美国金融市场的繁荣。我们的观察是,企业成长与金融市场之间关系是双向互动、互为因果的,而不是单边逻辑、线性因果的。从这一观察中我们不难得到启示:造就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成长,需要建设一个有全球竞争力的、繁荣的、有效率的中国资本市场;而建设一个繁荣的中国资本市场,需要有一批又一批可持续成长的优质公司去支撑。

华尔街是世界经济的心脏,什么意思?就是说,华尔街象心脏泵血一样,把经济循环的资金血液泵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各个商业领域。华尔街看好什么产业,全球资金就潮水般地涌向这些产业部门,于是这些产业就蓬勃兴起、大干快上。华尔街看淡什么产业,全球资金就退潮般地从这些产业部门流出,这些产业就节节衰败、欲振乏力。纵观美国产业史,铁路、钢铁、石油、航空、电子、塑料、生物医药、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等,哪个产业不是因为华尔街的热衷而兴起的?最近十年的科技创新和互联网产业兴起,活脱脱是华尔街烧钱烧出来的结果。说句玩笑话,华尔街爱上谁谁就香,嫌弃谁谁就臭。这就是“经济心脏”的意义。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打造心脏泵血一样的资本市场功能,是何等的重要!上海和深圳资本市场的崛起和繁荣,对我们国家很重要,事关中国在全球资本争夺中的竞争力,事关中国在全球资本流向和资源配置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我相信,未来30年,华尔街市场一定是个衰落市,而中国资本市场会是全

球范围内最强劲的上升市。上海迟早会取代华尔街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到那个时候,“华尔街是世界经济的心脏”的说法,将被“上海是世界经济的心脏”所取代。大家等着瞧!

中国资本市场将走长期上升趋势,并取代华尔街的地位。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市值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这个“市值时代”的到来,将引发企业经营、管理、竞争、成长机制和盈利模式的一系列游戏规则的深刻变化。能适应这些变化的企业,将变得左右逢源、异军突起;而不能适应这些变化的企业,则将每每捉襟见肘、节节衰败。但很遗憾,我们经常观察到一个事实,很多企业老总,对这个“市值时代”的到来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准备,甚至毫无知觉。不少企业上市都很多年了,它们对上市的意义、对股价的意义、对市值的意义,至今还缺乏理解和认识,既不懂得怎样利用市值机制来实现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也不懂怎样跟资本市场打交道。和君咨询每年为几十家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告诉它们怎样做大市值、怎样利用市值、怎样变现市值。说白了,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实体经济方面的技术和产品还没有做扎实,就又面临着虚拟经济方面市值时代的全新挑战。

好,关于市值时代,我就先说这么多。接下去我来简单地说说第三个话题。

第三个话题:话说市值时代与产业整合。

进取心强的企业,利用市值机制进行产业整合,吞并竞争对手,整合上下游价值链,圈占产业资源,这已经不是纸上谈兵的话题,而是国际国内每天都在发生的商业事实。这样的案例,就在我们身边,信手拈来。比如分众传媒的高速成长,就是利用它的市值优势以换股并购的方式并购了一系列公司,象在行业内清理门户一样地并购了深圳的边界广告、框架、聚众、分众无线、好耶、上海玺城等等,快速实现了行业整合和公司成长,占领了98%的市场份额。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市值优势、如果没有资本市场机制、如果不走产业整合的道路,分众怎么能够崛起得这么快。

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这样的企业成长案例数不胜数。分析它们中间的成

长机理,市值优势和并购整合,是企业快速成长的二大砝码,缺一不可,缺二则更没指望。和君咨询在为企业设计成长战略的时候,只要是针对那些积极进取、雄心勃勃的企业,我们总是把这二个因素考虑进去。一个是市值因素,一个是产业整合因素。否则,很多时候连自圆其说都不容易做到。在竞争环境下,企业成长并不仅仅是自己跟自己的过去比,更重要的是自己跟自己的竞争对手赛跑。在赛跑中落后了,就随时都可能被领先者吞并或围剿。分众和聚众的赛跑结局就这样,分众率先上市了,取得了市值优势;聚众落后了,成为了分众吞并的对象,最终成了分众的下属子公司。所以,市值机制利用还是不利用、产业整合战略走还是不走,由不得你自己。你不利用,别人会利用;你不走产业整合的道路,你的竞争对手会率先走。结果是,你在吭哧吭哧地做产品、瞄客户,你的竞争对手则很可能在瞄你、随时准备吞并你整合你。

市值时代对产业整合意味着什么?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大胆设想的故事。广东美的集团是和君咨询的多年客户,经营很强势,销售收入奔千亿元,跻身广东企业集团前四强。07年我去美的集团讲课,美的老板何享健听完课后请我吃饭。我问何老板:有没有想过把索尼变成美的的下属子公司?我知道,这个问题,对何老板来说显得太突然、太大胆、甚至太忽悠。

索尼何许人也?全球家电工业在高精尖技术和顶级品牌方面的真正王者,是中国家电厂商羡慕不已的辉煌旗帜!长期以来依赖“工厂化”生存的中国家电厂商,做梦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像索尼那样的核心技术和全球化品牌,然而索尼实在是太高远了,中国的家电厂商在索尼面前更多的是顶礼膜拜和高山仰止,怎么敢去奢想把索尼这样的王者纳入自己的麾下?我肯定,在和君咨询提出这个问题之前,中国家电工业界没人敢想这个问题,从美的到海尔到长虹到TCL,谁敢这样想问题、趟战略?

和君咨询深知,在技术、产品、品牌和管理等各个方面,中国的家电厂商离索尼的水平都还有很远很远的落差,而且远得让人在20年内看不到赶超的希望。那末,我们为什么还敢于这样设想:让索尼变成为美的的下属子公司呢?因为我们观察到一个事实,在日本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索尼这几年的经营状况很不理想,索尼的股价每况愈下,估值水平很低,市值规模逐步萎缩。思考索尼的前景如何,二个大趋势是它挥之不去的沉重阴霾:一是日本经济将继续衰落,很难指

王明夫先生清华演讲

王明夫先生清华演讲 蓄深养厚、修身进德、慎独内圣、圆融会通,先成人、后达己,以国运民生为己任,以 心灵大美慰平生 王明夫先生以谦虚的自我介绍作为开场白,他声称敢来讲投行的人都不是真正的高手,他只是“以中年男人的见识和大家分享一下看法”。王明夫先生接着结合具体的案例,列举了IPO、基金经理、分析师、并购重组四个方面的顶尖高手的事例。比如,王明夫先生介绍,星巴克IPO时拒绝了摩根等华尔街大牌投行,而选择了没有太大知名度的马里兰州一家小投行,原因是这家小投行的负责人和星巴克的老板对咖啡文化有相同的爱好和迷恋。王明夫先生得出结论:每件事都很重要(Everything matters)。另外,巴黎百富勤的两个证券分析师的"Tencent,Tendollar"的故事,以及和君给COSCO做的战略咨询案例,也十分引人入胜。通过四个例子的讲述,大家领悟到了原来咨询和投行界的高手风范原来如此令人入迷,这更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怎么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投行高手呢? 王明夫先生接着提出了成为投行职业高手的四个基本要素:理想与立志,底蕴与知识,实践与实战,习惯与常态。王明夫先生娓娓道来,详细讲述了这四个要素的涵义。谈起理想与立志,他说道:“一个心中没有理想之火在燃烧的人是没有培养前途的。”他认为,没有理想,学什么、为什么学都没有依据和坐标。作为清华大学的学子,身上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应该培养“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襟与气度,立大志,做大事。王明夫先生引用济慈的话说:“谁也达不到顶峰,除了那些把世界的苦难当作自己的苦难并且日夜不安的人。”同样,要成为一个真正伟大的投资银行家,也必须拥有伟大的理想与志向。底蕴与知识也是王明夫先生着重强调的。他认为:“底蕴的高度决定事业的高度,合理的知识结构支撑职业高手。”他建议清华学子,端正学习态度,远离快餐文化,确立牢固的人生战略,进而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才是合理的?王明夫先生认为,对投资银行家来说,四个知识模块——管理学、产业、资本、国势——是最为重要的。实践与实战也是成为职业高手的路上十分重要的一环。“理论是苍白的,生活之树常青”,王明夫先生特别强调,如果要真正发挥知识的力量,就必须在实践中将商业逻辑和商学精神融会贯通。课堂必须要与实践挂钩才能真正变得有价值。最后,王明夫先生强调建立走向成功的生活常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职业高手必不可少的要素。“激情只能点燃梦想,习惯才能成就理想”,只要靠一种天长日久、平淡如水的生活常态,才能最终走向成功。他提出了若干值得推荐的生活习惯,比如:不可一日不读书,不可一周不体育锻炼,做好时间管理,始终保有雅兴、浪漫、审美和诗意情怀等等。这些实用而又深刻的建议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最后,王明夫先生引用李嘉诚的一句话作为总结:“很多人的失败本质上都是自我管理上的失败造成的。” 之后,同学们就投行前景、职业规划、人生理想等方面的具体问题,通过递纸条的方式向王明夫先生提问,他对一些普遍和典型问题进行了解答。他幽默的语言、精炼的智慧、深刻的思想给在场的每一位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交流,很多同学都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新的想法和感悟。提问交流结束后,王明夫先生接受了财富论坛主任高歌同学代表清华学子赠送的纪念礼品——配有精美外框的嘉宾演讲精彩瞬间的照片。活动结束后,不少同学仍 意犹未尽,围住王明夫先生争取进一步交流。

通讯稿经典标题

通讯稿范例: 1.联谊晚会类 2009年4月24日晚,浙江工业大学学生会朝晖校区与屏峰校区两 校区的联谊晚会在朝晖校区师生活动中心五楼多功能厅举办。 晚会于19:00开始,本次活动是学生会在第十三次学生代 表大会闭幕后招新及人事认命情况已确定下进行的,以加强部门之间 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学生会内部团结力与凝聚力为目的,到会人员主 要有学生会秘书长董首恒老师、学生会主席叶小伟同学、两校区主席、 主席团成员、各部门部长及干事。晚会以一首《心跳》暖场,随后的 话剧《嫦娥征婚》引爆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欢笑声,魔术表演更是吸引 了在座观众的眼球,一首首动人的歌曲触动着观众们的心弦,秘书长 董老师的两首歌曲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最后晚会在合唱《相 亲相爱一家人》中结束,此时也将晚会推向了最高潮。 通过此次活动,增进了两校区各部门间的了解,成员间的关 系更为融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各类工作打下了基础。 浙江工业大学学生会 2009年4月28日 2。讲座类 12月5日晚上6:30,橄榄枝公益协会和09教技本一起开展了12月 份主题为“创先争优”团日活动的子活动——“创先争优”讲座。本 次讲座安排在北校区1号楼101教室举行,邀请了人文学院的辅导员 麻法全教师为大家做这次的“创先争优专题讲座”。“创先争优”活动,即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在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并富有成效的一种活动形式。这次的讲座麻老师主要是从三方面做演讲,分别是:开展“创先争优”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开展“创先争优”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原则,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典型经验。讲座上,同学们都认真学习了有关“创先争优”的知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应当注意几个问题。一要联系实际,注重实效。二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学生个体,个人方面要注重学习;而对于社团或班级,也要把握好各自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做好一切工作。 通过这次团日活动的“创先争优”专题讲座的学习,同学们认识到了不论在学习还是生活工作上都应该讲求实效,付出行动。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大家受益匪浅。 讲座类 抚今追昔,共创湘雅新明天 2007年4月26日晚,湘雅医学院国际报告厅里气氛热烈,掌声不断。300余名湘雅学子怀着对湘雅历史的敬仰和对湘雅发展的期望齐聚一堂,耐心的等待“top talk-相约湘雅”第一期的开讲。“top talk-相约湘雅”由湘雅医学院医学教务办主办,长学制承办。首次讲座邀请的嘉宾是 我校副校长、湘雅医学院院长田勇泉教授,他将与广大同学进行零距离地交流。出席讲座的领导有湘雅医学院院长肖平,医学教务办主,湘雅医学院副院长赵永正,长学制办公室主任丁红珊以及长学制的广大师生。 相约湘雅”作了题词,对长学制的同学们寄予希望,并祝愿“top -相约湘雅”越办越好! 3.例行会议 为了更好的开展我们协会的这个学期的日常工作,我们协会进行了协会例行会议。这也

和君原创思想解读ECIRM战略模型

ECIRM 战略模型 ——造就中国大公司的战略与逻辑 文/王明夫(2002年) 1、ECIRM 战略模型的提出 自从1960年代安索夫开创企业战略学以来,迄今已出现了一个十大战略学流派观点纷呈的所谓“战略管理理论丛林”。各派理论观点各异,但共同的认识是:世界上不存在唯一正确的公司战略模型,需要的是因应各个企业的个性和约束条件作出合适的选择。 我们在长期以来完成100多家中国企业战略咨询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欧美典型的大公司和中国本土的大企业成长经验,然后总结提炼出一个在中国商务环境下如何造就大公司的一般模式,我们称之为“ECIRM 战略模型”。在ECIRM 战略模型中,E(Entrepreneur)是企业家,C(Capital)是资本,I(Industry)是产业,R(Resource)是资源,M(Management)是管理,它们构成为大公司战略不可或缺的五个要素或五个维度,共同耦合成为一个以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能力为核心的大公司战略模型——见图所示。 ECIRM 战略版图 这是一个在中国商务环境下如何造就大公司的基本框架, 是一个致力于打造大公司的企

业家必须确立的系统经营思维。一个持续地致力于五个方面均衡发育和发展并能做到五者之间功能耦合和系统协同的企业,可望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大型公司。 套用那个著名而又通俗的“木桶短板原理”,可以形象地解释这五个战略要素之于公司整体的意义。即一个木桶究竟能盛多少水,不决定于箍成木桶的大多数木板的高度,而是取决于最短那块木板的高度。如果我们把打造一个大公司比喻为致力于箍制一个盛水容量巨大(价值量)的木桶,那么ECIRM就是箍制这个木桶不可或缺的五块木板。五者之中,任何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的发展受到忽略或者出现功能残障,“短板原理”的作用就会效应凸现。这样的公司永难成为真正的大公司。 2、ECIRM战略模型中的五个要素 其一、E(Entrepreneur)——企业家。关于企业家,有众多基于不同角度理解的定义。萨伊认为:企业家是生产活动的组织协调者;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创新者;德鲁克认为:“企业家是革新者,是敢于承担风险的人、有目的地寻找革新的源泉、善于捕捉变化并把变化作为可供开发利用的机会的人”;柯斯纳认为:企业家是发现机会的人;Leibenstein认为:企业家是克服X无效率的人;诺斯说:“企业家是制度变迁的英雄”。在各种定义中,我们认为经济学家奈特和卡森的“企业家”定义,应该算是最深刻和最道破本质的。奈特说:企业家是在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决定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的人。卡森说:企业家是专门就稀缺资源的配置作出判断性决策的人,是“市场的制造者”。 我们这里所说的企业家,是指一个企业的经营主持者和最高管理者,是企业经营意志的源泉和灵魂。所谓企业的经营意志,也就是奈特所讲的“在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决定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一个企业能否成长成为蓝筹公司,第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主持这个企业经营的企业家是否具备足够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或者说第一决定性因素就是这个企业能否拥有一个具备足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企业家。东方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一个企业的兴衰,70%的责任在于企业家。西方管理学宗师德鲁克说:一个企业组织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正因为这样,人们总是把克莱斯勒的复兴、GE的强大归因于企业家艾科卡和韦尔奇,把联想的成长和海尔的成功归因于企业家柳传志和张瑞敏。针对企业的成长,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经理封顶”定理,其通俗表述为:一个企业再好好不过它的经理,一如金字塔再高高不过它的塔尖。这就是说,企业家(经理)的思维、知识和能力,构成为企业成长的极限。而有许多闪烁着东方智慧光芒的论断,也昭示着同样的道理,比如:“先有非凡之人而后才有非凡之事”,“道行有多高事业有多大”,“烙饼再大大不过烙它的锅”等等。总之,一个企

王明夫演讲录之:培养一个好自己

王明夫演讲录之:培养一个好自己  ——和君商学院院长王明夫关于职业发展的一次演讲  

同学们:晚上好!今天我来跟大家谈谈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话题。  首先从就业说起。报上说今年大学毕业生700多万,是史上最难就业年。我印象中,这几年年年都这样说。反正就是就业很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个对话,发人深省,甲说:我想3000元招个民工;乙说:你别逗了,现在3000元只能招个研究生吧。想来很是 心酸和感慨,一个年轻人把最好的青春年华交给了大学,从那里出来加入求职大军,就像一粒尘埃融入滚滚红尘,你推我搡、你争我抢,最终搞得从内到外整个儿面目狰狞、前途迷茫。这现实,很残酷。  与这对应的是,到处都在喊招工难、招人难、招高管更难,闹民工荒、技工荒、人才荒、主管荒。和君咨询每天签约2单左右,每年服务几百家企业客户,有央企有民企有 外企,有高大上公司有草根屌丝企业,很少不受人才短缺困扰的。跟我接触的几乎所有企业老板,听说和君商学院人才济济,都眼睛放亮,托我找人,找秘书、找助理、找HR经理、找营销总监、找财务总监、找董秘、找数据挖掘师、找懂O2O的人才、找总经理·?·?·?·?·?·?好像整个社会什么岗位都缺人手,眼巴巴望着有人来干。我深知他们求才若渴,企业 不缺机会,最缺就是人才。人才短缺长期困扰企业的发展,年复一年。  瞧瞧,这就是现实。一方面大量的人找不到工作做,另一方面大量的工作找不到人做。而且是越好的单位、越好的岗位,越缺人。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是哪里出毛病了?教育出毛病了。这是教育失败的报应。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匹马一头牛一只骡子都能找到它们的工作,我大活人一个,身体健康,受过高等教育,如果教育带给了我良好的培养,怎么会找个工作就那么难?  中国教育的整体状况,我们个人,无力去改变。但自己个人的命运,可以奋起自救。怎么自救?不去指望如今的大学或单位把我培养好,我自己来着手培养一个“好的自己”。 

我相信-王明夫

我相信 王明夫 我相信眼睛对视的刹那 我相信你的一次口头承诺 为此,我总是先行于你,信守与你的约定 期待着约定结束的时候,我们心灵的窗户敞亮地洞开 期待着眼睛再次对视的时候,我们真是幸福啊,会心地微笑 如果只有在确定不会被欺骗的时候才去信任,世界就没有信任 如果只有在明确有所回报之后才去爱,最美好的爱已经无声流失 如果只有在看清楚了结果之后才去行动,最佳的行动时机已经错过我相信:即便可能被欺骗,也要给出第一份信任 我相信:纵然可能没回报,也要投入真诚的爱,承担起付出的责任 我相信人人都有慧根,和那朴素无华的真善美的本心 我相信你我他的灵魂深处,睡着美丽安祥的天使,和眠着 愿意担当而且能够担当的英雄主义雄狮 为此,我总是带着朴实无华的本心,先行于你 付出真爱、承担责任 期待着以承担换承担,以美丽对美丽 期待着唤醒灵魂深处的天使翩翩起舞,促动英雄主义的雄狮威风凛凛 我相信每一个和君学子都能成为栋梁之才 为此,我总是先行于你,懂得 什么叫做尊重,什么叫做“为国育才、尊为国器” 我相信:你是栋梁能承重,堪当国器可济世 为此,我 期待着你,在自以为是或沾沾自喜的固执己见中能够清醒 期待着你,在慵懒散漫的颓废消沉中懂得奋起 期待着你,在浮艳躁动的流行季风里知道沉潜 期待着你,在一个“既是最好又是最坏”的物欲横流时代 懂得如何自我救赎和精神挺立 亲爱同学、老师和朋友,我相信 我相信和君商学院一定会成为一所传世名校 我相信这所传世名校会拥有“独立、自由、深厚、沉雄”的精神气质我相信那不是因为我们拥有教学所必须的很多很多案例、思想和知识也不是因为终究有一天我们会代表中华民族 向全球炎黄子孙发出召唤,成功募集百亿巨资的校董基金 而是因为我相信,而是因为你我他都相信 我不会因为相信就放弃思考、质疑和发问 我会因为相信而思考得更深、质疑得更多、发问得更细

[案例分析]关于和君咨询的一些质疑_管理前线_天涯社区

[案例分析]关于和君咨询的一些质疑_管理前线_天涯社区 天涯微博 | 论坛 | 来吧 | 博客 | 游戏 | 相册 | 问答 | 城市 | 品牌 | 购物街 | 分类信息 | 爱墙 | 掌中天涯 天涯聚焦 | 社会 | 文学 | 财经 | 汽车 | 女人 | 时尚 | 亲子 | 情感 | 娱乐 | 体育 | 旅游 | IT数码 | 图片 | 视频 | 活动 | 体验登录 | 注册 帮助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管理前线关注此帖对不起,您选择关注的帖子数量已到达上限,您可以对以关注的帖子进行取消操作,再进行新的帖子关注操作。已关注的帖子待处理的帖子 关注此帖请选择关注类型关注帖子回复关注楼主回复您当前的功能设置关注帖子功能设置请选择接收信息的方式:短信接收通知信息站内短消息通知信息 短信接收帖子关注信息每月最多为50条短信(全部免费),超出部分以站内消息形式通知。请选择接收短信通知信息时间:24小时制为了避免短信发送对您造成打扰,请设置您方便接收短信的时间,最多可设置三个时间,通知消息将在您指定的时间以短信形式发送给您。如果您选择通过站内消息关注此帖,为了避免过多的关注信息造成对您的打扰,请设置每天通过站内消息接收此帖关注信息的最大量:限制数量:短信接收帖子关注信息每月最多为50条短信(全部免费),超出部分以站内消息形式通知。 只看楼主高亮楼主只看某人回复关注此帖 只看某人回复 围观史上强势小说 手机看帖 https://www.doczj.com/doc/718756106.html, 『管理前线』 [案例分析]关于和君咨询的一些质疑点击:9776 回复:60 作者:木魔 发表日期:2009-4-18 1:35:00 关于和君咨询的一些疑问 一 2008年的分裂(李肃-和君创业,王明夫-和君咨询) “和君创业是国内知名的咨询公司之一,当年曾以四君子而闻名,但是从2008年以来,实际上应该已经经历又一次的拆分,既以李肃为首的和君创业和以王明夫为首的和君咨询,但是两方对于这一次拆分都采用非常淡化的处理,而在网络上和各种媒体上也看不到任何相关的报道和说明。” 根据网上的一些信息来看,中国排在前几家的咨询公司有远卓、新华信、和君和北大纵横等。 这几家公司可以说各有特点,远卓的开始的合伙人都是来自国外的如罗兰贝格、麦肯锡等公司,所以其从开始运作就最规范,国际化的程度相对也最高,新华信属于实用派,而北大纵横则依靠北京大学,具有深厚的学院气息。 今天主要要说的是和君,和君是国内咨询公司中充满理想的一个公司,其抱负从公司的一些宣言,王明夫的一些讲话和著作中都可见一斑。 如果提到和君咨询,则不得不说到当年赫赫有名的和君四君子,他们是王明夫,当年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和收购兼并部总经理,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教授,包政,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授,李肃,曾经是北京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 和君创业的正式成立是在1998年,是王明夫和李肃共同成立,不过在此之前,其实李肃所在的君创和王明夫任职的君安公司早就有过合作,这也是和君为什么能够形成管理咨询+

写人物稿件的好标题

写人物稿件的好标题 篇一:通讯稿经典标题 通讯稿范例: 1.联谊晚会类 2009年4月24日晚,浙江工业大学学生会朝晖校区与屏峰校区两校区的联谊晚会在朝晖校区师生活动中心五楼多功能厅举办。晚会于19:00开始,本次活动是学生会在第十三次学生代表大会闭幕后招新及人事认命情况已确定下进行的,以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学生会内部团结力与凝聚力为目的,到会人员主要有学生会秘书长董首恒老师、学生会主席叶小伟同学、两校区主席、主席团成员、各部门部长及干事。晚会以一首《心跳》暖场,随后的话剧《嫦娥征婚》引爆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欢笑声,魔术表演更是吸引了在座观众的眼球,一首首动人的歌曲触动着观众们的心弦,秘书长董老师的两首歌曲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最后晚会在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中结束,此时也将晚会推向了最高潮。通过此次活动,增进了两校区各部门间的了解,成员间的关系更为融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各类工作打下了基础。浙江工业大学学生会 2009年4月28日 2。讲座类

12月5日晚上6:30,橄榄枝公益协会和09教技本一起开展了12月份主题为”创先争优”团日活动的子活动——“创先争优”讲座。本次讲座安排在北校区1号楼101教室举行,邀请了人文学院的辅导员麻法全教师为大家做这次的“创先争优专题讲座”。“创先争优”活动,即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在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并富有成效的一种活动形式。 这次的讲座麻老师主要是从三方面做演讲,分别是:开展“创先争优”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 义,开展“创先争优”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原则,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典型经验。 讲座上,同学们都认真学习了有关“创先争优”的知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应当注意几 个问题。一要联系实际,注重实效。二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学生个体, 个人方面要注重学习;而对于社团或班级,也要把握好各自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做好一切 工作。 通过这次团日活动的“创先争优”专题讲座的学习,同学们认识到了不论在学习还是生 活工作上都应该讲求实效,付出行动。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大家受益匪浅。讲座类

人才奔腾,怒放生命 --王明夫在和君合伙人年终例会上的讲话

人才奔腾,怒放生命--王明夫在和君合伙人年终例会上的讲话 2014-12-30i s hare 各位同仁: 大家好!又是一年即将过去,今天我们迎来了年终例会,200多个合伙人从全国各地赶回家,济济一堂,盛况空前。关于2014年度的工作回顾和2015年的工作方针,刘纪恒总裁跟大家作了报告,我就不再重复了。我只想说,200多位合伙人、1300位员工,你们又辛勤劳动了一年,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陪伴我风雨同行又一年! 再过几天我们就进入2015年,和君咨询十五周年。作为对和君十五周年的一个特别献礼,我来跟大家讲讲我关于人才的一些观察和思考,传递我关于和君事业未来走向的方向感。 一、观察和感知 某基金公司主动打破原来基于业务价值链的分工和流程体系,推行事业部制,鼓励员工自由组合形成一个个战队、建立一个个事业部,一个事业部就复制一个基金公司,从基金募集和投资,研产销一勺烩,各战队各自为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能干的就干起来了,不能干的任由自生自灭。这种玩法是什么?是放弃分工和流程的效率,彻底解放人才、给人才以平台和机会、放手让人才去干、允许人才脱开原来的分工秩序和流程体系。业界更狼性、更雄心勃勃的人才,就愿意跳槽到这样的公司去,施展拳脚、追利追梦。这是基于人才解构和重构组织。这种玩法成功了,基金业原有的竞争均衡和人才分布,就会被打破,大家重新赛跑。原来靠体系胜出的基金公司,很可能就受制于体系的滞重,跑输了。而把体系放下,独狼群狼一起上的公司,在新赛跑中将会胜出,乱拳打死老师傅。 天使投资人X君,给了100万投资C君的创业项目,C公司倒闭了,钱输光了。C君创业做第二个项目,又叫X君给天使投资100万,但第一个项目亏光的100万,也折算成第二个项目的股份,这样X君对第二个项目算是投资了200万来折成股份。C君的第二个创业项目非常成功,今年纽约上市。X君200万折成的股份,现在值20亿元。这是个案、偶然事件,但开创了天使投资的新玩法:锁定创业型人才,投资TA终身创业的项目,直至TA创业成功为止。历史上失败的投资,都折算成最后成功项目的股份。天使投资投什么?从投项目转向投人了。以前是争夺创业项目,未来是争夺创业型人才。 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这样的人才投资基金,瞄准一个上市公司的关键人才,让他们整建制地出来创业,甩掉原来的老板、另起炉灶。基金给他们投资,送给他们以股权,把人才、经验、产品、know-how、技术、客户关系、商业模式都平移出来,快速复制出一

王明夫:产融互动的战略思维

王明夫:产融互动的战略思维 2014年11月11日10:42 新浪博客 一、上市公司产业发展与市值增长的内在互动逻辑 上市公司的战略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产业发展曲线与市值增长曲线二条曲线相生互动的过程。 企业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一波又一波的产业演进,构成一条又一条持续相接的产业发展曲线。每条产业发展曲线都是从零起步,随着企业的一步步增长,曲线越来越平缓,直到最后走向衰落。

与产业发展曲线相对应,市值增长曲线起初平缓,随着企业业绩不断得到验证,市值增长曲线开始逐渐变得陡峭,而且越来越陡,直至走向估值过度。而市值的陡升和高估,往往成为产业走出下一波制空力量和核打击能力(资金、并购、平台能力、品牌、士气、人才、资源整合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的不二神器。 何谓产融互动?没有市值制空,往往走不出新一波的产业增长或者会走得很艰苦。反之,没有产业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的反复验证,也无法维持市值曲线的陡峭增长和高估值,制空终将落空。持续成功的企业,应该是产业发展和市值增长两条曲线的不离不弃、形影相吊、相生互动、螺旋上升。 二、上市公司的现实状况和战略困境 现实中多数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是:产业曲线第一波走得很好,但是能否走出第二波、第三波,至今还看不清楚;相应地,市值曲线曾经走得非常好,但由于看不到未来的产业增长预期,资金开始撤离,曾经的高市值往往托不住。

因此对上市公司来说,当前的关键问题是,第二轮增长的产业布局是什么?支撑企业能持续做出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持续增长的组织能力和文化活力是否具备?如果看不到后面的产业发展曲线,市值曲线迟早会崩溃掉。而市值萎缩将产生可怕的产业后果和组织阴影,上市公司从此失去未来。 三、商业新海盗时代来临,上市公司何去何从 新技术、新经济商业潮流已然形成。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将改变一切产业。移动互联网产业化、产业移动互联网化二大趋势日渐明晰。新技术创造新需求,造就

和君咨询董事长王明夫的一封公开信

https://www.doczj.com/doc/718756106.html,/about/The-chairman-speech/ 王明夫董事长致公开信 全体和君同仁: 为客户创造价值、确保客户满意,是我们的生命线。对此,我们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不能有任何投机取巧、非分之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做成色十足的老实人、厚道人,做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的和君人。谁要是坏了我们的这个生命线,我们就得毫不留情地砸烂谁的饭碗,让他/她在和君系统里混不下去。不但要用公司纪律严肃处理他/她,而且每个和君人,都应该自觉地疏远他/她、不信任他/她,通过文化生态的力量把这样的人过滤出去,确保全体和君人始终走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正道正业上。 风雨十几年,艰难咨询路,在创造客户价值上,我们和我们的客户一起摔了很多跟斗、交了很多学费,有过很多经验和教训。下列几条,希望全体和君同仁务当记取,身体力行,为了个人的职业尊严和事业前途,亦为了和君公司的使命愿景和基业长青。 一、端正职业态度,追求职业人品 从事任何职业,第一要创造收入和利润;第二要赢得尊严和荣誉。缺其一者,不可为之。我们从事咨询职业,必须确立二个基本而朴素的认识和态度: 第一,确保客户满意是我们的最大利益所在。通过客户满意度赢得续单率、赢得回头率、赢得客户为我们介绍上下游企业和当地客户,这是综合开发成本最低、成单率最高的业务来源,是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来源。重视每一个项目、服务好每一个客户、赢得每一次口碑,何愁没有客户来源?只要做到客户满意,我们必将生意滚滚。 第二,为客户创造价值是我们赢得职业尊严与荣誉的唯一来源。舍此,我们凭什么问心无愧地收取客户的付费、心安理得地接受客户的敬重?如果我们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不能为客户解决问题,那么我们收费的理据何在、公道何在?天地之间有杆秤,我们创造了多少价值,就赢得多少尊严和荣誉。 要让项目做得好,首先必须人品好。什么样的人品就做出什么样的事品;什么样的文化就造就什么样的人品。对一个咨询公司来说,专业能力的发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催人向善的文化。和君必须秉持信念、坚持不懈地造就一种正道正业、催人向善的企业文化,以文化的力量,唤起人们心中的美丽天使翩翩起舞,促动英雄主义的雄狮威风凛凛。

2013年4月20日上海交大名家论坛--王明夫-博士演讲精粹

战略支持:EMBA创新管理总裁联谊会上海交大名家论坛--王明夫-博士精粹 一、欲望与追求:一个心中没有理想之火在燃烧的人,是没有培 养前途的 二、知识与能力: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合理的知识结构 支撑职业高手(不可一日不读书) 三、实践与历练:实干创未来、实践出真知,理论是苍白的,生 活之树长青:(不可一日不实践) 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而不是学射击理论学得出来的。各行各业的职业高手,成长原理都是卖油翁,无他,但手熟尔--王明夫 游泳、钢琴、高尔夫、沪深股市的那些高手们······的启示 一万个小时原理:4小时/天×7年= 10000个小时。各行各业的职业高手,多数情况下,无非是一万个小时的结果。多数人为什么没能成为高手,原因也十 分简单:没有持续积累达到一万个小时。 德鲁克:管理的本质是实践,它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明茨伯格:干中学 知识世界VS.真实世界 如果真想造就商业人才,商学教育和学习,必须重视实践参与与实战训练 红楼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南怀瑾:知识是补药,也是毒药,做人好、做事对,就是学问。 四、心态与理念:人生如莲、三度修炼、功到自然成; 路遥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成就某种事业: 人生如莲:人生就象是睡莲,成功是浅浅地浮在水面上的那朵看得见的花,这朵花能否开放得美丽灿烂,取决于水面下看不见的那些根系和养分。我们太在乎成功,往往

战略支持:EMBA创新管理总裁联谊会全部心思都专注于水面上看得见的花朵,却疏于去关心决定这个花朵盛开还是枯萎的水面下那些看不见的根本,根和本!当我们思考如何走向成功的时候,必须懂得沉潜,沉潜到人生的水面下去,君子务本! 三度修炼:怎样务本?态度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态度、气度、厚度,三度修炼,日积月累,功到自然成。 成功观:成功应该是水到渠成、水滴石穿,而不能依靠激情燃烧或轰轰烈烈的拼搏和冲刺。真正的事业远行者,必须回到生活常态和朴实无华上来,把对理想的追求、志向的落地、底蕴的蓄积、胸襟气度的养成等等,转变为一种天长日久、平淡如水的生活常态。然后,成功就会在不远处或远处等你。 五、激情只能点燃梦想,习惯才能成就理想:养成一批好的习惯 1、不可一日不读书。读什么书呢?朱光潜说:“许多流行的书只是迎 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岿然独存的书 才有永久性,才值得去读一遍两遍以致于无数遍” 2、不可一周不锻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3、重视健康饮食、规律作息,一定要吃早餐,尽量早睡早起,不搞通 宵 4、做好时间管理:让现在的行动拥有未来的意义,不要把时间配置在 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5、致力于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应对紧急的事情: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是 重要的事,有病了去看医生是紧急的事;好好学习夯实底蕴是重 要的事,临考争取过关和毕业时谋得一个好职,则是紧急的事; 消防是重要的事,救火是紧急的事。以此类推 6、管理自己的阅读范围和兴趣: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她的精神

和君咨询 经典文章

关于和君咨询的一些疑问 一2008年的分裂(李肃-和君创业,王明夫-和君咨询)“和君创业是国内知名的咨询公司之一,当年曾以四君子而闻名,但是从2008年以来,实际上应该已经经历又一次的拆分,既以李肃为首的和君创业和以王明夫为首的和君咨询,但是两方对于这一次拆分都采用非常淡化的处理,而在网络上和各种媒体上也看不到任何相关的报道和说明。” 根据网上的一些信息来看,中国排在前几家的咨询公司有远卓、新华信、和君和北大纵横等。 这几家公司可以说各有特点,远卓的开始的合伙人都是来自国外的如罗兰贝格、麦肯锡等公司,所以其从开始运作就最规范,国际化的程度相对也最高,新华信属于实用派,而北大纵横则依靠北京大学,具有深厚的学院气息。 今天主要要说的是和君,和君是国内咨询公司中充满理想的一个公司,其抱负从公司的一些宣言,王明夫的一些讲话和著作中都可见一斑。 如果提到和君咨询,则不得不说到当年赫赫有名的和君四君子,他们是王明夫,当年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和收购兼并部总经理,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教授,包政,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授,李肃,曾经是北京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 和君创业的正式成立是在1998年,是王明夫和李肃共

同成立,不过在此之前,其实李肃所在的君创和王明夫任职的君安公司早就有过合作,这也是和君为什么能够形成管理咨询+投资银行模式的原因。到2000年,由于彭剑锋和包政的加入,和君正式进入四君子时代,这也是他们最好的时期。 这种时期大概持续到了2005年,之后包政和彭剑锋分别独立,各自成立了自己的咨询公司。之后的和君创业就只有了王明夫和李肃两个人。关于彭和包的离开,从网上还能见到各种资料。 但是在2008年以后,本人发现网上关于和君的网站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以王明夫为主的和君咨询,一个是以李肃为主的和君创业。后者的网站上董事长是向宏,总经理是李肃。显然,和君实际上在2008年初的时候,已经又经历了一次大的人事变动,王明夫和李肃已经分拆,从网上能够得到的资料来看,应该是李肃占有了原来公司的主要部分,而王明夫是另起门灶了,显然和君创业的规模要比和君咨询的规模要大的多。 不过,比较有趣的是,两个公司都仍然按照管理咨询和投资银行的模式运行,而且两个公司都在其各自的网站中列了公司以往的业绩,都是将没有分开前的各种业绩都归到自己名下的,不过两个公司似乎都在避免提及最后一次公司的变动,特别是以王明夫为首的和君咨询,在其网站中提及以往业绩时,都用的是和君咨询的名称,实际上我们知道直到

和君商学院院长王明夫先生语录_xingtianjian1#精选.

和君商学院院长王明夫先生语录_xingtianjian1 1、本先生不屑于教知识。 2、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企、益天下。 3、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 4、人生在世,当有肩担! 5、问世间谁为手笔?海大不容天,滴水自乾坤! 6、和君十六字诀:产业为本,战略为势,创意为魂,金融为器! 7、道行有多高,事业有多大。 8、心无旁骛,专注持恒,将生命炼进自己的剑里,让自己化入传世万古的剑魂! 9、成则光芒万丈凭君子三立铸丰碑;败则肝胆相照以情义无价慰平生。 10、和君一堂课,相当于大学里一门专业课讲授一个学期。 11、真正有份量的男人是:身居哪里哪里重。真正有份量的女人是: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12、五千年历史,九万里江湖,无外乎功名利禄、是非成败;一生世悟道,亿万种风情,不过是方圆进退、饮食男女。13、拒绝喧嚷、拒绝浮躁、拒绝摆秀、拒绝浮名、拒绝速成,沉住气,慢慢地蓄深养厚,最终把和君搞辉煌,把自己搞平淡!我今年开始经常说要以修行的态度做和君,要把和君当

作品做,讲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14、视为天使、尊为栋梁,情深意重为君好、托付厚望成大器。 15、敢做栋梁为承重,誓成天使济苍黎! 16、成功就是长期的艰苦忍耐,最终换来一次泪流满面的机会。 17、到第一线去,风里来雨里去,二十年不抬头! 18、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就是他/她的精神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 19、思维力的形成,除了深度阅读和思考,别无他途。倘不经历一个深度阅读的过程,沉迷于网络阅读、微信阅读、快餐式阅读、碎片化阅读,最可怕的后果是侏儒化你的思维力、萎缩你的逻辑能力。一旦思维力萎缩、逻辑能力缺失,那就意味着你很难穿越丰富的知识、海量的信息和无序的现象去完成对事物本质的洞察。 20、成功应该是水到渠成、水滴石穿,而不能依靠激情燃烧或轰轰烈烈的拼搏和冲刺。真正的事业远行者,必须回到生活常态和朴实无华上来,把对理想的追求、志向的落地、底蕴的蓄积、胸襟气度的养成等等,转变为一种天长日久、平淡如水的生活常态。然后,成功就会在不远处或远处等你。 21、人人都有慧根和善结,人人的灵魂深处都睡着真善美的天

互联网下的教育发展

互联网下的教育发展 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有数据显示,重点大学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在不断减少,北大的农村学生比例已经从上个世纪50年代的百分之五六十下降到16%,清华大学2000年的农村学生比例也仅为17%。这一现象在全国的重点大学很普遍。 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受地域经济等方面的制约,教育的“贫”“富”差距已经越拉越大。当家长们还在为买学区房、交赞助费这些问题苦恼不已时,互联网在线教育或许能成为解决这一方案的手段。 2012年下半年,各界精英纷纷跨界布局互联网在线教育,最主要原因正是看好了在线教育产业的发展前景。前网易总裁李甬创办粉笔网、前世纪佳缘CEO龚海燕创办91外教网。而近日李彦宏更在公开场合呼唤“用互联网升级教育”,之后业界又传出“淘宝同学”即将杀入在线教育领域。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曾断言,教育行业将迎来颠覆式的变革,“线上占40%,线下占60%。这个情况的发生,就是未来3至5年的事情。” 尽管互联网模式下的在线教育发展势头十足,潜力无穷,但我们不能因此盲目乐观。网络教育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而出现的,同传统教育相比,网络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待

发展。所以,我们能做些什么,让互联网在线教育能够健康、有序发展? 做精而专的教育类网站 我国的传统教育历史悠久,在线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本身自然和传统教育有交叉点。所以,在线教育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必须从传统教育中借鉴和吸收经验,这样有利于少走弯路和岔路。中国传统教育最典型的代表即是孔子,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对今天而言仍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纵观我国现阶段的在线教育网站,很多网站囊括小学至大学、考试、培训等所有内容,却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有限,致使内容杂而无章,全而不专。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家千篇一律,都半死不活。反之,国内的中华会计网校、新东方、学而思等以其突出的特色赢得了市场和用户的认可。所以,对众多的在线教育网站而言,只有利用自身的优质资源,深挖资源价值,找到合适的服务群体,最大限度做好有针对性的教育资源整合才是生存之道。 “淘宝同学”的混合型平台模式 2013年7月,淘宝扬言将推出名为“淘宝同学”的教育频道。根据其内部人士透露,“淘宝同学”将搭建聚拢优质平台商、机构、教师、课程等资源的2B+2C的混合型平台。其主要目的是让机构在平台中提供直播教学,单个用户在平台中发布课程,淘宝和机构、用户平摊

和君王明夫:产融互动的战略思维

和君王明夫:产融互动的战略思维 2014-10-15 大数据栋察 上市公司的战略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产业发展曲线与市值增长曲线二条曲线相生互动的过程。 企业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一波又一波的产业演进,构成一条又一条持续相接的产业发展曲线。每条产业发展曲线都是从零起步,随着企业的一步步增长,曲线越来越平缓,直到最后走向衰落。 持续成功的企业,是在前一轮增长走向衰退之前即开始布局下一轮的增长基础 (产品、产业及其对应的资源与能力),待到前一轮增长乏力或衰退之时,新一轮增长已然接力,或蓄势待发或步步为营。后一轮增长站在前一轮增长积累的资源和能力基础上,将走得更高更强,如此形成增长周期的美妙接力。 与产业发展曲线相对应,市值增长曲线起初平缓,随着企业业绩不断得到验证,市值增长曲线开始逐渐变得陡峭,而且越来越陡,直至走向估值过度。而市值的陡升和高估,往往成为产业走出下一波制空力量和核打击能力(资金、并购、平台能力、品牌、士气、人才、资源整合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的不二神器。 何谓产融互动?没有市值制空,往往走不出新一波的产业增长或者会走得很艰苦。反之,没有产业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的反复验证,也无法维持市值曲线的陡峭增长和高估值,制空终将落空。持续成功的企业,应该是产业发展和市值增长两条曲线的不离不弃、形影相吊、相生互动、螺旋上升。 现实中多数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是:产业曲线第一波走得很好,但是能否走出第二波、第三波,至今还看不清楚;相应地,市值曲线曾经走得非常好,但由于看不到未来的产业增长预期,资金开始撤离,曾经的高市值往往托不住。

因此对上市公司来说,当前的关键问题是,第二轮增长的产业布局是什么?支撑企业能持续做出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持续增长的组织能力和文化活力是否具备?如果看不到后面的产业发展曲线,市值曲线迟早会崩溃掉。而市值萎缩将产生可怕的产业后果和组织阴影,上市公司从此失去未来。 新技术、新经济商业潮流已然形成。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将改变一切产业。移动互联网产业化、产业移动互联网化二大趋势日渐明晰。新技术创造新需求,造就新商业、新产业。面对跨界翻墙、打家劫舍、屌丝逆袭的商业新海盗时代,企业命运要么跨越,要么颠覆。 上市公司的战略命题因此演变为:一是传统业务面临如何应对挑战、逆袭和颠覆,如何保住地盘,如何实现转型和020改造?二是如何基于原有的业务和能力,开辟新业务,挺进新领域,发育新能力?三是如何甩开原有的业务和能力,全新出发,拥抱互联网,拥抱新经济,跨界去打劫,去逆袭,去弯道超车?三大命题实质上归结为一个命题:创新致胜。问题是,创新谈何容易? 当前两个聚焦性问题:上市公司关心的是如何实现成长与突破的问题;投资者和分析师关心的是未来几年什么样的上市公司有望成为股市黑马。 三股商潮回答上述两个问题:并购、创新、全球化。谁擅长并购,谁就能实现成 长突破,就能成为股市黑马;谁能够创新,谁就能实现成长突破,就能成为股市黑马;谁能走向世界,谁就能实现成长突破,就能成为股市黑马。未来最佳公司 和最牛股票的核心逻辑,就是擅长并购+创新+全球化” 十亿量级市值靠业务,百亿量级市值靠并购,千亿量级市值靠技术创新+并购” 我们看到的情况是,目前2500多家上市公司中50亿元市值以下达到1500家, 占比60%。上市公司未来的命运分野将更趋突出,新的千亿量级市值公司指日可待。 当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形成并购的战略认识:甩开有机增长或内涵式增

王明夫先生语录

1、本先生不屑于教知识。 2、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企、益天下。 3、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 4、人生在世,当有肩担! 5、问世间谁为手笔?海大不容天,滴水自乾坤! 6、和君十六字诀:产业为本,战略为势,创意为魂,金融为器! 7、道行有多高,事业有多大。 8、心无旁骛,专注持恒,将生命炼进自己的剑里,让自己化入传世万古的剑魂! 9、成则光芒万丈凭君子三立铸丰碑;败则肝胆相照以情义无价慰平生。 10、和君一堂课,相当于大学里一门专业课讲授一个学期。 11、真正有份量的男人是:身居哪里哪里重。真正有份量的女人是: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12、五千年历史,九万里江湖,无外乎功名利禄、是非成败; 一生世悟道,亿万种风情,不过是方圆进退、饮食男女。 13、拒绝喧嚷、拒绝浮躁、拒绝摆秀、拒绝浮名、拒绝速成,沉住气,慢慢地蓄深养厚,最终把和君搞辉煌,把自己搞平淡!我今年开始经常说要以修行的态度做和君,要把和君当作品做,讲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14、视为天使、尊为栋梁,情深意重为君好、托付厚望成大器。 15、敢做栋梁为承重,誓成天使济苍黎! 16、成功就是长期的艰苦忍耐,最终换来一次泪流满面的机会。 17、到第一线去,风里来雨里去,二十年不抬头! 18、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就是他/她的精神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 19、思维力的形成,除了深度阅读和思考,别无他途。倘不经历一个深度阅读的过程,沉迷于网络阅读、微信阅读、快餐式阅读、碎片化阅读,最可怕的后果是侏儒化你的思维力、萎缩你的逻辑能力。一旦思维力萎缩、逻辑能力缺失,那就意味着你很难穿越丰富的知识、海量的信息和无序的现象去完成对事物本质的洞察。 20、成功应该是水到渠成、水滴石穿,而不能依靠激情燃烧或轰轰烈烈的拼搏和冲刺。真正的事业远行者,必须回到生活常态和朴实无华上来,把对理想的追求、

王明夫演讲录《市值时代与产业整合》

王明夫演讲录 《市值时代与产业整合》 文/和君咨询

这是王明夫在国务院国资委的“中外名家”讲坛上的演讲整理稿,演讲时间是2007年冬。据主办方称,王明夫的这场演讲是“中外名家”开坛以来100多讲中人气最旺、现场气氛最热烈的场次之一。时过境迁,演讲中提及的很多具体事件和案例已经昨是今非、如消散的云烟,但这场演讲提示的历史方向感和大战略视野,至今读来依然不可忽视。 国务院国资委中外名家系列讲座之 王明夫:市值时代与产业整合 主持人刘国芳:今天的演讲嘉宾是王明夫博士。在我的印象里,王明夫博士在中国有两个开创性贡献:一个是他在1995--1998年任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的时候,带领他的团队开创了中国证券分析的先河。另外一个是,他这几年领导的和君咨询,成为了中国本土的第一号咨询公司,在麦肯锡、BCG 等外资咨询公司的竞争下,和君标志性地树起了本土管理咨询业的旗帜。 今天的点评专家是清华大学的朱武祥教授。 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王明夫先生演讲。 王明夫:很高兴、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在今天这个场合跟同志们汇报和沟通一些看法。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是“市值时代与产业整合”,内容基本上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话说产业整合,第二,话说市值时代,第三,再来说说市值时代与产业整合之间的关系。我理解,把产业整合和市值时代这二个话题说清楚了,后面的一个话题也就自然清楚了。 好,现在我们来切入正题。 第一个话题:话说产业整合 对此,我从三个方面来展开:1、远望一段北美产业史;2、近观一个中国产业;3、我们关于中国产业的几个基本判断。 1、远望一段北美产业史

大概在一战结束以前的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即大约1880—1920年这段时间,我称之为“北美产业的摩根时代”。这个说法,好像在中国是我率先提出来的。我用这个说法来描述我们对那一段产业史的一种解读,早些年GOOGLE 或百度“王明夫”,好像最多的网上信息,都是关于我谈论摩根时代或寻找中国摩根的。 那个产业时代,最重要的背景是二个。第一个背景是,铁路、通讯及动力发展,为统一大市场和大产业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如果没有电报电话等通讯技术的出现,那么我们并不知道“当地”之外有没有市场,人口怎么样,市场有多大?如果没有铁路和动力,那么外地的原材料运不来,生产的东西运不出去。所以,在没有铁路、动力和通讯的年代,企业只能地产地销,取当地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只能在当地市场卖。小地方只能是小市场,市场规模不足,就不可能支撑起大企业的形成。有了铁路和通讯、动力以后,就开始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市场规模足够了,才能形成大产业。那个时代,这些技术开始发明创造出来并得到迅速的应用,从而导致了大的市场规模可以成型了,由此大产业也就应运而生,比如说:钢铁产业、石油产业、化工产业、烟草产业、铁路产业(那时候还没有物流概念)等等。举例来说,冶金行业,以前只能是小产业,比如由一个个铁匠铺构成,后来是大产业,比如钢铁业,由一个个上规模的钢铁厂甚至是钢铁集团构成。 第二个背景是,产业结构呈现出小散乱弱的格局。因为市场规模很诱人,产业前景很看好,结果,大量的商人一齐涌入那些新兴大产业,从钢铁到化工到石油到金属到汽车,各行各业大家都来搞,雨后春笋一样地冒出成批的厂商,低水平、低起点重复建设,厂商林立。只要是低水平、低起点重复建设,那么就一定会出现厂商林立、恶性竞争的局面,结果就是大家都打价格战,打到市场秩序混乱,往往导致全行业亏损或者是微利,产业整体失效。行业内的厂商生存维艰,一筹莫展。这是100多年前美国摩根时代的产业特点。描述那个时代产业特点的语汇,用来描述当前时代的中国产业状况,也是适用的。比如说,重复建设、厂商林立、恶性竞争、价格战不息、市场秩序混乱等等。 在这种情形下,厂商大面积亏损或微利,直接危及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比如说当时的美国钢铁业,俨然是全民上钢铁的态势,钢铁厂遍地开花,一千多家的钢铁厂一哄而上,钢铁业的恶性竞争和市场分割很厉害,导致钢铁厂商普遍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