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前言】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它通过对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容可分为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两大部分,这是由其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决定的。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收入支出分析理论、IS-LM模型理论,总供求分析理论、通货膨胀与就业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国际收支与国经济的理论等。宏观经济政策部分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政策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等。在分析政府的经济政策时,重点放在企业如何预期和适应政府政策变化以及政府政策变化对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宏观经济学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容不断演进,材料不断更新,对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的探索越来越具体深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宏观经济运行机制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能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理解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懂得如何预期和适应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提高其驾驭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第一章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2.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基本总量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换算关

系;

3.会用两种方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4.了解什么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5.了解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与国生产总值;

6.掌握两、三、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二)教学容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主要容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容和所利用的研究手段。

第二节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主要容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流量与存量;利率与现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各组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1.主要容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新古典学派与新凯恩斯学派的争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

(三)课后练习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3.请谈谈宏观经济学派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4.你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2.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基本总量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换算关

系;

3.会用两种方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4.了解什么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5.了解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与国生产总值;

6.掌握两、三、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二)教学容

第一节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1.主要容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核算中的其他问题。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运用三种方法核算GDP。

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1.主要容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第三节价格指数与失业率

1.主要容

价格指数与失业率。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价格指数;

名义GDP与实际GDP;失业的计算。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应用两个指数来分析宏观经济状况。

(三)课后练习

1.试述GNP、GDP、NNP、NI、PI、DPI(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

系;

2.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3.试述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

4.消费物价指数衡量什么?

5.如何计算失业率?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三章国民收入决定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总需求的构成;

2.会用消费函数决定均衡国民收入;

3.会用储蓄函数决定均衡国民收入;

4.掌握乘数理论,并会计算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5.掌握加速数理论,并会结合乘数理论解释短期经济波动现象;

6.了解投资函数,掌握什么是资本的边际效率和投资的边际效率;

7.掌握IS曲线,即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

8.掌握LM曲线,即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会画出LM曲线的三个区域并理解其的经济含义;

9.掌握IS-LM模型,即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的决定;

10.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哪些是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

因素,在IS-LM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乘数效应是什么;影响货币政

策效果的因素又是哪些,在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乘数效应又

是什么;

11.掌握挤出效应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12.理解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和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并会用图描

述;

13.会进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二)教学容

第一节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1.主要容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总需求的构成;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消费函数、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

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乘数理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在总供给为既定时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

理解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规律。

“消费之迷”是怎么回事?

第二节利率的决定

1.主要容

利率的决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货币的需求;货币的供给;利率的决定;利率的传导机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找出影响货币需求的变量。

第三节 IS—LW模型

1.主要容

IS—LW模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IS曲线,LM曲线,IS—LW模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IS曲线及LM曲线上点含义。

第四节 IS—LW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1.主要容

IS—LW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财政政策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何时财政政策最有效,何时货币政策最有效?

(三)课后练习

1.按凯恩斯主义,经济是否会自动实现均衡?

2.简述乘数、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3.什么是“挤出效应”?

4.什么是“流动性骗好”?

5.简述IS曲线、LM曲线、IS-LM模型。

6.为什么IS曲线的斜率为负?

7.为什么LM曲线的斜率为正?

8.在什么条件下财政政策将会失效,什么条件下最有效?

9.在什么条件下货币政策将会失效,什么条件下最有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四章总需求和总供给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总需求函数和总需求曲线,会从IS-LM模型推导出总需求曲

线;

2.了解总供给函数和总供给曲线,掌握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

曲线,会解释两者不同形状的原因;

3.了解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经济萧条与高涨的

说明;

4.掌握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滞涨的形成。(二)教学容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1.主要容

总需求曲线。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微观经济中的需求曲线与这里的总需求曲线都向下,一样吗?

第二节总供给曲线

1.主要容

总供给曲线。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的变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分析总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宏观总量的短期均衡(选学)

1.主要容

宏观总量的短期均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短期均衡与经济波动;总需求冲击;总供给冲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假定中央银行A关注价格水平的稳定,而中央银行B则关注如何使

产出和就业水平保持在自然率的水平上。现假定经济面临不同的外

生冲击因素:

(1)外国收入减少;

(2)石油价格上升。

(三)课后练习

1.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2.简述税收的增加对利率、收入、消费和投资的影响。

3.简述货币供给的减少对利率、收入、消费和投资的影响。

4.宏观经济中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区分。

5.在何种情况下,AS曲线是水平的、垂直的、向上倾斜的?

6.试举出若干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

击如何导致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五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经济增长的概念,会比较其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了解经济增长

的源泉以及研究经济增长的方法;

2.掌握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包括模型的假设前提,基本方程,

两个问题的回答和最后的结论;

3.掌握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包括理论的假设前提,基本方程,理解

其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动态过程;

4.掌握新剑桥经济增长理论:包括理论的假设前提,基本方程,理解

其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动态过程;

5.掌握普尔普斯的资本的黄金分割律;了解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6.了解经济周期理论,会用乘数—加速数模型解释经济周期中四个阶

段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容

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概况

1.主要容

经济增长理论概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经济增长的源泉:资本、劳动、技术进步。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第二节经济增长模型

1.主要容

经济增长模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1.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假没。

2.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

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1.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假设。

2.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公式。

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1.新剑桥模型的基本假没。

2.新剑桥模型的基本公式。

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比较三种模型的假设前提的区别。

﹡第三节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选学)

1.主要容

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缺陷;新经济增长理论;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应用所学理论谈谈如何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第四节经济周期

1.主要容

经济周期。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经济周期的含义;经济周期的阶段;经济周期的分类;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概况;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解释经济周期四阶段如何形成的。

(三)课后练习

1.经济增长的源泉有哪些?

2.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3.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率对一个经济稳定状况的收入水平,以及

一个经济的增长率有什么影响?

4.为什么说技术进步是长期中人均产出持续增长的唯一源泉?

5.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什么发展?

6.有那些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7.经济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分别有什么特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充分就业的含义;

2.了解自然失业的含义与分类;

3.理解紧缩性缺口与膨胀性缺口的含义;

4.理解凯恩斯对需求不足失业的解释;

5.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和分类;

6.掌握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理解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有哪

些;了解政府针对通货膨胀而采用的政策;

7.掌握phillips curve(分为长期和短期)以及价格调整曲线;

8.了解不同学派对菲利浦斯曲线的不同解释及政策含义;

9.了解恶性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它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以及制止的

措施。

(二)教学容

第一节失业理论

1.主要容

失业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失业的定义与衡量;充分就业的含义;自然失业;周期性失业;

隐蔽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失业的经济损失。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各种类型的失业。

第二节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

1.主要容

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货币的职能、类型与数量;货币的数量方程式;通货膨胀的概念;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通货膨胀的分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解释通货膨胀的实质。

第三节通货膨胀理论

1.主要容

通货膨胀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工资的推动,利润的推动,进口的推动;

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比较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和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主要容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凯恩斯的观点: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

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

的观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比较各学派对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观点。

(三)课后练习

1.自然失业率由哪些因素决定?

2.简述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之间的差别。

3.货币有哪些基本职能?通常有哪些指标可以用来测算货币数量?

4.说明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为什么菲利普斯曲线所反应的替代作用

可能消失?

5.如何区分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6.判断通货膨胀的性质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有何重要意义?(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财政政策的容与作用:包括理解什么是自动稳定器;什么是积

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工具有哪些;了解财政政策的作用以及局

限性;

2.比较功能财政和平衡预算财政思想;掌握对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理

解;了解公债和赤字的关系;

3.了解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掌握凯恩斯的三大货币需求理

论;熟练掌握银行的存款创造原理,理解基础货币、货币供给和货

币创造乘数的概念及相关关系;

4.掌握货币政策及其工具;理解什么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陷阱及其形

成的原因;了解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5.了解供给管理政策的容与作用。

(二)教学容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1.主要容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需求管理、供给管理;

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与演变。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第二节财政政策

1.主要容

财政政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财政政策的容与运用;在稳定器;

赤字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财政政策有哪些手段?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第三节货币政策

1.主要容

货币政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货币政策的基础知识;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机制,工具与运用;

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货币政策有哪些手段?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第四节供给管理政策 (选学)

1.主要容

供给管理政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收入政策:工资—物价冻结,工资—物价指导线,税收刺激计划;

指数化政策:工资指数化,税收指数化;

人力政策: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劳动市场,协助工人进行流动;

经济增长政策:增加劳动量,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平衡增长。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供给管理政策的基本容。

(三)课后练习

1.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宏观经济政策是怎样发展和演变的?

2.财政政策为什么存在挤出效应?

3.说明影响政府预算赤字衡量的问题。

4.银行的存款是怎样创造货币的?货币创造乘数与哪些量有关?又

是如何决定的?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失效,各有什么局限性?

6.简述各种供给管理政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八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开放经济的含义;

2.掌握国际收支的三个主要项目;

3.掌握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4.理解开放经济中总需求与封闭经济中总需求的区别;

5.掌握总需求与出口变动对在均衡与外在均衡的影响;

6.了解对外贸易乘数,出效应与回波效应;

7.了解对外贸易政策,汇率政策。

(二)教学容

第一节开放经济理论概况

1.主要容

开放经济理论概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开放经济的含义;开放程度的衡量;开放条件下的总支出;

对外净投资与净出口。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开放经济中的总支出与封闭经济有何异同?

第二节国际收支

1.主要容

国际收支。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编制图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则;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容;

国际收支的均衡与不均衡;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国际收支账户的分类有哪些?如何平衡?

﹡第三节汇率理论 (选学)

1.主要容

汇率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外汇和汇率;汇率的决定;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

战后西方各国汇率制度的演变。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我国现在采用的是什么汇率制度?

﹡第四节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 (选学)

1.主要容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IS —LW 模型与国民收入均衡;

国民收入均衡的变动:国总需求的增加,出口的增加;

其他因素变动对国民收入均衡的影响;

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调节的原则:最优政策配合。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从传统IS-LM 模型到开放经济中的均衡的推广过程。

﹡第五节 对外经济政策 (选学)

1.主要容

对外经济政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对外贸易政策: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

汇率政策:汇率贬值政策、汇率管制政策;

对外投资政策;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解释各种政策的适用背景及效果分析。

(三) 课后练习

1.简述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关系;

2.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容,有哪些调节政策?

3.简述两种常见的汇率制度,并说明中国目前汇率政策的依据。

4.考虑以下方程式所描述的一个经济:

Y C I G NX =+++

其中,5000Y =;1000G =;1000T =;2500.75()C Y T =+-;

10005000I r =-;500500NX ε=-;*5%r r ==。

问:(1)这个经济中国民储蓄、投资、贸易余额、均衡汇率各为多少?

(2)假如政府支出增加250,则国民储蓄、投资、贸易余额、均衡汇率又各为多少?并解释为什么变化了。

(3)假如世界市场上的利率从5%上升到10%,结果又会怎样?

5.分析不同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有何影响?

6.试说明各种对外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九章 宏观经济学流派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货币主义的两个理论基础: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

2.掌握货币主义主要观点和政策主,理解什么是弗里德曼提出的单一

政策规则;

3.掌握萨伊定律和拉弗曲线;

4.了解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比较理性预期假说与自然

率假说,会导出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

5.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

市场出清;

6.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财政政策的分析:理解公债非中性理论和

嘉图等价定理;

7.了解新凯恩斯主义的特点,理解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存在的原因;

8.对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总结。

(二)教学容

第一节古典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1.主要容

古典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古典学派与二分法;凯恩斯学派及其主要论点;

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的比较。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将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派进行比较。

第二节货币主义学派

1.主要容

货币主义学派。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货币主义货币需求函数,

自然失业率;适应性预期与菲利浦斯曲线。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容。

第三节理性预期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1.主要容

理性预期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理性预期学说,

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政策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讨论理性预期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新凯恩斯主义

1.主要容

新凯恩斯主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非均衡理论;

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新凯恩斯主义是怎样弥补凯恩斯主义的缺陷的。

(三)课后练习

1.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试说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对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意义。

3.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容是什么?

4.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有什么差别?

5.试评论理性预期学说在宏观经济理论发展中的意义。

6.新凯恩斯主义是如何捍卫凯恩斯主义基本观点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2、充分就业:指的是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 3、GDP(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4、GNP(国民生产总值):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5、流量:特定的时间段中发生的经济量值。 6、存量:特定时点上现存的经济量值。 7、GDP、GNP的区别: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产值,而不管生产的产值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衡量的则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产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8、奥肯定律:描述失业率和GDP之间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实际GDP变化的百分比=3%-2*失业率变化率 9、黄金率:在索洛模型中,长期消费水平最高的稳定资本存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水平率”,记作K g 10、费雪效应:通过费雪方程i=r+π可看出,通货膨胀率π和名义利率i之间具有一对一的关系,即π上升一个百分点,i也上升一个百分点,这一关系称为费雪效应。 11、IS曲线:是投资和储蓄的代称,代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即投资等于储蓄,利率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12、LM曲线:是流动性即货币的需求和货币供给的代称,代表货币市场的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13、牺牲率:反通货膨胀时期产量的总损失与由于反通货膨胀而赢得的通货膨胀率的降低百分数二者的比率,换句话说就是每降低1%的通货膨胀率必须降低的实际GDP的百分数。 14、时滞:政府在试图稳定宏观经济运时,其采取行动的时机以及这些政策行动的最终生效,往往会滞后于实际经济的运行,因而常常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15、时间不一致性:在特定时点上作出的相机抉择尽管在当时可能是理性选择,但从长期来看却往往适得其反的状况。 16、挤出效应:由于政府购买增加而使利率上升,从而导致私人投资下降的现象。 17、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非线性逆向关系。 18、自动稳定器:在经济繁荣时期,实际收入Y会不断扩张,税收不断增加从而使预算赤字(盈余)不断减少(增加);当经济衰退时,预算赤字(盈余)不断增加(减少)。这相当于在宏观经济中置放了一个自动稳定器。 19、通胀:普遍的、持续的价格上涨。价格上涨的百分比是通货膨胀率 20、凯恩斯失业:又称为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扩张步伐变慢或者经济周期而产生的失业。 21、铸币税:中央政府通过发行货币为其预算开支进行融资,融资导致物价水平上涨,公众手中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因此发行货币以提高政府收入就如同向广大货币持有者征收了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在题目中的空格上填入正确答案(每一空格1分,共12分)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解决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 2.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领土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某一给定时期内所生产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和收入增量之比,它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3.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在二部门模型中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4.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4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5.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5.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6.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依存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6.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7.当就业人数为1600万,失业人数为100万时,失业率为5.9%。 7.若价格水平1970年为80,1980年为100,则7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为25%。 8.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8.经济周期是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衰退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9.针对单纯经济增长造成的问题,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报告麦都斯的《增长的极限》提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1(附答案)教学提纲

一、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The government reports that "GDP increased by 1.6 percent in the last quarter." This statement means that GDP increased a. by 6.4 percent for the year. b. at an annual rate of 6.4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c. at an annual rate of 1.6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d. at an annual rate of .4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2.A Brazilian company produces soccer ball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xports all of them. If the price of the soccer balls increases, the GDP deflator a. and the CPI both increase. b. is unchanged and the CPI increases. c. increases and the CPI is unchange d. d. and the CPI are unchanged. 3.The price of CD players increases dramatically, causing a 1 percent increase in the CPI. The price increase will most likely cause the GDP deflator to increase by a. more than 1 percent. b. less than 1 percent. c. 1 percent. d. It is impossible to make an informed guess without more information. 4.A nation's standard of living is measured by its a. real GDP. b. real GDP per person. c. nominal GDP. d. nominal GDP per person. 5.In 2002 President Bush imposed restrictions on imports of steel to protect the U.S. steel industry. a. This is an in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growth. b. This is an in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growth. c. This is an out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growth. d. This is an out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growth. 6.Generally when economists and the text talk of the "interest rate," 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 a. real interest rate. b. current nominal interest rate. c. real interest rate minus the inflation rate. d. equilibrium nominal interest rat e. 7.An increase in the budget deficit a. makes investment spending fall. b. makes investment spending rise. c. does not affect investment spending. d. may increase, decrease, or not affect investment spending. 8.Norne Corporation is considering building a new plant. It will cost them $1 million today to build it and it will generate revenues of $1,121 million three years from today. Of the interest rates below, which is the highest interest rate at which Norne would still be willing to build the plant? a. 3 percent b. 3.5 percent c. 4 percent d. 4.5 percent 9.Recent entrants into the labor force account for about a. 1/2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5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b. 1/3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2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c. 1/4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 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2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d. 1/4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5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宏观经济学考试题

宏观经济学考试题

1.如果2008-2011年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00、110、118.8、118.8,求:(1)计算2009-2011年通货膨胀率 (2)假设一组工人签了从2010年初开始为期2年的合同,其年工资的增长率为△W/W=0.15.在现有的CPI水平下,其实际工资如何变化? (3)假设工资率依据下面公式计算△W/W=0.08+0.8△CPI/CPI,其实际工资如何变化? 解(1)2009:[(110-100)/100]*100%=10% 2010:[(118.8-110)/110]*100%=8% 2011:[(118.8-118.8)/118.8]*100%=0% (2)当△W/W=0.15时,名义工资将以15%的速度增加,因为2010年的通货膨胀率为8%,实际工资可能上升7%;因为2011年的通货膨胀率为0%,实际工资可能上涨15%,与名义工资同比增长。 (3)△W/W=0.08+0.8△CPI/CPI ①2009年的名义工资上涨0.08+0.5*10%=13%,扣除10%的通货膨胀率,实际工资水平上涨3% ②2010年的名义工资上涨12%,扣除8%的通货膨胀率,实际工资上涨4% ③2011年的名义工资上涨8%,扣除0%的通货膨胀率,实际工资上涨8% 1.A国的居民把他们的全部收入用于苹果、面包和衣服。在2006年,他们用200元买了100个苹果,75元买了25个面包,50元买了1件衣服。2007年,他们用225元买了75个苹果,120元买了30个面包,120元买了4件衣服。基年2007年,用CPI来计算2006年到2007年的通货膨胀率。 2006:200/100=2 75/25=3 50/1=50 2007:225/75=3 120/30=4 120/4=30 CPI2006:(2*75+3*30+4*50)/(225+120+120)*100=94.6 CPI2007:465/465*100=100 通货膨胀率=(100-94.6)/94.6*100%=5.7%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请单击此处编辑题目] (每小题分,共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含30小题,每题?分,共?分) 1.Real GDP a. evaluates current production at current prices. b. evaluates current production at the prices that prevailed in some specific year in the past. c. is not a valid measure of the economy's performance, since prices change from year to year. d. is a measure of the value of goods only, hence, it excludes the value of services. 2.The steps involved in calculating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include, in order: a. choose a base year, fix the basket, compute the inflation rate, compute the basket's cost, and compute the index. b. choose a base year, find the prices, fix the basket, compute the basket's cost, and compute the index. c. fix the basket, find the prices, compute the basket's cost, choose a base year and compute the index. d. fix the basket, find the prices, compute the inflation rate, choose a base year and compute the index. 3.Suppose the price of a quart of milk rises from $1 to $1.25 and the price of a T-shirt rises from $8 to $10. If the CPI rises from 150 to 175 people will likely buy a. more milk and more T-shirts. b. more milk and fewer T-shirts. c. less milk and more T-shirts. d. less milk and fewer T-shirts.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orrect? a. Countries with the highest growth rates over the last 100 years are the ones that had the highest level of real GDP 100 years ago. b. Most countries have had little fluctuation around their average growth rates during the past 100 years. c. The ranking of countries by income changes substantially over time. d. Over the last 100 years, Japan had the highest real GDP growth rate, and now has the highest real GDP per person. 5.Using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notation in the text, K/L measures a. natural resources per worker. b. human capital per worker. c. output per worker. d. physical capital per worker. 6.Index funds a. typically have about the same rate of return as more actively managed funds. b. typically have lower rates of return than more actively managed funds. c. contain the stocks and bonds from a single Standard Index Classification of industry. d. typically have higher rates of return than more actively managed funds. 7.In a closed economy, national saving equals a. investment. b. income minus the sum of consumption and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c. private saving plus public saving. d. All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 8.At which interest rate is the present value of $162.24 two years from today equal to $150 today? a. 4 percent b. 5 percent c. 6 percent d. None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 to the nearest penny. 9.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incorrect? a.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is inevitable in a dynamic economy. b. Although the unemployment created by sectoral shifts is unfortunate, in the long run such changes lead to higher productivity and higher living standards. c. At least 10 percent of U.S. manufacturing jobs are destroyed every year. d. In a typical month more than 5 percent of workers leave their jobs. 10.Use the balance sheet fo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石大远程教育《宏观经济学》在线考试[主观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末考试 《宏观经济学》 学习中心:姓名:学号: 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 1、提交文件中涉嫌抄袭内容(包括抄袭网上、书籍、报刊杂志及其他已有论文),带有明显外校标记,不符合学院要求或学生本人情况,或存在查明出处的内容或其他可疑字样者,判为抄袭,成绩为“0”。 2、两人或两人以上答题内容或用语有50%以上相同者判为雷同,成绩为“0”。 3、所提交试卷或材料没有对老师题目进行作答或提交内容与该课程要求完全不相干者,认定为“白卷”或“错卷”,成绩为“0”。 1、简答题(5道题,每题12分,共60分) (2)请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有: 1)经常账户,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的实际资产的转移,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商品、劳务、收益和经常转移四个科目。 2)资本与金融项目,反映金融资产在一国与他国之间的转移,即国际资本的流动。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金融账户是指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他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4)请介绍三种经济增长模型的假设、内容、结论及局限性? 答: 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假设: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中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规模收益不变;技术水平是既定的。 内容:公式 G=S/C 该模型强调资本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该模型提出三种概念: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长期中实现稳定增长的条件是三个增长率一致。 缺陷:保证经济增长率的条件过于苛刻。 2)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假设:与哈罗德模型的假设一致。 内容: ①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一、复习内容 1、基本知识 2、基本概念 3、基本理论 4、联系实际 二、习题类型 1、名词解释(五个,共15分) 2、单选题(十五个,共15分) 3、判断题(十个,共10分) 4、简答题(五个,共30分) 5、计算题(两个,共15分) 6、论述题(一个,15分,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题) 三、各章应当掌握的内容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总投资重置投资GDP的平减指数实际GDP 简答: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简述核算国民收入的支出法和收入法。 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 为什么间接税要计入GDP 两个国家合并为一国,对GDP总和有什么影响。 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投资储蓄恒等式不意味着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简述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对总支出影响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名义GDP和实际GDP ? 计算支出法计算GDP;计算政府预算赤字;计算进出口盈余; 计算储蓄额;课后计算13、14 论述什么是支出法,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 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均衡产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转移支付成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简答:简述凯恩斯定律及其内容。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如何理解“节俭的悖论”。 什么是投资乘数?简述投资乘数的决定因素并写出其公式。 课后计算13、14 论述: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与增加消费各对均衡收入有什么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你的消费观。 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资本边际效率IS曲线流动偏好货币需求函数流动偏好陷阱LM曲线 简答:影响IS平移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简述货币需求三种动机及货币需求函数? 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 简述满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部分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总支出和国民收入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利息率。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贴现率。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对) 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 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对) 7、在IS曲线的右侧,I

将其代号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 1、消费曲线位于45o线的上方表明,储蓄是( c )。 A、正数 B、0 C、负数 2、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时,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b )。 A、20% B、80% C、30% 3、当总需求增加时,国民收入将(c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4、假定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则增加100万美元的投资,可使国民收入增加(b )。 A、200万美元 B、500万美元 C、800万美元 5、哪一对变量对国民收入具有同样大的乘数作用(b )。 A、政府支出和政府减税 B、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C、政府减税和政府支出 6、假定边际消费倾向等于60%,政府同时增加2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 a )。 A、增加20万美元 B、保持不变 C、增加12万美元 7、要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政府应当(c)。 A、增加公共工程支出 B、增加福利支出 C、增加税收 8、技术的进步造成部分人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由此产生的失业是(b )。 A、自愿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需求不足的失业 9、如果通货膨胀没有被预料到,则通货膨胀的受益者是(a ) A、股东 B、债权人 C、退求金领取者 10、下面哪一种说法表达了加速原理(c ) A、消费支出随着投资支出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 B、国民收入随着投资支出的变化而变化; C、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2(附答案)汇编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In the United States real GDP is reported each quarter. a. These numbers are adjusted to make them measure at annual and seasonally adjusted rates. b. These numbers are adjusted to make them annual rates, but no adjustment for seasonal variations are made. c. These numbers are quarterly rates that have been seasonally adjuste d. d. These numbers are at quarterly rates and have not been seasonally adjusted. 2.The price of CD players increases dramatically, causing a 1 percent increase in the CPI. The price increase will most likely cause the GDP deflator to increase by a. more than 1 percent. b. less than 1 percent. c. 1 percent. d. It is impossible to make an informed guess without more information. 3.If increases in the prices of U.S. medical care cause the CPI to increase by 2 percent, the GDP deflator will likely increase by a. more than 2 percent. b. 2 percent. c. less than 2 percent. d. All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 4.The traditional view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that capital is subject to a. constant returns. b. increasing returns. c. diminishing returns. d. diminishing returns for low levels of capital, and increasing returns for high levels of capital.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orrect? a. Political instability can reduce foreign investment, reducing growth. b. Gary's Becker proposal to pay moth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keep their children in school has not worked very well in practice. c. Policies designed to prevent imports from other countries generally increase economic growth. d. All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 6.Use the following table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Assume that the closing price was also the average price at which each stock transaction took place. What was the total dollar volume of Gillette stock traded that day? a. $912,840,000 b. $91,284,000 c. $9,128,400 d. $912,840 7.Suppose that in a closed economy GDP is equal to 10,000, taxes are equal to 2,500 Consumption equals 6,500 and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equal 2,000. What are private saving, public saving, and national saving? a. 1500, 1000, 500 b. 1000, 500, 1500 c. 500, 1500, 1000 d. None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 8.Risk-averse people will choose different asset portfolios than people who are not risk averse.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we would expect that a. every risk-averse person will earn a higher rate of return than every non-risk averse person. b. every risk-averse person will earn a lower rate of return than every non-risk averse person. c. the average risk-averse person will earn a higher rate of return than the average non-risk averse person. d. the average risk-averse person will earn a lower rate of return than the average non-risk averse person. 9.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is the

(财务知识)网上宏观经济学模拟试卷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在下列空格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2.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和折旧 3.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4.如果MPS=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产出增加()。 A.20亿元 B. 60亿元C。180亿元D。200亿元 5.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6.假定货币供给量人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7.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LM陡峭而IS曲线平缓B.LM垂直而IS陡峭 C.LM平缓而IS垂直D.LM和IS一样平缓 8.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9.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部分高鸿业版_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GDP ——名词解释 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其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 B.GDP 统计注意事项: 第一,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第二,GDP 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第三、GDP 衡量的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GDP 是由本期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构成,不包括过去生产的,当前重复交易的产品。 GDP 是由本期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构成,不是指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 第四、GDP 是流量而非存量。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特定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存量是流量的积累;流量则是存量的改变量。 GDP 度量的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出价值量,所以是一个流量指标。 第五、GDP 按国土原则(常住生产单位)计算,是一个地域概念。 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本国国民,都计入本国的GDP。 第六、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二.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1.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C+I+G+X-M 其中:【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X-M】净出口 X=出口 M=进口 2.收入法——把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收入代表供给,收入法也就是供给法,又称要素支付法 收入法计算公式 GDP=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三.其他宏观经济指标 1.国内生产净值:NDP公式: NDP=GDP-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价值,是以前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 NDP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净成果。折旧占GDP的比例一般相对稳定, 用GDP,还是NDP,表示经济总量变动,没有本质差别。 国内外,一般都更习惯采用GDP。 2.国民收入:NI 广义:泛指GDP、NDP等经济总量。或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 狭义:指一国一年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公式: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 国民收入要加上折旧、间接税等才形成GDP。政府给予企业的补贴,虽然不记入产品价格,但是成为企业收入,然后成为要素收入。 3.个人收入:PI 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 P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公司未分配利润 +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和支付利息等)。 4.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 DPI: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 个人收入DPI用来消费C和储蓄S。从长期看: DPI=GDP-Z-T 以Z代表折旧基金收入,以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DPI = PI-个人所得税-非税社会支出 5.综合 GDP -固定资产折旧=NDP P374页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会计算均衡收入) 一,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经济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均衡,不再变动。总产出=总需求,厂商生产稳定:产出>需求,厂商非意愿存货增加,减少生产:产出<需求,厂商库存减少,增加生产公式:y = c + i = E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一国某年的名义GDP为1500亿美元,当年的实际GDP为1200元,则GDP平减指数等于() A、125﹪ B、150 ﹪C、100﹪D、180﹪ 2、假如某国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500亿元,若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90﹪的条件下,应增加投资() A、50亿元 B、500亿元 C、450亿元 D、540亿元 3、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使() A、投资等于储蓄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的货币量 C、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均衡的货币量 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 4、引起IS曲线右移的原因有() A、政府消减国防开支 B、对未来利润预期变得悲观 C、实际货币需求大于供给 D、其他国家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5、在IS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减少会引起() A、y增加,r上升 B、y增加,r下降 C、y减少,r上升 D、y减少,r下降 6、若支出乘数为2,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亿美元 A、左移10 B、右移10 C、左移20 D、右移20 7、()将导致LM曲线向右移 A、交易货币需求减少 B、投机货币需求增加 C、货币供给增加 D、货币供给减少 8、税收增加将使(),利率(),收入() A、IS曲线右移提高提高 B、IS曲线左移降低降低 C、IS曲线右移降低提高 D、LM曲线右移降低提高 9、在凯恩斯区域内() A、货币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有效 C、财政政策无效 D、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10、反周期波动的财政政策为经济()时应()政府开支,()税收 A、衰退增加消减 B、高涨增加消减 C、高涨增加提高 D、衰退减少消减 11、中央银行向公众大量购买政府债券的意图是() A、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