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黄颡鱼细菌性体表溃烂病的诊断与防治

浅析黄颡鱼细菌性体表溃烂病的诊断与防治

浅析黄颡鱼细菌性体表溃烂病的诊断与防治
浅析黄颡鱼细菌性体表溃烂病的诊断与防治

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思唐镇小太阳幼儿园肠道寄生虫 防治措施 在我国寄生虫患者中,儿童占绝大多数。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肠道寄生虫主要有蛔虫、绦虫、钩虫和蛲虫等。它们均寄生于人体的肠道中,不仅与人体竞争食物中的养料,还可能引起肠梗阻、肠穿孔、肠套叠等。蛔虫还可以侵入胆道,引起胆道蛔虫病,可导致儿童严重缺锌,使患儿智力发育迟缓。钩虫会引起失血性贫血。肠道寄生虫由于影响幼儿消化道的正常发育而损伤其正常功能,长期或经常发病会因营养不良而影响儿童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 为何会感染寄生虫病? 蛔虫病和蛲虫病主要是患儿吃了带有其虫卵的食物而引起。绦虫有猪肉绦虫病和牛肉绦虫病两种。前者是由于吃了未烧熟的“米猪肉”而被感染;后者是由于吃了生的或半生的含囊尾蚴的牛肉而被感染。钩虫病是因为人体的皮肤直接接触钩虫的幼虫而感染,通常是由于儿童赤脚行走于被粪便污染的土地上而感染 如何发现宝宝感染寄生虫病? 通常感染了寄生虫病的宝宝消瘦,挑食,经常肚子痛(痛得不严重,以脐周为主),脸上有圆形白斑点,有的白眼球

上有紫蓝色小斑点,因肛门瘙痒经常挠屁股。对于老师来说,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性别特点,观察有无感染寄生虫症状。幼儿寄生虫病的防与治 1、注意幼儿的个人和饮食卫生,每日按要求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卫生,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肠道线虫感染。 2、对于明确有蛔虫感染的幼儿还需要予以驱虫治疗,以预防并发症。体内蛔虫较多者,可以每半年驱虫一次。蛔虫等寄生虫有“遇温则安”之习性,且幼儿在秋天接受驱虫治疗时对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易耐受和适应,容易恢复健康。 3、驱虫药物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寄生虫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也可以选择广谱驱虫药,但具体剂量,要向医生咨询,一般多根据公斤体重计算。驱虫后2-4周要复查大便,如果仍能找虫卵,可重复驱虫治疗。 4、对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好避免药物驱虫治疗,因为它们的肝肾代谢功能均不完善,药物可能会对幼儿的肝肾产生毒副作用。另外,从肠道寄生虫的特点来看,虫卵大都附着于污染的手或蔬菜、瓜果表面,而寄生虫的感染途径是口。

常见鸡病的症状及防治

鸡的常见病治疗如下 1、鸡新城疫(ND) 鸡新城疫俗称为亚洲鸡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家禽中以鸡最敏感。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的病鸡、死鸡。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眼结膜、泄殖腔和损伤的皮肤进入体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和任何品种的鸡。 主要症状和病变:鸡群突然发病,死亡率高,发病鸡精神萎顿,减食或停食,口鼻中蓄积多量粘液,呼吸困难,常发出咕噜声,排黄绿色或白色稀便。产蛋母鸡产蛋急剧下降或产软壳蛋。病程较长的亚急性或慢性病鸡常出现神经症状,腿、翅膀麻痹或头颈歪斜,动作失调。剖检可见腺胃粘膜乳头有出血点、出血斑或溃疡,小肠粘膜集结腺肿大、出血,胸腺、小胸肌、直肠、盲肠、扁桃体出血等。 防治:①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②切实搞好预防接种;③发生本病后须立即封锁、隔离发病鸡群,并彻底消毒;④病死鸡的尸体及粪便、垫草等应进行焚烧、深埋消毒。 2、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的传染病,具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带毒的中间媒介而扩散,入侵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 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表现为突然发病和死亡,病鸡精神萎顿,无食欲,排软便或白色水样便,翅膀下垂,呆痴,病重的鸡因严重衰

竭而死亡,部分病鸡经数日后康复,但发育增重缓慢。剖检可见法氏囊肿大,色泽变为黄白色或灰白色,粘膜出血,严重时呈“紫葡萄”状。有时大腿及胸部肌肉有点状出血。肾肿大,输尿管有尿酸盐堵塞。 防治:①搞好疫苗免疫;②对发病初期鸡群迅速注射高免蛋黄液; ③加强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措施;④控制继发感染。. 3、马立克氏病(MD) 马立克氏病为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鸡,其易感性随日龄的增长而降低,病鸡和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来源,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病鸡羽毛而传播。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神经型:腿麻痹,呈“劈叉”姿势,翅膀下垂,虹膜混浊,消瘦,可见坐骨神经或翅神经肿大,横纹消失。②肿瘤型:皮肤形成结节或内脏器官如肝、肾、心脏等处有肿瘤,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渐进性消瘦,突然死亡。 防治:①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对种蛋、初生雏、育雏舍进行消毒;②对一日龄雏鸡认真做好接种疫苗工作,种鸡雏最好注射二价或三价疫苗。 4、传染性支气管炎(IB)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仅见鸡感染且多发生于雏鸡。病鸡和康后的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源,可从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呼吸型:张口呼吸,喷嚏、咳嗽、气管有罗音。全身衰弱,畏寒,精神萎顿,食欲差,羽毛松乱,排白色稀粪。

黄颡鱼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产养殖贴士:黄颡鱼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一、出血性水肿病 1、症状:病鱼体表泛黄,粘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部分鱼头部充血,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甚至腹部自胸鳍到腹鳍纵裂,胆汁外渗。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胃、肠内无食,胃苍白,肠内充满黄脓液,肝脏土黄色,脾坏死,肾脏上有霉黑点。 2、流行情况及危害:在高温季节易暴发,且来势凶猛,蔓延快。当水温在25~30℃时,一经出现该病,则明显形成病鱼的大批死亡现象。该病在黄颡鱼养殖中危害很大,一旦发病,就经常可见部分病鱼在水体中不停地旋转,不久即死亡。 3、防治方法:①捞出病情严重的黄颡鱼,换掉原池水的1/2;然后对病重池与原池用强氯精进行水体消毒,用量为0.2公斤/亩·米,每天1次,连续3天。②在投喂鱼肉浆或鲜鱼块时添加1%的食盐,定时、定点投喂。 二、肠炎病 1、症状:病鱼离群靠近岸边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吃食。疾病早期,剖开鱼的肠管,可见肠壁和食道局部充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或只在肠的后段有少量食物,肠内粘液较多;疾病后期可见全肠、食道、胃呈红色,肠壁的弹性差,肠内只有淡黄色粘液,血脓充塞肠管。严重时更有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肛门有黄色粘液流出。疾病早期,肠上皮呈炎性水肿。 2、流行情况及危害:主要危害鱼种及成鱼,流行高峰为水温25~30℃。 3、治疗方法:①漂白粉(含有效氯30%)先溶于水,滤掉残渣(以下均同),然后全池遍洒,用量为0.7公斤/亩·米。②优氯净(含有效氯56%)全池遍洒,用量为 0.35公斤/亩·米。③全池遍洒五倍子(要先磨碎后用开水浸泡),用量为1.35公斤/亩·米。 三、车轮虫 1、症状: 虫体寄生鱼的皮肤、鳃、鳍等部位,刺激鱼分泌大量粘液,表面形成苍白色或淡蓝色的粘液层,病鱼焦躁不安,离群独游,严重感染时病鱼沿塘边狂游,呈“跑马”现象。镜检可见大量车轮虫寄生于鱼体的鳃丝和皮肤粘液上。 2、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黄颡鱼鱼苗、鱼种,多发生于春末秋初。 防治: 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0.4~0.5克全池泼洒或用车轮必杀、杀虫克星等全池泼洒。 四、“一点红”病

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知识

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知识 一、肠道寄生虫病的危害 寄生人体的肠道寄生虫主要有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等四种寄生虫。各种寄生虫对人体可产生多种危害:蛔虫在肠道内主要吸食人体消化或半消化食物等营养物质;钩虫专门吸取人体肠道血液,并引起肠壁多处溃疡、出血;鞭虫由于其头部深入肠粘膜,吸取肠壁组织液和血液,引起肠壁充血水肿;蛲虫常在夜晚到肛门口产卵,引起肛门搔痒和会阴炎症等。此外,虫体的寄生和刺激尚可引起脐周及上腹疼痛、腹泻等症状;儿童反复感染可发生营养不良、贫血、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等危害;虫体分泌的毒素和排泄物对人体有毒害和致敏作用,可出现烦躁、失眠、荨麻疹、哮喘、小儿夜间磨牙、夜惊以及喜食生米、泥土等异食现象。蛔虫严重感染可引起肠梗阻、胆道蛔虫症、蛔虫性阑尾炎等。真可谓虫小危害大。 二、肠道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寄生虫在人体肠道内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土壤和食物,健康人因食用了被虫卵污染的蔬菜、瓜果、饮水,小儿吸吮污染的手指以及农田劳动、日常生活中手、脚直接接触受虫卵污染的泥土等而受到感染。 三、我区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现状和主要的防控措施

我区肠道寄生虫感染特别是中小学生和幼儿长期居高不下,这与我区的经济状况卫生条件密切相关。为了保障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我省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我区今秋对全区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幼儿集中进行驱虫服药。药品使用安全高效的“甲苯咪唑咀嚼片”。此药为甜味,服用者依从性较好,4岁以上的人群早晚饭后各服2片,2岁及以上不到4岁者减半。2岁以下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及对“甲苯咪唑”过敏禁用。肝肾功能不良,老年人慎用。 预防肠道寄生虫感染除驱虫服药外,个人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非常重要。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教育小儿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习惯;不吃不干净生的瓜果、蔬菜,避免手、脚直接接触泥土,提倡穿鞋下田劳动等。此外,加强粪便管理,不随地大小便;加强家畜管理,城市不养鸡、鸭、鹅。学校、幼儿园应定期组织驱虫,防止学生、幼儿间交叉感染。

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73562869.html, 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作者:王玉军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发展,养殖密度越来越大,鱼病的发生率和危害性不断提高,已成为制约国内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寄生虫病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寄生虫对鱼类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在稳定的水生态系统中,宿主和寄生虫种群之间常处于平衡状态;然而当环境与生态急剧改变时,寄生虫就有可能大量侵入宿主,从而导致寄生虫病暴发,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1 危害 寄生虫对鱼类的影响显著时可引起宿主生长发育缓慢,反抗力下降,甚至造成死亡。寄生虫病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破坏鱼体组织如体表、鳃、肠道等,引起细菌感染;二是吸收鱼体营养,影响鱼体生长;三是破坏鳃丝,影响鱼类呼吸功能,造成死亡;四是影响商品价值。总之,鱼体寄生虫病不仅影响鱼类生长、导致鱼体消瘦、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差,而且鱼品质也极差,影响商品价格,严重的直接造成死亡(特别是鱼苗死亡率高)。因此,对鱼体寄生虫不可忽视,应根据寄生虫繁殖周期(生活史)定期杀灭防治。 2 预防 2.1 强化饲养管理 2.1.1 饲料清洁病原体往往粘附在饲料中进入池塘,因此投喂的饲料必须清洁、新鲜,最好经过消毒、杀虫(特别是投喂草及农、副产品的渔塘)。最好投喂颗粒饲料。 2.1.2 食场药物杀灭残渣剩饵往往成为病原体的繁殖场所,因此要经常对食场进行药物杀灭寄生虫。 2.2 改善水体环境 越冬期间,由于池塘较少换水,各类水生生物的代谢废物蓄积在水中,春季水温升高后,这些代谢废物分解较快,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氧量不足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中间产物,使鱼类的抵抗力大大下降,感染包括寄生虫在内的各类疾病的机率增加。因此,在进入春季后,除了要适当换水外,一定要保持水体的高溶氧与良好的水质环境,可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与消毒剂,改善鱼类生存的水体环境。 2.3 切断传播途径

黄颡鱼的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黄颡鱼的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一、出血性水肿病 1、发病原因:是由细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 2、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鱼体表泛黄,黏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部分鱼头部充血,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甚至腹部自胸鳍到腹鳍纵裂,胆汁外渗。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胃、肠无食,胃苍白,肠充满黄脓液,肝脏土黄色,脾坏死,肾脏上有霉黑点。 3、流行情况及危害:在高温季节易暴发,且来势凶猛,蔓延快。该病在苗种及成鱼饲养阶段危害很大,一旦发病,就经常可见部分病鱼在水体中不停地旋转,不久即死亡。 4、治疗方法:捞出病情严重的鱼,换掉半池水,然后用0.3 mg/L强氯精进行水体消毒,每天1次,连续3天。服氟尔康,每千克饲料添加2 – 3 g,每天投喂1次,连续3天。投喂鱼肉浆或鲜鱼块时添加1%的食盐,要定时、定点投喂。 二、肠炎病 1、病原体:肠型点状气单胞杆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2、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鱼离群靠近岸边独游,缓慢,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能吃食。疾病早期,剖开鱼的肠管,可见肠壁和食道局部充血发炎,肠腔没有食物,或只在肠的后段有少量食物,肠黏液较多;疾病后期可见全肠、食道、胃呈红色,肠壁的弹性差,肠壁只有淡黄色黏液,脓血充塞肠管。严重时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肛门有黄色黏液流出。疾病早期,肠上皮呈炎性水肿,上皮细胞的顶端及纹状缘受损,黏膜褶顶部的固有层毛细血管扩充血,黏膜褶底部的上皮细胞结构清晰可辨,杯状细胞显著增加,肠腔中有大量黏液和渗出的纤维素样物质。疾病后期肠上皮细胞坏死解体,在肠腔中可看到大量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小片的肠上皮以及少量红细胞,固有层的毛细血管扩充血,炎症细胞浸润,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肿胀,平滑肌细胞肿胀、变性。 3、流行情况及危害:肠炎病主要危害鱼种及成鱼。

寄生虫的防治原则

寄生虫的防治原则 大多数寄生虫患者都是儿童。寄生虫寄生在人体的肠胃中,可能引起肠梗阻、肠穿孔、肠套叠等。蛔虫还可以侵入胆道,引起胆道蛔虫病,可导致儿童严重缺锌,使患儿智力发育迟缓,所以寄生虫的防治刻不容缓。接下来,妈网百科介绍寄生虫的防治原则。 寄生虫的生活史因种不同,有的比较复杂,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也多种多样,因此要达到有效的防治目的,必须在了解各种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根据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和因素,采取下列几项措施,阻止寄生虫生活史的完成,以期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 在开展寄生虫病的防治过程中,必须根据各地区,以及各种寄生虫的具体情况,制订防治方案。对土源性蠕虫及经口感染的寄生虫的控制与消灭,首先是注意管好粪便、水源,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如华支睾吸虫和肺吸虫病的感染分别为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和溪蟹、蝲蛄引起的;猪、牛带绦虫病以及旋毛虫病系食用未煮熟的猪肉、牛肉所致,这些蠕虫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也称食物源性蠕虫病,其防治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教育群众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加强粪管和肉品检查、以减少传播机会。包虫病的防治则屠宰卫生管理和家犬管理及药物驱虫为主,结合我国疫区的实际情况,实行对病犬“无污染性驱虫”将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对策。 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只有动员广大群众乃至全社会积极参与才能搞好。所以必须加强宣传,让广大群众和各级领导耳闻目睹寄生虫病对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危害、认识到“区区小虫”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及防治寄生虫病的重要意义,使各级领导将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目标;通过对寄生虫生活史的宣传,增加群众预防寄生虫病的科学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和防病意识。这样才能开展群防群治,并巩固和提高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效果。

鸡病防治(寄生虫病)

中草药治疗育成蛋鸡组织滴虫病 时间:2012-05-03 10:19 来源:网络编辑:稻草人 鸡的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滴虫引起雏鸡和火鸡的一种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的原虫病,本病又称为“黑头病”或“盲肠肝炎”,也是夏季常见的疾病。 主要症状有:病鸡出现下痢,排淡黄色或深绿色粪便,严重时粪中带血。由于盲肠细胞遭到破坏,影响鸡的消化吸收,导致鸡只消瘦,羽毛粗乱,翅膀下垂,身体蜷缩,背躬起,不愿走动、离群呆立或伏地昏睡、不食等。该病病程短、死亡快,一般发病后2~3天内死亡。蛋鸡感染后主要症状为下痢,产蛋量下降;有的鸡冠发黑。 一般在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是用甲硝唑,或服药片,或拌入饲料。今天教大家一招,如何用中草药治疗育成蛋鸡组织滴虫病。具体方法如下: 青蒿、苦参、常山各500克,柴胡75克,何首乌80克,白术、茯神各600克,加水5公斤煎汁,可供1000只50日龄左右的病鸡饮用,或者供给1500只7~20日龄的病鸡饮用。集中饮水,每天2~3次,直到康复为止。 另外,建议大家在治疗同时,给病鸡补充维生素,并在饮水中适量加入糖和盐,以促进恢复。 鸡球虫病的正确用药方法 时间:2012-05-03 10:12 来源:网络编辑:稻草人

举例说明:某养殖户养3000只鸡,每天吃料6包,每包40kg,他的鸡发生球虫病,买了一种药“球清”,说明是每瓶对水100kg。据此,养殖户用药方法是:每天用1瓶药,加倍对水500kg,接连吃了几天的药也没有见效果,鸡死亡数量有增无减,就开始埋怨或者换药。很显然,是用药量不够。 正确的用药方法应是: 每天用药总量=每天吃料包数×每包重量×2÷药品说明对水量 药品对水量=每天饮水总量÷3 据此:该养殖户每天用药总量=6×40×2÷100=4.8(瓶)药 药品对水量=6×40×2÷3=160(kg) 该养殖户按此方法用药后,病鸡死亡明显减少。由此可见,正确的用药方法非常重要。 夏季鸡前殖吸虫病的特点和诊治 时间:2012-05-02 10:49 来源:网络编辑:稻草人 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属的多种吸虫寄生于鸡的输卵管和法氏囊中而引起的,虫体也可在直肠和泄殖腔中寄生,偶见于蛋内。常引起输卵管发炎,使卵的形成和产卵功能发生紊乱,患鸡产无壳蛋和软壳蛋,有时继发腹膜炎而死亡。除鸡外,火鸡、鸭、鹅等也可感染,常呈地方性流行,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多发生于春、夏两季。 临床症状:鸡病初食欲减退,产蛋仍正常,但蛋壳软而薄易破,继而产蛋量下降,逐渐产出畸形蛋,有时仅排出卵黄或少量蛋白。随着病程发展,患鸡进行性消瘦,食欲降低,羽毛粗乱、脱落,产蛋停止,少活动,常停留在鸡窝内。有时从泄殖腔排出卵壳碎片或流出类似石灰水样的液体。有些患鸡腹部膨大,泄殖腔突出,肛门边缘潮红,重症鸡可发生死亡。发生腹膜炎时,体温升高。 病理变化:主要病理变化是输卵管炎,输卵管粘膜充血、肥厚,粘液增多,在管壁上可找到虫体。发生腹膜炎时,在腹腔内有大量黄色混浊的渗出液,有时出现干性腹膜炎。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粪便检查有无虫卵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选用下列药物进行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①四氯化碳2~3毫升/只,用细胶管插入食道灌服,或作嗉囊注射,投药后18~20小时,可见虫体排出,并可持续3~5天,但对重症鸡疗效不大。

黄颡鱼常见疾病

黄颡鱼常见疾病 机械损伤 由于黄颡鱼喜集群生活,其胸鳍和背鳍长有硬棘,在生产操作和运输中易造成鱼体皮肤擦伤、裂鳍等机械性损伤,继发细菌感染和霉菌感染,并以烂鳍和生长水霉为主要症状。在拉网锻炼、运输中要细心操作。出苗时,暂养网箱时间不要过长,并尽可能降低暂养箱的放养密度。运输用水中可以适量添加土霉素,鱼种入池或入网箱前要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或30%食盐水溶液浸洗消毒。 1、出血性水肿病 ⑴病原:系细菌性疾病。 ⑵症状病鱼体表泛黄,粘液增多;咽喉皮肤破损充血呈圆洞状;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背鳍肿大,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糜烂,甚至腹部自胸鳍到腹鳍纵裂,胆汁外渗。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冻胶状黄色物,胃、肠内无食,胃苍白,肠内充满黄色浓液,肝脏土黄色,脾脏坏死,肾脏上有霉黑点。该病在苗种和成培育时期危害最大,尤其在苗种培育中较为流行,死亡率高达80%。在温季节暴发,来势猛蔓延快。当水温在25--30℃时则出现明显病鱼大批死亡现象。 (3)防治方法 养殖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水质情况,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溶解氧含量保持在5mg/L以上;适当降低鱼苗的放养密度;疾病发生后,每天进行水体消毒1次,连续3天。在投喂鱼肉浆时,每天应到饵料中添加1%食盐。 2、肠炎病 ⑴病原:点状产气单孢杆菌。 ⑵症状: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肛门有黄色粘液流出,病鱼离群独游。剖开鱼腹,病情较轻者,食道和总前肠充血发炎,严重者,全肠发炎呈浅红色,血浓充塞肠管。鱼种和成鱼都有可能发生。主要危害鱼种和成鱼。病菌感染可能来源于养殖水域的底层淤泥,鱼体摄食的浮游动物、水蚯蚓以及人工配合饲料中的鱼肉浆也有可能携带该病菌。流行高峰多发生在水温为25~30℃时。 (3)防治方法 池塘要彻底清塘消毒;不投喂霉变腐败的饲料,活饵应用2~3%食盐溶液消毒,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1%食盐或0.1%鲜大蒜汁进行投喂;全池泼洒每立方0.5g二溴海因;全池泼洒脱1ppm的漂白粉。每千克饲料中加土霉素饲料粉0.4--1克,连续5--7天。 3、水霉病 ⑴病原:水霉菌。 ⑵病症:水霉菌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异状,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侵入伤口且向内外生长与蔓延扩散,呈似灰白色的棉絮状附着物,病鱼游泳失常,离群独游,焦躁不安,直到肌肉腐烂,失去食欲,瘦弱而死;若鱼卵上布满菌丝,则变成白色绒球状,霉卵成为死的鱼卵。严重危害孵化中的鱼卵和鱼体体表带有伤口的苗种和成鱼。此病在水温低时最易发生,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多因在拉网、分箱、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 ⑶防治方法 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并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鱼种下塘前,用浓度为2~3%的食盐水溶液药浴消毒,全池泼洒亚甲基蓝,使池水达到2mg/L浓度,2天

畜禽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畜禽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信息来源:网络发布日期:2007-11-29 16:49:00 浏览次数:273 各种家畜家禽寄生虫病严重地危害着家畜和人类的健康,严重地危害着畜牧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寄生虫因种类繁多、分布广、各地自然条件等不同,因而防治寄生虫病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所以防治家畜寄生虫病必须贯彻以“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必须掌握寄生虫的发育规律和流行规律,采取必要的综合性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家畜和人类的健康,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1、驱虫 驱虫要掌握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和感染途径选择最佳驱虫时间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有效、可行的驱虫。在组织大规模驱虫工作时,应先作小群试验,在取得经验后,再全面展开,以防用药不当,引起中毒死亡。所选用药物应考虑使用:广谱(最好一种驱虫药可以驱除多种寄生虫如对吸虫、绦虫、线虫等不同类型的寄生虫均可驱除的)、高效(经1~2次用药就能彻底驱除畜禽体内的寄生虫)、低毒(对畜禽有较小副作用,药物在畜禽体内残留量少、残留时间短、不污染环境的)、价廉、使用方便(在大群驱虫时方便的驱虫方法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同时,还应注意寄生虫产生抗药性,在同一地区,不能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药物,应经常更换驱虫药的种类,或联合用药。 驱虫可分为治疗性驱虫和预防性驱虫。 1.1 治疗性驱虫旨在消灭已确诊的畜禽体内和体表的寄生虫,解除危害,使得患畜早日康复,而且消灭了病原,对健康畜禽也起到预防作用。如果同时采取一些对症治疗和加强护理的措施,效果将会更好。 1.2 预防性驱虫多数畜禽寄生虫病都是呈慢性过程,常被人们忽视,使畜禽生产性能下降10%以上。根据当地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应在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或引起严重损失之前,及时组织定期驱虫。驱虫过程中还应注意下列几点: 1.2.1 使用驱虫、杀虫药物要求剂量准确。 1.2.2 驱虫后对畜禽应加强护理和观察,必要时采用对症治疗,并及时解救出现毒副作用的畜禽。 1.2.3 先做小群驱虫试验,取得经验并肯定药效和安全性后,再进行全群驱虫。 2、粪便无害化处理 大多数寄生虫的虫卵、幼虫或卵囊是随着畜禽粪便排出体外,经一定时间的发育再次侵袭动物。因此,加强粪便管理、避免病原扩散,对控制寄生虫病的传播和流行非常重要。在寄生虫病流行区,应将畜禽粪便,尤其是驱虫后的粪便集中起来,根据各地情况和习惯,结合农田积肥进行堆积发酵,生物热可使

黄颡鱼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技术

水产动物病害学结业作业 姓名夏理海 班级渔业S161 学号201672400 指导教师苏应兵 院系动物科学学院 时间2016年10月12日

黄颡鱼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姓名:夏理海班级:渔业s161 学号:201672400 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黄颡鱼是长江中下游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小型名优淡水经济鱼类。它以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广受消费者喜爱。但随着黄颡鱼养殖技术和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黄颡鱼疾病问题日益突出,在生产中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疾病防治是提高养殖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黄颗鱼在自然环境中抗病力很强,其原因是自然生态环境中病原微生物较少。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放养密度大,加之投饵、施肥等使池塘的生态环境渐趋恶化,病原微生物即大量繁殖,黄颗鱼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养殖黄颗鱼中,病害防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根据研究,目前已发现的黄顺鱼疾病有二十余种。现就黄颖鱼疾病防治问题综述如下。 一、细菌性疾病 1、黄颡鱼红头病 1.病原现已确定黄颡鱼红头病的病原为鲇鱼爱德氏菌。 2.症状该病在临床上根据症状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急性败血症型、慢性“红头病”型。急性败血症型发病急,死亡率高,一般在水温迅速升高或者水质恶化的情况下暴发,主要症状为:病鱼头朝上、尾朝下,或在水面呈间歇性螺旋状转游,病鱼腹部膨大,鳍条基部、下颌、鳃盖、腹部可见到细小的充血、出血斑,肛门及生殖孔充血、出血、外突等。慢性“红头病”发病慢,病程长,可达一月有余。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程发展,病鱼食欲减退,离群缓游、反应迟钝。后期病鱼头顶部充血、出血、发红,在颅骨正上方形成一条带状凸起或出血性溃疡带,严重时头顶穿孔,头盖骨裂开,甚至露出脑组织,因此,养殖户又称该病为“红头病”、“红头顶病”、“红脑门”等。 3.流行情况黄颡鱼红头病发病流行的水温在 18~28℃,于每年的4-6月和9-10月暴发,主要危害25~100克的黄颡鱼鱼种或成鱼,该病传染性强,发病感染 10%~30%,死亡率可达70%,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4.预防方法:①调控水质。养鱼先养水,水质关乎养殖的成败。平时应定期使用有益菌改善水质,如EM原露,也可适量放养鲢鳙鱼。②定期杀虫,防止二次感染,可在每年 4、5、9月各进行一次杀虫,同时用杀菌药物进行水体消毒,防止细菌感染。③增加溶氧,在疾病流行季节可适当增加开机时间。④发病季节,

狗狗皮肤病50问

狗狗皮肤病50问(转) 1、犬猫的皮肤病有多少种? 答: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大致可分为16种。常见的皮肤病有寄生虫性皮肤病、脓皮病、皮肤真菌病、皮肤过敏性皮炎、免疫缺陷性皮肤病、营养性皮肤病等。 2、常见的寄生虫性皮肤病有哪些? 答:常见的寄生虫性皮肤病有:跳蚤、虱子、蜱、蠕形螨、疥螨、耳痒螨等体表寄生虫造成的皮肤病,钩虫幼虫性皮炎,犬恶丝虫的微丝蚴性皮炎等。 3、人们常说的螨虫病是什么? 答:根据导致发病的病原体、感染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1、疥螨病,犬由疥螨科疥螨属的犬疥螨引起,猫由背肛螨属的猫背肛螨引起; 2、犬蠕形螨病,是由蠕形螨科蠕形螨属的犬蠕形螨引起; 3、耳痒螨病,犬猫都是由犬耳痒螨引起。 4、什么叫犬疥螨病? 答:犬疥螨病是由犬疥螨寄生于犬皮肤内而引起的皮肤病。可引起犬搔痒、掉毛。由于交配后的雌疥螨在犬表皮内打洞,并在洞内产卵,卵孵化为幼虫;幼虫移至表皮,再在皮肤上打洞,变为若虫;若虫也钻入皮肤挖凿隧道。故痒感剧烈。 5、犬疥螨病如何诊断? 答:依据: 1、病犬剧烈瘙痒,皮肤上有红斑、丘疹、小结节、无过敏历史、未发现体外寄生虫等临床症状检查; 2、室验室检查:即用消过毒的钝手术刀于病变皮肤和健康皮肤交界处,稍偏病变皮肤一侧刮取病料,必须刮到稍见血液。刮得病料置于玻片上,加50%甘油水或10%NaoH,镜检发现虫体即可确诊。 6、犬得了疥螨病,如何治疗? 答: 1、用温肥皂水刷洗患部,除去污垢、痂皮; 2、注射伊维菌素0.2mg/kgbw; 3、外涂杀螨药; 4、严重感染全身用抗生素;瘙痒严重时可短时间给止痒药。 7、什么叫犬蠕形螨病? 答:犬蠕形螨病是犬蠕形螨寄生于犬的毛囊和皮脂腺内而引起的皮肤病。 一般分为两种,脱屑型和脓疱型,脱屑型多发于头部和四肢皮肤,常形成脱毛秃斑,有大量麸皮样皮屑,轻度痒感。 脓疱型多发颈、胸部以及腹下、股内侧被毛稀少处。常见米粒或豆粒大脓疱,痒感明显,气味恶臭。 8、犬得了蠕形螨病,如何治疗?

肠道寄生虫防治知识教学方案

包虫病的防治教案 授课人:白晓军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几种常见包虫病的危害及掌握其防治知识。 教学重点: 讲清蛔中心病、蛲虫病和钩虫病是怎样传染的?它们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培养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烘便无害化处理是预防肠道寄生中心病的主要方法? 教学时数; 1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健康教育—— 认识肠道寄生虫 1、包虫病是怎样传染给我们人的? 包虫病的感染,世界各国都很普遍,农村感染率最高,可达90%,以5~15岁儿童居多。包虫病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雌虫在肠内产卵,每天每条虫可产卵20万个左右,大量的虫卵随烘便排出,污染蔬菜和泥土。苍蝇也能把烘便中的虫卵带到食物中去,通过食物再次感染人体。 2、寄生在人体小肠里的蛔虫是怎样危害我们的健康的? 寄生在小肠里的蛔虫,不但夺取人的营养,而且对身体造成危害,安息十条蛔虫缠在一起,会造成肠梗阴。蛔虫具有钻入各种孔道的特性,当人体出现对蛔虫产生刺激时,蛔虫便到处名,可从肛门排出,从口鼻爬出,严重的钻入胆道,产生胆道蛔虫,钻入阑尾、产生辣尾炎等。 3、患蛔虫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如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不洗手和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等。 (2)粪便处理不当。如不及时清理、用未处理的粪便作肥料等,人吃了这些被污染的食物从得蛔虫病。 4、预防方法有哪些?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便后、劳动后、游戏后和饭前、吃东西前洗手,并要经常剪指甲。防止苍蝇吮吸食物。 (2)生吃瓜果要洗净、去皮,不喝生水、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3)不用未经处理的粪便施肥,粪便应该用无害化处理来杀死虫卵。(4)治疗蛔虫病,可用驱蛔虫药片。

鸡的常见疾病及预防

鸡的常见疾病及防治 鸡的常见疾病不胜枚举,以下是一些普发性疾病的简单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1、鸡新城疫(ND) 鸡新城疫俗称为亚洲鸡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家禽中以鸡最敏感。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的病鸡、死鸡。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眼结膜、泄殖腔和损伤的皮肤进入体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和任何品种的鸡。 主要症状和病变:鸡群突然发病,死亡率高,发病鸡精神萎顿,减食或停食,口鼻中蓄积多量粘液,呼吸困难,常发出咕噜声,排黄绿色或白色稀便。产蛋母鸡产蛋急剧下降或产软壳蛋。病程较长的亚急性或慢性病鸡常出现神经症状,腿、翅膀麻痹或头颈歪斜,动作失调。剖检可见腺胃粘膜乳头有出血点、出血斑或溃疡,小肠粘膜集结腺肿大、出血,胸腺、小胸肌、直肠、盲肠、扁桃体出血等。 防治:①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②切实搞好预防接种;③发生本病后须立即封锁、隔离发病鸡群,并彻底消毒;④病死鸡的尸体及粪便、垫草等应进行焚烧、深埋消毒。 2、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的传染病,具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带毒的中间媒介而扩散,入侵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 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表现为突然发病和死亡,病鸡精神萎顿,无食欲,排软便或白色水样便,翅膀下垂,呆痴,病重的鸡因严重衰竭而

死亡,部分病鸡经数日后康复,但发育增重缓慢。剖检可见法氏囊肿大,色泽变为黄白色或灰白色,粘膜出血,严重时呈“紫葡萄”状。有时大腿及胸部肌肉有点状出血。肾肿大,输尿管有尿酸盐堵塞。防治:①搞好疫苗免疫;②对发病初期鸡群迅速注射高免蛋黄液;③加强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措施;④控制继发感染。 3、马立克氏病(MD) 马立克氏病为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鸡,其易感性随日龄的增长而降低,病鸡和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来源,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病鸡羽毛而传播。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神经型:腿麻痹,呈“劈叉”姿势,翅膀下垂,虹膜混浊,消瘦,可见坐骨神经或翅神经肿大,横纹消失。②肿瘤型:皮肤形成结节或内脏器官如肝、肾、心脏等处有肿瘤,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渐进性消瘦,突然死亡。 防治:①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对种蛋、初生雏、育雏舍进行消毒; ②对一日龄雏鸡认真做好接种疫苗工作,种鸡雏最好注射二价或三价疫苗。 4、传染性支气管炎(IB)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仅见鸡感染且多发生于雏鸡。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源,可从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呼吸型:张口呼吸,喷嚏、咳嗽、气管有罗音。全身衰弱,畏寒,精神萎顿,食欲差,羽毛松乱,排白色稀粪。产蛋鸡的产蛋率急剧下降,蛋的质量变差。病变可见气管、支气管和鼻腔

黄颡鱼出血病治疗

黄颡鱼出血病治疗 黄骨鱼养殖池塘由于开春后改底较少,再加上5月份雨水较多,天气反复变化,容易出现泛底的情况。泛底导致水质混浊,水偏瘦,池塘溶氧低,氨氮亚盐居高不下,混浊水为细菌和病毒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导致急性出血病频发。一旦发病,养殖户多盲目选择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从最近走访的结果来看,客户普遍反映一般的药物治疗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那么,黄颡鱼出血病到底该怎样治疗?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南海本地的实际情况,海大集团南海服务团队结合集团研究中心一起对出血病做了全面的研究。 一、出血病症状 1、外部症状 发病初期无明显临床表现,随着病情发展,鱼吃食减慢,严重时甚至不吃食。离群在池塘边游走或打转,有些悬垂于表层水体,只露出头(当地称“上吊病”),该病感染快,死亡率也很高。病鱼体表发黄,粘液增多,头部出血,眼球突出,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下颚发红,部分鱼躯体有点状出血,如图1、图2。 图1 头部出血 图2 病鱼外观

2、内部症状 解剖观察可见,腹部或胃积水,胃内没有食物或很少食物,胃表层血管严重充血。肝脏点状出血;脾脏点状出血,肠内也无食物,如图3。 图3 病鱼解剖图 二、出血病流行情况 发病时间:黄颡鱼出血病主要发生在每年4-5月的梅雨期和8-10月的高温期,其中5-6月和8-9月为高发期。 危害群体:鱼苗期主要是出血性水肿,规格3-5cm的鱼种容易患病,致死率很高;成鱼患病规格在0.1斤以上。 发病率:一般发病率在50%左右,死亡率在30%-60%。 发病水温、pH:水温在25℃以上,pH6.5-8。 三、出血病致病菌 经革兰氏染色,镜检下可看到细菌呈短杆形态(如图4),鉴定为阴性短杆菌。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一、苗种培育 1、苗种培育池条件及清塘消毒。苗种培育池要求保水性强,进排水方便,水深1.5 cm左右,面积1-5亩。鱼苗培育池在放养黄颡鱼苗种前要彻底清塘消毒。冬季或早春将池水排干,让池底暴露日晒,以减少病害。挖出过多淤泥,修补堤埂,填好漏洞,整平池底。池塘出水口处的池底要比其它地方深10-20 cm,以利于干池时的鱼种捕捞。 在黄颡鱼苗下塘前10-15天,进水口要设置40-60目筛绢,过滤进水,以防野杂鱼和鱼卵进入池塘。同时用药物杀灭池塘中的病原体、野杂鱼及其它敌害生物。常用清塘药物有漂白粉和生石灰,用量:漂白粉10-15 kg/亩、生石灰100-150 kg/亩。 2、放养密度。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池塘条件,合理确定放养密度。培养冬片鱼种的池塘,亩放黄颡鱼鱼苗万尾;7-8月份进行分池饲养商品鱼的鱼种池,亩放黄颡鱼鱼苗万尾。黄颡鱼鱼苗下池15天后,每亩搭配花白鲢夏花400-600尾。 3、肥水下塘。鱼苗培育时,初期采用肥水下塘发花,后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鱼苗下塘前6-9天,池塘注水至40-50 cm,施足基肥。一般亩施腐熟粪肥150-200 kg,或亩施绿肥200-400 kg。也可在鱼苗下塘前3-4天,亩泼洒生物肥(含活菌数×108个/克)3-5kg,培养浮游动物供鱼苗摄食。养殖中、后期,随着鱼苗的长大,要逐步加深池塘水位,

同时要视池塘水质肥瘦,适当追施腐熟粪肥或生物肥,保持水体肥度,使浮游动物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促进鱼苗生长。经过25-30天的培育,鱼苗全长基本达到3.0cm以上,此时就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转入摄食驯化阶段。 4、饲料及驯食投喂。黄颡鱼为肉食性鱼类。自然界中主要摄食螺蛳、小虾、小鱼、摇蚊幼虫、昆虫等动物性饵料。但在人工喂养后期,主要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其饲料的粗蛋白含量要求在38-45%。驯食方法:每亩鱼种池设置饵料台6-8m2,饲料台入水5cm左右,早晨7点前,傍晚6点后投饲诱食。用绞碎的鱼肉酱拌5-10%m范围内,边喂边敲桶,发生声响。以后,逐步缩小投喂范围,同时减少鱼浆比例,最后缩小到饲料台上。15天后改用集群抢食习性,驯食基本完成。再培育约一个月时间,鱼苗即可长到8-10cm。注意在饲料转换时,相邻的两种饲料要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且后一种饲料所占比例要逐步增加,让鱼适应。正常的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8%,具体投饲时要结合天气、水质、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饲量。 二、成鱼养殖 黄颡鱼的成鱼养殖可分为池塘主养和池塘套养两种。生产者可因地制宜进行选择。 1、黄颡鱼主养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池塘均可进行黄颡鱼的养殖。池塘要求水深,面积可根据养殖规模而定。池塘清整消毒同苗种培育池。

肠道寄生虫防治常识

肠道寄生虫防治常识 1、人体肠道寄生虫主要有哪些? 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寄生虫常见的有: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等。 2、人是怎样感染肠道寄生虫的? 肠道寄生虫在人体肠道内,发育成熟后,雌雄交配产卵,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土壤、水源、瓜果、食物,条件适宜时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或幼虫。当人们不注意时饮食、饮水及个人卫生时,这些感染性虫卵就会被人吃进肚里,如蛔虫、鞭虫;感染性钩虫蚴虫通过皮肤进入人体;蛲虫卵则在肛门周围迅速发育,感染性虫卵经口进入人体,发育成成虫。 3、肠道寄生虫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①蛔虫: 蛔虫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形似蚯蚓,夺取人体营养并产生毒素。大量寄生蛔虫后,常出现消瘦,腹痛、贫血、头昏,儿童易出现发育不良,智力低下,有时还会出现皮肤荨麻疹、哮喘、失眠、异食病等病症,甚至引起胆道蛔虫病、阑尾炎、溃疡穿孔等。 ②钩虫: 钩虫体形细长,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小肠上段,以吮吸肠粘膜毛细管内的血液为主,并不断咬破粘膜,分泌毒素,使伤口流血不止,所以,感染钩虫后,常会出现贫血、腹痛、面黄、消瘦、营养不良、浮肿、异食症等。儿童可因钩虫寄生引起长期营养不良,发育受到影响,重感染者体形弱小,智力低下。 ③鞭虫: 鞭虫虫体细长,形似马鞭,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内,以组织液和血液为食。大量感染后引起腹痛、腹泻、便血、贫血、食欲减退等症,容易并发肠道细菌感染。重感染的儿童偶有脱肛表现。 ④蛲虫: 蛲虫虫体细小,成虫主要寄生在结肠直肠及小肠下段,大量寄生可引起腹痛,钻进阑尾内可引起阑尾炎。成虫每天晚间爬在肛门周围处产卵,引起肛门瘙痒、肛周感染及阴部炎症,影响睡眠。有时虫体异位寄生还可导致严重后果。蛲虫常在学校和幼儿园集体流行。 4、怎样预防肠道寄生虫感染? ①控制传染源:全民尤其是中小学生普服驱虫药物,减少虫卵污染环境。 ②加强粪便管理:加强无害化厕所建设,搞好粪便无害化处理。 ③注重个人卫生和防护:把住“病从口入”关,不喝生水,生吃瓜果一定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赤脚下地劳动、不用新鲜粪便施肥。

黄颡鱼几种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黄颡鱼俗称嘎鱼、黄姑、黄腊丁等,因其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天然水域黄颡鱼资源锐减,各地逐步兴起黄颡鱼人工养殖热,养殖过程中也陆续发生了一些病害。黄颡鱼是无鳞鱼,药物较易从皮肤浸入体内,对药物的敏感度相对较高,尤其要慎用硫酸铜和高锰酸钾。现将笔者几年来对黄颡鱼常见疾病的诊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烂鳃病 病原:柱状屈桡杆菌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少食或停食。体表无异,鳃丝腐烂并附有污物。 防治方法: 1、做好清塘工作,鱼种放养时用2%食盐水浸洗5分钟。 2、治疗以外消为主,使用溴氯海因0.3~0.4×10-6g/m3或等量三氯异氰尿酸全池泼洒,连续2~3次均可治愈。 二、暴发性出血病 病原:该病由细菌引起。 症状:鱼体表泛黄,粘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腹部膨大,肛门红肿,鳍基充血、鳍条溃烂,腹腔积水。该病

在高温季节暴发,来势凶猛,蔓延迅速。 防治方法: 1、合理放养,每0.067公顷放鱼种2500~3000尾,经常加注新水,水质过肥时应及时使用降氨药物(如“中水”降氨宁)或“科恩”生物净水剂调节水质,排除池塘有毒气体。 2、发病时,池塘使用二溴海因0.3~0.4×10-6g/m3全池泼洒,连续2次,病症严重者,尚需用颗粒型溴、氯消毒剂全池直接播撒1次。 3、饲料中添加克暴灵或鱼血康,添加量为4‰~5‰,连喂3~5天。若投喂鱼浆鱼块的,再加1%的食盐,治疗效果更好。 三、肠炎病 病原:点状产气单胞菌。 症状:鱼独游,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流出,食道和肠充血发炎。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鱼种下塘时用2%食盐浸浴。不投霉变食物,活鲜动物性饲料用2%~3%的食盐水浸泡或饲料中添加1%的食盐。

犬猫临床常见皮肤病诊断概述.doc

犬猫临床常见皮肤病诊断概述 概述:犬猫临床常见皮肤病的致病原主要有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过敏反应,内分泌失调及肿瘤等。上述致病原所导致的犬猫皮肤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头部、四肢、背部、腹部、会阴部及全身等不同身体部位的特征性变化。因此,临床上可以根据发病部位、动物体征、实验室检测等进行诊断。现将身体各部位的常见病变和常见疾病犬猫临床常见皮肤病的致病原主要有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过敏反应,内分泌失调及肿瘤等。上述致病原所导致的犬猫皮肤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头部、四肢、背部、腹部、会阴部及全身等不同身体部位的特征性变化。因此,临床上可以根据发病部位、动物体征、实验室检测等进行诊断。现将身体各部位的常见病变和常见疾病介绍如下: 1头部皮肤病常见于耳廓、外耳道、眼部、口唇周围、鼻部、下颚等六个部位。 1.1耳廓 常见病变:皮肤增厚、搔痒、脱毛、红斑、丘疹、痂皮、鳞屑、溃疡等。 常见疾病:

(1)犬疥螨病:幼犬多发于两耳边缘,皮肤增厚,大量痂皮、鳞屑形成,前肘背面脱毛、红斑,动物表现极度搔痒、烦躁不安。 (2)猫疥螨病:多见于耳缘,有时颈背部至腰背部也可见散在红点。 (3)蚊叮过敏:夏季多发,一般耳廓脱毛、搔痒、溃疡形成结痂,猫比犬更易感。 (4)猫日光性皮肤炎:耳缘及耳廓上的皮肤出现脱毛、红斑、糜烂、结痂等病变。 (5)耳缘皮肤病:病变见于耳缘皮肤出现粘性皮屑、脱毛、结痂、破裂、溃疡以及裂缝不同病程临床症状,尤多发于短毛垂耳犬。 1.2外耳道 常见病变:炎症反应、瘙痒、脂性分泌物并伴有异臭味。常见疾病: (1)外耳道皮癣菌感染:主要是犬小芽胞菌、石膏小芽胞菌、发癣菌等感染,病灶也多发于颜面、耳、头、四肢、尾等处。

肠道寄生虫病防治宣传材料

2008年寄地防培训材料 肠道寄生虫病的危害与防治 肠道寄生虫病的危害 寄生人体的肠道寄生虫主要有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等四种寄生虫。各种寄生虫对人体可产生多种危害:蛔虫在肠道内主要吸食人体消化或半消化食物等营养物质;钩虫专门吸取人体肠道血液,并引起肠壁多处溃疡、出血;鞭虫由于其头部深入肠粘膜,吸取肠壁组织液和血液,引起肠壁充血水肿;蛲虫常在夜晚到肛门口产卵,引起肛门搔痒和会阴炎症等。此外,虫体的寄生和剌激尚可引起脐周及上腹疼痛、腹泻等症状;儿童反复感染可发生营养不良、贫血、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等危害;虫体分泌的毒素和排泄物对人体有毒害和致敏作用,可出现烦躁、失眠、荨麻疹、哮喘、小儿夜间磨牙、夜惊以及喜食生米、泥土等异食现象。蛔虫严重感染可引起肠梗阻、胆道蛔虫症、蛔虫性阑尾炎等。真可谓虫小危害大。 肠道寄生虫是怎样传播的? 寄生虫在人体肠道内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土壤和食物,健康人因食用了被虫卵污染的疏菜、瓜果、饮水,小儿吸吮污染的手指以及农田劳动、日常生活中手、脚直接接触受虫卵污染的泥土等而受到感染。 目前常用的驱虫药物有哪些? 目前治疗肠道寄生虫已有极为有效的药物。如目前在我市广泛应用的“驱虫康”药糖(甲苯咪唑)、“驱虫灵”药糖(阿苯达唑、丙硫咪唑)等药物,均为肠道寄生虫病的克星。该类药物的特点是“高效、广谱、安全、价廉、服用方便”,由于其剂型香甜可口,深受群众欢迎,儿童尤为喜欢。 为什么要开展集体服药驱虫? 开展集体服药驱虫主要出于科学、经济、规范、可行四个方面的考虑: 科学目前人群肠道寄生虫的总感染率较高,即使人群感染率在10%左右,不搞集体驱虫,不但不可能在短期内降低感染率,而且由于未接受驱虫的人仍在每天排虫卵,污染土壤等外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已接受过治疗的人,也会再受到感染,因此,只有开展集体服药驱虫后,才能使一方水土得到净化。 经济目前医疗收费较高,集体驱虫免去了挂号费和检查费,只收药费,同时由乡村医生送药上门,指导服药,因此是经济实惠和安全的选择。 规范全民集体驱虫是实现《全国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十五”计划》的具体措施,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社会和经济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具体措施之一。 可行目前使用的驱虫康、驱虫灵等广谱驱肠虫药,十分方便,且安全高效,即使健康者服用也不会有什么危害,何况在目前的条件下又有谁能讲自已肠道绝对无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