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最新学习文档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最新学习文档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最新学习文档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最新学习文档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在已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之后的继续学习,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除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及小数除法打下重要基础。本节课教学的例3是在前面学习例1和例2,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之后的知识延伸,要求学生掌握除数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的试商、调商过程,为后面学习例4例5例6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前面例1例2的学习,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也有了一定的接触,学生能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正迁移,但他们对于试商这一概念的理解仍还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参照《课标》,根据对教材及学生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自主探索中,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并应用数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

教学难点: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调商的过程。四、教法和学法分析:

为了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力图教学观念的转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课堂给学生。学生在老师的不断引领下,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亲自体会学知识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总体思路是:情景导入,引出新课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概括总结,形成技能练习巩固,拓展增高教学小结,结束课堂。

(一)复习导入,引出新课

1、()里最大能填几?(板书:()里最大能填几?并写一两个不等式)

20( )<85 60( ) <206 40( ) <316

90( ) <643 70( ) <165 30( ) <282

设计意图:为试商打下基础

2、昨天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对于这样的题,你会做吗?13320=(请生到黑板上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正迁移主动、自主地学习新知识。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情景图,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中精选出下面两个问题:

(1)王老师有84元钱,买《作文选》21元/本,能买多少本?

(2)王老师带了196元钱,买磁带39元/盒,又能买多少盒?还剩多少元?

接下来,引导学生列出8421和19639两个算式,问学生会计算吗?想学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8421= 19639=)

2、教学8421:

(1)我让学生观察8421与13320,除数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利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成近似数20。(板书:除数看成整十数20(四舍))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被除数与除数的特征,你认为应该商几?动手算一算,你的商合适吗?如果商大了怎么办?小了呢?

(3)引导全班学生一起完成计算。

3、教学19639

(1)让学生应用前面计算8421的方法,带着三个问题试一试能否自己独立完成:

A、除数39应看成哪个整十数来试商?

B、你觉得应该商几?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C、你的商合适吗?如果商大了怎么办?小了呢?

(2)根据学生独立完成的情况再次带着前面这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小组内解决自己独立完成时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并试着说一说除数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一般的计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将新自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进行分组指导。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完成计算:

A、将除数39看成40来试商;(板书:除数看成整十数40(五入))

B、把除数看成整十数来试商,如果商大了,就改小一个数

再试商,如果商小了就改大一个数再试商,直到商合适为止。这里需要各小组相互补充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的适时引导

来形成这样一个结论。

(三)概括总结,形成技能

根据前面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结果,在这一环节,我将及时概括总结,得出结论: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需要应用四舍五入法取把接近整十数的除数看成一个整十数

来试商,如果商大了,就改小一个数再试商,如果商小了就改大一个数再试商,直到商合适为止。(板书:除数整十数试商大改小小改大)

通过总结,形成结论,有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同时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练习部分,让学生进一步形成计算技能。(四)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力求练习的多样性,全面性。我主要出示了一下几种题型:1、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直接说出下面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应该看成几进行试商?

6422 35058 44479 24931

这是进行基础性的训练,让学生再次体验此计算方法,保证绝大部分学生吃得了。

2、算一算。

6923= 18538=

这是今天的主题,着重训练。

3、生活智多星

(1)一共有200棵树苗,每行种28棵,一共可以种几行?还剩几棵?

(2)学校一共展示了336件昆虫标本,每块展板放49件,可以放满几块展板?

4、智力挑战题

2793□=□ 商最大是(),商最小是()

3、4;两题是练习提高,保证优生吃得饱。

(五教学小结,结束课堂:

这一环节,我将提问: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本领呢?通过师生之间的亲密交谈,再次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在轻松愉悦中结束课堂。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我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法去组织教学过程,使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轻松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极大地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数学课堂。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国际音标学习课件完整版

国际音标学习课件完整版

音素和国际音标 1.什么是音素: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 2.音素的分类:元音和辅音。 3.音素的个数:共48个,元音音素20个,辅 音音素28个。 4.什么是音标:记录音素的符号叫做音标。 5.什么是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由国际语音 协会规定的一套音标,用来 记录世界各主要语言的语音。 7. 开音节:a) 辅音+元音+辅音+e : name, bike, home, due, plane, shine b) 辅音+元音: he, go, hi, do, be, tree, three, hello 8. 闭音节:a) 辅音+元音+辅音: bad, bed, sit, hot, cup,let, mad, map b)元音+辅音: it,is, of, in, on, up, out, ant 9.重读音节:单词中发音特别响亮的音节。 ?元音和辅音的定义: ?发音时声带振动,呼出的气流通过口腔时不受阻碍,这样形成的语音称为元音。 ?不论声带振动与否,发音时呼出的气流通过口腔或鼻腔时受到一定的阻碍,这样形成的语音称为辅音。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称为清辅音。 ?发音声带振动的辅音称为浊辅音 ?元音和辅音的定义: ?发音时声带振动,呼出的气流通过口腔时不受阻碍,这样形成的语音称为元音。 ?不论声带振动与否,发音时呼出的气流通过口腔或鼻腔时受到一定的阻碍,这样形成的语音称为辅音。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称为清辅音。 ?发音声带振动的辅音称为浊辅音 元音12个单元音 长元音[a:] [?:][i:] [?:] [u:] 短元音[Λ] [?][i] [?] [u] [?] [e] 8个双元音[ai] [ei] [?i] [i? ][e? ][u? ][au] [?u] 辅音10对 清辅音[p] [t] [k] [f] [s] [∫] [t∫] [tr] [θ] 浊辅音[b] [d] [g] [v] [z] [3] [d3] [dr] [e] 3个鼻音[m] [n] [η] 3个似拼音[h] [r] [l] 2个半元音[w] [j] 巧记48个国际音标 单元音共十二,四二六前中后双元音也好背,合口集中八个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考研杨光斌《政治学导论》课件分享

第五篇政治发展 政治发展是与经济发展相伴生的概念。在现代政治学中,政治发展既可以用来指某种过程,又可以分析作为政治变迁的结果。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多方面的,政治现代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政治民主既是政治发展的目标,又是政治发展的手段。人权是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不管是政治现代化,还是政治民主化,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第十四章政治现代化 关键词:政治现代化政治革命政治改革 本章重点:政治现代化既是一国由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的过渡历程,又是后发达国家政治发展应该趋向的目标。本章应重点理解政治现代化的基本含义、政治现代化的道路、政治革命与政治改革的条件和作用。 第一节政治现代化理论 一、政治现代化的概念 1.一般认为,现代化开始于16世纪,是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所经历的巨变。这一过程开始于西欧,扩展于北美和欧洲其余地区,蔓延到亚非拉美。 2.现代化研究兴起的原因。 (1)二战后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立。 (2)二战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变迁,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与历史学等都开始了现代化研究。 2.政治现代化的涵义。 (1)沃德与拉斯托所说的现代政治特征: 第一、政府职能的专门化与分工; 第二、政府组织的统一性; 第三、政治决策的理性化与世俗化; 第四、政治决策的范围广与效率高; 第五、国家认同; 第六、人们的政治参与;

第七、政治职务分配依据个体成就; 第八、独立的司法制度。 (2)派伊认为,民族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成功处理五种危机之后才能成为现代化国家,即:认同性危机、合法性危机、渗透性危机、参与性危机、整合性危机。 (3)亨廷顿认为的政治现代化所包含的三个方面: 第一、权威的合理化; 第二、政治功能专门化; 第三、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政治。 亨廷顿认为,实现上述三个方面有赖于两个前提:一是国家适应能力强,不断推进社会的经济改革;二是国家有能力将新生社会力量纳入制度之内。 (4)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政治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就是合法性政治、有限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参与,三者相辅相成,合法性有赖于政治参与,合法性政治才能保证有限政府或宪政的正常运行,有限政府或宪政是政治参与的保障。 二、政治现代化的道路 1.资本主义的道路。 这主要是欧美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基本上是历史自然发展的进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及其政治统治体系,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了代议制的自由民主制度,奠定了政治现代化的基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不断完善。资本主义道路具体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1)英国式道路。这是一条渐进改革的道路。英国自光荣革命之后总是通过改革而完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人民的长期斗争迫使统治者适时让步,由此完成了由专制王权向寡头政治、进而向民主制度的过渡。旧的制度外观得以保留,而被注入新的内容。渐进道路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人民的长期斗争;统治者的适时让步。 (2)法国式道路。这是一条不断革命的道路。法国自1789年开始,经历了数次革命,造成激烈的社会动荡,政治现代化在历次革命中跳跃式发展。但从第三共和国开始,法国也开始通过合法政治和渐进改革的方式推动政治现代化。法国的

国际音标学习课件完整版

音素和国际音标 1.什么是音素: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 2.音素的分类:元音和辅音。 3.音素的个数:共48个,元音音素20个,辅 音音素28个。 4.什么是音标:记录音素的符号叫做音标。 5.什么是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由国际语音 协会规定的一套音标,用来 记录世界各主要语言的语音。 7. 开音节:a) 辅音+元音+辅音+e : name, bike, home, due, plane, shine b) 辅音+元音: he, go, hi, do, be, tree, three, hello 8. 闭音节:a) 辅音+元音+辅音: bad, bed, sit, hot, cup,let, mad, map b)元音+辅音: it,is, of, in, on, up, out, ant 9.重读音节:单词中发音特别响亮的音节。 ?元音和辅音的定义: ?发音时声带振动,呼出的气流通过口腔时不受阻碍,这样形成的语音称为元音。 ?不论声带振动与否,发音时呼出的气流通过口腔或鼻腔时受到一定的阻碍,这样形成的语音称为辅音。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称为清辅音。 ?发音声带振动的辅音称为浊辅音 ?元音和辅音的定义: ?发音时声带振动,呼出的气流通过口腔时不受阻碍,这样形成的语音称为元音。 ?不论声带振动与否,发音时呼出的气流通过口腔或鼻腔时受到一定的阻碍,这样形成的语音称为辅音。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称为清辅音。 ?发音声带振动的辅音称为浊辅音

元音12个单元音 长元音 [a:][?:][i:][?:] [u:] 短元音 [Λ][?][i][?] [u][?][e] 8个双元音[ai] [ei][?i][i? ][e? ] [u? ][au][?u] 辅音10对 清辅音[p] [t][k][f][s][∫][t∫][tr][θ]浊辅音[b] [d][g][v][z][3][d3][dr][e] 3个鼻音[m][n][η] 3个似拼音[h][r][l] 2个半元音[w][j] 巧记48个国际音标 单元音共十二,四二六前中后 双元音也好背,合口集中八个 辅音共计二十八八对一清又七浊, 四个连对也包括。有气无声清辅音, 有声无气浊辅音,发音特点应掌握 1. 音标必须写在括号里,常用的音标括号有斜头和平头两种,其上端不顶第一线,大致与大写字母相齐,下端在第三格的中 2. 音标没有书写体,也没有大小写,因此书写时必须和印刷体一样,直上直下,没有斜度,其书写规格如下所列。 3. 下面几个音标是最容易写错的,一定要注意:[ai]和[au]不要写成[Ai]和[Au],[A:]不要写成[a:]。在打字的时候,不要用a来代替A,把[A:]打成[a:],也不要用g来代替G,把[GE:l]

国际政治学概论课件

国际政治学概论课件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国际政治学概

论 第一讲国际政治行为体 本讲主要内容 一、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类型 二、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体 三、国际政治中的国家主权 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类型 国际政治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民族国家 非国家行为体:[1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建国际组织 [2宗教组织[3个人[4政党[5政治运动 [6跨国公司 1.国家行为体 (一)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概念 (二)国家的分类 (三)国家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特征 一、国家行为体概说 1,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体主角的并不是任意的国家,而是民族国家,或者说是主权国家早期的国家现代的国家 2,主权国家最先产生于欧洲,它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有关 国家主权原则的确立和延续

主权国家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观点:居民、领土、政权组织、主权 现代的观点:认同、忠诚 4,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 自然因素思想观念因素制度因素 5,国家的基本政治职能 维持秩序分配资源作为认同的核心 国家的类型 1,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经济上的差异军事上的差异 人口规模上的差异民族构成上的差异 2,国家分类的多样性 能力标准:强国与弱国 意识形态标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宗教标准: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佛教 文化标准:亨廷顿的观点 民主标准:民主与专制 其他标准 三、国家主权 1,主权概念的提出 布丹霍布斯格劳秀斯卢梭 2,主权概念的二重性

主权与国家内部政治和法律上的权力相关 主权与其他国家的权力相关 3,主权的两个组成部分 对内主权对外主权 所谓国家主权(sovereignty)就是指一国固有的处理其国内和国际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力。 国家主权的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内的最高管辖权。即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或事物以及领土以外的本国 人实行最高的统治权。这是国际法已经确认的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的具体体现。 2、对外的独立平等权。即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中国家行使权力的完全自主 性,排除任何外来的干涉和限制。各国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自主的对外行为,各国在国际法意义上的权力地位一律平等。 3、防范侵略的自卫权。即国家为了维护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对外来侵略或威 胁进行防卫的权利。自卫权是国家的固有属性之一,也是国家维护正常的国际秩序和保障国际法实施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四、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 1,在国际关系中,国家的主权始终受到国际互动网络的影响 2,国际互动的表现形式、性质 表现形式:合作、结盟、竞争、对抗、战争 性质: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国家主观愿望的产物 3,在当代,全球性的国际互动对主权的影响越来越大

48个英语音标教学课件.docx

一、音标集中教学的必要性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语音被列为首位,成为学好英语的基础。而语音教学中的音标教学正是英语入门阶段语音教学的关键。学生正确的发音、辨音、拼音、标音等方面都离不开音标。一句话,音标是学好英语语音的拐杖。尽早学好音标,可为学生扫清英语学习上的障碍,促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减少因读音障碍而产生的厌学情绪。尽早学好音标,可以让学生掌握拼读规则,具备单词拼读能力,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和发展预习能力、自学能力打下基础。尽早学好音标,学生才能顺利进行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的训练,达到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然而,现行英语教材包括仁爱版教材都将语音教学内容安排在初一学年,历时两个学期才完成音标和读音规则的教学。这就使得语音教学的内容不仅分散而且学程长,不利于入门阶段的学生拼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一开始学英语就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严重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教学效果差。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教师能在学英语的入门阶段,就采用把48个音标进行集中教学的原则来进行语音教学,那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很有必要把音标集中教学当作入门阶段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来抓好。 二、音标集中教学的可行性 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初一新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他们会感到新鲜有趣,热情高涨。他们求知欲旺盛,记忆力、模仿力强,好胜、自信,只要引导得当,顺利闯过音标学习关基本不存在问题。 其次,《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基于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在初一年,利用第一周教学时间,采用26个字母分类教学和字母、音标同时呈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字母的同时呈现各字母发音所含的音素,结合字母教学让学生感知音标,借助汉语拼音拼读的正迁移作用,用音标进行字母的拼音,使学生不但读准了字母,而且认识了与汉语拼音相似的大部分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为48个音标集中教学奠定了切实可行的基础。 三、音标集中教学的设计与操作流程 (一)字母分类教学和字母、音标同时呈现相结合的集中教学 初一新生入学第一周,就可以利用字母与音素间的内在联系,把26个字母按读音进行分类教学。第一课时教学:AHJKIYUQW;第二课时教学:EBCDGPTVO;第三课时教学:FLMNSXZR。每节课在教学字母的同时,呈现各字母名称音中所包含的音素,结合字母教学让学生感知音标。

政治学导论课件整理版

政治学导论课件整理版 1.政治学研究内容:政治关系(政治性质)、政治文化(政治意识)、政治体系、政治行为、政治发展; 2.政治学研究方法 (1)规范研究法(政治哲学):善恶优劣(研究取向)、应该是什么(政治视角)、定性分析(分析手段); (2)经验研究法(政治科学):价值中立(研究取向)、事实是什么(研究视角)、定量分析(分析手段); 3.现在西方政治学 1880年6月,由美国学者J.W.伯吉斯倡议,哥伦比亚大学创立了政治学院,行程了独立的学科体系,现代西方政治学诞生; 1886年哥伦比亚学院创办第一份定期出版的政治学刊物《政治学季刊》,1903年美国政治学会成立,1906年美国政治学会会刊《政治学评论》创办。 4.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 走向成熟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 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 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 5.政治发展的涵义:广义上指人类社会的政治进化(政治的进化),狭义上指传统政治体系向现代化政治体系的演进(政治的现代化); 6.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政治民主化(政治发展根本目的),政治制度化(政治发展主要内容),政治高效化(政治发展功能性目标);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当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8.法治原则:(1)必须是良法之治,这是实行法治的基础。良法的定义: A.法律应该是公共利益的体现, B.法律应该具有持久性;产生良法的关键:A.立法机构产生具有合法性,B.立法过程合乎法定程序, C.对违宪法律具有追究和纠正的机制; (2)法治必须限制政府权力,这是实现法治的保障; (3)法治必须保障公民权利,这是法治的根本目的; 9.(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民主的基本要求和环节: A.掌权者的权力来源是否正当——权由民所授(民主选举); B.掌权者是否尊重民意和尽责为民——权为民所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C.掌权者用权是否受到有效的制约——权受民所监(民主监督); 10.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科学立法(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严格执法(严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杨光斌《政治学导论》课件

第二篇政治意识 政治意识是政治主体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它既包括个体的政治心理、民族的政治文化,又包括集团的意识形态。政治文化是整个民族整体政治心理的呈现,政治心理是意识形态存在的基础,而政治意识形态则直接影响着政治心理的形成。政治心理、政治文化的形成和意识形态的深入人心,则必须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 第三章政治文化 关键词:政治文化社会资本 本章重点: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影响深远,是解释政治发展的重要变量。本章应重点理解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政治文化的类型和基本功能,并重点了解近年来兴起的社会资本研究。 第一节政治文化的内涵 一、政治文化的概念 1.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 政治文化成为明确的研究对象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的。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体系》中率先使用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以此取代“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概念。 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源于两方面的推动: 第一、战后民族独立国家借鉴西方民主制度,却并未因此走上政治稳定与发展的道路,这促使政治学家研究这些国家制度背后的文化因素。 第二、政治学自身的发展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资源,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被借鉴进来。 2.政治文化的涵义 政治文化的三种理解: 第一、政治文化指政治体系的心理层面,包括成员对体系各层面的感觉、认知、评价和情感取向。 第二、政治文化指政治体系中各种主观因素的综合,不仅包括心理层面,而且包括各种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

第三、政治文化不仅包括前述观念性的政治文化,还应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物之性”层面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 我们认为,从政治学的发展进程和政治文化概念出现的背景来看,政治文化是政治学上的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它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理解政治文化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针对政治体系各层面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第二、政治文化的形成是感性与理性、自发与自觉的统一。 第三、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相对于政治制度具有滞后性。 第四、政治文化具有结构性,内部存在非同质的亚政治文化。 二、政治文化的内容 政治文化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成分: 1.政治认知性成分:即人们对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目的、政治角色、政治产品等方面的知识。 2.政治情感性成分:即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感情和直观评价。 3.政治评价性成分:即人们依据一套他们认为正确和合理的价值信条,明确或含蓄地对政治体系进行的价值判断。 这三种基本成分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以整体形式影响成员的政治态度,塑造政治习俗,进而决定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模式。 第二节政治文化的类型与功能 一、政治文化的类型 1.统治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 统治政治文化是政治领导阶层对政治现象、政治体系、政治关系等的认知、情感、价值取向和态度。大众政治文化是一般成员对这些政治对象的认知、情感、价值取向和态度。二者以阶级分化为基础,既对立又统一。 2.狭隘型文化、顺从型文化和参与型文化 这是阿尔蒙德与维巴提出的一种分类框架。狭隘型文化主要位于原始落后的社会政治系统中,这些地区尚未形成成熟的政治共同体,缺少政治角色分化。社会成员对政治制度、政治过程缺乏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更谈不上对体系内的决策及实施施加影响。顺从型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成员对政治权威、政治结构和规范及自己在政治输出方面的责任等有较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而对政治输入和政治参与缺乏认知,这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服从关系。参与型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政治输入和政治输出等都有强烈的认知、

北京大学外交学考研杨光斌《政治学导论》课件分享

政治学导论杨光斌 第五章政治社会化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 本章重点: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人的成长过程,深刻影响着政治人的思维模式与行为取向,影响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本章应重点掌握政治社会化的涵义、媒介及主要功能。 第一节政治社会化的涵义及特点 一、政治社会化的定义 几种观点: 1.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2.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 3.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两个过程的辩证统一。就个体而言,是政治人的成长过程;就群体而言,是群体的政治文化传播与延续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本身就实现了这两个目的。 二、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1.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 2.政治社会化是对社会政治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3.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第二节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与功能 一、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 1.家庭。家庭是社会成员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与其它媒介相比,家庭在塑造儿童人格、形成人生观及政治启蒙方面起着特别重要作用。 2.学校。学校通过课程及活动灌输特定政治意识和政治价值,促进或改变家庭所形成的政治观,因而是政治体系培训公民的重要手段。 3.同辈团体。同辈团体是具有大体相同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背景、兴趣爱好相近者的自愿组合。这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结构,但对青少年的观念、态度影响极大。 4.工作场所。这是政治社会化的正式媒介。在工作场所,个人对自己的地位、权利、义务都有明确认识,其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也趋于确定化。 5.大众传播媒介。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也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但这种媒介可能会扭曲公众舆论,公共舆论并不总是可靠的。 6.选举及其它政治活动场合。这些有助于公民在政治实践中提高政治认识和政治技能,不失为政治社会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7.社会政治组织。社会政治组织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宣传组织的主张、信阳来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取向,以及通过组织的活动向其成员传播政治知识和技能,培养特定的政治文化。 除此之外,其它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组织,如利益集团、国家机关等也都具有很强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在不同社会和政治文化背景下,政治社会化机构也有较大差别,直接导致人们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的差异。 二、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1.从社会成员个体层面而言,政治社会化使其获得了政治活动所必需的政治态度、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