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产科待产室新生儿产房职责、制度、抢救流程

妇产科待产室新生儿产房职责、制度、抢救流程

妇产科待产室新生儿产房职责、制度、抢救流程
妇产科待产室新生儿产房职责、制度、抢救流程

四、产科规章制度

第一节待产室管理制度

1.待产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不得擅离职守。

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密观察产妇的胎心音、子宫收缩与产程进展,并如实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处理。

3.允许丈夫及其家属陪伴,支持产妇采取自由体位,鼓励下床活动,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大小便通畅及外阴部清洁。

4.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有关临产时卫生知识及注意事项,使产妇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师。

5.待产室保持整洁,定期搞好卫生和消毒。有传染病的产妇,分娩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分娩后及时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6.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和一次性物品的无害化处理。

7.待产室应设有产程中所必需的用物,做到定期检查、及时补充和更换。

第二节产房工作制度

1.产房助产士必须经过专科技术及急救技能培训,熟练掌握抢救程序,持母婴保健技术合格证上岗。

2.严格按产时护理常规或遵医嘱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进展、胎心音等并详细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对应处理。

3.定期检查各种急救药品、器械、设备,专人负责保管,保证抢救设备及仪器性能良好。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所有消毒物品按消毒日期先后顺序放置,各类无菌包等用物固定位置,每日有专人负责检查及清点。

5.严格床旁交接,防止产妇在未消毒状态下分娩或发生其他意外。

6.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开。

7.产妇进入产房后应专人陪伴,耐心解释,给予心理支持及指导。

8.保持环境安静、清洁、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室内设冷暖设备及空调装置,温度保持在22~26℃,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

9.工作人员入产房必须换鞋更衣,进隔离产房重新更衣换鞋。非本室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入内。工作时应严肃认真,有高度责任感,认真做好每项护理操作,保证产妇、新生儿安全。

10.产房用物一律不得外借,产房内不得存放私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11.每天用消毒水拖地面、抹洗平面。每周五大扫除一次,每日臭氧空气消毒一次,定期空气细菌培养合格。

12.保持产房整洁,接生后及时整理、清洁、消毒产床,更换褥单,整理好一切用物,并将使用过的器械及时消毒。

13.落实新生儿识别和常规检查。详细记录分娩情况及新生儿出生记录。

14.隔离分娩室有明显标识,按照隔离技术规范对有传染病的产妇进行接生和护理,分娩后按传染病管理要求进行终末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用物,用后焚烧。

第三节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质量标准并贯彻执行。

2. 24小时母婴同室,有独立的婴儿床位,房间内温湿度适宜。按照整体护理模式,对产妇及新生儿实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3.严格执行产科护理常规,落实各项专科护理措施。

3.1严密观察产后24小时内子宫收缩、产后出血量及恶露性质。

3.2严格执行会阴护理常规,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处理。

3.3严密监测剖宫产术后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按照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3.4指导产妇营养和休息,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3.5注意产后尿潴留情况,预防尿路感染。

3.6实行按需哺乳,指导产妇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及挤奶技巧。

4.严格执行新生儿护理常规,落实各项新生儿护理措施。

4.1做好新生儿身份标识,新生儿转科、治疗、护理、处置、沐浴时应严格核对床号、母亲姓名、性别、手腕带等。

4.2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脐带、大小便及哺乳情况。遵医嘱进行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并登记。

4.3落实安全管理制度,防止新生儿坠床、烫伤、窒息及其他意外发生。

4.4密切观察新生儿黄疸情况,每日测量经皮胆红素,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5严格执行探视制度,新生儿出入科有交接记录。未经医护人员许可,家属不得擅自将新生儿抱出病房,严防丢失。

4.6新生儿沐浴时常规检查全身皮肤有无黄染,脐带有无干缩、脱落,脐部有无出血、感染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并记录。

4.7严格掌握新生儿水泳指征,符合预防医院感染相关要求。

4.8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听力筛查。

第四节孕妇及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报告制度

1、建立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登记本,专人负责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儿的资料收集与报告工作。

2、孕满28周至出生后7天的死产、死胎、新生儿死亡和出生缺陷儿都应登记,记录项目齐全、信息准确、去向明确、签字清晰。

3、建立孕产妇死亡登记制度,对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亡者,应于24小时内电话报告辖区妇幼保健机构,并在一月内将登记表报妇幼保健机构。

4、产科应及时与新生儿(儿)科联系,掌握转入新生儿的诊治情况,并做好围产儿出生缺陷、死亡登记。

5、围产儿死亡、新生儿出生缺陷应及时填写表卡,统计结果,按要求及时上报到相关科室。

6、具体负责人在报表前必须对上报的所有数据进行检查和核实,避免漏报。

新生儿室沐浴间工作制度

第五节婴儿洗澡间工作制度

1、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非沐浴用物不得放入沐浴间。

2、工作人员着装整齐,剪短指甲,衣服口袋内避免有坚硬;凡患呼吸道、皮肤及其他传染病人员均不得接触患儿,进行沐浴操作。

3、严格查对制度,沐浴时必须核对手圈与床号是否一致,严防抱错患儿。

4、勿在喂奶后立即沐浴,应在奶后一小时才能进行沐浴,以免影响患儿消化或引起吐奶。

5、防止受凉、烫伤、摔伤等意外情况发生,避免交叉感染,一人一套用具,使用的被服、衣物、尿布、浴巾等物品,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

6、沐浴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全身皮肤、肢体活动情况,发现异常立即终止沐浴,并报告医生给予及时处理。

7、沐浴间必须保持清洁工卫生,每日用消毒液拖地2至3次,空气消毒一次。每周大清扫,定期做细菌培养。

第六节孕妇学校管理制度

孕妇学校是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的场所,是为了保证孕妇孕期健康,防止新生儿出生缺陷和新生儿疾病的发生,防止孕期传染病的母婴传播,以保证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为了保证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质量、条件和设备,特制定孕妇学校管理制度。

1、孕妇学校固定教室设在门诊四楼,环境整洁、宽敞明亮,空气流通。

2、孕妇学校配备听课桌,靠背椅。

3、孕妇学校配备有电视机、DVD播放机、投影仪、麦克风等影像设备,并有相应的健康教育播放碟

4、孕妇学校有相应的模型展示柜,各种宣传资料。

5、孕妇学校配备相关健康教育模型:婴儿模型、女性骨盆模型、乳房模型、营养食品模型等置于展示柜内。

6、有饮水设备。

7、每周安排一次课程,年初课程进行一次总排,课程时间固定。每个月有适当的周末时间安排,以方便孕妇上课。课程表由产前科医生向所有进行产检的孕妇发放。

8、上课老师由防保科主任、产科主任、产科护士长、助产士长等轮流担任。任课老师应当提前按照要求备好课,上课内容要求通俗易懂,符合孕妇、产妇和新生儿的生理心理需求。

9、根据孕妇学校的课程内容安排,由防保科、妇产科、院办提前通知孕产妇。

10、孕妇学校主要由妇产科管理,具体工作由妇产科负责。

五、妇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第一节妇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一、科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指导,并指派有实践经验的医师、护士担任门诊医务。应保证诊疗质量和诊疗时间。

二、科室派往门诊的医务人员,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定期进行人员调换。

三、对疑难重症病人二次复诊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科主任、主任医师定期出诊时,应解决疑难病例。

四、门诊工作人员要有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关心体贴病人,热情接待,太度和蔼,耐心解答问题。有计划地安排病人就诊,对高烧及重症病人、老弱残及来自远地的病人,应提前安排就诊。做好门诊分诊、导诊、咨询服务和候诊宣传管理工作。

五、对病人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历,科主任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门诊医师要采用保证疗效、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人的负担。

六、妇科门诊手术应根据条件规定一定范围,必须有本院能胜任的医师参加。医师要加强对治疗室的检查指导,必要时亲自操作。

七、加强检诊,做好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

八、门诊各科与病房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人情况,有计划的收病人住院治疗。

九、妇科门诊工0分钟到岗,准时开诊。不得离岗缺岗,特殊情况须请假,经临床科主任同意,作好代班安排,并通知医务科。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停诊停号。作人员提前5-1

第二节妇产科门诊工作职责

1、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在门诊主任的领导下负责门诊医疗、预防和教学。

妇产科门诊医师要热情服务,态度和蔼,礼貌待人,工作时间严禁在室内吸烟,严禁酒后坐诊。

2、按规定时间提前10分钟上岗,衣着整洁。佩戴胸卡,做好接诊准备,做好室内卫生。

3、门诊医师对患者实行首诊负责制,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认真书写病历,负责对危重患者的接诊工作,严禁超范围服务。

4、门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发现各种传染病要及时向科主任报告,做好疫情报告登记,并做好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工作。

5、严格执行医疗操作常规及医保政策的相关规定,不开大处方,合理用药,认真钻研业务知识,熟悉掌握各项技术操作,保障医疗安全,避免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

6、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不收红包,不克扣患者,不私自卖药,不断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

7、认真书写处方及各种检验单,做好门诊登记,不涂改医疗文件,不出具假证明。

8、待病人如亲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坚持早孕建卡,认真筛查高危孕妇,并对高危孕妇进行专案管理。

10、耐心问诊,认真查体,精心诊断,正确治疗,坚持首诊责

任制。

11、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和疑难危重病人,及时请示上级医师诊治。

12、做到防治结合,在诊疗同时要宣传优生优育及妇女保健知识,突出保健特色。

13、坚持有具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坐诊,科主任定期坐诊,并检查了解门诊诊疗质量。

14、定期进行门诊病人回访,并认真记录。

第八章妇产科病房危急重症抢救流程

胎盘早剥

【概述】

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胎盘早剥。主要表现为妊娠晚期突然发生腹部持续性疼痛,并伴有或不伴有阴道流血。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起病急、发展快,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

【应急处理流程】

1.立即建立静脉通路(20G留置针、三通管)、滴入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500ml,面罩给氧,同时立即通知医师。

2.协助医师立即为患者做床旁B超,了解胎儿宫内安危状态、胎儿是否存活。

3.根据医嘱采集血标本:血常规、凝血功能、CO2CP、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合血。

4.严密观察阴道流血情况,腹痛情况及伴随症状,如观察宫底有无上升,有无持续腹胀等,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按要求及时、客观地完善护理记录。

5.及时终止妊娠,一般采取剖宫产,做好术前准备,备皮、留置导尿。

6.全身情况良好、出血量不多、宫颈口已开大、短时间内能分娩者,可经阴道分娩,立即护送患者进产房。

7.备好新鲜血、血浆、血小板、缩宫剂(卡贝缩宫素注射液、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必要时输血,加强巡视,认真观察,防止输血的不良反应。

8.术后或分娩后应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警惕DIC的发生。

9.及时准确执行医嘱,保证药物及时应用,并严密观察用药效果及用药的不良反应。

【预防】

1.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预防与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等高危妊娠者加强管理。

2.妊娠晚期应鼓励孕妇做适量的活动,避免长时间仰卧。

3.注意避免腹部外伤。

4.胎位异常者,作外倒转术纠正胎位时,操作必须轻柔。

5.处理羊水过多或双胎分娩时避免宫腔压力骤然降低。

子痫

【概述】

子痫前期的孕妇发生抽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称子痫。子痫抽搐进展迅速,前驱症状短暂,表现为抽搐、面部充血、口吐白沫、深昏迷;随之深部肌肉僵硬,很快发展成全身高张性阵挛惊厥,可持续1~1.5分钟;此后患病孕妇抽搐停止,呼吸恢复,但仍昏迷。子痫多发生在妊娠晚期和临产前,称产前子痫;少数发生在分娩过程中,称产时子痫;偶有发生在产后24小时内者,称产后子痫。

【应急处理流程】

1.立即置患者于抢救室的硬板带护栏的床上(必要时束缚肢体),戴上黑眼罩,塞上耳塞、避免声光刺激,抢救的同时通知值班医师(必要时通知抢救组织)。

2.禁食,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注意口腔护理,随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给氧。

3.抽搐发作时,立即置开口器于上下磨牙之间,舌后坠者用舌钳牵于口外,严防舌咬伤。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20G留置针),输入5%GS500ml,输液滴速<40滴/分。待医师到位后遵医嘱执行相关治疗与处置。

5.抽血留取血标本: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钾、钠、氯、镁)、凝血功能、血型、红细胞压积、二氧化碳结合力等。

6.留置导尿管,并保持通畅(留取尿标本),观察尿(量、颜色、性状),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7.专人守护,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抽搐时间及间歇时间,并按要求及时、客观地完善护理记录。

8.密切观察胎心音及产兆情况,已临产者,根据医师决定的分娩方式,作好相应的抢救准备与配合工作。

9.产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自觉症状,子宫收缩状态,阴道流血(量、色、形状)等情况。

10.保持床单位整洁,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压疮形成。

【预防】

1.加强孕期监护,增加门诊产前检查次数,孕期注意监测血压、蛋白尿和体重。

2.孕期注意适当休息,确保足够睡眠,每天不少于10小时,必要时遵医嘱应用少量镇静剂。

3.孕期适当加强营养,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及含锌等微量元素的食品,减少脂肪摄入,全身水肿者应限制食盐(<6g/日)。

4.指导孕妇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抑制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展。

5.子痫前期应住院治疗,处理原则为休息、遵医嘱解痉、镇静、降压、合理扩容和必要时利尿,适时终止妊娠。防止子痫及并发症的发生。

6.重视自觉症状,随时观察孕妇有无头痛、眼花、胸闷、恶心及呕吐等症状,一旦出现,表示病情进展已进入子痫前期阶段,要及时报告医师并密切配合处理。

子宫破裂

【概述】

子宫破裂是指在分娩期或妊娠晚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的破裂,是产科极严重的并发症。子宫破裂发生后,如不能及时诊断和紧急处理,母婴死亡率均高,故应从预防着手,避免此种并发症。

【应急处理流程】

(一)先兆子宫破裂的处理

1.孕产妇在待产时出现宫缩过强、下腹部压痛、或腹部出现病理性缩复环者,应立即报告医师

2.静滴缩宫素者应立即停止,需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遵医嘱执行相关治疗与处置。

3.报告医师的同时迅速测量孕产妇生命体征,面罩给氧,禁食禁饮,保暖、做好剖宫产术前准备。

4.严密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出入水量。

5.急查血红蛋白以评估失血量并指导治疗护理方案。

(二)子宫破裂的处理

1.立即建立静脉通路(20G留置针、三通管)、滴入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500ml,面罩给氧,同时立即通知医师。

2.抽血留取血标本: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钾、钠、氯、镁)、凝血功能、血型、红细胞压积、二氧化碳结合力等。

3.遵医嘱迅速给予输液、输血,及时补足血容量。

4.遵医嘱补充电解质及碱性药物,纠正酸中毒。

5.严格执行医嘱,密切配合医师,在抢救休克同时注意保暖、并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按要求及时、客观地完善护理记录。

【预防】

1.做好计划生育和围生期保健工作,减少多产、多次人工流产等高危因素,加强健康宣教,向孕妇宣传产前检查的必要性,定期产前检查。

2.对有剖宫产史或有子宫手术史的患者,应在预产期前2周住院待产。

3.对于缩宫素、前列腺素等子宫收缩剂的使用指征和方法应严格掌握,避免滥用。

4.正确掌握产科手术助产以及剖宫产的指征、技术,避免手术操作不当造成的损伤。

5.密切观察产程进展,观察宫缩频率及强度,及时发现导致难产的诱因,注意胎儿心率及产妇生命体征的变化。

羊水栓塞

【概述】

羊水栓塞是羊水在胎膜破裂之后,通过胎盘附着部位的静脉窦或破裂的子宫颈内膜静脉进入母体循环并形成休克的严重病变。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在分娩过程中突然发生,病情凶险,产妇常于数小时内死亡。一旦出现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应立即进行抢救。重点针对过敏和急性肺动脉高压所致低氧血症及呼吸循环衰竭、预防DIC及肾功能衰竭。

【应急处理流程】

1.取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给氧(必要时正压给氧),抢救同时报告值班医师(必要时通知抢救组织),并做好抢救的各项准备与配合工作。

2.立即开放双输液通道(20G留置针、三通管),遵医嘱执行相

关治疗与处置。

3.抽血留取血标本:血常规、出凝血时间、DIC全套或试管法凝血试验、CO2CP、血气分析、肝、肾功能,合新鲜血备用等。

4.留置导尿管,并保持通畅(留取尿标本),观察尿(量、色、性状),记24小时出入水量。

5.遵医嘱准确、及时地应用各种治疗药物,并注意观察其疗效与不良反应。

6.专人守护,密切观察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自觉症状(紫绀、咳嗽、呼吸困难等),子宫收缩,阴道流血(颜色、量、形状)等情况,并按要求及时、客观地

完善护理记录。

7.做好基础护理,注意保暖。

【预防】

1.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子宫破裂等诱因。

2.人工破膜时应避开宫缩,在胎死宫内和强烈宫缩时,破膜应予推迟。人工破膜时不兼行胎膜剥离。因为剥离胎膜时,颈管内口或子宫下段由于分离胎膜而损伤血管,当破膜后羊水直接与受损的小静脉接触,在宫缩增强情况下易使羊水进入母血循环。

3.中孕引产时,羊膜腔穿刺次数不应超过3次,羊膜腔穿刺术用针宜细,操作应熟练,避免损伤胎膜和宫壁,构成羊水侵入的途径。钳刮时应先破膜,使羊水流出后再钳夹胎块,严防子宫或产道裂伤。

4.严格掌握缩宫素使用指征,并遵医嘱应用缩宫素,防止宫缩过强、急产的发生。

5.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产后出血

【概述】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的情况,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

【应急处理流程】

1.迅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20G留置针、三通管),快速滴人林格氏液500ml或生理盐水,抢救的同时报告值班医师(必要时通知抢救组织)。

2.面罩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各项抢救准备与配合工作。

3.抽血留取血标本:血常规、CO2CP、纤维蛋白原、出凝血时间、血小板、交叉配血、合血等。

4.留置导尿管,并保持通畅(留取尿标本),观察尿量、颜色、形状,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5.按摩子宫,腹部压砂袋,捆腹、协助医师迅速查明流血的原因。

6.遵医嘱准确、及时地应用治疗药物与宫缩剂,并注意观察其疗效与不良反应。

7.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面色与意识的变化,观察出血与子宫收缩的关系,宫底高度,阴道流血的量、颜色、性状等情况,并按要求及时、客观地完善护理记录。

【预防】

1.做好产前检查

(1)妊娠期须加强孕期保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及时治疗高危妊娠或早孕时终止妊娠。

(2)对高危妊娠者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肝炎、贫血、血液病、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产妇应提前人院。

2.加强分娩期护理,预防产后出血

(1)了解产妇的孕产史:①年龄、孕产次,是否有流产、早产、死胎史及产后出血史;②孕前是否患有出血性疾病、重症肝炎、糖尿病、子宫肌瘤;③是否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多胎妊娠、羊水过多;④待产过程中有无精神过度紧张、过度使用镇静药、麻醉药、宫缩抑制药等;⑤是否有产程过长、产妇衰竭或急产导致软产道损伤等情况出现。

(2)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产程延长,保证产妇基本需要,避免产妇衰竭状态,合理使用镇静药。

(3)第二产程应认真保护会阴,正确掌握会阴切开的指征和时机。阴道手术应轻柔规范,正确指导产妇使用腹压,避免胎儿过快娩

出,造成软产道损伤。

(4)第三产程不宜过早牵拉脐带,胎儿娩出后可等待15分钟,若有流血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5)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检查软产道有无损伤及血肿。

(6)产后产妇应在产房留观2小时,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子宫收缩、会阴伤口及膀胱充盈情况,准确收集测量产后出血量。

肩难产

【概述】

定义:

1凡胎头娩出后,胎儿前肩嵌顿于耻骨联合上方,用常规方法不能娩出胎儿双肩。

2有学者认为:当胎头娩出至胎肩娩出时间≥1分钟,或需要采取任何辅助手法协助胎肩娩出时均视为肩难产。

高危因素:

1.骨盆问题:①狭窄(扁平骨盆、骨盆倾斜度过大或耻骨弓低);

②身材矮小。

2胎儿问题:①巨大儿;②孕前或孕期体重增加过多;③妊娠期糖尿病。

3.分娩问题:①产力差,活跃期或二产程延长(胎头原地拨露);

②手术助产:胎吸、产钳、勉头过快。

并发症:

l母体:①产道损伤;②产后出血。

2.新生儿:①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率7-20%,,约1-2%终生残疾);②骨折(锁骨、肱骨);③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脑瘫);④新生儿死亡。

【应急处理流程】

应用HELPERR口诀处理肩难产

H=Help(通知救援)

E=Evaluate(判断是否需要会阴切开)

L=Legs(曲大腿)

P=Pressure(耻骨上加压)

E=Enter(阴道内旋转)

R=Remove(牵出后臂)

R=Roll(转为四肢着地)

1.H=Help(通知救援)

(1)启动院内急救系统:团队作用、有条不紊

(2)援助人员:新生儿复苏人员、麻醉人员、外科人员、产科医生、助产士

2.E=Evaluate(判断是否需会阴切开)

(1)会阴切开目的:为阴道操作增加必要空间

(2)根据临床判断及初始操作效果决定:

1)会阴切开:肩难产是骨性嵌顿,不是软组织造成的难产,但

医院产房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产房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1、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在护理部直接领导下护士长全面管理,成立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每月有计划的对护理质量进行分项检查或随时检查,汇总每月质控情况,讨论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2、加大检查反馈力度 (1)科室所有人员均要主动发现问题,每周对各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达到护士参与质量管理,人人关心护理质量的局面。 (2)做好检查结果的分析和反馈工作; ①检查时及时向被检护士反馈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正确的做法; ②追踪被检护士对检查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情况; ③每周护理会议上对重点问题或普遍问题作反馈分析,给予警示; 3、加强安全护理的管理 (1)加强关键环节、薄弱环节的管理,总结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和整改,确保待产妇、产妇安全. (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密监护、观察待产妇、产妇病情变化,对特殊患着应加强护理,预防遗留纱布、新生儿脐带渗血、跌倒、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 (3)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接触血液、体液时,需戴手套。接触锐利或玻璃器材时,应小心谨慎。万一受伤,及时作出相应处理,做好自我保护。

(4)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5)做好高危药品的管理,专门的存放药柜,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粘贴灰底黑字三角警示牌提醒医护人员注意,以防轻易误拿误用。 (6)急救器材、药品确保完好,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4、提高全体护士的整体素质 (1)护士长除组织全护士参加科内的安全意识及责任心教育外,还特别针对对低年资护士及责任心较差护士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加强工作责任性,改善服务态度。 (2)实施科室业务培训计划,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提高护理人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5、实施考核制度 护士长每月对护士劳动纪律、仪容仪表、护理质量、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落实、理论考试、技能操作等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与护士月考核(累计年考核)挂钩。

产房与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与流程图

关于印发《产房与病房孕产妇转接制度与流程》等 九项制度的通知 各科室: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加强产科安全管理的十项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产房与病房孕产妇转接制度与流程》等九项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对照规定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2013年10月16日

产房与病房孕产妇转接制度与流程 (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 1、严格实施腕带识别制度,对神志不清、危重和无自主能力的孕妇使用“腕带”识别。 2、急诊产妇由急诊医生和护士负责护送至产房并与产房护士进行交班。 3、产妇出现临产表现时,病房护士应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及时将病人和病历送入产房;接班人员应及时检查胎心、宫缩、胎方位和宫口开大情况。 4、入产房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宫缩情况、胎膜是否已破、羊水量和阴道血量,产妇的治疗情况和卫生处置情况及其他特殊情况。 5、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后由产房护士护送回病房,和病房护士进行床旁交接。 6、出产房与病房护士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会阴伤口情况、母乳喂养(早吸吮、皮肤早接触)情况、治疗情况、卫生处置、皮肤情况和产后宣教的情况。 7、入产房和出产房交接后,病房护士和产房护士在交接本上双签名。 (二)产房与病房转接流程 对产妇实施腕带识别--→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急诊或病房医生和护士护送产妇至产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

--→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产房护士护送产妇回病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 产房与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 1、新生儿出生后,当班护士应认真做好出生记录,并让产妇本人确认新生儿性别,同时建立新生儿身份识别记号。 2严禁在家属不在场的情况下交接新生儿,新生儿交接时须由交接双方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新生儿检查、治疗需要离开病区的,必须有家属陪同。 3、婴儿交接时严禁各种形式的母乳代用品推销和宣传。 4、交待家属带新生儿做血常规检查及两苗接种,出生后20天内做新生儿疾病筛查。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核对婴儿姓名(包括产妇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体重)、性别与出生记录是否一致。 6、做好新生儿交接登记,确认无误家属与交接护士签名于记录中。 新生儿身份识别制度 1、为准确识别新生儿身份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产房新生儿出生后佩戴“腕带”注明母亲姓名、床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做为确认新生儿身份的依据。在使用“腕带”时,必须进行双核对。出生后在出生记录单固定位置采集新生儿脚印。 2、对新生儿的身份确认,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

产房管理制度

产房管理制度 1.产房助产士必须持证上岗~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熟练掌握产时三个产程的处理~做好产时保健。 2.分娩室人员要定期培训并进行抢救练习~遇有突发情况时~能当机立断~妥善处理~以保护母婴安全。 3.凡入室者必须在指定地区更换内进衣、戴口罩、帽子及产房专用鞋。患有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疾病的工作人员暂调离产房。非本科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产房。 4.分娩室的用物、器械、药品、敷料~应由专人负责保管~用后随时进行补充。器械定期上油和维护。 5.每次分娩结束~应及时整理、清洁消毒产床及使用后的物品~按常规处理~室内通风换气~保持整洁。 6.待产室应经常保持安静、整洁~产妇入待产室必须更换病人衣裤和鞋。 7.产包打开超过四小时~产妇未分娩者需要重新更换产包~再行接生。 8.产妇合并传染病者~应在隔离产房分娩~器械均用消毒液浸泡处理后~再清洗包装~所有布类按消毒灭菌常规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双袋包装,~密闭后运送~焚烧处理。产妇离开分娩室后~必须用消毒液擦拭室内所有物体表面及地面~并进行空气消毒~然后通风。 9.产时严密观察三产程进展~注意监护孕妇及胎儿情况。分娩后产妇在分娩室常规观察2小时~注意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子宫收缩情况~防治产后出血~做好新生儿护理~若无特殊情况可送回爱婴区休息。 10.新生儿出生后~必须抱给产妇看性别~如有畸形或其他异常特征~也须向家属交待清楚~作好详细记录~并印新生儿双脚印和产妇右指模。在婴儿右腕系上

手圈~并注明母亲姓名、床号及新生儿性别等~量体重、身高等检查后~裸体与母亲皮肤接触30分钟~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及时填好产时记录及新生儿出生证明材料。 11.设温馨产房及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使孕妇在分娩时得到助产士和亲人更多的抚慰、关怀和鼓励~达到顺利分娩的目的。 产科 2012年03月

产房安全目标及措施

产房护理安全目标及措施 目标一:对新生儿识别的准确性 措施: 1、小宝出生后第一时间戴腕带,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小宝使用腕带要舒适,松紧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辩识小宝的一种手段。 2、盖好母亲的拇指印和新生儿的脚印,避免护理差错。 3、对戴有腕带标识的小宝,随母亲回病房时,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并签字。 4、对转到NICU的小宝,与NICU护士认真交接,并签字。 正常分娩的新生儿: (1)出生前,在包被上正确书写产妇信息。 (2)出生后,在包裹前,再次核对包被上产妇信息,一定要问产妇本人姓名。 (3)写腕带时,信息要和产妇本人核对。 (4)送产妇时,在产房门口,与家属核对产妇信息及包被。 (5)回病房后,与护士核对,认真交接。 剖宫产新生儿: (1)出生前,在包被上正确书写产妇信息。 (2)在手术室核对产妇信息,问产妇姓名及查看病历,采集产妇信息。 (3)新生儿出生后,在手术室带腕带,产妇信息与新生儿一块回产房。 (4)如果多个人连续剖宫产,交代随同人员新生儿回产房后交给值班人员。 (5)送产妇时,在产房门口,与家属核对产妇信息及包被。 (6)回病房后,与护士核对,认真交接。 目标二:对产妇安全的保证

1. 从产房到手术室剖宫产的产妇,要戴腕带,与手术室护士认真交接,并签字。 2. 制度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产妇的交接程序,防止脱落产。 3、在床上活动的产妇,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产妇上下床护士要搀扶,以免体位突然变化,引起血压迅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发生跌倒和坠床。 保障产妇安全: (1)认真观察产程,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 (2)产后检查胎盘、破膜,不完整不要告诉产妇说“差不多”。 (3)检查会阴、阴道,取纱布,做肛查。 (4)送产妇回病房时,根据病情决定用推车或轮椅送。 (5)与医生,家属及产妇做好沟通。 目标三:加强急救药品和急救物品的管理,确保抢救工作顺利 措施: 1.产科随时都有急危重的患者,关系到母婴的安全,因此,产房的急救物品和药品要专人负责管理,要求定数量、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定期维修等,要求抢救设备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助产士人人知晓急救药品和物品的使用方法及放置地点,一旦发生危重抢救,就必须争分夺秒,当机立断、沉着冷静、积极有效地抢救。 目标四:安全用药 1. 对静滴缩宫素的产妇,专人监护,根据宫缩调节滴速,并记录血压、脉搏、胎心、宫缩。遇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滴注,并通知医生。 2. 胎肩娩出前,禁止肌注缩宫素。 目标五:加强薄弱环节管理,合理安排工作

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 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 (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 1、严格实施腕带识别制度,对神志不清、危重和无自主能力的病人使用“腕带”识别。 2、急诊产妇由急诊医生和护士负责护送至产房并与产房护士进行交班。 3、产妇出现临产表现时,病房护士应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及时将病人和病历送入产房;接班人员应及时检查胎心、宫缩、胎方位和宫口开大情况。 4、入产房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宫缩情况、胎膜是否已破、羊水量和阴道血量,产妇的治疗情况和卫生处臵情况及其他特殊情况。 5、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后由产房护士护送回病房,和病房护士进行床旁交接。 6、出产房与病房护士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会阴伤口情况、母乳喂养(早吸吮、皮肤早接触)情况、治疗情况、卫生处臵、皮肤情况和产后宣教的情况。 7、入产房和出产房交接后,病房护士和产房护士在交接本上双签名。 (二)产房与病房转接流程

对产妇实施腕带识别→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急诊或病房医生和护士护送产妇至产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产房护士护送产妇回病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 二、产房与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 (一)新生儿查对制度 1、给新生儿注射、用药时,除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外,还需查新生儿床头卡、胸牌、手腕标识(母亲姓名、床号、新生儿出生时间、性别),三处核对无误后方可实施操作。 2、新生儿沐浴回病房时,须核对母亲床头卡、胸牌、手腕标识上的床号、母亲姓名。母婴核对无误后再入母婴同室。 3、在母婴同室内,新生儿更衣时或母婴出院更衣时,需核对新生儿床头卡、胸牌中的母亲床号与姓名、新生儿性别与手腕标识上的内容,核对无误后方可出院。 4、新生儿按摩前后均需核对床头卡,胸牌、手腕标识,三处无误后再入母婴同室。 (二)产房与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 1、当班护士接到接诊患儿通知,做好相关物品及抢救治疗准备。 2、患儿转至我室立即与转诊护士进行患儿病情交接。报告值班医生。

产科新生儿管理流程

产科新生儿管理流程 1.住院医应在新生儿病历上详细记录母亲孕期情况及分娩过程,母亲孕期合 并症、是否胎膜早破、胎儿是否宫内窘迫(胎心和羊水情况)、新生儿是否脐带绕颈、出生后复苏的详细过程等。 2.新生儿医嘱剖宫产者由新生儿住院医开,产房分娩者则由各自管床大夫完 成,节假日则由值班住院医完成。 3.阴道分娩儿由产房住院医查体,写好新生儿病历及首程,并和新生儿住院 医做好交接。剖腹产儿由新生儿住院医查体,写病历及首程,做好登记。 节假日则由值班住院医师完成,出院新生儿应写好出院志和病程记录。 4.如新生儿有需要复苏的相关高危因素存在时,需有儿科医师在场,白天严 大夫到场,节假日或夜间儿科值班大夫到场协助抢救。 5.出生后要监测体温,根据情况进行保暖和监测体温,直至体温稳定。 6.新生儿出生后如有异常或为高危新生儿,应即刻和家属交代病情及处理情 况和注意事项。 7.如新生儿有特殊情况,一定要做好交接。产房护士要和病房护士交接新生 儿情况,剖腹儿应由到手术室接新生儿者和病房护士交接,新生儿护士应和每组的责任护士交接。 8.新生儿有出生缺陷者,查体医师要记录好缺陷情况,并和家属交代病情, 做好交接班。外观畸形者(不管孕周多少或死活)均应及时摄照片。管床住院医应把新生儿出生缺陷诊断填写在首页上。 9.新生儿住院医每日查房后应按新生儿实际情况记录好病程日志,如有特殊 处理应另行记录。 10.儿科会诊一定要写好会诊记录,需要转科新生儿要写好转科志和转科小 结。 11.夜间和节假日如本院儿科无病床,需转外院时,要请儿科大夫会诊,请儿 科大夫评估转诊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病情不稳定的新生儿一定要让儿科大夫一直在场处理新生儿,直至病情稳定后转走。 12.转外院前应和家属交代病情及转外院的原因,转诊到哪个医院要征求家属 的认可。如新生儿病情不稳定,又未联系到120新生儿急救车(北大妇儿

产房管理制度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只供学习与交流产房管理制度 1、产房助产士必须持证上岗,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熟练掌握产时三个产程的处理,做好产时保健。 2、分娩室人员要定期培训并进行抢救练习,遇有突发情况时,能当机立断,妥善处理,以保护母婴安全。 3、凡入室者必须在指定地区更换内进衣、戴口罩、帽子及产房专用鞋。患有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疾病的工作人员暂调离产房。非本科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产房。 4、分娩室的用物、器械、药品、敷料,应由专人负责保管,用后随时进行补充。器械定期上油和维护。 5、每次分娩结束,应及时整理、清洁消毒产床及使用后的物品,按常规处理,室内通风换气,保持整洁。 6、待产室应经常保持安静、整洁,产妇入待产室必须更换病人衣裤和鞋。 7、产包打开超过四小时,产妇未分娩者需要重新更换产包,再行接生。 8、产妇合并传染病者,应在隔离产房分娩,器械均用消毒液浸泡处理后,再清洗包装,所有布类按消毒灭菌常规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双袋包装),密闭后运送,焚烧处理。产妇离开分娩室后,必须用消毒液擦拭室内所有物体表面及地面,并进行空气消毒,然后通风。 9、产时严密观察三产程进展,注意监护孕妇及胎儿情况。分娩后产妇在分娩室常规观察2小时,注意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子宫收缩情况,防治产后出血,做好新生儿护理,若无特殊情况可送回爱婴区休息。 10、新生儿出生后,必须抱给产妇看性别,如有畸形或其他异常特征,也须向家属交待清楚,作好详细记录,并印新生儿双脚印和产妇右指模。在婴儿右腕系上手圈,并注明母亲姓名、床号及新生儿性别等,量体重、身高等检查后,裸体与母亲皮肤接触30分钟,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及时填好产时记录及新生儿出生证明材料。 11、设温馨产房及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使孕妇在分娩时得到助产士和亲人更多的抚慰、关怀和鼓励,达到顺利分娩的目的。

产房和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和流程

关于印发《产房与病房孕产妇转接制度与流程》等九项 制度的通知 各科室: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加强产科安全管理的十项规 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产房与病房孕产妇转接制度与流程》等九项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对照规定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产房与病房孕产妇转接制度与流程 (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 1、严格实施腕带识别制度,对神志不清、危重和无自主能力的孕妇使用“腕带”识别。 2、急诊产妇由急诊医生和护士负责护送至产房并与产房护士进行交班。 3、产妇出现临产表现时,病房护士应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及时将病人和病历送入产房;接班人员应及时检查胎心、宫缩、胎方位和宫口开大情况。 4、入产房交接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宫缩情况、胎膜是否已破、羊水量和阴道血量,产妇的治疗情况和卫生处置情况及其他特殊情况。 5、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 2 小时后由产房护士护送回病 房,和病房护士进行床旁交接。 6、出产房与病房护士交接容包括: 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 收缩情况、会阴伤口情况、母乳喂养(早吸吮、皮肤早接触)情况、治疗情况、卫生处置、皮肤情况和产后宣教的情况。 7、入产房和出产房交接后,病房护士和产房护士在交接本上双签名。 (二)产房与病房转接流程 对产妇实施腕带识别--T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T 急诊或病房医生和护士护送产妇至产房--T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产房护士护送产妇回病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产房与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 1、新生儿出生后,当班护士应认真做好出生记录,并让产妇本人确认新生儿性别,同时建立新生儿身份识别记号。

助产士护理及交接剖宫产新生儿流程

助产士护理及交接剖宫产新生儿流程 1.接通知后迅速赶往手术室。 2.取婴儿包被,更换手术室专用拖鞋、隔离衣、帽子口罩后进入手术间。 3.打开辐射台,铺好婴儿包被,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片无菌垫铺于包被内,并检查婴儿秤是否准确。做好抢救新生儿窒息的物品准备(连接复苏囊并检查性能、打开氧源、检查喉镜及气管导管、连接吸痰器)。 4.戴无菌手套,取器械及碘伏纱布。 5.从手术医师手里稳妥接过新生儿,注意无菌原则避免污染术者的手套,记录出生时间。 6.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进行评分,异常者立即呼叫术者,一起抢救,同时手术室护士呼叫新生儿科医师。 7.正常新生儿放于辐射台上,进行清理呼吸道,擦干全身,处理脐带,包裹脐带夹。 8.称体重,让产妇查看新生儿性别,再放于辐射台上擦胎脂(耳后、颈部、腋下、腹股沟),盖好被子,侧放新生儿。 9.将器械放于手术车下,脱下手套,处理吸痰管。 12.取病历查看内容(姓名、住院号)与婴儿母亲(呼叫姓名、查看产妇腕带)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按病历上姓名、住院号填写婴儿腕带,采集母亲右手拇指指印于新生儿记录上。 13.将婴儿腕带内容与产妇腕带内容(姓名、住院号)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系好婴儿腕带(要求松紧适宜),采集新生儿左足印于新生

儿记录上,包裹好新生儿,侧放于辐射台上,关闭辐射台,并随时观察新生儿情况。 14. 抱婴儿行母、婴面颊皮肤接触。 15. 按病历内容填写新生儿记录、新生儿交接记录,将新生儿记录入病历。 16.待产妇手术结束后,抱好婴儿,拿好新生儿交接记录,与产妇一起离开手术间。若产妇因合并症及病情复杂导致手术时间较长,助产士可在手术室门外呼叫患者家属,看到家属后反问产妇姓名,与新生儿交接记录上的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嘱家属一起去产科病房。17.在产科病房与产科护士、家属、三方核对婴儿并在交接记录上签字,核对无误后将新生儿交接记录交给产科护士入病历。

产房管理制度

产房管理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产房管理制度 1、产房助产士必须持证上岗,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熟练掌握产时三个产程的处理,做好产时保健。 2、分娩室人员要定期培训并进行抢救练习,遇有突发情况时,能当机立断,妥善处理,以保护母婴安全。 3、凡入室者必须在指定地区更换内进衣、戴口罩、帽子及产房专用鞋。患有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疾病的工作人员暂调离产房。非本科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产房。 4、分娩室的用物、器械、药品、敷料,应由专人负责保管,用后随时进行补充。器械定期上油和维护。 5、每次分娩结束,应及时整理、清洁消毒产床及使用后的物品,按常规处理,室内通风换气,保持整洁。 6、待产室应经常保持安静、整洁,产妇入待产室必须更换病人衣裤和鞋。 7、产包打开超过四小时,产妇未分娩者需要重新更换产包,再行接生。 8、产妇合并传染病者,应在隔离产房分娩,器械均用消毒液浸泡处理后,再清洗包装,所有布类按消毒灭菌常规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双袋包装),密闭后运送,焚烧处理。产妇离开分娩室后,必须用消毒液擦拭室内所有物体表面及地面,并进行空气消毒,然后通风。 9、产时严密观察三产程进展,注意监护孕妇及胎儿情况。分娩后产妇在分娩室常规观察2小时,注意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子宫收缩情况,防治产后出血,做好新生儿护理,若无特殊情况可送回爱婴区休息。 10、新生儿出生后,必须抱给产妇看性别,如有畸形或其他异常特征,也须向家属交待清楚,作好详细记录,并印新生儿双脚印和产妇右指模。在婴儿右腕系上手圈,并注明母亲姓名、床号及新生儿性别等,量体重、身高等检查后,裸体与母亲皮肤接触30分钟,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及时填好产时记录及新生儿出生证明材料。 11、设温馨产房及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使孕妇在分娩时得到助产士和亲人更多的抚慰、关怀和鼓励,达到顺利分娩的目的。

母婴安全管理制度

宜兴市红塔医院 母婴安全管理制度 一、产科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行业务副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及时协调院内相关科室关系,解决产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改进产科工作,并做好记录备查。 (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严格执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配备各级各类产科工作人员,产科设备,建立健全产科工作制度,落实各种人员职责。 (三)、成立院内产科抢救组,产科质量管理小组,每半年评价一次产科质量,并做好登记。 (四)、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产儿科双查房制度,产儿科要互相配合,同时负责对病理新生儿和母亲的查房和诊治,执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五)、实行产科危重病人请示报告制度。发现危重孕产妇,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科主任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奔赴现场抢救,指挥抢救工作,并报告医院,协调各相关科室共同组织抢救。 (六)、严格实行医生、护士每班值班,交接班制度。实行一、二线医师双岗负责制。特殊情况个别交接;交接时应对孕产妇的胎心,产程进展,高危因素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如实记录,签字。科主任应对交接班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和监督。 (七)、加强对产科人员的助产技术培训。实行产科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制度,有计划安排医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和推广产科服务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产科质量不断提高。 二、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

(一)、认真做好孕妇系统管理,产前保健时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统一使用依法印制的孕产期保健手册,如实填写相关内容,按要求认真做好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孕期保健服务。孕妇住院分娩时须将孕产期保健手册交给产科,通知在检查产妇后要向孕妇和家属介绍产妇情况,耐心细致解释分娩本身的安全性和风险性,提供咨询服务,提倡和鼓励自然分娩,使产科医生及时掌握孕妇孕期保健情况,记录分娩情况,做好产后保健记录以及产后入户访视的母婴保健情况。 (二)、对住院分娩的孕妇,接诊人员要详细、如实地填写孕产妇姓名,丈夫姓名及夫妻双方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 (三)、产房实行24小时负责制,负责第一产程到第三产程全产程监护的产时保健服务,助产人员除掌握适宜产科技术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抢救危重患儿时应有儿科医师进产房负责抢救,助产人员协助。实行剖宫产术需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决定,主刀医师应具备妇产科医师职称,具备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学历。 (四)、危重孕产妇的急救和转诊制度 1、组建急危重症孕产妇抢救专家组。 2、负责疑难重症孕产妇的会诊和抢救、培训和指导等。 3、妇产科工作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病情变化、治疗经过及效果,及时进行院内会诊。对于病情中出现的新问题难以处理而病人又不宜转送时,应及时申请院外会诊,同时继续采用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诊治。 4、建立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凡有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应予优先安排。 5、对病情危重,在本院无条件抢救,且病人可以运送时应尽早转院。 6、转诊程序 (1)有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并需转诊者,原则上应转往上级医院。

患者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患者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成立由分管护理副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管理组织,负责督导,全面检查。 2.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质量管理组织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全体护士。 4.实行护理部、护士长二级质量管理,科室质控小组每月检查1次,护理部每月检查,并有记录。 5.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并以护理质量改进表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6.科室根据存在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并以质量改进表形式汇报护理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7.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会议,分析护理质量现状,寻找护理质量缺陷及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制定下季度质量改进目标。 8.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及护士长管理考核的重点。 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在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组织有关部门对全院 护理质量进行监控。

2.健全完善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及各级各类护理人员职责。 3.制定和完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发挥相应的督导与协调作用。 4.根据医院护理工作计划,结合护理工作实际情况,不定期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议,研究安排护理工作,解决有关的问题。 5.制定各种护理紧急风险预案,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组织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质量管理。 7.组织定期开展全院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教育,防止医疗事故发生,对护理缺陷有登记报告制度,及时了解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8.对重要护理事件进行讨论、研究并提出初步意见,上报院长办公会审定。 9.委员会委员分工参加4个专项质控组,检查并指导有关工作。 10.每季度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研究护理质量提高的措施,提出改进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体现持续改进。 三.腕带标识管理制度 1.当患者被收治住院时,患者按要求佩戴腕带,腕带标识上应标明:患者姓名、病区、床号、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等,

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制度

产科安全管理全套制度 (一)、实行常务业务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及时协调院内相关科室关系,解决产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改进产科工作,并做好记录备查。确保产科的各项工作流程落实到位。 (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严格执行《XX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和《XX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试行)》配备各级各类产科工作人员,产科设备,建立健全产科工作制度,落实各种人员职责。 (三)、成立院内产科抢救组,产科质量管理小组,按照《XX县,乡级产科质量标准》每半年评价一次产科质量,并做好登记。(四)、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产儿科双查房制度,产儿科要互相配合,同时负责对转入新生儿科的病理新生儿和母亲的查房和诊治,执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五)、实行产科危重病人请示报告制度。发现危重孕产妇,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科主任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奔赴现场抢救,指挥抢救工作,并报告医院,协调各相关科室共同组织抢救。(六)、严格实行医生、护士每班值班,交接班制度。实行一、二线医师双岗负责制。特殊情况个别交接;交接时应对孕产妇的胎心,产程进展,高危因素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如实记录,签字。科主任应对交接班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和监督。 (七)、加强对产科人员的助产技术培训。实行产科人员继续医学教

育学分管理制度,有计划安排医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和推广产科服务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产科质量不断提高。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式大力开展培训工作。

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 (一)、认真做好孕妇系统管理,产前保健时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统一使用依法印制的《XX孕产期保健手册》,如实填写相关内容,按要求认真做好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孕期保健服务。孕妇住院分娩时须将《XX 孕产期保健手册》交给产科,通知在检查产妇后要向孕妇和家属介绍产妇情况,耐心细致解释分娩本身的安全性和风险性,提供咨询服务,提倡和鼓励自然分娩,使产科医生及时掌握孕妇孕期保健情况,记录分娩情况,做好产后保健记录以及产后入户访视的母婴保健情况。(二)、对住院分娩的孕妇,接诊人员要详细、如实地填写孕产妇姓名,丈夫姓名及夫妻双方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 (三)、产房实行24小时负责制,负责第一产程到第三产程全产程监护的产时保健服务,助产人员除掌握适宜产科技术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抢救危重患儿时应有儿科医师进产房负责抢救,助产人员协助。实行剖宫产术需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决定,主刀医师应具备妇产科医师职称,具备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学历。 (四)、危重孕产妇的急救和转诊制度 1、急救和转诊网络的建设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负责规划本行政区域内的孕产妇急救和转

手术室接婴儿工作流程

接剖宫产新生儿工作流程 1、 与产妇委托的新生儿监护人核对新生儿性别、腕带、踝带、查 看外观,进行新生儿安全告知,确认无误后签名按手印; 2、 进行新生儿入室护理,与责任护士床边交接班; 3、如遇新生儿转科,与监护人及新生儿科护士在新生儿科确认信息 并交接签字; 4、完善相关记录及登记。 注意事项: 1、新生儿出生时巡回护士、麻醉医生必须在场并参与新生儿复苏。 2、与手术室护士共同认真执行新生儿性别核对及物品清点交接工作。 3、确保新生儿转运途中安全。 进手术室前 进手术室后 出手术室前 1、接到手术室通知,备齐物品,10分钟内到达手术间; 2、物品准备:婴儿车、包被、剖宫产包、护脐包、胎脂净、新生儿病历、 腕带2条、印泥、皮尺、胎盘交接登记本、黄色污物袋。 1、备好新生儿复苏、吸痰及给氧装置,取手套2副; 2、评估产妇情况,如孕周、高危因素及并发症等; 3、铺好无菌操作台; 4、戴手套,向器械护士取血管钳和剪刀各1把,并进行双向核对; 5、套好气门芯,将血管钳、剪刀闭合用护脐包尾端包裹放于第二层治疗巾; 6、准备好无菌治疗巾站于病人头侧,接新生儿时右手托住头颈部、左手抓 握双足踝,接稳新生儿后通知医生松手; 7、立即至新生儿复苏台进行保暖、清理呼吸道(必要时行新生儿窒息复 苏)、剪脐带等处理; 8、与产妇核对婴儿性别,并请产妇自己口述婴儿性别; 9、与巡回护士核对新生儿性别,填写并佩戴腕带及踝带; 10、与巡回及器械护士清点并归还器械; 11、做好新生儿保暖侧卧于婴儿车,将胎盘包装带回。 1.与巡回护士共同于剖宫产新生儿交接记录单上签名; 2.遇新生儿特殊情况,须与麻醉医师或新生儿医师一起护送至新生儿科 出手术室

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通过对产房护理安全隐患因素的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制定完善的产房助产专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提高产科质量,保证母儿平安,降低纠纷的发生。 护理安全是指护士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循护理核心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伤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是提高患者满意。 一、影响产房护理安全的因素 1、人员因素。由于倒班护士技能知识、经验不足,安全意识不强,对预见可能发生的护理隐患纠纷能力不够,同时产房护理是融产、儿科护理;健康教育为一体的护理服务,对助产人员要求较高,对已发生的护患纠纷不会运用恰当的方法解决,这都影响护理安全。 2、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违反技术操作常规;助产技术水平低;抢救流程与技术不熟练,抢救物品及药品未每班检查或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延误抢救的最佳时机,造成病人不可逆的损害。 3、管理因素。产房的护理管理涉及产科病房、儿科病房、新生儿科病房等相关科室间的协作。产房的护士要与产科医生、儿科医生、病房护士及其他科室等人员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产房的各项工作。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设备物资管理不善、排班不合理、管理者对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缺乏预见性等是影响护理安全的管理因素。这不仅是发生纠纷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 4、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

(1)医护记录时间不统一记录的不及时性和不一致性,使病案不能起到应有的举证作用。 (2)记录书写不及时、不完整分娩期间的记录常是事后回顾性记录,易漏记某项或记录内容与事实有出入,而使护理记录不完整或欠真实。 (3)过于简单、缺乏连续性,不能动态反映病情变化 (4)签名不规范或代签名的现象时有发生使病案缺乏举证作用。 5、差错事故隐患。产房是一个高风险的医疗单位,工作中差错事故隐患较多,医务人员面临风险越来越大,如护送孕产妇时(包括婴儿)、接产前的物品准备、产程观察、意外事件(如坠床、产妇羊水栓塞等)、产后大出血等,还有在接生过程中技术不过硬,保护会阴不当造成会阴撕裂II I度以上,导尿插入阴道或在阴道内遗留物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6、无菌技术产房的工作环境要求较高,对空气中的细菌数要加以控制,以达到生物洁净标准。但是产房每天进出人员频繁,如医生、护士、卫生员、产妇、进修实习人员等,流动性大,其鞋、衣物、被服等清洁程度与产房工作环境尤其是产室内的空气净化程度密切相关。无菌技术操作也是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外科洗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铺 无菌巾等,由于临床带教的差异以及个人接受能力会增加管理的难度。 7、产房人员的职业暴露是因为产科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检查操作项目较多,如接生、缝合、检查、抢救新生儿等,容易被血液、体液污染和锐器刺伤。助产人员频繁接触,受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病毒感染的机会较大;同时护士在各项操作中频繁接触手套、消毒液等易引起皮炎及过敏现象。 二、管理对策

产房与病房产妇交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产妇交接制度与流程 一、产房与病房产妇转接制度与流程 (一)产房与病房产妇转接制度 1、严格实施腕带识别制度,对神志不清、危重与无自主能力得病人使用“腕带”识别。 2、急诊产妇由急诊医生与护士负责护送至产房并与产房护士进行交班。 3、产妇出现临产表现时,病房护士应详细记录宫缩与胎心情况,宫口开大3cm时将产妇与病历送入产房;接班人员应及时检查胎心、宫缩、胎方位与宫口开大情况。 4、入产房交接内容包括:产妇得生命体征、胎心、宫缩情况、胎膜就是否已破、羊水量与阴道血量,产妇得治疗情况与卫生处置情况及其她特殊情况。 5、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后由产房护士护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进行床旁交接。 6、出产房与病房护士交接内容包括:产妇得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会阴伤口情况、母乳喂养(早吸吮、皮肤早接触)情况、治疗情况、卫生处置、皮肤情况与产后宣教得情况。 7、入产房与出产房交接后,病房护士与产房护士在交接本上双签名。 (二)产房与病房转接流程 对产妇实施腕带识别→详细记录宫缩与胎心情况→急诊或病房

医生与护士护送产妇至产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产房护士护送产妇回病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产房与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 (一)产科与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患儿转接制度 1、当班护士接到转诊患儿通知,做好转诊物品准备,根据需要备婴儿转运箱、吸氧面罩等。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核对婴儿姓信息(包括产妇姓名、婴儿性别、出生日期、体重)、婴儿手圈、性别与出生记录就是否一致。 3、评估患儿病情予以护理处置,做好皮肤、脐部、臀部护理。 2、患儿转出至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即与接诊护士进行患儿病情交接。 3、交代患儿得出生抢救治疗情况、预苗接种及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 5、做好接诊交接登记,确认无误与接诊护士签名于记录中。 (二)产房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转接流程 通知转诊→做好转诊准备→核对患儿信息→评估患儿→采取护理措施→记录→出生情况与治疗、疫苗接种事项→核对患儿手圈、胸牌与记录→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

产科各班工作流程

主班工作流程 7:30接物品、药品→接病人总数及相应总数及相应病历→08:00晨交班会→急需用药时,及时到药房领药→发出院带药→改医嘱→,转抄医嘱及各种治疗本→查对B超检查单、更换敷贴→发新生儿药→参加跑铃,耐心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并协助解决。14:30接物品并记录→划体温、加体温单、测体重、血压并记录,勾出发热病人的床号→核对一览表→整理当日出院病历并登记→查对所有医嘱并签字→参加跑铃,→耐心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并协助解决→领药、发药、让产妇或家属签字,并交代注意事项→整理药柜,及时添补常用药品,检查药品效期。 责任班工作流程 7:30晨间护理→健康教育→介绍责任护士并换牌→08:00晨交班会→掌握病区病人的病情→特殊病人床头交接班→指导并协助本组危重特殊病人护理→光疗的新生儿换尿片、翻身→会阴擦洗→进行8AM肌肉注射→配液体→输液→交代药物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巡视病房→加液体→观察输液情况→填写护理记录单及静脉输液单→负责治疗室台面的卫生→更换利器盒→执行当日临时医嘱→收婴儿(每次不超过六个)洗澡→围产保健访视指导并签字→接术后、产后的病人及婴儿→查对B超检查单更换敷贴→进行低频、微波等

治疗→测四段血糖→发12:00口服药→出院指导并签字→清点物品→交代出院注意事项→下班前准备。 14:30与一节班进行口头交班→特殊病人床头交接班→午间间护理→新生儿抚触→测四段血糖→抄次日输液卡,摆液体并签名→进行4PM的治疗,摆次日口服药,→发4PM口服药→接术后、产后的病人及婴儿→巡视病房→加液体→观察输液情况→,填写护理记录单及静脉输液单→健康教育→按要求接术后、产后的病人及婴儿→书写交班报告→取48小时心电监护仪,→填写护理记录单→与夜班进行交班→特殊病人床头交接班→下班前准备 7-3班工作流程 7:30晨间护理→08:00晨交班会→掌握病区病人的病情→特殊病人床头交接班→接并检查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及数量→更换消毒液→周三周五更换酒精瓶→光疗的新生儿换尿片、翻身→进行8AM 肌肉注射→配液体→输液→交代药物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巡视病房→加液体→观察输液情况→填写护理记录单及静脉输液单→执行当日临时医嘱→收婴儿(每次不超过六个)洗澡→围产保健访视指导并签字→接术后、产后的病人及婴儿→查对B超检查单更换敷贴→进行低频、微波等治疗→测四段血糖,填写记录→出院指导并签字→清点物品→交代出院注意事项→11:00下班 12:00与责任班交接班、特殊病人床头交接班→查对当天医嘱及治疗全册,并签名→取心电监48小时监护仪→更换出院病人的床

产房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产房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为强化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有效降低职业接触风险,最大限度避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所造成的健康损害,根据本院相关规定结合本科实际,制定本制度。 1.科室感染管理质量监控小组,负责本科室职工职业安全防护统筹管理工作。 2.强化员工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高其职业防护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3.xx职业安全卫生一般操作规程。 3.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针、刀片等锐气划伤或刺伤。 3.2可能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接触的工作场所,应禁止进食、饮水、化妆和摘隐形眼镜等。 3.3禁止食品和饮料混置于储存血液或有其他潜在污染的冰箱、抽屉、柜子等。 3.4禁止接触弯曲被污染的针具,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具和针管,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3.5在处理血液或其他潜在污染物质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喷、溅、洒落和飞扬或产生泡沫。 3.6禁止用口吮吸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 4.配备安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教会员工正确使用。 4.1医务人员诊疗过程中,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应戴手套,(手部皮肤破损者应戴双层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及时洗手,必要时手消毒。

4.2医务人员诊疗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或其他潜在污染物喷溅、洒落等,污染眼、鼻、口、身体时,须佩戴口罩,护目镜或面罩等。 4.3定期体检,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4.4规范处置医疗废物,预防锐器伤发生。 4.5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在做好应急处置的同时,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及时报告、登记、评估并开展必要的干预工作。

医院产科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产科安全管理制度

一、产科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行业务副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及时协调院内相关科室关系,解决产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改进产科工作,并做好记录备查。 (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严格执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配备各级各类产科工作人员,产科设备,建立 健全产科工作制度,落实各种人员职责。 (三)、成立院内产科抢救组,产科质量管理小组,每半年评价一 次产科质量,并做好登记。 (四)、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产儿科双查房制度,产儿科要互相配合,同时负责对病理新生儿和母亲的查房和诊治,执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五)、实行产科危重病人请示报告制度。发现危重孕产妇,要及 时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科主任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奔赴现场抢救,指挥抢救工作,并报告医院,协调各相关科室共同组织抢救。 (六)、严格实行医生、护士每班值班,交接班制度。实行一、二 线医师双岗负责制。特殊情况个别交接;交接时应对孕产妇的胎心, 产程进展,高危因素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如实记录,签字。 科主任应对交接班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和监督。 (七)、加强对产科人员的助产技术培训。实行产科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制度,有计划安排医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不 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和推广产科服务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产科质量不断提高。 二、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 (一)、认真做好孕妇系统管理,产前保健时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统一使用依法印制的孕产期保健手册,如实填写相关内容,按要求认真做好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孕期保健服务。孕妇住院分娩时须将孕产期保健手册交给产科,通知在检查产妇后要向孕妇和家属介绍产妇情 况,耐心细致解释分娩本身的安全性和风险性,提供咨询服务,提倡

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生效日期:2012 修订日期: 应急预案:(一)初步复苏年 年 06 月月 01日 日 1、将新生儿放在预热的辐射保温台上。 2、摆正体位,肩押部垫高3厘米,呈鼻吸气位。 3、清理呼吸道,先口后鼻(必要时气管插管)。 4、擦干全身,给予刺激,重新摆正体位,肩押部垫高3厘米,呈鼻吸气位。 5、必要时给氧。 6、评价呼吸、心率、肤色,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措施。 (1)如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继续给予支持护理,加强病情监测。(2)呼吸暂停或心率《100次/分,肤色青紫,立即给予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二)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1、选择气囊,接上氧源,选择合适型号的面罩。 2、检查气囊(压力、减压阀、性能等)。 3、站在新生儿的一侧或头部,将新生儿的头部摆正到鼻吸气位。 4、将气囊和面罩放置在新生儿面部,查气道密闭性(用正确压力 通气胸廓扩张情况)。 2-3次,观察 5.100%氧开始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30秒后,评价: (1)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可停止加压给氧,并给予触觉刺 激,使其大声啼哭后,继续给予支持护理,加强病情监测。 (2)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心率<60次/分或介于60-80次/分无上升,肤色青紫,需要实行胸外心脏按压。 (三)胸外心脏按压 1、手的正确位置在胸骨下1/3处(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 2、双指法(用中指和食指或无名指指尖,垂直压迫) 3、拇指法(两拇指可并排放置或重叠,拇指第1节应弯曲,垂直压迫,双手环抱胸廓 支撑. 4、压迫深度为前后胸直径1/3,放松时指尖或拇指不离开胸骨,下压时间应稍短于放 松时间,节奏每秒按压3次呼吸1次,频率为120次/分. s.30秒胸外按压后,评价: (1)心率>80次/分,停止胸外心脏按压继续人工呼吸,如有自主呼吸,肤色红 润,可停止加压给氧改为常压给氧,送入新生儿病房继续护理,与当班护士交接、 记录. (2)心率<60次/分或介于60-80次/分无上升,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肤色青 紫,重新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并进行气管插管和使用药物。 (四)气管插管 1、气管插管指征: (1)需要气管内吸引清除胎粪时; (2)气囊面罩人工呼吸无效或要延长时; (3)经气管注入药物时; (4)特殊复苏情况,如先天性AA病或超低出生体重儿。 2、选择合适型号的镜片(1号足月儿用,0号早产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