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负荷等级划分

负荷等级划分

负荷等级划分
负荷等级划分

负荷等级划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最新各类负荷分级明细表(含人防负荷分级)

表7-1负荷分级表

序号用电单位用电设备或场合名称负荷级别

1一类高层建

①消防用电:消防控制室、消防泵、防排烟设

施、消防电梯及其排水泵、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

指示标志、电动防火卷帘等

一级

②走道照明、值班照明、警卫照明、航空障碍标

志灯

③主要业务用计算机系统电源、安防系统电源、

电子信息机房电源

④客梯电力、排污泵、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生活泵

2二类高层建

①消防用电:消防控制室、消防泵、防排烟设

施、消防电梯及其排水泵、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

指示标志、电动防火卷帘等

二级

②主要通道及楼梯间照明、值班照明、航空障碍

标志灯等

③主要业务用计算机系统、信息机房电源,安防

系统电源

④客梯电力、排污泵、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生活泵

3非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50m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库房

消防

用电

一级①超过1500个座位的影剧院、超过3000个

座位的体育馆

二级②任一层面积>3000m2的展览楼、电信楼、

财贸金融楼、商店、省市级及以上广播电视

③室外消防用水量>25L/s的其它公共建筑

④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0L/s的工厂、仓库

4国家级国宾

馆、大会

堂、国际会

议中心

主会场、接见厅、宴会厅照明,电声、录像、计

算机系统

一级(特)地方厅,总值班室、主要办公室、会议室、档案

室、客梯、生活泵

一级

5国家计算中

电子计算机系统电源一级(特)

6国家气象台气象业务用计算机系统电源一级(特)

7防灾中心国家

及省

防灾、电力调度及交通指挥计算机系统电

一级(特)

电力调度中心交通指挥

中心级的

其他用电负荷的负荷等级套用序号1、2、3、8的负

荷分级表

8办公

建筑

国家级

政府办

公建筑

主要办公室、会议室、总值班室、档案室及主要

通道照明、消防用电、客梯、生活泵等负荷

一级

其他办

公建筑

一类办公建筑、一类高层办公

建筑

包括客梯、主要办

公室、会议室、总

值班室、档案室及

主要通道照明及消

防用电负荷、生活

泵等

一级二类办公建筑、二类高层办公

建筑高度≤50m的省、部级行

政办公楼

二级

三类办公建筑三级

除一、二级负荷以外的用电设备及部位三级

序号用电单位用电设备或场合名称负荷级别

9旅

一、二级

经营及设备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电源一级(特)电子计算机、电话、电声及录像设备电源、

新闻摄影电源

地下室污水泵、雨水泵,主要客梯

宴会厅、餐厅、康乐设施、门厅及高级客

房、主要通道等场所的照明用电

一级

其余如普通客房照明、厨房用电等负荷

二级三级相应项目的负荷等级比一、二级旅馆低一级

四至六级三级

10商

大型

经营管理用计算机系统电源一级(特)

营业厅,门厅,主要通道的照明,事故照明一级

自动扶梯,客梯,空调设备二级中型营业厅,门厅,主要通道的照明,事故照明,客梯二级

其它大中型商店的其余负荷及小型商店的全部负荷三级高层建筑附设商店负荷等级同其最高负荷等级

11医疗建筑急诊部的所有用房;监护病房、产房、婴儿室、

血液病房的净化室、血液透析室;病理切片分

析、磁共振、手术部、CT扫描室、高压氧仓、加

速器机房、治疗室、血库、配血室的电力照明,

以及培养箱、冰箱,恒温箱和其它必须持续供电

的精密医疗装备;走道照明;重要手术室空调

一级电子显微镜、X光机电源、高级病房、肢体伤残二级

康复病房照明、一般手术室空调

12

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重要实验室电源:生物制品、培养剂用电等一级高层教学楼客梯、主要通道照明二级

13民用机场航空管制,导航,通信,气象,助航灯光系统设施和

台站;边防、海关的安全检查设备;航班预报设

备;三级以上油库,为飞机及旅客服务的办公用

一级(特)

候机楼、外航驻机场办事处、机场宾馆及旅客过

夜用房、站坪照明、站坪机务用电

一级除一级负荷和特别重要负荷外的其他用电二级

14

铁路客运站

(火车站)最高聚集人数≥4000人的旅

客车站和国境站包括旅客站房、站

台、天桥及地道等

的用电负荷

一级最高聚集人数<4000人的大型

站和中型站用电

二级小型站的用电负荷三级

15港口客运站

通信、导航设施用电负荷一级港口重要作业区,一、二级站的用电负荷二级

16汽车客运站一、二级站用电负荷二级四级站用电负荷三级

17图书馆藏书量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的主要用电设备≥二级其他图书馆的用电负荷等级≥三级

序号用电单位用电设备或场合名称负荷级别

18

特、甲等剧场的调光用计算机系统电源一级(特)特、甲等剧场的舞台照明、贵宾室、演员化妆

室、舞台机械设备、电声设备、电视转播、消防

设备、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等

一级甲等剧场观众厅照明、空调机房电力和照明、

炉房电力和照明等;乙、丙等剧场的消防设备和

应急照明

二级

19电影院甲等电影院(不包括空气调节设备用电)

二级乙等特大型电影院的消防用电和应急照明

20博物馆大型馆安防设备电源,珍贵展品展室的照明一级(特)

展览馆大型馆的电气负荷≥二级

中、小型馆的电气负荷≥三级

21体育建筑

特级体育场馆、游泳馆的比赛场(厅)、主席

台、贵宾室、接待室、新闻发布厅、广场及主要

通道照明、计时记分装置、计算机房、电话机

房、广播机房、电台和电视转播、新闻摄影及应

急照明等用电

一级(特)

甲级体育场馆、游泳馆的比赛场(厅)、主席

台、贵宾室、接待室、新闻发布厅、广场及主要

通道照明、计时记分装置、计算机房、电话机

房、广播机房、电台和电视转播、新闻摄影及应

急照明等用电

一级

特、甲级体育场馆、游泳馆非比赛使用的电气设

备二级乙级及以**育建筑的用电设备

22省,地,市气

象台

主要业务用计算机系统电源一级(特)气象雷达、电报及传真收发设备、卫星云图接收

机及语言广播电源、气象绘图及预报照明

一级

23

电视台

广播电台

计算机系统电源一级(特)直播的语音播音室、电视演播厅、控制室、录像

室、中心机房、微波机房及其发射机房的用电

一级洗印室、电视电影室、审听室,主客梯,楼梯照明二级

24汽车库、修

车库、

停车场

Ⅰ类汽车库,机械停车设备及采用升降梯

作车辆疏散出口的升降梯含消防

用电

一级Ⅱ、Ⅲ类汽车库和Ⅰ类修车库用电(含消

防用电)

二级

25

汽车

加油加气站加油加气站的供电负荷等级可以是二级或三级,但消防水泵及事故应急照明用电应为二级负荷

26

银行

金融中心

证交中心

重要计算机系统和防盗报警系统一级(特)大型银行营业厅及门厅照明,一般银行的防盗照明一级

小型银行营业厅营业厅及门厅照明二级

27

警卫照明、提审室一级

28

大型冷库、冷库电梯、库内照明二级公称体积在2500m3以下的小型冷库≥三级

29粮食仓库

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的平房仓电力负荷

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的钢板筒仓仓群的电力

三级序号用电单位称用电设备或场合名称负荷级别

30人

消防用电

建筑面积>5000m2的人防工程一级

建筑面积≤5000m2的人防工程≥二级

中心医院

急救医院

基本通信设备、应急通信设备用电,应急照

明,三种通风方式装置系统用电;主要医疗

救护房间内的设备和照明用电,柴油电站配

套的附属设备的自用电

一级

重要的风机、水泵

二级

辅助医疗救护房间内的设备和照明用电

洗消用的电加热淋浴器

医疗救护必需的空调、电热等设备用电

电动防护密闭门,电动密闭门;电动密闭阀

门用电

正常照明

除一、二级外的其它负荷的设备三级救护站

防空专业队工

一等人员掩蔽

基本通信设备、应急通信设备

一级

柴油电站配套的附属设备的自用电

应急照明

重要的风机、水泵

二级

三种通风方式装置系统

洗消用的电加热淋浴器

完成防空专业队任务所必须的用电设备

电动防护密闭门,电动密闭门;电动密闭阀

正常照明

除一、二级外的其它负荷的设备三级

二等人员掩蔽

生产车间

食品站

区域电站

区域供水站

基本通信设备、音响警报接收设备、应急通

信设备

一级

柴油电站配套的附属设备的自用电

应急照明

重要的风机、水泵

二级

三种通风方式装置系统

正常照明

洗消用的电加热淋浴器

区域水源的用电设备

电动防护密闭门,电动密闭门;电动密闭阀

除一、二级外的其它负荷的设备三级

物资库汽车库

基本通信设备、应急通信设备

一级柴油电站配套的附属设备的自用电

应急照明

重要的风机、水泵

二级电动防护密闭门,电动密闭门;电动密闭阀

正常照明

除一、二级外的其它负荷的设备三级

注:我国的用电负荷只有一、二、三共三个负荷等级。表格中“一级(特)”表示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它也属于一级负荷,不能将其与一、二、三级负荷并列为第四种负荷级别。

关于负荷分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电单位的负荷级别取决于该单位内最高级别用电设备的负荷等级。(2)表中所列序号1~3分别为一类高层建筑、二类高层建筑和非高层建筑的通用性负荷等级划分,其它则为专项性负荷等级划分。

(3)电气工程师应首先根据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并会同建筑专业共同确认一项建筑工程的建筑类别和等级,然后对照负荷等级划分表确定电能用户(用电单位)及用电设备的负荷等级,当某种用电负荷在通用性与专项性负荷等级表的负荷级别相矛盾时,应按等级较高者划分执行。

(4)当主体建筑内有特别重要的一级负荷(即所谓的特别重要负荷)时,与特别重要负荷相关的空调负荷应划为一级负荷。

(5)当主体建筑内有一级负荷时,与一级负荷有关的主要通道照明应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用电单位同理类推。

(6)重要电讯机房的电源为一级负荷,其交流电源的负荷级别应与该用电单位的最高等级的电力负荷相同。

(7)主体建筑内有大量一级负荷设备时,其附属的锅炉房、冷冻站、空调机房的电力和照明应为二级负荷。

(8)民用建筑中消防用电的负荷等级,应符合国家现行的《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规范的规定。一类和二类高层建筑的消防用电应分别按一级和二级负荷要求供电,非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用电除表7-1所列项目及专项设计规范另有规定外均可按三级负荷要求供电。

(9)表7-1中列为一级负荷的电子计算机及其系统机房和已记录的媒体存放间的应急照明应为一级负荷。

(10)非高层住宅(包括底部设置商业服务用房的非高层住宅)的电梯电力应为三级负荷。

公路等级划分依据

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用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一般情况下: 1级公路是连接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部分立交的公路。 2级公路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 3级公路是沟通县或县以上城市的支线公路。 4级公路是沟通县或镇、乡的支线公路。 一、交通量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60000~100000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

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车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二、使用年限 公路等级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10年;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三、行车速度 各级公路行车速度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 计算行车 120100806010060804060304020速度(km/h) 高速公路一般选用120km/h的计算行车速度,当受条件限制时,可选用100km/h或80km/h的计算行车速度。对个别特殊困难路段,允许采用60km/h的计算行车速度,但应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在平

地区等级划分

4.2 地区等级划分 4.2.1、4.2.2 我国大型输气管道工程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管道的安全保证基本上是沿用前苏联大型管线设计模式,埋地管道与居民点、工矿企业和独立建构筑物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后来,根据我国情况制定了《埋地输气干线至各类建构筑物最小安全距离、防火距离》,但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很多矛盾,有些问题,难以解决。20世纪70年代中期参照美国国家标准ASME B31.8,按不同的地区等级采用不同的设计系数,做出相应的管道设计。当时,地区等级不是按居民密度指数来划分,而是以建构筑物的安全防火类别为基础,相应地划分出四类地区等级,设计系数与美国国家标准ASME B31.8的规定一致,经实践,尚属可行。本标准在分析国外标准和总结国内经验的基础上,规定采用控制管道自身的安全性作为输气管道的设计原则。现分述如下: 第一,管道安全保证的两种指导思想。在输气管道建设中的安全保证有两种指导思想:一是控制管道自身的安全性,如美国国家标准ASMEB31.8。它的原则是严格控制管道及其构件的强度和严密性,并贯穿到从管道设计、设备材料选用、施工、生产、维护到更新改造的全过程。用控制管道的强度来确保管线系统的安全,从而对周围建构筑物提供安全保证。目前欧美各国多采用这种设防原则。二是控制安全距离,如前苏联“大型管线”设计标准。它虽对管道系统强度有一定的要求,但主要是控制管道与周围建构筑物的距离,以此对周围建构筑物提供安全保证。 四川地区30多年来输气管道设计、建设的实践表明,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面建筑物稠密,按安全距离进行管道设计建设,不仅选线难度大,而且即使保证了安全距离未必就能保证周围建构筑物和居民的安全。例如,四川付纳输气管线(φ720×8)于1979年11月25日发生爆破,爆破时管道压力为2MPa,距管道150―200m远的农舍因室内余火未尽,引爆着火,烧毁民房8间,烧死牛1只、猪5头。1980年付纳线整改后,重新试压至5MPa时,管子爆破,管沟中 400mm×400mm×l000mm条石飞出100余米。又如,1965年4月美国路易斯安纳州发生一起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输气管道爆破事故,当场炸死17人,钢管爆裂8m,炸出一条长8m、宽6m、深3m的大坑,把半吨多重的5块钢板炸到100余米远的地方。 第二,加强管道自身安全是对管道周围建筑物安全的重要保证。对于任何地区的管道仅就承受内压而言,应是安全可靠的。如果存在有可能造成管道损伤的不安全因素,就需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保证管道的安全。欧美国家输气管道设计采取的主要的安全措施,是随着公共活动的增加而降低管道应力水平,即增加管道壁厚,以强度确保管道自身的安全,从而对管道周围建筑物提供安全保证。这种“公共活动”的定量方法就是确定地区等级,并使管道设计与相应的设计系数相结合。美国OPSR统计资料表明,处在三、四级地区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的管道外力事故是很低的。在这些地区主要采取降低管道应力的方法增加安全度。按不同的地区等级,采用不同的设计系数(F)来保证管道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显然这种做法比采取安全距离适应性强,线路选择比较灵活,也较经济合理。 第三,强度设计系数(F)。管道安全性的判断是许用应力值,使用条件不同其值亦异。即使在同样条件下,根据各国国情,其值亦有所不同。美国国家标准ASME B31.8按管道使用条件对许用应力值有详细的规定,该标准1992年以前规定的 许用应力值在0.4σ s ~0.72σ s 之间。其最大许用应力值(0.72σ s )与其他用途

城市道路等级划分

城市划分标准道路指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道路包含众多种类,性质功能等均有不同,因此无法用一个唯一标准对所有道路进行等级划分,为此各国现行做法一般都是先划分道路种类,后针对各类道路的技术标准划分等级。城市道路等级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 我国按照道路使用特点,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除对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划分等级。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目前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其中快速路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是用中央分隔带将上、下行车辆分开,供汽车专用的快速干路,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镇、联系主要的对外出路,负担城市主要客、货运交通,有较高车速和大的通行能力。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机场和车站等额货运中心,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任务的交通干道。主干路沿线两侧不宜修建过多的行人和车辆入口,否则会降低车速。次干路为市区内普通的交通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作用,分担主干路的交通负荷。次干路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并应设停车场。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为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而设置,以服务功能为主。部分主要支路可设公共交通线路或自行车专用道,支路上不宜有过境交通。 城市道路等级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各级红线宽度控制:快速路不小于40米,主干道30—40米,次干道25—40米,支路12—25米。 ⑴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 ⑵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 ⑶次干路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公路等级划分

对公路技术等级的划分做简要介绍。 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1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25000-55000 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45000-80000 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60000-100000 辆。 2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15000-30000 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25000-55000 辆。 3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5000 -15000 辆。 4 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2000- 6000 辆。 5 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 辆以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 辆以下。 功能、路网规划和交通量是公路技术等级划分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注入了服务水平、通行能力作为公路技术等级的标准。 一级公路按“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定义根据我国现况存在两种功能。当作为集散公路时纵横向干扰较大,为保证供汽车分道、分向行驶,可设慢车道供非汽车交通行驶。作为干线公路时,为保证运行速度、交通安全和服务水平,应根据需要采取控制出入措施。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为保证汽车的行驶速度和交通安全,在混合交通量大的路段可设置慢车道供非汽车交通行驶。 三、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是指主要技术指标按供汽车行驶的要求设计,但同时也允许拖拉机、畜力车、人力车等非汽车交通使用车道,其混合交通特征明显,设计速度应在40km/h 以下 公路等级划分 2009-01-21 17:05 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 功能: 1、高速公路,专门为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2、一级公路,为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交通量: 1、高速公路 ——四车道适应车流量(全部将各类汽车折合小型客车,以下同)日均25000~55000辆 ——六车道45000~80000辆 ——八车道60000~100000辆

公路等级划分及使用年限(终审稿)

公路等级划分及使用年 限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公路等级划分及使用年限 公路等级是根据公路的功能、使用任务和适应的交通量进行划分,各个国家的公路等级大体相似,但其分类指标不完全相同。中国大陆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 专门为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主要用于连接经济、政治、文化上重要的城市和地区,是国家公路干线网中的骨架。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四车道25000~55000辆 六车道45000~80000辆 八车道60000~100000辆 一级公路 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体交叉的公路,主要连接重要经济、政治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是国家的干线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四车道15000~30000辆 六车道25000~55000辆 二级公路

连接经济、政治中心或大工矿区等地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5000~15000辆 三级公路 沟通县及县以上城镇的一般干线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2000~6000辆 四级公路 沟通县、乡、村等的支线公路。 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型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双车道2000辆以下 单车道400辆以下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年限为20年 二级公路年限为15年 三级公路年限为10年 四级公路年限一般为10年 路面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多少 注: 1、支路采用沥青混凝土时,设计年限为 10 年;采用沥青表面处治时,为8 年。

最新城市等级划分

根据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工业等多方面的中国城市等级划分为:一线城市5个: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 二线发达城市8个: 杭州(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 南京(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 济南(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 重庆(直辖市,西部中心城市) 青岛(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大连(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宁波(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厦门(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二线中等城市15个: 成都(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武汉(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哈尔滨(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沈阳(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西安(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长春(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长沙(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福州(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郑州(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石家庄(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苏州(经济强市、中国地级市经济最强市) 佛山(经济强市) 东莞(经济强市) 无锡(经济强市) 烟台(经济强市) 太原(经济强市、地级市省会) 二线发展较弱城市: 合肥(地级市省会) 南昌(地级市省会) 南宁(地级市省会) 昆明(地级市省会) 温州(重要的经济城市) 淄博(重要的工业城市) 唐山(河北经济强市) 三线城市: 乌鲁木齐(新疆自治区首府) 贵阳(贵州省会) 海口(海南省会) 兰州(甘肃省会) 银川(宁夏自治区首府) 西宁(青海省会) 呼和浩特(内蒙古首府) 泉州(福建经济第一强市) 包头(内蒙古第一大城市,经济第二强市) 南通(江苏经济强市) 大庆(黑龙江经济强市) 徐州(江苏经济强市) 潍坊(山东经济强市) 常州(江苏经济强市) 鄂尔多斯(内蒙古经济第一强市)

城市道路分级宽度

道路分类分级 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四类: 1、快速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前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中、小城市不设快速道)。 2、主干路(全市性干道):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以交通功能为主。自行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的进出口。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 3、次干路(区级干道):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性交通路线,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 4、支路(街坊道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一般红线宽度为12~25m左右。 城市道路的分级: 除上列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

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居住区道路分级 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可分为三级或四级。 1.居住区道路是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米, 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 2.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联 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7米,红线宽度12~14米; 3.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 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6米; 4.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为3米。此外,在居住 区内还可能有专供步行的林荫步道。 北京目前车道宽度为3.75米,这个宽度是按照当时大挂车的宽度设计的,现在一般小汽车的宽度都在两米之内,而国外一般的车道只有2.5米宽。深圳为3.5米。 行车道宽度

路面等级与分类

(三)路面等级与分类 1.路面等级 路面等级按面层材料的组成、结构强度、路面所能承担的交通任务与使用的品质划分为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与低级路面等四个等级。 2.路面类型 (1)路面基层的类型。按照现行规范,基层(包括底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与粒料类。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及综合稳定土;粒料类分级配型与嵌锁型,前者有级配碎石(砾石),后者有填隙碎石等。 ①水泥稳定土基层。在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人足量的水泥与水,经拌与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水泥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基层与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只能作底基层。在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下,水泥土也不应用作基层。 ②石灰稳定土基层。在粉碎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石灰与水,经拌与、压实及养生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石灰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可作二级与二级以下的公路的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 ③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一定数量的石灰与粉煤灰或石灰与煤渣与其她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经拌与、压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简称石灰工业废渣。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与底基层,但其中的二灰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及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 ④级配碎(砾)石基层。由各种大小不同粒径碎(砾)石组成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技术规范的密实级配的要求时,称其为级配碎(砾)石。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与底基层,可用作较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级配砾石可用于二级与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⑤填隙碎石基层。用单一尺寸的粗碎石作主骨料,形成嵌锁作用,用石屑填满碎石间的空隙,增加密实度与稳定性,这种结构称为填隙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与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 (2)路面面层类型。根据路面的力学特性,可把路面分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其她类型路面。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

公路等级划分标准 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和乡村、乡村和厂矿地区的道路。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的公路,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干线专用公路。能适应年平均日交通量(ADT)25000辆以上。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ADT)为25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人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60000~100000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 一级公路是连接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部分立交的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六车道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 二级公路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或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7500~15000辆)。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或县以上城市的支线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或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6000辆)。 四级公路是沟通县或镇、乡的支线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或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或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00辆以下)。 二、公路根据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重要意义和使用性质划分为5个行政等级 国家公路(国道)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干线公路。 省公路(省道)指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各地市和重要地区以及不属于国道的干线公路。 县公路(县道)指具有全县(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 乡公路(乡道)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专用公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 三、路面等级按面层类型分高级、次高级、中级和低级 高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 次高级沥青贯入或路面式沥青碎石路面。 中级沙石路面。

中国销售大区及城市级别的划分

中国销售大区及城市级别的划分 2014-05-21数据化管理数据化管理 按行政区域划分渠道是企业一种常规的做法,如图所示,是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统计表。 这种行政区域的划分每年都会有些小的调整,如图6-7所示,是2010-2012年的行政区域统计,其中地级市、县级区、市辖区、县级市、县几乎每年都有变化。 同时民政部区划地名司还把全国分成了七大区(不含港澳台地区):

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 华中地区:河南、湖北、湖南 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 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以上的分类更多是行政管理的一种分类方法,在我们实际以销售为导向的渠道管理过程中,大区分法会有些不同,常规会有四大区、六大区、八大区三种分法(不含港澳台地区),具体明细如图6-8所示。当然,不同行业、不同公司、不同业务阶段都会有略微不同的分法。

这三种销售区域分法的原则是区域间销售额和行政管理的一种平衡。 我们一般不对省级进行分级管理,不过会按级别对城市进行分类,分类标准一般会参考该城市的人口数,人均年收入、经济实力、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等因素。 特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是传统的四个特级城市,不过随着成都在西部零售市场的崛起,有些零售公司或品牌商将成都替代了深圳)一线城市: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福州、厦门、长沙、武汉、天津、济南、青岛、大连、沈阳、哈尔滨、成都、重庆、西安 二线城市:珠海、佛山、泉州、东莞、南宁、海口、三亚、昆明、绵阳、贵阳、拉萨、石家庄、太原、包头、、呼和浩特、、烟台、长春、鞍山、南昌、郑州、合肥、乌鲁木齐、兰州、西宁、银川 三线城市:唐山、秦皇岛、邯郸、保定、廊坊、大同、阳泉、长治、临汾、抚顺、本溪、锦州、吉林、四平、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牡丹江、常熟、镇江、连云港、江阴、宜兴、昆山、湖州、丽水、萧山、瑞安、义乌、芜湖、蚌埠、马鞍山、安庆、莆田、漳州、石狮、景德镇、九江、鹰潭、东营、潍坊、泰安、威海、滨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十堰、宜昌、襄樊、株洲、湘潭、衡阳、邵阳、韶关、汕头、江门、茂名、中山、潮州、柳州、桂林、北海、自贡、攀枝花、乐山、宜宾、南充、曲靖、玉溪、保山、大理、遵义、铜川、宝鸡、咸阳、汉中四线城市:除上面城市之外的所有城市 乡镇市场:位于农村的乡镇,全国有40,446个乡级市场 目前我国的高线城市竞争都非常激烈,现在大家都将重心向下移,未来二三线城市将是竞争的主战场。 点击“原文链接”可以阅读本人的【零售店铺销售追踪预测分析模板】介绍。 阅读原文举报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何为中国城市等级?对400个城市进行了一线品牌进入密度、一线品牌进入数量、GDP、人均收入、211高校、跨国500强进入数量、大公司重点战略城市排名、机场吞吐量、大公司进入数量、使领馆数量、国际航线数量共10项指标的单项排名。 在这十个单项排名的基础上,又计算了每个城市的综合,具体计算方式为:(一线品牌进入密度名次一线品牌进入数量名次GDP名次年人均收入名次211高校数量名次)X0.2(大公司重点战略城市名次机场吞吐量名次外国领事馆数量名次国际航线数量名次)X0.8=城市综合商业指数。之后,我们对400个城市的综合商业指数从低到高进行排名,指数越低则排名越高,最后得出了400个城市的综合商业指数排名。 此前,中国的一级城市是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重庆、青岛、、、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它们或为直辖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人群,以及可观的政治资源;或为对周边多个省份具有辐射能力,有雄厚的、深厚的文淀和便利的交通;或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和,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和独特的城市魅力。这些城市理所当然也是各大公司的战略要地。 2014年中国最新一二三四五六线城市划分(详细名单) 一线城市 5 个: 北京(全国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上海(全国经济中心) 广州(经济发达,中国第三大城市) 深圳(经济发达、特区城市) 天津(重要经济大港) 二线发达城市 8 个: 杭州(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 南京(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 济南(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 重庆(直辖市,西部中心城市) 青岛(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大连(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宁波(经济发达、计划单市) 厦门(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二线中等发达城市 15 个: 成都(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 级省会) 武汉(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 级省会) 哈尔滨(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 省级省会) 沈阳(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 级省会) 西安(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长春(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长沙(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福州(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郑州(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石家庄(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苏州(经济强市、中国地级市经济最强 市)佛山(经济强市) 东莞(经济强市) 无锡(经济强市) 烟台(经济强市) 太原(经济强市、地级市省会) 二线发展较弱城市: 合肥 (地级市省会) 南昌 (地级市省会) 南宁 (地级市省会) 昆明 (地级市省会) 温州 (重要的经济城市) 淄博 (重要的工业城市) 唐山(河北经济强市)

道路等级划分

道路等级划分 道路等级划分道路指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道路包含众多种类,性质功能等均有不同,因此无法用一个唯一标准对所有道路进行等级划分。为此各国现行做法一般都是先划分道路种类,后针对各类道路的技术标准划分等级。 我国按照道路使用特点,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除对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划分等级。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目前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其中快速路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是用中央分隔带将上,下行车辆分开,供汽车专用的快速干路,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镇.联系主要的对外出路,负担城市主要客.货运交通,有较高车速和大的通行能力。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机场和车站等额货运中心,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任务的交通干道。主干路沿线两侧不宜修建过多的行人和车辆入口,否则会降低车速。次干路为市区内普通的交通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作用,分担主干路的交通负荷。次干路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

并应设停车场。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为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而设置,以服务功能为主。部分主要支路可设公共交通线路或自行车专用道,支路上不宜有过境交通。 根据国家《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道路还可划分为四级,如表12-2所示:表12-2 道路四级划分表项目级别设计车速(km/h)双向机动车道数(条)机动车道宽度(m)道路总宽(m)分隔带设置一级60~80 >=43.7540~70 必须设二级40~60 >=43.530~60 应设三级30~40 >=23.520~40 可设四有30 >=23.516~30 不设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和乡村.乡村和厂矿地区的道路。根据交通量.公路使用任务和性质,将公路分为以下五个等级:高速公路:是具是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的公路,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专用公路。能适应年平均日交通量(ADT)25000辆以上。 一级公路:是连接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部分立交的公路,一般能适应ADT=10000~25000辆。 二级公路: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能适应ADT=2000~10000辆。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或县以上城市的支线公路,能适应 ADT=200~2000辆。

防爆区域等级的划分

防爆区域等级的划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一、防爆区域等级的划分 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能量。极速放出的能量,将使周围的物体遭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 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发生反应并爆炸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气体:氢气、乙炔、乙烷等;液体:酒精、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2)氧气:空气。3)点燃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 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按爆炸性物质的物态,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二类。 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级:原则是按爆炸性物质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危险程度划分为不同危险等级的区域。 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 爆炸性气体、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三个区域等级。 0级区域(简称0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级区域(简称1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2级区域(简称2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注:正常情况是指设备的正常起动、停止、正常运行和维修。 不正常情况是指有可能发生设备故障或误操作。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

爆炸性粉尘和可燃纤维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二个区域等级。 10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相当于国际标准的20区)11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相当于国际标准的21、22区) 二、防爆仪表的规定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 I类:煤矿用电气设备 II类:工厂用电气设备 爆炸危险场所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具备不引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性能。满足要求的电气设备可制成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充油型、充砂型、无火花型、胶封型、防爆特殊型和粉尘防爆型。 防爆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 最高表面温度对于隔爆型是指外壳表面,对于其余防爆类型是指可能与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的表面。 Ⅰ类电器设备在采取措施能防止煤粉堆积时,最高表面温度不得超过450℃,有煤粉沉积时,最高表面温度不得超过150℃ Ⅱ类电器设备最高表面温度规定如下:

城市道路等级分类

一、道路的组成及等级划分: (一)道路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 1、公路的组成:线形组成、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桥涵、排水系统、隧道、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交通服务设施) 2、城市道路组成 3、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二)道路等级的划分: 1、公路的等级划分: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二、路基 1、定义: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2、分类: 填方路基(路堤):填土路基、填石路基、砌石路基、护肩路基、护脚路基 挖方路基(路堑):土质挖方路基、石质挖方路基 半挖半填路基 3、组成:路肩、边坡、排水设施、挡土墙。 4、对路基的要求: 1)有足够的强度:在车辆荷载、路面及路基自重作用下,变形不超过允许值。 2)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在行车及自然因素作用下,不发生滑坡、塌陷等。 3)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在水温变化时,路基强度变化小,不产生翻浆。 三、路面 (一)结构组成: 路层:是直接与行车及大气接触的表面层,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 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 基层:承受面层传来的垂直荷载并扩散至垫层和路基中。 垫层:在基层和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隔水、防冻及扩散传力作用。 (二)度与路面排水 (三)路面的等级与分类 1、路面等级: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和低级路面。 2、路面类型: (1)路面基层的类型:按照现行规范,基层(包括底基层)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 1)水泥稳定土基层: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面板下 2)石灰稳定土基层: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可作二级以下的公路的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

公路等级以什么为依据进行划分共分为哪几个等级

工程中级答辨习题 交 通 工 程 专 业 二00八年七月

中级基础面试题 1、什么叫结构?从几何角度看,结构分为哪几类? 答:建筑物中支承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结构。从几何角度看可分为杆件结构、板壳结构、实体结构三大类。 2、二级公路的功能及适应交通量如何? 答: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其适应年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15000辆。 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车道宽度及净高一般为多少? 答:车道宽度一般为3.75m,净高不小于5m。 4、何为几何不变体系?举例说明。 答:在不考虑材料应变的条件下,形状和位置不能改变的体系称为几何不变体系。如:三角形铰接体系等。 5、求解超静定结构常用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主要有力法和位移法。 6、中桥与小桥如何区分? 答:30

10、工程量计量的依据有哪些? 答:质量合格证明资料、工程量清单及现场测量记录、图纸、合同文件等等。 11、建设项目风险分析方法有哪几种? 答:⑴、盈亏平衡分析;⑵、敏感性分析;⑶、概率分析法。 12、钢筋砼结构计算中常用哪些方法? 答:容许应力法和极限状态法。 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答:要经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14、平面结构杆件截面内力包括哪些? 答:⑴、轴力:沿杆件轴线方向的分力;⑵、剪力:垂直于杆轴线方向的分力;⑶弯矩:对截面形心的力矩。 15、公路路线平面基本线形有哪些? 答:直线、圆曲线、回旋曲线。 16、公路路线设置超高的目的是什么? 答:当公路路线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半径时,应在平曲线范围内设置不同程度的超高,目的是为了保障行车的安全与舒适,防止车辆侧移。 17、公路工程路线定线方法常用有几种? 答:常用有两种。即纸上定线和直接定线(实地定线)。 18、路基设计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主要包括:填料选择、压实标准、边坡形状和坡度及地基处理等方面内容。 19、常用的路基坡面防护措施有哪些? 答:有植物防护、抹面喷浆防护、石砌防护等。 20、挡土墙按材料和结构特点的不同有很多型式,其中应用较多的有哪几种? 答:石砌重力式、钢筋砼薄壁式、锚定式、垛式和加筋土式等。

中国城市分类等级划分标准附具体城市分类表

中国城市分类等级划分标准附具体城市类别表 近日,全球知名房地产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发布《中国新兴城市50强》报告,把重庆等9个城市评为中国线城市,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仲量联行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定位中国一线城市。传统的二三线城市,被仲量联行重新划分为4级:线城市,过渡型,即将向一线城市逼近;二线城市,增长型;三线城市,新兴型;三线城市,起步型。 在线城市中,包括重庆在内的9个城市上榜,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成都、重庆、沈阳。其中西部只有成都和重庆。“一些沿海城市,特别是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由于正经历经济结构重组和产业链升

级,其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一线城市的增长动力似乎有所丧失,领跑地位的线城市正向它们迫近。”仲量联行阐述了线城市的概念。 报告列举了200多个指标,包括GDP(总值、增长率、人均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存款储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外商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酒店办公楼数量等,通过综合测算得出结果。 仲量联行的报告频频提到重庆。关于经济增长速度:“全球GDP 增长最快的10个大型城市均在中国新兴城市50强之列。重庆排名第一,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城市。” 关于城市发展转型:“重庆已逐步从内陆制造基地向外向型经济体转变,其2011年出口增长率达到160%,远超过其它线城市。”关于经济活跃度:“重庆零售市场领跑全国第二梯队,仅次于杭州、成都和沈阳。众多奢侈品纷纷到重庆试水,争夺重庆市场。” 新兴城市50强新兴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公认一线城市】 ■线城市(过渡型):成都、重庆、沈阳、杭州、天津、大连、武汉、苏州、南京。 ■二线城市(增长型):青岛、厦门、西安、宁波、长沙、合肥、郑州、无锡、东莞、济南。 ■三线城市(新兴型):福州、昆明、长春、哈尔滨、佛山、石家庄、南宁、常州、南昌、呼和浩特、温州、烟台、南通。 ■三线城市(起步型):珠海、贵阳、太原、乌鲁木齐、绍兴、中山、嘉兴、唐山、徐州、金华、泉州、洛阳、兰州、海口、吉林、

2017年危险区域等级划分及作业审批管理制度

5.55危险区域等级划分及作业审批管理制度 1 目的 依照《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等有关规范作业要求,严格落实公司“严格规章、现场核实,保护到位,作业监护”的安全方针,加强危险区域安全责任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公司高温腐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受限空间等场所危险特性和防火重要程度,公司将危险区域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区域进行分级管理,特制定危险区域分级管理及危险作业审批流程和加班作业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作业人员及外协施工作业管理。 3 职责 3.1 公司各部门应对自己所辖区域施工作业安全负责。 3.2 施工作业相关人员应了解该作业区域的风险特性、防范处置措施、现场负责人必须对整个作业过程负责。 3.3生产装备技术部对施工作业按程序进行安全审批,项目负责人员应对施工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告知其安全风源因素,对从业人员的安全规范作业进行有效监督管理。 3.4安全管理部负责对施工作业进行安全审批,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规范作业进行有效监督管理 3.2 生产装备技术部项目人员、安全管理部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所辖区施工作业的监控管理。 4 控制程序 4.1正常生产操作外,凡在生产区域进行特殊受限作业都应严格执行相关作业许可证审批规定。 4.2 相关部门和外协施工单位应对生产区域内作业人员、及相关施工作业状况实行有效监督,对其人员的行为和设施负责,确保各项工作符合安全要求。 4.3 生产区域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配备、穿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在指定的区域内工作。 4.4 进入生产区域人员作业前应清楚各种标识所表示的含义,施工、作业前应对各

我国道路等级定义及划分标准

我国道路等级定义及划分标准 【重要】本文包含以下内容: 一、我国道路等级划分 二、我国道路五个等级及其定义 三、我国道路等级划分标准 一、我国道路等级划分 道路指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道路包含众多种类,性质功能等均有不同,因此无法用一个唯一标准对所有道路进行等级划分。为此各国现行做法一般都是先划分道路种类,后针对各类道路的技术标准划分等级。 我国按照道路使用特点,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除对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划分等级。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目前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其中快速路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是用中央分隔带将上,下行车辆分开,供汽车专用的快速干路,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镇、联系主要的对外出路,负担城市主要客、货运交通,有较高车速和大的通行能力。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机场和车站等额货运中心,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任务的交通干道。主干路沿线两侧不宜修建过多的行人和车辆入口,否则会降低车速。次干路为市区内普通的交通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作用,分担主干路的交通负荷。次干路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并应设停车场。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为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而设置,以服务功能为主。部分主要支路可设公共交通线路或自行车专用道,支路上不宜有过境交通。 二、我国道路五个等级及其定义 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和乡村、乡村和厂矿地区的道路。根据交通量、公路使用任务和性质,将公路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是具是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的公路,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专用公路。能适应年平均日交通量(ADT)25000辆以上。 一级公路:是连接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部分立交的公路,一般能适应ADT=10000~25000辆。 二级公路: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能适应ADT=2000~10000辆。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或县以上城市的支线公路,能适应ADT=200~2000辆。 四级公路:是沟通县或镇、乡的支线公路,能适应ADT<200辆。 三、我国道路等级划分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