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益相关者识别方法

利益相关者识别方法

利益相关者识别方法
利益相关者识别方法

利益相关者识别方法

利益相关者在概念界定上仍然有其局限性,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对一个企业或部门的利益相关者完全界定好。企业在划定利益相关者时需要一定的标准。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有“多维细分法”和“米切尔评分法”。其中“多维细分法”中代表性的划分方法为弗里德里克的利益相关者划分法。弗里德里克将利益相关者界定为“对企业的发展能够产生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组织的集合”。其中包括直接和间接利益相关者两部分。具体的划分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3-3 企业利益相关者分类图

如图3-3所示,弗里德里克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两部分,包括市场部分和非市场部分。其中市场部分包括与企业有关的股东,包括内部员工股东和外部股东,此外还包括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以及竞争者;非市场部分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外国政府、社会活动团体、媒体、一般公众、支持企业的团体等等。

另外一项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是威勒提出的社会性分类方法。其主要的观点是将利益相关者划分为社会性和非社会性两类。其中社会性的利益相关者是通过人的关系与企业或团体发生相关关系,而非社会利益相关者则不是直接通过人发生联系,它们往往是通过环境等外在因素发生利益相关。他将利益相关者总共划分为四个大类:第一,最重要的相关者,它们往往与企业的日常运营产生直接的

关系;第二,次重要的相关者,它们可能会通过其他活动等与企业产生间接的利益关系;第三,重要的但是不是社会性的相关者,这一部分群体会对企业或团体的活动产生影响,但是不是通过人之间的关系产生;第四,不重要的,也不是社会性的相关者,他们会产生间接影响,也不通过人之间产生利益关系。具体的划分方法如图 3-4 所示。

图3-4 威勒企业利益相关者分类

上述的分类方法代表了多维度细分的思维,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能够使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利益相关者的具体联系方式,但是如此细化的研究也使得其难以在实际操作中体现出来。因此,20 世纪 9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米切尔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利用两步法划分利益相关者,首先明确利益相关者主体,然后对利益相关者主体的根本特征进行识别,通过对不同特征企业对该利益相关者以特定的关注。米切尔进一步的提出了依据三个基本特征对利益相关者群体进行确认:首先是合乎法律,即任何的利益相关者都不能越过法律的边线;其次是影响作用明显,即其作用确实能够影响企业的日常运作行为;最后是紧迫性,即要根据影响作用的轻重缓急界定该类群体的利益相关性程度。以上几个特点最好满足一条才能够成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对以上三个特征进行综合打分以后可以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细化为三个类型:

确定型利益相关者。这一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满足以上三条基本特征。

预期型利益相关者。通常情况下这一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具有以上三种特征的两条。他们不像确定型利益相关者那样对企业的影响那么急迫,但是其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要防止忽略这一群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潜在型利益相关者。这一类型的利益相关者通常只具备以上三个特征的其中一项,对于企业的影响往往会被忽视。但是这类群体的影响作用通常处于一种蛰伏状态,即当满足某种特定的环境条件时,这类群体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在日常管理当中对其也不容忽视。

米切尔的利益相关者分类如下图所示:

确定型利益相关者潜在的利益相关

预期型利益相关潜在的利益相关

预期型利益相关

潜在的利益相关

合法性

紧迫性

权力性图3-5 米切尔评分法的利益相关者分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