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中考语文复习教案

初三中考语文复习教案

初三中考语文复习教案
初三中考语文复习教案

初三中考语文复习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三中考复习教案

21、某厂购买了价值人民币元的原材料,请将该厂支付的人民币用大写形式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22当前一些广告滥用谐音,不利于语言的规范化,请恢复成语的本来面目。

骑乐无穷咳不容缓

一明惊人默默无蚊

23、对下列加点词的词义的类别依次说明正确的是

有一个问题向你请教。这种药治感冒很解决问题。

他政治上没问题。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A、本义比喻义比喻义引申义

B、本义引申义引申义比喻义

C、引申义比喻义引申义比喻义

D、引申义比喻义比喻义引申义

24、选出与“勾结——团结——分裂”完全对应的一项

A、贫穷——富裕——富安

B、伟大——渺小——庞大

C、虚荣——光荣——耻辱

D、热爱——热情——冷淡

25、加点词不含贬义色彩的是

A、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B、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是多么高尚啊!

C、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以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

D、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最新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精品文档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查漏补缺。 2、矫正试卷中存在的错误,进一步巩固检查过的知识。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评方法:学生自主改错、教师讲解、师生共同讨论 三、讲评重点:出现错误较多部分。 四、讲评过程 1、教师对试卷进行总评:本次测试学生的得分情况,试题特点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型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与期中期末和中考题型相符,选择题1-25个,非选择题3个。题目难度适中。 2、学生自主改错: 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自行改错,可以看课本,不会的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请教,仍然不会的在试卷上作出标记。 3、各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难问题并交给老师。 4、教师针对问题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 5、以后应注意的问题: (1)关键是平时养成认认真真的学习态度。 (2)认真审题。以后要注意认真阅读每一个题目,选择题要看清题干,材料分析题要反复阅读,弄清题意,看清要求。 (3)学会比较问题的异同。 (4)平时多进行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书写。以后要加强易混易错字的书写练习,注意书写工整。 五、学生针对自己的答卷进行修改、查漏补缺并进行巩固。 六、进一步从答卷中归纳出自己的失分原因及以后的注意事项。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字词正音 2、文学常识的巩固 能力目标: 1、仿写句子 2、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 3、学会给新闻拟标题(概括一句话新闻) 4、提高课外文言文阅读水平

5、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6、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目标1、2、3、4 难点: 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如何出彩。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学生对照试卷,明白此次考试个人得失。 二、教师介绍试卷结构: 本次试题内容符合中考题型,包括四大版块:基础知识以及运用(23分)、文言诗文阅读(14分)、现代文阅读(23分)、作文(40分),这是对学生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一次考察。其中失分严重的是材料归纳、概括一句话新闻、文言文阅读和作文。 三、剖析错误原因: A、学生个人剖析。 B、小组讨论找规律。 主要原因,学生归结为: ①、基础知识不牢固,一些该得的分数没有得住。如文言诗文的考查题、文学名著的赏析题还有不少人出错。 ②、平时归纳的做题方法没有掌握。一些有难度的题,有些做题方法虽然多次强调,出错依然较多,所以讲到的方法还要注重落实; ③、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能深入文本,仔细探究,问题的答案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进去,筛选有效信息能力比较差,把握不住一段话的重点,抓不出其中的关键陈述对象。 ④、思维不缜密,考虑问题不周到或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导致丢分很多。 四、师生互动: 1、针对“积累与运用部分”存在问题,举例探讨,归纳方法: (1)师生探讨仿写句子的方法: 一是要按照格式去仿写句子,二是仿写的句子还要考虑内容方面与所给的句子相吻合。 反馈练习: (2)、师生探讨材料归纳题的规律 所谓“提炼信息”,实际上就是发现并概括三则材料中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往往在第一则材料中已经显现了出来,第二、三则材料只是提供相应的“印证”材料而已,要抓住关键性的,总结或归纳性的词语,如,“结果”“总之”“因此”。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总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总复习教案 中考总复习教案目录 第一部分 第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6 课时)2 汉字4 标点符号1 语(字)音、3 词语(成语)及运用、课时:2 课时(四节课) 第二:1 修辞3 缩句、扩句、仿句课时8 课时(十六节课) 第三:2 病句(文)的修改 4 名句的识记1 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3 口语交际 5 图文转换(略)课时4 课时(八节课) 第四:2 中外名著4 获取信息与时事(略)6 综合学习与探究总综合练习课时 2 课时(四节课)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共7 课时) 1 记叙文阅读3 说明文阅读说明5 小说阅读课时7 课时(十四节课) 2 议论文阅读4 散文阅读6 综合练习 第三部分文言文阅读(共11 课时) 1 文言实词3 文言句式5 诗词赏析课时11 课时(二十二节课) 2 文言虚词4 文言翻译6 综合练习 第四部分写作篇(共12 课时) 1 中考作文概述3 材料作文5 选题作文7 综合(模拟)练习)课时1 2 课时(二十二节课)2 全命题与半命题作文 4 话题作文6 中考高分作文要旨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一、语(字)音、汉字、词语、(成语)及运用、标点课时:四课时 1、语音一、复习要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 个,其中3000 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提高书写速度。”二、考点分析同学们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应该能够正确认读3500 个左右常用字的字音。同学们应该了解《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语拼音的音节。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语音考查一般放在试卷的最前面,往往是第一个题,试题分值往往在二到四分。有采用选择的形式,有采用让同学们注音的形式。以双音节词或者成语为考查重点。考查的往往是一些多音字、容易误读的以及生活中常用常见字的读音。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常常会在阅读题中考查汉字的读音,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语境来确定多音字和重点字的读音。三、备考指南语文教学大纲已经给我们作了明确的要求,同学们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掌握3500 个左右常用字字音。同时要了解一些有关注音的常识。语音复习,重在扎实的复习。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音理解下面的内容。1、掌握好声母和韵母声母21 个: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韵母21 个:(单韵母7 个)a o e i u óer (复韵母6 个) ai ei ao ou ie óe (鼻韵母8 个) an en in ón ang eng ing ong 2、四声的准确标定与标调位置声调五声:"-"(一声)、"'"(二声)、"ˇ"(三声)、"`"(四声)和轻声。标调识记口诀:"有ɑ不放过,无ɑ找o、e,i、u 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 隔声符号运用:ɑ、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开,如皮袄(pí’ǎo)。 3、拼写注意事项拼写规则要领:i 单独成音节时,前面加y,如衣(yi)。u 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把u 写成w,如乌(wu)。ó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应加y,ó上两点省略,如雨(yu);ó行韵母跟j、q、x 相拼,省略ó上两点,如居(ju)、去(qu)、需(xu),与n、l 相拼,两点不能省略,如女(nó)、吕(ló)。大写和连写:人名、地名等专有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汉字拼写时,要按词连写,词与词之间要分开写。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r t?ng,"花儿"拼作hu?r。iou,uei,uen 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论)。b p m f w 只能和"o"拼,不能和"uo"拼。如:"波"只能拼写成"bo",不能拼写成"buo","我"只能拼写成"wo"不能拼写成"wuo"。 4、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目的是为了避免误读。误读的原因主要有:①多音字误读。常用字中二三百个多音字,要了解这类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②形声字误读。形声字的“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声旁”确定读音了,它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变化,仍然按照“声旁”的读音去读,就会发生误读。③形近字的误读。 5、要应对语音这一关,就要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1)注意平时的积累。要立足平时,立足所学的每一篇课文,阅读的每一篇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或没有把握读准的字,要勤查词典。日积月累,误读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2)定期检查巩固。为了防止遗忘,对一些易混淆的字音,尤其要引起重视。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也可通过同学间的相互检查共同提高。(3)提高复习实效。字不离词,字音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词语环境。要把字音、字义和词语的运用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复习。四、中考典例1、下列加红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C )A.脂肪(zh÷)干涸(h?)心旷神怡(yí)B.魁梧(wò)酝酿(niàng)杳无音信(yǎo)C.湖泊(b?)和谐(xi?)彼竭我盈(ji?)D.褴褛(lǚ)违背(w?i)大声疾呼(jí)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见多音的读音。C 项中的"湖泊"中的"泊"应该读"pō"。2、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B )A.铿锵(q?ng)挪动(nu?)不无裨益(bì)B.琴弦(xián)褴褛(lǚ)载歌载舞(zài)C.兑换(duì)处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修改病句专题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 【教学方法】归纳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 1、出示复习提示,教师简介。 复习提示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无论是纵观近几年中考,还是通览各地区中考试卷,修改病句已成为必考考点。对我们考生来说,一方面要能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2、复习目标 (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二、学习新课 1、归纳中考常见病句类型(多媒体展示) (一)搭配不当;(二)成分残缺;(三)语序不当;(四)表意不明;(五)不合逻辑;(六)结构混乱。 结合实例理解常见病句的六种类型。 (一)搭配不当 1、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2、他参加了这届运动会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生涯。 (二)成分残缺 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2、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 (三)语序不当 1、全校学生认真讨论和学习了《中学生守则》的内容。

2、你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今后希望你们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四)表意不明 1、王明发现张华正在和他的同学探讨问题。(指代不明) 2、我要炒肉丝。(有歧义) 修改:我要自己炒肉丝吃。(我要一碟炒肉丝。) (五)不合逻辑 1、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2、考试能否取得优良成绩,决定于平时的努力学习。 3、在假期里,我读了小说、文学作品和诗歌等。 4、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5、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六)结构混乱 1、反动派宣扬唯心论,是出于他们的反动本性所决定的。 2、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华裔作者之手。 2、修改病句要遵守的原则 病句修改以改通顺、改准确,不作语言润色,不改变句子原意为原则。 3、辨别修改病句的方法、步骤 一读、二提、三改、四查 一读:借助语感找出病句,往往别扭的地方就是有语病的。 二提:提取主干,从而辨析句子是否有错误(抓主要动词)。 三改:增(即增加缺少的成分)、删(删去多余的部分)、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 四查:进行复查(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 4、特别注意 1、“有无”“能否”“优劣”“好坏”“成败”含有两方面,不能呼应就出错。 2、容易的重复词语 “目的是为了”“约……左右”“更加变本加厉”“让它任其自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从心里发自肺腑”“显得相形见绌”“一气呵成地写就”“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一个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 5、聚焦中考 近年来,我市的中考试题大都涉及病句(语段)的辨析和修改。一般以直接给出病句修改、选择题或语言运用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实战演练(一) 修改下列病句: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计划2020年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复习)计划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立足于长期的积累和实践,但中考前夕的科学指导对考生答题的积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运筹帷幄,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在“知新”的基础上实现更完整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因此我们准备按以下计划复习: 一、指导思想 以《剑指中考》和《中考总动员》为指针,坚持“培养优生,提高水平;抓中间,整体前进;控制差生,保证平衡”的教学思路,坚持“求真务实,认真负责,追求高效”的工作作风,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争取在2020年的中考中获得满意的成绩。 二、学情分析 从本届九年级上期期末考试成绩来看,不尽人意,总人数299人,平均分86.88,优良率0%,优良人数1人,及格率50、50%,最高分134分,最低分12分。从这些数据来看,本届九年级学生语文学情堪忧,表现为优良率和及格率两项成绩指标都不好。全年段只有1人超过130分,及格者大多集中在90至100分之间。同时,低分段人数却很多,比如70分段有32人,60分段有26人,50分段19人,40分段26人,30分及以下14人。总共算起来,90分以下有148人。整体成绩比上届九年级还要低,这样的数据,说明我校九年级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是比较差的,要提升,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三、复习目标 基于以上学情,我们希望通过中考前的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目标是抓好优等生,帮扶好潜能生,确保优秀率突破0%,平均分达90分,争取中考及格率达50%以上,力争2020年中考语文成绩在全市排名提升30个名次,确保2020年中考成绩在全市排名进入前130名,争取2020年中考再创辉煌。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认真研读《剑指中考》和《中考总动员》,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

中考语文字音字形复习教案

字音字形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字音的考查:涉及的都是常用字,其中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有差别的渐成主角;多音字也多有涉及。因此考生要能熟悉并正确使用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声母表、字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给汉字注音,进行正确拼读;掌握常用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正确读音;注意形声字的准确读音;能准确识记日常生活中常用汉字的读音,尽可能不受方言影响。 字形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别字上,别字又集中在音近字、形近字、音形相近字上。因此我们应该关注那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词语,尤其是常用的多音多义字、形似字、成语中易写错的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常用汉字的读音 2、常用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正确读音 3、形似字、形声字的读音的辨识 4、字形的辨识 5、常用的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字和易读错写错的字的辨识 6、改正错别字 一、考查内容: ①生字字音;②一字多音;③易读错音;④形近字;⑤拼音规则。——主要是②③项。 二、容易读错的字: 1.因习惯而错读 如,“符(fú)合”常被错读(fǔ),“档(dàng)案”常被错读(dǎng),“粗犷(guǎng)”常被错读(kuàng)。怎样避免这种错读呢?①换词识别。像“符号”只有(fú)这个音,就能确定在“符合”也读(fú)。②谐音记忆。像“装载”这个词,读的时候在头脑中想象为“装在”(zài)。③根据声旁来确定。如“粗犷”的“犷”其声旁“广”的读音与“犷”的读音相同。

容易错读的字还有——号召(zhào)、挫(cuò)折、质(zhì)量、嫉(jí)妒、细菌(jūn)、剖(pōu)析、气氛(fēn)、比较(jiào)、脊(jǐ)梁、魁梧(wú)、颈(jǐng)联——等等。可以尝试按照上面的方法记牢正确读音。 2.因多音而错读 如“处(chǔ)理”而非“处(chù)理”,“强(qiǎng)迫”而非“强(qiáng)迫”。怎样避免错读呢?①依据词性辨别。如,“处”读(chǔ)时多作动词,读(chù)时多作名词。所以,像“处理、处罚、处世、处惊不变、处心积虑、处之泰然”等词语中的“处”都读(chǔ)。 ②根据字义判断。如“强”理解为“迫使、硬要”之意时都读(qiǎng)。所以,像“强迫、强辩、勉强、强词夺理、强人所难、强颜欢笑”中的“强”都读(qiǎng)。 另外,有的多音字常被错读是因为大家对它的某个读音不太熟悉,甚至认为它只有一个读音,如“创(chuāng)伤”而非“创(chuàng)伤”,“尽(jǐn)量”而非“尽(jìn)量”,“参与(yù)”而非“参与(yǔ)”。这种多音字大家可以通过查工具书先全面了解其所有的读音,然后再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准确记牢其各个读音。 3.因形似而错读 如,“内疚(jiù)”与“针灸(jiǔ)”的读音分辨不清,“友谊(yì)”的“谊”依据声旁“宜”妄测而错读为(yí)。怎么避免这种错读呢?一种方法是将形近字集中起来辨识它们各自的读音。另一种方法是记住与“声旁”读音不一致的一些常见形声字,如“锲(qiè)而不舍”的“锲”到底是读(qiè),还是读(qì)。“契(qì)”的读音我们都知道,如“契约”,再记住“锲”“契”的读音不一样,自然就会肯定其读(qiè)了。属于这种情况的常见字还有像“缜(zhěn)密、悲恸(tòng)、绮(qǐ)丽、发酵(jiào)”等。 4.因变读而错拼 读三声的两个字组成的词,在读的时候第一个字都会变读为二声(连读变调)。如果不清楚这一点,只是根据读音来判断拼音就会出错。如,“窈窕(yǎotiǎo)”的“窈”常被错拼为(yáo),“匕首(bǐshǒu)”的“匕”常被错拼为“bí”,“侮辱(wǔrǔ)”的“侮”常被错拼为“wú”等。当然,不是所有第一个字读二声、第二个字读三声的词都是“变读”的结果。如“祈(qí)祷(dǎo)”这个词,第一个字本来就读“qí”。实际上常见的“变读词”并不多,大家只要在遇见其时,刻意记忆一下就可以了。

(完整版)中考语文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行别营中学孙杭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教学重点】 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 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 一、导入新课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不过,生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一旦生病,我们别无他法,只得去找医生看病。同学们,你们找过医生看过病吗?那谁能简单扼要地说说看病的大致经过?学生交流。板书:挂号——医生诊断——医生治疗(服药、手术)医生的本事的确很大,能把病魔除去,让肌体恢复健康,使我们大家快快乐乐的生活和学习。你们想当一回医生吗?不过,咱们今天治的病可不是身体上的病,而是我们说话、写句子,写文章时出现的语病。你们能当好这个医生吗?真有信心。 1、出示复习提示,教师简介。 复习提示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无论是纵观近几年中考,还是通览各地区中考试卷,修改病句已成为必考考点。对我们考生来说,一方面要能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2、复习目标 (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二、学习新课 1、归纳中考常见病句类型(多媒体展示)

(一)成分残缺;(二)语序不当;(三)搭配不当;(四)重复啰嗦;(五)否定不当;(六)表意不明;(七)前后矛盾;(八)用词不当;(九)句式杂糅。 结合实例理解常见病句的九种类型。 1、经过这次比赛,让不少运动员提高了心理素质。 2、看到了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3、课堂上应该发挥同学们充分的作用。 4、全校学生认真讨论和学习了《中学生守则》的内容。 5、这部小说成功的塑造了江华等人的英雄事迹。 6、我们一进球场就看到许多面国旗和一片欢呼声。 7、这本书大约20元左右。 8、看他的脸上愁眉苦脸的,肯定又闯祸了。 9、谁也不能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10、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11、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12、能否努力学习,是我们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13、“五四”征文稿件的字数不要超过1000字左右。 14、小王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中考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15、在47届的世乒赛上,我国运动员精神矍铄,夺得了四块金牌。 16、对一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周密地考虑过。 2、修改病句要遵守的原则 病句修改以改通顺、改准确,不作语言润色,不改变句子原意为原则。 3、辨别修改病句的方法、步骤 一读、二提、三改、四查 一读:借助语感找出病句,往往别扭的地方就是有语病的。 二提:提取主干,从而辨析句子是否有错误(抓主要动词)。 三改:增(即增加缺少的成分)、删(删去多余的部分)、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 四查:进行复查(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 4、特别注意

2021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2020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计划通过复习,可以让遗忘的知识得到补拾,零散的知识变得系统,薄弱的知识有所强化,掌握的知识更加巩固,生疏的技能得到训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xx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计划。欢迎大家参考! xx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计划篇一: 一、(1)3月31日前完成文言文分类(参考《精选》P166) (如:战争类、对话类、游记类、传记类等) (2)4月30日前完成文言文字词的整理 (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二、(1)每周的周一、周三、周五复习文言文 (八上、八下、七上、七下、九上、九下) (2)单周的周二复习基础知识 (字词、拼音、成语、错病句、语言运用、名著等) 单周的周四复习课外阅读练习 (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 (3)双周的周二复习基础知识 (字词、拼音、成语、错病句、语言运用、名著等) 双周的周四进行作文练习 三、每周的周二早读默写要求背诵的篇目(参考《精选》P118—P121) 每周的周五午读听写六册的字词(参考《精选》P1—P22) 四、每周周五完成《实战》的一套xx年模拟题。

xx年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计划篇二: 一、复习理念 1、明确学科特点,淡化教材 语文学科知识系统性不强,知识间的联系不紧,各知识基本上可独立成块。各块知识的考查又重在对能力的考查,纯课本上的东西比较少,联系生活、时代却很紧,故宜淡化教材,多向生活中延伸。 2、紧扣考纲,落实基础 语文复习要明确本市语文考纲要求,把握近几年来本市中考语文命题的趋势,有针对性地落实好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常用汉字的读音、书写,古诗文默写,古文翻译,名著导读等。 3、注重阅读,培养能力 选取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切合中学生生活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 4、强化作文训练,积累素材 复习要舍得拿出一定量的时间让教师对作文各方面的写作技巧进行指导训练,安排时间让学生阅读一定量的材料,积累一点写作素材。 二、复习方法 (一)积累与运用 1、汉字的正读与书写。根据《考试说明》中要求读写的汉字(或词语)为重点复习范围,着重四字短语,辅之以汉字书写习题进行训练。

中考语文总复习 修改病句教案

修改病句 【学习目标】 1、能正确的辨析六种病句类型; 2、能对语段中的病句作恰当的修改; 3、通过本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少说病句、甚至不说病句。 【学习重难点】 1、熟练掌握六种病句类型,并能准确辨析; 2、对出现在语段中的病句,要能做适当的修改,并不改变原意; 3、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杜绝病句的现象。 【学法指导】 1、学习时,学生要熟悉六种语病类型及其具体表现,然后精选各种类型的典型病句,辨析归类,指出其病因。 2、要培养自己敏锐的语感。语感,即在长期阅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辨识语病首先靠敏锐的语感,即通读句子,感觉是否拗口,是否合乎语言习惯,然后再从语法角度进行理性分析。这样分析往往快捷准确。因此,平时要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多读多背。 3、辨析病句要以语法知识的运用为基础,而且这种运用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不在于知识本身是否系统,是否有深度。因此对语法知识的复习要抓住其要点,只要根据高考的需要重点强化和深化,不必全面进行。 4、病句问题虽属语法范畴,但又不局限于语法,还涉及词汇、修辞、逻辑等知识。因此,在复习时,要能多方面的掌握语文知识,在辨析时也要注意在熟悉语病类型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 【课时安排】两课时 【错误解析】 常见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例1.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今天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解析】这个句子实际上并非真正缺少主语,而是误将主语放在介词短语中了。只要把“通过”或“使”去掉,就有主语了。 【注意】 此类病句特点:句首出现介词,要查是否滥用介词导致缺主语。句首滥用的介词常有“在、当、从、对于、为了、由于、通过”等,改这类病句一是将介词及介词连带的方位词删去,二是保留介词短语作状语,后边加上适当的词作主语。 例2.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21世纪初又举办了一次全球盛会——上海世博会。 【解析】这个句子,缺少主语,可以在“在21世纪初”前面加上主语“中国”。 【课堂练习】 1)在这部电影中,刻画了一个女知识分子的典型。 (删除“在”和“中”。) 2)经过这次谈话,对我启发很大。 (删除“经过”或“对”。) 3)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成分残缺,介词滥用,造成无主语,去掉“对”。) (2)宾语残缺(★★★★★) 例3.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解析】前一个分句句子没说完,缺宾语,应把宾语中心语“的力度”补出来。 【课堂练习】 1)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建立”后面没有对应的宾语,应该加上“……的制度”。) 2)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的什么?话没说完。在“3个生产厂”后补上“……的大型企业”,宾语中心语就有了。) (3)谓语残缺 例4.中国人民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复习计划

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复习计划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吴家山五中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复习计划 平行班

一、第一轮复习内容及要求 第一轮复习为专题复习,以构建系统复习框架为主,训练突出基础性 第一轮复习可用课时19节。教研室将提供以下19个课时的参考教案,供大家选择;其意图是:继续强化对市区两级《考试说明》宣讲的内容。 语文基础(2节课) 字音字形:易错归类 词语运用:词语辨析+语境训练 发现病句:逐类精选 标点符号:点号表语意的疏密关系 现代文阅读一(2课时) 两篇科技+两篇文史 概念内涵 主旨及表达倾向 语意转换 重要观点内涵的理解 文言文(3课时) 精选5篇350字左右的记叙类文言文,有价值导向。 全文翻译训练,对课文中出现的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体现了古代汉语词法句法的词句加注着重号强化训练,要求学生对材料中的每一个人物作简要的概括(人+行为+结果含影响、价值、作用等),对重点句要求逐字落实训练。 综合性学习(2课时) 两个课内主题+两个课外主题 研究选题+语境对话 现代文阅读二(5课时) 时代特征(3篇)+文化散文(2篇) 围绕结合语境(全文的意图、事理、情感、)理解内容出题 1.词语理解; 2.句子理解; 3.段落理解; 4.段落构成的层次理解; 5.主要内容理解; 6.意图理解; 7.情感把握; 8.事理阐释 作文板块(5课时) 审题(1课时) 题意内涵的表达(2课时) 题意支撑(2课时) 二、学情分析 吴家山五中九年级6个班,2个快班4个平行班。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相较于较好学生,对于较差的学生只做降低难度的处理,不得放弃任何内容的备考。 三、复习资料 目前我们手上有两种试卷共11套,各位老师复习前要做到认真甄选题目,给学生做有价值的题,不要将时间浪费在没有任何意义的题目上。充分借力武汉中学,借鉴武汉中学好得复习经验,选用武汉中学的复习资料。

初中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初中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篇一:语文试卷讲评教案教学设计】 黔西六中试卷讲评教案教学设计 【篇二:九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土门子镇中王玉文 学情分析: 九年级是学生紧张复习备战中考的一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系统性复 习,查漏补缺,扫除知识点上的障碍,突破重点难点。巩固知识、 反馈发现不足,考试是常用的手段,他们的试卷在书桌上堆积如山。实践证明试题训练显然不是多多益善,学生有五门中考必考科目, 实际上是七科,每门学科有各自学科的特性和学习方法,理科在于 多训练,文科关键在阅读积累,但也需要适度训练。如何充分利用 这些试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我关注学情、考情,尝 试着一些变革,争取多一些实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字词正音、形 ②、文言诗文的巩固和默写 ③、古典文学名著的理解与把握 能力目标: ①、学习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 ②、掌握信息材料提取的方法。 ③、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④、把握写作过程中拟题、组材和语言的表达。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信息材料提取的方法。 2、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 何拟题、

如何扣题、如何出彩。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回顾,确认目标: 1、自主反馈: 学生对照试卷,明白此次考试个人得失。 2、教师介绍试卷结构: 本次试题内容符合中考题型,包括四大版块:基础知识以及运用 (23分)、古诗及文言文阅读(17分)、现代文阅读(30分)、 作文(50分),这是对学生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一次考察。其中失分严重的是综合实践题中的材料归纳、概括、现代文阅读和 作文。 3、考试情况简要分析: 从试卷完成情况来看,同学们存在以下问题: ①、基础知识不牢固,一些该得的分数没有得住。如文言诗文的考 查题、文 学名著的赏析题还有不少人出错。 ②、平时归纳的做题方法没有掌握。一些有难度的题,有些做题方 法虽然多 次强调,出错依然较多,所以讲到的方法还要注重落实; ③、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能深入文本,仔细探究,问题的答案仅仅 停留在表 面,没有深入进去,筛选有效信息能力比较差,把握不住一段话的 重点,抓不出其中的关键陈述对象。 ④、思维不缜密,考虑问题不周到或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导致丢分 很多。 4、明确目的: ①、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 ②、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 ③、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 实际与学 习能力的差距。 ④、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 高度认识

2019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书稿.doc

2019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书稿 让我们走进书的世界... i第一部分:积累... 1(一)增加 识字量... 1第二部分:阅读... 15(一)理解文思 (15) (二)别出心裁读课文... 22第三部分:作文技法... 42人物 动作细节描写三例... 42作文语言要力求三顺... 44落笔惊人 有良方... 45“点化”故事作文几法... 50掌握升格技巧,提 升作文价值... 51谈话题作文的切入视角... 55明眸,不只美 在第一瞥... 56演绎事物的“内涵”... 57学用“象征”手法... 59即物抒怀... 61物我交融... 62咏物明理... 64写物忆趣... 65写物喻人... 67借物抒情... 68对事物抒情... 70以“物”为线记事写物抒情... 72第四部分:佳作欣赏... 73我和书的故事... 73我和书的情缘... 74享受读书... 75读书之乐... 76读书创造... 77水生日记选... 78对一个词语的质疑... 79悲哀的幸福... 80“守猪待兔”. 82 卷首语让我们走进书的世界你也许酷爱书,并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过,那么请不要停止你畅游书山的脚步;你也许厌恶书,而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那么请不要继续坚持你曾经的无知;你也许处在前二者中间,无论怎样,请拿起书,让我们走进书的世界!走进书的世界,你会产生这样的时刻,当你以小扣柴开始用另一种语言跟书里的人物说话。这时,你咀嚼到了书的甘甜。走进书的世界,你会产生这样的时刻,当你与好友倾扉的心情轻轻翻开

一本书,面对另一个世界的杏花春雨,你的目光闪亮如星,你的心灵澄明如水,你不自觉地心交谈,当你凝神倾听心灵私语,当你细细丈量脚印深浅,当你情怀绕胸不吐不快,你会发现你的思想里语言里心灵里浸润着许多先哲的智慧。这时,你领略了书的魅力。走进书的世界,你会产生这样的时刻,当你陷在痛苦的泥潭,当你在剪不断理还乱中意乱神迷,突然有一个声音在脑畔响起,有一个身影在眼前晃动,就在你驻足凝视的片刻,你的精神马队飒踏而来,飓风鼓动你垂落的双翼,号角唤回你飘落的的神思,你顿时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当你再次抬起头,你的心境已是碧海蓝天。这时,你明白了书的深邃。走进书的世界,读书吧!读书美丽人生,读书升华幸福。读书,就是读他人,读自己,读人生,读社会,读历史,读自然。一个人读书的时候,他的瞳仁最清澈,心灵最宁静,思想最活跃,天地最广阔。读书,意味着一次享受。读一本好书,就是享有一次精神的大餐。当书中那缜密的逻辑,纯粹的情感,浓厚的文化,韧***的生命簇拥在你的周围,请你想象被霞光包裹着的土地。读书,意味着一次淘金。书海浩瀚,金光闪烁。但只有聚沙成塔的积累和披沙捡金的努力才有可能得到缪斯赐予的最珍贵的礼物。读书,意味着一次相遇。书内书外,有生命与生命的对视,心灵与心灵的相融。读书的时候,你最有机会认真的打量自己,审视生命。读书,意味着一次创造。读书最忌讳的是把自己的大脑变成别人思维的跑马场。真正的读书,是用独立的见解来打造思想的砖坯,是用个***的诠

中考专题复习:修改病句教学设计

病句的辨析及修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 2、让学生掌握修改常见病句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点拨探究法指导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以合作议论法引导学生分析病句的病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病句的修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2.引导学生分析病句的病因。 教学方法:点拨探究法、合作议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设计: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句,今天我们来系统学习一下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二、讲授新课: (一)首先了解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

1.语序不当 2.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或累赘 4.句式杂糅 5.表意不明 6.不合逻辑 (二)结合相关实例进行分析 1、语序不当 (“烧毁并洗劫”这样表达不合事理,应对调。) (语序的排列不仅要符合事理,而且还要在行文上前后照应,连贯一致。这句话应把“水上”和“陆地上”对调一下。) 2、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 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等。 (主谓搭配不当,把“眼睛”改为“目光”) 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 (“深思熟虑”是需要时间的,是反复思考的过程,“稍微” 是不可能做到深思熟虑的,所以用在这里修饰不当,应该删去。) 3、成分残缺,主要是缺少主语、宾语。 想起许多往事。 (没有主语,去掉“使”)

(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问题”) 4、重复累赘。 (头发不在头上在哪里呢?可见“头上的”三个字是不必要的,否则罗嗦。) (“多次”和“反复”是一个意思,不必要重复使用,应删去其中一个。) 5、句式杂糅、表意不明 机电课程。 (这句话有两种理解(1)这两门课程是数学、物理短训班各开设的,即数学短训班开设了这两门课,物理短训班也开设了这两门课。(2)这两门课程是数学、物理短训班分别开设的,即数学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课程,物理短训班开设了农业机电课程。看来应该是第(2)种理解,应该在“开设”前加上“分别”。) 6、不合逻辑 (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断定”和“大概”矛盾,去掉“大概”或去掉“断定”。)(三)小结:从以上的病句分析中可以看出修改病句的步骤

最新2018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立足于长期的积累和实践,但中考前夕的科学指导对考生答题的积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运筹帷幄,使学生“温故”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在“知新”的基础上实现更完整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我们准备按以下计划复习: 一、指导思想 以《济南市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考试说明》和《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原则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认真研究《南充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科考试说明》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适当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4、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我们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及教学中遇到问题。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四、复习方法和措施 (一)四轮系列复习 四轮复习是对初中语文六册课本及所有中学语文知识内容的有序复习。 第一轮、文言文复习(2月13--3月12):以考纲中确定的基本篇目为复习重点,复习按“重点知识梳理与强调——学生练习巩固——教师例题分析与重点讲解”三个步骤进行。通过这一轮复习,指导学生总体把握初中阶段语文文言文的基本知识与复习要点。利用这一阶段的 第二轮、专题分类复习(3月13--4月30):针对考试试题特点,按积累运

【9A文】中考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讲评教案 【教案背景】: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的试卷讲评课,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特拟定此教案。 【教学课题】:试卷讲评课 【教材分析】:试题难易程度较难,学生字音字形题、诗歌鉴赏题、语言品析类试题正答率较低。根据此情况拟定本教案,集中讲解练习字音字 形题、诗歌鉴赏题、语言品析类试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探讨,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分析考情(多媒体展示)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粗心。 2.诗歌鉴赏题失分较多:主要存在审题不明,缺乏答题技巧的问题。 3、语言品析类试题:主要存在品析角度没找对、脱离文本、空话套话等问题。 4、书写潦草,卷面较乱。 二、针对问题,合作探讨,归纳方法。 基础部分 (一)、小组合作,交流试卷第1、第2两题,将错音、错字改正。完成拓展练习一. 拓展练习一(导学案出示题目) 1、注音 方兴未艾.(ài)辟.谣(pì)古刹.(chà)乳臭.未干(Riù)隽.永(juàn)押解.(jiè)肖.像(Riào)气氛.(fēn)憎.恶(zēng)木讷.(nè)绦.虫(tāo)逮.捕(dài)档.案(dàng)飞来横.祸(hèng)同仇敌忾.(kài)绿.林好汉(lù) 2、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一幅对联(副)渡假村(度)悬梁刺骨(股)挖墙角(脚) 水笼头(龙)谈笑风声(生)人情事故(世)走头无路(投)

(二)、小组展示。 诗歌鉴赏——诗歌的景象鉴赏 (一)、什么是诗歌的景象?(多媒体展示) 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所写出来的景色。一般包括: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如《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 (二)、诗人为什么要描绘景象?(多媒体展示) 诗歌是表达情感的,若只写实在的情思,就会死气沉沉,没有生气,也就失去了诗味。所以诗人化情思为景象,通过景象来寄托情感。 (三)、怎样把握和鉴赏诗歌的景象?(多媒体展示) 1、把握画面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①.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切忌直接引用。 ②.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2)、鉴赏诗歌的画面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景物的组合方式(远近、高低、俯仰、上下等); ②.画面色彩(明暗、冷暖); ③.动态静态。 如:请分析杜甫《绝句》的画面美。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①画面有近景,有远景。近处,两个黄鹂在碧绿的翠柳中婉啭鸣唱;远处, 湛蓝的天空中一行白鹭悠然自飞;远处高高的山巅,积着一片皑皑的白 雪;近处门前的江边停泊着一只只从远方来的帆船。 ②画面色彩鲜明,前两句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这样,就景物 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 的广阔。 ③画面动静结合,一二句是动景描写,三四句是静景描写。 2、概括景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 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能够根据情景氛围的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具体分析,切忌空 洞。充分阅读理解给出的注解。 (四)、小组合作,分别赏析《江天暮雪》、《江雪》的景象,并订正第9题。做好记录,准备展示。(导学案展示) 1、描绘画面 《江天暮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