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 . 关于烟草花叶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D .属于植物病毒

2 . 关于细菌、真菌的分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土壤、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内,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

B .细菌的生活需要水,有机物和适宜的温度。

C .冰箱有耐低温的细菌和真菌。

D .所有的细菌和真菌体积都很小。

3 . “超级细菌”是一种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它的产生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有关。“超级细菌” 的结构特点 ( )

A .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C .有同真菌一样的细胞结构 姓名 : 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 成绩 : ______

A .活细胞中寄生 C .具有细胞结构

B .同 SARS 病毒一样无细胞结构

D .没有

DNA

①酵母菌 ②草履虫 A .① B .② 5 . 下列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A .病菌

B .葡萄球菌 6 . 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③病毒 C .③ C .流感病毒

④衣藻

D .④

D .酵母菌

4 . 下列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 .蜜蜂

B .水稻

C .乳酸菌

D .禽流感病毒

7 . 下面关于噬菌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真菌病毒,非常微小,单位一般用毫米表示

B .它具有荚膜等特殊结构

C .它一般寄生在动物细胞内

D .它不能独立生活,只有通过侵入细菌体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8 . H7N9 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

2013 年 3 月底在上海和安 徽两地率先发现,有关该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B .有细胞结构

C .体积微小,肉眼无法观察

D .不能独立生活

9 . 下列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

10 . 下列有关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D .细菌是一类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

1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棵小树经历风雨,长成参天大树,是它的生长过程

B .秋天到了,燕子迁徙,这是它们主动适应环境,有利个体生存和物种延续

C .病毒是只有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体

D .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也能够由小长大

12 .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衣藻

A .病毒营寄生生活,属于原核生物

C .细菌和真菌都通过孢子进行繁

幽门螺杆菌

A.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不安全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B.艾滋病患者是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源,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播艾滋病

C.目前,预防艾滋病最切实可行、最有效的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

D.艾滋病患者既是艾滋病的传染源,又是各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13 . 比较HIV病毒、大肠杆菌、酵母菌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者间体积大小关系为酵母菌>大肠杆菌>HIV 病毒

B.三者中HIV 病毒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三者中HIV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D.三者中HIV 病毒和酵母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14 . 下列对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B.观察病毒要用电子显微镜

C.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

D.病毒也可生活在死细胞中

15 .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我省加大防疫力度,确的是

A.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非洲猪瘟病毒形态结构

18 . 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下面有关该病毒叙述正

B.非洲猪瘟病毒属于原核生物

C.非洲猪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16 . 下列关于流感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属于动物病毒

C.无细胞结构

17 . 观察病毒的形态,通常要使用()

A.反光镜

C.光学显微镜D.非洲猪瘟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当中B.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

D.在活细胞中寄生生活

B.放大镜

D.电子显微

A.猫B.菊花C.烟草花叶病毒D.蘑菇

二、综合题

19 . 看图回答:

( 1)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 ] ____________ 的区域.它没有成形的 ____________ 。

(2)细菌体内没有_______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________ 生活.它是生态系统中的 _______________ 。

( 3)细菌细胞壁外有[ ] _____________ , 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 . 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人和动物约60%的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中麻疹、腮腺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狂犬病等是常见的威胁人类健康的病毒性疾病,小麦丛矮病毒是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病毒。

材料二我国科学家研制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商品杀虫剂,已经广泛应用于棉铃虫的防治,有效地控制了虫害的大规模发生。

(1) 材料中提到的几种病毒,可以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_______ 和 ___ 。除此之外,生物圈中还有 ____ ,又称为____ 。

(2) 材料二中的商品杀虫剂实际上是______ 。一旦侵入棉铃虫体内,就会显现出生命特征,利用_______ 细胞内的物质来制造新病毒,这就是它的_____ 。

(3) 通过上述两段材料,谈谈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____ 。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第 5 页共 6 页

17、

18、

二、综合题1、

2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知识点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3)水螅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构成,内胚层细胞所围成消化腔, (4)水螅的生殖:出芽生殖。 (二)扁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水域感染)、绦虫。 (三)线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蛔虫、线虫、钩虫是寄生生活;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 (3)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无专门的运动器官。 (四)环节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状,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名称:蚯蚓、水蛭、沙蚕等 (3)有环带的一端为前端,用手触摸蚯蚓腹面粗糙不平,是蚯蚓的刚毛,它靠肌肉和刚毛配合使蚯蚓向前蠕动。用手触摸蚯蚓背面有黏滑感觉,有黏液,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潮湿阴暗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五)软体动物(动物界第二大类群) (1)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蜗牛的是腹足,河蚌的是斧足)。 (2)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蜗牛、乌贼和章鱼(贝壳退化)等。 (3)外套膜及贝壳—保护作用,足—运动;鳃—气体交(呼吸),出水管和入水管—食物和气体进出的通道。 珍珠在外套膜形成,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六)节肢动物(动物界第一大类群) (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外骨骼作用--保护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气体进出的门户是气门,呼吸器官是气管。 (2)代表名称: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3)昆虫(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蜜蜂、蜻蜓、蝉、瓢虫、螳螂、 菜粉蝶、家蚕 蝗虫---头部、胸部、腹部(一对触角、三对足,有两对翅) 二、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一)鱼类 (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 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代表动物: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海马。 (3)体形:呈流线型(梭形),减少水的阻力。 (4)体表:鳞片覆盖,黏液减少阻力;侧线鱼的感觉器官,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5)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背鳍、胸鳍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梳理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一、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 动物的运动 (1) 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关节 的结 构 关节面 关节头 表面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 以减少两股之间的摩擦和缓 冲震荡。 图示 关节窝 i≡S≡ W 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爱 由结缔组织包绕整个关节,内外还有许多 籾 带,使关节更加牢固。 关节腔 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摩擦,增强关节 的 灵活性。 功能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注意:①由于肌肉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由两组 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②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其他系统的调节.配合。(如: 神经、呼 吸、消化系统) 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动作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屈肘 收缩 舒张 伸肘 舒张 收缩 提重物 收缩 自然下垂 舒张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上刊肌闵协调示意潮 (―)Xn 肘 (二〉伸肘 1.肱二头別匚 2. Λ*三头肌

从动物行为的获得的途径上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3.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狒狒群、白蚁、蜜蜂) (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动物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4.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二、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一)细菌和真菌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E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细菌和真菌菌落的比较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案第五章 病毒学案

第五章病毒 年级:八年级课型:新授课时间:20 年月日班级: 学习目标: 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关注病毒与生物圈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重点: 1.病毒的主要特征。 2.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 预习案 一、预习提纲 1.病毒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病毒是怎样繁殖的 3.病毒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二、自学检测: 1.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比细胞,需要用才能观察到。 2.病毒不能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内。根据寄生的生物种类不同,病毒通常可分为______病毒、______病毒和_____病毒,后者也称为__________。 3.病毒的结构,由外壳和组成。病毒只能寄生在里,靠自己的中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体。 4.病毒种类,分布,又营生活,给人类、动物和植物带来极大的危害。人类一方面设法________和_________病毒疾病,一方面______病毒为人类造福。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 行课案 【合作探究】 1.禽流感是禽类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一种有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症,人类对其中的H1、H3亚型易感。请同学们利用今天所学知识,大胆设想一下,你有什么办法对付并预防这种病毒呢? 2.有一次,一个同学拿来一份患有鸡瘟的鸡血液,想拿到学校的显微镜下查一查。老师说不行,是老师嫌麻烦吗?为什么? 3.人患流感后,为什么容易治疗?请从病毒的生活环境来分析。

检测案 一、课堂检测 1.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哪种仪器观察到烟草花叶病() A.放大镜 B.电子显微镜 C.望远镜 D.高倍光学显微镜 2.病毒的结构是由什么组成的() 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纤维素外壳和由遗传物质构成的核心 D.蛋白质外壳和由遗传物质构成的核心 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比细菌小得多 B.病毒的形状多样,有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C.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 D.病毒对人类都有害 4.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A.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5.引起艾滋病、口蹄疫、烟草花叶病的病毒分别属于() A.人类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 B.动物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C.人类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 D.动物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6.病毒的生活特点是() A.都是独立生活 B.必须生活在活的生命体的细胞内7.将病毒从细胞中提取出来,提纯呈结晶状态后,病毒会()A.失去生命活动 B.正常生活,但不繁殖。 C.正常生活 D.结构马上解体 8.完成下面图解 大小观察工具 种类生活方式 病毒 结构繁殖方式 自我复制二、课后检测:独立完成练习册本节作业,包括【探究与思考】。

生物八年级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复习知识要点

生物八年级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复习知识要点 一、选择题 1.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传递信息作用的是A.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B.担任警戒任务的猴子看见鹰时发出叫声C.雌性菜粉蝶释放性外激素D.蜜蜂通过舞蹈指示蜜源所在方向 【答案】A 【解析】 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不能起到传递信息作用,符合题意;担任警戒任务的猴子看见鹰时发出叫声,这属于用声音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雌性菜粉蝶释放性外激素属于信息交流,不符合题意;蜜蜂通过舞蹈指示蜜源所在方向,这属于用动作进行信息交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图表示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进入食物 D.该保存方法与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不同,该方法是不让微生物进入,而冰箱保存的原理是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故A、B、C正确,D错误,选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食物保存方法,并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要求。 3.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A.B.C.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A为细菌,BCD都属于真菌,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进行分析回答。 【详解】 A图中生物为细菌,B图中生物为霉菌,C图中生物为蘑菇,D图中生物为酵母菌,霉菌、

蘑菇、酵母菌都属于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大不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选:A。 【点睛】 熟记常见微生物的图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关节活动起来非常灵活,与之有关的结构特点是关节结构里有() A.关节软骨和韧带B.关节头和关节窝 C.关节腔和滑液D.关节软骨和滑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故选D。考点: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详解】 5.白鳍豚、扬子鳄、娃娃鱼等珍贵保护动物所共有的特征是() A.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B.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C.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D.体内受精,卵生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类的特点的有关知识点解答。白鳍豚属于哺乳类,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 【详解】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类都属于脊椎动物,体内均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A符合题意; 白鳍豚是哺乳动物,体温恒定,B不符合题意; 白鳍豚和扬子鳄都是终生用肺呼吸的动物,C不符合题意; 白鳍豚是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娃娃鱼是两栖动物,是体外受精的动物,D不符合题意。【点睛】 只有明确各种动物的特征才能正确回答此类题目。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面)12949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一、知识结构 1 2 病毒 3、微生物 细菌 真菌 知识点归纳 动物(第五单元第一章至第三章)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鱼 1、运动器官: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 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 2、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3、 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②用鳃在水中呼吸。(08中考) 4、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5、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08中考) (1)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2)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4)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2、环节动物 (1)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2)蚯蚓: 生活环境: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食性:枯枝落叶、垃圾 运 动: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呼 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黏液溶解氧气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07、09中考) 3、哺乳动物: (1)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如兔、大熊猫(07、08中考) 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藻类 如水绵 无种子 苔藓 如地钱 孢子植物 植物的分类 蕨类 如肾蕨 裸子植物 如油松、银杏 被子植物 玉米、向日葵 有种子 种子植物 注:(1)对动物的分类,除比较外部形态结构 还要比较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2)细菌真菌等的分类也是根据它们的 形态结构特征进行 腔肠动物:珊瑚 软体动物:河蚌 环节动物:蚯蚓 节肢动物:蜘蛛 鱼类 两栖类:大鲵 有脊柱 爬行类:龟 鸟类 哺乳类 无脊柱 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一、动物的运动重点:1.运动系统的组成。2.关节结构及各部分作用。 3.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重点:1.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举例说明行为的意义。 2.动物行为的成因。 三、社会行为重点: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2.动物社会行为的特点。3.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的交流方式。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实例:宇航服与长颈鹿,萤火虫与冷光灯,蝙蝠与雷达,乌龟与薄壳建筑等。 第四章 广泛分布的细菌和真菌 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二、 细菌 荷兰人列文·虎克首先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 法国人巴斯德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由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提出保存牛奶的方法称为巴氏消毒法;还发现乳酸菌(细菌)和酵母菌(真菌),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细菌形态 细菌的结构特点 营养方式 生殖方式 有的细菌生长后期还形成抵御 不良环境的休眠体--芽孢(该结 构与生殖无关) 杆状、球状、螺旋状 有DNA,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叶绿体;有的有鞭毛和荚膜 异养 分裂生殖 计算公式:A ×2n 三、真菌 1.真菌类型:木耳、蘑菇、灵芝、牛肝菌、青霉、曲霉、酵母菌(单细胞)等。 复习书中第76页酵母菌的观察特点,复习书中第77页蘑菇的结构图和青霉的结构图。 大小 形态 颜色 所需生活条件 细菌菌落 小 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多为白色 水分、有机物、适宜的温 度 霉菌菌落 大 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红、褐、绿、黑、黄等 细菌、真菌培养步骤:配制培养基(牛肉汁+琼脂)→高温灭菌→接种→适宜温度下培养 接种: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细菌生活需要的基本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

两栖动物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动物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2011,46(6):134 140 两栖动物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刘佳李忻怡张育辉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安 710062 摘要:两栖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主要包括遗传性别决定(genetic sex determination ,GSD )和环境性别决定(environmental sex determination ,ESD )。近年来,在两栖动物性别决定和性腺分化机制的研究中,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性别决定相关基因及其相互关系方面的研究已获得新的成果。本文通过对DMRT 1、DAX 1、SF 1、SOX 3、SOX 9、FOXL 2、CYP 19、CYP 17在两栖动物性别决定中作用的分析,显示DAX 1、SF 1、FOXL 2、SOX 3均参与芳香化酶基因转录的调节,其中FOXL 2、SOX 3促进了CYP 19的表达,DAX 1、SF 1则与CYP 17的表达调节有关。这些结果提示,两栖动物性别决定相关基因通过作用于CYP 19、CYP 17的表达调控性别决定过程,基因和温度分别在GSD 和ESD 过程中通过影响雌、雄激素的水平而决定两栖动物性别。 关键词:两栖动物;性别决定;基因;温度中图分类号:Q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0-3263(2011)06-134-07 Sex Determination-related Genes in Amphibians LIU Jia LI Xin-Yi ZHANG Yu-Hui *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China Abstract :The sexual phenotype of amphibians is determined either by chromosomal factors (genetic sex determination ,GSD ),or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environmental sex determination ,ESD ).Recently ,new findings on the sex determination-related gen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have obtained by utilizing molecular biology methods.Several genes such as DMRT 1,DAX 1,SF 1,SOX 3,SOX 9,FOXL 2,CYP 19and CYP 17have been found to play roles in determining the sexual phenotype of amphibians ,with DAX 1,SF 1,FOXL 2and SOX 3involved in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aromatase gene.FOXL 2and SOX 3promote CYP 19expression.DAX 1and SF 1can influence CYP 17expression.Sex-determination genes play their roles by acting on the expression of CYP 19and CYP 17.Both sex-determination related genes and temperature determine sex of amphibians by affecting estrogen and /or androgen levels.Key words :Amphibians ;Sex determination ;Gene ;Temperature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130770243); *通讯作者,E-mail :yu-huizhang@163.com ;第一作者介绍刘佳,女,硕士研究生;E-mail :liujia1986jj @ sina.com 。 收稿日期:2011-07-03,修回日期:2011-09-22 动物性别决定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内容。哺乳类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Y 染色体性别决定区(sex-determining region of Y-chromosome ,SRY )在性别决定中起着主导作用, SOX 9、SF 1、WT 1和DAX 1等基因也参与了胚胎性别决定的过程 [1] 。鸟类的性别也是由基因决定的, EFT 1和DMRT 1分别为雌性和雄性的性别决定候选基因 [2] 。爬行动物的一些 物种是遗传依赖性性别决定,另一些则为温度依赖性性别决定,其中温度可能通过控制性别基因表达或调节雌激素水平来决定性别 [3] 。

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知识要点 1、原始大气的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原始大气中无氧气。 2、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前苏联学者奥巴林提出的) (1)观点: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过程: (3)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3、米勒的模拟实验支持化学进化学说的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 的。 4、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地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它 为生命起源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证据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等 1、化石证据: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1)化石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2)规律: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2、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 (1)概念:不同生物的不同器官在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并且从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发育可以看出,它们的来源相同,叫同源器官。 (2)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是同源器官,说明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它们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细胞色素C 与组成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越大,说明与人的亲缘关系越远;反之,说明与人的亲缘关系越近。 4、始祖鸟化石既像鸟类又爬行类说明始祖鸟是古代鸟类与古代爬行类的过渡类型,古代鸟 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藻类植物→原始的苔藓植物→原始的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鱼类→原始的两栖类→原始的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动物与植物的显著区别: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食物来获得现成的有机物,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2.常见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如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少数在淡水中,如水螅(xī)。 3.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p5水螅示意图) 4.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称为辐射对称。 5.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其中的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水螅的繁衍方式:出芽生殖。 7.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呈辐射对称;②体表有刺细胞;③有口无肛门。 8.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可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珊瑚礁 9.涡虫的生活环境:清澈溪流的石块下面。(p6涡虫结构示意图) 10.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背面有两个可感光的黑色眼点。 11.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2.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 13.其他寄生类扁形动物: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如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猪肉绦虫)。 14.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15.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p8蛔虫结构示意图) 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 4.蛔虫的生殖:蛔虫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缓慢地蠕动。 6.蛔虫病的预防:要注意个人饮食卫生,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7.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蛲(náo)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8.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9.蚯蚓的形态结构:蚯蚓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见蚯蚓结构示意图) 10.蚯蚓的运动: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 11.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12.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体壁能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 13.常见的其他环节动物有:沙蚕,水蛭等。 1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15.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蛭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蛭素,可生产抗血栓药物。蚯蚓能疏松土壤,能提高土壤肥力,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扇贝、文蛤(gé)、缢蛏(yìchēng)等。 2.软体动物的结构: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3.软体动物的生活习性: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鰓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同时完成摄食。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无脊椎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代表动物 淡水:水螅 海水:海蜇、海葵、水母、珊瑚虫(分泌的物质形成珊瑚礁) 2.特点: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3.腔肠动物的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内胚层所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食物在消化腔内被消化。 二、扁形动物 1.代表动物:涡虫(自由生活),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寄生) 2.特点: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钉螺,华枝睾吸虫的中间寄主是淡水螺及淡水鱼虾。 三、线形动物 1.代表动物:秀丽隐杆线虫(自由生活)蛲虫、丝虫、钩虫、线虫(寄生) 2.特点: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无口有肛门。 3.蛔虫等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生殖器官发达,消化器官简单。 4.预防蛔虫病的措施:①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②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四、环节动物 1.代表动物:蚯蚓、沙蚕、蛭 2.特点: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3.蚯蚓:环带靠近身体前端;利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需生活在潮湿环境);依靠体壁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以及刚毛的辅助进行运动。 五、软体动物 1.代表动物 腹足类:蜗牛、螺 头足类:鱿鱼、章鱼、墨鱼 双壳类:河蚌、扇贝、缢蛏 单壳类:鲍鱼、牡蛎 多板类:石鳖 2.特点: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3.缢蛏:呼吸器官是鳃;通过入水管和出水管吸水、排水,在吸水和排水的过程中摄取水流中的食物颗粒。 4.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贝壳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珍珠也是);乌贼、鱿鱼等贝壳退化。 六、节肢动物 1.代表动物 昆虫类: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蚂蚁、苍蝇、蝴蝶、蝗虫、瓢虫、蚊子、家蚕、蝉等);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类群; 蛛形类:蜘蛛、蝎、螨虫; 多足类:蜈蚣、马陆; 甲壳类:虾、蝎 2.特征: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3.蝗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感觉器官集中,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摄食器官是口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2016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柱,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动物、哺乳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鸟类和哺乳动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1、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海葵(被称“海中之花”)、海蛰、珊瑚虫、水螅(身体有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 (3)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①海蜇经加工可食用。 ②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作用:①形成岛屿;②加固海岸;③为海底鱼类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2、扁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但涡虫自由生活) (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精巢发达,呈树枝状得名)、血吸虫、绦虫。(3)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①人或动物如实使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的鱼虾,就会感染

该病。 ②我国南方流行的血吸虫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3、线形动物(有些自由生活,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农作物体内)(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生殖器官发达。)、蛲nao虫、钩虫、丝虫、线虫。 (3)预防蛔虫病的措施:①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 ②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4、环节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以植物的枯枝、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主要运动器官肌肉,刚毛辅助运动,靠近环带的为前端。)、沙蚕、蛭 (3)与人类的关系: 蚯蚓:①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②能提高土壤肥力。③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④处理有机废物。 沙蚕是鱼、虾、蟹的饵料。 蛭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蛭素,在医学上,可生产抗血栓药物。5、软体动物(目前已知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 一、选择题 1.秃鹫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将骨从空中扔到岩石上摔碎后再吞食,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上看,与此类似的行为是:() A.鹦鹉学舌、惊弓之鸟、老马识途 B.小狗算数、猫抓老鼠、公鸡报晓 C.望梅止渴、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小鸟喂鱼、蜜蜂采蜜、蚂蚁搬家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2)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详解】 秃鹰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将骨从空中扔到岩石上摔碎后再吞食。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学习行为。选项中的鹦鹉学舌、惊弓之鸟、老马识途、小狗算数、望梅止渴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猫抓老鼠、公鸡报晓、蜘蛛结网、孔雀开屏、小鸟喂鱼、蜜蜂采蜜、蚂蚁搬家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所以,选项A都属于学习行为。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2.下图表示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进入食物 D.该保存方法与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不同,该方法是不让微生物进入,而冰箱保存的原理是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故A、B、C正确,D错误,选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食物保存方法,并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要求。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柱,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动物、哺乳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鸟类和哺乳动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1、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海葵(被称“海中之花”)、海蛰、珊瑚虫、水螅(身体有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 (3)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①海蜇经加工可食用。 ②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作用:①形成岛屿;②加固海岸;③为海底鱼类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2、扁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但涡虫自由生活) (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精巢发达,呈树枝状得名)、血吸虫、绦虫。 (3)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①人或动物如实使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的鱼虾,就会感染该病。 ②我国南方流行的血吸虫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3、线形动物(有些自由生活,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农作物体内) (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生殖器官发达。)、蛲nao虫、钩虫、丝虫、线虫。(3)预防蛔虫病的措施:①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 ②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4、环节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以植物的枯枝、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主要运动器官肌肉,刚毛辅助运动,靠近环带的为前端。)、沙蚕、蛭

人教版 八年级 生物 上册 知识点归纳 完美版

八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复习 姓名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7、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运动方向的作用。 8、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 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这是雨离不开水的主要原因。 9、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0、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11、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水中生活;体表被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2、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13、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4、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5、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叫甲壳动物。 16、水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17、鱿鱼为软体动物, 鲸、海豚、海豹为哺乳动物, 娃娃鱼(大鲵)为两栖动物,海马是鱼类, 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鳞、甲、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 (2)陆地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有专门呼吸器官(蚯蚓除外)] (4)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2、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环带(也叫生殖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 3、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4、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与肌肉配合完成运动。 5、蚯蚓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的原因:因为潮湿土壤能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环境及繁衍的条件,一般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食物和便于避敌的栖息场所等。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6、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目的是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7、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干部_和尾鳍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9、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10、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2、水由鱼___口__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_毛细血管__中,而_二氧化碳_____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_氧气_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_的含量增高。 13、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4、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_,食物从口_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5、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6、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叫甲壳动物。 17、水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18、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蚯蚓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①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多种运动方式. 如: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以便觅食和避敌。③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蚯蚓例外,靠体壁呼吸) ④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快而复杂……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2、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环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 3、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4、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协助运动(固着;支持) 5、蚯蚓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的原因:因为能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

两栖动物前景堪忧

两栖动物前景堪忧 ? 在全球已知的大约8000种两栖动物中,至少有1/4被认为受到威胁,濒临灭绝。但是由于缺乏两栖动物物种的数据,人们只对大约44%的两栖动物的灭绝风险有最新 评估,而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这一比例都接近100%。 现在,研究人员在近日出版的《当代生物学》上报告称,他们利用这些缺乏数据的物 种已知的生态、地理和进化属性,模拟了其灭绝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至少还有1000个 物种受到了威胁。 美国耶鲁大学PamelaGonzález-del-Pliego表示:“我们发现,1000多种缺乏数据的两栖动物正面临灭绝威胁,近500种濒临灭绝或极度濒危,主要分布在南美和东南亚。我 们需要采取紧急的保护行动,避免这些物种的灭绝。”目前,共有2200种两栖动物被认 为缺乏数据。它们灭绝的危险状况根本不为人知。 为了预测这些缺乏数据的物种状态,González-del-Pliego和同事运用了基于特征的 空间—系统发育统计框架。换句话说,他们利用这些物种已知的生态、地理和进化属性, 以及这些属性与灭绝风险的已知关系,预测这些鲜为人知的物种是否可能受到灭绝的威胁。 总的来说,他们的计算表明,在2200个缺乏数据的物种中,有一半面临灭绝威胁, 主要分布在新热带和东南亚。其中,大约有500种物种可能濒临灭绝或极度濒危。其中3 种可能已经灭绝。而且,一些最脆弱的物种可能也是最鲜为人知的。 新的预测证据有助于对目标物种和地区做出适当保护。研究人员表示,在新热带地区,受威胁物种与预测受到威胁的缺乏数据的物种有着非常相似的地理分布。因此,如果人们 试图保护现有濒危物种所在的地区,也将能保护缺乏数据的物种。 González-del-Pliego说:“我们需要迅速行动起来,把两栖动物作为一个高度优先 保护物种,并把缺乏数据的物种纳入保护策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