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科大计算机网络第二章复习提纲

电子科大计算机网络第二章复习提纲

电子科大计算机网络第二章复习提纲
电子科大计算机网络第二章复习提纲

第二章:应用层

掌握

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两大功能:连通和共享。

2.套接字:同一台主机内应用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接口。也叫应用程序和网络之

间的应用程序接口API ,是在网络上建立网络应用程序的可编程接口。

3.因特网中,采用端口号标识主机中的哪一个进程。创建一个新的网络应用程

序时,必须分配一个新的端口号,不重复。端口号的范围是0-65535。周知端口号的范围是0-1023。

4.Web应用的应用层协议是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分别运行在不同的端系

统中web应用进程,通过交换HTTP报文进行会话。HTTP协议定义了报文的格式以及客户机和服务器交换报文的格式和方式。

5.Web页又叫web文档:由若干对象组成。一个对象就是一个文件,每个对

象可由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来寻址。统一资源定位符标识万维网WWW 上的各种文档,全网范围唯一。

6.HTTP协议使用的底层运输协议是TCP,web服务器进程使用的缺省端口号为:

80。工作过程:创建TCP连接-交换报文-> 关闭TCP连接。

7.往返时延RTT:一个小分组从客户机到服务器,再回到客户机所花时间。包

括传播时延、排队时延以及处理时延。掌握往返时延RTT的简单估算。

8.HTTP报文分为请求报文和应答报文两种。每种报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开

始行、首部行和实体主体。在请求报文中,开始行就是请求行。响应报文的开始行是状态行。

9.DNS协议运行在UDP之上,使用53号端口。DNS通常直接由其他的应用层

协议(包括HTTP、SMTP 和FTP)使用,以将用户提供的主机名解析为IP地址。用户只是间接使用。

10.DNS查询分为两种查询方式:分别是递归查询和迭代查询。需要掌握这两种

方式的查询过程。

理解

11.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中,具有两种类型的端系统:客户机和服务器。服

务器:总是打开,为多个客户机请求提供服务,具有永久的IP地址,可扩展为服务器场(主机群集)。客户机:总是打开或间歇打开,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具有动态的IP地址,彼此之间不直接通信。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优点:服务器地址已知,定位快速。缺点:服务器向客户机提供服务的能力有限,随着客户机的增加,网络服务能力下降,并且服务器故障将会导致服务丢失。

12.P2P是网络结点之间采取对等的方式直接交换信息的工作模式。无(最少)

打开的服务器,任意端系统(对等方)可以直接通信,对等方间歇地连接,IP地址不固定。P2P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自扩展性。

13.在给定的一对进程的之间的通讯会话场景中,可以根据功能分别标示为客户

机进程和服务器进程。客户机进程:发起通信的进程。服务器进程:等待其他进程联系的进程。

14.进程寻址,具体的过程是,先根据目的主机的地址确定主机,再根据进程识

别信息找到该主机上相应进程。

15.用户代理是用户与网络应用之间的接口。Web应用的用户代理:是一些浏览

器软件。“邮件阅读器”是电子邮件应用的用户代理。

16.SSL安全套接字层,是对TCP的加强,运行在应用层,位于应用程序和运输

层之间。使用SSL加强后的TCP,不仅能够完成传统TCP的的所有功能,而且提供关键的进程到进程的安全性服务,包括加密、数据完整性和端点鉴别。

17.HTTP请求报文大多通过GET方法请求一个对象。调试时,可以通过HEAD

方法,让服务器只返回应答报文的首部。

18.每个邮件服务器,都具备邮箱和报文队列。邮箱用于保存发送给用户的邮件

报文。报文队列存放用户要发出的邮件报文。

19.从发送方的邮件服务器向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使用SMTP协议,采

用运输层的TCP协议,使用25号周知端口号。

20.MIME(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展):用于非ASCII数据传输。将非ASCII数据

编码后传输,接收方再解码还原。并没有改动SMTP 或取代它。但增加了邮件主体的结构,并定义了传送非ASCII 码的编码规则。

21.POP3(第三版的邮局协议):功能简单。会话是无状态的。工作步骤(三阶

段):特许阶段、事务处理阶段、更新阶段。

22.基于web的电子邮件:用户代理是普通的浏览器,用户和其远程邮箱之间

的通信通过HTTP进行:发件人使用HTTP 将电子邮件报文从其浏览器发送到其邮件服务器上;收件人使用HTTP从其邮箱中取一个报文到浏览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和接收邮件时,使用SMTP。用户可以在远程服务器上以层次目录方式组织报文。

23.根域名服务器是最重要的域名服务器。所有的根域名服务器都知道所有的顶

级域名服务器的域名和IP 地址。不管是哪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若要对因特网上任何一个域名进行解析,只要自己无法解析,就首先求助于根域名服务器。

24.顶级域服务器:负责顶级域名,他们负责管理在该顶级域名服务器注册的

所有二级域名。

25.权威DNS服务器负责管理其所管理域中主机和IP地址的映射

26.本地DNS服务器也叫默认服务器,不属于DNS的层次结构,起着代理的作

用,转发请求到层次结构中。

27.为了改善时延性能,并减少在intel网上到处传递的DNS报文的数量,DNS

广泛的使用DNS缓存。

28.DNS: 存储资源记录(RR,Resource Records)提供主机名到IP映射。Type=A

(Adress)name = 主机名value = IP地址;Type=NS,name = 域名value = 该域权威名字服务器的主机名;Type=CNAME name = 主机别名value = 真实的规范主机名;Type=MX name =邮件服务器的主机别名value =邮件服务器的真实规范主机名。

判断

1.WEB缓存如果本地缓存有客户请求的对象文件,则不需任何判断立即响应客

户端。(X)。

简述:

1.什么是应用程序体系结构?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它和网络体系结构有何区

别?

应用程序体系结构:规定如何在各种端系统上组织应用程序,由研发者设计。三种类型:客户机/服务器、对等(P2P)、客户机/服务器与P2P的混合

应用程序的体系结构不同于网络的体系结构:对应用程序开发者来说,网络体系结构是固定的,并为应用程序提供了特定的服务集合。而应用程序体系结构由研发者设计,规定如何在各种端系统上组织应用程序,由研发者设计。

2.简单描述非持续(久)连接和持续(久)连接。非持续(久)连接的主要缺点是什

么?

非持续HTTP连接:每个TCP连接上只传送一个Web对象,只传送一个请求/响应对。

持续HTTP连接:传送多个请求/响应对,一个TCP连接上可以传送多个Web对象

非持续(久)连接的主要缺点是:服务器负担重。每一个对象的传输时延长:包含两个RTT时延。

3.简单描述和比较持续连接的两种方式。

非流水线方式:客户机只能在前一个响应接收到之后才能发出新的请求。

特点:客户机为每一个引用对象的请求和接收都使用一个RTT时延。会浪费一些服务器资源:服务器在发送完一个对象,等待下一个请求时,会出现空闲状态。流水线方式:

客户机可一个接一个连续产生请求(只要有引用就产生)。服务器一个接一个连续响应请求,发送相应对象。

特点:节省RTT时延,可能所有引用对象只花费一个RTT 。TCP连接空闲时间很短。

4.Cookie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Cookie的作用是什么?会带来什么问题?答:Cookie主要包括以下4个部分

1)在HTTP响应报文中有一个cookie 首部行

2)在HTTP请求报文中有一个cookie 首部行

3)用户主机中保留有一个cookie 文件并由浏览器管理

4) Web站点的后端数据库保存cookie

Cookie:允许Web站点跟踪、识别用户;服务器可以限制用户访问,或把内容与用户身份关联。

Cookie使用不利于用户隐私保护

5.什么是Web缓存?简单描述Web缓存的作用。

Web缓存器(Web cache):也叫代理服务器,是能够代表起始服务器来满足HTTP 请求的网络实体。

保存最近请求过的对象的副本,如果后续有对同一个对象的请求,则直接发送缓存的副本。

使用Web缓存具有以下优点:

减少对客户机请求的响应时间

减少内部网络与接入链路上的通信量,能从整体上大大降低因特网上的Web流量。

6.在使用Web缓存时,缓存器采用了什么技术来证实其保存的对象是否为最

新的?描述相关技术的原理。

Web缓存使用条件GET方法,来证实其保存的对象是否为最新的。

Web服务器回发响应报文:包括对象的最后修改时间:Last-modified:date1

缓存检查Web服务器中的该对象是否已被修改,发送一个条件GET请求报文:报文中包含If-modified-since:date1首部行,告诉服务器,仅当自指定日期之后该对象被修改过,才发送该对象。

若Web服务器中的该对象未被修改,则响应报文含有304 Not Modified,并且实

体为空。

7.描述使用Web缓存服务器后网页的访问过程以及使用条件GET请求更新对

象的过程。

客户的所有网页请求都送达WEB缓存服务器

WEB缓存服务器先查询本地是否具有请求对象,如果有且没有超时(或过期)则直接返回给客户,

如果WEB缓存服务器本地没有所请求的对象,则转发请求到起始网页服务器,并接收网页响应,然后缓存在本地并转发给客户

如果本地存在请求的网页但超时(或过期),则WEB缓存服务器使用条件GET 进行本地缓存更新;

web服务器收到条件GET 请求后判断自己是否对网页进行了修改,如果没有修改,则只返回未修改的响应报头,否则返回整个网页文件。

8.简单描述Alice 向Bob发送报文的过程。

1) Alice启动邮件代理,提供接收方的邮件地址,撰写邮件

2) 撰写完成后,点击发送按键,则用户代理把邮件报文发给其邮件服务器,在哪里,邮件报文被放在发送队列中

3)运行在Alice的邮件服务器中的SMTP客户端,发现了这个在队列中的待转发的这个邮件报文后,这个SMTP的客户端,就创建与运行在Bob的邮件服务器上的SMTP服务器端的TCP连接

) 经过一些初始的SMTP握手后,SMTP客户通过TCP连接发送Alice的有邮件报文。

5) 在Bob的邮件服务器上,SMTP服务器端接收该报文,并将该报文放入Bob 的邮箱中

6) Bob方便的时候,他调用其用户代理来读报文

9.SMTP与HTTP的简单对比

相同点

都用于从一台主机向另一台主机传送文件

持久HTTP和SMTP都使用持久连接。

不同点

HTTP是拉协议:其TCP连接是由想获取文件的机器发起。SMTP是推协议:其TCP连接是由要发送文件的机器发起。

SMTP使用7位ASCII码格式,HTTP数据没有该限制。

对含有文本和图形(或其他媒体类型)的文档:HTTP把每个对象封装在它各自的HTTP响应报文中发送;电子邮件则把所有报文对象放在一个报文中。

10.请描述DNS所提供的服务。

DNS最基本的服务是:提供主机名到IP地址的转换。

主机别名服务:应用程序可以调用DNS来获得主机别名对应的规范主机名以及主机的IP地址。

邮件服务器别名: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可以调用DNS,对提供的邮件服务器别名进行解析,以获得该主机的规范主机名及IP地址。

负载分配:当客户对映射到某地址集合的名字发出一个DNS请求时,该DNS服务器用IP地址的整个集合进行响应,但在每个回答中循环这些地址次序,可以实现在所有冗余服务器之间循环分配负载。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 ?填空题 ⑴ 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分为_局域网_、城域网和广域网 (2)从计算机网络组成的角度看,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⑶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树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型。 2 ?简答题 ⑴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过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答: 单机系统:在单处理机联机网络中,由单用户独占一个系统发展到分时多用户系统, 被称为第一代网络。多机系统:将多个单处理机联机终端网络互相连接起来,以多处理 机为中心的网络,并利用通信线路将多台主机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形成了以通信子网为核心的第二代网络,随着分组交换技术的使用,逐渐形成了以遵守网络体构的第三代网系结络。In ternet是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典型的实例,该网络的发展也促使新的高速网络技术的不断出现,又提高了网络的发展。 (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布在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 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 系统。

主要功能:1.数据交换和通信:在计算机之间快速可靠地相互传递数据、程序或文件; 2.资源 共享: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中提供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3.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的备份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4.分布式网络处理和负载均 衡: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上进行,减轻任务负荷过重的单台主机。 (3)计算机网络分为哪些子网?各个子网都包括哪些设备,各有什么特点? 答:从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的角度看,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由主机、终端、终端控制器、连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 主机是资源子网的主要组成单元,为本地用户和网络中远程用户访问网络其他主机设备与资源提供服务。终端控制器负责终端和主计算机的信息通信。终端是直接面向用户的交互设备,可以是由键盘和显示器组成的简单的终端,也可以是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外设主要是网络中的一些共享设备,如大型的硬盘机、高速打印机、大型绘图仪等。 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 组成,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通信控制处理机也称为网络节点,实现通信子网中的分组存储转发节点,完成分组的接收、校验、存储和转发等功能。通信线路为通信控制处理机与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控制处理机与主机之间提供通信信道。通信线路包括电话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通信信道、微波与卫星通信信道等。信号变换设备的功能是对信号进行变换以适应不同传输媒体的要求。 ⑷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1. 星型拓扑网络:优点是很容易在网络中增加新的站点,容易实现数据的安全性和优先级控制,易实现网络监控;但缺点是属于集中控制,对中心节点的依赖性大,一旦中心节点有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的瘫痪。 2. 树型拓扑网络:树型拓扑网络层次结构的层不宜过多,以免转接开销过大,使高层节点的负荷过重。 3. 总线型拓扑网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需要铺设的线缆最短,成本低。缺点是实时性较差,总线的任何一点故障都会导致网络瘫痪。 4. 环型拓扑网络: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但是环中每个节点与连接节点之间的通信线路都会成为网络可靠性的屏障。环中节点出现故障,有可能造成网络瘫痪。网络节点的加入、退出以及环路的维护和管理都比较复杂。 5. 网状型拓扑网络:优点是可靠性高,但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 广域网基本上采用网状型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物理层 2-01 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物理层要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2)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该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 (3)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物理层的主要特点: (1)由于在OSI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2)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 2-02 归层与协议有什么区别? 答: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 2-03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建的作用。 答: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源点又称为源站。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 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终点又称为目的站 传输系统:信号物理通道 2-04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2-05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个包含些什么内容?

第七版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pdf

考点1:internet和Internet的区别。(1章) nternet是互联网,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网络间的通信协议是任意的。Internet是因特网,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的特定的计算机网络,使用TCP/IP协议作为通信规则。 考点2: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核心部分: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考点3: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考点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考点5: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五层协议。 1.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3.网络层 4.运输层 5.应用层 作业: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 3、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7、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2)发送时延:ts =103/109=1μ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20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答:分层的好处: 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②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③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④易于实现和维护。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有邮政系统,物流系统。 考点6: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2章)

2.计算机网络题目第二章-1

一、术语辨析 从给出的26个定义中挑出20个,并将标识定义的字幕填在对应术语前的空格位置。 1. C 语法 2. H 网络体系结构 3. W RFC 4. X SIOC 5. T IP 6. V UDP 7. Y IRTF 8. I OSI参考模型 9. M 帧 10. A 网络协议 11. P 传输层 12. Z InterNIC 13. B 语义 14. F 层次结构 15. N 网络层 16. Q 应用层 17. R OSI环境 18. S 主机-网络层 19. O 分组 20. U TCP A.为网络数据交换制定的通信规则、约定与标准。 B.解释控制信息每个部分的意义。 C.描述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 D.对时间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E.为一个特定的系统定制的一组协议。 F.处理计算机网络问题最基本的方法。 G.一个联网主机内相邻层之剑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H.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I.ISO/IEC7498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联的7层结构模型。 J.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 K.物理层的数据传输单元。 L.数据传输过程必须经过连接建立、连接维护与释放连接三个阶段。 M.数据链路层数据传输单元。 N.实现路由选择的层次。 O.网络层的数据传输单元。 P.实现可靠的端-端连接与数据传输服务的层次。 Q.实现应用程序之间通信过程控制的层次。 R.包括主机中从应用层到物理层的7层以及通信子网的结构。 S.TCP/IP残开模型中与OSI参数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相对应的层次。T.提供“尽力而为”的分组传输服务的协议。 U.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面向字节流服务的传输层协议。 V.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W网络技术人员之间发布技术研究进展与标准的一类文档。 X.最权威的Internet全球协调与合作的国际化组织。 Y.致力于Internet协议、体系结构、应用程序及相关技术研究的组织。 Z.负责Internet域名注册和域名数据库管理的组织。 二.选择题 1.以下关于网络协议与协议要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协议表示网络功能是什么 B.语义表示是要做什么 C.语法表示要怎么做 D.时序表示做的顺序

网络技术(第二章网络技术基础)

网络技术 第二章网络技术基础 考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资源共享的观点将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其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①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 ②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互连的计算机之间应该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每台计算机都可以联网或者脱离网络工作。 ③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 考点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网络分类方法 网络分类的方法很多,常用以下两种分类法: ①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分类,可以分为广播式网络与点一点式网络。选择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是点一点式网络与广播式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 ②根据网络的覆盖围与规模分类,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 2.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 (1)局域网(LAN) 局域网分为共享局域网与交换局域网(或是共享介质式局域网和交换式局域网)。局域网一般属于一个单位所有,易于建立、维护与扩展。在局域网领域中,采用以太网(Ethemet)、令牌总线(Token Bus)和令牌环(Token Ring)原理的局域网产品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2)城域网(MAN) 城域网(MAN)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其设计的目标是要满足几十千米围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求。 (3)广域网(WLAN) 广域网也称远程网,它所覆盖的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广域网的通信子网主要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早期的网络主要是广域网。 考点3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设计的第一步就是网络拓扑设计。拓扑学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 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 2.网络拓扑的分类 网络拓扑可以根据通信子网信信道类型分为以下两类: (1)点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 采用点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有4种:星型、环型、树型与网状型。 (2)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拓扑 采用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主要有4种:总线型、树型、环型、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 3.点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 (1)星型拓扑 星型拓扑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管理,但由于其集中控制方式的结构,一旦中心结点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全网的瘫痪,可靠性较差。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练习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练习题 2007-9-13 一、填空题 1、数据通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相互渗透结合而兴起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也是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信息仅对____________而言。 3、______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以及关于事物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映。 4、信息论的主要奠基人香农把信息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 5、数据被解释为一种素材,一种原始资料,当我们对这些素材(或原始资料)进行有序组 织后,得到的“成果”就是_______。 6、数据通信中的数据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数值、字符、图形和图像等。 7、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信号是__________,是随时间变化的电压或电流。 8、按信号变化的连续性,非连续性其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9、模拟信号规则波形是正弦波,可用三个参数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调制技术主要用来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转换成特殊的______________。 11、常用的模拟信号的调制技术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2、常见的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调制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13、根据数据传输系统在传输数据信号的过程中是否对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可以把数据传 输系统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按传输数据的时空顺序,数据通信的传输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5、按发送器和接收器时钟是否同步,可以把数据传输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 16、基带传输是一种不对传输信号进行______________的传输方式。 17、调制速率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波特率。 18、如果一个单位调制信号波的时间长度为T(s),那么调制速率:B(波特)=______。 19、数据信号速率的单位(b/s)也表示每秒钟传递的______________。 20、调制速率(波特)与数据信号速率(比特/秒)在______传输______状态的调制信号时, 二者的速率相同。 21、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是________。 22、在数据信号速率相同时,数据传输速率随__________不同而变化。 23、信息是将_________和_________都包含在内,另一种仅指_________。 24、数字信道只允许传输离散的__________。 25、调制解调器是进行数字、模拟信号转换的专用设备,进行数/摸转换的目的,就是要利 用模拟信道传递___________。 26、双向信道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是以宇宙空间为传输媒体的信道。 28、_________主要作为同轴电缆通信系统的替代或补充,用于长途干线通信。 29、_________是在地面微波中继通信和空间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通信方式。 30、与频分多路复用相比时分多路复用更适合于传输________________。 31、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工作的时分多路复用称为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复习大纲 第一章概论 1.计算机网络得定义与组成,几种常见得网络拓扑结构得名称。 (1)定义: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得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得网络软件运行环境下,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为目标得系统。 (2)组成:通信子网-网络信息得传输与交换 终端系统-负责信息得处理 (3)网络拓扑: 星形结构、层次结构或树形结构、总线形结构、环形结构 2.计算机网络得体系结构概念 概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就是计算机网络得分层及其服务与协议得集合,也就就是它们所应完成得所有功能得定义,就是用户进行网络互连与通信系统设计得基础。 3.协议得概念、协议三要素与服务访问点得概念。 (1)协议概念:协议就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得、控制信息交换得规则得集合,就是一套语义与语法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得操作,它定义了数据发送与接收工作中必经得过程。协议规定了网络中使用得格式、定时方式、顺序与检错。 (2)三要素:语法:指数据与控制信息得结构或格式,确定通信时采用得数据格式,编码及信号 电平等,回答“怎么讲”。 语义:协议得语义就是指对构成协议得协议元素含义得解释“讲什么” 同步:规定了事件得执行顺序 (3)服务访问点:SAP实际上就就是(N)层实体与上一层(N+1)层实体之间得逻辑接口。 4.OSI七层模型名称,物理层(传输得基本单位:比特)、数据链路层(传输得基本单位:帧)、网络层(传输得基本单位:分组)、传输层、应用层得基本功能。 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得网络节点之间建立、维护与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得透明传输,进而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服务得基础上,在通信得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frame)为单位得数据包,并采取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得方法,使有差错得物理线路变成相对无差错得数据链路。 网络层:为分组交换网络上得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为以分组为单位得数据报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当得路由,并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 传输层:向用户提供端到端(end-to-end)得数据传输服务,实现为上层屏蔽低层得数据传输问题。 会话层:负责维护通信中两个节点之间得会话连接得建立、维护与断开,以及数据得交换。 表示层: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得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得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通过网络服务,它包含了各种用户使用得协议。 5.TCP/IP体系结构(知道各个协议在哪一层),OSI与TCP/IP得比较。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作业

第二章作业1. 2. 3.

4. 5. 6.

7. 8.Consider sending a packet of F bits over a path of Q links. Each link transmits at R bps. The network is lightly loaded so that there are no queuing delays. Propagation delay is negligible. a)Suppose the network is a packet-switched virtual circuit network. Denote the VC set-up time by ts seconds. Suppose the sending layers add a total of h bits of header to each packet.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send the file from source to destination? (3 points) b)Suppose the network is a packet-switched datagram network and a connectionless service is used. Now suppose each packet has 2h bits of header.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send the file? c)Finally, suppose that the network is a circuit-switched network. Further suppose that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the circuit between source and destination is R bps. Assuming ts set- up time and h bits of header appended to the entire file,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send the file? 9.Consider the networks shown in the figure below. There are two user machines https://www.doczj.com/doc/7714226806.html, and https://www.doczj.com/doc/7714226806.html, in the network https://www.doczj.com/doc/7714226806.html,. Suppose the user at https://www.doczj.com/doc/7714226806.html, types in the URL https://www.doczj.com/doc/7714226806.html,/bigfile.htm into a browser to retrieve a 1Gbit (1000 Mbit) file from https://www.doczj.com/doc/7714226806.html,. 1)List the sequence of DNS and HTTP messages sent/received from/by https://www.doczj.com/doc/7714226806.html, as well as any other messages that leave/enter the https://www.doczj.com/doc/7714226806.html, network that are not directly sent/received by https://www.doczj.com/doc/7714226806.html, from the point that the URL is entered into the browser until the file is completely received. Indicate the source and destination of each message. You can assume that every HTTP request by https://www.doczj.com/doc/7714226806.html, is first directed to the HTTP cache in https://www.doczj.com/doc/7714226806.html, and that the cache is initially empty, and that all DNS requests are iterated

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及解答

第一章概述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22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 答:在计算机网络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称为网络协议。一个网络协议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对于非常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协议,其结构最好采用层次式的。 1-24 试述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所谓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是为便于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而采用的综合了OSI 七层模型和TCP/IP 的四层模型而得到的五层模型。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见图1-1 所示。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图1-1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各层的主要功能:(1)应用层: 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地操作,而且还要作为互相作用的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user agent),来完成一些为进行语义上有意义的信息交换所必须的功能。(2)运输层: 任务是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间的通信。因特网的运输层可使用两种不同的协议。即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TCP 和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面向连接的服务能够提供可靠的交付。无连接服务则不能提供可靠的交付。只是best-effort delivery. (3)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交付到目的主机。 (4)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将在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frame),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实现帧的无差错传输。 (5)物理层: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输比特流。“透明地传送比特流”指实际电路传送后比特流没有发生变化。物理层要考虑用多大的电压代表“1”或“0”,以及当发送端发出比特“1”时,接收端如何识别出这是“1”而不是“0”。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的插头应当有多少根脚以及各个脚如何连接。 第二章物理层 2-01 物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物理层要尽可能屏蔽掉物理设备、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不同,使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的存在,而专注于完成本层的协议与服务。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试题带答案

第一章 1、( 09-33)在OSl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 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2、( 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 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 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 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 80ms B : 80.08ms C : 80.16ms D : 80.24ms 4、( 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 ?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 .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 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 PPP B. IP C. UDP D. TCP & (13-33)在OSl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 (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 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 (1M=10)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第二章) (2009-12-14 18:10:21) 转载▼ 标签: 课程-计算机 教育 第二章物理层 2-01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物理层要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2)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该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 (3)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物理层的主要特点: (1)由于在OSI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2)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 2-02归层与协议有什么区别? 答: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 2-03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建的作用。 答: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源点又称为源站。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 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终点又称为目的站 传输系统:信号物理通道 2-04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总结谢希仁版

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总结 一、现在最主要的三种网络 ?电信网络(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二、internet 和Internet ?internet 是普通名词 泛指一般的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是专有名词,标准翻译是“因特网” 世界范围的互连网(互联网) 使用TCP/IP 协议族 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三、计算机网络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10 M,实际上是10 Mb/s。注意:这里的M 是106。 四、对宽带传输的错误概念 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 ?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也叫传输速率。 这两种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宽带传输: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较高。 宽带线路:每秒有更多比特从计算机注入到线路。 宽带线路和窄带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是一样的。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新型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的、基于存储转发的方式。 分组交换: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IP 网络的重要特点 ◆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因此,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 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五、最重要的两个协议:IP 和TCP TCP 协议保证了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IP 协议控制分组在因特网的传输,但因特网不保证可靠交付. 在TCP/IP 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当A 进程需要B进程的服务时就主动呼叫B进程,在这种情况下,A 是客户而B 是服务器。 ◆可能在下一次通信中,B 需要A 的服务,此时,B 是客户而A 是服务器。 注意: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第二章

副修计算机网络第二章作业 黄思君04353069 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章物理层 习题2-01 物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物理设备或具体的传输媒体。现有的网络中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种类繁多,通信手段也有许多不同的方式。物理层的作用正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差异,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物理层的重要任务是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习题2-02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答: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 源系统(或发送端)、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 源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例如正文输入到PC机,产生输出的数字比特流。?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例如,调制解调器将PC机输出的数字比特流转换成能够在用户的电话线上传输的模拟信号。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例如,调制解调器接收来自传输线路上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数字比特流。 ?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 习题2-03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集(带答案).doc

第一章 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2、(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80ms B:80.08ms C:80.16ms D:80.24ms 4、(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 PPP B. IP C. UDP D. TCP 6、(13-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A.800ms、1600ms B.801ms、1600ms C.1600ms、800ms、 D、1600ms、801ms 8.(14-33)在OSI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 A.应用层 B表示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习题解答

第二章:物理层 1、物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物理设备或具体的传输媒体。现有的网络中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种类繁多,通信手段也有许多不同的方式。物理层的作用正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差异,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物理层的重要任务是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 2、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教材36) 答: 3、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答: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

4、试解释下列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5、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 答:(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意。 (4)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06 数据在信道中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每秒”和“码元/每秒”有何区别? 答:数据在信道中传输受到信道的带宽和信道信噪比的影响,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要点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基础 1、信息、数据、信号 通信是为了交换信息。信息(Information)是数据中所包含的有效内容或解释。 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数字、文字、语音、图形和图像,常称它们为数据(Data)。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数据(Data)是指计算机中传递(携带)信息的实体,即在网络中存储、处理和传输的二进制数字编码。 信号(Signal):数据的物理量编码(通常为电信号),数据以信号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这种信号的某种参量,如幅度、频率或相位等可以表示要传送的信息。 数字信号是离散信号,如计算机通信所用的二进制代码“0”和“1”组成的信号。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波形图如图2.1所示。 图2.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信道也可以分成传送模拟信号的模拟信道和传送数字信号的数字信道两大类。但是应注意,数字信号在经过数模变换后就可以在模拟信道上传送,而模拟信号在经过模数转换后也可以在数字信道上传送。 2、通信系统模型 图2.2 通信系统的模型 信源是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端,信宿是接受信息的一端。 变换器和反变换器均是进行信号变换的设备,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有各种具体的设备名称,例如调制器与解调器、编码与解码器。 3、数据传输方式 模拟传输 模拟传输指信道中传输的为模拟信号。当传输的是模拟信号时,可以直接进行传输。当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时,进入信道前要经过调制解调器调制,变换为模拟信号。

图2.4 模拟传输 数字传输 数字传输指信道中传输的为数字信号。当传输的信号是数字信号时,可以直接进行传输。当传输的是模拟信号时,进入信道前要经过编码解码器编码,变换为数字信号。 图2.5 数字传输 编码:不归零码、曼切斯特码、差分曼切斯特码(要求掌握) 4、傅立叶分析及信号带宽 任何周期信号都可以表示为基波信号和各种高次谐波信号的合成。根据傅立叶分析法,可以把一个周期为T 的复杂函数)(t g 表示为无限个正弦和余弦函数之和 ∑∑∞=∞=++=110)2cos()2sin(2 )(n n n n nft b nft a a t g ππ 其中0a 代表直流分量,T f 1=为基频,n a 、n b 分别是n 次谐波振幅的正弦和余弦分量 频谱指组成周期信号各次谐波的振幅按频率的分布图,虽然周期信号的频谱理论上可以是无限的,但是一般高次谐波的分量会越来越小,因此,一般将小于某一分量的谐波略掉。如图2.9所示,谐波的最高频率h f 与最低频率l f 之差)(l h f f -称作信号的频带宽度,简称带宽,它表示实际信道所能传输信号的频率范围。

最新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第一节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拓扑 复习要求 ●了解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掌握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 ●了解各种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 知识精讲 一、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1.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实体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采用的一种通信语言,它是一组有关信息传输顺序、信息格式和信息内容等的约定或规则。网络协议含有三个要素即语议、语法和时序。 语义:指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的含义,不同类型的协议元素规定了通信双方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而协议元素是指控制信息或命令及应答。 语法:指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数据结构形式或格式。 时序:也称规则,即事件的执行顺序。 2.网络层次式结构 对于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协议,通常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采用分层式网络结构,有采用分层方式的做法,可以使每一层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从而将一个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容易处理的小问题,而且每一层都是向它的上一层提供服务。采用分层结构的好处主要有: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 ?灵活性好 ?容易标准化 ?各层可以选择最合适的实现技术 3.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 4.网络拓扑结构:也称网络结构,是指网络结点和链路的几何位置。结点是指组成网络的网络单元,如:主机、集线器、路由器等,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端结点和转接结点,端结点指通信的源或宿结点,又称访问接点,如主机或终端;转接结点指网络通信过程中起控制和转发信息作用的结点,如集线器、交换机等。 5.链路:两个节点之间的线路。 二、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与传输出介质的选择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紧密相关。常见的拓扑结构有: 1.星型 所有的计算机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上,该中心节点一般为主机或集线器。中心接点负责接收工作站的信息,再转发给相应的工作站,它具有中继和数据处理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