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的临床体会

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的临床体会

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的临床体会
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的临床体会

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的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4-04-04T10:10:58.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6期供稿作者:崔琳[导读] 下颌骨是颌面部骨折中最好发部位,这与下颌骨位置突出,易遭受损伤及存在结构上和力学上的薄弱区域有关[4]。

崔琳(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本溪 117000)【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口腔颌面部骨折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2012 年收治的共132 例口腔颌面部骨折病例,从年龄、性别、季节特点,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合并伤情况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骨折多发于20—50岁男性;好发季节为夏季;交通事故为最常见的致伤原因;下颌骨为骨折好发部位,常伴有全身多个脏器的复合伤,治疗以坚固内固定为

佳。结论口腔颌面部骨折以下颌骨骨折最好发,青壮年男性居多,主要为交通事故伤。正确复位后坚固内固定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临床体会A treatment clinical experienceof maxillofacial fracturesCui Lin(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Benxi Central Hospital,Benxi,Liaoning,117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clinical characters and treatments of maxillofacial fractures.Method A total of 132 maxillofacial fracture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to 2012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with respet to age 、sex、 season 、cause of injury ,pattern of fractures 、combined injuries,treatments.Result The majority of fractures werefound between 20 and 50 years old males.Most fractures happened in summer,the most common causes were traffic accidents.Mandible was the most part of fractures and associatedcombined injuries were found.Rigid internal fixation was the best treatment.Conclusion Maxillofacial fractures mainly occurred in young adult males and traffic accidents were the main causes.Rigid internal fixation after exact replacement was the primary common treatment.【Key words】 maxillofacial fractures treatment clinical experience【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107-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口腔颌面部外伤的发生率不断提高,故有学者将创伤称为“发达社会疾病”[1]。口腔颌面部位于人体突出暴露部位,很容易受到损伤而发生骨折。口腔颌面部骨折虽不如颅脑等重要脏器损伤危及生命那么严重,但口腔颌面部骨折影响患者面容、咀嚼功能,给患者生理、心理均造成极大的伤害。本文对我院2010 年1 月到2012 年6 月收治的132 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0.1-2012.6 因口腔颌面部骨折住院的13

2 例患者,方法对每份病例从性别、年龄、病因、季节、类型、合并损伤、治疗方法等进行研究分析。

1.1 性别及年龄分布132 例患者中,男性114 例(86.23%),女性18 例(13.77%),男女比例为6.26:1,年龄7-65 岁,平均34 岁,好发年龄段20-50 岁,占85.16%。

表1 132 例口腔颌面部骨折年龄段分布

第七章口腔颌面部感染习题

第七章口腔颌面部感染 一、选择题 1、面部“危险三角区”指的是 A.由双侧眼外毗到上唇中点的连线 B.由双侧眼外毗与颏部正中的连线 C.由双侧眼内毗与双侧鼻翼基脚的连线 D.由双侧瞳孔连线的中点与双侧口角的连线 E.由双侧瞳孔与颏部的正中的连线 2、关于口腔颌面部间隙的正确描述为 A.正常情况下,颌面部各组织之间存在的间隙 B.颌面部肌肉和涎腺之间存在的间隙 C.正常情况下,颌面各组织之间解剖结构上的潜在间隙 D.颌面部间隙感染不易扩散 E.颌面部各间隙之间无沟通 3、导致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腺源性感染一般指 A.小涎腺的感染 B.三大唾液腺的感染 C.淋巴结感染 D.感染区淋巴结炎突破被膜引发间隙感染 E.皮脂腺感染4、颌面部间隙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 A.血源性 B.腺源性 C.外伤性 D.牙源性 E.继发于其它感染 5、切开引流的绝对指征 A.感染早期即应行切开引流术 B.局部肿胀、疼痛 C.有凹陷性水肿,波动感或穿刺有脓 D.脓肿已穿破 E.牙源性感染一周以后 6、下列间隙感染中何种最易导致呼吸困难 A.眶下间隙 B.翼颌间隙 C.咬肌间隙 D.下颌下间隙 E.口底蜂窝织炎 7、下列间隙感染首先表现为张口困难的为 A.翼下颌间隙 B.眶下间隙. C.下颌下间隙 D.口底蜂窝织炎 E.舌下间隙 8、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根据临床病理特点,病变始于颌骨骨松质和骨髓者,称

A.边缘性骨髓炎 B.放射性骨髓炎 C.中央性骨髓炎 D.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 E.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9、边缘性骨髓炎好发于 A.下颌骨升支 B.下颌骨体部 C.上颌骨体部 D.下颌骨牙槽突 E.下颌骨髁状突 10、智齿冠周炎常形成瘘道,其常见部位为 A.第三磨牙颊部皮肤 B.第二磨牙颊部皮肤 C.第一磨牙舌侧牙龈 D.第二磨牙颊侧牙龈 E.第一磨牙颊侧牙龈 11、颜面部疖痈的治疗主张 A、早期切开引流 B、局部烧 灼 C、局部热敷 D、保守治疗 E、全身支持疗法 12、嚼肌间隙感染,若未及时引流或引流不彻底,最常引起的并发症为A、败血症 B、脓毒血 症 C、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D、下颌升支边缘性骨髓炎 E、下颌升支中央性骨髓炎 13、不易导致张口困难的间隙感染是 A、咬肌间隙感染 B、颞间隙感 染 C、舌下间隙感染 D、翼下颌间隙感染 E、颊间隙感染 14、下述有关颌骨骨髓炎的论述正确的是 A.颌周间隙感染导致的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最为常见 B.幼儿患者边缘性骨髓炎死骨刮除时切勿损伤牙胚 C.急性弥漫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可导致多数牙松动 D.慢性颌骨骨髓炎不适于手术治疗,应以保守为主 E.下唇麻木是边缘性颌骨骨髓炎重要的诊断依据 15、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由下列感染而来,除了 A.牙源性感染 B.损伤性感染 C.血行性感染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 作者:徐霞孙孝霞陈湘昂赵扬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8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进行抗感染和脓肿切开引流等治疗,并加强病情观察,对患者口腔、切口、呼吸道和心理护理,指导饮食和健康教育。结果 48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及时、有效的正确治疗及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保障。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stomatognathic space infection. Methods Forty eight cases of stomatognathic space infection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anti infection and surgical incision and drainage, and pathogenetic conditions were observed intimately. Meanwhile the oral cavity, incision, respiratory passag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all patients were nursed, and the habit of food and drink and rehabilitated measure were instructed.Results Forty eight patients were all cured. Conclusion Effective and correct treatment and nursing are necessary for patients with stomatognathic space infection to rehabilitating health smoothly. 【Key words】 Oromaxillo facial region; Space infection; Nursing

跟骨骨折的治疗体会及疗效观察

跟骨骨折的治疗体会及疗效观察 关键词跟骨骨折;疗效;跟骨重建锁定钢板 跟骨骨折是足踝部最常见的损伤,占跗骨骨折的60%~ 65%[1],所以跟骨骨折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及早期的距跟关节融合术,随着临床经验及手术技术的提高,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本科手术采用跟骨重建锁定钢板治疗了45例跟骨关节内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组45例跟骨骨折患者均选自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患者,其中男34例41足,女11例16足;年龄19~55岁,双侧12例;皆为闭合性骨折;受伤原因均为高处坠落;受伤至手术时间3~16 d,平均时间7 d;手术后随访时间1~4年;Sander分型:男Ⅱ型32足、Ⅲ型7足、Ⅳ型2足;女Ⅱ型9足、Ⅲ型5足、Ⅳ型2足;Ⅱ型跟骨骨折采用跟骨骨折闭合撬拨复位穿针或钢板内固定术,Ⅲ型和Ⅳ型均采用外侧扩“L”切口入路行钢板内固定,本组病例未予Ⅰ期行距下关节融合术。1例患者于撬拨术5个月行跟骨矫形距下关节融合术。术后到完全负重时间1~9个月,无皮瓣坏死病例,经换药和使用抗生素等积极治疗,伤口愈合。 1. 2 影像学检查及骨折分型全部病例术前均行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检查,并行冠状面和水平面CT扫描,作为分型标准。所有患者均做Sanders分型:Ⅰ型:所有无移位的骨折;Ⅱ型:劈裂后距下关节的部分发生骨折(2个骨折块);Ⅲ型:较复杂的骨折(有2条骨折线将跟骨分3块);Ⅳ型:为严重粉碎性骨折,跟骨骨折块通常为4块以上。 1. 3 手术方法采用跟骨“L”形外侧切口,待足部皮肤出现“皱纹征”,一般伤后7~10 d行手术;用手术刀紧贴跟骨外侧壁骨膜下锐性分离。切口垂直部分和跟腱平行并位于腓肠神经后方。切口转向前方,沿足背皮肤和足底皮肤线向前,平行于跟骨跖面,向远侧延伸越过跟骰关节。在皮瓣的顶端,沿切口线直接切到骨面,保留一全厚皮瓣,用3枚直径 2.0 mm的克氏针从皮瓣下分别钻入外踝、距骨颈外侧壁及骰骨,并向上折彎针尾,使切口皮瓣“不接触”牵开,这样可以较好地维持距下关节的显露。将薄的外侧壁向外翻,显露跟骨骨折。①如中关节面和后关节面的内侧部分没有骨折分离,跟骨结节指向跖侧、内侧和向内翻出。将1枚4 mm的schanz针插入跟骨结节,向后牵引平移使跟骨结节前倾移位,然后跟剩余的没有损伤的关节面对位,克氏针剪短留置。②跟骨前突的骨折,尤其是涉及跟骰关节的骨折,应在直视下复位并暂时固定。 ③术中摄轴位和侧位片评估跟骨结节和前突的复位情况。接着重建跟骨后关节面,在直视下确保骨折复位满意,并用小骨膜剥离器触摸检查。在钢板螺钉放置之前,使用克氏针暂时固定。再次术中摄片,确保骨折的所有部分完全复位。

颌面部感染病例

病员:张××,性别:男,年龄:41岁,职业:农民 主诉:右面部肿胀流脓4月余 现病史:4个月前,右上大牙因疼痛而拔除,拔牙2小时后,右面部不慎被锄头柄碰伤,微痛,皮肤未溃破,也未流血。第二天右面部开始肿胀、热痛。10天以后在当地“乡社医院”作切开引流,放出少许脓液,肿胀并未减轻,反而加剧。又用中药外敷,肿胀开始消退,但未完全消失。1月后口内右上牙龈处开始流脓,右面部也出现了3个瘘孔向外排脓,入院20天前,右上唇开始麻木,感觉迟钝,患病以来全身情况好,食欲正常,既往体健。无特殊。家族史,既往史,略。 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合作 T37℃P62次/分R18次/分BP118/76mmHg 胸部、腹部、脊柱四肢、神经反射正常 颌面外科情况: 面部左右不对称,右面部上起眶下缘、下至鼻翼,内起鼻梁,外至颧突处为红肿压痛,眶下缘外侧有瘘管,深1cm,可探及骨面,颧部有一溃疡面约1.5×2.5cm2大小,有突起之肉芽组织,该处有深达5cm探及软组织未达骨面,鼻尖、上唇偏向左侧,右上唇感觉迟钝,张口度正常,口腔卫生欠佳,765|缺失,8|叩痛+++,松动+,4-1|叩痛+-++,松动+-++,右上颌骨X 线片检查(华氏位及上颌骨正侧位咬合片)。 右侧眶下缘有病理骨折,靠内分有死骨形成,在眶下缘之颧部有0.3×0.2cm2大小透光度增加区,近颧部下部有0.5×0.4cm透光度增加区,右侧上颌窦边缘不清浑浊,右侧鼻腔较左侧狭窄。思考题: 请提出诊断及诊断依据,并提出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意见。 答:1.诊断及诊断依据:(1)右侧眶下间隙感染诊断依据:面部左右不对称,右面部上起眶下缘、下至鼻翼,内起鼻梁,外至颧突处为红肿压痛。4-1|叩痛+-++,松动+-++ (2)右侧上颌慢性边缘性骨髓炎诊断依据:右侧眶下缘有病理骨折,靠内分有死骨形成,在眶下缘之颧部有0.3×0.2cm2大小透光度增加区,近颧部下部有0.5×0.4cm透光度增加区,故可判断为骨髓炎;眶下缘外侧有瘘管,深1cm,可探及骨面,颧部有一溃疡面约1.5×2.5cm2大小,有突起之肉芽组织,可知为边缘性骨髓炎,并且面部有3个瘘孔长期未愈,可知为慢性边缘性骨髓炎。 (3)右侧眶下缘病理性骨折诊断依据:右上颌X线片检查右侧眶下缘病理性骨折(4)右侧上颌窦炎诊断依据:右侧上颌窦边缘不清浑浊,右侧鼻腔较左侧狭窄 2.进一步检查:CT、MRI、细菌学培养、药敏试验 3.治疗意见:(1)药物治疗:根据临床表现,细菌学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结果,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同时注意全身必要的支持疗法。 (2)外科治疗:切开引流排脓,拔除病灶牙。死骨摘除及病灶清除术,切除瘘管,刮除脓性肉芽组织。上颌骨手术同时行上颌窦根治术,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的炎性组织,术后应配合抗菌药物。

口腔颌面部骨折62例临床分析

口腔颌面部骨折62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统计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口腔颌面部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1日-2014年10月1日收治的62名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 关注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的康复情况。利用SPSS18.0软件分析。结果:62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中,46例患者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16例患者行闭合复位联合固定或牵引治疗。开 放复位内固定组患者对手术满意率为89.1%,闭合复位联合固定或牵引组患者对满意率为 81.3%,两组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针对不同类型口腔颌面部骨折应采用不同治疗方法,以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预后。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骨折;临床分析;回顾性研究 目前,口腔颌面部骨折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现代交通产业迅速发展所导 致的交通事故【1】。作为面部的主要支撑结构,颌面部在事故中很容易受到外力的冲击而 产生骨折,严重影响患者形象和生活质量【2】。在治疗过程中,因为颌面部解剖结构以及 毗邻组织的复杂性,治疗方法的选择还存在有一定的困难【3】。笔者选取了所在医院2011 年10月1日-2012年10月1日收治的62名颌面部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不同方法治疗不同 类型口腔颌面部骨折,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62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19例。年龄24-65岁,平均(36±7.9)岁;(1)骨折部位 77.4%为下颌骨骨折,共48例患者;11.3%为颧骨骨折,共7 例患者,11.3%为上颌骨骨折,共7例患者。38.7%患者为多发骨折,共24例;61.3%患者为 单发骨折,共38例。闭合性损伤10例,占16.1%,开放性损伤52例,占83.9%;(2)致 伤原因 62例患者中,交通事故致伤29例,占48.4%;打击伤10例,占16.1%;跌落伤15 例,占24.2%;其他原因致伤8例,占12.9%。由此可见,本试验患者中交通事故是导致颌面部骨折的主要原因。 1.2方法:对于颌面部骨折较为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患者,医疗人员应先保证其生命 安全后进行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治疗过程中,应将颌骨进行复位和正确固定,恢复其正常的 解剖位置,建立有效的咬合关系。62例患者中,46例患者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16例患 者行闭合复位联合固定或牵引治疗。 1.3 统计指标: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包括三维重建CT等,若骨折颌骨恢复骨折前正常形态,咬合关系正常,颜面无变化,治疗效果为优;若骨折颌骨部分恢复正常形态,咬合关系 基本正常,颜面有较小变化,治疗效果为良;若骨折颌骨未正确复位并恢复到正常形态,颜 面异常,咬合关系紊乱,治疗效果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结果均使用SPSS18.0软件来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骨折类型以及致伤原因统计见表1,表2 2.2 不同治疗方法对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效果统计见表3 3 结论: 3.1 颌面部骨折作为临床常见骨折,口腔颌面部骨折发生率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由于颌 面部在解剖位置上与颅脑和颈椎相邻,因此,当口腔颌面部发生骨折时,往往合并有颅脑或 颈椎的损伤,导致严重出血甚至休克,危及患者生命【4】。因此,接收颌面部骨折患者时,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途径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途径: 1、牙源性感染,细菌通过病灶牙或牙周组织进人机体引起的感染。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感染途径。 2、2、腺源性感染,细菌经过淋巴管侵犯区域淋巴结,引起淋巴结炎,继而穿破淋巴结包膜扩散到周围间隙形成蜂窝织炎。多见于婴幼儿,常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 3、损伤性感染,由于外伤、黏膜破溃或拔牙创造成皮肤黏膜屏障的完整性破坏,细菌进人机体而引起感染。 4、血源性感染,机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口腔颌面部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多继发于全身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病情常表现得较严重。 5、医源性感染,在进行口腔内局部麻醉、外科手术、局部穿刺等创伤性操作时,由于消毒不严,将细菌带入机体内,而引起的感染。 复发性口疮或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1.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初起病变处敏感或出现针尖样大小或稍大的充血区,短期内即形成直径在2~4mm左右,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浅小溃疡。中心微凹陷,表面覆有一层淡黄色假膜,溃疡周围黏膜充血呈红晕状,其底扪之不硬。溃疡数目一般为2~3个左右。溃疡形成后有较剧烈的烧灼痛。经7~10天左右溃疡可逐渐自愈,不留瘢痕。但经长短不一的间歇期后又可复发。患者甚为痛苦。 2.疱疹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亦称口炎型口疮。此型除溃疡小、数目多(可达20~30个)外,其余与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表现相似。溃疡散在,分布广泛,黏膜充血明显。有剧烈疼痛及伴有头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3.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亦称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或腺周口疮,为各型中最严重的一型。溃疡常单个发生,2个或2个以上者少见。好发于唇内侧及口角区黏膜。初起时溃疡与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相同,但其直径逐渐扩大至1~2cm,并向深层发展至黏膜腺。溃疡为紫红色或暗红色,边缘不规则,呈瓣状隆起,中央凹陷,似“弹坑”。底不平、微硬、呈小结节状,溃疡周围红晕,局部有剧烈疼痛及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病程常在月余以上。愈后遗留瘢痕,严重者可形成组织缺损或畸形。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与其解剖生理特点密切相关。 ①口腔颌面部血循环丰富及相关影响:口腔颌面部在伤后出血较多,易形成血肿,组织水肿反应快而重,如血肿和水肿发生在口底和舌根等部位,容易影响呼吸道畅通,甚至引起窒息。另一方面,由于血运丰富,口腔颌面部组织的抗感染力和组织修复再生能力较强,创口愈合较快。 ②牙齿的影响:口腔颌面部损伤常伴有牙损伤,如打击力量较大,牙齿可能造成二次伤;牙齿相互之间形成咬合关系,咬合关系的情况不仅是颌骨骨折的重要诊断依据,而且是治疗颌骨骨折的主要标准。

肋骨骨折的诊治常规

肋骨骨折的诊治 [概念]:肋骨骨折临床多见,好发于成人和老年人,青少年则少见。肋骨呈扁平,为两层薄弱的密质骨中包裹一层松质骨,因此,肋骨较为脆弱,易于骨折。一肋一处骨折多见,多肋多处骨折少见,一旦发生则可并发内脏损伤,严重者危及生命。因肋骨与肋骨之间均有肋间肌,即由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交叉固定,将肋骨连成一体,故肋骨骨折一般移位较少发生。 [病因]:肋骨骨折可因直接暴力撞击或受到间接暴力如塌方、车轮辗轧伤等挤压而致。直接暴力引起的肋骨骨折较易伤及胸膜和肺脏,造成气胸、血胸的机会也较多。间接暴力引起的肋骨骨折刺破胸膜机会较少,偶而刺破皮肤,造成穿破性骨折。 [诊断要点]: 1、病史:大部分有明显的外伤史,凡是有胸部外伤病人,疑有骨 折,必须拍片排排除。 2、临床体征: 2.1叩击痛:骨折处压痛,咳嗽、打喷嚏、深呼吸或躯干转动时疼 痛则加重,胸廓挤压征阳性。 2.2畸形:多根双处骨折时,吸气时骨折处胸壁可出现塌陷畸形。 2.3肿胀:伤后局部肿胀,可有血肿和瘀斑。 2.4功能障碍:骨折后呼吸运动略减弱,深吸气运动受限尤为明显。 2.5骨擦音和骨擦感:体检时可检查到,但不能故意去检查他。 3、X线检查:最终要X线片检查确诊,X线片检查作为骨折分

类和治疗参考也不可缺少。线状不全骨折,无移位完全骨折,X线片可能不能立即显示骨折线,待2-3周后因骨折部骨折吸收,骨折线才会显示明晰,因此临床上怀疑肋骨骨折的,X线片虽未显示,也应按肋骨骨折处理,2-3周后再拍片复查。[鉴别诊断]:肋骨骨折的鉴别诊断主要应判断是否合并有血气胸。合并闭合性气胸者,可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检查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及语颤减低或消失。合并开放性气胸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血压下降,脉细数,伤侧呼吸音低微和消失,同时可听到空气经胸壁伤口进出的声音,叩诊为鼓音。 [治疗] 一、单纯肋骨骨折,因有肋间肌固定和其余肋骨支持,所以多 无明显移位,且较稳定,一般不需整复。即便是畸形愈合,亦不妨碍呼吸运动。 二、有移位的骨折尽量争取复位。 1、复位手法:患者仰臣位或坐位,一助手双手平按患者上腹部, 令患者用力吸气,至最大限度再用力咳嗽,同时助手用力按 压上腹部,术者以拇指下压突起的肋骨端,即可复位。若为 凹陷骨折,在咳嗽的同时,术者双手对挤患部的两侧,使下 陷者复起。 2、固定方法: (1)宽绷带固定法:骨折复位后,可外贴吊膏,然后覆以硬

口腔颌面部感染

关于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正确的是()。 A.只有在出现波动感后才能切开引流 B.结核性淋巴结炎应早期切开 C.抗菌素治疗无效且中毒症状明显时应切开引流 D.儿童颌周多间隙感染即使影响呼吸也应尽量避免切开 E.局部压痛明显凹陷性水肿但穿刺无脓液时不应切开 以下眼睑、鼻旁区肿胀为主要表现的间隙感染为()。 A.眶下间隙 B.翼颌间隙 C.咬肌间隙 D.咽旁间隙 E.颞下间隙 智齿冠周炎治疗重点为()。 A.局部治疗 B.抗生素应用 C.全身支持疗法 D.切开引流 E.龈瓣切除 患者男性46岁,口底多间隙感染,肿胀明显,可及捻发音及波动感,主诉呼吸困难,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A.加大抗生素剂量 B.局部冷敷 C.穿刺抽脓 D.广泛切开引流 E.气管切开 慢性智齿冠周炎的临床表现中正确的是()。 A.常见全身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 B.常伴有头痛全身不适 C.可发生食欲减退和大便秘结 D.常无明显症状,仅局部轻度压痛不适 E.常出现白细胞增高,中性白细胞比例上升 关于颌面部间隙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颌面部间隙为潜在的间隙 B.颌面部间隙感染为原发性感染 C.常见为牙源性和腺源性感染 D.以化脓性感染为主 E.感染沿神经血管扩散可引起颅内并发症

用于冲洗智齿冠周炎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是()。 A.0.05%~0.12% B.0.1%~0.3% C.0.3%~0.5% D.1%~3% E.5%~10% 关于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哪项是错误的()。 A.感染多来自下颌智齿冠周炎 B.主要破坏骨皮质 C.临床多系局限型 D.病变多位于下颌升支部 E.颌骨增生不明显,骨破坏严重 易造成严重张口受限的间隙感染为()。 A.眶下间隙 B.颌下间隙 C.咬肌间隙 D.舌下间隙 E.颏下间隙 关于口腔颌面部感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呼吸道感染,可造成区域性淋巴结炎 B.成人较儿童更易发生腺源性感染 C.口腔颌面部感染可借备注循环扩散至邻近间隙 D.“危险三角区”的感染处理不当可造成上呼吸道梗塞 E.口腔颌面部组织抗感染能力较其他组织为低 关于面部“危险三角区”下述错误的是()。 A.由鼻根至两侧口角区域 B.此区域静脉无瓣膜 C.此区域感染挤压后可向颅内扩散 D.上唇部痈形成脓肿应尽早切开减压 E.唇痈处理不当可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患者男性58岁,颌下肿物切除术后创口感染,引流物为翠绿色有酸臭味的脓液,此为何种细菌感染所致()。 A.结核杆菌 B.放线菌 C.绿色链球菌 D.绿脓杆菌

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的临床体会

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的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4-04-04T10:10:58.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6期供稿作者:崔琳[导读] 下颌骨是颌面部骨折中最好发部位,这与下颌骨位置突出,易遭受损伤及存在结构上和力学上的薄弱区域有关[4]。 崔琳(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本溪 117000)【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口腔颌面部骨折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2012 年收治的共132 例口腔颌面部骨折病例,从年龄、性别、季节特点,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合并伤情况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骨折多发于20—50岁男性;好发季节为夏季;交通事故为最常见的致伤原因;下颌骨为骨折好发部位,常伴有全身多个脏器的复合伤,治疗以坚固内固定为 佳。结论口腔颌面部骨折以下颌骨骨折最好发,青壮年男性居多,主要为交通事故伤。正确复位后坚固内固定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临床体会A treatment clinical experienceof maxillofacial fracturesCui Lin(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Benxi Central Hospital,Benxi,Liaoning,117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clinical characters and treatments of maxillofacial fractures.Method A total of 132 maxillofacial fracture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to 2012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with respet to age 、sex、 season 、cause of injury ,pattern of fractures 、combined injuries,treatments.Result The majority of fractures werefound between 20 and 50 years old males.Most fractures happened in summer,the most common causes were traffic accidents.Mandible was the most part of fractures and associatedcombined injuries were found.Rigid internal fixation was the best treatment.Conclusion Maxillofacial fractures mainly occurred in young adult males and traffic accidents were the main causes.Rigid internal fixation after exact replacement was the primary common treatment.【Key words】 maxillofacial fractures treatment clinical experience【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107-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口腔颌面部外伤的发生率不断提高,故有学者将创伤称为“发达社会疾病”[1]。口腔颌面部位于人体突出暴露部位,很容易受到损伤而发生骨折。口腔颌面部骨折虽不如颅脑等重要脏器损伤危及生命那么严重,但口腔颌面部骨折影响患者面容、咀嚼功能,给患者生理、心理均造成极大的伤害。本文对我院2010 年1 月到2012 年6 月收治的132 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0.1-2012.6 因口腔颌面部骨折住院的13 2 例患者,方法对每份病例从性别、年龄、病因、季节、类型、合并损伤、治疗方法等进行研究分析。 1.1 性别及年龄分布132 例患者中,男性114 例(86.23%),女性18 例(13.77%),男女比例为6.26:1,年龄7-65 岁,平均34 岁,好发年龄段20-50 岁,占85.16%。 表1 132 例口腔颌面部骨折年龄段分布

肋骨骨折怎么护理

肋骨骨折怎么护理 肋骨骨折后,怎样做更保险?要怎样护理? 为了保证骨折的及时愈合,必须积极补钙,同时还要补充维生素D,以协助吸收.市场上钙保健品很多,可选择含钙量高且有利吸收的用之.食物可选用牛奶,虾皮,豆腐,海带,紫菜等. 传统食物配方黄豆骨头汤既含丰富的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又含丰富的钙质,但所含脂肪较多,只宜在骨折中晚期食用.骨的选择也有讲究,应选择脊柱骨,肋骨,髂骨及管状骨的干骺端,这些骨多为松质骨且富含红骨髓,脂肪较少,可溶性钙较多. 除了补钙以外,骨折患者还需要补充锌,铁,锰等微量元素.这几种微量元素,有的参与组成人体代谢活动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胶原和肌红蛋白的原料.经测定,骨折后病人体内这种微量元素的血清浓度均明显下降.因此,在骨折早期适当补充,可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葵花子,蘑菇中含锌较多;动物肝脏,鸡蛋,豆类,绿叶蔬菜,小麦,面包中含铁较多;麦片,芥菜,蛋黄,乳酪中含锰较多. 注意事项: 1.用胸带固定胸壁可减轻疼痛,有利于咳嗽;有痰要尽力咳出。 2.避免较重体力劳动,但应早活动。 3.多吃高蛋白及含钙量多的食物。 4.如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须速到医院复诊。 ------------- 多喝骨汤,多休息,多吃点筋类肉品还有水果中老年人还是要经常补钙这样才能健壮骨骼骨折的愈合,需要钙的补充,天天喝牛奶,是补充钙的根本方法. ---------------- 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饮食相仿,选用多品种、富有各种营养的饮食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状明显的时候,应给予介于正常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所谓软饭菜,供给的食物必须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和消化,烹调时须切碎煮软,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饮食原则。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还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此阶段,食疗可用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食疗可用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 △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疗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 肋骨断了一根的话,如果没有胸腔积液,就用胸带固定,不用手术之前针对肋骨骨折,为减轻患者疼痛,多采用弹性胸带固定等方法,限制胸廓活动,达到目的,但束缚感同样使患者难以承受 您可以选择一些非甾体抗炎药口服,剩下的还

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1-09-26T16:56:48.847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黎虞明汤湛波付志伟罗木生胡志远[导读] 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者,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多数由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 【摘要】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32例各型跟骨骨折手术及非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36个月,平均18个月。24例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8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所有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功能完全恢复,疗效满意。结论:治疗跟骨骨折能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达到预期,就避免手术。选择一个痛苦小、费用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效果好并且符合患者病情特点的方法治疗跟骨骨折在临床上显得尤其重要,也是医疗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夹板;手术复位;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61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231-02 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者,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多数由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1]。大多数的跟骨骨折累及跟距下关节面,其中85%—90%属关节内骨折。跟骨为内外弓的共同后臂,其形态和位置对足弓的形成和负重影响极大。由于跟骨骨折后大多粉碎并波及到关节面,bohler角变小,肿胀明显,皮肤条件差,而且跟骨本身是一块不规则的六面体短骨,所以治疗上还是比较困难的。2006年6月~2010年6月对32例跟骨骨折的患者分别采用符合患者骨折特点的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切开复位钢板或克氏针固定的治疗方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2例跟骨患者中,男25例,女7例;年龄14~70岁,平均36.8岁。车祸致伤3,坠落伤28例,砸伤1例。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23例,不波及距下关节的9例,全部为新鲜骨折。 1.2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组:患者取平仰卧位,一助手固定膝关节于屈曲90°位置,另一助手双手握紧足部,术者用双手大鱼际置患者跟部两侧用力向中间夹挤,同时令助手来回屈伸踝关节数次,直到增宽的横径复位,然后跖屈踝关节使跟腱松弛,术者用双拇指扣紧跟骨结节向下按,跟骨结节下移,bohler 角因此得以恢复,通过复位跟距下关节面得以纠正。术后采用两块夹板超踝关节固定4-6周,固定期间即行功能锻炼。单纯手法不满意可行夹板加跟骨持续牵引,按早期活动原则进行锻炼。手术切开复位组:适合青年人,手法复位不满意,骨折波及跟距下关节面且bohler 角变小的患者。方法:可先矫正bohler 角及跟骨体的宽度再手术矫正关节面,做跟骨外侧切口,切皮时不用电刀,不行皮下分离,以保护皮肤血运,并保护好腓骨肌腱和腓肠神经,将塌陷的关节面撬起,至正常位置后,用骨松质充填保持复位,术中可再行矫正bohler 角及跟骨体的宽度,然后再用克氏针或是行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后2-3天便开始踝关节功能锻炼。 2结果 所有患者骨折全部愈合,29例功能完全恢复,踝关节活动正常,疗效满意,3例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时间长觉患处隐痛,经中药外洗内服及理疗2月后无不适。 3讨论 3.1跟骨为不规则的矩形体,前窄后宽,共有4个关节面,即前、中、后距下关节和跟骰关节。跟骨内密度不一,骨小梁排列特殊,后关节面上骨皮质负重量接近胫骨骨皮质,跟骨前、中部骨小梁相对稀疏,是血管进入髓腔的部分。跟骨借跗骨窦内坚强的距跟骨间韧带和内、外侧距跟韧带,以及其他附属韧带与距骨紧密相连。正常状态下,距下运动轴为偏心性,跟骨处于自然外翻位,距骨的前外侧突正好骑跨于跟骨的Gissane角上,跟骨的负重点位于下肢力线外侧。跟骨骨折多由轴向负荷所致,受力来自于剪切力和压缩力,从而产生两种基本的(也称原始的)骨折线,此两种受力的结合产生各式各样的骨折,而表现在外侧方移位最明显[2]。 3.2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在于跟距下关节面的解剖复位,跟骨宽度、高度及Bolher角及Gissane角恢复正常[3]。而运用陈氏正骨手法复位跟骨骨折绝大数情况下能纠正跟骨宽度、高度及Bolher角、Gissane角,并能消除跟距下关节面的不平整。 3.3小夹板固定效果确切,固定过程中能通过棉垫的加压作用,纠正残余移位,并可以早期行踝关节的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避免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石膏外固定只能起到固定作用,对骨折的复位毫无帮助,而且长期的制动不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4]。 3.4手法复位不满意时,即跟距下关节面仍不平整、bohler角过小,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是唯一的选择。但跟骨骨折大多是粉碎性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只能将较大的骨块复位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并发症较多,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如皮瓣坏死,切口感染,腓肠神经和腓骨长短肌腱的损伤:晚期并发症如距下关节炎,螺丝松动,骨折的畸形愈合等[5]。住院时间长,费用大,创伤大,痛苦大是手术治疗的缺点。 总之,治疗跟骨骨折能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达到满意效果,就避免手术。选择一个痛苦小、费用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效果好并且符合患者病情特点的方法治疗跟骨骨折在临床上显得尤其重要,也是医疗改革的方向。参考文献 [1]刘植珊,刘树清.实用骨科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806 [2]俞光荣,梅炯,朱辉.可塑形跟骨钛钛板的研治及其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5):273 275 [3]张旭光,李荣献,徐明宝等.跟骨骨折手术治疗[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10(11):716~717 [4]陈志维,李伟强,余海波,刘效仿.陈渭良骨伤科临证精要[M]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16 [5]曾潮勇,段琼.跟骨骨折的33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0,(16)34作者单位:526070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人民医院

--第6章口腔颌面部感染

第六章口腔颌面部感染 一、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 1.掌握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冠周炎、常见间隙感染(咬肌间隙、颊间隙、颞间隙、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下颌下间隙)、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2.熟悉颜面部疖、痈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其并发症防治和舌下间隙、眶下间隙、颞下间隙和口底蜂窝织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3.了解颌面部间隙的解剖特点,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等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定义感染(infection)是微生物对宿主异常侵袭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类疾患,表现为以防御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除由外环境中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外,大多数感染是由于宿主机体各部位的微生态平衡失调所致。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共性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因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使感染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其特殊性。 (2)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A.口腔颌面部为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起始端,是细菌最常寄居的部位。易发生各种 感染。 B.口腔颌面颈部具有众多互相通连的潜在性筋膜间隙,感染易于扩散和蔓延。 C.颜面部血循丰富,加之静脉瓣膜稀少或缺如,直接或间接与颅内的海绵窦相通, 感染可扩散至颅内。尤以两侧口角至鼻根联线内的三角区发生的感染,易循内眦静 脉扩散至颅内,而被称为面部“危险三角区”。 D.牙和牙周组织容易罹患病损,且与颌骨关系紧密。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特 有的感染。 E.面颈部有丰富的淋巴结,感染可循淋巴管引流途径扩散,导致区域性淋巴结炎。

三踝骨折治疗体会

三踝骨折治疗体会 目的通过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探讨一种恰当的手术及内固定方式。方法收集自我院2007年9月~2011年1月手术治疗的81例三踝骨折临床病例,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疼痛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2.5年,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X片示骨折复位良好,达解剖复位。按Olerud 和Molander的评分标准,B型57例,优良47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82.5%;C型24例,优良1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79.2%。总优良率81.5%。结论手术是治疗三踝骨折的有效方法。 标签:三踝骨折;手术;内固定 三踝骨折又称Cotton骨折,Henderson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踝关节骨折。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伤是三踝骨折的主要原因,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三踝骨折系踝关节严重损伤,一般合并有踝关节脱位。骨折后如关节面稍有不平或关节间隙稍有增宽,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日常工作。自2007年9月~2011年1月,本文对我院81例三踝骨折临床病例进行了内固定手术,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疼痛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2.5年,疗效满意,现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1例,男53例,女28例。右侧42例,左侧39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3.7岁。所有病例均有外伤史,通过踝关节正、侧位片及重建CT确诊,均为新鲜骨折且骨折移位明显。按Weber的AO分型B型57例,C型24例。车祸27例,高空坠落伤21例,运动扭伤19例,平地摔倒12例,重物压伤2例。开放性损伤22例,闭合性损伤59例。伴有多发性骨折6例,合并颅脑损伤4例,有韧带、肌肉、肌腱或血管神经等多种软组织损伤18例,伴有不同程度胫腓韧带损伤或胫腓下关节分离63例。手术距离受伤时间4h~16d。 1.2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或全麻。手术在止血带控制下进行,体位和入路根据后踝骨片的位置而定,如后踝骨片位于内侧,则患者取平卧位,患肢先屈膝,采用内后侧切口显露后踝和内踝,再伸膝位采用外侧切口显露腓骨和外踝。如骨折片位于胫骨远端外侧,则先采用侧卧位,患侧在上,采用腓骨后外侧切口,切开皮肤、皮下,显露腓骨长短肌,剪开肌鞘,分开肌间隙,向两侧牵开腓骨肌,暴露后踝。在跟骨上横穿1枚斯氏针,在牵引跟骨下充分暴露胫距关节,将后踝复位,先打入1枚克氏针作固定针,再以大小适当钻头由后向前钻孔,拧入术前测量好的1枚加压螺钉固定后踝,检查胫距关节面,拔除固定针及跟骨牵引针。再沿此切口暴露腓骨及外踝,复位后放入一长4~6孔的接骨板。检查下胫腓联合,如有不稳,在下胫腓联合上方1.5~2cm处通过接骨板的一孔在踝关节充分背伸时由外向内横行钻孔,拧入1~2枚加压螺钉,长度以通过胫骨一成皮质为宜,再依次上好其余普通螺钉。再平卧位,采用以内踝为中心作内侧弧形切口,

肋骨骨折治疗

肋骨骨折治疗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治疗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2202例保守治疗,312例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保守组治愈2174例,好转266例,死亡7例;手术组治愈311例,死亡1例。结论: 大多数肋骨骨折可保守治疗。内固定手术治疗具有缓解疼痛快、并发症少、致残率低、提高生存率等特点,也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肋骨骨折;保守治疗;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6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046-01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of fractured ribs effect. methods:2202 cases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312 cases of internal fixation operation. results:2174 cases were cured conservative group, 266 better example, 7 cases of death; during 311 cases were cured, death in one. conclusion:most fractured ribs but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ternal fixation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pain relief quickly, fewer complications, and low morbidity, improve survival rate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it also requires the therapy. 【key words】fractured ribs;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ternal fixation

最新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 1.病情观察该病发展迅速,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或昏迷、败血症、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故炎症未控制前,应高度警惕,严密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楚,有无烦躁、神志淡漠、嗜睡等;监测T、P、R、BP;对发热、寒战患者注意询问有无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颅内感染征象。当体温超过39℃及时给予温水擦浴,并嘱其多饮水,注意患者尿量情况。床边备气切包。 2.心理护理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常伴有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严重者发生进食和吞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精神状态。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精湛的技术赢得患者信任和尊重。多接触病人,主动倾听患者倾诉,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多与其交谈,解除疑虑,生活上尽量体贴关怀,鼓励家属、亲友陪伴,给予精神、心理支持,介绍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手段,邀请康复期患者现身说法,使病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治疗上的配合,以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 3.切口护理口腔间隙感染治疗不及时即形成脓肿,需及时协助医师做脓肿切开引流术,建立良好的引流,以减少局部组织张力,防止扩散,解除局部疼痛,达到缩短疗程,减少用药的目的。对于肿胀范围广泛、有严重呼吸困难者,除广泛性切开外还应充分分离口底肌肉,使口底各间隙的坏死组织及脓液充分引流,因脓液呈蜂窝状分散在组织间隙中,常常自动引流不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伤口置引流管,切开引流液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合理用药。脓肿切开后,更换敷料2~3次/d,用1%~3%的双氧水反复冲洗创口或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或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素加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同时观察引流液量、色、性的变化及患者神志、面色、生命体征变化。发现患者面色苍白,暂停冲洗伤口。冲洗完毕,协助患者取半卧位以减少伤口张力,利于伤口引流。 4.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阻塞是口腔颌面部感染较常见而危险的并发症,应确保充分给予氧气吸入,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及呼吸道通畅情况,因喉头水肿所致的呼吸道阻塞应立即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若炎症侵及口底、舌下等间隙,患者可出现舌体抬高、咽腔缩小等并发呼吸道梗阻的临床表现,应做好抢救准备,昏迷患者将舌体牵拉至口外固定,保证呼吸道通畅。本组病例中3例出现呼吸道梗阻,及时给予气管切开,患者脱离危险。如伴有呼吸道黏液堵塞,应进行彻底有效的吸痰。 5.加强口腔护理颌面部间隙感染常由于牙源性或腺源性感染扩散引起。预防口腔感染是切断颌面部间隙感染的重要途径,加强口腔护理是预防口腔感染的有效措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主要措施:详细指导患者正确的漱口,每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每4h含漱多贝氏液漱口液漱口,在口腔内停留2~3min. 6.饮食指导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先给予高热量清淡流质饮食,由于张口受限,采用吸管进食。鼓励患者每2~3h进食一次,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然后逐渐给半流质饮食,如鸡汤面,再到普通饮食,维生素补充可给予新鲜水果汁,且多饮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