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灌浆工程施工记录和成果图表

灌浆工程施工记录和成果图表

灌浆工程施工记录和成果图表
灌浆工程施工记录和成果图表

附录D 灌浆工程施工记录和成果图表

灌浆工程施工记录应包括下列主要表格:

1 钻孔灌浆施工记录表(表D01)。

2 灌浆施工记录表(表D02)。

3 灌浆施工成果单孔统计表(表D03)。

4 灌浆施工成果分序统计表(表D04)。

5 灌浆施工成果单元工程统计表(表D05)。

6 回填灌浆施工成果综合统计表(表D06)。

7 帷幕灌浆施工成果综合统计表(表D07)。

8 固结灌浆施工成果综合统计表(表D08)。

9 灌浆工程完成情况表(表D09)。

10 混凝土坝接缝灌浆单区灌浆施工成果表(表D10)。

11 混凝土坝接缝灌浆施工成果综合统计表(表D11)。

12 钻孔压水试验记录表(表D12)。

13、注水试验记录与资料整理记录表(表D13)。

14、检查孔注水试验成果表(表D14)。

灌浆工程施工应包括下列成果图:

1 各次序孔单位注灰量频率曲线图(图D01)。

2 帷幕灌浆综合剖面图(图D02)。

3 深孔固结灌浆成果综合平、剖面图(图D03)。

4 隧洞固结灌浆成果展示图(图D04)。

5 混凝土坝接缝灌浆(纵缝)综合剖面图(图D05)。

表D01 钻孔灌浆施工记录表

施工部位孔号桩号排序孔序钻孔顶角方位角孔口高程m 机地距m 接班孔深m 本班钻孔进尺m 交班孔深m 接班灌浆深度m 交班灌浆深度m 本班灌浆段长m 时间钻孔情况灌浆情况孔内情况

开始终止间隔工作内容

钻头钻具

规格长度总长

(mm) (m) (m)

机上余尺(m) 灌浆段(m) 灌注岩性、变层、坍孔、掉块、岩

进尺孔深

段次结束继续芯采取率、回水、串浆、抬动

(m)

始止(m)自止段长

(+) (-)等情况

使用机械工时利用(时:分)主要材料消耗使用人工起

灌浆纯

钻机钻准冲扫机迁孔机停停待其钻普泵型项目钻合计水电油水泥其他技工

合计型号下备孔孔修安故故水电料它头工号灌

钻孔

灌浆

机长:班长:记录:年月日班

注:本表下半部分是为进行施工工效、成本计算所用。如不需要可省略。

2

表D02 灌浆施工记录表

孔号桩号段次段长自m 至m 计m 孔底沉淀cm 射浆管距孔底cm

排序次序孔口高程m 年月日班时间浆液配比浆液配量槽内灌浆

加浆量注入量注入率时分间隔水水泥浆量压力备注水水泥(L) (L) (L/min)

(h) (min) (min) (kg) (kg) (L) (MPa)

合计注入浆量(L)注入水泥(kg)废弃水泥(kg)

机(班)长记录质检监理.

注:本记录表可用灌浆记录仪打印记录代替。

3

工程名称孔号桩号施工次序孔口高程开竣工日期

段次

灌浆孔段孔岩石注入率灌浆水泥用量单位灌浆时间

透水率水灰比

径压力注浆注灰废弃合计注入量

情况开始终止纯灌(m) (L/min)

(Lu)

自至段长(mm) 开始终止开始终止(kg) (kg) (kg) (kg/m) 月日时分时分时分

简述(MPa)

(L)

注合计

注:计算灌浆段长度时,混凝土部分不计在内。

4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

单元号

排序

施工日期

钻孔深度 (m)

水泥用量 单位注灰量区间分布

平均

透水率区间分布

单 位

混 基 合

透水

总 10

50

100

总耗量

注入量

1

5

10

备注

序 号 凝 土 岩 计

浆 (L) 灰 (kg) 弃 (kg) (t) (kg/m) 段 数 10 ~ 50 ~ 100 ~ 1000 1000 率 (Lu) 段 数 1 ~ 5 ~ 10 ~ 100

100

总计

注:单位注灰量和透水率区间划分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5

表D05 帷幕灌浆施工成果单元工程统计表

工程名称工程部位施工日期

量注

入量元序序数

段~~~(kg) (kg) (t) 10

1000 (m) (m)

(kg/m) 钻孔

长度

灌浆

长度注灰量

(Lu)

透水率(Lu)频率(区间段数/ 频率%)

总 1 5 10

<>

1

100

5

10

100

备注

下游排

小计×

Ⅰ×

×上游排

小计

Ⅰ段

中间排

小计

合计

总计

注:帷幕灌浆孔应分排分序统计;单位注灰量和透水率区间划分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6

表D06 回填灌浆施工成果综合统计表

单位注入量(kg/m 2)检查孔压浆试验工程单元工程量注入水泥

部位工程(m

2)

2)(kg)Ⅰ序Ⅱ序合计孔数合格孔数

最大值

(L/10min)

表D09 灌浆工程完成情况表

钻孔灌浆进尺(m) 水泥用量(t) 单位

工程单元施工孔数注灰量

部位工程日期混凝土基岩合计总用量注入废弃

(kg/m) 合计

工程名称

灌浆水泥单位注入量(kg/m) 灌浆前透水率(Lu)检查孔压水试验工

孔数长度注入量下游排上游排中间排下游排上游排中间排压水合格合格超标值部位平均孔数

ⅠⅡⅠ序Ⅱ序Ⅰ序Ⅱ序Ⅰ序Ⅱ序段数段数率(Lu) (m) (kg)

Ⅰ序Ⅱ序Ⅰ序Ⅱ

序序序

8

工程名称

单位注入量(kg/m) 灌浆前透水率(Lu)检查孔压水试验灌浆水泥

工程

孔数长度注入量Ⅰ序排Ⅱ序排Ⅰ序排Ⅱ序排

合格

压水合格

部位平均孔数

率(m) (kg)

段数

段数

Ⅰ序Ⅱ序Ⅲ序Ⅳ序Ⅰ序Ⅱ序Ⅲ序Ⅳ序超标值(Lu)

(%)

9

表D10 混凝土坝接缝灌浆单区灌浆施工成果表

部位:缝别:灌区编号:灌区起止高程:自m 至m 灌区面积:m 2灌浆日期:年月日

坝块龄期坝块温度压重块温度缝面开度所用水泥

灌浆

外加剂备注前(左)块后(右)块前(左)块后(右)块前(左)块后(右)块顶部中部底部强度4900 孔

品种

条件(℃)

(月)(月)(℃)(℃)(℃)(mm)

(mm) (mm )等级筛余(%)

串漏情况实测

备用备用预灌性浸泡时间

通水

管道名称进浆管回浆管排气管排气管和漏水量缝容

进浆管回浆管压水检查

检查

(L/min)

(L) (h)

情况

单开出水量

通水压力(MPa)

灌浆施

3

灌浆时间管口压力(MPa) g/cm

密度

倒灌缝面增开度(mm)

通水缝平压缝

施工简要说明

(h:min) 进浆回浆水灰管口压力顶中底缝管口压力

排排排排

(水灰比变换、结束标准等)

自至间隔部部部号(MPa)

管管气管气管气管气管(MPa) 名称

缝号

管口

名称

压力

(MPa)

纯灌

浆总用量弃浆量放浆量总注入量排气管口至

单位面积

管口液顶部排气槽

浆液水泥浆液水泥浆液水泥浆液水泥注入水泥量

排列

耗的垂直距离

(L) (kg) (L) (kg) (L) (kg) (L) (kg) (kg/㎡)

示意

用(m)

技术负责人校对制表. 制表日期年月日

10

表D11 混凝土坝接缝灌浆施工成果综合统计表施工部位:施工单位:

灌区编号灌区

面积

2

(m )

坝块温度

(℃)

前后

(左) (右)

压块温度

(℃)

前后

(左) (右)

缝面开度

(mm)

张开增开

度度

管路

通畅

情况

单开流量顺灌倒灌水泥注入量质

灌区灌浆时间水灰

(L/min) 压力(MPa)密度(g/cm3) 水管口总单位检

串漏比

年月历时进浆灰压力量注入量情

排排排排排排

情况变换

气管气管日管气管气管气管气管比况

(h:min) (MPa) (kg) (kg/ ㎡)

技术负责人校核制表. 日期年月日

11

表D12 钻孔压水试验记录表

孔号桩号段次段长自m 至m 计m

排序孔序孔口高程m 地下水位m 设计试验压力MPa

年月日班

时(h)

时间槽内注入试验压力(MPa)

流量

水量水量

分间隔孔内水柱

(L/min)

表压力

全压力

(L)(L)

(min)(min)

压力

备注

计算流量(L/min )透水率q= (Lu)

机(班长)记录人监理人

注:本表记录可用灌浆记录仪打印记录代替;简易压水试验假定地下水位与孔口齐平,不计孔内水柱压力。

表D13 注水试验记录与资料整理记录表

工程名称:试段编号:覆盖层名称:

地下水位:试验深度:m ~m 试段长度:m

试段孔径:mm 试段类型:试验时间:年月日

单位时间

试验时间

试验水头注入水量

序号注入量备注日时分持续时间(min) (cm) (L)

(L/min)

试段安装示意图

Q—t 关系曲线

) n

i

m

/

L

(

Q

t(min)

试验覆盖层的渗透系数:

(1)试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2)试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上:

试验覆盖层的基本情况描述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13

表D13 检查孔注水试验成果表

-4

渗透系数(i×10

cm/s)频率分布设计

工程检查试验防渗合格率备

i<0.1 0.1 ≤i<1 1≤i<2 i≥2

单元

部位孔数段数标准(%)

段数% 段数% 段数% 段数%

(cm/s)

合计

注:渗透系数(cm/s)区间划分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调整。

图D01 各次序孔单位注灰量频率曲线图

(透水率频率曲线图形式参照本图绘制)

图D02 帷幕灌浆综合剖面图

a—孔号;b—单位注灰量(kg/m) ;c—孔深(m);d—段长(m);e—孔底偏距(m);

f—全孔平均单位注灰量(kg/m) ;g—竣工日期(年月日);q—透水率(Lu) ○—Ⅰ序孔;○—Ⅱ序孔;●—Ⅲ序孔;△—检查孔;↑—串、冒浆

图D03 深孔固结灌浆成果综合平剖面图

(完整word版)高喷灌浆施工记录表.docx

高喷灌浆施工记录表 孔号 ______孔序 ______桩号 ______单元工程 __________ ______年 ______月 ______日 ______时至 ______日 ______ 时 地面高程 ______m 钻孔设计深度 ____ 摆角 ____ 本班施工深度自 ______m _____m 至 ___m 计 ____m 高喷方法 _____ 喷射方向 时间 时 分 工 深度 m 喷射参数 喷 提 旋 作 水 气 浆 浆液密度 起 终 间 终 射 升 转 摆动 起 始 止 隔 内 速 速 速度 压 流 压 流 压 流 孔口 备注 始 止 长 容 度 度 度 力 量 力 量 力 量 进浆 返浆 特殊情况处理 本班劳动力出勤 工时利用情况(共 本班主要材料消耗 喷射管 规 单 数 名 规 单 数 情况 (共 人 ) 名 h ) 格 位 量 称 格 位 量 称 喷嘴直径 技 高 机 mm 工 小 喷 修 喷嘴个数 普 计 辅 停 工 助 工 机组编号: 机长: 班长: 记录员:

高喷灌浆工程综合成果表 工程名称 ______________ 单元工程编号 __________ 桩号 _______高喷灌浆方法 ___________ 喷射方向与高喷墙轴线夹角 __________ 旋 摆 浆 进 回 孔 起 喷 提 动 转 摆 流 浆 浆 气 气 口 止 射 升 浆 速 角 速 量 密 密 压 量 孔 孔 速 压 高 深 长 度 ( 度 L/ M m 3/ 号 序 度 M 度 度 程 度 度 r/ ° ) 次 mi g/c g/c Pa min m m m cm/ Pa mi /m n m 3 m 3 min in n 水泥 水 注入 量 量 备 L/ 每 注 mi 总 米 用 n 用 量 量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

和县善厚镇九连圩横河段堤防加固工程 施工2标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 安徽天之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和县善厚镇九连圩横河段堤防加固工程 施工二标项目经理部 2017年7月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横河位于和县善厚镇高祖行政村境内,起点为张尹柏村、终点为司家圩拐,全长约5.127km,是滁河右岸支流。本次横河治理工程起点为张尹柏村、终点为司家圩拐,主要是解决右岸堤防(桩号: K2+480.3~K5+126.9)防洪标准不够的问题。本标段堤防加固工程按Ⅲ级堤防标准建设,堤身隐患处理采用粘土锥探灌浆。老堤现状平均地面高程为6.5m,平均堤顶高程15.5m,灌浆孔深入堤基以下约1.5m,平均深孔约8.5m。灌浆孔沿现状堤顶中心线方向呈梅花状布置成四排,排距1.5m,孔距2.0m,孔径24~30mm,分两序进行施工。 二、工程地质 本标段堤防加固段堤身填土以轻粉质壤土为主,存在渗透变形、地基不均沉降等地质问题。灌浆工程用粘土料分布在退堤后的河滩地上,工程区沿线取土场较多,储量丰富。 三、工艺流程 锥探灌浆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钻孔、制浆、灌浆、封孔等。 (详见下图) 四、灌浆试验 1、试验说明 (1)灌浆作业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报送监理人审批。 (2)施工单位通过灌浆试验修改或最终确定以下灌浆控制参 数: 1)选定制浆土料、确定浆液容重;

2)确定灌浆控制压力; 3)确定复灌次数和复灌间隔时间; 4)确定堤身位移和裂缝控制指标等。 (3)灌浆试验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并将试验的详细记录和试验分析成果报送监理人。 2、浆液试验 (1)施工单位应按监理人指示对灌浆所用土料和浆液进行试验。土料试验包括: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及可溶盐含量等;浆液试验包括:容重、粘度、稳定性、胶体率及失水量等。 (2)用于现场灌浆试验的浆液水土比以及掺和料、外加剂等的品种及其掺量应通过浆液试验选择,并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

灌浆工程施工记录和成果图表

附录 D灌浆工程施工记录和成果图表 灌浆工程施工记录应包括下列主要表格: 1 钻孔灌浆施工记录表(表D01)。 2灌浆施工记录表(表 D02)。 3灌浆施工成果单孔统计表(表D03)。 4灌浆施工成果分序统计表(表D04)。 5灌浆施工成果单元工程统计表(表D05)。 6回填灌浆施工成果综合统计表(表D06)。 7帷幕灌浆施工成果综合统计表(表D07)。 8固结灌浆施工成果综合统计表(表D08)。 9灌浆工程完成情况表(表D09)。 10 混凝土坝接缝灌浆单区灌浆施工成果表(表D10)。 11 混凝土坝接缝灌浆施工成果综合统计表(表D11)。 12 钻孔压水试验记录表(表D12)。 13、注水试验记录与资料整理记录表(表D13)。 14、检查孔注水试验成果表(表D14)。 灌浆工程施工应包括下列成果图: 1 各次序孔单位注灰量频率曲线图(图D01)。 2 帷幕灌浆综合剖面图(图D02)。 3 深孔固结灌浆成果综合平、剖面图(图D03)。 4 隧洞固结灌浆成果展示图(图D04)。 5 混凝土坝接缝灌浆(纵缝)综合剖面图(图D05)。

表 D01 钻孔灌浆施工记录表 施工部位孔号桩号排序孔序钻孔顶角方位角孔口高程接班孔深m本班钻孔进尺m 交班孔深m接班灌浆深度m交班灌浆深度m本班灌浆段长时间钻孔情况灌浆情况 工作内容钻头钻具机上余尺 (m)灌浆段 (m)灌注 进尺孔深 开始终止间隔名规格长度总长段次结束继续 称(mm)(m)(m)始止(m)(m)自止段长 (-) (+) m 机地距m m 孔内情况 岩性、变层、坍孔、掉块、岩 芯采取率、回水、串浆、抬动 等情况 使用机械工时利用(时:分)主要材料消耗使用人工起 灌浆纯 钻机钻准冲扫机迁孔机停停待其钻普泵型项目钻合计水电油水泥其他技工合计型号下备孔孔修安故故水电料它头工号灌 塞 钻孔 灌浆 机长:班长:记录:年月日班 注:本表下半部分是为进行施工工效、成本计算所用。如不需要可省略。 2

锥探灌浆现场施工技术经验方法

锥探灌浆施工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锥探灌浆合同工程量518616m,灌浆部位为现状堤身中轴线至外堤坡布置7排,间、排距均为1.0m,呈梅花形布置,锥探灌浆深度至内堤脚高程以下1.0m。 2.施工工艺流程 锥探灌浆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钻孔、制浆、灌浆、封孔等。 工艺流程见下图: 3.锥探灌浆施工 3.1施工准备 (1)制浆和灌浆机械的布置,应考虑灌浆泵容量的大小、输浆距离的远近、扬程的高低、料场位置等因素。 (2)灌浆前应确定观测点位置,埋设好必要的观测设备,并准备好观测和试验仪器以及观测记录表和成果表。 (3)灌浆施工前应做灌浆试验,选择有代表性堤段,按灌浆设计进行部孔、造孔、制浆、灌浆。观测灌浆压力、吃浆量、泥浆容量、大堤位移和裂缝等。试验孔不少于5个,试验结束后,应分析资料,总结经验,修改参数,完善和熟练灌浆工艺,然后方可全面施工。灌浆所用土料和浆液都应进行试验。土料试验应包括:容重、粘度、稳定性、胶体率及失水量等。 3.2测量定位放样 开工前根据业主和监理交给的原始水准点、桩号,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孔位定位,并在施工前用滑石粉定出孔位标识。灌浆孔布置为7排,分二序钻孔灌浆,排距1.0m、孔距1.0m,按梅花型布孔。锥探灌浆深度至内堤脚高程以下1.0m。测量放样成果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进行施工。 3.3造孔 (1)采用机械造孔,所有钻孔编号、孔深、孔斜度、孔序按照设计图纸、文件或监理细则执行造孔的孔位、深度、孔径、钻孔顺序和孔斜等应按施工图纸要求和监理人指示执行。

(2)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布孔,然后按要求造孔。造孔必须按序进行,要求为2序。灌浆孔的开孔孔位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0mm。因故变更孔位应征得监理人同意,并记录实际孔位。 (3)按设计要求布孔,孔倾斜度不大于2%,孔深按设计要求钻孔,具体以施工图纸高程算出的孔深为准。 (4)应用干法造孔,不得用清水循环钻进。造孔过程中允许倒入少量水或泥浆以湿润土体。 (5)应作好造孔的记录和描述,如发现特殊情况时,详细记录,及时通知监理人并应分析处理。 (6)造孔结束后,会同监理人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合格,并经监理人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3.4泥浆制备 (1)泥浆土料 采用高速搅拌机制浆,采用经试验合格的粘土(中~重粉质壤土)制成浆液。为保证其有足够的抗渗性能,粘土泥浆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流动性,收缩率较小,排水要快,其粘粒含量20~45%、粉粒含量30~70%、砂粒含量小于10%。 土料颗粒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土坝灌浆技术规范》SL564—2014的要求,见附表一 灌浆土料性能指标要求(附表一) (2)泥浆浓度及粘度

锥探灌浆指导书

湖北省洞庭湖区四河堤防加固工程2014年度项目第十五标段 锥探灌浆施工 作业指导书 起止桩号:34+200~36+000 51+000~53+450 54+000~56+450 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014.12.30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工期计划 (1) 3、设备数量及使用计划 (1) 4、施工方法及工艺及其质量标准和要求 (1) 5、安全管理 (2) 6、资料整理 (2)

1、工程概况 本标段锥探灌浆共分三段:34+200~36+000、51+000~53+450、54+100~56+450,工程量约154267m。 2、工期计划 锥探灌浆桩号34+200~36+000施工时间为2015.1.1~2015.2.28,桩号51+000~53+450、54+000~56+4503施工时间为2015.3.1~2015.5.31。 3、设备数量及使用计划 打锥机2台套,灌浆机1台套 4、施工方法及工艺及其质量标准和要求 施工工艺流程为:灌浆材料的选择和检验→现场生产试验→测量放线→钻机就位→钻孔→浆液制备→初灌→复灌→封孔→检查。 (1)灌浆材料的选择 灌浆材料应根据以下指标进行选择:设计指标要求:塑性指数 10~25、粘粒含量 20~45% 、粉粒含量 40~70% 、砂粒含量 <10% 、有机质含量 <2% 、可溶盐含量 <8% 、水玻璃模数 2.4~2.20、浓度30~45波美度、灭蚁药物掺量0.5kg/m3浆液、水不含过量杂质的淡水。 (2)灌浆机具的选择 a、造孔机具的选择 根据锥探灌浆的特点,造孔机具应根据造孔效率高,定位准确,造孔斜度易于控制的特点进行选择。一般选择 ZG-24 型锥孔机,成孔直径为32mm。 b、灌浆机具的选择 灌浆机具应选择灌浆压力范围大,压力稳定,可配制各种比例的浆液,且制浆质量稳定,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灌浆设备。在实际施工中选用的灌浆备为ZG-3灌浆机组制作泥浆和灌浆。 (3)锥探灌浆孔平面布置 布孔时首先根据设计确定出基线,然后以基线为准按图纸要求的孔距和排距布孔,孔位布置误差不得大于10cm。 (4) 锥探灌浆生产试验 为确保锥探灌浆的施工质量,每隔3km打一个先导孔,每孔取样三组,进行土的常规实验及现场注水试验,确定施工参数和灌浆前的渗透系数,用于揭示现

堤防加固锥探灌浆施工方案

堤防加固锥探灌浆施工方案 1. 灌浆试验 1、试验说明 (1)灌浆作业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报送监理人审批。 (2)施工单位通过灌浆试验修改或最终确定以下灌浆控制参数: 1)选定制浆土料、确定浆液容重; 2)确定灌浆控制压力; 3)确定复灌次数和复灌间隔时间; 4)确定堤身位移和裂缝控制指标等。 (3)灌浆试验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并将试验的详细记录和试验分析成果报送监理人。 2、浆液试验 (1)施工单位应按监理人指示对灌浆所用土料和浆液进行试验。土料试验包括: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及可溶盐含量等;浆液试验包括:容重、粘度、稳定性、胶体率及失水量等。 (2)用于现场灌浆试验的浆液水土比以及掺和料、外加剂等的品种及其掺量应通过浆液试验选择,并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 3、现场灌浆试验 本标段根据设计要求,拟对现状堤防(桩号:16+339~18+354)进行锥探灌浆加固,为确保工程灌浆质量,拟在堤防桩号16+339~16+359处进行锥探灌浆试验,试验段长20m,试验孔不少于3个。 施工时应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或监理人指示选定试验孔布置方式、孔深、灌浆压力等试验参数;按批准的灌浆试验大纲拟定的施工方法进行灌浆试验,检查灌浆的效果。 灌浆试验结束后,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修改浆液物理力学指标及灌浆控制参数,完善和熟练灌浆工艺,并将试验的详细记录和试验分析成果报送监理人。

2. 锥探灌浆施工工艺流程 锥探灌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锥探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1 锥探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3. 施工方法 3.1 施工准备 依据设计图纸或监理师提供的锥探孔位数据测量定出孔位,每孔钉一个标志 符合 堤身位移等 不符合 复 灌 合格 测量定孔位 锥探机就位 成 孔 粘土 制浆 过滤 抽验 检验终灌标准观测 扫孔、封孔 终孔、验收 灌 浆 土 样 暂 停 分析原因 不合格

钻孔及灌浆施工方案

钻孔及灌浆施工方案 一、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本章规定适用于尾水系统工程中尾水隧洞出口段(12m)的钻孔与灌浆工程,包括固结灌浆、回填灌浆、其它孔施工等。 主要工程量分项统计见表1 钻孔及灌浆主要工程量分项统计表 表1 二、工程地质描述 尾水隧洞出口段(12m)围岩多为新鲜砂岩和砂岩泥板互层岩体,围岩类别属Ⅳ~

Ⅴ类,且有断层与洞室轴线斜交,所以围岩整体性较差。 三、施工布置 、制浆、输浆系统1. 在7公路旁比较宽的位置布置一座集中制浆站,统一制备0.5:1水#泥浆液。0.5:1水泥浆液经(Φ48mm)铁管沿边坡送至尾水出口边坡的各用浆点,同时供应尾水隧洞固结灌浆、回填灌浆等项目施工用浆。制浆站建筑面积60 m,其中储灰平台占40 m,储灰量60T。配备一台ZJ-40022型高速搅拌机,一台普通搅拌机,一台SGB6-10高压泥浆泵。 水泥浆集中制浆系统布置见图1。

图水泥浆集中制浆系统布置图 2、施工程序 同一部位按先回填灌浆,再固结灌浆的施工程序组织施工。不同部位之间根据施工具体情况穿插作业。 3、排污 隧洞内灌浆施工时,在尾水隧洞出口用编织袋(袋内用粘土或稻草充填)设置一道拦污坎,随时派人清理沉渣,沉渣运至指定弃渣场。流出隧洞的水在洞前集污池汇集,经处理达到业主要求后排至指定地点。 在进行基础固结灌浆时,储浆桶内弃浆直接用泵抽至业主指定位置, 其余弃浆用编织袋收集,运至指定弃渣场。 四、灌浆材料及施工设备 1、灌浆材料 (1)水泥:灌浆水泥必须使用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的新鲜水泥,出厂期超过3个月的水泥不得使用,固结灌浆和回填灌浆使用425水泥;水泥细度要#求通过 80um方孔筛,其筛余量不大于5%,施工过程中,按监理工程师指示,使用超细水泥。 (2)水:灌浆用水符合JGJ63-89的规定,拌浆的水温低于40C;0(3)掺合料: 水泥浆液中掺入的砂、粘性土、粉煤灰等符合SL62-94中有关条文的规定, 其掺量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灌浆试验确定,试验配比成果报监理人同意后方可使用。 (4)外加剂:水泥浆液中掺入的速凝剂、减水剂、稳定剂等符合SL62-94中有 关条文的规定,其掺量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灌浆试验确定,所有能溶于水的外加剂均以水溶液状态加入,试验配比成果报监理人同意后方可使用。 2、钻孔和灌浆设备 尾水系统钻孔灌浆工程主要施工设备见表2: 表2

锥探灌浆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锥探灌浆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XX监理咨询公司 二OO三年二月

锥探灌浆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1总则 1.1为有利于实施锥探灌浆工程的施工监理,规范监理活动,依据工程施工承建合同文件、《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SD266—88)以及有关规程、规范和设计文件编制本细则。 1.2本细则适用于锥探灌浆工程施工监理。 1.3锥探灌浆施工监理应以施工过程现场控制为重点。工程质量应实行以单元工程和工序质量控制为基础的标准化、程序化和量化管理。 2开工条件控制 2.1开工条件控制按下列程序进行: (1)向施工单位进行监理工作交底 监理工作交底主要包括明确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监理签证的程序;明确监理作业表格等。 (2)审批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措施计划 锥探灌浆工程如不属于独立的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其施工措施计划可以结合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进行统一编制。编制内容至少包括: 1)工程概况(灌浆工程部位、施工布臵等)。 2)施工工序、工艺。 3)灌浆材料供应。 4)组织管理机构、劳动力组织与机械设备配臵(包括规格、型号、数量、台时生产率及使用说明书等)。 5)施工进度计划。 6)质量控制措施。 7)安全、质量事故处理办法。 8)环境保护措施。 9)作业原始记录资料记录与整理。 (3)组织设计交底。 在工程开工前,监理人应组织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使施工单位明确设计意图、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

(4)测量放样成果复核 施工单位完成测量放样并做好标记后,按[监理工作规程之二]表式,填写《施工测量成果报审单》并提交监理人进行审查和校验。 (5)检查施工条件 1)施工设备进场查验。施工单位必须按合同要求组织施工设备进场,并向监理人报送《进场设备报验单》。监理人应检查施工设备是否配套和完好;检查运至施工现场用于锥探灌浆作业的各种机械设备、仪器仪表、计量观测装臵和其他辅助设备是否经过检查、率定,并安装调试合格;检查进场设备数量、型号、技术性能、台时生产率能否满足施工技术和进度的要求。未经监理人签证批准的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灌浆材料进场检验。在生产试验和施工使用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人报送灌浆《材料进场报验单》。监理人应检查用于灌浆工程的粘土、膨润土、水泥、外加剂、掺合料等材料的性能指标(第一次还应检查产品生产许可证)、施工单位的复检报告和检测单位的资质、资格,必要时还应进行见证取样、送样。 3)审批浆材配比。在灌浆作业开始前,应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浆材配比的试验工作。浆材配比试验成果应报送监理人审批,浆材配比试验未经审签批准,工程不得开工。 (6)上述施工单位报送的报审材料一式四份经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或总工签署并加盖公章后报送监理人,监理人在合同规定时间内返回审签意见,施工单位可按监理人审签意见组织施工。 2.2如果施工单位未能按期向监理人报送开工所必需的材料,由此造成施工工期延误和其他损失,均由施工单位承担合同责任。施工单位在期限内未收到监理人的审签意见或批复文件,可视为已报经审阅同意。 3施工过程监理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应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批准的施工措施计划和按合同技术规程规范作业,严格执行工序质量“三检”制,上道工序未经监理人检验签证,下一道工序严禁开工。监理人还应对作业工序进行巡视、跟踪、检查和记录,发现违反技术规程规范作业,可采取口头违规警告、书面违规警告直至指令返工、停工等方式予以制止。

锥探灌浆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1技术准备 针对本工程存在的实际情况,在工程项目部和监理工程师的领导和指导下,已对大堤堤身及坡脚压实情况进行了现场测试,并将有关问题作了汇报;为了工作能顺利展开,我部组织有关人员详细进行了图纸会审,并与有关部门多次沟通和榷商,达成了对大堤进行压浆加固的初步意见(详见附件)。 1.2机械设备 根据以前的施工经验,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我部计划投入锥探灌浆机械3套及人工钻孔钢钎若干,洒水车一辆等。 1.3人员组织及进场情况 开工前我部已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和技术交底,并对人员进行了合理组织和分工。本项目计划投入现场管理人员8-10人,技术人员4人,职工30人左右。 2锥探钻浆基本原理 利用泥浆(或水泥浆)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等特点,通过探锥按照一定的排距成孔,将泥浆填充结构物内部的裂缝、洞穴、腐朽的秸料、桩木、树根等,使其形成一个整体,达到固结和整体受力的状态。 3施工方案 锥探灌浆法施工工艺为:造孔→制浆→灌浆→封孔。 3.1造孔 3.1.1孔位布置与孔深确定 造孔有机械造孔和人工造孔两种。本次两种方法共用。钻机考虑采用ZK24型钻机及人工钻孔钢钎(钻杆采用φ42mm),钻孔前先根据堤防存在问题的性质及严重程度,紧紧依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布设灌浆堤段的范围,然后在大堤方向布孔。 灌浆的排距和间距(取决于堤段重要程度、隐患性质、灌浆压力等因素)以设计图纸为准(一般都采用密锥灌浆的形式,其排距为1.5—2.0m,每排孔距为1.0-1.5m,相邻两排锥孔呈梅花形排列,即第二排的孔位应在第一排两孔中间的

相对位置上)。 锥孔的深度也应以设计为准,初次灌浆及属于普通加固性质的堤防,锥孔宜打入堤基以下0.5-1.0m。 3.1.2人工打锥造孔 人工打锥造孔使用工具为碳素工具钢六方22、23、24型钢钎,一般最长为10米。在布孔位置挖小型方坑后灌满水,通过人工上下反复拔插钢钎钻进,直至达到设计深度。一般每组4人,一台班可打孔750米。 人工打锥造孔,费时费力,工效较低,但适应堤坡等机械不易到达的部位,最大的优点是人工可以通过手感,准确发现孔洞等隐患的深度。 3.1.3机械打锥造孔 ZK24型锥孔机所使用的锥杆为碳素工具钢六方24、22、23或六方25螺杆,锥孔深度一般为10米。锥孔速度快时为每小时75-90个孔,慢时为55-70个孔。该机使用的动力设备为15马力柴油机,设计进锥力为近23KN,实际可达26KN。ZK24型锥孔机的造孔方法是:将锥孔机定位后,锥杆由挤压轮夹紧,转动挤压轮便将锥杆压入堤内。当土质松软时,可用快速进锥;当土质坚硬、挤压轮打滑时,可通过调整弹簧组增加挤压力,改为慢速进锥。如锥头遇到石块等硬物时,安全离合器便发出“咔咔”响声,操作人员便停止进锥。锥杆进深由指针显示,达计划深度后,便改换挤压轮转动方向,将锥杆提起,移至下一孔位。 机械打锥机具有锥孔深、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主要缺点是进尺过程不易发现隐患,机具比较笨重。不少打锥机在堤坡上打孔还有一定困难。 3.1.4拌浆 锥探灌浆是将土料加水后用机械搅拌成泥浆,通过压力灌浆机加压灌入锥孔,压进缝穴,析出水分,从而使堤身内部的缝穴隐患为泥土充填,达到处理隐患的目的。为了使泥浆更快更多地进入隐患缝穴,满足灌浆要求,需要对所用泥浆规定标准,然后按照标准进行拌浆。 3.1.5泥浆的主要指标及计算方法 泥浆的主要指标是泥浆浓度和颗粒粒径。泥浆浓度大,充填缝穴快,干后收缩小,但是泥浆浓度过大了,流动性差,细小缝隙不易充填。土料颗料细,悬浮性好,流动性大,便于施工和灌细小缝隙,但是析水性差,透水性弱,收缩性大;

锥探灌浆试验方案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张家店河、张母桥河防洪治理工程第一标段 锥探灌浆工程 施工试验方案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张家店河防洪治理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七年四月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张家店河、张母桥河防洪治理工程第一标段锥探灌浆工程施工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根据堤防锥探灌浆规范要求,采用全液压锥探机成孔、泥浆搅拌机制浆、泥浆泵灌浆,通过试验得出最佳施工参数(最优初灌及复灌泥浆比重、泥浆粘度、泥浆的水土比、最优孔口灌浆压力、灌浆时间、最佳复灌间隔时间、最佳复灌次数及灌浆量等),有效地指导施工,从而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二、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发电机组发电、全液压锥探机锥探造孔,泥浆搅拌机制浆,泥浆泵灌浆。 主要试验设备见下表: 灌浆试验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三、试验材料 1、粘土:可采用与堤防填筑料相同的粉质粘土,送检合格后使用。 2、水:浆液拌和用水选取河水或井水。 3、灭蚁药物:设计掺入量为每立方米浆液0.2kg。 四、试验时间 2017年4月08日完成土料场的复勘、进料等工作,4月10日完成测量放线、试验

孔定位、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 试验灌浆时间定于2017年4月11日开始。 五、试验依据 1、《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张家店河、张母桥河防洪治理工程第一标段合同文件》等相关资料; 2、设计提供的施工图纸及监理细则等; 3、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1)《土坝灌浆技术规范》(DL/T5238-2010); (2)《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 (3)《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六、试验堤段及试验方案 1、试验堤段定为桩号ZJ5+000~ZJ4+880,总长60m,分为3个实验分区,见下表: 根据上述的灌浆参数实验结果指导灌浆生产。 2、施工工序:测量→布孔→造孔→制浆→灌浆→复灌→封孔。 3、测量 从高程控制点引测孔口高程,取整桩号位置高程作为该区间内每个孔的孔口高程。 4、布孔 本工程堤防粘土锥探灌浆孔呈梅花形布置,灌浆孔共设两排,第一排设在距堤顶外边线1.0m处,灌浆孔间排距2.0m,孔深4.0m以此向临河侧堤防布置。 5、造孔 (1)采用三序钻孔、逐序加密的方法进行,即首先进行第一序钻孔、然后在第一序孔之间进行第二序钻孔,最后在第二序和第一序中间进行第三序钻孔,如图1所示。在钻孔过程中应机械干法造孔,全液压一次成孔,成孔孔径32mm。 (2)钻孔时保证钻杆铅直,水平尺控制机台平整度,孔倾斜度不大于2%。

灌浆钻孔记录表

号钻孔原始记录 孔口高程m 接班孔深:m 本班进度:m 设计角度:度,倾向:上班岩芯尾号:# 共页第页钻机型号:年月日至时第班交班孔深:m 本班岩芯尾号:# 钻头工作管全部长度机上数据钻进钻探成果岩芯及钻孔情况 种类 规 格 钻 具 长 度 钻 杆 长 度 钻 体 总 长 合 计 机 高 开 钻 上 余 起 钻 上 余 覆 盖 层 混 凝 土 基 岩 共 计 累 计 孔 深 岩芯 编号 起讫 块 数 长 度 残 留 岩 芯 采 取 率 岩芯名称、颜 色、成份、水泥 充填、掉块、破 碎、卡钻等 回 水 颜 色m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出勤人员本班孔内情况(捞砂次数、事故、所下套管)等叙述:本孔段主要资料汇总: 钻孔结束日期:年月日 实钻孔深:m 实测孔深:m 孔内积砂:m 孔段长度:m 岩芯长度:m 平均岩芯采取率:m 资料整理者:日期:记录员: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号灌浆原始记录共页第页 孔口高程m 孔径mm 孔内水位距孔口m 橡塞底距孔口m 灌浆段自m至m段长m 灌浆方法水泥标号输浆管长度m 内径吋回浆管长度m 内径吋压力表距孔口m 涌水压力Mpa 涌水流量L/min 时间 灰浆稠度 (重量比)配合量 (kg) 搅拌筒浆液变化(L) 时隔 时间 注 入量 (升) L/ min 压力 (Mpa) 灌浆情况记要 开始终止间 隔 压力 表 读数 全压力 h mi n h mi n min 水:灰比重水灰砂 累计 灰量 开始终止 下 降 记录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号压水原始记录共页第页 孔径mm 孔口高程m 孔内水位距孔口m 橡塞底距孔口m 压力表距孔口m 试验段自m至m段长m 试验日期年月日时分至月日时分第班计算段自m至m段长m 时间 P压力(Mpa)Q流量(L/min) 透水率 q=Q/ p L(Ln) 备注 开始终止间隔 间隔 时间注水量(L) 平均注水量(L/min) h min h min min 压力 表读 数水 柱 压 力 总压 力 记录员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1)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老堤加固工程按皿级堤防标准建设,堤身隐患处理采用粘土锥 探灌浆,断面桩号16+339?18+354,长度2.07km,灌浆总进尺约3.56万 m。老堤现状平均地面咼程为17m,平均堤顶咼程21.5m,灌浆孔深入堤基 以下约1.0m,平均深孔约5.5m。灌浆孔沿现状堤顶中心线方向呈梅花状布置成五排,排距1m,孔距2m,孔径30~50mm分两序进行施工。 二、工程地质 本区最大的活动性断裂郯庐断裂带以NNE向在五河县附近穿越淮河。活动 断裂对区域稳定有一定的影响,并有重新发震的可能。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临北段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工程区广泛分布②、③、④层第四系全新统饱和轻粉质壤土、轻粉质壤土夹砂壤土或砂壤土、粉细砂在%度地震时具有液化可能性。③-1层 淤泥质粘性土在%度地震时有震陷可能性。 本标段堤防加固段堤身填土以轻粉质壤土为主,夹中粉质壤土和砂壤土。堤基土层结构可分为C D两类:其中,C类,粘砂双层结构(H 2)型,存在渗透变形、地基不均沉降等地质问题;D类,砂性土单一结构(I 1)型,存在渗透变形问题。对堤基需考虑防渗处理措施。老堤加固工程土料分布在退堤后的河滩地上,以铲堤土料和②层土为主,该类土料粘粒含量较低,筑堤时应注意压实防渗。勘察储量满足筑堤设计所需土料3倍的要求。开挖级别为H级。工 程区沿线砂石料场较多,储量丰富。

三、工艺流程 锥探灌浆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钻孔、制浆、灌浆、封孔等。 工艺流程图 四、灌浆试验 1、试验说明 (1)灌浆作业开工前28天,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试验大纲,报送监理人审批。 (2)施工单位通过灌浆试验修改或最终确定以下灌浆控制参数: 1)选定制浆土料、确定浆液容重; 2)确定灌浆控制压力; 3)确定复灌次数和复灌间隔时间;

锥探灌浆施工

锥探灌浆工程施工情况说明及总结 1、投入施工设备 结合本工程施工实际情况,我部投入1套ZK24型钻机及人工钻孔钎若干、HB10泥浆泵2台、0.4m3制浆机1台等。 2、施工放样 严格施工图纸要求,灌浆孔共布置3排,第一排布置在临水侧堤肩1m处,第二三排依次以排距2m向背水侧布置,严格按实际图纸进行放样。 3、施工工艺流程: 锥探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4、施工方法: 造孔 4.1.1采用机械造孔,所有钻孔编号、孔深、孔斜率均按照设计图纸、文件及监理单位指示进行。 4.1.2 三排孔呈梅花型布置,终孔孔距1.5m,按二序用干法进行孔。造孔保证铅直,孔斜率应不大于2%,孔深为 5.5m。 4.1.3 所有钻孔开孔位置与孔位误差不大于10cm。 4.1.4 做好钻孔记录,发现特殊情况时作详细记录并分析处理。 制浆 施工时采用1台0.4m3制浆机制浆,浆液材料采用经过实验的合格粘土制成,保证其有足够的抗渗性能。泥浆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流动性,体缩小,排水固结快,灌浆过程中浆液容重和输浆量根据灌注情况每桶测定一次并记录,其颗粒组成和物理学性能应符合《土坝体灌浆技术规范》的要求,即下表:

灌浆土料选择表 浆液物理理学性能表 灌浆与封孔 4.3.1 制浆由水泵供水,泥浆搅拌机制浆,经孔径0.4cm铁丝网过滤后流至泥浆泵。泥浆浓度通过供水阀和供水快慢来调节。泥浆由泥浆泵通过输送管送至待灌处,在灌浆管上安装一闸阀、压力表,以便操控和控制压力。浆液水灰比由稀逐步变浓。 4.3.2 灌浆先灌迎水侧,先灌临水侧排孔(即第一排孔),再灌背水侧排孔(即第三排孔),最后灌中间排孔(即第二排孔),每排按序对第一序孔轮灌,采用“少灌多复”的方法。待第一序孔灌浆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序孔灌浆。每序孔灌3次,最后一次灌浆不吃浆时才能封孔。若孔口压力下降和灌注管出现负压,应再加大浆液稠度,浆液容重应按技术要求控制。灌浆开始时用流动性较大的稀浆灌注,然后逐步加大到规定的泥浆浓度,孔口压力控制在。初灌与复灌每次间隔不少于5天。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1)(1)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 1.1、工艺流程 锥探灌浆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钻孔、制浆、灌浆、封孔等。 1.2、灌浆试验 1.2.1、试验说明 (1)灌浆作业开工前28天,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试验大纲,报送监理人审批。 (2)施工单位通过灌浆试验修改或最终确定以下灌浆控制参数: 1)选定制浆土料、确定浆液容重; 2)确定灌浆控制压力; 3)确定复灌次数和复灌间隔时间; 4)确定堤身位移和裂缝控制指标等。 (3)灌浆试验结束后,承包人应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并将试验的详细记录和试验分析成果报送监理人。 1.2.2、浆液试验 (1)施工单位应按监理人指示对灌浆所用土料和浆液进行试验。土料试验包括: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及可溶盐含量等;浆液试验包括:容重、粘度、稳定性、胶体率及失水量等。

(2)用于现场灌浆试验的浆液水土比以及掺和料、外加剂等的品种及其掺量应通过浆液试验选择,并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 1.2.3、现场灌浆试验 本标段根据设计要求,拟对现状临北段堤防(桩号:16+339~18+354)进行锥探灌浆加固,为确保工程灌浆质量,拟于2014年12月20日在堤防桩号16+339~16+359处进行锥探灌浆试验,试验段长20m,试验孔不少于3个。 施工时应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或监理人指示选定试验孔布置方式、孔深、灌浆压力等试验参数;按批准的灌浆试验大纲拟定的施工方法进行灌浆试验,检查灌浆的效果。 灌浆试验结束后,承包人应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修改浆液物理力学指标及灌浆控制参数,完善和熟练灌浆工艺,并将试验的详细记录和试验分析成果报送监理人。 1.3、施工方法 1.3.1、施工准备 (1)制浆和灌浆机械的布置,应考虑灌浆泵容量的大小、输浆距离的远近、扬程的高低、料场位置等因素。 (2)灌浆前应确定观测点位置,埋设好必要的观测设备,并准备好观测和试验仪器以及观测记录表和成果表。 (3)灌浆施工前应做灌浆试验,选择有代表性堤段,按灌浆设计进行部孔、造孔、制浆、灌浆。观测灌浆压力、吃浆量、泥浆容量、大堤位移和裂缝等。试验孔不少于5个,试验结束后,应分析资料,总结经验,修改参数,完善和熟练灌浆工艺,然后方可全面施工。灌浆所用土料和浆液都应进行试验。土料试验应包括:容重、粘度、稳定性、胶体率及失水量等。 1.3.2、测量定位放样 开工前根据业主和监理交给的原始水准点、桩号,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孔位定位,并在施工前用滑石粉定出孔位标识。灌浆孔布置为5排,分二序钻孔灌浆,排距1.0m、孔距2.0m,按梅花型布孔。老堤孔深伸入坝基1m。测量放样成果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进行施工。 1.3.3、造孔 (1)采用机械造孔,所有钻孔编号、孔深、孔斜度、孔序按照设计图纸、文件或监理细则执行造孔的孔位、深度、孔径、钻孔顺序和孔斜等应按施工图纸要求和监理人指示执行。 (2)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布孔,然后按要求造孔。造孔必须按序进行,要求为2序。灌浆孔的开孔孔位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0mm。因故变更孔位应征得监理人同意,并记录实际孔位。 (3)按设计要求布孔,孔倾斜度不大于2%,孔深按设计要求钻孔,具体以施工图纸高程算出的孔深为准。 (4)应用干法造孔,不得用清水循环钻进。造孔过程中允许倒入少量水或泥浆以湿润土体。

灌浆工程施工记录和成果图表

附录D 灌浆工程施工记录和成果图表 灌浆工程施工记录应包括下列主要表格: 1 钻孔灌浆施工记录表(表D01)。 2 灌浆施工记录表(表D02)。 3 灌浆施工成果单孔统计表(表D03)。 4 灌浆施工成果分序统计表(表D04)。 5 灌浆施工成果单元工程统计表(表D05)。 6 回填灌浆施工成果综合统计表(表D06)。 7 帷幕灌浆施工成果综合统计表(表D07)。 8 固结灌浆施工成果综合统计表(表D08)。 9 灌浆工程完成情况表(表D09)。 10 混凝土坝接缝灌浆单区灌浆施工成果表(表D10)。 11 混凝土坝接缝灌浆施工成果综合统计表(表D11)。 12 钻孔压水试验记录表(表D12)。 13、注水试验记录与资料整理记录表(表D13)。 14、检查孔注水试验成果表(表D14)。 灌浆工程施工应包括下列成果图: 1 各次序孔单位注灰量频率曲线图(图D01)。 2 帷幕灌浆综合剖面图(图D02)。 3 深孔固结灌浆成果综合平、剖面图(图D03)。 4 隧洞固结灌浆成果展示图(图D04)。 5 混凝土坝接缝灌浆(纵缝)综合剖面图(图D05)。

表D01 钻孔灌浆施工记录表 施工部位孔号桩号排序孔序钻孔顶角方位角孔口高程m 机地距m 接班孔深m 本班钻孔进尺m 交班孔深m 接班灌浆深度m 交班灌浆深度m 本班灌浆段长m 时间钻孔情况灌浆情况孔内情况 开始终止间隔工作内容 名 称 钻头钻具 规格长度总长 (mm) (m) (m) 机上余尺(m) 灌浆段(m) 灌注岩性、变层、坍孔、掉块、岩 进尺孔深 段次结束继续芯采取率、回水、串浆、抬动 (m) 始止(m)自止段长 (+) (-)等情况 使用机械工时利用(时:分)主要材料消耗使用人工起 灌浆纯 钻机钻准冲扫机迁孔机停停待其钻普泵型项目钻合计水电油水泥其他技工 合计型号下备孔孔修安故故水电料它头工号灌 塞 钻孔 灌浆 机长:班长:记录:年月日班 注:本表下半部分是为进行施工工效、成本计算所用。如不需要可省略。 2

锥探灌浆施工生产性试验参数

锥探灌浆施工生产性试验参数 摘要:锥探灌浆主要应用于土坝、河流堤防上。土质坝体的锥探灌浆是先利用锥探机机械作用于带勺型钻头的钻杆上,挤压土质坝体成孔。然后用掺加了灭蚁药的浆液对土质坝体内部缺陷进行微压灌注,对坝体防渗加固、白蚁除治有良好的效果。且有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效果良好等优势。本文主要分析论证锥探灌浆在阳新长江干堤塌陷治理工程中,依据先导孔成果资料现场配制出的粘土膨润土浆液配合比,能够更好、更有效的对堤坝进行防渗加固。 关键词:锥探灌浆、先导孔、生产性试验、膨润土配合比 abstract: mainly used in grouting agent cone modes, river levee.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ne grouting agent soil is to use machine mechanical function in cone agent with the drill pipe type of drill, extrusion soil dam into holes. then use the ant drugs destroyed by adding the fluid on soil dam internal defects mini pressure infusion, on the dam reinforcement, termites chuzhi good effect.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simple, the cost is low, the efficiency high, and the effect is good and other advantage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d and the agent in the cone grouting treatment engineering of the yangtze river gandi collaps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pilot hole information makes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

与县善厚镇九连圩横河段堤防加固工程 施工2标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 安徽天之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与县善厚镇九连圩横河段堤防加固工程 施工二标项目经理部 2017年7月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横河位于与县善厚镇高祖行政村境内,起点为张尹柏村、终点为司家圩拐,全长约5、127km,就是滁河右岸支流。本次横河治理工程起点为张尹柏村、终点为司家圩拐,主要就是解决右岸堤防(桩 号:K2+480、3~K5+126、9)防洪标准不够得问题。本标段堤防加固工程按Ⅲ级堤防标准建设,堤身隐患处理采用粘土锥探灌浆。老堤现状平均地面高程为6、5m,平均堤顶高程15、5m,灌浆孔深入堤基以下约1、5m,平均深孔约8、5m。灌浆孔沿现状堤顶中心线方向呈梅花状布置成四排,排距1、5m,孔距2、0m,孔径24~30mm,分两序进行施工。二、工程地质 本标段堤防加固段堤身填土以轻粉质壤土为主,存在渗透变形、地基不均沉降等地质问题。灌浆工程用粘土料分布在退堤后得河滩地上,工程区沿线取土场较多,储量丰富。

三、工艺流程 锥探灌浆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钻孔、制浆、灌浆、封孔等。 (详见下图) 四、灌浆试验 1、试验说明 (1)灌浆作业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得施工方案,报送监理人审批。 (2)施工单位通过灌浆试验修改或最终确定以下灌浆控制参数: 1)选定制浆土料、确定浆液容重; 2)确定灌浆控制压力; 3)确定复灌次数与复灌间隔时间; 4)确定堤身位移与裂缝控制指标等。

(3)灌浆试验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并将试验得详细记录与试验分析成果报送监理人。 2、浆液试验 (1)施工单位应按监理人指示对灌浆所用土料与浆液进行试验。土料试验包括: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及可溶盐含量等;浆液试验包括:容重、粘度、稳定性、胶体率及失水量等。 (2)用于现场灌浆试验得浆液水土比以及掺与料、外加剂等得品种及其掺量应通过浆液试验选择,并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 3、现场灌浆试验 本标段根据设计要求,拟对现状临北段堤防(桩 号:16+339~18+354)进行锥探灌浆加固,为确保工程灌浆质量,拟于

锥探灌浆现场施工技术经验方法

精心整理 锥探灌浆施工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锥探灌浆合同工程量518616m ,灌浆部位为现状堤身中轴线至外堤坡布置7排,间、排距均为1.0m ,呈梅花形布置,锥探灌浆深度至内堤脚高程以下1.0m 。 2.施工工艺流程 3.3.1(((不少于3.2开工前根据业主和监理交给的原始水准点、桩号,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孔位定位,并在施工前用滑石粉定出孔位标识。灌浆孔布置为7排,分二序钻孔灌浆,排距1.0m 、孔距1.0m ,按梅花型布孔。锥探灌浆深度至内堤脚高程以下1.0m 。测量放样成果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进行施工。 3.3造孔 (1)采用机械造孔,所有钻孔编号、孔深、孔斜度、孔序按照设计图纸、文件

或监理细则执行造孔的孔位、深度、孔径、钻孔顺序和孔斜等应按施工图纸要求和监理人指示执行。 (2)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布孔,然后按要求造孔。造孔必须按序进行,要求为2序。灌浆孔的开孔孔位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0mm。因故变更孔位应征得监理人同意,并记录实际孔位。 (3)按设计要求布孔,孔倾斜度不大于2%,孔深按设计要求钻孔,具体以施工图纸高程算出的孔深为准。 ( ( ( 3.4 ( (2)泥浆浓度及粘度

泥浆的浓度及粘度可分别用比重计(或比重瓶)和粘度计测定。泥浆的浓度用容重或水土比(重量比)表示,一般容重控制范围为1.4~1.6g/cm3,水土比为1:0.8~1:1.6。泥浆浓度用秒(s)表示,一般控制范围在21~100s。具体控制参数有实验确定。 泥浆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土坝灌浆技术规范》SL564—2014的要求,见附表二 浆液浆液物理力学性能要求(附表二) 3.5 吋的 1.0m 3.6 ( 堤线同一纵断面上。如将有降雨发生,则所有当天锥孔应全部完成注浆,不得遗漏。 (2)泥浆流量的测定:现场灌浆试验时,采用自制有刻度泥浆桶量出泥浆的体积,在一定的灌浆压力和泥浆容重下,测出在一定的时间内的灌浆量。然后计算出泥浆平均流量,以便测定现场施工时的灌浆量。 (3)复灌:采用“少灌多复”的施工方案,分序灌注。开始时先用流动性稍大的稀浆灌注,然后逐渐加大到规定的泥浆浓度,继续灌浆。一般复灌2~3次,间隔2~3天进行复灌,重点堤段视具体情况增加复灌次数及确定间隔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