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战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寻访实践活动报告

抗战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寻访实践活动报告

抗战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寻访实践活动报告
抗战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寻访实践活动报告

抗战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寻访实践活动报告

关于《抗战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寻访实践活动报告》,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活动的意义和背景:

XX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无数英勇军民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老兵是新中国建立的功臣,他们不求回报,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让我们不用在活在水深火热的战争中,我们需要了解、关爱这一群体,让爱驻夕阳。同时,我们更应该了解他们的抗战故事,通过故事走进他们、学习他们,并将他们故事广泛传颂,影响更多青年,从而加强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因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特组织弘毅党员先锋实践队通过走访山东省枣庄、临沂、海阳、甘肃会宁等地的老兵及老兵后代,为老兵送去关爱和敬意,倾听他们的抗战故事,并考察、学习当地的红色文化,瞻仰红色历史遗迹,传承红色精神,共创中国梦。

二、活动主题

关爱抗战老兵•传承红色精神

三、走访地点简介

山东枣庄。

枣庄是中共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以微山湖为根据地的“微湖大队”、“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等革命武装,一直是防抗敌人侵略的重要武装部队,抗战期间涌现出了大批抗日战争英雄,目前有很多抗日英雄后代在那里生活。

山东临沂。

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曾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沂蒙是一片血染的土地,一片红色的沃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沂蒙百姓在中国革命史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

山东海阳。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海阳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地雷是当时最重要的作战武器。抗战时期,海阳地雷大显神威,共毙伤敌人1025人,涌现出赵疃、文山后、小滩三个胶东特级模范爆炸村,并涌现出于化虎、赵守福、孙玉敏3名全国民兵英雄和13名胶东民兵英雄、99名胶东模范、11名胶东爆炸大王,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甘肃会宁。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在中国革命史册上揭开了辉煌的一页,留下了一大批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

四、活动主要内容

(一)、走访红色抗日根据地,寻访抗战老兵及老兵后代,为抗战老兵和其后代带去关爱及敬意,倾听他们的抗战故事,与媒体合作,开展抗战故事连载,广泛宣传抗战老兵的生活经历和抗战故事。实践结束后,将抗战老兵优秀事迹带到大学校园,在校园开展寻访实践报告会,呼吁大学生学习和传承红色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勉励大学生肩负起社会责任,不忘时代使命。

(二)、走访甘肃会宁、山东枣庄、去临沂,海阳等地,重走红色圣地,考察、学习红色

历史遗址,通过走访实践,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同时,进行红色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发挥调,并与当地相关部门座谈,探索红色文化育人效能发挥长效机制,并努力吸引红色文化进校园。

(三)、制作抗战老兵访谈录及访谈视频集,整理抗战故事,并编撰成册,整理调研资料,形成调研报告,作为大学生党员教育素材,加强和学校周围红色革命根据地合作,引进红色文化进校园。

四、实践进度安排

1、前期准备(7月1日—7月30日)。开展寻访实践队培训工作,包括安全、调研技能、宣传、访谈技能等培训;搜集寻访地点相关历史资料;和当地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确定合作关系;确定实践路线,为抗战老兵准备慰问物资;联系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准备工作;与相关企业、公益组织合作,争取支持和物资赞助。

2、实践过程

寻访第一站(8月1日—8月3日),实践队奔赴山东枣庄,寻访抗战老兵及老兵后代,走访枣庄抗日纪念馆,记录抗战老人故事,学习抗战精神,调研红色文化建设和发展。

寻访第二站(8月4日—8月6日),实践队奔赴山东临沂,调研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历史遗址,走访抗战老兵,学习抗战历史和革命精神,做好抗战故事采写及访谈资料整理,调研临沂红色文化育人现状。

寻访第三站(8月7日—8月9日),实践队奔赴山东海阳,感受海阳抗日地雷战的光辉历史,调研海阳红色文化发展特色及育人机制,走访抗战老兵及老兵后代,寻找最美抗战故事。

寻访第四站(8月9日—8月18日),实践队奔赴甘肃会宁,学习会宁红色历史文化,调研会宁红色文化特色和育人效能发挥情况,走访抗战老兵,为抗战老兵带去慰问,采写抗战故事。

3、实践后期

做好调研资料整理及分析,形成调研报告,整理抗战老兵访谈资料(视频、文字),作为大学生党员教育素材,整理抗战故事,形成抗战故事集,在校园开展寻访实践报告会,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加强红色精神传承,共建中国梦。

五、活动可行性

1、弘毅党员先锋实践队已经联系两年奔赴山东枣庄、临沂开展社会实践及考察学习活动,对当地有较深的了解,和当地部门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另外实践队已经联系三年奔赴甘肃会宁开展支教工作,对会宁及当地抗战老兵均有了解。

2、实践队已经成立多年,并且队员均有优秀大学生党员组成,实践队基本素质高,有利于实践的开展。

3、实践队配备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并在前期做好了相关培训和学习。

2018抗战胜利70周年寻访抗战老兵社会实践报告

2018抗战胜利70周年寻访抗战老兵社会实践报告2018-11-07年轻的时候,他们奔赴抗战前线浴血杀敌,九死一生迎来胜利之日。 如今,他们华发苍颜,苦难与牺牲的记忆从未忘记。 他们感怀抗战的艰辛、胜利的不易,更珍视和平的宝贵。 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由我校学生会、《渭华青年》编辑部、国旗仪仗队成员组成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赴武乡史实地寻访实践团”,来到山西省武乡县开展了弘扬太行精神,寻访抗战老兵系列活动。 在武乡县民政局协助下,《渭华青年》编辑部学生记者专访了已经94岁高龄的抗战老兵魏志唐家中,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01、回忆往昔,峥嵘岁月数风流初见魏大爷,是XX年7月27日的中午,在魏大爷朴素而又整齐的家中。 魏志唐和所有中国的老人一样,慈祥、敦厚;不同的是,现年已94岁的魏大爷,经历战火磨砺,依旧精神矍铄。 谈起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他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在他对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回忆中,更多包含的是感叹与提炼。 访问魏志唐老人,你定是写不出一篇多么轻松的文章,但你可以感受到老去的仅仅是岁月,而不老的是抗战精神与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精神。

94岁的魏大爷小时候生活艰苦,没读过书。 参军是残酷生活的出路,更是保卫家乡的壮举。 15岁开始当民兵,白天站岗放哨,为八路军寻找军粮、埋地雷。 当时没有口袋,就用裤子装粮食送到山上。 1945年入伍,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在八路军129师参加抗战,是太行三纵队司令部警卫连战士。 1947年随军南下去淮海,保卫八路干部。 受过三次枪伤,分别是眼睛、手和腿。 魏大爷说起这些事,我们依稀看到了他当年的斗志昂扬;同时,我们也感叹魏大爷的记忆力。 后来从警卫连调到729团一营一连,开始打鬼子,参加了安阳、新乡、山东等战斗,每天背着60多公斤的包,装着锅碗、米面、子弹100发、三个手榴弹、一个步枪等。 魏大爷说,有一次他们各班包饺子吃饭,刚把饺子下到锅里,命令要走,只能边走边吃,渴的不行在河边喝洗衣服水。 随着老人的讲解,我们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往日的峥嵘岁月,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02、投军报国,抗战场上拼全力说起战况的惨烈,魏大爷几度哽咽。 回忆牺牲的战友,魏大爷说道:你真不敢相信,昨天还一个炕上睡觉的战友,第二天就没了……”他说,想起有些战友只能仓促掩埋,

亲历长沙保卫战的廉江抗战老兵谭学坚

亲历长沙保卫战的廉江抗战老兵谭学坚 2015-06-09 10:50:40 来源: () 年愈 九旬 的老 人, 军礼 却依 然是 那么 的标 准、 那么 的有 力。 碧海银沙网讯(图文/江伟智陈侃如编辑/文和棱枫)“曾闯血雨与腥风,舍命为国驱日寇。七十余年藏心中,今朝重温英雄梦!”他,曾参加过长沙大会战、衡阳保卫战、桂林保卫战。他,从战火纷飞走过来,但70多年来,却没有人知道他曾是保家卫国的战士。他,就是廉江市高桥镇谭福村92岁的抗战老兵——谭学坚。 听说志愿者要来寻访慰问,谭老彻夜未眠,看到志愿者到来,他激动得不停地向我们行军礼。年愈九旬的老人,军礼却依然是那么的标准、那么的有力。从他坚毅的眼神,挺直的腰板,不难看到他当年的勇敢、倔强和英武。 谭老 拿起 牌匾 久久 地读 着 “抗 战老 兵, 卫国 勇 士” 这八 个字 时, 眼角 里不

停地 闪烁 着泪 花 谭老 拿着 门牌 匾一 边敬 礼一 边笑 得很 开心 6月6日,湛江民革三位志愿者长途跋涉从湛江来到偏僻的小乡村。一坐下来,老人的思绪已经飘到70年前,开始滔滔不绝地回忆起那段令他一生难忘的岁月和跌宕的人生经历…… 1941年2月,时年18岁风华正茂、稚气未脱的谭学坚跟村中大叔去合浦应征宪兵。主考官见他年少机灵,又读过几年私塾,略有文化,便欣然破例招录,编入了宪兵五团二营四连一排一班,配属张发奎的国民革命军第四战区,到桂林军事训练。 1941年8月,日军对长沙猛烈进攻。全城被烧,战事告急,他所在部队接到命令前往长沙参加第二次长沙大会战,协助国军打击日寇,维持军纪。“长江河面上的汽船、火船、电船、香油船被敌机轰炸,人死如鱼虾……”谭老回忆起惨烈的长沙大会战。 谭 学 坚 老 兵 滔 滔 不 绝 地 回 忆 起 那 段 令 他 一 生

《寻访抗战老兵》演讲稿

他们等不起,我怕来不及 顾园园 2015年9月3日,首都北京,胜利日大阅兵。由300名抗战老兵组成的第一方阵缓缓经过天安门。嘹亮的军歌,花白的头发,道道深刻的皱纹,抬手!敬礼!他们给人留下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关于那段烽火岁月的民族记忆。 这样的老兵,在过去的4个多月里我采访了70位。我的家乡宿迁是全国十九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这片土地上曾走出去许许多多英雄儿女。70年过去了,他们大多已经不在,为了追寻英雄的足迹、重走英雄路,我们在今年5月策划了“不能忘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走访70位健在的宿迁抗战老兵。 采访过程中,我脑中的那根弦始终绷得紧紧的,因为老兵们大多已经90多岁,身体都不太好,他们的人数每天都在变,每天都在减少。5月6日我采访到1位96岁的抗战老兵,见面时,他躺在床上,耳朵完全聋了,我用了最大的音量搭上手舞足蹈的比划与他沟通了一个多小时,结果一无所获,老人始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那天,我对自己说,算了吧,过几天我再来看他,也许过几天他的状况会好些。结果,四天后老人家属打来电话说老人走了,我匆匆赶过去只来得及在他的葬礼上看一眼他的遗像。那天我心里充满悔恨,因为那一刻我

才明白,这些老人已经等了70年了,每一天他们都在辛苦地与生命抗争。他们等不起!我真的怕来不及…… 通过走访,我才知道,就在宿迁这座小城还生活着1000余名抗战老兵,他们都享受民政上给予的抗战老兵待遇,但他们很少提过去,更多的只是对如今平静生活的珍惜,和对信仰的不放弃。 老兵张道干,打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争结束后他带着一身伤回到家乡,妻子已经去世,没有子女,他就一人守着过去的家生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字不识几个,年届九旬的老兵,念念不忘的却是找回自己丢失了70年的党员身份。原来,在抗日战争期间,张道干所在党组织遭到敌人破坏,他的党员关系因此丢失了。采访中,我问老人:“党员身份就那么重要吗?”张道干没有停顿,甚至是有些着急地说:“没了党员身份就意味着我失去组织了,没有向导了,所以我一定要找回我的党员身份!”。带着这份信念,张道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次次地外出寻找当初的证明人,期间他被骗过,在外地迷路过,但他始终不放弃。最终,因为我们的报道他被关注了,上了央视《等着我》节目,找到了当年的入党证明人之一杨美田。在现场,张道干从贴身的口袋里摸出3块珍藏了70年的银元交给杨美田,那一刻,老人流着泪说:“终于,有地方收我的党费了!”。 老兵郭孝云,原籍安徽,十几岁背井离乡,仗打完了,他带着军功章回家,父母却都已不在了。“我离开家那一天,父母颤颤巍巍地挥着手,叮嘱我早点回来。我不敢回头看,后来却再也没能见到他

抗战胜利周年实践报告:寻访老兵,圆梦中华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840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抗战胜利周年实践报告:寻访老兵, 圆梦中华通用范本

抗战胜利周年实践报告:寻访老兵,圆 梦中华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XX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关怀抗战老兵,重温抗战历史,传承红色文化,7月11日上午,在指导老师汪春劼老师的带领下,江南大学“寻访老兵,圆梦中华”志愿服务行动团队再次启程,前往解放军总装备部无锡第一干休所,开展抗战老兵寻访活动。 干休所位于无锡青山新村,依山傍水,素雅清静,十分适合高龄的抗战老兵们的晚年休养。干休所的抗战老兵均已步入耄耋之年,他们当中有的病痛缠身长期卧床,由专业人员进

一位抗战老兵的回忆

一位抗战老兵的回忆 邵舍福口述汪岚整理 班级:国复142班学号:14837217 人物资料:姓名及出生年月:邵舍福(邵德富),男,1921年10月14日。浙江金华武义县白杨街道下邵村人,1939年腊月他代替已经结婚生子的哥哥邵李福被国民党抽壮丁走上抗日前线,时年18岁。邵舍福“高小”(小学)毕业,在国民革命军第28军62师184团3营9连当过上士文书,当时陶柳任师长,张选铭任连长。后被编入第88军,军长为方先觉。有“抗日英雄”的徽章。1947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邵舍福所在的军队被人民解放军收编,思家心切的邵舍福选择了回家。 时代背景: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杭州、富阳相继失守,部队急需人员补充新鲜血液。 一、 邵舍福听力不好,先今交流需要用纸笔。据邵舍福说,他当兵是在国民党28军,具体职务是28军62师184团3营9连上士文书,连长是张选铭,师长是陶柳。后来,是在88军,军长是方先觉,抗战胜利后,从安徽安庆回家。 据资料介绍,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军队进行编制调整时,国民革命军28军隶属第10集团军,陶广任军长。下辖:第16师,章亮基任师长;第62师,陶柳任师长。该军整编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奉命在罗店以南、蕴藻浜、大场镇、广陈镇等地阻击日军。 在此次会战中,该军伤亡惨重,后撤至嘉兴地区休整补充。在此期间,该军新增编第192师,胡达任师长。1939年冬至1941年,该军先后参加了1939年的冬季攻势作战和1941年的第2次长沙会战。1942年初,该军隶属第23集团军时,第25军第52师改隶该军。同年5月至9月底,该军参加了浙赣路会战,奉命在浙赣路以北新登、建德、寿昌一带打击日军。此次会战后,该军驻守在安徽歙县整训。1945年9月,该军第62师改隶第88军,第70军第80师改隶该军。 邵舍福一家原本是本分的务农家庭,他能写会算,在上世纪30年代的武义已经算是个知识分子了。家庭的平静在1939年的一天被打破。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杭州、富阳相继失守,部队急需人员补充新鲜血液。当时,在武义一带,第一批、第二批年轻人去部队的时候,都像现在参军一样,戴红花去的。到了第三批的时候,就改成了抓壮丁形式。邵舍福的哥哥被部队抽了壮丁,要去抗击日军,邵舍福的哥哥已经结婚了,大嫂为此终日痛哭。这个时候身材消瘦的邵舍福站了出来:“让我代替大哥吧!我能行!” 邵舍福就这样加入了28军62师184团3营9连,奔赴了抗日战场。在经历了浙赣会战的种种惨烈战役,作为文书的邵舍福活了下来。“有一次在南昌打仗,我们的军队只有破烂的步枪,连炮火支援都没有。日军炮火漫山遍野地炸,当时我们只能用血肉之躯迎着炮火冲上去。有一颗炮弹就落在我的身边,可是却没有爆炸,我真是运气太好了。” “我去的时候,只有18岁,个子小,部队还嫌我太小。”邵舍福老人说,“在江西南昌,我们经历了一次大仗。我是步兵,打大仗的时候,没有炮,部队真的是没办法打仗的。”“别人最怕的就是炮弹袭来,我不怕。有一次,一个这么大的炮弹就落在我身边,还好没有爆炸。“现在时代好啊,像我们那时候天上到处是飞机嗡嗡的声音,老百姓都缩着头不敢出门,一枚炮弹下来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过今天……”“那时候当兵条件十分艰苦,每月7块钱的生活费,其中2.5元是草鞋费。大冬天的雪已经快厚到膝盖,我们上身穿着棉袄,下身却是短裤、草鞋,脚冻得发黑,很多士兵都冻死了。”

2020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探访抗战老兵【精选】

《2020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探访抗战老兵》是一篇好的,好的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 更多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社会实践报告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请关注社会实践报告栏目! 一、活动的意义和背景: XX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年前无数英勇军民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老兵是新中国建立的功臣,他们不求回报,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让我们不用在活在水深火热的战争中,我们需要了解、关爱这一群体,让爱驻夕阳。同时,我们更应该了解他们的抗战故事,通过故事走进他们、学习他们,并将他们故事广泛传颂,影响更多青年,从而加强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因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特组织弘毅党员先锋实践队通过走访山东省枣庄、临沂、海阳、甘肃会宁等地的老兵及老兵后代,为老兵送去关爱和敬意,倾听他们的抗战故事,并考察、学习当地的红色文化,瞻仰红色历史遗迹,传承红色精神,共创中国梦。 二、活动主题 关爱抗战老兵?传承红色精神 三、走访地点简介 山东枣庄。 枣庄是中共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以微山湖为根据地的“微湖大队”、网“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等革命武装,一直是防抗敌人侵略的重要武装部队,抗战期间涌现出了大批抗日战争英雄,目前有很多抗日英雄后代在那里生活。 山东临沂。 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曾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沂蒙是一片血染的土地,一片红色的沃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沂蒙百姓在中国革命史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 山东海阳。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海阳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地雷是当时最重要的作战武器。抗战时期,海阳地雷大显神威,共毙伤敌人1025人,涌现出赵疃、文山后、小滩三个胶东特级模范爆炸村,并涌现出于化虎、赵守福、孙玉敏3名全国民兵英雄和13名胶东民兵英雄、99名胶东模范、11名胶东爆炸大王,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甘肃会宁。

抗战的作文:向抗战老兵致敬

抗战的作文:向抗战老兵致敬 成功的曙光属于每一个奋斗过的人。XX为您编辑了抗战的作文范文,祝大家学习进步。 由《新周刊》创始人孙冕发起组织,明星邓超等人带队、随行的走进平顶山探望抗战老兵的事情经洛阳晚报全程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日前,我市志愿者又找到了93岁的偃师抗战老兵鲍养玉。洛阳晚报记者第一时间赶到老人家里,听他讲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智勇双全,他曾一夜炸掉5个炮楼 鲍养玉原名鲍俊卿,1921年夏天出生于偃师首阳山一个农民家庭。5岁时,鲍俊卿被送到私塾。1933年,鲍俊卿考上国立中学(即初中)。几年后,抗战全面爆发,16岁的鲍俊卿多次在课堂上发誓不做亡国奴,要去参军抗敌。不久,国民党第一战区到学校招兵,他改名鲍养玉参加了考试。 鲍养玉说,被录取后,他先是在后方负责传递军情,后在一次战斗中崭露头角,并因指挥得当、毙敌7人、俘虏2名日军少佐受到集团军和战区的通令嘉奖,从少尉一跃成为“道清交通队”少校队长。 鲍养玉回忆,1942年11月,他奉命前往黄河北岸收容青年学生。渡过黄河后,一行人来到温县境内,在这里,他们遇到日

军重兵把守的一处封锁线。“封锁线上有3个炮楼,炮楼之间距离大约50米。”鲍养玉说,当时没有别的路,只能闯炮楼,他决定智取。 当日24时许,为防止被探照灯发现,鲍养玉和其他两名队员脱光衣服,将身体涂黑,把炸药绑在腰上,匍匐着接近炮楼。深秋的夜晚十分寒冷,三个赤条条的“敢死队员”硬是在地上爬了400多米、剪断铁丝网后,爬进5米深的壕沟,搭人梯摸到了炮楼下。几声巨响后,三个炮楼同时倒塌。当夜,鲍养玉如法炮制,又炸掉了两个拦路的炮楼。 有人惦记 传奇老兵很感动 7月30日,洛阳晚报记者赶到偃师市首阳山镇南蔡庄村,鲍养玉正坐在自家的小院中乘凉。见到我们,老人非常利索地站起来,热情迎接我们进门。 虽然已是93岁高龄,身体也有些瘦弱,但老人面色红润,声音洪亮,动作利落。老人的儿子鲍药锋说,上周末,同村另一位抗战老兵的家人看到《洛阳晚报》的报道后,特意找到鲍家,与他们分享这个喜讯。看到报道,想到父亲也是一名国民党抗战老兵,鲍药锋便和洛阳关爱老兵志愿者元元取得了联系。 “前几天,元元专门来家里了解父亲的事情。”鲍药锋说,他给父亲念了《洛阳晚报》的报道,父亲得知还有这么多人惦记着他们这些老兵,有志愿者在寻找他们后,特别感动。

2018年寻访抗战老兵文化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2018年寻访抗战老兵文化社会实践报告总 结 为响应团中央的全国大学生抗战纪念胜利70周年的寻访活动并结合团中央每年暑假推行的大学生“青春三下乡”活动。7月12日,我们一行来到了位于南岳衡山以南、有“雁城”雅称的衡阳市。 衡阳山水优美、历史悠久,衡阳会战的悲壮也使之得到了“中国抗战纪念城”的称号。在衡阳进行社会实践的两天内,我们游览了纪念抗日战争的景区、岳屏公园、陆家新屋;寻访了作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入缅作战的抗战老兵丁耀辉;同时有幸走进了衡阳大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度交流。 12日上午,我们在衡阳寻访抗战光辉印记之路的第一站来到了岳屏公园。岳屏公园是衡阳八景之一,坐落于岳屏山内,翳隐芳林、景致秀美。刚踏入园中,便被满目苍翠、蝉鸣啁啾所吸引,继续前行,踏着青石小阶登上山顶,一座“衡阳抗战纪念塔”随即映入眼帘。这座纪念塔屹立于山顶,向下望去,城池街市,一览无余,仿佛也象征着虽然战火硝烟已散去,但抗战的痕迹、拼搏的精神仍深深镌刻在这座城市的记忆里,回荡在街头巷尾的故事里,铭记于每个衡阳人心目中。瞻仰完纪念塔后,我们遇见了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的同学们,机缘巧合的是,他们同样在进行寻访抗战烽火的社会实践,针对衡阳的抗战文化及当代大学生对于抗战历史的了解,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调查与交流,之后,我们一起参观了衡阳抗战历史纪念馆,馆内罗列着衡阳保卫战时的各种珍贵历史资料,温存着这座小城在烽火在涅磐重生的回忆。紧接着,我们游览了纪念碑附近的抗战雕塑及文化纪念墙,在雕塑的一砖一瓦间、石刻的一笔一划中,感受衡阳这座抗战文化名城的文化精魂。

当日下午,在短暂休息后,我们赶赴位于衡阳市城郊的陆家新屋景区即衡阳保卫战纪念馆。陆家新屋是典型的湘南民居风格古建筑,距今已有125年历史,同时在1945年抗日战争中的衡阳保卫战期间,曾被日军黑濑联队当作指挥部。在观赏湘南晚清古民居建筑的同时,我们又观看了衡阳保卫战陈列展览,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晚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无限的历史延伸感,古朴的建筑中仍保留着数十处当年衡阳保卫战遗留下来的弹痕和弹洞,我们仿佛身处于抗战烽火中,感受着那个动荡的年代。走出陆家新屋,我们来到了景区南侧的国防教育广场,广场上陈列着歼-6战斗机、坦克等展品,在学校便听惯了“航空报国”的我们顿觉十分亲切。 行程的第二日,我们怀揣满心期待,带着提前准备好的慰问品,来到了抗战老兵丁耀辉家进行拜访。丁耀辉爷爷是当年参加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士兵之一,衡阳市人,今年已91岁高寿,身体却依旧硬朗,眉眼中仍闪烁着战士坚毅的光芒。回忆起抗日那段艰辛的岁月,丁耀辉爷爷感慨无限地像我们诉说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与如今和平岁月的美好。“我们到缅甸的时候,天天打仗杀敌。在整个连里,我年纪最小,等到印度的时候,整个连队只剩下六七十人,回到中国后只有十几个人了,你不知道我们在缅甸受了多少苦。”讲述到此处,老英雄爷爷泪眼模糊,感慨万千。我们向丁耀辉爷爷赠送了代表我们西北工业大学的战斗机仿真模型,爷爷开心的接受了这份特别的礼物,并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要牢记、贫穷就会挨打,落后就会被人欺负!为了不让这段屈辱的历史重演,同学们应该努力学习。一起奋发图强,学好各项本领,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像丁耀辉爷爷一般的老兵有千千万万,虽然此行我们只寻访了丁耀辉爷爷一人,但老兵心目中永远燃烧着的熊熊革命激情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心灵烙印。这些老战士将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全部献给了国

抗战老兵

叶植进 姓名:叶植进 性别:男籍贯:广东丰顺 出生年月:1921年 现住址:广东省丰顺县口铺村 军校学历:黄埔军校6分校18期3总队步科原属部队军衔军职:(需要志愿者跟进了解) 故事经历:从小丧父。1944年入伍。(临时记录:抗战经历不清,71军、195师、207师是老人谈及的几个番号,战斗只记得四平。但与四平相关的部队有十个师,难辨归属!我们将71军及207师的几位官长写给老人,似乎都无印象。结合老人谈及越南,只能估计在52军195师服役,但来东北的线路又与史实不符。老人有芷江受降纪念章,又似207师。)后来回乡务农。 曾巽德

姓名:曾巽德 性别:男出生年月:93岁(生于1920年) 籍贯:广东梅州现居地:广东蕉岭新铺镇同福村人 军校学历:黄埔第十七期第六分校,分在第十七总队第四大队第十五中队步科,(总队长曾天节,中队长戴明廉)。 故事经历:1337年在同声公学教书(17岁),教了两学期,觉得对教书并无兴趣,想去广州学手艺。1937年10月从家里出发,经梅县、兴宁、紫金、在惠州遭日机轰炸,躲在防空洞中,第二天听到鬼子已经快打进惠州城,从城西离开。到达广州后,日军就要攻打广州,广州已施紧急疏散令,人心已乱,只有走去西江(广西容县)。1939年夏天,来到韶关,听说秋天黄埔军校在梅县招生,回到梅县报考军校。考到黄埔第十七期第六分校,分在第十七总队第四大队第十五中队步科,(总队长曾天节,中队长戴明廉)。毕业后,分派到肇清师管区粤保暂二军任准尉连附,(军长邹洪)。曾老不想做个三等军人,故告假回家,回去听到把兄张毅夫为国捐躯,更是铁了心想上前线,得知同村曾粤汉将军部队(新20师师长)驻扎在湘阴关王桥,投奔。1942年元旦到新20师任特务连少尉连附,部队在新墙河与日军对峙(期间调任防毒中尉军官)。第四次长沙会战,在安仁县九如山跟日军交战,任特务连上尉连长,后任师部少校参谋,在茶陵给日本飞机炸伤左大腿。长沙失守后在郴州南边一带防守。抗战胜利后部队到郴州受降,后到江西临川整训,新20师番号取消后调到第四军。 张其宇

抗战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寻访实践活动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7596-48 抗战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寻访实践活动报告(完 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抗战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寻访实践 活动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活动的意义和背景: XX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无数英勇军民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老兵是新中国建立的功臣,他们不求回报,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让我们不用在活在水深火热的战争中,我们需要了解、关爱这一群体,让爱驻夕阳。同时,我们更应该了解他们的抗战故事,通过故事走进他们、学习他们,并将他们故事广泛传颂,影响更多青年,从而加强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因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特组织弘毅党员先锋实践队通过走访山东省枣庄、临沂、海阳、甘

肃会宁等地的老兵及老兵后代,为老兵送去关爱和敬意,倾听他们的抗战故事,并考察、学习当地的红色文化,瞻仰红色历史遗迹,传承红色精神,共创中国梦。 二、活动主题 关爱抗战老兵?传承红色精神 三、走访地点简介 山东枣庄。 枣庄是中共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以微山湖为根据地的“微湖大队”、“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等革命武装,一直是防抗敌人侵略的重要武装部队,抗战期间涌现出了大批抗日战争英雄,目前有很多抗日英雄后代在那里生活。 山东临沂。 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曾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沂蒙是一片血染的土地,一片红色的沃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沂蒙百姓在中国革命史上做出

96岁抗战老兵讲述真实的历史(参考模板)

96岁抗战老兵讲述真实的历史:日军的忍耐与坚毅 内容摘要:年轻时,曾住在西湖边上的大宅子 里,而现他却蜗居在12平方米的房改房中。但比 起个人的苦难,老人更愿意讲诉战争之酷、救亡 之艰。“死人不会说话”,他说,活着哪怕一天, 就要替死去的战友说话。 天气晴好时,杭州老人钱青会到西湖边走走。小时候他家就在西湖边上,足足1600平米的宅子,站在楼上望,“湖水就像地面一样”,船只贴着房子滑过。 现在,他96岁,蜗居在4公里外一处12平方米的房改房。 湖山还是那一片湖山,昔时少年却已老迈,消逝的是光阴,残破的是命运。 其实人生也有过另外一种可能——如果1949年,他没有选择留在大陆,按照他那些去了台湾的黄埔同学的说法,以他的出身和8年抗战经历,“至少也是个中将”。而留下的他,沦为阶下囚。 整整一个甲子的漫长岁月,他身边连说话的人都没有,“白发苍苍,独对孤灯,人生如梦,总有醒时”。直到2011年,一位作家在网络上公开了他的信息,最多时每天一百多个电话、雪片般的书信纷至沓来,

有的甚至来自英国、德国、日本。年轻的孩子们对他说得最多的是:我们想知道真实的历史。

深藏的记忆终于等来迟到的倾听者。比起个人的苦难,老人更愿意讲诉战争之酷、救亡之艰。 “死人不会说话”,他说,活着哪怕一天,就要替死去的战友说话。耄耋老人的年轻粉丝 上午九时四十分,正是大学里课间休息的时间点,一个叫“青果会”的QQ群开始活跃起来。“早上给爷爷打电话没人接,爷爷会去哪呢?”这是一个80后女孩建立的粉丝群,年龄最小的90后,最大的50后。他们所“粉”的不是演艺明星,而是一位清贫的杭州老人。老人名叫钱青,他的粉丝自称“青果”。 现年96岁的钱青是一名国军抗战老兵,参加过诸多重要战役。解放战争爆发前,他自愿离开前线去杭州军械仓库当管理,并在1949年把库藏献给解放军。 也是那一年,钱青做出让他后来百感交集的选择,在李济深劝说下,他没有随国民党撤往台湾。现实却与愿望背离,憧憬新生活的他被以“反革命”之名劳动改造,此后近30年失去自由的日子,妻离子散,无尽辛酸。

抗战70周年活动总结寻找老兵

抗战70周年活动总结:寻找老兵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战老兵们是这段历史在今天最主要的见证者,也是抗日战争留在今天的最重要财富之一。为缅怀抗战老兵的光辉业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我们报社从去年底就开始重视、谋划、启动、宣传开展寻找抗战老兵活动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为发现寻找我市当年参与这场伟大战争迄今还幸存和被埋没的抗战老兵,让我们用心聆听这些曾经的战士在他们那个年代,亲身经历的爱国故事,从而进一步增强大家的爱国主义意识,去年年底在召开全年工作总结会议上,本报就意识到开展寻找发现抗战老兵活动工作会是贯穿XX全年的重大事项,也会是我们新闻媒体做新闻报道的重点内容之一。所以,在制定XX年工作计划安排时,就要求从思想上开始重视这项工作,将它列入报社新年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列为XX年新闻采访重要任务之一,探讨如何做好此项工作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随后,又多次在编前会上组织大家学习相关抗战历史内容,了解目前政治宣传形势,对编辑记者进行提高思想认识

方面教育,要大家深刻认识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深刻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让大家从思想上早做准备,早重视。 第一步,先和市内多个民间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发起一场寻找关爱抗战老兵活动,通过本报热线电话、外围网站和QQ群,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各县区志愿者为帮手,对1931年——1945年抗日战争中幸存至今且生活困难的抗战老兵进行寻找发现。 第二步,组织记者对寻找发现到的老兵进行深入采访,写出人物专访,做纪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宣传报道。其中,要求重点采访参加过八路军游击队的共产党抗战老兵,也要采访参加过国民党的抗战老兵。同时推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法诗歌散文绘画征集”等系列活动,评出优秀文章和书法作品。 第三步,组织协同有关单位部门对抗战老兵给予人文关爱和经济救助。 本报按照计划开展寻找关爱抗战老兵宣传活动,是在今年4月份正式启动,5月8日进入高潮,隆重推出“我们的抗战老兵”特刊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法诗歌散文绘画征集”等系列活动。要求有任务记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每周要加量完成一篇抗战老兵的专访,和多篇相关消息稿件。后勤上全面配合保障,要车出车,要力出力,为

坚守民族记忆,致敬抗战老兵,弘扬抗战精神

坚守民族记忆,致敬抗战老兵,弘扬抗战精神时值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各大媒体对中国人民的抗战进行了多方面的历史追寻,让我们对那段血与火的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增加了我们对于亲历那段历史的抗战老兵有了更加崇高的敬意。 抗战老兵是抗战历史的见证人。抗战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在历经磨难后浴火重生,摆脱了列强的欺辱,脱离了内部的战乱,建立起崭新的国家,开始现代化建设的征程。而抗战老兵们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和亲历者。在他们的青年或者少年时期,遭遇了空前的国难,但年少的他们没有犹疑地参加了烽火连天的岁月,加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战中,他们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危急关头的担当,见证了中国人民在苦难中的奋争,见证了侵略者的残忍与猖狂,见证了中国军民的顽强与坚忍。有人否定这段历史,掩盖侵略者的罪行,有人戏说这段历史,歪曲英雄的形象,这些都是历史虚无主义史观的表现。然而历史就是历史,无法抹杀也不容篡改。这些历经战火的老兵就是历史的铁证,没有人比他们更加了解历史的真相,没有人比他们感受更加深刻,他们的经历向世界表明了一

个真实的抗战历史:中国人民以贫弱的国力,薄弱的军力历经十四年的抗争,以巨大的代价赢得了这志胜利。 抗战老兵是中华民族崇高精神的典型承载者。他们勇于担当时代的重任。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绵延不绝,是因为一代代人的努力创造和忠心的保护。每一个时代都会赋予人们当代的责任。当日寇入侵,国难当头,当年的抗战老兵们勇敢地担当起了时代的重任,走向战场,成为中华民族的中坚力量。生死存亡的考验,显现出了他们的英雄本色。有人卖国求荣,有人忍辱偷生,但他们没有,以积贫积弱的国力对抗强敌,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他们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满腔热爱。让他们在苦难中不退缩,在生死决择时不含糊,在战斗中不畏惧。他们来源于人民群众中,植根于人民群众中,为了保护人民群众,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正如他们所说的“这样的祖国值得我守护,这样的人民值得我牺牲。”他们有钢铁一样坚韧的民族气节。抗战老兵们经历过生死考验,经历过失去战友,经历过征战的困难与艰辛,面对强敌,他们没有动摇信念,没有对胜利失去信心,保持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无数的战士牺牲了,留存至今的抗战老兵更加稀少,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深切地感受

抗战70周年活动总结:寻找老兵

抗战70周年活动总结:寻找老兵 抗战活动总结:报社寻访抗战老兵活动工作总结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战老兵们是这段历史在今天最主要的见证者,也是抗日战争留在今天的最重要财富之一。为缅怀抗战老兵的光辉业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我们报社从去年底就开始重视、谋划、启动、宣传开展寻找抗战老兵活动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思想早重视 为发现寻找我市当年参与这场伟大战争迄今还幸存和被埋没的抗战老兵,让我们用心聆听这些曾经的战士在他们那个年代,亲身经历的爱国故事,从而进一步增强大家的爱国主义意识,去年年底在召开全年工作总结会议上,本报就意识到开展寻找发现抗战老兵活动工作会是贯穿2015全年的重大事项,也会是我们新闻媒体做新闻报道的重点内容之一。所以,在制定2015年工作计划安排时,就要求从思想上开始重视这项工作,将它列入报社新年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列为2015年新闻采访重要任务之一,探讨如何做好此项工作的可能性和

可行性。 随后,又多次在编前会上组织大家学习相关抗战历史内容,了解目前政治宣传形势,对编辑记者进行提高思想认识方面教育,要大家深刻认识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深刻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让大家从思想上早做准备,早重视。 二、活动早策划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教育酝酿准备之后,一进入2015年,本报就开始进一步策划布置寻找发现抗战老兵活动。具体策划是: 第一步,先和市内多个民间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发起一场寻找关爱抗战老兵活动,通过本报热线电话、外围网站和QQ群,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各县区志愿者为帮手,对1931年——1945年抗日战争中幸存至今且生活困难的抗战老兵进行寻找发现。 第二步,组织记者对寻找发现到的老兵进行深入采访,写出人物专访,做纪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宣传报道。其中,要求重点采访参加过八路军游击队的共产党抗战老兵,也要采访参加过国民党的抗战老兵。同时推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法诗歌散文绘画征集”等系列活动,评出优秀和书法作品。 第三步,组织协同有关单位部门对抗战老兵给予人文关爱和经济救助。 三、任务早完成 本报按照计划开展寻找关爱抗战老兵宣传活动,是在今年4月份正式

抗战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寻访实践活动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712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抗战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寻访实践活 动报告通用范本

抗战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寻访实践活 动报告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一、活动的意义和背景: XX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无数英勇军民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老兵是新中国建立的功臣,他们不求回报,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让我们不用在活在水深火热的战争中,我们需要了解、关爱这一群体,让爱驻夕阳。同时,我们更应该了解他们的抗战故事,通过故事走进他们、学习他们,并将他们故事广泛传颂,影响更多青年,从而加强

抗战老兵调查报告

抗战老兵调查报告 抗战老兵调查报告 —以抗美援朝战争为例 摘要:昔日他们驰骋沙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当老了时,有的却过着不甚幸福的晚年生活,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实践人员:汪湘琴 一:对年轻时的抗战经历的回忆 ⑴热血青春 1.服从命令,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战争为朝鲜战争之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战争,后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美国、苏联、中国等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在经历了长期矛盾和冲突积累后,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支持不宣而战进攻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8月中旬,北朝鲜人民军将韩国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领土。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直接介入朝鲜战争,并将战火扩大至中国鸭绿江边。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代表

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为了祖国的国土安全,作为军人的他们义不容辞,当祖国一声令下,他们雄赳赳气昂昂的踏上远方的战场,只为心中的那一腔热血,只愿青春无悔,为自己的人生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2.苦难中磨练 抗美援朝战争纪念馆经过十多年全国范围的调查核实,截至XX年10月,共确认183108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及支前民众在战争期间为国捐躯。 战争是血腥的,残忍的,流血,牺牲是必然的。作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即使面对枪淋弹雨也要向前冲,生死一线之间,不知下一个倒下的是自己还是敌人,在这一刻,只有继续向前才会有生的机会,也才能报效祖国,从而实现自己的青春热血。 ⑵痛苦回忆 1.伤亡,流血,牺牲即使经过了好几十年了,但昔日的抗战情景仍然历历在目,想忘都忘不了,每每回忆起当时的事都会让人不敢相信自己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在那个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枪炮的地方,自己是如何幸存下来了的哦。战争带给人最多的只能是流血与牺牲了,战争的残忍让人们不愿再提起,从

关于老兵寻访调研报告及问卷

老兵寻访调研报告(附问卷) 一、前言 “老兵不会死,但会慢慢凋零。”60多年过去了,还有很多老兵因为各种原因,依然不为人知道,遭人误解,甚至遭受苦痛、病魔、贫穷折磨。他们弯曲的腰背,曾经挺立起一个民族的脊梁;他们沧桑的眼神,却仍不失坚韧和希望。当家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他们站立得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今天,当过往已经成为历史时,他们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当和他们在一起,去感触他们,去了解他们,去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究竟曾为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老兵们的生活现状是怎样的呢?我们在暑假期间开展“对甘肃省会宁县的老兵的走访”调查实践活动。我们在走访老兵的同时,也对普通群众进行了题为“寻访老兵”的问卷调查,从各个角度全面深入的的了解到老兵的实际生活及人民大众对老兵的关注情况。 二、调查样本状况分析 1.样本基本状况 我们共发放问卷250份,经过筛选有效问卷210份。

从样本的组成来看,对总体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男性受访者和女性的比例近似1:1;调查对象年龄分布也较为均匀。 2.调查结果的分析 (1)据调查9%的人对抗日战争不了解,81%的人了解一点,10%的人非常了解。 这一数据也说明,很多人对抗日战争历史知识仅仅是一知半解,并非非常的了解。 (2)

从调查数据来看5%的人对抗战老人的关注程度很高,38%的人较高,52%的人一般,5%的人较低。不难看书对老兵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而对于寻找老兵的方法主要侧重于实地走访。 (3)9%的人对抗战老兵的情况非常了解,81%的人了解一点,10%的人一点都不知道。数据体现出大部分人并不关心了解老兵的情况。对于了解途径倾向于电视和听别人说的站大多数。 (4)通过数据显示10%的人参加过争纪念活动,29%的人参加过慰问其老兵的活动,没有人都参加过两项活动,62%的人都没参加过。由此可以看书人们对于相关活动并不关心。 (5)5%的人因其他原因参加活动,10%的人关注这方面而参加,14%是家人带去的,10%是以前学校组织的。而未参加最突出的原因体现在没有机会和没有条件。

抗战老兵传奇新婚夫妇当年因抗战天各一方失散60年,晚年找老伴,对方竟是原配!

抗战老兵传奇新婚夫妇当年因抗战天各一方失散60年,晚 年找老伴,对方竟是原配! 抗战老兵邱大明其人奇人异事一,日本侵华时期邱大明、刘泽华就居住这样的房子92岁的抗战老兵邱大明和88岁的刘泽华在接受我的造访(摄影:甘侠义记者)在很多人的帮助下,我刚刚去重庆和广州采访。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生活在重庆市的邱大明老人。如果让我用最为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邱大明老人的一生的话,我只能用:“92岁、61年、210块和一脚踹踏”来“浓缩”他的人生和现状。顾名思义,92岁,当然是老人现在的年龄。(笔者说明:此文初稿写于2006年。)61年,指的是因为日本发动的战争,他和原配妻子在分别61年之后重逢,再婚。210块的“块”字,是北京土话,指的是人民币的“元”。邱大明准确的收入是210元。那么“一脚踹塌”的意思是,邱大明现在居住寓所的墙,我一脚可以踹塌。其实,邱大明老人是国军抗战将士们人生的“浓缩”代表,他们的人生具有“远去时代”、“已去时代”的意义和烙印。看见这一个人,就看清楚这一批人;而且,就了解了一支曾经的军队;了解了在二战中曾经让侵华日军焦头烂额的军队的全部由 来及其根源和去向。站在邱大明老人的家中,我感慨万千:侵华日军轰炸陪都重庆的时候,邱大明住的房子就应该

是这样的。如今,快70年过去了,很多重庆人的生活条件都大大地改观了,可是,我们曾经参加抗战的老兵邱大明还住在这么破烂的地方。在邱大明家里,环顾四周,除了电视是今天的东西,一切的一切都是历史的印迹、和历史的还原。没有想到的是,邱大明非常健谈。他像一架打开的收音机,只要你不关上开关;他就永远地播放自己坎坷的人生和对战争的看法。这声音和思想的专递,时而,像慷慨激昂的交响乐;时而,又像委婉动听的小夜曲;还像伤感悲伤的少女们在乡间小溪旁的抽泣……。我方军去过日本、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在世界各国的国情中,国民“有罪”和“终生有罪”,这样的国家着实不多。他邱大明是1975年被释放的,毛主席、蒋介石也都逝世40年了。可是,在看官中,还有不少人认为:“邱大明是反动派,应该被镇压。”——就是说他“罪不可赦”、“终生有罪”、“不可宽恕”。如果我说:“邱大明在抗战中被日寇的步枪子弹击中两枪!”这,当然还是“罪不可赦”。——我是日本通,日本人看中国人从来是这样的情景:“四个人以对手的方式站在互殴的对手面前;其中,两位日本人踌躇满志、信心勃勃。而那两位中国人,已经被互殴得鼻青脸肿、遍体鳞伤。——作为中国人的人生部分:就是自己打自己。这一点,日本人已经是习以为常、举杯相庆了。”在对邱大明等国军抗战将士问题的同情,中国人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演变着。

探望抗战老兵心得体会

探望抗战老兵心得体会 XX年8月,是抗战胜利70周年。幸福树家电经理XX,为了让员工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在8月7日,率部份员工,前往各乡镇看望我们幸存的抗战老兵。这天,我们作协一行人也随XX员工去看望几位抗战老兵。 我们去的第一站是XX村。90岁的抗战老兵黄忠新就住在楠市中学对面。见我们到来,黄老很高兴,忙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葡萄放在桌上。黄老眼不花,耳不聋,看上去很健康。我们跟他合影后,黄老向我们讲述了他当年入伍到跟日军作战的情况: 1944年2月,黄老当兵时,他在XX县县立(一中)中学读初中。那时,他家有两兄弟,当时的政策是二丁抽一,他是哥哥,他只能是弃学从军。 参军后,他分配到国军陆军第四军,军长是张发奎。XX县参军的有100多个人,而楠木桥的人就占了十几个。这些人全安排在第四军。他们参军后,军训几个月后,住在长沙,参加长沙保卫战。当时在长沙驻守的国民党兵还有其它几个军。驻军在岳鹿山的军队是其它的军部。长沙保卫战的三个战役,日军失利。最后,日军派出了大量的军队来攻打岳鹿山。他告诉

我们:“我亲眼看见,那炮弹打过来的时候是烟雾弥漫。白天也像晚上一样。上级叫我们炮弹打来时,要卧倒,不然就容易受伤。最后,岳鹿山失守。我们守卫在湘江的第四军,见岳鹿山失守了,只好退到郴州的宜章的乡下驻扎,修建工事。这时,日军从长沙攻到广东。从粤汉铁路进攻广州。日军与我们的距离是八里路,随时可以攻打他们。当是,日军主要是占领城市和交通要道,这时,我们第四军的战略战术改为打游击仗。扰乱日军的驻军。 接到日军投降的消息,我们还是在宜章。1945年8月的一天,我们接到司部的电报,日军投降了!司部发令说,每挺机枪可以打200发子弹,一门大炮可以打5发子弹来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 我们打子弹庆祝时,老百姓还不知道日军投降了,还以为是日军攻过来了。而驻扎在离我们只有八里路的日军,以为我们去攻他们。 接受日军投降是在一家酒店,那时日军的纪律是由军部规定交到那个部队那个军去。看到日军那狼狈不堪的样子,我的心里比吃什么都甜。 抗战胜利后,我回到了家乡。当时XX有5个区,我是在XX第四区工作。合作社时,我又回到了农村,当了一名会计。十年动乱,我虽被扣上二十一种人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