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研课题申报模板:5633-“健康中国”战略下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探究

科研课题申报模板:5633-“健康中国”战略下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探究

“健康中国”战略下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探究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2016年10月,中国中央、国务院制定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进一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康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后备人才,代表着国家的的新生力量,其健康水平将对整个社会的健康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对“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既有的研究和监测数据来看,目前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健康危险因素呈现上升趋势,存在诸多健康隐患。因此,高校健康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越来越受到重视。2017年6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加强高校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建设健康中国、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的重要内容。由此看来,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必将成为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而如何构建具有高校优势、体现科学性、突出应用性的健康教育模式,使高校健康教育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已是高等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

(2)课题界定

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的完美状态”。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和一般的教育一样,关系到人们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一般说来,健康教育致力于引导人们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健康教育是一种连接健康知识和行为之间的教育过程。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外研究现状

大学生健康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在国外有较长的历史。美国是开展健康教育较早、也是最具成效的国家之一。美国大学生健康教育始于1987年,至今几乎所有的美国高等教育院、校都普遍设有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1995年美国发布了《国家健康教育标准-普及健康知识(一项对未来的投资)》,其制定的基础就是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目标。2005年12月美国健康标准联合会对《标准》进行了修订,为各州的学校设定一个课程框架,强调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紧密合作,强调教师的培训及专业发展。美国的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在英国,早在1988年就把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他基础学科以及更加广泛的学校生活中。1990年国家课程委员会正式向政府和学校颁布健康教育的课程指导,发展和完善健康教育的课程框架。从知识、能力和理解3方面入手,使学生具备高度健康意识,发展和提高促进健康的技能。日本的学校把健康教育融合在体育学科中作为必修课开设,称为保健体育,保健体育课程包括体科和保健科两部分,主要围绕现代社会的健康问题而开展,合作营造“教育环境”。总之,国外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从内容设置、师资队伍、方法途径、管理机构等方面基本形成了一个有机系统。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健康教育发源早、起步晚。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成为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的指导法规。近年来,高校健康教育越来越

受到重视,有关大学生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研究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但大多为某个专题的健康教育活动研究,如心理健康,艾滋病等,其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献非常之多;或者是对某种健康教育方式的研究,如课程教育、综合活动等,缺乏能够针对大学生各类健康问题的,运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高校多部门、机构参与的系统教育模式介绍与研究。从查阅文献结果来看,从高校健康教育整体性和综合性认识角度出发对大学生健康教育进行相关研究的文献较少,其中涉及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方面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以知网数据库(CNKI)为例:选取2005-2018年数据库,搜索“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结果中相关的研究论文仅21篇。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选题意义

建设“健康中国”是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障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必然选择,既关系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基本权利的实现,也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大学生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其健康水平将对整个社会的健康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对“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高校开展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大问题,而如何构建完备的健康教育模式,以增强大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是目前高校急需深入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2)研究价值

本课题“‘健康中国’战略下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探究”属于新的研究视角,因为以往的研究鲜少结合时代背景以动态的视角来研究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教育问题,并且在研究的内容结构上长期局限于某个专题如心理健康教育等的认识上,对高校健康教育整体性和综合性认识把握不够。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对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推进高校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促进健康环境形成、推动健康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1)理论依据

本课题选用KAP与HBM作为健康教育模式设计的指导理论。

1)知-信-行模式(KAP)

1932年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发表名为《动物和人的目的性行为》一书后,认知理论正式确立。该理论经过不断发展,逐步应用到健康教育中,形成当下应用较广的知-信-行模式。该模式中,“知”是知识和学习,“信”是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行”是指行动。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改变过程是目标。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中,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帮助大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大学生接受了这些知识,通过思考加强了对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责任感,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和态度,确信只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主动采取预防疾病的措施就一定能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在这样的信念的支配下,大学生通过行为结果评价等心理活动,形成愿意采纳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行为的态度,最终可能摒弃不健康生活方式。但要使知识转化为行为改变,仍然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影响知识到行为的顺利转化。因此,在设计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时,应注意评估影响个体健康行为的内在和外在因素,以在健康教育中把握和控制这些影响因素,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2)健康信念模式(HBM)

健康信念模式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由刺激理论和认知理论综合而成,基于信念可以改

变行为的逻辑推理,阐述了人们采取健康行为的心理活动。该理论认为,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为的关键。HBM包括个人感知、修正因素和行动的可能性三部分,其核心为感知威胁、知觉益处与障碍,前者包括对疾病易感性和疾病严重后果的认识,后者包括对健康行为有效性和采纳行为可能遇到障碍的认识。在设计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时,应注意把控行动障碍认知的影响,尽可能减低受教育者的有形成本(如行为的复杂性、花费的时间、经济负担的轻重等)和心理成本(不愉快感、不方便等)。

采用KAP和HBM两种模式结合的方式来指导本研究中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取长补短。两种模式各有优势,亦有其局限性。应用KAP,不能过分夸大认知的作用,因为知、信、行三者间的联系并不一定导致必然的行为反应,“知而不信”、“信而不行”亦有可能发生,而HBM正好可弥补这一局限性。通过让受教育对象认知到健康问题的易感性、严重性与预防健康问题带来的益处,产生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当中的协调性因素与行动线索考虑了影响决策行为的多方面因素,增加了从“认知”到“行为”真正改变的可能性。

(2)研究目标

从“健康中国”战略的理念和原则出发,通过调查研究目前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现状,分析高校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新途径与新方法,进而设计、构建新时代具有高校优势、体现科学性、突出应用性的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为高校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以期更好地助推健康中国的建设与发展。

(3)研究内容

1)“健康中国”战略的理念和原则

2)高校健康教育SWOT分析

①高校健康教育优势(S)分析

②高校健康教育劣势(W)分析

③高校健康教育所面临的机遇(O)

④高校健康教育所面临的挑战(T)

3)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现状调查

①健康教育机构

②健康教育资源

③健康教育内容

④健康教育形式

⑤健康教育实践

4)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问题剖析

5)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4)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新:本课题结合健康中国建设背景对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探究,视角新颖。

2)研究内容新:目前国内针对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教育或教育课程体系方面,从整体认识角度出发对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模式进行的研究非常之少。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①从高校健康教育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着手,搜集相关研究资料,对资料进行整合梳理,形成自我见解并深入讨论相关问题。

②制定课题的具体行动方案,设计调查表,并且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测,依靠团队力量联系调研学校,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初步调查。

③进行课题研究的实地调研,深入高校,与相关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相关群体对高校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和态度,团队人员积极记录、整理资料。

④对积累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形成结论,完成课题相关论文。

(2)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研读国内外关于高校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模式方面的文献和理论专著,了解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为设计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②问卷调查法: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为课题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

③现场调研法: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或数据,为本课题提供充分的论据。

④经验总结法:通过收集、整理、归纳、分析调查的结果,为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的设计提供事实资料与理论方向。

(3)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2年时间,分四个阶段进行:

①准备阶段(2018年9月---2018年11月),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高校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模式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资料搜集、整理与分析总结。

②调研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4月),组织项目组成员对部分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考察,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③研究实践阶段(2019年5月---2020年3月),根据调研结果,探讨构建“健康中国”战略下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撰写发表项目研究论文,为高校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④结题阶段(2020年4月--- 2019年6月)撰写结题报告,上报课题研究成果;听取专家指导建议,形成总结性材料,申请结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