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岑氏族谱(第五卷,共十卷)

广西岑氏族谱(第五卷,共十卷)

广西岑氏族谱(第五卷,共十卷)
广西岑氏族谱(第五卷,共十卷)

广西壮族民歌教学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711964494.html, 广西壮族民歌教学探究 作者:兰洁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12期 壮族民歌教学是我校少数民族歌手班音乐教学中的主要课程,壮族民歌教学必须立足于本土民歌的特点、语言特色、情感风格、民族唱法及个性艺术等方面去研究,我认为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壮族民歌特点的再认知 壮族人民自古以来爱唱歌,美丽的壮乡素有“歌海”之称。壮族山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韵律独特,风格多变,艺术特色浓厚。如那坡黑衣壮族民歌“虽敏”也叫“论”,其音调高亢嘹亮、爽朗明快;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三顿欢”也叫“三跳欢”或叫“欢悦”,其音调刚健浑厚、歌腔悠扬,具有独特的押韵艺术风格;平果壮族嘹歌更是壮族民歌艺术中的精髓,是十分珍贵的壮族民间抒情长诗。嘹歌有“歌书”传世、五言四句、双声部用壮语言演唱,压腰脚韵以其特有“嘹”“哈嘹”“的喀嘹”“嘶咯嘹”作为衬词,所以称为壮族嘹歌。“嘹歌”发源于广西平果县,流传于平果县周边的田东、田阳等右江流域。“嘹歌”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五部长歌《三月歌》《日歌》《行路歌》《贼歌》《建房歌》和多部传统短歌组成的,共四万余首,十六万行,多是描写壮乡秀美风光、一草一木、民俗民风、婚恋嫁娶,、农事战事等,内容非常丰富,包罗万象,描写详尽周到,歌中韵味色涵,被许多壮文学专家誉为壮族壮学的百科全书。 “嘹歌”的唱法具有鲜明的特色。从“嘹歌”的腔调来划分,“嘹歌”可分为:“那海嘹”“哈 嘹”“嘶咯嘹”“的喀嘹”“长嘹”“喝酒嘹”。在多年的历史积淀和发展中,壮族“嘹歌”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曲调,在不同场合,不同区域会唱起特定的曲调来,在音乐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壮族“嘹歌”歌手他们大多具有极高的歌唱天赋,他们的音域宽广,歌唱声音靠前明亮,具有穿透力,演唱风格清新质朴、音调优美、缠绵婉转、刚柔并济、收放自如,音乐形象千变万化,但是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声乐训练,在发声技巧上还略有欠缺。壮族嘹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南方民族民间第一长歌,是壮族歌灯文化的代表作,也是壮族民间民歌音乐的富二矿,壮族“嘹歌”作为民族的瑰宝,其风格是形成演唱特色的基础,是一切声乐作品的源泉之一,为广西壮族本土民歌演唱风格把握以及教学提供了基础性依据。因此,作为一个民族音乐教育工作者,在保护和传承壮族“嘹歌”瑰宝工作中,有必要在教学上进行研究。 二、教师队伍建设与人才挑选是教学的关键 1.要重视壮族本土民歌师资的培养 壮族“嘹歌”现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正日渐成为我国当代民族乐坛的一支强劲之旅,它的魅力征服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我校少数民族歌手班专业是担负着壮族民歌教学启蒙学生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和民族向心力的历史重任。为此,学校要积极引进富有民族、民间音乐研

广西少数民族音乐赏析

广西壮族民族音乐赏析 环境可以造就某种文化,文化也可以改变人文环境,而一切文化又都具有其音乐属性。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以壮族居多。而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也是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民族,约占三分之一,本文将探讨广西壮族民间歌曲所透露出的文化特质。 广西素有"歌海"之美誉,其原因是生活在这里的主体民族壮族有着酷爱歌唱的传统习俗。他们往往遇事即歌,以歌述志,以歌传情,蔚成风气。春秋时代壮族先民就有以歌代言的“越人歌”。这里的人们从降生人间即开始聆听摇篮曲,直至结束生命而为其演唱哭丧歌为止,一生可以说都是在歌声中度过的。壮族的山歌充满生活气息,族人喜欢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加之它是一个以农为生的民族,生活节奏基本上是沿着耕作的周期来进行活动的,所以很多山歌是歌唱与农家事务有关的。壮族被称作是“能歌善唱的民族”。壮族人民大都喜欢听民歌、学唱民歌,不仅是因为他们可以从民歌中了解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历史,学习和体验本民族的祖先布洛陀这位“无事不知晓的老人”和歌仙”刘三姐的斗争意志和生存智慧,而且他们认为“饭养身,歌养心”,唱歌本身就是一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当作审美对象的活动,是一种善于体验生存意志和情感,善于享受生命快乐的一种智慧。对于世代生活在壮乡的人们来说,民歌氛围给了民众很好的文化体验土壤,即使民歌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变化,但是乐唱善歌不但给了人们热爱生活的理由,还在深层次上使人们的文化身份在不断认同中清晰、明朗、深刻起来,从文化自在发展到文化自

觉,进而在文化认同中主动进行自身的文化身份塑造和再塑造,从而优化、美化和完善自身。通过民歌音乐,壮族人民能将自身品质、思想、行为等提升到较为完美和高尚的程度。 壮族民歌浩如烟海,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而独特。从内容上分,主要有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童谣等。壮乡民歌比较多,但传唱之时都要遵守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不能瞎唱乱唱。就形式分,有勒脚歌、排歌、散歌等。排歌为壮族诗歌的自由体,每诗只咏一事,有时长达 300多行。长篇叙事诗比较著名的有《布伯》、《布洛陀》、《嘹歌》、《马骨胡之歌》、《六丘和达七》、《莫一大王》等。族还有很多传统音乐,形式主要是各种山歌调。壮族山歌由于南北部方言的不同而对山歌有不同的称呼:欢、西、加、比、论等五种。在壮族地区,每一个区或乡都有好几个调子,其中有叙事用的平调;有抒发欢快情绪的喜调,等等。据粗略统计,各地不同调子加起来达1000种以上。这些山歌调虽然是固定的,但它能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其旋律与歌词相结合,能在听众中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有单声部民歌,还有双声部和三声部民歌。山歌调的演唱方法,有独唱、重唱、领唱、合唱等方式,无论是支声式、和声式或者复调式,都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壮族多为聚居村寨,到处都可以听到具有独特风格的二声部和三声部山歌,各部之间围绕着主旋律,时而平行,时而交叉,高低相衬,跌宕起伏,悦耳动听。壮族多声部民歌各地不同歌腔约有一百多种,在广西境内壮族多声部山歌,遍及广西六个地区30多个县,其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宁等几个地区流传

广西经济发展

广西经济发展 朱文亮 今天谈起广西经济的发展,我觉得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而要从解放思想这一方面说起,我觉得更是困难,尤其是在今天的时局的情况下。我们来发展经济,到底需要怎么来解放思想,或者说运用如何样的思维来应对社会经济的进步。在此,我不想仅“思想”方面来谈经济的发展,因为仅从一方面来谈,会将经济的发展看得很片面。所以,在此我选择若干个方面来简要谈谈我对广西经济发展的想法。 现状和历史 就目前广西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总体程度来说,不用全国的地位如果,就是在西部的12个省、市、区也谈不上是很出类拔萃。在此我们说的是总体程度,而不是单单指的是GDP或者是居民可支配出入来说的,而应该还包括居民的教育、医疗、文化、科技创新程度等等方面。广西经济今日的落后,我不简单思想领域的问题,我想更多的历史上的问题,因此在谈如果发展经济之时不能仅仅谈现阶段“解放思想”问题,有些问题应该是更深层的历史问题,明白这一情况是否也是一种解放思想呢?广西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并非中国的富裕地区,也是更不是容易接近的地区。自秦朝开始的朝代对于这一地区出于国防安全和民族团结的考虑,一直采用比较的宽松的政策。即使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也建立了民族自治区,但是中央政府在此并没有在此投入较多的工业项目,而加之原先的农业基础不好,教育文化落后的等先天性缺陷。今日之落后是长期历史过程造成的,所以要想改变的今日的落后的面貌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而是需要经过一长期的奋斗的过程。 一些案例的分析 下面就广西进行现代化建设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在此作一简单的分析: 第一,就整个地区而言,城市化水平不高,尤其缺乏一些核心的大城市。目前的广西的三大城市南宁是政治文化教育中心,而柳州是交通和工业中心,但桂林的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一定优势另外在外其声誉很高,就总体而言实力相当。按说这应该是好事,因为他们实力的相当代表着区域经济发展平衡。这样的情况是本来稀有的资源过于分散,使其单个实力必然不强,其这三座城市的竞争力都较弱,对周边县区的缺乏相应的辐射力。虽然国家一直强调要合理发展中等规模城市,但是中等规模城市的实力毕竟不如大城市那样强大,而一个省区只有一些实力不强的中等城市对本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起不到太大的辐射力。就以区内最实力最强的城市南宁市来说在西部的城市中综合实力仅才排列第八位,这个和广西在西部地区的总体实力的排名实在是不相符合。而被誉为西部城市三巨的头重庆,西安和成都,它们的潜在竞争力和实力即使放在沿海地区仍是不可小视,或许这些城今日在GDP总量上它们不及一些东部的城市,但是他们在科技,文化,教育,区位等诸多方面起的优势。使其将来的发展用有着巨大的潜力。 反观现在广西的城市,最大的南宁市区人口仅仅才150万,国民生产总值也只有不到600亿,这样城市实力和规模显然难以参加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所以将来的广西的发展必须要培育一两个大型的核心城市,是指在国内有较强的竞争力,这样才辐射到广西其他地区。不要搞什么“平均主义”,搞个个都不错,但是没有一个能拿出手的。在发展之初,城市之间应该需要拉开一些档次的。 关于“效率”和“公平”之间的争论在现在中国双方都足够的力量来压倒对方。中国之大,地区差异之大,所有的问题都不能一刀而切。就现在的广西区而言,我想应该是效率优先,积极培养一些具有实实在在竞争力的核心城市,在先进带动落后。当然在注重效益的时候绝对不能置公平而不管。 第二,产业规划不合理,真正的优势和劣势不分。关于的广西将来的主导和支柱产业我们从政府的报告来看主要是以制糖、有色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等,以及借助地理位置的优势,成为中国东盟的物流中心和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要塞。总体看来这些项目,均属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相对于现在广西的情况基本还是很合适的,但是在真正执行起来的时候却出现在了很大的偏差。 1.首先是夸大了区位优势。目前情况而言广西优越的区位优势还不能体现出来。因为广西周边的省份除了广东之外,其经济发展水平都不高,因此把对广西的区位优势就体现不出来。而且所谓的西南出海通道现在已

浅谈广西壮族民歌逐渐失传的原因)

浅谈广西壮族民歌逐渐失传的原因 摘要:广西素有“民歌的海洋”的美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由此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壮族民歌深受人民的喜爱。但是随着经 济的发展,壮族民歌的生存面临着危机问题,本文主要是从 三个方面浅谈广西壮族民歌失传的原因以及一些保护措施。关键词:壮族民歌失传原因 广西是一个山美水美,人美歌更美的歌谣之乡。古老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同时也养育了壮乡儿女的酷爱唱歌的传统习俗。广西是一个拥有12个原住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民族间的融合造就了广西壮族民歌独特的风格与精神,可谓是源远流长,海纳百川,被誉为“民歌的海洋”。 一、广西壮族民歌的现状分析 (一)、壮族民歌的含义 1、广义民歌指有民族风格的歌曲,狭义民歌即指民族民间歌曲。民歌是在民间世代广泛流传的歌曲,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着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鲜明

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民歌体现了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能够真实的展现出当地的历史文化轨迹,具有丰富的开发价值与研究价值。 2、广西,是刘三姐的故乡。印象刘三姐,在全国已经打响了知名度。那个歌声清脆如夜莺,优美动人的美丽歌仙刘三姐在云雾缭绕的漓江三水中的,相信在每一个人的脑海里早已印记了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及那余音绕梁的歌声。全国人民记住了刘三姐,同时也记住了那个美丽的地方——广西,一个素有“歌海“之称的民歌之乡。无论是广西壮族的山歌、那坡的“黑衣壮”以及南宁本土特色文化例如邕剧和粤剧等都给游客们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壮族民歌反应了广西壮族独特的文化及精神,是壮族婚姻、宗教、信仰、知识、道德、文学、艺术、审美、风俗习惯等多元文化的综合体现,其发展、变迁与壮族文化的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3壮族聚居村寨,到处都可以听到具有独特风格的二声部和三声部山歌,各部之间围绕着主旋律,时而平行,时面交叉,高低相衬,跌宕起伏,悦耳动听。壮族多声部民歌各地不同歌腔约有一百多种,在广西境内壮族多声部山歌,遍及广西六个地区30多个县,其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宁等几个地区流传最广泛。 (二)广西壮族民歌的流传形式 1、一年一度的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不仅很好的传承了壮族民歌的精华,而且还成功的把壮族民歌推向世界,宣传了壮族民歌的知名度与艺术魅力,让世界各国人民自然而然的记住了壮族民歌。

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的文化

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的文化 前言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会孕育一方文化。环境可以造就某种文化,文化也可以改变人文环境,而一切文化又都具有其音乐属性。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本文将以广西壮、瑶、侗三个少数民族民歌为例,探讨广西民间歌曲所透露出的文化特质。 民歌 民歌文化是民歌在民俗、历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既充分体现民歌魅力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研究和经济开发价值的一种文化。民歌是口头文学,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一首首民歌就像一颗颗珍珠,用文化情感将它们串成了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民歌作为歌唱生活、歌唱劳动、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有艺术形式,在广西经久不衰,每逢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人们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传情达意。 广西是个爱歌、善歌民族聚集的地区,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在这里,人们表现出崇智、重情、向往自由,轻钱财、重人品、鄙权势的价值观。这些特质常常明显地反映在民歌之中。在广西各族的民歌中,主要的是山歌,此外,劳动号子、水歌、渔歌、谣歌、儿歌、酒歌、风俗歌等也非常丰富。同时,广西少数民族众多,而且都有着自己丰厚独特的民歌和自己传统的唱歌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瑶族的“做娘”、侗族的“会期”、苗族的“赶坡”和“坐妹”、仫佬族的“走坡”、京族的“哈节”等。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音乐汇成,使得广西“歌海”之誉广传天下。 一、壮族民歌。 壮族被称作是“能歌善唱的民族”。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就以善歌著称,他们往往遇事即歌,以歌述志,以歌传情,蔚成风气。春秋时代壮族先民就有以歌代言的“越人歌”。这里的人们从降生人间即开始聆听摇篮曲,直至结束生命而为其演唱哭丧歌为止,一生可以说都是在歌声中度过的。壮族人民大都喜欢听民歌、学唱民歌,不仅是因为他们可以从民歌中了解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历史,学习和体验本民族的祖先布洛陀这位“无事不知晓的老人”和“歌仙”刘三姐的斗争意志和生存智慧,而且他们认为“饭养身,歌养心”,唱歌本身就是一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当作审美对象的活动,是一种善于体验生存意志和情感,善于享受生命快乐的一

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的文化

xx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的文化 前言 俗话说得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会孕育一方文化。环境可以造就某种文化,文化也可以改变人文环境,而一切文化又都具有其音乐属性。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本文将以广西壮、瑶、侗三个少数民族民歌为例,探讨广西民间歌曲所透露出的文化特质。 民歌 民歌文化是民歌在民俗、历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既充分体现民歌魅力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研究和经济开发价值的一种文化。民歌是口头文学,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一首首民歌就像一颗颗珍珠,用文化情感将它们串成了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民歌作为歌唱生活、歌唱劳动、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有艺术形式,在广西经久不衰,每逢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人们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传情达意。 广西是个爱歌、善歌民族聚集的地区,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在这里,人们表现出崇智、重情、向往自由,轻钱财、重人品、鄙权势的价值观。这些特质常常明显地反映在民歌之中。在广西各族的民歌中,主要的是山歌,此外,劳动号子、水歌、渔歌、谣歌、儿歌、酒歌、风俗歌等也非常丰富。同时,广西少数民族众多,而且都有着自己丰厚独特的民歌和自己传统的唱歌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瑶族的“做娘”、侗族的“会期”、苗族的“赶坡”和“坐妹”、仫佬族的“走坡”、京族的“哈节”等。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音乐汇成,使得广西“歌海”之誉广传天下。 一、壮族民歌。 壮族被称作是“能歌善唱的民族”。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就以善歌著称,他们往往遇事即歌,以歌述志,以歌传情,蔚成风气。春秋时代壮族先民就有以歌代言的“越人歌”。这里的人们从降生人间即开始聆听摇篮曲,直至结束生命而为其演唱哭丧歌为止,一生可以说都是在歌声中度过的。壮族人民大都喜欢听

增强广西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的战略分析doc12(1)

增强广西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的战略分析 中心城市是指处于区域中心位置、具有带动区域发展功能的首位城市。一般而言,中心城市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具有主导、协调、服务示范等功能。其中协调与服务作用是主要的,城市越大,这种作用越明显。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态势发生深刻变化条件下的重要应对战略,同时更是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趋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建立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政策的叠加优势下,研究广西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提升问题,对于实现“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区域经济整体提升的“发动机” (一)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是增强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内在要求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实力为核心,来构建有机的区域性、全国性的经济协调和运作体系,强化国民经济的专业化协作程度,从而带动周边地区或更大区域,乃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回经济增长质量、增强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思路,正越来越被接受和实施。我国的大都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在成为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辐射点,及重要的产业联系与分工协作架构的组织者。 (二)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是在全球化条件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战略性举措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出现新的格局。以中心城市综合实力

为基础的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已成为在世界市场中取胜的重要法宝。进入世界竞争市场,我们将面对着强劲的竞争对手。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增强综合实力,以整体力量迎接挑战是我们与国际经济接轨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策略。中心城市以其强劲的综合实力和经济实力吸引着各种经济资源,辐射其他的中小城市和广大周边地区,构筑有效的经济协作整体,对国民经济的整体提升起到了“发动机”的作用。因此,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是增强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关健。 (三)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是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在短期内大幅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非常困难。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在于提高城市的要素聚集和经济辐射功能。能够充分利用、吸纳中心城市本身和周边地区、国内外的各种资源要素和积极因素,增强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并利用中心城市在各方面的优势,有系统地渗入周边地区及更大区域,从而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中心城市的重要性更在于树立发展典范,灌输现代观念,对周边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方向和刺激观念更新,并且,通过市场、资金、文化、教育等经济发展基本因素的建设和推进,为周边地区的长期发展培育基础。由此可见,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是促进中国社会经济整体快速、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更是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广西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提升的SWOT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目前广西中心城市总体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同类城市比较既有优势,也面临着挑战。 (一)广西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发展的优势

广西壮族民族音乐赏析1

学院: XXX 专业:XXXXXXXX 姓名:XXX 学号:XXXXXXX 序号:XXX 广西壮族民族音乐赏析 经过了一个学期音乐欣赏的认真学习,了解了很多关于音乐

的知识。尤其是姚老师您上课时弹奏的美妙琴声,引发了我对音乐的浓厚兴趣。现在我就将我上音乐欣赏课学到的现有知识对广西壮族民族音乐做一简单的赏析。 广西素有"歌海"之美誉,其原因是生活在这里的主体民族壮族有着酷爱歌唱的传统习俗.壮族民歌反映了其民族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首先我来介绍一下壮族:它是一个以能歌善唱著称的农耕民族,族人喜爱山歌。山歌种类有很多,如赶路山歌、放牧山歌、摇船山歌、田作山歌、情恋山歌和游艺山歌。壮族的山歌充满生活气息,族人喜欢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加之它是一个以农为生的民族,生活节奏基本上是沿着耕作的周期来进行活动的,所以很多山歌是歌唱与农家事务有关的。比如每年的开春,他们的歌唱是为了祈求本年的丰收,典型的有三月三、花朝节、蚂拐节、牛魂节。除此它还是一个信仰万物有灵和祖宗崇拜的民族,所以还有很多与崇拜祖宗、英雄人物有关,典型的有元节、莫一大王节、霜降节。大多叙事传言,喜庆祝福、交朋结友、择偶婚配等,都和山歌息息相关。 然后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广西壮族民族音乐:说起广西壮族民族音乐,大家都会想到三月三这个节日,三月三是壮族音乐交流形式重要的一天,那么我就来介绍一下这个特殊的日子吧。壮族的三月三以前是族人选定祭祖的日子,后来也发展成为壮族的歌节。壮族人民对祭扫十分看重,祭祖那天,族人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到祖先坟上去供,行拜礼。现在的三月三发展为壮族

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壮族会很热闹,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对他们来说,他们会有很多的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庆祝,如蒸五色糯米饭和做红鸡蛋,以纪念祖先、招待亲友,还要举行隆重的“歌墟”活动。壮族歌墟,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不少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有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个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壮族民间流行的歌墟,曾被历代封建统治者视为“伤风败俗”,“有伤风化”而“悬为例禁”,下令取缔。然而,歌墟毕竟是群众性的传统的民族文化活动形式,它植根于壮族人民的生活土壤之中,所以是“屡禁不衰”。解放后,壮族“三月三”歌墟已发展为本民族的歌节,成为壮族地区人民文化生活中最有风采的一部分。近几年,歌墟更延伸发展为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每年都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民族歌手前来参加。其间,族人到村边的山坡、草坪、晒场、树下等各种不同的地方,互用山歌对答,那是的壮族到处都是歌声此起彼落,热闹非凡。他们唱的山歌内容广泛,有情歌、赞美歌、农事歌、古歌等,歌手们根据对方歌唱的内容,随编随唱。参加者大多是未婚的男女青年,大家以歌代言,以歌会友,以歌择偶,以歌倾诉衷情。许多青年或歌技出众者,在歌圩上找到了自己的伴侣,最后通过抛绣球等形式来互表爱意。在三月三歌节里,还有最富有壮族民俗特色的舞蹈,

广西城市经济排名

年广西城市经济排名

————————————————————————————————作者:————————————————————————————————日期:

2010年广西城市经济排名 1、南宁市(在东盟,大西南,泛珠三大背景的催化下,享受中央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后,经济飞速发展广西城市的老大)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简称"邕",拥有1680多年的历史。从远古到近代,这座城市都在不断的创新发展,时至今天,它是中国西部各省区唯一沿海的省会城市,是中国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枢纽城市,是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中心城市,是沟通中国和东盟的前沿城市。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8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财政收入74.63亿元,比上年增长22.23%。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76亿元,增长36.99%;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5.25亿美元,增长2.57%。内外资合同引进资金256.08亿元,增长101.15%;实际到位资金122.54亿元,增长105.19%。 2、柳州市(强大的工业体系使柳州屈居南宁稳居广西第二把手把交椅) 又称龙城,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市辖六县四区,总面积18686平方公里,总人口351.3万人,居住有汉、壮、苗、瑶、侗等48个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构成了柳州的禀赋特色,日趋发展的工业经济彰显着柳州的时代特征。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7.82亿元,财政收入58.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2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36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00.1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2.64亿元。 3、桂林市(经过空前的城市改造和众多旅游新项目及高新科技的发展,排名接近并将超过柳州) 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它地处广西东北部,是桂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桂林市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在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过去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缓解,城市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构架初步形成。“十五”期争取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40亿元,通过扩大投入,使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建设有重大进展。 4、玉林市(繁荣的民营经济,和众多的消费人口,支撑玉林保持桂东南老大广西四哥的位置) 所辖二区五县市的建成面积达74.43平方公里;其中玉林市城区常驻人口近40万人;城市住宅人均居住面积10.42平方米。现在,玉林市正在以玉林市城区为中心以高等级公路为纽带,以北流、容县、陆川、博白、福绵、兴业、玉州为卫星城,把玉林市建设成为现代化组团式城市群。把玉林建设成为科技、运输、

广西最具发展潜力城市排名

广西最具发展潜力城市排名 第一位: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广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排第一是理所当然。 第二位:柳州——广西第一工业重镇,工业产值广西第一,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广西的重要铁路枢纽,地处八桂要冲腹地,排名第二必无异议。 第三位:梧州——曾是广西首府和工商业龙头老大,成立自治区后因各种原因累被边缘化,铁路不通,公路等级低等因素制约,发展每况愈下,但遂着洛湛铁路、南广高铁、广梧高速、南梧高速、桂梧高速的建成,打破了制约发展的瓶颈,梧州的粤港情结和两广通道要冲,必使其成为粤港澳客商投资的首选地,中短期发展大可有赶柳超柳之势,排名第三众望所归。 第四位:贵港——八桂中心地带,座落广西最大的浔郁平原,广西内河大港,全区铁路、公路枢纽,排第四理所当然。 第五位:桂林——广西最具盛名的旅游城市,高精工业有一定基础,其盛源自得天独厚的山水,但也终为山水所累,发展受到制约,保护大自然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了不破坏天造地设的桂林山水,城市发展受到限制,只好屈居第五。 第六位:北海——沿海及南宁为主的城市提出的南北钦防战略,北部湾出海通道的建设及临海工业的建立,北海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因全中国的沿海港口城市太多,加上北海的区域优势有限,分流到北海的出海货物也不会太多,加上没有大江河缺水也是制约北海发展的瓶颈,排名第六也是恰当之选。 第七位:玉林——因地处平原,在此之前也属广西较富裕地区,但遂着梧州的交通硬件的完善,大大削弱了玉林的优势,过去以黎湛铁路而称雄的日子已不复存在,加上缺水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据此玉林虽有发展空间,但较为有限,以后仍适宜以发展农业为业,不宜作为建设大城市的适合选址,排名第七也算合理。 其余,百色、钦州、防城港、来宾、河池分别排第八、九、十、十一、十二位,百色地处边远,各种发展皆受制约,唯有天赐的平果铝为百色抢到第八的位置,钦、防二市地处沿海是其优势,但缺水沿边是缺点,缺水制约人口发展、沿边欠安全,且分流此二处的出口货物有限,虽可有限度发展沿海工业,可是有限度,排名九、十不冤。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Yi Shu Ping Jian Min Su Min Yi ·民俗民艺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危瑛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摘要:民歌作为一门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以极具节奏性和韵律感的语言,体现着一个地域或一个民族最基本的艺术审美观念和情感思维。民歌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长久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于地域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文化体系。广西壮族民歌是世代壮族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音乐文化,它通俗易懂、感情充沛、悠扬平和,清新自然的唱风给人一种亲切的乡土之感。广西壮族民歌不仅是地域和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同样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重要体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伫立于当今世界文化之林。本文在剖析广西壮族民歌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和途径,以期推动民歌艺术的新发展。关键词:壮族民歌 艺术特色 文化重要性 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9-0023-03 作者简介:危瑛,硕士,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从秦汉时 期起,壮族的艺术文化便慢慢融入到中华文化的体系之中,成为中华文明当中极具特色的一朵艺术奇葩。壮族民歌是在壮族人民生产生活当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文化符号,传承发展至今,已成为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生产工作还是生活社交,以歌代言、以歌传情成为壮族人民与他人、与社会交流对话的一种方式。因为歌曲艺术的发达,辽阔的壮乡被成为“歌海”,在壮乡之中,男女能歌、老少会唱,甚至一些诗人将这类誉为“铺满琴键的土地”。可见,壮族民歌在悠久的发展历程之中,不仅形成了独特的传承之道,还凸显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壮族民歌内容丰富,情感充沛,音律清新,淳朴通俗,具有浓厚的地域和民族特点,是中华曲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概述 壮族分散居住于全国各地,但主要聚居于广西,广西壮族民歌是壮族人们智慧的结晶和集中表现,也是壮族主流曲艺文化的代表。广西壮族民歌与地域生产和生活结合得非常之紧密,是壮族人们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文化形式,踏足壮区,你便会听到洋溢着欢快音符的民歌,往往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循着歌声而去。广西壮族民歌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特色和魅力,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以抓住重点,突出内涵。 (一)广西壮族民歌具有很强的传唱性 与其说广西壮族民歌是一种曲艺文化形式,倒不如将其定义为一种文学形式,虽然民歌更多的是口头传唱,并没有形成系统规范的文本,但是,在广西壮族人民的心中,与神话故事、童话传说、习俗谚语等文学文化相比,民歌显得更为重要。广西壮族民歌与其他民族的曲艺文化一样,也是由广大壮族的普通民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精神财富,为数较多的壮族民歌的创作者是民间的歌手、教师等知识分子或道公和师公等民间艺人,可以说数量多、范围广,来自各行各业的壮族民歌创作者,他们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和经历创作出众多丰富多彩、脍炙人口的壮族民歌,为壮歌的传唱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壮族民众在创作民歌的过程中,会吸收其他民众语言文化和文学素材,从而扩大壮族民歌的传唱范围,如叙事长歌《莫一大王》和《布洛陀》等,在全国很多地方都被传颂,成为壮族民歌的经典之作。总体而言,壮族民歌从生产生活中而来,通俗易懂,吟唱起来婉转动人,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娓娓道来的音乐故事和细腻的情感,让人百听 2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城市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城市发展 作者:梁卫东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09期 [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广西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广西城市应该围绕中心城市构建城市体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基础设施完善,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广西;中国—东盟;城市体系;产业结构;基础设施 [作者简介]梁卫东,广西百色市综合规划设计院规划师,研究方向:城市规划,广西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 F2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7)09-0001-0003 一、广西城市发展概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形成一个拥有140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的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疆,土地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正好位于整个自由贸易区的中心。 综观广西城市的历史发展规律,交通线的分布和发展对城市的分布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城市的不断发展,又促进了交通的发展。广西的城市发展呈现沿水路、陆路交通干线分布的格局,表明城市的发展受交通线的影响甚大。目前广西城市发展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多中心结构突出,形成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但平均规模偏小 人口规模最大的南宁和柳州,2005年末市辖区人口分别是249.67万人和98.65万人;桂林也步入了大城市行列(市辖区人口为73.48万人)。此外,玉林、梧州、贵港、北海、8钦州进入了中等城市行列;贺州、河池、百色、防城港等,规模不足20万人(非农人口),仍属小城市之列;除此以外的县城(含县级市),平均规模仅5万人。 (二)主要中心城市特点鲜明,多数城市(镇)职能类同 南宁作为自治区的首府,行政、商贸、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职能突出;柳州是重要工业城市和铁路交通枢纽;桂林是国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北海是滨海旅游城市;防城港以其港口优势成为大西南出海通道。除此之外,大多数低层次城市(镇)的职能存在较大的趋同性,发展方向与分工不明确,城市(镇)性质大同小异,几乎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城镇”,城市(镇)产业结构趋同,缺乏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区域经济效益不高。

广西壮族民歌文化对外推广策略研究

广西壮族民歌文化对外推广策略研究 壮族民歌文化已日益被人们忽视,社会上对壮族民歌文化的宣传也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我们结合自身英语专业的优势,利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第二手研究以及对美国语言学家白丽珠女士访谈,了解到壮族民歌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提出以大学生为主力军的对国内外的推广策略的研究。希望本研究能为对外推广广西壮族民歌做出一定的贡献,传承和发扬广西壮族民歌文化。 标签:壮族民歌文化;对外推广策略;广西 一、壮族民歌文化的发展面临的现状 在素有“歌海”之称的广西,壮族民歌曾是广西人民庆祝节日的方式,茶余饭后的娱乐,劳动之中的乐趣,交流沟通的桥梁。独具风格的音调、声部,质朴、贴近生活的歌词内容,众多的种类,所蕴含的深厚的壮族人民的特殊文化及精神使壮族民歌成为壮族人民的伟大艺术瑰宝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在现代化、全球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壮族民歌文化已不是当初美好繁荣的样子,它的发展面临着各种艰难现状。 (一)缺乏本土关注度。 首先,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生活处处充斥着各种各样极具诱惑的信息,人们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在音乐资源的选择中,为了追上时代脚步人们往往会选择当下的新兴事物、当下的流行音乐或是欧美音乐,而非古老的壮族民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整天闭门不出而在家看电视上网,乡村聚在一起的习惯渐渐消失,城里的人们、年轻人对民歌更是毫无兴趣[1]。在实地调查中,我们研究小组走访了广西的几个壮族民歌氛围较为浓厚的城市,如柳州、南宁、武鸣等,也只是发现在柳州柳江边和武鸣的灵水湖边有一两处特别纯粹、原生态、自发性的民歌聚会。在我们以大学生為主要调查对象的调查问卷中,在问及是否了解壮族民歌时,“了解一点”和“完全不了解”的人数比例达50%和46.77%。可见,如今的人们对壮族民歌文化的重视和关注非常少,文化意识薄弱,在壮歌土生土长的广西已是如此,更别提在广西以外的省份和国外。其次,缺乏传承。这种传承后继无人的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现有传承人数量较少且年龄偏大。宜州一带的壮族歌谣民间传人有莫瑞扬、黄月霜、黄月香、蒙启业、谢庆良、兰翠丰、覃益妹、韦善光、磨海英、黄炳德、覃艳芳、潘红梅、何现光、刘应林等人,数量并不算多,而且有的歌手年龄已经很大,精力不足[2];另一方面,新生代歌手无法承担传承重任,他们被现代化社会新鲜事物所吸引,更倾向于学习流行音乐,学校里课堂上也缺乏该方面的教育。在本土,民歌的关注和传承已如此缺失,那还怎么对外发展和推广它呢? (二)商业化严重。 现在传播推广壮族民歌文化的活动有如南宁国际民歌节、武鸣三月三民歌节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和建议]2019年加快广西发展的意见建议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和建议]2019年加快广西发展的意见建议 **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和建议2014年12月3日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根据市政府领导讲话,就我镇的实际情况提出需要市政府支持的内容及办法简单作以下汇报: 一、科学规划,构建城镇化合理体系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的前提,是指导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依据,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一是转变规划理念。要从注重拓展地域空间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区域整体协调、分类调控、特色突出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规划理念,优化资源配置,注重发挥优势和突出特色,处理好生产、生活、休闲、交通四大要素关系,做到有机衔接和协调; 二是加快“特色城镇化”建设。要加强规划的统一性,在服从上位规划的前提下,加强对乡镇规划、片区规划的指导和引导。要按照“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思路,依托各乡镇不同的区位优势、资源状况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一批商贸服务型、农产品加工型、交通枢纽型、旅游观光型等各有侧重的特色小城镇,逐步实现一乡一口,一村一业。比喻说把我镇建设成为全市的农副产业加工大镇; 三是加快西城区的规划运作,充分发挥**组团的枢纽作用。 二、政策保障、增强城镇化发展活力政策保障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一是深化土地使用与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城镇发展的土地置换和调整机制,创新土地使用和流转方式,通过土地流转,一方面可以把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经营,避免土地浪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农民工脱离土地。二是加大对政策研究的力度,如关于鄂价费规[2011]47号、鄂财综发[2011]2号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建制镇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费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县市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可以上报省厅批复建制镇配套的收起标准,建议市政府牵头并组织财政局、物价局研究上报,各乡镇收起配套费纳入预算外管理,以缓解乡镇集镇综合整治经费不足的问题;三是要加强对乡镇垃圾清运处置资金的支持力度。目前部分乡镇的垃圾清运只限于集镇所在地,如果全镇都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成立专业的清运队伍和组织各种车辆,这样资金会有很大的缺口,需要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如一个乡镇每年补贴30万元基本上能解决整个镇的垃圾清运费用;四是要出台农村项目资金的整合政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更需要一大片或一大块的整治,建议市政府出台明确可操作性的政策以便于乡镇更好地合理地利用好项目资金。比喻说省一事一议奖补兑现与扶贫村资金整合使用,奖补兑现与一线一点奖补资金整合使用;五是要督促职能部门对项目申报的落实力度。如各乡镇要建立完善的垃圾清运和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场的申报立项。加强建设局及发改局派专人对上申报项目,对上申报资金。 三、产业支撑,提高城镇经济实力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建设保持强大动力和活力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产业发展作支撑,就是“无源之水”,就是空壳城镇,乡镇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商居或者是商业都需要土地,但离不开土地指标,一是要求市政府加大增减挂钩复垦项目的立项,在复垦中及时拨付资金,鼓励乡镇的积极性,同时出台相关文件在整理后的建设指标适当向乡镇倾斜,如按30%返给乡镇,也是对乡镇发展产业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二要按照一区五园的模式,鼓励城郊乡镇自己建立小企业创业园或组建企业市场; 三是土地交易平台服务优化,要真正成立“一站式”服务机构,通过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广西来宾市城市总体规划

文本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1) 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2) 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 第一节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3) 第二节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4) 第三节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4) 第四节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4) 第五节城镇空间布局规划 (5) 第六节区域空间开发管制 (6) 第七节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7) 第八节市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1) 第九节旅游发展规划 (13) 第四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 (14) 第五章 中心城总体布局 (15) 第一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 (15) 第二节中心城空间管制 (15) 第三节规划布局结构 (17) 第四节城市中心布局 (18) 第五节用地布局规划 (19) 第六章 中心城公共设施规划 (23) 第七章 综合交通规划 (28) 第一节对外交通规划 (28) 第二节城市道路系统 (29) 第三节静态交通规划 (31) 第四节公共交通规划 (32)

第八章 绿地系统规划 (32) 第一节绿地系统规划 (32) 第二节城市绿线控制 (35) 第三节城市蓝线控制 (35) 第九章 景观风貌规划 (36) 第十章 环境保护规划 (37) 第十一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38)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38)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40) 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41) 第四节通信工程规划 (43) 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 (43) 第六节环卫设施规划 (45) 第十二章 防空防灾综合规划 (47) 第一节人防工程规划 (47) 第二节抗震工程规划 (49) 第三节防洪规划 (49) 第四节消防规划 (50) 第五节城市黄线控制 (50) 第十三章 近期建设规划 (51) 第一节重点建设区域 (51) 第二节重点建设项目 (52) 第十四章 附 则 (55)

广西钦州概况及发展前景

广西钦州概况及发展前景 一、国务院批准设立中马钦州产业园区 2012年3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以下简称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明确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为中马两国政府合作的项目。这个象征中马两国友谊的示范项目,将成为两国务实合作的新平台、新动力、新亮点。 国务院批复的文件对园区作了明确定性,确定“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政府合作的项目”。文件对园区的作用作了阐述,认为“有利于增强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有利于深化中国与马来西亚及其他东盟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 根据文件批复: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设在广西钦州市金鼓江地区,首期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未来发展将根据园区建设情况总面积可扩大至55平方公里。这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国务院不仅批准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享受我国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还规定,今后视情况发展,如需赋予其他政策,由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马两国合作的第一个产业园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继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

之后,中外两国政府合作的第三个产业园区,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钦州目前已拥有全国第六个保税港区、第五个沿海整车进口口岸、全国第一批7个国家级海洋公园之一和国家级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国家级开放开发的重要平台。此次中马产业园“花落钦州”,是钦州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对于进一步提升钦州和北部湾经济区在国家区域合作中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将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二、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总体情况、发展目标和产业定位 (1)总体情况: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周边已形成以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为龙头的石化产业,以中粮集团180万吨油脂加工项目为代表的粮油食品产业,以香港锐丰集团30万吨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项目为代表的冶金产业,以钦州保税港区为龙头的保税物流业,以整车进口口岸为依托的汽车装备制造业,以及电子制造业,林浆纸产业等。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与周边园区在功能上相互补充,空间上相互协调,产业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0万人。规划为工业区、科技研发区、配套服务区、居住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