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测试通过及BUG分级标准

软件测试通过及BUG分级标准

软件测试通过及BUG分级标准
软件测试通过及BUG分级标准

软件测试通过及B U G

分级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编制目的

本文件作为软件测试过程中各阶段的通过标准,旨在合理有效的对软件阶段质量进行控制,同时为软件测试的深度选择和资源投入的决策提供参考。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软件测试中缺陷、错误、故障等问题的分级方案及分级说明;各阶段测试通过需遵循的标准;以及把常见问题按分类编写了分级说明。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全部模块的白盒测试(含模块测试和联调测试)、系统测试等测试阶段,以及阶段内里程碑的控制。上述阶段的测试属于黑盒测试。

特别需要申明的是:软件一旦进入开发阶段,测试就同步开始了,对于开发过程中的程序员自测,本标准不能适用。

【注①: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它是在已知产品所应具有的功能,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时,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盆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者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锯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

【注②: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知道产品内部工作过程,可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有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而不顾它的功能,白盒测试的主要方法有逻辑驱动、基路测试等,主要用于软件验证。

问题分级规则

分级方法及简要说明

本标准将测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按严重程度分成四级,

①严重问题:在流程、数据或安全方面存在重大问题,导致软件不具可用性,或核心功能项

无法使用;

②一般问题:由于设计的缺陷,导致软件使用中存在较明显的障碍,或者局部功能错误,但

可以采取其他变通的操作实现;

③轻度问题:由于编码不够完善,使某个小功能无法使用,或者对特殊的操作与要求不能支

持;

④细微问题:存在某些细微的缺陷,但不影响程序正常应用或该功能在下次升级版本中可以

实现。

特别说明

在BUGGIT中Bug严重性级别和本文档分级方法的对应关系

①严重问题:由于设计及编码错误导致的各种报表数据统计结果错误;由于设计疏漏导致流程中数据控制失败;数据计算过程中的四舍五入错误;通过接口转移出现数据错误;各种系统操作(如月结年结、备份恢复等)导致的数据错误,以及其他本文中未列出的数据出错。

②一般错误:由于表格边界设置不当导致数据位数显示错误;报表与报表之间同种指标数据不一致而没有说明或说明不清楚;报表经过重新排序刷新后出现数据不一致现象;特殊数据未参与统计而没有说明或说明不清楚;各种辅助项目属性修改导致统计出错。

③涉及数据错误的问题不存在轻度或细微状态。

从软件安全性和严密性角度说明

①严重问题:在不依赖后台数据库和解密程序的情况下能够非法登录系统;权限体系存在重大缺陷足够导致安全隐患;对一些可能对信息安全或数据完整造成威胁的操作缺少强制备份、强制更换操作员、强制重新启动程序等控制。

②一般错误:权限设置存在逻辑上的错误;显而易见的权限控制失败;备份数据未经处理可直接打开。

③轻度问题:存在隐含的安全漏洞,可以利用快捷方式、成批处理,以及权限的组合应用中的安全漏洞进行未经授权的操作。

④细微问题:默认状态权限设置不合理;没有遵循逐级授权的原则。

通过标准

针对目前公司现状,提出几个分阶段的,具备一定里程碑概念的测试通过标准,贯穿于整个软件(系统)测试过程,以下所有的标准细则是一个递进的约束,每一阶段的测试必须通过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单元/集成测试通过标准

4.1.1标准适用范围

基于各层基类和存储过程的独立/联调测试。

4.1.2标准内容

具备以下所有条目,可以通过单元/集成测试:

⑴:各基类和存储过程的正常值测试全部通过;

⑵:联调测试各接口没有问题;

⑶:各基类和存储过程的异常值测试通过率达85%以上;

系统测试通过标准

4.2.1标准适用范围

所有的系统测试。

4.2.2标准内容

具备以下所有条目,系统测试才可以通过:

基本流程能够通畅的完成,核心功能可以体现;(不存在A,B级BUG)

对具备分支的流程,确保有一种分支可以持续使用,另外几种要求可以体现设置方法和直接效果,否则就应暂时屏蔽分支功能;

基本界面符合术语规范,不存在错误或明显歧义;所有可使用的流程中的界面设计工作必须完成;

按照标准流程没有出现各种非正常提示;

关键流程和流程中的基本数据备份恢复没有问题;

所有报表能够在基本数据的基础上正确生成;

非A,B级BUG的遗留数不能超过总用例数的5%

紧急放行标准

4.3.1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细则适用于测试后期,由于特殊原因,必须提前交付使用,测试结果需保证用户指定使用的功能没有任何问题,允许有少量要解决而未解决的需求和测试中已发现的错误未完成。在软件发版后给用户替换正式版。

4.3.2标准内容

除用户指定的需求或以前版本中使用中的缺陷及错误必须完善外,按照测试中发现而未解决的问题的数量控制,控制指标如下

A,B级BUG:低于2%

其它BUG:低于10%

常见问题分类中的分级细则

为了进一步规范测试通过标准,有必要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归类并标识每一种问题的严重程度,使阶段质量的控制有一个可以实际执行的细则。下面的内容就是测试人员长期工作实践中整理出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的描述。

软件测试详细标准

软件测试标准 前言 前一版的《软件测试标准》,在测试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修改在原标准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测试理念、工作方法、组织方式,使之更贴近实际工作,真正起到纲领的作用。 一、软件测试 1、软件测试的目的 软件测试是指为了度量和提高被测试对象的质量、对测试对象进行工程设计、使用和维护的与软件开发过程并发的生命周期过程。软件测试的目的为:验证软件产品的实现状态以及实现质量。 2、软件测试相关概念 2.1白盒测试 指基于程序结构的测试,测试目标是检查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和逻辑路径,是代码级的测试。 2.2黑盒测试 基于程序功能的测试,根据输入输出的关系推断程序功能的正确性。 2.3测试用例 测试方案,包括数据输入和相应的期望输出。依据测试用例来执行具体操作。 2.4预防性测试 其原理为:只要测试在生命周期中进行得足够早,就能够提高待测软件的质量。 2.5测试风险分析 其目的为:确定测试对象、测试的优先级、测试的深度。 2.6软件测试模型 公司目前采用V模型,实现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同步进行。

2.7等价类划分 将测试对象按某种约定划分为有限个组成部分,提高测试的有效性。 2.8边界值分析 分析测试对象的所有边界值及边界附近的临界值。 二、测试工作流程 需求分析审核需求分析,编写验收测试部分用例 实地调研重点收集客户实际业务资料、操作习惯,并与需求分析作出对比 概要设计审核概要设计,从用户角度提出问题 编写集成测试用例 详细设计 审核详细设计报告,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进行比对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编写用户手册总体框架单元测试阶段提出测试计划 审核测试用例 执行测试 测试总结 集成测试阶段验收测试阶段 补充测试用例资料归档 修改测试 审核修改计划程序员提供修改清单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 测试总结 复测测试报告复测测试用例复测 三、开发—测试流程

软件测试标准及方法

软件测试方法 β测试_Beta测试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α测试_Alpha测试 α测试,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称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该系统的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可移植性测试 可移植性测试,英文是Portability testing。又称兼容性测试。 可移植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是否可以被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软件平台上。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称UI测试。 用户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软件中的可见外观及其底层与用户交互的部分(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控件)。 用户界面测试是指测试用户界面的风格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操作是否友好等等。UI 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确保用户界面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包括用户友好性、人性化、易操作性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用户分析软件用户界面的设计是否合乎用户期望或要求。它常常包括菜单,对话框及对话框上所有按钮,文字,出错提示,帮助信息(Menu 和Help content)等方面的测试。比如,测试Microsoft Excel中插入

软件测试完成标准

软件测试完成标准 目录 1.简介 (2) 1.1目的 (2) 1.2范围 (2) 1.3文档结构 (2) 1.4词汇表 (2) 2.软件测试完成标准 (2) 2.1软件测试暂停、完成标准 (2) 2.2单元测试停止标准 (3) 2.3集成测试停止标准 (3) 2.4确认测试停止标准 (3) 2.5系统测试停止标准 (3) 2.6安装测试停止标准 (4) 2.8验收测试停止标准 (4) 2.9缺陷修复率标准 (4) 2.10覆盖率标准 (4) 2.11缺陷等级分类 (5)

1.简介 1.1目的 本文档的目的是为软件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安装测试、验收测试提供停止标准。 1.2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虹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所有项目及产品的测试活动。 1.3文档结构 第一部分: 简介,介绍软件停止标准的目的,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以及在本文档中使用的词汇的解释。 第二部分: 描述软件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安装测试、验收测试停止标准。 第三部分: 列出本标准使用的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附录 1.4词汇表 缺陷(Defect):缺陷是对软件产品预期属性的偏离现象。 覆盖率(Coverage rate):语句覆盖率、测试用例执行覆盖率,测试需求覆盖率等的总称。 2. 软件测试完成标准 2.1 软件测试暂停、完成标准 1)软件系统在进行单元、集成、确认、系统、安装、验收测试时,发现紧急错误 大于等于严重级别错误暂停测试返回开发。

2)软件系统经过单元、集成、确认、系统、安装、验收测试,分别达到单元、集 成、确认、系统、安装、验收测试停止标准。 3)软件系统通过验收测试,并已得出验收测试结论。 4)软件项目需暂停以进行调整时,测试应随之暂停,并备份暂停点数据。 5)软件项目在其开发生命周期内出现重大估算,进度偏差,需暂停或终止时,测 试应随之暂停或终止,并备份暂停或终止点数据。 2.2 单元测试完成标准 1)按照单元测试计划完成了所有规定单元的测试 2)达到了测试计划中关于单元测试所规定的覆盖率的要求 3)软件单元功能与设计一致 4)在单元测试中发现的错误已经得到修改,各级缺陷修复率达到标准 2.3 集成测试完成标准 1)按照集成构件计划及增量集成策略完成了整个系统的集成测试 2)达到了测试计划中关于集成测试所规定的覆盖率的要求 3)被测试的集成工作版本每千行代码必须发现至少2个错误(不含优化级别错误) 4)集成工作版本满足设计定义的各项功能、性能要求 5)在集成测试中发现的错误已经得到修改,各级缺陷修复率达到标准 2.4 功能测试完成标准 1)功能测试用例设计已经通过评审 2)按照功能测试计划完成了功能测试 3)达到了功能测试计划中关于功能测试所规定的覆盖率的要求 4)系统达到详细设计定义的各项功能,性能 5)在系统测试中发现的错误已经得到修改,各级缺陷修复率达到标准 2.5 系统测试完成标准 1)系统测试用例设计已经通过评审 2)按照系统测试计划完成了系统测试 3)达到了测试计划中关于系统测试所规定的覆盖率的要求 4)被测试的系统每千行代码必须发现至少1个错误(不含五级错误) 5)系统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 6)在系统测试中发现的错误已经得到修改,各级缺陷修复率达到标准

软件测试规范标准[详]

软件测试规 1目的 确保软件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顺利交付和通过验收的一项重要措施。 2适用围 适用于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业务测试、验收测试以及一些专项测试。 3职责 ?项目测试负责人组织编制《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指导和督促测试人员完成各阶段的测试工作。 ?项目组测试人员按照《测试计划》、《测试方案》完成所承担的测试任务,并按要求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 ?测试经理依照确认规程和准则对工作产品进行确认,提出对确认规程和准则的修改意见 ?项目负责人组织测试环境的建立。 ?项目经理审核负责控制整个项目的时间和质量。 ?研发人员确认修改测试人员提交的bug。 4工作流程 4.1 测试依据 详细设计是模块测试的依据。因此设计人员应向测试人员提供《系统需求规格书名书》、《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等有关资料。测试人员必须认真阅读,真正弄懂系统需求和详细设计。 4.2 制订《测试方案》 在测试之前,由项目负责人根据《测试计划》的要求,组织人员编制相应的《测试方案》,《测试方案》应包括以下容:

?测试目的; ?所需人员及相应培训要求; ?测试环境、工具和测试软件; ?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预期的结果。 4.3 单元测试 项目开发实现过程中,每个程序单元(程序单元的划分视具体开发工具而定,一般定为函数或子程序级)编码调试通过后,要及时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由单元开发者自己进行,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根据程序单元的控制流程,争取达到分支覆盖。对于交互式运行的产品,不便于进行自动测试的,可以采用功能测试的方法进行。 单元测试针对程序模块,从程序的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独立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容包括模块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路径测试、错误处理测试等; ?单元测试组织原则一遍根据开发进度安排对已开发完成的单一模块进行测试; ?单元测试停止标准:完成了所有规定单元的测试,单元测试中发现的bug已经得到修改。 4.4 集成测试 编码开发完成,项目组部应进行组装测试。 集成测试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策划(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并实施。集成测试着重对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进行测试,验证各功能模块是否能协调工作、参数传递及功能调用是否正常。测试采用交叉方法,即个人开发的软件应由其他的项目组成员进行测试。 集成测试过程应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测试结果应形成《测试报告》。 4.5 系统测试 在项目开发完成之后,应对整个系统软件和硬件进行系统测试。对性能、可靠性、健壮性、压力承受力等方面分别进行评价,以验证系统是否满足

软件测试Bug之“缺陷分析“篇

软件测试Bug之“缺陷分析“篇 提到Bug,软件缺陷,除了记录一个问题出现的现象和原因以外,对于一个或者多个Bug的分析也非常重要,本文讲述了Bug分析的目的,介绍了IBM的ODC缺陷分析法,已提供给需要进行缺陷分析的测试小伙伴们参考。 Bug记录平台介绍 Bug记录平台,用比较文绉绉的话说是软件缺陷跟踪系统(DefectTrackingSystem,DTS)是软件测试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这里拿华为的缺陷管理系统来举例,网易以及其他互联网公司大部分会使用比较轻量级的开源平台比如Jira平台等。共同之处是对软件缺陷处理过程有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整个处理过程应该是闭合的,即确保每一个被发现的问题在过程中都能得到解决,在整个过程中追踪缺陷的状态,问题记录在整个周期内都得到维护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Bug的状态流转,例如创建、进行中、已解决、关闭等2)每一个被发现的软件缺陷都应该按类别和优先级进行分类 3)对软件缺陷的改正应该进行验证,以确保问题确实被解决、不利的影响已经被消除,并且解决该问题所引起的变化不会带来新的问题 软件项目团队的全体成员就以软件缺陷跟踪系统(DTS)为工作的参照物,形成良好的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构建如下所示的软件测试管理体系:1)测试人员向缺陷跟踪系统报告新bug,在新版本上执行回归测试验证bug 是否正确修改

2)开发人员每天浏览属于自己需要修改的bug,修正bug后及时更新bug 的状态 3)项目经理及部门经理根据缺陷跟踪系统的bug分布信息,跟踪和控制软件开发过程 4)技术支持人员根据缺陷跟踪系统的bug状况,估计软件的发布期限 BUG生命周期全流程: 测试人员提交BUG->开发人员处理->测试回归->关闭 问题单提交必填属性有:Bug主题、描述、重要性、测试类型、是否线上bug、影响的版本、经办人、回归人等 Bug分析目的 一、对测试执行过程进行度量和评估,给出版本质量评估及开发测试改进建议。 1)通过分析特定模块的缺陷发展趋势来给出模块的质量情况。包括缺陷数量增长趋势和关闭缺陷数量的增长趋势。原则上同一个模块的缺陷数量增长趋势是下降的,即缺陷收敛 2)通过分析缺陷所在的模块分布、缺陷引入的阶段点对开发活动及后续的测试活动加以调整和改进,例如模块缺陷多、且大多数是因为设计原因导致的需要考虑该模块是否需要重构,并且测试活动需要加大投入,缺陷少的模块需要综合评估测试覆盖情况,如果覆盖度高说明质量较好,如果覆盖度低需要加大测试投入力度 二、漏测分析及改进措施

软件测试规范

测试工作规范版本记录: 文件状态:[√] 草稿[ ] 正式发布[ ] 正在修改当前版本:1.1 作者:** 完成日期:2004-9-15签收人: 签收日期: 1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测试团队的日常工作规范,主要侧重测试工作流程的控制,明确软件工程的各阶段测试团队应完成的工作。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2测试团队构成 2.1职责 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如下责任: 在项目的前景、需求文档确立基线前对文档进行测试,从用户体验和测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编写合理的测试计划,并与项目整体计划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编写覆盖率高的测试用例。 针对测试需求进行相关测试技术的研究。 认真仔细地实施测试工作,并提交测试报告供项目组参考。 进行缺陷跟踪与分析。 2.2角色划分 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团队成员可能会同时承担多个角色。角色名称相关主要责任 测试经理组建测试组 协调测试组内部的沟通 代表测试组与其他角色组进行沟通编写测试计划 测试报告分析 测试用例设计工程师编写测试用例{可以由测试经理兼任}测试实施工程师实施测试用例,执行测试 技术支持工程师为测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工作流程及规范

3.1计划与设计阶段 在项目组成立的同时,测试组也将同时成立。团队成立的工作与责任如下:

图表 2

划。测试计划中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关键内容: 测试需求——需要测试组测试的范围,估算出测试所花费的人力资源和各个测试需求的测试优先级 测试方案——整体测试的测试方法和每个测试需求的测试方法 测试资源——本次测试所需要用到的人力、硬件、软件、技术的资源 测试组角色——明确测试组内各个成员的角色和相关责任 里程碑——明确标准项目过程中测试组应该关注的里程碑 可交付工件——在测试组的工作中必须向项目组提交的产物,包括测试计划、测试报告等等 风险管理——列举出测试工作所可能出现的风险 测试计划编写完毕后,必须提交给项目组全体成员,并由项目组组中各个角色组联合评审。 测试计划由项目组评审通过.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要适时的对测试计划进行跟踪,以评估此计划的完整性、可行性,在项目结束时还要最后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 1目的 为了确保软件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顺利交付和通过验收,特编写本文档,以作参考 2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业务测试、验收测试以及一些专项测试。 3职责 项目测试负责人组织编制《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指导和督促测试人员完成各阶段的测试工作。 项目组测试人员按照《测试计划》、《测试方案》完成所承担的测试任务,并按要求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 测试经理依照确认规程和准则对工作产品进行确认,提出对确认规程和准则的修改意见 项目负责人组织测试环境的建立。 项目经理审核负责控制整个项目的时间和质量。 研发人员确认修改测试人员提交的bug。 4工作流程 4.1 测试依据 详细设计是模块测试的依据。因此设计人员应向测试人员提供《系统需求规格书名书》、《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等有关资料。测试人员必须认真阅读,真正弄懂系统需求和详细设计。 4.2 制订《测试方案》

在测试之前,由项目负责人根据《测试计划》的要求,组织人员编制相应的《测试方案》,《测试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测试目的; 所需人员及相应培训要求; 测试环境、工具和测试软件; 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预期的结果。 4.3 单元测试 项目开发实现过程中,每个程序单元(程序单元的划分视具体开发工具而定,一般定为函数或子程序级)编码调试通过后,要及时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由单元开发者自己进行,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根据程序单元的控制流程,争取达到分支覆盖。对于交互式运行的产品,不便于进行自动测试的,可以采用功能测试的方法进行。 单元测试针对程序模块,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独立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内容包括模块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路径测试、错误处理测试等; 单元测试组织原则一遍根据开发进度安排对已开发完成的单一模块进行测试; 单元测试停止标准:完成了所有规定单元的测试,单元测试中发现的bug已经得到修改。 4.4 集成测试 编码开发完成,项目组内部应进行组装测试。 集成测试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策划(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并实施。集成测试着重对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进行测试,验证各功能模块是否能协调工作、参数传递及功能调用是否正常。测试采用交叉方法,即个人开发的软件应由其他的项目组成员进行测试。 集成测试过程应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测试结果应形成《测试报告》。 4.5 系统测试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要求要求规范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规范 1目标 制定完整且具体的测试路线和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提供基础流程框架。 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测试规范化,标准化。 2测试流程说明

3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是整个测试过程的基础;确定测试对象以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作用。用来确定整个测试工作(如安排时间表、测试设计等)并作为测试覆盖的基础。而且被确定的测试需求项必须是可核实的。即,它们必须有一个可观察、可评测的结果。无法核实的需求不是测试需求。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测试需求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是在整个测试计划文档中体现出来的,不是类似的一个用例或者其他. ·测试需求是制订测试计划的基本依据,确定了测试需求能够为测试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测试需求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指导,确定了要测什么、测哪些方面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是计算测试覆盖的分母,没有测试需求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覆盖; 3.1测试方法与规范 3.1.1测试方法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项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根据项目类型应选用针对性强的测试方法,合适的测试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以下是针对目前项目工程可以参考的测试方法: ?β测试(bet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α测试(Alph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α测试,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称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该系统的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兼容性测试 --测试人员 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是否可以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者软件环境中,例如在B/S项目中各个不同浏览器之间的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测试人员 用户界面测试,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称UI测试。 用户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软件中的可见外观及其底层与用户交互的部分(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控件)。

软件测试BUG分析

工作经验分享---BUG分析 V1.1 发布时间:2014-03-18

文档修改记录 版本号更新时间更新人主要内容或重大修改 戴旭峰初稿 V0.1 2014-02-1 2 戴旭峰修改文档格式以及部分文字错误V0.2 2014-02-1 2 V1.0 2014-02-1 戴旭峰定稿 3 戴旭峰增加BUG分析案例 V1.1 2014-03-1 8

目录 1、我们为什么要对BUG进行分析? (4) 2、我们怎么才能保证我们提交BUG的有效性? (4) 2.1遇到以下情况时的一些建议(适用于以中间件开发的客户端)5 2.1.1 当我们遇到以下情况时 (5) 2.1.2 系统提示进程未响应 (5) 2.1.3 客户端闪退、随机退出现象 (7) 2.1.4 Java异常导致的应用退出 (7) 3.测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分析和个人理解 (8) 3.1安装包解析错误 (8) 3.2不同系统平台下功能可能存在着差异或者删减 (9) 3.3考虑同一个问题在类似场景下的表现 (9) 3.4 成功升级后,却发现应用还是老版本? (9) 3.5 利用中间件技术开发的应用被360、金山毒霸检测出病毒、 木马等威胁? (10)

1、我们为什么要对BUG进行分析? 测试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BUG,而至于BUG的原因,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关心。我们会认为这是开发人员的事情,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通过分析BUG,可以有效提高我们对于软件的理解,进而能发现更深层次、严重等级更高的BUG。通过对程序理解程度的提高,就能避免出现反复提交重复原因的BUG。因为这样的BUG提交到开发同事那里,很快就会被关闭,它们毫无价值,反而会降低我们的有效BUG率。 2、我们怎么才能保证我们提交BUG的有效性? 我们在提交BUG时,一定要能够确定是程序本身出了问题,否则不要轻易提交BUG,但是我们又要如何确定这个BUG是程序的问题? 一、首先一定要能重现这个BUG,确定BUG出现的场景,也就是说我们的BUG描述一定要具体和准确。确定BUG出现的场景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它能够直接推导出BUG产生的原因。举个例子,大家都一定都曾经遇到过,我们提交一个了BUG,在我们的机器上可以复现,但是到了开发人员那里就复现不了,或者根据你的BUG描述,开发人员无法重现问题。 这种情况在我们日常工作都遇到过,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有两种: 1)我们并没有明确BUG出现的场景,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我们的BUG描述中可能存在歧义或者不详尽的地方。因此我们的复现路径一定要准确。 2)测试环境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排查从而缩小BUG出现的场景,如:找找第3台机器试试,排除不是机器本身的问题,浏览器版本的问题,浏览器型号的问题,当前网络条件的问题,系统版本的问题等等。这种分析工作不仅仅是开发人员的工作,同时也是我们测试人员的工作之一。 二、BUG本身是否与原有需求存在矛盾? 这种情况比第一种情况更容易判断,这属于业务层次的问题。这同样也为我们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对于业务的熟悉程度。对于测试人员而言,熟悉业务可能是我们最基本同样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一个熟悉业务的测试人员,可以凭借自己对于软件熟悉程度来判断软件中哪部分的功能里可能存在严重问题。

软件系统测试规范

上海兴汉科技公司软件测试规范

目录

一.概述 本规范是对项目软件测试的一份指导性文件,对软件测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测试理论、测试类型、测试方法、测试标准、测试流程以及软件产品开发单位所承担的职责进行总体规范,以有效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

1.什么是软件测试 无论怎样强调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和它对软件可靠性的影响都不过分。在开发大型软件系统的漫长过程中,面对着极其错综复杂的问题,人的主观认识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现实,与工程密切相关的各类人员之间的通信和配合也不可能完美无缺,因此,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错。我们力求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前通过严格的技术审查,尽可能早地发现并纠正差错;但是,经验表明审查并不能发现所有差错,此外在编码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引入新的错误。如果在软件投入生产性运行之前,没有发现并纠正软件中的大部分差错,则这些差错迟早会在生产过程中暴露出来,那时不仅改正这些错误的代价更高,而且往往会造成很恶劣的后果。测试的目的就是在软件投入生产性运行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目前软件测试仍然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步骤,它是对软件规格说明、设计和编码的最后复审。软件测试在软件生命周期中横跨两个阶段。通常在编写出每个模块之后就对它做必要的测试(称为单元测试),模块的编写者和测试者是同一个人,编码和单元测试属于软件生命周期的同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结束之后,对软件系统还应该进行各种综合测试,这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另一个独立的阶段,通常由专门的测试人员承担这项工作。大量统计资料表明,软件测试的工作量往往占软件开发总工作量的40%以上,在极端情况,测试那种关系人的生命安全的软件所花费的成本,可能相当于软件工程其他开发步骤总成本的三倍到五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软件测试工作,绝不要以为写出程序之后软件开发工作就接近完成了,实际上,大约还有同样多的开发工作量需要完成。仅就测试而言,它的目标是发现软件中的错误,但是,发现错误并不是我们的最终日的。软件工程的根本目标是开发出高质量的完全符合用户需要的软件。 2.软件测试的目标 下面这些规则也可以看作是测试的目标或定义: (1)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好的测试方案是极可能发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方案; (3)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从上述规则可以看出,测试的正确定义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这和某些人通常想象的“测试是为了表明程序是正确的”,“成功的测试是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等等是完全相反的。正确认识测试的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测试目标决定了测试方案的设计。如果为了表明程序是正确的而进行测试,就会设计一些不易暴露错误的测试方案;相反,如果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就会力求设计出最能暴露错误的测试方案。 由于测试的目标是暴露程序中的错误,从心理学角度看,由程序的编写者自己进行测试是不恰当的。因此,在综合测试阶段通常由其他人员组成测试小组来完成测试工作。此外,应该认识到测试决不能证明程序是正确的。即使经过了最严格的测试之后,仍然可能还有没被发现的错误潜藏在程序中。测试只能查找出程序中的错误,不能证明程序中没有错误。

软件测试缺陷(Bug)写作注意点

软件测试缺陷(Bug)写作注意点 提供准确、完整、简洁、一致的缺陷报告是体现软件测试的专业性、高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遗憾的是,一些缺陷报告经常包含过少或过多信息,而且组织混乱,难以理解。由此导致缺陷被退回,从而延误及时修正,最坏的情况是由于没有清楚地说明缺陷的影响,开发人员忽略了这些缺陷,使这些缺陷随软件版本一起发布出去。 因此,软件测试工程师必须认识到书写软件缺陷报告是测试执行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要理解缺陷报告读者的期望,遵照缺陷报告的写作准则,书写内容完备的软件缺陷报告。本文将阐述软件测试缺陷报告的读者,描述软件缺陷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书写要求,指出某些常见错误和实用改进方法,最后总结了缺陷报告的写作要点。 1. 缺陷报告的读者对象 在书写软件缺陷报告之前,需要明白谁是缺陷报告的读者对象,知道读者最希望从缺陷报告中获得什么信息。通常,缺陷报告的直接读者是软件开发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除此之外,来自市场和技术支持等部门的人也可能需要查看缺陷情况。每个阅读缺陷报告的人都需要理解缺陷针对的产品和使用的技术。另外,他们不是软件测试人员,可能对于具体软件测试的细节了解不多。 概括起来,缺陷报告的读者最希望获得的信息包括: ?易于搜索软件测试报告的缺陷; ?报告的软件缺陷进行了必要的隔离,报告的缺陷信息更具体、准确; ?软件开发人员希望获得缺陷的本质特征和复现步骤; ?市场和技术支持等部门希望获得缺陷类型分布以及对市场和用户的影响程度。 软件测试人员的任务之一就是需要针对读者的上述要求,书写良好的软件缺陷报告。 2. 缺陷报告的写作准则 书写清晰、完整的缺陷报告是对保证缺陷正确处理的最佳手段。它也减少了工程师以及其它质量保证人员的后续工作。 为了书写更优良的缺陷报告,需要遵守“5C”准则: ?Correct(准确):每个组成部分的描述准确,不会引起误解; ?Clear(清晰):每个组成部分的描述清晰,易于理解; ?Concise(简洁):只包含必不可少的信息,不包括任何多余的内容; ?Complete(完整):包含复现该缺陷的完整步骤和其他本质信息; ?Consistent(一致):按照一致的格式书写全部缺陷报告。 3. 缺陷报告的组织结构 尽管不同的软件测试项目对于缺陷报告的具体组成部分不尽相同,但是基本组织结构都是大同小异的。一个完整的软件缺陷报告通常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缺陷的标题; ?缺陷的基本信息;

软件测试通过标准

` 软件测试通过标准 1.编制目的 本文件作为软件测试过程中各阶段的通过标准,旨在合理有效的对软件阶段质量进行控制,同时为软件测试的深度选择和资源投入的决策提供参考。 2.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2.1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软件测试中缺陷、错误、故障等问题的分级方案及分级说明;各阶段测试通过需遵循的标准;以及把常见问题按分类编写了分级说明。 2.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美科MKxxxx的全部模块的α测试(含模块测试和联调测试)、β测试、Release测试等测试阶段,以及阶段内里程碑的控制。上述阶段的测试属于黑 盒测试。 特别需要申明的是:软件一旦进入开发阶段,测试就同步开始了,对于开发过程中的程序员自测、单元测试等属于白盒测试范畴的,本标准不能适用。 【注①: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它是在已知产品所应具有的功能,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时,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 开的黑盆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者在程序接口进 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 当地接收输入数锯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 完整性。】 【注②: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知道产品内部工作过程,可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按照程序内部 的结构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有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而不顾它 的功能,白盒测试的主要方法有逻辑驱动、基路测试等,主要用于软件验证。】【注③:如无特殊说明,本文下面所说的测试均指软件产品的黑盒测试。】3.问题分级规则 3.1分级方法及简要说明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最全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整体的流程图 1.详细的流程执行 1.1 计划与设计阶段 整体流程图

1.1.1 立项会议 由高层主管立项会议,会议主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且确定项目经理及项目测试组长。 1.1.2 需求评审 注:1.需求定义基本完成,此时应在评审会议召开之前发给测试团队,预留时间给测试相关人员熟悉、理解。 2.测试部参与人员由测试部经理指定,主要由测试组长、测试设计等人员组成(还应包括配置管理人员、质量保证人员)。

1.1.3 测试工作启动 注:在正式测试任务下达前,开发团队应在项目(产品)开发计划完成后及时向测试团队下达预通知,告之较为确切的测试日期,提供当前最新的相关资料。部门经理和测试组长组建测试小组,并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人力、时间安排、测试环境等其它资源。测试小组成员可预先熟悉必要的项目(产品)资料。 1.1.4 测试设计阶段 1.1.4.1 设计测试计划 注:针对需求分析文档和项目开发计划文档测试完成后,测试组需要编写测试计划文档、制定测试测略及预估测试过程中的风险,并设计出合理的规避风险的策略,为后续的测试工作提供直接的指导。

1.1.4.2 设计测试用例 注:在需求分析文档确立基线以后,测试组需要针对项目的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在实际的测试中,测试用例将是唯一实施标准。

1.1.4. 2.1设计测试用例的常用方法 a.等价划分法 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 b.边界值法: 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这种 情况下,其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的边界。 通常情况下,软件测试所包含的边界检验有几种类型:数字、字符、位置、重量、大小、速度、方位、尺寸、空间等。 相应地,以上类型的边界值应该在:最大/最小、首位/末位、上/下、最快/最慢、最高/最低、最短/最长、空/满等情况下。 边界值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使用在最小值、略高于最小值、正常值、略低于最大值和最大值处取输入变量值,记为:min、min+、nom、 max-、max考虑到健壮性测试,还可以加一个略大于最大值max+, 以及一个略小于最小值min-的值。 举例说明:例如要求0 < X<5,在编写用例时需考虑到以下几种 情况: ?x=0的情况 ?x=5的情况 ?x=-1的情况 ?输入一个X大于5的值,例如输入X=6 c.错误推断法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 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思路:分析程序中最易出错的场景和情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设 计测试用例,需要完成的前提条件如下: ●深度熟悉被测系统的业务、需求。 ●对被测系统或类似系统之前的缺陷分布情况进行过系统的分析。 包括功能缺陷,数据缺陷,接口缺陷和界面缺陷等等。 举例说明: 聊天窗口功能 ?输入特殊字符(全角,半角)后,窗口是否能够正常显示 ?输入空格,是否能够过滤,是否会算入长度计算 ?输入html字符 ?输入脚本语言函数 ?在需要密码验证,或者需要二次输入确认的地方,通过复制粘贴第一次的输入内容是否能够通过

软件测试标准

软件开发中心测试标准V1.0 1目的 本标准作为软件开发中心测试体系的一部分,旨在提高项目开发效率,提升项目进度,保障项目质量。 2范围 软件开发中心各实施项目组。 3细则 3.1提交系统要求 项目组在提交测试前须先进行系统封装,测试组不提供系统在测试过程中随时更新系统随时测试的服务。封装系统须满足以下要求: (1)不得出现覆盖不完全、未更新好的情况。 (2)不得出现与该系统无关的其他系统的功能菜单或垃圾数据。(特别针对从其他系统移植代码的项目) (3)不得出现常规流程走不通的情况。 (4)不得出现常规填写方式出现无法保存或黄页现象。 (5)提交的需求文档必须与提交测试的系统相对应。 3.2整体要求 (1)所有界面的“当前位置”必须显示正确。 (2)所有界面在点击“确定、取消”按钮后,必须返回正确的list(浏览)界面,不得返回到其他不相关界面。 (3)系统标题、版权信息必须显示正确,不得出现我公司名称、客户单位

名称或其他常规单位名称出错现象。 (4)所有界面不得出现错别字。 (5)所有界面字段叫法及单位必须与需求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删减。(6)所有界面必须字段对齐、下拉框排序规则统一(需求有特殊要求除外),相同功能控件风格保持一致(涉及配置平台的系统除外)。(7)需求文档中要求的逻辑性判断,不得忽略不做。 (8)需求文档中要求的下拉框级联,不得出现未级联或级联错误现象。 3.3增加要求 (1)必填项必须有标识。 (2)需求中要求的有效性判断,必须进行验证,若输入无效信息时必须有正确提示。 (3)数值型、字符型的长度要严格按照数据库设计文档中的字段约束,不得随意调整。 (4)增加完全相同的两条数据时,系统必须有“信息已存在”的提示。 3.4详情要求 (1)需求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详情界面须与增加界面添加信息保持一致。 (2)需求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详情界面显示顺序须与增加界面保持一致。 (3)需求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增加界面中下拉框字段在详情界面不得显示为代码。 3.5修改要求 (1)修改界面须与增加界面添加信息保持一致。 (2)需求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修改界面显示顺序须与增加界面保持一致。

最新测试BUG记录表模板

测试BUG记录表外呼前台: 项目信息 测试时间:2012年9月28日测试人员:韩娟娟 前台地址:http://192.168.0.213:8003/login.aspx 后台地址:http://192.168.0.213:8001/login.aspx 后台帐号4000810010 座席 号 2046 后台密码:666666 系统环境:2008系统浏览器:Ie8 合成地址:无 错误描述(项目测试人填写)1、错误路径:客户资料 截图:

错误描述: 1.客户资料——添加客户资料——展开,QQ信息一旦添加,就不能保存。 2.客户资料——来电记录——编辑,咨询内容不能换行输入。 3. 客户资料——查询客户资料——编辑,客户资料也不能换行输入。 备注: 修改反馈记录(格式:时间 + 修改情况) 修改人: 项目经理: 错误描述(项目测试填写)2、 错误路径:通讯录 截图: 图一图二 图三 错误描述: 1.通讯录——个人通讯录——添加,QQ信息一旦添加,就不能保存,msn格式没有验证。如图一 2.通讯录——个人通讯录——编辑,如图二备注中换行输入内容,单击“保存” 后,在列表中显示换行标记,如图三

备注: 修改反馈记录(格式:时间+ 修改情况) 修改人: 项目经理: 错误描述(项目测试人填写) 3、错误路径:知识库 截图: 图一图二 图三 错误描述: 1.知识树不能及时刷新,添加了内容后,需要重新回到此页面才能显示更新内容。 2.知识库——个人知识库——添加,若换行输入知识库内容,添加成功后,再次编 辑或查看时,出现如图二、三所示 3.知识库中个人知识库、企业知识库、共享知识库,单击“查看”时弹出页面显示

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1 引言 1.1 目的和作用 本规范规定一组软件测试文件。测试是软件生存周期中一个独立的、关键的阶段,也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检测出错误的几率,使测试能有计划地、有条不紊地进行地进行,就必须要编制测试文件。而标准化的测试文件就如同一种通用的参照体系,可达到便于交流的目的。文件中所规定的内容可以作为对测试过程完备性的对照检查表,故采用这些文件将会提高测试过程的每个阶段的能见度,极大地提高测试工作的可管理性。 1.2 适用对象及范围 本规范是为软件管理人员、软件开发人员和软件维护人员、软件质量保证人员、审计人员、客户及用户制定的。 本规范用于描述一组测试文件,这些测试文件描述测试行为。本规范定义每一种基本文件的目的、格式和内容。所描述的文件着重于动态测试过程,但有些文件仍适用其它种类的测试活动。 本规范可应用于数字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它的应用范围不受软件大小、复杂度或重要性的限制,本规范既适用于初始开发的软件测试文件编制,也适用于其后的软件产品更新版本的测试文件编制。 本规范并不要求采用特定的测试方法学、技术及设备或工具。对文件控制、配置管理或质量保证既不指明也不强制特定的方法学。根据所用的方法学,可能需要增加别的文件(如“质量保证计划”)。 本规范既适用于纸张上的文件,也适用于其它媒体上的文件。如果电子文件编制系统不具有安全的批准注册机制,则批准签字的文件必须使用纸张。 2 引用标准 GB/T 11457 软件工程术语 GB 8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 定义 本章定义本规范中使用的关键术语。 3.1 设计层design level 软件项的设计分解(如系统、子系统、程序或模块)。 3.2 通过准则pass criteria 判断一个软件项或软件特性的测试是否通过的判别依据。 3.3 软件特性software feature 软件项的显著特性。(如功能、性能或可移植性等)。 3.4 软件项software item 源代码、目标代码、作业控制代码、控制数据或这些项的集合。 3.5 测试项test item 作为测试对象的软件项。 4 概述

软件测试详细标准

^ 软件测试标准 前言 前一版的《软件测试标准》,在测试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修改在原标准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测试理念、工作方法、组织方式,使之更贴近实际工作,真正起到纲领的作用。 一、软件测试 1、软件测试的目的 软件测试是指为了度量和提高被测试对象的质量、对测试对象进行工程设计、使用和维护的与软件开发过程并发的生命周期过程。软件测试的目的为:验证软件产品的实现状态以及实现质量。 2、软件测试相关概念 白盒测试 ) 指基于程序结构的测试,测试目标是检查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和逻辑路径,是代码级的测试。 2.2黑盒测试 基于程序功能的测试,根据输入输出的关系推断程序功能的正确性。 2.3测试用例 测试方案,包括数据输入和相应的期望输出。依据测试用例来执行具体操作。 2.4预防性测试 其原理为:只要测试在生命周期中进行得足够早,就能够提高待测软件的质量。 2.5测试风险分析 ^ 其目的为:确定测试对象、测试的优先级、测试的深度。

软件测试模型 公司目前采用V模型,实现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同步进行。 等价类划分 将测试对象按某种约定划分为有限个组成部分,提高测试的有效性。 边界值分析 分析测试对象的所有边界值及边界附近的临界值。 二、{ 三、测试工作流程

四、开发—测试流程 说明: 1、新版本提供时间,由程序员与测试员按实际情况协调; 2、BUG审核的范围包括对BUG的抽查;对标注为不修改或待讨论BUG的管理;

3、软件涉及到功能性修改时,应该先提供修改设计说明,讨论通过后方可 进行修改。 五、测试角色与职责 六、BUG主要参数 1、当前状态 记录BUG的状态,包括已修改、未修改、已验证。 2、严重程度 BUG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级别 级别一:死机,数据丢失,主要功能完全丧失,系统悬挂 ! 级别二:主要功能丧失,导致严重的问题,或致命的错误声明 级别三:次要功能丧失,不太严重,如提示信息不太准确 级别四:微小的问题,对功能几乎没有影响,产品及属性仍可使用,如有错别字 3、修改次数 指同样BUG重复修改的次数,是衡量开发人员工作效率的重要依据; 4、优先级别: 分为四个级别 级别一:必须立即修改;

软件测试准入标准和准出标准

软件测试准入标准和准出标准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内部文档 测试准入标准 1)说明书规定的功能或程序员提交的功能说 明书的功能均已实现。 2)基本流程可以走通。 3)界面上的功能均实现,符合设计文挡规定的功能。 2.软件测试暂停、停止标准 1)软件系统在进行单元、集成、确认、系统、安装、验收测试时,发现一级错误 (大于等于1)、二级错误(大于等于2)暂停测试返回开发。 2)软件系统经过单元、集成、确认、系统、安

装、验收测试,分别达到单元、集 成、确认、系统、安装、验收测试停止标准。 3)软件系统通过验收测试,并已得出验收测试结论。 4)软件项目需暂停以进行调整时,测试应随之暂停,并备份暂停点数据。5)软件项目在其开发生命周期内出现重大估算,进度偏差,需暂停或终止时,测

试应随之暂停或终止,并备份暂停或终止点数 据。 3. 单元测试停止标准 1)单元测试用例设计已经通过评审 2)按照单元测试计划完成了所有规定单元的 测试 3) 达到了测试计划中关于单元测试所规定的 覆盖率的要求 4) 被测试的单元每千行代码必须发现至少3 个错误(不含五级错误) 5)软件单元功能与设计一致 6)在单元测试中发现的错误已经得到修改,各 级缺陷修复率达到标准 集成测试停止标准 集成测试用例设计已经通过评审 按照集成构件计划及增量集成策略完成了 整个系统的集成测试 3)达到了测试计划中关于集成测试所规定 的覆盖率的要求 4)被测试的集成工作版本每千行代码必须发 现至少2个错误(不含五级错误) 5)集成工作版本满足设计定义的各项功能、4. 1)

性能要求 6)在集成测试中发现的错误已经得到修改,各级缺陷修复率达到标准 5. 确认测试停止标准 1)确认测试用例设计已经通过评审2)按 照确认测试计划完成了确认测试 3)达到了确认测试计划中关于确认测试所规定的覆盖率的要求 4)系统达到详细设计定义的各项功能,性能 5)在系统测试中发现的错误已经得到修改,各级缺陷修复率达到标准 6. 系统测试停止标准 1)系统测试用例设计已经通过评审2)按 照系统测试计划完成了系统测试 3)达到了测试计划中关于系统测试所规定的覆盖率的要求 4)系统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 5)在系统测试中发现的错误已经得到修改,各级缺陷修复率达到标准 7. 安装测试停止标准 1)安装退出之后,确认应用程序可以正确启 动、运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