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科学第二单元检测(附答案)

(完整版)科学第二单元检测(附答案)

(完整版)科学第二单元检测(附答案)
(完整版)科学第二单元检测(附答案)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科学各单元习题 第一单元习题 一、填空题1、像剪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 或 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2、机械可以分成 和 两类。3、简单机械有 、 、 、 。4、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 ,它能 ;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 ,它能 。5、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 。二、判断题1、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里就含有机械的原理。 ( )2、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 )3、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 )4、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 )5、当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费力。 ( )6、螺丝不属于斜面,但它可以省力。 ( )三、选择题1、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差别是( )。(1)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 (2) 是否能改变用力方向 (3) 是否省力2、下列机械中属于杠杆的是( ),属于斜面的是( ),属于轮轴的是( ),属于滑轮的是( )。 (1)吊车 (2) 水龙头 (3)钻头 (4) 螺丝钉 (5) 撬棍 (6)斧子 (7)刀 (8)门把手 (9)方向盘 (10)镊子3、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 ),钟表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 )。 (1)齿轮传动 (2)链条传动四、在图上标出杠杆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第二单元习题 一、判断题 1、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壳体建筑。 ( ) 2、蛋壳又轻又薄,根本承受不了多大的力。 ( ) 3、赵州桥是平板桥。 ( ) 4、改变形状,物体的承受力增大。 ( ) 5、吊车起重臂的支架结构只是为了美观。 ( ) 6、三角形组成的结构不但牢固稳定,而且用料最少。 ( ) 7、桥的承受力大小与桥墩没有一点关系。 ( )二、选择题1、最不容易变形的支架是( )。A 三角形 B 正方形 C 圆柱体2、平板桥、拱桥、吊桥是按桥的( )分类的。A 材料 B 作用 C 形状3、( C )结构最稳定。A 六边形 B 五边形 C 三角形4、铁塔、铁架桥属于( )结构。A 薄壳 B 框架 C 实心5、被称为“钢铁巨人”的艾菲尔铁塔在( )。A 法国 B 意大利 C 澳大利亚三、画图展示:1、在下面桥墩上画出你搭过的承受力 2、画出实验中,你用纸折的承最小的桥面。 (平板桥) 受力最大的纸筒的形状(圆柱形纸筒)第三单元习题 一、填空题1、 繁殖方式叫卵生, 繁殖方式叫胎生。 2、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新个体都是通过 产生的。 3、动物的繁殖行为包括 、 、 、 等一系列复杂的过 程,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 。

五年级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五年级科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一、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5分) 1. 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___________,蛋白相当于地球的___________,蛋黄相当于地球的___________。 2.棉花、木头、竹子、石头是非人工合成的___________材料。 3.水蒸气遇冷变成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4.秋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是___________座和___________座。 5.煤、___________、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能源矿产不可再生,不能过度开采。 6.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而且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方向是向着___________的。 7.冬季上半夜,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___________座,从“猎人”腰部东南方向看去,全天最亮的恒星就是___________星。 8.水在自然界里有___________、水、___________三种不同的形态,水结冰、水蒸气变成水要___________热量。 二、判断题(正确的答案后面打“√”,错误的打“×”10分) 1.卵石的形成显示出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 2. 陶瓷是不易燃烧的材料,但容易导电。() 3.在高山上和海边烧水,水的沸点是一样的。() 4. 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5.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变的。() 6. 化雪天比下雪天冷,原因是化雪需要吸收周围的热。() 7.瓦特制造了第一台性能优良的蒸汽机。() 8.一次性塑料制品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 9.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10. 地震与火山对人们的生活来说有百害而无一益。() 三、选择(请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5分 ) 1.( )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造出了可供书写的纸。 A. 蔡伦 B.毕昇 C.华佗 2.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成为星座。全天共分为()星座。 A.66 B.88 C.无数个 3. 用铁锤能把圆铁钉锤打成铁片,说明金属具有()的特点。 A.延展性 B.柔韧性 C.易传热 4.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通过(),从话筒传到听筒。 A.空气 B.棉线 C.纸杯 5..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四、实验探究(10分) 1.如图,用棉纱将一支温度计的液泡包住,蘸上少许水, 会看到温度计的液柱会。 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湿衣服干的更快一些,可以将衣服展开是 利用来加快液体蒸发;把衣服晾在阳光下(或阴天用吹风机吹衣服) 是利用来加快液体蒸发;把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是利用 五、简答题(10分) 1.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请说出几种保护听力的方法。(至少3 种) 2. 雨是怎样形成的?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全部单元测试卷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1) 《沉和浮》单元练习 1、判断题 (1)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有关。 (2)重量相同的物体,体积大的在水中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 (3)不管怎么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都不会改变。 (4)人能在“死海”的水面上漂浮,是因为水里含有大量的盐。 (5)在水中沉的物体可能在油中浮。 (6)铜可以在浮在水银上。 (7)某种液体烘干后有白色的残留物,这种液体肯定是盐水。 (8)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体积来自由沉浮的。 2、选择题 (1)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 A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B轻的容易沉,重的容易浮 C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 (2)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 A体积小的容易浮,体积大的容易沉B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C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3)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重力 A大于B等于C小于 (4)要使浮在海面上的潜水艇下沉,正确的方法是() A往潜水艇的压载舱注水,以增加潜水艇的重量 B从潜水艇的压载舱排水,以减轻潜水艇的重量 C把潜水艇的压载舱抛弃,以减小潜水艇的体积 3、画一画 请分别画出马铃薯在清水和盐水中受力情况。 4、简答题 请根据这一单元学到的知识,分析马铃薯在盐水中上浮的原因 5、根据潜水艇的原理,设计一艘简易潜水艇。 《沉和浮》单元练习答案 1、判断题 (1)错(2)对(3)错(4)对(5)错(6)对(7)错(8)错 2、选择题 (1)a(2)b(3)c(4)a

4、简答题 答:盐水对物体的浮力比清水大,所以马铃薯能在盐水中浮 5、潜水艇的原理:在压载舱排出或放入水,潜水艇就能沉浮。 第一单元《沉和浮》单元练习2 一、填空 1.同样大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如用塞子塞好的空瓶,会( )在水面上,往瓶里加些沙,增加瓶的(),它就会()到水底了。 2. 同样重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和浮。如一块铁放在水里会( ),把它压成铁片,再制成盒子,放在水里,它会()。 3. 同样重量和大小的物体,放在清水里要下沉,放在盐水里要上浮,这说明用不同的()也能改变物体的沉和浮。 4. 物体在液体中是沉还是浮,与物体的()和物体的()有关,还和液体的()有关。 5.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其大小等于()。 6 . 马铃薯在清水中(),在盐水中()。盐水比清水()。7. 当物体的重量一定时:比较大的物体容易( ),比较小的物体容易()。当物体的大小一定时:比较重的物体容易(),比较轻的物体容易()。 8. 改变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主要方法有:()、()、()和借助外力。 二、判断:对的请在括号里打“√”,错的请在括号里打“×”。 ()1.轻的一定浮,重的一定沉。 ()2.人在游泳时会感到有一种向上托起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3.只有盐水和糖水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4.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同。 ()5.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6.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7.历史上“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利用的浮力原理。 ()8.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把橡皮擦切成八分之一放入水中,橡皮擦就会浮起来。 ()10.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三、选择 1. 下列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的是() ①铝球②干木球③铁球

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0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罐头盖拧不开时我们可以采用( )的方法打开. A.用力拧B.用重物敲一下 C.用热水烫罐头盖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 A.热对流B.热辐射C.热传导 3.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无关的。 A.漏水孔的大小 B.容器的颜色C.滴漏中的水位 4.冬天我们戴上绒线手套后手会慢慢热起来,这些热来自( ) A.人体 B.手套 C.有些来自人体,有些来自手套 5.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铁块和木块,会感到铁块比木块凉,这是因为()。 A.铁块比木块温度低 B.铁块比木块容易传热C.铁块表面比木块光滑 6.大多数的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张。这两种金属就是()A.铜和锑B.铁和锌C.锑和铋 7.体积相同的60度热水和10度的冷水比较,() A.60度热水重B.10度冷水重C.一样重 8.相同体积的50℃的热水和10℃的冷水相比较,( )。 A.热水重B.冷水重C.两者一样重 9.把压瘪的乒兵球漫人开水里烫一下,乒乓球会重新鼓起来,这主要是因为()。 A.液体的热胀玲缩B.气体的热胀冷缩C.固体的热胀冷缩 10.要使浮在液面的马铃薯下沉,可在液体中()。 A.加清水B.加糖 C.加盐 二、填空题 11.相同体积的50℃的热水和30℃的冷水相比较,________重。(选填“冷水”或“热水”) 12.2015年6月1日晚,从南京驶往重庆的客船“东方之星”遇到龙卷风引起翻船。在救援过程中潜水员多次下潜,当潜水员潜入海水后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其所受浮力的大小________

五年级上册科学检测题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姓名 一、填空题。(错一空扣1分) 1、种子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3、在做种子发芽实验时,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来进行分组对比实验。 4、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和养料。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9、生物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4、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最大、最着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15、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二、判断题(错一题扣1分)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两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4、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鹰、麻雀、小麦。(×) 5、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绿豆发芽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行(×)8、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的。(√)9、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10、动物的生存与植物没有关系(×)11、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张“网”。(√)12、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 13、自然界的鸟类很多,我们捕杀几只是没有关系的。(×) 14、几十只蜘蛛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蜘蛛群落。(√) 15、青蛙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16、种子只在种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17、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18、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9、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兔、鼠等(×)20、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21、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22、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用。(×) 2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24、植物种子的发芽与光的强弱没有任何关系。(√)25、蚯蚓喜欢干燥明亮的环境。(×) 26、在研究绿豆芽的生长与光的关系实验中,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水、空气等。(√) 27、动物会有一些独特的习性跟适应生存环境有关。(√)28、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29、光照的强弱对绿豆芽的生长没有任何的影响。(×)30、人类的栖息地是整个地球。(×) 31、给植物嫩芽浇水,不但不利于其生长,反而会加速其腐烂的速度。(×) 32、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则不需要。(×)33、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34、在“草——虫——鸟”这条食物链中,鸟是生产者。(×)

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2018年秋季五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 一、查缺补漏(28分、每空1分) 1、地核地幔地壳坚硬的岩石硅铁镁铁镍 2、增加升高 3、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4、温度水植被 5、动物焦躁不安水位突变 6、1800 张衡地动仪 7、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 8、矿产资源 9、遗体遗迹 二、明辨是非(16分、每空2分) 1、错 2、错 3、对 4、对 5、错 6、对 7、对 8、对 三、珠海拾贝(16分、每空2分) 1、A 2、C 3、B 4、A 5、B 6、A 7、C 8、A 四、我的科学研究(16分、每空2分) 1、断裂麻木(或疼痛)褶皱地震地壳地球内部 2、表面出现裂缝石块在温度的影响下会发生破碎现象 五、我来告诉你(24分,每小题8分) 1、答:我的猜想: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的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我的方案: (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洞。(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番茄酱受热后的现象。 六、科学与生活 答:①跑到空旷处。 ②保护好头部、蹲在桌子下面或墙角处。

③撤离时要有序、不能慌乱。 ④听从老师的指挥,不单独行动。(意思对即可) 2018年五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 一、查漏补缺(34分、每空1分) 1、振动振动停止振动 2、声波四面八方 3、固体液体气体真空 4、外耳中耳内耳中耳内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 椭圆形的半透明耳蜗 5、大小高低振动幅度振动幅度高低 6、音乐噪声 7、噪声污水废气垃圾 8、工作休息心情烦躁 二、明辨是非(16分、每题2分) 1、对 2、对 3、错4对、5、对6、错7、对8、错 三、珠海拾贝(14分、每空2分) 1、B A 2、B A 3、A 4、B 5、C 四、我的科学研究(12分、每空2分) 1、隔着水槽壁也能听到闹铃声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2、音叉振动,水面有波纹,并有水滴溅起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大小 五、猜想方案 1、答: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传播的,传播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并且声音能 在气体中传播,所以汽车的喇叭声是由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 我的方案: (1)把一个闹钟放在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 (2)把闹钟放入抽净空气的罩内,看能否听到声音。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体温计是根据__水银热胀冷缩_的原理制成的,40℃时水银体积(大)35℃时水银体积(小)。这种现象主要和水银内部的(微粒运动)有关。 2、太阳的热是通过(辐射)方式传播到地面上的,烧开水是通过(对流)方式传播热量的。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和(方向)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就是利用太阳下影子的这种变化而计时的。 4、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叫(泄水)型水钟;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的叫(受水)型水钟。 5、清水和盐水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一样)。 6、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造成了地球上(四季更替_)现象。 7、用手往下按一块在水中的泡沫,会感到手上有一种向上的力,这是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作用。 8、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判断时间。它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 9、根据单摆的(等时性)特点,人们制成了摆钟。 10、许多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有些物体比较特殊,例如(4℃)以下的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二、判断题 (1)热水袋水温60℃,人的手接触热水袋,热量从手上向热水袋传递,这样的热传递形式叫热传导。(×)(2)羽绒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衣多,所以冬天要穿羽绒衣。(×)

(3)如果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沉的,那么它在食用油中一定是浮的。(×)(4)夏天自行车的轮胎的气不能打的太满,否则会因气体热胀而爆胎。(√)(5)地球的自转引起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年。(×)(6)提出“日心说”的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7)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它在水中的沉浮状况也是不一样的。(√)(8)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9)有一只摆钟,每天总是走快一点,应该往下调节摆锤下面的螺母。(√)(10)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6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浮。(×)(11)人们用铁做锅,而不用铜做锅,是因为铁的导热本领比铜强. (×)(12)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例如人可以大约呼吸60次左右心跳20次左右。(×)三、选择题 (1)一个茄子在水中是浮的,把它切成四分之一大小后茄子在水中是(b)A沉B浮C无法判断 (2)相同体积的50℃水和10℃的水比较(a) A冷水重B热水重C无法判断 (3)往大小厚度相同的塑料杯、铁杯、陶瓷杯里倒热水,5分钟后杯中水凉的最快(a) A铁杯B塑料杯C陶瓷杯 (4)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北京在东面,乌鲁木齐在西面,一天中先迎来日出是(b) A乌鲁木齐B北京C无法判断 (5)1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的水和最后10毫升的水比较(b)A后10毫升滴的快B前10毫升滴的快C滴的速度一样

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期末测试卷 苏教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上)小学五年级科学 素质教育期末检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 一、科学知识积累及运用:(每空2分、共36分) 1、地球的自转产生了()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2、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进 行的()。 3、一个简单的电路是有()、()()、()四 部分组成。 4、血液相当于(),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 小肠吸收的()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 ( )和()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5、()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 的()、事物之间的(),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五年级科学第五单元4—1 6、人体能使电流通过,所以人体是(),但塑料是()。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月相的周期变化是( )。

A、一周 B、一个月 C、一年 2、()可以使物体形成倒立的像。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3.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利用了() A.反射 B.折射 C.直线传播 4、下列物品中()反射效果最好。 A、白色的瓷砖 B、砖块 C、树皮 5、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将出现的现象是()。 A、石灰水开始升温 B、石灰水变得浑浊 C、石灰水变得更清澈 6、影子的长短是由()决定的。 A、物体的高矮 B、观测者的位置 C、太阳的高度 7、()对保护心脏不利。 五年级科学第五单元4—2 A、保持良好的情绪剧烈运动 B、剧烈运动 C、合理饮食 8、在检测暗盒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暗,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 A、一根导线 B、一个灯泡 C、一节电池 9、下列哪种做法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练习题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2、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植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网状结构,叫做()。 3、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5、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只蝗虫。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只鸟。 6、()是美国最大、最著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个自然保护区。 7、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

二、判断题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应保持相 同。 ()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两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4、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鹰麻雀小 麦。() 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 的。 () 6、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 的。()7、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 物。() 8、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张 “网”。()

9、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 10、几十只蜘蛛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蜘蛛群落。() 11、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 用。()12、自然界的鸟类很多,我们捕杀几只是没有关系 的。() 13、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 14、人类的各种活动会把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15、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 16、种子发芽必须要有 水。 () 1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 好。()

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用小塑料袋密封装着的热水,将它放入冷水里,将会看到它是( )。 A.沉的 B.浮的 C.在冷水中间部位停留 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 ( )。 A.头顶正上方B.北斗七星 C.北极星 3.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了,下列()分析是正确的。 A.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距离增大了 B.组成物质的微粒增大了 C.组成物质的微粒增多了4.相同重量的下列物体,只有一种在水中能浮,最有可能的是( )。 A.B.C. 5.下列三种物体的大小、形状都相同,传热最快的是()。 A.铜条 B.木条 C.塑料条 6.原来在水中沉的物体,想办法增大它的( ),这个物体就可能在水中变成浮的。A.重量 B.体积 C.形状

7.轮船浮在水面上,轮船受到的浮力()重力。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8.在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锤的重量有关时,我们应保持( )不变。 A.摆锤的重量和摆绳的长度 B.摆绳的长度和摆幅的大小 C.摆锤的重量和摆幅的大小 9.一个量杯中原来有200毫升水,把一个物体放入后,水面刻度为260毫升,那么这个物体排开的水量是( )毫升。 A.260 B.200 C.60 10.浮着的物体被拉到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 A.重力 B.重力加拉力C.重力减拉力 二、填空题 1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__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12.马铃薯在清水中会________,在浓盐水中会________。 1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________。 14.“地心说”理论指出,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________旋转,并且每天做________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每天都在有规律地东升西落。 15.如图所示,两位同学从不同的高度将同一个摆的摆锤放手,则摆锤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

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28分) 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2、太阳钟也叫是测量的工具,它是根据制造出来的。 3、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来的,他认为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 日心说”。 5、月相变化规律是:。 6、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等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答案不唯一) 7、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比如: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 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8、根据植物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 花钟”。 9、凸透镜具有、、的作用。 10、阳光可以被分解为七色光。 1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行进的。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12、凸面镜使人看起来变,凹面镜则使人看起来变。 13、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 14、越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 二、选择题(28分) 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A、太阳的东升西落B、乌云的遮盖C、地球的自转、 2、月相的周期变化是()A、一年B、一个月C、一周 3、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A、月牙B、满月C、不出现月亮 4、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A、早晨B、中午C、傍晚 5、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 6、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早晨——下午B、中午——晚上C、傍晚——早上 7、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 8、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A、上午B、下午C、夜晚 9、关于小孔成像说法正确的是() A、孔越大像越清晰 B、和光的行进无关 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10、下列光源是自然光源的有()A、日光灯B、荧光棒C、阳光D、蜡烛 11、牛顿通过()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A、三棱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12、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正确。 A、铅笔向上折 B、铅笔向下折 C、铅笔变细了 D、铅笔变长了 13、阳光下绿色的物体,它反射的光是() A.、白光B、绿光C、红光 14、有关光的行进说法正确的是()A、S形B、曲线C、直线 三、判断题。(6分)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检测卷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检测卷 (共6份) 期末检测卷(一) 一、选择题。 1.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间隔是(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2.物体受热后会膨胀,这是因为()。 A.组成物体的微粒变大了 B.组成物体的微粒之间的距离变大了 C.组成物体的微粒的运动速度变慢了 3.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 A.浓盐水 B.清水 C.马铃薯 4.小华同学准备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计时器,现在他做的计时器1分钟摆动了50次。你认为应该怎么调整这个计时器( )。 A.增加摆锤的重量 B.增加摆绳的长度 C.缩短摆绳的长度 5.在金属的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A.银和水银 B.铁和铝 C.锑和 6.铁锅锅柄上的胶木是一种热的( ) A.良导体 B.不良导体 C.绝缘体 7.沙漏(如右图)也叫沙钟,是一种测量时间的工具。沙漏可以用来测 量时间的学原理是( )。 A.每次上玻璃球中的沙子全部流到下玻璃球所需的时间相同 B.每次上玻璃球中的沙子全部流到下玻璃球所需的时间不同 C.沙子往下流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8.相同体积的80℃的热水和20℃的冷水相比较,( )。

A.两者一样重 B.热水重 C.冷水重 9.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50N,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15N,那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 )。 A.下沉 B.上浮 C.停在水中的任何深度的地方 10.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 )。 A.24小时 B.12小时 C.1小时 11.下列被“日心说”理论排除的假说是()。 A.太阳不动,地球沿着逆时针方向自转 B.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沿顺时针方向公转 C.太阳不动,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12.用一定量的橡皮泥做小船,把船的排水量做得大些,船装载的货物就会()。 A.多些 B.少些 C.不变 13.下列地方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澳大利亚 B.中国 C.南极洲 14.夏天,我们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应该()。 A.不要充得太足,容易爆胎 B.充气多少无所谓,都可以 C.给轮胎尽量充足气,这样可以省力一些 15.小明制作了一个潜水艇模型(如右图).为使潜水艇模型下沉,必须通过进排气管处( )。 A.往艇内吹气 B.从艇内向外吸气 C.吹气吸气都可以 16.潜水艇的沉浮是通过改变潜水艇的( )来改变。 A.体积 B.形状 C.轻重 17.古时候的人们能用水钟计时,某校五(2)班第八小组在学习了水钟之后,也尝试 着制作了一个水钟,如右图所示的水钟属于( )水钟。 A.受水型 B.泄水型 C.混合型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 元检测题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姓名 一、填空题。(错一空扣1分) 1、种子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3、在做种子发芽实验时,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来进行分组对比实验。 4、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和养料。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9、生物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如一片树 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4、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最大、最着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 个自然保护区。

15、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二、判断题(错一题扣1分)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两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4、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鹰、麻雀、小麦。(×) 5、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绿豆发芽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行(×)8、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的。(√) 9、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10、动物的生存与植物没有关系(×) 11、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张“网”。(√)12、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 13、自然界的鸟类很多,我们捕杀几只是没有关系的。(×) 14、几十只蜘蛛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蜘蛛群落。(√) 15、青蛙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16、种子只在种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17、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18、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等级 一、填空题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简单,由 外壳和内部的组成。 2、病毒可以分为三类病毒、病毒、病毒。 3、病毒的形态有三种,,。 4、细菌是一类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才能观察到。 5、腐生细菌在生命活动中,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 和。 6、真菌是既不属于又不属于的一类生物,目前发现的约 有种,它主要包括、 和。 7、真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家庭制作的甜酒时要用到 制作酱油时要用到而制作馒头时则离不开。 8、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从土壤中吸收和进行 生活的。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菌的基本形态() A.球形 B、杆形 C、蝌蚪形 2、下列不是单细胞生物个体的是() A草履虫 B病毒 C、细菌 3、下列菌种中可以用来发酵造酒的是() A、酵母菌 B、青霉菌 C、根霉菌 4、蘑菇是一类个体比较大的() A、细菌 B、霉菌 C、真菌 5、蘑菇的生活方式是() A、寄生 B、腐生 C、寄生核或腐生 6、在蘑菇组成结构中,生有孢子的结构是() A、菌伞 B、菌盖 C.菌褶 三、判断题 1、预防脊髓灰质炎的主要措施是注射疫苗。() 2、病毒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中,并对这些生物造成危害。() 3、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他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育有害的一面。() 4、细菌和病毒一样,形体十分微小,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 5、夏天,鲜肉容易腐败变质,这是由腐生细菌引起的。() 6、细菌能使人致病,因此,细菌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7、味道鲜美的蘑菇是从湿润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种植物。() 8.酱油、酸醋、豆腐乳的制作中都是要用到多种霉菌。() 四、简答题 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采到蘑菇,说说怎样识别有毒的蘑菇。 2、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的活动特点是什么? 3、举例说明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 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五年级科学(教科版) 一、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 。 2、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 3、光是沿( )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 )。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 )和( )最长,( )最短。 5、地球内部可以分为( )、( )、( )三部分。 6、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 ),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 )。 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 ) 和( ) 两种方式。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前的括号内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22分)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 2、多种植物,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 ) 3、所有的光源在发光时都会发热。 ( ) 4、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 ) 5、折射就是光照在物体上返回来的现象。 ( ) 6、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 ) 7、光的多少与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 ) 8、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 ) 9、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 ( ) 10、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 ) 11、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较大地减少摩擦力。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22分) 1、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 A 、右边 B 、左边 C 、后面 2、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 )。 A 、立晷 B 、地平日晷 C 、赤道日晷 3、牛顿通过(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三棱镜 4、下面的物体吸热最慢的是( )。 A 、白色纸 B 、粉色纸 C 、黑色纸 5、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 )正确。 A 、铅笔变长了 B 、铅笔变细了 C 、铅笔向下折 6、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孔越大像越清晰 B 、和光的行进无关 C 、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7、( )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A 、水源 B 、黄金 C 、土壤 8、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 )内。 A 、地幔 B 、地壳 C 、地核 9、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和滑动的摩擦力谁大( )。 A 、滚动 B 、一样大 C 、滑动 10、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 )的原因。 A 、弹力 B 、推力 C 、重力 11、自行车的( )用的是增大摩擦力的原理。 A 、刹车 B 、扶手 C 、轮子 四、连线题(共13分) 1、请给下面的特征与生存环境连线(6分) 仙人掌 叶 刺 热带雨林 松 树 叶宽大 山地 香蕉树 针形叶 沙漠 2、连线题(每线1分,共3分) 潜望镜 凹面镜 放大镜 平面镜 太阳灶 凸透镜 3、连线题(每线1分,共4分) 汽车轮胎上的花纹 增大摩擦力 钥匙插不进去,往锁孔里加油 拉拉链时打上一些蜡油 减小摩擦力 跑步用的钉鞋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形成性测试试卷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 2、根据土壤中含有和的含量,可以将土壤分为、和。 3、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由吸收的。 4、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中运用的实验方法是。 5、根据食性对动物的分类,可分为、和。 6、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送到植物全身各处的。 7、沙质土中容易流失,但好;黏质土透气性透水性;壤土透气性,既保又保。 8、植物茂盛的地方的现象少,这说明根有涵养水土的作用。 9、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它们也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它们的生存也需要人类的。 10、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存在于中,大多数新鲜蔬菜的含水量约为其自身质量的。 11、“雨露滋润和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12植物的生长和土壤的、、等密切相关。 二、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土壤的保水能力由低到高依次是() A、沙质土、壤质土、粘质土 B、沙质土、黏质土、壤质土 C、壤质土、黏质土、沙质土 D、黏质土、壤质土、沙质土 2、花、草、树木的种子落在土壤里,在()不会萌发。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3、胡萝卜的食用部分是() A、茎 B、根 C、叶 4、黑猩猩属于() A、肉食性动物 B、草食性动物 C、杂食性动物 5、准备三盆生长情况相同的绿豆苗,把它们都放在向阳的地方。甲盆不浇水,乙盆浇适量的水,丙盆多浇水。10天后,()盆绿豆苗生长情况最好。 A、甲 B、乙 C、丙 三、判断(共20分,每小题2分) 1、动物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 2、我们平时吃的豆芽就是靠种子萌发出来的。() 3、根和叶的作用是通过茎来实现的。()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检测(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 (检测用时: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蚯蚓喜欢生活在 和 的环境里。 2.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 3.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 ”,用大写字母 “ ”表示。 4.种子发芽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有一定的 、适宜的 和空气。 .地球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和 三部分。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选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和种类( )。 A .越多越好 B .越少越好 C .平衡才好 2.从地形图上可知道,中国的西部多( )。 A .高山 B .平原 C .盆地 3.由于受水、大风、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 )。 A .侵蚀 B .风化 C .沉积 4.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 A .凹透镜 B .凸透镜 C .平面镜 5.我们滑滑梯的运动方式是( )。 A .滑动 B .滚动 C .推动 6.物质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 )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A .会 B .不会 C .不一定会 7.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就( )。 A .大 B .小 8.一天之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 A .总是由长变短 B .总是由短变长 C .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18分) 1.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 2.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低,压力越来越小。( ) 3.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 ) 4.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 5.实验证明:光不一定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 6.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 7.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 8.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小;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大。( ) 9.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不会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 四、科学认识(16分) (一)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个 长方体,分别画出它们在墙上或 桌面上的影子。(每画对一处2 分,共4分) (二)下面是探究岩石变化的过程。请根据下图,在括号内和横线上填合适的内容。 (每空2分,共6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