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入侵与环境安全问题

生物入侵与环境安全问题

生物入侵与环境安全问题
生物入侵与环境安全问题

生物入侵与环境安全问题36

姓名:李昕学号:20130407104 班级:2013级土木工程1班摘要:环境污染问题不断恶化,引进生物进行污染治理已在多国实行,环境问题得到稳步改善,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外来生物对当地环境安全问题带来了新的威胁。由于在新环境中没有天敌的捕杀导致数量急剧上增。环境再次受到破坏。因此该不该引进、引进什么样的外来生物、如何引进和引进以后该怎么防止其构成新威胁成为现在应该思考的问题。

Abstract : under the worsen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many countries have token the same pollution treatment ,by introducing new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 problem improved steadily .However,along this treatment,that the exotic creatures can’t be harmony with the local environment and bring threaten to the safety of the local environment .In the new environment ,there is no energy to the new creatures ,which led to the number of them increase

dramatically .At the final result ,the environment damage again .Therefore ,the problem whether introduce new living beings or not,how to pick the right way to introduce and the matters to deal with after the introduction should be thought carefully .

关键词:生物入侵生物防治威胁生物多样性

12014年10月16日,一条重磅新闻再次将生物入侵问题拉入大众的视野,美国的多条河流内亚洲鲤泛滥成灾,非常欢迎中国人去吃鱼。体重近30公斤的亚洲鲤跃出水面,这一中国长江上也难得的景观,在美国密西西比河却极为常见。亚洲鲤又怎么会出现在遥远的美国水域内?为什么在亚洲视为美味的亚洲鲤在美国却如此“不值钱”?

1.1原来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的池塘和河流内长出大量的水藻,导致池塘和河流内水体氧气含量急剧下降,大量水生物死亡,水生物的尸体漂浮在水面上,水体发臭。很快,美国人发现亚洲鲤对水藻的清理绝对是“利器”,于是美国南部一些地区从中国进口了一批亚洲鲤放养在池塘和河道内。由于亚洲鲤每天能摄入相当于其体重40%的水草、浮游生物或野生蚌类,所以美国的水藻问题

在引进亚洲鲤后迎刃而解,亚洲鲤也从此在美国正式“安家落户”。

1.2成年亚洲鲤鱼适应性较强,每天都要吃掉相当于自身体重一半左右的食物。又因为美国河道内的水藻众多,给了亚洲鲤得天独厚的生存优势,开始疯狂繁殖生长。在美国伊利诺伊河内,每英里平均生活着上万条大大小小的亚洲鲤鱼,他们从本土鱼口中大量抢夺食物。美国本土鱼大量死亡,物种数量急剧下降。于是就有了新闻中出现的那一幕。

2 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扩展到一个新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同时对当地已有生物产生不利影响。与生物入侵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是外来种和入侵种。外来种(alien species 或exotic species)是指因种种原因被引入到非原生地的物种。入侵种(invasive species)是指在引入地建立了足够大的种群,并向周围地区扩散,对新分布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明显影响和损害的外来种。外来入侵种所产生的影响可以从如下五个水平进行研究:个体效应,遗传效应,种群动态效应,群落效应及生态系统过程效应。

2.1个体效应:在入侵种的作用下,生物个体的形态学可能发生改变。面对新的捕食者和竞争者,当地种的个体会改变其对生境的利用或活动模式。此外,在引入捕食者和竞争者的条件下,当地种个体的统计参数也可能发生变化,如生长变缓或繁殖力减退。

2.2遗传效应:入侵种对本地种的遗传效应可以通过杂交和基因渗入而发生直接作用,也可以通过改变自然选择模式或当地种群内的基因流而发生间接作用。入侵种和当地种之间的杂交可以产生若干后果。①产生一个新的、具有入侵性的杂交基因型;②产生不育的杂交后代,后者将与当地种竞争资源,并能引起稀有种群的配子的浪费;③大量的杂交与广泛的基因渗入可以通过“基因污染”,而使当地类群绝灭。

2.3种群动态效应:面临外来种的作用,当地种的种群可能在数量、分布、年龄结构、种群增长率方面发生改变,最极端的影响就是当地种灭绝。

2.4群落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入侵的群落的物种构成可能会向对入侵种有抗性的方向转变。此外,为适应生物入侵群落中当地种在生理、行为和形态方面的可塑性变化也能够减轻入侵种的影响。

2.5生态系统过程效应:外来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不会马上显现出来,而是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够到达较明显的程度。

3 地球上的生物已经存在了上亿年,现在由于人类的干扰和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受损,功能不健全,为外来有害生物的进入创造了机会,目前全球外来生物影响和破坏作用日益加剧,已经酿成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此,为了生态系统可以重新回到稳定,为了生物多样性可以不再降低,为了生态环境安全得到保障,生物入侵问题必须加以制止和制定一个长期的策略。

3.1化学控制化学控制可能仍然是在农业上控制生物入侵的主要方法。虽然化学农药具有效果迅速、使用方便、易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等优点;但不幸的是,使用化学农药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往往会杀灭许多本地物种,对人类和非靶物的健康造成危险。例如,DDT产生的问题众所周知。其次,费用较高,在大面积山林及一些自身经济价值相对较低的生态环境如草原使用往往不经济、不现实。另外,害虫抗性的频繁进化,高的费用以及重复应用的必要性通常使化学控制不可行。若是在大型自然区把控制入侵种为目标,那么化学方法的费用是被禁止的。另外对于许多种多年生外来杂草,大多数除草剂通常只能杀灭其地上部分,难以清除地下部分。

3.2机械或物理控制利用一些机械设备或其他物理方法来防除有害生物对环境安全,短时间内也可迅速杀灭一定范围内的外来生物称为机械控制。主要有如下几种:①依靠人力,捕捉外来害虫或拔除外来植物,利用机械设备来防治外来生物,利用黑光灯诱捕有害昆虫等。②通过物理学的各种途径防治也可控制外来有害生物,如用火烧和放牧方法控制有害植物。③种树和覆盖地表也是控制外来杂草的好方法。

3.3生物控制生物控制是指从外来有害生物的原产地引进食性专一的天敌将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基本原理是依据有害生物-天敌之间的生态平衡理论,使得有害生物-天敌之间相互调节、相互制约,恢复和保持这种生态平衡。因此生物控制可以取得利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结果。

4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出现问题,其他方法都不起效或者起效甚微,到底该引进什么样的外来生物呢?首先,引进的外来种应该对现有的

环境问题得到解决,能够将眼下的环境问题得到稳固的改善。其次,等到现有的问题解决之后,引进的外来种不应该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威胁,不能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如果引进的物种对当地会产生安全影响,那就必须考虑是否也要从引进种的当地引进它的天敌,并且天敌也应该在本区域内不造成危害,或者本区域内有制约引进种的制约因素。

5生物入侵控制的长期政策

生物入侵正已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的自然群落和生态性状。在全社会建立系统的防范对策是必要的,控制生物入侵的长期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管理能力:加强对无意引进和有意引进外来入侵种的安全管理;

5.2监管能力: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查明我国外来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作用;

5.3教育宣传能力:加强对生物入侵危害性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的防范意识;

5.4阻击能力:积极寻找针对外来入侵种的识别、防治技术,以对当前生物入侵的蔓延趋势加以有效遏制;

5.5预警和信息处理能力:应对潜在入侵种进行风险评价,还应在掌握外来种包括潜在的外来种信息的基础上,建立外来种信息库与预警系统,完善世界、国家、区域生物安全体系。将外来种对环境影响评估纳入成本-收益分析体系,会更加科学地指导引种实践。

6.1不光是上面说的美国,我国现在的生物入侵情况也不容忽视。生物入侵现象已经遍及我国34 个省级行政区,尤其是南方和东部沿海城市,改革开放以后,这些地方对外开放程度给生物入侵带来了方便。其实早在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时,生物入侵就已经在中国出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公布的第一批生物入侵品种多达16种。我们餐桌上的小龙虾和牛蛙就是生物入侵的代表品种。当然这两样还算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点作用,但是更多的则是严重的制约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关于外来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我国也有初步的统计报告。列举数字是枯燥的,但我们还是不得不仔细阅读以下统计报告:保守的估计,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美国白蛾、松干蚧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

与危害的面积在我国每年已达150万公顷左右。水稻象甲、美洲斑潜蝇、马铃薯甲虫、非洲大蜗牛等农业入侵害虫近年来每年严重发生的面积达到140万至160万公顷。每年由外来种造成的农林经济损失达574亿元人民币,仅对美洲斑潜蝇一项的防治费用,就需4.5亿元,每年打捞水葫芦的费用需要5-10亿元以上。

6.2云南是我国鱼类种类最为丰富的省份,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出于产业经济的目的,两次大规模地移殖和引进外地鱼类。第一次是在1963-1970年间引进“四大家鱼“等经济性鱼类,并带进麦穗鱼和虎鱼等非经济性鱼类;第二次较大规模的引进是在1982-1983年,把太湖新银鱼和间下鱼等引进滇池、星云湖等湖泊。现在云南原有的432种土著鱼类中,近5年来一直未采集到标本的约有130种,约占总种数的30%;另外约有150种鱼类在60年代是常见种,现在已是偶见种,约占总种数的34.7%;余下的152种鱼类,其种群数量也均比60年代明显减少。在过量捕捞、水利工程、围湖造田、外来鱼类,这4个导致云南鱼类濒危的因素中,外来鱼类是导致土著鱼类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最大因素。滇池蝾螈的灭绝也与滇池引入外来种有密切的关系。肆虐上海崇明岛的可怕入侵生物--互米花草,因其具有固沙促淤作用,20年前从美国引进,由于缺少天敌,互米花草目前已成为整个崇明海滩的绝对霸主,导致鱼类、贝类因缺乏食物大量死亡,水产养殖业遭受致命创伤,而生物链断裂又直接影响了以小鱼为食的岛上鸟类的生存,“如果再不加以控制,崇明岛的生物链就将严重断裂。“互花米草目前又在福建沿海等地大量蔓延,沿海滩涂大片红树林的死亡就是互花米草造成的恶果。

6.3所有这些,不论是餐桌上令人垂涎三尺的小龙虾或者是牛蛙,还是在肆虐我国东北、华北的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等森林害虫,以及堵塞上海河道、覆盖滇池水面的水葫芦都是“生物入侵“惹的祸。它们的危害之大已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以致有人称它为“整个生态系统的癌变”。

7“缺乏天敌是造成外来种扩张的重要原因,但其引入却绝大部分与人类有关。生物入侵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活动把这些物种带到了它们不应该出现的地方。物种本身无所谓‘有害的'还是‘无害的',入侵种也只不过是呆错了地方,而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常常是人类的一些对生态环境安全不负责任的行为。”解焱博士认为,外来种入侵问题关键是人为问题。人类作为自然界的高等动物,是自然

界的骄傲,同时这令自然界骄傲的人类却在破坏着自然界,破坏着生态系统,破坏着环境。生物入侵是人类主观改造环境反映出来的一个客观现象,生物入侵现象的出现也正是提醒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要弄巧成拙,破坏了环境,破坏了自然。保护环境安全是每个地球村公民都应该尽到的义务,防止生物入侵,保护环境安全!

参考文献

1、《环境生物学》熊治廷化学工业出版社

2、《现代环境生物技术》王建龙文湘华清华大学出版社

3、《环境生物学》段昌群科学出版社

4、《有害生物入侵的危害及防治对策》邵春丽谢冰上海化工出版社

5、《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控对策》巴哈提古丽内蒙古林业科技出版社

6、《生物入侵及影响》向言词彭少麟生态科学出版社

内蒙古环境问题综述

内蒙古环境问题及媒体关注综述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有限和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严重挑战,而这三大问题的解决都与气候条件有关。风调雨顺则国泰民安;而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冻害等灾害则直接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水和能源等条件,特别是大范围、持续性的旱涝灾害常常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水资源和能源出现危机,经济失调,环境恶化,大片土地沙漠化。内蒙古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气候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随着社会城市化,发展多样化,引起土地退化,过度利用资源造成环境恶化。 长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虽然也在整治,局部地区也确有改善,但总体仍在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地荒漠化的面积不断扩大,气候干旱化趋势日益东扩,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地生产力在衰减,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等。严重恶化的环境难以逆转。土地荒漠化问题几百年前,内蒙古西部原来是良好的牧场,而今已成为荒漠戈壁滩了。哲里木盟、乌兰察布盟、兴安盟、赤峰地区的沙漠化问题也很严重,在农牧交错地带,是一条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地带,地理学家称之为危急地带。通过考察和调查,发现干旱趋势仍在加剧,其成因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锡盟正兰旗境内的元代上都和伊盟乌审旗境内的赫连勃勃的流万城,曾是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时湖泊密布,牧草繁盛,而今湖泊干涸,草场萎缩了。导致荒漠化在扩展,环境在恶化。 气候干旱化趋势东扩从近五百年的旱涝史料分析表明,自治区中

西部存在着三年就有两年干旱,七年出现全区一次大旱的状况。近四十年来出现更加频繁。旱情加重,干旱区域界线不断东移。由于气候变暖,地面蒸发量增多,致使下垫面土层越来越干燥,遇到大风天气就飞沙走石,形成风沙甚至出现黑沙暴。据新浪网报道,1995年5月5日,阿拉善盟出现沙尘暴使工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315亿元。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816万平方公里。流失坡耕地面积达15814万公顷,占全区耕地的三分之一。水土流失危害严重,坡耕地逐年减少,广种薄收,出现越垦越穷的局面。由于水土流失,内蒙古地区向黄河每年输送118亿吨泥沙。皇甫川地区土壤侵蚀模数高达2500—20000吨/平方公里。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矿产资源开发,经济建设和道路建设迅速发展,造成水土流失日益加剧。 土地、草场生产力锐减由于滥垦、滥伐、滥樵、滥牧以及重用轻养,重伐轻造,重农轻牧,导致土地生产力急剧下降。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大气降水是多种因素而形成。据水利部门分析,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全区降水除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略有增加外,大部分地区明显减少。随着气温升高,蒸发量加大,水资源总量在递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所致,1980年全区总用水量为104亿立方米,1990年增至140亿立方米。十年以增加34%的速度在发展,出现地表径流量减少,湖泊缩小,湖水咸化,地下水位下降的现象。内蒙古多数城镇以地下水作供水水源,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多,用水量不断增加,超采严重。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 世界在不断地发展,时代在不断地进步。科技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世界正在慢慢的变得越来越近,全世界之间的距离也慢慢的变得更加近,带来的结果便是全球化,全球化已经俨然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造成的结果便是世界各国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全球化有利也有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利用它的优势,尽量减少弊端,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我们知道,时代判断是最高层次的战略判断,也是国家安全环境的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是在一個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生的,这就是“全球化时代”。毛主席曾经说过:“自从帝国主义这个怪物出世以后,世界上的事情就联成一气了,要想割开也不可能了。”而当下的经济全球化更加促使了国家安全的全球化。一个强大的国家,兵不血刃就分崩离析了;一个小国的货币贬值,招来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当代唯一的超级大国,被几个游侠式的人物拖入了一场“全面战争”;对“SARS”和“禽流感”的防范,催生了“全球预警”机制;海啸、地震、飓风等也引发了许多国家的军事救援行动……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深刻影响的大背景下,我们面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类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新图景。当今世界,再也没有人能够回避这样一个问题——“全球性安全”。全球化时代给人类的安全问题帶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全新的变化,不从这个大前提出发,我们就搞不懂今天的安全问题和战略问题。 全球化时代安全问题的第一个本质特征是安全的两重性特征。利益规定安全,从来如此。全球化时代下国家利益关系的性质与过去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零和状态下国家关系的性质大多是单一性的,那就是对立与对抗,而全球化时代国家关系的性质是非零和的,普遍具有两重性。全球化没有消除对立和对抗,相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激化了各种矛盾,加剧了全球范围的冲突。但与此同时,国家之间的同一与合作因素也在增长。相互依赖与相互竞争的同步加深,使国家间的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对安全行为的驱动也双向化。对立的利益导向冲突,共同的利益导向合作。在全球化时代,随着国际相互依赖的不断加深,国家利益的同一性的分量在上升,它虽然不可能取代利益的对立与冲突,但却能与同步存在的对抗因素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状况要求安全的行为主体把针对安全两重性的两手策略上升到战略手段的层面来运用,善于在国家利益的对立与合作中把握平衡,在利益的求同存异中找寻出路,以达到维护安全的目的。 全球化时代安全问题的第二个本质特征是安全的整体性空前加强。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是生产力的扩张和资本的扩张。生产力的扩张把全球的生产和生活日益整合为一个整体,由此也提出了在完整意义上和全球层面上维护安全的课题。资本的扩张没有消除资本主义最深刻的矛盾,只是改变了这些矛盾的表现形式和发生作用的范围,因而使老的安全威胁具有了新的形态和更大的活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对一国的安全威胁往往具有了针对别国的性质。例如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户美国拒不签署《京都议定书》,而全球气候变暖效应所造成的地球气候异常直接危害了美国,卡特里

食品安全问题表现及解决方法的讨论(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食品安全问题表现及解决方法 的讨论(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食品安全问题表现及解决方法的讨论(最 新版)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表现为多种多样的问题,同时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怀疑和恐慌。防止一起又一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各种违法行为屡禁不止,要避免这一系列我们不愿看到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原因对策 正文: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回顾几年来的各种安全事故令人触目惊心。2003年,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对肠食道胃粘膜有影响,可能致死;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严重可致死;2005

年,碘超标的雀巢奶粉,影响甲状腺功能;2006年,含瘦肉精的猪肉,人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2008年,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可能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严重者可致死。这些骇人听闻的消息我们已不陌生。各级监管部门对此的执法检查,也从来没终端过,而且还会在每年的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而且2007年还进行了全国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另外我国法律在这方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等,可见我国对食品安全有很强的的整治力度。但令人不解的是,监管部门的工作,劣质食品依然层出不穷,时时令我们提心吊胆。这些都涉及到一个名词:食品添加剂,所谓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的食品中的天然或者化学合成物质。食品添加剂按其原料和生产方法可以分为化学合成添加剂和天然食品添加剂。一般说来除了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外,其余的都可以归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主要来自植物,动物,酶法生产和微生物菌体生产。世界各地至今没有统一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问题”》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所谓追溯体系,就是通过线上线下等手段,采集记录农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产品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 近年来,一个完善的追溯体系正在形成。国务院和相关部门陆续 出台了10多项重要政策意见,明确了追溯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和保障 措施。例如,在标准规范方面,先后研究制定了肉菜、中药材及酒类流通追溯编码规则、数据格式、接口规范等22项行业标准,为追溯体系互联互通和全国推广打下基础;在法规建设方面,一些行业追溯体系 建设要求先后写入《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中医药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上海、福建、甘肃等地先后出台了本地食品安全信息追 溯管理办法,北京、石家庄、牡丹江等市出台了专门性地方政府规章;山东建立起政府部门间追溯数据共享方案,拟定追溯体系运行考核制度和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应急预案,推进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很多地方利用电子化、信息化手段,破解追溯难题。例如,北京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肉菜商品流通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的电子化。不少地方还将追溯与微信、支付宝等交易手段相结合,提高消费者使用追溯平台的积极性。 (摘编自彭训《把“追溯”进行到底》,《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 年02月13日) 材料二: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2月12日,新加坡国会三读通过新加坡食品局法案,日后将由单一机构监督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并协助 新加坡农业食品业探索机遇,将新加坡打造为农业食品中心。 新加坡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为法案进行二读时说,全球农业食品环境正在迅速改变,随着发展中国家收入的增加,全球粮食需求预 计也将上扬60%。与此同时,全球食品供应链越来越复杂,意味着食品有更多机会遭受污染,并且在问题发生后会更难找出污染源头。因此,成立新加坡食品局将有助政府全方位地应对整个食品供应链中所 发生的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事件。 (摘编自《新加坡将由单一机构监督食品安全》,海外网2月13日 电) 材料三: 据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负责人介绍,为有效保障市民食品安全,中心加大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检验工作力度,每日出动食品快速检 测车,对粮食制品、肉及肉制品、食用油、豆制品、禽蛋制品、调料 和调味品、乳制品等节日热销食品开展重点检验,主要检测这些品种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新鲜度等易出问题的项目。快检过程中,检测人员严格按照食品抽检规程及产品抽样要求开展抽检工作,现场取样,现场快速出结果并及时公布,将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 报告市市场监管局处理,对不能及时得出检验结果的项目,将通过短信等方式向送检者告知,进一步确保了检验工作规范化、公开化、痕 迹化,受到群众“点赞”。

精品地理 选择性必修三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学习本章之后,能够运用地理工具或实地调查身边的环境状况,分析问题及成因,有理有据提出可行性对策(地理实践力)。能够综合分析各种区域性或全球性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够树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人地协调观)。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校及专业 2020~2021年中国大学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 环境科学专业 排名高校名称水平 1 北京大学5★+ 2 北京师范大学5★+ 3 南京大学5★ 4 复旦大学5★ 5 浙江大学5★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 排名高校名称水平 1 青海大学5★+ 2 北京师范大学5★ 3 河海大学5★

4 厦门大学5★- 5 华东师范大学5★-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人及职业 第一节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内容标准可参考“内容标准”3.5、3.6、3.7、3.8。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结合实例,说明环境安全问题的概念、表现及成因。(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举例说明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途径和措施。(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一、环境安全问题 1.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物种减少或灭绝、全球气候变化等。 2.环境安全 (1)概念: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2)表现 ①从自然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自然环境及其服务能力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 ②从人类社会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3.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 4.不同类型的环境安全问题

全球化与经济安全防范

全球化与经济安全防范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的关联性增强每个国家所面临世界经济波动、跨国贸易冲击和国际金融风险所造成的经济不安全性增强。区域性的金融危机以及近年来因各种突发性事件而引起的石油价格的不断波动,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安全敲响了警钟。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之争逐步让位于民族利益与经济利益之争经济安全问题应运而生并成为不少发达国家优先考虑的战略性问题。从发展中国家来看一方面它们迫切需要获得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又担心外国资本对本国经济和产业命脉实行控制从而危害本国经济健康安全地发展,这就存在着一个如何合理利用外资、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又要保护民族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金融等领域安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济的对外关联度、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外资的涌入造成国际收支的风险防范任务日趋加重的背景下理论界和产业界纷纷探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若干表现 (一)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技革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手段缩短了时空距离。 首先因特网的全球延伸缩短了时空到1999年,网上用户为1亿1千万互联网遍布世界从总统选举到世界小姐选美,从股票、证

券的买卖,到远程教学远程疾病治疗。信息技术革命使“天涯若比邻变成现实。” 其次国际分工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生产体系形成例如美国波音飞机的零部件是由1600多家其它国家公司生产日本本国轿车25%的零部件是海外生产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程度越来越高。 (二)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直接投资的大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组合促进了资本的双向流动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以经济为纽带的世界经济网络已经形成。 首先全球53000家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对外投资的90%其中,前500家全球最大的跨国公司控制了对外投资的50%。跨国公司的发展强化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的纽带。少数大的跨国公司不仅控制和影响着它国的经济而且对它国的政权格局、文化模式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其次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构造了国际分工的新格局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巨大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进行生产:在科技力量强的地区进行科研和产品开发,在税收低的地区进行注册在购买力最强的地区进行销售。跨国公司构造了全球分工新格局,把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国际组织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量建立和发展为贸易自由化和国际交易与合作提供了制度框架。

(环境管理)轮复习:第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9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考纲要求]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防治。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2)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知识讲解] 1、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1)人类与环境 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排放到环境中,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做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出现环境问题。 箭头①、②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Array质和能量。物质如矿产、水、土地、生物等资 源;能量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有些矿产包含着能量,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箭头③、④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 (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 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如:工业生产中的 废气、废水、废渣等。 箭头⑥、⑧是指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变化了 的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 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 性的,以后我们将会学到。 箭头⑤、⑦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情况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2)环境问题的表现 环境污染: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生态破坏: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臭氧层破坏、物种灭绝;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修水库引发地震、土壤盐碱化等。 (3)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生环境问题不能及时充分解决;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主要体现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国际水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生物多样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气候变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臭氧的消耗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国工业的发展加重了环境污染。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编号:SY-AQ-05678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 决对策 Causes and solutions of food safety problems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 策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什么事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food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二、中国目前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主要有:食品制造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添加有毒物质的情况仍然难以杜绝;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剂,加工食品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农

产品、禽类产品的安全状况也不容乐观;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面临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威胁,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害,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2006年有瘦肉精中毒事件、苏丹红咸鸭蛋事件、毒猪油事件。2007年有龙凤与思念问题速冻食品深圳撤柜事件、南昌统一方便面吃出烟头事件、北京王致和豆腐乳被指保质期内发霉事件。2008年有日本毒饺子事件、人造“新鲜红枣”事件、三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事件,2009年得雪碧汞毒门事件,2010年三聚氰胺的卷土重来。这些事件无不在昭示着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诚信问题已经到了谈“食”色变的地步。下面我们将要看的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1、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特别是以细菌、病毒为主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已成为危害人群,特别是危害学生健康的重要问题。 2、农业种植和养殖业的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农药、兽药滥用造成在食品中残留量过高的问题十分突出。

食品安全重要性

食品安全重要性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较多,与本文研究相关的议题主要包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与对策等方面。 (一)关于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的研究 食品安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国外对食品安全的理解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国外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侧重食品数量安全(Food Security)到侧重食品质量安全(Food Safety)的转变过程。D.Gale.Johnson等认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军事和战略考虑,二是缓解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食品需求缺口。Sen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应通过赋予社会和个人公平的权利与能力,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扩展这种能力,以根本改善食品安全状况,而不能仅仅依靠增加食品供给一个环节。 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食品安全的研究由国家行动转向市场行为,由生产行为与供应总量拓展到消费行为与分配状况等,即强调“每一个家庭都有获得粮食的能力”,同时逐步加强了对食品品质需求、食品卫生与营养安全,以及食品获取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等问题的重视。IFPRI的Von Braun等在对食品安全的研究中指出,食品安全除了基本的获取安全外,其他如健康、卫生的环境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照顾的能力等因素,也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Vandana Shiva 等研究认为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意味着足够的、安全的、营养的以及文化安全的食品。

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食品安全的内涵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食品供给安全(Food Security),它涉及食品供给数量的保证,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二是食品质量安全(Food Safety),它涉及食品质量的保证,以避免食品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学者们认为,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供给安全是两个不同的议题,但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对人类健康有共同的影响。 有部分学者从环境、生态、社会等层面对食品安全进行了界定。张文学等在对食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过程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食品安全的环境责任”概念"。吴泳将食品安全提到生态安全的层面上,并用生态文明的理论对食品安全做了探讨。周应恒等从经济学角度对现代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多层面分析,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现代生产和消费方式的产物。李磊认为食品安全是一个社会性概念,食品安全可看作是一种“社会约定”。这种“约定”涵盖了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及消费效应的全过程,既包括生产安全,又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又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又包括未来安全。 (二)关于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或因素研究 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涉及方方面面,非常复杂,主要包括环境因素、消费因素、管理因素、生物因素、技术因素、人为因素等。美国农业经济学家Kinsey教授指出,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食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整个食物供给链。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水、土壤和空气等农业环境资源的污染;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

全球化的安全问题

全球化的安全问题 摘要:世界在不断地发展,时代在不断地进步。科技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世界正在慢慢的变得越来越近,全世界之间的距离也慢慢的变得更加近,带来的结果便是全球化,全球化已经俨然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造成的结果便是世界各国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全球化有利也有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利用它的优势,尽量减少弊端,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中国,全球化,机遇 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随着几个超级大国的崛起,世界正在慢慢的全球化,目前,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具体来说,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有三个显著的标志:一是全球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它是伴随着冷战的落幕、两极对立格局的解体而到来的。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即只有把地球作为一个统一的生产空间来进行生产,才能最有效地释放它的巨大能量。二是计算机的普及和因特网的出现。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的革命性飞跃历来是时代转换的物质技术特征。因特网的连接,促成了信息的广泛分享和自由传播,为人类从全社会的范围有效地组织生产和消费等开辟了道路,加剧了社会的变革,特别是给国家安全带来深刻影响。三是以“9〃11”事件为开端的全球性问题的总爆发。历史进程常有某些重大事件作为标志。“9〃11”事件是全球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历史拐点。这一事件的发生说明,全球化发展中个别企业、个别国家的有组织性和整个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已经积累到了异常尖锐化的程度,这个深刻的矛盾通过全球恐怖主义、贫富对立、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的灾难性事件爆发出来,直接威胁到了人类正常的生存,使国际社会的治理与整合,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成为时代的紧迫要求。 那么全球化的到来,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给各国的政治安全及经济安全带来了一系列的利与弊,但是全球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任何人都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应该面对全球化,面对其带来的问题,更好的利用全球化,扬长避短,这样,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国家的安全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同国家的国家地位也会随之改变。全球化时代对国际安全和国家安全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对国家安全的特点做了新的规定。全球化突飞猛进地发展,给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问题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全球化时代有着许多新的特征,全球化时代安全问题的第一个本质特征是安

浅析我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浅析我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 要原因及对策(新版)

浅析我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对 策(新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吴仪副总理也说:“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由此可见食品安全工作是何等的重要。可以说,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问题。然而我国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频频曝光的假冒伪劣食品,接二连三的食品中毒事件,却让人感到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将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那么,我国为什么接连出现食品安全事故?能否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呢?笔者就此问题试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 在有关部门公布的一系列食品违法犯罪案件中,无论是广州甲醇勾兑的假酒致人死亡,劣质奶粉事件,还是四川彭州的毒泡菜,陈化粮事件或是龙口粉丝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造成这些案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执法力度不够、检测手段落后、企业惟利是图、消费者

世界环境展望

3 全球环境展望过去、现在和未来 综述GEO -3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出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2年版权 在注明出处的前提下,可以未经版权所有者许可以任何形式转载本出版物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用于教育或非盈利目的。如蒙惠寄使用本书作为资料来源的出版物,环境规划署将不胜感激。 未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事先书面许可,不得转售本出版物或将之用于商业目的。 声明 本出版物的内容不一定代表环境规划署或参与组织的观点或政策。本出版物中所使用的名称及其表述不意味着环境规划署或参与组织对于任何国家、领土、城市或地区或其当局的合法地位或对于其边界或疆界的划分表示任何意见。 本报告所提及的商业公司或产品不意味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其的认可。禁止将本书内容用于产品公告或广告用途。 UNEP GEO项目组编写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早期预警和评估司(DEWA) 邮政信箱:30552, Nairobi, Kenya 电话:+254 2 621234 传真:+254 2 623943/44 电子信箱:geo@https://www.doczj.com/doc/76886703.html,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76886703.html, 设计、制作:https://www.doczj.com/doc/76886703.html, 本出版物是再生纸印刷 原始资料、来源和有关感谢内容可从GEO-3中获取

1 1 972年是现代环境主义的重要里程碑。那一年,第一次国际性的环境大会—联合国人类与环境大会—在斯德哥尔摩召开,1 1 3个国家及其它的利益相关集团相聚一堂,探讨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从那时起的3 0年里,环境问题被纳入到从全球到地方各种层次的议程之中。诸如“全球思考,地区行动”等措词引导了许多不同层次的行动。各种环境政策和新的法规体系纷纷出台。但由于环境问题蕴含内容过于复杂,以致于人类在许多方面还难以充分清楚地予以表述。 自斯德哥尔摩大会以来所制定的决策在不同层面上影响了治理、商业和经济活动,确定了国际环境法律体系框架及在不同国家的应用,决定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国际和双边关系,并影响了个人和社会的生活方式选择。 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某些方面仍然没有进展。例如,环境还没有被充分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之中。前两期G E O 报告中所强调的贫困和过度消费这两大人类社会问题,依然对环境造成非常严峻的压力。不幸的结果是,对于全球6 0亿人来说,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人们的环境意识和行动与目前的环境问题尚不相称,生态环境每况愈下。 G E O -3对过去3 0年全球的环境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就社会、经济及其它因素如何影响环境变化进行了探讨。 环境状况与政策响应( 1 9 7 2 - 2 0 0 2 ) 土地 1 972年以来,导致土地资源紧张的主要驱动力是食物生产的不断增长。 2 002年全球需要养活的人口比1 972年多出2 2.2亿。1 985—1 995年间,世界上许多地区呈现出了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的局面。由于灌溉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低效的灌溉会导致水涝与土壤的盐碱化。1 980年代,据估计每年有1 000万h m 2的灌溉土地被废弃。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退化包括不合理的农业土地利用和对土壤与水资源缺乏管理、森林砍伐、自然植被破坏、过度使用重型机械、过度放牧,以及不合理的粮食轮作与农业灌溉等。1 992年地球峰会将关注土地资源问题向前推进了一步。它要求每个国家必须履行2 1世纪议程,这为制定土地资源政策奠定了基础。此外,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又重申了 非洲保护区 注:保护区数,包括I U C N目录I-V I中的一部分来源:根据UNEP-WCMC 2001b汇编 综述 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面临着水资源不足的压力,另外土地退化也是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水处理、食物进口、医疗与水土保持费用越来越高,不仅加剧了人类的脆弱性及对健康的威胁,而且还不断消耗着非洲国家的经济资源。 农业扩展到边缘地区以及开发森林与湿地等自然栖息地,成为土地退化的主要 驱动因素。生物资源的损失意味着未来经济与商业发展潜力会受到损害。不过 这些消极的变化已经通过积极的野生动物保护活动得到了缓解,主要包括建立 一个有序的保护区网络和各区域履行多边环境协议。非洲国家还参与了许多区 域与亚区范畴内的协议与项目。取得的突出成就有:1 9 6 8年制定的非洲保护自 然与自然资源协定(现在已经作了修改)。1 9 9 1年关于禁止非洲进口和控制与管理非洲内部危险物质跨界转移的巴马科协定。 典型区域:非洲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摘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物质性消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食物。在中国古代,由于实行小农经济的政策,很多 的食物大部分均为自家生产,因此很少存在该问题。而现在,我国实行 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经济利益的斗争摆在了首位,进而引发了影 响中国已久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不仅给人民的健康带来巨大危害,也在 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利益。这是可耻的行为。 关键词:食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食品安全问题。 二、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较为严重 众所周知,过去的农产品生产大部分用动物的粪便来给予营养,因此那时的植物多为绿色产品,食用它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小。但随着经济 的快速发展,农产品逐渐商品化,自己自足的农产品已无法满足市场的 巨大需求。这就产生了扩大生产范围、提高产量的问题。于是,出现了 大棚、农用化肥、打激素、无土栽培等技术,但化肥和激素都是对人体 有害的化学物质。这是污染源之一。 污染源之二是农产品的生长环境。比如农村的环境污染就特别严重,有来自农民的生活垃圾,有工厂排出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这些 严重污染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源等。 三、部分食品市场抽样合格率偏低 食品市场抽样是主要针对食品安全的调查手段之一,虽然抽样调查存在随机性,但通过部分抽样的合格率可以近似估计整个食品市场的合 格率。而部分食品市场抽样合格率偏低,所以可以近似估计整个食品市 场存在安全隐患。 四、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国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仍不完善。首先,法律不健全,消费者缺乏安全保障。其次,机构不健全,消费者缺 少申诉渠道。再次,管理不健全,相关部门“轻管理”。最后,技术不 健全,相关人员“少知识”。 五、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 这主要由于法律不健全、部门监管不严所致。 六、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 最近市场上出现了“康帅博”方便面、“周住牌”洗衣粉、“粤利粤”饼干等假冒伪劣产品,这类产品多假冒品牌产品以迷惑消费者进而 获取暴利。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有获利丰厚、部门监查不严、消费者维 权意识不强等。 七、检测技术不先进,方法不完善 技术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技术检测,我们可以避免不安全的食品的产生、发展和壮大。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投入、研究和创造。 八、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强 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在买东西的时候都会遇到不如意的地方,但他们大部分通常采取“认命”、“倒霉”的态度来对待此事。一方面是由于 中国消费者的主观维权意识不强,而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维权机构进而 导致中国消费者的客观维权意识不强。 九、中国部分企业过分追求利益而忽视其社会责任 比如中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瘦肉精事件等曾在中国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这给中国的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恐慌感。于是一 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我们还能信任谁的食品呢?我们现在吃的食品会 是假的吗?我们的健康会因此受损吗?可以这样说,那样的企业是没有 良心的,他们终究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和道德的谴责。

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谈谈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1 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农药是农产品安全性的主要危险因素。一方面是国外不断以此作为“绿色壁垒”,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另一方面,我国国内还在继续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农药。据了解,我国对于5种高毒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的问题,只能于2004至2007年分3个阶段削减使用。一方面是低毒农药、生态农药的研发落后,农药产业结构单一;另一方面,高毒农药的效果明显,农户从经济效益出发也倾向使用高毒农药。 2 中小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食品产业的优化升级,引导企业走上"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大道,是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但目前中小企业还是占了多数,这与我国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是一致的。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企业一下子都达到发达国家/地区食品工业的发展水平。地区间、企业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食品安全发展水平的不协调。而且,已经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不仅直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且还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再就业机会,特别是低技术工人的就业机会。因此,中小食品企业在维持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制订食品安全政策时不可忽视其地位。 3法制与市场机制 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另一种特别严重的行为是使用非食品用物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这种行为必须予以严厉打击。然而,时有发生的“瘦肉精”、“苏丹红”和“孔雀石绿”等事件均涉及人为故意使用禁用物质生产加工食品,反映了我国在食品安全立法与执法上存在漏洞,不能完全适应我国食品安全发展的形势需要。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水平也与市场环境有关。企业信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成熟的市场竞争机制能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竞争应该

生产车间有毒有害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突出的几个问题

生产车间有毒有害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突出的几 个问题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生产车间有毒有害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突出的几个问题引言(1)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命脉,因为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车间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工作的落脚点,而生产车间有毒有害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更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大庆石化公司二厂丙烯腈、硫氰酸钠车间为例,其作业环境存在氢氰酸、氰化钠、氢氧化钠、氨气等剧毒和缋腐蚀介质,其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现结合车间工作实际就有毒有害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工作探讨如下。 抓基础—安全教育(2) 安全教育是安全工作的基础。车间作业环境的安全要求,是通过安全教育反映出来的。安全教育是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有了高度的安全意识,在有毒有害环境作业,就会有安全的行为做保障。国家的安全工作方针、政策和企业的安全工作制度以及对作业环境的安全要求进行学习训练,使员工的头脑树立牢固的安全观念。安全教育来不得半点走过场,安全演练来不得半点走形式,安全培训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工作在有毒有害作业环境更要突出以下安全教育:一是防止人身伤亡事故教育。在有毒有害环境里,员工必须突出其作业环境毒素对人身伤害情况的了解,既了解介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毒害性质,又要熟悉环境重点毒害部位。学习掌握作业环境内有毒有害介质接触防范措施,做到会检

查、会防范、会逃生。二是不发生设备事故教育。针对有毒有害作业环境,不发生设备事故这一要求更加严格。试想,在有毒有害作业的环境中处理设备事故难度更大,尤其强腐蚀介质处理不当,留下的隐患难以估量的。所以教育员工对有毒有害作业环境内的每台设备的本身特性和工艺都要清楚,做到对设备故障会检查、会处理。三是灵活多样的实际演练教育。有毒有害作业环境的毒害介质以气体、液体、固体三种形态存在,要针对各种毒害介质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防范演练。从预防到救治、从自救到救助全方位培训,从防护器具的原理到使用方法全面学习。可采取现场专题演练、班前和班后会讲解或利用安全会议统一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安全教育深入人心,落实到员工的行为中去。硫氰酸钠车间长期以来一直把有毒有害环境的安全教育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来抓,坚持安全第一,教育第一、演练第一的思想,采取经常性的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形式,使员工对作业环境的毒害介质考问会答、应急会做、器具会用。该车间现场安全工作一直没有出现人身安全事故。 抓重点—安全操作(3) 车间有毒有害生产环境要严格管理。管理就是控制,有了控制,管理就起到了作用。安全操作是装置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有毒有害作业环境安全操作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抓好工艺技术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各项指标都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通过深化培训,不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不断积累现场经验。做到能调整生产、控制生产、组织生产。

全球环境问题综述

全球环境问题综述 随着世界全球化,经济迅猛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地球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千疮百孔,人类必须要意识到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来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升,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啦空前的物质文明。弹指一挥间,号角已经响彻了近两个世纪。如今,工业革命可谓江河日下,飞速发展,各类工厂遍布地球上的角角落落。但人类却在这号角声中正面临着从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与挑战,那就是危及当今世界的十大环境问题,他们犹如一柄柄利剑悬在人类头上,令人不寒而栗,忧心如焚。主要表现在: 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已发表的第三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近五十年的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的增温效应造成的。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0.6℃。专家们预测说,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4℃,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59厘米,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很可能”即至少有90%的可能是人为活动。而事实上,据资料统计也确实说明了这一点。自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2005年全球大气CO2浓度为379ppm,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工业化前六十五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化浓度范围,是65万年以来最高的。可以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人类目前面临的嘴严重的环境问题。 臭氧层破坏: 在离地球表面约20至30km处聚集了大量的无色、活泼的气体---臭氧,其中在约离地表25km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我们称之为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充当地球的保护伞,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同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 由于臭氧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臭氧层很脆弱,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化学物质,例如亚硝酸、甲基氧、甲烷、四氯化碳,以及同时含有氯与氟(或溴)的化学物质,它们能长期滞留在大气层中,并最终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在紫外线辐射下,形成含氟、氯、氮、氢、溴的活性基因,剧烈地与臭氧起反应而破坏臭氧。这类物质进入平流层的量虽然很少,但因起催化剂作用,自身消耗甚少,而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十分严重,导致臭氧平衡的打破,浓度下降,这就是目前臭氧问题的症结所在。 据卫星观测资料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臭氧总量明显减少,1979年——1990年,全球臭氧总量大致下降了3%。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大约低于全球臭氧平均值30%——40%,出现了“南极臭氧洞”。最近,从安装在俄罗斯和美国卫星上的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获悉,“南极臭氧洞”面积已达2400平方千米,最薄处只有1毫米。 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