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工学原理期末复习

热工学原理期末复习

热工学原理期末复习
热工学原理期末复习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

热工学原理

第一章: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热力系统(P9~10)

(1)闭口系统(控制质量系统):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2)开口系统(控制容积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3)绝热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

(4)孤立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功、热)交换又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2、状态参数(P10~12)

(1)状态参数:用于描述工质所处状态的宏观物理量。 (2)压力: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垂直作用力(即压强),A

F

p =

。 (3)温度:宏观上,温度是用来标志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气体的温度是组成气体的大量分子平均移动动能的量度。t =T ﹣273.15K 。 (4)比体积:单位质量的工质所占有的体积,m

V

v =,单位:m 3/kg 。 (5)密度:单位体积工质的质量,V

m

=

ρ,1=v ρ,单位:kg/m 3。 3、热力过程(P13)

系统由一个状态到达另一个状态的变化过程称为热力过程,简称过程。 4、可逆过程(P14)

如果系统完成了某一过程之后,再沿着原路径逆行而回到原来的状态,外界也随之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二、问答题 1、(1﹣2)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

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2、(1﹣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 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3、(1﹣4)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

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名词解释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P21)

(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就是热力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

①在热能与其他形式能的互相转换过程中,能的总量始终不变。 ②不花费能量就可以产生功的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功的。 二、计算题

(2﹣8)空气在某压气机中被压缩,压缩前空气的参数为p 1=0.1MPa ,v 1=0.845m 3/kg ;压缩后为p 2=0.8MPa ,v 2=0.175m 3/kg 。若在压缩过程中每千克空气的热力学能增加为146.5J ,同时向外界放热50kJ ,压气机每分钟生产压缩气体10kg 。 试求:(1)压缩过程中对每千克空气所作的压缩功; (2)生产1kg 压缩空气所需的轴功;

(3)带动此压气机所需功率至少为多少(kW )?

解:(1)()kg kJ kg kJ u q w /5.196/5.14650-=--=?-=。

(2)忽略气体进出口宏观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则有轴功等于技术功。

kg kJ kg kJ h q w s /252/100.845)0.10.175(0.8146.550Δ3-=??-?---=-=。

(3)kW kW w P s

4260

10

2526010=?=?-=。 第三章:理想气体的性质与热力过程

一、名词解释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33)

nRT T M

R

m

T mR pV g ===,R =8.314J/(mol ·K)。 2、热容(P35~37)

(1)热容:物体温度升高1K (或1℃)所需要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热容量,简称热容。

dt

Q

dT

Q

C δδ=

=

(2)比热容: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称为该物质的比热容(质量热容),单位为J/(kg ·K)或kJ/(kg ·K),dt

q

dT

q

c δδ=

=

(3)比定容热容v

V

V T u dT q c ???

????==

δ。比定容热容是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比热力学能对温度的偏导数,其数值等于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物质温度变化1K 时比热力学能的变化量。 (4)比定压热容p

p

p T h dT q c ??? ????==

δ。比定容热容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比晗对温度的偏导数,其数值等于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物质温度变化1K 时比晗的变化量。

(5) 迈耶公式:g V p R c c =-,R C C m V m p =-,,(m p C ,、m V C ,分别为摩尔定压热容、摩尔定容热容) (6)比热容比V

p c c =

γ,g p R c 1

-=

γγ,g V R c 1

1

-=

γ。 3、混合气体的成分(P45)

(1)质量分数:如果混合气体由k 种组元气体组成,其中第i 种组元的质量m i 与混合气体

总质量m 的比值称为该组元的质量分数,m m w i

i =,∑==k i i m m 1,11

=∑=k

i i w 。

(2)摩尔分数:如果混合气体由k 种组元气体组成,其中第i 种组元的物质的量n i 与混合

气体的物质的量n 的比值称为该组元的摩尔分数,n n x i

i =,∑==k i i n n 1,11

=∑=k

i i x 。

(3)体积分数:如果混合气体由k 种组元气体组成,其中第i 种组元的分体积V i 与混合气

体总体积V 的比值称为该组元的体积分数,V V i

i =?,∑==k i i V V 1,11

=∑=k

i i ?。

4、理想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P50~61)

(1)定容过程:气体比体积保持不变的过程称为定容过程。 (2)定压过程:气体压力保持不变的过程称为定压过程。 (3)定温过程:气体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称为定温过程。

(4)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状态变化过程称为绝热过程。可逆绝热过程称为定熵过程。

各种热力过程的计算公式

过程 过程方程式 初、终状态

参数间的关系 交换的功量 交换的热量

q /(J/kg) w /(J/kg) w t /(J/kg)

定容 v =定数 12v v =;

12

12p p T T = 0 ()12p p v -

()12T T c V -

定压 p =定数 12p p =;1212v v

T T =

()12v v p -

或()12T T R g -

0 ()12T T c p -

定温

pv =定数

12T T =;2

112v v

p p =

1

2

11ln

v v v p w

w

定熵

pv κ

=定数

κ

???

?

??=2112v v p p 1

2112-???

? ??=κv v T T

κ

κ11212-???

?

??=p p T T

12

211--κv p v p

()211

T T R g

--κ w κ 0

二、问答题 1、(3﹣1)理想气体的p c 和v c 之差及p c 和v c 之比是否在任何温度下都等于一个常数? 答:理想气体的p c 和v c 之差在任何温度下都等于一个常数,而p c 和v c 之比不是。 2、(3﹣2)如果比热容是温度t 的单调增函数,当12t t >时,平均比热容10|t c 、20|t c 、21|t

t c 中哪一个最大?哪一个最小?

答:由1

0|t c 、20

|t c 、21

|t t c 的定义可知:)(d 1

1

1

?t c t t c c t t ==

?,其中10t <

)(d 2

2

2

ξt c t t c c t t ==

?,其中20t <<ξ;)(d 1

221

2

1

τt c t t t

c c t t t t

=-=

?,其中21t t <<τ。

因为比热容是温度t 的单调增函数,所以可知21|t t c >10|t

c , 又因为20

21

121

20

21

120

2

1

0)()(1021

21

02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c c t c c t c c t t t c t c c >?>-=-?--=

故可知21|t

t c 最大。 又因为2

110

212

10

20

1002

1

11

2

1

2

d d )(d d t t t

c t t c t t t t t

c t t c t c c t t t t t t t ????+-=

-=

-

0)

()()()(2

101122

11120121121

2

1

1>--=

-+-=

t t c c t t t t t c t t t c t t t t

t

t t

t t

,所以10|t c 最小。

3、(3﹣3)如果某种工质的状态方程式遵循T R pv g =,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一定是常数吗?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仅是温度的函数吗?

答:不一定,比如理想气体遵循此方程,但是比热容不是常数,是温度的单值函数。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不一定仅是温度的函数。由比热容的定义,并考虑到工质的物态方程可得到:

g R T

u

T v p T u T w T u T w u T q c +?=+?=+?=+?==

d d d d d d d d d d d )d(d d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

u

v

1

2

3

4

工质的内能不仅仅是温度的函数时,则此工质的比热容也就不仅仅是温度的函数了。 4、(3﹣4)在v u -图上画出定比热容理想气体的可逆定容加热过程、可逆定压加热过程、可逆定温加热过程和可逆绝热膨胀过程。

答:图中曲线1为可逆定容加热过程;2为可逆定压加热过程;3为可逆定温加热过程;4为可逆绝热膨胀过程。因为可逆定容加热过程容积v 不变,过程中系统内能增加,所以为曲线1,从下向上。 理想气体的可逆定压加热过程有:

2111c v c u dv c dv R c P dv P v Tc du P P +=?=???

??-=??? ??-=,

v c u c u v c c 1221000====;,所以时,为常数,且考虑到和,

所以此过程为过原点的射线2,且向上。

理想气体的可逆定温加热过程有:00>=?=-=?w q w q u ,气体对外做功,体积增加,所以为曲线3,从左到右。

理想气体的可逆绝热膨胀过程有:21

1111c v k c u dv v c pdv du k k +-=?-

=-=-(c 1、c 2为常数) 所以为图中的双曲线4,且方向朝右(膨胀过程)。

三、计算题 1、(3﹣2)体积为0.027m 3的刚性储气筒,装有压力为7×105Pa 、温度为20℃的空气。筒上装有一排气阀,压力达到8.75×105Pa 时就开启,压力将为8.4×105Pa 时才关闭。若由于外界加热的原因,造成阀门开启。问:(1)当阀门开启时,筒内温度为多少? (2)因加热而失掉多少空气?设筒内空气温度在排气过程中保持不变。

解:设气体的初态参数为1111m T V p 和、、,阀门开启时气体的参数为2222m T V p 和、、,阀门重新关闭时气体的参数为3333m T V p 和、、,考虑到刚性容器有:321V V V ==,且21m m =。 (1)当阀门开启时,贮气筒内压力达到8.75×105

Pa ,所以此时筒内温度和气体质量分别为:

()K K p p T T 44.36610

7108.7515.273025

5

1212=???+==, ()

kg kg T R V p m m 0.22515.273022870.02710751g 1121=+???===。

(2)阀门重新关闭时,筒内气体压力降为8.4×105

Pa ,且筒内空气温度在排气过程中保持

不变,所以此时筒内气体质量为kg kg T R V p T R V p m g g 216.044

.366287027

.0104.852333333=???===。

所以,因加热失掉的空气质量为()kg kg m m m 0.0090.2160.225Δ32=-=-=。 2、(3﹣3)一绝热刚体气缸,被一导热的无摩擦的活塞分成两部分。最初活塞被固定在某一

位置,气缸的一侧储有0.4MPa 、30℃的理想气体0.5kg ,而另一侧储有0.12MPa 、30℃、0.5kg 的同样气体。然后松开活塞任其自由移动,最后两侧达到平衡。设比热容为定值 试求:(1)平衡时的温度(℃);(2)平衡时的压力(MPa )。 解:(1)气体可以看作是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选取绝热气缸内的两部分气体共同作为热力学系统,在过程中,由于气缸绝热,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同时气缸是刚性的,系统对外作功为零,故过程中系统的内能不变,而系统的初温为30℃,所以平衡时系统的温度仍为30℃。

(2)设气缸一侧气体的初始参数为1111m T V p 和、、,终态参数为111

T V p '''、、,另一侧气体的初始参数为2222m T V p 和、、,终态参数为222

T V p '''、、,重新平衡时整个系统的总体积不变,所以先要求出气缸的总体积。

()3

36

1

1

11109.010

4.01

5.273302875.0m m p T R m V g =?+??=

=

()3

36

22

22363.010

12.015.273302875.0m m p T R m V g =?+??=

=

()'

+'==+=+213321471.0363.0109.0V V m m V V V =总。

终态时,两侧的压力相同,即p p p ='='21

,对两侧分别写出状态方程, 2

122222211111

111(T V V p T V p T V p T V p T V p T V p )-,总'='''='='''=

()2211221111''V p V p pV V p V V p V p pV +=?=-=总总,?终态时的压力 Pa Pa Pa V V p V p p 56622111085.102.184661472

.0303.01012.0109.0104.0?==??+??=+=总。

3、(3﹣4)5kg 的Ar 气体经历了一热力学能不变的过程,初态为p 1=6.0×105Pa 、T 1=600K ,

膨胀终了的体积V 2=3V 1。Ar 气体可作为理想气体,设比热容为定值,R g =0.208kJ/(kg ·K),求终温、终压及总熵变量。

解:由于Ar 可看作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的内能时温度的单值函数,过程中内能不变,故终温K T 6002=,由状态方程可求出终压为Pa Pa V V p p 552112102.03

1

106.0?=??==。 总熵变量K kJ K kJ p p mR T T c S p /31.14/100.6100.2ln 208.05ln d Δ5

5

12g 2

1

=????-=-=

?

4、(3﹣7)6kg 的空气,由初态p 1=0.3MPa 、t 1=30℃经下列不同过程膨胀到同一终压

p 2=0.1MPa ;(1)定温;(2)定熵;(3)n =1.2。试比较不同过程中空气对外作的膨胀功、交换的热量和终温。 解:(1)定温:()K K T T 15.30315.2733021=+==。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得到初终态的体积:

3

361

1g 174.1100.315303.2876m m p T mR V =???==

,336

22g 222.510

10.15303.2876m m p T mR V =???==。 所以气体对外所作的功和吸收的热量分别为:

kJ J J V V T mR V p W g V V 5.573311.57350274

.122

.5ln 15.3032876ln

d 1212

1

==???===?, kJ W Q 5573.-=-=。

(2)定熵:相当于可逆绝热过程,气体对外所作的功和热量分别为:

kJ

J J

p p

V p V p W V V 22.4927935.492216])103.0101.0(1[15.303287611.44.1])

(1[1d 4

.11

4.15

5

1

1

2112

1

==??-????-=--==--?

κ

κκκ

Q =0,终温K K p p T T 48221.)10

0.3100.1(15303.)( 1.4

1

1.46

611212=???==--κκ。 (3)n =1.2:为多变过程,根据过程方程可得到气体的终温

K K p p

T T n

n 43.252)100.3100.1(15303.)

(2

.11

2.16

611

212=???==--。

气体对外所作的功和热量分别为:

kJ J J p p n T mR W n n 72.43624.436717])10

3.0101.0(1[121.15.3032876])(1[12

.11

2.16

61

121

==??--??=--=--, ()kJ kJ n n T T R m n n T T mc Q g V 35.2181

2.14

.12.115.30343.25214.1287.061)(11)(1212=--?-?-?=----=---=κκκ。

5、(3﹣8)一氧气瓶的体积为0.04m 3,内盛p 1=147.1×105Pa 的氧气,其温度与室温相同,即t 1=t 0=20℃。(1)如开启阀门,使压力迅速下降到p 2=73.55×105Pa ,求此时氧气的温度t 2和所放出的氧气的质量m ?;(2)阀门关闭后,瓶内氧气的温度与压力将怎样变化;

(3)如放气极为缓慢,以致瓶内气体与外界随时处于热平衡,当压力自147.1×105Pa 降到73.55×105Pa 时,所放出的氧气较第一种情况是多还是少? 解:(1)如果放气过程很快,瓶内气体来不及和外界交换热量,同时假设容器内的气体在放气过程中,时时处于准平衡态,过程可看作可逆绝热过程。

所以气体终温()K K p p T T 48.240)10

55.7310

1.147(15.27320)(4.14

.115

5

12112=???+==--κκ。 瓶内原来的气体质量()kg kg T R V p m g 737.15.2730210

32314.80.04

10147.13

51

111=+????==

-。 放气后瓶内气体的质量kg kg T R V p m g 71.448.24010

32314.80.04

1055.733

52

222=????==

- 所以放出的氧气质量为()kg kg m m m 02.371.473.721=-=-=?。

(2)阀门关闭后,瓶内气体将升温,直到和环境温度相同,即T 3=T 1=20+273.15(K)=293.15K , 压力将升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到,最终平衡时的压力为

Pa Pa T T p p 65232

31097.848

.24015.2931055.73?=??==。 (3)如果放气极为缓慢,以至瓶内气体与外界随时处于热平衡,即放气过程为定温过程,

所以放气后瓶内的气体质量为kg kg T R V p T R V p m g g 86.315

.2931032314.804

.01055.73'3

51

222222=????===

-, ()kg kg m m m 87.386.373.7''21=-=-=?,故所放的氧气比的一种情况多。

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名词解释

热力循环(P84~85)

(1)热力循环:工质经过一系列的状态变化,重新回复到原来状态的全部过程。 (2)正向循环(动力循环、热机循环):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循环。 循环热效率1

212111Q Q

Q Q Q Q W net t -=-==

η。 (3)逆向循环:消耗外界提供的功量,将热量从低温热源传递到高温热源的循环。

(4)制冷装置的制冷系数122

2Q Q Q W Q net -==

ε。 (5)热泵的供热系数2

11

1'Q Q Q W Q net -==ε。

第九章:导热

一、名词解释

1、等温线与等势面(P175)

在同一时刻,温度场中温度相同的点所连成的线或面。 2、温度梯度(P175)

温度梯度表示等温面法线方向的温度变化,n n

t

gradt ??=

。 温度梯度是矢量,其方向沿等温面的法线指向温度增进的方向。

3、热导率(P177)

热导率是物质的重要热物性参数,表示该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

gradt

q

=

λ,热导率的值等于温度梯度的绝对值为1K/m 时的热流密度值。 4、边界条件(P185~186)

因为物体内部的导热现象总是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发生的,所以需要说明导热物体边界上的热状态以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1)第一类边界条件给出物体边界上的温度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τ,,,z y x f t w =。 稳态导热,w t =常数;非稳态导热,()τf t w =。

(2)第二类边界条件给处物体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τ,,,z y x f q w =。 稳态导热,w q =常数;非稳态导热,()τf q w =。

(3)第三类边界条件给出了与物体表面进行对流换热的流体温度f t 及表面传热系数h :

()f w w

t t h n t -=???

????-λ。 二、问答题 1、(9﹣3)为什么导电性能好的金属导热性能也好? 答:导电快的金属电子运动更频繁和自由,因此对于运动状态的传递也就快,也就是导热快。因此,导电性能好的金属导热性能也好。 2、(9﹣4)一个具体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述应包括哪些方面? 答:导热微分方程及定解条件构成了一个具体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述。为了获得某一具体导热问题的温度分布,还必须给出用以表征该特定问题的一些附加条件,称为定解条件。对于非稳态导热问题,定解条件有两个方面,即给出初始时刻温度分布的初始条件,以及给出导热物体边界上温度或换热情况的边界条件。 3、(9﹣5)何谓导热问题的单值性条件?它包含哪些内容? 答:(1)导热问题的单值性条件就是使导热微分方程式具有唯一解的补充条件。 (2)单值性条件一般包括:几何条件、物理条件、时间条件、边界条件。 4、(9﹣6)试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平板和圆筒壁的导热可以按一维导热处理。 答:(1)当平壁的两表面分别维持均匀恒定的温度时,平壁的导热为一维稳态导热。

(2)由于圆筒壁内的温度只沿径向变化,故若采用圆柱坐标系,则圆筒壁内的导热为一维稳态导热。 5、(9﹣7)试用传热学观点说明为什么冰箱要定期除霜。 答:冰箱结了霜后,阻碍了冰箱里的空气与制冷管周围冷空气的热量交换,使制冷效率降低,冰箱的热量交换通过冰箱壁传导,冰箱结霜后相当于增加了热阻;而冰箱除霜就是为了减小热阻,使冰箱降低功率损耗,节约电能,且制冷快。

第十章:对流换热

一、名词解释

1、相似分析(P258)

(1)由描述物理现象的方程式导出相似特征数的方法叫做相似分析。

(2)A 、B 两个常物性、不可压缩牛顿流体外掠等壁温平板的对流换热现象相似,努塞尔数Nu 、雷诺数Re 、普朗特数Pr 分别相等。

(3)彼此相似的物理现象,同名的相似特征数相等。 2、相似特征数(P258~259、P282) (1)努塞尔数λ

hl

Nu =,表征流体在壁面外法线方向上的平均无量纲温度梯度,其大小反

映对流换热的强弱。 (2)雷诺数ν

ul

=

Re ,表征流体惯性力与粘性力的相对大小。低雷诺数状态下对流换热强

度小于高雷诺数状态。 (3)普朗特数λ

ην

p

c a

=

=

Pr ,是流体的物性特征数,表征流体动量扩散能力与热量扩散能力的相对大小,反映流体物理性质的无因次准则数。 (4)格拉晓夫数2

3

ναtl g Gr ?=

,表征浮升力与粘性力的相对大小,反映自然对流的强弱。

Gr 越大,浮升力的相对作用越大,自然对流越强。 二、问答题 1、(10﹣12)分别写出努塞尔数Nu 、雷诺数Re 、普朗特数Pr 、格拉晓夫数Gr 的表达式,并说明它们的物理意义。 2、(10﹣14)何谓管内流动充分发展段和热充分发展段?有何特点? 答:(1)流动充分发展段

①当流动边界层的边缘在圆管的中心线汇合之后,圆管横截面上的速度分布沿轴向不再变化,这时称流体进入了流动充分发展阶段。

②特点:a) 沿轴向的速度不变,即

0=??x

u

,其他方向的速度为零。 b) 圆管横截面上的速度分布为抛物线形分布,可表达为()???

?

??-=2212R r u r u m 。 c) 沿流动方向的压力梯度不变,即dx dp =常数,阻尼系数f 为常数:Re

64

=f 。

3、(10﹣15)试说明在运用特征数关联式计算对流换热问题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1)注意流体的流动状态,是湍流、层流还是过渡段; (2)注意各个关联式的Re 或Pr 数的适用范围。 三、计算题 1、(10﹣11)有一外径为25mm 、长为200mm 的水平圆管横置在风洞之中进行空气横掠的对流换热实验,管内用电加热器加热。已测得圆管外壁面的平均温度为100℃,来流空气温度为20℃、流速为5m/s ,试计算圆管外壁面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和电加热器的功率。

解:设出口温度℃40"=f t ,空气平均温度℃℃302

40

202"

'=+=

+=

f f f t t t 。

由空气的物性表得:()℃·/0267.0m W =λ,s m /101626-?=ν,

701.0Pr =f ,688.0Pr =w ,5.7812101610255Re 6

3

=???==--νd

u m 。 由管束平均表面传热系数的关联式(茹卡乌思卡斯公式)得:。

613.49688.0701.0701.05.781226.0Pr Pr Pr Re 25

.037.06.025

.037.0=??? ?????=???

? ??=w f f n f C Nu ,

()()℃℃·/99.52·/10

250267.0613.492

23

m W m W d Nu f =??==-λα。 校核计算换热量()

℃·/23.5821m W t F Q m =?=α,

校核计算获得热量()

(

)

℃·/99.52'"2

2m W t t Gc Q f f p =-=。

2、(10﹣12)在一锅炉烟道中有一6排管顺排构成的换热器。已知管外径d =60mm ,管间距 s 1/d =s 2/d =2,管壁平均温度t w =100℃,烟气平均温度t f =500℃,管间最窄通道处的烟气流速u =8m/s 。试求管束外壁面和烟气间对流换热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解:t f =500℃,由空气的物性表得:()℃·/0574

.0m W =λ,s m /1038.792

6

-?=ν, 687.0Pr =f ,688.0Pr =w ,86.606410

38.7910608Re 63

=???==--νd

u m 。

由管束换热关系式(茹卡乌思卡斯公式)得:

87.56688.0687.0687.086.604627.0Pr Pr Pr Re 27.025

.036.063.025

.036.063.0=??? ?????=???? ??=w f f f f Nu ,

所以,()()℃℃·/41.54·/10

600574.087.56223

m W m W d Nu h f

=??==-λ。 第十二章:传热过程与换热器

一、名词解释

1、对于n 层不同材料组成的无内热源的多层圆管的稳态传热过程,热流量

2

111112

12

112

11

ln 211lh d d d l lh d t t R R R t t n n

i i i i f f h n

i i h f f +=+=+

+-=

++-=

Φ∑∑ππλπλ。(P339) 2、换热器(P344)

(1)定义:用来实现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的装置称为换热器。 (2)分类:按照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混合式、蓄热式及间壁式三大类。

①混合式换热器的工作特点:冷、热流体通过直接接触、互相混合来实现热量交换。 ②蓄热式换热器的工作特点:冷、热两种流体依次交替地流过换热器的同一换热面(蓄热体)实现非稳态的热量交换。

③间壁式换热器的工作特点:换热器内冷、热流体由壁面隔开,热量由热流体到冷流体传递过程是由热流体与壁面间的对流换热、壁的导热、壁面与冷流体间的对流换热三个环节组成的传热过程。

3、间壁式换热器的分类(P344~347)

(1)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是由管子和外壳构成的换热装置。最简单的管壳式换热器,也称为套管式换热器。根据冷、热流体的相对流动方向不同又有顺流及逆流之别,逆流换热效率高。

(2)肋片管式换热器(翅片管是换热器):由带肋片的管束构成的换热装置,适用于管内液体和管外气体之间的换热,且两侧表面传热系数相差较大的场合。

(3)板式换热器:由若干片压制成型的波纹状金属传热板片叠加而成,板四角开有角孔,相邻板片之间用特制的密封垫片隔开,使冷、热流体分别由一个角孔流入,间隔地在板间沿着由垫片和波纹所设定的流道流动,然后在另一对角线角孔流出。

(4)板翅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是由金属板和波纹状板形翅片层叠、交错焊接而成,使冷、热流体的流向交叉。

(5)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面是由两块平行金属板卷制而成,构成两个螺旋通道,分别供冷、热流体在其中流动。 二、计算题 1、(12﹣2)一内径为0.16m 的蒸汽管道,壁厚为8mm ,管外包有厚度为200mm 的保温层。已知管材的热导率λ1=45W/(m ·K),保温材料的热导率λ2=0.1W/(m ·K)。管内蒸汽温度t f 1=300℃,蒸汽与管壁间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h 1=150W/(m 2·K)。周围空气温度t f 2=20℃,空气与保温层外表面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h 2=10W/(m 2·K)。试求单位管长的散热损失和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

解:m d 16.01=,()m m d d 176.0008

.0216.02112=?+=+=δ, ()m m d d 576.02.02176.02223=?+=+=δ。

(1)单位管长的散热损失2

3232121112

11

ln 21ln 211lh d d d l d d l lh d t t f f ππλπλπ+

++-=Φ

W

W 12.14010

1576.01

176.0576.0ln 11.02116.0176.0ln 14521150116.0120

300=???+

??+??+???-=ππππ

(2)保温层外表面温度2

32221

lh d t R t t f h f w π?

Φ+=Φ+=

()℃℃74.2710

1576.01

12.14020=????

+=π

2、(12﹣3)平均温度为80℃的热水以5m/s 的速度流过一内径为80mm 、壁厚为10mm 的水平钢管。管壁材料的热导率为45W/(m ·K),管子周围空气温度为20℃。如果不考虑管壁与周围环境间的辐射换热,试计算单位管长的散热损失和外壁面温度。 解:m d 08.01=,()m m d d 1.001.0208.02112=?+=+=δ。 (1)计算管内壁与水流之间的换热系数

由水的物性表得:()℃·/674.0m W =λ,s m /10365.02

6

-?=ν,

21.2Pr =,109589010365.008

.05Re 6

=??=

=

d

u m 。

由紊流换热关系式(茹卡乌思卡斯公式)得:

67.238721.2109589027.0Pr Re 27.03

/18.03/18

.0=??==f

f Nu 。 ∴换热系数()()℃℃·/12.20116·/08

.0674

.067.2387221m W m W d Nu h f =?==λ。

(2)计算管外壁温度

假设管内壁温度为℃98.791=w t ,

()m W m W t h d q /11.101/98.798012.2011608.01=-???=?=ππ。

由1

2ln 21d d t q πλ?=得()℃℃9.7908.01

.0ln

452111.10198.79ln 211212=???-=?-=ππλd d q t t w w 。 (3)计算管外壁与空气之间的自然换热系数

特征温度℃℃502

20

9.792=+=+=

∞t t t w m 。 由空气的物性表得:()℃·/0283.0m W =λ,s m /1095.1726-?=ν,698.0Pr =。

11003095.050

15.27311--=+==K K T m α

()()

92.3943936698.01095.171.0209.79003095.0807.9Pr Pr 2

63

2

3

=???-??=

??=

?-ναtl g Gr

()()39.2192.394393648.0Pr 4

/1=?=?=n

f Gr C Nu ∴换热系数()()℃℃·/053.6·/1

.00283

.039.21222m W m W d Nu h f =?==λ

∴水平换热量()()()m W m W t t h d t t Ah q f w f w /91.113/209.79053.61.02=-???=-=-=ππ。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

热工学原理

第一章: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热力系统 闭口系统、开口系统、绝热系统、孤立系统 2、状态参数

状态参数、压力、温度、比体积、密度 3、热力过程 4、可逆过程 二、问答题

1、(1﹣2)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

2、(1﹣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

3、(1﹣4)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名词解释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二、计算题

(2﹣8)空气在某压气机中被压缩,压缩前空气的参数为p 1=0.1MPa ,v 1=0.845m 3/kg ;压缩后为p 2=0.8MPa ,v 2=0.175m 3/kg 。若在压缩过程中每千克空气的热力学能增加为146.5J ,同时向外界放热50kJ ,压气机每分钟生产压缩气体10kg 。 试求:(1)压缩过程中对每千克空气所作的压缩功; (2)生产1kg 压缩空气所需的轴功;

(3)带动此压气机所需功率至少为多少(kW )? 第三章:理想气体的性质与热力过程

一、名词解释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2、热容

热容、比热容、比定容热容、比定压热容、迈耶公式、比热容比 3、混合气体的成分

质量分数、摩尔分数、体积分数

4、理想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

定容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绝热过程

各种热力过程的计算公式

过程 过程方程式 初、终状态 参数间的关系

交换的功量 交换的热量 q /(J/kg)

w /(J/kg)

w t /(J/kg)

定容 定压 定温 定熵

二、问答题

1、(3﹣1)理想气体的p c 和v c 之差及p c 和v c 之比是否在任何温度下都等于一个常数?

2、(3﹣2)如果比热容是温度t 的单调增函数,当12t t >时,平均比热容10|t c 、20|t c 、21|t

t c 中哪一个最大?哪一个最小?

3、(3﹣3)如果某种工质的状态方程式遵循T R pv g =,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一定是常数吗?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仅是温度的函数吗?

4、(3﹣4)在v u -图上画出定比热容理想气体的可逆定容加热过程、可逆定压加热过程、可逆定温加热过程和可逆绝热膨胀过程。 三、计算题

1、(3﹣2)体积为0.027m 3的刚性储气筒,装有压力为7×105Pa 、温度为20℃的空气。筒上装有一排气阀,压力达到8.75×105Pa 时就开启,压力将为8.4×105Pa 时才关闭。若由于外界加热的原因,造成阀门开启。问:(1)当阀门开启时,筒内温度为多少? (2)因加热而失掉多少空气?设筒内空气温度在排气过程中保持不变。

2、(3﹣3)一绝热刚体气缸,被一导热的无摩擦的活塞分成两部分。最初活塞被固定在某一位置,气缸的一侧储有0.4MPa 、30℃的理想气体0.5kg ,而另一侧储有0.12MPa 、30℃、0.5kg 的同样气体。然后松开活塞任其自由移动,最后两侧达到平衡。设比热容为定值 试求:(1)平衡时的温度(℃);(2)平衡时的压力(MPa )。

3、(3﹣4)5kg 的Ar 气体经历了一热力学能不变的过程,初态为p 1=6.0×105Pa 、T 1=600K ,膨胀终了的体积V 2=3V 1。Ar 气体可作为理想气体,设比热容为定值,R g =0.208kJ/(kg ·K),求终温、终压及总熵变量。

4、(3﹣7)6kg 的空气,由初态p 1=0.3MPa 、t 1=30℃经下列不同过程膨胀到同一终压p 2=0.1MPa ;(1)定温;(2)定熵;(3)n =1.2。试比较不同过程中空气对外作的膨胀功、交换的热量和终温。

5、(3﹣8)一氧气瓶的体积为0.04m 3,内盛p 1=147.1×105Pa 的氧气,其温度与室温相同,即t 1=t 0=20℃。(1)如开启阀门,使压力迅速下降到p 2=73.55×105Pa ,求此时氧气的温度t 2和所放出的氧气的质量m ?;(2)阀门关闭后,瓶内氧气的温度与压力将怎样变化; (3)如放气极为缓慢,以致瓶内气体与外界随时处于热平衡,当压力自147.1×105Pa 降到73.55×105Pa 时,所放出的氧气较第一种情况是多还是少?

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名词解释

热力循环

热力循环、正向循环、逆向循环、制冷装置的制冷系数、热泵的供热系数

第九章:导热

一、名词解释 1、等温线与等势面 2、温度梯度 3、热导率 4、边界条件

第一类边界条件、第二类边界条件、第三类边界条件 二、问答题

1、(9﹣3)为什么导电性能好的金属导热性能也好?

2、(9﹣4)一个具体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述应包括哪些方面?

3、(9﹣5)何谓导热问题的单值性条件?它包含哪些内容?

4、(9﹣6)试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平板和圆筒壁的导热可以按一维导热处理。

5、(9﹣7)试用传热学观点说明为什么冰箱要定期除霜。

第十章:对流换热

一、名词解释

1、相似分析

2、相似特征数

努塞尔数、雷诺数、普朗特数、格拉晓夫数

二、问答题

1、(10﹣12)分别写出努塞尔数Nu、雷诺数Re、普朗特数Pr、格拉晓夫数Gr的表达式,

2、(10﹣14)何谓管内流动充分发展段和热充分发展段?有何特点?

3、(10﹣15)试说明在运用特征数关联式计算对流换热问题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三、计算题

1、(10﹣11)有一外径为25mm、长为200mm的水平圆管横置在风洞之中进行空气横掠的对流换热实验,管内用电加热器加热。已测得圆管外壁面的平均温度为100℃,来流空气温度为20℃、流速为5m/s,试计算圆管外壁面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和电加热器的功率。

2、(10﹣12)在一锅炉烟道中有一6排管顺排构成的换热器。已知管外径d=60mm,管间距s1/d=s2/d=2,管壁平均温度t w=100℃,烟气平均温度t f=500℃,管间最窄通道处的烟气流速u=8m/s。试求管束外壁面和烟气间对流换热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第十二章:传热过程与换热器

一、名词解释

1、对于n层不同材料组成的无内热源的多层圆管的稳态传热过程,热流量公式

2、换热器

定义、分类及工作特点

3、间壁式换热器的分类

二、计算题

1、(12﹣2)一内径为0.16m的蒸汽管道,壁厚为8mm,管外包有厚度为200mm的保温层。已知管材的热导率λ1=45W/(m·K),保温材料的热导率λ2=0.1W/(m·K)。管内蒸汽温度t f1=300℃,蒸汽与管壁间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h1=150W/(m2·K)。周围空气温度t f2=20℃,空气与保温层外表面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h2=10W/(m2·K)。试求单位管长的散热损失和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

2、(12﹣3)平均温度为80℃的热水以5m/s的速度流过一内径为80mm、壁厚为10mm的水平钢管。管壁材料的热导率为45W/(m·K),管子周围空气温度为20℃。如果不考虑管壁与周围环境间的辐射换热,试计算单位管长的散热损失和外壁面温度。

(精选)考研机械原理复习试题(含答案)总结

考研机械原理复习试题(含答案)1 一、填空题: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 2.同一构件上各点的速度多边形必于对应点位置组成的多边形。 3.在转子平衡问题中,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可以用相对地表示。 4.机械系统的等效力学模型是具有,其上作用有的等效构件。 5.无急回运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6.平面连杆机构中,同一位置的传动角与压力角之和等于。 7.一个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36o,则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8.为减小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应该凸轮的基圆半径。 9.凸轮推杆按等加速等减速规律运动时,在运动阶段的前半程作运动,后半程 作运动。 10.增大模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增多齿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11.平行轴齿轮传动中,外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内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 12.轮系运转时,如果各齿轮轴线的位置相对于机架都不改变,这种轮系是轮系。 13.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共有个速度瞬心,且位于。 14.铰链四杆机构中传动角γ为,传动效率最大。 15.连杆是不直接和相联的构件;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运动副均为。 16.偏心轮机构是通过由铰链四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17.机械发生自锁时,其机械效率。 18.刚性转子的动平衡的条件是。 19.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最小传动角出现在与两次共线的位置时。 20.具有急回特性的曲杆摇杆机构行程速比系数k 1。 21.四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互为,压力角越大,其传力性能越。 22.一个齿数为Z,分度圆螺旋角为β的斜齿圆柱齿轮,其当量齿数为。 23.设计蜗杆传动时蜗杆的分度圆直径必须取值,且与其相匹配。 24.差动轮系是机构自由度等于的周转轮系。 25.平面低副具有个约束,个自由度。 26.两构件组成移动副,则它们的瞬心位置在。

网络原理期末复习(谢希仁)

简答题: 1、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2、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 的日常生活。 3、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4、试比较xDSL,HFC 以及FTTx 接入技术的优缺点。 — 5、要发送的数据为11。采用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1)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 1 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2)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 1 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3)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 6、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采用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P(X)=X3+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 后面的余数。 (1)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0 变成了1,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 (2)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位10 都变成了01,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3)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 7、PPP 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000。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 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PPP 帧的数据部分是000110110,问删 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 8、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局域网采用的广播通信通信方式而广域网不采 用呢 9、常用的局域网的网络拓扑有哪些种类现在最流行的是哪种结构为什么早期的, 以太网选择总线拓扑结构而不使用星形拓扑结构,但现在却改为使用星形拓扑结构 10、试说明10BASE-T 中的“10”、“BASE”和“T”所代表的意思。 11、以太网使用的CSMA/CD 协议是以争用方式接入到共享信道。这与传统的时分复用 TDM 相比优缺点如何 12、有10 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试计算以下三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带宽。(1)10 个站点连接到一个10Mbit/s 以太网集线器; (2)10 站点连接到一个100Mbit/s 以太网集线器; (3)10 个站点连接到一个10Mbit/s 以太网交换机。 ! 13、网桥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网桥与转发器以及以太网交换机有何异同 14、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试比较其优缺点。

最新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资料讲解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范围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的代表人物。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考试样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D ) A. 精度高 B. 内存容量大 C. 运算速度快 D. 共享资源 2.( D )不属于局域网的特点。 A.较小的地域范围 B.高传输速率和低误码率 C.一般为一个单位所建 D.一般侧重共享位置准确无误及传输的安全 3.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C )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4. OSI分层体系结构中,物理层是指( C ) A.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物理设备 B.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传输媒体 C.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 D.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逻辑连接 5.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 B )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6.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与( C )是决定各种局域网特性的三个要素。 A.环型 B.总线型 C.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D.逻辑链路控制 7.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C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链路是两个节点间的连线 B.链路分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两种 C.链路有容量 D.链路包含节点和通路 9. 在OSI参考模型的那个层次有数据加密?( A ) A.表示层 B.应用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10. FDDI表示( C ) A.光纤环形网络 B.光纤高速环形网络 C.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D.光纤分布网络 11. ARP的功能是什么?( D ) A. 验证数据帧的接收 B. 获得主机的I P地址,然后将I P地址映射到一个注册的域名上 C. 测量在单个发送过程中丢失的数据包数 D. 获得主机的M A C地址,然后将M A C地址映射到主机的I P地址上 12. IEEE 802.11规范中,哪种技术被标准化了?( C )

社会学原理课程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A

《社会学原理》复习纲要A 一、单项选择题 1.引入西方社会学的第一人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孙文 2.一个人接受角色规范的要求、愿意履行角色规范的状况称为()。 A.角色扮演 B.角色冲突 C.角色认同 D.角色失败 3. 在违法的行为发生后,通过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惩罚的手段来予以制裁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 A.消极的控制 B.内在的控制 C.积极的控制 D.非正式的控制 4. 一个人因为在公司基层岗位表现突出,被晋升为领导岗位,因此需要到总公司接受岗前培训。这种现象称为()。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5. 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区别是()。 A.语言 B.思维 C.劳动 D.直立行走 6. 子女成婚后仍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7. 有人将社会学喻之为“社会医学”,把社会学家称为“社会医生”,这说明了社会学具有的()功能。 A.社会管理 B.社会教育 C.社会批评 D.社会控制 8. 认为越轨行为不在于行为本身,而是生活反应、他人定义的结果。这是哪一种越轨行为的理论?() A.社会失范论 B.标签论 C.亚文化群体论 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9. 体现手工业作坊的管理方式的管理理论是()。 A.家长制 B.古典管理理论 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D.当代管理理论 10. 学校教育属于()。 A.正向社会化 B.负向社会化 C.基本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11. 文化的整合功能包括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 A.功能整合 B.结构整合 C.符号整合 D.关系整合 第 1 页共4 页

机械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学习要求: 1.明确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以及在培养机械类高级技术人才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2.对机械原理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内容提要: 本章讲授的重点是“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在本章的开始,介绍了机器、机构、机械等名词的概念,介绍了机器和机构的用途几区别,并通过实例说明各种机器的主要部分一般都是由各种机构组成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介绍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在本章的学习中,应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上.此外,对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也应有所了解,以便采取合适的学习方法把本课程学好. 机械-人造的用来减轻或替代人类劳动的多件实物的组合体。 原理-机械的组成原理、工作原理、分析和设计原理(方法)等。 任何机械都经历了:简单→复杂的发展过程。 机构-能够用来传递运动和力或改变运动形式的多件实物的组合体。 机器的共有特征: ①人造的实物组合体; ②各部分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③代替或减轻人类劳动完成有用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机器的作用. 机器的分类: 原动机-实现能量转换(如内燃机、蒸汽机、电动机) 工作机-完成有用功(如机床等) 工作机的组成: 原动部分-是工作机动力的来源,最常见的是电动机和内燃机。 工作部分-完成预定的动作,位于传动路线的终点。 传动部分-联接原动机和工作部分的中间部分。 控制部分-保证机器的启动、停止和正常协调动作。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学习要求: 1.搞清运动副、运动链、约束和自由度等重要概念. 2.能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并判定其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3.对于一般由平面机构及简单空间机构(包括蜗轮蜗杆机构、圆锥齿轮机构、万向联轴节等)所组成的机械系统,能正确的画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4.对平面机构组成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 内容提要: 1.机构的组成 ⑴构件构件是机器中每一个独立运动的单元体,是组成机构的基本要素之一,而零件是机器制造的单元体. ①实际的构件可以是一个独立运动的零件,也可以是若干个零件固连在一起的一个独立运动的整体; ②构件是机构中的刚性系统,构件中各零件间不能相对运动; ③构件的图形在表达上是用最简单的线条或几何图形来表示. ⑵运动副运动副是由两构件直接接触而组成的可动的连接,是组成机构的又一基本要素.而把两构件上能够参加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表面称为运动副元素. 运动副的基本特征为: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 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 解: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指计算机中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装置。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2.如何理解计算机的层次结构? 答: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构成了计算机系统的三个层次结构。 (1)硬件系统是最内层的,它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2)系统软件在硬件之外,为用户提供一个基本操作界面。 (3)应用软件在最外层,为用户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应用系统界面。通常将硬件系统之外的其余层称为虚拟机。各层次之间关系密切,上层是下层的扩展,下层是上层的基础,各层次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4. 如何理解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 答: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那些能够被程序员所见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如指令系统、数据类型、寻址技术组成及I/O机理等。计算机组成是指如何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所体现的属性,包含对程序员透明的硬件细节,如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个功能部件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连接方法等。8. 解释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 CPU、PC、IR、CU、ALU、ACC、MQ、X、MAR、MDR、I/O、MIPS、CPI、FLOPS 解:全面的回答应分英文全称、中文名、功能三部分。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机(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PC:Program Counter,程序计数器,其功能是存放当前欲执行指令的地址,并可自动计数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IR:Instruction Register,指令寄存器,其功能是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 CU:Control Unit,控制单元(部件),为控制器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产生微操作命令序列。 ALU:Arithmetic Logic Unit,算术逻辑运算单元,为运算器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进行算术、逻辑运算。 ACC:Accumulator,累加器,是运算器中既能存放运算前的操作数,又能存放运算结果的寄存器。 MQ:Multiplier-Quotient Register,乘商寄存器,乘法运算时存放乘数、除法时存放商的寄存器。 X:此字母没有专指的缩写含义,可以用作任一部件名,在此表示操作数寄存器,即运算器中工作寄存器之一,用来存放操作数; MAR:Memory Address Register,存储器地址寄存器,在主存中用来存放欲访问的存储单元的地址。 MDR:Memory Data Register,存储器数据缓冲寄存器,在主存中用来存放从某单元读出、或要写入某存储单元的数据。 I/O:Input/Output equipment,输入/输出设备,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总称,用于计算机内部和外界信息的转换与传送。

第一章建筑热工学基本知识习题

第一章建筑热工学基本知识习题 自己收集整理的 错误在所难免 仅供参考交流 如有错误 请指正!谢谢 第一篇建筑热工学 第一章建筑热工学基本知识 习题 1-1、构成室内热环境的四项气候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 在居室内 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 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 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 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 对室内热环境而言 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 冬季 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 气流速度不同时 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 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时 3m/s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 1-2、为什么说 即使人们富裕了 也不应该把房子搞成完全的"人工空间"? 答:我们所生活的室外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 它要求人有袍强的适应能力 而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级其舒适的室内环境 会导致人的生理功能的降低 使人逐渐丧失适应环境的能力

从而危害人的健康 1-3、传热与导热(热传导)有什么区别?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与单纯在流体内部的对流传热有什么不同? 答:导热是指同一物体内部或相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于分子热运动 热量由高温向低温处转换的现象 纯粹的导热现象只发生在密实的固体当中 围护结构的传热要经过三个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严格地说 每一传热过程部是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综合过程 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即包括由空气流动所引起的对流传热过程 同时也包括空气分子间和接触的空气、空气分子与壁面分子之间的导热过程 对流换热是对流与导热的综合过程 而对流传热只发生在流体之中 它是因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的 1-4、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

热工学原理期末复习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 热工学原理 第一章: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热力系统(P9~10) (1)闭口系统(控制质量系统):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2)开口系统(控制容积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3)绝热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 (4)孤立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功、热)交换又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2、状态参数(P10~12) (1)状态参数:用于描述工质所处状态的宏观物理量。 (2)压力: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垂直作用力(即压强),A F p = 。 (3)温度:宏观上,温度是用来标志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气体的温度是组成气体的大量分子平均移动动能的量度。t =T ﹣273.15K 。 (4)比体积:单位质量的工质所占有的体积,m V v =,单位:m 3/kg 。 (5)密度:单位体积工质的质量,V m = ρ,1=v ρ,单位:kg/m 3。 3、热力过程(P13) 系统由一个状态到达另一个状态的变化过程称为热力过程,简称过程。 4、可逆过程(P14) 如果系统完成了某一过程之后,再沿着原路径逆行而回到原来的状态,外界也随之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二、问答题 1、(1﹣2)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 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2、(1﹣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 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3、(1﹣4)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 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名词解释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P21) (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就是热力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 ①在热能与其他形式能的互相转换过程中,能的总量始终不变。 ②不花费能量就可以产生功的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功的。 二、计算题 (2﹣8)空气在某压气机中被压缩,压缩前空气的参数为p 1=0.1MPa ,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27511460356712391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5,P1-P16) 1. 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是()。 A.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 B.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 C.网络节点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 D.选择通信媒体 2.Internet上的数据交换采用的是( )。 A.分组交换B.电路交换 C.报文交换D.光交换 3.通信子网中的最高层是() 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网络层 D.应用层 4.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是()。 A.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 B.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 C.网络节点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 D.选择通信媒体 5.分组交换方式是将长的报文分成若干较短的\有固定长度的分组.与报文的交换不同的是,分组交换方式有( ) A.报文头 B.报文尾 C.路由 D.分组编号 (6-13,P17-P28) 6. 调制解调器(Modem)的主要功能是() A.数字信号的驱动B.数字信号的整形 C.模拟信号的放大D.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转换 7. 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结构为() A. 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B. 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 C. 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D. 以上均不对 8. 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 )的通信方式中。 A.模拟信道传输数字数据 B.模拟信道传输模拟数据 C.数字信道传输数字数据 D.数字信道传输模拟数据 9. 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传输方式采用( )。 A.串行方式B.并行方式 C.连续方式D.分散方式 10. 在光纤中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 )。

热力学的基础知识

热力学的基础知识

热力学的基础知识 1、水和水蒸汽有哪些基本性质? 答:水和水蒸汽的基本物理性质有:比重、比容、汽化潜热、比热、粘度、温度、压力、焓、熵等。水的比重约等于1(t/m3、kg/dm3、g/cm3)蒸汽比容是比重的倒数,由压力与温度所决定。水的汽化潜热是指在一定压力或温度的饱和状态下,水转变成蒸汽所吸收的热量,或者蒸汽转化成水所放出的热量,单位是: KJ/Kg。水的比热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单位是KJ/ Kg·℃,通常取4.18KJ。水蒸汽的比热概念与水相同,但不是常数,与温度、压力有关。 2、热水锅炉的出力如何表达? 答:热水锅炉的出力有三种表达方式,即大卡/小时(Kcal/h)、吨/小时(t/h)、兆瓦(MW)。 (1)大卡/小时是公制单位中的表达方式,它表示热水锅炉每小时供出的热量。 (2)"吨"或"蒸吨"是借用蒸汽锅炉的通

俗说法,它表示热水锅炉每小时供出的热量相当于把一定质量(通常以吨表示)的水从20℃加热并全部汽化成蒸汽所吸收的热量。 (3)兆瓦(MW)是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基本单位为W (1MW=106W)。正式文件中应采用这种表达方式。 三种表达方式换算关系如下: 60万大卡/小时(60×104Kcal/h)≈1蒸吨/小时〔1t/h〕≈0.7MW 3、什么是热耗指标?如何规定? 答:一般称单位建筑面积的耗热量为热耗指标,简称热指标,单位w/m2,一般用qn表示,指每平方米供暖面积所需消耗的热量。黄河流域各种建筑物采暖热指标可参照表2-1

上表数据只是近似值,对不同建筑结构,材料、朝向、漏风量和地理位置均有不同,纬度越高的地区,热耗指标越高。 4、如何确定循环水量?如何定蒸汽量、热量和面积的关系? 答:对于热水供热系统,循环水流量由下式计算: G=[Q/c(tg-th)]× 3600=0.86Q/(tg-th)式中:G - 计算水流量,kg/h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期末复习笔记1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期末复习笔记1

《热力学统计物理》期末复习 一、简答题 1、写出焓、自由能、吉布斯函数的定义式及微分表达式(只考虑体积变化功) 答:焓的定义H=U+PV,焓的全微分dH=TdS+VdP; 自由能的定义F=U-TS,自由能的全微分dF=-SdT-PdV; 吉布斯函数的定义G=U-TS+PV,吉布斯函数的全微分dG=-SdT+VdP。 2、什么是近独立粒子和全同粒子?描写近独立子系统平衡态分布有哪几种? 答:近独立子系统指的是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弱,相互作用的平均能量远小于单个粒子的平均能量,因而可以忽略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全同粒子组成的系统就是由具有完全相同的属性(相同的质量、电荷、自旋等)的同类粒子组成的系统。描写近独立子系统平衡态分布有费米-狄拉克分布、玻色-爱因斯坦分布、玻耳兹曼分布。 3、简述平衡态统计物理的基本假设。 答:平衡态统计物理的基本假设是等概率原理。等概率原理认为,对于处于平衡状态的孤立系统,系统各个可能的微观状态出现的概率是相等的。它是统计物理的基本假设,它的正确性由它的种种推论都与客观实际相符而得到肯定。 4、什么叫特性函数?请写出简单系统的特性函数。 答:马休在1869年证明,如果适当选择独立变量(称为自然变量),只要知道一个热力学函数,就可以通过求偏导数而求得均

匀系统的全部热力学函数,从而把均匀系统的平衡性质完全确定。这个热力学函数称为特性函数。简单系统的特性函数有内能U=U (S 、V ),焓H=H (S 、P ),自由能F=F (T 、V ),吉布斯函数G=G (T 、P )。 5、什么是μ空间?并简单介绍粒子运动状态的经典描述。 答:为了形象的描述粒子的运动状态,用r r p p q q ,,,,11 ;共2r 个变量为直角坐标,构成一个2r 维空间,称为μ空间。粒子在某一时刻的力学运动状态()r r p p q q ,,,,11 ;可用μ空间的一个点表示。 6、试说明应用经典能量均分定理求得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热容量中哪些结论与实验不符(至少例举三项)。 答:第一、原子内的电子对气体的热容量为什么没有贡献;第二、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在常温范围内为什么对热容量没有贡献;第三、低温下氢的热容量所得结果与实验不符。这些结果都要用量子理论才能解释。 7、写出玻耳兹曼关系,并据此给出熵函数的统计意义。 答:玻耳兹曼关系:S=k lnΩ 熵函数的统计意义:微观态数的多少反映系统有序程度的高低。微观态数增加就是有序程度的降低或是混乱程度增加,相应地熵增加;反之,微观态数减少就是有序程度的增加或混乱度减少,相应地熵减少。“熵是度量系统有序程度的量”有了明确定量意义。 8、 简述开系、闭系以及孤立系的定义。 答:热力学研究的对象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或其它粒子)组成的宏观物质系统。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它物体成为外

电大《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含答案)

. 电大《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 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 活的需要,创制性地结合成不同社会关 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2.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 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行为,研究社 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 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 (包括观点、方法、原理以及一些新的 研究结构)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 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4.社会需要: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 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 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5.文化:社会学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一 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 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所 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这些产品, 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6.优势需要:是指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 有多种需要,但其中只有一种需要占据 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我 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势需要。 7.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 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 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 动。 8.角色冲突:是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一 个人因同时担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角色, 这些角色又对他提出相互矛盾的要求 时所出现的现象。角色冲突常使他感到 左右为难。 9.角色扮演:是社会成员具体实践他所担 当的角色的过程。 10.“镜中自我”:是社会学家库利使用的 解释人们自我认识过程的概念和理论。 库利认为,人们都是以他人为镜的,在 社会交往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 的态度和反应而反观自己、认识自己, 就像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 11.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 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 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 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 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 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 基本过程。 12.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 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 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的生活习 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 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 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 13.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的基 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 会实践活动形成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 理特征,它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 和。 14.再社会化:是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社会 化,即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 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 性地对其进行教化的过程。 15.社会群体:是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 的,靠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人群。 16.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社会群体,是 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的 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最 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17.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及 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状态。它包括家庭 由多少成员形成,由哪些成员组成的按 照哪种关系模式组成。 18.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 成及各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在 这里,前者是从外观上来描述社会组织 的结构,后者则是从实质上来分析社会 组织的结构。 19.科层制:是韦伯提出的行政管理模型。 它是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 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有及 管理方式。 20.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效忠、 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其 基本特征是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管理者 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无规章制度,或 有规章而不特循。 21.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 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 社会生活共同体。 22.人文区位学:又称人类生态学,是指借 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 间格局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是由美 国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其注重研究不 同人群在地域空间上居住与活动分布, 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3.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 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它是农村社区不同的另一类人类居住空 间和生活组织形式。 24.过度城市化: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 从而造成劳动力供给超过城市发展需 求,给城市正常运行带来沉重压力的现 象。 25.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 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社会分 化现象是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26.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 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 层。 27.阶级: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 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 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 个集团的劳动。 28.剥削:所谓剥削,是指社会上一部分人 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无 偿地占有另一个部分人或集团的剩余 劳动,甚至一部分必要劳动。 29.社会制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 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 认为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 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 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 的规范体系。 30.制度化优先:导学P34 是指当社 会中有几种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时, 有一种比较规定的社会规范占优 先的地位,这种现象称为制度化优 先。 31.规则系统:是在一定的活动领域内指导 人们行为的规则体系,是用以规定在这 个制度笼罩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相互 关系以及人们各自行为的规范体系。 32.社会控制: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 为进行制约的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 规范保持一致的过程。 33.社会舆论:也称公意,是社会上众人以 言论形式表现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大 致相同的看法,是公众对于此一事件或 现象的是或非的评价。社会舆论能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人的行为,发挥社会控制 的作用。 34.越轨行为:也称违规行为,它是个体或 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 的行为。越轨行为是针对具体条件下的 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言的,它是对社 会或群体所期望的角色行为的偏离。 35.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环境的关系或人 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 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 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36.社会解组,是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 微弱或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 员失去的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 低,乃至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它是 与社会整合相对应的概念。 37.就业问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 力的人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 生的不利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 况。 38.贫穷文化论:从文化的角度解释贫穷现 象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穷人之所以长期 和世代贫穷,是因为他们拥有特有的贫 穷文化。 39.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 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加正常劳动或遭 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 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 本生活的制度。 40.社区组织:也称社区组织工作,是社会 工作者协助社区居民,团体或机构认识 社区需要,组成社区行动体系,进行有 计划的集体行动以解决社区问题的过 程。 41.社区发展:也称社区发展工作,是社会 工作者介入有问题的社区,通过启发和 教育,协助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发挥社 区合作精神、动员社区内外资源、有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总料汇期末复习资机《计算组成原理》一、名词解释:是指能实现一条机器指令功能的微指令序列。微程序周期内,一组实现一定操作功能的微命令的组合。CPU微指令:在机器的一个:执行部件在微命令的控制下所进行的操作。微操作加减交替法:除法运算处理中对恢复余数法来说,当余数为正时,商“1”,余数左移,余数左移一位,加除数。”一位,减除数;当余数为负时,商“0有效地址:EA是一16位无符号数,表示操作数所在单元到段首的距离即逻辑地址的.偏移地址形式地址:指令中地址码字段给出的地址,对形式地址的进一步计算可以得到操作数的实际地址。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在同一CPU 相容性微操作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CPU相斥性微操作:在同一,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s PLA:,可编程阵列逻辑。Programmable Array Logic:PAL,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 GAL,中央处理器。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RISC,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CISCALU:Arithmetic Logic Unit,算术逻辑单元。CPU执行单元,用来完成算术逻辑运算。二、选择题 。 )没有外存储器的计算机监控程序可以存放在( B1. CPU.和ROM D ROM C.RAM B A.RAM .)。 D 2.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外部设备和主机.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A.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D C.主机和使用程序 )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在机器数( BC 3..反码 D.移码B.补码 C A.原码 )来实现。在定点二进制运算器中,减法运算一般通过(D 4.A.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 B.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 C.原码运算的十进制加法器D.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 )才能识别它。C某寄存器中的值有时是地址,因此只有计算机的( 5. 时序信号指令 D.判断程序C..A.译码器 B)。下列数中最小的数为( C 6. ).(D233.(101001) 101001A.() B.(52)C1682 BCD)。 C 7.若浮点数用补码表示,则判断运算结果是否为规格化数的方法是( .阶符与数符相同为规格化数A.阶符与数符相异为规格化数B.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异为规格化数C.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同为规格化数D)。 C 8.补码加减法是指(.操作数用补码表示,两数尾数相加减,符号位单独处理,减法用加法代替A.操作数用补码表示,符号位与尾数一起参与运算,结果的符号与加减相同B C.操作数用补码表示,连同符号位直接相加减,减某数用加某数的补码代替,结果的符号在运算中形成.操作数用补码表示,由数符决定两尾数的操作,符号位单独处理D)。B 运算器虽然由许多部件组成,但核心部件是(9.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数据总线B A.累加寄存器 D.多路开关C.

《西方社会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题 (课程代码264004) 第一章孔德的社会学理论 第一节生平和著述 一、生平(life) 孔德(1798——1857),法国社会学家。他的父亲是一个政府官员,也是一个热心的天主教徒和保皇分子,极力鄙视革命。像所有人一样,孔德在青年时代是激情而狂热的,他放弃了家庭的保守信念,树立了自由、共和的信念。 1817年,孔德认识了圣西门(60岁),并作为他的秘书和朋友工作了七年之久。在合作的这段时间里,他受到了圣西门的巨大影响。正是在圣西门的影响下,他开始由自由共和思想转向精英主义,而且把社会作为独特的研究对象来看待,并主张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因名义之争和政见不合,1824年孔德与他的导师分道扬镳,开始了孤独的研究生涯。由于自己的成就,他又和密尔等人成了朋友。 孔德晚年沉迷于“人道教”(the Religion of Humanity)的建立,他再次陷入学术的孤独之中,但是他却开始和许多政界要人联系,来推销自己的人道教思想。 二、著述(works) 1830至1842年,《实证哲学教程》; 1844,《论实证哲学的精神》; 1851至1854年,《实证政治体系》; 1848,《实证哲学概观》;等等 三、社会背景(social context) 1.孔德生活的法国处于社会和政治秩序紊乱的年代。The belated coming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导致了法国社会的急速变迁,整个社会结构出现了迅速分化,不同的社会阶层为了取得政治地位,也促使一浪高过一浪的政治运动。孔德一生便经历了七种政治体制和无数次的群众运动。 孔德出生于罗伯斯庇尔极端统治之后相对温和的热月政府时期;两年后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又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拿破仑莱比锡战败,路易十八又统治了法国;虽然拿破仑曾经历过100天的复辟,但路易十八和查尔斯的统治一直维持到1830年的七月革命。直到1848年二月革命后路易?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政治运动背后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工业革命之前法国的主要阶层有封建主、手工业者、工艺制作者和农民;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法国出现了资本家和工厂工人。各个阶层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也谋求获得政治地位;1789年法国大革命其实是资本家领导的推翻封建主的资产阶级革命;但1820年后的革命,主要是传统阶层和工厂工人不堪经济衰退带来的生活困境,起来反对现存的资产阶级封建主统治。 2.孔德一代处于社会结构中的尴尬地位。经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统治,大量的年轻人占据了统治和管理地位,出生于1798年的孔德成年以后面临着就业机会的减少。再加上当时的经济萧条的影响下出现的doctor without patient, lawyer without client状况,年轻一代更是对前途一片茫然。于是他们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和政府统治产生了不满。 社会状况和个人状况都促使孔德谋求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四、思想渊源(the intellectual context) 1.进步传统(the tradition of progress) 2.秩序传统(the tradition of order) 3.自由传统(the tradition of liberalism) 4.圣西门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Saint-Simon) 第二节孔德的社会学方法论

大工19秋《机械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机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9年秋《机械原理》 期末考试复习题 ☆注意事项:本复习题满分共:4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图示为凸轮机构从动件升程阶段加速度与时间变化线图,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是( D )运动。 A. 匀速 B. 匀加速 C. 正弦加速度 D. 余弦加速度 2、采用飞轮进行机器运转速度波动的调节,它可调节( B )速度波动。 A. 非周期性 B. 周期性 C. 周期性与非周期性 D. 不确定 3、有一四杆机构,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为1,则该机构( A )急回作用。 A. 没有 B. 有 C. 不一定有 D. 不一定没有 4、机器运转出现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原因是( C )。 A. 机器中存在往复运动构件,惯性力难以平衡。 B. 机器中各回转构件的质量分布不均匀。 C. 在等效转动惯量为常数时,各瞬时驱动功率和阻抗功率不相等,但其平均值相等,且有公共周期。 D. 机器中各运动副的位置布置不合理。 =90的蜗杆蜗轮传动中,蜗杆与蜗轮的螺旋线旋向必须( C )。 5、在两轴的交错角∑? A. 相反 B. 相异 C. 相同 D. 相对 6、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与齿条啮合时,其啮合角恒等于齿轮( D )上的压力角。 A. 基圆 B. 齿顶圆 C. 齿根圆 D. 分度圆 7、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是实际啮合线与( B )的比值。

A. 齿距 B. 法向齿距 C. 齿厚 D. 齿槽宽 8、渐开线在基圆上的压力角为( A )。 A. 0° B. 20° C. 45° D. 90° 9、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 A )。 A. 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B. 便于润滑 C. 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 D. 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 10、平面四杆机构中,是否存在死点,取决于( B )是否与连杆共线。 A. 主动件 B. 从动件 C. 机架 D. 摇杆 11、两个构件在多处接触构成移动副,各接触处两构件相对移动的方向( A )时,将引入虚约束。 A. 相同 B. 垂直 C. 相反 D. 交叉 12、图示为凸轮机构从动件位移与时间变化线图,该运动规律是( A )运动。 A. 匀速 B. 匀加速 C. 正弦加速度 D. 余弦加速度 13、在曲柄摇杆机构中,若曲柄为主动件且作等速转动时,其从动件摇杆作( C )。 A. 往复等速移动 B. 往复变速移动 C. 往复变速摆动 D. 往复等速摆动 14、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B )。 A. 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 B. 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 C. 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大于原动件数 D. 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小于原动件数 15、渐开线直齿锥齿轮的当量齿数v z ( D )其实际齿数z 。 A. 小于 B. 小于或等于 C. 等于 D. 大于 16、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在( D )上。 A. 端面 B. 轴面 C. 主平面 D. 法面 17、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1*=a h ,?=20α的渐开线标准直齿轮时,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 ( D )。 A. 14 B. 15 C. 16 D. 1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