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造校园课间音乐文化 变无声教育为有声教育

打造校园课间音乐文化 变无声教育为有声教育

打造校园课间音乐文化    变无声教育为有声教育
打造校园课间音乐文化    变无声教育为有声教育

打造校园课间音乐文化变无声教育为有声教育

校园课间音乐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和品味格调,特别是提高全体师生的凝聚力,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优秀人才,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精选歌曲营造氛围

孔子曾说过,音乐可以使一切变得和谐,并使人产生敬心和柔顺心。音乐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表情性决定了它与人的情感有着天然的心理联系。学生在美好音乐中能感悟人性美和人情美,走进美好、感受快乐,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初中阶段的学生,既像大人,又像小孩。有时显得很懂事,有时又流露出稚气。音乐能对学生心灵起重要的塑造作用。

根据教师和学生推荐的曲目,我们精选了部分爱国主义歌曲、励志歌曲、感恩歌曲、民族乐曲和校园歌谣,我们根据季节的不同,晴天雨天的不同,每天的不同时间段,精心安排了适合师生欣赏的歌曲、乐曲,营造快乐、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

每天早晨,播放《校园的早晨》、《校园多美好》等歌曲,用欢快愉悦的歌声欢迎老师和学生,让师生们带着憧憬和希望开始美好的一天。

每节课间,当音乐徐徐飘来,耳边传来师生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课间也因这音乐变得温馨而舒适。课间边欣赏名曲边休息,给师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营造了和谐、优美的校园氛围,提高了学校师生生活的质量,为校园增添了无限的春色。

每天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具有艺术性,体现了体育与美音的完善结合。在大课间活动中我们重视音乐的作用,把握好活动的节奏,充分把音乐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我们选择学生喜爱的歌曲或乐曲,用音乐来调整和指挥队伍,让学生在欢快优美的乐曲声中,自由地、有节奏地进行身心活动。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踏着轻松自然的节拍,进行身体锻炼,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创造美、欣赏美,以艺术教育陶冶了学生情操,美化孩子的心灵,从而达到体育与美音的完美结合。实现以美健体,以美育德的目的。在大课间活动中,《套马杆》和《牧马少年》带着孩子仿佛飞到了辽阔的草原,心像马儿快乐的驰骋,暂时放下繁重的学业,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来。

每天傍晚,播放《明天会更好》,在悠扬的歌声中,师生们带着幸福与满意结束一天的学习生活,徐徐离开校园,对明天充满着美好的希望。

二、润物有声育人无痕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精神振奋的良好风貌,也养成乐观豁达,聪明理智、通情达理的健康心理以及行为习惯。

欣赏爱国歌曲《龙的传人》、《精忠报国》、《爱我中华》等,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东方红》、《浏阳河》、《小松树快长大》等歌曲今天依然能使人激情满怀,催人奋发向上,《走进新时代》、《祖国祖国多美丽》、《跨世纪的新一代》等歌曲能使学生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良好品德修养。

欣赏歌曲《军民大生产》、《读书朗》、《歌唱二小放牛朗》等能激发学生爱劳动、爱学习的热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净化学生的心灵。欣赏界牌中学校歌《让青春闪光》,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学校之情。欣赏《感恩的心》,《烛光里的妈妈》能使学生在美好意境中展开联想,满怀爱意,带着美好善良的愿望,表达对亲人对朋友的感恩之情。

校团委、音乐组举行的班级每周一首校园广播歌曲比赛活动,更是激发了同学们学歌的积极性,参与活动的踊跃性,培养了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团结友爱的精神,力争上游的品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三、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欣赏郑智化的《水手》,能培养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对他们以后事业和人生有很大的帮助。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让世界充满爱》那优美委婉的旋律充满了关爱、同情和鼓励,让人感动。《爱的奉献》,歌声质朴抒情,深深地感动了同学。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并被陶醉时,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当学生们听着《踏浪》、《下个路口见》、《友谊天长地久》、《改变自己》等节奏明快的歌曲,情绪得到调节,心灵得以净化。课间的大声喧哗被轻声细语代替;课间的追逐打闹被驻足欣赏代替;课间的沉闷无言被轻轻哼唱代替。少了一份焦虑,多了一份平静;少了一份争执,多了一份友爱;少了一份卑怯,多了一份自信;少了一份愁苦,多了一份笑容。

当老师们听着《追风少年》,也依稀回到了学生时代,哼着小虎队的歌,在青涩的“青苹果乐园”里看到快乐的“蝴蝶飞呀”,在往事的回忆中更懂得现在的学生,理解他们、包容他们,因为我们彼此都和他们一样曾经年轻过。在歌声中,我们粗暴强硬的教育方式换成了和风细雨的谆谆教导。

自开展校园课间广播音乐活动以来,我们欣喜地发现,同学们的行为习惯、欣赏能力、精神面貌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徜徉在这美妙的歌声里,学生学习得轻松、愉悦;教师工作得快乐、幸福。校园音乐文化就是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使人感到和谐愉悦。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论文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高校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实践这一环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的能力,这是理论教学过程中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同时,也是艺术的实践的教学中与真实的舞台实践链接非常紧密的一个环节,本文就简要的分析了如何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进行艺术实践。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艺术实践;意义方法 当前阶段,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音乐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加强他们的自身素养。为了能够迎合市场的需求,教师需要调整教学计划,增强艺术实践机会,找出解决现有的教学瓶颈并提出解决对策,这对于提高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效果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一、高校音乐实践教学的活动内容 从高校的课程建设的角度来看,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必须要与学生的培养计划钩挂,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方法的选择等等都是具有紧密联系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进行思想的实践活动,其中包括新生的军训环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举办各种公益活动进行社会调查等等,这种实践活动设计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坚定的意识品格,在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方面进行一定的培养和提高。其次,要进行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尤其是本专业的教育教学实习环节、实训的见习环节、在校上课以及课外辅导等等,教育实践的内容时各个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的过程。课上课外的辅导是指将全班的学生分成的多个学习小组,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对接,在学生实践之余,学校要弥补薛恒在学习时间上、内容上和力度上的不同。第三,是艺术的演出实践活动,其中包括了教学的参观、艺术表演的排列、文艺演出等等,这些艺术活动时多方面的,可以有教师的示范表演课,也可以是具有一定演出经验和水准的专业音乐表演者的表演出,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加各种类型的实践演出活动,例如在养老院的公益性演出、在节日气氛下的商业活动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让学生从中获益丰富的实践活动内容,这样的活动也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师生协调配合下,往往能够展现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中国传统音乐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光芒,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文化的结晶。然而当今时代人们普遍追逐西方音乐,忽视了我国传统音乐,高校音乐教育也逐渐向西方音乐靠拢,长此以往,我国传统音乐越发地处于弱势地位。在中国国家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大的今天,高校教育应当重视传统音乐的地位,承担起传承传统音乐的责任,将传统音乐放在音乐教育更重要的位置。 标签:高校;音乐教育;传统音乐;传承 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作为多民族融合的文化结晶,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表现形式,目前大量的传统音乐工作者处于民间,而高校音乐教师则更多的崇拜西方音乐文化,导致现在高校的音乐教育大多是西方音乐教育。因此,高校对于传统音乐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挖掘传统音乐的潜力,更好的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1] 目前来看,高校的音乐教育以西方音乐理论和技巧为主,钢琴课一直是必修课程。自从改革开放之后,西方多元化的音乐艺术流入我国,冲击着我国传统音乐的地位,而我国传统音乐在高校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很大一部分传统乐器和传统曲艺已经退出高校,只在民间传承,还有很多传统音乐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很多传统乐器在中国已经失传,比如编钟、尺八等。编钟声音清脆悦耳,延音持久,在国际打击乐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尺八则是在中国失传,在日本兴盛。尺八外形似箫笛,声音也介乎箫笛之间,同时具有笛子的轻灵和箫的悠远。而这两种曾经具有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辉煌成就的乐器在中国已经失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憾。而高校作为目前最大的音乐人才培养阵地,过度崇拜西方音乐,忽视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出来的学生将来从事音乐教育,就会把自己所学的西方音乐知识传承给下一代音乐学习者,这样逐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中国的传统音乐教育越来越式微。总而言之,目前高校缺乏对传统音乐传承的意识,对于传统音乐的认知不足。 二、高校在传统音乐传承中的作用 1.高校教育有利于传统音乐的创新 传统音乐的式微一方面是传承者的缺失,另一方面则是自身存在很大的问题,目前传统音乐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创新力不足,难以在年轻人群体中传播开来。而将传统音乐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一方面能够扩大传统音乐的影响力,改变人们对于传统音乐的认知;另一方面会推动传统音乐在创新中传承。高校教育中,各种音乐文化的交流为传统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有利于传统音乐取长补短,吸收西方音乐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进行创新,从而产生新生代的传统

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材料

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材料 教学内容: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习和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2、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你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学校里也有老师、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你们的生活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在大课间活动时间里,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课间活动里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二、学习课间安全知识 1、小品展示 下课铃声一响,安静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了,在喧嚷的十分钟里,同学们有的上厕所,有的在教室里准备下一节课的用书,但更多的学生则是在做游戏。突然,“砰!”一声响,两个同学应声倒地,一个捂着眼睛,一个摸着头。都坐在地

上掉眼泪呢。原来同学甲被同学乙追打,同学甲边跑边回头看,与出门的同学丙撞上了。 师:同学们,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想说什么? 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棒极了。四十分钟的课上下来,做一些游戏放松放松、调整一下状态还是值得提倡的。问题在于,不少的沸腾“腾”过了头,大课间活动成了学生校园安全问题的高发段。同学甲这样的边跑边看最危险,倘若学生手中再拿有竹棒等小物件,危险程度就更高了。所以我们课间都该注意些什么呢? 2、学习课间安全知识 (1)、学生分组讨论:课间该如何注意安全。 (2)、师生共同小结课间安全知识。 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课间休息时不在楼梯、走廊、过道间逗留玩耍。 4、在楼梯、走廊、过道上行走时,应礼貌让路,不得抢先、拥挤,靠右慢走讲秩序。

音乐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最新篇)

音乐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音乐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音乐学专业大学四年规划怎么写呢?下面让XXX我通过案例传授各位看官一点大学生大学四年规划的写作技巧吧! 音乐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音乐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具备一定音乐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能在高、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音乐学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音乐史论、音乐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音乐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音乐研究、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二、音乐学专业主要课程 音乐史、音乐学理论、中外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学、美学、作曲技术理论、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等。 三、音乐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高、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 四、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 l.掌握音乐学的基本理论;

掌握音乐的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 4.了解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的工作能力。 五、音乐学专业大学四年规划 初入大学就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大一就进行职业规划,从一开始就不走弯路。 大一阶段 努力适应大学生活与学习,学好高数与英语,为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参加学生组织并担任班级干部,锻炼自己的能力。广交朋友,扩大自己的人际圈。与学长多多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对目标完成情况做出判断及总结并及时修正目标计划,使得各项准备更加科学化。定时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自己的体质。 大二阶段 在这一年里,既要抓基础,又要做好由基础课向专业课过度的准备。还要继续学习英语,争取通过英语六级并取得高分,计算机达到更高的水平达到六级。同时,考虑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我会减少学生工作增加社会工作,尝试做兼职赚一点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社会经验。 大三阶段 学好专业课程,坚持自己的选择,继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找一份社工作,在这阶段的暑假,我会去偏远乡村支教,体验一次不一样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无论是在教学授课方面还是在教学理念上,跟外国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较落后,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的学生声乐素养较低。对此,必须要改变现有的专业声乐教学模式,加速推进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使我国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笔者就高校音乐教育中如何深入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做了深入的探讨,并对所产生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随着高校各个音乐学院的扩招,使得音乐院系的设置也 越来越多,并且各院系都开设了音乐教育专业课,这说明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的非常迅速。在音乐教育专业中声乐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学科,它对音乐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眼下教学手段比较落后,这是因为声乐在发展过程中教师没有重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观念也存在定问题,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使得培养出的人才声乐素养不够高,造成了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必须要认清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并针对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促使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体制的改革,使现有的教学方法变得更加科学,使声乐教学能够与时俱进,更好的符合时代的发展。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的现状 笔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现,当下音乐教育专业声乐 课存在着教学效率低、授课方式较为古板、教学硬件比较落后、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等问题,从而导致不符合当今音乐界的发展形势致使学生的专业素养较差完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学生声乐技能的强化,有的甚至都不能保证完成基础的教学。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很难保证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岗位工作,有的学生会出现自

己能唱但不会教的局面。这样的教学会严重的耽误小学生学习声乐的最佳时机,最终将导致我国声乐人才越来越少。此外,在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中还存在有些学生有良好的音乐天赋,却没有表现自我的舞台。这也是高校音乐教学的一大失误,这些都是由于教学设施的缺乏,导致教学与实践脱节。 、推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的改革措施 注重基础音乐教学理论。由于近几年高考考生数量减少, 使得高校迫于招生压力只能降低招生门槛,因此,导致了学生整体素质较低,尤其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更为明显。面对这种情况,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必须从基础的音乐理论抓起,先做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再对学生进行基础音乐理论教学。高校教师在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时,首先要考虑到先针对大一学生开始培训音乐素养,同时还要在大期间开设声乐技巧课,并且要每周一个课时,通过这种教学手段来对学生讲解声乐的入门知识。通过这中教学方式能培训大一新生的音乐素养,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学习声乐的入门知识,这样的教学手段虽然显得简单,却是必不可少,只有从基础抓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此外,还要开设声乐小课堂,把这一课程与声乐技巧课 进行配合教学,在小课堂中学习理论,在声乐技巧课中学习实践,通过这种联合教学的方式把理论和实践想结合,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教学效率,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使得理论知识更加巩固,实践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两者互相助力相辅相成。 结合实际创新教学观念。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 这就为我国的音乐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新课标” 中明确提出要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要保证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的声乐专业基本上都是依靠学院的教学体系进行教学,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过于强调技术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与“新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高校声乐教学必须要以“市场”的需求为指导方向,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审美为教育重点,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审美的重要性。将传统的声乐技巧课转换为声乐美学课。使学生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

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新模式的思考

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新模式的思考[摘要]目前高校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大多延续以往的传统教育教学 模式,在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实用性、科学性。文章从对音乐教育类学生培养的目标、教育模式的创新以及做好学生就业思想指导工作三方面,谈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新模式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新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文艺生活的不断丰富,对音乐工作者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对艺术生大规模扩招。很多院校都增设了音乐专业,目前各高校对音乐生的招生和培养基本上有两大方向: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在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法上大同小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的编纂和教学法基本上是延续以往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实用性,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缺少必要的引导。作为从事音乐教学多年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结合社会现状,通过认真的思考,从实际出发,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学生的培养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一、明确培养目标 音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根据目前社会需求状况,主要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使其能够从事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及艺术审美教育工作。在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的全面性上,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要求应高于音乐表演专业。依据定位,我们应明确培养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充分认识音乐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在培养方案和教材选用上要有别于其他院校,教学大纲和计划有必要修订,教学法应进行探究,学校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落实,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育者必须有创见、有立意。树立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非常关键,能起到引领和落实的作用。在整个大学教育期间要明确目标,培养适应中小学教学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创新目前高校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 二、创新教育模式 1.教材的改革与创新。在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目前各院校大多选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材,这些教材对学生走向社会与中小学教材方面的连接不是太好,我们应根据社会的需求,结合目前中小学音乐教材,新编一些适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使用的新教材,如在新编声乐教材里可以根据中小学的音乐教材选录一些典型的中国民歌、世界各地的民歌、中外歌剧名段,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歌曲,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做好教学的准备。再如,对视唱练耳课,我们也可以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新编一些适合中小学教学需要的教材,在教材的编写中注意教材的实用性,视唱的节奏要简单明快,旋律要流畅优美。

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脉络

Vol.28No.3 M ar.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3期(下) 2012年3月1 近代意义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萌芽初始期 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我国音乐教育整体发展之中,而且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因为艺术教育的理念是高等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了解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应该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以全面和客观的角度对其做出准确的定位.基于这样一种思路,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从建国开始作为其标志的认识不符合作为其历史分期的依据,它应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大学,因为从那时起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就已经开展了.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和文献不多,但对于当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研究却是难得的历史依据和经验.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同时也使中国面临进一步被列强瓜分的危险,中国实际上已沦为丧失主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剥削和压迫,使得人民生活中水深火热之中,同时也激发了人民群众坚决反抗外国侵略与封建反动统治的斗争.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形势下,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救国图存的变法维新运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进行改革,在中国近代史上形成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这种要求推动着我国音乐教育的新生和迅速向前发展.以“学堂乐歌”为标志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传入我国并普及全国.在这种背景下, 1898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具有近代意义的大学教育的确立.根据当时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的规定,大学要“端正趋向,造就通才”.这种通才,用当时光绪皇帝自己的话说,就是既熟知四书五经之纲常大义,又通晓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1]在课程设置上也贯彻了通才教育的精神,规定了艺术科目,所以公共艺术教育的理念从我国建立近代意义的大学时起就已经确立了.根据零星资料的记载,我国最早开始设立音乐课的是一些外国传教士开办的学校,如1842年香港的马礼逊学堂, 1850年上海的徐汇公学,1861年上海的清心女塾.此外,改良派中具有维新倾向的知识分子如康有为、梁启超和王国维等也逐步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如康有为在1891年创办的“万木草堂” 将音乐列入西学的课程范围.这些情况反映了随着西方宗教和文化的传入,随着我国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的学校普通音乐教育也自发地随着新型学堂的发展而逐步开始了.但这些都处于一种零星的萌芽状态的发展态势,并未形成整体的有影响的局面,尤其是具有近代意义的大学,其开展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并未形成统一的独立的认识,无论从艺术活动的开展还是从理论层面上认识都处在初期的阶段,当然也未形成独立的学科地位,从而导致了在这方面的资料与文献的匮乏和不足.因此,那些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所开展的非专业的音乐教育活动便成为关注的重点.一些学校开展的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教育,如“广文学堂”(齐鲁大学前身),,1904年开设了音乐普修课;同年,爱国女校(蔡元培发起创办于上海,早期著名女学堂之一)将唱歌课列入教学计划;1905年清末革命党人徐锡麟、秋瑾创办的大通学堂开设有琴歌课,同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女子医科学校“上海女子中西医学校”成立,音乐课是8门课程之一.这一时期开展音乐教育的还有艺徒学堂、天津高等女学堂等.[2]而起步于1911年的清华大学的音乐教育更是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开展之典范.2 “新文化”意义的大学公共音乐教育的起步成长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地开展激起了人们追求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热情.尤其倾向进步的知识分子投身于各种新的文化事业.在文化领域上的革新直接推动在文学和艺术产生影响,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也产生了推动, 一些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积极的进行音乐教育的尝试和实践,开始在学校开设中外音乐课程、创办各种新式的音乐社团、举行各种音乐会和音乐活动.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提倡学术上的自由研究,新旧思想兼容并包,确立美育的重要思想,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立了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北京大学音乐团”,次年改名“音乐会”,这是一个以普及音乐教育为主的学生音乐社团,并开设《普通乐理》、《和声学》、《作曲法》等音乐课程.后来改名 浅论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脉络 贾 冬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北京100031) 摘要:本文试图以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紧密联系的诸多因素为因果,以我国普通高校发展历程和音乐教育发展轨迹两个背景脉络为主线,从艺术教育的本体出发,对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整体发展脉络做以大致简要的梳理,尝试勾勒出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各个时期的形式与特点. 关键词:音乐教育;普通高校;公共;历史;美育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3-0248-02 248--

校内活动安全教育教案

校内活动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校内安全的重要性,知道在校内应注意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2.知道在课间活动中要按顺序、守规则。 3.能用正反事例说明课间活动要守秩序。 4.使学生明白在学校我里参加游戏、运动、劳动等活动也会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要防止危险的发生。懂得课间活动守秩序,大家才能愉快又安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生知道校内活动守秩序应该怎样做。 教学难点: 为什么校内活动要守秩序。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校内发生的不安全事故。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了解一些校纪校规。 教育过程: 一、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可请学生举手,让学生在思考中意识哪些事在楼梯上是不能做的。) (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6)上下楼靠右行。 小结: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2.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小结:学校安排在两节课之间休息10分钟是想让同学们休息一下,上上厕所、喝点儿水;也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换换脑筋,以便下一节课能精神饱满地学习。大课间设置的目的是让同学能一天有足够的活动时间。 3.同桌互相说说:你知道课间应注意些什么吗?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在我国音乐教育学分类中,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指基础教育(中小学),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个新崛起的学科,它的理论建设尚处于初创阶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1.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开端始于19世纪末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偕夫人于1878年创办的“登州文会馆”(登州即今山东蓬莱),相当于大学程度,设有以唱歌、识谱、编写歌曲为主的“乐法”课。 2.我国普通高校早期的美育思想1903年,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国维将美育列入普通学校教育宗旨。1908年建立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校长经亨颐重人格的培养,提出“德、智、体、美、群”五育教育,设有音乐课程。1912年,蔡元培先生担任教育总长的就职演讲《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将美育列为国民教育宗旨之一,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①的著名主张,强调通过美感教育来陶冶人的品质。 3.我国普通高校最早颁布的艺术教育法律法规191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在其颁布的《高等师

范学校规程》中规定预科开设课程共8门,乐歌被列为必修科目之一,每周2课时,教学内容主要为声乐练习及音乐理论。本科将乐歌列为随意科。1927年,成立艺术教育委员会,出席第一次会议的有蔡元培、林风眠、杨杏佛、王代之、高鲁、周俊、李金发、吕彦直,提出“整理全国艺术教育”等主张。4.我国早期的艺术教育机构1912年,蔡元培先生在他担任教育总长期间成立了艺术教育委员会,并聘请鲁迅先生主管艺术教育委员会工作。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机构的建立是1931年,清华大学成立西乐部。有通过唱片听赏音乐的教学和演奏西洋名曲等实践活动。5.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关于学 校艺术实践的第一个文件1940年,教育部颁发《学校课外 音乐活动办法》。主要内容有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应由专门音 乐教师负责学校音乐活动,要求各校要在学生中组织多种艺术团体,经常举办音乐比赛或演出活动。每位学生要至少应参加一项与艺术有关的活动,各校应从学校经费中酌拨音乐事业费等②。6.我国普通高校较早开设的音乐课程:⑴音乐 选修课1897年浙江大学(前身为“求是书院”)由日籍教师武桥敦义主讲音乐选修课,后来由丰子恺先生兼授音乐课程。 ⑵音乐必修课1912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预科课程中设置“乐歌”为必修课,共开设3个学期,每周2课时。7.我 国普通高校较早译著的音乐教科书1904年,美国亚克斯福 大学的音乐理论教科书被曾志?胍胫?,定名《乐典教科书》,

课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课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课间十分钟安全又健康 一、教学思想: 改善校园课间休息活动状况~营造健康、文明的课间活动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文明的活动习惯~构建校园内和谐愉悦的教育教学环境。 二、班会主题: 课间十分钟安全又健康 三、活动目标: 1、使学生知道如何去安排课间活动~课间活动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从而实现课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和有益补充。 2、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养成谦让、合作、团结、互助的文明行为习惯。 四、活动准备: 1、班主任和学生拟定活动基本方案。 2、搜集学生课间活动状况的资料。 3、带齐活动相关用具~如皮筋、沙包、毽子等。五、活动地点:教室 六、活动过程: ,一,活动发起 1、班主任介绍课间十分钟的重要性。 2、班长谈对此次主题班会的设想。 3、主持人上场。 ,二,活动过程 1、媒体播放学生课间活动状况的图片和小记者的采访。 提问:你有何感想, 学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由身边的情景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活动必须是健康的、有好的、而 绝不是疯狂地互相追打或其他的“恶****。从而对课间十分钟如何合理利用~课间 可以玩些什么产生思考。, 2、学游戏 游戏1:猜谜语游戏2:变魔术 3、玩游戏 ,1,皮筋、沙包多媒体出现跳皮筋图~播放背景旋律。学生玩跳皮筋的游 戏。 ,2,自编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形式多样的游戏~改变学生课间单一、枯 燥的活动内容。并在游戏中使学生养成谦让、合作、团结、互助的文明行为习惯。, 4、安全小提醒 多媒体出现安全提醒~一名学生带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5、全体齐唱《课间 十分钟》 全体起立~让全身活动、放松~齐唱歌曲。 6、课件出示安全儿歌~学生朗读。 7、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感想。 ,三,活动总结班主任总结此次主题班会活动。

课间活动安全教育教案(1)

课间活动安全教育教案 第16周 一、教学目标 1. 让同学重视课间安全,清楚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 2. 增强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会过安全、文明、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本次活动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行为,养成学生文雅的行为习惯。 2.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安全忧患意识,时刻注意安全,时时想着安全。 三、教学过程 1.下课铃声一响,课堂一结束,我们就可以走出教室活动,开始属于我们的课间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同学们游戏玩耍,十分开心,但这之中存在着不少危险 呢! (PPT:观看课间隐患视频)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课间活动的视频吧,仔细观 察视频里的同学,他们做了哪些事? 2.课间短短十分钟,却可以发生很多事,刚刚大家都观看了视频,说说课间十分 钟他们怎么度过的?(请生说) 3.你觉得他们的行为对吗?(请生说)为什么不对?(逐个分析他们的行为,让 他们了解课间疯闹会造成他人和自己受伤) 4.那么这些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我们的伙伴小明就是疯闹中的成员之一 呢,去看看他吃了什么苦果?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一则故事吧。 (PPT:师读情境园故事) 小明最后怎样了?如果你是小明,两颗大门牙已经摔断了,你会有什么感受?(生 说:痛苦,难受) 课间疯闹竟有如此严重的后果,让我们身体受到如此大的伤害,如果我们平时像小明这样做,我们就会处于很危险的状态,真的是太可怕了! 5.同学们,你们的课间十分钟在做什么有趣的活动呢?(请生说,师板书。师小 结:看来大家的课间活动都很多很丰富呢!) 6.前不久在我们班发生了一起课间事故,,一个高年级的同学下楼梯的时候靠右边快速地滑行下去,把我们班正在上楼梯的陈奥龙同学撞倒了,摔在地上,结果骨折了。同学们,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你觉得这个高年级的同学做得对吗? 错在哪里? 7.师小结:看来我们平时得做一些文明安全的课间活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 活动又有趣又安全!(PPT:出示文明课间活动图片) 8.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关于课间安全的选择题呢,同学们来抢答看看谁的速度最快?准备好了么?金老师还会送给回答正确的小朋友智慧星呢!(PPT:出示题 目) 9.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课间室内、外的游戏,我们一起来学唱《安全拍手歌》。 (老师教学生读儿歌。) (两人为一个小组,互相拍手,边唱边领悟课间安全很重要。) 10.看来今天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小呢,把“我的收获”完成吧,还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评分,认为自己表现好的同学可以给自己涂上五颗星。(配上《哦,十分钟》 音乐) 四、课堂小结。

音乐教育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音乐教育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自我分析 性格:总的来说我的性格活泼开朗。我很阳光,心态较好,学习音乐会有有很多上台表演的机会,我会以平常心对待,不会慌张;我 积极向上,遇到挫折会伤心,但不会因为挫折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 目标,会重新振作,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与朋友的关系相处的很好,死党们会说我心直口快,但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试着改过,改不了。我心特别软,朋友有困难时会忍不住搭手,大家找我帮忙的事 情我都会努力做好。 兴趣:我的兴趣广泛,声乐、钢琴、看书、上网、逛街、游戏这些都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直以来我都学习音乐,不仅是 个人爱好,并且有家人的大力支持。小时候和朋友们玩游戏我总是 扮演老师这个角色。这也成为了我现在的目标。 价值观:以我的价值观来看,社会的利益要重于自身。我非常希望能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因此我很渴望做一个人民教师,用 自己在音乐方面的特长去帮助别人,服务社会;让那些热爱音乐而又 缺乏引导的少年能够得到帮助" 能力:自认为比较有做老师的天赋,从高中到大学经常帮助同学学习(当然是关于音乐专业的),并且得到同学们的好评,在其他方 面我是个很没有耐性的人,但不知为什么关于音乐我就有用不完的 耐性。表演能力较好,但对专业的学习还不够深入。要继续努力。 二、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就业方向及前景 说实话,有很多人象老师人的爱人一样,认为学艺术,特别是学声乐的人将来想在这一领域就业很难,事实也不是这样,那么多学 声乐的人,后真正能走上舞台的人很少。现在国内还有一种说法, 学艺术的人将来除了本行什么都不会做,其实在国外的说法与此正

好相反,他们认为学了艺术的人将来什么都能做。比如说学声乐的 人除了当歌手也可以注意音乐老师,可以做普及艺术的工作者,甚 至也可以学习了专业后,将来并不把它做为自己的职业,知识把它 当做业余爱好,自己照样可以做其他的工作。但这里有一点要强调:一定要孩子非常爱好歌唱、喜欢学声乐才可以,如果只为读大学让 孩子学习声乐的话那就不值得了,因为声乐辅导老师的收费是艺术 类考试中贵的。 三、职业分析 职业方向:教师 我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它刚好在我的so区域,也就是优势与机 会并存的范围。因为我本身有着比较的专业成绩,这样作为一个教 师的基本要求我能很好的满足。由于专业的原因,我的表现能力是 不错的,即时刚刚进入教师行业,我也不会在一个班的学生前面出 现紧张或者怯场,而且我的语言功底也不错,因此能够很清楚明确 地将信息传达给他人,同时我的幽默感也能让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我的外貌算不上很漂亮,但是也不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我的性 格亲切和善,待人诚恳,所以学生、家长都能和我进行很好的沟通,也能很容易的让学生和我打成一团。我还是一个非常有耐心、有责 任感的人,我对我的学生将会始终抱着希望地去帮助、教导他们。 我的家庭对于我当一名教师也是非常的支持,可以说我的家人都对 教师有着相当的好感,我更是从小就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人民教师, 在讲台这个光荣的舞台上演奏人生精彩华美的乐章。 从自身条件和家庭因素来看,我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和优势。而从社会和市场等因素来看,我也有这很多的发展机会。如今的中国, 作为一个人口的超级大国,学生教育问题一直是国家的一个重点关 注问题,其原因还是由于学生多教师少。很多地方出现的情况不是 没人上学,而是没人教学。中国的复兴才开始,正是需要一代一代 的新生力量去努力的时候,作为国家栋梁的年轻学生尤其重要。如 何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如何让他们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这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前途和发展方向。作为人类文化与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在其中要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于公于私,当一名教师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良性发展的研究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良性发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2-07-11T17:24:00.297Z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郭山雨 [导读] 我国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高校美育教育之中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是影响深远的。 郭山雨 [摘要] 本文通过对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教育现状的特点进行分析,对传统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和特点进行研究,提出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指出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教育应从重“教”转向到重 “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从而发掘出非音乐专业学生主动积极性和内在潜力,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与个性的完善发展,使学生在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后能以较高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 [关键词]公共音乐教育音乐知识审美能力 一、当前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 公共音乐教育体系在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虽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任务仍很艰巨。具体来说可有以下方面。 首先,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忽视公共音乐教育的基础地位,因而导致高校音乐教育事业的硬件设施不足,音乐教师对待公共音乐教育的态度有待提高。当前,“素质教育”这句口号虽然提了很长时间,可是对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是通过学习音乐使学生发现音乐内在的美,实现音乐审美的目的,这样一个过程的教育。我国的普通高校虽然都开设了音乐公共课,但是,有的高校是为了迎合教育部“艺术教育”的号召才开设起来的,因此这些高校不会将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作为重点对待,这样就导致高校对公共音乐教育硬件设施的投入不足,对于音乐人才的引进也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高校音乐教师在对音乐公共课的态度就显得不是很积极,这是教育界人士看在眼中,痛在心中,却又无能为力的事情。 其次,因为缺乏实用的教材,所以导致公共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因为教学目的与任务存在偏差,所以在制订缺乏客观性。大部分高校公共音乐课所选用教材的内容都以欧洲音乐为主,而中国传统音乐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部分所占的比重较小,世界其他地区的音乐更少。形成这样的局面是与当前主流的大趋势严重违背的,不利于高校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建立和大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引导。同时,在校大学生对当前的音乐教育课程普遍感到不满意,认为教师的教学内容有待更新,教学方法陈旧,这使得高校以公共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反而促使学生面对着有着这样或那样问题的音乐公共课程,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厌烦心理而不是对音乐的向往和热爱。 二、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新模式和探索和研究 社会越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就越高,只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当前我国高校传统公共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缺陷变得越来越突出。传统的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并没有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提供明显的支持和帮助,这明显缺陷,使得学生在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没有一个较高的综合素质,不能较快适应新环境,在实际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因此,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切实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首先,根据大学各个阶段的特点对高校公共音乐课进行适当调整,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体现步骤性、阶段性、循序渐进行。这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是大一阶段,大学生大部分课程刚开始,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参与、体验的方式来学习公共音乐课,使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氛围从一开始就在新生中营造起来。第二,是大二、大三阶段,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经过大一阶段多样化学习模式氛围的熏陶,已经建立起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有了充实的理论基础来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一时期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引导学生对不同阶段的音乐问题进行学习,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意见,保障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第三,是大四阶段,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已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正在不断提高,这个阶段大学生应加强对音乐教学理论的学习,从而为日后欣赏其他音乐作品做准备。 其次,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建立,离不开学校方面的支持,学校对公共音乐教育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思想方面,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特点,提高业务水平,深入研究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对艺术教育科学的研究,关注大学生的特点,对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做充分准备。第二是课程改革方面,学校方面应对公共音乐教学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增加与音乐相关的课程,例如中外音乐史,中西方文化音乐比较等课程。第三是环境方面,教师在公共音乐课教学时应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利用音乐教学设施,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文联、音协等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为多样化教学模式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从而引导非专业大学生的音乐素质的提高。 三、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环节中的重心 在公共音乐教育的观念上,高校首先必须要确定一种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在公共音课堂上的音乐交流中注意培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并能引申到各自的学科学习中。学校和教师对于公共音乐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并不全都是合理的、先进的,也会存在一些主观的因素。因此,高校在实施公共音乐课教学改革时应注意在探索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这是对大学生实施音乐教育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是十分重要的。在丰富和完善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具体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手段要紧密结合。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以学校为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而且有一定的教学基本原则和方法,这体现了整个教育的共性。普通高校的非音乐专业学生在大学之前接受音乐教育的程度普遍比较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只局限于较浅的基础知识。在进入大学后应该提高他们综合音乐素质,使他们能够用接近专业的鉴赏水平去认识和了解音乐。然而从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综合情况分析,他们接受基础音乐教育的程度参差不齐,如果用一刀切的灌输法去进行教学效果必定不好。因此应该采用多环境、多手段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设置,现在一些师资力量较强的大学已经开始实施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这样能够对那些音乐基础知识不足的学生进行知识补充,学生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内容。 其次,普通高校音乐公共课的教学内容设置要符合时代性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要求。公共音乐教育的内容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终目标是与美育相联系的。音乐教育通过讲述音乐自身的内容和规律配以美育的内容形成一个整体,这些相互关联的内

课间十分钟 安全记心中

《课间十分钟安全记心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同学重视课间安全,清楚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 2. 通过对平时课间活动的罗列及评分,让同学们清楚什么样的课间 活动是提倡的,什么样的是不合适的 3.让学生学会懂得取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会过一个安全、文明、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4. 学习几个有益身心的课间小游戏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本次活动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行为,养成学生的文雅行为习惯。 2.树立安全终于泰山的安全忧患意识,时刻注意安全,时时想着安全。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前导入(同学们,上课铃声响了之后,大家都很自觉地回到位置就要开始我们新的一节课,但是,有不少的同学却盼望着下课铃声,因为下课铃声一响,课堂一结束,我们就可以走出教室活动,开始属于我们课件十分钟。在课间里,同学们互相追逐打闹,玩得十分开心,但这之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观看课间隐患视频(首先我们来观看一段有关课间活动的视频) 引出课间安全(课间短短十分钟,却可以发生很多事,刚才视频里的同学在课间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很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环节二:请同学们发言,课间十分钟他们怎么度过的(那同学们,你

们的课间十分钟都在干什么呢?),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逐一在黑板上列出来 环节三:全班讨论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由黑板上列出来的这些活动可见啊,我们班同学的课间还是非常的丰富,那黑板上的这些活动哪些是正确的而哪些又是不恰当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老师总结并给以补充,接着全班对黑板上罗列的活动进行评分(学习了解了这些注意事项,我们再来给同学们之前的课间活动打打分)。(每项活动的分数都出来了,从分数的高低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李明在课间活动是不恰当的,王花在课间活动是合适的) 环节四:全班讨论在课间十分钟有益身心的活动,观看课间活动图片。(同学们再想想在课间我们可以开展什么活动才是有益身心的呢,老师给大家展示几张其他学校同学的课间视屏) (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课间室内、室外的游戏,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环节五:选择学生喜欢的游戏之一,模拟课间十分钟。 四、课堂小结 在我们模拟课间十分钟之后,我们的课堂也接近尾声了,在真正的课间铃声响起之前,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我们学习探讨了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回顾),重新审视了我们之前的课间活动,对于不恰当的活动我们要禁止,可以开展一些值得提倡的活动;在课堂的最后我们还学习了几款小游戏,可供大家课间休闲娱乐用。课间活动注意事项:

课间活动安全教育课

课间活动安全教育课 教学时间9月11日上午第一节课教者:班主任 一、教学目标 1. 让同学重视课间安全,清楚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 2. 通过对平时课间活动的罗列及评分,让同学们清楚什么样的课间活动是提倡的,什么样的是不合适的 3.让学生学会懂得取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会过一个安全、文明、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4. 学习几个有益身心的课间小游戏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本次活动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行为,养成学生的文雅行为习惯。 2.树立安全终于泰山的安全忧患意识,时刻注意安全,时时想着安全。三.教法:导、看、议、评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导入:请同学们发言,课间十分钟他们怎么度过的(那同学们,你们的课间十分钟都在干什么呢?),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逐一在黑板上列出来 中小学生课间活动的伤害事故主要表现在拥挤踩踏伤害、追逐打闹伤害、危险游戏伤害等三个方面。 1、拥挤踩踏伤害。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上下课时,同学们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加上大家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难以避免。一旦有一名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2、追逐打闹伤害。有些精力旺盛,好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常会为了芝麻大的事,满教学楼地追逐打闹。在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头探看。这样的边跑边看最危险,倘若手中再拿有竹棒等小物件,危险程度就更高了。奔跑时,在转角处最容易与人相撞而发生意外伤害。 3、危险游戏伤害。这是课间活动时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因素。究其原因,一是游戏本身隐含了危险因素,尤其是持械游戏,器械容易造成人身伤害;二是游戏的地点常常不是在宽阔的操场,而是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教室前,尤其是有障碍物的场所,容易伤人。所以,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