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童话的特点。

3、激发学生创编童话的积极性,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带来的快乐。

学习重点:

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童话的特点,练习创变编童话。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采用对话和拟人的方式构思作文情节。

学情分析:孩子们通过第三组几篇课文的学习,已经对童话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习作,就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通过

编童话,讲童话,写童话的环节,科学地依照思维特定安排教学流程,分层训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童话能力这一目标,让他们

体验童话创作的喜悦和乐趣,激发学生进行童话创作的积极性。

学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在我们学过的第三组课文中,你最喜欢哪篇童话?为什么?出示童话特点,加深学生对童话的认识。

二、指导写作方法:

1、出示幻灯片《去年的树》这篇童话,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

第一次是鸟与树的对话。

第二次是鸟与树根的对话。

第三次是鸟与门先生的对话。

第四次是鸟与小姑娘的对话。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2、生回忆《小木偶的故事》这篇课文,在小木偶身上都发生了哪些事?

三、生创编童话:

在小木偶的身上又会发生哪些事呢?

主人公可以是原来课文里的,你也可以加入新的主人公。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大胆的想象,无拘无束的想象。

1、生续编《小木偶的故事》。

2、指名汇报。

(二)出示钢笔和墨水的图片。

1、生创编童话。

2、指名汇报。

四、写童话:

可以续写《小木偶的故事》,可以写钢笔和墨水的故事,还可以想写什么写什么,写出心中最美的童话。

五、学生互评

六、小结。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评课稿

二、课程标准的核心目标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用”字在晓敏老师这节课上有充分的体现,绝大部分学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当然,这绝不仅仅是这一节课培养出来的,可见平时老师在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所用的心血。

三、晓敏老师首先从本组课文入手,让学生谈谈本组自己最喜欢的童话?为什么?回顾文本,为明确童话的特点和续写做铺垫,顺理成章而不刻意。

四、有了平时的培养,有了前面的指导,学生的续写和编写才会那样的轻松、自由,而且学生在叙述时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甚至是声情并茂,引人入胜,并且在每次讲述之后,教师还会追问“你明白了什么?”之类的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六、总之,本节课从始至终教师都是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三上语文园地三教案

口语交际:秋天的快乐 施教日期:教时数:1 教学目标: 以“秋天的快乐”为主题,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教学重点:把自己快乐的事情说清楚,快乐的心情表达清楚。 教学难点: 自己快乐的心情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教学准备:课前做一件自己觉得快乐的事情。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描述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以是学生平时画的)。 2、明确交际话题: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大家带来很多的快乐,让我们述说一番秋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好吗?揭示:秋天的快乐 二、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做过哪些事?你感到最快乐的事是什么?让学生先说说。 2、提出交流要求,各自准备。要求: ⑴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⑵说出自己的快乐。 ⑶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达成目标:把自己快乐的事情说清楚,快乐的心情表达清楚,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三、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1、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2、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台交流。 3、师生评选最佳学生。 (达成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同时也指出一些可能存在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五、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板书设计:秋天的快乐 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说出自己的快乐。 教学反思: 习作 施教日期:教时数:2 教学目标: 1、通过看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介绍秋天的美丽景色。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准备: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 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 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 3、评一评: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 二、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 1、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能区分读音相似的鼻韵母,能区分形似的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正确拼读音节,认读词语,了解秋游该带些什么。 3.能按顺序记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说出名字里有哪些声母和韵母。 4.能一字组多词,掌握以前所学生字的书写。 5.正确拼读小故事,理解小故事的意思。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区分音、形相近的鼻韵母。 教学难点 能一字组多词,掌握以前所学生字的书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用拼音 1.读一读,把音节读准。 (1)教师领读书上的音节,学生跟读。教师强调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形和音。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别,明确后鼻音比前鼻音多一个“g”。 (3)强化朗读。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点拨:这五组音节字母形状上很相近,每组音节的声调都是相同的。其中,两拼音节有:yǎn、chán。三拼音节有:jiǎn、juǎn、zuān、zhuān、chuán、chuáng。整体认读音节有:yuǎn、yīn、yīng。读准字音,读准声调。 2.比一比,读一读。 (1)教师板书“ie”“ei”“iu’,“ui”等复韵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每组韵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朗读音节。 点拨:复韵母ie和ei、iu和ui都是由两个相同的拼音字母组成的,但它们的前后位置正好相反,读音也不相同。拼读由这两组复韵母组成的音节时,注意区别字形与读音的不同。 3.秋游的时候,你想带什么? (1)为秋游做准备:你想带什么?

读幼儿园时如果要去秋游,总是有爸爸妈妈来帮自己整理书包。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要学会自己的-情自己做。那书包该怎么整理呢?刚刚拼读的这些物品中,你想带什么? (2)指读音节 点拨:先拼一拼,弄清物品的名称,再想一想,如果要去秋游,自己将要带哪些物品,把挑选出来的“物品”涂上颜色。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课后大家要多多巩固复习所学的内容,熟练掌握汉语拼音,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练习。 第二课时 一(4)、读一读,记一记,再说一说你的名字里有哪些声母和韵母? 1.复习23个声母。 2.复习24个韵母。 3.复习16个整体认读音节。 (1)分类读,注意区分平舌、翘舌。其后加i的有7个,跟韵母读音相同;用大y带头的有8个;还有一个wu。 (2)指名让学生认读,全班开火车认读。全班熟读熟记。 4.说说自己的名字中包含哪些声母和韵母。 (l)教师用自己的名字举例。 (2)指名让学生回答。 点拨:拼读自己的名字,然后说出名字里的声母和韵母。如:李小刚(lǐ xiǎo gāng)里面的声母有l 、x、g,韵母有i、ao、ang。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说一说。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与车相关的照片,指名让学生读出书上出现过的词。引导学生能用一字组多词。 点拨:我们用“车”来组词语,能增加词(cí)汇(huì)量,培养语感,加深对“车”的含义的理解。口头扩词练习是一个学习生字的很不错的方法。 2.拼一拼,写一写。 大家试一试拼写田字格上的拼音,看能不能写出相对应的字? 学生尝试拼写。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三 同步训练(word版含答案)

语文园地三 一、给动物找合适的家,选择填空。(填序号)san A.圈B.棚C.穴D.窝E.厩 F.巢G.洞H.笼I.潭 猪()蛇()龙() 虎()狗()牛() 鸡()马()蚁() 二、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 1.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 ..变成灰色。 “逐渐”这个词语运用得很准确,它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至少 ..把寒假作业做完,才能外出旅游。 “至少”这个词强调了“我”外出旅游的最低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须鲸主要 ..吃虾和小鱼。 “主要”这个词语不能去掉,因为这个词说明了须鲸除了吃____________,还吃____________。 三、日积月累。 1.几场秋雨,带走了夏季的炎热,气温一下降低了很多,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立秋,奶奶就开始把家里的电扇、蒲扇清洗收拾了,她说有句俗语叫“__________,把扇丢”。 3.现在已经进入初秋,有的人早早地穿上了毛衣,也有的人依然只穿着衬衣。妈妈说:“这不奇怪呀,二八月,________。”

四、视力情况调查表。 福州实验小学学生2020年视力检查情况调查表 近视情况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19.8%,23.2%,30%,31.6%,45.1%,49.3%成因分析玩电脑,看电视,玩手机,看书,书写姿势,遗传,其他20%,18%,12%,21%,13%,7%,9%阅读上面的表格并作答: 1.蒙蒙所在年级有500人,约有158人近视,那么蒙蒙在哪个年级?() A.二年级B.三年级 C.四年级D.五年级 2.杨帆所在年级有600人,不近视的约有305人,那么杨帆在哪个年级?() A.四年级B.五年级 C.六年级D.三年级 3.根据调查表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近视的成因分析中可以看出,造成学生近视的原因中看书的比例较高,因此小学生要少看书。 B.学生近视情况随年龄增长呈缓慢下降趋势。 C.从近视的成因分析中可以看出,造成学生近视的原因中玩电脑、玩手机和看书的比例较高。 D.从近视的成因分析中可以看出,造成学生近视的原因中书写姿势的比例相对较低,但仍要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 4.由此你想跟小学生提些什么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王悦 2016年9 月 语文教学设计

1.观潮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 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预习: 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读课文五遍以上,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字词和优美句。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 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看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 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 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 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di)雷薄(b6)雾风号(hdo)浪吼(hdu) 涨(zh*g)起颤(chm )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交流和了解童话,学习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认识口字旁的字,学会三种修改符号。 2.通过、诵读,体会人生格言,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格言意思。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句子,理解格言意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河水”就知道了“清”与“水”有关,又理解了字义;“请”,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个言字旁;“情”,与心情有关,所以加上竖心旁。利用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识记字,既利于掌握汉字的声,又利于掌握汉字的形和理解汉字的义。 5.小组交流,再找一些这样的汉字进行识字练习。 6.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12) 左形右声,如:清(青)、松(公)、城(成)、渔(鱼) 左声右形,如:功(工)、领(令)、战(占)、郊(交) 上形下声,如:露(路)、花(化)、岗(冈)、芳(方) 上声下形,如:烈(列)、忘(亡)、警(敬)、堡(保) 内形外声,如:闻(门)、闷(门)、问(门) 外形内声,如:圆(员)、阁(各)、病(丙)、赶(干) (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三:词句段运用 1. (课件出示13)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1)小组交流,代表汇报,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14)这些字都带有“口”字,但是表示的意义不同,可分为三类:(板书:口字旁) ①跟口有关的行为:咬 叼 嚼 咽 啃 吞 含 ②拟声词:啪 哗 吱 嗡 嘟 鸣 嘀 ③属于语言方面的事情:叫 喊 嚷 吼 吵 啼 唤 (2)你还知道哪些偏旁的字?交流举例。 手:扎 扒 打 扑 扔 托 扫 扩 扣 扛 扱 扬 执 扙 抛 扭 拟 抡 抠 抗 批 【设计意图:口字旁的几组字,相同的偏旁,不同的意义。在分类中鉴别,学生增长了知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 1.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2.在组词中,学习换一个字,表达相同意思的技巧;明确同义词表达的侧重点。 3.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表达作用。 4.积累关于天气的谚语。 重点 1.在组词中,学习换一个字,表达相同意思的技巧。 2.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表达作用。 难点 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1.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长期观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赏读具体的句子,使学生体会到只有细致地观察,才能将文章写得准确;不仅要细致地观察,还要长期地观察,最好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想,才能将文章写得生动、有趣。2.词句段运用 词语的分类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类是同义词。在“词句段运用”中,通过“连一连”的方式,找到同义词,并明确这些意思相同的词语在用法上的细微区别。如“鸟巢”属于书面语,而“鸟窝”则多用于口语。辨析这些区别,对我们认识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在句子中,一些词语的作用非常重要。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分析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学生充分认识这些词语的重要性,从而锻炼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日积月累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弄清楚列出的每一则谚语的意思,然后要求学生当堂记忆、积累。课下让学生通过上网或者查找书籍等方式搜集更多有关气候的谚语,以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

1.预习提纲 (1)读《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这两篇文章,说说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进行描写。 (2)通过查字典,解决在学习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中的生字问题。 (3)运用互联网等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这是我们学过的两篇课文中的片段。通过这三个片段的展示,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准确?在观察中,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到哪些感官? 课件出示: 1.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2.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3.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学生认真读片段,解决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预设:第一个片段:从“钳子、较大的土块、强有力的后足、两排锯、倾斜地铺开”等词语、短语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多么细致,描写得多么准确。只有观察细致了,描写起来才会更准确。 第二个片段:从“要是、萎了、痕迹也没有了、逐渐变成灰色”等词语、短语中,可以看出作者不但观察细致,而且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 第三个片段:“仔细耙扫、收拾、弹琴”等词语、短语表明作者不仅用眼睛看,还用耳朵听,用心想。可见要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最好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设计意图: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 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 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题P1-5。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 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 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 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 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 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 比万大的数。(屏幕上随即展示我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 等有关数据。)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 通过预习课文,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 先四人小组讨论,在汇报,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边汇报边整理成数位顺序表:(略) 3.计数方法: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三》

语文园地三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三个板块。“交流平台”是让学生明白怎样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词句段运用”,一部分是让学生为动物找家,另一部分让学生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日积月累”让学生积累关于秋天的谚语。 四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和难点进入了对文本的理解。这是一个艰难的瓶颈期,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对一篇文章进行准确、深入的理解。抓中心句、中心词、关键词句,体会句子的含义等深层理解文本的能力都将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这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对文章进行精读、品读重点句段,引领孩子逐步体会理解文章的方法。 “平台交流”这一板块的内容是要学生养成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习惯。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让孩子慢慢领悟消化。 【知识与技能】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 2.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 3.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4.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过程与方法】 熟读成诵,辨析领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点 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理解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难点 培养如何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习惯。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秋天的谚语。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 2.分角色进行对话朗读,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3.思考: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蟋蟀以及它的住址写得这么细致、具体? 4.读文中旁批的话。 5.在此基础上要求联系自己的习作情况,想想有什么好的经验。 二、词句段运用 (一)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1.出示文中上下两组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厩”的字音。 2.读完后告诉学生动物的家的称谓,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生自己连一连。 4.教师订正。 (二)读下面两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词语,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1.教师出示例句,学生自由读。 2.分角色进行对话朗读 3.比较一下每组里前后两句都有什么变化,体会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不同。 4.师生交流,体会不同。 5.小结:这二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准确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6.请学生说说类似的例子。 三、日积月累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中的语句,要求读正确。 2.指名学生读语句,纠正字音。 3.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4.交流自己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立了秋,把扇丢:指立秋后,气温降低,炎热的天气就会逐渐凉下来。 二八月,乱穿衣:形容初春和初秋时人们乱穿衣服的情况。 夏雨少,秋霜早:指夏季降水少的话,秋天打霜会到的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到了农历八月,大雁就要开始南飞迁徙,大雁一旦南飞,就要下霜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到了秋天,每下一次雨就要注意保暖,加衣服,直到冬天穿上棉袄。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指北方一些地区,农历八九月很暖和,十月里还像春天一样温暖。 5.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谚语。 教学中只要能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形象直观,训练扎实,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教学时,我利用最具感染力的音乐,和谐的音符与优美的文字,给孩子们创设了乐于接受的情境,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思绪飞扬,在独特的感受中畅所欲言,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

语文小学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学习现代诗歌的感受。 2.能在了解古代文人的过程中,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 3.朗读并与同学交流描写颜色的句子,感悟写法。 4.诵读诗句,了解特点,并尝试仿写。 5.积累名言。 ?教学重难点 朗读并与同学交流描写颜色的句子,感悟写法;诵读诗句,了解特点,并尝试仿写。 ?教学策略 1.教学“交流平台”时,结合本单元诗歌,交流学习诗歌时的感受,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2.“识字加油站”列举了8位古代文人,主要让学生在了解这些古代文人的同时会认10个字。 3.对于“词句段运用”第一题,让学生与同学交流,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其作用。第二题指导学生在读熟诗句的基础上,注意诗句中加点部分的语言特点,再尝试仿写。 4.“日积月累”中,让学生读熟有关诗歌的名言,进一步了解诗歌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学习现代诗的感受。 2.能在了解古代文人的过程中,认识“屈、渊”等10个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我们为什么要学诗?因为“人本来就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栏目看看吧! (2)板书课题。(课件出示: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2.引导生读对话,适时提问。 (1)生自由、轻声地读教材中几位小朋友的对话。 (2)交流第一句。 ①师引导:第一位小朋友告诉我们诗歌有什么特点呢? ②预设: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③出示课件。 我很喜欢本单元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④师引导:哪些诗句让你感觉朗朗上口、悦耳动听,有节奏感?能为大家读读吗? ⑤生读诗句后交流。 (3)交流第二句。 ①师引导:第二位小朋友解锁了诗歌的什么“密码”呢? ②预设:诗歌表达诗人的感受,有丰富的想象,语言表达独特。 ③出示课件。 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阳光是“绿的”,寂静是“朦胧的”,小草“炫耀”着新绿。 ④师: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吗? ⑤生交流。 (4)交流第三句。 ①师引导:第三位小朋友有什么收获呢? ②预设: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③出示课件。 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如,“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让我体会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④你还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诗人真挚的情感?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方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方案 1、观潮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情感态度价值观: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课型:新授课。课时设计:两课时。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先请学生说说是不是看过潮水?在哪里看过?有什么想法? 看过潮水的人,能用一个比喻句来比喻自己看过的潮水吗?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请学生自由举手回答。组织学生评价。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由表达。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① 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② 读后提问。③ 理解词语:人声鼎沸。④ 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2分钟)。① 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② 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组织学生同桌对读,再指名学生读,老师正音。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读课文,并且自行解决遇到的生字、生词。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讨论、回答。出示句子,学生说时候自己的理解。学生读课文,并组织评价。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学生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学设计 第一课《色彩的冷与暖》 课时:一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 教学重难点: 1、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 2、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运用。 教具学具:水粉颜色、毛笔、笔洗、调色盒、色相卡、色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 二、新授: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 (2)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 (3)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 ---色彩有冷与暖。 (二)导入课题:“色彩的冷与暖是色彩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冷与暖的感觉,好不好?” 板书课题:色彩的冷与暖 三、讲授新课: (一)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色彩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冷与暖。我们知道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1、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 (1)冷色调画面《雪地》,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给人以冷的感觉。 (2)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3)同时欣赏这两幅画面 启发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师根据回答情况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色调(色彩总倾向)。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 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 师小结给予鼓励: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色彩中的冷与暖。究竟什么颜色属于冷色?什么颜色属于暖色呢? (二)放映色轮,让生观察并谈谈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从色轮中区别冷暖。(1)在12个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黄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为基准划分的。 提问:仔细观察,在冷暖对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朱红色)最冷的是什么色?(蓝色)这两色是冷暖对比的中心轴。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色彩冷暖的规律。 提问:谁能从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 将色相卡分成两部分摆放(冷、暖两个序列),并说出自己分的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偏红偏黄的色彩属于暖色,偏蓝偏绿的色彩属于冷色。因此在色环中红、橙、黄属于暖色,绿、紫、蓝属于冷色。(3)绘画中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如:黄和黄绿比?黄暖黄绿冷;黄绿与绿比?黄绿又显得暖,而绿则比黄绿冷。所以,色彩的冷暖决不是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它需要相对比较去感觉。

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三 1.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 2.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练习仿写现代诗。 3.积累有关诗歌的名言。 一、回顾所学,导入新课。 1.同学们,第三单元主要学习的是什么?(现代诗)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想一想:现代诗有什么特点?(有节奏感;蕴含丰富的想象;饱含真挚的情感。) 二、学习“交流平台”。 结合本单元的诗歌,归纳现代诗的特点。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这些古代文人你都认识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看看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屈、渊、孟、甫、韩、愈、禹、锡、仲、龚。)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1.(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分析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会如何描写颜色。 (2)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2.读一读,注意节选诗歌的加点部分,说说加点的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1)请你在学过的课文中再找出几处运用排比手法的句子,并与同学们交流、品味,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2)仿写练习:请你运用排比手法写一首小诗。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 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描写诗歌特点的。 (1)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谈诗美) (2)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谈诗的节奏) (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国]华兹华斯(谈诗歌创作) 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诗歌的名言?请在全班交流。 (1)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2)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郭沫若 4.读了这些诗句,你明确诗歌的特点了吗? 六、小结。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 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三 学习目标 1、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课前准备 1、课件(童话片段)、音乐。 2、课前有关童话的资料。 激趣导入 1、《神笔马良》、《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片段。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他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八面来风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

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交流 3、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吧。 2、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3、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4、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5、全班交流。 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的朗读。

4、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5、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市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的朗读这首诗,用多彩新奇的童话用驻人间。 6、感情朗读。 7、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课后作业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解答

语文园地三 1.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并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 3.会抓住童话的特点编、写童话。 4.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展示自己在童话故事方面的收获。 引导学生理解童话故事蕴含的道理。 在听、说、读、写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3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入 最近,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一些童话故事,学习童话的兴趣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自己讲讲童话吧! 二、交流步骤 1.自己准备故事内容。 2.小组内讲童话故事,选出最佳故事大王。

3.请每组的故事大王上台讲,集体评议,选出班级的故事大王和最佳自编童话。 交际例文: 杨俊龙:我要给同学们讲的是俄国作家普希金写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有这样一对贫穷的夫妇,他们虽然靠捕鱼为生,但也过得很快乐。忽然有一天,一条能满足他们任何愿望的金鱼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破盆变成了木盆、破房子变成了木房子、木房子变成了宫殿,渔妇变成了女皇。信守承诺的金鱼一次又一次地满足了老太婆的要求。就在老太婆痴心妄想地要做海上女霸王的时候,她的愿望不但没有被满足,反而失去了她曾经得到的一切。 张苗苗:今天我要讲的是《格林童话》中的《老祖父和孙子》的故事。从前,有位老人,他的儿子、媳妇嫌他又老又脏,每天让他用破碗在房间的角落里吃饭。忽然有一天,夫妻俩发现他们四岁大的儿子在为他们准备和老人一样的破碗时,才猛然醒悟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从此以后,他们改变了对老人的态度,日子过得很快乐。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孝敬老人,从现在做起。 4.自由组合,演优秀的童话。组内排练,上台表演,评出最佳演员。 5.制作小组的童话故事集,展示。 三、布置作业 1.写出自己所看过的童话故事书。 2.办童话故事的墙报。 (习作) 一、导入 本次写作训练是编写童话,可以续编《小木偶的故事》,也可以自编童话。选择续编童话的同学,一定要多读几遍《小木偶的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再进行续编。选择自编童话的同学,可选择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二、写作指导 1.写童话和写作文是一样的,就是要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写出自己的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小学第七册音乐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 歌曲: 快快长小蜜蜂鹿甜甜的咧如今家乡山连山大树桩你有几岁童谣山谷静悄悄 读谱知识: 1.认识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它们的作用。 2.会唱一个升记号的调的歌曲。 3.学习切分音。 4.认识常用速度标记(二) 欣赏: 教学要求:介绍西洋管弦乐器、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及乐队。介绍音乐家聂耳。 发声基本要求: 1.在气息的支持下,逐步扩展音高。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视唱: 1.视唱在C调号上的音阶。 2.练唱有增四、减三旋律音程的练习曲。 3.分二声部练唱大小六度和声音程。 4.在教师的帮助下视唱在C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 5.在教师指导下视唱有临时升记号的单声部歌曲。 6.在教师指导下视唱4—8小节二声部歌曲。 7.划拍视唱二、三、四拍歌曲。 练耳: 1.使用C调号听记二拍子的2—4小节单旋律。 2.听记2—4小节节奏(包含有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 3.听记和声音程中的两个音。 教材难点: 本册的难点在于读谱知识,将临时变音记号和固定变音记号唱准并会认;二声部合唱听辨,要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扎实。 教材重点: 音乐感觉表现力的培养。 音乐知识的兴趣及掌握。 声音训练:和谐、统一位置。 对所学音乐作品的兴趣、爱好。 第一课快快长 教学内容: 歌曲:快快长 读谱知识:变音记号 综合训练:1.新疆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声乐练习 2.听音练习

欣赏:大森林的生命(少年叙事歌曲) 教学目的: 一.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种树的愉快心情和表达自己快快成长的愿望。 二.认识变音记号,结合本课歌曲和综合训练听辨变化音。 三.通过歌曲和欣赏教学,激励学生学习少年英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品质。 歌曲分析:作者:胜民词文杏曲 题材:歌中以树木的生长比喻儿童的成长,表达了孩子们热切希望自 己可棵快快长大,为祖国建设出力的心情的创作歌曲。 曲式结构:一段体 调式:C大调 拍号:2/4拍 教学时间:四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谈话:回顾三年的音乐课学习情况 2.复习一首大家最喜欢的歌 3.提出要求:上课专心听讲,学好知识,为今后三年的学习获得更大的成绩打好基础。 复习 1.五线谱:高音谱号 2.G大调 F大调 读谱知识 1.临时变音记号:变音记号记在任何一个音符的前面,叫做临时变音记号。 2.区别:(1)记在高音谱号后面的变音记号,在旋律所遇到这个音的地方都唱 成带“#”“b”的音。(2)用在某音符上的变音记号仅对本音符和同一小节内再次出现的相同音高的音有效。 3.若在同一小节中变化音后该音再次出现需唱(奏)本音位时,则应标记还原 记号。 4.变音记号的种类(简单介绍) 练耳、听音 1.听唱 2.听辨、模唱、听唱 3.这首练习曲取材于优美的新疆民歌,唱时应注意宁静、抒情的气氛,变化音的出现给人以月亮缓慢升起的感觉。用mp—mf—mp的音量和比较含蓄的音色歌唱。 鼻韵母发音位置要保持统一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发声练习 1.跳音练习:mi ma注意气息、口型、笑肌、气流 2.《半个月亮爬上来》E—F 要求:用“mu”演唱,声音柔和、连贯 基本练习 1.节奏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一)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课本第2~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状况,在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计数器、小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如: 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 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 老师:这是一个存折里显示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 5 0 0 0 ……万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位→数位

……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1)投影出示:(教科书第2页主题图) (2)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 3、教学例1 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些知识点。 (1)投影出示例1图: 老师:19612368这个数有多大呢? (2)计数单位的认识: 计数器上遮去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 老师:10个一千是多少 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满10向前一位进1,得出结果。) 教师用计数器表示: ②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 老师:10个一万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显示“十万”) ③同样方法认识百万、千万。 ④认识亿的计数单位。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计数器上显示”亿”。 (3)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