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因数和倍数单元练习

因数和倍数单元练习

因数和倍数单元练习
因数和倍数单元练习

一、填空。(每空2)

1、在0.9,17,5,8.6,0,141,1,2,10中,最小的自然数是(),

整数有(),小数有()质数有()合数有

()奇数有()偶数有()。

2、在168÷21=8中,168是()和()的倍数,()和()

是168的因数。

3、一个一位数,它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4、一个两位数,能同时被3和5整除,这个数如果是奇数,最大是(),如果是偶数,最小是()。

5、100以内19的倍数有:()

6、18的全部因数:()。

7、()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判断。(每题2分)

1、因为1.5÷0.3=5,所以1.5是0.3的倍数……()

2、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奇数……()

3、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4、5是因数,30是倍数……()

5、在自然数中,偶数都是合数……()

6、是9的倍数的数都是3的倍数……()

三、选择。(每题2分)

1、三个奇数的和乘偶数,积是()

A.奇数B.偶数C.奇数或偶数

2、36的因数一共有()个。

A.6B.7C.9

3、一个三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个位上的数字是2

B、个位上的数字是5

C、个位上的数字是0

D、每位上的数字之和是2或5的倍数

4、如果a÷b=9,那么()

A、a一定是b的倍数

B、a可能是b的倍数

C、b一定是a的因数

5、用2、3、4这三个数排成的所有三位数()

6、4和12是48的()A、因数B、质数C、倍数

四、按要求填数。(24分)1、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分类18,30,10,24,50,243,7005,105,450,512的倍数:()(2分)3的倍数:()(2分)5的倍数:()(2分)同时是2和3的倍数:()(3分)同时是2和5的倍数:()(3分)同时是2、3、5的倍数:()(3分)2、猜猜我是谁?我是一个两位数,也是偶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相同且是质数:()我是一个三位数,个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我是50以内最大的质数()

五、解决问题。(每题6分)1、有一批教科书,把她们平衡分给5个小朋友凑巧分完,平衡分给7个小朋友也没有剩余,这批教科书至少有多少本?

2、一个质数加上6,减去6还是质数.已知这个质数在20以内,你知道这个质数可能是多少吗?

3、五年级一班有48名同学排队做操,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有几种例外的排法?1、本测试卷用于测试弱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

2、重点测试内容: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灵敏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实

3、评价要合适,如第四题漏掉或多了一个给扣0.5分。

一、1. 017,5,0,141,1,2,100.9,8.617,5,2141,1017,5,

141,12,10

2.21,8,21,8

3.9

4.75,30

5.19,38,57,76,95

6.1,2,3,6,9,18

7.1

二、1.×2. 3.√4.×5.×6.√

三、1.B 2.C 3.C 4.B 5.A 6.A

四、1.18,30,10,24,50,45018,30,450,24,243,7005,105,

5130,10,50,450,7005,10518,30,450,2430,10,50,450

30,450

2.2242947

五、1.5×7=35(本)2.11,13,17 3.1×48=48,2×24=48,3×16=48,4

×12=48,6×8=48,24×2=48,16×3=48,12×4=48,8×6=48,48×1=48共

10种

青岛版(6年制)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

第六单元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 【例1】从图中的3个橄榄枝可以读出:()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数学的“数形结合”思想和利用因数、倍数知识判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解答时要先读懂图形中隐含的数学信息:每支树叶5片,3支共有15片树叶。这样就可以得出5×3=15、15÷3=5、15÷5=3,所以5和3是15的因数,15是5和3的倍数。 解答:5 3 15 15 3 5 【例2】一盒棋子共有96个,如果不一次拿出,也不一粒一粒地拿出,但每次拿出的粒数要相同,最后一次正好拿完。共有几种拿法?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解答时要抓住拿完时又正好不多不少,说明每次拿出的个数都是96的因数来解答。 解答:96=2×2×2×2×2×3 96的因数可以表示为:96=1×96=2×48=3×32=6×16=4×24=8×12 一共有12个因数,不一次拿出,也不一个个地拿,96和1这对因数不要,这样一共有10种拿法。 【例3】小船最初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回南岸,不断往返。 (1)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在北岸,为什么? (2)有人说摆渡100次后,小船在北岸,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奇数和偶数的特征。解答时,可以采用列举法列

举出小船最初在南岸,则第一次摆渡后到达北岸,第二次摆渡到达南岸;第三次到达北岸,第四次南岸……这样在南北岸之间不断往返。由此发现,在摆渡奇数次后,船在北岸,摆渡遇数次后,船在南岸。 解答:在摆渡奇数次后,小船在北岸,摆渡遇数次后,小船在南岸。 (1)11为奇数,所以摆渡11次后,小船在北岸; (2)100为偶数,所以摆渡100次后,小船在南岸。 【例4】在1—100这100个自然数中任取其中的几个数,要使这几个数中至少有一个合数,则至少取()个数。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100以内的质数、抽屉原理。解答时先用列举法列举出1到100这100个自然数中共有25个质数,其中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在最坏的情况下,拿到这26个非合数之后,只要在拿一个数,必然会出现一个合数。因此要保证多少取出一个合数,至少取27个数。 解答:27 【例5】仔细观察填一填。 (12,18,6,14,80,52,74,96)(11,9,23,29,35,49,81,97) (1)从第一个括号里任意取2个数和是( ),从第2个括号里任意取2个数和是()。 (2)分别从第1个括号里和第2个括号里各取一个数相加和是()。 (3)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不完全归纳法概括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解答时,可以按照要求多列举几个数求和,然后再进行归纳和概括。 解答:(1)偶数偶数(2)奇数(3)偶数偶数奇数 【例6】在17的后面添上三个数字,使这个五位数既是偶数,同时又有因数3和5,这个五位数最大是(),最小是()。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偶数、3、5倍数的特征,解答时要利用推理分析以及排除法来进行解答。首先,写出来的数是偶数,这个数的个位数字只能是

因数和倍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主备课人冯春明备课时间3/11 课题因数与倍数课型讲授课 三维目标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创新点探讨总结因数与倍数关系 空白点动手找因数,倍数 教具准备 生:12个同样的正方形,师:ppt 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创作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

是……?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两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板书:因数和倍数。 二、认识因数和倍数 师:课前,老师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了12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卡片,现在请大家把这些卡片拿出来,请看:课件 生:学生明确要求后开始动手操作,师巡视并适当给予指导

生:汇报,师出示课件 师:刚才我们用12 个正方形拼出了不同的长方形,根据摆法我们还写出了3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如:课件生读红色字部分 师:谁能根据6*2=12,接下去仿4*3=12也说4句他们之间关系的话?12*1=12 怎么说呢?板书:12 的因数有:1 2 3 4 6 12 三、求一个数的因数 从12 的因数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数都有它的因数,而且不止一个,找到一个并不难,难的是想办法把他的所有的因数无遗漏的全部找出来,老师相信你们能办得到,有信心吗? 课件例1 (小组合作,总结

人教版七上地理天气和气候单元测试

人教版七上地理天气和气候单元测试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 A、天气 B、气候 C、温度 D、季节 2、下列选项中描述气候特征的是() A、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常受台风的影响 B、福州国庆节天气阴转晴 C、广州夏季高温多雨 D、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正值伏旱 3、下图天气符号,表示天气的状况是:() A.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B.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 C.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D.阴转小雨,西北风三级 4、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低不同B.地形类型不同 C.地势高低不同D.海陆位置不同 5、一天中陆地最低温一般出现在() A、中午12点 B、子夜 C、午后2点 D、日出前后 6、南极洲大陆上的最高温,一般多出现在()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7、每日气象台工作人员对气温的观测,一般在北京时间() A、7时、12时、3时、18时 B、8时、14时、20时、2时 C、9时、15时、18时、20时 D、6时、12时、3时、24时 8、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下列什么因素造成的() A、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B、二氧化氮的含量增多 C、大气中的尘埃增多 D、大气中的水汽增多 9、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 B、从南、北两极向低纬度逐渐递减 C、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 D、从内陆向沿海逐渐递减 10、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北纬40o~60o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雨量较多 B.回归线两侧和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C.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D.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较多 11、我国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要成因是() A.迎风坡降水多的缘故B.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C.洋流对气候的影响D.植被对气候的影响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测试卷(1)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测试卷 一、我会填空(每小题2分,共28分) 1、在8,0,-5, 60,0.89,-83,-4.5,27,1中,( ) 是自然数,( )是整数。 2、有一个算式7×8=56,那么可以说()和()是() 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3、是2的倍数的数叫()。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 4、凡是个位上是()或()的数,都是5的倍数。一个数既 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 5、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9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也是 9的倍数。如果要让□729成为9的倍数,那么□里可以填()。 7、合数最少有()个因数,质数只有()个因数。 8、要使5□是质数,□可以填()或() 9、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10、在自然数1~10中,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既是合数 又是奇数的数是() 11、有一个比14大,比19小的奇数,它同时是质数,这个数是()。

12、有一个两位数,它是2的倍数,同时,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 积是12,这个两位数可能是()。 13、1082至少加上( ),才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 ),才是5 的倍数。 14、在1、3、5、6、8、10六个数中,我认为()和其它的数不同, 我的理由是()。 二、我会判断(14分) 1、大于2的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2、除2以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3、6的所有倍数都是合数。() 4、一个数是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也是3的倍数。() 5、连续的两个自然数相加的和一定是奇数。() 6、8是因数,12是倍数。() 7、456+782的和是偶数。() 四、我会选择(每小题2分,共12分) 1、要使4□6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A、1、2、3 B、2、4、6 C、2、5、8 2、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它的最小倍数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3、一个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不可能是() A、6 B、 9 C、18 4、下面各数中,()同时是3和5的倍数。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青岛版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1课时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图片:老师问:同学们,你喜欢体操吗? (播放课件)出示图片. 老师问:你看到图片,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2个同学做球操表演。可以怎样排队? 2×6=12 3×4=12 ?? 我发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的倍数有哪些?你能找一找吗? 4×1 =(4) 4×2 =(8) 4×3 =(12) ?? (4)÷4 = 1 (8)÷4 = 2 (12)÷4 = 3 ?? 4的倍数有:4、8、12、16?? 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一般不讨论0。 我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1、3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课上,我们班的小朋友能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因数与倍数 的有关问题,可真了不起!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进步,好吗? 五、课后作业 P90页练一练:2、4、5题.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我发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一般不讨论0。 我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教学反思 今天所教的《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是5年级上册第6单元中的第1课时,这个信息窗教材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除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时从体操当作切入点.通过做体操情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知识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经学过的知识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索出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并能灵活的运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解决问题.重点是掌握整除、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我认为本课应该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整除、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因数与倍数(2)》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第二课时:因数与倍数(2) 教学内容:教材P6例3及练习二第2(1)、3~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找出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0,28,42的因数有哪些?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这些数的因数个数的?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二、探索新知 1.探索找倍数的方法。(教学例3)

出示例3:2的倍数有哪些? 师:你会找2的倍数吗?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看谁写得又对、又快、又多!准备好了吗?开始! 师:时间到,你写了多少个2的倍数?生1:15个。生2:24个。 师:大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呢? 生1:我是用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这样写下去的。 生2:我也是用乘法,用2去乘1、乘2…… 师:哪些同学也是用乘法做的? 师:你们都是用2去乘一个数,所得的积就是2的倍数。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我用的是除法,用2÷2=1,4÷2=2 6÷2=3……依次除下去。 师:很好!如果给你更长的时间,你能把2的倍数全部写出来吗? 师:为什么?(因为2的倍数有无数个) 师:怎么办?(用省略号) 师:通过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2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追问:你能用集合图表示2的倍数吗? 学生填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核对。 (4)即时练习。让学生找出3的倍数和5的倍数,并组织交流。 学生举例时可能会产生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错例进行适时剖析。 4.反思提炼。师:从前面找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

天气与气候单元测试4

天气与气候单元测试4 1.(2010·湖北十堰).有一位外国小朋友的家乡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这位小朋友家乡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为()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极地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2010·四川巴中)有关气温分布和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不同地区,低纬度地区气温低些,高纬度地区气温高些 B.同一纬度地区,高山和高原平均气温低些,平原和盆地高些 C.温带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小,热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D.地球表面等温线的分布和纬线完全一致 3.(2010·山东济宁)读下图,完成(1)、(2)题 (1)、对上图反映的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B.夏季降水少,阳光充足 C.亚洲缺少此气候类型 D.反映了沙漠地区的气候特点 (2)该图可能反映了下列哪个区域的气候特点() A.我国东部季风区 B.法国南部某区域 C.英国某区域 D.美国东部某区域 4.(2009·江苏徐州)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采集地——雅典,对应的气候类型 图应为图中的()

5.(2009·山东德州)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伦敦所属 的气候类型() A、① B、② C、③ D、④ 6.(2009·福建龙岩)6月5 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漫画最能反映气候变化的是() A.甲B.乙C.丙D.丁 7.(2009·山东潍坊)读①②③④四地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回答(1)、(2)题: (1)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②地是热带草原气候 C.③地是地中海气候D.④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可能分布的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分布在欧洲南部B.②地分布在西亚和北非 C.③地分布在印度半岛D.④地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平原8.(2009·山东枣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A.巴西高原 B.刚果盆地 C.亚马孙平原 D.印度尼西亚群岛9.(2009·湖南株洲)小明有一位意大利网友,这位网友向他介绍当地的气候特征时说:我们这里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这种气候属于() 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10.(2009·福建南安)世界上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的洲是()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单元测试卷

《因数与倍数》单元测试 一、填空 1、有一个算式7×8=56,那么可以说()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2、是2的倍数的数叫()。 3、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 4、凡是个位上是()或()的数,都是5的倍数。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 5、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9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也是()的倍数。 6、一个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以外还有(),这个数叫做合数。合数最少有()个因数,质数只有()个因数。 7、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8、写出1-20的所有质数是(),()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9、有一个比14大,比19小的奇数,它同时是质数,这个数是()。 10、有一个两位数,它是2的倍数,同时,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积是12,这个两位数可能是()。 二、判断1、大于2的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2、除2以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3、6的所有倍数都是合数。() 4、一个数是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也是3的倍数。() 5、连续的两个自然数相加的和一定是奇数。() 6、8是因数,12是倍数。() 三、组成符合要求的数 从0、5、6、7四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组成两位数。 2的倍数()共5个。 3的倍数()共3个5的倍数()共5个同时是2和3的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同时是3和5的倍数()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四、写出因数与倍数 1、写倍数 (1)写出100以内,所有9的倍数()。 (2)50以内,所有4的倍数()。 (3)写24的全部因数()。 (4)100以内所有的8的倍数()。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材解读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材解读 一.教材说明: 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本单元涉及到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都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数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数学分支,它是研究整数的性质的一门学问,以严格、简洁、抽象著称。数学一直被认为是“科学的皇后”,而数论则更被誉为“数学的皇后”,可见数论在数学中的地位。本单元的知识作为数论知识的初步,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二.教学内容 1.因数和倍数 2. 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四.编排特点 1.精简概念,减轻学生记忆负担。(也是与旧教材的区别) (1)不再出现“整除”概念,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不再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只作为阅读性材料进行介绍。 (3)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移至“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作为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基础,更突出其应用性。 2.注意体现数学的抽象性。 数论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学生到了高年级也应注意培养其抽象思维。 五.教学建议 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从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去理解其他的相关概念。本单元中因数和倍数是最基本的两个概念,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对于

因数和倍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主备课人冯春明备课时间3/11 课题因数与倍数课型讲授课 三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维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目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标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创新点探讨总结因数与倍数关系 空白点动手找因数,倍数 教具准备生: 12 个同样的正方形, 师: ppt 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创作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 的关系是 ,, ?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 生:父子、父女、母子、母女 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 ? 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是师 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 节课,我 们一起讨论两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的关 系。 板书:因数和倍 数。 二、认识因数和倍 数 师:课前,老师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了12 个同样大小的小正 方形卡片,现在请大家把这些卡片拿出来,请看:课 件 生:学生明确要求后开始动手操作,师巡视并适当给予指导 生:汇报,师出示课件 师:刚才我们 用12个正方形拼出了不同的长方形,根据摆 法我们还写出 了 3 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如:课 件 生读 红 色字部分 师:谁能根据6*2=12 ,接下去仿 4*3=12 也说 4 句他们之间 关系的话?怎么说呢?

12*1=12 板书: 12 的因数有: 1 2 3 4 6 12 三、求一个数的因 数 从 12 的因数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数都有它的因数,而且不

止一个,找到一个并不难,难的是想办法把他的所有的因数 无遗漏的全部找出来,老师相信你们能办得到,有信心吗? 课件例 1 (小组合作,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过渡语:小组合作中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 与进来,小组合作发挥的是集体的智慧,我希望能看到 你们合作中的勇敢发言和合作后汇报时集体智慧的闪现。 学生合作,师巡视并指导 师:同学们都很积极,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小组合作 的结果,, 方法:一乘法二除法 板书 18=1*18 18=2*9 ......... 适时表扬:方法真好等。 板书:表示方法:1、18 的因数有: 1、 2、 3、 6、9、 18 2、集合 归纳:观察 12 18 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 是本身,一个数的因数通常是成对出现的。 总结: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总结后课件 师:同学们归纳总结的真好:已经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 方法,请你用同样的方法,练习1:再找一找30 的因数有 那些。 学生自主完成,师巡视,指明板演 练习 2:找 36 的因数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而且找的又 准又快 学是为了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训练场来检验一下 你学到的方法是否能得到最好的运用。 拓展练习: 1、 [ 猜一猜 ] 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是24 平方厘米,如果长和宽都是整数,猜一猜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 摆一摆 ] 如果把24 个棱长 是 1 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 长方体。想一想每排摆几个?摆了这样的几排?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并和同桌交流。学生边操作、边汇报,边板书: 24×1=24 12×2=24 2、下 面我 们就 用这些算式 来研究

七年级地理天气和气候单元检测试题

七年级(上) 地理素质达标 第三单元检测题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 ( ) A 、天气 B 、气候 C 、温度 D 、季节 2、一天中最高的气温一般会出现在( ) A 、中午的12点 B 、子夜 C 、午后2 点多 D 、凌晨 3、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最高气温一般会出现在 ( ) A 、每年的一月 B 、每年的2 月 C 、每年7 月 D 、每年的8 月 4、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看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大陆东岸的气候有:(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地中海式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5、已知北半球同纬度A 、B 两点(如图),若A 点为陆地,B 点为 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6、北京和东京纬度相当,但夏季北京比东京热,冬季比东京冷,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 原因是 ( )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洋流因素 D 、海陆因素 7、英国伯明翰纬度较高,但冬季温暖湿润的原因是 ( ) A 、海拔低 B 、受暖流影响 C 、受寒流影响 D 、周围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 8、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9、地球上气温年较差最显著的地区是( ) A 、寒带地区 B 、温带地区 C 、热带地区 D 、高山地区 10、同纬度的塔里木盆地和北京两地气候不同的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纬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人为的因素 1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北美洲 12、下列条件中,形成降水机会多的情况应该是( ) ①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气流 ②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气流 ③从地面上升到空气中的气流 ④从全中下沉到地面的气流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13、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 ( ) A 、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B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C 、春季多雨,秋季少雨 D 、常年温润多雨 14、降水差别最大的两种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目 标 1、 区别“天气”与“气候”,懂得识别天气符 号,看懂天气图。 2、 学会阅读和绘制有关气候以及气温降水图。 3、 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 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4、 了解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因数和倍数》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五数(下)《因数和倍数》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 一、填空 1、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2、在1、2、 3、6、9、12、15、24中,6的倍数有(),6的因数有()。 3、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2,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4,这两个数可能是()和()。 4、整数a除以整数b等于5,那么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32,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6、两个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7、一个数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 " 8、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大是()。 9、用0、1、2三个数字排成的所有三位数中,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有()。 10、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最小公倍数是91,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最大是()。 11、两个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91,这两个质数分别是()和()。 13、按要求写两个数,使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1)两个数都是质数:_______________ (2)两个数都是合数:_______________ (3)一个数是质数,一个数是合数: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五个连续自然数(0除外)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2、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数一定是15的倍数。() 3、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小于这两个数。() 4、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因数。()

三、选择题 1、a=3b,a、b都是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则a、b的最小公倍数是()。 A a B b C3 2、下列几组中的数既有公因数2,又有公因数3的是 ()。 A24和42 B6和27 C 30和40 % 3、任何两个自然数的()的个数是无限的。 A公倍数B公因数C倍数 4、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一定不是()。 A15和90 B45和90 C45和30 5、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4,则符合条件的数有()。 A2组B3组C4组 四、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32和1 12和18 72和48 28和42 23和60 12和60 。 五、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4和1551和1790和30 9和1513和396和13 六、解方程 x+350=560 x-=82 53-x=42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因数与倍数》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因数与倍数》单元测试题 一、判断题 ( )1、任何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 )2、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 )3、个位上是0的数都是2和5的倍数。 ( )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5、5是因数,10是倍数。 ( )6、36的全部因数是2、3、4、6、9、12和18,共有7个。 ( )7、因为18÷9=2,所以18是倍数,9是因数。 ( )9、任何一个自然数最少有两个因数。 ( )10、一个数如果是24的倍数,则这个数一定是4和8的倍数。 ( )11、15的倍数有15、30、45。 ( )12、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多。 ( )13、两个质数相乘的积还是质数。 ( )14、一个合数至少得有三个因数。 ( )15、在自然数列中,除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16、15的因数有3和5。 ( )17、在1—40的数中,36是4最大的倍数。 ( )18、1是16的因数,16是16的倍数。 ( )19、8的因数只有2,4。 ( )20、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也就是说一个数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 )21、任何数都没有最大的倍数。 ( )22、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 )23、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24、质数与质数的乘积还是质数。 ( )25、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 ( )26、一个数的因数总是比这个数小。 ( )27、743的个位上是3,所以743是3的倍数。 ( )28、100以内的最大质数是99。

二、填空。 1、在50以内的自然数中,最大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2、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的一位数是()。 3、在20以内的质数中,()加上2还是质数。 4、如果有两个质数的和等于24,可以是()+(),()+()或()+()。 5、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减去它的最大因数,差是()。 6、一个数的最小倍数除以它的最大因数,商是()。 7、一个自然数比20小,它既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7,这个自然数是()。 8、如果a的最大因数是17,b的最小倍数是1,则a+b的和的所有因数有()个;a-b 的差的所有因数有()个;a×b的积的所有因数有()个。 9、比6小的自然数中,其中2是( )的因数,又是( )的倍数。 10、个位上是( )的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 )的数,都能被5整除。 11、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12、同时是2和5倍数的数,最小两位数是( ),最大两位数是( )。 13、1024至少减去( )就是3的倍数,1708至少加上 ( )就是5的倍数。 14、质数只有( )个因数,它们分别是( )和( )。 15、一个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6、自然数中,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是( )。 17、在20至30中,不能分解质因数的数是( )。 18、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86,这三个偶数是( )、()、 ( )。 19、我是54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同时我的因数有2和3。() 20、我是50以内7的倍数,我的其中一个因数是4。() 21、我是30的因数,又是2和5的倍数。() 22、我是36的因数,也是2和3的倍数,而且比15小。() 23、根据算式25×4=100,()是()的因数,()也是()的因数;()是()的倍数,()也是()的倍数。 24、在1—20的自然数中,奇数有(),偶数有()质数有(),合数有()。 25、在18、29、45、30、17、72、58、43、75、100中,2的倍数有();3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既是3 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3章《天气与气候》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3章《天气与气候》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不属于亚欧两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苔原气候 2.卫星云图每天都出现在天气预报节目中,关于卫星云图叙述错误的有() A.黄色表示高原 B.蓝色表示海洋 C.白色表示云雨区 D.绿色表示陆地 3.M地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亚欧大陆北部北冰洋沿岸分布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苔原气候 5.与丁地的气候特征相吻合的气候资料图是()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6.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空气中含有水汽,必然能形成降水 B.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

C.有雨必有云,有云必有雨 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7.在天气预报中,污染指数0~50,表示空气质量状况() A.优 B.良 C.轻度污染 D.中度污染 8.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均有分布的大洲是()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欧洲 9.在哈尔滨上学的李雷与远在广州工作的爸爸通完电话后很惊奇,因为他自己已经穿上了羽绒服,而他爸爸却还穿着单衣,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位置 D.洋流因素 10.下列诗句中,描写气候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昨夜雨疏风骤,今日绿肥红瘦 11.天气预报说:今天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即指今天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A.优 B.良 C.中度污染 D.重度污染 12.读某地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对该地气温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终年高温 B.夏季高温 C.终年严寒 D.冬暖夏凉 13.如下图为某区域一月份等温线图,三条等温线的气温关系是a>b>c,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 B.甲地比乙地气温高 C.该区域此时正值夏季 D.如果甲乙纬度相同,甲可能是陆地 14.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分布在() A.东南亚 B.北非 C.南非 D.撒哈拉以南非洲 15.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天气和气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北京市的气候可谓四季分明,冬冷夏热

最新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因数和倍数》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五数(下)《因数和倍数》单元测试卷班级___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 一、填空 1、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2、在1、2、 3、6、9、12、15、24中,6的倍数有(),6的因数有()。 3、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2,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4,这两个数可能是()和()。 4、整数a除以整数b等于5,那么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32,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6、两个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7、一个数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 8、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大是()。 9、用0、1、2三个数字排成的所有三位数中,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有()。 10、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最小公倍数是91,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最大是()。 11、两个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91,这两个质数分别是()和()。 13、按要求写两个数,使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1)两个数都是质数:_______________ (2)两个数都是合数:_______________ (3)一个数是质数,一个数是合数: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五个连续自然数(0除外)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2、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数一定是15的倍数。() 3、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小于这两个数。()

4、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因数。() 三、选择题 1、a=3b,a、b都是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则a、b的最小公倍数是()。 A a B b C 3 2、下列几组中的数既有公因数2,又有公因数3的是 ()。 A24和42 B6和27 C 30和40 3、任何两个自然数的()的个数是无限的。 A公倍数B公因数C倍数 4、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一定不是()。 A15和90 B45和90 C45和30 5、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4,则符合条件的数有()。 A2组B3组C4组 四、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32和1 12和18 72和48 28和42 23和60 12和60 五、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4和1551和1790和30 9和1513和396和13 六、解方程 x+350=560 x-1.2=82 53-x=42

《因数和倍数》第二课时教案

第2课时因数和倍数(2)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因数和倍数(2)(教材第6页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找出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1.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理解因数和倍数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24、49的因数有哪些? 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这些数的因数的?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新课讲授】 1.探索找倍数的方法。(教学例3) 出示例3:2的倍数有哪些? 师:你会找2的倍数吗?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看谁写得又对、又快、又多! 准备好了吗?开始! 师:时间到,你写了多少个2的倍数? 生1:15个。生2:24个。 师:大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呢? 生1:我是用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这样写下去的。 生2:我也是用乘法,用2去乘1、乘2……

师:哪些同学也是用乘法做的? 师:你们都是用2去乘一个数,所得的积就是2的倍数。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我用的是除法,用2÷2=1,4÷2=2,6÷2=3……依次除下去。 师:很好!如果给你更长的时间,你能把2的倍数全部写出来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因为2的倍数有无数个) 师:怎么办?(用省略号) 师:通过交流,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初步体会2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追问:你能用集合图表示2的倍数吗? 学生填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核对。 2.即时练习。 让学生找出3的倍数和5的倍数,并组织交流。学生举例时可能会产生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错例进行适时剖析。 3.反思提炼。 师:从前面找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组织全班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点: (1)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2)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课堂作业】 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2、3、4、7、8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因数和倍数(2) 2×1=2 2÷2=1 2×2=4 4÷2=2 2×3=6 6÷2=3 2×4=8 8÷2=4 2的倍数有2,4,6,…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下图中阴影部分是一种热带气候的分布范围(赤道附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气候是: 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2.下面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能表示该气候类型的是: A.B.C. D. 3.有关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②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多于内陆 ③同纬度,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气温高④南半球等温线平直,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广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4.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喜马拉雅山南坡的乞拉朋齐,当地降水格外丰富主要是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A.海陆因素B.纬度位置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5.下列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A.B. C.D. 读甲、乙两大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6.甲洲气候类型大致以赤道为轴对称分布,其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河流7.关于乙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高山高原气候为主 B.缺少寒带气候类型 C.温带气候类型面积广大 D.西部因海陆位置影响,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8.下列活动,哪项与地理有关() A.早睡早起B.步行上学 C.读书、看报D.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9.图中容易形成降水的地点是()

A.A B.B C.C D.都不易形成降水 10.读某月太平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的分布特点是() A.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稀疏 B.大致由低纬向高递减 C.北半球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D.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低于大洋东岸 11.每年四月前后,我们惠来大部地区会出现“回南天”的天气,空气湿度相当大,与之有关的气候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2.春季,河流流量显著增大的现象称为春汛,河流出现春汛的原因是多样的.读“哈尔滨气候资料表”(此数据亦可代表我国东北地区整体气候特征)和“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流量年变化曲线图”。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因数和倍数预习单

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 预习单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发现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个数特征,其中最大的因数和倍数、最小的因数和倍数的特征。 二、学习过程: 自学课本第88-89页,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一: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1. 12个同学做球操表演怎样排队?都有哪些方法?画出排列的图形。 2.由2乘6等于12,知道2是12的(),6也是12的(),12是2的(),12也是6的()。 探究二: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24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的所有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的所有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的所有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探究三: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1.列举4的倍数,4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呢? 2.一个数的倍数有多少个?最小的是谁?最大的呢? 我发现:我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最小的倍数是(),最大的倍数是()。

预习单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 2、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二、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 95是5的倍数吗?88是5的倍数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 请你从1倍一直到10倍,分别列举出2、5的10个倍数。 (二)自主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 自学课本第92-93页,思考下面的问题。 1. 在百数表中,把2的倍数涂成红色,把5的倍数涂黄色。 2. 观察并思考,2的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特征?5的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特征? 3. 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样的数有什么特征? (三)你的发现: 什么样的数叫奇数?什么样的数叫偶数?举例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