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教案 2.2.3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教案 2.2.3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教案 2.2.3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教案 2.2.3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2.2动物细胞工程

(三)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阐明动物细胞核移植的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2、概述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

3、认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客观分析该技术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2、教学难点

(1)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毫毛变小猴的片段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一连串的问题,在课堂中的师生交流、生生讨论,让学生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回答教师的提问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步骤

1、新课导入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西游记》中孙悟空拔毫毛变小猴的相关片段和科学家培育的克隆猴的相关资料和图片,提出问题:

1.克隆猴用到了什么技术?

2.为什么用供体候的一个细胞核移植就可以培育出与它几乎一模一样的克隆猴?

学生分为小组互相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借助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相关概念

2、新课讲授

一、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高产奶牛的图片,让学生尝试构建克隆奶牛的相关流程,然后根据教材第54页的相关流程图,提出问题:

1.在将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卵母细胞之前,为什么必须先对卵母细胞进行去核操作?

2.你认为用上述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供体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吗?为什么?

3.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与诱导iPS细胞相比,有什么相似或不同之处?请你预测它们应用前景的差异。

学生小组之间互相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给予肯定并及时提出问题和补充答案

通过让学生自主构建克隆流程,让学生由被动学生改为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教师理由课件展示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畜牧业、医药卫生等领域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1.医药卫生方面:

①生产许多珍贵的医用蛋白

②转基因克隆动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可以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治疗人类疾病

③以患者作为供体培育相应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移植,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2.畜牧生产: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育

3.科研:①使人类更深入地了解胚胎发育及衰老过程

②分析致病基因

③研究致病机制,开发药物

4.保护濒危动物:增加濒危物种存活数量

教师在与同学们讨论体细胞核移植的应用前景之后,并让同学们一起探讨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第54页最后一段,了解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要辩证地看待技术的应用,发展学生的思维

五、板书设计

高中生物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备课日期2014年 3 月 4 日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述动物细胞养的含义。 2\说出动物细胞养的所需条件。 3\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程序。 4\简述动物细胞核移植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基因工程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需要的严谨,激 发为祖国而奋斗的精神。 2\通过学习基因操作的工具,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 物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 1\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 2\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和应用前景 教学难点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教学方法以探究法、谈话法、材料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设计与反思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与反思一、复习导入: 教师活动:投影幻灯片,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 (1)植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哪些?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结果是产生了? (3)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涉及的原理是? 二、讲授新课: (一)动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 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二)动物细胞培养 1.发展历史: 单20世纪初,人们不知道神经纤维是由神经细胞的细胞质向外突出形 成的,还是由神经细胞周围的其他细胞融合而成的。生物学家们就这个问 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907年,美国生物学家哈里森(Harrison)从蝌蚪的 脊索中分离出神经组织,把它放在青蛙的凝固的淋巴液中培养。蝌蚪的神 经组织存活了好几周,并且从神经细胞中长出了神经纤维。哈里森的实验 不仅解决了神经纤维的起源问题,而且开创了动物组织培养的先河。此后, 在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动物组织培养不断改进并逐渐发展成为动物 细胞培养。 2、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和概念: 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有机体中取出相关 的组织,将它分散成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 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3、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44--46面相关内容。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和克隆动物教案

2.2 动物细胞工程 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第二课时) 二、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简述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和应用 能力目标:运用动物细胞的基础知识,分析核移植技术的理论基础,搜集有关动物细胞核移植研究进展和应用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交流情感目标:讨论动物细胞核移植的社会意义,关注动物细胞核移植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旧课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植物的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知道植物细胞可以培养成一棵植株,这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而动物的体细胞离开了母体,却不能培养成一只动物个体难道是动物细胞没有全能性吗?不是。而是动物细胞高度分化,全能性比较低。 导入新课: 假如生活中我们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展示幻灯片,问题的提出) 1997年,美国威斯康星洲的一个奶牛场有一头高产奶牛叫“卢新达”,年产奶量为30.8吨,而我国奶牛年平均产奶量仅为3~4吨.用什么方法能得到更多的“卢新达”呢?学生回答克隆,其实克隆的研究从1938年就开始了。(幻灯片——克隆的历史,多利之后还有许多的动物被克隆,今天,我们要先从多利讲起) 听说过克隆羊多利吧,可以请一位同学来说说来多利的诞生过程。(学生上台讲述多利的培育过程)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利的培育过程,请问多利像谁呢?母羊A,因为多利的核基因全部来自母羊A。100%象吗?,不,因为还有来自母羊B的细胞质基因。这里哪个细胞是供体细胞呢,乳腺细胞,它是高度分化的体细胞。

来看课本中对克隆的定义:请大家阅读,并划线。 教师板书:1、概念 克隆的定义: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 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 分类: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细胞核移植(根据提供细胞核的供体不同而区分)多利羊之所以轰动全世界,并非因为它是首只克隆动物,你知道为什么它能一夜成名呢?请一位同学回答:(首先,它选用的细胞是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其次,它是哺乳动物,意味着人可以进行体细胞核移植。所以它的诞生标志着体细胞核移植成功。胚胎时期的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比体细胞核移植更容易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所以全能性较高,而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所以全能性也就比较低了。其实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童第周教授的带领下,克隆出了鱼,但是,多利一夜成名,中国的克隆鱼却默默无闻20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闭塞,导致中国科学的进展不为世界所知。所以要与世界进行交流,同享科技进步成果)。 那么刚才那只卢新达奶牛能用胚胎细胞克隆吗?(请一位同学回答)。不行,本身自己已经过了胚胎期,如果用它的下一代的胚胎细胞,那么已经加入了另一只公牛的基因。所以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因此,说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比较常用于优秀动物个体的克隆。 下面我们通过我国成功克隆高产奶牛的过程来学习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请大家结合课本,看以下的幻灯片

人教选修3《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教案

课题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备课日期2014年 3 月 4 日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ZXXK] [来源:学|科|网 Z|X|X|K]标 知识与技能 [来源:学+科+网] 1\简述动物细胞养的含义。 2\说出动物细胞养的所需条件。 3\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程序。 4\简述动物细胞核移植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基因工程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需要的严谨,激发为祖 国而奋斗的精神。 2\通过学习基因操作的工具,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 观念。 教学重点 1\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 2\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和应用前景 教学难点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教学方法以探究法、谈话法、材料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设计与反思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与反思一、复习导入: 教师活动:投影幻灯片,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 (1)植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哪些?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结果是产生了? (3)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涉及的原理是? 二、讲授新课: (一)动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 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二)动物细胞培养 1.发展历史: 单20世纪初,人们不知道神经纤维是由神经细胞的细胞质向外突出形成的, 还是由神经细胞周围的其他细胞融合而成的。生物学家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 的争论。1907年,美国生物学家哈里森(Harrison)从蝌蚪的脊索中分离出神经组 织,把它放在青蛙的凝固的淋巴液中培养。蝌蚪的神经组织存活了好几周,并且 从神经细胞中长出了神经纤维。哈里森的实验不仅解决了神经纤维的起源问题, 而且开创了动物组织培养的先河。此后,在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动物组织 培养不断改进并逐渐发展成为动物细胞培养。 2、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和概念: 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有机体中取出相关 的组织,将它分散成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 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3、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44--46面相关内容。 注意关键词: 细胞贴壁

高中生物《细胞核》教案 浙科版必修1

浙江省义乌三中高一生物《细胞核》教案(浙科版必修一) 【教学目标】 1、掌握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 2、理解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主要功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点击重点】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明确难点】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授课内容及过程】 导入: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最容易注意到的就是细胞核。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本节课请同学们重点掌握和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知识复习 一、细胞核的功能 资料1: 科学家用黑白两种美西螈(一种两栖动物)做实验,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全部都是黑色的。 资料2: 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发现,有核的一半能分裂,无核的一半则停止分裂。而当有核的一半分裂到16 ~ 32个细胞时,如果这时一个细胞核被挤到了无核的一半,这一半也会开始分裂。最后两半都能发育成正常的胚胎,只是原来无核的一半发育得慢一些。 资料3: 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变形虫切成两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 无核得一半虽然仍能消化已经吞噬的食物,但不能摄取食物;对外界刺激也不再发生反应;在电子显微镜下,也会观察到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在退化。 有核的一半情况则大不相同,照样摄食,对刺激仍有反应,失去的伸缩泡可以再生,还能生长和分裂。这时,如果用显微钩针将有核一半的细胞核钩出,这一半的行为就会像上述的无核的一半一样。但如果及时地植入同种变形虫的另一个核,各种生命活动又会恢复。…… 大量的事实表明一个共同的结论: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我们把细胞核的重要功能总结如下: ①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②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③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也正是如此,有人把细胞核比喻为细胞的“大脑”。 那么,细胞核为什么能够成为细胞的“大脑”呢? 按照生物学中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重要观点,我们认为:细胞核能够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与细胞核的结构分不开的。 二、细胞核的结构

体细胞核移植的研究进展_核移植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的选择

综述 体细胞核移植的研究进展 核移植供体细胞与 受体细胞的选择 乔岩岩,史小林* (首都医科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54) 摘要 根据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进展,对核移植研究中的有关内容,如供体核的获得、受体卵母细胞与去核、核卵重组进行了综述,望能对核移植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 核移植; 供体细胞; 受体细胞 中图分类号 Q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3845(2005)02 0113 04 Advances in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the selection of donor cell and recipient cell QI A O Yan y an,S H I X iao lin* Rep roductive M edical Center,Cap ital Univ er sity of M edical Science,Beij ing100054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the latest developm ent of nuclear tr ansfer,m ainly focusing on the selectio n of do no r cell and recipient cell and the reco mbinatio n of nucleus and o ocy te.We ho pe that it w ill be helpful to the pr ofessional researchers in this field. Key words Nuclear tr ansfer; Donor cell; Recipient cell (J R epr od M ed2005,14(2):113 116) 细胞核移植是通过显微操作和细胞融合技术,将单细胞核供体(卵裂球或体细胞的核)移入去核的受体(卵母细胞或受精卵)胞质的工程,细胞核移植结果是构成重组胚,通过对重组胚的激活、培养和移植,最后达到扩繁同基因型哺乳动物胚胎及其种群的目的。现将当今核移植供体细胞,受体细胞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核移植供体细胞 (一)供体细胞类型:核移植所用细胞包括动物干细胞、胎儿体细胞和成年体细胞等,供核细胞的类型可直接影响核移植的成功率。目前,核移植研究多用后两种细胞,成功的核供体细胞有乳腺细胞、肌细胞、性腺细胞和肝细胞等,特别是卵丘细胞与胎儿成纤维细胞,成功地用作多种动物核供体。 1 乳腺上皮细胞:1997年英国首次报道,采用血清饥饿法即先将成年母羊乳腺上皮细胞在含10%的胎牛血清(FCS)的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FCS含量仅为0.5%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5d,将其作为核供体克隆绵羊 多莉 成功,指出了高度分化的乳腺上皮细胞在导入受体卵母细胞后,可以去分化,恢复全能性。 2 卵丘细胞:1998年美国以小鼠卵丘细胞为核供体,采用吸移管注入,利用机械和化学激活方式进行细胞融合,成功培育出三代克隆小鼠。小鼠、牛体细胞移植的相关研究发现休眠(G0)的卵巢颗粒细胞核与去核M II期卵母细胞构成的体细胞重构胚,其发育率及克隆后代的能力远高于其他类型的休眠体细胞,这可能颗粒细胞存在着与卵母细胞紧密联系的胞质微绒毛桥有助于供体核同受体核胞质因子的交换。还有研究表明,以卵丘细胞组成的重构胚有较高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1]。卵丘细胞适宜于核移植的可能原因:(1)卵丘细胞是自然静止在G0/ G1期的细胞;(2)卵丘细胞是包围在卵母细胞周围的细胞,核移植后两者胞质更易互融;(3)卵丘细胞内端粒酶活性较高,不会因染色体端粒变短而老化。 3 颗粒细胞:用牛成熟卵周围的卵丘细胞核移 收稿日期 2004 09 06; 修回日期 2004 10 18 作者简介 乔岩岩(1974~),女,山东济宁人,硕士生,讲师,生殖医学专业(*:通讯作者)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许昌实验中学万沛沛 一、教学目标: 1.简述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和应用前景。 2.培养理解分析、信息获取、归纳总结和交流合作能力。 3.体验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讲解讲述、阅读指导、讨论引导、归纳总结等。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Ⅰ、课前准备: 1、搜集相关电子图片(西游记的孙悟空)和克隆动物的图片,并制作成教学课件。 2.制定学生课前预习的学案,并及时检查,了解学生情况,制定上课计划。 Ⅱ、新课讲授: (屏幕展示课前寄语)上课前先送给同学们5个词:博学,审问,明辨,慎思,笃行,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广览知识,对问题多思,多问多辩,并切实力行,用我们的努力开启“成功基因”的表达。 好,言归正传,今天我们共同探究的课题是关于克隆动物的培育过程。【导入】 投影幻灯片1——西游记插图 我们每个同学几乎都看过《西游记》,其实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最大的一个科学发现就是——无性繁殖。他们发现女儿国的女人生孩子不需要与男人结婚,只要喝一口子母河的水,就可以如愿以偿。同时也开了男人也可以怀孕生子的科学先河。 在西游记中,人们最崇拜的一位偶像,怕是要数孙悟空了。孙悟空不但有神出鬼没的七十二变,更神奇的是:他只要从自己身上拔出一根毫毛,放在嘴边一吹,就可以变出无数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小猴子。复制自身,这不就是克隆技术吗?所以说孙悟空是当之无愧的克隆技术的鼻祖。 这个克隆猴的古代神话如今正逐渐变成现实:2000年,科学家第一次成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的 1.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和主要功能(D:应用)。 2.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C:理解)。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真核细胞的核膜和染色质。 (2)原核细胞中核区的结构特点。 2.教学难点 关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质,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教学过程 【板书】 细胞核的结构核仁 细胞核 的结构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和功能细胞大小 细胞壁和细胞膜 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质 核区 【注解】 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一)结构 1.核膜:双层膜,上有核孔(是m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通道),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可以通透核膜。 2.核仁:核仁在细胞分裂时会周期性消失和重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染色质: (1)成分:DNA和蛋白质为主,还有少量RNA。 (2)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例析】 .真核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哪些?(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二)功能:储存遗传物质、DNA复制、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控制中心。

【例析】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核,仅有细胞膜,少量的细胞质和大量血红蛋白构成。它既不生长,也不分裂,寿命也短。请解释原因。无细胞核。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活动控制中心,缺少了细胞核,不能持续产生mRNA,及时更新和补充蛋白质,从而使细胞既不生长,也不分裂,寿命缩短。) (三)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结构 (1)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结合成的化合物。 (有细胞壁的生物:植物、原核生物、酵母菌) (2)细胞膜:成分和结构与真核生物相似 (3)细胞质: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 【例析】 .蓝藻是一种光能自养型生物,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叶绿体 B.细胞质基质 C.细胞质中的膜结构 D.A+B (4)核区: 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最主要特点) DNA裸露,不与蛋白质结合,因此没有染色体。 【例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1)原核细胞无线粒体、叶绿体等复杂细胞器,仅有核糖体。 (2)原核细胞细胞壁成分不是纤维素和果胶,而是糖类和蛋白质结合成的化合物。 (3)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也没有核膜、核仁,只有核区;DNA 裸露,没有染色体。 .某种生物若被称为“××菌”,如何判断它是否是原核生物? 细菌:(形状:球、杆、螺旋或弧)菌、乳酸菌、固氮菌等原核生物 菌酵母菌 真菌霉菌真核生物 小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例析】 .细胞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保持完整性) .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D)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线粒体 D.核酸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使用显微镜 1、方法: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 仔细看 2、注意:(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 倍数越大“物镜—玻片标本”越短,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标本移至中央→高倍镜→大光圈,凹面镜→细准焦螺旋(5)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或转动法 二、细胞的类型 1、原核细胞: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如细菌、蓝藻类、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乳酸菌等原核生 物的细胞。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如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 3、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 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胡克; 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称为大量元素。有些含量较少,如Fe、Mn、Zn、 Cu、B、Mo等,被称为微量元素。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 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缺铁性贫血 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导学案

淮阳一高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型生物导学稿 高二年级班姓名编写人段芳编号 025 审核人日期2013年3月31日课题: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课型设置【自研·互动45分钟+展示45分钟】 一、学习目标:1、理解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概念 2、简述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 二、重难点: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

完成等级分 基础题: 1.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 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 C.用于保存物种 D.改变动物的基因型 2.英国科学家应用哪一种关键技术的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出著名的克隆绵羊——多莉( ) A.细胞和组织培养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细胞核移植 3.下列哪项不是体细胞核移植的应用: A.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育 B.保护濒危物种 C.获得组织器官异体移植的供体 D.大量产生紫杉醇 发展题: 4.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多利”和我国第一只转基因牛“滔滔”的培育程序分别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培育克隆绵羊中①②所指的细胞工程技术名称: ①;②。 (2)培育克隆绵羊实施细胞工程①时,所需的受体细胞大多采用动物卵细胞的原因是。 (3)培育转基因牛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如图的( ) A.①B.②C.③ D.④ (4)在转基因牛的培育中,图中D与亲本A、B牛的最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继植物组织培养之后,克隆绵羊的培育成功,证明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要使出生的动物整合率在理论上提高到100%,那么,应在什么时候进行鉴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培辅课】(附培辅单) 疑惑告知: 效果描述: 五、【反思课】: 今日心得: 今日不足: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教学目标: 1.简述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和应用前景。 2.培养理解分析、信息获取、归纳总结和交流合作能力。 3.体验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教学难点: 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教学方法:讲解讲述、阅读指导、讨论引导、归纳总结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西游记》中,孙悟空拔出身体上的毫毛,用嘴一吹,每根毫毛都能变成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猴子来。这个克隆猴的古代神话如今正逐渐变成现实:2000年,科学家第一次成功地用猴的胚胎细胞克隆出了猴。2007年,又成功地用一只成年猴的体细胞克隆出了猴胚胎,离发育成猴只有一步之遥。你还知道哪些克隆动物?大家知道,将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我们称之为植物组织培养。克隆动物能采用类似的方法吗?(学生阅读P47第三段后回答)由此导入课题——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红字作为板书,下同)。 【正课】 投影幻灯片1(什么是动物核移植和克隆动物),并讲述:用于核移植的核供体细胞既可以用分化程度较低的动物胚胎细胞,也可以用高度分化的成年动物的体细胞。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的原理、方法基本相同,只是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比胚胎细胞困难得多。如何进行体细胞核移植呢? (一)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过程 投影幻灯片2(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过程),以克隆高产奶牛为例,边讲解大致过程,边板书如下:

去核、移核、融合 取体细胞体外培养传至10代 核质重组细胞构建重组胚胎 取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至MⅡ期 胚胎移植(至代孕母体假孕子宫)生出克隆动物 “听完了过程介绍,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如果有,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若干问题加以讨论;如果一时没有,投影幻灯片3(讨论题),组织学生讨论: 1.为什么通过核移植的方法能够克隆出完整的动物个体? 2.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这是为什么? 3.在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受体卵母细胞之前,为什么要对卵母细胞去核?卵母细胞起什么作用?(为什么选择卵母细胞作为核移植的受体细胞?) 4.你认为应用上述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供体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吗?为什么? 5. 和动物的自然繁殖相比,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有什么特点? 过渡:如果你掌握了这套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你想应用它来解决什么问题? (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 如果学生提出了一些应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合理设想,就据此进行小结,并对其在构建生物反应器和器官移植两方面的应用借助课件加以适当点拨;如果有学生提出克隆人引起课堂纷争,那就告诉他们以后会有专题涉及,本节暂不讨论;如果学生一时提不出设想,那就让他们阅读P49两段正文和P50第1段,通过下列问题进行引导,再做总结。 【问题1】在畜牧生产中,怎样保持良种家畜产奶量大、生长快、瘦肉多等优良性状?濒危动物自然繁殖率低,怎样增加这些动物的存活数量?能无限制地推广你的解决办法吗? 【总结1】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生殖性克隆),可以—— ●促进优良畜群繁育 ●扩大濒危动物种群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和克隆动物教案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2.2动物细胞工程 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第二课时) 二、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简述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和应用 能力目标:运用动物细胞的基础知识,分析核移植技术的理论基础,搜集有关动物细胞核移植研 究进展和应用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交流 情感目标:讨论动物细胞核移植的社会意义,关注动物细胞核移植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旧课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植物的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知道植物细胞可以培养成一棵植株,这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而动物的体细胞离开了母体,却不能培养成一只动物个体难道是动物细胞 没有全能性吗?不是。而是动物细胞高度分化,全能性比较低。 导入新课: 假如生活中我们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展示幻灯片,问题的提出) 1997年,美国威斯康星洲的一个奶牛场有一头高产奶牛叫“卢新达”,年产奶量为30.8吨,而我国奶牛年平均产奶量仅为3~4吨.用什么方法能得到更多的“卢新达”呢?学生回答克隆,其实克隆的研究从1938年就开始了。(幻灯片一一克隆的历史,多利之后还有许多的动物被克隆,今天,我们要先从多利讲起) 听说过克隆羊多利吧,可以请一位同学来说说来多利的诞生过程。(学生上台讲述多利的培育过程)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利的培育过程,请问多利像谁呢?母羊A,因为多利的核基因全部来自母 羊A。100%象吗?,不,因为还有来自母羊B的细胞质基因。这里哪个细胞是供体细胞呢,乳 腺细胞,它是高度分化的体细胞。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 ----

A母绵羊E母绵羊卵细胞乳腺细胞多莉羊细胞核细胞质 的融合后的卵细胞细胞核移植培卵裂育胚胎移植早期胚胎细胞核过移植母绵羊子宫C 程分娩妊娠 多莉羊 来看课本中对克隆的定义:请大家阅读,并划线。1、概念教师板书: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 核的卵克隆的定义: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 体,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胚胎,母细胞中. 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细胞核移植(根据提供细胞核的 供体不同而区分)分类:多利羊之所以轰动全世界,并非因为它是首只克隆动物,你知道为什么它能一夜成名(首先,它选用的细胞是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其次,它是哺乳动物,呢?请一位同学回答:胚胎时期的细胞意味着人可以进行体细胞核移植。所以它的诞生标志着体细胞核移植成 功。所进行细胞核移植比体细胞核移植更容易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70世纪,以全能性较高,而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所以全能性也就比较低了。其实我国早在20年代, 就在童第周教授的带领下,克隆岀了鱼,但是,多利一夜成名,中国的克隆鱼却默默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闭塞,导致中国科学的进展不为世界所知。所以20无闻要与世界进行交 流,同享科技进步成果)oo不行,本身自己那么刚才那只卢新达奶牛能用胚胎细胞克隆吗?(请一位同学回答)所以那么已经加入了另一只公牛的基因。已经过了胚胎期,如果用它的下一代的 胚胎细胞,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因此,说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比较常用于优秀动物个体的克隆。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全部知识点【最详细】

第一章 走进细胞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与真核细胞【植物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不同。 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具有细胞结构的最小微生物】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衣藻、等为单细胞真核生物)、植物、真菌【细胞壁成份为几丁质】(酵母菌、霉菌、粘菌、蘑菇)等。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 以下该图内容不全,只起知识框架形成,便于记忆的作用,详细内容自己填写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比较项目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实例细菌、蓝藻、放线菌、衣原 体、支原体(支原体细胞最 小,且无细胞壁)立克次氏 酵母菌等真菌、衣藻、 高等植物、动物 体 细胞大小较小(1~10微米)较大(10~100微米) 细胞 结构 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成 分是肽聚糖;细胞器只有一 种,即核糖体;细胞核没有 核膜(这是最主要的特点)、 没有核仁、没有染色质 (体),但有核物质,叫拟 核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和果胶;有核糖体、线粒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多种细 胞器;细胞核有核膜、核仁、 有染色质(体) 主要细胞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 分裂 代 谢 类 型 同化作用多为异养型、少数 为自养型(包括光合作用和 化能合成作用自养型),异 化作用多为厌氧型、少数为 需氧型。光合作用的部位不 是叶绿体而是在光合片层 上;有氧呼吸的主要部位不 在线粒体而是在细胞膜 同化作用有的是异养型、有 的为自养型,异化作用有的 为厌氧型、有的为需氧型。 光合作用的部位是叶绿体; 有氧呼吸的主要部位是线粒 体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多为分裂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遗传方面遗DNA DNA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简述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和应用前景。 2.培养理解分析、信息获取、归纳总结和交流合作能力。 3.体验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好,我姓邢,今天这节课由我来为大家讲授。好,下面我们正式上课。 【PPT 孙悟空克隆猴】提起孙悟空,大家都不陌生,它能腾云驾雾,七十二变,还能在紧要关头拔一把毫毛,用嘴一吹,变成无数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猴子来斗怪捉妖。当然,这是神话,但现如今,这个古代神话正逐渐变成现实:2000年,科学家第一次成功地用猴的胚胎细胞克隆出了猴。2007年,又成功地用一只成年猴的体细胞克隆出了猴胚胎,离发育成猴只有一步之遥。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植物组织培养,知道依赖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可以将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培养获得完整植株。我的问题来了:克隆动物能采用类似的方法吗? 生:(学生阅读P47第三段后回答)不能,因为动物细胞的全能性会随着动物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受到限制,分化潜能逐渐变弱。 师:很好。研究发现,虽然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丧失了全能性,但动物细胞核还是具有全能性的。借由这个原理,我们可以通过核移植技术来克隆动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板书核移植和克隆动物】【PPT 标题】 【中心授课】 师:正式讲课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下克隆的概念:所谓克隆,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克隆可以在分子、细胞、个体,3个不同水平上进行。 提起克隆,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克隆羊多利。多利的诞生,让克隆,这个以前只在科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术语变得广为人知,其实在多利诞生之前,科学家已经通过核移植技术克隆出了不少动物,像豹蛙、鲤鲫移核鱼、小鼠等等。为什么单单多利羊闻名全世界呢?这个问题我先不回答,卖个关子,大家继续往下听。 一、核移植定义及分类

细胞核移植与体细胞克隆

核移植与体细胞克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克隆动物的概念含义和基本原理 (2).简述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和应用前景。 2.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动物细胞核移植的学习体会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2)通过联系知识与生产实践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难点: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教材分析 《核移植与体细胞克隆》是苏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二章第3节《动物细胞工程》第2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核移植技术的过程和应用。 教学设计建议 有了第二节的基础,学生对本节内容易于理解。因此,本节教学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建议如下。 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及克隆动物的教学中,可首先让学生列举所知道的克隆动物,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随后可向学生提问:克隆动物的方法与植物组织培养一样吗?然后向学生说明目前动物体细胞克隆是通过核移植技术来实现的,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关于核移植技术发展简史,可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过程,教材中选用了一个非常好的素材──以诞生在我国的高产克隆奶牛为例,来说明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带领学生一步步弄清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过程。对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可结合本节教材“思考与探究”中的有关问题,以及“拓展视野”中的有关克隆羊多利的早衰问题等,让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利用植物细胞可以培育成植物体,那么,你利用动物细胞能不能大量繁殖动物体,以提高繁殖率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动物细胞工程

2.2.1体细胞核移植

2.2.1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学习目标】简述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和应用前景。 【学习重点】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学习难点】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学习过程】 A 、 了解感知 1.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能产生一个个体吗?为什么? 2.勾画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概念。分类是什么? 3.动物细胞核移植的原理是什么? 4.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 5、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 ①在畜牧业中,加速优良种畜改良进程; ②保护濒危物种; ③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医用蛋白; ④转基因克隆动物作为异种移植供体; ⑤人核移植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后提供组织、器官用于移植; ⑥研究胚胎发育及衰老过程; ⑦做疾病模型。 6、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 ①成功率非常低; ②绝大多数克隆动物存在健康缺陷等。 B 、深入学习 供体细胞(供核) 细胞培养 体细胞 卵巢卵母细胞(M Ⅱ中期:供质) 去核 无核卵母细胞注入 重组 细胞 构建重组胚胎 胚胎移植 代孕母牛 生出与供体奶牛遗传物质基本相同的个体

①为什么必须先去掉受体卵母细胞的细胞核? ②受体细胞为___________时期的细胞,此时期的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与第一极体同时存在,去核要同时去除第一极体。注入受体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过程用到的具体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动物细胞融合、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该过程有细胞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④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形成重组细胞发育成一个新个体,体现的是___________的全能性而非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C、迁移运用 1.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 C、用于保存物种 D、改变物种的基因型 2.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小羊的大多数性状() A、难以预测 B、像甲 C、像乙 D、像丙 3.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多利”的培育程序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a、b所指的细胞工程名称:a ; b (2)实施细胞工程a时,所需的受体细胞大多采用动物卵母细 胞的原因是 (3)“多利”面部的毛色是。请根据遗传学原理说明 判断依据: (4)继植物组织培养之后,克隆绵羊的培育成功,证明动物 细胞核也具有。 (5)请试举一例,说明克隆绵羊培育成功的实际意义。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1.生物以细胞为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如果要进行生命活动,前提条件是保证细胞的完整性。病 毒无细胞结构,但也要在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活性。 2.C、H、O、N在生物体内含量达96.3%,其中C是生物体核心元素,O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3.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2+含量过低4.无机盐对维持血浆正常浓度、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兴奋性非常重要。哺乳动物血液中Ca 2+2+ 会导致抽搐。Mg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Fe 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5.几种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及基本结构单元,见下表: 名称元素基本结构单元 糖类C、H、O单糖(葡萄糖、果糖等) 脂质C、H、O无 蛋白质C、H、O、N、(S)氨基酸 核酸C、H、O、N、P 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DNA的单体)以及核糖核苷酸(RNA的单体) 6.生物体内与能量有关的物质总结如下: a.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 b.动物细胞储能物质是糖元;植物细胞则是淀粉 c.直接能源物质:ATPe.最终能源物质:光能 7.植物细胞特有糖类:果糖、纤维素、麦芽糖、淀粉 动物细胞特有糖类:乳糖、糖元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糖类: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 8.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9.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 和一个羧基,并且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R基 的不同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10.两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形成肽键,见下图: 11.氨基:-NH2;羧基:-COOH;肽键:-CO-NH- 12.不同的蛋白质差别在于组成它们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13.假设有m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n条链,则: ①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条数=m-n; ②至少有n个氨基,n个羧基游离; ③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平均分子量×总数-18×(m-n) 氨基酸数目名称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 2二肽11 3三肽22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高二、十一李婧琦 1997年,美国威斯康星洲的一个奶牛场有一头高产奶牛叫“卢新达”,年产奶量为30.8吨,而我国奶牛年平均产奶量仅为3—4吨.用什么方法能得到更多的“卢新达”呢?克隆是最好的方法 一、核移植 虽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仍保持着全能性,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不同,动物细胞的全能性会随着动物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受到限制,分化潜能逐渐变弱。用动物体细胞克隆的动物,实际是通过核移植来实现的。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动物个体。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 二、核移植过程 1.细胞核的采集和卵母细胞的准备 从供体身体的某一部位上取体细胞,并通过体细胞培养技术对该体细胞进行增殖。 采集卵母细胞,体外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通过显微操作去除卵母细胞中的核,由于减二中期细胞核的位置靠近第一极体,用微型吸管可以一并吸出细胞核和第一极体。

2.细胞促融 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通过电刺激使两细胞融合,供体细胞进入受体卵母细胞内构建重组胚胎,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如电脉冲、钙离子载体、乙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等)激活受体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3.植入代孕母体 体外完成早期胚胎培养后,将胚胎移植入代孕母体内,使其继续发育为新个体。 三、核移植注意事项 1、在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受体卵母细胞之前,为使核移植动物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有利用价值的动物提供的细胞,因此必须先去掉受体卵母细胞的核。 2、因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保持正常二倍体的核型,未发生突变,所以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 3、克隆动物绝大部分DNA来自供体细胞核,但核外还有少部分DNA(如线粒体DNA)来自受体卵母细胞,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供体动物并不是100%的复制。 四、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应用于:畜牧业、医药卫生方面,还可以保护濒危物种。 1.转基因克隆动物(转基因后的动物进行克隆,如转基因羊进行

(完整版)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leiden)、施旺(Theoda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大量元素:C、O、H、N、S、P、Ca、Mg、K等;微量元素:Fe、Mn、B、Zn、Cu、Mo;基本元素:C;主要元素;C、O、H、N、S、P;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O、H、N;水无机物无机盐组成细胞蛋白质的化合物脂质有机物糖类核酸 三、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 10%);占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