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标签:栏目]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

1、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

2、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3、百学须先立志。

4、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5、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6、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7、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8、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9、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0、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11、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12、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13、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14、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5、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16、师严道尊,教乃可施。

17、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

18、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19、存天理,灭人欲

20、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21、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22、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2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6、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27、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

28、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29、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30、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31、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32、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3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3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36、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37、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38、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39、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

4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1、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42、月盈则亏,日中则昃。

43、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44、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45、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46、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47、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48、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

49、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50、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

51、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5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3、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54、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55、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

56、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5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58、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59、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60、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6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62、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63、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6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65、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66、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67、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朱熹读书名言警句

朱熹读书名言警句 导读:1、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2、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3、百学须先立志。 4、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7、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9、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0、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11、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12、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 13、天下事,坏于懒于私。 14、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15、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16、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1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8、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9、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20、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2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22、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23、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 24、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25、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26、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2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8、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2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0、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31、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32、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3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4、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3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36、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37、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38、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39、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40、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41、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精选的孔子关于读书名言警句大全

精选的孔子关于读书名言警句大全 1、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8、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9、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0、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2、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3、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7、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

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9、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1、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2、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23、有教无类。 24、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2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8、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2、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33、不学礼,无以立。 34、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3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有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精选

有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精选 第一部分: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礼记》

朱熹读书名言警句

朱熹读书名言警句 朱熹的读书名言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朱熹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朱熹的名言名句 1、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4、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5、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6、礼即理也。 7、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8、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9、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0、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11、朋友,以义合者。 1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4、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1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6、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

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读书是每个人的必修课,读书可以增长人的知识、启迪人的智慧、拓宽人的视野、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阅历。天下才子必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大多数成功人士的必修课,下面(https://www.doczj.com/doc/76484144.html,)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中国西晋史学家)陈寿 2、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中国历史学家)吴晗 3、读书力求三性:韧性、记性、悟性。有韧性没有记性,读了白读;有记性没有悟性,书是死书。三性俱备,堪称知识富翁。 (中国作家)魏明伦 4、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 (中国数学家)华罗庚读 5、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中国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中国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 7、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中国作家、诗人、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 8、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 9、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10、学问是光明,蒙味是黑暗。念书吧! (俄国作家)契诃夫 11、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 (中国作家)罗兰 12、读千本杂书,不如读一本圣典。 (中国演讲家)李燕杰

1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中国明代思想家)顾宪成 1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周恩来 15、创业者书读得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 (中国企业家、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16、别忘记,读书是取得多方面知识的最重要的手段。 (俄国哲学家、作家)赫尔岑 17、幸好爱看书,不然人生乏味。 (中国作家)三毛 18、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 (英国数学家)已罗 19、不读书的人,不光人要变得浅薄,也将被社会的前进步伐所抛弃。 (日本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

朱熹的名言

大全: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读书 xxxx, 数点 XX 天地心。 凡人便是生知之资,也须下困学勉行的工夫方得。 国君好仁,则必无敌于天下也。 节食以去病,节欲以延年。 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 ;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 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人,不俭则妄费。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仁者不以xx 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亡。 天知、神知、我知、xx , xx 无知?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 ;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为政,不在于用一己之长,而贵于有以来天下之善。 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自古无不晓事底圣贤,亦无不通变底圣贤,亦无关门独望底圣贤。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xx 寒气深, xx 霜叶稀。 弱植不自持,芳根为谁好 ?虽非九秋干,丹心中自保。 国以民为车,社稷亦为民而立。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 兴者,先富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XX 的名 言 取。 长可

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所谓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说到透彻处,何止十年之功也。 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读这一章更不看后章,读这一句,更不得看后句。学不可邋遢、不可草率,先立大本。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人之病,只知他人之说可 疑,而不知己说之可疑。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须要切己体验。 读书,须是详、下、拙、近、毋、略、高、巧、远。先要熟读,更须反复玩味贪多,须看得一书彻了,方再看一书,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读书之道,用力愈多、收功愈远,先难而后获,先事而后得。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XXXXXX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读书之法,XX于循序而致精。 思索,譬如穿井不懈,便得清水。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不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 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可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中国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的名言

中国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的名言 朱熹(1130-1200年)中国南宋著名思想家。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汉族人。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后寓居福建。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14岁丧父,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庆元三年(1197),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

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类别:教育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类别:读书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类别:修养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类别:友谊 ●守正直而佩仁义。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类别:道德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类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50条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50条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丘 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弗?培根 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艾迪生[英国作家]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托尔斯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朱熹谈读书怎么做的方法

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朱熹谈读书怎么 做的方法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的“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朱熹谈读书怎么做的方法”资料,内容精辟独到,非常感谢网友的分享,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 朱熹以读书为乐,曾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 朱熹谈如何读书时强调什么名言介绍

胸中书传有余香辛弃疾《虞美人送赵达夫》 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柳氏二甥求笔迹》 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精思。朱熹《性理精义》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读书之要》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若使鲁戈真在手,斜阳只乞照书城。龚自珍《己亥杂诗》

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全集开拓新诗歌的路》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华罗庚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我扑在书籍上,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朱熹读书方法论的精义 第一,循序渐进。朱熹认为读书要按照一定的次序,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他要求读书量力而行,打好基础,逐渐深入。 第二,熟读精思。朱熹认为读书要从反复诵读入手,做到学与思结合,力求透彻理解与领悟,牢固记忆与掌握。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若读得熟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 第三,虚心涵泳。朱熹认为读书要有虚心的态度。仔细认真,沉浸其中,周密思考,反复琢磨,多方验证,才能明辨是非,解决疑难。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以为有功耳。

孔子关于读书的名言

孔子关于读书的名言 导读:读书名言孔子关于读书的名言 1、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2、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7、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0、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2、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1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4、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5、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6、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17、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1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5、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6、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7、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0、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3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33、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关于读书与实践的名言警句_名人名言

关于读书与实践的名言警句人在山外觉山小,人进山中知山深。 万事莫如亲下手。 荆条编小篮,看着容易做着难。 不见不识,不做不会。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爬崎岖的高山,不知大地的平坦。 见识,见识,不见不识。 天平是轻重的衡量器,实践是是非的试金石。 发一回水,澄一次泥;经一回事,长一回智。 有钱难买经验多。 有知识不会运用,如同耕耘而不播种。 闭眼怎看三春井,出水才看两腿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听不如看,看不如干。 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 经常出门的孩子,比父母知道的多。 读千赋者善赋,观千剑者晓剑。 读书如果不与实际结合,知识不过是天空的浮云。 站在森林外边,就不能完全了解森林。 1 / 10

欲知对岸事,就要渡过河。 聪明人听到一次,思考十次;看到一次,实践十次。校园宝典 3、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国外) 舞剑是一回事,作战是另一回事。(朝鲜谚语) 打铁才能成为铁匠。(法国谚语)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 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知识贮藏在谦虚的大海中。(朝鲜谚语) 学问多深也别满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蒙古谚语) 懂得自己无知,说明已有收获。(拉丁美洲谚语) 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不问的人永远和愚昧在一起。(东非谚语) 耳朵没有底,可以从早听到晚。(非洲谚语) 思索,就是跟自己争论。(西班牙谚语) 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草率行动。(南斯拉夫谚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书不知义,等于嚼树皮。, 2 / 10

朱熹名言格言警句部分汇总

xx名言格言警句部分汇总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礼即理也。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活到老,学到老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朋友,以义合者。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 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自敬,则人xx;自慢,则人慢之。 ●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胸怀坦荡,正大光明。——xx名言

●xx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名言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百学须先立志。 ●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朱熹的名言诗句_名人名言

朱熹的名言诗句 朱熹的名言 1、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光明磊落:胸怀坦蕩,正大光明。——朱熹 2、朋友,以义合者。——朱熹 3、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问佢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序说》大学:书名。修身:修养自身品性。齐家:管理好家庭。治国:治理好所在的地区。平天下:使天下太平。正心:使心思端正。诚意:使意念真诚。——朱熹 7、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朱熹 8、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九》底:同“的”。——朱熹 9、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10、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 1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朱熹

12、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13、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朱熹 14、月盈则亏,日中则昃——朱熹 1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16、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17、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出自: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朱熹 18、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1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0、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21、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出自: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心地:佛教语。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要。——朱熹 22、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

朱熹的经典名言

朱熹的经典名言 熟读之法,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类别:学习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类别:读书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类别:学习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类别:志向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类别:读书 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类别:读书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类别:学习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类别:读书 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类别:修养 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类别:友谊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类别:读书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类别:时间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类别:读书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类别:志向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类别:学习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类别:学习 熟读之法,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类别:读书 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类别:修养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类别:读书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类别:学习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类别:学习 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类别:学习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最新的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大全

最新的xx关于读书的名言大全 1、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朱熹《论语集注》 2、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朱熹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朱熹 5、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6、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 7、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8、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朱熹《朱子家训》9、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1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1、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朱熹12、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朱熹《朱文公集》13、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4、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 15、志者诗之本也——xx 1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xx 17、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xx 18、xx则亏,日中则昃——xx 19、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20、蹉跎莫谴韶光老。——朱熹《四时读书乐》

21、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熹《朱子全书》 22、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23、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xx 24、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xx 2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26、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 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xx 27、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朱熹 28、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29、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30、"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四书集注》" 31、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朱熹 32、自敬,则人xx;自慢,则人慢之。 33、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34、存天理,灭人欲——xx 35、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朱熹 3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xx 37、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关于阅读的名言_名人名言

《关于阅读的名言》 一、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三、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而要从中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易卜生 四、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梁实秋 五、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罗兰 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七、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八、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九、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十、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十一、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归纳。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十二、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十三、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约诺里斯 十四、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 十五、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十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十七、少壮不发奋,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十八、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十九、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 二十、区别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欢读书。 二十一、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二十二、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二十三、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二十四、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土壤。杜威

二十五、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二十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二十七、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 二十八、行万里路,究不若读万卷书之重要。梁实秋 二十九、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格言对联》 三十、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刻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 三十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三十二、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张潮 三十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 三十四、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三十五、再没有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三十六、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 三十七、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彼特拉克 三十八、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三十九、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四十、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四十一、饭能够一日不吃,觉能够一日不睡,书不能够一日不读毛泽东 四十二、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四十三、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 四十四、不尽读天下之书,不能相天下之士。汤显祖 四十五、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能够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朱熹 四十六、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

关于读书的故事名人名言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 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10、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11、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绍斯 12、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 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13、读一本 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4、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 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 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6、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卢梭 17、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8、读书是易事, 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9、与其用华 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20、知识是珍 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21、知识就是力 量——培根 22、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
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23、无限相信书 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读书的故事 1 马克思 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 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 笔记。 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 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

2 毛泽东 他总是挤出时间看书。 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 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 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 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 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 及其他许多书刊。 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 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 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 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 《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 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 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 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 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 得体会。 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 标点符号。

朱熹关于读书名言

朱熹关于读书名言 朱熹,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你看过哪些朱熹关于读书名言呢?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朱熹关于读书名言,希望你会喜欢。 1.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不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 2.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3.《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5.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6.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7.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朱熹《四书集注》 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 9.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 10.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朱熹《近思录》 朱熹关于读书名言大全1.师严道尊,教乃可施;;朱熹 2.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朱熹 3.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朱熹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 6.月盈则亏,日中则昃;;朱熹 7.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朱熹 8.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9.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1.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12.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13.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14.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1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6.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17.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

关于读书的古诗名言

名句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摘抄大全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摘抄大全 1、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2、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伏尔泰 3、为乐趣而读书。——毛姆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5、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泰戈尔 6、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书摘 7、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8、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张海迪 9、青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朱德 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 11、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12、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 13、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庄周 14、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薛煊 15、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16、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 1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18、学习本无底,前进莫旁徨。——报摘

19、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2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颜真卿 21、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谚语 22、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托尔斯泰 23、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5、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26、活着就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活着。——培根 27、人要独立生活,学习有用的技艺。——凯德 2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9、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3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3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2、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唐寅 33、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列宁 34、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爱迪生 35、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冯班 36、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