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磺化侧苯基杂萘联苯聚醚酮酮的合成与性能

磺化侧苯基杂萘联苯聚醚酮酮的合成与性能

磺化侧苯基杂萘联苯聚醚酮酮的合成与性能
磺化侧苯基杂萘联苯聚醚酮酮的合成与性能

【CN110101907A】表面物理改性的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的聚芳醚类骨植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69918.6 (22)申请日 2019.05.06 (71)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地址 116024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 路2号 (72)发明人 蹇锡高 柳承德 王锦艳 刘程  张守海 胡方圆  (74)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代理人 温福雪 侯明远 (51)Int.Cl. A61L 27/18(2006.01) A61L 27/34(2006.01) A61L 27/54(2006.01) (54)发明名称表面物理改性的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的聚芳醚类骨植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物理改性的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的聚芳醚类骨植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表面带有成骨活性涂层的杂萘联苯聚芳醚腈,在杂萘联苯聚芳醚表面制备功能化涂层,功能化涂层包括物理吸附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骨形态发生蛋白层。所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层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胶原蛋白、骨桥蛋白、血浆纤维蛋白等,蛋白层通过物理吸附的方式负载到杂萘联苯聚芳醚表面。蛋白质的表面物理吸附包括蛋白质吸附到杂萘联苯聚芳醚表面的官能团或具有活性官能团的单分子层。本发明所述三维表面结构和功能化涂层能够改善聚芳醚的 成骨活性。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CN 110101907 A 2019.08.09 C N 110101907 A

1.一种表面物理改性的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的聚芳醚类骨植入材料,包括基底和涂层,二者通过物理吸附结合为一体;所述的基底为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的聚芳醚,所述的涂层为具有成骨活性的蛋白质; 所述的蛋白质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胶原蛋白、骨桥蛋白和血浆纤维蛋白; 所述的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的聚芳醚, 其结构表达式为: 其中,Ar 1为双卤单体的主体结构, 是下列结构中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Ar 2为双酚单体的主体结构, 是下列结构中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其中,R 1、R 2、R 3、R 4是氢、卤素取代基、苯基、苯氧基、含有至少1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含有至少1个碳原子的带支链的烷基或含有至少1个碳原子的带支链的烷氧基,R 1、R 2、R 3和R 4的结构相同或不同; m是正整数; n是0或正整数; 所述的蛋白质层层厚小于1μm,具有成骨活性。 2.一种表面物理改性的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的聚芳醚类骨植入材料的制备方法,其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2CN 110101907 A

《药剂学》-罗红霉素的剂型设计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度秋季学期期末(2020.2) 《药剂学》 主讲教师:卢亚欣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硝苯地平 2、奥美拉唑 3、酮康唑 4、阿昔洛韦 5、氟比洛芬 6、罗红霉素 7、泮托拉唑 8、二甲双胍 9、双氯芬酸钠 10、酮洛芬 二、论文写作要求 在给定的几种不同性质和不同用途的药物中选择一种药物,查阅文献,尽可能的例举出所有该药物的相关剂型,这些剂型的特点。综合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自行设计制成片剂、软膏剂、栓剂和注射剂等任意一种剂型,再根据文献资料拟定出基本处方、制备工艺。 重点讨论内容包括: 1.剂型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2.辅料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3.你设计的实验的有何特点?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要有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组成;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罗红霉素的剂型设计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英文别名为Claramid、Rulid,西医药物,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其体外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类似,体内抗菌作用比红霉素强1~4倍。 一、罗红霉素的常见类型 (一)罗红霉素分散片 适应于敏感菌株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生殖器感染(淋球菌感染除外)、皮肤软组织感染,也可用于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感染及军团病等。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但发生率明显低于红霉素。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头昏、头痛、肝功能异常(ALT及AST升高)、外周血细胞下降等。 片剂是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片剂以口服普通片为主,也有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咀嚼片、分散片、泡腾片、阴道片、速释或缓释或控释片与肠溶片等。一是通常片剂的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较丸剂好。二是剂量准确,片剂内药物含量差异较小。三是质量稳定,片剂为干燥固体,且某些易氧化变质及易潮解的药物可借包衣加以保护,光线、空气、水分等对其影响较小。四是服用、携带、运输等较方便。五是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卫生标准容易达到。 (二)罗红霉素颗粒剂 罗红霉素颗粒剂是一种药,主要用于皮肤科,妇产科,耳鼻喉科,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喉炎,附件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支原体肺炎,军团菌病。本品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4.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1.3%)、呕吐、腹痛(1.2%)、腹泻(0.8%)等。偶可引起过敏反应,如头痛、头晕、便秘、皮疹、药物热、嗜酸细胞增多、肝功能异常[如丙氨酸氨基

傅克反应与聚芳醚-砜-酮

傅-克反应,又称傅列德尔-克拉夫茨反应(Friedel –Crafts reaction ),由法国化学家查尔斯?傅列德尔与美国化学家詹姆斯?克拉夫茨于1877年,共同发现,是一类针对芳香族的亲电取代反应。根据取代物的不同,该反应主要分为傅列德尔-克拉夫茨烷基化反应和傅列德尔-克拉夫茨酰基化反应。由于傅-克反应是实现碳碳成键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并且是制备各种芳基酮, 杂环芳烃酮等的重要手段, 所以它在医药、农药、染料、香料等工业生产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聚合物合成上与之相关的是一类高性能工程材料,聚(醚)砜和聚(醚)酮。1962年,Dupont 公司的Bonner ,首次采用傅克反应合成了聚醚酮酮(PEKK )。 傅克反应机理如下所示: S O O Cl C O Cl O O AlCl 4 + C O AlCl 3 O -H S O O 聚(醚)砜和聚(醚)酮类聚合物按傅克亲电取代路线合成时,由于所用单体大多来源方便、价格低廉,而且合成反应容易控制,不需要高温和真空条件,反应条件温和,因此聚合物大多成本低,容易得到推广应用。一般反应条件为在无水AlCl 3和N ,N-二甲基甲酰胺(DMF )存在下,于1,2-二氯乙烷(DCE )中进行低温(冰水浴)共缩聚反应。 然而,聚合过程中被带正电荷的亲电试剂进攻的苯环上的5个氢具有相等的活性,尽管由于空间位阻的作用对位的氢最易于脱去,然而其他的氢仍有可能被亲电试剂进攻,这样就必然得到有一定程度支化和交联的聚合物。支化、交联反应一般会降低树脂的性能,导致高温流动性差,冲击强度低,脆性大,后加工困难等。在支化、交联严重时,将得不到具有使用价值的反应产物。

光气在农药中的应用

光气在农药中的应用(真知灼见) 发布时间:2014-8-18 来源:湖南化工研究院臧阳陵 摘要:介绍了光气系列农药中间体产品的种类与应用,提出了光气系列农药中间产品开发建议。 The application of phosgene derivatives in pesticides Zang Yangling Hun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Abstract: The kinds and applications of phosgene derivatives for pesticides were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phosgene derivatives for pesticides were advised. Key words: Phosgene Pesticide Application 1 简介 光气为一活泼性极强的化合物,由它可衍生出大量有机及精细化工原料与中间体,主要应用于医药、农药、高分子材料、涂料等领域。 光气和某些醇或酚羟基进行0一酰化反应(亦称酯化反应),可合成氯代甲酸酯及碳酸酯系列产品;光气和熔融态羧酸反应可合成酰氯系列产品;光气和胺进行N酰化反应,可合成脲衍生物和氨基甲酰氯、异氰酸酯等;光气与氨基羧酸、酰肼等反应可合成杂环系列产品;光气与某些醇发生氯化反应、酰胺发生脱水反应得到氯化物、腈等。 2 光气在农药中的应用 2.1 异氰酸酯类 2.1.1 异氰酸甲酯 CH 3NH2COCl2CH3NCO2HCl

下游农药为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主药产品有:克百威(1563-66-2)、灭多威(16752-77-5)、涕灭威(116-06-3)、丁硫克百威(55285-14-8)、异丙威(2631-40-5)、速灭威(1129-41-5)、残杀威(114-26-1)、西维因(63-25-2)、仲丁威(3766-81-2)、灭杀威(671-04-5)、混灭威(2686-99-9)等。 克百威: FMC 公司和拜耳公司联合开发的广谱杀虫、杀线虫剂,具胃毒和触杀作用,适用于水稻、棉花、烟草、甘蔗、大豆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防治,也可做种子处理剂。低毒化品种丙硫、丁硫克百威,全球销售年增长率达到20%,为克百威延长了“工业寿命”。2011年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市场销售额10.86亿美元,占杀虫剂市场的7.8%。其中克百威2.1亿美元。 灭多威:灭多威 由杜邦公司开发的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的内吸性杀虫、杀线虫剂,高毒但自然降解快。主要用于防治二化螟、飞虱、斜纹夜蛾类害虫。低毒化品种硫双灭多威,已广泛应用。2011年灭多威销售1.85亿美元。 2.1.2 正丁基异氰酸酯 COCl 2+NH 2 C 4H 9NCO C 4H 9 下游农药为磺酰脲类除草剂。在磺酰脲类高效除草剂的合成中,磺酰基异氰酸酯不能由磺酰胺与光气直接反应制得,而是由磺酰胺和正丁基异氰酸酯反应生成N-丁基脲类化合物,再转化为磺酰基异氰酸酯。 +COCl 2 RSO 2NH 2 C 4H 9NCO RSO 2NHCONHC 4H 9++RSO 2NCO C 4H 9NCO + 2 HCl RSO 2NHCONHC 4H 9+ RSO 2NHCONHC 4H 9 主要磺酰脲类除草剂:烟嘧磺隆(111991-09-4)、绿磺隆(64902-72-3)、嘧磺隆(74222-97-2)、苯磺隆(101200-48-0)、醚苯磺隆(82097-50-5)、胺苯黄隆(93-58-3)、氯嘧磺隆(90982-32-4)、氟草隆( 2164-17-2)、甲磺隆(74223-64-6)乙氧嘧磺隆(126801-58-9)、玉嘧磺隆(122931-48-0)、氟啶嘧磺隆(144740-54-5)等一系列磺酰脲类除草剂以及苯菌灵(17804-35-2)。 2.1.3 叔丁基异氰酸酯 +NH 2 NCO COCl 2 主要品种有除草剂隆草特(4849-32-5 )、胺唑草酮(129909-90-6)。 2.1.4 异丙基异氰酸酯

未来十年高分子材料重点发展领域及需求分析

未来十年高分子材料重点发展领域及需求分析未来十年高分子材料重点发展领域及需求分析 《中国制造2025》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选择10大优势和战略产 业作为突破点,力争到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十大重点领域是:新 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 能医疗器械。 图表高分子材料十大重点发展领域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为指明十大重点领域的发展趋势、发展重点,引导企业的创新活动,国家制造强国建 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特组织编制了《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其中提到与高分子材料直接相关的项目如下: 1、降低船体摩擦阻力涂料 重点突破新型高性能降阻涂料技术、船底空气润滑降阻技术等。 2、低温材料与防寒设备 重点开展适用于极地航行船舶的低温材料、泵、阀件等核心液压元件低温启动和密封 技术研发。 3、轻量化车身 实现复合材料/混合材料技术突破,降低成本,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率达到30%,自主率超过50%。 4、高性能聚烯烃材料 突破高熔融指数聚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发泡聚丙烯、聚丁烯-1(PB )等工业 化生产技术,实现规模应用。 5、聚氨酯树脂 重点发展环保型聚氨脂材料如水性聚氨酯材料,加快发展脂肪族异氰酸酯等原料。 6、氟硅树脂 重点发展聚偏氟乙烯、PET 、其它氟树脂以及硅树脂、硅油等。 7、特种合成橡胶

重点发展异戊橡胶并配套发展异丁烯合成异戊二烯;发展硅橡胶、溶聚丁苯橡胶和稀 土顺丁橡胶;发展卤化丁基、氢华丁腈等具有特殊性能的橡胶等。 8、生物基合成材料 重点突破生物基橡胶合成技术,生物基芳烃合成技术,生物基尼龙制备关键技术,新 型生物基增塑剂合成及应用关键技术,生物基聚氨酯制备关键技术,生物基聚酯制备关键 技术,生物法制备基础化工原料关键基础技术等。 9、生物基轻工材料 重点发展聚乳酸(PLA )、聚丁二酸丁二酯(PBS )、聚对苯二甲酸二元醇酯(PET 、PTT) 、聚羟基烷酸(PHA) 、聚酰胺(PA) 等产品。PLA 关键单体L-乳酸和D-乳酸的光 学纯度达99.9%以上,成本下降20%;PBS 关键单体生物基丁二酸、1,4-丁二醇提高生物 转化率达5-10%;PTT 关键单体1,3-丙二醇以木薯淀粉、甘油等非粮原料发酵生产,PTT 纤维聚合纺丝实现产业化;PA 关键单体戊二胺硫酸盐成品纯度高于99%,成本下降20%。 10、特种工程塑料 重点发展基于热塑性聚酰亚胺(PI )工程塑料树脂、杂萘联苯型聚醚砜酮共聚树脂(PPESK )、高端氟塑料的加工成型的特种纤维、过滤材料、耐高温功能膜、高性能树脂 基复合材料、耐高温绝缘材料、耐高温功能涂料、耐高温特种胶粘剂。热塑性聚酰亚胺工 程塑料树脂,粘度0.38dL/g,Tg=230-310℃,Td5%>500℃,拉伸强度>100MPa,弯曲强 度>150MP,成本 道用PVDF 树脂要求密度1.75-1.77g/cm3,熔指0.5-2.0g/10min,熔点156-165℃,热 分解温度≥390℃,含水率≤0.10%,玻璃化温度≤-35℃,脆化温度≤-62℃。 11、先进纺织材料 (1)高端产业用纺织品 2020年实现可吸收缝合线、血液透析材料的自主产业化,部分替代国外进口产品;满足热、生化、静电、辐射等功能防护要求;高温过滤、水过滤产品性能满足各应用领域要求;土工材料满足复杂地质环境施工要求。2025年,满足多功能复合防护要求,同时实现轻质、舒适和部分智能化,过滤产品寿命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实现低成本应用和智能化 监测预警等功能结合。 (2)功能纺织新材料 2020年,阻燃极限氧指数﹥32,无熔滴,滴水扩散时间﹤1s ,能耗降低20%。2025 年高端产品基本实现自给。 (3)生物基化学纤维

除草剂的作用和使用诀窍

除草剂除草的作用和使用诀窍 除草剂是通过干扰和抑制植物的生理代谢而造成杂草死亡,其中包括光合作用、细胞分裂、蛋白质及脂类合成等,这些生理过程往往由不同的酶系统所引导;除草剂通过对靶标酶的抑制,而干扰杂草的生理作用。不同类型除草剂会抑制不同的靶标位点(靶标酶)的代谢反应,只有在对这些除草机制充分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做到除草剂的合理应用,它是除草剂应用的理论基础。 (一)抑制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高等绿色植物特有的、赖以生存的重要生命过程,通过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使其无法完成正常的能量代谢,从而饥饿致死。通过体外试验研究,除草剂主要通过以下5个途径抑制杂草的光合作用:①电子传递抑制剂;②能量传递抑制剂;③电子受体抑制剂;④解偶联剂;⑤解偶联抑制剂。 1、抑制电子传递 主要转移或钝化一个或多个电子传递载体。其作用部位在质体醌还原之前的光合系统Ⅱ和光合系统Ⅰ之间,即 QA和PQ之间的电子传递体B蛋白,它是由32~34KD多肽组成。除草剂与B蛋白结合后改变了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抑制了电子从束缚性质体醌QA 向第2个质体醌QB传递,从而影响光电子传递,改变Q/B复合物的氧化还原特性。属于此类作用机制的除草剂有脲类、均三氮苯类、大秦酮类、三氮苯酮类和嘧啶类等。 2、逆转电子传递

此类除草剂主要作用于光合系统Ⅰ,联吡啶类是典型代表,它们具有300~500mV氧化还原电势,能够拦截X-Fd的电子,使电子流脱离电子传递链,从而阻止铁氧化还原蛋白的还有及其后的反应。(二)抑制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能量释放过程。它是对底物的生物氧化作用,即从对底物的生物氧化作用,即从底物的糖酵解开始,分解为三碳丙酮酸,进而通过一系列氧化阶段(三羧酸循环)释放出二氧化碳与电子以及与氧结合形成水的H+,电子则沿着还原电位化合物至高还原电位的电子传递系统进行传递等。除草剂对杂草呼吸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偶联作用 在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把氧化作用与氧化磷酸化作用这两个相互联系且同时进行的不同过程称为偶联反应,并把破坏偶联反应的物质称之为解偶联剂。五氯酚钠、地乐酚、溴苯腈、碘苯腈等是解偶联剂的代表。 2、抑制能量传递 抑制磷酸化电子传递,与能量-偶联链中的中间产物结合,从而抑制ATP合成中的磷酸化作用。这类除草剂如磺草灵、燕麦灵、氯苯胺灵等。 3、抑制电子传递 抑制电子传递链上的电子流,与电子载体结合,阻止氧化还原偶联形成,表现为对呼吸阶段3和偶联磷酸化反应的抑制。二硝基苯胺类、

知识点(原料与助剂)

2011/2012 2 塑料原料与助剂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填空(25分,每空0.5分) 1、世界上第一个塑料品种是 (1) ,俗称 (2) ,它是用 作 增塑剂制得的;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塑料品种是 (3) 。 硝酸纤维素 赛璐珞 樟脑 酚醛塑料 2、塑料是指以 为基础,加入 制得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如 温度、压力等)可塑成一定形状的、并且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根据受热后的变化 分为 和 ;根据使用性能和范围分 为 、 、 。 树脂 助剂 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 通用塑料 工程塑料 特种塑料 3、五大通用塑料包括 (4) , (5) , (6) , (7) , (8) PE 、PP 、PVC 、PS 、ABS 4、五大工程塑料包括 (4) , (5) , (6) , (7) , (8) PA 、PC 、POM 、PPO 、PBT 5、具有“塑料王”之称的塑料为 ; 耐辐射性为塑料之冠; 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PI 6、第一代聚乙烯为 (9) ,第二代为 (10) ,第三代为 (11) , 第四代为 (12) 和 。 低密度聚乙烯(LDPE ) 高密度聚乙烯(HDPE )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很低密度 聚乙烯(VLDPE ) 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 ) 7、写出下列缩写所代表塑料的全称: EV A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EEA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PS 聚苯乙烯 AAS /ASA: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 ; AS /SAN:丙烯腈 -苯乙烯共聚物 MBS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SBS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 PA66聚己二胺己二酰胺 PA610聚己二胺癸二酰胺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EN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PCT (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酯) PBN (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 PF 酚醛树脂 AF 氨基树脂 UF 尿素甲醛(脲醛)树脂 MF 三聚氰胺甲醛(蜜胺)树脂 EP 环氧树脂 UP 不饱合聚酯树脂 PI 均苯型聚酰亚胺 PEI 聚醚酰亚胺 PAI 聚酰胺酰亚胺 BMI 双马来酰亚胺 PPO 聚苯醚 PPS 聚苯硫醚 PTFE 聚四氟乙烯 PFA 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 FEP (F46)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E/TFE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E/CTFE 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 学期学年拟题学院(系): 适 用 专 业:

覆盆子酮的合成研究

覆盆子酮的合成研究 摘要:概述了覆盆子酮的性质、特征、应用和生产情况, 回顾了覆盆子酮的合成工艺路线,研究综述了采用不同起始原料的覆盆子酮合成四条工艺路线。重点用正交实验法专门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醛与丙酮的缩合反应条件,并对覆盆子酮合成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覆盆子酮;合成;:对羟基苯甲醛;香料;Claisen—Schmidt缩合;氢化反应;重结晶 覆盆子酮,又名复盆子酮、悬钩子酮(raspberry ketone),化学名为4一对羟基苯基一2一丁酮,商品名称有Frambinon、Oxypheny2lone、Oxanone 等, 是公认的较为安全的合成香料(FEMA No. 2588) 。它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覆盆子酮是覆盆子果的主要香气成分,具有覆盆子果的特征性甜果香香气和香味, 它在覆盆子汁中的含量约为011 ×10 - 6~012 ×10 - 6 。具有光泽的颗粒或针状白色结晶,熔点82 ℃,沸点161 ℃/0167 kPa ,可溶于醇类和油类,几乎不溶于水。是国内外大量使用的一种幽雅果香的香料[1~3],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食品中,而且还用于合成医药[4-6] 、染料[7] ,此外在农业上是一种诱虫剂[8] 。。由于香气优良、用量较大,价格较高,所以各国对覆盆子酮及其类似物的研究都非常重视。由于它在复盆子中的含量极低,这就决定了难以从复盆子果中单离出复盆子酮,因此现在未能商业化的大量生产天然复盆子酮[9]。 一、覆盆子酮的制备路线的回顾 目前,关于覆盆子酮的制备路线国内外有不少报道,主要有4种。如采用苯酚与甲基乙烯基酮的合成方法[10] 、苯酚与丁醇酮的合成方法[11]等。 (1)苯酚与甲基乙烯基酮的合成路线[l0] Albertus JohanMulder[12]等人是以苯酚和甲基乙烯基酮为原料来合成覆翁子酮。在O~3℃,在强酸催化下进行烷基化反应,反应大约2小时。用碱中和至

杂萘联苯聚醚砜酮的研究

杂萘联苯聚醚砜酮的研究 摘要:新型的杂萘联苯聚醚砜酮(PPESK)是一种工程塑料,其各项性能优异,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材料。此树脂广泛应用于漆包线和各种膜的制作,效果良好。经改性的PPESK性能更优,应用领域广,有很好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杂萘联苯聚醚砜酮、绝缘材料、膜、改性 聚芳醚砜(PES)和聚芳醚酮(PEK)是两个综合性能优异的耐高温工程塑料品种,后来有人合成了新型的杂萘联苯型聚醚砜(PPES)和聚醚酮(PPEK),性能优良,其中PPES的溶解性好,PPEK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对较高。基于以上工作,采用共聚的方法,合成共聚物聚醚砜酮(PPESK)以使PPES和PPEK相互补充,互补长短,得到综合性能都很优异的耐高温工程塑料,并进一步对其改性,开发其应用前景。 一、杂萘联苯聚醚砜酮 (一)合成 杂萘联苯聚醚砜酮是由单体DHPZ、二氯二苯砜、二氟二苯酮在以无水K 2CO 3 为催化剂、甲苯为带水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加热至160-165℃下溶液共聚合得到的,反应式如下: 通过控制共聚合时的投料比和反应时间,能得到不同化学结构的共聚产物,这些共聚物具有不同的性能。经过调节二氯砜和二氟酮的比例(S/K),得到当投料砜酮比为1:1(S/K=1:1)所共聚成的特性粘度为0.6的聚合物为基材,检测树脂的综合性能。得出PPESK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失重温度都较高,具有较高的耐热等级;同时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力学性能和粘结力,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 (二)、应用 1、制漆包线新型的PPESK树脂在耐热、膜韧性及单向刮漆性能优异,具有 较高的耐热等级(H级)。这种PPESK基体适合于做H级漆包线漆,是耐高温漆包线的一个新品种。和传统的聚酰亚胺漆包线比较,PPESK漆包线价格低廉,耐水解性能好,且这种漆制漆工艺简单,可用常规方法制漆。同时,它便于运输和储存,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漆包线漆。 2、制膜杂萘联苯聚醚砜酮是一种新型特种工程塑料,耐盐酸、硝酸、硫酸、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摘要】介绍了复合型导电高分子的特性、共混和填充复合型导电高分子的制备方法、开发现状及其技术进展。 【关键词】复合型导电高分子;导电性能;共混;填充 1、前言 通常,高分子材料的体积电阻率约为1010~1020Ω〃cm 之间,因而被大量用作绝缘材料。随着现代电子工业和作息技术等产业革命迅速发展,越来越需要具有导电功能高分子材料。导电高分子由于其具有重量轻、易加工各种复杂形状以及电阻率在较大范围内可调等特点,在防静电、电磁屏蔽、微波吸收、电化学及催化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1)。导电高分子按其结构组成和制备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结构型和复合型两大类。目前,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所采用的复合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亲水性聚合物或结构导电高分子与基本高分子进行共混,另一种则是将各种导电填料填充到基体高分子中(2)。 2、共混复合型高分子 2.1 与亲水性聚合物共混 作为亲水性聚合物,目前以聚氧化乙烯(PEO)的共聚物占多数,这可能与PEO 同基体高分子相容性较好有关。此外,还有降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等.(3)日本Asahi 公司将ABS、Hips 与亲水性PA 共混制得两种高性能抗静电复合材料AdionA 和AdionH,尤其是后者在相对湿度较低的条件下也表现出较强的抗静电能力,且不受水洗和擦试等影响。在相对湿度为50%温度为23℃的环境中保存4 年后,抗静电性能无变化,机械性能不低于普通HIPS,其它性能则与普通HIPS 相同(4)。三洋化成工业公司开发的以聚醚为主的特殊嵌段共聚物与PMMA、ABS和PA 等基本高分子组成的共混物也具有永久抗静电效果,且相溶性较Goodrich 公司研制的永久性抗静电母料STAT-RITE C.2300非常引人注目,其化学组成可能是以PEP-ECH(表氯醇)共聚物为主要成分的高分子合金。当添加量为15%-20%时,与PVC/PC、PET 及PS系列基体高分子制成的复合材料具有永久性抗静电能力,且价格低廉,热稳定性好(5)。 许多学者研究了基本高分子与亲水性聚合物PEO(或其共聚物)组成的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亲水性聚合物在特殊相溶剂存在下,经较低的剪切拉伸后,在基体高分子表面形成微细的筋状,即层状分散结构,而中心结构则接近球状分布(6)。 2.2 与结构型导电高分子共混 这种共混技术就是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将结构型导电高分子和基本高分子进行复合,这是一条使结构型导电高分子走向实用体的有效途径。若将结构型导电高分子和基体高分子达到微观尺度内的共混,则可以获得具有互穿或部分互穿网络结构的复合型导电高分子,通常采用化学法或电化学法进行制备(10)。 3、填充复合导电高分子 这种导电高分子通常是将不同的无机导电填料掺入到普通的基体高分子中,经各种成型加工方法复合制得。导电填料的品种很多,常用的可分成炭系和金属系两大类。炭系填料包括炭黑、石墨和碳纤维等;金属系主要有铝、铜、镍、铁等金属粉末、金属片和金属纤维。此外,还有镀金属的纤维和云母片等。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由炭黑颗粒和金属纤维填充制成的复合型导电高分子(11)。3.1 炭黑填充型导电高分子

常用香精配方组成是什么,加工工艺及调配流程简述

常用香精配方组成是什么,加工工艺及调配流程简述 香精是由人工合成的模仿水果和天然香料气味的浓缩芳香油,多用于制造食品、化妆品和卷烟等。 人类所合成的第一种香精是香兰素,它是由德国的M.哈尔曼博士与G.泰曼博士于1874年合成成功的。香素是天然香料香兰豆的主要成分。两年后,另一位化学家K.赖默尔也参与了香兰素的研究。他所合成的人造香兰素与天然香兰素几乎毫无差别,足可乱真。 德国的巧克力制造商首先应用人造香兰素,此后不久,伦敦的糖果厂也开始用水果香糖制造硬水果糖。目前各种水果和鱼类的味道都可用化学方法合成。 一、简述 食用香精是参照天然食品的香味,采用天然和天然等同香料、合成香料经精心调配而成具有天然风味的各种香型的香精。包括水果类水质和油质、奶类、家禽类、肉类、蔬菜类、坚果类、蜜饯类、乳化类以及酒类等各种香精,适用于饮料、饼干、糕点、冷冻食品、糖果、调味料、乳制品、罐头、酒等食品中。食用香精的剂型有液体、粉末、微胶囊、浆状等。 例如:苹果香精

香蕉香型烟用香精 二、香精原料及其加工工艺 精油(Essential oil):亦称香精油,是植物性天然香料的主要品种,对多数植物性原料,主要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压榨法制取精油 浸膏(Concrete):是一种含精油和植物蜡等呈膏状的浓缩的非水溶剂萃取物,先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浸提香料植物,再蒸馏回收,残留物即为浸膏 酉丁剂(Tincture):乙醇溶液,是以乙醇为溶剂,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浸提植物原料所得净油(Absolute):用乙醇萃取浸膏!香脂或树脂所得到的萃取液,经过冷冻处理,滤去不溶的蜡质等杂质,再减压蒸馏去乙醇,所得到净油,是调配化妆品和

聚芳醚酮和聚醚醚酮简介

聚芳醚酮(PAEK)简介 聚芳醚酮(英文名称polyetherketoneketone)简称PAEK。是一类亚苯基环通过氧桥(醚键)和羰基(酮)连接而成的一类结晶型聚合物。按分子链中醚键、酮基与苯环连接次序和比例的不同,可形成许多不同的聚合物。 主要有聚醚醚酮(PEEK)、聚醚酮(PEK)、聚醚酮酮(PEKK)、聚醚醚酮酮(PEEKK)和聚醚酮醚酮酮(PEKEKK)等品种。 聚芳醚酮分子结构中含有刚性的苯环,因此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耐辐射和耐化学品性等特点。聚芳醚酮分子结构中的醚键又使其具有柔性,因此可以用热塑性工程塑料的加工方法进行成型加工。聚芳醚酮系列品种中,分子链中的醚键与酮基的比例(E/K)越低,其熔点和玻璃化温度就越高。 聚芳醚酮可用来制造耐高冲击齿轮、轴承、电熨斗零件、微波炉转盘传动件、汽车齿轮密封件、齿轮支撑座、轴衬、粉末涂料和超纯介质输送管道、航空航天结构材料等。 一、聚芳醚酮的发展 聚芳醚酮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2年美国Du pont公司和1964年英国ICI公司分别报道了在

Friedel-Crafts催化剂存在下,通过亲电取代可以合成聚芳醚酮。后来,陆续有人对这一技术进行研究和作出重大贡献。1979年,英国ICI制得了高分子量的PEK,奠定了合成聚芳醚酮的基础。 在聚芳醚酮主要品种中,以PEEK最为重要,于1977年由英国ICI公司研究开发成功,1980年投产。到二十世纪80年代末,世界上有5大公司生产聚芳醚酮,分别是英国ICI、美国Du pont和Amoco、德国BASF 和Hoechst。 国内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聚芳醚酮。1990年吉林大学发表了制造专利并有少量生产。 二、聚芳醚酮的用途 由于聚芳醚酮优越的各种性能及易加工性能,几乎可用于每一个工业领域。 (1)航空航天领域:用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的聚芳醚酮可用于飞机和飞船的机舱、门把手、操纵杆、发动机零件、直升机旋翼等; (2)电子工业:电线电缆包覆、高温接线柱、电机绝缘材料等; (3)汽车工业:汽车齿轮秘封片、吃路边你支撑座、轴承粉末涂料、轮胎内压传感器壳等; (4)机械设备:轴承座、超离心机、复印机上分离爪、化工用滤材、叶轮等。

1_4_双_4_溴苯酰基_苯的合成工艺改进

2007年第15卷合成化学  Vol .15,2007 第5期,665~666Chinese Journal of Synthetic Che m istry No .5,665~666    ?研究简报? 1,42双(4′2溴苯酰基)苯的合成工艺改进 3 常冠军1 ,罗 炫2 ,孙建勋1 ,林润雄 1 (1.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42; 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绵阳 621900) 摘要:以对苯二甲酰氯和溴苯为原料,无水氯化铝粉末为催化剂,合成了1,42双(4′2溴苯酰基)苯,其结构经 1 H NMR,I R 和DSC 表征。 关 键 词:对苯二甲酰氯;溴苯;Friedel -Crafts 反应;工艺改进中图分类号:O6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1511(2007)0520665202 Process I mprove ment on the Synthsis of 1,42Bis 2(4′2bro mobenzoyl)benzene CHANG Guan 2jun 1 , LUO Xuan 2 , S UN J ian 2xun 1 , L I N Run 2xi ong 1 (1.Key Laborat ory of Rubber 2p lastics of M inistry of Educati on,Q 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Q ingdao 266042,China;2.China Acade 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M ianyang 621900,China ) Abstract:1,42B is 2(4′2br omobenz oyl )benzene was synthesized fr om terephthal oyl chl oride and br o 2mobenzene using alu m inum chl oride as a catalyst .The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1 H NMR,I R and DSC . Keywords:terephthal oyl chl oride;br omobenzene;Friedel -Crafts reacti on;p r ocess i m p r ove ment 1,42双2(4′2溴苯酰基)苯(2)是合成众多高 性能复合材料的重要单体。2与含羟基的芳香化合物反应能得到聚醚酮酮、聚醚醚酮酮[1] 等高性能材料,还能与二胺反应得到既含羰基又含亚氨 基的复合材料(聚亚胺酮[2] )。如果二胺中含有醚键,所得到的复合物同时含有羰基、亚氨基和醚键。 本文对文献[3] 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用去离子水代替NaHCO 3,实现了高产率,高纯度2的合成(Sche me 1),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为各种耐高温性能材料的制备提供了高纯度的原料。 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 B ruker AMX 500型核磁共振仪(DMS O 2d 6为 溶剂,T MS 为内标);岛津I R 2435型红外光谱仪 (K B r 压片);Perkin 2El m er DSC 27型示差扫描量热仪(氮气保护下进行DSC 测试,升温速10℃? m in -1 ,测定范围0℃~310℃。 )对苯二甲酰氯,上海金山亭化工试剂厂;溴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无水氯化铝,天津 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N ,N 2二甲基乙酰胺(D MAc,≥99.5%),天津市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以上 3 收稿日期:2006207212 作者简介:常冠军(1981-),男,汉族,山东菏泽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通讯联系人:林润雄,博士,教授,E 2mail:qdlrx@qust .edu .cn

氮杂环高性能树脂研究进展_王锦艳

第30卷第2期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Vol .30,No .2 2014年2月 POLYMER MA 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 eb .2014 氮杂环高性能树脂研究进展 王锦艳 1,2 ,蹇锡高 1,2 (1.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系,辽宁大连116024; 2.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12) 摘要:含有全芳环扭曲、非平面结构氮杂环高性能树脂兼具耐高温可溶解特性,综合性能优异,解决了传统高性能工程塑料不能兼具耐高温可溶解的技术难题,加工方式多样,应用领域广泛。总结出“全芳环非共平面扭曲的分子链结构可赋予聚合物既耐高温又可溶解的优异综合性能”的分子设计思想。研制成功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的新型聚芳醚砜、聚芳醚酮、聚芳醚腈、聚芳酰胺、聚苯并咪唑、聚(1,3,5-三芳基均三嗪)等系列高性能树脂。本文将重点介绍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1,3,5-三芳基均三嗪)、聚苯并咪唑以及可注射成型四元共聚芳醚砜酮等合成、结构与性能,以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最新进展。 关键词:高性能工程塑料;聚芳醚;聚苯并咪唑;聚(1,3,5-三芳基均三嗪);二氮杂萘酮中图分类号:T Q 3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55(2014)02-0145-06 收稿日期:2013-12-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473019,20604004,21074017)通讯联系人:蹇锡高,主要从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及应用技术研究, E -mail :jian4616@dlut .edu .cn 近二十多年来,随着航天航空、电子电气、核能、车辆等高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和功 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加速发展。其中,工程塑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均优于通用塑料,常作为结构材料使用,全球的工程塑料市场需求增速与GDP 基本保持一致。高性能工程塑料的使用温度在150℃以上,因此,在某些领域可替代金属,是高速飞行器、车辆、舰船等实现轻量化、远航程、节能的重要材料之一,其发展速度年增长率已超过了20%[1] 。 聚芳醚是高性能工程塑料中最大的一类,从广义来说,包括聚芳醚砜、聚芳醚酮、聚芳醚砜酮、聚芳醚腈、聚醚酰胺、聚醚酰亚胺、聚苯硫醚等。高性能工程塑料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某些重要的品种对我国禁运。传统高性能工程塑料的耐热性与溶解性呈反向变化关系,即耐热性越好,其溶解性越差,甚至不溶解于有机溶剂,导致其合成成本高,价格昂贵。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许多著名大公司和研究机构竞相投巨资研发新品种,研究开发耐热等级更高又可溶解的新型高性能工程塑料已成为科学界和工程界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但至今尚未取得重大突破。 大连理工大学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将氮杂萘联 苯这种全芳杂环扭曲、非共平面结构引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中,开发了一系列杂萘联苯型高性能聚合物。1 杂萘联苯型聚合物体系 杂萘联苯型聚合物的核心结构是基于4-(4-羟基苯基)-2,3-杂萘-1-酮(DHPZ ,如Fig .1所示)新单体 。 Fig .1 DHPZ (a ),Its Space Model (b )and Imide Ring (c ) 从分子空间结构分析,DHPZ 单体的苯环与氮杂萘环成一定扭曲角度,其角度大小可通过联苯基上的取代基进行调控;从反应活性分析,其羟基(-OH )与二氮 杂萘酮结构中的氮氢键(-NH )均显碱性,均与卤代苯的衍生物发生亲核取代反应[2,3]。Hay 研究组最早报道了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聚合物[4] ,但是因为核心单体用酚酞为原料经过四步有机反应合成得到,产率低。本课题组经过研究,以廉价易得的苯酚、苯酐为原料,较温和的工艺高产率合成得到DHPZ 系列单体,并已产业化,这对开发其高性能聚合物提供了有利

课程设计,

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制药厂设计) 课程设计 班级制药工程1101 姓名李康 学号 2011012899 指导教师汪学军 二○一四年九月二十日 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制药厂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年产16亿片贝诺酯片剂工艺设计课程:制药厂设计 系(部):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制药工程1101 学生姓名:李康 学号: 2011012899 指导教师:汪学军 完成日期: 2014.9.20

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 第一章设计资料 一、药厂简介及图片 1页 二、产品设计简介 2页 三、设计参数和质量标准 5页 第二章工艺设计与说明 一、工艺说明 6页 二、设计图纸说明 10页 第三章物料衡算与设备选型 一、物料衡算 11页 二、主要设备选型 13页第四章附图 参考文献 19页

第一章设计资料 一、药厂简介及图片 【公司简介】: 公司新址位于陕西省户县西安沣京工业园沣京一路1号,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分建有综合制剂楼,办公楼,新品开发及质检综合楼,前处理加工楼,原料库、成品库,职工宿舍食堂,现有员工160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0余人,员工5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总资产3000余万元。 公司现有各种生产设备近300台(套),自动化程序高,工艺先进,检测手段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 公司现有片剂、冲剂、胶囊剂、栓剂四个剂型49个产品。 乙水杨胺片:(原名索尔通克)系世界专家推荐的高效解热镇痛药。 复方氨茶碱暴马子胶囊:原名(速效喘静)是近年研制的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迁延性气管炎的特效药物,具有作用迅速、持久、用量合理的特点。该产品被西安市技术监督局评为质量先进产品。 乙肝解毒胶囊:是继复方氨茶碱暴马子胶囊(速效喘静)之后,再次荣获西安市质量先进产品的治疗肝病的特效药。 咽炎片:纯中药制剂,疗效显著。为公司品牌产品,畅销全国。 通脉颗粒: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药,采用传统配方,纯中药制剂,疗效显著,心脑同治。

氮杂环高性能树脂研究进展_王锦艳

第30卷第2期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V o l .30,N o .2 2014年2月 P O L YM E R MA T E R I A L SS C I E N C E 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F e b .2014 氮杂环高性能树脂研究进展 王锦艳1, 2,蹇锡高1,2 (1.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系,辽宁大连116024; 2.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12 )摘要:含有全芳环扭曲二非平面结构氮杂环高性能树脂兼具耐高温可溶解特性,综合性能优异,解决了传统高性能工程塑料不能兼具耐高温可溶解的技术难题,加工方式多样,应用领域广泛三总结出 全芳环非共平面扭曲的分子链结构可赋予聚合物既耐高温又可溶解的优异综合性能 的分子设计思想三研制成功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的新型聚芳醚砜二聚芳醚酮二聚芳醚腈二聚芳酰胺二聚苯并咪唑二聚(1,3,5-三芳基均三嗪)等系列高性能树脂三本文将重点介绍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1,3,5-三芳基均三嗪)二聚苯并咪唑以及可注射成型四元共聚芳醚砜酮等合成二结构与性能,以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最新进展三 关键词:高性能工程塑料;聚芳醚;聚苯并咪唑;聚(1,3,5- 三芳基均三嗪);二氮杂萘酮中图分类号:T Q 3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55(2014)02-0145-06 收稿日期:2013-12-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473019,20604004,21074017 )通讯联系人:蹇锡高,主要从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合成二改性及应用技术研究, E -m a i l :j i a n 4616@d l u t .e d u .c n 近二十多年来, 随着航天航空二电子电气二核能二车辆等高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加速发展三其中,工程塑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均优于通用塑料,常作为结构材料使用,全球的工程塑料市场需求增速与G D P 基本保持一致三高性能工程塑料的使用温度在 150?以上,因此,在某些领域可替代金属,是高速飞行器二车辆二舰船等实现轻量化二远航程二节能的重要材 料之一,其发展速度年增长率已超过了20%[1] 三 聚芳醚是高性能工程塑料中最大的一类,从广义 来说,包括聚芳醚砜二聚芳醚酮二聚芳醚砜酮二聚芳醚腈二聚醚酰胺二聚醚酰亚胺二聚苯硫醚等三高性能工程塑料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欧二美二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某些重要的品种对我国禁运三传统高性能工程塑料的耐热性与溶解性呈反向变化关系,即耐热性越好,其溶解性越差,甚至不溶解于有机溶剂,导致其合成成本高,价格昂贵三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许多著名大公司和研究机构竞相投巨资研发新品种,研究开发耐热等级更高又可溶解的新型高性能工程塑料已成为科学界和工程界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但至今尚未取得重大突破三 大连理工大学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将氮杂萘联苯这种全芳杂环扭曲二非共平面结构引入到聚合物分 子链中,开发了一系列杂萘联苯型高性能聚合物三1 杂萘联苯型聚合物体系 杂萘联苯型聚合物的核心结构是基于4-(4-羟基苯基)-2,3-杂萘-1-酮(D H P Z ,如F i g .1所示)新单体三 F i g .1 D H P Z (a ),I t s S p a c eM o d e l (b )a n d I m i d eR i n g (c )从分子空间结构分析,D H P Z 单体的苯环与氮杂萘环成一定扭曲角度,其角度大小可通过联苯基上的取代基进行调控;从反应活性分析,其羟基(-O H )与二氮杂萘酮结构中的氮氢键(-N H ) 均显碱性,均与卤代苯的衍生物发生亲核取代反应[2,3] 三H a y 研究组最早报道了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芳醚聚合物[4] ,但是因为 核心单体用酚酞为原料经过四步有机反应合成得到,产率低三本课题组经过研究,以廉价易得的苯酚二苯酐为原料,较温和的工艺高产率合成得到D H P Z 系列单体,并已产业化,这对开发其高性能聚合物提供了有利条件三 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7 10:31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76399759.html,/kcms/detail/51.1293.O6.20140217.1031.003.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