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建理想的语文课堂

构建理想的语文课堂

构建理想的语文课堂
构建理想的语文课堂

构建理想的语文课堂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一门美丽的艺术。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体现人文关怀的美丽的艺术。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放飞浪漫的诗情,充实睿智的感情,激发豪迈的胸襟,应该给予儿童超凡脱俗的精神层面的提升,让儿童在这美丽的乐园中,固有的灵性得以迸发,原始的诗情得以生长,潜具的悟性得以唤醒,课堂上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怎样才能构建这样的理想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呢?

一、前提──课堂教学观念的改变

真正走进新课改,看多了,听多了,思考多了,实践多了,就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观念至关重要。可以肯定地说,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不更新、不改变,那么理想的课堂将永远遥不可及,课程改革将流于形式,甚至是劳而无功。

观念之一:让课堂充满着精神的唤醒。《纲要》指出:重建人道的、平等的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证明:我们的课堂教堂,只有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实现师生的相互沟通、影响、补充。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平等对话”意识,从真正意义上让课堂充满“精神的唤醒”。

1.“还有补充吗?请继续……”课堂要真正实现“平等对话”,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学生发表的独特的见解,营造一种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充满自信地去探究、体验、交流。此时此刻,老师一个倾注了期待的眼神,都会作用于学生的内心世界,他们会从教师的期待里获得力量,化老师的期待为自己的自信。

2.你太棒了,老师都没有想到……课堂要真正能让学生常常体验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和百感交集,教师必须学会发自内心的欣赏学生观点。要从心底里确信”我的学生充满智慧”。只有充满了教师欣赏和信任的课堂,学生才会畅所欲言,才能使教学活动进入一种平等对话、涌动着****、富于诗情画意、充满生命活力的境界。

3.“没关系的,再试试……”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充分当好“导演”角色,以自已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走上讲台,走向前台,把大量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需要注意是的,“导演”的眼光必须是变化的,必须把关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坚信学生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要有极大的热忱和耐心去对待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宽容和理解,让学生即使在失败的探究过程中仍然能获得愉悦的体验,从而对学习保持着永远的热情。

观念之二:让课堂萌动着“内心的敞亮”。

理想的课堂教学,要让课堂充满学生的声音。要给孩子“自己说话”的自由,要给孩子“说自己话的”的权利,要培养孩子“话说自己”的策略,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课例1:第五册练习3

师:请小朋友练习朗读第6题《晨牧》,注意体会牧童赶鸭时的心情。(学生练习朗读。不一会儿,一个小朋友高高举起了手。)

生:老师,我觉得诗中我句话写错了!

师:是吗?(颇感兴趣地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请发表你的意见。

生:课文最后一句写“只闻鸭欢呱呱叫”我觉得不对。我听过鸭叫,应该是“嘎嘎叫”而“呱呱叫”是指青蛙叫!

师:(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你真了不起!会读书,会思考,会发现问题!老师一定把你的意见转告编辑叔叔,让他采纳你的建议。

(全班小朋友热烈地为他鼓掌,佩服地看着他,他激动得满脸通红)

师:老师也要向你学习,边读收边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书本上的知识有时候也会有错,让我们一起做个有心人!

我们的教学,如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走进课堂,而教师能采用学生适合发展的教学方法,留给学生”空的地带”,让学生去质疑,那么我们的课堂将真正成为探究的阵地。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学生常有问题才会常思考,常思考才会常创新。长此以往就能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例2:三年级的一学堂习作课(青蛙跳出井底之后……)

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语言表达也一个比一个精彩。就在这时候,一个农村转来的小朋友站起来:青蛙跳出井口以后,到附近转了一圈,它觉得还井里好,于是又跳回了井里。(全班同学大笑,我也笑了)一个学生抢着发问:“你怎么这么笨呀?有谁会觉得井里好呀?”其它学生也跟着附和,“就是嘛,傻瓜才呆在井里呢!你就是那只井底之蛙吧,要不怎么会这么想呢?我没有制止学生对他的“发难”,只听那个学生涨红着脸说:“你们亲眼见过捕杀青蛙吗?我见过!我见过那些捉青蛙的人用钢*一下就*住了青蛙,青蛙在钢*下痛苦地挣扎。对青蛙来说,这不可怕吗?外面有井里安全吗?它为什么不能跳回井里呢?”

整个课堂安静得没有一点声音,我也被深深地震撼了!孩子的思维是多么的具有逻辑性,和现实生活多么吻合!我差点就成了一只井底之蛙啊!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理想的课堂教学,会让儿童回归远离了的生活世界。它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它强调多元化价值取向,要求教师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有不同的答案,而且鼓励学生独辟中用蹊径;它鼓励学生对教师和其它学生的超越,赞赏独特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二、关键──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

实践告诉我们,构建理想的语文教学课堂,仅仅有全新的观念指导还远远不足,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语文的课程特点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致力于学生个性品质、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一句话:语文的课堂教学要充满“语文味”。

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潜心读书的过程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背景资料、文章结构、句子特点、人物性格……可谓是“讲风兴盛”,而学生却“读风不起”。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因为读不仅是学生收集和吸纳信息的过程,还是阅读理解的过程,也是信息处理后反馈表达的形式。

1、要重视领读,加强范读,领读和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降低学生读的难度,而且领读和范读时,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声情并茂地读,潜移默化中不仅声入学生之耳,而且情入学生之心。这样的读更是一种帮助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的过程。

2、要以情导读。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课文呈现的感情世界、引导他们用真切的情感品味课文、感受课文中描述的情境,进而用深切的情感朗读课文。朗读教学不要在朗读的技巧上徘徊,要把重点放在情感体验和情感投入上。

3、读要体现目的、层次和过程。以读为本的“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要善于用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自主的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通过读,既让学生“读入”(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又让学生“读出”(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真正地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积淀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4、要拓展阅读。新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内容对小学生极具教育意义。但教材只是个例子,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思想内涵,都只是学生认识的载体,因此教学中,仅仅让学生学好范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不但要善于让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尝试语言的运用、形成语言的技能,更应由点及面,向课前课后、课内课外纵横拓展迁移。教师应是个牧羊人,尽量能把学生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享受!

二、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

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

首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书、思考。这是落实自主、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话、交流的基础。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进行对话、交流,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以是对文本的某些部分(如特别喜爱、特别受感动或特别受启发的内容);可以是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词、句、段)或主要的问题来发表的见解。也可以是对课文内容、写法的评价或对课文的补充、修正……

其次,要开展有效的对话和讨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是对话、交流的主要形式。合作学习贵在通过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内容引深或拓宽,在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积极的、有效的学习。

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及学科素养的形成都应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这其中还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我建构。

建构扎实的知识体系。包括:重要的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分辨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思想感情和表达效果;揣摩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积累词句等等。自我建构是建立在学生自主理解的基础上的,课堂上一定要摒弃繁琐枯燥的分析,摒弃形形色色的“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做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重点,引导探究、发现。

建构开放的学习体系,为课堂的有限时空注入了无限张力。传统的语文教学囿于学科本位,淡薄了学生的能动性与生长潜力,学生的自我意识常常处于抑制状态,课的结束也就意味着学习的暂时终结。要强化课内外结合,拓宽语文学习和建构的渠道:课外阅读、社会调查、民间采风,都是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深入的体验感悟,从而帮助学生学“活语文”,实现有效的自我建构。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不断生成的语境和流动的语流之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在这样的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相信只要每一位教师改变课堂教学观念,转变课堂教学行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一定可以引领学

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天堂中去学习,去享受,去陶冶;语文教学的课堂,就一定会充满无穷的魅力和无限的活力。

构筑理想课堂,追寻有效教学-2019年教育文档

构筑理想课堂, 追寻有效教学 2010年3月27日上午参加了江苏省海门市XX局,XX局组织的“构建理想课堂”学习讨论会,会上共同学习关于加快“理想课堂”建设的实施意见,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堂改革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教学改革方向。 构筑理想课堂,是一个大工程,是教学改革洪流中的强音,它拷问着我们教师,迫使我们抉择、改变。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在课堂教学中深深感到教学参与的有效性将是衡量课堂教学理想状态的关键尺度。然而现在的真实课堂却充斥着无效教学。如:教师精心设计着课堂问题,大问题套着小问题,一环紧扣着一环,讨论场面热闹非凡。小组各成员大张旗鼓,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师生忙于小组讨论成果的整理、收集、展示,问题成了课堂的摆 设。又如:为了体现参与,课件、道具都成了教师手中的万花筒、魔术棒。老师忙于组织学生表演故事情节和课文内容,有开展真正 师生间没意义上的对话,学生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很多教学 内容刚一开锣,便草草了事,急着揭晓问题的标准答案。 这些现象导致的后果是学生没有时间去诵读、感悟、积累,语言的感觉能力并没有提升,负面影响和干扰倒是不少。很多时候,学生的参与是一种伪参与,小组合作中对问题的探究浅尝辄止,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讲闲话、默然等待,这些都无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样的无

效教学即便有光鲜的外衣,也只是浮光掠影。只求形式,没有过程,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发展。没有经过个体熟读精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有个性和有创见。学生被剥夺了自主学习、自我感悟、独立探究的机会。这种无效参与必将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教学的有效性应正视教学的实际利益,充分利用每一堂课的四十分钟,切切实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堂对话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对话的有效性值得我们一线教师认真思考、认真研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的对话不仅是指外在的言语形式,更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对话主体(学生、教师、文本) 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 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如何使对话走进 学生的心灵深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对话的有效性,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丰富对话内涵,选择契合的话题 有效对话的设置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的思辨,让学生有话可说,激发其对话交流、探究的兴趣。有效对话的设置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展延度,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潜在的说话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的对话内涵才丰富、有深度。 案例:冰心诗《成功的花》对话教学片段。 师:再次品读,找出需要重读的词语,用心触摸这些词儿, 生:现时与当初,是一组对比词。 生:明艳。显示成功带来的荣誉,光环。 生:浸透、洒遍。成功的背后是血泪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蓿蕾。 师:是啊,我们不要惊叹别人事业的成功,要知道成功背后的艰辛,

小学六下语文口语交际三我的理想

语文六年级第二学期口语交际三:“我的理 想”教学设计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育才小学于世海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收集关于理想的名言。 (2)收集名人从小就树立起崇高理想的事例,如国家总理周恩来、钢琴家朗朗、作家鲁迅、思想家马克思等。 (3)收集自己身边的一些人从小就树立起良好理想的事例,如爸爸、妈妈、阿姨、朋友等。 二、教学课题 1、在口语交际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植学生口头表达的自信心。 2、使学生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并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3、使学生明确并树立崇高的理想。 4、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1、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的理想”,旨在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

努力奋斗的情感。 2、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继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同时培植学生口头表达的自信心,并使学生理解“理想”的含义与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3、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确并树立崇高的理想,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1.创设自然、宽松的环境例如诗歌导入。 2.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累,明确什么是“理想”。过程如下:(1)回忆本组教材中人物的理想。 (2)交流自己知道的“名人”小时候的理想和身边人的理想。 (3)结合具体例子:是自己希望实现的,又对别人有益的。 3.不要将此次口语交际定位于考验学生的即兴演讲能力。讲之前,要让学生有所准备,并且要帮助学生明确准备的方向,保证准备的时间。4.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交际中,集体交流之前,可以先在小组里讲,讲得好的再到班上讲(被推荐的同学也可以适当介绍自己小组的同学各自的理想)。 5.交际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并鼓励他们相互进行评价。老师不要过多地从讲的技巧方面去评价,要从内容方面多与学生作沟通与交流。同时要多肯定,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调动他们交流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魅力课堂的构建

小学语文魅力课堂的构建 语文课堂教学一味实行“满堂灌”,这样的课堂常常使学生“望而生畏”,培养的学生也往往只会死记硬背,而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只懂得机械记忆,而不知道举一反三。专家们认为,所以如此不只是方法问题,更主要的还是教育理念问题,现代语文教学需要魅力课堂。 一、构建知识形象的魅力 语文课堂的知识形象魅力起码应该包括知识本身的魅 力和语文教师自身魅力两层含义。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来,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如同徜徉在花海中一样得到美感享受,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向往的。让学生在“艺术”的享受中获取正确的知识内容和相应的语文经验,为他们自主地再探究奠定基础。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一名充满魅力的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正所谓“学高为师”。教师的文化形象对课堂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诚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成为“博士”,但语文教师的确不可以不“博读”。并且能够在广博的阅读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文化资源,使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革新,理念不断提升。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建魅力课堂,教师应努力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民主

氛围,提倡、鼓励、诱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为学生课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如果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能学好他所教的学科。语文是情感的语文,因为语文不仅学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传承文化,文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一篇散文,一首古诗,一句名言,哪个不具有情感呢?我们说,语文是对诗意的追求;我们说,语文是要呵护学生心底最柔软的东西;我们说,语文是要为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可是忘了追加一句,所有这些理想的信念,无不需要激情的支撑。老师没有了激情,追寻诗意的课堂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构建以学生为主的展示平台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及“喝”和“渴”,这是教学的难点。我让孩子自己思考,他们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

英语教研组构建理想课堂计划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8343 In The Work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Social Productivity, The Work Efficiency Improvement Item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asonable Planning Is Made For The Sake Of Not Affecting The Normal Order.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英语教研组构建理想课堂计划正式样本

英语教研组构建理想课堂计划正式 样本 使用注意:该计划资料可用在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中,为满足社会的生产力,所进行的工作效率提高事项。并在工作的步伐得到加快的同时,为不影响正常的秩序而进行了合理的规划。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课题指导思想: 新教育“构筑理想课堂”指出:“课堂教学是学 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它是一切教育理念的出发点 和归宿,任何教育新观念都会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 现。” 本学期英语组认真开展“构筑理想课堂”的研究 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找到深河中学学 情的理想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题落实措施: (一)深入学习,提升素养

本学期英语教研组对于构建理想课堂提出了像郭思乐教授学习生本教育的工程。我们将在认真学习新课程和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有关理论与实践的书籍的基础上,结合生本教育通过研讨与实践,真正建立起一种新的课堂学习观,促进理想课堂建设。 (二)努力实践,稳步提高 1.根据学科特点开展课堂教学的研讨 以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开展“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教研组长组织各组教师,认真学习各科教学指南。通过对话争辩、思维碰撞,群策群力,让教师的教学有章有法,有规有矩。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都要做有心人,用情、用心施教,用自己的智慧使课堂变得有序而生动!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组织全体老师利用校本研训时间认真学习“构筑

我心中的理想教育

我的理想教育 温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我十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使我清晰的认识到理想教育是家、校、社会紧密联系的教育。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才算的上是理想教育。教育是需要理想和信念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就不可能具有追求卓越的精神,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和活力”。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理性。我的教育理想是:用心做教育。真正做到敬业奉献;真正做到有良心、有爱心、有感恩心、有平常心;真正做到用激情育人。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育首先是育人的教育,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人们常比喻:老师就像辛勤地园丁,学生就是成长的幼苗。幼苗想要开出美丽的花朵,既需要园丁为它施肥、浇水、锄草、松土,还需要适当地修剪;既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也需要风霜的磨炼。做老师的必须弄明白这个道理。传授知识仅仅是老师工作的一小部分,就好比施肥和浇水,还有很多更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悉心去做。因此我们要用心去育人。 如何用心去育人呢?我从以下几点谈谈。 首先,要有爱心。用爱心去教学,用爱心去浇灌,用爱心去体验。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体谅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谅学生的作业繁

重,关心学生的家庭生活,关心学生的情感生活。教师对学生有爱心还要求教师应该与学生多加沟通,增进了解,培养感情。 其次,要有良心。父母常常教育我:“做人要凭良心,干什么是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凭良心做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才会产生良知。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教师有了良心,就会捧着良心的饭碗,端着良心的天平,本着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对国家高度负责的心态去教书育人,热爱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工作,教好书,育好人。 再次,要有感恩之心。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感恩是爱的根源,是快乐的源泉。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学会感恩,就是让你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学会感恩,首先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后,才能获得感恩;学会感恩,要培养谦虚的品德,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知道躬身弯腰伸出援助之手;学会感恩,要有奉献精神,无论做什么事,应以“公”为先,做一个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人。感恩生活,感恩工作,少一点牢骚和抱怨,多一点和气和满足。不懂得感恩,工作便没有了激情,生活便没有了滋味,人生也便没有了意义。常怀感恩之心,才能知足常乐。所以,教师应该常

追寻语文的诗意和远方

追寻语文的诗意和远方——记2017年江西省初中语文优秀课例展示活动 袅袅兮秋风,佳期兮似锦。一路穿山过水,一路霜染层林、一路碧空如洗,2017年11月16日,全省中学语文人,怀揣着期许,共赴赣州小城宁都之约,共赴江西省优秀课例展示活动赛场,共赴一场美丽的相逢。 宁都是赣南小城,有"客家祖地、文乡诗国"美称。这里有名山曰翠微,有文化细流长。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将宁都拥入其中,宁静而安祥。借此盛会,与宁都山水相逢,哪怕行色匆匆,亦略览小城风貌、叶绿橘黄;与赛课盛事相逢,不论风尘仆仆,亦可一洗劳碌,抖擞精神;与同道知己相逢,哪管萍水初遇,亦可碰撞智慧,携手共进! 由省教育厅教研室举办的全省优秀课例展示交流活动是我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影响最广的教研盛事。能登上这个讲台,是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梦想。2017年11月16、17日,交流活动语文会场春晖学校展示厅座无虚席,观摩学习的老师激动难掩,早早到会,渴盼着语文教学的饕餮盛宴,聆听优秀语文教师的智慧课堂。省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刘珊老师、叶荷轩老师率领专家团队,端坐评委席。来自全省各地的选手,摩拳擦掌,恨不能将平生所学尽付课堂,大展身手。此次活动共有全省各地市选送的十三节优秀课入围,选手们经各地层层选拔,教学名师、教坛新秀切磋交流,可谓华山论

剑,各领风骚,也是江西语文人孜孜不倦、上下求索,求悟语文教学真理的追寻之旅! 课堂之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十三节课异彩纷呈: 赣州刘琳琳老师《小石潭记》: 小步轻迈,习得方法。徐行慢游,知人品文。 宜春张婧婷老师《孤独之旅》: 研讨之深、点拨之力。品味孤独,助力成长。 南城肖建英老师《云南的歌会》: 寻章摘句、再现人物。咬文嚼字,活化场面。 宁都谢小冬老师《天上的街市》: 激发想象、例证联想。力求实效,用心良苦。 南昌邓海龙老师《老王》: 披文入理、悟人悟情。深度思考,角度新颖。 上饶何玉双老师《那树》: 情景再现,扩展对话。读写结合,挥洒自如。 萍乡黄叶莎老师《端午的鸭蛋》: 咂品寻味,余香满口。语文本色,落地生成。 吉安刘少娟老师《记承天寺夜游》: 且思且读,闲庭信步。巧加语气,举重若轻。 新余孟庆锴老师《春酒》:

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

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三年前,当我投入到新课程教学中时,“语文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心际;“一堂课怎样讲才有语文味?”成了我在语文实践教学中探究的问题。而今,重读新课标,反思新课程之际,我愿将自己努力构建“我心目中理想的课堂”的一些思考与尝试进行阐述,以期与同仁分享。我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是趣味课堂,是灵动的课堂,是诗意的课堂。 一、真实的课堂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立足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着眼文本,融入文本;要重视背诵积累,追求真实有效。 真实的课堂要让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的是锻炼了他的能力,他在学习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最重要意义是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真实的课堂是有效率的。课堂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大家都有事情干,学生通过教学,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

堂气氛是活跃的,内容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 真实的课堂要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真实的课堂是常态性的,有待完善的。它无需课前大量的准备,课堂是常态的,课堂中有思想的碰撞,有相应的讨论,师生能相互生成许多新的东西。且课堂不可能十全十美,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它可以经过师生改进而完善。 真实的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努力的教学过程。在过程中,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完善,是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次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 的体验。 真实的课堂是真正回归语文,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它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在字、词、句、段的密林中,用自己的情感与经验去关照语言文字,沉浸其中,品味再三,用简单的词语构建一个使心灵震颤飞扬的快乐过程。在这过程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提高。 课堂是真正上好语文课的地方,教师应该老老实实地上好语文课。真实的课堂需要教师注重文本教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有效地完成文本的解读和感悟。指导学生阅读每一篇

构建理想课堂

《构建理想课堂,实施有效教学》读后感 张烨 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苦,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和终身发展却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这是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学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如何使我们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 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在深入实施新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之际,大力倡导、研究并实施有效教学,既保证有一定水准的较高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让学生乐学会学,教师能教善教,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应该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理想追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如何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促使课堂教学和谐地生成,必然成为我们考虑的焦点。我们云盘小学是一个教学设施比较薄弱、面积比较小的学校,像我们这种市区学校,择校情况比较突出,如果没有过硬的教学质量,实际上我们也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具有深深的忧患意识。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平等,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等呈现出协调、配合与多样性的统一,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中,从而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提高,潜能得以发挥,能力得到锻炼,个性得以优化。 读了《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张玉彬老师从教研员的角度不仅为我们诠释了什么事理想的课堂,还带给了我们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了一种内在的需求。 我的感悟:1、课堂是体现教师自我价值,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教师要想超越自我,必须首先从课堂开始。要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必须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此要进一步营造氛围,激发自己的内动力,把关注点、研究点、立足点放到课堂上,从情感上实践理想课堂,让追求理想课堂成为自己的发展目标。2、构建理想课堂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关键是教师的自觉意识和主动精神。我们教师在实现理想课堂的目标中要重实践,重反思。3、“关注细节”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40分钟一节课的每一环节的目标、内容、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导语:拜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著作《我的教育理想》,其中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读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除了深感钦佩外,自己更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它能扫除那些陈旧得近乎老化的观念,让阅读者接受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礼。阅读者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也切实感受到自身素质提高对育人工作的重要。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更是感慨颇深。 朱永新教授说:“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一些人,他教1年,然后重复5年10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5年。一个实实在在教5年的人,与一个教了1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的成就是不一样的。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

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千万不要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教书匠。 朱教授在论述这些理想教师特点的时候,不但在精神上给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给予了无形的指点。比如,他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许我们离人们心中的理想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这段距离逐渐缩短。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研活动记录

板城小学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1 教研时间:2014年9月12日 教研地点:教师办公室 教研人员:全体语文组教师。 教研内容:订本组教学计划 教研记录: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依据,以“立足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点,组织本组老师,深入学习教学课标,并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另外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结合生动的教学课堂实例,进行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探索研究。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中,学习语文,发展语文素养。 二、工作思路: 1、组织本组老师结合课堂教学实例,继续收集、学习相关教育理论,进行讨论交流,写学习心得。并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2、依据教学常规要求,认真完成语文教学工作。除了积极配合学校组织的行政听课、随堂听课,抽查作业及教师备课等各项活动以外,我们教研组还将进行不定期的作业互查、教研组内开展“互听互评”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突出年级特色。 3、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安全教育作为

工作重点。 4、努力抓好学生的学习常规,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活动。 5、经常开展交流心得活动,互学互助。

板城小学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2 活动时间: 10月9日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本组的语文教师。 活动主题:就“打造卓越课堂”赛课做好准备,集体备课。 活动过程: 1、解读教材: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2、设计理念: (1)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渐次深入探究。 (2)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根据标题“放飞蜻蜓”的特殊性,启发学生由此出发,提出自己的猜想,相机亮出故事结构“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进而兼顾首尾,聚集“放飞”,导向深入探究,使教学不致平板化。 (3)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教学中尽量注意陶先生关爱儿童、循循善诱、民主作风等等闪光点,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敬佩情绪,在心中树起崇高形象。 (4)作者描写了一群儿童,充满了童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情、体味趣,于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

《追寻理想的语文教学》读后感

用智慧点亮语文课堂 -------读《追寻理想的语文教学》有感 石鼓区下横街小学刘萍 长久以来,对于大学教授,我们大多数小学教师大多是敬而远之的,因为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为话语体系的不同,更因为二者完全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但是,陈大伟先生的出现却彻底地打破了我从前片面的认识。 利用这个假期,我读了陈大伟老师的《追寻理想的语文教学》,看到这个题目我也在思考,什么样的语文才算是理想语文呢?打开这本书前我认为,就是对学生有用的语文、让学生感兴趣的语文。我很好奇陈老师会是怎么解释理想的语文呢? 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理想课堂。他认为从状态上看,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课堂;从结果来看,理想课堂是帮助学生获得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体会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的课堂;从投入和产出来看,理想课堂是有效教学的课堂。 与一般大学教授不同的是,陈先生不仅是理论的专家,更是实践的专家,虽是大学教师却并不囿固于大学高高的围墙,而是经常性地深入中小学一线,观课、议课,并且自己执教上课。在议课过程中,陈先生的思维角度与指导方式并不是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的,而是一种将心比心,移步换位的。“如果我来上这节课,我会怎么做”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与一线教师拉近了距离,而且也让他的理论观点,

更接地气,更具实践的可能性。也正是因为立足实践,陈先生才敢于将理论植入实践,经常性地站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在课堂中实践检验自己的观点,无阻隔地理解课堂、发现课堂、创造课堂。这种“田野”式研究,因为接地气,而深受一线教师的喜欢,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超强的指导力。 纵观陈老师的每一节课,无不是浸透着自己的思想与个性化的创造。在教学《桂林山水》之时,陈老师从文章开头的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入手,向学生抛出:作者是否认同桂林山水甲天下呢?将教学的主题由感悟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引入到启迪学生对美的发现,实现了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的完美结合与统一。在执教《三顾茅庐》一课时,陈教授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的“假睡”,思考“诸葛亮要不要出山”,“景物描写的好处”等等,让学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探险。在《和时间赛跑》教学中,陈老师通过把“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转换成“时间将带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包括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将时间教育升华为生命教育,实现了尽可能的教学提升,帮助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发展……这一节节鲜活的课例,展现了陈老师的教育智慧,更见证了陈老师课堂的精彩。 通过阅读此书,我明确了自己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该努力的方向,只有深入思考一节课,我们在交流的时候才不至于泛泛而谈。陈教授提倡每次课要有相对集中的问题和主题,有主题才有重点,才能更深入,更有效。这是一本让我读完而无枯燥厌烦之感的教育理论书籍。书中提倡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师教育工作中,提出了全新

构建农村小学语文幸福课堂的实践研究

构建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幸福课堂的实践研究 一、专题的提出 世界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幸福。” 长期以来“应试本位”的教学观,“知识本位”的课堂观,“分数本位”评价观,正逐渐使教育远离应有的幸福。本应充满活力与情趣的校园生活,学生却没有体验到生活的丰富性和学习的乐趣。在这样的学习过程和校园生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生命活力缺失,少的是积极、愉悦、兴奋、发现、成功的体验,多的是枯燥、乏味、疲惫、厌烦、挫折的感受。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从孙建峰老师为代表的对话课堂到王崧舟老师为代表的诗意语文;从孙双金老师的情智语文到祝禧老师的文化语文。我们的语文课堂经历了从和谐、有效走向高效……但是在这场语文课堂革命中,课堂是革命的阵地,语文老师却是革命的主角,每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师从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是从教师的教这个的角度出发的。学生在接受这些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是否都幸福快乐地学会学习从而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幸福了呢? 一项统计结果表明,一节课能真正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认知和情感交流的人数占全班1/3,且能够与老师交流的那部分学生多数是优秀学生,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在课堂上得到老师关注的机会不多。还有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因发言的质量不尽人意,偶尔有发言机会,更没有机会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幸福呢。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课题组聚焦课堂,借鉴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的成功经验,淡化课堂中追求名利的思想,在研究怎样教的基础上提升为研究儿童的发展规律、学生心理需要、学习需求、学习方式等,将愉快教育中心理学上积极情绪转化为教育学上的积极情感,构建一个师生幸福的语文课堂。 二、专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1.幸福课堂:既体现着学生的幸福,也包含着教师的幸福,是师

我心中理想的教师

我心中理想的教师 在我小的时候,经常羡慕隔壁的班主任或者是任课老师是多么好,又不打人,上课又有趣,而且布置作业又少;要是给我们班上课该有多好呀!我怎么没有碰到这么好的老师……想必在每个人很小的时候,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理想教师的形象。 如今,我也没有想到我会当一名教师。面对着那群天真烂漫,充满童真稚嫩的孩子,我有的时候在想我到底怎么做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老师,才能给这些孩子最好的教育… 一、要对孩子充满爱 没有爱就没有,任何人都渴望被人爱,更不用说是孩子了。孩子在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爱,在园希望得到的爱。而他们希望得到的这份爱又很小,或许,的一个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或是一个轻微拍头的动作,就足以让他们高兴兴奋一天了。 不然试想,如果一个教师在孩子做错事以后也不告诉原因,为什么错啦?错在哪里?就大声的斥责或打骂孩子,而不是耐心的讲道理。这样反而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顽固、冷酷、残忍,会失去自尊心、自信心,给孩子内心世界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巨大的负面影响。 爱每一个孩子,给每一个孩子同等的爱,不论他们聪明与否,懂事与否、健康与否、进步与否……都试着用同等的爱去陪伴他们的成长。 二、要有责任心,要对家长和孩子负责 孩子是那么的脆弱,可能很小的一个举动都会对她造成巨大的伤害。家长是那么的信任我们,将孩子毫无保留的交给我们保管,希望孩子能从我们身上学到一些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可是,我发现有些老师觉得小孩太烦了,就懒得管理或者是随随便便得备课、讲课,只要这一天孩子不出事就算完成任务了。 可是我们没有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可能对于我们而言,班上那么多的孩子,有的时候忙都忙不过来,多一个孩子和少一个孩子没有什么多大的差别。可是对于家长而言,那是整个家庭的希望;对于孩子而言,老师的一个轻微的举动,可能是一句赞扬的话语,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所以从的手中接过孩子时,也就接过了一份沈甸甸的责任,我们不仅要好孩子还要照顾好孩子,还有要用心去呵护孩子,要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 三、理解和沟通孩子,以快乐的心态面对孩子 沟通和理解最重要,不管是家长和老师还是孩子和老师等等。如果一个老师对沟通技能方法的掌握非常好,与孩子示来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紧密相联。 孩子的沟通能力需要培养,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在家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在幼儿园学会与教师同位的沟通技巧,当他走入社会时,他也能很快地与他人沟通,更重要的是与他们沟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本上,而不是不讲理的乱说一通,所以我们要重视对孩子的情感上的培养与沟通,让孩子学会最基本的交际能力。 有一位曾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了谴责;如果孩子生活杂敌视中,他便学会了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了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了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爱的环境中,他便学会了钟爱别人。”那么如果一个生活在快乐的环境中呢?他的心情一定会很快乐。所以,在的过程中,的行为是营造快乐环境的根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眼神,都能体现你对孩子关注与否,都有可能是孩子快乐的源泉。我觉得,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不应该是做作,而应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更应该以快乐的心态面对孩子。 四、勤于学习,让反思成为习惯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应该是老师少讲学生多讲,多训练我们的口才,让我们每节课都有自由发言的机会。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应充满欢笑,将课文故事化,将故事教育化。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应该少不了故事和游戏,它是故事与游戏的好兄弟。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应该从来不上演老师“照书念经”的节目。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是上课时四周不要总是白色的墙壁,而是经常有美丽的小河和婷婷的绿树。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是每天都有新的形式,就如每天都有一个新老师来给我上课。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是每个课堂情节都有相关的音乐在耳边萦绕,使我入迷而不分心。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是老师只用少部分时间讲课文,再发两篇以上的课外美文让我们自己阅读。 …… 这是前不久我采集到的孩子们的声音。孩子的话当然难免有些天真,但是这些发自肺腑的声音却令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对一堂语文课优劣的评价,历来标准就不尽相同。在刚刚进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今天,在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新课程发出“摸着石头过河”慨叹的今天,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就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通过收集、整理、思考,总结出孩子们“理想中的语文课”的两个标准。 一、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往往把自己活动范围限定在讲台上,教师在课堂中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都以此为基础展开,学生往往成为学习的被动者,这是不符合学生的“理想”的。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的互动研究。学生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获得真正的课堂主人的身份。这当然是“大庇天下学生俱欢颜”的幸事。 要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之人,教师的职责与角色就必须来一个变革,变知识传授者为思想的激励者,变奉送真理者为引导发现矛盾者,变权威的施令者为和蔼的顾问人。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时刻要变换自己的身份。例如,在学生开展合作与交流的时候,教师的角色是一个促进者和合作者,有时也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当指导者。这时,教师需要观察小组的活动情况,包括学生个人的参与情况,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情况;需要深入到小组中,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解法,及时发现他们的失误,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矫正,并能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在课程改革不断发展、成熟的今天,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应敢于放开手脚,每堂课都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不干涉他们的“内政”。 二、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快乐的天堂。 学生为什么厌学?这从孩子们篡改歌词大唱“……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中便能找到答案。学习的各种压力已经使他们渐渐地觉得学习只是一种负担,一种折磨。每个孩子都从心底期待他们理想的那种学习感觉。怎样的学习感觉呢?那就是乐学,是能让他们快乐学习的感觉,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的享受,把课堂变成自己快乐的天堂。诚能如是,孩子们定会以澎湃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根本不用担心他们怕学,学不好。 新课程的课堂应尽力创设利于整个生命健康成长的环境,满足孩子们“少不了故事和游戏”、“经常有美丽的小河和婷婷的绿树”的愿望。同时,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学习习惯、

浅谈小学语文“理想课堂” 的构建-文档资料

浅谈小学语文“理想课堂” 的构建 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教学应是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和谐应是她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没有人会像等待填食的鸭子,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1 怎样的课堂称为理想的课堂呢 新课程的改革犹如一股春风,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呈现出了一派生气勃勃的新景象。我认为理想的课堂应闪现以下亮点: 1.1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激情飞扬的课堂 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激情是澎湃的热流,它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这不仅仅体现在教师充满自信的神情和热情洋溢的谈吐上,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能将文本而衍生的激情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重要环节。特别是教学课文时,更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因为情感是作者作文的灵魂,是教者教文的灵魂,是学者学文的灵魂。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追求文本、作者、教者、学生之间的多向的情感交流。教师只有在激情中快乐行走,在爱的传递中感悟职业的魅力,课堂才会充盈着创新的灵性。 1.2理想的课堂是一个体验的、实践的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和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提倡“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如教学《母鸡》一课时,在教学母鸡“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这一段时,为了使学生真实的体验半蹲的滋味,我让有这种生活体验的一名学生读母鸡温暖小鸡这一段,请其他同学以鸡妈妈的身份做半蹲的动作,然后继续以半蹲的姿势交流感受,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都能真真切切体会到母鸡的用心良苦,理解这样蹲着的好处,再现母鸡的慈爱无私。 1.3理想的课堂是一个个性张扬的课堂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于阅读的个性体验不同,所想象的内容也就不同。我们小学语文教材的体裁丰富,有诗歌,童话,说明文,记叙文,有写景、叙事等等,这些题材都是我们引导学生发挥丰富想象的较好的原始材料。假如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能抓住儿童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依据教材所提供的某一关节点作为启发想象的发散

英语教研组构建理想课堂计划

工作计划:________ 英语教研组构建理想课堂计划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英语教研组构建理想课堂计划 一、课题指导思想: 新教育“构筑理想课堂”指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它是一切教育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育新观念都会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 本学期英语组认真开展“构筑理想课堂”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找到深河中学学情的理想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题落实措施:(一)深入学习,提升素养 本学期英语教研组对于构建理想课堂提出了像郭思乐教授学习生 本教育的工程。我们将在认真学习新课程和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有关理论与实践的书籍的基础上,结合生本教育通过研讨与实践,真正建立起一种新的课堂学习观,促进理想课堂建设。 (二)努力实践,稳步提高1.根据学科特点开展课堂教学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开展“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教研组长组织各组教师,认真学习各科教学指南。通过对话争辩、思维碰撞,群策群力,让教师的教学有章有法,有规有矩。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都要做有心人,用情、用心施教,用自己的智慧使课堂变得有序而生动!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组织全体老师利用校本研训时间认真学习“构筑理想课堂”的理论,学习研读“名师课堂实录”,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且在研究中经常反思:当学生茫无头绪时,能否给他以启迪?当学生失望时,能否唤起他们的信心?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能否使学生的思维擦出火花?能否使学生 第 2 页共 6 页

(完整版)我心目中的理想教育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育 你有没想过,你已是学校教育的牺牲品? 你有没想过,你心目中的理想教育是什么样子的? 你有没想过,如果你在更开放更公平更和谐的教育环境里,你会是个怎样的我? 我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了,想到自己曾经心目中的理想教育,有些苍白,因为想也没有用了,人生不能换个模式重新来过。我个人认为我是教育的牺牲品,关于教育,我思考了很多,也思考了好久,思考学校教育机制本身,教师群体,还有我们自己。 我心目中理想的学校教育,首先应该公平,对交同等学费的每一位学生公平,公平的对象应该包括:对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学生公平,对家境好和坏的学生公平,对有艺术或体育特长和没有特长的学生公平,等等。学校不应该靠排名次来判定一个人,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人才,不应该以单纯的升学率为目标,对成绩好差的学生区别看待。 老师不应该让问题学生带家长。老师连学生都教育不好,还指望能教育好家长吗?在学校教

育方面,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应该大于家长和学生本人,学校教育不应该让家长介入太多。我还听说国外流行一种教育,就是不单纯记文化分,也要将德智体美劳等落实到具体分数,累加后算总分,意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让家长陪学生一起上课和活动,听起来很唯美,不过实在不现实。品德怎么考?谁来出题?怎么出?还有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就是想让自己省点精力,好去工作更好生活,还有就是信任学校的教育机制和水平。学校在这方面就已经将角色错位了。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教育不应该注重结果,过程同样重要。不应该以最后而又唯一一次的中考分或高考分来群分学生,划分人才等级。学校单纯追求升学率,如同人只追求金钱一样,都应该受到批评和指正。尤其是高中教育,这个我深有体会,学习一门科目,没有真正去研学深究,只是单纯讲了概念,然后就是漫无天日的做题,做题,再做题。做到你考试时看什么题都觉得似曾相识的地步,就算做是领会这一学科的奥妙了。一次高考,几多欢喜几多忧,就那一次,最后的失误,把你的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课题界定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课堂的“高效”,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效率高,二是效果佳,三是效益大。“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重视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突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形式上呈现出情境创设多样化、合作交流经常化、探究活动丰富化、教学评价激励化等令人欣喜的景象。可以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课堂教学的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今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我们还没有形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模式,还没有形成值得推广的经验和理论。面对这样的困境,寻求改革和突破,把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课堂上,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摆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高原期”,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实施有效、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创新程度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是教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结合,科学讲究规律,艺术追求个性和风格。高效课堂有效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研究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