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诠释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落实

诠释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落实

诠释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落实
诠释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落实

福建师范大学的余文森教授曾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概括为知识

与技能维度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立足于让学生会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立足于让学生乐学。本文作者也认为三维目标的实现,就是让学生经历由学会到让学生会学的动态发展。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过程与方法来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即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分析了三维目标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作

者为我们介绍了语文课堂三维目标落实的两点有效做法一是重视课

堂实践氛围的创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二是重视课

堂中的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会学。文章列举了若干实例加以说明,令人信服,其中帮助学生作文和背诵两件事,较为典型,颇具匠心,值得广大同行学习借鉴。一、正确认识、理解三维目标及其相互关系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三维目标,首先就要正确认识、理解三维目标及其相互关系,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三维目标互相促进,有机统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建构的三个

侧面,如同长方体的长、宽、高。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三维目标中,知识具有奠基性作用,离开了知

识的习得,也谈不上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能力和素质是在知识的掌握、建构、内化、运用的活动中铸就的,能力不过是内化了的知

识的综合体现,而素质则是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和升华。过程

和方法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运用语文。过程,重在亲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

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

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教师只有明确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逐步达到有效落实三维

目标的目的。二、重视课堂实践氛围的创设,突出学生的主体

地位,让学生学会新课程要求教师彻底改变在课堂上的角色,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应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认识者,视为发展的对象,而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

动性和自主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由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合作伙伴,把自己看作是学生中的一员。笔者一直认为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戏终究要学生演。为了创设课堂学生参与的氛围,笔者在语文教学上搞了自学自会的教改实验,让学生懂得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含义,经常给学生说自己能会的知识自己会,不要靠老师。为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在课堂上,笔者要

求学生开展课前五分钟练口才的活动,讲一个故事、说一条新闻、背

一篇古文、讲一首古诗等,让每个学生都作演讲准备,每节课采用抽

签办法由一两个学生上讲台演讲。考虑到古诗文教学比较麻烦,

要解释、翻译,占用课时多,课堂效果也提不高,笔者就将参考资料

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备课、上课。上课时用抽签方式找几位学生讲课,由于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充分地预习,上课时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此外,学生上课还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气氛,由

于学生们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因而使课程内容得到了完善。

针对古文教学,笔者则采取对译的办法,课前要求学生做好对译,第

一行写原文,第二行注释生词,第三行写翻译。当完成对译任务时,学生就掌握了较多的古文知识,上课时很轻松就掌握了学习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才能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等问题,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能看懂的学生看,学生能说出的学生说,学生能做出的学生做,一个学生解决

不了的利用别的学生的智慧来解决。实践证明,这种自学自会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也解决了学会的问题。三、重视课堂中的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

习兴趣,让学生会学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其课堂教育的艺术,好的教育艺术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达到会学的目的。如果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会使本来

就视语文学习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还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这是一个值得语文教育者注意的问题。那么,如何讲究课堂艺术,培养学习兴趣呢?现就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的实例谈谈自己

的做法。笔者上作文课时,发现有个姓谢的学生最怕作文课,

上作文课时他竟然借故回家。第二天他到校后,笔者把他叫来问原因,他说他母亲生病,去帮她取药了。笔者说你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不请假,老师不批评你,不过昨天的作文

课你落下了,你把昨天取药的过程给我写一写,就算补上了昨天的作文课。后来,经过反复写、反复改,笔者终于帮他完成了这篇

文章。在下一次作文课上,笔者就给全班学生出了作文题——

为父母所做的一件事。在讲评时,笔者说这次作文谢同学写得最好!对此,全班学生都感到惊诧,笔者接着说若大家不信老师就读

给你们听听,结果读完后果然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这次作文大大地激发了谢的学习积极性,从此他爱上了语文学习,作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毕业后他考入了兰州财贸学校。还有一位姓崔的学生,好多老师都说他是弱智,在课堂上都直接无视他。后来转到笔者班上,笔者认为,这个学生虽然智力较低,但不能放弃,

要尽量使他得到发展。一天,笔者把崔叫到办公室,要求他背会朱自清的《春》中课本不要求背诵的一段。但第二天检查,他没会,于是又让他背了一天,结果他背熟了。在课堂上,笔者就问学生把课本要求背诵的背会了没有,大家都举手,接着又问还有一段课本没要求背的谁会,这时只有崔举手。笔者就让崔背,结果他很熟练地背出来了,趁机,笔者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咱们班崔最聪明,大家没背会的他都背会了。这样就激发了崔背课文的积极性,到初中毕业时,他背会了很多课文,掌握了课文背诵的许多

技巧,达到了会学的目的。以上,就是笔者对新课程中语文课

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的点滴做法,只要我们注意了以上几点,就能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

Unit four When is Easter?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four When is Easter ?Part A: Let’s spell。

教材分析:unit4的主题是When is Easter?主题是东西方节日及个人的生日。主题图通过学生们在教室里谈论母亲节、中秋节和生日的情境,呈现出本单元要学习的核心词汇和句型及其

语用环境,拉开了本单元学习的序幕。为学习单元 A.B部分的各个板块做好准备。而Let’s spell板块为我们呈现了字母组合th在单词中发/θ/和 /e/的规则。通过听音圈词活动,强化记

忆th的发音规则,巩固学习th的音形拼写对应关系。第三部分通过选择单词写句子,帮助学生按照发音规则拼写句子。这些设计符合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效的突出了英语核心素养。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学习英语已经有二年半的时间了,对于教材的特点和结构都比较熟悉。此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勇于尝试,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

有很强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已经逐渐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设计理念: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突出英语核心素养,本节课我设计以情境教学为支撑,以学生小组合作为方法,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经过老师的点拨轻松掌握th的发音规则,并能在不同形式的练习中巩固学习th的音形拼写对应关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的学习,观察,感知体验并自己归纳,突出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

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字母组合th在单词中发/θ/和 /e/的规则。

2.学生能够根据th的发音规则读出生词。

3.学生能够按照th的发音规则拼读单词,并进一步提高在单线上抄写句子的能力。

4.引导学会发现、观察、体验学习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字母组合th在单词中发/θ/和 /e/的规则。

难点:学生能够根据th的发音规则读出生词。

学习方法:情境学习法、小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单词卡片、评价奖章等。

教学过程:

一、Warm Up

1绕口令游戏。口舌之争。

【设计意图】拉近师生距离,愉悦学生心情。增进对彼此的认识,以便让课堂顺利开展,同时锻炼学生的齿舌灵活能力。

2. Greeting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teacher.

二、lead-in

1.看情境图,引出三只小猪进考场的故事。学生发现这个故事中的每句话都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读一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图的展示,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引出课题。

三、Presentation

1.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继续看情境,小组合作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字母组合th有几种不同的发音,交流。

The first pig is thirteen.He likes maths.

The second pig is three years old.

He is thin.

The third pig has a birthdayon the fifth of April.

3.老师解疑,出示th在单词中的两种正确发音。

清辅音:/θ/

舌尖放在上下齿之间,气流由舌尖间的缝隙挤出,声带不振动。

浊辅音:/e/

舌尖放在上下齿之间,气流由舌尖间的缝隙挤出,声带振动。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学生以各种形式自由练习发音,展示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疑问,提出疑问。带着疑问学习新授,主题突出,学生的学习中心地位明显。由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打消疑惑,直奔主题,明确th的正确发音。

4.拆音法读单词。师生一起读。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明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理解知道单词的拼读规则。

5.小组合作分一分。

给单词正确的归类。

【设计意图】:及时了解学情,以便于掌控课堂。同时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突破重点。

6.质疑引导,发现规律。

教者做简单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规律。

清辅音:/θ/

1.单词是数词。

2.以th开头的单词。

3.以th 结尾的单词。

浊辅音:/e/

1.th后有er的单词。

2.单词是代词,冠词的单词。

【设计意图】:及时总结归纳规律,以便在后面的学习中能举一反三。同时也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对学情的再次回查,突破难点。

四、Practice

1.继续来到情境图,三只小猪又遇到了问题,家谱图。怎么读呢?

学生展示。

2.三只小猪想送鲜花给妈妈。师生一起拍手说。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既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对单词的熟练掌握程度。朗朗上口的chant再次让学生巩固体会th的发音。

五、Production

Choose,write and say.

【设计意图】:能够按照th的发音规则拼读单词,并进一步提高在单线上抄写句子的能力。

通过挑战天气预报员,熟练运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

六、Sum-up

学生自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七、Homework

1(必做).Listen and imitate the listening twice.

(听录音并模仿两遍。)

2.(选做)Try to find out more new words about “th”.and read .

板书设计:

Unit four When is Easter?

A Let’s spell

清辅音:/θ/ three thin thirteen maths

浊辅音:/e/ this that mother brother

教学反思:

语文三维目标

如何处理语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一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的奠基性的,是核心,是最重要的维度;“过程与方法”是“知识与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的手段和途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实现“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在动力和激励力量。三者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简称三维一体。我们要真正的依照三维一体的要求来设计一节语文课,才能使这节语文课沿着正确的轨道行进。所以,在开发和设计三维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是否突出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把“知识与能力”列为三维度之首,这就说明,语文教学首先要突出学科特点,学习汉语言文字的“知识”,形成弩驾汉语言文字的能力。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识字教学中,设计时就要适当的渗透字理,依据字理进行识字教学,有些文字不便于依据其本来字理析解形义的,对这部分汉字我们可以灵活的析解,或引导按照生活的实用义依据自己的理解灵活地自主识记。此外,我们还可以辅以趣味游戏、猜谜、增减部分等方法。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在教学时首先注意“三品”,“品词、品句、品读”;其次要注意和突出“感悟、积累、运用”;最后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要扎扎实实、实实在在的学习语文知识和进行语文能力训练。二、看“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是否增强主体性。 “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义是:应十分的重视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发现、总结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我们教师不要一味地进行终结性结果评价。要十分的注重形成性评价。所以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经历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揭示规律,掌握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是否渗透人文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本要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中我们要以情激情,以心换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对汉语汉字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有机的渗透人文教育和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总之,“三维一体”,要把握好它的要则,设计好每一节课,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

三维目标怎么写图文稿

三维目标怎么写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如何确定三维目标 “三维”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大板块。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就是学生该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应该培养的能力。技能是在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技巧、能力。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意会知识、信息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分为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外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二、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载体。过程和方法,实质就是智力和能力。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前提。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它们是人的素质中的非智能因素。 总之,“三维目标”中的三维是一体的,相互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如何确立三维目标 (1)制定教学目标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的要求。 (2)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全面、具体、恰当。所谓全面,即要关注到三个维度。所谓具体,即指在本节课中能够具体实现的。所谓恰当,即

初中英语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整合

初中英语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整合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确立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目标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它渗透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既然三维目标存在如上的关系,那么笔者将结合下面一则教学案例,谈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整合三维目标? 现以七年级英语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 SectionA部分案例片断为例。 案例片断: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 SectionA部分;语言目标:谈论日期 课前,我在黑板上挂了一幅挂历。上课后,教师用英语指认挂历上的十二个月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Teacher : January ,February, March…….December.(教师反复指认,学生跟着不断地重复,直到每个学生都能读认) 接着复习基数词,顺势教读序数词。 Teacher :first ,second, third…fourth…….(反复教读并圈出几个特殊形式的序数词) 为了引出日期表达,我首先从“Birthday”这一话题入手: T: My birthday is July fourth (强调July four并让学生反复读) T: My mother’s birthday is May ninth (强调May ninth并让学生反复读) 看来有相当部分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日期,于是师生进行了以下对话 T:Excuse me . When is your birthday? Sa::My birthday is July tenth (July 10th) T: Do you know your father ’s /mother’s birthday? Sa: ??? 接着用相同的句子问其它的几位学生,然后进行Pairwork.(大约进行十分钟)。接下来继续师生对话。 T:Whose birthday is it today? Se: Me. (It is March 23th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所谓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方法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或问题的观察方法,或思维发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决xx问题的方法等)。所谓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所谓态度,这里不仅指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它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所谓价值观。本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这里也可指学生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概而言之,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过程

与方法”中。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体现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三结合”和“一为本”。 一、课堂教学中要坚持学习语文与塑造人格相结合。 语文教学在教书和育人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有人说:“教语文就是教做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实在是真知灼见。做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语文学科这一特征,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创造一切有利条件,积极施加教育影响,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美丑的辨别。 1、有机渗透,发挥整体的育人功能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生动、形象地反映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引发诱导,通过学生的认知活动,有机进行育人的教育。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两只小狮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父亲的叮嘱》、《中彩那天》等一类的课文,可以通过“抓中心句,辐射全篇”的训练形式,达到育人的目的。如:在教学《父亲的叮嘱》一课时,就紧紧抓住“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这道理不仅在画画。”在设计教案时,如果就单纯地理解这句话,抓重点词语让学生体会,只能达到让学生了解父亲的教育、教导使我一生很有用这一目的,效果不一定好。如果从全文着眼,让学生根据这句话联系上下文来讨论、体会:作者之所以有这么深刻的体会,是

教学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表述一般用语表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生在世,难免会遭遇挫折,正确的是我们面对挫折时的心态和行动。命运之神不可能一直眷顾着你,道路更不可能平原纵马。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真正的快乐是来自你的内心,一些平凡的小事。灰姑娘是可爱的,她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大家的缩影。时常,她心灵的微妙变化于你内心觅处不谋而合,深深地镶嵌在一起。 我以为,平淡是真,平淡是美。但在真实平淡的生活中,请正视你跳动的灵魂,她需要真实

的世界。我想真实是生命丰富而精彩的源泉。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三维目标,相互渗透,互相交融。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需求的多样性和心理发展的独特性;强调课堂资源的动态生成。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提供了平台;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关键词新课程教学三维目标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在结构上有了重大的变化,呈现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结构形态,这三个维度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如语文课程总目标的第3条目标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则重于谈习惯和方法,但其中却有“情感态度”的内容,体现出“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的融合。又如第7条目标,虽然侧重于谈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属于“过程与方法”的内容;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又属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容。这条目标实质上是三个维度课程目标的有机结合。就“阅读能力”培养方面,有“教”的维度,包含预设目标,还存在着理性的静态思考;“学会多种阅读方法”里,则是“教”和“学”两种成分兼而有之,是教学静态形式和动感成分的有机结合体,也是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的结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更是强调课堂资源的动态生成,这可以说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支点”。之所以要强调生成,是因为教学不是一件技术活,完全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过程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教学在固定之外,还有动态生成的一面,这是由教学的育人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日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致力于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六大素养树立学生成长“标杆”。该研究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对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一、提出的背景 “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其创新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使得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现;其突破在于,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自从世纪初新课改以来,课程的“三维目标”已经人尽皆知,但人们往往只在学科教学的文本知识中去寻找它,将它机械地割裂开来,并且存在对它善贴标签的现象。“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贯穿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教学实施以及质量标准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三维目标”可以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以完整体现。因此,“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和提升。 二、核心素养的落实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1.回归学习本质—解决问题 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还是科学发现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是,在现代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 2.学习方式改变—问题化学习 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 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在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以认知建构的方式去重组问题、重组内容,让学生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 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景缺失。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 3.教学模式的变革—“活动课程” 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带三维目标 教案

4、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你们在市场,见过别人称东西吗?称东西为了什么?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一)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二)学生回忆识字方法。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四人小组学习不认识的生字。

(六)指导朗读。 三、辨别字形,学习写字。 1.认真观察字形,辨析形近字。 2.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 3.同桌交换本子写生字。 四、作业。 生字、字词,朗读课文。 第(2)课时 一、质疑导入 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 二、学习课文,解决疑问。 (一)对比学习。 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它。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二)学习第4自然段。 默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来。 想一想:称象分为哪几步? 说一说:称象的过程。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问: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拓展延伸。

背诵第4段。 板书设计 4、曹冲称象 5、玲玲的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教学难点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设疑启思 1.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非常可爱,还画得一手好画。可她现在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大家愿意帮助她吗? 2再读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教案中如何写三维目标的设计

教案中如何写三维目标的设计 上传: 汪锦坤更新时间:2013-1-8 18:31:05 教案中如何写三维目标的设计 一、对三维目标内涵的理解 关于三维目标,新课改方案中已提出多年,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些教师总感觉很难把握,甚至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如不少教师把“过程与方法”理解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一)知识与技能(一维) 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要注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 ·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所谓技能目标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一是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的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智力技能。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 三是动作技能。如绘画、做操、打球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二)过程与方法(二维) 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过程目标的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认识分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通过学习,学会xx结构的归纳和演绎过程。 ·通过学习,理解xx问题解题思路的探寻、分析和综合过程。 ·通过学习,掌握xx解题方法的选择与比较过程等。 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方法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或问题的观察方法,或思维发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决xx问题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 所谓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情感表现状态有以下几种:一是表现为情绪。情绪是一种较低级的简单的情感,如愉快、激动、紧张等。情绪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产生愉快的感觉。 二是表现为热情。一个人有政治热情,他就对祖国、民族、人民产生深厚的爱,并转化为力量和行为。一个人有学习热情,他就能潜心钻研,做出成绩。 目标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激发起爱国主义的情感; ·通过学习,激发起学习的热情。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3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下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 整体备课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 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 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 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 300个。 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每课识字量不超过14个,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

词,老师要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二)阅读教学 1 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朗读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默读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2 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语文课,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这个根本的任务。(1)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2)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 (三)口语交际教学 第一,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第二,要创设特定的情境。第三,要体现双向互动。第四,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 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2 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3 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4 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遇到的问题。教材提出的4项活动建议中,暗含了“怎样写研究报告”的方法: 第一步:确定话题; 第二步:获取资料; 第三步:分析材料,形成观点;

教学三维目标是什么

教学三维目标是什么 “三维”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大板块。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就是学生该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应该培养的能力。技能是在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技巧、能力。而知识与技能又是在情感、态度的动力支持下形成的产物。学生的知识越丰富,对于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欲望就越高,从而获取的知识与技能就越多。 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意会知识、信息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分为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外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常说“这个人知识丰富,懂得多!”,“这个人本事大!”,都是“这个人”知识和技能外显的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载体。重视知识的获取经历,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有效的学习来自于学生对知识获取全过程的有效参入,而参入的程度又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情感有着直接关系。学生对学习的爱好、学习动机、自信心,意志等都将直接影响着知识的获取结果。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开发,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的深度与宽度。因此情感、态度、

价值观又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的前提。 过程和方法,实质就是智力和能力。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课堂上没有生气,很大的程度都是教师的语言枯燥所引起的。风趣幽默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武器;抑扬顿挫的语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利剑;快慢适度的语调能使学生听得轻松,学的快乐;饱含深情的语言会引起学生情感的砰发。此外潇洒的气度也能很好的表达教师的情感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巧设机关,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之感,提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学习。因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前提。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它们是人的素质中的非智能因素。 总之,“三维目标”中的三维是一体的,相互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 【摘要】学生的发展是课堂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立足于新课改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 【关键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新编的高中历史教材完全打破了老教材的章节内容体系,都以专题的形式展现,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很大,内容也非常多。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好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是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的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在新一轮的高中新课改中特别注重这种能力。 如:以高一第一册专题二第一课时“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为例。本节的知识目标是:认识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侵略战争以及战争的影响;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通过对列强侵华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严重践踏中国主权,中国由主权独立的国家沦为受西方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总结出列强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瓜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出其危害:使中华民族陷于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中。这么多的知识点教师要一一讲清时间是不允许的,可能学生听课效果也不会很好。笔者的处理是:先指导学生看课本上的“1840—1900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简表”,让学生了解这些基本的史实,然后再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相关的历史图片和影视片段如《甲午风云》中邓世昌、林永升等的英雄壮举的画面,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关于不平等条约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南京条约》如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影响;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开放五个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的东南沿海门户,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有利于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总之,《南京条约》使中国各方面主权遭到了破坏,由完整变为不完整,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它的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进行分析得出影响。这样,学生可以相对轻松而较深刻地记住这些知识点,达成知识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最新教学目标简介——三维目标汇编

教学目标简介——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一维) 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技能,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 ①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的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智力技能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 ③动作技能如绘画、做操、打球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 ④自我认知技能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二、过程与方法(二维) 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过程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认识分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通过学习,掌握商不变性质的探究过程;通过学习,理解三角形概念形成的概括过程;通过学习,学会xx结构的归纳和演绎过程;通过学习,理解xx问题解题思路的探寻、分析和综合过程;通过学习,掌握xx解题方法的选择与比较过程等。 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方法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或问题的观察方法,或思维发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决xx问题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情感表现状态有以下七种: ①情绪情绪是一种较低级的简单的情感,如愉快、激动、紧张等。情绪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产生愉快的感觉。 ②热情一个人有政治热情,他就对祖国、民族、人民产生深厚的爱,并转化为力量和行为。一个人有学习热情,他就能潜心钻研,做出成绩。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激发起爱国主义的情感;通过

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

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近几年的新课改要求当今教育教学目标不能只是以往的教给学生知识,要求达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往往感到不知如何从整体上来把握三维目标。因此,在现实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几种情况:第一种,还是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主,至于后两个维度目标能意思就意思一下,实在不行就毫不犹豫地丢掉;第二种,在课堂中割裂三维目标,把三者看作是一个一个单独的目标;第三种,过于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等目标,忽视知识与技能目标,结果使教学失去了知识这一目标和载体,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那么如何有效地落实三维目标呢?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下面我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来谈一谈。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落实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注重了知识却忽略了能力,这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学生所学到的只是书本上死的知识,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统一呢? 1.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创设一系列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使

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来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主动学习知识。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教师要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习得新知、形成技能。一方面通过学生对概念、定理的学习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知识规律,实现知识的内化。另一方面将这些数学思想与方法应用于综合性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技能。 3.知识的实际应用阶段。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学会相关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而且还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知识的内化。在此阶段的任务就是巩固学生所学,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数学训练多样化,主要包括:基础性应用用以巩固知识,综合性应用加强知识点间的联系,发展性应用主要是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开放性习题。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授为主,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与方法。我认为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教师不要怕学生不懂,要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发现。学生只有在遇过挫折后才会成长。 1.教学内容问题化,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探索的动力。在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

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新课程实施期间,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近日,我们将这些问题归类,专门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兼教授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郭华博士。 如何看待教师的困惑 记:新课程为教师提供了自由度很大的空间,但一到实践当中,相当部分教师感到茫然和困惑,甚至不知道该怎样教了,作为课程专家、新课程理念的倡导者,你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教师可从哪方面去尝试尽快从困惑中走出来? 刘:我觉得还是应该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每次课程改革,总是基于一个国际的背景,基于我们的现状,基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基于我们的期望,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改善的方面。对于已经习惯了在原来那种框架下按部就班工作的老师来说,过去的常规被打破,不知道如何去做,感到困惑和茫然,这很正常,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件好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新课程给教师留出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这是增进教师专业化,或者说教师要对教学肩负起责任的一个重要的起点。没有这一步,教师永远只能被别人牵着走,有了这一步,教师才有可能独立思考:作为一名教师,面对新课程的挑战,到底应该怎样教? 那么,教师如何尽快摆脱困惑呢?我以为,可以采取如下策略,第一,独立思考;第二,把你的问题、困惑贡献出来,与同行交流、探讨,到底应该怎么办;第三,向书本学习,学习理论,开阔视野,寻找解决的办法;最后,回到课堂。这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是教育研究的最前线。尝试着蹲下身子,与你的学生一起平等对话、交流、思索和协商。这本身就是新课程的一部分。 只有当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能认真反思自己,能独立思考,能将自己的困惑与体会和同伴分享、交流。只有当每一位教师能够与学生平等对话,那么,我们才真正是在走进新课程。 郭:新课程给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自我发展的契机——打破了日常生活的熟视无睹,理所当然,“每天不就这样的吗?备课、上课、改作业”。好多教师在这种简单的重复中有了一种害怕心理:由于没有挑战,“教课教到最后,我们的水平变得和我们的学生差不多”。有的教师长年累月,就在一两个年级循环,重复固定的教学模式,隐入一个非常狭隘的发展空间。课程改革就是要打破这种机械的重复,促使教师对已经做过的和将要做的进行积极的思考。 刘:这次改革不是以更换相对静态的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为目标,而是立足于关注不断变化的人、关注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始终面对着挑战。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广大实验教师必将和数百位新课程研制人员一样,充分感受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空间。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及其课堂实现方式 记:由于“过程和方法”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知识和技能”更不可测量,加上现行的大部分考试很难关注前两者,结果,课堂教学仍然主要围绕着知识和技能进行。到底该如何看待新课程追求的“过程和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刘: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作为课程目标,确确实实都应该关注这三个方面。而且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更加深远。不是说知识、技能不重要,知识、技能仍然是新课程重要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当然,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越到一个人的素质的核心部分,是越难量化的,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我们个人的感受,都是如此。知识的、技能的东西是外显的,是比较容易量化的,越到能力,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越难以测量。正因为如此,它和人们的现实利益,或者现实需要出现了一定的剪刀差。现实中,种种选拔机制、用人机制,尤其是在东方文化方面,崇尚书本,崇尚学历,在这种情况下,评价一个人能力的高低,自然就变成了简单的用知识和技能这种外显指标去测量,去评价。

三维目标写法

三维目标怎么写 三维目标到底怎么写? “三维”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大板块。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就是学生该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应该培养的能力。技能是在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技巧,能力。而知识与技能又是在情感、态度的动力支持下形成的产物。学生的知识越丰富,对于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欲望就越高。从而获取的知识与技能就越多。 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意会知识、信息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分为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外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常说“这个人知识丰富,懂得多!”,“这个人本事大!”,都是“这个人”知识和技能外显的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载体。重视知识的获取经历,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有效的学习来自于学生对知识获取全过程的有效参入。而参入的程度又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情感有着直接关系。学生对学习的爱好,学习动机,自信心,意志??都将直接影响着知识的获取结果。学生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开发。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深度与宽度。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的前提。 过程和方法,实质就是智力和能力。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因为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课堂上没有生气,很大的程度都是教师的语言枯燥所引起的。风趣幽默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武器;抑扬顿挫的语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利剑;快慢适度的语调能使学生听得轻松,学的快乐;饱含深情的语言会引起学生情感的砰发;此外潇洒的气度也能很好的表达教师的情感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巧设机关,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之感??提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学习。因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前提。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它们是人的素质中的非智能因素。

课堂教学如何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如何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新课程制定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获得现代化公民必须具备的素养,注重的是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带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课堂?我认为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不能只顾传授知识给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原来的应试教育就过多的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然而现代社会极需有能力的人才,因此我们应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 二、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师生交往。 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打破传统思想,教师要转变角色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有效参与学习的主体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教学的过程,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积极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互动。 三、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所谓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这两种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传统学习

方式强调接受,建立人的客观性、依赖性,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

丧失,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消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态度,把学习转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关键是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学生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知识文化得到积累。 四、注重课堂评价 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教学评价的“多元”,既要评价学生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要评价学习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要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兴趣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在评价的同时,还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 展开 编辑本段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课堂教学目标比课程目标更具体,是课程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在某一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详细的教学目标以便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效果。 编辑本段课堂教学目标的内涵 每门具体的学科目标都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与技能:即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过程与方法:即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具体而言,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编辑本段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块、三种类型。不是要在原来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再加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侧面)。就像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