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敬语知识的简单梳理

敬语知识的简单梳理

敬语知识的简单梳理
敬语知识的简单梳理

敬语知识的简单梳理

前言:

简单地梳理一些有关敬语的知识,为的是应试~(HOHO~简单明了啊!)但是因为敬语其实在生活中很重要,所以这个部分虽然分值不多,但仍需要好好掌握。(毕竟说得好的话,人家会觉得你这个人的文化素养很不错~ヽ(^o^)丿

一、敬语的分类:

1、尊敬語(そんけいご):对他人的行为、状态、以及有关事物等表示敬意的语言。(抬高对方身份)常用于对长辈、上级或关系较疏远的同辈。

2、謙譲語(けんじょうご):以谦逊的态度叙述自己或己方的行为状态及有关事物等的语言。(压低自己的身份)

3、丁寧語(ていねいご):表示客气、有礼貌、文雅、郑重态度的语气。例如:「です」「ます」「ございます」来表示对听话人的敬意。

二、尊敬語的表达形式

1、動(ら)れます

动词的被动形式也可作为尊敬语的一种。但与被动句不同,这里只是单纯地将原句的动词改为「~(ら)ます」,而不改变句子成分的位置及助词等。

?周先生は日本へ行かれます。/周老师去日本。

?今朝何時に起きられましたか。/今天早上您几点起床?

?部長は毎朝公園を散歩させるそうです。/据说部长每天早上都在公园散步。

2、お+I類動詞/II類動詞+になります

<一类动词和二类动词ます形去掉ます>

但如果一类动词和二类动词ます形去掉ます后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如:見(み)ます、寝(ね)ます、います则不能用于这个形式。

?お客様はもうお帰りになりました。/客人已经回去了。

?お食事はもうお済になりましたか。/您已经用过饭了吗?

?旅行の日程はもうお決めになりましたか。/旅行日程您已经定下来了吗?

3、ご+サ変動詞+になります

<即三类动词的去掉する后的形式>

?先生、すぐご出発になりますか。/老师,马上出发吗?

4、お+I類動詞/II類動詞ます形(-ます)+ください

ご+サ変動詞(漢字部分)+ください

劝说听话人做有益于听话人或有益于公共利益的事情时,可用这个形式。

?どうぞお座りください。/请坐。

?エスカレーターをご利用ください。/请利用电梯。

?こちらのドアからお入りください。/请从这个们进去。

?家族の皆様によろしくお伝えください。/请代我向您家人问好。

5、「~て」后续的敬语

~ていらっしゃいました

「~ていらっしゃいます」是「~ています」「~ていきます」「~てきます」的敬语形式。(请看下面特殊形式之表格)

社長は会議室で待っていらっしゃいます。/总经理在会议室等着。(~ています)

社長は明日戻っていらっしゃいます。/总经理明天返回(~てきます)

~てくださって

「~てくれて」的礼貌说法是「~てくださって」。「~てくれます」「~てくださいます」必须在得到过对方的恩惠,从而想要感谢对方的场合下使用,否则是不自然的。

(〇)社長はわたしを見て、「おはよう」といってくださいました。

(X)その友達はわたしを見て、「おはよう」といってくれました。

6、尊敬语的特殊形式

一般来说,具有特殊形式的动词,在表示尊敬的时候优先使用特殊形式。

基本形尊敬语(基本形)尊敬语(ます形)尊敬语(命令形)見るご覧になるご覧になりますご覧

食べる

召し上がる召し上がります召し上がれ

飲む

行く

いらっしゃるおいでになるいらっしゃいます

おいでになります

いらっしゃい

おいで

来る

いる

するなさるなさいますなさい

言うおっしゃるおっしゃいますおっしゃい

くれるくださるくださいますください

~ている~ていらっしゃる~ていらっしゃいます~ていらっしゃい

~てくれる~てくださる~てくださいます~てください

?先生、何を召し上がりますか。/老师,您吃点儿什么?

?もう、その資料をご覧になりましたか。/您已经看了那份资料了吗?

?―小野さん、木村部長何時に戻るっておっしゃいましたか。/小野,木村部长说几

点回来?

?―部長は先ほど戻っていらっしゃいましたよ。/部长刚才已经回来了呀。

?まず、ホテルにチェックインなさいますか。/先到宾馆办理入住手续吗?

注意:

「いらっしゃる」「なさる」「おっしゃる」「くださる」的ます形、命令形的变换方式比较特殊,请留意上表。

「知っています」的尊敬语形式为「ご存じです」

7、尊敬語小结:

动词被动态表示比较轻微的敬意,其他的则表示较深的敬意。

有特殊的尊敬形式的动词一般不用「お~になります」的形式。

既有特殊形式,又可用于「お~になります」形式的有「食べる」「飲む」这2个动词,其特殊形式「召し上がる」比起「お~になります」的形式表示的敬意更深一些。

二、謙譲語的表达形式

1、お+I類動詞/II類動詞ます形(-ます)+します

ご+サ変動詞(漢字部分)+します

但如果一类动词和二类动词ます形去掉ます后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如:見(み)ます、寝(ね)ます、います以及「来ます」「します」不能用于这个形式。

?お荷物は私がお持ちします。/您的行李我来拿。

?昨日メールを送りしたんですが…。-ええ、拝見しました。先ほど返事をお出し

しました。/昨天,我给您发了邮件。——是的。已经拜读了。刚刚给您发了回信。

?明日の午後、ご連絡します。/明天下午我跟您联系。

2、お+I類動詞/II類動詞ます形(-ます)+致します

ご+サ変動詞(漢字部分)+致します

?表示敬意的程度比「お~します」更深一些。

?これから学校をご案内したします。/下面我做导游,带领大家参观学校。

?皆は喜んでお待ちいたします。/大家高兴地等待着。

3、動ていただけますか

「~ていただきます」用于请求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时要变成「~ていただきませんか」的形式。这里的「~ていただけます」是「~ていただきます」的可能形式。「~ていただけますか」更为礼貌的形式是「~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

?教えていただけますか。/您能叫我一下吗?

?教え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您能教我一下吗?

4、動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使用频率较高,自谦程度高于「お/ご~します」。其构成方式为在动词使役形式的「て形」后面加上「いただきます」。

?早速、資料を届け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我这就把资料给您送过去。

?明日、もう一度連絡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请允许我明天再同您联络一次。

非常礼貌地请求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时,可以使用「~させていただけますか」和「~させ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的形式。

?頭が痛いんですが、帰らせていただけますか。/我头疼,能允许我回去吗?

?来週の水曜日、休ませ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下个星期三,我想休息一下,行吗?

5、ございます/名でございます

「あります」的更为礼貌的说法为「ございます」。「です」更为礼貌的说法为「~でございます」

社長、1つお伺いしたいことがございます。/经理,我有一个问题向您请教一下。

はい、XXX会社でございます。/您好。这里是XXX公司

あのう、お客様、おつりでございます。/对不起,这是您的找钱。

6、おります/~ております

「います」的更谦和的的说法是「おります」,与之对应的「~ています」的更为谦和的说法是「~ております」。

?午後はずっと社におりますが…。/下午我一直在公司。

?いつもお世話になっております。/承蒙多方关照。

?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吉田はただ今外出しております。/非常抱歉。吉田刚才出去

了。

7、谦让语的特殊形式

和尊敬语一样,有些动词也有其谦让语的特殊形式:

基本形谦让语(基本形)谦让语(ます形)

見る拝見(はいけん)する拝見します

食べるいただくいただきます

行く

参(まい)る/伺(うかが)う参ります/伺います

来る

聞く伺う伺います

するいたすいたします

言う申(もう)す申します

あげる差し上げる(さしあげる)差し上げます

もらういただくいただきます

知っている存(ぞん)じている存じています

~てあげる~て差し上げる~て差し上げます

~てもらう~ていただく~ていただきます

「知りません」的谦让语是「存じません」

?明日、私がそりらへ伺います。/明天我去您那儿拜访。

?中国の北京から参りました。/我从北京来。

?コピーは私がいたします。/复印的事我来做。

?黄教授に論文を見ていただきました。/我请黄教授给我看了论文。

?案内状、拝見いたしました。/开业通知,我们已经拜读了。

三、丁寧語的表达形式

1、美化语

在名词和形容词前面加上「お」或「ご」。一般的规则是和语前面加「お」,汉字词前面加「ご」。

名詞お食事お荷物お手紙お客様

ご利用ご両親ご家族ご飯

形容詞お忙しいお元気お若いお暇

?ご両親はお元気ですか。/您父母身体好吗?

?一度お会いしたいんですが、明日はお忙しいでしょうか。/我想见您一面,您明天

忙吗?

2、自谦語

普通说法自谦語普通说法自谦語

わたし私(わたくし)会社社

わたしたち私ども(わたくしども)人(ひと)者(もの)

读法语气随便→语气郑重

明日あしたあすみょうにち

昨日きのうさくじつ

运动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一、运动得描述 1、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得物质结构、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得自然科学. 2、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 3、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就是宇宙中最普遍得现象。 (3)机械运动:(三种运动:分子运动、机械运动、天体运动)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①曲线运动②直线运动 4、参照物 (1)定义:判断物体就是否运动与如何运动,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得物体叫参照物。 (2)参照物选取得原则: ①假定性:参照物就是假定不动得 ②任意性:参照物得选取就是任意得 ③不唯一性:可以选择不同得物体作为参照物 ④排己性:一般不取自身为参照物 ⑤方便性:生活中大部分时候都选择地面为参照物 5、运动与静止得相对性 (1)总结:同一个物体选取得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不同。 (2)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得乘客,以司机为参照物,乘客就是静止得;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就是运动得。 (3)练习 ①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瞧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瞧山山不动,就是船行”其中“瞧山 恰似走来迎”与“就是船行”所选得参照物分别就是船与山。 ②坐在向东行使得甲汽车里得乘客,瞧到路旁得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瞧到乙汽车也 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得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③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得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瞧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 第二句:以月亮或其她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瞧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运动得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得方法: I、观众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快。(同时启程得步行人与骑车人快慢) II、裁判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百米运动员快慢) III、综合法:时间、路程都不同,比单位时间内通过得路程。 (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大全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指:杠杆()或()。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4.分类:

达标检测: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前,(1)将杠杆放在水平面上后,发现右端比左端低,这时,应将右端螺母向_____边调;实验中是靠移动来改变力臂的,靠增减来改变阻力和动力的大小的。 2、.如图3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0.3m,OB=0.4m,将重30N的物 体悬 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__ N的拉力,这是一个__ (选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图3 3、下列工具中:(1)镊子;(2)羊角锤;(3)铡刀;(4)理发剪刀;(5)裁衣剪刀;(6)天平;(7) 大扫帚;(8)筷子;(9)剪铁皮的剪刀;(10)道钉撬;(11)火钳;(12)起重机的起重臂;(13)撬 棒;(14)汽车的脚踏板.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 _______,属于等臂杠杆的是________,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二、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等臂杠杆。

苏教版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简单机械和功知 识点归纳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5个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 点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动力,用1F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2F 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1l 表 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2l 表 示。 3、杠杆平衡的条件(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即2211l F l F ?=? 杠杆静止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说明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的应用 名称 结构特征 特点 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 动力臂 > 阻力臂 省力、费距 扳手、动滑轮、钢丝钳 费力杠杆 动力臂 < 阻力臂 费力、省距 理发剪刀、钓鱼竿、筷子、船桨 等臂杠杆 动力臂 = 阻力臂 不省力、不费距 天平、定滑轮 1、滑轮是周边有槽,能绕着轴转动的小轮。 2、滑轮是一种变形杠杆,所以它也属于杠杆机械。根据工作情况,可分为定滑轮与动滑轮。 3、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可以看作是一个等臂杠杆。 使用定滑轮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4、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看作是一个省力杠杆。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却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5、滑轮组:动滑轮与定滑轮的组合。 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用力方向。 用滑轮组吊起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看滑轮组下半部分)吊起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6、滑轮组的应用 ①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 ②一个定滑轮与两个动滑轮: ③两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 (三)功 1、功W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2、计算公式:S F W ?=。 单位:焦耳(焦); 符号:J ; 即:m N J ?=11 3、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①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 ②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四)功率 1、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物理意义:表征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t W P =; 单位:瓦特(瓦); 符号:W ; 即s J W 11=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梳理带答案

第1课《春》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1.窠巢 ..(kē cháo) 2.应和.(hè) 3.稀疏.(shū) 4.蓑.衣(suō) 5.抚摸 ..(yùn?niàng)7.撑.着伞.(chēng sǎn)8.卖弄.(n ..(fǔ mō) 6.酝酿 òng) 9.水涨.(zhǎng) 10.嗡.嗡(wēng)11.软绵绵 ..(mián)12.黄晕.(yùn)13.落.地(luò) 14.薄.烟(báo) 15.赶趟.儿(tàng)16.烘.托(hōng) 17.花枝招展 ..(zhāo zhǎn) 18.繁花嫩.叶(nèn)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1.lǎng润(朗) 2.liáo 亮(嘹) 3.gē bo(胳膊) 4.wǎn 转(宛) 5.jìng mò(静默) 6.pī suō dài lì(披蓑戴笠) 7.呼朋yǐn伴(引) 8.健zhuàng(壮) 9.精神dǒu sǒu(抖擞)10.hóu咙(喉) 三、词语积累 1.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语文课本上比喻姿态优美。 2.wǎn 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3.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卖弄) 4. 一年的打算在春天就安排好。意思是,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好。——(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2课《济南的冬天》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1.济.南(jǐ) 2.设若 ..(shè ruò) 3.境.界(jìng) 4.晒.太阳(shài) 5.着.落(zhuó) 6.着.急(zháo) 7.澄.清(chéng) 8.看护 ..妇(kān hù)9.空灵.(líng)10.露.出(lù)11.绿.色(lǜ)12.一髻.儿(jì) 13.宽敞.(chǎng) 14.狭窄.(zhǎi)15.水藻.(zǎo)16.贮蓄 ..(zhù xù) 二、看拼音写汉字 1.温qíng(晴) 2.xiāng边(镶) 3.cí善(慈) 4.地tǎn(毯) 5. jī fū(肌肤)

圆周运动知识点及题型--简单--已整理

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及相互关系 匀速圆周运动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为圆称物体做圆周运动。 2、分类: ⑴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物体在大小恒定而方向总跟速度的方向垂直的外力作用下所做的曲线运动。 ⑵变速圆周运动: 如果物体受到约束,只能沿圆形轨道运动,而速率不断变化——如小球被绳或杆约束着在竖直平面运动,是变速率圆周运动.合力的方向并不总跟速度方向垂直. 3、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轨道半径(r ):对于一般曲线运动,可以理解为曲率半径。 (2)线速度(v ): ①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质点通过的弧长S 和所用时间t 的比值,叫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②定义式:t s v = ③线速度是矢量: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某点线速度的方向就在圆周该点切线方向上,实际上,线速度是速度在曲线运动中的另一称谓,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 (3)角速度(ω,又称为圆频率): ①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质点和圆心的连线转过的角度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N ②大小:T t π? ω2= = (φ是t 时间半径转过的圆心角) ③单位:弧度每秒(rad/s ) ④物理意义: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 (4)周期(T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 (5)频率(f ,或转速n ):物体在单位时间完成的圆周运动的次数。 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r t r v f T t rf T r t s v ωθππθωππ== ??? ??? ??====== 2222 注意:计算时,均采用国际单位制,角度的单位采用弧度制。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大全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一一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0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i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i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指:杠杆()些()。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

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4 .分类: 名称结构特征优缺点应用举例 省力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 杠杆 费力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杠杆 等臂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 杠杆 达标检测: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前,(1)将杠杆放在水平面上后,发现右端比左端低,这时,应将右端螺母向调;实 验中是靠移动来改变力臂的,靠增减来改变阻力和动力的大小的。 2、.如图3所示,0B为一轻质杠杆,0为支点,OA=0.3m,OB=0.4m,将重30N的物 体悬 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___________ N的拉力,这是一个________ (选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二图3 3、下列工具中:(1)镊子;(2)羊角锤;(3)铡刀;(4)理发剪刀;(5)裁衣剪刀;(6)天平;(7) 大扫帚;(8)筷子;(9)剪铁皮的剪刀;(10)道钉撬;(11)火钳;(12)起重机的起重臂;(13)撬 棒;(14)汽车的脚踏板.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于等臂杠杆的是 ____________ ,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杠杆和滑轮 一、杠杆 1、杠杆的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压井的把儿。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平衡:杠杆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F2L2 注意: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设计、解决有关问题,能进行简单计算。 4、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F2。其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是实际工作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要费距离。如撬起重物的撬棒,开启瓶盖的起子、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 (2)费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3)等臂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就是等臂杠杆。 列表如下: 杠杆种类构造特点 应用举例优点缺点 省力杠杆L1>L2 省力费距离钳子、起子 费力杠杆L1<L2 省距离费力钓鱼杆、理发剪刀 等臂杠杆L1=L2 改变力的方向天平、翘翘板 注意: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二、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5、定滑轮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6、动滑轮定义:轴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多移动一倍的距离。 7、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特点:使用滑轮组会省力,可能会改变用力方向,一定费距离。 8、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就是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若动滑轮重不计,则F=G/n。

平抛运动知识点讲解知识讲解

第二课时 抛体运动 基础知识讲解 1、平抛运动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的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条件: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只有重力重力,初速度不为零 (3)运动特点:由于速度方向与受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故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又因为受力恒定,所以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2、平抛运动的探究方向 (1)将曲线运动分解为直线运动,即将平抛运动分解成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 (2)由力的独立作用原理推测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情况: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 『探究思想』 3、平抛运动的规律(1 ①位移公式: 水平分位移:s x =s = 0 2tan v gt s x y = = α ②速度公式: 水平分速度:0v v x =,竖直分速度:gt v y =,t 时间内的合速度v 的大小和方向: t v = 0 tan v gt v v x y = = β (2)几个有用的结论: ①运动时间:t =即平抛物体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仅取决于下落的高度,与初速度0v 无关.

②相同时间内速度改变量相等,即△v =g △t,,△v 的方向竖直向下. ③平抛运动的速度偏向角与位移偏向角的关系: 02tan v gt s s x y ==α,0 tan v gt v v x y ==β 得:βαtan tan 2= ④平抛物体任意时刻瞬时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延长线的交点到抛出点的距离 都等于水平位移的一半。 例题讲解: 【例1】平抛运动是( ) A. 加速度不断变化的曲线运动 B. 匀变速曲线运动 C. 匀速率曲线运动 D. 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都相同的曲线运动 答案:BD 【例2】 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 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以后落到地面上的Q 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所示,再把物块放到P 点自由滑下则( ) A. 物块将仍落在Q 点 B. 物块将会落在Q 点的左边 C. 物块将会落在Q 点的右边 D. 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上 解答:物块从斜面滑下来,当传送带静止时,在水平方向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物块将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做平抛运动。当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相对传送带都是向前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也做平抛运动,且与传送带不动时的抛出速度相同,故落在Q 点,所以A 选项正确。 【小结】若此题中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物块相对传送带的运动情况就应讨论了。 (1)当v 0=v B 物块滑到底的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没有摩擦力作用,物块做匀速运动,离开传送带做平抛的初速度比传送带不动时的大,水平位移也大,所以落在Q 点的右边。 (2)当v 0>v B 物块滑到底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有两种情况,一是物块始终做匀加速运动,二是物块先做加速运动,当物块速度等于传送带的速度时,物体做匀速运动。这两种情况落点都在Q 点右边。 (3)v 0<v B 当物块滑上传送带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有两种情况,一是物块一直减速,二是先减速后匀速。第一种落在Q 点,第二种落在Q 点的右边。 v 0 v 1 v 2 v 1y v 2y △v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5个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点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动力,用 1 F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 2 F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 1 l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 2 l表示 3、画力臂练习 方法:1)找支点 2)画力的作用线 3)通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4)大括号,垂足符号,字母 4.最小力画法 1)支点与杠杆末端相连 2)力垂直于杠杆末端 从A点搬动柜子从M端抬起均匀木棒把水倒入杯中

5杠杆平衡的条件(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即2211l F l F ?=? 杠杆静止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说明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6杠杆平衡条件的计算: 例题1.假如在一跷跷板中大人重750N,小女孩重250N 。当大人离跷跷板的转轴0.5m 时,小女孩应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例题2.如图,一轻质杆OA 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可绕O 点转动,已知0A=0.3cm ,OB=0.2cm ,在A 点处悬挂一重物G,质量为2kg ,若在B 处施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在水平线上平衡,此时拉力F 为多少? 例题3.如图:OB=2B A,物体重为60N,不计杠杆自身重力,绳与杆的夹角为30℃,则绳的拉力为多少? 4、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 例题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否再旋动两端的平衡螺母?______. 下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均为0.5N ,杠杆上刻线的间距为5cm,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动力F 1/N 动力臂L 1/cm 阻力F 2/N 阻力臂L2/c m 1 1.5 10 1 2 1 20 10 3 1 20 1.5 10 (1)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2)小明的第3次实验记录中有一个数据明显错误,它是_________,错误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某次测量中,在如图14所示的条件下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若小明同时拿走两边下方的两个 钩码,则杠杆的________(“左”或“右”)端将下沉.为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小明应将左侧剩余的两个钩码移至________点处.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简单电路》

简单电路》说课稿2 开场白:各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简单电路》,我主要从两大板块展开:说研究和说教学 第一板块:说研究 (一)说教材

《简单电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第三节,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静电和电流的关系,清楚点亮小灯泡需要导线、电池;进而建构简单电路的科学概念,为接下来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也为第7节课《不一样的电路连接》串并联做铺垫。引领学生从前概念--科学概念--概念的迁移进行转化,而本节课正是构建科学概念的重点,因此本节课有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 【知识基础】学生对简单电路认识停留在表面,知道点亮小灯泡需要电池和导线等材料,能动手连接电路,但缺乏对内部回路的认识。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设置为:在认识闭合回路的基础上连接电路 【认知困难】 学生能尝试连接点亮两只灯泡,但较难理解不同连接方式内部电流的流动规律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难点设置为:探究电路的不同连接方式,了解内部电流流动形成回路是点亮灯泡的基础 (三)说目标 基于学情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设置了四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简单的电路由电池提供电能。 2、了解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知道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式。 【科学探究】 1、通过实物图与电路图的对比观察,了解闭合回路的形成。 2、通过“设计—实践”环节,发现让更多灯泡亮起来的不同的电路连接方式。 【科学态度】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意识到电与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板块:说教学 我将从以下5点展开 一说教材处理 (1)教材以谈话法进行导入,缺乏直观感知与兴趣,对此我做了以下处理:

物体的运动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_物体的简单运动知识点

物体的运动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_物体的简单运动知识点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13.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4.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5. 根据可求路程:和时间: 16.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九年级物理简单电路基础知识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简单电路基础 知识测试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简单电路》单元试题 一、基础识记 1、自然界存在_____种电荷,玻璃棒和丝绸摩擦时,玻璃棒带_____电荷;橡胶棒和毛皮摩擦时,橡胶棒带_____电荷;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_。 2、电荷的__________形成电流。把 __ 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______。在电源外部电流从_____极出发回到_____极。在电源内部电流从____极流向_____极。 3、电流的单位及换算:电流主单位________(用字母 _____表示)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 1A= mA; 1mA= μA: 750 mA = A。 4、电流表的使用时:①电流表要_______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______接线柱流入,从______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 ______;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_______。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 A,每小格表示_____A;② A,每小格表示_____A。 5、_____是形成电流的原因,_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1节新干电池的电压___伏;家庭照明电压为____伏;安全电压是:_______伏.电压的主单位____ (用字母 表示)常用单位还有、。1KV= V;1V= mV; 360KV=_______mV。 6电压表的使用:①电压表要____联电路中;②使电流从____接线柱入,从____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______;在不知道电压大小时,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采用______的方法。④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测的是 _____电压。电压表的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____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____伏。 7、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是:;电压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是:;电压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运动知识点总结

《物体运动》知识点总结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75cm。 3.长度的单位换算: 1千米=103米;1米=103毫米;1毫米=103微米;1微米=103纳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单位换算原则:大化小乘定制;小化大除定制。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 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如(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 (3)化曲为直法:如测地图上一铁路线的长度。 7.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用符号s表示。 8.常用的时间测量仪器:秒表。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9.速度: (1)物理意义: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v=s/t

(4)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10. 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b.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注意:必须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任意时刻速度都相等才能叫匀速) C.特点: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速度一定,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路程。(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11.平均速度: (1)物理意义:粗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计算时注意路程和时间一一对应。 12.世界是运动的. 13. 参照物 (1)定义: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外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2)选取:除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 (3)我们经常选取地面为参照物。 14.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15.运动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11.1 杠杆 1.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3.①若L1>L2,F1<F2,则是省力杠杆,费距离; ②若L1F2,则是费力杠杆,省距离; ③若L1=L2,F1=F2,则是等臂杠杆。 §11.2 滑轮 一、定滑轮: 1.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2.关系:F=G s=h v=v物 3.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等臂杠杆) 二、动滑轮: 1.轴的位置随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 滑轮。 2.动力臂(R)是阻力臂(r)的二倍的杠杆。 3.(计摩擦) 4.(不计摩擦) 5.关系:s=2h V=2V物

三、滑轮组: 1.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2 . 3. 四、水平放置滑轮: S=n S物 V=n V物 四、如何设计滑轮: G=Fn-G动 G动=Fn-G

§11.3功 1.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2.W=Fs 3.1J=1N·m 4.做功条件:一是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5.不做功的情况: ①F≠0,S=0。有力没距离,W=0 ②F=0,S≠0。有距离没力,W=0 ③F≠0,S≠0。F⊥S §11.4 功率 1.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 2. 3.1W=1J/s 4.1KW=1000W 1MW=1000000 1马力=735W §11.5 机械功率 1.利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但动力所做的功也不会无缘无故消失。 2.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有用功:对我们有用的功(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

电路图基础知识教程

电源电路单元 按单元电路的功能可以把它们分成若干类,每一类又有好多种,全部单元电路大概总有几百种。下面我们选最常用的基本单元电路来介绍。让我们从电源电路开始。 一、电源电路的功能和组成 每个电子设备都有一个供给能量的电源电路。电源电路有整流电源、逆变电源和变频器三种。常见的家用电器中多数要用到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的最简单的供电方法是用电池。但电池有成本高、体积大、需要不时更换(蓄电池则要经常充电)的缺点,因此最经济可靠而又方便的是使用整流电源。 电子电路中的电源一般是低压直流电,所以要想从 220 伏市电变换成直流电,应该先把220 伏交流变成低压交流电,再用整流电路变成脉动的直流电,最后用滤波电路滤除脉动直流电中的交流成分后才能得到直流电。有的电子设备对电源的质量要求很高,所以有时还需要再增加一个稳压电路。因此整流电源的组成一般有四大部分,见图 1 。其中变压电路其实就是一个铁芯变压器,需要介绍的只是后面三种单元电路。 二、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是利用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把交流电变成单向脉动直流电的电路。 ( 1 )半波整流 半波整流电路只需一个二极管,见图 2 ( a )。在交流电正半周时 VD 导通,负半周时 VD 截止,负载 R 上得到的是脉动的直流电

( 2 )全波整流 全波整流要用两个二极管,而且要求变压器有带中心抽头的两个圈数相同的次级线圈,见图2 ( b )。负载 R L 上得到的是脉动的全波整流电流,输出电压比半波整流电路高。 ( 3 )全波桥式整流 用 4 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可以使用只有单个次级线圈的变压器,见图 2 ( c )。负载上的电流波形和输出电压值与全波整流电路相同。 ( 4 )倍压整流 用多个二极管和电容器可以获得较高的直流电压。图 2 ( d )是一个二倍压整流电路。当 U2 为负半周时 VD1 导通, C1 被充电, C1 上最高电压可接近 1.4U2 ;当 U2 正半周时 VD2 导通, C1 上的电压和 U2 叠加在一起对 C2 充电,使 C2 上电压接近 2.8U2 ,是C1 上电压的 2 倍,所以叫倍压整流电路。 三、滤波电路 整流后得到的是脉动直流电,如果加上滤波电路滤除脉动直流电中的交流成分,就可得到平滑的直流电。 ( 1 )电容滤波 把电容器和负载并联,如图 3 ( a ),正半周时电容被充电,负半周时电容放电,就可使负载上得到平滑的直流电。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总结 一、 认识和利用杠杆 1、 杠杆 (1) 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 影响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1l ;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2l ; (方法提示: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2、 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2)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1l = F22l 或: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即力与力臂成反比。2 1 12F F l l = 3、 三种杠杆及应用举例: (1) 省力杠杆:当1l >2l 时,F1F2。例:钓鱼杆,船桨。 (3) 等臂杠杆:当1l =2l 时,F1=F2。例:天平 4、不等臂天平的使用: 物左砝右时质量为m 1,物右砝左时质量为m 2,则物体质量为m=21m m ,天平两边力臂之比为 2 1 21m m l l =

5、欲使已平衡的杠杆在改变力或力臂后再次平衡,则应有改变后的两侧的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或者是两边的力或力臂同时改变相同的倍数。(不是相同的大小) 6、杠杆两端挂同种金属块平衡后,同时没入水中,杠杆仍然平衡;若挂不同种金属块,则杠杆失去平衡,密度较大的一端下沉。 二、认识和利用滑轮 1、认识滑轮和滑轮组 实质力的关 系 (F,G) 距离关 系 (s,h) 速度关 系 (v,0v) 作用 定滑 轮等臂杠杆F=G s=h v=0v 改变力的方向,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动滑轮动力臂是阻 力臂两倍的 杠杆 F= 1 2 G s=2h v=20v 省一半力, 费距离 滑轮 组F= 1 n G s=nh v=n0v 既可省力又能改变力 的方向 费距离 (忽略摩擦,G=G物+G动滑轮) 2、滑轮组用力情况的判断 判断用力情况的关键是弄清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重物,在数绳子时,不但要明确绳子是否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重力,还要看清滑轮组的组装方式,不能只看滑轮个数。3、滑轮组绳子段数n与动滑轮个数m之间的关系:n=2m或n=2m+1。 n为偶数时,绳子起点在定滑轮上;n为奇数时,绳子起点在动滑轮上。 4、在给滑轮组绕绳时,若要求人站在地上拉动重物上升。则绳子最后必定穿过定滑轮,拉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 纳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杠杆和滑轮 一、杠杆 1、杠杆的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压井的把儿。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平衡:杠杆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F2L2 注意: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设计、解决有关问题,能进行简单计算。 4、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F2。其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是实际工作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要费距离。如撬起重物的撬棒,开启瓶盖的起子、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2)费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3)等臂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就是等臂杠杆。 列表如下: 杠杆种类构造特点 应用举例优点缺点 省力杠杆L1>L2省力费距离钳子、起子 费力杠杆L1<L2省距离费力钓鱼杆、理发剪刀 等臂杠杆L1=L2改变力的方向天平、翘翘板 二、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5、定滑轮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 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6、动滑轮定义:轴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特点:使用动滑轮 可以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多移动一倍的距离。 7、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特点:使用滑轮组会省力,可 能会改变用力方向,一定费距离。

平抛运动知识点

平抛运动知识点

平抛运动知识点 知识点1:平抛运动 1、抛体运动 (1)概念: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如果物体只受重力作用,这时物体所做的运动叫抛体运动。 (2)特点:⑴初速度不为零;⑵只受重力作用。(3)运动性质:做抛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始终为重力加速度,所以抛体运一定是匀变速运动。 A、当初速度与重力在同一直线上时,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和竖直下抛运动; B、当初速度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为匀变速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 2、平抛运动 (1)概念:如果抛体运动的初速度是沿水平方向的,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2)性质: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自由落体加速度(即重力加速度g),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

运动。 (3)条件:物体具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运动过程只受重力的作用。 【注】:平抛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即把物体看成质点,抛出后只考虑重力,忽略空气阻力。知识点2:平抛运动的速度及位移 【运动合成与分解的观点】: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以抛出点为原点,取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坚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设物体在任一时刻t的位置坐标为A(x,y),速度为v t。

1、速度公式: (1)水平分速度:v x =v 0 ( (2)竖直分速度:v y =gt 2、t 时刻平抛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Vt=v v y x 22+,v t 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 tan α=x y v v =0 v gt 由tan α=0 v gt 知,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随时间t 的增大而增大,但一定不会达到90°,因为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水平分速度v 0不变,合速度也就不可能沿坚直方向。 3、平抛运动速度的位移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基本知识点

11.1杠杆 一、杠杆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 2.五要素: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注意:⑴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⑵力臂作图的步骤:①找支点②找力的作用线③作点到线的垂直距离④标明力臂名称。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①静止状态②匀速转动 ⑵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方法: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左高向左,右高向右调,两边平衡螺姆调节方向一至。) ⑶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①便于测量力臂②克服杠杆自重的影响 ⑷实验记录表: ⑸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数学表达式:F1 L1﹦F2 L2 ⑹杠杆的平衡条件也称为杠杆原理,最早是由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总结出来的。 2.杠杆的分类: ⑴省力杠杆:①特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②优点:省力 ③缺点:费距离 ④例如:羊角锤、手推车、剪铁皮的剪刀、老虎钳、撬棒等 ⑵费力杠杆:①特点: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②优点:省距离 ③缺点:费力 ④例如:筷子、镊子、笤帚、船桨、裁衣剪刀、钓鱼竿、理发的剪刀等 ⑶等臂杠杆:①特点: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②优点: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③例如:托盘天平、定滑轮等 11.2滑轮 一、定滑轮 1.定义: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2.实质:等臂杠杆 3.结构示意图: 4.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⑴实验记录表 ⑵定滑轮的特点:①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 ②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③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拉力的大小(拉力的大小保持不变)。 二、动滑轮 1.动义: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3.结构示意图: 4.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⑴实验记录表 ⑵动滑轮的特点:①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②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三、滑轮组 1.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称为滑轮组。 2.作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3.力的关系: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 分之一。 注:①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理想情况)F=G/n ②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只考虑动滑轮的自重)F =(G +G 动)/n 4.距离的关系:S=nh 实验序号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① ② ③ 实验序号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① ② 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