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操作系统名词术语解释操作系统引论中的名词术语

1.脱机输入输出(off —line input /output) 指在外围计算机的控制下,实现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或者说它们是脱离主机进行的,故称为脱机输入输出。

2.联机输入输出(on—line input /output) 指在主机直接控制下,进行输入输出操作的工作方式,称为联机输入输出。

3.批处理技术(batch processing technic) 指在管理程序的控制下,对一批作业自动进行处理而不需人工干预的一种技术。该技术旨在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资源利用率。

4.多道程序设计(multiprograming) 指在内存中同时存放若干个作业,并使它们同时运行的一种程序设计技术。在单处理机环境下,仅在宏观上这些作业在同时运行,而在微观上它们是在交替执行。即每一时刻只有一个作业在执行,其余作业或处于阻塞状态,或处于就绪状态。

5.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的集合。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IO 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以及作业管理。

6.系统吞吐量(system throughput) 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作业数目。

7.作业周转时间从作业进入系统开始,到作业完成并退出系统所经历的时间。

8.分时操作系统(time- sharing operating system) 指允许若干个联机用户,通过各自的终端同

时使用一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为实现人-机交互,系统把处理机时间分割成若干时

间片后,轮流为每个终端分配一个时间片运行其作业。即让每,个终端作业运行一个时间片后,便暂停其运行而把CPU 再分配给下一个终端作业,也运行一个时间片。这样,在不长的时间(2—3 秒)内,将会使每个终端作业都能执行一次,从而使所有终端的用户请求,都能

获得及时响应。

8.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 opearting system) 指系统对特定输入做出反应的速度,足以控制发

出实时信号的对象的一种操作系统。换言之,是指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使它们协调一致地运行的一种操作系统。

9.并行(paralled) 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进行,例如,在具有中断的计算机系统中,CPU 可以和IO 设备并行执行。

10.并发(concurrence) 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并发

是指宏观上在一段时间内有多道程序在同时运行,而微观上这些程序是在交替地执行。

11.资源共享(resource—sharing) 指多个并发进程共享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被共享的资源

可以是诸如CPU 、内存、磁盘和打印机等硬件资源;也可以是软件资源,如文件和数据。

12.虚拟。(virtual) 所谓虚拟是指把一个物理上的实体,映射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前者是实的,实际存在的;后者是虚的,只是用户的一种感觉。例如,在多道程序系统中,虽然只有一个CPU,但通过分时使用后给用户的感觉是每道程序都有一个cPu在为之服务。亦即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把一台物理CPU 虚拟为多台逻辑上的cPu。

13.异步(asynchronism) 指一组事件在多次出现时,它们出现的时间和次序没有一定规律。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异步是指每道程序均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14.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 指通过数据通信系统,把分散的计算机和终端设备联接起来, 以达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目的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它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15.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用于管理网络通信和资源共享,协调各主机上任务的执行,并向用户提供统一的网络接口的软件集合。网络操作系统是用户(或用户

程序)与各主机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用户只有通过该接口才能取得网络所提供的各种服务。

16.模块化(modularization) 把.一个系统从功能上分解为若干个既具有一定独立性、

彼此间又有一定联系的组成部分,这种组成部分被称为模块。

17.内聚性(cohesion) 指每个模块内部的各部分间相联系的紧密程度。内聚性愈高,模块的独

立性愈强。

‘ 18 .耦合度(coupling) 指各模块间的联系方式和相互影响的程度,用于衡量模块的独立程度。

19.分层结构(layered architecture) 将一个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层次,每个层次可以包含若干个模块,各层之间具有单向依赖关系,即高层中的模块依赖于低层,而低层中的模块不依赖于高层。

进程管理中的名词术语

1.进程(process) 进程可以定义为“可与其他程序并发执行的程序J 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 。进程具有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和结构特征。

2.内核(kernel) 内核是基于硬件的第一层软件扩充,并常驻内存。它为系统对进程和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内核通常包括中断处理、时钟管理、进程控制、进程通信和调度原语,以及资源管理中的基本操作等。

3.原子操作(atomic operating) 所谓原子操作是指在一个操作中的所有动作,要么全做,

要么全不做。即原子操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在单处理机中,操作的“原子”性;可通过屏蔽中断来实现。

4.原语(primitive) 它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所构成,用以完成特定功能的一段程序。为

保证其操作的正确性,它应当是原子操作,即原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

5.临界资源(critical resource) 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如打印机、磁带机等许多物理设备以及变量、队列等软资源等。对于临界资源应采取互斥方式实现共享。

6.进程控制块PCB(process control block) 这是为使多个程序能并发执行而为每个程序所配置的一个数据结构,其中存放了用于描述该进程情况和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如进程标识符、进程状态、处理机状态信息、内存起始地址等。系统可根据PCB 而感知相应进程的存在。PcB 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7.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 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被称为临界区。为实现

各进程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应保证诸进程在各自进入自己的临界区时互斥。

8.整型信号量(integer semaphore) 用于实现进程互斥和同步的一种特殊的整型量,除了初始化外,它仅能通过两个标准化的原子操作P(s)和v(S)被访问。P、v操作可描述为P(S): while S w 0 do skip;

S : = S - 1 ;

V(S) : S:= S + 1;

9.记录型信号量(record semaphore) 用于实现进程互斥与同步的一种特殊的记录,它包含两个数据项;(1)信号量的值value,它仅能通过P(s)和v(s)被访问;⑵进程链表L。记录型信号量可描述为

type semaphore= record

value : integer

L := list of process end

10.进程互斥(process mutualexclusion) 指在多道程序环境下,每次只允许一个进程对临界资源进行访问。为此,必须使诸进程互斥地进入自己的临界区。

11.进程同步(process synchronous) 指多个相关进程在执行次序上的协调。例如,对于共享一个缓冲区的输入进程和计算进程,当输入进程末将数据送入缓冲区时,计算进程不能开动计算;同样,若计算进程未从缓冲区中取走数据时,输入进程不能再启动下一次的输入。进程互斥也可被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进程同步。

12.进程通信(process communication) 指相关进程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交换。例如,在相互合作的输入进程、计算进程和打印进程之间,需由输入进程把数据传送给计算进程,计算进程又把计算结果送打印进程。因而进程同步也可被看作是一种进程通信,但由于它每次所交换的信息量较少,

且效率较低,故称为低级进程通信。

13.高级进程通信(advanced process communication) 指进程问可直接利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一组通信命令(或原语)来传送大量数据的通信方式。在这种通信方式中,操作系统隐藏了通信的实现细节,从而简化了通信程序的编制,且每次所传送信息量可以很大,有着较高的效率。在高级进程通信方式中,传送信息的基本单位通常是消息或报文(message)。

14.进程调度(process scheduling) 指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内核按一定的调度算法,从就绪队列中选出一进程,把处理机分配给它。调度算法有优先权高者优先调度、轮转法及多级反馈队列法等。

15.高级调度(highlevel scheduling) 高级调度又称为作业调度,它用于确定把后备队列上的哪些作业调入内存,并为之建立进程,分配其所需的资源,然后将它挂在就绪队列上。

16.低级调度(lowlevel scheduling) 即进程调度,见14。

17.中级调度(intermediate1evel scheduling) 又称进程对换。核心按一定的调度算法,将内存中处于等待状态的某些进程调至外存对换区,来腾空这部分内存,以便将外存对换区上已具备执行条件的进程重新调入内存,准备执行,引入中级调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内存紧张问题,常被用于分时系统中。

18.非剥夺调度(non-preemptive scheduling) 调度程序一旦把处理机分配给某进程后,便一直让它执行,直至该进程完成或因发生莱事件而阻塞时,才又把处理机分配给另一进程。这种调度方式的优点是实现简单、系统开销小,但系统性能不够理想。

19.剥夺调度(preemptive scheduling) 当一个进程正在执行时,调度程序基于某种原则,剥夺已分配给该进程的处理机,将它分配给其他进程并使之执行。剥夺的原则有:(1) 优先权原则;(2)短进程优先原则;(3)时间片原则等。

20.死锁(deadlock) 多个进程因竞争共享资源而造成的于种僵局,若无外力作用,这些进程都将永远不能再向前推进。产生死锁的原因可归结为:

(1) 竞争资源;(2) 进程推进顺序不当。

21、可再入代码:又称“纯代码” ,是一种允许多个进程同时访问的代码。为使各个进程所执行的代码完全相同,绝对不允许可再入代码有任何改变。可再入程序是一种不允许任何进程对其进行修改的程序。

22、工作集:在某段时间间隔内,进程实际要访问的页面的集合。

23、快表:又称“联想存储器” 。在分页系统中,由于页表是存放在内存中的,因此CPU 要存取一个数据时要访问两次内存。这样将使计算机的处理速度降低约1/2 。为了提高地址变换速度,在地址变换机构中增设一个具有并行查找能力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用以存放当前访问的页表项。这样的高速缓冲存储器就是快表。

24、线程: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体,是被操作系统独立调

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线程自己基本上不拥有资源,只拥有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如程序记数器、一组寄存器和栈。但线程可与同属于一个进程的所有进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一个线程可以创建和撤消另一个线程。同一进程中的线程可以并发执行。作业管理中的名词术语1.作业(job) 由用户提交给系统处理的一个计算任务,称为作业。它包括用户程序、数据,以及对程序运行进行控制和处理的有关信息。一般,可把作业分成批处理型作业和终端型作业两类。

2.作业控制语言JCL(job control language) 系统提供给用户用于书写作业说明书的语言,称为作业控制语言。

3.作业说明书(job description) 。对于批处理型作业,由于用户无法直接对自己的作业进行控制,因而只能利用系统处供的JCL(语言),把作业的运行步骤、出现各种情况时的

处理方法等信息,写成一份作业说明书后,连同作业一起交给系统管理员,作为系统运行该作业时进行控制的依据。

4。脱机作业(off —line job) 不需用户干预,仅由系统根据作业说明书控制其运行的作业,通常

又称为批处理型作业。

5.联机作业(on—line job) 指由用户从终端打入键盘命令,直接控制其运行的作业,通常又称为终端型作业。

6.程序接口(program interface) 指用户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用户程序可通过该接口取得操作系统的服务。该接口主要由一组系统调用组成。

7.系统调用(system call) 所谓系统调用是指系统为用户程序调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子程序。它与一般的函数调用不同,系统调用是通过中断方式转向相应于程序的,它工作在核心态(即特权方式),而一般函数的调用,仍仅是在用户态下的地址转移。

8.命令接口(command interface) 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用户通过该接口直接或间接控制作业的运行,包括直接键入或在作业说明书中发出的一组命令。也就是用户接口,又可分成联机用户接口与脱机用户接口两种。

9.联机用户接口(on-line user interface) 这是终端型作业的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用户通过打入键盘命令控制作业的运行。该接口由,组键盘命令、终端处理程序和命令处理程序构成。

10.脱机用户接口(off-line user interface) 这是批处理型作业的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用户把利用作业控制语言书写的作业说明书(连同作业一起)交给系统,委托系统去控制作业的运行。该接口由作业控制语言和作业命令解释程序构成,

11.命令处理程序(command processor) 又称为命令解释程序,它专门用于读入命令、识别命令,并转至相应处理程序的程序。

12.输出重定向(output redirect) 指将系统由原规定的输出信息送到标准输出设备上,改成把输出信息送到指定文件或设备上。

13.输入重定向(1nput redirect) 把原来规定的从标准输入设备输入数据,改成从指定文件或设备上取得输入数据。

存储器管理中的名词术语

1.地址空间(address space) 指用户程序使用的全部地址。地址空间中的每个地址单元编号称为逻辑地址(logical address) ,由于通常逻辑地址都是相对于程序的起始地址的.故又称为相对地址(relative address) .

2.存储空间(storage space) 指内存中存储数据的物理单元的集合。这些物理单元的集合称为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或绝对地址(absolute address).

3.地址映射(address mapping) 通常,程序所使用的逻辑地址与其在内存中的物理地址不相一致,程序运行时,需把逻辑地址变换为相应的物理地址,这种转换称为地址映射:不同的存储管理方式下,其地址映射机构不同。

4.静态存储分配(static memory allocation) 作业所需的内存空间是在作业装入时分配的,在其整个运行期间,它一直占用,且不能再申请新的内存空间,也不允许在内存中“移动”。

5.动态存储分配(dynamic memory allocation) 这是一种更为灵活而有效的存储分配方式。它允许运行中的进程继续申请附加的存储空间,系统还可根据需要将程序或数据从主存的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以及从主存调至外存对换区或反之。

6.重定位(relocation) 作业的地址空间与存储空间不一致时,所进行的地址调整以便作业能够执行的过程称为重定位。重定位的实质是地址变换,即将作业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变换为主存空间的物理地址。

7.静态重定位(static relocation) 在作业装入时根据目标程序装入内存的位置来对目标程序中的地址进行修改(变换),使之能正确运行。在完成装入后,在作业执行期间不再进行地址修改,因此也不允许作业在内存中移动。静态重定位的优点是地址变换由软件实现,不需硬件地址变换机构,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改善内存的利用率。

8。动态重定位(dynamic relocation) 指把用户程序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变换为内存空间的物理地址的过程,是在程序执行每条指令时,由地址变换机构硬件自动完成的。动态重定位的优点是

灵活,有利于提高主存的利用率及对程序段的共享。

9.首次适应算法(first fit algorithm) 在该算法中,把主存中所有空闲区按其物理地址递增的次序排列。在为作业分配存储空间时,从低址空闲区开始查找,直至找到第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区后,从中划出与请求的大小相等的存储空间分配给作业,余下的空闲区仍留在空闲区表或链中。

10.下次适应算法(next fit algorithm) 该算法是首次适应算法的变型,在为作业分配存储空间时,是从上次所分配的空闲区的下一个空闲区开始查找,直至找到第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区,从中划出一块与请求的大小相等的一块存储空间分配给作业。在该算法中应采取循环查找方式,即若最后一个空闲区的大小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再从第一个空闲区开始查找,故又称为循环适应算法。

11.最佳适应算法(best fit algorithm) “最佳”的含义是指每次为作业分配主存空间时,总是把既能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区分配给作业,以免由于“大材小用”而浪费主存。为了加速查找,该算法要求将所有的空闲区按其大小以递增次序的排列。

12.页面(page) 在分页式系统中,把作业的地址空间划分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区域,例如一个区为1KB ,称这样的每个区为页面或简称页。页的大小通常在512 字节至 4 K 字

节范围。相应地,也需将主存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等的物理块,并使块与页的大小相同,这样,在将用户程序装入内存时,刚好一块中放一页。

13.页面映射表(page map table) 简称页表。其中列出了作业的逻辑地址与其在主存中的物理地址间的对应关系。一个页表中包含若干个表目,表目的自然序号对应于用户程序中的页号,表目中的最基本内容是该页所对应的物理块号。

14.分段(segmentation) 在分段存储管理方式中,作业的地址空间被分成若干个段,每个段可以定义一组逻辑信息,如主程序段、子程序段、数据段等。对地址空间中的指令或数据进行访问时,需使用段名和段内地址。换言之,在段式存储管理方式中使用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二维的。

15.虚拟存储器(virtual memory) 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进行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从用户观点看,虚拟存储器具有比实际内存大得多的容量。这既方便了用户,又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

16.置换策略(replacement strategies) 虚拟式存储管理中的一种策略。用于确定应选择内存中的哪一页(段)换出到磁盘对换区,以便腾出内存。通常采用的置换算法都是基于把那

些在最近的将来、最少可能被访问的页(段)从内存换出到盘上。

17. 最近最久未使用LRU(least recently used)算法该算法根据历史推算,选择在最近的将来、最久不会使用的页(段)换出内存。为实现该算法,必须记录下每次对每页(段)的访

问时间,故系统开销较大。

18. 最近不用NRU(not recently used)算法它是LRU的一种简化算法。在页(段)表中增设一位页(段)的访问位,当某页被访问时,访问位被置1,否则为0(定期地置0)。该算法选择其访问位为0的页(段)予以换出。

19. 动态链接(dynamic linking) 指用户程序中的各程序段,不是在程序开始运行前就链接好,而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当发现要调用的程序段不在内存时才进行的链接。

20. 装入时动态链接(load-time dynamic linking) 当要将应用程序读入内存时,由

装入程序找到所有要参考的相应模块(段),将它们装入内存,然后修改相应模块中的地址,

使之相对于应用程序起址而编址。相对于运行时所进行的链接而言,有时也称为静态链接。

21 .运行时动态链接(run-time dynamic linking) 在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当需要调用尚未链接到应用程序上的某个模块时,由操作系统找到该模块并将它装入内存,然后将它链接到应用程序上。称这种链接方式为运行时动态链接。

设备管理中的名词术语

1. 块设备(block device) 是磁盘指对数据的存取是以数据块为单位的设备,典型的块设备是磁

盘。

2. 字符设备(character device) 对数据存取以字符为单位的设备,如终端、打印机等。

3. 设备控制器(device control unit) 专门用于控制一个或多个IO 设备进行读写的设备。它是CPU 与IO 设备之间的接口。

4. 通道(channel) 用于把设备控制器连接到中央处理机和主存的设备,它可建立独立的IO 操作,以减少Cpu 的干预。通道是一种特殊的处理机,它通过执行相应的通道程序去完成对IO 设备的控制。

5. 字节多路通道(byte multiplexor channel) 是用于连接多个速度较低的IO 设备的通道。

这种通道可以有 1 6、32、64 ,甚至更多的子通道。每个子通道所连接的Io 设备,是

以字节为单位,分时地与通道交换数据。

6. 数组选择通道(block selector channel) 是用于连接多个速度较高的设备的通道。其所连接的设备是以数组为单位与通道交换数据的。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设备与通道交换数据。

7. 数组多路通道(block multiplexor channeI) 是用于连接多个速度较高设备的通道。其所连接的设备以数组为单位与通道交换数据。它允许几个通道程序分时并行工作,相应地,几种高速设备也就能并行工作。

8. 缓冲器(buffer) 指在速度不相匹配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时,在两者之间起缓冲作用的存储设备或内存区。例如,在Io 设备与cPU 交换数据时,常使用在内存中开辟的单缓冲、双缓冲或缓冲池,来解决CPu 与Io 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9. 单缓冲(single buffer) 指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在其间只设置了一个缓冲区。此时,两设备间通过该缓冲区所进行的信息交换只能交替地进行。

10. 双缓冲(double buffer) 指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在两设备间设置了两个缓冲区。两设备间数据的交换可并行执行。

11 .循环缓冲(circular buffer) 指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在两者间设置了多个大小相同的缓冲区,并将它们构成循环缓冲形式;即对缓冲区的使用是从第一个开始,依次使用,当用完最后一个缓冲区时,再从第一个缓冲区开始使用。

12. 缓冲池(buffer pool) 这是具有多个缓冲区的公用缓冲器,其中的各个缓冲区可供多个进程或设备共享。为便于管理,通常把缓冲池中的缓冲区,按其性质的不同而构成若干个链表或队列,如空缓冲队列、输入缓冲队列等。

13.设备独立性(device independence) 指用户程序独立于所使用的具体物理设备。即在用户程序中要执行IO 操作时,只需用逻辑设备名提出IO 请求,而不必局限于某特定的物理设备。

14.设备分配程序(device allocator) 在设备管理中,根据用户的IO 请求、设备类型及系统的配置,按照一定算法对设备进行分配的程序。

15.虚拟设备(virtual device) 又称逻辑设备;通过某种技术可将一台物理设备变换为若干台逻辑上的对应物,称该逻辑上的对应物为虚拟设备,它并不实际存在,只是用户的一种感觉。

16.SPOOLing(simultaneaus periphernal operating on-line) 即同时联机外围操作,又称脱机操作。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可利用多道程序中的一道程序,来模拟脱机的输入输出功能。即在联机条件下,将数据从输入设备传送到磁盘,或从磁盘传送到输出设备。

.17 .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 系统提供的一种通信程序,它专门用于在请求IO 的进程与设备控制器之间传输信息。即它可将进程的Io 请求传送给设备控制器,由后者直接去驱动Io 设备进行操作,并把该控制器中所记录的设备状态、Io 操作执行情况,反馈给请求IO 的进程。

18.设备开关表(device switch table) 它是UNIx 操作系统核心与设备驱动程序间的接口。每类设备在开关表中占有一表项,其中记录了该类设备驱动程序的各函数的入口地址。文件管理中的名词术语

1.数据项(data item) 数据组织中的最小逻辑单位,也称为字段,用于描述一个实体的某一个属性。数据项是一个可命名的数据单位,且可有着不同的类型。如用数据名和数据类型定义了数据项

的“型” ,每个数据项还对应有值,例如:姓名/王和平,年龄/26,性别

/男。

2.组合数据项(group data item) 已命名的一组相关数据项,可简称为组项。

3.记录(record) 描述一个实体某方面属性的数据项集合,并作为文件系统中的一种存取基本单位。对于同一实体,可从不同方面去描述,从而可形成不同的记录(不同文件中)。

4.文件(fi1e) 文件是多个类似记录的集合,是文件系统中最大的数据单位,其所描述的是一个实体集。用户和应用程序可以用文件名对文件进行存取。

5.文件系统(file system) 包含若干文件以及其属性说明、对文件进行操纵和管理的软件,以及系统向用户提供的使用文件的接口等的集合。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文件逻辑结构(file logical structure) 又称为文件逻辑组织(file logical organization) ,

是指从用户观点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它可分为两类:(1)记录式文件结构:由若干相关记

录构成,(2)流式文件结构:由字符流构成。

7.文件物理结构(file physical structure) 又称为文件的存储结构,是指文件在外存上的存储组织形式。文件的物理组织与文件驻留的介质类型、对文件的存取方法及所要求的检索速度直接相

关。

8.顺序文件(sequential file) .又称连续文件,是指逻辑文件中的连续记录被依次存储到连续的

物理块中所构成的文件。存储在磁带上的文件应是顺序文件。它也可存储在磁盘上。顺序文件较适用

于批处理应用中。

9.链接文件(link file) 逻辑文件中的不同记录可以存储在离散的磁盘块中。每个盘块中都设置了

一个指向下一个盘块的链接指针,用这些指针可将一个文件中的所有盘块拉成一条链,而在文件控制

块中的“文件地址指针”便指向存放该文件的第一个盘块的编号。

10.索引文件(index file) 索引文件由数据文件及索引表两部分组成。逻辑文件中的各

记录可离散地存储在磁盘块中,形成数据文件。在索引表的每个索引项中,存放着一个记录主键值,以及相应的记录所在的磁盘块号,索引按主控值排序。索引表本身也可被视作文件,每个索引被视作一个记录。索引表可以与数据文件一起存放,也可分开存放。

11.直接文件(direct file) 核心可利用主键值直接存取文件中的任一记录所对应的文件,

换言之,主键值本身决定了记录存储的物理地址。这样,对直接文件的存取便不需依赖于记录之间物理位置的相对关系。

12 .哈希文件(fash file) 是一种直接文件。它利用hash函数(也称散函数)将主键值转换为相应记录在目录表中的表项位置值。例如,A = H(K),其中K为主键值,A为记录在目录

表中的表项位置值。

13. 自由表(free table) 将所有的自由区(空闲区磁盘空间)记入一张表中。表的每个表目记录了一个自由区的第一个盘块号及该区的盘块数。利用自由表管理空闲磁盘空间,仅适用于磁盘容量较小的文件系统中。

14. 自由链表(free linked table) 将磁盘上所有自由块(空闲盘块)通过链接指针,构成一条自由链表。每当用户程序申请磁盘空间时,相应的管理软件便从自由链首摘下一个或几个自由块;回收时,将自由块挂在链尾。

15. 成组链表(group linked list) 将磁盘上所有自由盘块号,分成若干组,将每一组盘块号记入其前一组的第一个盘块中;而第一组盘块号被记入空闲盘块号栈中,这样,由各组的第一个盘块构成一个链表。

16. 超级块(superblock) 它是UNIx 系统中专门用来记录当前可使用的空闲盘块的盘块号、空闲索引结点号,以及它们使用情况的一个专用盘块。

17. 位示表(bit table) 它是利用

一个向量来描述自由块使用情况的一张表。当磁盘中具有几个自由块时,该向量中应包含几个元素,

1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之名词解释

操作系统是方便用户、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从用户角度看,操作系统可以看成是对计算机硬件的扩充;从人机交互方式来看,操作系统是用户与机器的接口;从计算机的系统结构看,操作系统是一种层次、模块结构的程序集合,属于有序分层法,是无序模块的有序层次调用。操作系统在设计方面体现了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结合。 windows7操作系统 windows xp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 操作系统是软件,而且是系统软件。它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大致可以从两方面体会:对内,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扩充硬件的功能;对外,操作系统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它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之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原语:它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所构成,用以完成特定功能的一段程序,为保证其操作的 正确性,它应当是原子操作,即原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 ●设备独立性:指用户设备独立于所使用的具体物理设备。即在用户程序中要执行I/O操 作时,只需用逻辑设备名提出I/O请求,而不必局限于某特定的物理设备。

●文件的逻辑结构:又称为文件逻辑组织,是指从用户观点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它可分 为两类:记录式文件结构,由若干相关的记录构成;流式文件结构,由字符流构成。 ●树形结构目录:利用树形结构的形式,描述各目录之间的关系。上级目录与相邻下级目 录的关系是1对n。树形结构目录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和系统的要求。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 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的集合。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I/O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 ●位示图:它是利用一个向量来描述自由块使用情况的一张表。表中的每个元素表示一个 盘块的使用情况,0表示该块为空闲块,1表示已分配。 ●置换策略:虚拟式存储管理中的一种策略。用于确定应选择内存中的哪一页(段) 换出 到磁盘对换区,以便腾出内存。通常采用的置换算法都是基于把那些在最近的将来,最少可能被访问的页(段)从内存换出到盘上。 ●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和编程人员的界面和接口。包括程序接口、命令行方式 和图形用户界面。 ●死锁: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的作用,这些进程将永远不 能再向前推进。 ●文件系统:OS中负责管理和存取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负责文件的建立,撤消,存入, 续写,修改和复制,还负责完成对文件的按名存取和进行存取控制。 ●进程: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 立的基本单位。 12.wait(s)原语 wait(s) :Begin Lock out interrupts; s = s – 1; If s < 0 then Begin Status(q) = blocked; Insert(WL, q); Unlock interrupts; Scheduler; End Else unlock interrupts; End 13.链接文件 逻辑文件中的不同记录可以存储在离散的磁盘块中。每个盘块中都设置了一个指向下一个盘块的链接指针,用这些指针可将一个文件中的所有盘块拉成一条链,而在文件控制块中的“文

数据库名词解释

数据库名词解释 1.数据库: 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将相关的数据组织在一起,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可为多个用户共享,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 2.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具有数据定义,管理和操纵功能的软件集合。 3.数据库系统3级模式体系结构: 外模式又称用户模式或子模式,对应于用户级,是某个或几个数据库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的数据视图。 概念模式又称模式或者逻辑模式,它是介于内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层次,与结构数据模型对应,由数据库设计者综合各用户的数据,按照统一的观点构造的全局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总体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或物理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内部表示,它描述了数据的存储方式和物理结构,即数据库的“内部视图”。4.数据库系统两级映射功能 1)外模式与概念模式间的映射 外模式与概念模式间的映射功能,定义了外模式与概念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保证了逻辑数据的独立性,即外模式不受概念模式变化影响。

2)概念模式与内模式间的映射 概念模式与内模式间的映射功能,定义了内模式与概念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保证了物理数据的独立性,即概念模式不受内模式变化影响。 5.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是在计算机系统的意义上来理解数据库系统,它一般由支持数据库的硬件环境,数据库软件支持环境(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开放工具软件,应用程序等)、数据库、开发、使用和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人员组成。 6.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1)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阶段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是数据库设计的最初阶段。 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是设计数据库的整体概念结构,也就是把需求分析结果抽象为反映用户需求信息和信息处理需求的概念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师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把概念模型转换成可由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 4)物理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阶段是针对一个给定的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一个可实现的,有效的物理数据库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的方法。 5)实施阶段:数据库实施阶段是根据物理结构设计阶段的结果,建立一个具体的数据库,将原始数据载入到数据库中,并编写应用系统

第四单元计算机网络常见的操作系统

windos 2003 server实用教程 一、单元目标、任务:任课教师:高鹏 本单元课程标题:常见计算机网络的操作系统 授课班级 10中职5、6班 课时 2 时间 2011.11.15 授课地点 阶教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会正确识别windos2003系列的nos及安装目标 2.能正确识别常规的网络操作系统光盘阅读相关参数 1.掌握常规的网络操作系统的类型 2.了解unix,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背景 3.掌握windos2003 server 的四个版本类型 4.了解操作系统与网路操作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5.掌握nos的常规网络服务项目.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案例1:我系机房的os及os的安装选择. 任务1:常规windos2003 server的识别及分析阅读 任务2:能说出windos2003server的四个版本及适用环境. 任务3:条件充许的情况下使用虚拟机模拟安装windos2003server 参考资料 《windos 2003 server教程》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主编刘宝莲《计算机网络教程实训教程》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主编刘宝莲《计算机技术网络基础教程》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主编严争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 教学 手段 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内容引入 (问题) 以我院网络中心办公系统平台为列引出服务器操作系统 提问法 课件演示 提问 5 分钟

准备 (问题) 为什么服务器不能安装windos xp 操作系统呢” 告知 (教学内容、目的) 告之学生本次课程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1.网络操作系统unix .linux windos实例的历史 2.常规的网络操作系统有哪些?如何选择。 3.Windos server 2003 操作系统的四个版本 讲授法 老师讲学生听 5 分钟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讲解使同学们对常规的网络操作系统有了初步的了解,使同学们对os与nosyoule 正确的了解得区分与应用组成.为后期服务器搭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引入 (任务项目) 教学演示: 1.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2.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3.网络操作系统安装 讲授法

Linux网络操作系统试卷试题下载-样卷doc

Linux 网络操作系统试卷试题下载-样卷.doc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Linux 网络操作系统》试题(B) (适用班级:计网0431、计网0432、计网0433、计网0434) (注意:必须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填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下列服务器软件中哪些不属于MTA ( ) A 、 sendmail B 、postfix C 、qmail D 、imap 2. 是Internet 中主机的:( ) A 、用户名 B 、密码 C 、别名 D 、IP 地址 D 、FQDN 3.负责电子邮件传输的应用层协议是( ) A 、SMTP B 、PPP C 、IP D 、FTP 4. 下面哪个配置选项在Squid 的配置文件中用于设置管理员的E-mail 地址:( ) A 、cache_effective_user B 、cache_mem C 、cache_effective_group D 、cache_mgr E 、cache_dir 5. Apache 主配置文件位于Linux 哪个目录 A 、/etc/httpd B 、/etc/conf C 、/etc/httpd/conf D 、/etc/conf/httpd 6. BIND 主配置文件位于Linux 哪个目录( ) A 、/etc B 、/etc/named C 、/etc/conf D 、/etc/conf/namd 7. Linux 最多可以设置几个DNS 服务器( ) A 、1 B 、2 C 、3 D 、10 8. 请选出创建用户ID 是200,组ID 是1000,用户主目录为/home/user01的新用户user01的正确命令. ( ) A 、adduser -u:200 -g:1000 -h:/home/user01 user01 B 、adduser -u=200 -g=1000 -d=/home/user01 user01 C 、useradd -u 200 -g 1000 -d /home/user01 user01 D 、useradd -u 200 -g 1000 -h /home/user01 user01 9. 如果想加载一个/dev/hdb1的Windows95分区到/mnt/win95目录,需要运行哪个命令( ) A 、 mount -t hpfs /mnt/win95 /mnt/hdb1 B 、 mount -t hpfs /dev/hdb1 /mnt/win95 C 、 mount -t vfat /dev/hdb1 /mnt/win95 D 、 mount -t vfat /mnt/win95 /dev/hdb1 10. 下面哪个命令用来启动X window ( ) A 、startX B 、 runx C 、 startx D 、 xwin 11. 按实现原理的不同将防火墙分为( )三类。 A 、包过滤防火墙、代理服务器型网关防火墙和状态检测防火墙 B 、包过滤防火墙、应用层网关防火墙和代理防火墙 C 、包过滤防火墙、代理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 D 、状态检测防火墙、代理防火墙和动态包过滤防火墙 12. 如何快速切换到用户John 的主目录下( ) A 、cd @John B 、cd #John C 、cd &John D 、cd ~John 13. 系统交换分区的类型代号是:( ) A 、82 B 、 83 C 、0b D 、17 14. 在Linux 操作系统中,命令“chmod -777 /home/abc ”的作用是:() A 、把所有的文件拷贝到公共目录abc 中 B 、修改abc 目录的访问权限为可读、可写、可执行 C 、设置用户的初始目录为/home/abc D 、修改abc 目录的访问权限为所有用户只读 15. 在Linux 操作系统中把外部设备当作文件进行统一管理,外部设备文件通常放在:( ) A 、 /dev B 、/lib C 、/etc D 、 /bin 16. 一台PC 机的基本配置为:主频933、硬盘存储容量40G 、内存128M ,显存8M 。在安装linux 系统时,交换分区大小应为:( ) A 、8M B 、64M C 、128M D 、256M 17. RedHat 下硬盘分区,最多可以有( )个主分区和扩展分区 班级 姓名 学号

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集合。操作系统的特征 1、并发性(Concurrence) 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具有此特性的程序称并发程序。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并发性是指在一段时间间隔内宏观上有多道程序同时运行,但在微观上可能是交替 或顺序运行的。 并行性(parallel)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具有此特性的程序称并行程序。 并行执行意即同时执行。 并行是一种物理的、或微观的同时性概念。 并发是一种逻辑的、或宏观的同时性概念。 单处理机系统不能实现并行,但可实现并发。 多处理机系统既可实现并发,又可实现并行。 2共享性 是指OS与多个用户程序共同使用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 资源共享方式 互斥共享:指某个资源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这种资源称临界资源。 同时共享:指某个资源在一段时间内允许多个进程同时使用。但这里的同时的概念是宏观的,微观上则可能 是交替地对资源进行访问。 3、虚拟性 虚拟是指将一个物理的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前者是实的后者是虚的,是一种感觉性存在,如虚 存、虚网、虚设备、虚文件等。 4、异步性又称:不确定性: 多道程序环境下,进程以独立的、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即为异步运行方式。 但只要运行环境相同,进程虽经多次运行,都会得到完全相同的结果。 注意:并发性和共享性是OS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这两者之间又是互为存在条件的。 1.6 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多道批处理) 分时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前三个为基本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 1.7 操作系统的功能 1、处理机管理 2、存储管理 3、设备的管理 4、文件管理 5、用户接口 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独立单位。 作业:把一次业务处理过程中,从输入开始到输出结束,用户要求计算机所做的全部工作,称为作业 进程状态间转换 在进程运行过程中,由于进程自身进展情况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这三种基本状态可以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换j 就绪—运行 k 运行—就绪 l 运行—等待

数据库名词解释

1.游标:游标是与某一查询结果相联系的符号名,用于把集合操作转换成单记录处理方式 2.2NF:第二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为第一范式,并且R中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 于R的某个候选键,则称是第二范式模式(注:如果A是关系模式R的候选键的一个属性,则称A是R的主属性,否则称A是R的非主属性。) 3.3NF:第三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是第二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 选键,则称R是第三范式的模式 4.BCNF:BC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是第一范式,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 那么称R是BCNF的模式。 5.无损联接:设R是一关系模式,分解成关系模式ρ={R1,R2...,Rk},F是R上的一个函数依 赖集。如果对R中满足F的每一个关系r都有r=πR1(r)|X|πR2(r)|X|...|X|πRk(r)则称这个分解相对于F是"无损联接分解" 6.保持依赖集:所谓保持依赖就是指关系模式的函数依赖集在分解后仍在数据库中保持不 变,即关系模式R到ρ={R1,R2,...,Rk}的分解,使函数依赖集F被F这些Ri上的投影蕴涵。 7.事务:事务是指一个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什么都做,要么都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 的工作单位,是数据库环境中的逻辑工作单位 8.封锁:封锁就是事务可以向系统发出请求,对某个数据对象加锁,此事务对这个数据对 象有一定控制,而其他事务则不能更新数据直到事务释放它的锁为止。 9.活锁:是指某个事务永远处于等待状态,得不到执行的现象 10.死锁:有两个或以上的事务处于等待状态,每个事务都在等待另一个事务解除封锁,它 才能继续执行下去,结果任何一个事务都无法执行,这种现象就是死锁。 11.串行调度:事务的依次执行称为串行调度。 12.可串行化调度:对于事务集(T<1>,T<2>,?,T),如果一个并发调度的结果与一个串行调度等 价,则称此调度是是可串行化调度。 13.两段封锁协议: 14.超键:在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称为关系模式的超键。(注意,超键是一个属 性集) 15.候选键:不含有多余属性的超键称为候选键。或者是书本P24定义2.4.1 16.主键:被数据库设计者选择出来作为表T中特定行的唯一性标识符的候选键。 17.外键:某个关系的主键相应的属性在另一关系中出现,此时该主键在就是另一关系的外 键, 书本上的定义:如果表T1中任意行的F值的组合,至少包含一个空值或与被引用表T2中为候选键或主键的列集合P的组合值匹配,则列集合F被定义为外键。 18.实体完整性规则:这条规则要求关系中元组在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有空值。 19.参照完整性规则:这条规则要求“不引用不存在的实体”。其形式定义如下:如果属性 集K是关系模式R1的主键,K也是关系模式R2的外键,那么R2的关系中,K的取值只允许有两种可能,或者为空值,或者等于R1关系中某个主键值。 20.第一范式规则:不允许有多值属性和含有内部结构的列。 21.兼容表:R和S有相同的标题,且属性是从相同的域中选择并具有相同的含义,则R和 S是兼容的。 22.投影:删除表上的某些列,包括标题以及对应列上的值。在结果集中只留下重复行的一

网络操作系统重点知识

网络操作系统重点知识 1. ①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集合。 ②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1、并发性2、共享性3、虚拟性4、不确定性 2.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处于何种地位:是硬件层的第一次扩充,是计算机系统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硬件层—操作系统层—语言处理程序层—应用程序层。操作系统的作用: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增强系统的处理能力,充分发挥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方便用户使用。 3. 多道程序设计的硬件基础:①中断系统②通道技术③CPU与通道的通信 4. ①多道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系统中所有资源且尽可能地让它们并行操作。采用通道技术后使CPU从繁琐的I/O操作中解放出来,它不仅能实现CPU与通道并行工作,而且也能实现通道与通道之间、各通道与外设之间的并行。 ②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特点:①多道②宏观上并行③微观上串行。 5. 实现多道程序设计要解决的几个问题:①存储保护和地址重定位。(几道程序共享同一主存)②处理机的管理和调度。(共享同一处理机)③资源的管理与分配。(共享系统资源) 9. ①系统调用:用户在程序中能用访管指令调用的,由操作系统提供的子功能集合,其中每一个子功能称为一个系统调用命令。②用户程序使用系统调用后,为什么能从算态进入管态,返回用户程序后又从管态回到算态(系统调用的实现原理):系统调用中的访管指令的地址码可作为系统调用的功能号,它对应一个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子功能或函数。当用户程序需要调用系统功能时,就在其程序的适当位置安排一条系统调用命令,当执行到该指令时便产生访管中断,中断的硬件装置开始响应中断,保存原来的PSW到内存的固定单元,再从内存的另一个固定单元中取出新的PSW送入PSW寄存器。由于新PSW中已事先设置了系统状态为管态,从而使处理机进入管态,在管态下执行中断处理程序。由于在管态下可以使用特权指令,所以用户要求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就很容易地被完成。中断处理程序结束后,通过恢复旧的PSW到PSW寄存器,于是又可返回到被中断的用户程序,即从管态又回到算态。 10. UNIX的系统调用的两种方式:①直接系统调用②间接系统调用。它们各是怎样处理:①直接系统调用除可使寄存器传递参数外,其它参数都跟在trap指令的后面②间接系统调用跟随trap指令的是一个指向程序数据区的指针。该程序数据区内有一个直接系统调用trap指令,其后跟以除r0外的参数。 11. ①分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按时间划分轮流地使用计算机系统中的某一资源。②分时系统(又称交互作用系统):在一个系统中,如果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分时地使用同一个计算机,这样的系统就称为分时系统,其上的操作系统统称为分时操作系统。UNIX 属分时系统。 ③分时系统的特点:①同时性(可同时操作,共同使用该系统)②独立性(独占感)③及时性(及时响应)④交互性(人机对话)。 调进/调出是实现分时系统的一种主要方式(分时系统实现原理)。(多流调进调出方式) 12. 实时系统分为两类:①实时控制系统(导弹发射)②实时处理系统(预订飞机票)。 设计实时系统要考虑的问题:①实时时钟管理(实时任务、延迟任务)②连续人机对话③过载的防护(任务的随机性)④高可靠性和保证(故障引起的严重后果)。 13.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系统,在用户看来,他所拥有的计算机是一台单独的计算机,而这台计算机是一台功能扩大了的虚拟机。分布式系统的三个基本功能:①通信②资源共享③并行计算。分布式系统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透明性。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可以利用通信交换信息。②各计算机具有相对的自主性或自治性。③具有透明性④具有整体性或协同性。⑤具有坚定性。(任一台故障不会使系统瘫痪。) 14. 分布式系统对资源的管理与集中式系统有何不同? 答:分布式系统对资源的管理采用一类资源有多个管理者的分布式管理方式。分布式管理方式又可分为集中分布管理和完全分布管理两种方式。集中式系统对资源的管理采用一个管理者的方式。 17. 紧耦合与松耦合多处理机系统有何区别? 答: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共享存储器。①紧耦合多处理机系统有共享存储器,所以也称其为共享存储结构多处理机系统。 ②松耦合处理机系统中没有共享存储器,每台处理机都有一个容量较大的局部存储器,所以也称其为分布存储结构多处理机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试题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练习题 2014-05-28 11:29:09| 分类:试题 |举报|字号订阅下载LOFTER客户端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活动目录 2. 域 3. OU 5. 动态磁盘 6.基本磁盘

二、填空题: 1. 操作系用是_____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网络操作系统可以理解为_____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2.网络通信是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其任务是在_____和____之间实现无差错的数据传输。 服务、大型数据库服务等都是典型的_____模式。 4.基于微软NT技术构建的操作系统现在已经发展了4代_____、_____、_____、_____ Server 2003的4各版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rver 2008操作系统发行版本主要有9个,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rver 2008 R2 版本共有6个,每个windows Server 2008 R2都提供了关键功能,这6个版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windows Server 2008 所支持的文件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Windows Server 2008系统只能安装在____文件系统分区。

9. windows Server 2008 有多种安装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环境,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除了常规的使用DVD启动安装方式以外,还有_____、______及_____。 10. 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R2时,内存至少不低于____,硬盘的可用个、空间不低于____。并且只支持_____位版本。 11. Windows Server 2008要管理员口令要求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至少6个符号 2,不包括用户账号名称超过两个以上连续字符; 3,包含____、_____大写字母(A~Z),小写字母(a~z)4组字符中的3组。 12. Windows server 2008 中的_____相当于Windows Server 2003 中的Windows组件。 13. Windows Server 2008 安装完成后,为了保证能够长期正常使用,必须和其他版本的Windows 操作系统一样进行激活,否则只能够试用_____。 14. 页面文件所使用的文件名是根目录下的,不要轻易删除该文件,否则可能会导致系统的崩溃。 15. 对于虚拟内存的大小,建议为实际内存的______。 16. MMC有______和______模式。

数据库名词解释

Dn的子集叫做在域D1,D2,…,Dn上的关系表示为R(D1,D2,…,Dn) ,即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些列,但保留了主码。称这类视图为 模式集合。这种过程叫 此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和管理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包括信息管理要求和数据操作要求 成果 SQL语句嵌入程序设计语言中,被嵌入的程序设计语言成为宿主语言。简称主语言 SQL语句的执行结果,每个游标区都有一个名字 的工作单位 T1封锁了数据R,事务T2又请求封锁R,于是T2等待。T3也请求封锁R,当T1释放了R上的封锁之后系统首先批准了T3的请求,T2仍然等待。然后T4又请求封锁R,当T3释放了R上的封锁之后系统又批准了T4的请求……T2有可能永远等待,这就是活锁的情形。 T1封锁了数据R1,T2封锁了数据R2。然后T1又请求封锁R2,因T2已封锁了R2,于是T1等待T2释放R2上的锁,接着T2又申请封锁R1,因T1已封锁了R1,T2也只能等待T1释放R1上的锁。这样出现了T1在等待T2,而T2又在等待T1的局面,T1 和T2两个事务永远不能结束,形成死锁 (1)实现数据共享;2)减少数据的冗余度;(3)数据的独立性;(4)数据实现集中控制;(5)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6)故障恢复 E—R模型的数据库设计发法,3NF的设计方法, 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40.设有一个记录各个球队队员每场比赛进球数的关系模式 R(队员编号,比赛场次,进球数,球队名,队长名) 如果规定每个队员只能属于一个球队,每个球队只有一个队长。根据以上信息完成如下任务: (1)写出根据该关系模式创建表“比赛情况”的SQL语句;(4分) (2)写出关系模式R的基本函数依赖和主码;(4分) (3)把R分解成2NF模式集。(2分)

《网络操作系统》习题(DOC)

《网络操作系统》习题 一、填空题 1. Windows Server 2003的标准版本适用于中、小型企业,主要用作服务器,提供各种常见的网络功能,如:文件服务、打印服务、通信服务、Web服务等。 2. 通过查看硬件兼容性列表文件,可以确认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是否与一台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兼容。 3. 在检测软件兼容性时,需要在winnt32.exe命令后附加的参数为checkupgradeonly 。 4. Windows Server 2003支持的文件系统格式有:FAT、FAT32和NTFS 。 5. 在Windows Server 2003中,NTFS 文件系统格式支持文件加密。 6. 为了能够实现网络通信,管理员需要为计算机上的网卡等网络设备设置TCP/IP参数,包括:IP 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 7. 在安装硬件设备时,一般需要同时安装这个设备的驱动程序,该程序一般由硬件设备的开发厂商提供。 8. 对于即插即用的硬件设备,Windows Server 2003能够自动检测并进行安装。 9. 对于非即插即用的硬件设备,只能由用户手工安装。 10. 如果希望重新使用一个被禁用的设备,应该对该设备的执行启用的操作。 11. 在工作组中,每台计算机均把自己的资源信息和安全信息存放在本地的SAM或安全账户管理数据库中。 12. 在工作组中的一台计算机上所创建的用户账户,被称为本地或本机用户账户。 13. 在网络中工作、使用网络资源的人被称为用户。 14. 如果一个员工长时间不工作,那么为安全起见,管理员应该将他的用户帐户禁用。 15. 在一个工作组中,每台Windows计算机的内置管理员或Administrator 帐户能够在本地计算机的SAM数据库中创建并管理本地用户帐户。 16. 在Windows计算机上不能对文件实施共享,而只能对文件夹实施共享。 17. 管理员在对文件夹实施共享之后,必须设置权限,这样才能保证用户访问共享文件夹的安全。 18. 当创建共享文件夹时,如果在它的共享名的后面附加一个

网络操作系统考试试题库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1分) 1、在操作系统中存在许多同时的或者并行的活动,这种特征称为(C) A、共享性 B、虚拟性 C、并发性 D、不确定性 2、用于连接磁带、磁鼓和磁盘等快速设备,以成组方式工作的是(D) A、字节多路通道 B、数组多路通道 C、控制器 D、选择通道 3、在静态下运行的操作系统程序中,只能在管态下执行而不能在算态下执行的特殊机器指令是(A) A、特权指令 B、系统调用指令 C、陷阱指令 D、访管指令 4、分时系统中,每个用户都有一种独点感,感到该系统好像为我一个用户在服务,这种特征是(B) A、同时性 B、独立性 C、分时性 D、交互性 5、在紧耦合多处理机系统中,处理机间实现相互通信的机制是(B) A、消息传递机制 B、共享主存 C、环形网络 D、总线网络 6、把操作系统分成若干进程,其中每个进程实现单独的一套服务,这种服务模式是(C) A、对象模式 B、对称多处理机模式 C、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D、对等模式 7、进程从运行态进入就绪态的原因可能是(A)

A、时间片用完 B、被选中占有处理器 C、等待的I/O操作已完成 D、等待I/O操作 8、能够按照变化的情况对各种进程的优先级进行适当地调整,这种进程调度算法是(D) A、静态优先级算法 B、时间片轮转算法 C、先来先服务算法 D、动态优先级算法 9、在具有多线程机制的操作系统中,处理机调度的基本单位是(B) A、进程 B、线程 C、字节 D、块 10、为了加快查表速度,在地址变换机构中加入一组高速寄存器,这些寄存器连同管理它们的硬件构成了一个容量较小的存储器,称为(C) A、主存储器 B、辅助存储器 C、联想存储器 D、Cache 11、进程间的互斥是指进程间在逻辑上的相互关系是(D) A、调用 B、联接 C、直接制约 D、间接制约 12、在基于消息传递通信机制中,其核心成分是(A) A、通信原语 B、函数 C、参数 D、程序 13、根据通信协议来控制和管理进程间的通信的软件是(C) A、网络操作系统 B、网络传输软件 C、网络通信软件 D、网络应用软件 14、以虚拟软盘方式实现硬盘共享的软件必须具有四方面的功能,即盘卷管理、安装管理、信号量管理和(B)

数据库中一些常用的名词解释

◆DB:数据库(Database),DB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 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DBS: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的每个实体最多只能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好么实体集E1对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N”。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N”。 ◆数据模型: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它可分为两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它是独门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 ◆结构数据模型:它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这类模型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所以称为“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应包含: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它主要有:层次、网状、关系三种模型。

Linux网络操作系统试卷试题下载-样卷doc

Linux 网络操作系统试卷试题下载-样卷.doc https://www.doczj.com/doc/7617858731.html,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Linux 网络操作系统》试题(B) (适用班级:计网0431、计网0432、计网0433、计网0434) (注意:必须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填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服务器软件中哪些不属于MTA ?( ) A 、 sendmail B 、postfix C 、qmail D 、imap 2. https://www.doczj.com/doc/7617858731.html, 是Internet 中主机的:( ) A 、用户名 B 、密码 C 、别名 D 、IP 地址 D 、FQDN 3. 负责电子邮件传输的应用层协议是( ) A 、SMTP B 、PPP C 、IP D 、FTP 4.下面哪个配置选项在Squid 的配置文件中用于设置管理员的E-mail 地址:( ) A 、cache_effective_user B 、cache_mem C 、cache_effective_group D 、cache_mgr E 、cache_dir 5.Apache 主配置文件httpd.conf 位于Linux 哪个目录? A 、/etc/httpd B 、/etc/conf C 、/etc/httpd/conf D 、/etc/conf/httpd 6.BIND 主配置文件named.conf 位于Linux 哪个目录?( ) A 、/etc B 、/etc/named C 、/etc/conf D 、/etc/conf/namd 7.Linux 最多可以设置几个DNS 服务器?( ) A 、1 B 、2 C 、3 D 、10 8.请选出创建用户ID 是200,组ID 是1000,用户主目录为/home/user01的新用户user01的正确命令. ( ) A 、adduser -u:200 -g:1000 -h:/home/user01 user01 B 、adduser -u=200 -g=1000 -d=/home/user01 user01 C 、useradd -u 200 -g 1000 -d /home/user01 user01 D 、useradd -u 200 -g 1000 -h /home/user01 user01 9.如果想加载一个/dev/hdb1的Windows95分区到/mnt/win95目录,需要运行哪个命令( ) A 、 mount -t hpfs /mnt/win95 /mnt/hdb1 B 、 mount -t hpfs /dev/hdb1 /mnt/win95 C 、 mount -t vfat /dev/hdb1 /mnt/win95 D 、 mount -t vfat /mnt/win95 /dev/hdb1 10. 下面哪个命令用来启动X window ( ) A 、startX B 、 runx C 、 startx D 、 xwin 11. 按实现原理的不同将防火墙分为( )三类。 A 、包过滤防火墙、代理服务器型网关防火墙和状态检测防火墙 B 、包过滤防火墙、应用层网关防火墙和代理防火墙 C 、包过滤防火墙、代理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 D 、状态检测防火墙、代理防火墙和动态包过滤防火墙 12. 如何快速切换到用户John 的主目录下?( ) A 、cd @John B 、cd #John C 、cd &John D 、cd ~John 13. 系统交换分区的类型代号是:( ) A 、82 B 、 83 C 、0b D 、17 14. 在Linux 操作系统中,命令“chmod -777 /home/abc ”的作用是:() A 、把所有的文件拷贝到公共目录abc 中 B 、修改abc 目录的访问权限为可读、可写、可执行 C 、设置用户的初始目录为/home/abc D 、修改abc 目录的访问权限为所有用户只读 15. 在Linux 操作系统中把外部设备当作文件进行统一管理,外部设备文件通常放在:( ) A 、 /dev B 、/lib C 、/etc D 、 /bin 16. 一台PC 机的基本配置为:主频933、硬盘存储容量40G 、内存128M ,显存8M 。在安装linux 系统时,交换分区大小应为:( ) A 、8M B 、64M C 、128M D 、256M 班级 姓名 学号

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操作系统概论 脱机输入/输出 具体的输入/输出不需要在主计算机上进行的方式也称“脱机输入/输出” 批处理 作业是由操作系统成批地进行处理,操作系统能自动地从输入池读入下一个作业,并予以运行和输出,如此直到整批作业全部处理完毕。 SPOOLING 由操作系统将磁盘模拟为输入/输出设备的处理方式称为SPOOLING(Simultaneous Peripheral Operating On Line),即“并行的外部设备操作联机”,也称“假脱机”。SPOOLING 系统是以磁盘为几乎无限巨大的缓冲区来解决低速的I/O设备与高速的CPU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分时系统 为了降低交互式系统的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的比率,系统通过多台终端同时向很多用户提供运行环境,这种分时系统就能以合理的成本向用户提供交互式使用计算机的方便。 多路性 一台主机可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终端用户可以同时使用计算机,共享系统的硬软件资源。交互性 用户能与系统进行对话。在一个多步骤作业的运行过程中,用户能通过键盘等设备输入数据或命令,系统获得用户的输入后做出响应,显示执行的状况或结果。 实时操作系统 是一种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对输入进行快速处理并做出响应的计算机处理系统 多处理机系统

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可具有多个CPU或处理机。一般用微处理器构成阵列系统,其运算速度可以达到上万亿次, 分布式操作系统 分布式系统是一种多计算机系统,这些计算机可以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拥有不同的软硬件资源,并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具有独立执行任务的能力。分布式系统具有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它可以把一个大任务划分成很多可以并行执行的子任务,并按一定的调度策略将它们动态地分配给各个计算机执行,并控制管理各个计算机的资源分配、运行及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以协调任务的并行执行。以上所有的管理工作对用户都是透明的。 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是指用数据通信系统把分散在不同地方的计算机群和各种计算机设备连接起来的集合,它主要用于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特别是软件和信息共享。 作业:请求计算机完成的一个完整的处理任务称为作业,它可以包括几个程序的相继执行。一个复杂的作业可由多个作业步组成,如编译、运行、打印一个程序的全部工作是一个作业,其中相对独立的每一部分称为作业步。 进程(不支持线程的进程):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活动,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可并发执行的独立单位。 并发:并发是指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计算机系统内存在着多个程序活动。并发是从宏观上(这种“宏观”也许不到一秒的时间)看多个程序的运行活动,这些程序在串行地、交错地运行,由操作系统负责这些程序之间的运行切换,人们从外部宏观上观察,有多个程序都在系统中运行。 虚拟:例如操作系统将一台互斥共享设备虚拟成同时共享设备。 共享:共享是指多个用户或程序共享系统的软、硬件资源。 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指的是使用同样一个数据集的同一个程序在同样的计算机环境下运行,

数据库名词解释整理

数据库名词解释整理 1.DBMS:把企业数据以记录的形式在计算机中保存起来的一种软件产品 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保护、数据维护、数据字典 2.层次数据模型/分级数据模型 层次数据模型中数据以树状结构组织 不同类型的记录通过层次结构相互联系 3.网状模型 某一级的一个记录集合在上一级中可能对应两个不同的包含层次 4.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被定义为表,通过键连接两个表,受关系规则约束。 (对象—关系模型是关系模型的扩展。) https://www.doczj.com/doc/7617858731.html,ER数据库用户 DBMS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缺乏经验的用户可以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这种类型的用户被称为“END USER”最终用户。 (1)Native user 初级用户 通过鼠标(monus)访问数据库 (2)Casual user 临时用户 通过SQL交互式语言访问数据库 (3)Application programmer 应用程序员 用嵌套式编程语言访问 (4)DBA数据库管理员 用SQL语句访问DBMS 6.数据模型 一个数据库模型或者数据库模型是一组描述如何用计算机化的信息表示现实中数据的定义。 7.数据库命名术语 A:表、列、行 B:关系、元组、属性 8.数据库 数据库是表或者说是关系的集合。(数据库是相关信息的集合,用一组表来表示) 9.数据库模式 表的标题被称作关系模式,即组成关系的属性的集合。 数据库的所有关系模式的集合构成了数据库模式。 表的航集合,也就是元组集合,被称作表的内容;表的行数被称为表的基数。 10.关系 关系是一种数学结构,被定义为一个笛卡尔集的子集,即符合条件的笛卡尔积中的元素为相关的。表中每一行都与不同的列上的值相关联,所以表中的行的完整集合才被称为一个关系。 11.关系规则 规则1 第一范式规则 在定义表中,关系模型不允许含有多值属性(重复字段)和含有内部结构的列,遵守这样规则的表被称为第一范式。 规则 2 只能基于内容存取行规则 说明航是没有次序的,只可以通过行的内容,即每一列中所存在的属性值来检索行。 规则3 行唯一性规则 要求关系中的任何两个元组(表中的行)的值在同一时刻不能是完全相同的。

《网络操作系统》考试试卷A卷与参考答案

《 网络操作系统 》考试试卷 2010 — 2011 学年度 第 二 学期 适用班级:10计算机1班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 1.以下不属于Windows 2000的产品( ) A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B .Windows 2000 Server C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Server D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2.以下不属于Windows 2000的特性( ) A .多任务 B .即插即用 C .热插拔技术 D .远程安装服务 3.Windows 2000新增特性有磁盘配额、磁盘碎片整理和( )等 A .索引服务 B .Ntfs 文件系统 C .动态磁盘格式 D .活动目录 4.以下哪个选项对管理员组的成员具有计算机完全控制权限( ) A .Power Users B .Users C .Administrator D .admin 5.网络基本架构元素中内部网的英文是( ) A .Internet B .extranet C .Network D .intranet 6.以下哪个分区格式支持60GB 分区或以上( ) A .FAT B .FAT32 C .NTFS D .以上全是 7.基本磁盘分区一般包括( ) A .主分区和扩展分区 B .系统分区和磁盘分区 C .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D .主分区和逻辑分区 8.DFS 包括独立 DFS 根和( )根 A .域DSF 根 B .域DFS 根 C .DFS 根 D .域根 9.DHCP 英文是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的简写,那中文是( ) A .动态主机协议 B .主机配置协议 C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 .主机动态配置协议 10.DHCP 动态配置TCP/IP 的优点( ) A .安全可靠 B .降低管理IP 地址的负担 C .有利于DHCP 租约时间更新 D .以上都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