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传承的乡村公共空间营造思考

  • 格式:docx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文化传承的乡村公共空间营造思考

乡土文化蕴含着地方优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在凝聚人心、淳化民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乡村村民家园情怀和集体意识的催生剂和触发器。

近年来,国家对乡土文化的关注度持续攀升,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乡村公共空间历来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在城镇化发展以及乡村建设的快速

推进中,其公共性不断减弱,以及承载的乡土文化特性也逐渐丧失……因此,重新激活公共空间的乡土文化传承功能在当下乡村的物质空间建设中变得极其紧迫。

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乡村公共空间的演变历程,剖析当今乡村公共空间在建设层面存在的问题,以乡土文化传承为视角,探索了乡村公共空间的营建策略,以期为乡村建设中发挥公共空间的重要价值、传承地方文化提供思考与借鉴。

乡土文化概念解析

1、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在农村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世代传承的、内容丰富的、系统多样的文化脉络,不同的学者对其也有不同的理解与看法。刘春兰认为乡土文化是农民群体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特定区域的共性文化积淀;苏日娜认为乡土文化是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李维、张体敏认为乡土文化是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和。

我们所探讨的“乡土文化”主要是指农村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民俗风情、古建遗存、生活理念、传统技艺等,其通常蕴含于乡土物质实体之中,并成为当地居民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对提高村落凝聚力有着重要作用。

2、乡村公共空间对于乡村的公共空间,城乡规划学科的戴林琳,徐洪涛认为乡村公共空间是作为容纳村民公共生活及邻里交往的物质空间,是村民可以自由进入,开展日常交往、参与公共事务等社会生活的主要场所;社会学学科的曹海林指出乡村公共空间是指社会内部业已存在的一些具有某种公共性且以特定空间相对固定下来的社会关联形式和人际交往结构形式。

今天所讨论乡村公共空间是以承载村民的日常交往、民俗节庆等公共活动为主的,具有村庄记忆,体现乡村秩序的物质空间载体。包含村口、街头、(老)树下、河边、广场、祠堂、庙宇等,此外还有各种乡村民俗节庆、婚丧嫁娶等仪式场合。

新农村推进下的空间再生

为响应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政策方针,地方政府再次作为公共空间建设的主导力量,造成了空间场所的使用者不再是空间的创造者,公共空间的营造成为政府的单向创造。然而,政府及其委托的规划设计单位缺乏对乡村的深入了解,大多只是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简单化、机械化的设计,使得大部分公共空间成为乡村的摆设。村民作为空间的主要使用者只能被动地接受,致使空间的营造与村民的传统生活习惯相脱离,其所承载的乡土文化再次逐渐消失。

1、政府乡土观念的物化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关注持续深入,地方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央的工作精神,全力开展乡村建设活动,但乡村建设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进而缺乏了与村民的民主协商、反复讨论,最终导致把政府部门的主观建设模式强加给乡村。由于乡土文化的地域性、独特性,主观的空间建设模式往往与之难以融合,使快速建成下的公共空间成为乡村的纯粹符号,缺乏精神内涵。

2、设计对乡土文化的泛化公共空间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乡村量大面广,设计周期短,致使规划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缺乏充分的调研,设计结果往往不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比如,公共建筑、公共广场等大多以村委会为核心进行建设,空间形式规整呆板,并且该种规划设计在多数村庄被当做“范式”进行复制。

此外对于一些文化景观、文化符号更是不加改变地相互套用,致使公共空间缺失了当地传统乡土文化特色,与本村的地域特征毫不相符,乡土文化的特征逐渐趋于“统一化”。村庄公共空间逐渐变得“零识别”,村民的归属感也正逐渐消失。

3、乡土文化运用缺乏创新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乡土文化的关注逐渐提升,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也考虑了乡土文化对公共空间的影响,但大多村庄在公共空间营造中缺乏创新性思考。

例如,对于承载乡土文化的公共空间在当代建设中只是简单的复原及保护,对一些文化景观符号更是在空间中直接还原与罗列,便造成了新旧空间及新旧景观之间风貌难以协调,并且该种缺乏创新性的文化传承方式也难以满足现代村民的使用需求。

基于乡土文化传承的空间营造策略

1、文化定桩确立乡土物质“文化定桩”指通过对地方各类型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提炼,确定乡村物质空间和精神内涵的主题,以统领乡村产业经济、社会文化和空间环境的各项实践。由于乡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根植于广大乡村,这些文化理念反映了当地村民在生活、审美、道德、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共同精神追求,具有原生、本土等特征。

因此在乡村公共空间建设时,首先要确定文化特质,凝练村庄定位,将村庄的乡土文化特征融入到公共空间的建设中来,进而改善目前乡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现象,为百姓营造具有精神归属感的宜居家园。

2、空间格局重构乡土场景空间承载着村民的乡愁,是公共空间营造的灵魂,基于村落旧有公共空间或着重要节点进行乡土场景重构,是激发村民的乡土回忆,唤起其家园意识的重要途径。但乡土场景重构并不是对旧有空间的简单复原,要注重原真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比如,公共空间营造过程中,可整体保留其传统的建设风格与布局,并对其特别有价值、有故事的构筑物进行保留,对不合理之处进行适当优化,同时融入现代景观及功能元素以满足当代村民的使用需求。此外,重构乡土场景的同时要努力把握“新”与“旧”之间的平衡点,使其既能够展现空间格局、思想情感、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乡土内容,又能够不失现代色彩。

3、视觉逻辑诠释乡土秩序视觉逻辑作为公共空间的核心,往往通过入村标识、景观节点、公共厕所等构建,其对提高公共空间的观感品质与空间秩序十分重要,并且其对空间秩序的构建,能有效地表达乡村社会秩序,是维持当地乡土秩序的重要力量。此外,承载乡土秩序的视觉逻辑还能培养农民群众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自豪感。打造承载乡土秩序的视觉逻辑,首先需要对当地的乡土生活理念、价值观念等加以总结与提炼,然后在视觉逻辑的构建过程中进行物质化表达,使村民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充分感受,进而使乡土秩序得以充分诠释。

4、营造要素培育乡土精神营造要素作为公共空间营造的基本要素,在培育乡土精神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营造要素包括公共空间营造过程中的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通常包含建设材料、植物景观等;非物质要素包含营造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