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后复习资料(世界遗产)

课后复习资料(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遗产”景观赏析》课程作业

第一章“世界遗产”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1、《世界遗产公约》诞生和世界遗产组织成立源于保护埃及人类文化遗址的一次国际救援行动——“阿布辛贝勒运动”。

2、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第17次全体会议,76个与会国正式通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迄今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已达到187 个,是全球影响极其深远的国际公约之一。

4、200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正式通《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5、“世界遗产”管理中心评审组由两个专业组织构成:一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二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

6、1979年“世界遗产中心”第一次公布《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截止2014年6月列入该名录的各国濒危遗产地有46处。

7、“文化遗产”入选标准有 6 条;“自然遗产”入选标准有4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入选标准有4条。

8、截止2014年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全球各国(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物质性遗产项目总数有1007 处,其中“文化遗产”景观有779 处(含“文化景观”);“自然遗产”景观有197 处;“文化自然双遗产”景观有31处。

二、名词解释

1、“世界遗产”:指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全人类公认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

2、“文化遗产”:是指具有科学、历史学、美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地带。它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文物、建筑群和各类遗址。

3、“自然遗产”:是指大自然中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学生物学形态、濒危动植物物种栖息地及具有科学、美学和保护价值的地区。

4、“文化自然双遗产”:是专指独特地融合文化与自然因素,并完美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综合性物质遗存。

5、“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国(地)各民族世代相承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杰出价值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庙会、歌圩、传统节日庆典等)。

6、“文化景观遗产”:是指“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主要涵盖⑴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园林、宗教或纪念性建筑);⑵有机进化景观(化石或残遗物);⑶关联性文化景观(突出自然因素中浓厚的宗教、艺术或文化氛围)。

三、选择题

1、连线优势遗产类别与洲别

2、遗产公约与签署年份

文化遗产最多亚太《濒危世界遗产公约》

1972

自然遗产最多欧洲《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979 双重遗产最多美洲《保护世界遗产公约》2003

四、简答题

试述“世界遗产”在全球分布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

“世界遗产”在全球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地区、类别、保护能力不平衡。

1、遗产地区分布不平衡:

遗产地高度集中于欧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稀少。不仅两极圈内没有遗产地,而且尚有30个缔约国没有一项遗产入围名录。

2、遗产类别数量不平衡:

欧亚洲文化遗产比例高;非洲美洲大洋洲自然遗产比例高。

3、遗产地保护能力不平衡:

欧美澳洲发达国家保护能力较强,亚非洲及拉美贫穷国家则较弱。

截止2015年6月德国波恩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全球各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物质性遗产项目总数达1031个,分布在全球163个国家。目前全球187个国家加入《世界遗产公约》。

1031处物质性“世界遗产”景观中,“文化遗产”景观802处(含“文化景观”39处);“自然遗产”景观197处;“文化自然双遗产”景观32处。

第二章中国“世界遗产”景观概况

一、填空题

1、1985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该组织第89个成员

国。

1987年中国申报第一批“世界遗产”项目,并全部获得成功,共有6项。

2、截止2015年6月中国拥有文化遗产27处;文化景观遗产4处;自然遗产10处;文化自然双遗产4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36 项(含急保名录项目),是全球同时拥有5种世界遗产景观类别的唯一国家。

3、中国以总数45处世界遗产,名列全球第2名,雄居亚洲第一。

4、中国“世界遗产”景观品质优异,“达标”项数多,其中最突出的双重遗产代表是泰山;文化遗产代表是莫高窟;自然遗产代表是三江并流、南方喀斯特、三清山。

二、选择题(连线题)

1、遗产地与景观类别

2、遗产地与景观类型

莫高窟古典园林武夷山非物文化遗产三江并流古代城池五台山自然遗产

孔庙孔府孔林祭祀坛庙三清山文化景观遗产颐和园宗教建筑丽江古城双重遗产

高句丽王城王陵独特地貌长调民歌文化遗产

三、简答题

试述中国“世界遗产”景观特色和具体景观类型。

答:

中国“世界遗产”景观特色集中体现在5个方面:

(1)景观类别齐全:同时拥有5种遗产类别的国家之一;

(2)文化特色浓郁:77.8%(35/45个)遗产项目有“文化”因素;

(3)自然遗存独特:拥有“自然遗产”所有类型,自然因素“价值突出”;

(4)双重遗产最多:并列全球第一,跟澳大利亚同为4项。

(5)景观品质优异:“达标”项数多,含金量高。其中泰山、莫高窟、三江并流、中国南方喀斯特、三清山是最突出代表。

中国45处“世界遗产”景观,可分为14种具体类型:遗址陵墓、古代工程、坛庙宫殿、古典园林、宗教龛窟、宗教山岳、历史建筑、古城古村;文化景观;名山秀岳、绝美地带、独特地貌、演化例证、濒危物种。

第三章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景观

一、填空题

1、1929年12月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在龙骨山北坡洞穴发现第一具猿人头盖骨化石,距今约69万年前,命名为“北京人”。

2、作为“文化遗产”项目,殷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遺址。

3、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是忽必烈开创元朝之基,也是融合游牧民族和汉民族文化特色的草原都城。

4、长城是冷兵器时代世界上修筑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保留至今的国家军事防御城墙体系。

5、秦始皇陵的发掘,其考古价值可与埃及金字塔、古希腊雕塑相媲美,

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6、明朝3处皇家陵区是明孝陵、明显陵和明十三陵。清朝3处皇家陵区是盛京三陵和清东陵、清西陵。

7、都江堰是世界上唯一留存年代最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综合性水利工程,也是“天府之国”富庶之源。

8、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用于“祭天”“祈谷”的祭坛,主要建筑物有“圜丘坛”和“祈谷坛”及“祈年殿”。

9、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是历朝历代统治者和民间祭祀孔子活动的“圣地”。

10、颐和园是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丰富的皇家御苑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11、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为苏州“四大名园”,分别代表了中国历史上宋、元、明、清四朝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的最高艺术水平。

12、外八庙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外围,建筑物藏汉蒙民族风格鲜明,巍峨壮观,富丽堂皇,是我国寺庙园林建筑瑰宝。

13、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鸣沙山,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其造型艺术特色突出,集中体现在壁画、龛窟建筑、彩塑等方面。

14、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伊阙山下,是魏唐皇家开凿的大型石窟寺群。它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也折射出魏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时尚。

15、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武周山,是北魏皇家石窟艺术典范,在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里程碑作用。

16、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大足境内,是汇集中国佛、道、儒“三教”造像艺术精华,以

鲜明“民族化”和“生活化”为特色的中国晚期石窟艺术杰出代表。

17、青城山是我国著名道教“圣地”,山中道观所供奉的“主尊”为“玄武神”;其次是道教“三清”、“四御”、“三官”等诸神灵。

18、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是藏族建筑艺术杰出代表。

19、作为“华侨文化典范之作”,开平碉楼与村落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体现出“亦中亦西”“亦土亦洋”的建筑风格,

20、福建土楼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大型夯土山村民居建筑,堪称东方建筑文明的一颗璀灿明珠。

21、位于中原地区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用于祭祀、科学、技术及教育活动的最佳典范之一, 其建筑类型之多、历时之久、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世所罕见。

22、平遥古城是中国北方明清时期县城的实物标本,其规划、布局和建筑具有符合封建礼制(“左祖右社”、“文武相衬”)的特点。

23、2000多年前修筑于吉林省集安城的一对“附和式王城”是高句丽少数民族政权早中期都城,开创了中世纪东北亚地区都城建筑模式的先河。

24、丽江古城是全世界第一处以“常民生活空间”认可的文化遗产。古城依山顺水的科学布局和纳西民居的独特形制,体现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是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最为科学的典范之一。

25、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遗产,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见证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以至远东地区的发展,是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独特反映。

26、西递、宏村是皖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至今保留着明清时期完整的村落原型格局,祠堂、牌楼和民居,独具徽州地域特色。

27、作为中国“文化景观遗产”代表,庐山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

28、作为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位列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享有“清凉圣境”美誉。

29、作为中国各阶层人士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杭州西湖是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名湖,曾对日本韩国的园林设计产生过重大影响。

30、2015年夏最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是龙门石

窟。

二、选择题(连线题)

1、明朝帝王“陵号”与墓主帝名3、曲阜三孔景观地名与景观功能

明孝陵朱棣孔林祭祀孔子庙宇

长陵朱祐杬孔庙孔子及其子孙墓地

显陵朱元璋孔府孔子后裔私宅官署

2、苏州园林与造园文化名人4、“外八庙”景观建筑与景观别名

拙政园欧阳修须弥福寿之庙俗称“大佛寺”

沧浪亭倪云林普宁寺俗称“班禅行宫”

狮子林文征明普陀宗乘之庙俗称“小布达拉宫”

5、苏州园林景名与园主人名

6、苏州园林景名与园林类型

拙政园王献臣(明)拙政园贴水园

留园宋宗元(清)退思园山水园

网师园任南生(清)环秀山庄水景园

沧浪亭天如禅师(元)网师园山景园

狮子林苏舜钦(宋)

退思园刘恕(清)

7、清朝帝王“陵号”与墓主帝名8、大足石刻窟群地点与宗教造像主题

孝陵(清)玄烨(康熙)石篆山佛教造像(释祖)

景陵(清)胤禛(雍正)南山道教造像(老子)

裕陵(清)福临(顺治)宝顶山儒教造像(孔子)

泰陵(清)弘历(乾隆)北山佛教造像(观音)

三、简答题

1、试述北京故宫建筑布局整体特征和建筑特色。

答:

建筑布局:

1)三朝五门,殿院递进。

2)中轴对称,左祖右社。

3)前朝后寝,面朝后市。

建筑特色

(1)帝王宫闕,民族风格;(2)中轴布局,左右对称;(3)红墙黄瓦,雕梁画栋;(4)高台基,大屋檐,多圆柱;(5)屋顶多样,屋脊装饰丰富。

2、试述重庆大足石刻特色及其体现和景观价值。

答:

大足石刻的特色,集中体现在6个方面:

1、规划布局上,宏观与微观、宗教与艺术、科学巧妙结合;

2、题材选择上,反映“世俗信仰”,惩恶扬善、规范行为;

3、审美情趣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重鉴戒”的审美要求;

4、造型技巧上,运用“写实”“夸张”,刻画人物“传神”“写心”;

5、表现手法上,突破宗教塑像程式,神像人化,极富中国特色。

6、艺术形式上,追求浓厚纯朴,将石窟艺术“生活化”;

大足石刻景观价值

大足石刻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传统审美思想和情趣的石窟艺术典范。

大足石刻以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展示了9-13世纪中国石刻艺术风格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不仅有规模巨大的佛教造像和体系完整的道教造像,还有罕见的纯儒家造像,而且“三教”、“两教”合一的雕刻很多。作为实物例证,这种石刻文化现象反映出一个重要事实: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儒、道、释从长期既斗争又融合,发展到宋代“三教合流”思想占主导地位:“孔、老、释迦皆至圣”,“惩恶助善,同归于治”。

3、试述北京天坛规划布局特点和建筑艺术及文化内涵。

答:

一、布局特点:整体平面布局,中轴线对称。具体地说,一条轴线;三面坛墙;五组建筑;“北圆南方”。

二、建筑艺术:天坛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物化”的产物。

(1)选址、规划、设计、建筑和营造环境,创造了一种“人天对话”理想氛围。

(2)运用形象(方和圆)、数字(“9”)、色彩(黄蓝绿)等象征手法,满足封建帝王祭祀时对功能和精神的要求。

(3)建筑设计蕴藏奇妙的声学回音原理。在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和圜丘坛天心台,均有“声学回音”现象。

三、文化内涵

1、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坛址方位、圜丘坛石块、宫殿斗拱、“斋宫”古柏等)

2、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祭天”文化。(七星石、“大驾卤薄”仪式)

3、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宇宙观”。(坛墙北高南低、北圆南方)

第四章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景观

一、填空题

1、被当地藏民奉为“神山圣水”的九寨沟,以翠海(湖泊)、叠瀑、彩林、雪峰和藏情“五绝”景色,被世人誉为“童话世界”。

2、位于四川阿坝州的黄龙景区,以巨大地表钙华坡谷滩流和华泉台埂“彩池”为景观特色,享有“人间瑶池”美誉。

3、以奇峰、幽谷、秀水、深林、溶洞“五绝”为景观特色的武陵源,柱峰连绵,恰如“立体”山水画卷,被世人誉为“放大的盆景”。

4、位于四川的“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及栖息地,是生物多样性与特有物种栖息地的全球性典型代表。

5、位于云南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不仅是世界上罕见高山地貌及其演化代表地区的代表,也是欧亚大陆生物群落最富集地区。

6、“中国南方喀斯特”主要由云南石林剑状喀斯特、贵州荔波

水上森林喀斯特和重庆武隆立体喀斯特(天生桥、天坑群、洞穴)组成。

7、位于江西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享有“江南第一仙峰,天下无双福地”的美誉,其山岳风光与道教文化相映成趣,秀比黄山。

8、中国丹霞是由湖南莨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6地联合捆绑申报的,以展示壮观的红色悬崖和天然岩柱、岩塔、沟壑、峡谷和瀑布等一系列侵蚀地貌。

9、云南澄江化石遗址是目前全球保存寒武纪早期海洋古生物最完整的化石群窟。

10、2013年夏最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是中国新疆天山。

二、选择题(连线题)

“自然遗产”景观名称与景观属性(类型)

黄龙绝妙自然地貌

大熊猫及栖息地罕见自然美地带

武陵源濒危动物栖息地

三江并流地质演化例证

第五章中国“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景观

一、填空题

1、中国是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的鼻祖,且拥有双遗产总数并列全球第 1 位,跟澳大利亚同为4项。

2、泰山位于山东泰安县,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文化自然双遗产景观,也是达到“双遗产”标准最多的“世界遗产之尊”。

3、黄山位于安徽南部,以神奇的自然风貌、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美学特征和重要的科学价值,成为象征中国“锦绣河山”的杰出代表。

4、峨眉山位于四川西南部,自然风光“秀甲天下”,“普贤道场”闻名遐迩,动植物资源丰富,地质地貌独特,素有“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美誉。

5、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佛,也是一处人工雕刻的“山川巨观”(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

6、位于福建北部的武夷山,以“丹山碧水、山环水绕”绝妙景观“奇秀甲东南”,不仅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而且是集儒(理)道佛“三教”于一身的历史文化名山。

二、简答题

1、试述“五岳之尊”泰山的人文自然特色和景观价值。

答:

一、人文

1、帝王“封禅祭祀”活动中心

2、“三皇五帝”(伏羲、黄帝、舜、颛顼)诞生地

3、孔子登泰山(孔子登临处、瞻鲁台)

4、“众教之山”(道、佛、儒)

5、人造“登天”御道与古建筑:

岱庙天贶殿、红宫门孔子登临处、经石峪、步天桥中天门、步云桥、十八盘、升天坊南天门、仙人桥天街、碧霞祠、岱顶。

6、历代碑碣和摩崖刻石

泰山刻石共823块,重要的有3处:一是大观峰题壁,崖壁上刻有唐玄宗《纪泰山铭》;二是岱顶《秦刻石》和“五岳独尊”题刻;三是经石峪《金刚经》刻石。

二、自然

1、地层古老,化石丰富

2、高旷雄秀,一览众山小

3、泰山“四绝”:“旭日东升”、“晚霞夕照”、“云海玉盘”、“黄河金带”。观赏泰山日出的绝佳地点为“拱北石”(探海石)。

三、景观价值

泰山以富有美感的自然景观为基础,渗透着区域综合性的人文景观,成为“世界文化自

然双遗产”的鼻祖,也是达到“双遗产”标准最多的“世界遗产之尊”。

泰山的人文“创作”是跟自然景观协调融合的,是根据它的地形特点和封禅、游览、观赏、宗教告示活动的需要而设计的。它的建筑布局重点从“祭地”的社首山至“告天”的玉皇顶,用10千米长的登山盘道,把整个泰山的自然空间进行“创作”,并在“景观带”上形成了两个“空间”:一是泰安城“人间闹市”;二是岱顶“天庭仙界”。

考察专家卢卡斯先生对此评价道:“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了,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上开阔了眼界,这是中国对世界人民的巨大贡献”。

因此泰山成为了全人类公认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精神的载体,实为无价之宝。

2、试述“天下奇山”黄山的人文自然特色和景观价值。

答:

一、花岗岩峰林地貌,“五绝”奇观

1、秀峰——莲花天都光明顶;始信峰、蓬莱三岛、十八罗汉朝南海、石笋矼

2、怪石——飞来石、猴子观海、五老上天都等

3、云海——黄山云海有“奇”“幽”“雄”特征,其中“霞海”最为壮观。

观赏黄山“云海”各有所好:白鹅岭“东海门”观东海;玉屏楼“文殊台”观前(南)海;狮子峰“清凉台”观后(北)海;丹霞峰“排云亭”观西海;光明顶观“天(中)海”。

4、奇松——“迎客松”和蒲团、凤凰、麒麟、卧龙、探海、连理、龙爪、接引、黑虎等10大名松。黄山松是中国独特树种,生命力顽强,有特殊功用。

5、温泉——紫石峰下“朱砂泉”(汤泉)

在黄山上观赏“日出”,首选北海狮子峰“清凉台”。观赏“晚霞”,首选西海丹霞峰“排云亭”。

二、人文内涵丰富

1、黄帝修炼与山名:原名“黟山”,唐代李隆基(玄宗)更名为“黄山”。

2、“黄山画派”:黄山是“自然山水画本”,造就了明清时期以石涛、梅清、渐江为代表的“黄山画派”。

“黄山派”反对董其昌为首的“泥古派”,主张赋予“山水形胜”以“人的品格”,追求“神似”而非“形似”,以物言志。

3、“黄山松”与“徽墨”制作。黄山松烧成木炭,为拈制“徽墨”之上等原料。

4、摩崖石刻与咏颂诗文

黄山摩崖石刻有200多处,其中最大石刻“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刻在青鸾峰崖壁上,每字6平方米。盛唐至晚清,文人墨客留下咏颂黄山的散文数百首、诗词2万余首。

三、黄山景观价值:

黄山集华夏名山之长: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衡山之云、庐山之瀑、雁荡之石、峨眉之秀于一体,被誉为“震旦国中第一奇山”。这里“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是一座罕见的“自然景观大观园”。

作为“师法自然”的“山水画本”,黄山造就了明清之际的“黄山画派”,成为中国“山水画”的摇篮;也是徽州文化、黄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黄山以神奇的自然风貌、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美学特征和重要的科学价值,列入双遗产名录,并成为象征中国“锦锈河山”的杰出代表。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游历黄山之后,赞叹道:“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从此有了“黄山归来不看山”美誉。

第六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一、填空题

1、200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正式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截止2012年12月,全球已有146 个国家缔约加入该公约。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个类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急需保护非物遗产项目”和“最佳实践项目”。

3、截止2011年夏中国公布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共计1028 项,有10大类。

4、截止2013年底中国拥有“非物文化遗产代表作”和“急需保护非物遗产项目”共计36 项,总数名列世界第一位。

5、2001年中国第一批“非物遗产”代表作分别是昆曲艺术、古琴艺术、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中蒙)。

6、昆曲艺术唱腔华丽,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舞台置景完美,在戏曲表演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极高境界,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7、古琴艺术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从形制到曲目,从记谱方式到演奏技巧,都体现了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至高境界。

8、“木卡姆”是信仰伊斯兰教诸民族的一种集歌曲、舞蹈和乐器演奏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它的歌唱内容包含了哲人箴言、文人诗作、先知告诫、民间故事等,是全面反映维吾尔族生活和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

9、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讴歌美丽草原、山川河流、歌颂父母爱情、亲密友谊等的抒情歌曲,由32种旋律构成,大量使用“装饰音”和“假声”,用马头琴或胡琴演奏,悠长持续的流动旋律包含着丰富的节奏变化和宽广音域。

10、2009年端午节被作为中国传统节庆习俗,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名录》。

11、2013年中国最新入选的“非物遗产”代表作是珠算。

12、截止2010年11月,中国有中国活字印刷术、维族麦西热甫、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6项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选择题

“非物遗产”代表作与遗产类别特点

木卡姆艺术口头传统

昆曲艺术传统音乐

蒙古长调民歌表演艺术

古琴艺术传统音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