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九级语文下册第课《出师表》讲学稿无答案新版语文版-精1.doc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九级语文下册第课《出师表》讲学稿无答案新版语文版-精1.doc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九级语文下册第课《出师表》讲学稿无答案新版语文版-精1.doc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九级语文下册第课《出师表》讲学稿无答案新版语文版-精1.doc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九级语文下册第课《出师表》讲学稿(无答

案)(新版)语文版-精1

28《出师表》1

课型:新授

学习目的:

1、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子的翻译。

2、掌握“表”这种文体的特征。

3、疏通文意,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知识链接:

1、关于“表”: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写作背景: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进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两年之后(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

佐刘备,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带领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

模块一:自主学习(独立进行)

陛下

宜付有司论其

临危受命

模块二:交流研讨

内容二:请组长组织组员交流研讨下面重点句子

员以开火车的形式翻译课文,疏通文意。模块三:巩固内化

模块四:当堂训练

重点文言字词积累:

1、一词多义

(1) 遗: 以光先帝遗德()以遗陛下()

(2)行: 必能使行阵和睦()性行淑均()

(3) 能:必能裨补阙漏()先帝称之曰能()

(4)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5)所以: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6) 为: 俱为一体()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众议举宠为督()

(7)以.: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先帝不以.臣卑鄙()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以.弱为强者()

愚以为

..宫中之事()

2、.词类活用

(1)以光.先帝遗德名词用作动词,()

(2)恢弘

..志士之气形容词用作动词,()

(3)此皆良实

..形容词用作名词,()

(4)深入不毛.名词用作动词,()

3、古今异义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今义: (2)诚宜开张

..圣听古义:今义:

(3)未尝不叹息痛恨

..于桓、灵也古义:今义:

(4)臣本布衣

..古义:今义:

(5)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今义:

(6)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古义:今义: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导学案岳麓版必修2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导学案岳麓版必

修2

【温故知新】

1、生产工具的改进史实:

2、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3、小农经济(时间、原因、特点、评价)

4、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标解读】1.知道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2.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学习重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租佃关系的产生。

【学习难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土地制度与政府体制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土地所有制的演变

1.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1)出现:时期

(2)性质:是一种以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3)内容:①“公田”:占有,由集体耕种。

②“私田”:是村让成员的份田,只有。

(4)瓦解:

①时间:时期

②表现:“公田”被,“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土地

③原因: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的发展。

直接原因——各国先后进行的改革

(5)废除: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从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1)形式

①私有土地:由宫廷控制,主要用于君主私人开支。

②私有土地:只限于一家人自己耕种。

③地主私有土地:是其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2)发展

①宋初“田制不立”,“”,两极分化加剧。

②明清时期,经济繁荣,推动私有制发展。

(3)后果: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①危害: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引起社会。

②对策:北魏至唐初统治者实行(了解其基本内容)。

二、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租佃关系的含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他们与佃农新形成租佃关系。

2.租佃关系的发展历程

(1)产生:早在时代,租佃方式就已经出现。

(2)发展: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现象已比较。

(3)普及:自开始,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4)深化: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深化。

3.租佃关系发展的原因

(1)根本: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2)直接:土地兼并。

(3)推动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身份地位的提高。

4.租佃关系的影响

(1)消极:佃农要遭受较重的地租剥削。

(2)积极:在租佃关系下,佃农对地主和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重难点分析】

☆均田制为何不能完全抑制土地兼并现象?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其他原因:土地自由买卖,自耕农的脆弱性。

2、土地兼并的原因、表现、影响及解决

①原因: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

②表现:宋初的“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明清时期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地的田庄具有极强的自给自足性质。

③影响:土地兼并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④解决:统治者采取“均田”“限田”措施。如北魏、隋、唐实施的“均田制"。统治

者还采取“方田’’措施,即清查大土地所有者的实有亩数,并按亩纳税;明清建立之初,统治者采取减免赋役、官府提供耕牛和种子的方式,鼓励小农垦荒,缓和土地兼并的压力。

【例1】封建王朝往往到了中后期,地主土地私有制就不断膨胀,其根源于( )

A.国家授田B.豪强地主力量壮大C.土地兼并D.土地私有

3、租佃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在租佃制下,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佃农与地主之间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唐朝以来,这种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农业生产中的雇佣关系,是指无地或少地者为雇主做雇工,雇主按时间付给雇工报酬。雇工与雇主之间没有契约关系,身分更为自由。

【例2】下列能反映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租佃关系的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B.“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C.“不抑兼并”D.“上半贸银,别以下中者抵租”

4、租佃农和自耕农的区别

(1)背景不同

①前者是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②后者是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以及私有土地出现的产物。

(2)身份、地位不同

①前者是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往往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

②后者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

(3)前途不同

①前者在明清时期与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生产自主权大为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②后者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

【基础练习】

1.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2.战国以后,我国主要的土地制度A.屯田制 B.井田制C.均田制D.土地私有制

3.下列不属于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的是

A.君主土地私有制B、地主土地所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D.租佃制

4.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

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

5.均田制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

A、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B、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C、封建土地国有制

D、封建集体土地所有制

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B.战国时代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

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7.商鞅变法后“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一现

象的根源是

A.土地国有 B.土地集团所有C.土地私有D.商品经济的发展

8.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9.我国古代地主占有大量良田,而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现象始终无法根治,这是因为() A.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存在B.地主势力强大,专制王朝也无法控制

C.土地兼并是正常现象,即使是开明的政治家也会忽略这一现象

【提高练习】

1.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所反映出来的实质问题是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

2.(2013·重庆文综·2)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3.(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

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4.(2012·重庆文综卷·13)《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其表现有() ①战乱频仍②民族矛盾尖锐③刑罚严酷④土地兼并严重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2·全国课标卷·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6.(2010·广东文综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7.(2010·海南单科3)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小农经济的发展B.租佃关系的盛行C.土地的高度集中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8.(2013·四川凉山州一模·1)《左转》为左丘明解释《春秋》而作。书中记载“郤绮夺夷阳五田”、“郤犨与丝矫争田”、“晋郤至与周争堠田”(注:“”部分为人名)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贵族间的争权夺利B.土地日渐私有化

C.地主土地兼并严重D.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冲击

9.(2013·广东广州一模·14)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

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B.抑制土地兼并C.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D.百姓赋税过重10.(2013·广东梅州五华二模·1

3)宋代有人说“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古田千年八百主,如今一年一换家”。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展B.市民阶层崛起 C.城市化程度加深 D.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11.土地制度是农耕社会最主要的生产关系,对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二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贵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到了明清时期,多实行定额地租,佃农所交地租,多的占到收获物的80%。

材料三(今)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辱吏之俦,赢十百金,即奠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什么形式的土地制度?据材料一指出劳动者“卖田宅,鬻子孙”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土地经营方式?明清时期,这种经营方式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1)本题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可从材料一中读取“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可知反映的是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从材料二中“佃农交地租”,可知反映的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原因可从材料中读取“水旱之灾,急政暴赋、有者半贾而

卖,无者取倍称之息”进行归纳。(2)从材料二中“佃农交地租”,判断土地经营方式是租佃经营方式。结合所学知识,从土地兼并、商品经济、农民身份变化等方面归纳原因。

答案:

(1)形式: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原因:天灾、苛政、高利贷盘剥。

(2)方式:租佃经营方式。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商品经济发展;农民身份的提高。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12《为人民服务》学案1(无答案)语文版

学习目标: 1、通过范读、默读、诵读,整体感知课文。 2、掌握本文围绕主题讲了哪些内容。 3、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关链接: 张思德生平及主要事迹介绍——张思德,1915年出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从小是个孤独儿。若难的生活,磨砺出他坚韧的生活。1933年因伤病被编入警卫连,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0月担任中央警卫团战士,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带领战士挖窑烧炭,窑洞即将挖成突然塌方,他奋力救出战士,自己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 张思德的一生是短暂的,他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在他牺牲后3天,中共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向为人民利益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并在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从此“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流传开来,并成为党的宗旨,每个党员和要求进步的同志的座右铭。 模块一:自主学习 模块二:交流研讨学习内容摘记 阅读知识链接,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在横线上写出相应词语的意思。 1、鸿.毛()追悼.会()哀.思() 2、五湖四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死得其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兵简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分组阅读,逐段阅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4、仔细阅读全文,讨论: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是什么?围绕这一主题,演讲者主要讲了哪些 内容?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中形成了一部深厚的教育史。我国古代以四书五经为教育内容;近代引进西方先进思想,中国的教育步入近代化轨道;当今教育愈加完善,但仍存在着许多弊端;展望中国教育前景,在社会的呼吁和教育学专家的努力下进行教育革新。高考制度亟待革新,学生学习需要民主自由,高校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 关键字:中国教育制度发展现状弊端改革方向教育民主 一、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一书中曾指出:“教育的发生就根植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经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有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原始人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在学习制作工具的经验和技术,传递经验中产生了原始教育。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条件成熟;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政治条件具备;文字不断产生,文化积累增加,文化条件形成。在这个背景下,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场所产生。 西周官学制度产生,国学和乡学作为两种主要的学校形式。当时以六艺为教育内容,《礼记·王制》记载:“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当时教育管理的特点是学在官府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等级制度森严;思想上强调以礼治国。这些决定了西周统治者对教育的高度

重视和垄断,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封建官学教育在汉代正式确立。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太学确立,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与此同时以儒家“人学”为理论基础形成中国教育思想,此后经过一代代儒学家的改造和发挥,融合其他学派的教育思想,发展成中国独特的教育学思想体系。提出以“修身为本”的主题思想,追求人格境界,即个人与家庭、国家、社会的和谐,注重教导人自觉修养人格,强调理性自觉原则。采用以学习和修养为基础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教事”至“穷理”安排合理的顺序,及师生共同研讨。 封建教育制度和思想在大一统制度的影响下,形成教育的国家化、政治化和伦理化的传统特色造成了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的权威主义的教育传统,存在着弊端,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和创造性。 近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发生重大转变,先是从欧美输入,后又学习苏联。洋务教育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中国教育开始近代化进程。“五四运动”后,在中共的领导下,教育开启新的历程,为革命培养了先进人才。在输入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学后,我国教育界人士创编了自己的教育学,先后出现了蔡元培、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的思想,他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

关于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的郑校长的种种劣迹

关于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的郑校长的种种劣迹想当初我们都是慕名把孩子送到济南双语实验学校,没想到短短两年不到连续8年的中考冠军学校被郑校长(郑桂琼)一夜之间搞砸了!学生家长、老师都对这位女校长极度不满。 强烈要求济南市活山东省管事的领导,立即撤换这位无能力、无水平的、无素质的女校长。四年级开学至今一个多月,语文老师连续换了7个,除去放假时间,基本四天换一个,郑校长曾亲口对家长说:“一个老师只能教一个班,因为语文老师课时重,精力不够”,但是,没过两天,这位女校长就给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又说一个语文老师可以教两个班!!一个堂堂的校长怎能这样言而无信,为人师表这样说话不算数!! 女校长还说了,她每天晚上给教育局局长打两个小时的电话啊!吃饭也在一起,可见关系一般???!!难怪连安排老师上课的时间都没有啊!她还和区里的领导关系好,难怪告了许多地方都告不倒她!!更为可气的是,家长找校长解决安排老师的问题,我们那丑陋的心灵肮脏的女校长,竟然从下午两点一直到晚上十点都在和家长们捉迷藏!!就是不解决问题!!可怜的孩子们不仅语文老师不固定,就连班主任到底是谁都不知道!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这两个和尚老师互相推诿,使得整个班级秩序混乱不堪,李xx上课吃苹果,可以随便出入教室,大部分学生在说话、打闹。一个四年级的课堂竟然如此混乱!!孩子哪能听到老师讲课啊,老师也常常罢课。语文课老师教孩子唱歌、美术课就到校园里玩——这就是一所名校,现在的情况属实,有据可查! 其实高老师也很为难,身为班主任,实则以傀儡,而冯老师我们承认她有责任心,也很想把这个班级管好,但是她毕竟没有当过老师啊,没经验、没方法,心急也没用啊。我们家长真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当成老师的试验品啊! 举例来说吧:“班里的饮水机里外生浅虫已很长时间两位和尚老师竟然不知道。孩子们每天都不敢喝水,万一虫卵喝到肚子里,后果不堪设想!”通过家长反应,校长才刚刚清洗杀虫。(前后一个月的时间,老师都不知道)你们说这样的班主任称职吗??学校不给安排,我们去了信访办,寄希望于省市领导给我们的孩子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固定的班主任,固定的语文老师(强烈要求)。 更为甚者:四年级二班的语文作业,并不是任课老师批改,而是其他老师批改,这可算是天下奇闻吧!! 这次的语文月考,别的班级的成绩早已公布,而四二班的卷子迟迟不发——因为没人批改卷子!家长就找校长问原因,校长马上就编出成绩,四二班平均成绩85分,学年组第三名.——瞎话都是!!网上公布的三班的95分已经17人,90以上的30多人,更可怕的是校长安排老师欺骗无辜的孩子,说四二班语文成绩全学年第一!多么可恨、可恶的做法啊,这是一个为人师表该做的吗?而学校这次对四二班的卷子判的特别松,该扣分的都没扣,作文基本都满分,错字不扣分,这不是误人子弟吗??难道就没有人能管了吗?难道就让这个嚣张的女人毁掉名校吗??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春》讲学稿3

第9课《春》 学习目标与要求: 1.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能力,背诵这篇文章。 2.学会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描绘春天美景。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的运用。 4.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内容 育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背影》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意是赶得上,文中是“凑热闹”的意思。 :原指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授课时间第八周班级姓名 模块四:当堂训练 一.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赛跑(sài)蝴蝶(dié)睡醒(sh uì) B.筋骨(jīn)抚摸(fǔ)应和(hé) C.烘托(hōnɡ)散落(sǎn)抖擞(sǒu) D.黄晕(yūn)蓑笠(suō)润湿(rùn) 二.根据括号中所给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词语。 (1)山__________(明亮润泽)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__________(欢欢喜喜的样子)张开了眼。 (3)唱出__________(声音抑扬动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三.诗坛品香。 古代诗人也爱写春,请把“春风、春涧、春江、春潮”四个词填入下面的古诗句中。 (1)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月出惊山鸟,时鸣__________中。(唐·王维《鸟鸣涧》) (3)__________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__________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三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五个画面,依次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由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莺啼”,你联想到朱自清在《春》中描写江南春天鸟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五.阅读课文第3、4自然段,回答1~5题。 1.第3段写草,突出了春草的特征的词语是:__________,突出了春草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作者写春花,既有实写,又有虚写,虚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一句中“闹”换成“叫”,意思一样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说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是因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5.第4段作者写春花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观察描写的?突出了春花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中国教育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向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国家制定了多种法律,从不同角度保障人人受教育的权利,其中特别强调少数民族、儿童、妇女和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经过50年的努力,中国的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九年义务教育正在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全国已有91%人口的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和民族教育也得到很大发展;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体系。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也得到广泛开展。 中国1986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法,2006年对该法进行了全面修订。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中国义务教育事业在很多方面取得新进展,已进入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阶段。 一、中国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行政体制 中国实行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在现阶段,基础教育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高等教育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办学的体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行在政府统筹管理下,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 中国教育部是管理中国教育事业的最高行政机构,负责贯彻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教育工作的具体政策,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协调全国各部门有关教育的工作,统一部署和指导教育体制的改革。 1978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和10多项教育行政法规。教育部在职权范围内发布了200多项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第1-2节复习讲学稿

2.1—2.2 学习目的: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加深对无理数和平方根概念的理解。2、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模块一:自主学习 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⑦一个 计算: 模块二:交流研讨

内容一: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讲 同。把你的修改意见在讲学稿上直接写(标注)下来。 模块三:巩固内化 模块四:当堂训练班级姓名 检测内容:§ 2.1—2.2 复习课总第 7 课时— 14 一、基础题 (一)判断题 (1)-0.01是0.1的平方根.………………………………………………………( ) (2)-52的平方根为-5.………………………………………………………()

(3)0和负数没有平方根.………………………………………………………( ) (4)因为 16 1 的平方根是±41,所以 16 1 =± 4 1 .…………………………… ( ) (5)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是互为相反数.………………………( ) (二)选择题 (1)下列各数中没有平方根的数是( ) A.-(-2)3 B.33 C.a 0 D.a 2 +1 (2)2a 等于( ) A.a B.-a C.±a D.以上答案都不对 (3)若正方形的边长是a ,面积为S ,那么( ) A.S 的平方根是a B.a 是S 的算术平方根 C.a =±S D.S =a (三)填空题 (1)49的平方根是_________;;)2 =_________。 (2)144 121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 9 4)2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 (3)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a -2与-2a +7,则a =_________,这个正数是_________。 二、发展题 (1)若9x 2 -49=0,则x =________. (2)若12+x 有意义,则x 范围是________. (3)已知|x -4|+y x +2=0,那么x =________,y =________. (4)如果a <0,那么2a =________,(a -)2 =________. 三、提高题 (1)如果a (a >0)的平方根是±m ,那么( ) A.a 2 =±m B.a =±m 2 C.a =±m D.±a =±m (2)已知a =2,b =3,用含b a ,的式子表示54.0的值.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opic 2 The population in developing coun

Unit 1 Topic 2试卷 (总分 120分 时量 100分钟) 执笔:刘寒燕 审核:_____________ 教研组长: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时间:第2周周_____ 第一部分 听 力 理 解(20分) Ⅰ.听句子,选择正确图片。每个句子读一遍。(5分) 1._____ 2._____ 3._____ 4._____ 5._____ Ⅱ.听对话及问题,选择正确答案。每组对话及问题读两遍。(5分) ( )6.A.The woman. B.The man. C.The woman and the man. ( )7.A.Russia. B.China. C.India. ( )8.A.20%. B.25%. C.30%. ( )9.A.The population of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B.The world’s population. C.Life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 )10.A.He gets up late today. B.His bike is broken. C.The traffic is bad. Ⅲ.听短文,选择正确答案。短文读两遍。(5分) ( )11.Li Lei lives in the city of_____. A.Shanghai B.Beijing C.Guangzhou ( )12.The city’s public transportation is_____. A.excellent B.crowed C.bad ( )13. _____has caused some problems. A.Pollution B.Population C.Cars ( )14.The city’s people are very_____to others. A.rude B.friendly C.bad ( )15.There are many big_____ in the city. A.hospitals B.schools C.cinemas Ⅳ.听短文,选择正确答案。短文读两遍。(5分) ( )16.What’s the program mainly about? A.Schools. B.Happy years. C.Old school friends. ( )17.What’s the name of the first person? A.Elise Crum. B.Elise Crom. C.Elice Crum. ( )18.Where’s Read Park School? A.In North London. B.In South London. C.In West London. ( )19.How long has the first person been at Read Park School? A.For five years. B.For nine years. C.For six years. ( )20.What’s the first person’s telephone number? A.675-2894. B.657-2894. C.657-8924.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运用(55分) Ⅰ.单项选择。(10分) 从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 )1.—Have your parents been to Russia? —Yes. So _____ I. A.do B.have been C.did D.have ( )2.The population of Shanghai is larger than _____ of Shenyang. A.that B.it C.one D.this ( )3.—_____ the population of the U.S.A. in 2020? —It _____ about 296 million. A.What is; is B.What was; was C.How many is; was D.How many …… ……○…………内…………○…………装…………○… ………订…………○…………线…………○………… 姓 名 : 班级 :

第一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名单

第一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名单(共94所) 省教育厅直属(2所): 广东实验中学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广州市(16所): 广东广雅中学 广州市执信中学 广州市第一中学 广州市第二中学 广州市第三中学 广州市第五中学 广州市第六中学 广州市第七中学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 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 广州市培正中学 广州市培英中学 广州市育才中学 广州市真光中学 广东仲元中学 广东番禺中学 深圳市(14所): 深圳中学 深圳实验学校 深圳外国语学校 深圳市高级中学 深圳市宝安中学 深圳市南头中学 深圳市碧波中学 深圳市教苑中学 深圳市翠园中学 深圳市宝安高级中学 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 深圳市福田区福田中学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 深圳市龙岗区平冈中学 珠海市(4所): 珠海市第一中学 珠海市第二中学 珠海市实验中学 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 汕头市(2所):

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 佛山市(16所): 佛山市第一中学 佛山市第二中学 佛山市第三中学 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佛山市南海区九江中学佛山市南海区第一中学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佛山市顺德区容山中学佛山市顺德区勒流中学佛山市顺德区李兆基中学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佛山市三水区华侨中学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佛山市高明区纪念中学韶关市(3所): 广东北江中学 南雄中学 广东省翁源县翁源中学河源市(2所): 河源市河源中学 广东省紫金中学 梅州市(4所):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梅县高级中学 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兴宁市第一中学 惠州市(4所): 惠州市第一中学 惠州市惠阳区崇雅中学广东惠阳高级中学 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 东莞市(5所): 东莞市东莞中学 东莞市第一中学 东莞高级中学 东莞实验中学 东莞市厚街中学 中山市(3所): 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

历下区学区划分

历下区学区划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历下区学区划分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历下区,学区,划分,历下区,学区,划分,济南,历下,小学,变,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幼小课堂中查看更多范文。 历下区学区划分 济南历下七小学学区变大奥体附近新增一批好小学 20XX-03-2108:20:00来源:鲁网鲁网3月21日讯记者昨天从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局获悉,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省实验小学、燕山学校、燕柳小学、青龙街小学、砚泉学校、友谊小学等7所学校学区适当调整扩大。 1.山东省实验小学: 东:朝山街以西(泺源大街—文化西路)—千佛山路—千佛山西路以西(经十一路口—千佛山南路口) 西:趵突泉南路(泺源大街口—文化东路口)—玉函路—广场西沟

南:千佛山南路南郊宾馆南墙以北 北:泺源大街(趵突泉南路口—朝山街口) 备注:1.不含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宿舍2.学校服务区是 指学区内的住宅楼,不含机关、单位或商业楼;不含正在建设或规划待建的住宅小区 2.济南砚泉小学 东至奥体西路(工业南路—解放东路) 南至解放东路(解放东路57号—奥体西路)及济钢水泥厂宿舍区 西至枫润山居西墙—五顶茂岭山—解放东路57号路东 北至工业南路(枫润山居西墙—奥体西路)及工业南路路北省监狱宿舍区、中建苑 3.济南燕柳小学 东:二环东路以西南:经十路以北西:燕子山路以东 北:和平路以南(燕子山路口——二环东路口),不含甸柳新村四区(1-10号楼),甸新东路24、26号 4.济南友谊小学 北至燕明路(砚池山以南至友谊苑南区)南至荆山路以北(二环东路至浆水泉路)东至浆水泉路以西(姚家南路至荆山路)西至二环东路以东(燕明路至荆山路) 5.济南青龙街小学 1)东:青龙后街以西南:山大南路以北西:护城河以东北:东关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会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英语上册《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 ‘ll have a great time 一,单选 ( ) 1. I don’t know if she________. If she_______, let me know. A. comes; comes B. will come; comes C. comes; will come D. will come; will come ( )2. Don’t shout ______ the party. If you do, you’ll ______ leave. A. at, must B. of, have to C. in, must D. at, have to ( )3. Don’t _____ jeans to the party. A. put on B. wear C. wearing D. dress ( )4. Don’t throw rubbish everywhere. You should ______. A. take them away B. take it off C. take it away D. take away it ( ) 5. —Listen! Somebody is coming. —No, _____ is coming. I can’t hear_____. A. somebody, anybody B. anybody, somebody C. nobody, anything D. somebody, somebody ( ) 6. It’s hard___________ the work in tw o days. A. finishing B. to finish C. finish D. finishes ( )7. —Can we bring food to the cinema? —I ________ so. If you do that, they won’t let you in. A. think B. don’t think C. hope D. don’t hope ( )8. Some people think they are poorer just because they are not as______ as other people. A. luck B. good luck C. lucky D. much lucky ( )9. I saw a boy _______ in the street this morning, so I went to ask what was the matter. A. cry B. crying C. to cry D. cried ( )10. He was_________ tired _________ he couldn’t go on working. A. too…to B. such…that C. s o…that D. too…that ( )11. If you go to the meeting tomorrow, ________ A. he will, too B. he won’t, either C. he does, too D. he doesn’t, either ( ) 12.—What are you going to give your mother for her birthday? —I’m not sure. But I’ll buy her ________ A. something special B. anything special C. special something D. special anything ( ) 13. _______away the old books and _______ me that new one. A. Bring, bring B. Bring, take C. Take, take D. Take, bring ( ) 14. We bought Granny a present________ she didn't like it. A. but B. and C. or D. so ( ) 15.We found it difficult _______ there on time. A. get B. to get C. getting D. got ( )16. —I don’t know what ________ if I do that. — I think you ________ tell him the whole thing first. A. happens; should B. happens; sh ouldn’t C. will happen; should D. will happen; shouldn’t 二.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①汉代独尊儒术,在京师设立太学,在郡国设立学官,后渐立学校。隋唐时期,科举制形成,逐渐取代与门阀等级制相适应的选举制,并与学校相关联。唐代在京城设国子监,统辖各学,在各地设郡县学校。宋代书院勃兴,元代广建社学。到明代,学校体制大体已备。清因明制,以科举取士为正途,而科举必由学校。其规制悬学校之名而导以仕进之路。②学校乃教化所从出,以纳民于轨物,在王朝统治体系中地位极崇,作用至大。 ——摘编自桑兵《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材料二③西方近代分科观念在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④促使中国学人在反思传统学术思想体系弊端的同时,纷纷提出近代中国新的学术分科方案。⑤民国初年,教育部公布《大学令》和《大学规程》,将大学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简称“七科之学”),正式取消经学科。大学文科分为文学、历史学等4门,理科分为数学、理论物理学、化学等9门,法科分为法律学、政治学、经济学3门,商科分为银行学、保险学等6门,医科分为医学、药学2门,农科分为农学、农艺化学等4门,工科分为土木工学、机械工学、造船学等11门。 材料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发展文教事业的基本方针,也是改革教育的基本依据。⑥一方面,政府对旧教育体制进行改造,制定改造旧教育的方针政策,接管、整顿旧学校,收回教育主权。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对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知识分子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努力争取和团结知识分子。在实际教育建设过程中,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确立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没有完全得到执行,⑦突出表现为全面学习苏联教育,并大量派遣留学生赴苏联学习。应当指出,在学习苏联教育经验过程中,存在生搬硬套、结合中国国情不够的弊病。⑧通过对高等学校院系、中等专业学校的调整,对课程、教材及学制的改革,新中国教育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材料一叙述了从汉至清中国教育的相关情况,其中①叙述了汉代至清代教育的发展情况,即都重视学校教育;②指出了学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材料二叙述的是民国政府对大学的改制情况,其中③④⑤分别从西学的传入、近代中国学人的反思及政府政策三方面分析了近代中国大学分科的原因。材料三叙述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其中⑥阐述了新中国对旧教育体制的改造情况;⑦反映了苏联教育体制对新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⑧阐述了新中国教育体制变革的内容及影响。三则材料阐述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情况,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设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七科之学”确立的原因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第1页共1页

中国教育发展概况

中国教育发展概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向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国家制定了多种法律,从不同角度保障人人受教育的权利,其中特别强调少数民族、儿童、妇女和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经过50年的努力,中国的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方政府办学为主;高等教育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办学的体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行在政府统筹管理下,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

中国教育部是管理中国教育事业的最高行政机构,负责贯彻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教育工作的具体政策,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协调全国各部门有关教育的工作,统一部署和指导教育体制的改革。 1978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 多 自1978年以来,教育经费逐年增加。1998年全国教育投入2949.06亿元,其中政府投资2032.45亿元,1565.59亿元属于严格的国家预算拨款。

二、中国的教育体系 中国教育体系由四部分组成,即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 业生升学率达到94.3%。初中阶段义务教育也有一定的发展。 1999年全国共有普通初中6.44万所,招生数2183.44万人;在校生5811.65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50%。199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中1.41

万所,招生数396.32万人,在校生1049.71万人。1998年职业中学10074所,招生217.6万人,在校生541.6万人。 1999年全国共有为聋哑、弱智等残疾儿童举办的特殊教育学校达1520所,在校生37.16万人,比上年增加1.32万人。半数以上的适龄残疾儿童均能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全 年 1999年普通中专学校达到3962所,在校生515.50万人。普通中专招生科类结构有所变化,财经、体育、艺术类呈增长趋,工科类呈下降趋势。1999年全国职业高中学校达8317所,招生数160.38万人,在校生443.84万人。1999年全国技工学校达到4098所,招生数51.55万人,在校生156.05万人。

广东省河源市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3 How do you get t

Unit 3 学习目标:复习Unit 3单元的单词、短语和语句。 一、单项选择 ()1. -__________ -By bus. A. Why does he go to work? B. How does he go to work? C. When does she go to work? D. Where does he work? ()2. Mike has __________ breakfast. Then he leaves home. A. quick B. a quick C. one quick D. an quick ()3. -Is your home __________ the park? -No, it's __________ the park. A. far to; near from B. far from; near from C. far from; near to D. far to; near to ()4. -__________is it from your school to the zoo? -It's about six miles. A. How much B. How many C. How long D. How far ()5. I like to __________ my bike __________ the weekends. A. take; in B. catch; at C. live; on D. ride; on ()6.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__________ A. Sure, I'd love to. B.I'm sorry to hear that. C. You're right. D. That's all right. ()7. -Let's ask Jack to play __________ piano for the party. -All right. A. / B. a C. an D. the ()8. -They have __________ homework this weekend. -That's too bad. A. too much B. too many C. much too D. many too ()9. -Happy birthday to you. -__________ A. Thank you. B. The same to you. C. Happy birthday to you, too. D. That's great. ()10.__________he is tired, __________he doesn;t stop to have a rest. A. Though; but B. Though; / C. But; though D. /; / 二、词汇 A) 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完成下列单词拼写。 1. My d_________ is to be an actor. 2. Football in China is very p__________. Everyone likes playing it. 3. There is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m __________next Monday. 4. His sister gets up at h __________past six in the morning. 5. Mr and Mrs Wang go to work by s __________every day. B)根据名单补全句子。 1.My home is near.I ____________(步行)to school.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第一次月考卷

学校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河源中学实验学校小学部2019-2020学年度 第二学期六年级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亲爱的同学们: 第一次月考,希望你勇敢、细心地迎接挑战吧!(卷面分:2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su àn b àn x íng f á y án j ùn p ái hu ái h è s è hu ā p ǔ ( )( ) ( ) ( ) ( ) ( ) 二、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牲畜 畜养 畜牧 B.重庆 重复 困难重重 · · · · · · C.几乎 茶几 几个 D.调整 调换 调令 · · · · · · 三、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读科普类读物,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启迪智慧。 B.这学期,他订阅了《意林》《读者》《小学生周报》等杂志。 C.这个周末,妈妈解决并发现了李小乐不认真做家庭作业的问题。 D.经过他的努力,使班级图书角的书丰富了很多。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 )兵( )政 ( )( )欲试 粉( )碎( ) ( )空见( ) 行( )积( ) ( )哉( )哉 (1)马上就到李琳上场了,只见她摩拳擦掌, 。 (2)请再写出两个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 。 五、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 ) 3.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 ) 六、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2.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集了。(修改病句) 3.田老师很有口才。 田老师文笔很好。( 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一、奴隶社会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并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着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是鲜明的。此乃教育价值的转折。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崩溃而转向封建制,经济、政治的大变化,也变化在教育上。为旧经济旧政治服务的受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没落.春秋战国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完全被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而学术和教育活动又是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的基础,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尤其是《学记》,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的孟子、荀子,各有学术特色。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构成了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一页。教育价值呈现多维度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 三、秦汉的教育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已延续了4000多年。在整个古代,文化教育可以说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将教育视为治国安邦之本,更是中国的一贯传统。秦代推崇法家学说,以暴力和苛政统一思想,焚书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结果迅速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王朝覆灭。汉初去秦苛政,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虽有效地恢复了经济和民间学术文化,但不利于建立强有力的****统治。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学校,行选士,确立起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意识形态,也成为此后延续两千余年的文教政策。 四、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魏晋南北朝近400年,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分裂和长期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由于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士人流徙迁移,致使汉代“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这一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形成了势力强大的门阀世族集团。这个集团的内部要分配政治权力,这就必须对选士制度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