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填空)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填空)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填空)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填空)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梳理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1、我国自然环境的显著差异: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逐渐降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越来越少;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状分布,逐级下降。

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我国农业具有、

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西部。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是我国方与方的分界线;是我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是带与带的分界线;是地区与地区的分界线;是气候与气候的分界线;是我国地与田的分界线;是我国河流有无的分界线。

4、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

5、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界线(A)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接近,确定界线A的主导因素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B大致与1月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确定界线B的主导因素是;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大地区的分界线C与地势的

第级阶梯分界线基本吻合,确定C的主导因素是。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青藏高原以东,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海和海。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平原和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高原。

3、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冬冷夏热;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mm,属于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

于季。

4、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土地,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称为土地。

5、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6、目前,国家为缓解华北平原,尤其是京津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状况,采取了等

跨流域调水措施。从长远看,发展,才是北方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我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东北三省,东北三省包括省、

省和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山地,北部为,西部

为。

3、和是中朝两国的界河,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4、人们常用“、”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5、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夏季,降水集中在,冬季降雪较多。

6、东北三省的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年熟的需要,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

受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7、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化耕作;气候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里盛产、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8、东北平原已由历史上的“”变成了如今的“”。

9、湿地具有、、、等多种功能。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10、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11、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12、目前,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13、20世纪90年代,由于、、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国家明确提出。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东起山脉,西至,北连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

2、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

3、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对于黄土高原的成因,其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4、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形成了、、、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5、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有:黄土土质,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地表

,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等活动破坏地表。

8、水土流失的危害:带走了地表肥沃的,破坏了,使得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9、水土保持措施:一方面,采取等生物措施与、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1、北京城位于平原的西北角,距渤海仅千米,地势由向倾斜。

2、北京是全国的中心、中心、中心。

3、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多年的建城史和多年的建都史。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天坛、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6、目前,北京正朝着“、、、”的目标迈进。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南方地区位于以南、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海和

海。

2、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和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低山和,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最冷月气温在℃以上,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在mm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气候,夏季,冬季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4、南方地区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土地”。四川盆地则是肥沃的色土壤。

5、南方地区气候湿热,耕地多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主要种植,也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等,还盛产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1、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市、省南部和省北部地区,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星罗棋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游地区,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

地区,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得天独厚的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3、目前,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4、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5、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和杭州

是其中杰出代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风貌也别具特色,江苏的、,浙江的、等;除此之外,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文化、文化、文化和饮食文化等,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1、中国政府于年月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于年月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2、我国政府制定了“”政策,祖国内地实行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制度。

3、香港位于珠江口侧,与省市相邻,由岛、、组成,陆地面积为平方千米。

4、澳门位于珠江口侧,与省市相邻,由半岛、岛和

岛组成,陆地面积平方千米。

5、“上天”--------建设,“下海”------ ,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6、香港是世界著名的港,也是重要的中心、中心、

中心及中心。

7、澳门业发达,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8、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十分密切。一直以来,港澳所需的淡水、食品、原料和燃料等生产和生活资料主要依靠稳定的供应;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

9、在“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中,香港提供的优势条件有:、、

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则提供了、能源、、日常生活消费品等。

10、随着经济的发展,祖国内地的制造业水平逐步提高,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已经发展成为“”,香港则重点发展,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尽早实现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2、台湾省包括岛,以及附近的列岛、岛等许多小岛,面积约多万。

3、台湾岛北临海,东临洋,南临海,西隔海峡与相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4、台湾岛多山,面积约占2/3,山脉多纵贯南北,最高峰为。平原主要分布在

沿海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区域。

5、台湾岛属、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和

暴雨。

6、台湾岛上河流短急,丰富,最长的河流为,最大的湖泊为。

7、台湾岛是一个富饶的宝岛,因物产丰富面具有的别称有:、

、、、、、

8、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为主。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了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9、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目前,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第八章西北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大体位于以西、

长城和-------阿尔金山以北。

2、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地形特征是。

3、西北地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mm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

4、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河流稀少,且多为性河流,是我国河的主要分布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5、受降水的影响,西北地区植被景观自东向西依次是:------- ------- 。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

6、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基地。贺兰山以东地区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分布有草原、草原等大型优质草场,贺兰山以西分布有草场。

7、西北地区只有在有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形成了农业区。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8、由于夏季气温,光照,昼夜温差,西北地区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内外。

9、西北地区的、内蒙古被誉为“塞外江南”。新疆的享誉全国。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1、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山脉和山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沙漠。

2、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气候,降水,是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3、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它的水源主要来自和。

4、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和人口主要呈状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上。

5、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左右。

6、塔里木盆地油气开发的不利条件:气候,交通。塔克拉玛干两条沙漠公路的陆续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7、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在开发利用油气资源的同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破坏环境,并加强的环境保护。

8、西气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油气田,东至,年输

气量亿立方米。二线工程主干线于新疆口岸将从进口的天然气向南运至,年输气量亿立方米。

9、西气东输的工程的实施对西部地区的意义:1、油气资源得到开发2、增加西部财政收入3、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4、增加就业机会

10、西气东输的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地区的意义:1、缓解东部能源短缺问题2、天然气为清洁能源,使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

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山以西,山脉------- 山脉以南,南至

喜马拉雅山。

2、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是世界最高大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3、青藏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谷地和盆地。“,

”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4、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日温差。由于海拔高,

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5、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特有牲畜有:、、等。

6、青藏地区在一些海拔较低的地区,如南部的谷地、东部的谷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分布着河谷农业。

7、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豌豆等等。

8、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牛羊肉、青稞酒、酥油茶,传统服饰是;民居中牧民住的是牛毛毡搭成的帐篷,农区和城镇多见以石块为原料的。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三江源地区位于省南部,是、、的源区,被誉为

“中华水塔”。

2、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3、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为关键的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4、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

5、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采乱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6、三江源地区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7、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措施: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

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1、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我国最早建立的5个经济特区:深圳(粤)、珠海(粤)、汕头(粤)、厦门(闽)、海南省

3、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4、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0.36%,森林面积列世界第位,人工林面积居世界。

5、2011年底,我国(不包含港、澳、台)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个,其中陆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9% 。

6、我国政府一贯表示,应当遵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其他国际法,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公平合理解决这些争议问题,以保卫我国的海洋国土,维护我国海洋合法权益。

7、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体现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8、2005年9月,我国政府提出的“”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9、我国的发展成就:1、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成绩斐然。2、1978年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经济发展再次加速。3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10、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世界排序居后。2、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3、虽然制造业产值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制造业水平较低,与制造业强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11、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1、人地关系不够和谐。2、区域发展不平衡。3、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12、我国人地不和谐的表现:1、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2、能源短缺3、环境污染

4、生态环境恶化等等。

13、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表现:1、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2、沿海与内地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14、为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1、西部大开发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等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填空)

八年级地理上册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章辽阔的疆域 【第一节】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 2、从纬度位置看,中国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带,南部少部分位于带,没有带。 3、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中国位于洲东部洋的西岸。 4、经过我国的一条重要的纬线。(看P2图) 5、我国领土四至:①最北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多), 最南是(4°N附近)(南北纬度相差约50度,距离相离约5500千米,因而产生了季节差异); ②最东在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 最西在(73°E 附近)(东西经度相差约60度,距离相距约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时间差异); 6、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位,仅次于和。 7、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个。 8、我国大陆海岸线长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 9、我国濒临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和。 10、我国的内海是、。 11、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三级。 1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和 个特别行政区。 13、我国省级行政区中, ①面积最大的。②最北的是。 ③跨经度最广的是。④和是我国大陆海岸线的起止点。

【第二节】人口 14、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大,人口快。要满足这么多新增人口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必将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这给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15、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 行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6、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①人口最多;②增长速度快;③人口基数大。 17、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地区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疏。 18、我国人口分界线是:从黑龙江省的到云南省的一线。 【第三节】民族 19、在我国有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个。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 最多的是。 20、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部和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 在、、地区。 21、我国民族分布具有、、的特点。 22、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 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23、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①泼水节、干栏式的竹楼——族②晒佛——族 ③苗年——族④长鼓舞——族 ⑤摔跤——族⑥族——开斋节 24、一些少数民族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发明创造: 藏医、藏药——族 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族、族喜欢演奏马头琴——族 喜欢弹奏冬不拉——族

人教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八下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下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①气温差异(纬度位置):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①降水差异(海陆位置):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 降水越来越少 ..。 ....;①地势差异(地势):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①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①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①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食;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山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①1月0①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①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①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①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①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①北方地区与南 二、四大地理区域

4.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5.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①划分依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②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③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⑴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⑵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⑶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以及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主导因素是地形..。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黑土地 黄土地 1.地理位置: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特征: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东北和华北平原以长城为界) 3.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有结冰期) 4.黑土地和黄土地: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自然条件: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主要粮食作物:①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②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8.自然灾害:①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②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起到缓解作用);发展节水农业(必经之路)。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组成: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4.气候类型:东北三省气候冷湿..。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5.这里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熟的需要。所以,这里的人 注: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 (热带) ,没有(寒带 )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 )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 亚)洲的东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 ) 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 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 )、越南。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 )、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19年( 12.95 )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 东部 )地区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汉 )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 ( 中部 )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 东北 )、( 西北 )、(西南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 )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风情: (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

初一初二地理知识点大全

初中一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 ?、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 0 1 2 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 ?、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 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③、自成一个圆。 ?、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 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 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指示南北方向;?、长度都相等;?、自成半圆。 2、经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

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条件 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 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大总结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大总结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代号区域界线主导因素 Ⅰ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降水 Ⅱ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势或地形 Ⅲ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气温、降水(或气候) ⑴1 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制约条件措施发展方向 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节水农业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条件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点填空题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点填空题 1、世界最大的大陆的是(亚殴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2、地图的要素是(图例)、(方向)、(比例尺)。 3.由于地球自转使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均是(自西向东)。 6、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7、亚洲和殴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尔其)海峡、(地中)海。 8、亚洲和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9、殴洲和非洲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10、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和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11、喜马拉雅山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殴)板块碰撞形成的。 12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大洲),(格陵兰岛)是全球最大岛屿。 13、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1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它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洲,(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15、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陆地最低点为(死海)。 16、亚洲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17、世界最大的湖泊为(里海),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 18、世界最深、也是世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为(贝加尔湖)。

19、世界最大半岛为(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20、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温度带。 21、组成日本的四个大岛为(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 22、??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23、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两大部分和一些小岛。 24、(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25、(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26、(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27、(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28、(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29、东南亚的著名旅游景点有(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和花园城市——(新加坡)。 30、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它也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 31、??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为主。由于受(季风)影响,水旱灾害严重。 32、(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的中心。 33、世界面积第一大国是(俄罗斯),其东西长(1万)多千米。 34、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35、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人口却占全国人口的(3/4)。 36、(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长河,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伏尔加)。 37、俄罗斯的首都是(莫斯科),也是该国最大的城市。

最新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章重点图幅:图5.5 1、 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本章重点图幅:图6.3、图6.6、图6.11、图6.13、图6.19、图6.20、图6.24、图6.25、图6.28、图6.29、图6.30、图6.32、图6.42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华北平原由海河平原、黄河平原和淮河平原组成,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形成的。 4、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a.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b.气候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2)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 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3)自然灾害: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最完整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1 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5)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6)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 (7)北方与南方、水田与旱地 (8)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3.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4.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和南 方地区:气候(气温、降水)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 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 二.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4.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 5.年降水量:400-800 毫米。 东北地区为主)一年一熟,长城以南(华北地区为主)两年三熟或6.作物熟制:长城以北( 一年两熟。 7.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棉花、谷子。 8.耕地类型:旱地。 9.矿产资源:山西大同全国煤炭最多 10.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三.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2.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被称为旅游天堂。 3.地形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4.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5.年降水量:800 毫米以上。 6.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乡”。 7.耕地类型:水田 四.西北地区 1.位置:位于长城--祁连山-- 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30﹪,四大地理区域面积最大。 3.民族:汉族约占全国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4.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 5.环境特征:干旱降水东向西减少 6.干旱原因:地处内陆,又有山岭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7.地面植被:东部为肥美草原,中部为荒漠草原,西北为荒漠。 8.河流特点:河流稀少,且大多数内流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9.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为绿洲农业。 五.青藏地区 1.位置与范围: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 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 4.自然环境特征:高寒(海拔高) 5.珍惜动物:藏羚羊、雪豹、野驴 6.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7.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8.农业类型: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9.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 10.民族和宗教:藏族的主要聚居区。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 11.宗教建筑:拉萨市的布达拉宫、西宁市塔尔寺。 第六章东北地区 1.地理位置与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国 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 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为主)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 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doc

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代号区域界线主导因素 Ⅰ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降水 Ⅱ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势或地形 Ⅲ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气温、降水(或气候)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制约条件措施发展方向 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节水农业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条件 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

最新人教版最新初中地理知识点填空题=

2015年初中地理复习资料(一) 1 2 1.我国位于的东部, 的西岸,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从东、3 西半球看我国位于。我国位置的四至点是: 最北: 最南: 4 5 最东: 最西: 6 陆地面积为平方千米,差不多于整个相等,居世界第位。 7 2.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 8 为、、、,我国的内海 9 是和,我国的第一大岛是,第二大岛10 是,第三大岛是。 11 3.我国有个陆上相邻的国家,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12 、、等六个。 13 4.我国最北和最东的省区都是,最南的省区是,最西14 的省区是。 15 5.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划分为三级,其中第一级是括 16 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首都是。 17 6.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自东向西依次 18 为, 我国完全在热带的省区是,根据五带的划分,我国领土大部分 19 20 在,小部分在带。 7.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是 21 22 我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 23 是。 24 8.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区 25 是,邻省区最多的省区是,邻国最多的省区26 是。

27 9.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 28 10.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是世界29 上人口的国家。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快,原因 30 是 。 31 32 11.中国人口分布的初中地理分界线是,人口分布特点是。 33 1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其基本内容 是。 34 35 13.我国共有个民族,其中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 ,人口最多的36 少数民族是,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具体分37 布的情况是:汉族分布最广,集中分布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 38 在 39 。 40 14.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如汉族的,蒙古族 41 的,傣族的。长鼓 42 --- ,马头琴---- ,冬不拉--- ,神鼓--- 。 43 15.我国地势的特点是:,44 我国地势的优越性 45 有:。 46 16.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最北边的一列是,中间的一列 47 是,最南边的一列是。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最西边的一列48 是,中间的一列是,49 最东边的一列是,另外南北走向的山脉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弧形山脉有,50 51 其主峰海拔米,是世界的山峰,位于中国和(国)的边境。 52 53 17.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是,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高原,有“世54 界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章重点图幅:图 5.5 1、 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2、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自然差异 一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小于800毫米 大于800毫米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 平原、丘陵、盆地、高原交错分布 河流冬季结冰 有 无 河流流量 小 大 河流汛期 短 长 人文差异 农田类型 旱地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传统交通方式 以陆路运输为主 常用水运 民居特点 屋顶坡度较小,墙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总结 导致秦岭——淮河一线南北自然、人文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 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名称: D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A 青藏地区 。 界线①与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季风区非季风 区界线接近,主导因素是夏季风或降水。 界线②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即第 一、二级阶梯界线),主导因素是地形或地势。 界线③ 秦岭---淮河 一线。大致与我国一月0o C 等温线和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填空题汇编.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第六章 第一节 1亚洲西北以()山脉、()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海、和()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 ()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南面隔海与()洲相望。 2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洋、()洋和()洋。3亚洲的地势特点:亚洲地面起伏()、中部地势()、四周地势较为(),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4亚洲地理集锦: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世界最高峰(),世界最高的大高原(),亚洲最大的平原(),世界最大的湖泊、咸 水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陆地最低点,世界最大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5亚洲地跨()带、()带和()带。 6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7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而易发生()灾害。 第二节 1在亚洲,()、()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 6 个国家人口超过 1 亿,分别是()()()()()()。2世界各大洲中(南极洲除外),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人口最少的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其中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居第()位。 3亚洲大小民族、种族共有()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种族总数的()。4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古中国是()地区,古印度是()流域和古巴比伦的()平原(因其由()河和()河冲积而成,故又称为“两河流域”)。 5 亚洲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是()。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东亚() 和东南亚的()(济的发展,西亚的( 6 现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大力发展()工业,推进了本国经)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资源,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大多数()产业的比重很小,()产业的比重最大。 第七章 第一节 1 日本是()洋西北部的岛国,由()()()()等 4 个大岛组成。面积最大的岛是()。 2 日本海岸线(),多优良(),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 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八下地理知识点总结

【精英教育】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本卷分第Ⅰ、Ⅱ卷,请考生在第Ⅱ卷相应的位置上答题只交5—8页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第Ⅱ卷上的答题框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南北跨度大,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营 B.海陆兼备,有利于对外交往和合作 C.海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D.西部深入内陆,交通闭塞,不利于陆上跨国交往 2.我国的内海包括() A.渤海和琼州海峡 B.渤海和台湾海峡 C.黄海和琼州海峡 D.黄海和台湾海峡 3.下列对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稀疏,西部地区人口稠密 B.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30% C.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D.汉族人口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西部 4.“人民币上学地理”,下面人民币上依次所显示的景观分布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A.藏族、壮族 B.高山族、满族 C.傣族、蒙古族 D.苗族、回族 5.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请你判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一省(区)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6.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级行政区是() A.辽宁、河北 B.辽宁、山东 C.河北、江苏 D.辽宁、江苏 7.关于下图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两国相邻 B. ②省是我国西南边疆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是武汉市 D. ④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8.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反映了我国地势特征,下列那幅图正确的反映了我 国地势特征 ( ) 9.下列河流与其特征的组合,正确的是:() ①塔里木河一我国最长的内流河;②长江—我国流量最大,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③京杭运河—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0.北京和新疆降水差异很大:北京较为湿润,而新疆却很干燥。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类型 D.海拔高度 11.冬天,一位坐火车的旅行者,当到达目的地时,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此人的旅行路线可能是( ) A.北京到哈尔滨 B.广州到昆明 C.哈尔滨到广州 D.北京到乌鲁木 1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的角度你认为这里的“春风”应指() A.冬季风 B.夏季风 C.海陆风 D.西北风 13.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优越性是() A.气温的年较差大 B.气温的年较差小 C.气候地区差异大 D.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好 读下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甲、乙、丙、丁与所在的地形区连线正确的是() A.甲—塔里木盆地 B.乙—云贵高原 C.丙—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丁—黄土高原 15.图中地形区夏季气温最低的是() ①②③④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第五、六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①一月份0℃等温线经过;②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③ 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④湿润和半湿润区的界线⑤水田和旱地的界线⑥南方和北方的界线 ⑦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 ⑧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界线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界线及划分依据 (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其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为界,其主导因素是季风因素。 (3)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其主导因素是地势。 (注意:青藏地区而不是青藏高原地区;内蒙古高原在西北地区,而黄土高原在北方地区) 3.西北地区: (1)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也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2)主要种植业区:引黄河水灌溉,如“塞上江南”(灌溉农业)。 引高山冰雪融水进行灌溉,如河西走廊(绿洲农业)。 (3)植被:(西北地区从东向西植被出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及原因:降水) 4.青藏地区: (1)以牦牛等高寒畜牧业为主,属高寒牧场。 (2)主要种植业:少数地方可发展青稞等高寒农业及林业,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河谷农业)。

主要河流和湖泊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 塔里木河等,河流我为内流河 河源头 农业特色河谷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棉花、小麦、甜菜等 牧场特色高寒牧场山地牧场和温带草原牧场 优良畜种牦牛、藏绵羊等三河马、三河牛、细毛羊、滩羊等少数民族藏族为主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其他方面交通不便矿产资源丰富(石油、煤、稀土矿、矿等)【重难点突破】 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面积、人口、民族 新疆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2.自然地理特征 (1)“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征:新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从北向南依次为: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 (2)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新疆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温暖湿润空气不易达到,所以本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3.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1)发展绿洲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盆地边缘有绿洲,水源丰富 不利条件: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匮乏 (2)绿洲特色产品 基于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所以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由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稀少而有稳定的灌溉水源,使新疆成为我国最大的长绒棉 生产基地。 (3)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新疆人民为了有 效地利用绿洲丰富的水资源,修建了适合当地环境的 坎儿井等水利工程。 坎儿井是在当地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古老 的引水工程,大体上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人们巧妙地利用山的坡度,使水在自流过程中避免大量蒸发,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体现了新疆人民的聪明才智,符合人地协调发展的方向。 (4)绿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新疆农业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荒漠化的盐碱化。 措施: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兴修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天然气、新能源等作为农村生活能源 4.新疆油气资源分布(西气东输) 新疆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探结果表明,新疆预测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

20160420初中地理知识要点-填空题

《世界地理》第一学期知识要点填空 1、地图的语言(地图册P2 ) 地图的“语言”:、、。 比例尺的公式为: 比例尺= ______________ 比例越小,比例尺越,所示范围越,内容越。 画世界地图,要用较的比例尺,它显示的范围,图中显示的内容较。 比例尺的表示方式:、。 方向:①一般地图(); ②有经纬网(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2、地图上的经纬网(地图册P3~4) 经线——0°经线,也叫。经度最大为°。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最长的纬线——。离赤道越远,纬度越。 注意:地球上上有条纬线和经线。 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圈为——(我国位于半球,美国位于半球) 划分南北半球的纬线圈为——(我国位于半球,澳大利亚位于半球) 3、国家概述 国家:必须具有、、确定的国家领土、定居的居民。 国家领土:是一个立体空间,包括。 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是。 绝大对数发达国家位于半球。而发展中国家,主要位于北半球的部和半球。人们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之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对话称之为“” 4、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地图册P7~8) 领土组成:岛国。自北向南依次为。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岛。 海陆位置:东临,西北隔海与俄罗斯、朝鲜、韩国相望,西南隔海与中国相望。 气候:受海洋影响,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相比,夏季,冬季,全年降水较。 受纬度影响,樱花自南向北依次盛开,观赏樱花,寒假可以去,暑假可以去。 地形:以为主,最高峰为。地震火山频发,处与板块间。 人口:稠密,集中在地区。(为缓解用地紧张,进行,建人工岛等) 工业:集中分布在。(便于原、燃料输入和产品输出便利) 农业:现代化程度高,但农产品依赖进口。渔场是世界著名渔场之一。 “资源小国”,很多原料、燃料依靠进口,货物的运输主要依靠。最大海港为。 5、东方文明古国——印度(南亚)(地图册P8~9) 世界第大人口大国。每年新增人口最多。主要宗教为教。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语。 农业生产大国。大部分位于半岛上。地形主要有平原和高原。 气候炎热,水热资源丰富,属于气候。是亚洲耕地最多的国家。是世界养牛最多的国家。 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经济作物有。

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重点考点整理

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重点考点整理 第五章认识大洲 1. 【亚洲的世界之最】: 面积最大的洲(4400 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总面积1/3);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萨加玛塔峰); 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 盐度最大的咸水湖:死海(-415米); 极端年降水最多:印度的乞拉朋齐; 人口最多的洲(近3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5); 海岸线最长的洲; 大河最多的洲; 跨纬度最大的洲(92o); 2. 亚洲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洲相接。 3. 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特点,亚洲通常分为哪六个地区?答: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 4. 亚洲地势、地形各有什么特点?

答: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地形特点: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占全洲总面积3/4)。平均海拔:950米。根据亚洲地形“屋脊”: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 5. 亚洲河流:大河最多,长度在1000千米以上的有50多条,亚洲被叫做“巨河之洲”。 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别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亚洲第一长河:长江;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 亚洲有名的内流河:锡尔河、阿姆河(均注入咸海)、塔里木河; 亚洲内流区占亚洲总面积的 40%。 6. 亚洲气候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气候类型有11 种,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7. 亚洲人口稠密地区:南亚、东南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群岛。亚洲人烟稀少地区: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原始林区、内陆高原高山地区、沙漠地区。 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南亚、西亚主要为白种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道教均发源于亚洲)。 亚洲的三大文明古国: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即米索不达米亚平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印度河谷地孕育了古印度文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