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法律专业本科税法知识点总结

自考法律专业本科税法知识点总结

自考法律专业本科税法知识点总结
自考法律专业本科税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税法的基本理论

一、税收的形式特征,即税收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其中无偿性是关键特征。

二、税收的分类:

1、根据征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不同: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式,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

式。)

2、税收最终归宿的不同:直接税和间接税。

3、根据税收管理权和税收收入支配权的不同: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4、根据计税标准不同:从价税、从量税。

5、根据税收是否具有特定用途:普通税、目的税。

6、根据计税价格中是否包含税款:价内税、价外税。

三、税法的概念:是建立在一定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由国家制定、认可和解释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税收关系的规范系统,它是国家政治权利参与税收分配的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以确认与保护国家税收利益和纳税人权益为基本任务的法律形式。

四、、税法的特征:1、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2、是以确认税收的权利(力)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法。3、是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法。4、是实体

内容和征管程序相统一的法。

五、税法的调整对象:税法调整对象是税收关系,包括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征收管理关系。税收分配关系是主要的,税收征收管理关系是次

要的、为前者服务的。

六、税法的作用:1、税法对纳税人的保护和对征税人的约束作用,。

2、税法对税收职能实现的促进与保证作用。

3、税法对国家主权与经济利益的维护作用。

4、税法对税务违法行为的制裁作用。

七、税法要素:税法要素,又称税法构成要素或课税要素,一般是指各种单行税种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构成要素的总成。是一国税法种必不

可少的主要内涵与抽象概括。

八、税法要素的分类:税法的定义性要素、税法的规则性要素、税法的原则性要素。

九、税法要素包括税法主题、课税客体、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税收优惠、法律责任等八大部分,其中前三种是主要要素。

十、税法主体:是指依税法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即税收权利和税法义务的承担着,包括征税主体与纳税主体两类。税法主体,

一方是代表国家行驶税收征收管理权限的征税机关,另一方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以及依法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

十一、征税主体:即享有征税权的是国家,征税权是国家主体的一部分。

十二、我国的税收征管管理工作分别由财政机关、税务机关、海关等部分负责。

13、纳税主体: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之一,是税法学的基本范畴,是税法学基础理论以及税法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

14、纳税主体的不同分类:

(1)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这是最一般的分类方式。

(2)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

(3)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

(4)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

(5)单独纳税人与连带纳税人。

15、课税客体:又称课税对象或征收对象,是指税法确定的产生纳税义务的标的或依据。它是区别各种税的重要标志,也是进行税收分类和

税法分类的重要依据。

16、税目:就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征税的具体根据,它规定了征税对象的具体范围,反映了征税的广度。

17、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每一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与课税客体数额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率。它是衡量税负高低的重要指标,是税法的核心要

素。

18、税率可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19、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以课税客体或同一税目,不论数额大小,均按同一比例计征的税率。

20、累进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

率越低。

21、累进税率分为: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

22、定额税率:又称固定额税,是按单位税额客体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一种税率形式,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或某一税种的某些税目。

23、税收法定原则:又称税收法律主义、税收法定主义、租税法律主义、合法性原则等,是税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原则。

24、税收法定的内容:课税要素法定原则、课税要素明确原则、程序合法原则、税收效率原则。

25、税收效率原则分为税收的经济效率、税收的行政效率、税收效率与税收公平原则的协调。

26、税法解释的概念:是指由一定主体在具体的法律适用过程中对税收法律文本的意思所进行的理解和说明,税法解释可以分为法定解释和

学理解释。

27、税法解释的三个基本特性:解释主体的特定性、解释对象的固定性、解释目标的决定性。

28、法定解释:又称有权解释,是有国家有关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对税法做出的解释。

29、法定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

30、立法解释:是指由立法机关(人们代表大会常委会,特别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对税法作出的解释。

31、司法解释:是指由司法机关(包括审判机关和监察机关,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适用税法过程中对税法作出的解释。

32、行政解释:是指由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主要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就税法的执行向下级机关发布的命令,

指导中有关税法的解释。

33、学理解释:是指任一主体依法学理论对税法作出的解释,主要包括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34、(论述)目前有权解释存在的问题:

(1)根据税收法定主义的要求,税法解释主体权限应有法定性,行政解释的内容不得涉及纳税主体、征税客体、税基、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税收的增加和减免等基本要素。

(2)根据税收公平主义的要求,税法解释的方法必须统一、科学,要使适用于某一人群的规则不会因地区、行业的不同而不适用于处于相同情况的其他人。

(3)根据保护纳税人权利的要求,必须打破行政解释垄断的现状:行政解释中,行政机关既是征税主体,又是规则制定者,角色冲突明显,因此无法兼顾税收征纳双方的权益。

35、税法解释的基本原则包括:遵循法律解释、实质课税原则、有利于纳税人原则。

36、税法解释的主要方法有:文义解释法、系统解释法、目的解释法、历史解释法、合宪性解释法等。其中,充分运用文义解释法从严解释

税法成为最主要的解释方法。

37、税法渊源:一般是指税法规范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即税法的效力渊源,也就是说,税法由什么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因而具有不同法律

效力或法律地位的各种法律类别。

38、税收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税收规范性文件,是我国税法的主要法律渊源。

39、税收行政法规是我国最主要的税法渊源。

40、税法解释:是指有权制定税收法律、法规的国家机关的立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所做的司法解释,国务院及所属具有税收行政管理智能

的机关和省级政府、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在法定的权限内所作的行政解释。

41、实体税法:即税收实体法,是指以规定和确认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或职责为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2、税法的形式法律渊源由:税法法律、税法法规、税收规章。

43、程序税法:即税收程序法,是指以保证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得以实施或者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的法律,主要规定征税

机关的税收征管程序和纳税人的纳税程序等内容。

44、《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在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修订,修订后自2001年5月1

日施行。并于2002年颁布施行《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45、18世纪中叶,以亚当斯密的伟大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译《国富论》)的出现为标志,科学意义上的财政学才宣告诞

生。

46、1950年1月颁布了新中国第一个统一税收法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统一税法制度的建立。

47、所谓国营企业利改税,是指国营企业利润上交财政形式的一种改变,即把过去由企业向国家上交利润的分配形式,改变为国家征税的分

配形式,由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税种及税率交纳税金,税后利润归企业支配,逐步把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用税收形式固定下来。

48、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普遍建立严格的纳税申报制度。二、积极推行和逐步规范税务代理制度,鼓励由社会中介

机构代理办税。三、建立严格的税务稽查制度,把税务机关的主要力量转向日常的、重点的税务稽查。四、加速推进是受征管计算机化的进程,建立严密的、有效的税收监控网络。五、适应分税制的需要,组织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两套税务机构。

49、我国现行阶段税制改革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1)积极稳妥得推进税费改革,清理整顿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2)逐步完善现行税种制度,巩固1994年税制改革成果。

(3)应对入世要求,削减关税,逐步取消非关税措施。

(4)改革出口退税机制,加强税收征管工作。

(5)推进地方税改革,改革地方税管理。

第二章税权与纳税人权利

1、税收法律关系,是指由税法确认和保护的在征税主体与纳税人之间基于税法事实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2、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

(1)税收法律关系是由税法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2)是基于税法事实而产生的法律关系。

(3)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始终是代表国家行驶税权的税收机关。

(4)税收法律关系中的财产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向国家转移的无偿性。

3、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核心)、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4、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征税主体、纳税主体。

5、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只能以税收法律事实的出现为标志。

6、税收法律关系的变革主要由这几个方面:纳税人自身的组织状况发生变化、纳税人的精英或财产情况发生变化、税收机关组织结构或管理

方式的变化、税法的修订或调整、不可抗力。

7、税收法律关系在哪些情况下终止?

(1)纳税人完全履行纳税义务。

(2)纳税义务因超过法定期限而消灭。

(3)纳税义务人具备免税的条件。

(4)有关税法的废止。

(5)纳税人的消失。

8、税权:也称课税权、征税权,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赋予政府开征、停征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管理税收事务的权利的总称。

9、税收具备的特征:专属性、法定性、优益性、公示性、不可处分性。

10、税权的基本权能:开征权、停征权、减税权、免税权、退税权、加征权、税收检查权、税收调整权。

11、税收管理体制:是指确认和保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税权关系的法律制度。它的核心内容是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权权

限。

12、税收管理体制的三种类型: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集权与分权兼顾型。

13、我国税收管理体制建立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第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二、权、责、利有机统一的原则。

第三、按收入归属划分税收管理权限的原则。

第四、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

14、分税制: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根据各自的事权范围划分税种和管理权限,实行收支挂钩的分级管理财政体制。

15、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如何划分?

(1)中央政府固定的税收收入。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包括:国内消费税、关税、海关代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2)地方政府固定的税收收入。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包括: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遗产税(尚未开征)、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农业税、牧业税及其他地方附加。

(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的税收收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的税收收人包括:(1)鼬增笆弛其中中央政府享有75%,地方政府享

有25%;(2)营业税新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釜丽丽企业按照提高3%税率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享有,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3)企业所得税,其中中央企业、地方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缴纳的部分!甑麦爵享有,其余企业所得税归地方政府;(4)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其中外资银行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享有。(5)资源税,其中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享有,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6)城市维护建设税,其中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面砑诳乖蹶府享有,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

(7)印花税,其中股票交易印花税收人的8 8%归中央政府享有,其余1 2%和其他印J花税收入归地方政府;(8)证券交易税(尚未开征)。

也是共享税。

16、纳税人权利:是指纳税人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和维护自己的权益,能够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以及其要求征税主

体相应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

17、纳税人权利的具体内容:税收知情权、要求保密权、申请减免权、申请退税权、陈述申辩权、请求回避权、选择纳税申报方式权、申请

延期申报权、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权、拒绝检查权、委托税务代理权、取得代扣代收手续费权、索取收据或清单权、税收救济权、请求国家赔偿权、控告检举举报权、

第三章增值税法

1、增值税:是以生产、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2、增值税的类型: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

3、增值税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避免重复征税,具有税中性;税源广阔,具有普遍性;增值税具有较强的经济适应性;增值税的计算采用购进扣税法。

(2)作用:税法具有中性,不会干扰资源配置;有利于保障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开展;具有相互勾稽机制,有利于防止偷漏税现象的发生。

4、1984年9月18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条例(草案)》。自同年10月1日起实行,这标志着增值税作为一个独立的税种在我国

正式确立。

5、1994年增值税改革坚持了以下基本立法原则:

第一,普遍征收原则。

第二,中性、简化原则。

第三,多环节、多次征原则。

6、2003年以来,我国开始实施增值税转型试点,这也是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中的重头戏。

7、2007年5月11日,选择中部地区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的部分行业试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试点。

8、增值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9、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10、如何区别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主要意义在于?

二者在增值税法中的地位不同:一般纳税人可以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采用抵扣法缴纳增值税款;而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款智能采用简易方法,不能采用地扣法,无权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为了即有利于加强专用发票的管理,又不影响小规模企业的销售,对会计核算暂时不健全,但能够认真履行纳税义务的小规模企业,经县(市)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在规定期限内其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可由所在地税务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11、我国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为销售货物、进口货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12、哪些属于征税范围的特殊行为?

(1)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具体是指增值税纳税人的下列行为:将货物交付给他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或无偿赠送他人。

(2)混合销售行为:具体是指增值税纳税人的一项销售行为,即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

(3)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

(4)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行为。

13、属于征税范围的特殊项目?

具体是指其他应征增值税的业务,主要包括(1)货物期货,包括商品期货和贵金属期货,在期货的实物交割环节纳税;(2)银行销售金银的业务;(3)典当业死当物品销售业务和寄售业代委托人销售寄售物品的业务;(4)集邮商品(包括邮票、小型张、小本票、明信片、首日封等)的生产、调拨,以及邮政部门以外的其他单位与个人销售集邮商品;(5)邮政部门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发行报刊;(6)单纯销售无线寻呼机、移动电话,不提供有关的电信劳务服务的;(7)缝纫业务;(8)基本建设单位和从事建筑安装业务的企业附设的工厂、车间生产的水泥预制构件、其他构件或建筑材料料用于本单位或本企业的建筑工程的,应在移送使用时征收增值税。

14、不征收增值税的项目

根据我国现行增值税法的规定,下列项目不征收增值税(而征营业税):(1)基本建设单位和从事建筑安装业务的企业附设的工厂、车间在建筑现场制造的预制构件;(2)因转让著作所有权而发生的销售电影母片、录像带母片、录音磁带母带业务,以及因转让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而发生的销售计算机软件的业务;戈开采未经加工的天然水(如水库供应农业灌溉用水,工F水);(4)邮政部门、集邮公司销售(包括调拨)集邮商政部门发行报刊;(6)电信部门(电信局及经电信局批准巨电信业务的单位)自己销售无线寻呼机、移动电话,并为亨关的电信服务的混合销售行为;(7)融资租赁业务(无所有权是否转让给承租方);(8)国家管理部门行使其于,发放执照、牌照和有关证书取得的工本收人;(9)体育彩票的发行收入。

15、我国增值税率包括了基本税率(17%)、低税率(13%)、零税率、征收率。

16、计算增值税销售额时不包括下列情况:

第一,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

第二,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第三,同时符合下列两种情况:承运部门的运费发票开具给购货方的;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的。

17、在实践销项税额抵扣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第二,纳税人进口货物,不得抵扣任何进项税额。

第三,纳税人因进货退出或折让而收回的增值税税额,应当从发生进货退出或折让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

第四,纳税人发生了按规定不允许抵扣而已经抵扣进项税额的行为的,应当将该进项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无法准确确定该进项税额的,按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率。

第五,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不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而无法准确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的。

18、增值税的起征点的具体幅度如下:

第一,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200——5000元。

第二,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1500——3000元。

第三,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销售额150——200元。

19、下列情况免收增值税:

第一,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货贷项目进口的设备。

第二,避孕药品和用具。

第三,向社会收购的古旧图书。

第四,国家规定的科研机构和学校,以科学研究和教学为目的,在合理数量范围内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者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

第五,直接用于农业科研、试验的进口仪器、设备。

第六,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赠送的进口物资和设备,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无偿援助项目在中国境内采购的货物。

第七,中国境外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按照规定无偿向受赠人捐赠进口的直接用于扶贫、慈善事业的物资。

第八,中国境外的捐赠人按照规定无偿捐赠的直接用于各类职业学校、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一般学习用品。

第九,符合国家规定的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第十,个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单位和个体经营者销售自己使用疑铂属于货物的固定资产,但是不包括售价超过原值的机动车、摩托车和游艇(售价超过原值的,按照4%的征收率减半征税)。

第十一,承担粮食收储任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的粮食;其他企业经营的军队用粮、救灾救济粮和水库移民口粮;销售政府储备食用植必。

第十二,军事工业企业、军队和公安、司法等部门所属企业和一般企业生产的规定的军、警用品。

第十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假肢、轮椅、矫型器。

第十四,个体残疾劳动者提供的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

第十五,符合国家规定的利用废渣生产的建材产品。

第十六,血站供给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

第十七,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产自用的制剂。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之内,自产自用的制剂也可以免征增值税。

第十八,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经营的废旧物资。

第十九,小规模纳税人出口的自产货物。

第二十,边境居民通过互市贸易进口的生活用品,每人每日价值在人民币3000元以下的部分,可以免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

增值税的其他免税、减免项目由国务院规定。

20、(论述)纳税地点怎样界定?

第一,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国家税务总局或其授权的税务机关批准,分支机构应纳的税款也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第二,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的,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耪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

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需向购货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也应当回其机构所在地补开。

未持有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核发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应当向销售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没有向销售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第三,非固定业户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销售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第四,非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没有向销售地渐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第五,跨地区经营的直营连锁企业,即连锁店的门店均由总部全资或控股开设,在总部领导下统一经营的连锁企业,凡按照规定采取微机联网,实行统一采购配送商品,统一核算,统一规范化管理和经营,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对总店和分店实行由总店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统一申报缴纳增值税:(1)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范围内连锁经营的企业,报经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同意;(2)在同一县(市)范围内连锁经营的企业,报经本县(市)国家税务局会同同级财政局审批同意。

第六,进口货物应当由进口人或其代理人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缴纳增值税。。

21、纳税期限:应当自期满之日起10日之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一期纳税的,应当自期之日起5日之内预缴

税款,于次月1月起10之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纳税人进口货物,应当从海关填发税款缴纳凭证的次日起7日之内向制定银行缴纳税款。

22、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基本联次或者基本联次附加其他联次构成,基本联次为三联:发票联、抵扣联、记账联。

第四章消费税法与营业税法

1、消费税:是对税法规定的特定消费品或者消费行为的流转额征收的一种税。

2、消费税具有一下特点:选择性、单一性、灵活性、差别性、多样性、重叠性、转嫁性。

3、营业税:或称销售税,是以纳税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营业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4、营业税具有一下特点:征收范围由较大程度的缩小;简并和调整了税目税率,均衡税负;税收收入比较稳定可靠;改革了营业税的优惠政

策。

5、列入消费税征税范围的消费品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过渡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如烟酒。

第二,奢侈品和非生活必需品。如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第三,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如小汽车、摩托车。

第四,不能再生和替代的石油类消费品。

第五,具有一定财政意义的产品。如护肤品。

6、消费税的纳税人主要有哪些?

第一,生产销售(包括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以生产销售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由生产者直接纳税。

第二,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以委托加工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税款。

第三,进口应税消费品,以进口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由海关代征进口环节的消费税。

7、我国现行法规关于纳税环节的具体规定如下:

第一,纳税人生产的应税消费品,于销售时纳税。

第二,纳税人自产自用的,除用于连续生产外,用于其他方面的应税消费品,于移送使用时纳税。

第三,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税款。

第四,进口的应税消费品,于报关进口时纳税。

第五,纳税人零售的金银首饰(含以旧换新),于零售时纳税;用于馈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的金银首饰,于送时纳税;带料加工、翻新改制的金银首饰,于受托方交货时纳税。

第六,钻石及钻石饰品的纳税环节自2002年1月1日起由生产环节、进口环节改为零售环节纳税。‘

8、消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分为以下情况:

第一,纳税人采取赊销和分期付款结算方式的,为销售合同规定收款日期的当天。

第二,纳税人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为发出应税消费品的当天。.

第三,纳税人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结算方式的,为发出应税消费品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第四,纳税人采取其他结算方式的,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的凭据的当天。

第五,纳税人零售金银首饰,为收讫销货款或者取得索取销货凭据的当天;用于馈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的金银首饰,为移送的当天;带料加工、翻新改制的金银首饰,为受托方交货的当天。

(2)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移送使用的当天o

(3)纳税人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货的当天o

(4)纳税人进口的货物(含个人携带、邮寄金银首饰进境),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报关进口的当天。但经营单位进口金银首饰于零售环节征收o

9、消费税的纳税期限

消费税的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消费税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为1日、3日、5日、1 O日、l 5日或者1个月。纳税人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照每次取得的销售收入或销售数量计算纳税。

纳税人以1个月为一期纳税的,应从期满之日起1 O日之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 O日、1 5日为一期纳税的,应当自期满之日起5日之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 O日之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o ,

纳税人进口应税消费品,应当自海关填发税款缴款书之日起1 5日内缴纳税款o

10、消费税的纳税地点

(1)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和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应当向纳税人核算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2)纳税人到外县(市)销售或者委托外县(市)代销自产应税消费品的,应当在应税消费品销售之后回纳税人核算地或所在地缴纳消费税。

11、纳税人:营业税的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12、营业税的税目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自产、销售不动产。

第五章个人所得税法

1、个人所得税:广义上是指调整征税机关与个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征管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个人所得税具有课税公平、富有弹性、不易形成重复征税等特点。

3、个人所得税的主体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4、我国个人所得税以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区别对待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大致分为:工资、资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5、如何施行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

(1)施行超额累进税率的个人所得税目: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超额累进税率;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2)施行比例税率的个人所得税目:

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列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特许权适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6、特别免税优惠项目:

(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个人。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者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的个人。

(3)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由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

7、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征管模式:源泉扣缴模式和自行申报模式。

8、个人所得税的具体征管包括了以下几个制度:个人收入档案管理制度、代扣代缴明细账制度、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双向申报制

度、与社会各部门配合的协税制度、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高收入者的重点管理、加强税源的源泉管理、加强全员全额管理。

第六章企业所得税法

1、企业所得税是调整国家与企业之间所得税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

2、企业所得税的特点: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征税以量能负担为原则、将纳税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贯彻区域发展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

想、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通过特别纳税调整体现实质课税原则。

3、1950年原政务院公布了《工商业税暂行条例》,这是我国最早对企业所得税作出规定的法规。

4、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1)就国家行驶税收管辖权划分,包括我国的居民企业从我国境内取得的各项所得和来源于外国或境外地区的各项境外所得,以及非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的应税所得。

(2)就所得的类别划分,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

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3)就是否在业经营所得,包括在业经营所得,也包括清算所得。

5、收入总额: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6、不征税收入:是指从性质上和根源上不属于企业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负有纳税义务并卜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的收入。

7、不征税收入:(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8、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予以扣除。

9、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10、不得扣除纳税的项目:(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5)非公益性的捐赠以及超过扣除标准的公益性捐赠。

(6)赞助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11、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自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12、免税收入:属于企业的应税所得但按照税法规定免于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收入。

13、免税收入包括:国债利息收入;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取得

与该机构、场所有世纪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14、新的《企业所得税》为了防范和制止避税行为,维护国家利益,对防止关联方转让定价作了明确规定,具体措施如下:

(1)独立交易原则:关联方、独立交易原则、税务机关调整应纳税所得额的合理方法及调整期限、成本分摊协议。

(2)预约定价安排。

(3)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4)防范避税地避税

(5)防范资本弱化。

(6)一般反避税条款

(7)补证税款加收利息。

第七章其他实体税法

1、关税是以进出关境或国境的货物和物品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

2、关税的显著特点:

(1)关税的征税对象是进出关境或国境的有形货物和物品。

(2)关税的课征范围以关境为界,而不是国境,

(3)关税的课税环节是进出口环节,

(4)关税的计税依据为完税价格。

(5)关税的征税主体是海关。

(6)关税具有较强的调节功能。

(7)关税法规相对独立并自称体系。

3、关税的种类:

(1)根据征税对象的流向,关税可分为进口、出口和过境。

(2)根据关税的目的不同,关税可以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3)以征收关税的计征依据为标准,可分为从价关税、从量关税、复合关税、选择关税、滑动关税。

(4)以一国是否能独立自主制定税法为标准,可分为自主关税与协定关税。

4、关税的纳税人:是依法负有缴纳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5、关税的征税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货品。

6、中国的进口关税税率主要使用最惠国税率,并通过差别税率体现国家的经济、外贸政策。

7、哪些特殊情况下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依照法律的特别规定?

(1)以租赁方式进口的货物,以海关审查确定的该货物的租金作为完税价格。

(2)运送境外加工的货物,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并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复运进境的,应当以境外加工费和料件费以及复运进境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和保险费审查确定完税价格。

(3)运送境外修理的机械器具,运输工具或者其他货物,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并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复运进境的,应当以境外修理费和料件费审查确定完税价格。

7、关税的征管制度:包括关税的征收程序、征纳方式、缴纳期限、缴纳地点、关税缓纳、强制执行措施和关税的退还、补征、追征等要素。

8、关税的减免大致可分为法定减免、特定减免、临时减免。

9、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某些财产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

10、财产税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动产,一类是动产。

11、财产税的特点:以财产为征税对象;是直接税;以占有、使用和收益的财产额为计税依据;财产税可以与所得税、消费税配合,相辅相

成,发挥多方面调节作用。

12、财产税的分类:

(1)以课税对象的形态为标准,静态财产和动态财产。

(2)以征收范围为标准,一般财产税和特种财产税。

(3)以财产存续为标准,经常财产税和临时财产税。

(4)以计税方法的不同,从量财产税和从价财产税。

13、行为税:又称特定行为税,是以某些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

14、行为税的特点:目的性、期间性、灵活性。

15、契税法: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16、契税法的征收对象: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适用权出让、房屋的买卖、赠与或交换。

17、印花税:指国家对纳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书立、领受应税凭证行为而征收的一种税收。

18、印花税的特点:征收范围广、税负轻、纳税人自行完税。

19、印花税的纳税人具体可分为:立合同人、立据人、立账簿人、领受人、使用人。、

20、印花税税率: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

21、印花税一般施行就地纳税。

22、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按房产的计税余值或房产的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房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23、我国现行房产税采用的是比例税率,从价计征的税率为1.2%,从价计征的税率12%。

24、车船税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船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应缴纳的一种税。

25、免征车船税的情况:非机动车;拖拉机;捕捞、养殖渔船;军队、武警专用的车船;警用车船;按照有关规定已经缴纳船舶吨税的船舶;

26、车船税按年申报缴纳。

27、土地增值税,是指对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收入的增值部分征收的一种税。

28、资源税法:是国家对我国境内从事资源开发、利用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资源生产和开发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征收的一种税。

29、资源税的特点:征税目的主要在于因资源差别而形成的级差收入;采用差别税额;征税的范围较窄;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30、现行的教育费附加征收比率为3%。

第八章税收征收管理法

1、税收征管法:是通常所指的税收程序法,是调整在税收征收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税务管理制度是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基础环节,包括以下内容:税务登记制度、账簿凭证的管理制度、发票管理制度、纳税申报制度以及税

收减免管理制度。

3、税务登记,也称纳税登记,是指纳税人根据税法规定就其设立、变更、终止等事项,在法定时间内向其住所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办理书面登

记的一项税务管理制度。

4、税款收方式: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税法规定和纳税人生产经营及财务管理状况,对纳税人的应纳税款组织入库的具体方式。

5、税务机关可以采取查账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委托代征等多种方式征收税款。

6、纳税人在哪种情形下,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

(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账簿但未设置的。

(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6)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但又无正当理由的。

7、纳税人担保的类型:纳税保证、纳税抵押、纳税质押。、

8、税收优先权:特定债权人直接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享有的就债务人的总财产或特定财产的价值优先受偿的权力。

9、优先权的特点:法定性、优先性、价值权性、从属性,不可分性。

10、征收税收优先权的三种情况: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税收优先于发生在后的担保债权;税收优先于行政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

11、税务检查:税务机关以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财物会计制度等为依据,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义务情况进行的审查监督活动的过程。

12、税务稽查的具体程序:税务稽查对象的确定与立案;税务稽查的实施;税务稽查的审理;税务处理决定的执行。

13、税务代理:税务代理人在法定的权限和范围内,接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有关税务事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

14、税务代理的特征:主体资格的特定性、法律约束性、税收法律责任的不可转嫁性、有偿服务性。

15、税务代理的基本原则:依法代理原则;自愿有偿原则;独立公正原则;保守秘密原则;维护国家利益和保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相结合的原

则。

16、税收行政复议:又称税务行政复议,是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是指纳税人和其他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

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由复议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

17、税收行政复议的特点:以税务争议为对象;遵循“不告不理”原则;具有前置程序的特点;是一种行政司法行为。

18、税收行政复议的原则:全面审查、一级复议、合法公正公平及时便民、卜适用调节、不停止执行等原则。

19、税收行政诉讼的特征:前提性、恒定性、限定性。

20、税收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审查原则、不适用调节原则、不适用处分原则、被告负举责任原则、不停止执行原则。

《税法》自考讲义(三)共21页word资料

《税法》自考讲义(三) 第六章企业所得税法 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概述 【简答】 1、简述企业所得税的特点。 (1)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 (2)征税以量能负担为原则。 (3)将纳税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 (4)贯彻区域发展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5)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6)通过特别的纳税调整,体现实质课税原则。 第二节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 【单选】 1、企业所得税的普通税率一般采用25%的比例税率。 2、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可以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4、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居民企业,其纳税地点为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

【单选、多选、案例分析】 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1)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3)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4)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5)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6)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7)其他不得计算折旧的固定资产。 【多选】 1、企业所得税采取分月、分季预缴的方式。 2、企业应纳税额中收入总额的内容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接受捐赠收入。 【名词解释】 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实际管理机构在各国境内的企业。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特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税收抵免: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企业来自国内外的所得一律汇总特征税,但允许抵扣该居民企业在国外已纳的税额,以避免国际重复征税。 不征税收入:是指从性质和根源上不属于企业盈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负有纳税义务并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的收入。 【简答】 1.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计税收入有哪些?

最新个人所得税知识点整理

个人所得税 纳税义务人 一、纳税人的一般规定 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投资者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我国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居民与非居民纳税人 三、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1. 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 2. 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3. 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4. 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5. 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税范围 一、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注意的问题: 1. 不予征税项目: (1)独生子女补贴。 (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3)托儿补助费。 (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2. 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其它项目 (1)公司职工取得的用于购买企业国有股权的劳动分红; (2)岀租汽车经营单位对岀租车驾驶员采取单车承包或承租方式运营,岀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营运取得的收入; (3)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退休人员再任职、企业(职业)年金、股票期权的行权等。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1. 范围: (1)依法取得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体户;如:个人从事彩票代销、个体岀租车运营等 (2)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办学、医疗、咨询等有偿服务的个人; (3)个体工商户以业主为纳税人。 2.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此税目。 3.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岀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岀,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利润分配,并入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精品文档

自考税法笔记

导论第一章 第一节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本质和特点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 (二)税收的本质 税收的本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它表现在: 、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 、税收体现一定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 (三)税收的特征(即三性) 税收的本质既然是以国家为主体所形成的特定的分配关系,表现为国家占有一部分社会剩余产品,必然要求税收具有三性,即征收上的强制性、缴纳上的无偿性和征收比例或数额上的固定性。 二、社会主义社会税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一)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对剩余产品进行“社会扣除”的手段之一。(二)多种经济成份的并存,需要通过税收来正确处理国家与它们之间的分配关系。 (三)通过税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 (四)税收是国家管理经济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经济杠杆。 第二节税法概述 一、税法的概念及特点 (一)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规定的有关调整国家在筹集财政资金方面形成的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法的表现形式有法律、条例、决定、命令、规章等。 1 / 18 (二)税法的特点 .税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在执行过程中又具有相对灵活性的法律形式。 .在确定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上,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一种不对等性。.在处理税务争议所适用的程序上,税法与其他部门法不同。首先要分清争议的性质,纳税人对征税发生一般税务争议时,必须先履行纳税义务,以保证国家税款征收任务不受影响,不存在其他部门法所规定的协商、调解程序。 税法原则第三节大家要记住税法三原则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税收公平合理原则;税收效率原则。 注意!年月考试题目“简述税法原则” 一、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应包括以下内容“以法治税”是指税务工作要完全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一方面国家要依法征税,另一方面是人民依法纳税。 注意!年月考试题目“简述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注意!年月考试题目“试述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二、税收公平合理原则

全国2018年4月自考税法考试真题

全国2018年4月自考税法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指出,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是 A.发债 B.收费 C.赋税 D.罚款 2.以纳税人的收益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是 A.流转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资源税 3.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和作用的客观对象。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税收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事件 B.行为 C.实物 D.货币 4.根据我国《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规定,企业发包给他人经营,承包人对外以发管人名义经营并由发包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其增值税纳税人为 A.发包人 B.承包人 C.由税务部门确定纳税人 D.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协 商确定纳税人

5.我国目前消费税采用的税率形式是 A.定额税率 B.比例税率 C.定额税率和比例税率 D.超额累进税率 6.我国在生产销售环节征收消费税的商品有 A.金项链 B.铂金手链 C.黄金镶钻戒指 D.翡翠手镯 7.一般认为增值税发端于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8.增值税的类型不包括 A.资源型增值税 B.生产型增值税 C.收入型增值税 D.消费型增值税 9.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计税依据是 A.不含增值税税额的销售额 B.含增值税税额的销售额 C.不含增值税和消费税税额的销售额 D.含增值税税额的销售额扣除成本费用后的余额 10.某公司进口一批货物,因报关违反规定造成海关少征税款,海关可以追征的期限是自货物放行之日起的

A.6个月内 B.1年内 C.2年内 D.3年内 11.《企业所得税法》的生效时间是 A.2007年3月16日 B.2007年10月1日 C.2008年1月1 日 D.2008年3月16日 12.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准予在税前扣除的数额是 A.不超过计税工资总额5% B.不超过计税工资总额14% C.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5% D.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 13.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在计算应纳所得税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项目是 A.按国家规定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B.向某特殊疾病患者捐赠10万元 C.赞助某大学生团队活动5万元 D.被劳动监察大队罚款l万元 14.依据税法规定,应当计入应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项目有 A.国债利息收入

个人所得税知识普及

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 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2011年6月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2011年9月1日开始个税免征额调至3500元。 计算方法 个人纳税等级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 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二金后月收入- 扣除标准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说明: 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伍佰元后的余额。 法定对象 个人所得税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征税内容 个人缴税 个人所得税分为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主要包括以下10项内容: 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这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课税对象。 个人所得税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象、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济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纸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这里所说的“作品”,是指包括中外文字、图片、乐谱等能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的作品;“个人作品”,包括本人的著作、翻译的作品等。个人取得遗作稿酬,应按稿酬所得项目计税。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作者将自己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计税。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是指个人的存款利息(国家宣布2008年10月8日次日开始取消利息税)、货款利息和购买各种债券的利息。股息,也称股利,是指股票持有人根据股份制公司章程规定,凭股票定期从股份公司取得的投资利益。红利,也称公司(企业)分红,是指股份公司或企业根据应分配的利润按股份分配超过股息部分的利润。股份制企业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股息、红利即派发红股,应以派发的股票面额为收入额计税。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

个人所得税法知识点精华总结

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知识点精华总结 企业所得税和外资所得税大家觉得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没错, 外资的更优惠, 税率更低, 且存在很多地域性和行业性优惠,并且比较的多。 那么这两个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区别在哪里呢?这里先不回答, 我 将在我的总结里慢慢渗透, 希望大家能以比较的思想来学习这三章所得税。 最重要的是要把企业所得税那一章一定学好, 我再强调一次, 希望大家能够稳扎稳打, 不要心急。毕竟, 所得税和流转税一样, 在共同点上学习不同点是最能应付考试的, 也是最能让自己理解的更透彻的, 更是最能让自己不断找到税法学习感觉的极佳方法。我们认为, 任何一门课程都应该用“比较” 的思想去学 习,不断寻到区别所在,慢慢的,也就进入状态了。 1、非居民性工资薪金来源地的问题。这里是个重点内容。首先要注意香港台湾澳门地区不适用183天的这个规定,严格按照90天来考虑,注意是个隐藏考点。 1在境内居住未超过90天或 183天(税收协定国家或地区适用此天数,以下同的,仅对 在境内工作取得的境内企业承担的工资薪金所得纳税。 即境内工作取得的境外企业支付部分是免税的。注意这个免税的理解, 因为其他非工资薪金所得要对在境内工作时取得所有收入征税的。 2在境内居住超过90天或 183天,但未超过一年(即仍为非居民,或者说成无住所,一个意思的, 对在境内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纳税, 这里包括境内境外企业支付都要纳税;境 外工作时取得的工资不纳税。 3在境内居住满一年(注意已经成为居民性纳税人了未超过 5年的,境内取得的工资不 用说,应该纳税,临时离境取得的境内企业支付的部分纳税,境外企业支付的部分“

自考财务管理学复习

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财务管理的概念与特点、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环境等基本理论问题,能对财务管理有一个总括的认识,并为学好以后各章内容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财务管理目标、利息率的构成;难点是理解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 第一节财务管理的含义 一,公司的财务活动 一般是指公司从事的与资本运动有关的业务活动。从公司资本的具体形态看,资本是公司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从来源看,是公司的负债和股东权益。(识记)

公司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及股利分配活动。 (一)筹资活动: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吸收直接投资等方式筹集资本,表现为公司的资本流入。公司偿还银行借款、支付利息及股利、支付借款手续费以及债券和股票的发行费用等各种费用,则表现为公司的资本流出。这种由于资本的筹集和使用而产生的资本流入与流出,便构成了公司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识记) (二)投资活动:公司把筹集到的资本投资于公司内部,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形成公司的对内投资;用于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债券,形成公司的对外投资,对内与对外投资均表现为公司资本的流出。当公司变卖其对内投资的各种资产或收回对外投资的本金和收益时,表现为公司资本的流入。这种由于公司投资而产生的资本流入与流出,便构成了公司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识记) (三)经营活动:首先,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菅活动中,要采购材料和商品,以便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同时还要支付工资和其他营业费用;其次,公司将产品或商品销售之后,可以取得资本的流入,收回资本;最后,如果公司现有资本不能满足生产经

税收学自考真题模拟及答案

税收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4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7309税收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属于对流动额课税的税种是() A.房产税B.营业税C.资源税D.印花税 2.根据课税对象确定的具体征收项目是() A.征税对象B.税目C.税率D.纳税期限 3.以税收的计税依据为标准,能够将税收分为() A.直接税与间接税B.从价税与从量税 C.中央税与地方税D.价内税与价内税 4.在税制构成要素中,作为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是() A.纳税人义务B.征税对象C.税目D.税率 5.属于中央税的是() A.个人所得税B.企业所得税C.关税D.房产税 6.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是() A.平等、确实、便利和最小征收费用原则 B.财政政策、国民经济、社会公平和税务行政原则 C.效率、公平、稳定和发展原则 D.财政、效率、公平和法制原则 7.不允许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的增值税属于() A.生产型B.收入型C.消费型D.混合型 8.按规定应征收增值税的业务是() A.汽车修理业务B.建筑安装业务 C.装卸搬运业务D.饮食服务业务 9.能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是() A.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B.非企业性单位 C.个人 D.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企业 10.根据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一般纳税人支付运输费用计算抵扣进项税的扣除率为() A.7%B.10%C.13%D.17% 11.属于从价征收消费税的项目是() A.白酒B.化妆品C.啤酒D.汽油 12.某服装厂将自产的服装作为福利发给本厂职工,该批产品制造成本共计10万元,利润率为10%,按当月同类产品的平均售价计算为18万元,计算增值税的销售额为()A.10万元B.10.9万元C.11万元D.18万元 13.在资源税中,煤炭的征收范围包括() A.洗煤B.选煤C.煤炭制品D.原煤 14.计算税额时享受加征一定比例个人所得税的是() A.稿酬所得B.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2015初级职称知识点《经济法基础》: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

2015初级职称知识点《经济法基础》: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 一、应税项目,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包括以下11项: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二、税率,个人所得税按所得性质的不同,适用不同的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如下: 注:本表所列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如下:

(3)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税法规定减征规定,可按应纳税额减征30%. (4)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如下: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三、免税项目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储蓄存款利息,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以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10)经国务院财政部批准免税的所得。 四、减税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 (1)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2)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 (3)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 五、征管方式 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管方式,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

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你会喜欢! 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税法的概念 税法一词在英文中为Taxation Law,《牛津法律大辞典》解释为“有关确定哪些收入、支付或者交易应当纳税,以及按什么税率纳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收是国家或者政府为了实现公共职能、满足公共需求,凭借政治权力,依据法定的标准和程序,无偿、强制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方式。税法即是国家调整税收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经济法部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国内理论界对税法的概念有所争议,有的学者将税法定义为“国家制定的各种有关税收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税收法律、法令、条例、税则、制度等”;有的学者则认为税法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者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国家

在筹集财政资金方面所形成的税收的法令规范的总称”。 税法的原则 税法的原则反映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是税收法律制度建立的基础。税法原则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 (一)税法基本原则 税法基本原则是统领所有税收规范的根本准则,为包括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在内的一切税收活动所必须遵守。 1.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又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税收法定主义贯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全部领域,其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税收要件法定主义是指有关纳税人、课税对象、课税标准等税收要件必须以法律形式做出规定,且有关课税要素的规定必须尽量明确。税务合法性原则是指税务机关按法定程序依法征税,不得随意减征、停征或免征,无法律依据不征税。

自考税法复习资料

简答 1、简述税法的特征 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税法是以确认税收的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法;税法是权力义务不对等的法;税法是实体内容和征管程序相统一的法 2、简述税法调整的范围 税收分配关系。包括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国家内部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征收关系;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及涉外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税收征管关系。包括税务管理关生活经验;税款征收关系、税务检查关系、税务稽查关系。 3、简述税法的功能 税法的功能,是指税法内在固有的并且由税法本质决定的,能够对税收关系和税收行为发挥调整和保护作用的潜在能力。税法的功能,可以分为规制功能和社会功能两类。 税法规制功能的基本内容包括税法的规范功能、约束功能、强制功能、确认功能和保护功能。这些功能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组成税法规制的有机系统;税法的社会功能是税法本质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的集中表现,包括税法的阶级统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4、简述税法的八大规则性要素有哪些 税法主体、课税客体、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税收优惠、法律责任。 5、如何理解税率的设计是税收立法的中心环节? 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每一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与课税客体数额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率。它是衡量税负高低的重要指标,是税法的核心要素,它反映国家征税的深度和国家的经济政策,是极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税率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体现了征税的深度。由于税率的高低直接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关系着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是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经济利益分配的调节手段,因而正确设定税率,是税收中心环节。 6、如何理解税收公平原则? 理解税收公平原则,需进一步了解税收公平的衡量标准及其具体含义: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税收公平原则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前者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即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税收不应是专断的或有差别的。后者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即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有受益原则和负担能力原则。 7、税收公平原则与税收效率原则有何区别于联系? 税收公平原则,强调运用税收杠杆干预经济生活,缩小公民之间收入分配的过分悬殊,保持社会稳定;税收效率原则,强调税收应当是中性的,不应当干预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坚持效率原则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坚持公平原则,发挥宏观调调配的原则,有利于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使收入差距趋于合理,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社会稳定。显而易见,税收公平原则与税收效率原则存在着矛盾。然而,税收效率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税收公平原则是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因此,税收公平原则和税收效率原则都十分重要,都要坚持。 8、什么是税收法律关系,其特点是什么? 税收法律关系,是指由税法确认和保护的征税主体与纳税人之间基于税收事实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税收法律关系是由税法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税收法律关系是基于税收事实而产生的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始终是

自考_国家税收(00061)——考试重点及试题

第一章税收的定义本质及特征 第一节税收的定义 税收的定义: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无偿的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对税收的理解(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2)税收的交纳形式是实物或货币。 税收名词的演进:税、租税、捐税、赋税、课税。 第二节税收的本质 税收的本质: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实现的特殊分配关系。 分配关系问题:解决社会产品归谁所有,归谁支配,以及占有多少,支配多少。 征税的过程:就是把国家一部分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以税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所有的非分配过程。 税收是对社会产品的分配,社会产品按价值的最终用途分;补偿基金、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1)税收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2)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3)税收分配是为了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 税收的特征:(1)税收的无偿性:指国家征税以后,其收入就成为国家所有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2)税收的强制性:指国家依据法律征税,而并非一种资源交纳,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3)税收的固定性:指国家征税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范围和征收比例,便于征纳双方共同遵守。 税收与国有企业商家利润:(1)分配依据不同,作用范围不同(2)形式特征不同。 税收与国债:(1)财政作用不同(2)形式特征不同 税收与货币财政行:(1)税收有物质保证,货币财政发行没有物资保证(2)税收具有固定性,货币财政发行不具有固定性(3)货币财政发行是国家在迫不得已情况下采取的临时方法。 税收与罚没收入:(1)两者都具有无偿性(2)罚没收入不具有固定性(3)税收与罚没收入的特征不同,作用也不同。 税收与费:(1)主体不同,费一般由其他机关、经济部门、事业单位收取的(2)费具有有偿性(3)费是专款专用。 第二章税收的要素与税收分类 第一节税收要素 税收要素包括: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是税法构成要素的组成部分。 征税对象(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即征税的目的物。):(1)税法的最基本要素,它体现着征税的最基本界限(2)决定了各个不同税种在性质上的差别,并且决定着各个不同税种的名称。征税对象包括:(1)税目:即征税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品种和项目。(2)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解决征税的计算问题。(3)税源:是税收收入的来源,即各种税收收入的最终出处。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1)自然人:是在法律上形成一个权力与义务主体的普通人。(2)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3)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交纳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的规定解决了对谁征税的问题。 税率:是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的比例,即税额/征税对象数量。是计算税额尺度,反映征税深度。税率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负担水平,是国家税收政策的具体体现,为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知识点总结归纳(一)

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 导语:笔者对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的主要知识点按课本章节顺序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对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小伙伴起到一点作用。由于知识点较多,所以分成了多篇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系列文章。最后祝大家顺利通过。 税务行政主体、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与义务 一、税务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注意以下政策: 1.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 2.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复议人员的职责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3.税务人员在核定应纳税额、调整税收定额、进行税务检查、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办理税务行政复议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①夫妻关系;②直系血亲关系;③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④近姻亲关系;⑤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其他利益关系。 二、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与义务 1.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

【提示】保密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 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 税法基本原则 税法基本原则是统领所有税收规范的根本准则,为包括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在内的一切税收活动所必须遵守。 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法基本原则的核心。(2014年、2017年都考过此知识点)1.税收法定原则 也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都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税收法定主义贯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全部领域,其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 (1)税收要件法定原则——立法角度 ①国家对其开征的任何税种都必须由法律对其进行专门确定才能实施; ②国家对任何税种征税要素的变动都应当按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 ③征税的各个要素不仅应当由法律作出专门的规定,这种规定还应当尽量明确。

自考税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税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税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课程代码00233) 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依据直接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对征纳税双方的税收行为加以约束。这种特征是税收的A.强制性B.无偿性C.固定性D.特定性 2.在税法构成要素中,直接关系纳税人负担轻重的要素是A.征税客体B.税率C.纳税期限D.纳税环节 3.中国现行税种中属于从量税的是 A.消费税B.营业税C.契税D.资源税 4.根据中国关税法律制度规定,有权对适用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的国家和地区名单作出决定的机构是A.国家税务总局B.财政部C.海关总署D.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 5.根据现行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不属于税务机关权利的事项是 A.税收法律制定权B.税务检查权C.税款征收权D.税务稽查权 6.根据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规定,属于中央政府固定

收入的税种是 A.增值税B.关税C.营业税D.企业所得税 7.根据现行立法规定,属于中国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是A.某服务公司出售办公大楼B.菜农民销售自产农产品 C.某企业转让土地使用权D.某电力公司销售电力 8.根据现行消费税立法规定,中国当前应征收消费税的商品是 A.2万元/只的手表B.2万元/个的单反数码相机 C.2万元/台的电视机D.2万元/台的笔记本电脑 9.根据现行增值税立法规定,食用植物油适用的征税税率是 A.17%B.15%C.13%D.11% 10.根据现行增值税立法规定,应当征收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行为是 A.将购买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B.将购买的货物委托外单位加工 C.将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她人D.将购买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11.根据现行增值税立法规定,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事项

自考税法试题_全国7月自学考试

自考税法试题_全国2009年7月自学考试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湖北自考网2月4日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统一税法制度建立的税收法规是() A.《全国税政实施要则》 B.《商品流通税试行办法》 C.《工商统一税条例(草案)》 D.《工商税条例(草案)》 2.在税法构成要素中,直接关系国家财政收入多少和纳税人负担轻重的要素是() A.征税客体 B.税率 C.纳税期限 D.纳税环节 (武汉自考) 3.根据税法所规定的征税客体性质分类,属于行为税的是() A.增值税 B.印花税 C.契税 D.遗产税 4.根据我国关税法律制度规定,有权对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适用的国家和地区名单作出决定的机构是()A.国家税务总局B.财政部 C.海关总署 D.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

5.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不属于税务机关权利的是() A.税收法律制定权 B.税务检查权 C.税款征收权 D.税务稽查权 6.属于中央政府固定收入的税种是()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企业所得税 7.属于增值税征收的事项是() A.某公司出售办公大楼 B.某电力公司销售电力 C.某公司转让土地使用权 D.某农民销售自产农产品 8.属于我国目前应征收消费税的商品是() A.高档手表 B.高档数码相机 C.等离子电视机 D.价值1.5万元以上的笔记本电脑 9.不适用增值税13%低税率征税的货物是() A.粮食复制品 B.食用植物油 C.电子出版物 D.天然原油 10.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规定,视同销售行为应当征收增值税的事项是() A.将购买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B.将购买的货物委托外单位加工 C.将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D.将购买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11.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规定,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事项是() A.进口材料取得海关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2019年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2019年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你会喜欢! 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税法的概念 税法一词在英文中为TaxationLaw,《牛津法律大辞典》解释为“有关确定哪些收入、支付或者交易应当纳税,以及按什么税率纳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收是国家或者政府为了实现公共职能、满足公共需求,凭借政治权力,依据法定的标准和程序,无偿、强制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方式。税法即是国家调整税收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经济法部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国内理论界对税法的概念有所争议,有的学者将税法定义为“国家制定的各种有关税收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税收法律、法令、条例、税则、制度等”;有的学者则认为税法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者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国家在筹集财政资金方面所形成的税收的法令规范的总称”。 税法的原则

税法的原则反映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是税收法律制度建立的基础。税法原则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 (一)税法基本原则 税法基本原则是统领所有税收规范的根本准则,为包括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在内的一切税收活动所必须遵守。 1.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又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税收法定主义贯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全部领域,其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税收要件法定主义是指有关纳税人、课税对象、课税标准等税收要件必须以法律形式做出规定,且有关课税要素的规定必须尽量明确。税务合法性原则是指税务机关按法定程序依法征税,不得随意减征、停征或免征,无法律依据不征税。 2.税法公平原则

2019年4月自考《税法》真题

2019年4月自考《税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税收定义中“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不仅表明了税收的形式特征,而且揭示了税收的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合意性 D规则性 关于税法性质的观点,通说认为税法属于 A.公法 B.私法 C社会法 D.公法兼社会法 3西方国家中最早施行现代所得税法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4属于纳税人权利的是 A依法办理税务登记 B.依法办理税务申报 C.依法缴纳税款 D依法申请减免税 5行为税与特定目的税法属于 A税收实体法 B税收程序法 C.税收救济法 D税收处罚法 6某箱包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于2019年月购进某型号旅行箱400只,月底盘货,这批旅行箱全部售出,售价每只280元(含增值税价格)。该店销售的这批旅行箱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式为

A.280?4%?400 B.280?3%?400 C.280?(1+4%)?4%?400 D.280?(1+3%)?3%?400 7.一般情况下,增值税固定业户纳税人申报缴纳增值税的纳税地点是 A.纳税人住所地 B.纳税人机构所在地 C纳税人经营业务所在地 D主管税务机关指定地 8某数码产品销售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销售场所附设了咖啡厅提供咖啡西式点心服务。该数码店业务的增值税税务处理,正确的是 A.销售的数码产品缴纳增值税,附设的咖啡厅提供的服务免税 B.销售的数码产品免税,附设的咖啡厅提供的服务缴纳增值税 C.销售的数码产品与咖啡厅提供的服务合并核算营业额的,按数码产品缴纳增值税 D.销售的数码产品与咖啡厅提供的服务合并核算营业额的,按服务缴纳增值税 9.采用从量定额征收消费税的商品是

大学《税法》知识点总结

税法 项目一税法基本原理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依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特征:强制性(直接依据是政治权利)、无偿性(特征核心)、固定性(制度为保障,规定征税对象、征税标准、课征方法) 税法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税法分类:(一)按征税对象分:商品劳务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目的税(二)按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中央税(消费税,关税,车辆购置税)、地方税(车船税,房产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三)按计税标准分:从价税、从量税 (四)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价内税(消费税)、价外税(增值税,关税,车辆购置税)(五)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分: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 税法按职能作用分类:实体法、程序法 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双方当事人(征税主体:国家税务机关、纳税主体) 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纳税人: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分自然人和法人

负税人: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直接税中纳税人=负税人,间接税中两者不相等。 代扣代缴义务人: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个人。个人所得税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代扣代缴。资源所得税在收购环节代扣代缴。 代收代缴义务人:有义务借助与纳税人的经济交往而向纳税人收取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单位。并不直接持有纳税人的收入。 征税对象=课税对象:税收法律关系的权利客体,税法中规定征税的目的物。 计税依据=税基: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表现形态上分两种:价值形态(征税对象=计税依据,所得税为例)、实物形态(两者不一致,车船税为例)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 税率: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的比例。分三种:适用于从价税(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适用于从量税。分为固定税率(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变动税率(累进税率、累退税率)。 累进税率:具有很强调节功能。分四种:全额累进、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超倍累进税率 纳税环节:税法上规定的征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按纳税环节的多少把税收课征制度分两类:一次课征制(单环节征税)、多次课征制(道道征税)。工业品:产制、批发、零售。农产品:产制、收购、批发、零售。 纳税期限:形式分三种:按期纳税(月,季度,纳税期)、按次纳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个人所得税)、按年计征,分期预缴或缴纳(企业所得税分季度预缴,多退少补)纳税地点:属地兼属人原则确定各税的纳税地点。 税务登记:工商登记30天内 税法的构成要素: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减税免税、纳税环节、

自考税法名词解释与论述

税收:税收是以实现国家公共财政职能为目的的,基于政治权利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或特定行为实施的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金钱或实物课征,是一种财政收入的形式。 税法:是建立在一定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由国家制定、认可和解释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政治权利参与税收非配的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以确认与保护国家税收利益和纳税人权益为基本任务的法律形式。 流转税:是指以商品交换和提供劳务为前提,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从量税:是指以征税对象特定的计量单位为计税标准征收的税种。 从价税:是指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标准征收的税种。 间接税:是指纳税人可以讲税负转移给他人,自己不直接承担税负的税种。 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的税种。 税法的特征:1、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2、税法是以确认税收的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法。3、税法是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法。4、税法是实体内容和征管程序相统一的法。 税法的调整对象: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征收管理关系。其中税收分配关系包括: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国家内部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其中的税收征收管理关系包括:税务管理关系、税款征收关系、税务检查关系、税务稽查关系。 税法的功能:税法的功能包括税法的规制功能和社会功能。其中税法的规制功能包括:税法的规范功能(即三要素:评价、指引、预测)、税法的普遍约束功能和强制功能、税法的确认功能和保护功能;其中税法的社会功能包括:税法的阶级统治功能、税法的社会公共功能。 税法的作用:1、税法对纳税人的保护和对征税人的约束作用。2、税法对税收职能实现的促进与保证作用。(包括:税法对组织财政收入的保证作用、税法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税法对实现社会职能的促进作用、税法保证税收监督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职能的实现)3、税法对国家主权与经济利益的维护作用。4、税法对税务违法行为的制裁作用。 税法要素:又称税法构成要素或课税要素,一般是指各种单行税种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构成要素的总称。 税法规则性要素:税法主体、课税客体、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税收优惠、法律责任。 纳税主体:是指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扣缴义务人:是指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个人。 连带纳税人:是指同一纳税义务,数人同负清偿或担保责任,或数人因共有而负有同一纳税义务,或经合并而负有同一纳税义务的纳税人。 征税客体:又称课税对象或征税对象,是指税法确定的产生纳税义务的标的或依据。 税目:就是税法规定的征收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征税的具体根据。它规定了征税对象的具体范围,反映了征税的广度。 计税依据:又称税基,是指根据税法规定所确定的用以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亦即据以计算应纳税额的基数。 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每一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与课税客体数额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率。它是衡量税负高低的重要指标,是税法的核心要素,反映国家征税的深度。 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课税客体或同一税目,不论数额大小,均按同一比例计征的税率。 累进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 全额累进税率:是对课税客体的全部数额都按照与之相适应的等级税率征税。 超额累进税率:是根据课税客体数额的不同级距规定不同的税率,对同一纳税人的课税客体数额按照不同的等级税率计税。 超率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客体的一定数额作为一个计税基数,以这个基数为一倍,按不同超倍数额采用不同的累进税率计征。 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是按单位课税客体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一种税率形式,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水中或某一税种的某些税目。 纳税环节:是指在商品生产和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纳税期限:又称纳税时间,是指纳税义务确定后,纳税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税款的期限。 纳税地点:是纳税人依据税法规定向征税机关申报、缴纳税款的具体场所,它说明纳税人应向哪里的征税机关申报纳税以及哪里的征税机关有权实施管辖的问题。 税收优惠:是指国家为了体现鼓励和扶持政策,在税收方面采取的激励和照顾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