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中氟化物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水中氟化物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水中氟化物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水中氟化物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水中氟化物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01T12:35:20.6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王清燕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氟化工行业获得发展,但是,在它发展的过程中,工业污染逐渐增多,尤其是对工厂周围的水体产生污染。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氟硅化工有限公司陕西商洛 726006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氟化工行业获得发展,但是,在它发展的过程中,工业污染逐渐增多,尤其是对工厂周围的水体产生污染。产生污染的原因就是在工业产生在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在这工业废水中富含负离子,从而使氟化物污染愈发严重。为此,为了减轻氟化物污染,相关人员必须要选择较好的水中氟化物检测方法,分析水中氟化物的含量,及时处理,才能保证废水的安全。本文就水中氟化物检测方法对比进行分析,在介绍几种主要的水中氟化物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深入了分析了各个方法之间的异同点,以供参考。关键词:水中氟化物;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众所周知,氟化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体中,是人体需要的元素之一,适当的氟化物可以保证人们身体健康,但是一旦超量会使人的生命受到威胁。近年来,随着氟化工行业的发展,一些工厂将未达标的废水排放在了河流中,导致河水污染严重,根据国家有关饮用水的标准规定可知:当人们饮用有污染物的水源中氟化物含量达到 2.4~5mg/L时,会出现氟骨病,严重时会导致人们死亡。为了避免这种事件的发生,相关的工厂会利用水体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检测水中氟化物的含量,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有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氟试剂分光光度法。本文对这三种方法的利弊加以对比分析。

一、现阶段水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介绍

1.1离子选择电极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主要是遵循一种原理,该检测原理是将氟离子选择电极作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或氯化银电极作为比较的电极。在日常的检验中,一旦氟电极与含有氟化物的溶液接触,它们就会构成原电池,电池的电动势随溶液中氟离子的活度变化而改变,该变化遵循 Nernest 方程。

Nernest 方程为E=Eθ-(RT/Fn)*(“Ln”J)

其中,E为氧化型和还愿型在绝对温度T以及某一浓度时的电极电势。Eθ为标准电极电势。R为气体常数8.3143J/(K.mol),T为绝对温度,F为法拉第常数,n为电极反应中得失的电子数。该方程可以表明任意状态的电动势与标准电动势以及浓度、温度之间的关系。一旦水中的氟离子过少时,该电池的电动势将会减弱,该方程式中的E将会变小。当水中的氟离子较多时,该电池的电动势将会增强,该方程式中的E将会变大,相关人员可以通过这个方程式判断水中的氟化物含量。

1.2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

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主要是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来判断溶液中氟离子的含量,进而判断水中氟化物。在酸性的溶液中,茜素磺酸钠和锆盐会生成红色络合物,一旦溶液中含有氟离子,该离子将会和锆离子发生反应,进而生成黄色的茜素磺酸钠,这时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偏黄色,相关人员可以将溶液的颜色和标准的红色进行对比,进而得出是否含有氟化物。

1.3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主要是观察相关络合物的颜色和吸光度来判断水中的氟化物。氟离子在 p H 值为4.1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可以与氟试剂及硝酸镧反应,从而生成蓝色三元络合物。该络合物在620nm 波长处的吸光度都与氟离子的浓度成正比,一旦吸光度较高时,可判定氟化物容量多,当吸光度低时,可以确定水中氟化物容量少。

二、水中氟化物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2.1干扰对比分析

在利用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样品的总碱度、浊度、色度以及氯化物、硫酸根、铝、磷酸根、铁在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干扰,影响结果的准确度。为了减少这种干扰,相关人员需要对溶液进行预蒸馏处理。

在利用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测时,只有少量的高价阳离子和氢离子会与氟离子络合而产生干扰,这种干扰受络合离子的种类浓度的影响。为了减轻干扰,需要加入总离子强度缓冲剂,来保持样品中总离子强度,并干扰络合离子,这样会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利用氟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会受到溶液中的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锰离子、铵根离子等离子浓度的影响,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干扰检测结果,为此,为了减少干扰程度,需要进行预蒸馏处理。

2.2适用范围对比分析

这三种检测方法都可以进行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废水的检测,但是各个检测方法都有检测限位限制。首先,离子选择电极法的的最低检测限位0.05mg/L,测定上限可达1 900mg/L。其次,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的检出限为0.1mg/L,测定下限为0.4mg/L,测定上限为 1.5mg/L。最后,氟试剂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为0.02mg/L,测定下限为0.08mg/L。

2.3操作方法对比分析

离子选择电极法主要是用于氟化物标准溶液配置标准序列,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以电位值和浓度绘制校准曲线。这种检测方法是在检测样品中加入总离子强度缓冲剂,在排除干扰后,直接测定样品的电位值,利用标准曲线计算溶液中氟化物的浓度。

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是在不同量的氟化物标准溶液加入材质相同的比色管中,配置成一套标准系列溶液,将相关的样品进行稀释,当其发生变化后,和标准色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氟化物的浓度。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也需要用标准溶液配制标准序列,加入显色剂稀释定容后,和纯水进行对比,测定吸光度,以氟化物含量对吸光度作图,可得到校准曲线。在同样的条件下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将测定的吸光度和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可以得到氟化物的浓度。

2.4使用的仪器对比分析

离子选择电极法需要查看离子活度计判定氟化物浓度,在检测时,使用磁力搅拌装置和聚乙烯烧杯;在排除干扰时,需要使用预蒸馏装置。

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需要使用50m L 具塞比色管;在排除干扰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蒸馏装置。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计和光程为30mm 或10mm 的比色皿,在排除干扰时需要使用预蒸馏装置。

氟化物测定方法

氟化物 氟化物(F﹣)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氟易患龋齿病,饮水中含氟的适宜浓度为0.5—1.0mg/L(F﹣)。当长期饮用含氟量高于1-1.5mg/L的水时,则易患斑齿病,如水中含氟量高于4mg/L时,则可导致氟骨病。 氟化物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有色冶金、钢铁和铝加工、焦炭、玻璃、陶瓷、电子、电镀、化肥、农药厂的废水及含氟旷物的废水中常常都存在氟化物。 1.方法的选择 水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试剂比色法,茜素磺酸锆比色法和硝酸钍滴定法。电极法选择性好,适用范围宽,水样浑浊,有颜色均可测定,测量范围为0.05-1900mg/L。比色法适用于含氟较低的样品,氟试剂法可以测定0.05-1.8mg/L(F﹣);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可以测定0.1—2.5mg/L(F﹣),由于是目视比色,误差比较大。氟化物含量大于5mg/L时可以用硝酸钍滴定法。对于污染严重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以及含氟硼酸盐的水样均要进行预蒸馏。 2.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应使用聚乙烯瓶采集和贮存水样。如果水样中氟化物含量不高、pH值在7以上,也可以用硬质玻璃瓶贮存。 预蒸馏

通常采用预蒸馏的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和直接蒸馏两种。直接蒸馏法的蒸馏效率较高,但温度控制较难,排除干扰也较差,在蒸馏时易发生暴沸,不安全。水蒸气蒸馏法温度控制严格,排除干扰好,不易发生暴沸。 1.水蒸气蒸馏法 水中氟化物在含高氯酸(或硫酸)的溶液中,通入水蒸气,以氟硅酸或氢氟酸形式而被蒸出。 仪器 蒸馏装置 试剂 高氯酸:70—72%。 步骤 (1)取50ml水样(氟浓度高于2.5mg/L时,可分取少量样品,用水稀释至50ml)于蒸馏瓶中,加10ml高氯酸,摇匀。连接好 装置加热,待蒸馏瓶内溶液温度升到约130℃时,开始通入蒸 汽,并维持温度在130—140℃,蒸馏速度约为5—6ml/min。 待接收瓶中馏出液体积约为200ml时,停止蒸馏,并水稀释 至200ml,供测定用。 (2)当样品中有机物含量高时,为避免与高氯酸作用而发生爆炸,可用硫酸代替高氯酸(酸与样品的体积为1+1)进行蒸馏。控 制温度在145 5℃。 2.直接蒸馏法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616029593.html,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 作者:薛晓庆卢鹏宇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13期 摘要:具体分析了气相色谱法在饮用水中苯系物测定中的应用,介绍了毛细管气相色谱 法和填充柱气相色谱法两种测定水中苯系物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的灵敏度和精密度等是优于填充柱气相色谱法的,并具体分析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的优点。 关键词:苯系物;气相色谱法;毛细管柱;填充柱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工业产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很多危害,其中苯系物是水资源中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近年来,我国卫生部多次强调要保证居民饮水卫生、安全,环境监测中心站逐步加大了对饮用水中苯系物测定的研究。水中的苯系物主要是由于化工污染造成的,苯系物,尤其是二甲苯、甲苯、苯等是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工业原料,化工厂排污不达标等因素都会导致当地地下水受到苯污染,使饮用水中苯系物超标,严重影响居民用水安全。因此,对于水中苯系物的监测是有重大意义的。以前国家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多采用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但是经过多年实际应用发现,填充柱气相色谱存在分离能力差、柱效低等缺点,近年来逐步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进行水中苯系物的测定,其具有柱效高、分离度好等优点。本文主要对两种测定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1、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的原理及方法 1.1测定原理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的原理是,二硫化碳可以将水中的苯系物萃取出来,如果有干扰物质,比如醇、酯、醚等,可以再用硫酸-磷酸混合酸进行二次处理除去干扰物质。最后用气相色谱仪氢火焰检测器进行测定,在监测过程中,出峰的顺序为: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采用相对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定量是采用外标法或者内标法(氯苯内标物)。 1.2测定方法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水中苯系物进行测定,需要的实验仪器包括:HP6890 plus气相色谱仪,HP7683自动进样器,HP3398A化学工作站和配氢火焰检测器。主要实验试剂包括:甲苯、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标准溶液;苯系物混合标准样品和二硫化碳;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实验作业指导书

水质苯系物的测定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废水及地表水中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8种苯系物的测定。 本方法选用3%有机皂土/101担体+2. 5%邻苯二甲酸二壬醋八/101担体,混合重量比为35:65的串联色谱柱,能同时检出样品中上述8种苯系物。采用液上气相色谱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 005 mg/L,测定范围为0.005~0. 1 mg/L;二硫化碳萃取的气相色谱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 05 mg/L,测定范围为0. 05~12 mg/L。 2 试剂和材料 2.1 载气和辅助气体 2.1.1载气:氮气,纯度99. 9%,通过一个装有5A分子筛、活性炭、硅胶的净化管净化。 2.1.2燃气:氢气,与氮气的净化方法相同。 2.1.3助燃气:空气,与氮气的净化方法相同。 2.2 配制标准样品和试样预处理时使用的试剂和材料 2.2.1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均采用色谱纯标准试剂。

2.2.2无水硫酸钠,分析纯。 2.2.3氯化钠,分析纯。 2.2.4氮气,用活性炭加以净化的普氮(99.9%)。 2.2.5蒸馏水。 2.2.6二硫化碳,分析纯。在色谱上不应有苯系物各组分检出。如若检出应做提纯处理。 2.2.7苯系物贮备溶液:各取10.0ul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色谱纯标准试剂,分别配成1000mL的水溶液作为贮备液。可在冰箱中保存一周。 2.2.8气相色谱用标准工作溶液:根据检测器的灵敏度及线性要求,取适量苯系物贮备溶液用蒸馏水配制几种浓度的苯系物混合标准溶液。 2.3 制备色谱柱时使用的试剂和材料 2.3.1色谱柱和填充物:见3. 4条“色谱柱”中有关内容。 2.3.2涂渍固定液所用溶剂:苯、丙酮。 3 仪器

水质苯系物含量测定 HS-GC-FID

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测定生活饮用 水中的苯系物SOP 一、简介 根据GB/T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限值:苯限值为0.01 mg/L,甲苯限值为0.7 mg/L,乙苯限值为0.3 mg/L,二甲苯总量限值为0.5 mg/L,苯乙烯限值为0.02 mg/L,。 二、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耗材 超纯水(18 MΩ,煮沸15 min);抗坏血酸;NaCl;苯系物标液。 饱和氯化钠溶液,用超纯水配制。 2.2 标样的制备 标准储备母液:采购苯系物标液,浓度为1000 mg/L。 混合标准系列溶液中苯系物浓度分别为: 1)取1个10 mL容量瓶,加入半瓶超纯水,然后加入100 uL的苯系物标准储备母液,最后用超纯水定容至10 mL,即得浓度为10 mg/L的苯系物中间液。2)取5个100 mL容量瓶,加入半瓶超纯水,然后分别加入100 uL、200 uL、400 uL、600 uL、1 mL苯系物中间液和100 ul苯系物标准储备母液,最后用超纯水定容至100 mL,即得浓度分别为0.01、0.02、0.05、0.1、0.5、1mg/L 苯系物混合标准系列溶液。具体可参考如下示意图: 3)取120℃烘烤2小时后的顶空瓶,使用氮气置换顶空瓶内空气,立即移取10 mL的混合标准系列溶液于顶空瓶内,立即密封。

2.3 样品的制备 空白试验,取超纯水(18 MΩ,煮沸15 min)5 mL于顶空瓶中,密封检测。 待测水样,采样时先加入0.3~0.5 g抗坏血酸于玻璃瓶中,取水至满瓶,密封低温保存,采集后24 小时内完成检测。检测时,直接取10 mL于装有4g氯化钠的顶空瓶中,密封检测。 2.4 仪器参数

食品中氟化物的前处理及测定方法

ANALYSIS & TEST 分析与检测 40 食品安全导刊 2010年3月刊 食品中氟化物的 前处理及测定方法 耿娟 丁仕兵 郭兵 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孔青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史蕊 黄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氟是卤族中最活泼的气态元素,一般食品中都含有微量的氟。人体中适量的氟可以促进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钙化,增强骨骼的强度;但是摄入过量的氟,会对骨骼、肾脏、甲状腺及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严重时会造成氟骨症,使人丧失劳动能力。因此,加强氟检测,严格控制食品中的氟含量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将分别从前处理和检测方法两方面介绍食品中氟化物的传统检测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 食品中氟化物的前处理方法 食品中氟化物的前处理方法主要有灰化-蒸馏法、微量扩散、氧瓶燃烧、碱熔、高温燃烧水解等。 灰化-蒸馏法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国际公职分析化学家联合会(AOAC)也将其用于测定食品中氟的前处理。但是该法操作繁琐,敞开式的体系容易导致氟损失。 微量扩散法是食品中的氟化物在扩散盒内与酸作用,产生氟化氢气体,氟化 氢气体扩散并被氢氧化钠吸收。该法是上述方法中最为准确的一种前处理方法,已被用于我国国家标准中食品样品中氟测定的前处理。 氧瓶燃烧法适用于氟含量较高的样品前处理法。该法是将食品与助燃剂蔗糖和过氧化钠混合,用氧弹燃烧分解样品,用氟离子选择电极和标准加入法测定样 品中的氟含量,可以取得满意的分析结果。如潘锋采用氧瓶燃烧——离子色谱法对茶叶中的总氟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氧瓶燃烧,不仅能够完全使茶叶中的氟得以释放,而且还能有效净化试样中的基体,消除茶叶中蛋白质、有机酸等的干扰,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此外,由于氧弹燃烧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是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可以减少样品污染和损失率,因而是一种符合环境保护 的绿色化学分析技术。 食品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氟化物测定方法是间接法,即对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使样品中各种形态的氟化物定量转化成可溶性氟离子溶液,然后采用化学法或仪器法进行测定。测定方法主要有化学滴定法、比色法、电极法和色谱法。表1是根据已有 的文献报道,列举了几种常见氟化物的测定方法与前处理方法。化学滴定法 化学滴定法是测定食品中氟含量较为经典的方法,滴定法的原理是在酸性溶液中加入茜素磺酸盐,它可以与牡盐形成红紫色络合物,当氟离子存在时,会形成浅粉色的氟化牡离子而使溶液褪色。该法适用范围较广,可以测定高脂、高油性及高纤维含量食品;分解样品完全,但分析周期长,分析称样量大,对于氟含量较低食品的检测精确度较差。另外,由于茜素牡盐与氟离子的作用过程容易受到各种因 素的影响,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样品和标准系列显色剂的加入量及放置时间。比色法 传统比色法的基本原理是,待测样品与氟试剂和硝酸镧反应生成蓝色三元络合物,由于蓝色的深浅与氟离子的浓度成正比,因而可以通过测定蓝色络合物在 表1 食品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

实验 4 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实验四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水中氟化物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活饮用水水质限值为 1.0mg·L-1 。测定氟化物的方法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比色法和容量滴定法,前两种方法应用普遍。本实验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游离态氟离子浓度,当水样中含有化合态(如氟硼酸盐)、络合态的氟化物时,应预先蒸馏分离后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离子活度计或pH计、晶体管毫伏计及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氟化物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分析干扰测定的因素和消除方法。 2.复习教材第二章中的相关内容;在预习报告中列出被测原电池,简要说明测定方法原理和影响测定的因素。 二.仪器 1.氟离子选择电极(使用前在去离子水中充分浸泡)。 2.饱和甘汞电极。 3.精密pH计或离子活度计、晶体管毫伏计,精确到 0.1mV。 4.磁力搅拌器和塑料包裹的搅拌子。 5.100mL、50mL容量瓶。 6.10.00mL、 5.00mL移液管或吸液管。 7.100mL聚乙烯杯。

三.试剂 所用水为去离子水或无氟蒸馏水。 1.氟化物标准贮备液: 称取 0.2210g基准氟钠(NaF)(预先于105~110℃烘干2h或者于500~650℃烘干约40min,冷却),用水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在聚乙烯瓶中。此溶液每毫升含氟离子100μg。 2.乙酸钠溶液: 称取15g乙酸钠(CH 3COONa)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 3.盐酸溶液:2mol·L-1。 4.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 称取 58.8g二水合柠檬酸钠和85g硝酸钠,加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至5~6,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5.水样①,②。 四.测定步骤 1.仪器准备和操作: 按照所用测量仪器和电极使用说明,首先接好线路,将个开关置于“关”的位置,开启电源开关,预热15min,以后操作按说明书要求进行。 2.氟化物标准溶液制备:

水中苯系物顶空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分析水中的挥发性苯系物 水中的苯系物通常包括苯、甲苯、乙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等几种化合物。除苯是已知的致癌物外,其它几种化合物对人体和水生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苯系物的工业污染源主要源于石油化工、炼焦化工生产的排放废水。如茂名石化乙烯工业公司的芳烃车间排污水、裂解车间排污水等都含有大量苯系物。因此,测定水中苯系物含量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水中挥发性苯系物常用的富集方法有顶空法、二硫化碳萃取法、汽-液平衡法等。近年来,在样品的快速采集、分离和浓缩及技术改进方面均有报道。 本方法利用苯系物易挥发的特性,结合顶空进样器的进样技术,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得到了较满意的分析结果。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实现半自动化的特点。 1 试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气相色谱仪:PE公司生产的Autosystem GC(配有FID 检测器);顶空进样器: PE公司生产的HS-40顶空进样器;积分仪:PE公司生产的1022积分仪;顶空瓶:PE公司生产的22ml顶空瓶(带内涂聚四氟乙烯膜的瓶盖和铝密封盖)。 苯、甲苯、乙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均为色谱纯标准物质;氯化钠:分析纯;纯水:不含苯系物;高纯氮气、空气、氢气。 1.2 色谱条件 色谱柱:HP-1(交联甲基聚硅氧烷) 30m×0132mm×0125μm;柱温:40℃保持3min,10℃/min 升温至130℃,保持2min;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150℃;柱头压:4619kPa。 1.3 顶空进样器条件 样品温度:40℃;进样针温度:40℃;传输线温度:40℃;气相循环时间:20min;加热时间40min;加压时间:015min;进样时间:015min;抽样时间:015min。 1.4 样品的保存 取水样时应使样品充满空间,不留空隙,并加盖密封。样品应在冰箱中保存,7 日内处理完毕,14 日内分析完。 1.5 样品分析 取10ml水样于22ml顶空瓶中,加入4gNaCl,加盖密封。置于顶空进样器的样品盘中,按1.2节和1.3节设置好顶空进样器和气相色谱(GC)的分析条件,启动顶空进样器和GC系统,以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以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用外标法测校正曲线。表1是几种水样的分析结果。芳烃车间排污水的样品和标样的色谱图见图1、图2。 1.6 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根据各物质的密度,用2μl微量注射器抽取苯系物标准物,配成质量浓度为1mg/L的苯系物混合溶液作为苯系物的储备液。该储备液应于冰箱中保存,一周内有效。 1.7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标准储备液配成苯系物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40,60,80,100μg/L的标准系列溶液。取不同浓度的标准系列溶液,按115 节样品分析方法进样 分析,并绘制出浓度- 峰面积校正曲线。各组份的校正曲线见表2。 2 结果与讨论 2.1 水中含盐量的影响 根据文献,向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 可以适当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在10ml水样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NaCl,以邻二甲苯的峰高为例,NaCl 的加入量与峰高的关系见表3。由表3可见,

实验一 水中微量氟的测定

实验一水中微量氟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中微量氟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离子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电化学传感器,它将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活度换成相应的电位。当氟离子选择电极(简称氟电极)插入溶液时,其敏感膜对Fˉ产生响应,在膜和溶液间产生一定的膜电位: j n= K-2.303RT/FlgɑF- 在一定条件下膜电位?膜与Fˉ活度的对数成直线关系。当氟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插入被测溶液中组成原电池时,电池的电动势E在一定条件下与Fˉ活度的对数成直线关系:E= K'-2.303RT/FlgɑF- 式中K'为常数,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可以求出Fˉ的活度。当溶液的总离子强度不变时,离子活度系数为一定值,则有 E= K''-2.303RT/Flgc F- E与Fˉ的浓度c F-的对数成直线关系。因此,为了测定Fˉ的浓度,常在标准溶液与试样溶液中同时加入相等的足够量的中性电解质作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保持较高的离子强度,使它们的总离子强度近似一致,不再受样品或标准溶液中原有离子含量的影响。因而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中待测离子的活度系数可认为相等。 当Fˉ浓度在1.0~1.0?10-6mol/L范围时,氟电极电位与pF成直线关系,可用标准曲线法或标准加入法进行测定。 氟电极只对游离的Fˉ有响应。在酸性溶液中,H+与部分Fˉ形成HF或HF2ˉ,会降低Fˉ的浓度。在碱性溶液中,LaF3薄膜与OHˉ发生交换作用而使测定结果偏高。因此,溶液的酸度对测定有影响。氟电极适宜于测定的pH范围为5-7. 氟电极的最大优点是选择性好。能与Fˉ生成稳定配合物或生成沉淀的元素(如Al、Fe、Zr、Th、Ca、Mg、Li及稀土元素)会干扰测定,通常可用柠檬酸、DCTA、EDTA、磺基水杨酸及磷酸盐等掩蔽。其他阴离子(如Clˉ、Brˉ、Iˉ、SO42ˉ、NO3ˉ、Acˉ、C2O42ˉ等)均不干扰测定。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可以起到控制一定的总离子强度和酸度,以及掩蔽干扰离子等多种作用。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国产PXD-270型数字离子计(见附图),氟离子选择性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电磁搅拌器,塑料烧杯(50ml),容量瓶(50ml),移液管(25ml),吸量管(10、1ml)。 试剂: ①100.0μg?mL-1氟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于1200C干燥2h并冷却的分析纯NaF0.2210g,溶于去离子水中,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贮于聚乙烯瓶中。 ②10.0μg?mL-1氟标准溶液:吸取上述溶液10.0ml,用去离子水稀释成100mL即得。 ③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于1000mL烧杯中,加入500mL去离子水和57mL冰醋酸、58gNaCl、12g柠檬酸钠(Na3C6H5O7?2H2O),搅拌至溶解。在冷水溶液中缓慢加入6.0mol?L-1NaOH溶液约125mL,用1%溴甲酚绿作指示剂滴至呈蓝绿色,冷却至室温,稀释至1L。 ④去离子水:用普通蒸馏水经离子纯水器交换一次而得去离子水,用电导仪测量电阻值在1MΩ以上。 1%溴甲酚绿溶液,NaOH(0.1mol?L-1), HNO3(0.1mol?L-1)。

氟化物的测定

水质分析---指导书日期 2010年11月01日页数量组组 1、目的: 为使分析人员在分析过程中做到有方法可依、规范水质分析方法的过程和便于对化验室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2、测定方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3、适用范围: 实用于环境监测水及废水中氟化物的测定。测定下限浓度为 0.02 mg/L,上限为1999 mg/L。 4、仪器和器皿 4.1PH/电导率/离子综合测定仪。 4.2磁力搅拌器及塑料包裹的搅拌子。 4.3100ml、1000ml容量瓶。 4.450ml、100ml和500ml烧杯。 4.550ml量筒。 4.62.00ml、 5.00ml和 10.00ml吸液管, 50.00ml移液管。 4.7镊子。

5、试剂 5.1氟化物标准贮备液: 称取 0.2210基准氟化钠(NaF)(预先于105~110℃烘干2h或者于500~650℃烘干约40min,冷却),用去离子水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在聚乙烯瓶中。此溶液每毫升含氟离子100微克。 5.20.1mol/L氢氧化钠和 0.1mol/L盐酸或 0.1mol/L硫酸。 5.3溴百里香酚蓝指示剂, 0.05%。 5.4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 称取 24.0xx柠檬酸和 270.0克柠檬酸钠用去离子水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存于聚乙烯瓶中。或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 称取 58.8xx水合柠檬酸钠和 85.0克硝酸钠,用去离子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至5~6,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存于聚乙烯瓶中。 6、测定步骤 6.1电极的准备:

氟化物测定方法

精心整理 氟 化 物 氟化物(F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氟易患龋齿病,饮水中含氟的适宜浓度为0.5—1.0mg/L (F ﹣)。当长期饮用含氟量高于1-1.5mg/L 的水时,则易患斑齿病,如水中含氟量高于4mg/L 时,则可导致氟骨病。 12以上,预 蒸 馏 通常采用预蒸馏的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和直接蒸馏两种。直接蒸馏法的蒸馏效率较高,但温度控制较难,排除干扰也较差,在蒸馏时易发生暴沸,不安全。水蒸气蒸馏法温度控制严格,排除干扰好,不易发生暴沸。 1.水蒸气蒸馏法

水中氟化物在含高氯酸(或硫酸)的溶液中,通入水蒸气,以氟硅酸或氢氟酸形式而被蒸出。 仪器 蒸馏装置 试剂 50ml) 蒸馏装置 试剂 (1)硫酸:ρ=1.84g/ml. (2)硫酸银。 步骤

(1)取400 ml蒸馏水于蒸馏瓶中,在不断摇动下缓慢加入200 ml浓硫酸,混匀。 放入5—10粒玻璃球,连接装置。开始缓慢升温,然后逐渐加快升温速度,至温度达180℃时停止加热,弃去接收瓶中馏出液,此时蒸馏瓶中酸与水的比例为2+1,此操作的目的是除去蒸馏装置和酸液中氟化物的污染。待蒸馏瓶中的溶液冷至120℃以下,加入250ml样品混匀,按上述加热方式加热至180℃时止(不得超过180℃,以防带出硫酸盐)。此时接收瓶中馏出液的体积约为250 ˉ)。 干扰:Clˉ30; SO42ˉ 5.0; NO3ˉ 3.0; B4O72ˉ 2.0; Mg2+ 2.0; NH4+1.0; Ca2+0.5。下述离子含量(μg)亦不干扰测定: PO43ˉ200; SiO32ˉ100; Cr6+40; Cu2+10; Pb2+10; Mn2+10; Hg2+5; Ag+5; Zn2+5; Fe3+2.5; Al3+2.5; Co2+2.5; Ni2+2.5; Mo6+2.5。 当干扰离子超过上述含量时,可通过直接蒸馏或水蒸气蒸馏而消除。 3.方法的适用范围

水质中苯系物方法的验证报告讲解

方法验证报告 方法名称:FID气相色谱仪测定水质中苯系物分析方法编制:尹新哲 2016 年7月 15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河南洁泓环保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FID气相色谱仪测定水质中苯系物分析方法的验证报告 摘要:本文通过对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法测定水中苯系物进行了一系列的验证分析,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5mg/L;苯系物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64~0.9999,苯系物的精密度为1.28~6.87%,与标称值偏差在6.3%以内。经统计学检验,以上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的要求。 关键词: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法苯系物方法验证 一、方法原理 采用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水中苯系物经二硫化碳萃取后,酸除去醇、酯、醚等干扰物质,用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二、仪器与化学试剂 1.仪器 GC7900气相色谱仪:具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色谱柱:非极性毛细管柱(50m×0.32mm×0.5μm) 2.试剂 2.1 二硫化碳(CS2):在色谱上不应有苯系物各组分检出。 2.2无水硫酸钠:经300℃烘烤2h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2.3盐酸:分析纯。 2.4氮气:纯度为99.99%。 2.5氢气:纯度大于99.99%。 2.6无油压缩空气。 2.7苯系物标准贮备溶液。 三、简要操作步骤 1.标准曲线绘制 取苯系物的标准贮备溶液用二硫化碳配成0mg/l、1 mg/l、2 mg/l、4 mg/l、8 mg/l、 12 mg/l浓度系列。接着按样品测定的步骤从最低浓度开始依次对苯系物混合标准工 作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绘制标准曲线。 2. 测定 在进样口温度200℃,FID温度250℃,柱箱温度:初温50℃,保持5min,以8℃/min 的速度升温至180℃,保持1min的仪器条件下每次进样量为1μl,记录保留时间与峰面积。 四、分析方法验证程序 1.最低检出限:因分析方法的空白试剂在仪器上无响应,为了能反映分析方法在整个分析处理过程的误差,根据IUPAC中有关参考,采用已知结果的标准物质或样品按照分析步骤进行测量,通过分析12份已知结果的实际样品来计算方法的检出限,检出限如表1所示。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氟离子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溶液中氟离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电位分析法的操作过程。 3、掌握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水中微量氟离子的方法。 4、了解总离子强度调节液的意义和作用。 二、实验原理 一般氟测定最方便、灵敏的方法是氟离子选择电极。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敏感膜由LaF 3单晶片制成,为改善导电性能,晶体中还掺杂了少量0.1%~0.5% 的EuF 2和1%~5%的CaF 2。膜导电由离子半径较小、带电荷较少的晶体离子氟 离子来担任。Eu 2+、Ca 2+代替了晶格点阵中的La 3+,形成了较多空的氟离子点阵,降低了晶体膜的电阻。 将氟离子选择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待测离子可以吸附在膜表面,它与膜上相同离子交换,并通过扩散进入膜相。膜相中存在的晶体缺陷,产生的离子也可以扩散进入溶液相,这样在晶体膜与溶液界面上建立了双电层结构,产生相界电位,氟离子活度的变化符合能斯特方程: --=F a F RT K E lg 303.2 氟离子选择电极对氟离子有良好的选择性,一般阴离子,除OH -外,均不干扰电极对氟离子的响应。氟离子选择电极的适宜pH 范围为5-7。一般氟离子电极的测定范围为10-6~10-1mol /L 。水中氟离子浓度一般为10-5mol /L 。 在测定中为了将活度和浓度联系起来,必须控制离子强度,为此,应该加入惰性电解质(如KNO 3)。一般将含有惰性电解质的溶液称为总离子强度调节液 (total Ionic strength adjustment buffer ,TISAB)。对氟离子选择电极来说,它由KNO 3、柠檬酸三钠溶液组成。 用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离子浓度有两种基本方法。方法一:标准曲线法。先测定已知离子浓度的标准溶液的电位E ,以电位E 对lgc 作一工作曲线,由测得的未知样品的电位值,在E-lgc 曲线上求出分析物的浓度。方法二:标准加人法。首先测定待分析物的电位E1,然后加人已知浓度的分析物,记录电位E2,通过能斯特方程,由电位E1和E2可以求出待分析物的浓度。本实验测定氟离子采用标准曲线法。 三、仪器与试剂 氟离子选择电极一支;饱和甘汞电极一支;恒温水浴锅一台。100mL 烧杯若干个,50mL 容量瓶若5个,25mL 移液管、10mL 移液管,1mL 和10mL 有分刻度的移液管各一支,100mL 容量瓶一个。 NaF(基准试剂);KNO 3(分析纯);柠檬酸三钠(分析纯);NaOH(分析纯)。 氟标准溶液0.5g/L :称取于120°C 干燥2小时并冷却的NaF 1.106g 溶于去离子水中,而后转移至1000 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保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备用。 氟标准溶液0.2g/L :移取0.5g/L 氟离子标准溶液20mL 稀释到50mL 。实验前随配随用,用完倒掉洗净容量瓶。 依照上述方法依次配制0.01g/L 、0.04g/L 的氟标准溶液。

水中苯系物的检测

生物监测水中苯系物的检测 一、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源水中的苯系物。 本标准适用于水源水中苯系物的测定。若取100mL水样,本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020mg/L,最佳线性范围为0.02~1.0mg/L。 二、原理 水中苯系物经二硫化碳萃取后,如果含有醇、酯、醚等干扰物质,可再用硫酸—磷酸混合酸除去。最后用气相色谱仪氢火焰检测器测定。其出峰顺序为: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以相对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或内标法(氯苯内标物)定量。 三、试剂 1 )苯系物标准贮备溶液:准确称取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和苯乙烯各20mg,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0mL含2.0mg苯系物。 2 )苯系物混合标准使用液:分别吸取苯系物标准贮备溶液(3.1)于同一容量瓶中,用纯水稀释100倍,此溶液1.0mL含20μg苯系物,用时现配。 3)二硫化碳:气相色谱法测定时不得检出苯系物,若市售试剂不合要求,可按下述方法纯化。 纯化方法: 将混合液〔浓硫酸:二硫化碳:浓硝酸=25:100∶25(按体积比)〕置于梨形分液漏斗摇动并时时放气,静止分层,取二硫化碳层用气相色谱法测试是否会检出苯系物,如仍含有,则按上法再处理,直至检不出苯系物为止。 重蒸馏是使二硫化碳与高沸点的硝基苯系物分离,收集沸点为47℃的蒸出液,至剩余20~30mL时停止(蒸干易爆炸)。 4)甲醇(优级纯)。 5)无水硫酸钠,在300℃灼烧2h备用。 6)氯化钠(分析纯)。 7)混合酸:硫酸磷酸2+1。 8)盐酸溶液(0.1mol/L):取8.3mL浓盐酸用纯水稀释到100mL。 9)固定液:有机皂土;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分析纯)。 10)载体:101白色担体(60~80目)。 四、仪器 1气相色谱仪。 1)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2 )固定相:3.5%有机皂土+2.5%DNP固定液涂于60~80目101白色担体。3)色谱柱:长3m,内径2.5mm 螺旋形不锈钢柱。 2振荡器。 3 100mL分液漏斗。 4 5.0mL刻度具塞试管。 5 100mL、10mL容量瓶。

水中氟离子的测定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样中氟离子的含量 一、氟元素简介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可以坚固骨骼和牙齿,预防龋齿。 轻度氟中毒症状:氟斑牙,牙齿变黄,变黑。 重度氟中毒症状:氟骨症,骨头变形,丧失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预备知识 电分析化学(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是以溶液中物质的电化学性质及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电化学性质主要包括以电导、电位、电流、电量等电化学参数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找出其与被测物质含量间的关系。 电位分析是在零电流条件下测定两电极间的电位差来确定物质浓度或含量的一类方法,它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分析法。 三、测定目的 掌握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测定原理及测定方法 学会正确使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四、测定原理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以氟化镧(LaF3)单晶片敏感膜的电位法指示电极,对溶液中的氟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晶体膜的响应机理一般用晶体离子传导原理及膜表面上相同离子见的扩散作用来解释。 离子在晶体中的导电过程,是借助于晶格缺陷而进行的。挨近缺陷空穴的导电离子,能够运动至空穴中:LaF3+空穴→LaF2++F-由于晶体膜表面不存在离子交换作用,所以电极在使用前不需浸

泡活化,其电位的产生,仅是由于溶液中的待测离子能扩散进入膜相的缺陷空穴,而膜相中的晶格缺陷上的离子也能进入溶液相,因而在两项界面上建立双电层结构而在敏感膜两侧形成膜电位所致。 五、消除干扰 对晶体膜电极的干扰,主要不是由于共存离子进入膜相参与响应,而是来自晶体表面的化学反应,即共存离子与晶格离子形成难溶盐或络合物,从而改变了膜表面的性质。对于氟电极而言,主要的干扰是OH-,这是由于在晶体表面存在下列化学反应: LaF3(固体)+3OH- LaOH(固体)+3 F- 实验表明,电极使用时最适宜的溶液pH范围为5-5.5。 六、定量依据 1. 氟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的电池可以表示为: Hg, Hg2Cl2︱KCl(饱和)‖F-试液︱LaF3(10-3mol·L-1), NaF(10-1mol·L-1), NaCl(0.1 mol·L-1) ︱AgCl 2. 电池电动势E与氟离子活度的关系式为 E=K-2.303RT/F·lgaF-=K-0.059 lgaF-(25℃) 3. 其中0.059为25℃时电极的理论响应斜率,其他符号具有通常意义。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的时溶液中离子活度,而通常定量分析需要测量的时离子的浓度,不是活度。所以必须控制试液的离子强度。如果测量试液的离子强度维持一定,则上述方程可表示为: E=K′-0.059lg[F-] (K′为常数) 4. 电动势E与lg[F-]成线性关系。因此作出E对lg[F-]的标准曲线,

测定水中氟化物的方法对比

水中氟含量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概述 2011年4月13日

目录 一、实验室测定水中氟化物的主要方法 (2) 二、各种测定方法概述 (2) (一)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 (2) (二)离子选择电极法 (2) (三)分光光度法 (3) (四)离子色谱法 (3) (五)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3) 三、主要四种测定方法的对比 (4) 四、市场已有的代表产品 (4) (一)美国哈希FBM-160/FBM-100A氟离子浓度分析仪 (4) (二)美国哈希CA610氟化物分析仪 (6) (三)美国哈希PCII单参数水质分析仪 (8)

一、实验室测定水中氟化物的主要方法 注①:适用浓度范围与仪器的特性有关,表中所列为一般仪器的适用浓度范围。 二、各种测定方法概述 (一)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 原理:在酸性溶液中茜素磺酸钠和锆盐生成红色络合物当样品中有氟离子存在时能夺取络合物中锆离子生成无色的氟化锆离子释放出黄色的茜素磺酸钠根 据溶液由红色褪至黄色的色度不同与标准比色定量。 (二)离子选择电极法 定义:通常所谓离子选择电极,是指带有敏感膜的、能对离子或分子态物质有选择性响应的电极,使用此类电极的分析法属于电化学分析中的电位分析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技术,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协会 给它的定义是:“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类化学传感器,它的电位对溶液中给定 的离子的活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原理:氟离子选择性作为指示电极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构成测量电池:氟离子

选择电极|试液||甘汞电极。忽略液接电位,即电池的电动势和试液 的氟离子的活度的对数成正比,氟离子电极一般在 1 10-6moL/L-1范围 内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能斯特方程式,如下: (三)分光光度法 定义: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原理:氟离子在pH 值为4.1 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与氟试剂及硝酸镧反应生成蓝色三元络合物,颜色的强度与氟离子浓度成正比,在620 nm 波长处 定量测定氟化物(以F 计)。 (四)离子色谱法 原理:离子色谱法通过分离柱对各阴离子的不同亲和度进行分离,由电导检测器测量各阴离子组分的电导率,以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高或面积定性和定量, 可同时测定F-、C1-、NO3-、SO42-等离子的含量。 (五)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此方法应用很少,查不到专用测氟的资料。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离子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离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构造及测定自来水中氟离子的实验条件和方法。 2.掌握离子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氟离子选择电极是目前最成熟的一种离子选择电极。将氟化镧单晶(掺入微量氟化铕(Ⅱ)以增加导电性)封在塑料管的一端,管内装0.1 moL·L-1NaF和0.1 moL·L-1NaCl溶液,以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构成氟离子选择电极。用氟离子选择测定水样时,以氟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组成的测量电池为:氟离子选择电极︱试液‖SCE 如果忽略液接电位,电池的电动势为: 即电池的电动势与试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对数成正比,氟离子选择电极一般在1~10-6mol·L-1范围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氟离子选择电极性能: ①选择性 阴离子: OH- LaF 3 + 3OH-= La(OH) 3 + 3F- 阳离子: Fe3+、Al3+、Sn(Ⅳ) ( 易与F-形成稳定配位离子) ②支持电解质------控制试液的离子强度。 ③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控制试液pH和离子强度以及消除干扰。 三、仪器与试剂 离子计或pH计,氟离子选择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电磁搅拌器, 容量瓶(100 mL 7只),烧杯(100 mL 2个), 10 mL移液管 F-标准溶液(0.1000 mol·L-1); 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ISAB) 四、基本操作 1.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准备

使用前浸泡于10-4mol·L-1 F-或更低F-溶液中浸泡活化。使用时,先用去离子水吹洗电极,再在去离子水中洗至电极的纯水电位,一般在300 mV左右。 2. 线性范围及能斯特斜率的测量通常由稀至浓分别进行测量。 3. 自来水中氟含量的测定。 五、实验步骤 1.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准备: 2. 线性范围及能斯特斜率的测量: 在5只100 mL容量瓶中,用10 mL移液管移取0.100 moL·L-1 F-标准溶液于第一只100 mL容量瓶中,加入TISAB 10 mL,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配成1.00×10-2mol·L-1 F-溶液;在第二只100 mL容量瓶中,加入1.00×10-2 mol·L-1 F-溶液10.00 mL和TISAB 10 mL,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配成1.00×10-3mol·L-1 F-溶液。按上述方法依次配制1.00×10-6~1.00×10-4 mol·L-1 F-标准溶液。将适量F-标准溶液(浸没电极即可)分别倒入5只塑料烧杯中,放入磁性搅拌子,插入氟离子选择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连接好离子计或酸度计,开启电磁搅拌器,由稀至浓分别进行测量,在仪器指针不再移动或数字显示在±1 mV内,读取电位值。再分别测定其他F-浓度溶液的电位值。 3. 氟含量的测定: (1) 试液的制备自来水样可在实验室直接取样。 (2) 标准曲线法准确吸取自来水样50.0 mL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TISAB 10 mL,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全部倒入一烘干的烧杯中,按上述实验方法测(此溶液继续做下一步实验),平行测定三份。 定电位值,记为E 1 (3) 标准加入法在实验②测量后,再分别加入1.00 mL 1.00×10-3mol·L-1 F- 。 溶液①后,再测定其电位值,记为E 2 (4) 空白试验以去离子水代替试样,重复测定。 六、数据处理 标准曲线,确定该氟离子选择电极的线性范围及实际能斯特响1. 绘制E~logC F- 应斜率。并从标准曲线,查出被测试液F-浓度(c ),计算出试样中氟含量。 x ①②③平均值

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水中的挥发性苯系物

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水中的挥发性苯系物 北京华盛谱信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水中的苯系物通常包括苯、甲苯、乙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等几种化合物。除苯是已知的致癌物外,其它几种化合物对人体和水生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苯系物的工业污染源主要源于石油化工、炼焦化工生产的排放废水。如茂名石化乙烯工业公司的芳烃车间排污水、裂解车间排污水等都含有大量苯系物。因此,测定水中苯系物含量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水中挥发性苯系物常用的富集方法有顶空法、二硫化碳萃取法、汽-液平衡法等。近年来,在样品的快速采集、分离和浓缩及技术改进方面均有报道。 本方法利用苯系物易挥发的特性,结合顶空进样器的进样技术,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得到了较满意的分析结果。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实现半自动化的特点。 1 试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气相色谱仪(配有FID 检测器);顶空进样器; 苯、甲苯、乙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均为色谱纯标准物质;氯化钠:分析纯;纯水:不含苯系物;高纯氮气、空气、氢气。 1.2 色谱条件 色谱柱:HP-1(交联甲基聚硅氧烷) 30m×0132mm×0125μm;柱温:40℃保持3min,10℃/min 升温至130℃,保持2min;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150℃;柱头压:4619kPa。 1.3 顶空进样器条件 样品温度:40℃;进样针温度:40℃;传输线温度:40℃;气相循环时间:20min;加热时间40min;加压时间:015min;进样时间:015min;抽样时间:015min。 1.4 样品的保存 取水样时应使样品充满空间,不留空隙,并加盖密封。样品应在冰箱中保存,7 日内处理完毕,14 日内分析完。 1.5 样品分析 取10ml水样于22ml顶空瓶中,加入4gNaCl,加盖密封。置于顶空进样器的样品盘中,按1.2节和1.3节设置好顶空进样器和气相色谱(GC)的分析条件,启动顶空进样器和GC系统,以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以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用外标法测校正曲线。表1是几种水样的分析结果。芳烃车间排污水的样品和标样的色谱图见图1、图2。 1.6 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根据各物质的密度,用2μl微量注射器抽取苯系物标准物,配成质量浓度为1mg/L的苯系物混合溶液作为苯系物的储备液。该储备液应于冰箱中保存,一周内有效。 1.7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标准储备液配成苯系物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40,60,80,100μg/L的标准系列溶液。取不同浓度的标准系列溶液,按115 节样品分析方法进样 分析,并绘制出浓度- 峰面积校正曲线。各组份的校正曲线见表2。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离子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仪器分析 学生姓名:崔清玥 学号: 专业班级:化学(创新)1301 实验名称: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离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构造及测定自来水中氟离子的实验条件; 2.掌握离子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氟离子选择电极使目前最成熟的一种离子选择电极。将氟化镧单晶封在塑料管的一端,管内装L NaF和L NaCl溶液,以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构成氟离子选择电极。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样时,以氟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组成的测量电池为: 氟离子选择电极︱试液‖SCE 如果忽略液接电位,电池的电动势为: 即电池的电动势与试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对数成正比,氟离子选择电极一般在1~10-6范围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1.氟离子选择电极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阴离子: : OH- LaF3 + 3OH-=La(OH)3 + 3F- 阳离子: Fe3+、Al3+、Sn(Ⅳ) ( 易与F-形成稳定配位离子) 2.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的是溶液中离子的活度,因此,必须加入大量支持 电解质,如NaCl控制试液的离子强度。 3.用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控制试液pH和离子强度以及消除干扰。通常用 乙酸缓冲溶液控制溶液的pH。用柠檬酸钠进行掩蔽。 三、仪器与试剂 离子计或pH计;氟离子选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电磁搅拌器;容量瓶(50mL 7只);烧杯(100 mL 6个);10 mL移液管(2个);F-标准溶液mol/L);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ISAB) 四、实验步骤 1.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准备: 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前,应在含10-4-1 F 或更低浓度的F-溶液中浸泡(活化)约30 min。 2.线性范围及能斯特斜率的测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