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化学(2003年中科院研究生考试题)

地球化学(2003年中科院研究生考试题)





2006年《地球化学》考试题( A卷) 2005学年第2学期 矿物岩石矿床学专业 2003 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周永章、李文 《中山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工作细则》第六条:“考试作弊不授予学士学位。”

一.名词解释(任选10体,3分 / 题)

1. 克拉克值

2. 元素的浓集系数

3. 元素亲和性

4. 不相容元素或相容元素

5. 渗滤作用或扩散作用

6. 批次熔融模型 7. 微量元素分配系数 8. 同位素分馏系数 9. δEu 10. δD 11. ( 87Sr / 86Sr ) 0 12. 13C/12C或34S/32S国际标准

二.简答体(任选6题;5分 / 题)

1. 研究地壳中元素丰度的意义

2. 亲氧元素和亲硫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3. 载体矿物与富集矿物的区别

4. 简述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方式

5. 普通造岩矿物风化强度顺序与鲍温反应序列相反的原因

6. 为什么在碱性长石中常见钾长石与钠长石的条纹结构,而在斜长石中则不见这种结构?

7. 分配系数与元素比值之间有何差异?

8. 模式年龄与等时线年龄的区别

三. 论述题(任选3题;10分 / 题)

1. 试述地壳元素丰度计算方法。

2. 试述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3. 试述编制相图的原理和方法。

4. 试述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应用。

四.应用题(任选1题;10分 / 题)

1. 河北某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中,存在有两个世代的闪锌矿。早世代闪锌矿同镜铁矿(Fe2O3)共生,闪锌矿呈浅黄绿色,含铁极低;晚世代闪锌矿同磁铁矿和穆磁铁矿(Fe3O4,由镜铁矿转变为磁铁矿形成时介质仍呈赤铁矿假象)共生,闪锌矿呈深褐色,且含铁高。试说明两种闪锌矿形成时介质条件的差异,以及两种闪锌矿颜色深浅和含铁量多少不同的原因。(离子半径RZn2+=0.83?; RFe2+=0.82?; RFe3+=0.67?)

2. 请设计两套氧同位素温度计,查明花岗岩的成岩温度及含铜石英脉的成矿温度,并简述原理。




花岗岩体中的含铜石英-方解石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