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半衰期计算公式

药物半衰期计算公式

药物半衰期计算公式

药物半衰期计算公式

当测定药物半衰期时,药物单次静脉注射给药后,可在不同时间取血检测药物浓度,至少取6~7个点,以判断曲线类型。若以药物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得一直线,由直线上任意两点算出斜率。

斜率(b)=(logc1-logc2)/(t1-t2)

式中c1和c2为直线上任意两点浓度,t1和t2分别为该浓度相应的时间。

当符合一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后,可准确地测知两个不用时间(t1,t2)的血药浓度(c1,c2)后,即可代入b= -K/2.303,求出消除率常数b。

k= - 2.303 *b

而t1/2与k的关系如下: t1/2 = 0.693/k

按该公式,可以计算上述半衰期。

药物有效期的测定 华师 化环

药物有效期的测定 学生姓名:000 学号:00000000 专业:化学师范年级班级:000000 课程名称:应用物理化学实验 合作者:000000 实验指导老师:00000 实验时间:0000000 【实验目的】 ①了解药物水解反应的特征; ②掌握硫酸链霉素水解反应速度常数测定方法,并求出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有效期。 【实验原理】 链霉素是由放线菌属的灰色链丝菌产生的抗菌素,硫酸链霉素分子中的三个碱性中心与硫酸成的盐,分子式为:(C21H39N7O12)2.3H2SO4,它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结核病,本实验是通过比色分析方法测定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有效期。 硫酸链霉素水溶液在PH4.0-4.5时最为稳定,在过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失效,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麦芽酚(α-甲基-β-羟基-γ-吡喃酮),反应如下: (C21H39N7O12)2.3H2SO4+H2O + 硫酸链霉素其他降解物该反应为假一级反应,其反应速度服从以及反应的动力学方程:lg(C0-x)=k/-2.303t+ lgC0式中C0——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初浓度;X——t时刻链霉素水解掉的浓度;t——时间,以分为单位;k ——水解反应速度常数。 若以lg(C0-x)对t作图应为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出反应速度常数k。硫酸链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麦芽酚,而麦芽酚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作用生成稳定的紫红色鳌合物,故可用比色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由于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初始C0正比于全部水解后产生的麦芽酚的浓度,也正比于全部水解测得的消光值E∞,即C0∝E∞;在任意时刻t,硫酸链霉菌素水解掉的浓度X应于该时刻测得的消光值Et成正比,即X∝ Et,将上述关系代入到速度方程中得:

药物动力学习题

药物动力学习题 是非题 1、若某药物消除半衰期为3h,表示该药消除过程中从任何时间的浓度开始计算,其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均为3h。 2、某药同时用于两个病人,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h和6h,因后者时间较长,故给药剂量应增加。 3、亏量法处理尿排泄数据时对药物消除速度的波动较敏感。 4、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k大,说明该药体内消除慢,半衰期长。 5、静注两种单室模型药物,剂量相同,分布容积大的血药浓度大,分布容积小的血药浓度小。 6、肾清除率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某药清除率值大,说明药物清除快。 7、药物在胃肠道中崩解和吸收快,则达峰时间短,峰浓度高。 8、当药物大部分代谢时,可采用尿药速度法处理尿药排泄数据,求取消除速率常数。 9、达峰时间只与吸收速度常数k a和消除速度常数k有关。 10、静脉滴注给药经过3.32个半衰期,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浓度的90%。 11、反映药物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的参数主要指AUC、t max、 C max。药物。 12、生物利用度的试验设计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消除个体差异与试验周期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填空题 1、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与药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的过程叫做__过程。 2、药物在体内转运时,在体内瞬间达到分布平衡,且消除过程呈线性消除,则该药物属__模型药物。 3、单室模型静脉注射C ss主要由__决定,因为一般药物的__和__基本上是恒定的。 4、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函数表达式为__。

5、达峰时间是指__;AUC是指__;滞后时间是指__。 6、达到稳态血浓度时,体内药物的消除速度等于__。 7、静脉滴注给药时,要求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95%需要__个t1/2 名词解释 1、药物动力学 2、隔室模型 3、单室模型 问答题 1、药物动力学研究内容有哪些? 2、试述口服给药二室模型药物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的特征? 3、以静脉注射给药为例,简述残数法求算二室模型动力学参 数的原理。 4、隔室模型的确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判断模型? 5、重复给药与单剂量给药的药物体内过程有何不同? 6、什么是蓄积系数?静脉注射给药与血管外给药蓄积系数求算公式有什么不同? 7、用哪些参数描述血药浓度的波动程度? 8、何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与线性药物动力学有何区别? 9、写出非线性消除过程Michaelis-Menten方程,说明V m、K m 的意义。 10、药物在体内哪些过程易出现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11、TDM在临床药学中有何应用? 12、TDM的目的是什么?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13、新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时取样时间点如何确定? 14肾功能减退患者给药方案的调整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药物动力学计算题 (2)

1.计算题:一个病人用一种新药,以2mg/h的速度滴注,6小时即终止滴注,问终止后2小时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已知k=0。01h-1,V=10L) 2.计算题:已知某单室模型药物,单次口服剂量0。25g,F=1,K=0.07h-1,AUC=700μg/ml·h,求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生物半衰期(假定以一级过程消除)。 3.某药静注剂量0。5g,4小时测得血药浓度为4。532μg/ml,12小时测得血药浓度为2。266μg/ml,求表观分布容积Vd为多少? 4.某人静注某药,静注2h、6h血药浓度分别为1.2μg/ml和0.3μg/ml(一级动力学),求该药消除速度常数?如果该药最小有效剂量为0。2μg/ml,问第二次静注时间最好不迟于第一次给药后几小时? 5.病人静注复方银花注射剂2m/ml后,立即测定血药浓度为1.2μg/ml,3h为0。3μg/ml,该药在体内呈单室一级速度模型,试求t1/2。 6.某病人一次用四环素100mg,血药初浓度为10μg/ml,4h后为 7.5μg/ml, 。 试求t1 /2 7.静脉快速注射某药100mg,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方程为:C=7。14e—0。173t,其中浓度C的单位是mg/L,时间t的单位是h.请计算:(1)分布容积;(2)消除半衰期;(3)AUC。

8.计算题:某药物具有单室模型特征,体内药物按一级速度过程清除。其生物半衰期为2h,表观分布容积为20L。现以静脉注射给药,每4小时一次,每次剂量为500mg. 求:该药的蓄积因子 第2次静脉注射后第3小时时的血药浓度 稳态最大血药浓度 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9.给病人一次快速静注四环素100mg,立即测得血清药物浓度为10μg/ml,4小时后血清浓度为7。5μg/ml。求四环素的表观分布体积以及这个病人的四环素半衰期(假定以一级速度过程消除)。 10.计算题:病人体重60kg,静脉注射某抗菌素剂量600mg,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方程为:C=61。82e-0.5262t,其中的浓度单位是μg/ml,t的单位是h,试求病人体内的初始血药浓度、表观分布容积、生物半衰期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11.计算题:已知某药物具有单室模型特征,体内药物按一级速度方程清除,其t =3h,V=40L,若每6h静脉注射1次,每次剂量为200mg,达稳态血药浓度. 1/2 求:该药的(1)ss C m ax (2)ss C m in (3)ss C (4)第2次给药后第1小时的血药浓度

药物有效期的测定

药物有效期的测定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化学师范 班级:2010级化学3班 指导老师: 合作者: 室温:24.9℃ 大气压: 1018.5hPa 【实验目的】 一、了解药物水解反应的特征; 二、 掌握硫酸链霉素水解反应速度常数测定方法,并求出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有效期。 【实验原理】 链霉素是由放线菌属的灰色链丝菌产生的抗菌素,硫酸链霉素分子中的三个碱性中心与 硫酸成的盐,分子式为:2139712224C H N O 3H SO ?(), 它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结核病, 本实验是通过比色分析方法测定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有效期。 硫酸链霉素水溶液在pH4.0--4.5时最为稳定,在过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失效,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麦芽酚(α-甲基-β-羟基-γ-吡喃酮),反应如下: 21397122242C H N O 3H SO H O ?++()麦芽酚硫酸链霉素其他降解物→ 该反应为假一级反应,其反应速度服从以及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00lg C x k / 2.303t lgC -=-+ 式中C 0:酸链霉素水溶液的初浓度;x :时刻链霉素水解掉的浓度;t :时间,以分为单位;k :水解反应速度常数。 若以lg(C 0-x)对t 作图应为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出反应速度常数k 。硫酸链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麦芽酚,而麦芽酚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作用生成稳定的紫红色鳌合物,故可用比色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 由于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初始C 0正比于全部水解后

产生的麦芽酚的浓度,也正比于全部水解测得的消光值E∞,即C0∝ E∞;在任意时刻t,硫酸链霉菌素水解掉的浓度X应于该时刻测得的消光值Et成正比,即x ∝ E t,将上述关系代入到速度方程中得: lg(E∞—E t)=(-k/2.303)t+ lgE∞ 可见通过测定不同时刻t的消光值Et,可以研究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水解反应规律,以lg(E∞—E t) 对t作图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求出反应的速度常数k。药物的有效期一般是指当药物分解掉原含量的10%时所需要的时间t0.9。 t0.9=ln(100/90)/k=1/k·ln(100/90)=0.105/k 【实验仪器与试剂】 一、实验仪器 VIS-7220N分光光度计 1台;恒温槽装置 1套;磨口锥形瓶 100ml 2个; 移液管 20ml 1支;磨口锥形瓶 50ml 5个;吸量管 5ml 3支;量筒 50ml 1个;吸量管 1ml 1支;大烧杯;电热炉;秒表 1只; 二、实验试剂 硫酸链霉素; 2.0mol/L氢氧化钠溶液;20g/L铁试剂(加硫酸) 【实验步骤】 1.调整超级恒温槽的温度为40+0.2℃。 2. 称取1g硫酸链霉素,用250mL容量瓶配制0.4%的硫酸链霉素溶液。 3. 用量筒去50ml约0.4%的硫酸链霉素溶液置于100ml的磨口瓶中,并将锥形瓶放于40℃的恒温槽中,用刻度吸量管吸取2.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0.5ml,迅速加入硫酸链霉素溶液中,当碱量加入至一半时,打开秒表,开始记录时间。

药物的半衰期

1.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指( A) A 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B 药物被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 C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D 药物被破坏一半所需的时间 E 药物排出一般所需的时间 2.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原因是(E) A 吸收快慢 B 作用强弱 C 体内分布速度 D 体内转化速度 E 体内消除速度 3.葡萄糖的转运方式是(D) A 过滤 B 简单扩散 C 主动转运 D 易化扩散 E 胞饮 4.药学参数不包括(D) A 消除速率常数 B 表面分布容积 C 半衰期

D 半数致死量 E 血浆清除率 5.多数药物主要的排泄途径是(A) A 肾排泄 B 肝排泄 C 肠道排泄 D 呼吸道排泄 E 腺体排泄 6.阿托品药理作用不包括(B) A 抑制腺体分泌 B 降低眼压 C 解除小血管痉挛 D 松弛内脏平滑肌 E 兴奋心脏 7.氨基苷类抗生素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的是(A) A 链霉素 B 庆大霉素 C 阿米卡星 D 妥布霉素 E 奈替米星 8.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是(E) A头孢氨苄

B硫酸阿米卡星 C氯霉素 D头孢唑啉 E琥乙红霉素 9.毛果芸香碱作用最明显的效应器是(B) A心 B眼 C血管 D骨骼肌 E内脏平滑肌 10.阿司匹林过量引起水杨酸反映时,静滴何药治疗最为有效(E) A生理盐水 B葡萄糖溶液 C甘露醇 D高渗葡萄糖 E碳酸氢钠 11.具有抗阿米巴和抗滴虫作用的药物(C) A依米丁 B氯喹 C甲硝唑 D伯氨奎 E替硝唑

12.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但无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是(D) A吡啰昔康 B双氯芬酸 C萘普生 D对乙酰氨基酚 E布洛芬 13.治疗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是(A) A苯妥英钠 B卡马西平 C乙琥胺 D丙戊酸钠 E硝西泮 14.左旋多巴抗帕金森病的机制是(A) A在中枢转变为多巴胺 B促进中枢多巴胺的释放 C抑制中枢多巴胺的再摄取 D激动中枢多巴胺的受体 E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15.促进铁剂吸收的因素是(C) A抗酸药 B四环素类 C维生素C

药物半衰期与合理用药

药物半衰期与合理用药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10002)蔡明虹谈恒山李金恒 药物半衰期(t1/2)有称生物半衰期与生物半效期,指血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时所需的时间。消除相半衰期是指药物进入末端相的药物半衰期,通常用t1/2(一房室模型)、t1/2(二房室模型)t1/2(三房室模型)来表示。由于药物消除相半衰期在合理用药中的重要地位,其越来越被临床医师认识、接纳、重视。 1通过消除相半衰期可预知体内药物的变化轨迹 1.1一次性用药或长期用药停药后5个t1/2(指消除相半衰期以下同),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已消除 95% ,也就是说此时患者体内的药物浓度已基本消除,没有特殊病理,生理等因素造成t1/2的明显改变的话,就没有监测血药浓度的必要,如氨茶碱停药3d[t1/2(8±12h)],地高辛停药 10d[t1/2(36~51)h]。若患者停药时间小于5个半衰期突然发病,此时加用静脉负荷用药需注意用量,用药速度不易过快,否则非常容易引起药物的中毒。 1.2连续用药达7个消除相t1/2,血药浓度可达 99%稳态。也就是说此时患者体内的药物浓度已基本达到一个稳定状态。这时监测血药浓度,对长期用药的患者来说,最具有价值。医、药工作者可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给患者调整一个比较理想的用药方案。如某患者服氨茶碱0.1g,1次/ 8h,共 3d 后测得茶碱血浓度为6ug/ml,患者肝、肾功能稳定,无增减用药的话,即可改用药方案为氨茶碱0.2g,1次8h。若患者病情严重,多脏器衰竭,药物品种用的较多,其中不乏有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最好在用药2~3个t1/2时即监测血药浓度,如此时血药浓度已达治疗范围,说明患者 t1/2较长,用药量偏大,需立即减量应用,否则稳态时会造成药物中毒。等到药物达稳态时再复测一次血药浓度,同时,测肝、肾功能,这样可使医药工作者心中有数。如患者病情不稳定,特别是肝、肾、心脏等功能变化较大,此时患者药物半衰期往往处在动态变化之中,需随时监测血药浓度,方可保证用药方案的准确性。 2通过消除相半衰期确定给药方案人类有许多疾病要求治疗药物在人体中的浓度波动在一个最佳的治疗范围内,过高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增加,甚至引起死亡,过低又不能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例如降压药、解痉止喘药、强心药、抗癫痫药等。这种情况就需要通过消除相半衰期来确定给药方案。 2.1超快速消除类(t1/2≤1h)。此类药物大多吸收快,消除亦快,不易在体内蓄积,可多次应用,如用药不当,亦可使血中药物浓度偏低而达不到治疗效果。如青霉素静脉用药,若静滴时间过长,虽然体内维持药物浓度的时间较长,但达不到抑菌浓度( MIC),疗效差,还易引起细菌耐药性。因此,此类药物易快速进入体内,使血药浓度升高而达治疗目的,或可加大用药量,使血药浓度高出 MIC 数倍,用冲击治疗的方法,使血中药物较高浓度保持较长时间以达较好的疗效。但必须注意的是血药浓度并非无限制的越高越好,要注意过高的、血药浓度是否会引起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如青霉素的脑膜刺激症状。因此,合理的用药方案,

用电子表格Excel计算药物的有效期

用电子表格Excel计算药物的有效期 文档由作者亲自提供,药学研究人员必备! 摘要:[目的]计算出药物有效期。[方法]运用电子表格Excel软件处理药物稳定性试验数据。[结果]计算结果与文献一致。[结论]与图解法相比,该方法快速,简便,并可避免由于观察读取图上刻度所致的误差,能精确地算出有效期。 关键词:有效期;稳定性试验;Excel软件 Calculating Term Of Validity Of Pharmaceuticals By Microsoft Excel Liu Xing,Li Jin-Wei,Liu jin-yi (Beijing Tri-Prime Genetic Engineering Co., Ltd. Beijing 102600,China) ABSTRACT: [AIM] To Calculate the Term Of Validity Of Pharmaceuticals . [METHODS] The Data Of Experiment Were Treat With Microsoft Excel . [RESULTS] The Calculation by Microsoft Excel were identical with those of literature.[CONCLUSION] Compare With Graphic Method, It is faster and more convenient. It prevents errors due to reading on graphs, and can calculates Term Of Validity precisely. KEY WORDS: Validity Of Pharmaceuticals ;Stability Test; Microsoft Excel 新药原料药或制剂,在投产前必须进行稳定性试验,其中有效期的确定很重要。试验方法是采用长期考察,在接近药品实际贮存条件下,取成品包装的3批样品,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5)%条件下,放置不同的时间取样,分析检验稳定性考察各项目。其中含量(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测定数据,可作为定量指标,规定方法[1]是以含量对时间(月)计算得回归方程式,求出各时间(月)点的含量计算值,再计算在P=0.95的可信区间±Z,将各点连接可得分布于回归直线两侧的曲线。取质量标准规定的含量低限(一般为90%),在纵坐标90%处作水平线,此线与置信区间下限线-Z相交点,再从横坐标上找与该交点相对应的时间(月)点,即为产品的有效期。 基于以上所述,本文介绍一种应用Excel软件计算有效期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准确。 1 运算原理及公式 按照试验测定的数据,以标示量(%)对时间进行直线回归,得回归方程,

药物血浆浓度的测定及半衰期的计算

药物血浆浓度的测定及半衰期的计算 姓名:学号:班级: 实验目的 1. 以磺胺嘧啶钠为例学习测定药物血浆浓度、药物血浆半衰期(t1/2)及表观分布容积(Vd)等 药动学参数的基本方法。 2. 理解常用药动学参数的临床意义。 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家兔1只 2. 器材:试管24支,移液吸管(10ml 1支,1ml 2支,2ml 7支),移液器1支,吸头若干, 试管夹,试管架,离心机,722型分光光度计,手术剪,眼科剪,止血钳,动脉夹,眼科 镊,缝线,药棉,纱布,捆扎绳,注射器(10ml 1支,5ml 1支)。 3. 药品:5%磺胶略啶钠溶液,7.5%三氯醋酸溶液,0.5%亚硝酸钠溶液,0.5%麝香草酚钠 溶液(溶于20%氢氧化钠浓度内),草酸钾结晶,20%乌拉坦容液,肝索注射液,生理盐水。 实验方法和步骤 1. 取试管6支,依次用A1、A2、A3……A6标记,各加入7.5%三氯醋酸2ml备用。 2. 取试管6支,依次用B1、B2、B3……B6标记,各加人草酸钾结晶几粒。 3. 取家兔1只,称重,以20%乌拉坦溶液1g/kg (5 ml/kg)耳缘静脉注射麻醉,背位固定于 手术台上,正中切开颈部皮肤,分离一侧颈总动脉,结扎其远心端,并在近心端夹上动脉 夹,以阻断血流,再将放血导管向心脏方向插人颈总动脉内,用线打活结固定。 4. 松开动脉夹,放血约1ml,置于B管,迅速摇匀抗凝,然后耳缘静脉注人5%磺胺嘧啶 钠150 mg/kg (3 ml/kg ),记录注完时间(准确到分钟)。 5. 给药后5、10、20、30、40 min,用同样方法放血约1ml,分别置于B2、B3、B4、B5、B6 管,迅速摇匀,记录取血标本的准确时间,然后B1~ B6管以1500转/min离心5 min,准 确吸取上层血浆50 M加人相应的各A管,各管以1500转1分离心5 min,分别取离心后的上清液1.5 ml,加0.5% 亚硝酸钠溶液0.5 ml,摇勾,再加0.5% 麝香草酚1ml,可见橙红色反应.以给药前血样为空白对照,用722型分光光度计于525m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各取血时间点的光密度,用标准曲线方程计算磺胺嘧啶钠浓度。

药物有效期实验报告

药物有效期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药物水解反应的特征。 2、掌握硫酸链霉素水解反应速度常数测定方法,并求出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有效期。 二、实验原理 1、速率常数和有效期的测定 (1)比色法测浓度 链霉素是由放线菌属的灰色链丝菌产生的抗菌素,硫酸链霉素分子中的三个碱性中心与硫酸成的盐,分子式为:(C21H39N7O12)2.3H2SO4,它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结核病,本实验是通过比色分析方法测定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有效期。 硫酸链霉素水溶液在PH4.0~4.5时最为稳定,在过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失效,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麦芽酚(α-甲基-β-羟基-γ-吡喃酮),反应如下: (C21H39N7O12)2.3H2SO4 麦芽酚 + 硫酸链霉素其他降解物 而麦芽酚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作用生成稳定的紫红色鳌合物,故可用比色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 (2)一级反应速率方程 该药物水解反应为假一级反应,其反应速度服从以及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lg(C0-x)=k/-2.303t+ lgC0 C0——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初浓度 x——t时刻链霉素水解掉的浓度 t——时间,以min为单位 k ——水解反应速度常数 若以lg(C0-x)对t作图应为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出反应速度常数k。(3)将测浓度转化为测吸光度 由于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初始C0正比于全部水解后产生的麦芽酚的浓度,也正比于全部水解测得的消光值E∞,即C0∝E∞;在任意时刻t,硫酸链霉菌素水

解掉的浓度X 应于该时刻测得的消光值E t 成正比,即X ∝ E t ,将上述关系代入 到速度方程中得: lg(E ∞—E t )=(-k/2.303)t+ lgE ∞ 可见通过测定不同时刻t 的消光值Et ,可以研究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水解反应规律,以lg(E ∞—E t )对t 作图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求出反应的速度常数k 。 (4)药物有效期 药物的有效期一般是指当药物分解掉原含量的10%时所需要的时间t0.9。 t0.9=ln(100/90)/k=1/k·ln(100/90)=0.105/k 2、 活化能测定 测定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速度常数k ,则可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出反应的活化能Ea 。 )1 1(k k ln 2 1a 12T T R E -= 三、实验所需药品仪器 1、药品 硫酸链霉素药物 1.12~1.18mol/L 硫酸溶液 2.0mol/L 氢氧化钠溶液 0.5 % 铁试剂 2、仪器 722或752型分光光度计 1台 超级恒温槽 1台 磨口锥形瓶 100ml 2个 移液管 20ml 1支 磨口锥形瓶 50ml 11个 吸量管 5ml 3支 量筒 50ml 1个 吸量管 1ml 1支 水浴锅 1个 秒表 1只 四、实验步骤 1、 调整超级恒温槽的温度为 40+0.2℃。 2、 称量0.4g 硫酸链霉素于大烧杯中,用量筒量取100ml 蒸馏水溶解后,取50ml 约0.4%的硫酸链霉素溶液置于100ml 的磨口瓶中.并将锥形瓶放于40℃的恒温槽中,用刻度吸量管吸取2.0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0.5ml,迅速加入硫酸链霉素溶液中,当碱量加入至一半时,打开秒表,开始记录时间。

什么叫药物的半衰期_药物半衰期是什么

什么叫药物的半衰期_药物半衰期是什么 药物的半衰期听就听的多,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什么叫药物的半衰期,那么你知道什么叫药物的半衰期吗?下面是为你整理的什么叫药物的半衰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药物的半衰期药物半衰期一般可称作生物半效期或者是生物半衰期,也可以简写为“t1/2”,指的是血液中药物浓度或者是体内药物量减低到二分之一所花费的时间。 在某种特定剂量范围中大部分药物消除速度为一级,所以能够利用K(消除速率常数)来计算t1/2,也就是t1/2=0.693/K。药物与药物之间的药物半衰期差别很大,比如说洋地黄毒甙的药物半衰期是9d、青霉素的药物半衰期是30min;结构相似药物以及同一种族药物,也会出现差别较大的药物半衰期。 药物半衰期的作用药物半衰期能够指导合理配伍 在临床上可以利用药物半衰期对药物间配伍进行合理指导,比如说三磺合剂(小儿用)因为共包含三种半衰期不同的磺胺,如果儿童多次服药,很容易导致儿童出现毒副反应,由于副作用大现已淘汰;又比如说TMP药物半衰期一般在10h左右,半衰期时间近似于磺胺甲恶唑(SMZ),再加上TMP与SMZ药物血药浓度、吸收以及排泄高峰到达时间和药物半衰期时间保持一致[3-4] ,所以可将这二者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药物半衰期能够确定给药间隔 现在临床医学一般会使用多次给药方式来提高药物疗效、维持血液中药物有效浓度,而药物给药次数以及间隔时间一般会通过药物半衰期来判断。根据临床经验大多数药物给药间隔时间一般是药物半衰期,但也有例外,像洋地黄类以及地高辛类药物由于治疗剂量以及中毒剂量间隔非常狭窄,给药间隔时间需略小于t1/2。如果药物半衰期比较短,而且治疗指数小,像去甲肾上腺素给药方法一定要选择静脉滴注方法,又比如青霉素G类药物由于半衰期一般为30min~1h,没有毒性,所以能够大剂量给药或者是给药间隔可以稍微超过半衰期间隔,这样能够达到更好疗效。 药物半衰期的应用用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为了维持药物疗效,通常采用多次给药以保持有效血药浓度。而药物半衰期是决定给药次数和间隔的重要参数。从临床经验看,通常习惯于以药物半衰期为给药间隔时间,但也有例外。如对中毒剂量和治疗剂量间隔很窄的地高辛、洋地黄类药物,则宜选择较小于药物半衰期为给药间隔时间。如果药物的治疗指数小,半衰期又短,如去甲肾上腺素就必须采用静脉滴注的给药方法,而青霉素G类药物半衰期不大(30-60分钟),毒性也不大,可取较大于半衰期间隔时间或大剂量给药,这样方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用半衰期确定给药剂量 依据药物半衰期确定首次剂量和维持剂量。对于半衰期较长的药物,为了不失时机,及早达到所需要治疗浓度,可先给予负荷量。当

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测定实验报告

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掌握药物半衰期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药物消除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映体药物消除速度,根据半衰期可确定给药间隔时间。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血浆半衰期是一个固定的值,不受药物初始浓度和给药剂量的影响,仅取决于值(一级动力学的消除速率常数)的大小。 = 磺胺嘧啶(SD)的测定原理:磺胺类药物为氨基苯类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可与亚硝酸钠起重氮反应生成重氮盐,此盐在碱性溶液中与麝香草酚溶液起偶联反应形成橙红色偶氮化合物,将该化合物在525nm波长下比色,其光密度与磺胺类药物的浓度成正比(朗伯比尔定律)。 【实验对象】 家兔。体重1.5~2.5kg。 【实验试剂】 10%磺胺嘧啶钠,肝素,7.5%三氯醋酸,0.5%麝香草酚,0.5%亚硝酸钠,蒸馏水。 【实验器材】 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离心管,试管,注射器,移液管,

吸球,烧杯,玻璃棒。 【实验方法】 (1)取药前血 取家兔1只称重,0.5%肝素生理盐水润湿注射器和抗凝瓶,由耳缘静脉取药前血2ml(空白对照)于抗凝瓶。(2)给药 由一侧耳缘静脉注射10%磺胺嘧啶钠溶液3ml/kg(药物浓度为200mg/10ml)准确记录给药结束时间。 (3)取药后血 分别于给药后5min和35min,取另一侧耳缘静脉血各2ml分别置于抗凝瓶(每次取血后,洗净注射器并用肝素生理盐水湿润备用)。准确记录实际采血时间。 (4)测定血液样本SD浓度 3次血液样本各准确吸取0.2ml,分别加至编号的含7.5%三氯醋酸2.8ml离心管中,混匀。3000r/min,离心10min。 准确吸取离心管各管上清液 1.5ml,分别至相应编号的试管中。各管分别加入0.5%亚硝酸钠溶液0.5ml,充分混匀;再加入0.5%麝香草酚溶液1ml,混匀。 以给药前的空白管作参比,使用分光光度计在525nm波长处测定各管光密度值,按下列公式计算血中SD浓度。 血中SD浓度()= (5)半衰期的计算

药物半衰期与合理用药

药物半衰期与合理用药 转自华人医学论坛 药物半衰期又称生物半效期,通常指血中药物浓度下降到原浓度一半所需的时间,一般可以分为吸收半衰期、分布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消除半衰期是指药物进入消除相后药物浓度下降到消除相开始时浓度一半所需的时间,通常用tl/2来表示。由于tl/2(指消除相半衰期以下同)与药物在体内的浓度直接相关,而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是维持药效的保障,因此鉴于其再合理用药中的重要地位,tl/2越来越被医师认识、接纳、重视。 1.通过tl/2可预测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 1.1单次用药或长期用药停药后5个tl/2,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已消除95%,也就是说此时患者体内的药物浓度已基本消除,没有特殊病理,生理等因素造成tl/2的明显改变的话,就没有监测血药浓度的必要,如氨茶碱停药3d[tl/2 (8±12h)]地高辛停药10d[tl/2 (36~51)h)]。若患者停药时间小于5个半衰期突然发病,此时加用静脉负荷用药需注意用量,用药速度不宜过快,否则非常容易引起药物的中毒。 1.2连续用药达7个消除相tl/2,血药浓度可达99%稳态。也就是说此时患者体内的药物浓度已基本达到一个稳定状态。这时监测血药浓度,对长期用药的患者来说,最具有价值。医药工作者.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给患者调整一个比较理想的用药方案。如某患者服氨茶碱0.1g,1次/8h,共3d后测得茶碱血浓度为6ug/ml,患者肝、肾功能稳定,用药方案不做调整的话,即可改用药方案为氨茶碱0.2g,1次/8h 。若患者病情严重、多脏器衰竭,药物品种用的较多,其中不乏有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最好在用药2-3个tl/2时即监测血药浓度,如此时血药浓度已达治疗范围,说明患者tl/2较长,用药量偏大,需立即减量应用,否则稳态时会造成药物中毒。等到药物达稳态时复测一次血药浓度,同时,测肝、肾功能,这样可使医药工作者心中有数。如患者病情不稳定,特别是肝、肾、心脏等功能变化较大,此时患者药物半衰期往往处在动态变化之中,需随时监测血药浓度,方可保证用药方案的准确性。 2.通过消除相半衰期确定给药方案 2.1超快速消除类(tl/2≤1h)。此类药物很短的时间即可完全清除,不易在体内蓄积,可多次应用。如用药不当,亦可使血中药物浓度偏低而达不到治疗效果。因此,针对tl/2≤1h 类药物易快速消除的特点,在临床使用的时候,应尤其注意,建议采用大剂量冲击疗法,或者滴注时缩短用药间隔时间,从而使药物浓度维持在效应血浓度(REC)水平。但必须注意的是血药浓度并非无限制的越高越好,要注意过高的血药浓度是否会引起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如青霉索的脑膜刺激症状。因此,合理的用药方案,必须二者兼顾。以青霉素为例,其REC是10µg/ml,有学者比较了每隔24h、12h、8h的REC时间,其数值分别是1.58~ 3.04h、3.62~10.20h、 4.60~10.20h,因而建议青霉素采用8h/次的滴注方法。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仍主张每日多次大剂量给药的方法。 2.2快速消除类(tl/2=1~4 h)。此类药物消除偏快,也主张多次应用。由于其消除快,往往易忽视一些药物的体内蓄积,长时间用药会使毒性增加。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随着 1

加速法测定药物的有效期

实验四:加速实验法测定药物的有效期 实验学时:4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要求:分光度计法测定药物有效期 一、实验目的 1. 应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加速实验法测量不同温度下药物的反应速率,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药物在常温下的有效期。 2.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测量原理及应用。 二、实验内容 1. 加速法测定不同温度下药物反应速率。 2. 根据动力学方法计算药物在常温下的有效期。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四环素在酸性溶液中(PH<6),特别是在加热情况下易产生脱水四环素。 四环素脱水四环素 在脱水四环素分子中,由于共轭双键的数目增多,因此其色泽加深,对光的吸收程度也较大。脱水四环素在445nm处有最大吸收。 四环素在酸性溶液中变成脱水四环素的反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属于一级反应。生成的脱水四环素在酸性溶液呈橙黄色,其吸光度A与脱水四环素的浓度呈函数关系。利用颜色反应可以测定四环素在酸性溶液中变成脱水四环素的动力学性质。 按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

0ln c kt c = (1) 则 01ln c k t c = (2) 式中:c 0为t =0时反应物的浓度,mol.L -1 c 为反应到时间t 时反应物的浓度,mol.L -1 设x 为经过t 时间反应物消耗掉的浓度,因此,有c =c 0-x ,带入式(2)可得: 0ln c x kt c -=- (3) 在酸性条件下,测定溶液吸光度的变化,用A ¥ 表示四环素完全脱水变成脱 水四环素的旋光度,t A 代表在时间t 时部分四环素变成脱水四环素的吸光度。则公式中可用A ¥ 代替c 0,()t A A ¥ -代替(c 0-x ) ,即 ln t A A kt A ¥¥ -=- (4) 根据以上原理,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生成物的浓度变化,并计算反应的速率常数k 。实验可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 值。依据阿伦尼乌斯公式,ln k 对1/T 作图,得一直线,将直线外推25℃(即 129815.K 处)即可得到该温度时的速率常数k 值。据公式: 09 25 01054..t k = (5) 可计算出药物的有效期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根据实验室可以提供的实验仪器条件,有两种方式组织实验。一种方法是整个班级一起做实验,三个人一组;另一种方法是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两半,一半同学做实验“加速法测定药物的有效期”,另一半的同学做实验“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CMC 值”,两个人一组。 五、实验条件

用电子表格Excel计算药物的有效期

我的该文章已经在发表在:药学进展,2003;27(3):176. 用电子表格Excel计算药物的有效期 刘星,李巾伟,刘金毅 (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2600) 摘要:[目的]计算出药物有效期。[方法]运用电子表格Excel软件处理药物稳定性试验数据。[结果]计算结果与文献一致。[结论]与图解法相比,该方法快速,简便,并可避免由于观察读取图上刻度所致的误差,能精确地算出有效期。 关键词:有效期;稳定性试验;Excel软件 Calculating Term Of Validity Of Pharmaceuticals By Microsoft Excel Liu Xing,Li Jin-Wei,Liu jin-yi (Beijing Tri-Prime Genetic Engineering Co., Ltd. Beijing 102600,China) ABSTRACT: [AIM] To Calculate the Term Of Validity Of Pharmaceuticals .[METHODS] The Data Of Experiment Were Treat With Microsoft Excel .[RESULTS] The Calculation by Microsoft Excel were identical with those of literature. [CONCLUSION] Compare With Graphic Method, It is faster and more convenient. It prevents errors due to reading on graphs, and can calculates Term Of Validity precisely. KEY WORDS: Validity Of Pharmaceuticals ;Stability Test; Microsoft Excel 新药原料药或制剂,在投产前必须进行稳定性试验,其中有效期的确定很重要。试验方法是采用长期考察,在接近药品实际贮存条件下,取成品包装的3批样品,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5)%条件下,放置不同的时间取样,分析检验稳定性考察各项目。其中含量(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测定数据,可作为定量指标,规定方法[1]是以含量对时间(月)计算得回归方程式,求出各时间(月)点的含量计算值,再计算在P=0.95的可信区间±Z,将各点连接可得分布于回归直线两侧的曲线。取质量标准规定的含量低限(一般为90%),在纵坐标90%处作水平线,此线与置信区间下限线-Z有相交点,再从横坐标上找与该交点相对应的时间(月)点,即为产品的有效期。 基于以上所述,本文介绍一种应用Excel2000软件计算有效期的方法,该方

药物代谢动力学公式计算总结

Harvard-MIT 卫生科学与技术部 HST.151: 药理学原理 授课教师: Carl Rosow 博士 药物代谢动力学公式计算总结 下列公式来自Steven Shafer博士的药理学讲义,对药物代谢动力学有关概念进行了总结和描述。 1.一室模型注射用药时体内药量变化(降低)的速率(公式为一级消除动力学) 2.瞬时药物浓度C(t),其中C0为0时刻时的药物浓度 3.半衰期t?,为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4.根据半衰期可以得到速率常数K 5.药物浓度定义为药物剂量与体积的比值,其中X为剂量,V为体积 6.一次静脉注射给药中药物的浓度以下式表示,其中X0/V为起始药物浓度 7.如果一室模型中药物总清除率以Cl T表示,则药物清除速率可以下式计算 8.将第7项和第8项的公式合并为 将半衰期的公式带入,可得到更为有意义的公式 从公式中可以得到。当清除率(Cl T)增加,k值增加,半衰期降低;容积(V)增大,k值降低,半衰期增加。

9.如果药物以k0的速率滴注,则达到平衡是药物的浓度以下式表示,其中Css表示稳态 浓度 10.稳态浓度Css可以通过滴注速率和清除率计算 11.半衰期为给药后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同样也可理解为静脉滴注达到稳态浓度的 50%时的时间。一次用药,药物浓度降至起始浓度的25%、13%、6%和3%时分别需经历2、3、4、5个半衰期;恒速静脉滴注,药物浓度达到稳态浓度的45%、88%、94%和97%时分别需经历2、3、4、5个半衰期。 应用这些公式有何意义? 1.如果知道注射剂量和药物浓度,则可以计算药物分布体积 2.如果知道注射剂量X0、药物分布体积V和速率常数k,则可以计算出任意时刻的药物浓 度 3.如果知道两个时间点t1和t2,以及相应的浓度C1和C2,则可以计算出速率常数k 4.如欲求清除率(一室模型),可以根据速率常数k和分布体积V求得,但若是多室模型, 即速率常数k值有多个,或者k和V不知,则可按照以下公式,其中AUC为药时曲线下的面积 5.根据欲达到的靶浓度(C target)可以求得出负荷剂量(X loading) 6.欲维持靶浓度(C target)恒定,则需要恒速静脉滴注药物,滴注的速度与药物消除的速 度相同。如果首次给药为C target (V),消除的药物为C target (Cl T),则药物的维持剂量X maintenance为

半衰期

半衰期 放射性原子核数衰变掉一半所需要的统计期望时间。是放射性核素的固有特性,不会随外部因素而改变。 放射源的强度衰减到它的原来数值的一半所用的时间。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原子核的衰变规律是:N=No*(1/2)^(t/T) 其中:No是指初始时刻(t=0)时的原子核数 t 为衰变时间,T为半衰期,N是衰变后留下的原子核数。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长短差别很大,短的远小于一秒,长的可达数万年。 物理学 在物理学上,一个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一个样本内,其放射性原子衰变至原来数量的一半所需的时间。半衰期越短,代表其原子越不稳定,每颗原子发生衰变的机会率也越高。由于一个原子的衰变是自然地发生,即不能预知何时会发生,因此会以机会率来表示。每颗原子衰变的机率大致相同,做实验的时候,会使用千千万万的原子。 编辑本段爱因斯坦定律: 当原子开始发生衰变,其数量会越来越少,衰变的速度也会因而减慢。例如一种原子的半衰期为一小时,一小时后其未衰变的原子会剩下原来的二分一,两小时后会是四分一,三小时后会是八分一。原子的衰变会产生出另一种元素,并会放出阿尔法、贝塔粒子或中微子,在发生衰变后,该原子也会释出伽傌射线。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公式E = mc^2,衰变是其中一个把质量转为能量的方式。通常衰变所产生的产物多也是带放射性,因此会有一连串的衰变过程,直至该原子衰变至一稳定的同位素。 编辑本段化学 只有符合一级动力学的化学反应才具有稳定的半衰期数据,与核衰变不同的是,化学反应的半衰期数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受到温度因素的影响,对于一般的反应,当温度上升时,反应速率常数会升高,半衰期会相应缩短,反之则会延长。对于一些反应,确定反应的半衰期与温度的关系,会有助于预测反应机理。 非一级动力学反应的半衰期会随着起始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随时检测反应体系浓度的变化可以了解半衰期与起始状态之间的联系,从而了解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级数和表观速率常数。 编辑本段半衰期的动力学

药物有效期的测定

药物有效期的测定 一、目的: 1. 了解药物水解反应的特征: 2. 掌握硫酸链霉素水解反应速度常数测定方法,并求出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 有效期。 二、原理 : 链霉素是由放线菌属的灰色链丝菌产生的抗菌素,硫酸链霉素分子中的三个碱性中心与硫酸成的盐,分子式为:(C21H39N7O12)2.3H2SO4,它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结核病,本实验是通过比色分析方法测定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有效期。 硫酸链霉素水溶液在PH4.0——4.5时最为稳定,在过碱性条件下易水解效,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麦芽酚(α-甲基-β-羟基-γ-吡喃酮),反应如下: (C21H39N7O12)2.3H2SO4+H2O------ 麦芽酚 + 硫酸链霉素其他降解物 该反应为假一级反应,其反应速度服从以及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lg(C0-x)=k/-2.303t+ lgC0 式中: C0——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初浓度 X——t时刻链霉素水解掉的浓度 t——时间,以分为单位 k ——水解反应速度常数 若以lg(C0-x)对t作图应为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出反应速度常数k。硫酸链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麦芽酚,而麦芽酚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作用生成稳定的紫红色鳌合物,故可用比色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 由于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初始C0正比于全部水解后产生的麦芽酚的浓度也正比于全部水解测得的消光值E∞,即C0∝E∞;在任意时刻t,硫酸链霉菌素水解掉的浓度X应于该时刻测得的消光值Et成正比,即X∝ Et,将上述关系代入到速度方程中得: lg(E∞—Et)=(-k/2.303)t+ lgE∞ 可见通过测定不同时刻t的消光值Et,可以研究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