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函数动点及存在性问题专项

初中数学函数动点及存在性问题专项

初中数学函数动点及存在性问题专项
初中数学函数动点及存在性问题专项

初中数学函数动点及存在性问题专项

一、从动点角度

关于动点问题,又从两个角度??

?

?从寻找满足条件的点的位置角度从由动点问题探究题目中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角度

(1)从寻找满足条件的点的位置角度

例1:如图1,在ABC △中,1AB AC ==,点D ,E 在直线BC 上运动,设BD x =,CE y =. (1)如果30BAC ∠=,105DAE ∠=,试确定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BAC ∠的度数为α,DAE ∠的度数为β,当αβ,满足怎样的关系式时,(1)中y 与x 之

间的函数关系式还成立,试说明理由.

分析:根据角之间的关系找关系

解:(1)在ABC △中,1

30AB AC BAC ===?,∠,

75ABC ACB ∴==?∠∠

105ABD ACE ==?∠∠ 又105DAE =?∠,

75DAB CAE ∴+=?∠∠

又75DAB ADB ABC +==?∠∠∠ CAE ADB ∴=∠∠

A D

B E A ∴△∽△ A B B D

E C A C

∴= 即

11

x

y =,所以1y x =

(2)当αβ,满足关系式902

α

β-

=?时,函数关系式1

y x

=

仍然成立 此时,DAB CAE βα+=-∠∠ 又90DAB ADB ABC α

βα+==?-

=-2

∠∠∠,

C A E

A D ∴=∠∠ 又ABD ACE AD

B EA

C =∴,

∠∠△∽△仍然成立 从而(1)中函数关系式1

y x

=

成立.

例2:如图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为矩形,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40)43(),,,

,动点M N , B

D 图1

分别从O B ,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其中,点M 沿OA 向终点A 运动,点N 沿BC 向终点C 运动,过点M 作MP OA ⊥,交AC 于P ,连结NP ,已知动点运动了x 秒. (1)P 点的坐标为( ,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 (2)试求NPC △面积S 的表达式,并求出面积S 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 值; (3)当x 为何值时,NPC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 例3:(12分)如图6,以O 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A 点的坐标为(0,1),直线x=1交x 轴于点B 。P 为线段AB 上一动点,作直线P C ⊥P O ,交直线x=1于点C 。过P 点作直线MN 平行于x 轴,交y 轴于点M ,交直线x=1于点N 。

(1)当点C 在第一象限时,求证:△OP M ∽△PCN ;

(2)当点C 在第一象限时,设AP 长为m ,四边形POBC 的面积为S ,请求出S 与m 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 的取值范围;

(3)当点P 在线段AB 上移动时,点C 也随之在直线x=1上移动,△PBC 是否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可能,求出所有能使△PBC 成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 的坐标;如果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解:(1

)∵O M ∥BN ,MN ∥OB ,∠AOB=900

, ∴四边形OBNM 为矩形。

∴MN=OB=1,∠PMO=∠CNP=900

AM PM

AO BO

,AO=BO=1, ∴AM=PM 。

∴OM=OA-AM=1-AM ,PN=MN-PM=1-PM ∴OM=PN

∵∠OPC=900

∴∠OPM+CPN=900

又∵∠OPM+∠POM=900

图6

Q

图7

∴∠CPN=∠POM ∴△OP M ∽△PCN (2)∵AM=PM=APsin450

NC=PM=

m 2

∴BN=OM=PN=1-

m 2

BC=BN-NC=1-

2

-2

=1

例4:(2005,河南)如图7,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 ,点P 是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的任意一点,

连接AP ,过点P 作PQ ⊥DC 于点Q ,设BP 的长为xcm ,CQ 的长为ycm 。

①求点P 在BC 上运动的过程中y 的最大值; ②当y=

1

4

cm 时,求x 的值。 分析:先证ABP PCQ ??与相似,通过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出x 与 y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解:①y 有最大值,当x=2时,y 最大=1(cm ) ② 当y=

1

4

cm 时,

x

的值是22 (2)从由动点问题探究题目中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角度

例6:(2005,泰州)如图2,ABC ?中,BC=4,

ACB=600,P 为BC 上一点,过点P 作PD ∥AB ,交AC 于D ,连接AP ,问点P 在BC 上何处时,APD ?的面积最大?

分析:如设BP =x ,则点P 在BC 边上的运动转化为x 的取值变化,并且图形中APD ?的存在条件制约了x 的取值,所以0

解:x =2,即P 为BC 中点时,APD ?的面积最大。 总结:从题目条件的角度看本题是一个几何问题,而从所求结论角度看本题,是求最大值的代数问题,因此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中的函数问题是指导我们思路的灵魂,为了实现这种转化,就要把静止转化为运动,把位置关系转化为数量关系,得出函数的解析式。 二、从动线角度

关于动线问题,主要从两个角度???

?从直线的平移角度

从直线的旋转角度

(1)

(2)

(1)从直线的平移角度

例1:(2004,河南)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顶点A 的坐标是(0,2),一次函数y =x+t 的图像l 随t 的不同取值变化时,位于l 的右下方由l 和正方形的边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 (阴影部分) ①当t 取何值时,S =3?

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S 与t 的函数图象。 分析:直线y =x+t 与直线AC 平行,所以, 当t 取不同值时,说明直线l 与y 轴有不同 的交点,但平行关系不变,从而也断定了 DM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① 当t =4

S =3。 ② 2

1(02)2s t t =

≤< 21

4(4)(24)2

s t t =--≤<

4(4)s t =≥

(2)从直线的旋转角度

例:(2005,福建三明)已知,如图,线段AM ∥DN ,直线l 与AM 、DN 分别交于点B ,C ,直线l

绕BD 的中点P 旋转(点C 由D 点向N 点方向移动)。

①线段BC 与AD 、AB 、CD 围成的图形,在初始状态下,形状是ABD ?(即ABC ?),请你写出变化过程中其余的各种特殊四边形名称;

②任取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图形,测量AB 、CD 长度后分别计算每一个图形的AB+CD (精确到1cm ),比较这两个和是否相同?试加以证明。 三、从图形的翻折、平移与旋转角度

例:如图3、图4、图5,以矩形OABC 的两边OA 和OC 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

系,A 点的坐标为(3

)C ,0,点的坐标为(04),.将矩形OABC 绕O 点逆时针旋转,使B 点落在y 轴的正半轴上,旋转后的矩形为11111OA B C BC A B ,,相交于点M . (1)求点1B 的坐标与线段1B C 的长;

(2)将图3中的矩形111OA B C 沿y 轴向上平移,如图4,矩形222PA B C 是平移过程中的某一位置,

22BC A B ,相交于点1M ,点P 运动到C 点停止.设点P 运动的距离为x ,矩形222PA B C 与原矩形

O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

(3)如图5,当点P 运动到点C 时,平移后的矩形为333PA B C .请你思考如何通过图形变换使矩形

333PA B C 与原矩形OABC 重合,请简述你的做法.

解:(

1)如图3,因为15OB OB

==

=,所以点1B 的坐标为(05),

11541B C OB OC =-=-=

(2)在矩形111OA B C 沿y 轴向上平移到

P 点与C 点重合的过程中,点1A 运动到矩形OABC 的边BC 上时,求得P 点移动的距离11

5x =. 当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11

05

x <≤时,如图4,由2122B CM B A P △∽△,

得1334x CM +=,此时,2221113334(1)224B A P B CM x

y S S x +=-=??-?

+△△. 即2

3(1)68y x =-++(或23345848

y x x =--+)

当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11

45x ≤≤时,

求得12

2(4)3PCM y S x '==-△(或221632333

y x x =-

+) (3)部分参考答案:

①把矩形333PA B C 沿3BPA ∠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对折.

②把矩形333PA B C 绕C 点顺时针旋转,使点3A 与点B 重合,再沿y 轴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

1C 3C

③把矩形333PA B C 绕C 点顺时针旋转,使点3A 与点B 重合,再沿BC 所在的直线对折. ④把矩形333PA B C 沿y 轴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绕O 点顺时针旋转,使点3A 与点A 重合. 提示:本问只要求整体图形的重合,不必要求图形原对应点的重合.

是否存在问题

此类问题,通常先假设存在,然后根据题设条件和动点位置的变化,利用特殊图形的性质、面积计算公式或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等方法,建立动点与线段、面积之间的关系式,然后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推导是否得出矛盾,若得出矛盾,则不存在;反之,不能得出矛盾,则成立,并根据假设求出符合要求的解。以下从多角度分析此类问题: 代数中的存在问题:

例1:已知方程(2)(1)a x a x x +=-的两个实数根为x 1、x 2

,若s =

(1) 当2a =时,求s 的值;

(2) 当a 取什么整数时,S 的值为1?

(3) 是否存在负数a ,使2

s 的值不小于25?若存在,求出a 的区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根据根系关系找关系

从是否存在点的角度

例1: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DC ,AB =8cm ,CD =2cm ,AD =6cm .点P 从点A 出发,以2cm/s 的

速度沿AB 向终点B 运动;点Q 从点C 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CD 、DA 向终点A 运动(P 、Q 两点中,有一个点运动到终点时,所有运动即终止).设P 、Q 同时出发并运动了t 秒. (1)当PQ 将梯形ABCD 分成两个直角梯形时,求t 的值;

(2)试问是否存在这样的t ,使四边形PBCQ 的面积是梯形ABCD 面积的一半?若存在,求出这样的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根据边之间的关系

例2:已知抛物线2

y ax bx c =++,经过点A (0,5)和点B (3 ,2)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现有一半径为l ,圆心P 在抛物线上运动的动圆,问⊙P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P 与坐标轴相切的情况?若存在,请求出圆心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若⊙ Q 的半径为r ,点Q 在抛物线上、⊙Q 与两坐轴都相切时求半径r 的值 解:(1)由题意,得;5392c b c =???

?

++=??

b=-4

解得c=5 ………3分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45y x x =-+ …… ……4分 (2)当⊙P 在运动过程中,存在⊙P 与坐标轴相切的情况. 设点P 坐标为(00,x y ),则

则当⊙P 与y 轴相切时,有0x =1,0x =±1

由0x = -1,得2

01141510(1,10)y P =+?+=∴-,…… ……5分 由0x = 1,得2

0214152(1,2)y P =-?+=∴ …… ……6分

当⊙P 与x 轴相切时有01y =

∵ 抛物线开口向上,且顶点在x 轴的上方.∴0y =1

由01y ==1,得200451x x -+=,解得0y =2,B(2,1)

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圆心P 有三个,其坐标分别为: 123

(1,10),(1,2),(2,1)P P

P - ………… 8分 (3)设点Q 坐标为(x ,y ),则当⊙Q 与两条坐标轴都相切时,有y =±x

由y =x 得2

45x x x -+=,即2

550x x -+=,解得x =

…… 由y =-x ,得2

45x x x -+=-.即2

350x x -+=,此方程无解

∴⊙O 的半径为 r =

例3:抛物线y = ax 2+bx+c (a ≠0)过点A (1,-3),B (3,-3),C (-1,5),顶点为M 点.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试判断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POM =90o.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 (3)试判断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K ,使∠PMK =90o,说明理由.

二次函数-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专题:二次函数中的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类型一:已知三个定点,再找一个定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平面内有三个点满足) 1.已知抛物线b ax ax y ++-=22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A (-1,0),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⑴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B 的坐标; ⑵当点C 在以AB 为直径的⊙P 上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⑶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M ,使得以点M 和⑵中抛物线上的三点A、B、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类型:已知两个定点,再找两个点构成平行四边形 1.已知,如图抛物线2 3(0)y ax ax c a =++>与y 轴交于C 点,与x 轴交于A、B 两点,A 点在B 点左侧。点B 的坐标为(1,0),OC=30B.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D 是线段AC 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求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大值: (3)若点E 在x 轴上,点P 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以A、C、E、P 为顶点且以AC 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练习如图,抛物线:c bx x y ++=22 1与x 轴交于A、B(A 在B 左侧),顶点为C(1,﹣2)。(1)求此抛物线的关系式;并直接写出点A、B 的坐标; (2)求过A、B、C 三点的圆的半径; (3)在抛物线上找点P,在y 轴上找点E,使以A、B、P、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P、E 的坐标。 1.如图,抛物线2 23y x x =--与x 轴交A、B 两点(A 点在B 点左侧),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A、C 两点,其中C 点的横坐标为2. (1)求A、B 两点的坐标及直线AC 的函数表达式; (2)P 是线段AC 上的一个动点,过P 点作y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E 点,求线段PE 长度的最大值; (3)点G 抛物线上的动点,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A、C、F、G 这样的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 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F 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基本解题策略

“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的基本解题策略 一、“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的基本类型 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问题的基本类型 1、恒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恒成立?()max a f x >;()()min a f x a f x ≤?≤恒成立 2、能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能成立?()min a f x >;()()max a f x a f x ≤?≤能成立 3、恰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在M 上恰成立?()a f x >的解集为M ()()R a f x M a f x C M ?>???≤?? 在上恒成立 在上恒成立 另一转化方法:若A x f D x ≥∈)(,在D 上恰成立,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小值A x f =)(min ,若,D x ∈B x f ≤)(在D 上恰成立,则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大值B x f =)(max . 4、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in ≥ 5、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ax ≤ 6、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ax ≥ 7、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in ≤ 8、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设f(x)在区间[a,b]上 的值域为A ,g(x)在区间[c,d]上的值域为B,则A ?B. 9、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上方; 10、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下方; 恒成立问题的基本类型 在数学问题研究中经常碰到在给定条件下某些结论恒成立的命题. 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某结论成立问题,其表现形式通常有: 在给定区间上某关系恒成立; 某函数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R;●某不等式的解为一切实数;?某表达式的值恒大于a 等等… 恒成立问题,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图象,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也成为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 恒成立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一次函数型;②二次函数型;③变量分离型;④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⑤直接根据函数的图象。 二、恒成立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 大家知道,恒成立问题分等式中的恒成立问题和不等式中的恒成立问题。等式中的恒成立问题,特别是多项式恒成立问题,常简化为对应次数的系数相等从而建立一个方程组来解决问题的。 (一)两个基本思想解决“恒成立问题” 思路1、max )]([)(x f m D x x f m ≥?∈≥上恒成立在 思路2、min )]([)(x f m D x x f m ≤?∈≤上恒成立在 如何在区间D 上求函数f(x)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习题的实际,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求解,通常可以考虑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配方法、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均值定理、函数求导

一次函数之全等三角形存在性

一次函数之全等三角形存在性(北师版)11.26 1.(本小题16分)如图,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若x轴的负半轴、y轴的负半轴上分别 存在点E,F,使得△EOF与△AOB全等,则直线EF的表达式为( ) ? A. B. ? C. D. 1 2 2.(本小题16分)如图,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是直线上不与A,B重合 的动点.过点C的另一直线CD与y轴相交于点D,若使△BCD与△AOB全等,则点C的坐标为( ) ? A. B. ? C. D.

3.(本小题16分)如图,直线y=-2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P(x,y)是直线y=-2x+4上的一个动点, 过P作AB的垂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E,F两点,若△EOF与△AOB全等,则点P的坐标为( ). A. B. ? C. D. 4.(本小题16分)如图,直线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是直线y=x+2上不与A,B重合的动点.过 点C的另一直线CD与x轴相交于点D,若使△ACD与△AOB全等,则点C的坐标为( ) ? A. B. ? C. D. 4 5 5.(本小题18分)如图,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已知A(2,0),B(0,4),线段CD的两端点在坐标 轴上滑动(点C在y轴上,点D在x轴上),且CD=AB.若满足点C在y轴负半轴上,且△COD和△AOB全等,则满足题意的点D有( )个. A. 2 B. 3 C. 4 D. 5

6.(本小题18分)如图,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的坐标为(-3,0), P(x,y)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A重合).当△OPC的面积为时,点P的坐标为( ) ? A. B. C. D. 一次函数之等腰三角形存在性(北师版) 11.25 1.(本小题16分)如图,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P是x轴上的动点, 若使△ABP为等腰三角形,则点P的坐标是( ) A. B. C. D.

(完整版)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的解法

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一、预备知识 1、坐标系中或抛物线上有两个点为P (x1,y ),Q (x2,y ) (1)线段对称轴是直线2x 2 1x x += (2)AB 两点之间距离公式:221221)()(y y x x PQ -+-= 中点公式:已知两点 ()()2211y ,x Q ,y ,x P ,则线段PQ 的中点M 为??? ??++222121y y ,x x 。 2、两直线的解析式为11b x k y +=与 22b x k y += 如果这两天两直线互相垂直,则有121-=?k k 3、平面内两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两直线分别为:L1:y=k1x+b1 L2:y=k2x+b2 (1)当k1=k2,b1≠b2 ,L1∥L2 (2)当k1≠k2, ,L1与L2相交 (3)K1×k2= -1时, L1与L2垂直 二、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探究: 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主要涉及到的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一)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等腰三角形 性质: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三线合一(中线、高线、角平分线)。 判定: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三线合一(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 性质:满足勾股定理的三边关系,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等腰直角三角形 性质:具有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所以性质,两底角相等且等于45°。 判定:具有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所以性质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4、等边三角形 性质:三边相等,三个角相等且等于60°,三线合一,具有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三边相等,抛物线或坐标轴或对称轴上三个角相等,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一次函数之存在性问题

一次函数之存在性问题 1. 如图,直线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在y轴上,且,直 线CD⊥AB于点P,交x轴于点D. (1)求点P的坐标; (2)坐标系内是否存在点M,使以点B,P,D,M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梯形OABC的边OC,OA分别 与x轴、y轴重合,AB∥OC,∠AOC=90°,∠BCO=45°,BC=,点C的坐标为(-9,0). (1)求点B的坐标. (2)如图,直线BD交y轴于点D,且OD=3,求直线BD的表 达式.(3)若点P是(2)中直线BD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以O,D,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如图,直线y=k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且. (1)求B点的坐标和k的值. (2)若点A(x,y)是第一象限内的直线y=kx-4上的一个动点,则当点A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OB的面积是6? (3)在(2)成立的情况下,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OA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分别在x轴、y轴 上,OA=6,OB=12,点C是直线y=2x与直线AB的交点,点D在线段OC上,OD=.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 (2)求直线AD的解析式; (3)P是直线AD上的一个动点,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使以 O,A,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 如图,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的坐标为 (-3,0),P(x,y)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A重 合). (1)在P点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C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2)当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PC的面积为,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 (3)过P作AB的垂线分别交x轴、y轴于E,F两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EOF≌△BOA?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一次函数之存在性问题

高中数学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高中恒成立问题总结 解决高考数学中的恒成立问题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函数性质法; ②主参换位法; ③分离参数法; ④数形结合法。 XXX 核心思想: 1.恒成立问题的转化: 恒成立; 2.能成立问题的转化: 能成立; 3.恰成立问题的转化: 若在D 上恰成立在D 上的最小值; 若在D 上恰成立在D 上的最大值. 4.设函数,,对任意的,存在,使得,则 ; 设函数,,对任意的,存在,使得,则 ; 设函数,,存在,存在,使得,则 ; 设函数,,存在,存在,使得,则; 5.若不等式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和图象在函数图象上方; 若不等式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和图象在函数图象下方. 6.常见二次函数 ①.若二次函数(或)在R 上恒成立,则有(或); ②.若二次函数(或)在指定区间上恒成立,可以利用韦达定理以及根的分布等知识求解. ()a f x >?()max a f x >()()min a f x a f x ≤?≤恒成立()a f x >?()min a f x >()()max a f x a f x ≤?≤能成立A x f D x ≥∈)(,?)(x f A x f =)(min ,D x ∈B x f ≤)(?)(x f B x f =)(max ()x f ()x g []b a x ,1∈[]d c x ,2∈()()21x g x f ≥()()x g x f min min ≥()x f ()x g []b a x ,1∈[]d c x ,2∈()()21x g x f ≤()()x g x f max max ≤()x f ()x g []b a x ,1∈[]d c x ,2∈()()21x g x f ≥()()x g x f min max ≥()x f ()x g []b a x ,1∈[]d c x ,2∈()()21x g x f ≤()()x g x f max min ≤()()f x g x >()y f x =()y g x =()()f x g x <()y f x =()y g x =2()(0)0f x ax bx c a =++≠>0<00a >???0<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存在性问题 及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存在性问题 及参 考答案
一、二次函数中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1.如图,把抛物线 向左平移 1 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4 个单位,得到抛物线 . 所得抛物线与 轴交于 A,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左边),与 轴交于点 C,顶点为 D. (1)写出 的值;(2)判断△AC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在线段 AC 上是否存在点 M,使△AOM∽△ABC?若存在,求出点 M 的坐标;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2.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 A(﹣2,0),B(﹣3,3)及原点 O,顶点为 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 D 在抛物线上,点 E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 A、O、D、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 四边形,求点 D 的坐标; (3)P 是抛物线上的第一象限内的动点,过点 P 作 PM x 轴,垂足为 M,是否存在点 P, 使得以 P、M、A 为顶点的三角形△BOC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 理由.
1 / 13

二、二次函数中面积的存在性问题 3.如图,抛物线 与双曲线 相交于点 A,B.已知点 B 的坐标为(-2,-2),点 A 在第一象限内,且 tan∠AOX=4.过点 A 作直线 AC∥ 轴,交抛物线于另一点 C. (1)求双曲线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计算△ABC 的面积; (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D,使△ABD 的面积等于△ABC 的面积.若存在,请你写出点 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你说明理由.
4.如图,抛物线 y=ax2+c(a>0)经过梯形 ABCD 的四个顶点,梯形的底 AD 在 x 轴上, 其中 A(-2,0),B(-1, -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 分) (2)点 M 为 y 轴上任意一点,当点 M 到 A、B 两点的距离之和为最小时,求此时点 M 的坐
2 / 13

(完整版)恒成立存在性问题

专题 恒成立存在性问题 知识点梳理 1、恒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恒成立?()max a f x >;()()min a f x a f x ≤?≤恒成立 2、能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能成立?()min a f x >;()()max a f x a f x ≤?≤能成立 3、恰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在M 上恰成立?()a f x >的解集为M ()()R a f x M a f x C M ?>???≤??在上恒成立 在上恒成立 另一转化方法:若A x f D x ≥∈)(,在D 上恰成立,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小值A x f =)(min ,若,D x ∈B x f ≤)(在D 上恰成立,则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大值B x f =)(max . 4、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in ≥ 5、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ax ≤ 6、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ax ≥ 7、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in ≤ 8、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 上方; 9、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下方; 题型一、常见方法 1、已知函数12)(2 +-=ax x x f ,x a x g = )(,其中0>a ,0≠x . 1)对任意]2,1[∈x ,都有)()(x g x f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对任意]4,2[],2,1[21∈∈x x ,都有)()(21x g x f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设函数b x x a x h ++=)(,对任意]2,21[∈a ,都有10)(≤x h 在]1,4 1 [∈x 恒成立,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 3、已知两函数2 )(x x f =,m x g x -?? ? ??=21)(,对任意[]2,01∈x ,存在[]2,12∈x ,使得()21)(x g x f ≥,则实 数m 的取值范围为

一次函数地存在性问题(共13题)

一次函数之存在性问题 知识点睛 函数背景下研究存在性问题,先把函数信息转化为几何信息,然后按照存在性问题来处理. 几何图形 一次函数坐标 1. 如图,直线2y x =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C 在y 轴上,且12 OA AC =,直线CD ⊥AB 于点P ,交x 轴于点D . (1)求点P 的坐标; (2)坐标系是否存在点M ,使以点B ,P ,D ,M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 如图,直线y =kx -4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B ,C 两点,且4 3 OC OB =. (1)求B 点的坐标和k 的值. (2)若点A (x ,y )是第一象限的直线y =kx -4上的一个动点,则当点A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OB 的面积是6? (3)在(2)成立的情况下,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OA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分别在x轴、y轴上,OA=6,OB=12,点C是直线y=2x 与直线AB的交点,点D在线段OC上,OD =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 (2)求直线AD的解析式; (3)P是直线AD上的一个动点,在平面是否存在点Q,使以O,A,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 如图,直线1 22 y x =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C 的坐标为(-3,0) ,P (x ,y )是直线1 22 y x = +上的一个动点(点P 不与点A 重合) . (1)在P 点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C 的面积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当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PC 的面积为27 8 ,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 (3)过P 作AB 的垂线分别交x 轴、y 轴于E ,F 两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EOF ≌△BOA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 23 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 (1)已知OC ⊥AB 于C ,求C 点坐标; (2)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AB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x x

(完整版)二次函数中的存在性问题(答案)

二次函数中的存在性问题姓名 1.已知抛物线y=﹣x2+x﹣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在直线CA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得△ACD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已知y=ax2+bx+c(a≠0)图象与直线y=kx+4相交于A(1,m),B(4,8)两点,与x轴交于原点及点C.(1)求直线和抛物线解析式; (2)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D,使S△OCD=2S△OAB?如果存在,求出点D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3.已知直线y=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x2+mx+n经过点A和点C.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直线CA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D,使得△ACD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过点A的直线y=kx+1交抛物线于点C(2,3). (1)求直线AC及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直线y=kx+1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以点E为中心将直线y=kx+1顺时针旋转90°得到直线l,设直线l与y轴的交点为P,求△APE的面积; (3)若G为抛物线上一点,是否存在x轴上的点F,使以B、E、F、G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交x轴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交y轴于点C. (1)求直线BC的解析式; (2)求抛物线的顶点及对称轴; (3)若点Q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动点,线段AQ+CQ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若点P是直线BC上方的一个动点,△PBC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及此时△PBC 的面积;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完整版)一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一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2,3),B(4,3),C是坐标轴x轴上一点,若△ABC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共有() A.2个B.3个C.4个D.6个 2.(2008?天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B(2,0),若点C在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上,且△ABC为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 的点C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3.(2016?江宁区一模)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和(2,0), 在直线y=﹣x+2上取一点C,若△ABC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 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共4小题) 4.(2015?杭州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4,0),B(2,0),设点C是函数y=﹣(x+1)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若△ABC是直角三角形,则点C的坐标是. 5.(2009秋?南昌校级期末)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2)、(0,0)、(3,0),若以点A、B、C、D为顶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则点D 的坐标应为. 6.(2009秋?扬州校级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3,0)、B(﹣1,0)、C(2,3)、若以点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点D的坐标为. 7.(2010春?江岸区期中)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 坐标分别是(﹣1,﹣1),(﹣2,3),(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 为. 三.解答题(共14小题) 8.四边形ABCD中,BD,AC相交于O,且BD⊥AC,求证:AB2+CD2=AD2+BC2.9.如图,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B,在第一象限是 否存在点P,使以A,B,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二次函数的存在性问题(面积问题)

二次函数的存在性问题(面积问题) [08湖北荆州]已知:如图,R t △AOB 的两直角边OA 、OB 分别在x 轴的正半轴和y 轴的负 半轴上,C 为OA 上一点且OC =OB ,抛物线y=(x -2)(x -m )-(p-2)(p-m)(m 、p 为常数且m+2≥2p>0)经过A 、C 两点. (1)用m 、p 分别表示OA 、OC 的长; (2)当m 、p 满足什么关系时,△AOB 12220.(1)0 2)()(2)()0 )(2)0,222020 2,1(2),2 11 (2) 2211 (2)22 1 (2) 1 2(2)1 2 2()2 AOB AOB AO y x x m p p m x p x m p x p x m p m p m p p OA m p OC P OC OB S OA OB S OA OB P m p P m P m p m S =-----=---+=∴==+-+>>∴+->>∴=+-===∴==+-=-+++∴=-=+?-令得:(整理得:(当时,. B 最大 [08湖北荆州]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AB C 中,AC =BC =4,∠ACB =90o,直角边AC 在x 轴上,B 点在第二象限,A (1,0),AB 交y 轴于E ,将纸片过E 点折叠使BE 与EA 所在直线重合,得到折痕EF (F 在x 轴上),再展开还原沿EF 剪开得到四边形BCFE ,然后把四边形BCFE 从E 点开始沿射线EA 平移,至B 点到达A 点停止.设平移时间为t (s ),移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平移中四边形BCFE 与△AEF 重叠的面积为S. (1)求折痕EF 的长; (2)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平移中直角顶点C 经过抛物线243y x x =++的顶点?若存在, 求出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直接写出....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t 25.145101ABC BE EA FE EA Rt AC BC CAB EF EA A OA OE AE EF ∴⊥=∴∠=?∴=∴===∴=()折叠后与所在直线重合又中(,) ,折痕 ∥BA 交Y 轴于P , 2()存在.设CP 413 POC C CP AC OA OC OP ==∴==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在射线上移动 ,

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最新精华)

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 思路一: (1)若函数)(x f 在D 区间上存在最小值min )(x f 和最大值max )(x f ,则 不等式a x f >)(在区间D 上恒成立a x f >?min )(; 不等式a x f ≥)(在区间D 上恒成立a x f ≥?min )(; 不等式a x f <)(在区间D 上恒成立a x f )(或))((a x f ≥在区间D 上恒成立a m ≥?; 不等式a x f <)(或a x f ≤)(在区间D 上恒成立a n ≤?。 例题1: 已知函数.ln )(x x x f = (1)求函数.ln )(x x x f =的最小值; (2)若对所有的1≥x 都有1)(-≥ax x f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11min )()(---==e e f x f ;(2)]1,(-∞ 变式:设函数)1ln(2)1()(2x x x f +-+= (1)求函数)(x f 的单调区间; (2)若当]1,1[1--∈-e e x 时,不等式m x f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3)若关于x 的方程a x x x f ++=2)(在区间]2,0[上恰有两个相异实根,求实数a 的取 值范围。 答案:(1)递增区间是),0(+∞;递减区间是)0,1(- (2)22 ->e m (3))3ln 23,2ln 22(--

2017年数学中考专题《存在性问题》

2017年数学中考专题《存在性问题》 题型概述 【题型特征】存在性问题是指判断满足某种条件的事物是否存在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广,综合性较强,题意构思非常精巧,解题方法灵活,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存在性问题按定性可分为:肯定型和否定型.存在性问题在假设存在以后进行的推理或计算,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较高,并具备较强的探索性.正确、完整地解答这类问题,是对我们知识、能力的一次全面的考验. 【解题策略】不同的存在性问题解法不同.下面按照解法及设问方式的不同将存在性问题分为代数方面的存在性问题(如方程根是否存在、最值是否存在等)、点的存在性问题(如构成特殊图形的点是否存在)并举例分析. (1)代数方面的存在性问题的解法思路是:将问题看成求解题,进行求解,进而从有解或无解的条件,来判明数学对象是否存在,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方法. (2)点的存在性问题的解法思路是:假设存在→推理论证→得出结论.若能导出合理的结果,就做出“存在”的判断;若导出矛盾,就做出不存在的判断. 真题精讲 类型一 代数方面的存在性问题 典例1 (2016·广东梅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2 y x bx c =++过,,A B C 三点,点A 的坐标是(3,0),点C 的坐标是(0,-3),动点P 在抛物线上. (1)b = ,c = ,点B 的坐标为 ;(直接填写结果) (2)是否存在点P ,使得ACP ?是以AC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过动点P 作PE 垂直y 轴于点E ,交直线AC 于点D ,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F ,连接EF ,当线段EF 的长度最短时,求出点P 的坐标. 【解析】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应用数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解】(1)-2 -3 (-1,0) (2)存在. 第一种情况,当以C 为直角顶点时,过点C 作1CP AC ⊥,交抛物线于点1P .过点1P 作y 轴的垂线,垂足是M .如图(1), ,90OA OC AOC =∠=?Q , 45OCA OAC ∴∠=∠=?. 190ACP ∠=?Q , 11 904545MCP CPM ∴∠=?-?=?=∠. 1MC MP ∴=.

二次函数(存在性问题)

函数图象中点的存在性问题(强化训练) 切入点一:利用基本图形来作图(充分利用图形的特殊性质),并描述作图方法 切入点二:做好数据准备,计算尽量利用相似、数形结合(交轨法) 切入点三:紧扣不变量,善于使用前题所采用的方法或结论 切入点四:在题目中寻找多解的信息(不重不漏) 1.1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 1. 如图1,直线L: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B、点C,经过B、C两点的抛物线G:y=ax2+bx+c 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A,顶点为P,且对称轴是直线x=2. (1)该抛物线G的解析式为; (2)将直线L沿y轴向下平移个单位长度,能使它与抛物线G只有一个公共点; (3)若点E在抛物线G的对称轴上,点F在该抛物线上,且以点A、B、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点E与点F坐标并直接写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4)连接AC,得△ABC.若点Q在x轴上,且以点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点Q 的坐标.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二次函数y=ax2-2ax+c(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AB=4,与y轴交于点C,且过点(2,3). (1)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若抛物线的顶点为D,连接CD、CB,问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C+∠BDC=90°?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点K为抛物线上C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点G抛物线上的动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A、K、F、G这样的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F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函数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基本方法: 恒成立问题: 1. 对于(),x a b ?∈,()f x k ≥恒成立等价于min ()f x k ≥. 2. 对于(),x a b ?∈,()f x k ≤恒成立等价于max ()f x k ≤. 3. 对于[]12,,x x a b ?∈,12()()f x g x ≥等价于min max ()()f x g x ≥. 4. 对于[]12,,x x a b ?∈,12()()f x g x ≤等价于max min ()()f x g x ≤. 5. 对于[],x a b ?∈,()()f x g x ≥,等价于构造函数()()()h x f x g x =-,()h x 在区间[],a b 上的最小值min ()0h x ≥. 6. 对于[],x a b ?∈,()()f x g x ≤,等价于构造函数()()()h x f x g x =-,()h x 在区间[],a b 上的最大值max ()0h x ≤. 7. ()f x 在区间[],a b 上单调递增,等价于[]min ()0,,f x x a b '≥∈. 8. ()f x 在区间[],a b 上单调递减,等价于[]max ()0,,f x x a b '≤∈. 存在性问题: 1. ()0,x a b ?∈,使得()f x k ≥成立,等价于max ()f x k ≥. 2. ()0,x a b ?∈,使得()f x k ≤成立,等价于min ()f x k ≤. 3. []12,,x x a b ?∈,使得12()()f x g x ≥成立,等价于max min ()()f x g x ≥. 4. []12,,x x a b ?∈,使得12()()f x g x ≤,等价于min max ()()f x g x ≤. 5. [],x a b ?∈,使得()()f x g x ≥,等价于构造函数()()()h x f x g x =-,()h x 在区间[],a b 上的最大值max ()0h x ≥. 6. [],x a b ?∈,使得()()f x g x ≤,等价于构造函数()()()h x f x g x =-,()h x 在区间[],a b 上的最小值min ()0h x ≤. 参变分离: 解决有关参数的恒成立问题或存在性问题时经常会用到参变分离的方法:就是在

一次函数存在性问题

一次函数动点问题 1 如图,已知直线1l 的解析式为63+=x y ,直线1l 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直线2l 经过B 、C 两点,点C 的坐标为(8,0),又已知点P 在x 轴上从点A 向点C 移动,点Q 在直线2l 从点C 向点B 移动.点P 、Q 同时出发,且移动的速度都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设移动时间为t 秒(101<

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0,b)(b>0).P是直线AB 上的一个动点,作PC⊥x轴,垂足为C.记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点P'不在y轴上),连结PP',P'A,P'C.设点P的横坐标为a. (1)当b=3时, ①求直线AB的解析式; ②若点P'的坐标是(-1,m),求m的值; (2)若点P在第一象限,记直线AB与P'C的交点为D.当P'D:DC=1:3时,求a的值; (3)是否同时存在a,b,使△P'C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a,b的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几何图形在二次函数中的存在性问题探解

---几何图形在二次函数中的存在性问题探解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更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它以丰富的知识内涵,深远的知识综合,深厚的数学思想,灵活的解题方法,奇趣的知识背景等深深吸引着命题老师,更深刻启迪着每位同学.下面就把几何图形在二次函数中的存在性问题介绍给大家,供学习时借鉴. 一、.三角形的存在性 1.1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 例1 (2017年淮安)如图1-1,直线y=﹣x+3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B 、点C ,经过B 、C 两点的抛物线y=2x +bx+c 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 ,顶点为P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 ,使以C ,P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0<x <3时,在抛物线上求一点E ,使△CBE 的面积有最大值(图1-2、1-3供画图探究). 分析: 第一问考查的是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的解析式,思路有几个待定系数,解答时就需要确定几个点的坐标; 第二问探析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解答时,要做到一先一后,先清楚动点的位置与特点,后对等腰三角形进行科学分类,一是按边分类,一是按角分类; 第三问探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这是二次函数的看家本领,只需将三角形的面积适当分割,恰当表示,最后将三角形面积最大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即可. 解: (1)因为直线y=﹣x+3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B 、点C ,所以B (3,0),C (0,3), 所以{c =39a+3b+c =0,解得{c =3b =4-,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y=2x ﹣4x+3; (2)因为y=2x ﹣4x+3=2(x 2)-﹣1,所以抛物线对称轴为x=2,顶点P (2,﹣1), 设M (2,t ),因为△CPM 为等腰三角形,如图2所示, ①当MC=PC 时,过C 作CQ ⊥对称轴,垂足为Q ,则Q(2,3),所以QP=MQ=3-(-1)=4,所以M 到x 轴的距离8-1=7,所以1M 的坐标(2,7); ②当MP=MC 时,作PC 的垂直平分线交对称轴于点M ,所以222(t+1)2+(t-3)=,解得t=32,所以2M 的坐标(2, 32 );

存在性与恒成立

专题训练 恒成立存在性问题 知识点梳理 1、恒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恒成立?()max a f x >;()()min a f x a f x ≤?≤恒成立 2、能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能成立?()min a f x >;()()max a f x a f x ≤?≤能成立 3、恰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在M 上恰成立?()a f x >的解集为M ()()R a f x M a f x C M ?>??? ≤??在上恒成立 在上恒成立 另一转化方法:若A x f D x ≥∈)(,在D 上恰成立,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小值A x f =)(min ,若, D x ∈B x f ≤)(在D 上恰成立,则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大值B x f =)(max . 4、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 ()()x g x f min min ≥ 5、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 ()()x g x f max max ≤。 6、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12=f x g x ,则()f x 在 []b a x ,1∈上的值域M 是()x g 在[]d c x ,2∈上的值域N 的子集。即:M ?N 。 7、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ax ≥ 8、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in ≤ 9、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 ()y g x =图象上方; 10、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 ()y g x =图象下方; 题型一、常见方法 1、已知函数12)(2 +-=ax x x f ,x a x g = )(,其中0>a ,0≠x . 1)对任意]2,1[∈x ,都有)()(x g x f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对任意]4,2[],2,1[21∈∈x x ,都有)()(21x g x f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分析:】 1)思路、等价转化为函数0)()(>-x g x f 恒成立,在通过分离变量,创设新函数求最值解决. 2)思路、对在不同区间内的两个函数)(x f 和)(x g 分别求最值,即只需满足)()(max min x g x f >即可. 简解:(1)由1 20122 32 ++-+-x x x a x a ax x 成立,只需满足12)(23++=x x x x ?的最小值大于a 即可.对1 2)(2 3++=x x x x ?求导,0)12(12)(2224>+++='x x x x ?,故)(x ?在]2,1[∈x 是增函数,3 2)1()(min = =??x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32 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