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奥数平方数

五年级奥数平方数

五年级奥数平方数
五年级奥数平方数

五年级奥数-平方数

————————————————————————————————作者:————————————————————————————————日期:

2

05五年级奥数——完全平方数

第八讲 完全平方数 一个数如果是另一个整数的完全平方,那么我们就称这个数为完全平方数,也叫做平方数。例如: 0,1,4,9,16,25,36,49,64,81,100,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441,484,……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完全平方数,我们可以尝试能否将它分解为两个相同自然数的乘积,这就需要用到分解质因数的知识。 阅读小材料:毕达哥拉斯发现,当小石子的数目是1、4、9、16……等数时,小石子都能摆成正方形,他把这些数叫“正方形数”,如图所示: 分别记各图所示的小石子个数为i a (i =1、2、3、……、n)不难发现: 1a =1=21 2a =1+3=4=22 3a =1+3+5=9=23 4a =1+3+5+7=16=24 ……… n a =1+3+5+…+(2n -1)=[]2 )1(1n n ?-+=2n 毕达哥拉斯通过直观图形把奇数和图形结合起来,得到一个定理:从1开始,任何连续个奇数之和都是完全平方数。(注:这个和其实就是奇数个数的平方) 【例一】 求自然数列前n 个奇数的和:1+3+5+7+……+(2n -1) 一讲一练:(04浙江五年级夏令营)袋子里共有415只小球,第一次从袋子里取出1只小球,第二次从袋子里取出3只小球,第三次从袋子里取出5只小球……依次地取球,如果剩下的球不够取,则将剩下的球留在袋中。那么,最后袋中留下多少个球?

【例二】 1234567654321×(1+2+……+6+7+6+……+2+1)是多少的平方? 练习一:1×2×3×4×5×6×45×121是多少的平方? A=1008×B,其中A,B都是自然数,B的最小值是()。 练习二:2 【例三】 36、49、60、64、72的约数各有多少个?约数个数是奇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一讲一练: 360、3969、7744各有多少个约数? 【例四】(01ABC)少年宫游客厅内悬挂着200个彩色灯泡,这些灯泡或明或暗,十分有趣。这200个灯泡按1到200编号,它们的亮暗规则是: 第一秒,全部灯泡变亮; 第二秒,凡编号为2的倍数的灯泡由亮变暗,改变原来的亮暗状态; 第三秒,凡编号为3的倍数的灯泡由亮变暗,改变原来的亮暗状态; 第四秒,凡编号为4的倍数的灯泡由亮变暗或者由暗变亮,改变原来的亮暗状态; 第五秒,凡编号为5的倍数的灯泡由亮变暗或者由暗变亮,改变原来的亮暗状态; 一般地,第n秒,凡编号为n的倍数的灯泡都改变原来的亮暗状态; 那么第200秒时,明亮的灯泡有()个。

五年级奥数数阵问题

学生课程讲义 填“幻方”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数学游戏,由幻方演变出来的数阵问题,也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填数问题。这里,和同学们讨论一些数阵的填法。 解答数阵问题通常用两种方法:一是待定数法,二是试验法。 待定数法就是先用字母(或符号)表示满足条件的数,通过分析、计算来确定这些字母(或符号)应具备的条件,为解答数阵问题提供方向。 试验法就是根据题中所给条件选准突破口,确定填数的可能范围。把分析推理和试验法结合起来,再由填数的可能情况,确定应填的数。 例1: 把5、6、7、8、9五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五个方格里,如图a使横行三个数的和与竖行三个数的和都是21。 先把五格方格中的数用字母A、B、C、D、E来表示,根据题意可知:A+B+C+D+E=35,A+E+B+C+E+D=21×2=42。 把两式相比较可知,E=42-35=7,即中间填7。然后再根据5+9=6+8便可把五个数填进方格,如图b。 练习: 1、把1——10各数填入“六一”的10个空格里,使在同一直线上的各数的和都是12。 2、把1——9各数填入“七一”的9个空格里,使在同一直线上的各数的和都是13。 3、将1——7七个自然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圆圈里,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例2: 将1——10这十个数填入下图小圆中,使每个大圆上六个数的和是30。 分析设中间两个圆中的数为a、b,则两个大圆的总和是1+2+3+……+10+a+b=30×2、即55+a+b=60,a+b=5。在1——10这十个数中1+4=5,2+3=5。 当a和b是1和4时,每个大圆上另外四个数分别是(2、6,8,9)和(3、5,7,10);当a和b是2和3时,每个大圆上另外四个数分别为(1、5,9,10)和(4,6,7,8)。 练习: 1、把1——8八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个大圆上五个○内数的和相等。 2、把1——10这十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个四边形顶点的○内四个数的和都相等,且和最大。 3、将1——8八个数填入下图方格里,使上面四格、下面四格、左四格、右四格、中间四格以及对角线四格内四个数的和都是18。 例3: 将1——6这六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圆中,使每条直线上三个圆内数的和相等、且最大。

小学奥数教程-完全平方数及应用(一)

1. 学习完全平方数的性质; 2. 整理完全平方数的一些推论及推论过程 3. 掌握完全平方数的综合运用。 一、完全平方数常用性质 1.主要性质 1.完全平方数的尾数只能是0,1,4,5,6,9。不可能是2,3,7,8。 2.在两个连续正整数的平方数之间不存在完全平方数。 3.完全平方数的约数个数是奇数,约数的个数为奇数的自然数是完全平方数。 4.若质数p 整除完全平方数2a ,则p 能被a 整除。 2.性质 性质1:完全平方数的末位数字只可能是0,1,4,5,6,9. 性质2:完全平方数被3,4,5,8,16除的余数一定是完全平方数. 性质3:自然数N 为完全平方数?自然数N 约数的个数为奇数.因为完全平方数的质因数分解中每个质因 数出现的次数都是偶数次,所以,如果p 是质数,n 是自然数,N 是完全平方数,且21|n p N -,则 2|n p N . 性质4: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是6?它的十位是奇数. 性质5:如果一个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是0,则它后面连续的0的个数一定是偶数.如果一个完全平方数的个 位是5,则其十位一定是2,且其百位一定是0,2,6中的一个. 性质6:如果一个自然数介于两个连续的完全平方数之间,则它不是完全平方数. 3.一些重要的推论 1.任何偶数的平方一定能被4整除;任何奇数的平方被4(或8)除余1.即被4除余2或3的数一定不是完全平方数。 2.一个完全平方数被3除的余数是0或1.即被3除余2的数一定不是完全平方数。 3.自然数的平方末两位只有:00,01,21,41,61,81,04,24,44,64,84,25,09,29,49,69,89,16,36,56,76,96。 4.完全平方数个位数字是奇数(1,5,9)时,其十位上的数字必为偶数。 5.完全平方数个位数字是偶数(0,4)时,其十位上的数字必为偶数。 6.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数字为6时,其十位数字必为奇数。 7.凡个位数字是5但末两位数字不是25的自然数不是完全平方数;末尾只有奇数个“0”的自然数不是完全平方数;个位数字为1,4,9而十位数字为奇数的自然数不是完全平方数。 3.重点公式回顾: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5-4-4.完全平方数及应用(一)

小学五年级奥数 完全平方数(二)

本讲主线 1. 完全平方数的约数个数 2. 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完全平方数(二) 版块一∶完全平方数的约数个数 【例1】(★★) 不大于100的非零自然数中, 因数个数是奇数的有多少 个? 【知识要点屋】1、约数个数: ⑴分解质因数到指数形式. ⑵约个等于指数+1连乘. 2、平方差公式: a 2 b 2 (a b)(a b) ,. 【例2】(★★) 10000以内的自然数中, 有且仅有3个因数的自然数有多少 个? 【例3】(★★★) 一个房间中有100盏灯, 用自然数1, 2, …, 100编号, 每盏灯各有一个开关. 开始时, 所有的灯都不亮. 有100个人依次进入房间, 第1个人进入房间 后, 将编号为1的倍数的灯的开关按一下, 然后离开;第2个人进入房间后, , , 个人进入房间, 将编号为100的倍数的灯的开关按一下, 然后离开. 问: 第100个人离开房间后, 房间里哪些灯还亮着?【拓展】(★★★)(迎春杯初赛五年级) 200名同学编为1至200号面向南站成一排. 第1次全体同学向右转(转后所 有的同学面朝西);第2次编号为2 的倍数的同学向右转;第3次编号 为3 的倍数的同学向右转;……;第200次编号为200的倍数的同学向右 转; , ___ . 1

【例4】(★★★) 学而思运动会上, 五年级的女生们准备出一个团体操的节目. 现在的人 数刚好排成一个方阵(每一行人数和每一列人数相等). 后来又加入了23 个女生, 恰好还可以组成一个方阵. 那么你能算出加入23人之前, 方阵共【例5】(★★★)知识大总结 1、A=a2, 质因数成对出现. 2、完全平方数, 约数个数一定奇数个. 3、平方差公式: a 2 b 2 (a b)(a b) 性质:完全平方数除以5只能余0、1、4. 完全平方数除以3只能余0、1. 完全平方数除以4只能余0、1. 能否找到这么一个数, 它加上24, 和减去30所得的两个数都是完全平方数? 【今日讲题】 例2, 例3, 例5 【讲题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学奥数25完全平方数

2.7完全平方数 2.7.1相关概念 完全平方即用一个整数乘以自己例如1*1,2*2,3*3等等,依此类推。若一个数能表示成某个整数的平方的形式,则称这个数为完全平方数。完全平方数是非负数。 2.7.2性质推论 例如: 0,1,4,9,16,25,36,49,64,81,100,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441,484,529… 观察这些完全平方数,可以获得对它们的个位数、十位数、数字和等的规律性的认识。下面我们来研究完全平方数的一些常用性质: 性质1:末位数只能是0,1,4,5,6,9。 此为完全平方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且定义为“一个数如果是另一个整数的完全平方,那么我们就称这个数为完全平方数”,0为整数,故0是完全平方数 性质2:奇数的平方的个位数字一定是奇数,十位数字为偶数;偶数的平方的个位数字一定是偶数。 证明奇数必为下列五种形式之一: 10a+1,10a+3,10a+5,10a+7,10a+9 分别平方后,得 (10a+1)2=100a2+20a+1=20a(5a+1)+1 (10a+3)2=100a2+60a+9=20a(5a+3)+9 (10a+5)2=100a2+100a+25=20 (5a+5a+1)+5 (10a+7)2=100a2+140a+49=20 (5a+7a+2)+9 (10a+9)2=100a2+180a+81=20 (5a+9a+4)+1 综上各种情形可知:奇数的平方,个位数字为奇数1,5,9;十位数字为偶数。 性质3:如果完全平方数的十位数字是奇数,则它的个位数字一定是6;反之,如果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数字是6,则它的十位数字一定是奇数。 证明已知m2=10k+6,证明k为奇数。因为k的个位数为6,所以m的个位数为4或6,于是可设m=10n+4或10n+6。 则10k+6=(10n+4)2=100+(8n+1)x10+6 或10k+6=(10n+6)2=100+(12n+3)x10+6 即k=10+8n+1=2(5+4n)+1 或k=10+12n+3=2(5+6n)+3 ∴k为奇数。 推论1:如果一个数的十位数字是奇数,而个位数字不是6,那么这个数一定不是完全平方数。 推论2:如果一个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数字不是6,则它的十位数字是偶数。 性质4:(1)凡个位数字是5,但末两位数字不是25的自然数不是完全平方数;

五年级奥数数阵图与幻方

数阵图与幻方 知识集锦 数阵图是将一些数字按照一定要求排列而成的某些图形,数阵图可分为辐射型数阵图、封闭型数阵图和复合型数阵图三种形式。 幻方又叫魔方、九宫算或纵横图,它起源于我国上古时代,是一种具有奇妙性质的数字表格,在古代就有“河图”、“洛书”的传说。 在3×3的方格里,填上9个连续的自然数,使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3个自然数的和相等,这样的数字表格叫三阶幻方,相等的和叫做幻和。类似的还有四阶幻方、五阶幻方…… 例题集合 例1 把3、4、5、6、7这五个数字分别填入下图的五个方格中,使横 行、竖列三个数的和都是14。 练习1 将5、6、7、8、9这五个数分别填入下图中,使横行、竖列三个数的和都是21。 例2 将11~173个圆圈中的数之和都是40。

练习2 将1~13这十三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圆圈内,使每条线段上四个圆圈内的数字之和都是 47。 例3 把1、2、3、4、5、6填入下图的圆圈中,使每条边上三个数字的和都等于9。 练习3 如下图,在五个小圆圈内分别填上1、2、3、4、5这五个数,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字 之和都相等。 例4 将1~8填入下图的圆圈内,使每个大圆周上的五个数之和是21。 练习4 将1、2、3、4、5、6、7、8这八个数字分别填入下图(每个数字只用一次),如果两个大圆圈上五个小圆圈内的数字之和都是22,那么A、B两个圆圈内不可能填()。 ①1和7 ②4和8 ③3和5 ④2和6

例5 如下图,将1~9这九个数字填在方格里,使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 练习5 将4~12这九个数字填在下图所示的3×3的方格中,使每行、每列及两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 例6 下图的九个小方格内各有一个数字,而且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 求x的值。 练习 6 如下图,九个小正方形内各有一个两位数,而且每行、每列及两条对角线上三个整数之和都相等。求x的值。 例7 将1、3、5、7、9、11、13、15、17这九个数字在下图中填写一个幻方(其中已填好一个数),求幻方和。 练习7 下图的每个空格中,填入不大于12且互不相同的八个自然数,使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21。

五年级奥数完全平方数及应用(一)教师版

1. 五年级奥数完全平方数及应用(一)教师版 2. 整理完全平方数的一些推论及推论过程 3. 掌握完全平方数的综合运用。 一、完全平方数常用性质 1.主要性质 1.完全平方数的尾数只能是0,1,4,5,6,9。不可能是2,3,7,8。 2.在两个连续正整数的平方数之间不存在完全平方数。 3.完全平方数的约数个数是奇数,约数的个数为奇数的自然数是完全平方数。 4.若质数p 整除完全平方数2a ,则p 能被a 整除。 2.性质 性质1:完全平方数的末位数字只可能是0,1,4,5,6,9. 性质2:完全平方数被3,4,5,8,16除的余数一定是完全平方数. 性质3:自然数N 为完全平方数?自然数N 约数的个数为奇数.因为完全平方数的质因 数分解中每个质因数出现的次数都是偶数次,所以,如果p 是质数,n 是自然数,N 是 完全平方数,且21|n p N -,则2|n p N . 性质4: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是6?它的十位是奇数. 性质5:如果一个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是0,则它后面连续的0的个数一定是偶数.如果一个 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是5,则其十位一定是2,且其百位一定是0,2,6中的一个. 性质6:如果一个自然数介于两个连续的完全平方数之间,则它不是完全平方数. 3.一些重要的推论 1.任何偶数的平方一定能被4整除;任何奇数的平方被4(或8)除余1.即被4除余2或3的数一定不是完全平方数。 2.一个完全平方数被3除的余数是0或1.即被3除余2的数一定不是完全平方数。 3.自然数的平方末两位只有:00,01,21,41,61,81,04,24,44,64,84,25,09,29,49,69,89,16,36,56,76,96。 4.完全平方数个位数字是奇数(1,5,9)时,其十位上的数字必为偶数。 5.完全平方数个位数字是偶数(0,4)时,其十位上的数字必为偶数。 6.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数字为6时,其十位数字必为奇数。 7.凡个位数字是5但末两位数字不是25的自然数不是完全平方数;末尾只有奇数个“0”的自然数不是完全平方数;个位数字为1,4,9而十位数字为奇数的自然数不是完全平方数。 3.重点公式回顾: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5-4-4.完全平方数及应用(一)

小学奥数数论专题知识总结

数论基础知识 小学数论问题,起因于除法算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1.能整除:整除,因数与倍数,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公因数与公倍数,分解质因数等; 2.不能整除:余数,余数的性质与计算(余数),同余问题(除数),物不知数问题(被除数)。 一、因数与倍数 1、因数与倍数 (1)定义: 定义1:若整数a能够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定义2:如果非零自然数a、b、c之间存在a×b=c,或者c÷a=b,那么称a、b是c的因数,c是a、b 的倍数。 注意: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关系,缺一不可。(a、b是因数,c是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①最小的因数是1,第二小的因数一定是质数; ②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第二大的因数是:原数÷第二小的因数 (3)完全平方数的因数特征: ①完全平方数的因数个数是奇数个,有奇数个因数的数是完全平方数。 ②完全平方数的质因数出现次数都是偶数次; ③1000以内的完全平方数的个数是31个,2000以内的完全平方数的个数是44个,3000以内的完 全平方数的个数是54个。(312=961,442=1936,542=2916) 2、数的整除(数的倍数) (1)定义: 定义1:一般地,三个整数a、b、c,且b≠0,如有a÷b=c,则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或a能整除以b。 定义2: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整数b(b≠0),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记作b|a。(a≥b) (2)整除的性质: 如果a、b能被c整除,那么(a+b)与(a-b)也能被c整除。 如果a能被b整除,c是整数,那么a×c也能被b整除。 如果a能被b整除,b又能被c整除,那么a也能被c整除。 如果a能被b、c整除,那么a也能被b和c的最小公倍数整除。 (3)一些常见数的整除特征(倍数特征): ①末位判别法 2、5的倍数特征:末位上的数字是2、5的倍数。 4、25的倍数特征:末两位上的数字是4、25的倍数。 8、125的倍数特征:末三位上的数字是8、125的倍数。 ②截断求和法(从右开始截) 9(及其因数3)的倍数特征:一位截断求和 99(及其因数3、9、11、33)的倍数特征:两位截断求和 999(及其因数3、9、27、37、111、333)的倍数特征:三位截断求和 ③截断求差法(从右开始截) 11的倍数特征:一位截断求差 101的倍数特征:两位截断求差 1001(及其因数7、11、13、77、91、143)的倍数特征:三位截断求差

五年级奥数题练习及答案(55题)

五年级奥数题练习(55题) 1、(1 +2 +8 )÷(1 +2 +8 )= 2、奥运吉祥物中的5个“福娃”取“北京欢迎您”的谐音:贝贝、京京、欢欢、迎迎、妮妮。如果在盒子中从左向右放5个不同的“福娃”,那么,有种不同的放法。 3、有一列数:1,1,3,8,22,60,164,448……其中的前三个数是1,1,3,从第四个数起,每个数都是这个数前面两个数之和的2倍。那么,这列数中的第10个数是。 4、有一排椅子有27个座位,为了使后去的人随意坐在哪个位置都有人与他相邻,则至少要先坐人。 5、五年级一班共有36人,每人参加一个兴趣小组,共有A,B,C,D,E五个小组,若参加A组的有15人,参加B组的仅次于A组,参加C组、D组的人数相同。参加E组的人数最少,只有4人,那么,参加B组的有人。 6、菜地里的西红柿获得丰收,摘了全部的2/5时,装满了3筐还多16千克。摘完其余部分后,又装满6筐,则共收得西红柿千克。 7、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80米。因而提前3天完成任务。这条路全长千米。 8、两个完全相同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4厘米、3厘米,把它们拼在一起可组成一个新长方体,在这些长方体中,表面积最小的是平方厘米。 9、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任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如6=3+3,12=5+7,等。那么自然数100可以写成种两个不同质数和的形式?请分别写出来(100=3+97和100=97+3算作同一种形式)

10、号码分别为2005、2006、2007、2008的4名运动员进行乒乓球赛,规定每2人比赛的场数是他们号码的和被4除所得的余数。那么2008号运动员比赛了场。 11、0.15÷2.1×56= 12、15+115+1115+ (1111111115) 13、一个自然数除以3,得余数2,用所得的商除以4.得余数3。若用这个自然数除以6,得余数。 14、有一些自然数(0除外)既是平方数,又是立方数(平方数可以写成两个相同的自然数的乘积,立方数可以写成三个相同自然数的乘积)。如:1=1×1=1×1×1,64=8×8=4×4×4。那么,1000以内的自然数中,这样的数有个。 15、有一个自然数,它的最小两个因数的差是4,最大两个因数的差是308,这个自然数是。 16、先将4黑1白共5个棋子放在一个圆圈上,然后在同色的两子之间放入一个白子,在异色的两子之间放入一个黑子,再将原来的5个棋子拿掉。如此不断操作下去,圆圈上的5个棋子中最多有个白子。 17、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经过60分钟,两人相遇。然后,甲的速度减为原来的一半,乙的速度不变,两人各自继续前行。那么,当甲到达B地后,再经过分钟,乙到达A地。 18、将一个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木块分别沿长、宽、高三个方向锯开3次,得到24个长方体木块。这24块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积的和是平方米。 19、将1~2011的奇数排成一列,然后按每组1,2,3,2,1,2,3,2,…个数的规律分组如下(每个括号为一组):(1),(3,5),(7,9,11),(13,

2018最新五年级奥数.数论.完全平方数(C级).学生版

完全平方数 知识框架 一、完全平方数常用性质 1.主要性质 1.完全平方数的尾数只能是0,1,4,5,6,9。不可能是2,3,7,8。 2.在两个连续正整数的平方数之间不存在完全平方数。 3.完全平方数的约数个数是奇数,约数的个数为奇数的自然数是完全平方数。 4.若质数p整除完全平方数2a,则p能被a整除。 2.性质 性质1:完全平方数的末位数字只可能是0,1,4,5,6,9. 性质2:完全平方数被3,4,5,8,16除的余数一定是完全平方数. 性质3:自然数N为完全平方数?自然数N约数的个数为奇数.因为完全平方数的质因数分解中每个质 -,因数出现的次数都是偶数次,所以,如果p是质数,n是自然数,N是完全平方数,且21|n p N 则2|n p N. 性质4: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是6?它的十位是奇数. 性质5:如果一个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是0,则它后面连续的0的个数一定是偶数.如果一个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是5,则其十位一定是2,且其百位一定是0,2,6中的一个. 性质6:如果一个自然数介于两个连续的完全平方数之间,则它不是完全平方数. 二、一些重要的推论 1.任何偶数的平方一定能被4整除;任何奇数的平方被4(或8)除余1.即被4除余2或3的数一 定不是完全平方数。 2.一个完全平方数被3除的余数是0或1.即被3除余2的数一定不是完全平方数。 3.自然数的平方末两位只有:00,01,21,41,61,81,04,24,44,64,84,25,09,29,49, 69,89,16,36,56,76,96。 4.完全平方数个位数字是奇数(1,5,9)时,其十位上的数字必为偶数。 5.完全平方数个位数字是偶数(0,4)时,其十位上的数字必为偶数。 6.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数字为6时,其十位数字必为奇数。

奥数专题完全平方数

学而思奥数网奥数专题 (数论问题完全平方数) 1、 五年级数论问题:完全平方数 难度:中难度/高难度 答: 2、五年级数论问题:完全平方数 难度:中难度/高难度 答 3、 五年级数论问题:完全平方数 难度:中难度/高难度 答: 一个自然数减去45及加上44都仍是完全平方数,求此数。 求证:四个连续的整数的积加上1,等于一个奇数的平方 求证:11,111,1111,这串数中没有完全平方数

4、 六年级数论问题:完全平方数 难度:中难度/高难度 答: 5、 六年级数论问题:完全平方数 难度:中难度/高难度 答: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自然数: (1)它是四位数。(2)被22除余数为5。(3)它是完全平方数。 甲、乙两人合养了n 头羊,而每头羊的卖价又恰为n 元,全部卖完后,两人分钱方法如下:先由甲拿十元,再由乙拿十元,如此轮流,拿到最后,剩下不足十元,轮到乙拿去。为了平均分配,甲应该补给乙多少元(

学而思奥数网奥数专题(数论问题完全平方数) 1、五年级完全平方数习题答案: 解答:设此自然数为x,依题意可得 x-45=m^2; (1) x+44=n^2 (2) (m,n为自然数) (2)-(1)可得 : n^2-m^2=89或: (n-m)(n+m)=89 因为n+m>n-m 又因为89为质数, 所以:n+m=89; n-m=1 解之,得n=45。代入(2)得。故所求的自然数是1981。 2、五年级完全平方数习题答案: 解答:设四个连续的整数为,其中n为整数。欲证 是一奇数的平方,只需将它通过因式分解而变成一个奇数的平方即可。 证明设这四个整数之积加上1为m,则 m为平方数 而n(n+1)是两个连续整数的积,所以是偶数;又因为2n+1是奇数,因而n(n+1)+2n+1是奇数。这就证明了m是一个奇数的平方。 3、五年级完全平方数习题答案: 解答: 形如的数若是完全平方数,必是末位为1或9的数的平方,即 或 在两端同时减去1之后即可推出矛盾。 证明若,则 因为左端为奇数,右端为偶数,所以左右两端不相等。

五年级奥数第09讲-数阵(教)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知识梳理 一、数阵图 把一些数字按照一定的要求,排成各种各样的图形,这类问题叫数阵图。数阵是一种由幻方演变而来的数字图。 二、数阵图的分类 封闭型数阵图、辐射型数阵图和复合型数阵图。 三、数阵图的解法 (1)辐射型数阵图 方法一:尝试法,即去掉中间数时剩下的数应该两两一对,每队和相等,因此最中间数只能填最大数、最小数或中间数; 方法二:公式法,线和×线数=数字和+重叠数×重叠次数;重叠次数=线数-1 (2)封闭型数阵图 公式:线和×线数=数字和+重叠数之和 (3)复合型数阵图 综合了辐射型和封闭型数阵图的特点,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典例分析

考点一:辐射型数阵图 例1、把1~5这五个数分别填在下图中的方格中,使得横行三数之和与竖列三数之和都等于9。 【解析】中间方格中的数很特殊,横行的三个数有它,竖列的三个数也有它,我们把它叫做“重叠数”。也就是说,横行的三个数之和加上竖列的三个数之和,只有重叠数被加了两次,即重叠了一次,其余各数均被加了一次。因为横行的三个数之和与竖列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9,所以(1+2+3+4+5)+重叠数=9+9,重叠数 =(9+9)-(1+2+3+4+5)=3。重叠数求出来了,其余各数就好填了(见右上图)。 例2、将1~7这七个自然数填入左下图的七个○内,使得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10。 【解析】与例1类似,知道每条边上的三数之和,但不知道重叠数。因为有3条边,所以中间的重叠数重叠了两次。于是得到(1+2+…+7)+重叠数×2=10×3。由此得出重叠数为[10×3-(1+2+…+7)]÷2=1。剩下的六个数中,两两之和等于9的有2,7;3,6;4,5。可得右上图的填法。 如果把例4中“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10”改为“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其他不变,那么仿照例3,重叠数可能等于几?怎样填? 考点二:封闭型数阵图 例1、将1~6六个自然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三角形每边上的三数之和都等于11. ?=,而【解析】此图是封闭3—3图,因为每条边上的和都为11,那么三条边上的数字之和为11 333 1+2+…+5+6=21.所以三角形的三个数之和等于33-21=12,在1~6中选3个和为12的数,且其中任意两个的和不等于11,这样的组合有:12=2+4+6=3+4+5,经试验,填法如图。

五年级奥数正方形长方形面积问题

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掌握并能运用这两个面积公式,就能计算它们的面积。 但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已知条件比较隐蔽、图形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用公式直接求出面积的题目。这就需要我们切实掌握有关概念,利用“割补”、“平移”、“旋转”等方法,使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普通的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问题,从而正确解答。 已知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边长多2厘米,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的面积大40平方厘米。求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22 B A 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正方形的面积比小正方形的面积大出的40平方厘米,可以分成三部分,其中A 和B 的面积相等。因此,用40平方厘米减去阴影部分的面积,再除以2就能得到长方形A 和B 的面积,再用A 或B 的面积除以2就是小正方形的边长。求到了小正方形的边长,计算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就非常简单了。 1、有一块长方形草地,长20米,宽15米。在它的四周向外筑一条宽2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 2、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增加30厘米,另一组对边减少18厘米,结果得到一个与原正方形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原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例 专题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挑战

3、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5分米,宽增加8分米后,得到一个面积比原长方形多18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分米 一个大长方形被两条平行于它的两条边的线段分成四个较小的长方形,其中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如下图所求,求第四个长方形的面积。 分析因为AE×CE=6,DE×EB=35,把两个式子相乘AE×CE×DE×EB=35×6,而CE×EB=14,所以AE×DE=35×6÷14=15。 1、下图一个长方形被分成四个小长方形,其中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24平方厘米、30平方厘米和32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30 24 32P N M F E D C B A 2、下面一个长方形被分成六个小长方形,其中四个长方形的面积如图所示(单位:平方厘米),求A和B的面积。 B 12 24 A 45 15 例 挑战

小学数学奥数测试题完全平方数_人教版

第 1 页 2019年小学奥数数论专题——完全平方数 1.1234567654321(1234567654321)?++++++++++++是 的平方. 2. 112123123412345123456+?+??+???+????+?????,这个算式的得数能否是某个数的平方? 3.写出从360到630的自然数中有奇数个约数的数. 4.一个数的完全平方有39个约数,求该数的约数个数是多少? 5.从1到2019的所有自然数中,乘以72后是完全平方数的数共有多少个? 6. 1016与正整数a 的乘积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则a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7.已知3528a 恰是自然数b 的平方数,a 的最小值是 。 8.已知自然数n 满足:12!除以n 得到一个完全平方数,则n 的最小值是 。 9.考虑下列32个数:1!,2!,3!,……,32!,请你去掉其中的一个数,使得其余各数的乘积为一个完全平方数,划去的那个数是 . 10.一个数减去100是一个平方数,减去63也是一个平方数,问这个数是多少? 11.能否找到这么一个数,它加上24,和减去30所得的两个数都是完全平方数? 12.三个自然数,它们都是完全平方数,最大的数减去第二大的数的差为80,第二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的差为60,求这三个数. 13.有5个连续自然数,它们的和为一个平方数,中间三数的和为立方数,则这五个数中最小数的最小值为 . 14.求一个最小的自然数,它乘以2后是完全平方数,乘以3后是完全立方数,乘以5后是5次方数. 15.两个完全平方数的差为77,则这两个完全平方数的和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16.有两个两位数,它们的差是14,将它们分别平方,得到的两个平方数的末两位数(个位数和十位数)相同,那么这两个两位数是 .(请写出所有可能的答案) 17.A 是一个两位数,它的6倍是一个三位数B ,如果把B 放在A 的左边或者右边得到两个不同的五位数,并且这两个五位数的差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整数的平方),那么A 的所有可能取值之和为 . 18.已知ABCA 是一个四位数,若两位数AB 是一个质数,BC 是一个完全平方数,CA 是一个质数与一个不为1的完全平方数之积,则满足条件的所有四位数是________. 19.一个自然数与自身相乘的结果称为完全平方数.已知一个完全平方数是四位数,且各位数字均小于7.如果把组成它的数字都加上3,便得到另外一个完全平方数,求原来的四位数. 20.有一个正整数的平方,它的最后三位数字相同但不为0,试求满足上述条件的最小的正整数. 21.能够找到这样的四个正整数,使得它们中任意两个数的积与2002的和都是完全平方数吗?若能够,请举出一例;若不能够,请说明理由. 22.证明:形如11,111,1111,11111,…的数中没有完全平方数。 23.三个连续正整数,中间一个是完全平方数,将这样的三个连续正整数的积称为“美妙数”.问:所有小于2019的美妙数的最大公约数是多少? 24.记(123)(43)S n k =????++L ,这里3n ≥.当k 在1至100之间取正整数值时,有 个不同的k ,使得S 是一个正整数的平方. 25.称能表示成123k ++++L 的形式的自然数为三角数.有一个四位数N ,它既是三角数,又是完全平方数.则N = . 26.自然数的平方按大小排成1,4,9,16,25,36,49,…,问:第612个位置的数字是几? 27.A 是由2019个“4”组成的多位数,即20024 4444L 14243个,A 是不是某个自然数B 的平方?如

五年级奥数数阵第1讲

後果完全相反,你选择哪个? 第1讲 数阵 一、考点热点回顾 填“幻方”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数学游戏,由幻方演变出来的数阵问题,也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填数问题。这里,和同学们讨论一些数阵的填法。 解答数阵问题通常用两种方法:一是待定数法,二是试验法。 待定数法就是先用字母(或符号)表示满足条件的数,通过分析、计算来确定这些字母(或符号)应具备的条件,为解答数阵问题提供方向。 试验法就是根据题中所给条件选准突破口,确定填数的可能范围。把分析推理和试验法结合起来,再由填数的可能情况,确定应填的数。 二、典型例题 【例题1】把5、6、7、8、9五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五个方格里,如图a使横行三个数的和与竖行三个数的和都是21。 【例题2】将1——10这十个数填入下图小圆中,使每个大圆上六个数的和是30。

【例题3】将1——6这六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圆中,使每条直线上三个圆内数的和相等、且最 大。 【例题4】将1——7分别填入下图的7个○内,使每条线段上三个○内数的和相等。 【例题5】如下图(a)四个小三角形的顶点处有六个圆圈。如果在这些圆圈中分别填上六个质数,它们的和是20,而且每个小三角形三个顶点上的数的和相等。问这六个质数的积是多少? 三、课堂巩固 1.把1——10各数填入“六一”的10个空格里,使在同一直线上的各数的和都是12。 2.把1——9各数填入“七一”的9个空格里,使在同一直线上的各数的和都是13。 3.将1——7七个自然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圆圈里,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4.把1——8八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个大圆上五个○内数的和相等。 5.把1——10这十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个四边形顶点的○内四个数的和都相等,且和最大。 6.将1——8八个数填入下图方格里,使上面四格、下面四格、左四格、右四格、中间四格以及对角线四格内四个数的和都是18。 四、课后巩固 1.将九个不同的自然数填入下面方格中,使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三个数的积都相等。 2.将1——9九个自然数分别填入下图的九个小三角形中,使靠近大三角形每条边上五个数的和相等,并且尽可能大。这五个数之和最大是多少? 3.将1——9九个数分别填入下图○内,使外三角形边上○内数之和等于里面三角形边上○内数之和。 4.将1——6六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边上的三个○内数的和相等。 5.将1——9九个数分别填入下图○内,使每边上四个○内数的和都是17。 6.将1——8八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条安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小学奥数:完全平方数及应用(一).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

5-4-4.完全平方数及应用(一).题库 教师版 1. 学习完全平方数的性质; 2. 整理完全平方数的一些推论及推论过程 3. 掌握完全平方数的综合运用。 一、完全平方数常用性质 1.主要性质 1.完全平方数的尾数只能是0,1,4,5,6,9。不可能是2,3,7,8。 2.在两个连续正整数的平方数之间不存在完全平方数。 3.完全平方数的约数个数是奇数,约数的个数为奇数的自然数是完全平方数。 4.若质数p 整除完全平方数2a ,则p 能被a 整除。 2.性质 性质1:完全平方数的末位数字只可能是0,1,4,5,6,9. 性质2:完全平方数被3,4,5,8,16除的余数一定是完全平方数. 性质3:自然数N 为完全平方数?自然数N 约数的个数为奇数.因为完全平方数的质因数分解 中每个质因数出现的次数都是偶数次,所以,如果p 是质数,n 是自然数,N 是完全平方数,且21|n p N -,则2|n p N . 性质4: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是6?它的十位是奇数. 性质5:如果一个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是0,则它后面连续的0的个数一定是偶数.如果一个完 全平方数的个位是5,则其十位一定是2,且其百位一定是0,2,6中的一个. 性质6:如果一个自然数介于两个连续的完全平方数之间,则它不是完全平方数. 3.一些重要的推论 1.任何偶数的平方一定能被4整除;任何奇数的平方被4(或8)除余1.即被4除余2或3的数一定不是完全平方数。 2.一个完全平方数被3除的余数是0或1.即被3除余2的数一定不是完全平方数。 3.自然数的平方末两位只有:00,01,21,41,61,81,04,24,44,64,84,25,09,29,49,69,89,16,36,56,76,96。 4.完全平方数个位数字是奇数(1,5,9)时,其十位上的数字必为偶数。 5.完全平方数个位数字是偶数(0,4)时,其十位上的数字必为偶数。 6.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数字为6时,其十位数字必为奇数。 7.凡个位数字是5但末两位数字不是25的自然数不是完全平方数;末尾只有奇数个“0”的自然数不是完全平方数;个位数字为1,4,9而十位数字为奇数的自然数不是完全平方数。 3.重点公式回顾: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 模块一、完全平方数计算及判断 【例 1】 已知:1234567654321×49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求它是谁的平方? 【考点】完全平方数计算及判断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 我们不易直接求解,但是其数字有明显的规律,于是我们采用递推(找规律)的方法例题精讲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5-4-4.完全平方数及应用(一)

五年级上奥数试题——第8讲 数阵图与数字谜(含解析)人教版

第八讲 数阵图与数字谜 教学目标 1. 熟悉数阵图与数字谜的题目特点; 2. 掌握数阵图与数字谜的解题思路。 精讲讲练 数阵图 数阵图是把一些数按照一定规则填在某一特定图形的规定位置上而来的图形,有时简称数阵。 【例1】 (2007年“希望杯”第二试)在右图所示○内填入不同的 数,使得三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都是12,若A 、B 、C 的 和为18,则三个顶点的三个数的和是__________。 【分析】 由于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都是12,所以把这三条边上的 三个数的和都加起来,总和应为12336? =,在其中,A 、B 、C 各算了一次,三个顶点的三个数各算了两次,所以三个顶点的三个数的和为(3618)29-÷=。 【例2】 (2007年天津“陈省身杯”国际青少年数学邀请赛)将112 :这十二个自然数分别填入右图的12个圆圈内,使得每条直线上的四个数之和都相等,这个相等的和为__________。 【分析】 由于每条直线上的四个数之和都相等,设这个相等的和为S , 把所有6条直线上的四个数之和相加,得到总和为6S ;另一方面,在这样相加中,由于每个数都恰好在两条直线上,所以每个数都被计算了两遍。所以,6(12312)2S =++++?L ,得到26S =,即所求的相等的和为26。 【例3】 (2007年“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决赛)如右图所示,A ,B ,C ,D ,E ,F ,G , H ,I ,J 表示110:这10个各不相同的数字。表中的数为所在行与列的对应字母的和,例如“14G C +=”。请将表中其它的数全部填好。 C B A

【分析】 由于5A F +=,14B F +=,所以1459B A -=-=,所以A 和B 只能是0和9。因此 可以推出:0A =,9B =,6C =,3D =,2E =,5F =,8G =,1H =,4I =,7J =。可得右下图。 【例4】 (2007年“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初赛)从1、2、3…20这20个数中选出9个不同 的数放入33?的方格表中,使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这9个数中最多有__________个质数。 【分析】 120:中的质数有2、3、5、7、11、13、17、19,共8个。如果这8个质数都用上,无论另外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根据奇偶性分析,都无法满足题目的要求。所以8个质数不可能都用 上,最多只能用7个。若用7个,只有用3、5、7、11、13、17、 19这7个奇数,再加上两个奇数9和15时,恰好是9个连续奇数,方格表可以填出,如右图。故这9个数中最多有7个质数。 [前铺] 在右图的每个空格中填入一个数字,使得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24。 [分析] 我们知道19:填图的幻方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 都等于15,而本题中的幻方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 和都等于24,比19:填图的幻方大了24159-=,相当于每个数都 大了933÷=,所以只需要把19:填图的幻方中的每个数都加3就可 以了。 [前铺] 将1、3、5、7、9、11、13、15、17填入33?的方格内,使其构成一个幻方。 [分析] (法1):中心数为9,然后将其余8个数分为4组,每组两个数的 和是18,把它们分别填入图中关于中心格对称的格子内,实验可 得结果,如右图。答案不唯一,仅供参考。 (法2):其实会学习的小朋友知道利用已经学习过的一些典型题 目的结果加以变形得到新题的答案。事实上我们可以把本题中的幻方看作是19:填图的幻方相应位置的数字乘以2再减1得来的。推广开来可以知道等差数列填图的三阶幻方几乎都具有相似的形式。 19171513 11975 36 912571084119 613 5791113151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