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转移单

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转移单

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转移单

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转移单(存根)

―――――――――――――――――――――――――――――――――――――――――――――

填表人:年月日

2020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调整方案

2020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调整方案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 面向2020年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和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社会人员公开招考。应届毕业生指2020年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含2020年、2020年办理暂缓就业手续的毕业生);社会人员指除应届毕业生外,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人员。对于学制为2年半或提前修满学分,于2020年底或2020年初毕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视为应届毕业生;港澳学习、国外留学归来人员,报名时毕业未满1年的,视为应届毕业生,已满1年的视为社会人员。港澳学习、国外留学归来人员,须取得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并有我驻外使领馆开具的证明材料。 在这方面,多项改革已有部署。比如养老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是养老并轨“一个统五个同步”基本思路中最吸引眼球的一条。在推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适当提高基本工资标准,以尽可能使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个人缴费后的当期收入不降低,为顺利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创造条件,是此轮工资调整的主要特点之一。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决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 从2020年10月1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340元至4000元分别提高到510元至5250元;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由现行的290元至3020元分别提高到810元至6135元,其他各级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1)。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各职务层次减少额度见附表3),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在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适当调整机关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工资标准,同事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级(岗位)工资(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2)。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级(岗位)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各技术等级减少额度见附表3),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根据申报材料,通知经过简历筛选和资格审查的应聘人员进行笔试,根据笔试分数由高到低按不低于1:3比例排序确定进入面试人员名额。笔试时间另行通知。 二、其他有关政策问题

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办法 (2)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对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管理,保障其合法权益,发挥他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0〕27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内党发〔2012〕11号)和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由民政部门(社区办)统一组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门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配备比例由各旗县(市、区)民政局(社区办)确定。每个社区一般配备6至10名社区工作人员;辖区人口较多、管理和服务任务较重的社区可适当增加,按每200户居民1人的标准配备。 第三条对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和程序进行。 第四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受法律监督和保护。 第二章职责与权利 第五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 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二) 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民政部门(社区办)依法作出的决定; (三) 掌握社区居民的详细情况,了解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开展社区服务和社区活动,解决社区居民的后顾之忧; (四) 协助城市基层政府或其派出机关做好社区层面与居民群众利益有关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劳动就业、文化

体育、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社区教育以及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等工作,推动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覆盖全社区; (五) 推进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六) 组织协调驻社区单位开展共建活动; (七) 依法应承担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 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二) 取得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三) 参加培训; (四) 提出陈述、申诉和控告; (五) 申请辞职; (六) 依法应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三章招聘和录用 第七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由旗、县(市、区)民政局(社区办)负责招聘,并在盟市民政局(社区办)备案。 第八条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政治合格、身体健康、品行良好; (二) 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复员转业军人可放宽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1、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套改标准及办法

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套改标准 一、公务员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 津贴补贴)须对照《公务员工资套改表》 中国现行的公务员工资制度,主要是依据2006年实施的《公务员法》、《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因此,目前工资政策按照06年7月工资改革标准执行。公务员工资执行职级工资制,是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两部分组成。基本工资标准全国统一,公务员工资差距主要是体现在津贴补贴部分。公务员年度考核称职及以上的,五年晋升一个级别,两年晋升一个档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正常晋级晋档。 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 职务工资根据级别不同,如:科员380 副科410 领导430正科非领导480 领导510 对应级别和职务、工龄、学历有关。 津贴补贴: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套改方案 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 详解须对照《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套改表》 根据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6号)文件的规定,列入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范围的是,经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及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中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不包括:已达到退休年龄尚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因受刑事处罚领取生活费的人员;正在接受立案或停职审查的人员;单位在编制计划外自行聘用的人员。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1、岗位工资的套改 根据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规定,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一)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在事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并完成岗位聘用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暂按以下办法套改: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4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7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10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助理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12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13级岗位工资标准。待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并按规定核准后,再按明确的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二)管理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管理岗位(任命的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厅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3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厅级副职执行4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处级正职执行5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处级副职执行6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科级正职执行7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科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8级职员的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员岗位的人员,执行9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办事员岗位的人员,执行10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 (三)普通工人按本人现聘用的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或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2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高级工

(完整word版)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办法(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社区干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健康有序开展,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区工作人员是指社区党总支、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人员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 第二章义务与权利 第三条社区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的国家的政策,办事公道,热爱社区工作,热心为居民服务。 第四条社区工作人员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指导下,在党员大会和居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下,自觉履行职责,认真完成各项工作。社区工作人员要接受党员、居民的工作询问,并做出答复。 第五条社区工作人员要主动学习政策法规、时事政治、业务技能、文化知识等,参加街道组织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六条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按区委、区政府有关规定执行,并按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第三章教育的培训 第七条社区工作人员任职以后,必须进行上岗培训。教育培训作为社区工作人员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两委成员主要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负责培训,其他工作人员主要由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以及街道的各职能科室进行培训。 第八条对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体现时代要求,做到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培训以下列内容为主:

(一)政治理论学习,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各级党组织关于城乡统筹的各项方针政策,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重要文件精神等; (二)思想作风教育,包括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服务意识、街道规范、廉政规定等; (三)基本知识培训,包括党建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城乡统筹和社会管理知识等。 第四章请休假与考勤 第九条社区工作人员请(休)假实行书面报批制度。 社区党总支、居委会主要负责人请(休)假1天以内须报经街道联系领导审批,请(休)假1天以上的,须经街道联系领导审查,并报请街道主要领导批准。 社区其他工作人员请(休)假1天以内由社区权责领导人审批,请(休)假1天以上的须经街道分管业务科室负责人审查,报经街道业务分管领导批准。 社区两委人员在3年任职期内,每年可享受5天的正常休假,连续工龄每超过1年,增加1天假期,累计不超过15天。婚假、产假、丧假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工作站人员休假按街办聘用人员休假执行。请(休)假到期后及时销假。 社区工作人员的请(休)假实行备案公开制度,每季度向群众公开,并报街道党政办和社事科备案。每半年进行民主测评时,在党员代表大会和居民代表大会上公布。 第十条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对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考勤结果每月由社区党总支负责人签字后及时上报社事科备案,以此作为评定社区工作人员工作表现的依据之

西城区社区工作者考勤管理及休假制度

西城区社区工作者考勤管理及休假制度(试行)为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规范化管理,严格工作纪律,特制定《西城区社区工作者考勤管理及休假制度》。 一、工作时间 1.根据社区工作者性质,实行综合工时制。以月为计算周期,每月工作时间不超过166.64小时。 2.社区的一般作息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13∶30-17∶00;另外,中午休息时间、晚上下班后两小时、双休日以及节假日,需安排人员值班。 二、日常考勤管理 1.社区工作者应自觉遵守工作时间相关规定。 2.各社区应设立考勤员,本着真实、准确原则填写考勤登记表。党组织书记负责监督执行。 3.考勤表于每月考勤日之前由考勤员、社区党组织书记、街道社区办外勤干部签字后,报社区办。各种假条一并上报。 4.日工资的计算:本人月全部应发工资(包括基本工资、职务年限补贴、奖金、执业补贴)除以21.75为日工资。 三、出勤管理 1.日常出勤,指社区工作者按规定时间在岗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1)在社区正常上班;

(2)外出开会; (3)参加组织安排的培训或业务学习; (4)其它经组织批准的在社区外的工作内容。 2.以下情况视同为出勤,不扣任何款项,但须在考勤汇总表上注明。献血后按规定享受的休假;凭防疫部门通知单,带子女进行免疫;女工作人员哺乳时间;因公负伤,按规定享受的治疗与休养假;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凭学校通知书参加家长会;陪同未成年子女看病,每次半天,每月2次以内。 3.病假: (1)病假为因病治疗或休息的假期,需有医院病休证明。 (2)病假每月累计2天以上(不含2天)10天(含10天)以下的,扣发当月月奖金的30%;病假每月累计10天以上(不含10天)的,扣发当月全部月奖金。 (3)当年病假连续20天以上(不含20天)或累计60天以上(不含60天)者,扣发当年年度奖金的50%。 (4)因病假扣款后,每月实发工资数额不得低于当年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的80%。 (5)需长期病休的社区工作者,参照《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及北京市相关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岗位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事业单位工人岗位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参照此表换算 类别岗位等级行政级别(专业技术职务、技能等级)备注 管理岗位五处级正职 六处级副职 省市政府可调任公务员岗 位 七科级正职 八科级副职 县级政府可调任公务员岗 位 九科员 十办事员 专业技术岗位一 高 级 正 高 (享受正县及以上待 遇) 国家专设岗位 (牛人)二 省专任岗位 (牛人)三 四 五副 高 (享受副县级待遇、可调 任公务员) 六 七 八 中级 (八九为科级待遇) 九 十

十一初级 十二 (科员待遇) 管理岗位: 四级职员副厅 三级职员正厅 二级职员副部 一级职员正部 陕西事业单位将以岗定薪: 陕西省人事厅、陕西省财政厅转发了《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通知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改革方案》2006年7月1日起实施,改革的原则是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改革基本内容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其中,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

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此外,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同时,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后,取消现行年终一次性奖金,将一个月基本工资的额度以及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纳入绩效工资。 完善调整机制 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其功能、职责和资源配置等不同情况,实行工资分类管理。基本工资执行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标准,绩效工资根据单位类型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对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正常增加一级薪级工资。 工作人员岗位变动后,按新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工资标准,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关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因素,适当调整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监督领导收入 加大对高层人才的激励力度,继续实行政府特殊津贴制

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待遇的实施细则

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待遇的实施细则 为加快推进我区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进程,根据《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待遇的通知>的通知》(京社领办发[2010]4号)的要求,结合本区实际,现制定实施细则如下。 一、适当提高待遇水平 根据不低于我区执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含教师)、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的待遇水平的原则,适当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水平。 1.提高基本工资标准。每人每月基本工资增幅为700元。社区工作者待遇结构以及职务年限补贴、奖金,享受社会保险、独生子女费、住房公积金等相关标准保持不变,继续按照《北京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2.设立年终考核奖。按照平均每人每年2400元的标准核定年终考核奖总额。年终考核奖发放时,由各街道根据社区工作者岗位和考核情况适度拉开档次。具体发放办法及标准报区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备案。 二、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工资待遇的激励机制,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 1.鼓励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加入社区工作者队伍。应届毕业生参加社区工作试用期满,或具有一年以上实践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享受社区正职待遇,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享受社区副职待遇。在岗人员取得国家承认的研究生学历,参照上述标准执行。 2.鼓励社区工作者提高专业化水平。社区工作者通过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获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自获得证书当月(以批准日期为准)起,职业水平补贴增加至每人每月300元;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自获得证书当月(以批准日期为准)起,职业水平补贴增加至每人每月200元。 三、实施范围 按照《北京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此次规范待遇的实施范围为:通过选任或全区统一公开招录,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中专职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并与街道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作人员。规范社区工作者待遇只涉及工资待遇的调整,不涉及机构性质和身份编制的改变。 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中全职工作的离退休人员享受职务年限补贴和奖金,其待遇标准保持不变,同时享受年终考核奖。 四、工作要求 1.各街道要高度重视,将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待遇纳入本地区社会建设整体工作部署,并作为保民生、保稳定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抓好抓细抓实。 2.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要与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整合社区队伍同步进行。社区工作者人数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北京市城市社区党组织工作若干规定(试行)》(京组发[2001]18号)、《北京市社区管理办法(试行)》(京办发[2008]19号)等文件要求,经各街道核定报区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审批通过后执行。 3.本实施细则自2010年7月1日起执行。 北京市东城区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北京市东城区财政局 北京市东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东城区民政局 2010年10月27日

关于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的提案

关于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的提案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社区建设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前提和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形势的不断发展,社区工作肩负着市、区各部门最基础的工作,是政府联系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共筑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也是开展各项社会事务工作的主要阵地,城市创建的主战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平台,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社区工作人员肩负着党委、政府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的重任,承担着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使命。目前看,社区居委会具有双重身份,一是自治组织;二是政府工作的基层单位。不但完成对居民的服务,而且承载着政府各职能部门很大一部分基础工作。如:党建、民政低保、社会保障、市容卫生、经济普查、消防安全、计划生育、社会综治、信访、再就业等等。可以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特别是今年社区合并之后,广化、水心、莲池合并成松台街道,桂柑、桃李、昌盛合并成桂柑社区,工作量就更大了,市政府的办公事项下放到社区,现在社区接办126项的办事事项。而这些事项以前都是工商、园林、民政、计生等等上级部门的事情,现在都放在社区来做了。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少,但工作量却很大,他们付出的劳动与其所得到的报酬显现不相等。

一、榆阳区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现状 当前,中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区居民委员会承 担的社会管理任务更加繁重,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更加突出,居民群众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服务需求更加迫切。无论是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财政收入,还是计划生育、扶贫助困、环境整治,亦或社会治安、来信上访,社区都是最终的组织者和执行者。社区工作人员长年工作在基层,直接与群众接触,解决了许多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难题,社区主任被人们亲切的称为“社区总理”。然而,社区工作人员的回报与付出不成正比,目前财政补贴社区工作人员每月工资为1410元,福利待遇更是廖廖无几,甚至个 别社区工作人员垫资、借资支付办公费用。在物价和工资水平普遍上涨的今天,1410元的月工资勉强维持个人日常支出,谈不 上养家糊口、赡养老人、抚养小孩。每月扣除社保的钱,社区专职工作者所领到的工资仅仅只有1050元,再说现在的物价飞涨,别说是养家糊口了,就连自身的生活费也不够,何以安心工作。基层社区工作者工作忙,担子重,任务多,压力大,但他们的福利待遇却很低,这不利于基层社区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的进程,不符合从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的专业社区工作的发展要求。

2020-2020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2020-2020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决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 从2014年10月1日起,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由现行的340 元至4000元分别提高到510元至5250元;级别工资各级别起点标准 由现行的290元至3020元分别提高到810元至6135元,其他各级 别工资档次标准相应提高(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1)。将部分规 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各职务层 次减少额度见附表3),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在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适当调整机关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工资标准,同事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级(岗位)工 资(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2)。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 级(岗位)工资后,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减少(各技术等级减少额度 见附表3),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 二、其他有关政策问题 (一)适当提高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工资标准。提高后的试用期工资标准为,初中毕业生每月1190元,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每月122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每月1345元, 大学本科毕业生每月1390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 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435元,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580元,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1720元。上述人员规范津贴补贴标准相 应减少的具体办法,由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北京事业单位工资标准

2016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及工资的构成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构成: 一、基本工资: 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设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2、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二、绩效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 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三、津贴补贴: 1、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 补助。对艰苦边远地区根据发展变化情况,每5年评估调整一次。 2、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对在苦、脏、累、险及其它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制订特殊岗位津贴 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 四、其它工资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单位:元/月 延伸阅读:多省份机关事业单位今年将调薪

近期,四川、内蒙古、吉林等多地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将调整机关事业 单位基本工资标准。 2016年1月19日,四川召开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今年将调整机关事业单 位基本工资标准,并指出,这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近期每两年调整一次基本工资标准决定的首次调 整,对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实现工资正常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同一天召开的内蒙古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也明确,按照国家要求,今年要调整机关事业 单位基本工资标准,这次调标是建立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后的首次调整,各地、各部门要对工资收 入分配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清理自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坚决纠正。 在更早前的2015年12月31日,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视频会议透露,今年要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按照国家部署,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研究完善公立 医院薪酬制度、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提高退休人员待遇标准、落实人民警察工资待遇调整政 策,开展法官检察官工资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此外,江苏提出今年要“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北京提出今年要“平稳推进机关事 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陕西也提出今年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等等。 近期要每两年调整一次基本工资 去年1月14日,《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公布,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同时其基本工资也进行了调整。截至 2015年7月底,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兑现工作全面完成。 此次工资调整优化了工资结构,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或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提高了基本工资占工 资的比重。同时,重点向基层倾斜,并确保所有人员的工资都有所增加。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 际增资为300元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去年人社部有关负责人就机关事业单位调资工作答记者问时曾指出,这次调资工作进 一步明确了建立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近期要每两年调整一次基本工资标准。

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待遇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待遇的实施方案 根据《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北京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京办发〔2008〕20号)、《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待遇的通知>的通知》(京社领办发〔2010〕4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规范待遇范围 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专职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并与街道(乡镇)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作人员。 二、规范待遇原则 (一)社区工作者总体待遇水平不低于本区执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含教师)、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的待遇水平。 (二)重视知识、尊重人才,对于已取得较高学历、获得相关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给予适当优待。 三、规范待遇内容 (一)社区工作者的基本待遇,包括基本工资、职务补贴、年限补贴、奖金、加班工资和值班补助、住房补贴和其他待遇七部分。 1.基本工资。社区工作者基本工资分三档,正职每人每月720元,副职每人每月64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590元。 2.职务补贴。各岗位职务补贴分别为:正职每人每月960元,副职每人每月845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740元。 社区工作者中,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服务站站长,享受正职待遇;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社区服务站副站长,享受副职待遇;应届毕业生参加社区工作试用期满,或具有一年以上社区实践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享受社区正职待遇,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享受社区副职待遇;在职人员取得国家承认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可参照上述标准执行;其他工作人员,享受一般工作人员待遇。 3.年限补贴。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对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长一次年限补贴,增长幅度为每人每月50元。在社区工作未满一年的只享受职务补贴。 4.奖金。年度奖金,实行总额包干,按照平均每人每年7800元的标准核定总额。 5.加班工资和值班补助。加班工资和值班补助实行平均每人每年4090元标准核定总额。 6.住房补贴。按照平均每人每年1200元标准核定总额。 7.其他待遇。按照市有关规定,社区工作者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享受独生子女费和住房公积金。 (二)社区工作者通过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获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自获得证书当月(以批准日期为准)起,职业水平补贴增加至每人每月300元;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自获得证书当月(以批准日期为准)起,职业水平补贴增加至每人每月200元。本方案实施基准日之前的职业水平补贴不追补。 取得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的社区工作者应当按规定参加年度注册,不进行年度登记注册的,不得享受该项补贴。 (三)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中全职从事社区工作的离退休人员,享受相应的生活补贴,其标准按规范待遇内容规定的职务补贴、年限补贴、奖金、加班工资和值班补助和住房补贴执行。 四、规范待遇后年人均增资额 规范待遇后年人均增资额=本区执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含教师)2009年度人均应发工资总额—社区工作者2009年度人均应发工资总额—职业水平补贴

机关事业单位临时人员工资制度

临时聘请人员工资制度(参考) 、总则 1、为体现公平、效率以及按劳分配的原则,根据《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本单位临时聘请人员工资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本单位 实际情况及本地区的工资指导价位综合决定。 a)本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定期了解本地区同职位工资水平相 关信息,以此作为本单位制定临时聘请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主要依据; b)薪资的外部均衡调查每年进行一次,根据本地区调查结 果,结合本单位员工的绩效工资考评情况,本单位对临时聘请人员工资实行动态管理。 3、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按国家政策规定执行。 、工资结构 临时聘请人员采用以岗位等级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度, 系如下: 一)岗位工资;二)绩效工资;三)津贴;

(四)年终奖金。 三、岗位工资1、根据本单位对各岗位在工作能力、技能、责任、强度及 贡献度等方面的不同要求,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工资标准。 2、工资总额以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为主体,其中岗位工资 为固定部分,占主体工资的60%与绩效考核结果不直接挂钩, 绩效工资为相对灵活的部分,占40%与绩效考核结果直接挂钩。 3、各岗位实行聘用制,聘期均为一年,各岗位根据考核结 果,能上能下。考核办法另定。 4、般工作人员工资确定应根据起薪标准,由人事部门提出 建议,由单位负责人最后签字确定。业务管理岗位人员的薪金标准,由人事部门提议,报局务会研究,最后由单位负责人确定。 四、绩效工资1、绩效工资以个人岗位工资为基数,占岗位工资与绩效工 资之和的40%。是工资构成中相对灵活的部分,并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 2、个人绩效工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实发绩效工资=应计绩效工资X计发系 数(绩效考评分数)其中:应计绩效工资为绩效工资上限绩效工资计发系数根据考核评分结果而定。

2020年最新宝山区社区工作者薪酬实施意见(试行).docx

宝山区社区工作者薪酬实施意见(试行) 按照“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总体要求,推进建设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根据本市《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沪委发[2014]14号)、《上海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沪委办发[2014]47号)、《关于建设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实施 意见》(沪委办发[2015]22号)、《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薪酬体系指导意见(试行)》(沪人社综 [2015]108号)等相关文件,制定本意见。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意见适用于在本区居民区和街道、镇(园区)公共事务岗位直接从事社会服务和管理, 并与本区或者街道、镇(园区)的专门民办非企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全日制社区工作者。包 括居民区工作人员,街道、镇(园区)中心聘用人员,街道镇(园区)聘用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 以及其他经区委、区政府批准纳入的人员 第二条(实施原则) (一)制度并轨、有序过渡。在梳理原有人员情况、收入结构的基础上,各街道、镇(园区) 按本意见统一对所属社区工作者重新确定薪酬,实现有序过渡。不同岗位等级人员的年收入 水平,最高与最低之比一般为两倍左右。 (二)以岗定薪、优绩优酬。社区工作者的薪酬根据其岗位等级、岗位责任、工作业绩、 考核结果等因素合理确定,向社区一线骨干、工作表现优秀人员倾斜,适当拉开差距,体现激励导向。 (三)综合评估、稳步调整。综合参考宝山区域经济发展财政状况、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 资水平以及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情况,合理确定本区社区工作者薪酬水平,并逐步建立工资调整机制。 第三条(薪酬水平) 社区工作者平均收入按照2013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 1.05倍确定。并根据全市 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适时调整。 第四条(薪酬构成) 社区工作者的薪酬主要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 (一)基本工资:基本工资为年收入的80%左右。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在岗位的工作职责 和具体事务。社区工作者岗位分为负责人、主管、工作人员三类。每个岗位对应若干等级(共设置18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具体标准,工作人员按所在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基本工 资,按月发放。岗位、等级变动,基本工资也相应调整。 (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为年收入的20%左右。主要体现社区工作者工作业绩、实际贡 献等因素,并结合个人考核结果适当拉开差距。绩效工资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和办法(例如按季或者按年发放,设置若干子项目发放等),具体分配办法由各街道、镇(园 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分配办法要充分发扬民主,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三)其他 对于工作业绩突出、居民群众满意,年度考核优秀的社区工作者(占全区社区工作者总 人数10%以内)给予800元/人奖励。 第五条(社会保险) 社区工作者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以上年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足额缴纳社会保险 费和住房公积金。 第六条(经费保障) 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表(新)

岗 位工资标准 薪级 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 薪级 工资标准 一级3810 1 17014535271275402452 53 4026 二级2910 2 18815577281354412559 54 4152 三级2650 3 20916619291433422676 55 4278 四级2355 4 2301766630151243 2793 56 4404 五级2060 5 2511871331159744 2910 57 4530 六级1890 6 27519765321682 45 3027 58 4656 七级1760 7 29920817331767 46 3144 59 4782 八级1550 8 32721874341858 47 3270 60 4938 九级1475 9 3552293135 1949 48 3396 61 5094 十级1390 10 3872399336 2048 49 3522 62 5250 十一级1280 11 419241061 37 2147 50 3648 63 5406 十二级1220 12 456251129 38 2246 51 3774 64 5562 十三级1150 134******** 39 2345 52 3900 65 5795 附表1: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说明: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39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七级岗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5级,十三级岗位1级。 岗 位 工 资 薪 级 工 资

岗 位工资标准 薪级 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 薪级 工资标准 一级3770 1 17014535271275402452 53 4026 二级3140 2 18815577281354412559 54 4152 三级2660 3 20916619291433422676 55 4278 四级2200 4 2301766630151243 2793 56 4404 五级1900 5 2511871331159744 2910 57 4530 六级1660 6 27519765321682 45 3027 58 4656 七级1460 7 29920817331767 46 3144 59 4782 八级1320 8 3272187434 1858 47 3270 60 4938 九级1220 9 3552293135 1949 48 3396 61 5094 十级1150 10 38723993 36 2048 49 3522 62 5250 11 419241061 37 2147 50 3648 63 5406 12 456251129 38 2246 51 3774 64 5562 134******** 39 2345 52 3900 65 5795 说明:各管理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46级,二级岗位39级,三级岗位31级,四级岗位26级,五级岗位21级,六级岗位17级,七级岗位12级,八级岗位8级,九级岗位4级,十级岗位1级。 附表2: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岗 位 工 资 薪 级 工 资

杭州市社区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 (送审)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充分发挥社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现就进一步推进我市和谐社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和谐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 (一)重要意义。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党在城市的工作基础和执政基础。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日益成为完善城市基层管理的平台、拓宽基层民主的渠道、服务居民群众的载体和开展社会工作的舞台,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是开创社区建设新局面的重要任务,是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决策的重要内容。 杭州是新中国城市居委会组织的发祥地,是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源地。自2000年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以来,我市坚持“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全市社区党建不断强化,居民自治继续深入,社区服务日益完善,基础设施持续加强,队伍建设日趋规范,保障措施逐步落实,社区建设呈现出蓬

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走出了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和谐社区建设之路。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市的社区建设仍然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社区工作者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新世纪新阶段,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对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巩固基层政权,深化社区改革,积极探索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着力推进我市社区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为统领,以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主线,以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为动力,围绕实现“五大品质”、推进“六大战略”、破解“七大问题”、打造和谐杭州、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目标,以强化社区党建为核心,以推进居民自治为导向,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重点,以完善社区组织为基础,以社区居民满意为标准,高标准建设社区、高水平整合社区、高质量服务社区、高效能经营社区,切实落实“有人干事、有钱做事、有房办事、有章理事”,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五大生活品质”,真正把我市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总体目标。以硬件设施标准化、民主自治制度化、社区服务规范化、社工队伍专业化、社区活动群众化为目标,探索构筑城市社区管理新体制和运行新机制,实现全市社区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到2008年,全市50%以上的社区达到市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标准对照表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标准对照表管理人员 行政级别 正厅 副厅 正局 副局 正处(校长)岗位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专业技术人员 工资标准专业技术职务级别 2750 2130 1640 1305 1045 850 720

640 590 550 初级(助讲、二级实指) 正高岗位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副高(高讲、高级实指)六级 七级 八级 中级(讲师、一级实指)九级 十级 十一级 十二级工人工资标准职业资格级别50高级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普通工工资标准副处(副校长)六级 正科(中层正职)七级 副科(中层副职)八级 科员

办事员九级 十级 员级(教员、三级实指)十三级 注: 副高、中级和初级分别执行 七、"十、十二级事业单位岗位薪级工资改革对照表岗位工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技术人员 正高2800正高副高中级1900 1630 1420 1180 1040 930 780 730 680 620 590管理人员 岗位 正部 副部

副局 正处 副处 正科 副科 科员标准2750 2130 1640 1305 1045 850 720 640 590工人岗位 技师 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

高级技师830 690 615 575 545 540薪级工资薪级 标准9 10 11 12 13标准 80 91 102 113 125 137 151 165

181 197 215 233 253薪级标准83薪级标准41024薪级52标准414845薪级65标准202600级别岗位标准 办事员550 十一初 十二级 十三员级550起点薪级工资: 1、"技术岗:一(39),二至四 (25),五至七 (16),八至十 (9),十一至十,十三 (1)。 2、"管理岗:一(46),二 (39),三 (31),四 (26),五 (21),六 (17),未定职毕业生见习、初期工资:

宝山区社区工作者薪酬实施意见(试行)

宝山区社区工作者薪酬实施意见(试行) 按照“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总体要求,推进建设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根据本市《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沪委发[2014]14号)、《上海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沪委办发[2014]47号)、《关于建设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实施意见》(沪委办发[2015]22号)、《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薪酬体系指导意见(试行)》(沪人社综[2015]108号)等相关文件,制定本意见。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意见适用于在本区居民区和街道、镇(园区)公共事务岗位直接从事社会服务和管理,并与本区或者街道、镇(园区)的专门民办非企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全日制社区工作者。包括居民区工作人员,街道、镇(园区)中心聘用人员,街道镇(园区)聘用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经区委、区政府批准纳入的人员 第二条(实施原则) (一)制度并轨、有序过渡。在梳理原有人员情况、收入结构的基础上,各街道、镇(园区)按本意见统一对所属社区工作者重新确定薪酬,实现有序过渡。不同岗位等级人员的年收入水平,最高与最低之比一般为两倍左右。 (二)以岗定薪、优绩优酬。社区工作者的薪酬根据其岗位等级、岗位责任、工作业绩、考核结果等因素合理确定,向社区一线骨干、工作表现优秀人员倾斜,适当拉开差距,体现激励导向。 (三)综合评估、稳步调整。综合参考宝山区域经济发展财政状况、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水平以及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情况,合理确定本区社区工作者薪酬水平,并逐步建立工资调整机制。 第三条(薪酬水平) 社区工作者平均收入按照2013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1.05倍确定。并根据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适时调整。 第四条(薪酬构成) 社区工作者的薪酬主要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 (一)基本工资:基本工资为年收入的80%左右。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在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事务。社区工作者岗位分为负责人、主管、工作人员三类。每个岗位对应若干等级(共设置18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具体标准,工作人员按所在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基本工资,按月发放。岗位、等级变动,基本工资也相应调整。 (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为年收入的20%左右。主要体现社区工作者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并结合个人考核结果适当拉开差距。绩效工资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和办法(例如按季或者按年发放,设置若干子项目发放等),具体分配办法由各街道、镇(园 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分配办法要充分发扬民主,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三)其他 对于工作业绩突出、居民群众满意,年度考核优秀的社区工作者(占全区社区工作者总人数10%以内)给予800元/人奖励。 第五条(社会保险) 社区工作者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以上年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第六条(经费保障) 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