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松下总线调整方法

松下总线调整方法

松下总线调整方法
松下总线调整方法

松下总线调整方法

松下M17机芯总线调整

适用机型:松下的TX-25GF10H、TC-25GF10R、TC-25GF12G、TC-29GF10R、

TC-29GF12G、TC-29GF15G、TC-29GF15R、TC-29GF20R、TX-33GF15X、TC28WG12H 等。

主要IC IC1213/MN1874033 IC1211/24C08 IC601/TA8880 MC13589P

1、故障自检状态:

进入:同时按遥控器上的定时关机键和电视上的音量向下调整键。

退出:关断电源即可。

2、更换存储器IC1211后的操作:

关断电视机,在测试点TPA14(IC1213(3))与地线之间接一根跳线,接通电源,新更换的存储器将自动进行初始化,然后电视机进入维修状态.断开连线,即可调整.

退出:关断电源即可.

3、维修状态:

进入:将电视机的音量调整至0,再按定时关机键,然后同时按下遥控器上的RECALL和电视机上的音量向下调整键。

退出:关断电源即可.

松下MX-2机芯、MX-2A机芯总线调整

松下MX-2机芯、MX-2A机芯

适用机型:松下的TC-25V4RQ、TC-25V42G、TC-2950R、TC-2952G等

1、维修状态的副调整模式

进入:按主板上的维修开头S1101一次

退出:按遥控器上的“正常”键。

2、维修状态的白平衡调整模式

进入:按主板上的维修开头S1101两次,再按一次维修键场扫描关断,再按就恢复,来回循环。

退出:按遥控器上的“正常”键。

松下2197R彩电(MX-4机芯)总线调整

型号:松下2197R彩电(MX-4机芯)总线调整

参数:MX-4机芯彩电总线调整,可分为副调整维修状态和白平衡状态两种。一、副调整维修状态的进入和调整方法1、按住遥控器的回忆按键不放,再按电视机上音量“-”键,即进入维修状态。些时屏幕显示白板。无字符显示,但有伴音。2、每按一次遥控器上的“P”键,即改变一次调整项目,如:PA(左右枕形失真)→HW(行幅)→TR(梯形失真)→CR (角部失真)→彩色→亮度→对比度→清晰度→色彩系统→LANGVAGE/语言→RF(RF AGC)→HC(行中心)→VH(场幅)→VS(场中心)→PA……重复上述变化。3、用音量“ ”“-”改变数值4、按两次N键(正常按键)即退出维修状态。二、白平衡状态的进入及调整1、按住遥控器上的记忆键不放,再按电视上的音量“-”键及遥控器的的定时关机键,

即进入白平地衡调整状态(或在未退出维修状态时再按遥控器上的定时关机键)。此时屏幕右上角出现CHK字样。如再按一次定时关机键屏幕就出现水平一条亮线2、进入白平衡维修状态后,再按遥控器上的P键出现调整项目,每按一次P键,就改变一次调整项目。找到项目后按音量键改变值。3、按两次N键退出。

松下MX-4机芯总线调整

松下MX-4机芯

适用机型:松下的TC-2197R等

1、维修状态的副调整模式

进入:按住遥控器上的回忆按键不放,再按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遥控器上的P键来改变调整项目退出:按遥控器上的“正常”键两次

2、维修状态的白平衡调整模式

进入:按住遥控器上的回忆按键不放,再按电视机上的“音量-”,然后按“定时”键,如再按“定时”键则显示水平一条亮线以方便白平衡调整,按遥控器上的P键来改变调整项目。

退出:按遥控器上的“正常”键两次

松下AG-DVC180AMC摄像机说明书

ò
DV
AG-
PAL
MC
VQT0F38-1

$
O O O O O
60° C
O O
CR2025
O O
AC AC AC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AC . . . . . . . . . . . . . . . .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 . . . . . . . . . . . . . . . . . . .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 . . . . . . . . . . . . . . . . . . .27 . . . . . . . . . . . . . . . . . . . . .28 . . . . . . . . . . . . . . . . . . . .30 . . . . . . . . . . . . . . . . . . . . .30 . . . . . . . . . . . . . . . . . . . . .31 ATW . . . . . . .31 . . . . . . . . . . . . . . . . . . . . .32 . . . . . . . . . . . . . . . . . . . .32 . . . . . . . . . . . . . . . . . . . . .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 . . . . . . . . . . . . . . .3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 . . . . . . . . . . . . . . . . .38 SCENE FILE . . . . . . . . . . . . . . . . .39 CAMERA SETUP . . . . . . . . . . . . .40 SW MODE . . . . . . . . . . . . . . . . . .41 AUTO SW . . . . . . . . . . . . . . . . . .42 PLAYBACK FUNCTIONS . . . . . . .42 RECORDING SETUP . . . . . . . . . .43 AV IN/OUT SETUP . . . . . . . . . . . .45 DISPLAY SETUP . . . . . . . . . . . . .46 OTHER FUNCTIONS . . . . . . . . . .4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9 VCR . . . . . . . . . . . .49 VCR . . . . . . . . . . . . . . . . . . . . . . .54 . . . . . . . . . . . . . . . . . . . . . . .55 . . . . . . . . . . . . . . . . . . . . .56 . . . . . . . . . . . . .56 . . . . . . . . . . . . .5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8 . . . . . . . . . . . . . . . . . . . . .58 . . . . . . . . . . . . . . . . . . . . . . .58 REC . . . . . . . . . . . . . . . . . . . . . . .58 . . . . . . . . . . . . . . . . . . . . .59 . . . . . . . . . . . . . . . . . . . . . . .59 USER . . . . . . . . . . . . . . . . . . . .59 . . . . . . . . . . . . . . . . . . . . . . .59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 . . . . . . . . . . . . . . . . . . . .62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3 Q&A . . . . . . . . . . . . . . . . . .64 . . . . . . . . . . . . . . . .64 . . . . . . . . . . . . . . . .64 . . . . . . .64 . . . . . . . . . . .65 . . . . . . . . . . . . . . . .65 . . . . . . . . . . . . . . . .65 . . . . . . . . . .65 . . . . . . . . . .66 . . . . . . . . . . . . . . . . . . . .6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8
O “ LEICA” Leica Microsystems O “ DICOMAR” Leica Camera AG
3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 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 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 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 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 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 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 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 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 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 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从美术鉴赏的角度来说,以下一些特点是应当了解的。 一、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 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 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 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 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 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和古老的中华文化差不多是同步发端和发展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稳定的系统,通过中国的古代建筑,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脉络。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尽管我国建筑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影响,但在很大的方面还传承与发展着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人们对中国传统民居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研究的角度也越来越丰富。 现代建筑受古代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上。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北方很大一部分人在沿用着这种庭院式布局。两坡式屋顶,四面有院墙或者是一些建筑,中间围成一个天井。 二.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这种建筑虽然很少在住宅中看到,但在许多的旅游景点都能看得到这种木制的传统的建筑来吸引游客的参观。 三. 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 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

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两种方式

题目1 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两种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宫殿、陵墓、坛庙、宅邸、佛寺等,都是众多单体建筑组合起来的建筑群。 1.庭院 奥林匹克公园 国家体育场北路以南为“体育功能区”,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奥体中心体育场、奥体中心体育馆、英东游泳馆等主要体育设施位于此区域内。国家体育场北路和科荟路间,龙形水系东侧为“文化科教区”,赛后开放的中国科技馆新馆、规划中的中国美术馆新馆、中国国学中心等科教文化设施设置在这一区域。国家体育场北路和科荟路间,龙形水系西侧为“特色商业区”,国家会议中心、北辰洲际酒店、下沉广场商业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瞭望塔位于此区域。科荟路与五环路间为“森林游憩区”,对应森林公园南区。五环路以北为“生态康体区”,对应森林公园北区 颐和园安缦酒店 大院套小院 颐和安缦含蓄而低调的风格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尊重的基础上的,整

体院落风格与颐和园相谐调。酒店内新建的建筑依照原址保 留,据说旧建筑的大部分曾经是清代德和园大戏楼的戏班子排演的地方,餐厅则是大臣觐见慈禧太后的等候室。 酒店改扩建部分仿照传统庭院修建,四合院、长廊和户外花园,无不充斥着中式美学。采用了北京的四合院形制。其实酒店内部 的格局也是大四合院套小四合院,宛若私家园林,也吻合了安缦一贯推崇的住家风格。 大堂/庭院酒廊、文化厅/图书室、池畔酒吧/雪茄吧、赏乐厅构成酒店内主要的轴线。住店的客人从东门(即正门)而入,首先通 过由两头白玉石狮子把门的一个不起眼的大门,进门后看到的是传统的照壁,它可以循环酒店内部的“气”。然后,顺轴线依次 进入。四合院最深处是一个荷花池,池中有戏台,天气晴好的时候,酒店会安排琵琶、古筝等传统乐器的演奏。整个环境的布置 营造出残荷夜色良辰美景的景象,这也是酒店可以渲染的休假之所,意图使住店的客人忘记北京城的喧闹和浮躁。赏乐厅之后就 是错落有致的四合院套房了,都是传统的庭院布局 题目2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对比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课题: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2、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学重点: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等级性体现 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主体是对故宫的欣赏,通过欣赏来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中所体现的等级性。在教学中要完成三个部分的教学:1、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了解;2、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性体现(以故宫为例);3、中国古代园林。 教学准备:在网上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图片,阅读了有关故宫和中国园林的书籍;准备了教学用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幻灯机、幻灯片和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5分钟) 引入:展示图片(故宫平面图)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是故宫。 师:有没有同学去过故宫,给同学们讲一讲你的感受? (同学回答,讲述。) 师:刚才这位同学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故宫的形象,描述的很具体,证明他很注意观察生活。但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还有很大内容同学们没有接触到,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故宫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板书) 师:世界上曾经存在过多种建筑体系,但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的建筑。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续至今,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占地七十二万余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有高达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相围绕,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

松下MD9000型摄像机说明书完整版

松下M D9000型摄像机说明书 (N V-M D9000E N) 一松下摄像机各功能键的熟悉与使用 一、认识N V-M D9000E N摄像机的控件与部件 (1)白色平衡传感器(2)录影指示灯(3)遥控传感器(4)镜头 (5)镜头遮光罩(6)镜头遮光罩安装钮(7)聚焦环(8)眼罩(9)取景 器(10)液晶显示监视器打开键(P U S H O PE N)(11)液晶显示监视器 (12)复位键[R ESE T](13)扬声器(14)多功能刻度盘[P U S H] (15)方式选择开关[A U T O/M A NU A L/P R OG.AE](16)数位效果键[D I G.E](17)表面效果键[P I C.E](18)菜单键[M E NU](19)聚焦[F O CU S](20)倒带/倒带搜索按钮、反向搜索按钮[SEA RCH-、录制检查按钮 (21)停止按钮[■]、淡变按钮[F A D E](22)播放按钮、逆光按钮[B L C] (23)快进/快进搜索按钮、向前搜索按钮[SEA RCH+](24)暂停按钮、画面静止按 钮[S T I LL](25)目镜校正旋钮

(26)智能式附件座(外部主体声麦克风等可安装在此)(27)麦克风(内置、立 体声)(28)外部麦克风插孔[EX T.M I C](可连接外部麦克风或音频设置,当使用该插座时,内置麦克风将不会工作)(29)拍照按钮[P H O T O S H O T](30)变焦杆[W/T](31)手执带(32)肩背带(33)次级变焦杆(W/T)(34)次级拍射开始/停止键(35)电池推出键[P U S H] (36)电池固定器(37)直流输入插孔[DC I N](38)D V端子[D V](可将该端子连接至数字视频设备)(39)S-V I D E O输入/输出插座[S-V I E D O I N/O U T](40)视频输入/输出插座[V I E D O I N/O U T](41)音频输入/转出插座[A I E D O I N/O U T](42)头戴耳机插孔[P H O N ES](43)磁带弹出柄[▲E J E C T](44)磁带固定器 (45)磁带舱盖锁定键[P U S H L O C K] (46)磁带盒盖 (47)状态键[M O D E] (48)操作模式指示灯[C A M E R A/V CR] (49)拍摄开始/停止按钮 (50)开/关键[O FF/O N] (51)三脚架座(用于把录像机安装在三脚架上) 外部立体声麦克风 可以切换到随机附带的外部立体声麦克风上,用立体声或单声录音。 (52)防风罩(麦克风集声器) (53)开/关模式选择开关[O FF/M O N O/S T E R E O] (54)电池检查指示灯[BA TT E R Y] (55)防风罩开关[W I ND CU T O FF/O N] (56)立体声小型插头线(57)滑轨(58)滑轨锁止器

摄像机基本使用方法

摄像机基本使用方法

摄像机基本使用方法,按住POWER开关上绿色按钮的同时把开关从OFF滑动到CAMERA。滑动到VCR是播放。录制是REC START/STOP按钮A或按钮B(摄像机上都是有两个录制按钮) 机器的熟练使用不成问题; 稳定流畅的画面,精心选择的镜头起、终点,永远是摄像的精髓! 多看、多练,肯定会成功的…… 摄像最重要的是稳,除非是特技需要,稳定压倒一切。我是电视台的,你可以找我交流,我的QQ是:645952587

摄像机使用方法大全 选择购买摄像机时,大多数人首先会问什么牌子的机器好,随后就认准这个品牌的产品购买,却忘记询问它好在哪里、与其他品牌同档次的产品又有何差异。最终,虽然抱回家的是个名牌产品,但难免遇到其性能不及自

己的期望、机型落伍等情况,要是再碰到一两个懂行朋友“激情”评价一番,那可真该算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了。 家用摄像机市场的三大巨头——SONY、松下、JVC目前还是消费者的主要选择对象,尽管其他品牌也有同类产品,且在技术和价格上各有所长,但依然没能在这一领域打破“三足鼎立”的局面。那么,三者间究竟有何异同?谁又将独霸天下呢? 大而全的Sony “买SONY的,SONY的好!”这是一句无论在商场、专卖店及普通消费者之间耳熟能详的话。可“就是有点贵……”的评价,怕也是最常见的反映了。 SONY公司成立于1946年,在技术领域一直战功卓著:“1982年1/2英寸广播用摄像机Betacam、1985年8毫米摄像机、1989年高分辨率8毫米摄像机CCD-TR55、1995年家用数字摄像机DigitalHandycam、1998

松下摄像P2HD说明书

把手上方有启用/禁用开关按钮,可以启用或禁用把手上的拍摄键 检查拍摄的图像:REC CHECK,播放刚拍摄的内容2秒 变焦:将ZOOM开关设置为SERVO,就可以用马达驱动变焦,此时不可使用变焦环 将ZOOM开关设为MANUAL,可使用变焦环 FOCUS ASSIST:图像中心区放大,方便聚焦 按下IRIS键切换如何调整镜头光圈: AUTO IRIS:自动调整光圈 MANUAL IRIS:手动调整光圈 FOCUS/RING 键:更改分配给聚焦环的功能 FOCUS:调整焦距 IRIS:调整光圈 ∞:摄像机首先在远处聚焦,然后切换成手动聚焦 当将FOCUS开关移动至∞处时,开关自动返回至M(手动) 由于聚焦和光圈在手动模式下都使用聚焦环进行调整,因此二者不能同时设置为manual,应一个为manual,一个为auto 在自动光圈模式下,可使用IRIS旁边的iris拨盘校正镜头光圈 增益: 显示太暗时,调整增益使显示变亮 手动模式下,使用GAIN开关切换增益: L:正常情况下在此设置(0dB) M:增加图像放大器增益。(默认是为6dB) H:增加图像放大器增益(默认值为12dB) 可以通过“开关模式”显示屏上的中档增益和高档增益设置数值,来更改两档对应的增益值ND FILTER:更改光量(分光度降低1/4 1/16 1/64三档) 手动调节白平衡: 1,切换手动 2,设置快门速度 3,利用同光源中的白色物体设定白平衡 4,将white bal开关设置为A或B 5,按下A WB键,等待几秒钟

调节黑平衡 按住A WB键,调整黑平衡 自动跟踪白平衡(自动确定当前拍摄环境,并自动调整白平衡) 可以将自动跟踪白平衡制定给白平衡开关(A/B/PRST)其中一个位置,设置方式:菜单——开关模式——自动跟踪白平衡 待机或拍摄状态下,按下DISP/MODE按键,可以显示或者不显示拍摄相关信息

摄像机十年 松下篇

摄像机十年松下篇 历史,虽然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是它却留给我们珍宝似的惊喜。40多年前,美国安培(Ampex)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性摄像机。当时是采用摄像管作为摄像元件,因此寿命低、性能不稳定高昂的制造成本等方面成为了最致命的弱点,使其使用范围一直限制在专业领域,并无缘用于民用领域。在1976年, JVC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家用型的摄像机,其使用的是JVC独立开发的VHS格式,VHS是Video Home System的缩写,意为家用录像系统。 VHS系列的代表作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松下M7、M1000、M8000了。后来换代产品是M3000、M9000系列。 但VHS摄像机清晰度比较低,所摄画面的水平清晰度只有250线。为了弥补VHS的不足,又开发出了S-VHS摄像机,它通过使用不同涂层的录像带,提高信号调制的载频、偏频,并增加专用的Y/C信号输出端子使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可直接独立输出等措施,使记录画面的水平清晰度提高到400线。 但因为VHS和S-VHS录像带尺寸较大而导致摄像机体积庞大和笨重,并不适合于家庭使用。因此在1982年,由JVC研发的VHS-C摄像机和S-VHS-C摄像机便应运而生,它和标准的VHS使用同样宽度的磁带,可以用过适配器在普通录像机上观看,但是它的体积只有92毫米×69毫米×23毫米,比标准的VHS录影带又减小了很多,可以用在手持式摄像机等设备上,质量档次与VHS摄像机和S-VHS摄像机相同。另外,C型录像带可以通过配送的转换盒在家用VHS录像机上播放,我们国内的摄像机市场也正是由此开始起步。 家用摄像机小型化的脚步并未因VHS-C和S-VHS-C型带的出现而停止,紧接着索尼(SONY)、夏普(SHARP)、佳能(Canon)公司又推出了8mm系列摄像机,即通常所说的V8。因为V8所使用的录影带磁带宽为8mm,全名为Video8 制式,简称V8,V8磁带较C型带在体积上又有缩小,但水平解析度也降为270线。不过这种8mm格式的摄像带不能再用家用VHS录像机播放,只能使用摄像机来播放。 在V8面市后不久,对家用摄像机市场觊觎已久的索尼单独推出了Hi8摄像机,Hi8与V8同样使用8mm带宽的录影带,不过其结构更加精密,水平解析度达400线,将家用摄像机的性能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在1995年7月前,还是模拟摄像机的天下,这年松下推出的摄像机有RX2、RX3、RX6、RX7、A3、VX5、VX7、S880、S990、M3500、M9000等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 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 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

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是多间。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 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 到了唐、宋,斗栱发展到高峰,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发展成为联系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内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成为大型建筑不可缺的部份。 宋以后木构架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木构架结点上所用的斗栱逐渐减少。到了元、明、清,柱头间使用了额枋和随梁枋等,构架整体性加强,斗栱的形体变小,不再起结构作用了,排列也较唐宋更为丛密,装饰性作用越发加强了,形成为显示等级差别的饰物。 木构架的优点是:第一、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第二、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区寒暖之不同,随宜处理房屋的高度、墙壁的厚薄、选取何种材料,以及确定门窗的位置和大小。第三、由于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倒而屋不塌,有利于减少地震损害。第四、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做。古代黄河中游森林茂密,木材较之砖石便于加工制,

摄像机基本使用方法

摄像机基本使用方法,按住POWER开关上绿色按钮的同时把开关从OFF滑动到CAMERA。滑动到VCR是播放。录制是REC START/STOP按钮A或按钮B(摄像机上都是有两个录制按钮) 机器的熟练使用不成问题; 稳定流畅的画面,精心选择的镜头起、终点,永远是摄像的精髓! 多看、多练,肯定会成功的…… 摄像最重要的是稳,除非是特技需要,稳定压倒一切。我是电视台的,你可以找我交流,我的QQ是:645952587

摄像机使用方法大全 选择购买摄像机时,大多数人首先会问什么牌子的机器好,随后就认准这个品牌的产品购买,却忘记询问它好在哪里、与其他品牌同档次的产品又有何差异。最终,虽然抱回家的是个名牌产品,但难免遇到其性能不及自己的期望、机型落伍等情况,要是再碰到一两个懂行朋友“激情”评价一番,那可真该算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了。 家用摄像机市场的三大巨头——SONY、松下、JVC目前还是消费者的主要选择对象,尽管其他品牌也有同类产品,且在技术和价格上各有所长,但依然没能在这一领域打破“三足鼎立”的局面。那么,三者间究竟有何异同?谁又将独霸天下呢? 大而全的Sony “买SONY的,SONY的好!”这是一句无论在商场、专卖店及普通消费者之间耳熟能详的话。可“就是有点贵……”的评价,怕也是最常见的反映了。 SONY公司成立于1946年,在技术领域一直战功卓著:“1982年1/2英寸广播用摄像机Betacam、1985年8毫米摄像机、1989年高分辨率8毫米摄像机CCD-TR55、1995年家用数字摄像机DigitalHandycam、1998年MemoryStick记忆棒产品……”。近年来,凭借该公司雄厚的实力、高效的管理,加之出众的市场宣传运作,已经在全球(特别是亚太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以至于现在有的人一见到“SONY”四个英文字母,就把脸贴到地上,像李登辉对日本人一样顶礼膜拜了。 SONY在家用摄像机领域的成功得益于对产品市场的深入研究与技术创新。精美的广告与细致的调研活动,无论在质量与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其他竞争对手,加之SONY在专业摄录像领域的优势,方便了技术移植、形象树立,更明确了技术发展方向,从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产品类型的设计方面,SONY一直保持着“百花争放、新品辈出”的阵势。2001年,SONY在新品中放弃了280线的Video8毫米摄像机,从而摆脱了与VHS-C格式抗争中清晰度雷同、兼容性差的劣势,使得Hi8、数字8毫米及数字MiniDV成为划分产品格式的三大阶层。而在任意一格式中,SONY至少要推出三个以上的新型号机种。型号间的差距,有时仅仅在于液晶显示屏的大小,这似乎更为贴近消费者,特别是“大点儿的屏幕看着更痛快”一句销售台词,就能再从您兜里钓出五百到一千大元。 SONY产品的设计做工永远带着其小巧、精细的制作风格。机身紧凑、接口密布,加之数不胜数的按键,总能给人以“功能多而全”的好印象。在图像的处理上,SONY的色彩表现更明显侧重于迎合一般消费者的喜好,相对比较艳丽。整体图像偏亮、画面调校得十分锐利,给人一种明亮、影像刻画突出的感觉。并且在人物肤色表现上,具有其“白里透红”的独特基调,深得大众赞赏。但同时却难免令人联想起所谓“艺术照”中常见的“大白脸”。钟爱SONY的人会夸奖它清晰亮丽,色彩层次分明;不喜欢的人则会嫌它过于作假,画面过亮,有失物体本身的质感,过分的锐度让人觉得像是在往眼里揉沙子。总之,SONY的色彩表现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对色彩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目前,电子影像本身尚无法达到完美无缺的原色重现,所以只要经过比较,自己认为满意就好。 值得一提的是SONY摄像机的反应速度,在反复比较与测试中,SONY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表现为自动聚焦速度快,手动变焦过程中镜头跟焦准确且稳定性好。这一点大大有助于初学者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拍摄,保证了影像的基本质量。但凡事都有两面,过快的反应有时难免也会搞得拍摄者措手不及。记得一次参加朋友婚礼,追拍新人逐桌敬酒时,人物移动到逆光位置,本以为可以借助自动光圈逐渐缩小的间隙将镜头推上去,孰料机器反映神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2011年河南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练习卷 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 一、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在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代建筑的主要阶段。() 2、秦汉时期,中国建筑体已经形成。斗拱在秦代已经普遍使用。() 3、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出挑层数越多,表示级别越低。() 4、“减柱法”使用最早的时期是宋朝。这个时期宗教建筑异常兴盛。() 5、树立在陵寝神道两旁的石人和石马统称作石像生,陈列石人主要是作为侍从和警卫,又称“翁仲”。() 6、歇山顶是庑殿顶和悬山顶的结合,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戧脊组成,顾又称为九脊殿。() 7、在古建筑中,建筑的迎面间数一般称为“开间”,建筑的纵深间数称为“进深”。() 8、安济桥坐落在北京的永定河上。() 9、唐乾陵是唐代第三个皇帝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 10、明长陵为朱棣之陵,位于北京昌平。() 11、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长城是秦长城。() 12、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35年。() 13、万安桥位于泉州市东。() 14、宫殿建筑指专供皇帝处理政务和日常生活的建筑群,一般情况下皇帝生活起居之处称“殿”。() 15、宋八陵的陵体结构采用的是方上形式。() 16、彩画是中国古建筑上的一种重要装饰,和玺彩画是级别最高的彩画。() 17、牌坊又称牌楼,最早起源于我国早期城市中的里坊制度。() 18、大型的中国雕塑主要有两部分组成: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19、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皇家宫苑。() 20、隋唐时期是我国古建筑体系的高潮时期,其建筑在布局和造型上都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并且出现了“无梁殿”。()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孔庙是在哪里?()A、山西B、河南C、山东D、陕西 2、霍去病墓是哪座陵墓的陪葬墓?() A 、唐乾陵 B 、秦始皇陵 C、清东陵 D 、汉茂陵 3、规格最高的一种彩画,以各种姿态的龙、凤和草形图案组合而成,只有皇家宫殿和显要寺庙才能使用的是? CC ()A 和玺彩画 B 旋子彩画 C 苏式彩画 4、古代标准量器,放置在宫殿前,表帝王秉公办事的是? () A 华表 B 嘉量 C 日晷 D 吉祥缸 5、我国最古老的一座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式拱桥的是? () A 卢沟桥 B 赵州桥 C 洛阳桥 D 湘子桥 6、中国佛塔可分为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式等类型,应县木塔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塔。() A、楼阁式 B、密檐式 C、覆缽式 D、金刚座式 7、屋面双坡,屋檐悬伸在山墙之外,又叫挑山顶的屋顶是,屋面双坡,屋檐在山墙内封住,不悬出山墙的屋顶是。()A、硬山顶、悬山顶 B、悬山顶、歇山顶 C、悬山顶、硬山顶 D、庑殿顶、硬山顶 8、中国的古代建筑按屋顶的建筑形式区分等级,以下从高到底排列正确的是?() A、重檐庑殿顶,重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 B、单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 C、重檐攒尖顶,单檐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 D、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 9、以下关于宫殿外陈设的叙述,错误的是?() A、石狮摆放一般为左雌右雄 B、嘉量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强盛 C、日晷是用来显示时间的工具 D、华表起源于诽谤木 10、北京妙应寺塔与真觉寺塔分别属于?() A、楼阁式塔、密檐式塔 B、密檐式塔、楼阁式塔 C、金刚宝座塔、覆钵式塔 D 、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塔 11、洛阳桥是北宋郡守蔡襄主持修建的,位于?() A、福建省 B、河北省 C、河南省 D、广东省 12北京故宫的主体建筑是什么,它是皇帝举行重大国典的地方。() A、太和殿 B、交泰殿 C、中和殿 D、保和殿 13、为了使桥基与桥墩胶结牢固,采用“养蛎固基法”的是?() A、河北赵州桥 B、北京卢沟桥 C、江苏宝带桥 D、福建洛阳桥 14、下列属于宫殿中宫内陈设的一组是?() A、太平有象、甪端仙鹤、盘龙香筒、如意 B、华表、石狮、铜角鹤 C、嘉量、日晷 D、香炉、铜路灯、江山社稷亭 15、长城是一处特殊的防御工程。历史上很多朝代都修筑过长城。在下列朝代中没有修筑过长城的是? () A、汉朝 B、北周 C、清朝 D、秦朝 16、江西南昌滕王阁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曾经哪位诗人为其作的名文更使它名传千古? ( ) A、崔颢 B、王勃 C、范仲淹 D、李白

松下180摄像机的常用操作

松下180摄像机的常用操作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无极大师的博客点击数:540 更新时间:2011-6-27 对于不同的设备使用各不相同,家用级就不说了,从专业级的设备(如180B、1 90),到广播级的DVCPRO、DVW系列;从标清到高清;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功能特点。作为摄像师,要尽量把设备的各种功能用好用熟,这样才能将设备的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作为初学的摄像师,要想把所有功能都用好是很难的。作为初学时间不长的摄影师,能够掌握比较常用的功能键,就可以完成95%以上的拍摄了。本项将以松下-180B为例: 一、常用功能键的调节: ◆白平衡: 是摄像机色彩还原的基础,因为CCD无法像人眼一样会自动修正光线的改变。白色是各种颜色的基础色,摄像机只要将白色正确还原,那么其他颜色的还原也就准确了。物体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图像会有不同的色温。 ①白平衡种类:白平衡主要有室外光、室内光两大类。室外光包括晴天、多云、阴天等等,室内光包括钨光灯、荧光灯、镝灯等等。 ②调节方式:主要有自动白平衡和手动白平衡两种方式。 ◆自动白平衡: 通常为摄像机经过精心设定的自动调节设置,它可跟随着画面中的白平衡基准点,以此来达到白平衡调校。这种自动白平衡在室外的准确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在室内光线下拍摄时,效果较差,而在多云天气下,许多自动白平衡系统的效果极差,它可能会导致偏蓝。

◆手动调节白平衡: 一般来说,你需要让摄像机知道,什么颜色是白色,摄像机就会通过修正白纸上反射光的颜色,使其它颜色准确还原,调白的时候将白纸拿到要拍摄的地点,由一人拿起白纸,倾斜45度角,让白纸充分受光,然后按摄像机的白平衡调节键【AWB】2秒钟左右,待显示屏中出现OK字样的英文,调白即宣告成功。如果显示过亮或过暗,则需要用光圈将曝光调至正常值,然后再调白。在没有白纸的时候,也可以用白墙、白盘子、白地毯等纯白色物体调白,方法大致相同。 ◆预置白平衡: 180自带预置功能,分别为3200K和5600K。在来不及调节白平衡的时候,使用预置白平衡基本上也可以拍出白平衡大致准确的效果。可以方便的使用镜头右下方的【A WB】来切换。 ◆光圈和ND: 一个画面的亮度是否恰到好处,是由光圈来调节的。过暗、过爆都会降低画面的质量。影响画面的层次。光圈就是利用镜头内部的虹膜(叶片)的开合,调节画面的通光量。光圈越大(数值越小),则通光量越大,反之越小。在光圈调节不了的情况下就要用ND灰片来调节了,ND灰片有8分之1和64分之1,灰片的概念是,控制光通量。例如1 /8ND就是允许1/8的的光通量经过。一般在光照强烈或者太弱时加灰片和去灰片。还有就是灰片的使用不影响色温。 ◆焦距: 就是镜片(透镜)与感光元件(CCD.CMOS)之间的距离焦距与成像之间的关系:焦距越短,视角越大而景物越小,28mm以下为广角,适合拍摄风景焦距越长,视角越小而景物越大,200mm以上为长焦,适合远摄。中焦适合拍摄人像。

松下NV-M9000摄像机说明书

SPECIFICATIONS/ТЕХНИЧЕСКИЕ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И COMPARISON CHART/СРАВНИТЕЛЬНАЯ ТАБЛИЦА EVF schematic diagram/принципиальная схема видоискателя CCD drive schematic diagram/принципиальная сх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ЗС матрицы Process & camera operation schematic diagram/принципиальная схема обработки видеосигнала иблока выбора режимов работы Auto focus schematic diagram/принципиальная схема блока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фокусировки Power schematic diagram/принципиальная схема блока питания System control & servo schematic diagram/принципиальная схема системы управления исервопривода Sub servo schematic diagram/принципиальная схема сервопривода Luminance/chrominance & head AMP schematic diagram/принципиальная схема обработкивидеосигнала и усилителя видеоголовок VITC schematic diagram/принципиальная схема ПВК HI FI Audio schematic diagram/принципиальная схема аудиоусилителя AV jack (A) schematic diagram/принципиальная схема аудио/видео разъема (A) AV jack (B) schematic diagram/принципиальная схема аудио/видео разъема (B) VTR operation schematic diagram/принципиальная схема блок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видеомагнитофономMIC schematic diagram/принципиальная схема микрофона Circuit board layout/размещение плат Interconnection schematic diagram/схема соединений EXPLODED VIEWS & PARTS LISTS/СБОРОЧНЫЕ ЧЕРТЕЖИ И СПИСКИ ЗАПАСНЫХ ЧАСТЕЙVTR mechanism section (1)/механизм видеомагнитофона (секция 1) VTR mechanism section (2)/механизм видеомагнитофона (секция 2) Camera lens section/модуль оптики Frame & casing parts section (1)/корпус и шасси (секция 1) Frame & casing parts section (2)/корпус и шасси (секция 2) EVF section/видоискатель Packing parts & accessories section (NV MS4E3/A3, NV M9000EN3, NV M9900MC3)/упаковочныематериалы и принадлежности (NV MS4E3/A3, NV M9000EN3, NV M9900MC3) Packing parts & accessories section (NV MS4B3)/упаковочные материалы и принадлежности (NV MS4B3) Mechanical replacement parts list/список механических запасных частей Electrical replacement parts list/список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х запасных часте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